法学本科《证据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10-01

法学本科《证据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通用6篇)

法学本科《证据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篇1

法学本科《证据学》网上考试试题及答案2013.6.17

一.单选.(共 11 小题,22 分)

1.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主要是(B)。

A.原告

B.被告

C.法官

D.证人

2.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主要是(B)。

A.原告

B.被告

C.法官

D.证人

3.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C)。

A.直接证据和传来证据

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D.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

4.在我国现行立法中的证明标准是(D)种。

A.四

B.三

C.二

D.一

5.刑事诉讼法第47条中明确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诗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原则体现了(C)。

A.直接言词原则

B.证据裁判原则

C.自由心证原则

D.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6.下列人员中,不能作为证人的是(B)。

A.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

B.承办本案的司法人员

C.年幼的人

D.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

7.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称为(D)。

A.证明对象

B.证明责任

C.证明方法

D.证明标准

8.下列关于证人和证人证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

A.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也可以作为本案的证人

B.证人出庭确有困难的,经法院允许后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出庭

C.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作为证人

D.在民事诉讼中,单位可以作为证人

9.自认一旦有效作出,当事人便不得再就所承认的事实进行争执,也不得任意撤销。这是由当事人该类诉讼行为的有效性所决定的,也是诉讼中(A)原则的体现。

A.禁止反言

B.禁止撤诉

C.撤诉有效

D.诉讼中止

10.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称为(D)。

A.证明对象

B.证明责任

C.证明方法

D.证明标准

11.甲起诉乙归还借款一万元,乙在法庭上出示了甲写的“收到乙归还借款一万元”的收条。此收条属于(A)。

A.直接证据

B.本证

C.反证

D.书让

二.多选.(共 26 小题,78 分)

12.下列陈述中,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有(BCD)。

A.被告人揭发非同案犯的犯罪行为

B.被旨人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行为

C.犯罪嫌疑人否认犯罪

D.被告人认罪

13.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包括(ABC)。

A.犯罪构成要件事实

B.量刑情节事实

C.程序法事实

D.证据事实

14.被告人张某被指控犯有杀人罪,张某要求法庭在开庭时传唤与其共同居住的父亲出庭作 证,证明案件发生时他一直在家里看电视。对这一要求,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BD)。

A.张某的父亲与本案当事人有利害关系,不能充当证人

B.张某的父亲能够充当证人

C.张某的父亲充当证人需要人民检察院的同意

D.张某的父亲有权拒绝作证

15.当事人陈述是我国(BC)中的法定证据种类。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三大诉讼

16.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定证据种类的有(BD)。

A.本证

B.物证

C.反证

D.书证

17.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有(ABC)。

A.客观性

B.关联性

C.合法性

D.可靠性

18.以下关于事实推定的论述,正确的是(ABC)。

A.事实推定是与法律推定相对而言

B.事实推定必须符合经验法则

C.事实推定只能适用于刑事诉讼

D.事实推定都是可反驳的推定

19.下列关于我国三大诉讼法的证明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BD)。

A.我国三大诉讼法有各自不同的证明标准

B.我国三大诉讼法的证明标准相同

C.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高于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D.我国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相同,而高于民事诉讼法

20.下列属于法定证据种类的有(BD)。

A.人证

B.物证

C.反证

D.书证

21.以下属于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有(AD)。

A.个别审查

B.综合审查

C.辨认

D.对质

22.下列各项中,既屈于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有(BCD)。

A.被告人认罪的供述

B.证人听到被害人喊救命的证言

C.赃物的复制品

D.鉴定结论的复印件

23.下列各项中,可能成为传来证据的有(ABD)。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

D.证人证言

24.下列各项中,属于程序法事实的有(BD)。

A.情节事实

B.回避的事实

C.正当防卫的事实

D.管辖的事实

25.甲在自家一楼阳台上装修,楼上二楼住户乙家阳台上的花盆突然坠下,将甲砸成重伤,花去医药费近万元。后甲将乙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乙辩称花盆坠落是由于甲野蛮装修振动所致,自己对此没有责任。甲否认花盆坠落是由于其装修振动所致。对“花盆坠落是由于甲野蛮装修振动所致”这一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ABC)

A.甲

B.乙

C.甲和乙

D.法院

26.大陆法系国家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表述是(AB)。

A.内心确信

B.高度的盖然性

C.盖然性的优势

D.排除合理怀疑

27.司法认知的范围应当包括(ABCD)。

A.公众周知的事实

B.裁判上显著的事实

C.职务上已知的事实

D.生效裁判

28.被告人口供在证据分类中是(BC)。

A.间接证据

B.直接证据

C.言词证据

D.实物证据

29.王某对公安机关讲了被告人打伤被害人的经过,并说这是他妻子亲眼目睹后告诉他的。王某向公安机关所作的陈述属于(AD)。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

D.传来证据

30.勘验笔录在证据分类中是(BC)。

A.间接证据

B.直接证据

C.言词证据

D.实物证据

31.民警根据交通肇事现场遗弃的一出租车车牌号抓获了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王某,该出租车车牌属于(CD)。

A.直接证据

B.物证

C.间接证据

D.书证

32.传闻证据规则的要求是(BCD)。

A.证人必须出庭

B.转述他人见闻的陈述不能作为证据

C.证人的书面陈述原则上也应排除证

D.证人只能就自己亲身耳闻目睹的情况作

33.下列各项证据中,属于物证的有(ABC)。

A.杀人凶器

B.诈骗犯罪所得的赃款

C.盗窃现场留下的撬压痕迹

D.将犯罪过程详细记录下来的录像带

34.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被称之为(CD)。

A.证据方法

B.证据力

C.证明力

D.证据原因

35.下列陈述中,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有(BCD)。

A.被告人揭发非同案犯的犯罪行为

B.被告人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行为

C.犯罪嫌疑人否认犯罪

D.被告人认罪

36.下列选项中,自认可以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是(ABC)。

A.证人证言

B.当事人陈述

C.被害人陈述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37.英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制度有(BD)。

A.神示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D.客观真实证据制度

法学本科《证据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篇2

一、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现状分析

(一)司法考试现状

2002年开始,我国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在此之前,全国没有严格统一的法律职业准入标准,法律职业队伍非常混乱,其受教育背景以及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司法考试制度的正式确立与发展,不仅规范了法官和检察官的任职标准,使我国法律职业者的素质迈向了更高水平,而且为我国司法公正的实现提供了更好保障,对中国法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司法考试制度自实施以来的实际效果与我国法治发展仍存在某些不洽性,不利于法律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司法考试存在“考题过于侧重考查对基本法律条文的记忆,而考生运用法律思维和逻辑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则较少以至于与法律实务应用相脱节”的状况;甚至更有引导法学教育向“应试教育”模式转变的趋势,即考前司法考试辅导机构把原本法学教育4年甚至更长时间所学习的知识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能将其培训完毕。这种仅为了通过考试而针对性的速成复习方法,导致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尤其是非法本的考生的法律基础并不牢靠,更不用说他们分析应用法律实务的能力。

(二)法学本科教育现状

德国学者Adolf Wach曾经对德国法学教育的情况做如此描述,“不需要更多的论述,就可以发现,灌输式讲授使得许多人懈怠于独立学习,学生们逃跑到补习人员那里寻求帮助……这表明,大学课程缺乏教育力;对内容上的要求太多,而在培养学生认识能力上又做得太少”[1]。中国的法学教育与当时的德国相类似,所采取的是大陆法系国家比较盛行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方法(又称大陆法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其核心是“仓库理论”,它以教师为圆心,把学校当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书本当作主要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把分数看成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2]。这种模式下,学生只需要跟着教师的思路“上课做笔记,下课记教材上的概念和法条”。这虽然培养了大部分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出色的学术能力。但是,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会相对缺乏,视野也会因此变得单一和狭窄,对今后继续进行学术深造或是对将来从事法律职业都会有一定的限制。

二、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的关系

“法学教育是司法考试的根基,对法学教育来说,司法考试也是一把双刃剑”[3],理论上而言,实行司法考试制度,不仅可以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而且对法律教育的发展也将有着深刻影响。当二者形成双值交集良性互动关系时,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相得益彰,健康发展,而当二者脱节时,就将导致结构失范和发展失衡[4]。

(一)司法考试和法学本科教育的统一性分析

司法考试作为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实际上是在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也是促进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的重要纽带[5]。

从司法考试的考察内容来看,其特点表现为侧重考查考生对法律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案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法学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能帮助参加司法考试的考生储备足够的法律知识,为他们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从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的共同目标来看,它们之间具有一致性。法学教育能够教育和培养法律人才,司法考试则是法律人才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法学教育应该成为司法考试的基础,而司法考试反过来又能检验和衡量法学教育成果的质量。尽管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冲突,但都是为了我国的法治建设而教育和选拔出优秀高质的法律人才。因此,一种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司法考试制度对于法学教育实质上是具有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高水平的法学教育也能为司法考试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二)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的冲突性分析

司法考试制度的设立,本应拉高从事法律职业的门槛、选拔社会需要的精英化法律人才,使法学更具专业性和独立性。但是,现行的司法考试制度并没有对考试主体进行限制。根据《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规定,具备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这一条件的人员,均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6]。这使得接受过法学教育的学生所具有的专业优势不复存在;中国的法学教育也会因此被误导为从事法律职业的“非必要性”教育。并且在司考培训这种“抓重点,突难点,放弃不考知识点”机械化考试培训模式的影响下,同一个司法考试分数,对于也许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准备的非法学本科毕业(以下简称“非法本”)考生和花了4年甚至更长时间准备的法律专业的考生意义也完全不一样。许多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实际上并不具有作为一个法律职业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这种现象大大冲击了我国的法学教育,并严重阻碍了我国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的健康发展。“既然法学和非法学本科生有同等机会参加司法考试,法学院的本科教育又可以被3周左右的司法考试培训班所代替,用四年攻读法学本科、用三年攻读法学硕士、用三年攻读法学博士,也就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了。”[7]也就是说,不论何种身份,只要能通过司法考试就能从事相关法律职业。于是,又回到之前所说的司法考试有使法学本科教育向“应试教育模式”转变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自2008年允许大三学生参加司法考试之后,便愈加严重。大部分考生将精力放在司法考试复习上,忽略了本科阶段法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职业生涯,甚至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来配合辅导他们通过司法考试,从而在应试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

三、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冲突的原因

(一)司法考试是西方相关制度移植的产物

我国现行的司法考试制度是移植西方司考制度的产物,尤其是受美国、日本的影响。如图1,在美国,想要成为法官、检察官,必须先成为律师;而要成为律师,就必须取得法学硕士或博士学位并通过律师职业资格考试;在日本,司法考试也是担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必要考试,但与美国不同的是,不需要以成为律师为前提,而且非法律毕业的考生也可以参加。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初衷是:一方面希望同美国一样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法律职业入口,改变法院、检察院和律师考试标准、内容不一的局面;另一方面又进行了关于日本考试主体资格的借鉴。然而在移植过程中,由于与其他国家的制度、背景不一样,显现出更多的则是水土不服,与我国实际不相适应。

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是法学起点教育,却不是司法考试的必要条件;而在美国,一般意义上的法学本科是不存在的,他们的法学硕士教育是法学起点教育也是取得考试资格的硬性条件,这造就了移植的第一个矛盾点。虽然日本和我国一样,司法考试都对非法学考生开放,但是,日本的司法考试制度无论是从考试内容、方式还是考试通过率来看,都远比我国严格,此为移植的第二个矛盾点。

(二)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定位冲突

我国司法考试制度与法学本科教育在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司法考试是为了选拔优秀的职业型法律人才,而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则为通识教育,其侧重培养的是“法学者”,不是“法律职业者”,偏重法律基础知识和抽象理论的考查与教育,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有所不足。而法律思维在法学中实际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一端连接着处于形而上层面的法律知识,另一端连接着形而下层面的法律实际应用,是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能够契合的基础和平台。对法律思维的忽视导致了我国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减少,而应用型法律人才又是司法考试所需要的。于是,就导致我国的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呈现出衔接性不强甚至相冲突的情况。

总体来说,我国的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之间并不是完全排斥的关系,它们彼此的发展都需要通过借助对方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不应当用主次来衡量二者的地位,而应以相辅相成的辩证思想去引导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走上良性互动,在互动中不断改良的道路。

四、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冲突的协调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宪义曾说过,不断健全、完善的高等法学教育体系,也是保证国家司法考试健康发展的前提。没有完备的、成熟的法学教育,国家司法考试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8]。完善的法学教育能够为中国实现法治现代化奠定基础,为司法考试选拔优秀的法律人才提供一个前提条件。

(一)保持法学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法学教育的优势是基础理论、学术精神以及人文修养,而这种优势是很难令学生通过司法考试的。如果把法学教育当做司法考试的培训班,则无疑又是一种对优势和资源的浪费。”[9]因此,基于司法考试的性质,法学教育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进一步认识到法学教育的职业性特点,更新“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法学教育观念。但是,这也不能使法学教育为了迎合司法考试而盲目妥协,因为法学教育本身是一种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的是综合性的法学人才,而不是单指司法人才。所以法学教育应保持自己独立的地位,不要成为也不该成为司法考试的附属内容。而是在充分发挥法学教育理论优势的前提下进行合目的性改革,让自己处在相对独立又能彼此互动的地位。

(二)改革法学本科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我国法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与法治实践相脱节[10]。法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解惑”。教学生如何自己运用法律思维解决司法实践问题比教学生“法律是什么,法律怎么样”更为重要,也是司法考试迫切需要考生具备的一项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与司法考试制度相衔接,应当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法学教育可以借鉴英国的法学教育模式[11]。每周安排1—2节案例教学课以及进行适当的模拟法庭练习,通过案例和角色扮演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以及分析运用能力。将法律思维与法学教育方式进行有效结合,既能摆脱学生被动机械式地接受知识的状态,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三)提高司法考试报名门槛

司法考试的目标应是使法律从业人员精英化,只有设立严格的司法考试制度,提高司法考试内容难度和考试报名门槛,限制法律职业者的人数,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泛化”现象。司法考试难并不是一件坏事,比较难的考试能够检验应试者的法学专业功底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能给社会公众一种法律专门人士需要经过艰难考试才能获得其资格的外观,增加普通民众对司法过程和结果的信心[12]。非法学本科毕业人员参加司法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法治精英化很不利。与医生相类似,法律也是一门技术,也需要经过一定训练熟练掌握技术核心的人来驾驭。从事法律的人员,往往掌握着“生死大权”。很多时候一个证据或者法条的纰漏,都将影响个人的一生,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而“非法本”学生并没有接受过法学本科这一过渡性的教育,缺乏专业人员的正确引导,对法律知识并没有一种系统性的学习,这很可能导致“非法本”学生对法律理念产生一定的误解,影响社会法律职业的发展轨道;另外,要突出法学教育在司考中的基础性地位,就必须严格区分法学本科和非法学本科的界限,保障法学本科与生俱来的优势。即使不取消“非法本”考生的考试资格,也应该设置另一道基础性考试程序,在检验完“非法本”考生是否达到法学学科所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之后,再允许考生报名司法考试。对于法学本科生,也应当在全面完成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之后才能报考。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法学本科教育目标和功能定位的正确回归。

(四)严格限制司法考试通过率

如下图所示,法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在经济带动我国法律发展的同时,司法考试通过率也随着法学教育的不断扩张而得到提高,这使我国出现“法律人数过剩和人才奇缺并存”的奇特景象[13]。更有学者认为,尽管法律人相对饱和,但是真正有法律素养、符合法律职业要求的并不多,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法律精英化的进程。因此,应该本着“宁缺毋滥”的观念,严格地限制司法考试通过率,建立一个人数少但是社会地位高的精英化的优质法律职业共同体。

(五)完善司法考试内容

我国的司法考试分为四部分,前三部分为客观题,只有卷四是主观题。这种命题方式不能全面考查考生诸如法律思维能力、法律分析能力。也会将考生引入“只要对法条一般性掌握即可应付大多数客观题”的误区。对人才选拔最为重要的知识储备水平和法律能力综合性考查成了司法考试的盲区,这与司法考试选拔目的并不一致。因此,司法考试侧重点的转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法律人才的质量。

可取的做法是:删除部分客观题,增加主观题的比例。首先,刑法试题质量较之其他学科要高,这给完善司法考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向。其次,考试科目过于繁杂,案例题目相对较少,而案例题最能反映考生法律思维及分析能力,所以应逐渐增加案例题比例。最后,历次考试中对于法律文书的考查自2005年以后就基本为零,文书制作是法律人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地位非常重要,应作为考试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水平。

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并非以无法相容的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契合点,法学本科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司法考试再从中为国家选拔出高质量的法律人才,尽管现阶段仍有许多的矛盾与不足,但在学界和实务界的不断呼吁下,二者正朝着良性互动的方向不断改革。我们不能苛求二者的改革要达到完全一致的境界,更不应将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孤立开来。只要它们之间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衔接,再通过这种衔接使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达到一种健康平衡的关系即可。因为二者的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目标能否实现。不能使二者协调发展,建设法治国家就只是一句空话。

摘要:文章从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学冲突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冲突的对策。

法学本科《证据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篇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第1题 下列关于众所周知的事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众所周知的地域范围至少应当与受诉法院地域管辖的范围相一致 B.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为一定地域或领域内大多数人所知晓的事实 C.众所周知的事实通常无需证据证明而可以直接作为法院判决的根据 D.当事人不得提供反证推翻众所周知的事实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2题 行政处罚决定书属于【】 A.公文书证 B.私文书证 C.公证文书 D.符号书证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3题 下列有关证据保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证据保全是以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为前提条件 B.证据保全可应申请采取,法院也可依职权主动采取 C.证据保全可分为诉讼前的证据保全和诉讼中的证据保全 D.法院一般应主动采取诉讼前的证据保全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4题 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该条规定确立了【】 A.意见证据规划 B.相关证据规则 C.最佳证据规则 D.补强证据规则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5题 盖然性优势的证明标准【】 A.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特有的证明标准 B.是英美法系刑事诉讼特有的证明标准 C.是双方当事人举证在证明力上的比较标准 D.是当事人双方举证在数量上的比较标准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6题 下列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不存在任何例外

B.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主要是书证、物证和证人证言等 C.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纠正违法行为 D.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仅适用于刑事诉讼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7题 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甄别法是指【】 A.对证据逐一进行个别审查的方法

B.对两个以上的证据进行比较,寻找其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方法

C.将若干个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联系起来考察,确定它们相互之间是否相互呼应、协调一致的方法 D.执法人员组织有关的人员对有关的物品、人身和场所进行识别的方法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8题 在民事诉讼中,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 A.可以在原告与被告之间转移 B.可以由法院承担

C.以实体法规范为适用根据 D.不得由律师协助履行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9题 犯罪嫌疑人赵某在被捕前给同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就如何处理盗窃物品问题的电话录音属于【】 A.物证 B.证人证言 C.视听资料

D.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10题 证据保全的目的是【】 A.保全证据的形式不变 B.保全证据的证据能力 C.保全证据的证明力

D.保证证据在法庭审判时能够质证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11题 下列有关意见证据排除规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意见证据排除规则要求证人除非法定例外,只能客观陈述自己亲身感知和经历的案件事实 B.设立意见证据排除规则的理由是一般的证人没有专业知识和缺乏专门技能,没有能力对所见所闻的事实作出正确的主观推断

C.专家证言在英美法系作为意见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例外

D.根据意见证据排除规则,非专家证人所作的证言都可以包括自己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和评价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12题 原始证据是指【】

A.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B.产生于案件事实发生过程中的证据

C.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而未经中间环节传播的证据 D.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传播的证据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13题 下列陈述属于被害人陈述的是【】

A.被害人对直接侵害本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的事实及案件的其他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B.被害人对侵害本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的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C.被害人对侵害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的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D.以上说法都不属于被害人陈述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14题 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香港于1997年回归祖国属于【】 A.推定的事实 B.司法认知的事实 C.调查的事实 D.辩论的事实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15题 下列有关推定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推定本身并非证据,而是一种事实认定方法 B.推定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C.推定不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

D.推定既可依法律规定进行,又可按经验法则进行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16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一规定体现了【】 A.补强证据规则 B.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C.最佳证据规则

D.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17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证人的权利【】 A.要求司法机关提供人身安全保障 B.真实提供证言

C.要求经济上得到补偿

D.控告司法人员侮辱其人格的行为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18题 证人有下列哪项情形的,不得作证【】 A.是聋哑人的

B.与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 C.已作为本案的鉴定人的 D.年幼的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19题 某甲根据与某乙的谈话了解的事实向法院作出的陈述属于【】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实物证据 D.直接证据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20题 下列各项义务中,不属于证人义务的是【】 A.如实陈述的义务 B.出庭作证的义务 C.遵守法庭秩序的义务 D.履行法院判决的义务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21题 下列关于我国证据失效排除规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材料均应被排除适用 B.人民法院违反证据失效排除规则认定案件事实,采纳不应当采纳证据的,构成认定事实错误 C.证据失效排除规则既约束当事人又约束法院

D.我国现行证据失效制度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确立的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22题 下列由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的是【】

A.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 B.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材料 C.由国家机关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档案材料

D.有利于原告的证据在某银行而该银行拒不提供给原告的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23题 关于诉讼中的自认,错误的是【】

A.自认的对象限于对自认的当事人不利的案件事实 B.自认必须在诉讼中向本案审判人员作出 C.自认的事实必须在当事人自由处分的范围内 D.自认的当事人不得撤销自认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24题 证据规则的组成部分是【】 A.证据资格规则和证明力规则

B.刑事诉讼证据规则、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和行政诉讼证据规则 C.成文法证据规则、判例法证据规则和习惯法证据规则 D.示范证据规则和法定证据规则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25题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案件是【】 A.故意伤害案 B.故意杀人案 C.诬告陷害案 D.非法所得案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26题 关于“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规定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该条规定要求犯罪嫌疑人承担证明责任

B.该条规定要求犯罪嫌疑人配合司法机关查明案情 C.该条规定要求犯罪嫌疑人就其无罪承担证明责任

D.该条规定要求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做到有问必答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27题 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正确的说法是【】 A.讯问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B.认真听取、正确对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解 C.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应当个别进行

D.不得以刑讯逼供的方法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28题 一般情形下,被告方承担证明责任的案件属于【】 A.行政案件 B.民事案件 C.刑事案件 D.仲裁案件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29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司法认知范围的是【】 A.未生效裁判

B.当事人承认的事实 C.众所周知的事实

D.自然科学公理和定律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1 分

第30题 下列关于司法认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司法认知的事实不包括公证的事实 B.司法认知不能提高诉讼效率 C.司法认知的主体可以是公证处 D.当事人有权反驳司法认知的事实

【正确答案】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第1题 视听资料审查判断的方法有【】 A.追根溯源法 B.比较印证法 C.背景考察法 D.科学鉴定法 E.模仿再现法

【正确答案】 ABC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2 分

第2题 下列陈述中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是【】 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有罪供述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无罪辩解

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本案中的共同犯罪行为的陈述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的陈述 E.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轻辩解

【正确答案】 ABCE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2 分

第3题 否定三大诉讼法实行统一的证明标准的合理理由有【】 A.案件性质不同 B.案件难度不同 C.诉讼原则不同 D.诉讼制度不同 E.诉讼程序不同

【正确答案】 ACDE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2 分

第4题 下列关于推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A.推定是一种便捷的事实认定方法 B.推定是一种证据的类型

C.运用推定所认定的事实具有法律约束力 D.“无反证推翻”是适用推定的必要条件 E.推定中,当事人必须证明基础事实

【正确答案】 ACDE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2 分

第5题 证明责任的双重含义是指证明责任包括【】 A.证明负担 B.举证负担 C.行为责任 D.结果责任

E.主观的举证责任

【正确答案】 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2小题每题7分,第3、4小题每题8分,共30分)第1题 简述被害人陈述审查判断的方法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P353~354)被害人陈述审查判断的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主要有:(1)审查被害人陈述的收集程序。这要查明是否由合法的询问主体依法定程序予以收集的。

(2)要查明被害人陈述的内容是被害人亲身感知的,还是由他人转告,或是自己想象、推测的。

(3)对被害人陈述进行情理审查判断。

(4)注意审查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关系。(5)审查被害人的作证能力与品格。

(6)审查被害人陈述与其他证据有无矛盾。【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8 分

你的得分

第2题 简述事实推定与法律推定的定义和区别。

【正确答案】(P139~140)事实上的推定,又称裁判上的推定或诉讼上的推定,是指事实裁判者以经验法则为根据所作的推定。法律上的推定,则是指事实裁判者以法律规定为根据所作的推定。

在证据法领域事实上的推定与法律上的推定均具有推定的一般逻辑结构(从已知事实推断未知事实)和基本特点,但是,二者又有着以下重大差别:

第一,推断依据不同,这是二者的根本性区别。其中,以法律规定为推论依据的,属法律上的推定;以经验法则为推论依据的,属事实上的推定。因此,在特定的时期,法律上 的推定总是有限的;而事实上的推定总是无限的、无法罗列穷尽的。若事实上的推定为立

法所接受,则成为法律上的推定。

第二,法律效力不同。法律上的推定具有较强的拘束力。也即,一经当事人主张并证明基础事实,法官即有义务适用推定,从而确认相应的结论事实。而相比之下,事实上的推定则属于法官自由裁量的范围,法官有权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是否适用推定作出判断和选择。

第三,对当事人意义不同。法律上的推定以其法律的明确性和可预见性,具有指引当事人举证的引导功能,而事实上的推定则主要表现为法官认定事实过程中的内在思维过程,其目的是为实现个案公正而对举证责任分配进行适当的调整。【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8 分

你的得分

第3题 简述书证的概念和特征。

【正确答案】(P266~267)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案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物品。作为诉讼中的书证,与其他证据种类相比较,具有

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书证是以材料所记载的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

修改分数

修改分数

(2)一般来说,书证具有明确的思想内容,能够被人理解。

(3)书证在形式上相对固定,稳定性较强,一般不受时间的影响,易于长期保存。【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8 分

你的得分

第4题 简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和特点。

【正确答案】(P354~35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就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供述、辩解和陈述,即通常所说的口供。它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有罪供述。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否认犯罪或者主张罪轻、应免除刑罚的辩解。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同案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即称为“攀供”。其具有以下特点:

(1)证明案件事实的直接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有罪供述,能够详尽地交代其犯罪的动机、目的、作案的手段、过程、具体情节和结果以及作案工具、赃款赃物的去向等。查证属实的口供,可以反映案件事实的全貌,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直接证据。

(2)口供内容的不稳定性。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常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前供后翻,口供的内容不稳定。口供属于言词证据,而言词证据易受陈述主体的思想变化情况所左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基于某种考虑,或受某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口供内容具有不稳定、易变的特点。(3)口供内容的复杂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有真有假、真假混杂,十分复杂。【你的答案】

四、论述题(本大题15分)

第1题 论述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与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P71~75)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在诉讼程序的实际过程中,二者发生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就其主要的方面来看,它们的联系在于:

(1)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均是证明责任概念内涵的组成部分,它们在证明责任的外化过程中相继呈现出来。先是结果责任的预先设定,后是行为责任的实 际履行。行为责任实际履行后,结果责任有可能出现,有可能不出现。无论结果责任出不出现,结果责任皆已发挥了基本的作用。只是,结果责任倘若出现,证明责 任便发挥了它的解决疑案的功能,证明责任的内涵意义达到了最大化。(2)在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相互之间,结果责任是根本的和本质的责任。因为结果责任的存在,当

事人履行行为责任才有必要。履行行为责任的目的,在 证明责任的负担者,是为了解除结果责任;在对方当事人,则是为了防止结果责任被解除。可见,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并不是互相隔离、完全不发生关联的两种责 任。它们之间一方面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结果责任是内容,行为责任是形式,行为责任是为结果责任服务的。另一方面是先行后继的关系,先是在观念上有了结果 责任,再在现象上有了行为责任,然后观念的结果责任在诉讼结束之时或者显现出来,或者隐而不彰。

(3)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相互之间可能影响各自内容的设定。一项争议的案件事实,只会产生一个结果责任。结果责任依其分配原则,不是由原告承担就 是由被告承担。是否承担结果责任,对于行

修改分数 为责任的承担时间和履行程序有着影响。承担结果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总是要先承担行为责任。在该行为责任履行之后,对方当事人才有承担相反的行为责任的必要。从证据的理论分类上来看,有结果责任的一方当事人负担的行为责任为本证,不负担结果责任的一方当事人负担的行为 责任为反证。在证明的程度上,本证责任要比反证责任的要求高。另外,立法者、法学理论和司法者在分配结果责任时,也考虑到何方当事人履行行为责任更加容 易。一般来说,结果责任由履行行为责任较为容易的一方当事人承担。

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的区别:

(1)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所赖以产生的法律根据不同。行为责任是诉讼法上的要求,正是诉讼法要求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必须提供证据。不提供证据,诉讼活动无以开展。结果责任是实体法上的要求,是从实体法的适用原则中派生出来的。

(2)在诉讼过程中,能否发生责任转移的现象有所不同。结果责任来自预定的分配标准和原则,它在诉讼开始的同时便告产生,一直到诉讼结束,它均固 定于一方当事人,而不会转移到另一方当事人那里。行为责任则来自现实的诉讼状态和过程,它首先由承担结果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履行,在该当事人提供了一定量的 证据,使该事实业已变得清晰明了或即将趋于清晰明了之时,对方当事人便感到了推进诉讼的现实压力,或者感到了败诉危险已经向他逼近。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某地公安机关在侦破一起敲诈勒索案的过程中,依法收集到犯罪嫌疑人通过电话进行敲诈的录音磁带一盘。

第1题(1)该录音磁带属于书证还是视听资料?为什么?

【正 确答案】(P281、283)该录音磁带属于视听资料,因为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或录像资料储存的音像信息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而该录音磁带能够以录音的信息证明 案件事实。视听资料是以动态和直观的音像来再现案件事实的发生、发展或消失过程及其背景,而书证则是以静态的文字、符号或图像等所体现的内容来再现案件事 实,并且视听资料是

以光、电、磁信号存储的,所以需要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才能将音像讯号再现而为人们感知和认知,而一般书证往往无需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仅 用视觉感官就可知晓其所记载的内容。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 7 分

你的得分

第2题(2)该录音磁带属于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为什么?

修改分数

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篇4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三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号一填在题 干后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择全对着,该题不得分。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法律意识的内容包括()A.对法律的基本看法 B.对行为合法性的评价 C.法律制度 D.审判程序

2.公法和私法是()A.前苏联法律的分类 B.当代中国法律的分类 C.西方法律的分类 D.古代中国法律的分类

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决定特赦的权力属于()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4.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罢工自由 C.言论、出版、集会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有条例中所列举的违反交通管理行 为不够刑事处罚的,可处以()A.15 日以下拘留 B.劳劝教养 C.200 元以下罚款 D.警告

6.就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而言()1 A.行政法就是指的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效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法律规范

7.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的是()A.人犯罪动机 B.犯罪目的 C.危害行为 D.危害后果 8.按照我因刑法的规定,下列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有()A.累犯 B.犯罪既遂 C.主犯 D.拐卖人口情节特别严重的 9.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A.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B.除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C.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D.如果其本国法律也认为是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10.某甲破门入室行窃,正翻箱倒柜时,闻事主回家的脚步声,慌忙跳窗逃跑。某甲的行为 是()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11.债的发生根据包括()A.不当得利 B.财产继承 C.侵权行为 D.合同

12.在下列各项中,法律规定必须使用注商册的商品是()A.新闻纸 B.服装 C.电视机 D.药品 2 13.卢某的妻子去世时,家中有 4000 元存款,其中 2000 元是半年前卢的岳父去世时,由卢 妻继承过来的,现在卢以及卢的岳母都要求继承卢妻的遗产,依继承法规定,该存款()A.卢得 4000 元 B.卢得 2000 元、卢的岳母得 20000 元 C.卢得 30000 元,卢的岳母得 100 元 D.卢得 10000 元,卢的岳母得;3000 元

14.根据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机构设置及其人员编制()A.由该企业决定

B.由该企业的主管部门决定

C.由该企业提出方案报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 D.由国家法律直接规定

15.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对于离婚申请,必须查明()A.双方对于离婚是否确实出于自愿 B.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 C.双方对子女问题是否已有适当处理 D.双方对财产问题是否已有适当处理

16.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中,遇到下列哪种情况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B.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 C.罪行轻微,危害不大的 D.罪行较轻,有悔改表现的 17.下列各项情况中,法院应裁定民事执行终结的是()3 A.申请人表示延期执行 B.申请人撤销申请

C.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 D.追素扶养费案件中的权利人死亡 18.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什么时间内提出()A.1 年 B.半年 C.2 年 D.3 个月

19.专属经济区的管辖范围,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A.不应超过 12 海里 B.不应超过 3 海里 C.不应超过 24 海里 D.不应超过 200 海里 20.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A.民事关系 B.涉外民事关系 C.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

D.国际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l、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立法活动,是社会主义的要求。

2、党的政策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3、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叫做。

4、现代世界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基本上有两种,即和构成。

5、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和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和构成。

6、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 3 个月不退还的、论处。

7、行为人出于数个和,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 就 是数罪。4

8、依照法律或法人组织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

9、预算法调整的预算关系包括和两个方而。

10、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11、在我国,通辑令由机关发布,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都无权发布。

12、在我国,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或者由人民法院。

13、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特别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实行审终审制。

14、一般说来,条约只对缔约国发生效力,不能拘束。

15、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涉外合同当事人可以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判断改错题(下列命题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找“√”;错误的打“x”,并改正;判断 1 分,改错 1 分。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就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而言,社会主义法制应当居于首要地位。()

2、根据我国宪法 1988 年修正案的规定,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得转让。()

3、宪法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4、在我国,行政工作人员的职务关系可因罢免、撤职、开除公职等法律事实而变更。()

5、剥夺政治权利刑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单独适用。()

6、遗嘱人立遗嘱以后,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其遗嘱继续有效。()

7、环境保护法中所指的环境,仅指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 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5

8、夫妻的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继承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9、民事诉讼中的管辖,只是划分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范围的权限分工。)(10、在国际法上,赔偿是最严厉的一种国家责任形式。()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法律的渊源 2.诉讼时效 3.言论自由 4.紧急避险

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l、人民法院实行公开审判有何意义?

2、什么是法律部门?我国有哪些主要法律部门?

六、论述题 试论犯罪的主观方面。

3、什么是上诉不加刑原则?

七、案例分析(8 分)甲丧偶,有四子均己成家各有子女,并与甲分家单过。一日,甲同长子乙乘车外出,坠入山 涧双亡。甲有一笔财产。问: 1.此案当如何继承? 2.乙妻和乙子应各得多少? 3.若有证据证明乙光于甲死亡,乙妻和乙子又应各得多少: 6 法学概论 1 答案要点

一、1.AB 2.C 3.B 4.AC 5.ACD 6.C 7.C 8.AC 9.11 10.C 11.ACD 12.D 13.C 14.A 15.ACD 16.A 17.BCD 18.C 19.D 20.B

二、1 法制原则 2 指导 3 法律事实 4 单一制联邦制 5 个人组织 6 挪用公款罪 7.故意过失 8.法定代表人 9. 收入预算支出预算 安 12.批准决定 13.— 14.第三国 15.选择 10. 三代以内 11.公

三、1.x„社会主义民主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2.x„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但所有权不得转让。3.√

4.ׄ可因罢免、撤职等法律事实而变更。5.√ 6.√

7.x„不仅指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其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而且还包括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社会因素。8.√ 9. x„是指划分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和不同地区的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范围 的权限分工。10.x„限制主权是最严厉的一种国家责任何形式,四、1.法律的渊源是指用以表现法律规范的各种形式,故又称法律规范的形式。2.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请求权,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的制度。

3.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的自由。

4.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或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 得已而采取的损害法律所保护的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行为。

五、1.(1)实行公开审判可以把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2)以利 于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 7(3)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也便于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2.(1)法律部门是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我国法律部门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婚姻法、诉 讼法。3.(1)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指: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后,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2)但是,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和自诉人上诉的案件,不在上诉不加刑之列。

六、(1)犯罪的主观方而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行为所引起的危 害结果的心理状态。

(2)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 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故意,另一种是间接故意。

(3)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 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有两种:一种是疏忽大意 的过失,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4)行为人的行为虽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但行为人在主观上既无故意也无过失,而 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是意外事件。对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刑事责 任。

(5)有些犯罪还须把犯罪目的作为具体犯罪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七、(1)法定继承中如果有继承权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确定谁死于后的,应 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光死。如几个死亡人辈份不同应推定长辈光死。8(2)甲先死,甲的遗产原则上由其四个儿子均等继承。乙继承的一份,乙妻得 3/4,乙于 得 1/4。(3)乙光死,由乙代位继承其父应继承甲遗产的份额。然后由乙妻和乙于均等分配乙的遗 产,各得 1/2。

本微信号长期服务于教育 考试 是大家学习成长的必备工具 赶紧告诉还没添加关注的朋友

微信→通讯录→添加→搜号→输入yinlu1698 或者

民法学试题及答案(一) 篇5

(一)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U ‛错误的划‚R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单务合同都是无偿合同。()

2、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一般只以受益人取得的实际利益为限,而不以赔偿受损人所受损失为标准。()

3、立遗嘱是公民个人的意思表示。张三立有遗嘱,并经公证,在死亡前用口头向在场的亲属宣布公证遗嘱作废,这是遗嘱的撤销。()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公民对其作品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发表权、使用权及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

6、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具有广泛性,包括没收、税收、征用、罚款等。()

7、个体工商户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

8、违约人赔偿的损失,应略高于对方的实际损失。()

9、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第三人签订的合同,应属无效。()

10、诉讼时效中断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中断时效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继续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借贷合同是(A)

A、单务合同 B、诺成合同

C、转移财产使用权的合同

D、以国家专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信用合作社为出借人的合同。

2、共有人对共有关系的性质发生争议无法查明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时,应按

处理。(B)

A、按份共有 B、共同共有

C、个人所有 D、公共所有

3、某甲在上班路上拾到提包一个,因当时找不到失主,又急于上班,甲就将提包带到单位,存放于办公室,并当即贴出招领启事。至甲下午下班时,仍无人认领,甲就锁上办公室回家。次日,甲上班时发现办公室被盗,拾得的提包也被盗走,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第三天,失主发现招领启事后,就找到甲索要提包,甲将详情告诉了失主,失主即向法院起诉,要求甲返还不当得利。法院应判(D)

A、甲应当返还 B、甲应予赔偿

C、甲应给予一定补偿

D、甲不予返还或赔偿

4、《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这一解释属于(C)

A、司法解释 B、学理解释 C、立法解释 D、无权解释

5、连带债务的债权人(D)

A、只能向债务人中的一人或数人同时或先后请求其履行全部债务

B、只能向全体债务人请求其履行全部债务

C、只能向债务人中的一人或数人请求其履行部分债务

D、可以向债务人中的一人或数人同时或先后请求其履行全部或部分债务 6、1990年春天甲收购站与乙梨园签订预购梨8万斤的合同。签订合同时,乙方考虑到梨的生长受气候的影响很大,主张在合同中加附‚梨收成达七成以上时才供应8万斤梨‛的条款。甲方对此亦表同意。这种加附条款属于(A)

A、附肯定的延缓条件

B、附否定的延缓条件

C、附肯定的解除条件

D、附否定的解除条件

7、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B)

A、无效 B、有效

C、有的有效有的无效

D、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才有效

8、公民合作作品保护的截止期限,不论合著人人数多少,必须是其中最后一名作者死亡之后算起第(D)

A、20年12月31日

B、30年12月31日 C、40年12月31日 D、50年12月31日

9、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申请续展注册的期间是(C)

A、15天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10、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年。(C)A、10 B、15 C、20 D、30

11、从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上看,债的主体(D)

A、双方都是不特定的

B、债权人是特定的,债务人是不特定的 C、债权人是不特定的,债务人是特定的 D、双方都是特定的

12、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的对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生效的时间一般为(C)

A、意思表示作出时

B、意思表示发出时

C、意思表示送达对方时

D、要约人作出回复时

13、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承担民事责任。(A)

A、所有人或管理人 B、受害人

C、受害人和管理人共同

D、受害人和所有人共同

14、诉讼时效延长,只适用于具有特殊情况的、诉讼时效期间(B)

A、尚未届满的 B、已经届满的C、中断的 D、中止的

15、按照合同协作履行的原则,(B)

A、各方当事人可根据情况履行合同

B、当事人各方应严格按照约定的条件履行义务

C、一方不履行时,他方应予谅解

D、各方应按照合同标的履行

16、遗嘱继承人的范围是(A)

A、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相同

B、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不同

C、公民或法人

D、公民、法人、国家或其他组织

17、继承开始的时间就是继承发生效力的时间,继承开始的时间应是(B)

A、继承人表示接受继承的时间

B、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

C、遗产被确定的时间

D、遣产分割的时间

18、民事赔偿金应该(B)

A、上缴国库

B、补偿受害人的损失

C、交受害人的所在单位

D、交养老院赡养老人

19、王某与李某分别出资4500元和8000元合开一个饭馆,后因经营管理不善欠债19000元,对该项债务双方应承担(A)

A、无限连带责任

B、无限按份责任

C、有限连带责任

D、有限按份责任

20、集体财产所有权的主体是(A)

A、每个具体的集体组织

B、所有集体的组织

C、集体组织的领导机关

D、各个集体单位的成员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民事行为内容显失公平的,属于(BCD)

A、绝对无效的民事行为

B、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D、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

2、定金具有以下作用和性质(ACD)

A、担保合同履行

B、证明合同有效

C、证明合同成立

D、有预先给付的性质

3、民事法律事实包括事件,而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因此,作为民事法律事实的事件有(ABCD)

A、时间经过 B、人的出生 C、人的死亡 D、自然灾害

4、运输中造成货物灭失、短少,承运人不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有(BC)

A、托运人未按时支付运费

B、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

C、货物的合理损耗

D、货物未按时运达指定地点

5、下列责任形式中,属于民事责任形式的是(AB)

A、恢复原状 B、赔偿损失

C、收缴非法所得 D、罚款

6、下列机构中具备法人资格的有(BD)

A、出版社的编辑部

B、某市劳动局

C、某大学法律系

D、某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

7、不属于著作权客体的是(BC)

A、改编、注释已有的作品

B、国家法律、机关的决议

C、时事新闻 D、编辑的作品

8、下列属于财产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有(CD)

A、收取孳息 B、取得无主财产

C、合同关系 D、接受遗产

9、祖父母、外祖父母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祖父母、外祖父母享有继承权,其继承方式有(ABC)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C、转继承 D、代位继承

10、根据承包合同,所有人将他的财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转让给承包人,他们的权利发生如下变化(CD)

A、所有人丧失了财产所有权

B、承包人取得了财产所有权

C、所有人没有丧失财产所有权

D、承包人取得了财产经营权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从收到货物时起至交付收货人之前,承运人负有()和()货物的义务。

2、专利权人的义务主要是()和缴纳年费的义务。

3、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范围包括著作权、()、()和商标权。

4、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签订联营合同的主体应具有()资格。

5、合同对专利申请权没有约定的,()的当事人享有申请权。合同对科技成果的使用权没有约定的,()有使用的权利。

6、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法()自己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7、按份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共有人,对()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8、个人合伙的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合伙人有执行和()的权利。

9、在继承中,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

五、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特定物

2、财产共有

3、代位继承

4、合同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什么是赠与合同?赠与合同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简答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

3、什么是担保物权?它有哪些法律特征?

4、简答丧失继承权的几种情况。

七、案件分析题(10分)

李某在湖南工作,将座落在济南的祖遗房屋二间借给王某使用。王某自住一间,将另一间租给宋某居住,每月租金5元。后来李某得知此事非常不满,王某声称,房屋借给我后,如何使用我有权利。因此,李某起诉法院,要求收回借房并请求王某支付出租房屋所得的2500元租金。

试问:本案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略)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B

3、D

4、C

5、D

6、A

7、B

8、D

9、C

10、C

11、D

12、C

13、A

14、B

15、B

16、A

17、B

18、B

19、A 20、A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CD

2、ACD

3、ABCD

4、BC

5、AB

6、BD

7、BC

8、CD

9、ABC

10、CD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安全运送 妥善保管

2、实施其专利发明创造的义务

3、发现权 应用科学技术成果权

4、法人

5、完成发明创造 当事人都有

6、改变

7、同一项财产按照确定的各自

8、共同决定 监督

9、被继承人 遗产

五、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是指具有自身单独特征、不能由其他物所代替的物。

2、是指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对同一项财产都享有所有权。

3、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死亡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继承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的制度。

4、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1)赠与合同是赠与人把自己或有权处分的财物无偿地给予受赠人所有的协议。(3分)

(2)赠与合同的法律特征是:

a、赠与合同是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1分)

b、赠与合同是无偿合同。(1分)

c、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1分)

2、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可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实质要件有:(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分)(2)意思表示真实;(2分)(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1分)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要件,是当法律规定某种民事法律行为应采取特定形式的,该项民事法 律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方为有效。(1分)

3、担保物权,是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特定之物或权利上所设定的物权。(2分)

担保物权的法律特征是:

(1)是一种从物权。(1分)

(2)属于他物权。(1分)

(3)必须以特定物或权利为标的。(1分)

(4)担保物权人有排除他人干涉和追及权。(1分)

4、丧失继承权有如下四种情况: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1分)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1分)

(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2分)

(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2分)

七、案例分析题(10分)

1、借用合同是单务合同,借用人接受借用物后,只有义务,借用人未经出借人同意,不得将借用物转借他人,不得转租他人,更不得从转租获利,根据这点,王某未经李某同意,根本无权转租他人。(4分)

2、未经出借人许可,转借、转租借用物可以引起借用合同的终止。因此,出借人李某有权解除合同收回房屋。(4分)

法学本科《证据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篇6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证据法为法院裁判提供正当的根据

B.证据法受宪法指导并将其有关诉讼证明的规范具体化 C.证据法是程序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证据法与实体法之间不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正确答案:D 2.下列有关证据规则的表述,正确的是()大众理财作业满分答案

A.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仅在行政诉讼法中有明确规定 证据法学案例分析

B.证据失效排除规则是强行性规范,在适用上没有例外情形

C.人民法院违反证据失效排除规则认定案件事实,采纳不应采纳的证据的,构成认定事实 错误

D.刑讯逼供取得的证据无效,应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予以排除 正确答案:D 3.下列表述中能够正确反映证据能力与证据力之间关系的是()A.证据力是证据能力的简称,两者在内涵上是一致的

B.证据能力与证据力并不完全一致,证据力的内涵包括但又超出证据能力的内涵

C.证据能力与证据力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对诉讼证据的要求,前者决定证据资料可否作为定 案依据,后者则决定证据资料对案件事实认定的影响力

D.证据能力与证据力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法院对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是否属实形成心 证的根据,而后者则是指证据资料与待证案件事实之间关联性的强弱 正确答案:C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做出有罪判决 B.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可以作出证据不足的疑罪判决 C.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D.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 审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正确答案:B 5.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是()A.审判人员 B.当事人 C.律师 D.鉴定人 正确答案:A 6.根据证据是否能够单位证明__为标准,可以把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A.主要案件事实 B.次要案件事实 C.一般案件事实 D.全部案件事实 正确答案:A 7.关于使用 “ 测谎仪”来审查被告人口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谎仪的测试结果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

B.测谎仪技术在我国仅仅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还没有进入实际应用 C.测谎仪的测试结果,本质上是一种鉴定结论

D.测谎仪的测试结果可以成为侦查的向导,但不宜作为定案的根据 正确答案:D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做出有罪判决 B.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可以作出证据不足的疑罪判决 C.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D.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 审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正确答案:B 9.沉默权性质上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A.民事权利 B.行政权力 C.抗辩权 D.防御权 正确答案:D 10.根据证据是否能够单位证明()为标准,可以把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A.主要案件事实 B.次要案件事实 C.一般案件事实 D.全部案件事实 正确答案:A 11.下列有关证据保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证据保全是以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为前提条件 B.证据保全可应申请采取,法院也可依职权主动采取 C.证据保全可分为诉讼前的证据保全和诉讼中的证据保全 D.法院可依职权主动采取诉讼前的证据保全 正确答案:D 12.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A.意见证据规划 B.相关证据规则 C.最佳证据规则 D.补强证据规则 正确答案:D 13.关于证据种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据种类是法律根据证据资料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对待证事实的证明作用方式而对证据所 划分的类别

B.我国现行的三大诉讼法对证据种类的规定是完全不同的 C.勘验笔录是刑事诉讼法中特有的证据种类 D.证人证言是指所有了解案情的人向司法机关就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 正确答案:D 14.从现代法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女子证言的证明力高于男子证言 B.被告人的口供是最佳证据

C.可以用决斗的方式决定案件的是非曲直 D.认定案件事实应当遵守证据裁判原则 正确答案:D 15.从现代法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女子证言的证明力高于男子证言 B.被告人的口供是最佳证据

C.可以用决斗的方式决定案件的是非曲直 D.认定案件事实应当遵守证据裁判原则 正确答案:D 16.在运用间接证据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只用一个间接证据

B.每个间接证据都查证属实

C.各个间接证据之间不存在着矛盾 D.得出的结论必须是肯定的、唯一的 正确答案:A 17.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的代理律师()、A.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C.经被告委托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D.经原告和证人同意可以向该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 正确答案:A 18.诉讼证明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证明相比,相同之处是()A.证明的主体都是司法机关和诉讼当事人 B.证明的对象都是案件事实 C.都需要遵守法定的证明标准 D.都是人们的逻辑思维活动 正确答案:D 19.沉默权性质上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A.民事权利 B.行政权力 C.抗辩权 D.防御权 正确答案:D 20.诉讼证明行为不包括()A.提供证据 B.调查收集证据 C.审查证据 D.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D 21.证据规则是()、A.规范民事行为的法律规范

B.有关证据资格和证明力的法律规范 C.保护言论自由的法律规范

D.仅存在于民事诉讼之中的法律规范 正确答案:B 22.物证的根本特征是()、A.以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证明案件事实

B.以属性、特征或者存在状况等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 C.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D.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 正确答案:B 23.下列说法中,符合意见证据排除规则的是()

A.除非法定例外,证人有关事实的意见、推测或者结论应被排除 B.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只能就案件事实作出客观陈述

C.法官在审理中应当中立地听取双方意见,不得随意发表评论 D.专家证言应被排除 正确答案:A 2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当事人陈述的特点的是()A.当事人陈述是在诉讼过程中形成

B.当事人陈述是当事人就案件真实所作的陈述

C.当事人陈述是当事人以其专门的知识或技能对案件事实所作出的判断性意见 D.当事人陈述是当事人向法院所作的陈述 正确答案:C 25.物证的根本特征是()A.以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证明案件事实

B.以属性、特征或者存在状况等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 C.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D.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 正确答案:B 26.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证据进行对比作出认定结论的是()A.甄别法 B.辨认法 C.比较印证法 D.同一认定法 正确答案:D 27.盖然性优势的证明标准()A.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特有的证明标准 B.是英美法系刑事诉讼特有的证明标准 C.是双方当事人举证在证明力上的比较标准 D.是当事人双方举证在数量上的比较标准 正确答案:C 28.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该条规定确立了()A.意见证据规划 B.相关证据规则 C.最佳证据规则 D.补强证据规则 正确答案:D 29.下列关于严格证明的说法正确的是()A.适用实体法上的要件事实 B.适用程序性事实 C.适用非讼案件事实 D.无需遵守公开审判原则 正确答案:A 30.下列关于质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已经经过法庭质证的证据材料,一律不得再次举行质证

B.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在证据交换程序中认可的证据,通常无需质证 C.质证是法官的权力

D.质证只针对言词证据,不针对实物证据 正确答案:B 31.下列有关证据保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证据保全是以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为前提条件 B.证据保全可应申请采取,法院也可依职权主动采取 C.证据保全可分为诉讼前的证据保全和诉讼中的证据保全 D.法院一般应主动采取诉讼前的证据保全 正确答案:D 32.关于证据事实是否属于证明对象的范畴,正确的说法是()A.证据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B.证据事实不能成为证明对象

C.作为直接证据的证据事实属于证明对象,作为间接证据的证据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 D.有的证据事实可以成为证明对象,有的证据事实不能成为证明对象 正确答案:B 33.债权人甲以买卖合同书证明他与债务人乙之间存在买卖法律关系,此买卖合同书属于()A.间接证据 B.物证 C.反证 D.书证

正确答案:D 34.在一起贩毒案件的侦破中,公安干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搜身,发现两包 十克重的高纯度海洛因,这种调查收集物证的方法属于()A.勘验 B.检查 C.搜查 D.扣押

正确答案:C 35.下列属于证据法宗旨的是()、A.保障诉讼当事人的上诉权

B.保障审计机关及时查明案件事实 C.保障诉讼当事人的证明权

D.保障公证处对案件事实做出真实的公证 正确答案:C 36.下列有关证人证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英美法系的证人证言包括专家证言

B.大陆法系的证人证言不包括当事人的陈述和专家的鉴定结论 C.证人证言可能是原始证据,也可能是传来证据 D.证人证言是直接证据非间接证据 正确答案:D 37.犯罪嫌疑人赵某在捕前给同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就如何处理盗窃物品问题的电话录音属 于()、A.物证 B.证人证言 C.视听资料

D.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 正确答案:C 38.《刑事诉讼法》规定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是()A.公安司法机关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C.公诉案件的被害人 D.代理律师和辩护律师 正确答案:A 39.行政诉讼被告在第一审庭审结束前没有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规范性文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A.撤销判决 B.变更判决 C.履行判决 D.驳回判决 正确答案:A 40.在刑事诉讼中,质证的主体不包括()A.公诉人 B.辩护人 C.自诉人 D.法官

正确答案:D 西交《证据法学》在线作业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诉讼证明的构成环节包括()A.证明对象 B.证明种类 C.证明主体 D.证明责任 E.证明方法 正确答案:ACDE 2.关于刑事诉讼中书证的提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诉案件中书证主要由公诉机关提供

B.自诉案件中证明被告人有罪的书证原则上由原告人负责提供

C.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公安司法机关的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 罪的书证

D.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应当负责提供与犯罪有关的书证 E.被害人有责任提供证明被告人犯罪行为的书证 正确答案:ABC 3.诉讼证明的构成环节包括()、A.证明对象 B.证明种类 C.证明主体 D.证明责任 E.证明方法 正确答案:ACDE 4.我国古代收集、审查证据的方法主要有()A.刑讯 B.五听 C.现场勘验 D.鉴定 E.对质

正确答案:ABCDE 5.作为鉴定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具有鉴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 B.拥有鉴定所相应的技术手段

C.与案件之间没有依法应当回避的情 D.对案件事实有充分的了解 E.参与案件调查 正确答案:ABC 6.下列陈述中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是()、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有罪供述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无罪辩解

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本案中的共同犯罪行为的陈 述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的陈述 E.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轻辩解 正确答案:ABCE 7.下列属于审查判断证据的内容的是()A.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 B.证据的证明力 C.提供证据的意图 D.证据本身的特性 E.证据能力

正确答案:ABCDE 8.下列属于审查判断证据的内容的是()、A.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 B.证据的证明力 C.提供证据的意图 D.证据本身的特性 E.证据能力

正确答案:ABCDE 9.根据实体法律规范的性质和作用,可以将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分为()A.权利受制事实 B.最终事实 C.权利发生事实 D.权利妨害事实 E.权利消灭事实 正确答案:CDE 10.下列关于推定的说法,正确的有()A.推定是一种便捷的事实认定方法 B.推定是一种证据的类型

C.运用推定所认定的事实具有法律约束力

上一篇:和谐校园谱新篇快板词下一篇:白掌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