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精选12篇)
法学本科教育模式 篇1
摘要:现阶段, 法学本科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是由于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本文提出在大学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针对法学的特点, 应当把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通识基础的职业法律工作者这一层次。基于此, 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育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互动式教学,司法考试,职业道德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 高等法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合二为一, 法学教育并非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阶段。在高校教学中, 没有一个明确的观念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 法学院成为远离尘嚣的经院式教学阵地, 造成的现状是毕业生既不通实务操作, 也不精通法学理论, 法学人才的低层次饱和相当严重。
法学教育应该是培育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 法律实践和历史教训告诉我们, 脱离法律职业的法学教育将迷失正确的发展方向;不具备法学教育背景的法律职业者也无法构成同质的法律职业群体, 难以形成共同的法律理念和法律环境。在本科法学教育阶段, 除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法律程序方面的训练以外, 还必须教导他们像法律工作者一样去思考, 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艺术。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不可能, 也不应当相距甚远。
由于观念上的缺失导致法学本科理论教育与培养技能相分离, 主要表现在:第一是在教学方法上还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 不重视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由于我国是采用大陆法系的成文法模式, 决定了课堂主要以对学生进行注解式的系统理论讲授为主, 重点在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知识, 缺乏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观念。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补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扔笔记, 他们记了大量的机械的概念和生硬的法律条文, 一接触到实务便一头雾水。第二是教学与实践没有形成良性互动, 虽然每个法律院系在四年的本科教育期间都会安排至少2个月左右的专业实习时间, 但由于就业的压力, 这个时间被学生用来复习考研、考公务员及参加其他一些技能考试, 实习往往流于形式, 学生没有练习实务操作能力, 对于理论的掌握还是停留在书本上。因此, 近年来法律实践部门普遍反映法律院系毕业生缺乏实际运用能力, 对法律实务运作方式不了解, 在短期内不能进入角色, 而毕业生们也深深体会到在校接受的法学教育的封闭性与局限性。可见, 经过四年高等法学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司法实务的需要, 法学教育与实际司法运作存在着一定距离。
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模糊是问题存在的根源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希望获得的结果, 直接决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是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灵魂。笔者认为, 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是造成法学教育尴尬的深层次原因, 必须对我国的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进行认真思考和准确定位。
从国外情况看, 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教育模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分离型;一种是混合型。分离型教育模式, 即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分离, 学生首先在高校接受的是素质教育, 其主要着重于法律知识的培养, 以受教育者获得研究能力为目标, 通过古今中外的理论、学说、著作的学习, 以求掌握法律的基本精神、发展动态以及思维能力, 为日后的法学研究、法律判例的创造夯实基础。素质教育结束后, 通过相关的考试, 学生再进入专门的院校或机构接受职业教育。比如在英国就是由专门的律师学院承担法律职业教育任务。另一种混合型教育模式就是将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法律教育的两个环节, 学生在完成了高等法律教育并通过有关考试之后, 便能够从事法律职业工作而成为法律职业人员, 比如美国的法学教育。
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 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般是套用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 简单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从事政法实际工作的法律专门人才”。对法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职业道德没有明确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采用的是混合式模式, 由于当时的高等教育属精英式教育, 加之20世纪80年代的法律规定尚处于起步阶段, 法学领域急需法律研究人员, 而且在司法实践中, 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较为缺失, 所以是以通识教育, 或者说素质教育为重心。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客观现实发生了质的变化, 1999年高校扩招, 大众化的法学教育已成现实;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的发展, 法学专业日益成为一门显学, 除了传统的法学院校之外, 其他的综合类、理工类高校也纷纷设置法学专业并开始大规模招生, 导致法学人才质量良莠不齐。所以法学本科教育到底应当教给学生什么样的能力, 培养出什么样的法律人才这一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对于这一问题, 可谓见仁见智。
笔者认为, 针对法学这一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而言, 本科阶段的学生培养目标应当是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以职业教育为主, 即具有通识基础和职业定向的教育模式。理由如下:
第一, 本科生基本上都是出高中校门后直接进入大学校门, 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 对人文社科知识的储备处于起步阶段, 这个时候大学给予他们的首先应当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也就是使大学生首先学会做人, 懂得做人的道理, 即“先成人、再成才”。这是大学接过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接力棒承担的则无旁贷的义务, 或者说, 由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 在大学阶段, 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素质教育, 而大学的这个责任的承担无疑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来进行的。所以, 那种提倡法学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看法是不科学的, 笔者认为任何一所大学对学生的教育首先是基础的人文社科教育, 关注其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个性发展、能力培养等等, 即使是实践性极强的法学院校也不例外。
第二, 因为法学与医学一样属于应用型学科, 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学生在毕业之后当然最好是走向专业对口的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及公司企业、政府部门的法律岗位等, 但上岗前他们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实务培训, 是离开学校后直接从事法律职业的, 这就要求法学本科教育在完成基本的通识教育之后, 应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中心任务, 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法律实务的操作, 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反之, 则我们的教育无异于纸上谈兵。
在科学教育目标指导下的教学模式
(一) 互动式教学法是教学的主要手段
教学方法是针对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 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法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社会科学, 决定了法科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律知识的基础性功能, 而且承担着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的操作性功能。笔者认为, 基于培养法科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教学手段。简单来说, 互动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 利用合适的教学选材, 以师生双向互动交流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精心备课, 在课前设计好课堂上启发学生的事例、案例;或者事先给学生一些问题, 引导他们自己收集资料, 在课堂上主持学生的讨论。互动式教学强调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为中心, 在教师方面, 教师不仅要精讲课程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重要的是须围绕一些社会现象, 一些典型案例来分析其中包含的法律问题。教师还可以在上课之前将下堂课准备学习的知识梗概事先告知学生, 使学生有机会提前进行预习和收集资料。在学生方面, 强调课前充分预习、阅读完教师所指定的书目以后, 举一反三式地主动学习。在互动式教学法的课堂上, 学生不仅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在阅读中不解或存疑的问题, 甚至可以提出不同于课本及教师的观点, 这样, 学生是一种能动的、蕴含创新意识的学习。此方法不仅适用于应用法学学科, 而且对理论法学学科同样适用。
(二) 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相结合是有效措施
实际上, 司法考试是联系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之间的一座桥梁。司法考试的目的是通过一项公认的相对更公平、更科学的选择办法, 将最优秀的人员吸纳到司法队伍中来。这项工作的基础是国家的法学教育。司法考试制度尽管是第二位的, 只反映需求, 但是应该、也必然会对法学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法学教育的方向。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使得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相互促进, 而不是相互割裂。司法考试为法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使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人们不得不倚重法学教育, 毕竟在这里有最完整、最正规的法学教育体系;反过来, 司法考试也使得法学教育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目标, 因为学生是大学最好的品牌标志,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是学校的第一目标。所以重视司法考试的导向意义,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法学教育资源, 提高法律职业者素质, 而且在促进法律工作者的同质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 教师应当关注司法考试, 关注考试内容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实际上, 这样的教学比较生动, 也是学生乐意接受的。而且目前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就业的门槛设置较高, 要从事传统的法律职业, 如法官、检察官、公证员、律师, 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所以, 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学生的就业机会也可以大大提高。
(三) 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是关键
法学本科教育不仅是要传播与普及法律知识, 培养法律实务方面的人才, 更是要塑造法律人的公正与正义的法律信念。在国家推进民主与法治的进程中, 人们意识到, 仅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对于建设一个法治国家远远不够, 因为维持一种实在法体系, 有赖于那些对它的管理和执行负有责任的人, 如法官、警察和法律界人士的笃诚。所以, 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不仅是要传播与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律实务人才, 更是要塑造法律人的公平正义的法律信仰。早在20世纪30年代, 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就提出过, 法律人应当具备三种素质:第一是法律学问, 第二是社会常识, 第三是法律道德。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 也是最通俗的、最直接的关于法律人的通识标准。正如霍姆斯所言:“法律乃是我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沉淀。”从国外法学教育经验来看, 他们早已在不断探寻进行有效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美国在1972年“水门事件”后就认识到:法律职业道德只有从法律人养成阶段的大学法学教育开始培养, 才能使未来的法律职业者在专业水平提升的同时职业道德水准也得到升华。他们将职业伦理课程作为必修课, 要求法律学生花30课时以上学习律师们在执业时所面临的职业道德问题、律师的行为规则以及其他有关职业道德指南的材料。
在我国,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内在联系到现在还被人为地阻隔起来, 国内的法学院系基本都没有重视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课程, 四年大学教育缺乏一套体系化的道德情操课程设计。我们的法学教育应像重视理论教育一样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比如用开设专门的课程、开展讲座、举办辩论赛等各种方法将职业精神教育推展开, 在各专业课的讲授中及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熏陶。如此, 才能逐步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觉, 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 即“知之”到“信之”的态度或情感的养成才是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宪义, 张文显.二十一世纪中国法律教育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霍宪丹.当代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邵俊武.再论新时期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J].法学评论, 2004, 5.
[4]邱之岫.当代中国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之发展方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8.
法学本科教育模式 篇2
【摘 要】随着成人教育的发展,选择参加成人法学本科教育的学生也不断增多,然而教学现状却并不乐观。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究竟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探讨,才能适应当下深刻的社会转型带来的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是迫切需要我们探讨和考察的问题。
【关键词】成人教育法学 本科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一、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陈旧,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成人教育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个别学校在社会效益上的重视不足。他们只注重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多少,却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片面强调了成人教育中的“函授”、“业余”、“夜大”等特点,而忽视了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在设置师资力量、安排教学课程等方面大打折扣;而成教学生本身工学矛盾的存在又使得学生的自学环节必然缺失,两相结合必然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2.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模式缺乏
在部分学校的成人教育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手段,未能采取先进的、多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目前的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现行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障碍,往往沿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或者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本科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选用不恰当
在课程设置上,成人教育法学本科课程也没有考虑到成人教育的特点,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与成人教育学生的期望相差甚远。在选用教材的时候,没有经过慎重考查,教材“过时”,无法很好的开展教学,不能及时吸收最先进的理念,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成人教育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改革的途径探讨
1.转换观念,明确定位,严把教学质量关
充分认识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建立有别于普通高等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明确定位成教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素质,保证和加大物质资源的投入,包括经费投入、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手段、设备等等。
正如美国教育学家达肯沃尔德·梅里安在《成人教育》中指出的那样:“成人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由此我们应改变“成人本科教育就是高等学历教育速成班的看法”,应该看到,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新的发展趋势根据成人高等教育及成人学习的特点,选购好既不影响学科专业课程的规格档次和水平、又适合于成人学习特点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实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让接受成人法学本科教育后的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即可。
2.借鉴普通高等教育先进模式,促进成教法学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1)诊所式教学模式的试行
法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法学教育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换言之,新时期的法学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法学素质教育,法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法律人才。这种观念放在成人法学本科教学中亦适用。
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教育改革中,引进了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改造,以创立法学教育的新方法,促使法律诊所教育本土化,在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试行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所谓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一种从案例教学法发展而来并借鉴医学院临床教学方法的一种全新法教育模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首先在美国各法学院兴起。诊所式法律教育,一方面,吸取了案例教学法的精髓,即经验式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又在形式上借鉴了医学领域的临床教学模式,强调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运用过程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法律实践能力,从而加深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理解。在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中推广“诊所式教学”,虽然存在成人教育学生有工学矛盾等问题,但是经过改良后的诊所式教学,在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中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充分运用
目前,在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本科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遍,而在成人教育中则相对教薄弱。囿于成人教育短暂的面授教学时间,更多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赶教学进度,只能够加快理论知识的泛泛讲解,“演讲”式的教和廖廖几行板书的效果远远不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充分使用。
在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中几乎各占一半的比重,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点可以很好的满足教学的多种需要。作为一种媒体技术,它所承载传输的信息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覆盖了教学系统的各种要素,具有全面性、形象性和使用的方便性,能提供最新的信息和各种便捷的服务,它提供了各个部门、环节和各种要素信息之间联系的信息通道,具有多向性和交互性。因此,在法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充分、形象地模拟教学环境,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最经济、最直接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如通过网络,将校园课堂和法院审判庭联接起来,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收集相关法学资料并参加讨论,实现互动开放式教学。
三、进行改革的可行性
虽然,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本科教育仍然是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但是,在目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自我增值及终身学习,参加成人法学本科教育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期望进行法学本科再教育的群体来说,办学机构的办学能力、教学质量、社会效益等是其选择的首要条件。办学机构只有适应教育潮流的发展,认真思考法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变滞后的教学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办学才能长盛不衰。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大部分成人教育都依托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完全具备进行教学改革的软、硬条件。
当前,参加成人法学本科教育的学生怀着新的求学理念,选择学校时候更看重的是教学质量的情境下,加快法学本科生教育教学模式,摈弃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低水平,泡沫化,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与法律职业脱节等弊端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实用创新型的法律专业人才,使经过成人教育法学本科学习的学生具有“法律人”应有的法律职业道德素养、法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办学机构增强办学竞争力的最好手段。成人教育学生的培养质量标志着一个办学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法学本科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办学机构的竞争力,为社会提供优质法律教育产品,从而进一步提高办学机构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曾宪义,张文显.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4.
[2]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36.
[3]杜兰英,朱昶.成人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体系的改革.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2).
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探究 篇3
关键词: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服务面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54—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我国法学教育空前发展。到2011年,我国现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近700所,法学专业在校生40余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地方院校的办学成果。另一方面,与规模扩大成反比的是,法学本科教育质量下降,学生就业率低等问题日渐突出,法学专业已从几年前的“香饽饽”变为“就业老大难”专业,这在地方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拟对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剖析,试图寻找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方向。
一、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之困惑
1.教学资源明显不足
地方院校与部属重点院校相比,办学力量相对薄弱。反映在法学学科,就是与校内其他学科相比较,也属于弱势群体,教学资源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师资配备与图书资料两方面。
就师资而言,大多数地方院校法学院系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少。尤其是近十年来借高校扩招东风而“升本”新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这些地方院校,师资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升本前的专科教师,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等方面离本科教育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偏少,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法学专业教师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在校生的增长速度,有的学校生师比竟高达25:1。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院校追求“大而全”,盲目上专业,随后投入却跟不上,尤其表现在图书资料方面。很多学校法学专业图书很少,加之法学学科分支较多,所需专业资料更是让图书采购人员无从下手。仅是经典法学原著一项,在众多地方院校图书馆或资料室中都并不多见。
2.办学定位不明确
法学本科教育何去何从?应将法科学生培养成什么类型的人才?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服务面向应该如何定位?这是近年来理论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在实践中,不少地方院校的法学专业培养计划中,把“法学高级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力图将办学定位与重点高校看齐,意在培养学术型人才[1]。这显然忽视了自身办学历史、生源情况及教学资源等客观实际因素。事实上,就地方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而言,以司法考试为导向、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应成为地方院校所明确且践行的办学方向。
3.服务面向不清
高等学校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其主要任务。换言之,高校办学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那么,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服务面向应该如何定位?是主动应对地方需求,还是消极、被动回避这一问题?目前看来,由于不少高校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性质较为模糊,且受历史因素影响,其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尚显不足,市场意识较为淡薄。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很少主动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行业、部门的需求,服务面向模糊不清。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必然导致其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从而不断失去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失去其应有的市场份额,危及其自身的发展。
4.教学模式滞后
办学定位不明确,反映到教学上亦是问题不少。很多地方院校由于办学历史不长,办学思想仍处于摸索阶段,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适应司法考试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少学校长期以来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忽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也是近年来在司法考试的“检验”中,这些学校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屡屡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二、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必要性
1.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学校的生存发展,决定于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往往以学生就业状况为重要考核指标。而法学专业更具有特殊性,其职业要求往往以通过司法考试为前提,如此一来,学生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也就成为检验学校法学教育成败的标准之一。目前,地方院校法学专业所面临的生存压力空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改革已成必然。
2.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同时,我国法律职业缺口仍然较大,现有法律职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在各地方院校所在区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对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而言,这也是其生存发展的机遇所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调整自身定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人才,将是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3.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纸面上的法,更要了解和把握现实中的法,培养学生的法学使命感和法制建设情怀。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往往偏重于理论讲授,既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对于师资力量较弱、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地方院校来说,转变办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既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又是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负责任的表现[3]。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三、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方向
1.明确培养目标
现阶段,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构成了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体系。这三个层次的法学教育,有着各自的历史使命和培养目标。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法科人才的要求提高,法学专科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并将逐渐淡出。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放大和就业压力的巨增,致使很大一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从事理论研究的法科学生数量并没有太大变化。而作为基础性教育的法学本科教育,对其定位历来众说纷纭。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法学本科教育理应归属于通识教育,專业知识传授应是其教学重点;另一方面,法学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密不可分。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无论是从事具体法律事务还是从事学术研究,相关教育与职业发展都与法律实务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到地方院校,其培养的法科学生除了极少数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外,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司法考试走向社会,从事各种法律实务及相关工作。因此,地方院校应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的学科建设方向就是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在保留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职业教育成分,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由此指导并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2.确定服务面向
服务面向也是高校办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地方高校大多为省属高校或省市共建高校,其性质决定了必须要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根本任务。因此,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与支持的可能,明确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基本趋向、结构。具体到法学本科专业,则必须放弃盲目追随重点院校法学教育的发展模式,在办学思想上突出鲜明的“地方性”,结合地方实际,主动承担为当地培养法律专业急需人才的任务,主动融入本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科技产业密切结合、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占据其应有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一方面要强化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充分依托和利用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充分利用地方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服务”与“依托”方面努力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2]。这样就可以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不断获得地方更大的扶持和资助,进而扩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3.优化课程体系
在新形势下,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首先,当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法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改革的关键点。地方院校在确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法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后,就应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区域特征,结合法律及相关行业特点,分析职业和岗位需求,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合理设置课程,优化并确定教学内容。在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完整性的同时,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增加应用性内容;要及时更新学科前沿知识,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还要把法律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
4.改革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法”,由此培养学生的法学使命感和社会建设情怀。当前,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但效果参差不齐[4]。对地方院校而言,如何克服当前案例教学中出现的种种不足,有效发挥案例教学的应有功能,是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实践教学。法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应用型法科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必不可少。为此,地方院校在反思并重整案例教学的同时,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专业发展水平,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诸如见习、实习、模拟法庭、诊所式教学、开展法律咨询及服务等方式,多方面训练学生通过分析、解释进而使用法律解决具体问题的專业能力。
总之,地方本科法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为此,地方院校应从合理定位、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更新等方面改革法学本科教育,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办学之路,扩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学科专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复新.地方本科高校的目标定位及发展策略[J].教育探索,2008,(11):72.
[2]唐华生,何霖.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研究[J].西华师范学报,2006,(4):92.
[3]张建文.叙事民法学的构想与路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4):152.
[4]刘远熙.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J].教育探索,2010,(12):43—44.
探析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4
(1) 没有清楚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的关系, 缺少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教学。在法学专业教学中始终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 因此在这方面, 还没形成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研究成果, 结果导致二者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仍然依照过去的实践教学方法来指导实践教学, 使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2) 实践教学过于形式化, 实践教学手段简单, 预期效果不明显。在各法学院的教学计划中, 虽然都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 但大部分高校没有安排双师型的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实习, 完全依靠学生自觉、主动地到实习单位实习, 然而学生的实习热情不高, 兴趣不浓, 投入的精力也不够, 不能很好地把握有限的实践教学资源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学生实习大部分是为了混学分, 极大地影响了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
(3) 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比较低。虽然有些高校在一些法学专业课程中安排了一定学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如观摩庭审或安排学生模拟庭审, 但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并未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将这些活动纳入其中, 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 对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素质都不利。
2. 法学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的构建
(1) 搭建法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实习、实践教学需要实践教学基地来完成。实践教学基地是理论教学的继续, 同时也是有效结合产学研的纽带, 是增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平台, 是高校借助社会力量和资源办学的重要举措, 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 实践教学基地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同时建设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2) 制定法学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
法学院要想高效、持久、顺利地开展实践教学课程, 与课堂教学管理相比其在管理上的难度很大。若只依靠学生的热情、自控力及教师的督导很难保障这项工作的长久开展。同时法学实践教学不是一项短期的教学活动, 而是一项教学中的常规工程, 因此就需要法制化、制度化来保障贯彻落实。法学院必须制定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实现预期的目标, 在一个制度体系的层面上来开展法学实践教学工作, 才能保障其长久与稳定, 保证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序、有效地进行。
(3) 制定法学实践教学沟通系统。
分散性、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等是法学实践教学的特点, 因此要制定一套交流顺畅、沟通便利的系统来保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 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和督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网络教学系统具有开放、灵活、交互、快捷等特点, 可突破地域因素的限制, 建立多元化交互的学习环境, 2007年教育部也提出要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
3. 实践性法学教学的可行性措施
(1) 创新案例教学模式。美国哈佛法学院最早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此教学中, 由教师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选取案例, 学生独自阅读案例、翻阅资料剖析案例、确定当事人纠纷的焦点、明确产生纠纷的原因、探求解决纠纷的最佳方案,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处于辅助地位, 教师仅做到选取案例、指出资料方向或提供案件信息, 但在学生讨论离题时, 能将学生带回案情中。这种以学生分析研究案例、总结得出结论模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由教师事先告诉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 很好地达到了学生在分析、讨论、研究中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并应用法律条文解决实际案例的实践教学目标。
(2) 建立实战性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战性质的模拟取代原表演性质的模拟。在开庭之前, 学生只需清楚有争议的案件目标和各方诉讼参加人的名单, 而不知道其他庭审进程和内容。学生要亲自搜集所需要的全部资料, 仔细地分析案情, 根据案情总结自己的论点和准备所需要的论据, 在庭审过程中, 学生要具体分析案件的法律事实, 灵活运用证据事实, 要学会根据案件材料分析事实, 运用相关的法律理论知识, 撰写相关的法律文书, 形成自己的法律观点, 同时还需要考虑对方当事人可能提出的论点论据, 设身处地地考虑自己的地位, 尽可能地争取主动地位。在整个模拟法庭的“实战”中, 学生不仅要能将自己的观点清晰有力地表达出来, 还要考虑诉讼过程中如何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实践证明, 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借助于这种实战性的模拟训练能非常有效地增强, 其法律职业技能也能提高。
(3) 加强法律写作的实践。从目前法律人才需求来看, 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有:起草合同的技能;制定规则的能力;辩论的技巧和方法;沟通、协商的能力;获取、掌握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谈判、协商的能力;鉴定、审核和有效运用证据的能力等。法律写作是法律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律师要书写诉讼文书, 检察官要书写公诉文书, 审判人员要书写裁判文书, 公安人员要书写立案侦查文书, 企业司法服务人员、法学研究者、立法机关的立法者都必须具有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外国法学高校历来重视法律写作, 将这门课分为初级、中级与高级个层次, 课时高达120学时。初级写作属于必修课, 中级与高级写作属于选修课。我国高校应该借鉴外国法学高校的课程设置经验, 在本科阶段将法律写作课程设置为必选课, 学生的写作能力经过在校期间写作课程的训练将会有很大地提高, 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很快适应自己的角色, 独立完成写作工作。
(4) 完善教学实习与实践。在我国, 教学实习与实践在法学专业教学中已被广泛运用, 对培养既具有法学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法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法学专业实习已出现了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的倾向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实习基地不具备足够的容纳能力, 实习经费严重短缺, 考研及其他形式缓就业的学生的实习形同虚设等。高校需要完善教学实习与实践的规章制度, 只有在制度上不断创新, 才能有效解决目前法学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充分发挥这一制度在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制定法学专业实习制度时, 地区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的特点都是影响制度安排的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姜发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池州学院学报, 2012 (5) .
[2]董国斌.法学教育藏汉双语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 2012 (6) .
法学本科教育模式 篇5
《国家赔偿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
国家赔偿法是新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选修课程,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
2、课程媒体
(1)文字教材:本课程采用由刘嗣元、石佑启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赔偿法要论》。
(2)网上资源:“新疆电大在线”平台将提供包括直播课堂、IP课件、平时作业、重难点辅导、案例分析等内容的教学辅导资料,并根据教学需要提供网上答疑。
第二部分 教学目的及学习建议
1、教学目的
国家赔偿法课程系统阐述了国家赔偿法的相关理论与制度,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国家赔偿法基本理论知识与相关法律制度,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国家赔偿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共有三编十五章。第一编为总论,包括七个章节,总体上介绍国家赔偿的基本制度与基本理论,第二编和第三编分别是行政赔偿编和司法赔偿编,各包含4个章节,对行政赔偿与司法赔偿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具体进行了阐述。
2、学习建议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体系完整、内容明确,网络资源相对较全面,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很好的围绕教材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国家赔偿法与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以及刑事诉讼法学都有密切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这些学科的理论衔接。同时,注意分析我国具体实践,加强案例分析教学的运用,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落实,也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国家赔偿法概述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国家赔偿 第二节 国家赔偿法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重点掌国家赔偿与国家赔偿法的概念、性质及特点,掌握国家赔偿法的渊源与作用,理解国家赔偿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 国家赔偿法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国家赔偿法的起源 第二节 国家赔偿法的发展趋势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赔偿法的起源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 国家赔偿的归则原则和构成要件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国家赔偿的归则原则 第二节 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含义、种类及我国的规定,重点掌握国家赔偿法的构成要件的理论及主要内容。
第四章 国家赔偿的范围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国家赔偿范围的确定 第二节 国家赔偿的免责范围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赔偿范围的确定原则,重点把握国家赔偿范围的类型及国家赔偿的免责范围。
第五章 国家赔偿的方式、计算标准和费用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国家赔偿的方式 第二节 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 第三节 国家赔偿的费用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赔偿的各种方式,把握国家赔偿计算标准的种类与具体标准,了解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
第六章 国家赔偿的时效制度与国家赔偿法的效力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时效制度 第二节 国家赔偿法的效力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赔偿时效的起算鱼期间,明确国家赔偿法的时间、空间及对人的效力。
第七章
国家追偿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国家追偿概述 第二节 行政追偿 第三节 司法追偿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明确国家追偿的概念及性质,掌握行政追偿与司法追偿的具体内容。
第八章 行政赔偿概述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行政赔偿的概念与意义
第二节 行政赔偿的归则原则与构成要件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行政赔偿的概念与意义,重点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第九章 行政赔偿的范围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行政赔偿范围概述 第二节 侵害人身权的赔偿范围 第三节 侵害财产权的赔偿范围 第四节 行政赔偿的免责范围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行政赔偿的具体范围与免责范围。
第十章 行政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行政赔偿请求人 第二节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行政赔偿主体的具体规定与制度。
第十一章 行政赔偿程序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行政赔偿程序概述 第二节 行政赔偿的行政程序
第三节行政程序的诉讼程序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把握行政赔偿两种不同程序的具体内容。
第十二章 司法赔偿程序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司法赔偿的含义和特点 第二节 司法赔偿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司法赔偿的概念、特点,了解其形成与发展,重点掌握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第十三章 司法赔偿的范围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刑事赔偿的范围
第二节 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赔偿 第三节 司法赔偿的免责范围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司法赔偿的具体范围及免责范围。
第十四章 司法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司法赔偿请求人 第二节 司法赔偿义务机关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于司法赔偿双方主体的主要规定节内容。
第十五章 司法赔偿程序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司法赔偿程序概述 第二节 司法侵权行为的认定 第三节 先行处理 第四节 司法赔偿复议
第五节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决定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法学本科教育模式 篇6
关键词:本科法学教育;职业教育;多元化
职业化的法律教育是世界各国法律教育的既成模式,也是中国法律教育的改革方向[1]。职业化法律教育目标的确立似乎已经成为当今法学教育界关于法学教育性质与目标讨论中较为流行且越来越成为共识的观点,事实上也可以说是中国法学教育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但是,中国法学教育现状的复杂性决定了对法律职业教育性质与目标的具体认识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不同层次的法学教育其职业化教育性质与目标的显现也是极不相同的,即便是作为法学教育主体的大学本科法学教育因学校层次上差异而对其职业化目标与性质的认同上也必然是多样复杂的,仔细厘清法学职业教育目标上复杂多样的具体特点才能真正深刻地认识本科法学教育的职业化教育性质。
一、本科法学教育的职业教育性质
自20世纪80年代法学教育恢复至今,关于本科法学教育性质法学界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分歧。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法学教育界开始专门探讨本科法学教育的属性。总体说来是在素质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中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本质上属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基础、包容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内的教育模式,即具有通识基础和职业定向的教育模式”[2]。有的学者认为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主张“法律职业引导法学教育”,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法律职业素质的要求决定了法学教育的目标与性质”[3]。这些研究成果成为今天我们对本科法学教育性质认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在《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重点”。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起草的法学类专业国家标准中也将本科法学教育的性质表述为“法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在这里本科法学教育的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性质得到了强调,但本科法学教育属性中三者究竟应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应当如何确立等,这些问题我们还必须认真思考。
法学本科教育首先是一种素质教育,法律人才的培养应当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是一种较少具有争议的共识性观点。从法律人才培养本身来说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法律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人文经济、社会历史乃至哲学基础和自然科学技术基础。素质教育的法学教育观解决法律人才知识结构和通识性基础的塑造问题,从这点上说法律的博雅性与通识性决定了法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属性。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实际来说,法学本科毕业后有相当比例甚至是多数并不直接进入专门的法律职业领域,而从事和法律相关甚至是不直接与法律相关的职业领域,通识性知识与思维训练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无论就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的法律职业性人才的需要还是就与法律相关的非法律职业性人才培养来说,法学本科教育的素质教育属性都是必须的。这里的素质教育性质涉及的是法学本科教育中培养法律人的坚实的人文社科、历史哲学乃至自然科学技术等知识与理念,从而树立起博雅性、通识性法律人才的观点,避免单纯的法律匠人式的法学教育[4]。至于其中的法律专业素质不应当是此处强调的法学教育素质教育之内容,法律专业素质培养需要通过其法律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属性来体现。
其次,法学本科教育的专业教育属性是由法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属性所决定的。法学本科教育首先是本科教育,本科教育的特点在于其专业教育属性,这种专业必然具有学科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单纯的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也不同于培养学术研究性的法学科研人才。法学本科学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法律人才独特的法律思维和处理法律疑难问题的综合专业能力,这种综合的专业思维与专业能力必然建立在对系统化的法学综合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基础上,自我国恢复法学教育以来,法学本科教育在专业教育上的成绩是显著的,法学专业经过上世纪的几次调整整合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法学本科专业教育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些学者在强调当前法学教育存在主要问题是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关系的脱节与混乱时,在突出法学教育职业教育属性特点时,没有注意了法学本科教育不同于其他法律教育的特点即本科教育的专业教育特点,专业教育是法律职业专业技能的基础,没有法学专业教育谈不上法律职业技能,这也是法律职业教育特点不同于其他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本科法学教育的专业教育特点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学科教育的系统性和知识性特点。
最后,法学本科教育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属性最终必然要导向法学职业教育,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特点是由法学教育内在固有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一,所谓法学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指的是法学职业教育是法学专业教育基础上的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是Law Professional Education , 而不是Law Vocational Education 。在这里没有法律专业教育便没有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法律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别在于其法律职业的专门性,从这点上讲法律教育不应该有技能型的职业教育,法学教育与医学教育有相似共同之处,这是由法官与医生职业的专门性所决定的。由于我国对法官职业定位上的偏差(定位于公务员)导致对法官专业性乃至整个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认识模糊。只有良好的专业理论教育基础上才能培养法律人真正具有的职业法律表达能力、探知法律事实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因为“法学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和法条的背诵,也不在于对天文地理的简单通晓。而在于培养法律人才独特的法律思维和处理法律疑难问题的综合能力”[5]。第二,法学职业教育重点强调的是法学专业教育的导向是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从高等教育的一般原理来说,专业教育的导向并非都是职业能力培养,换句话说,专业教育并不必然与职业相对应,事实上许多专业并非都有其对应的职业,这也是本科专业教育与单纯技能教育的区别所在,职业技术教育的所谓“专业“一定是也应该是对应具体的职业,其培养重点在于职业的劳动技能。而本科专业首先是建立在特定学科基础上的,并不必然与特定职业对应,当然最终会是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基础。但法律职业共同体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的专业性使法学专业教育具有其他非与专业性职业对应的专业教育不同的特点,即法学专业教育必须以法律专业性职业教育为导向。当然,法学职业教育导向并不意味着法律人才仅仅面向法律职业共同体,更不能理解为仅仅面向公检法或法官、检察官、律师为主的单一的所谓法律职业,但以法官、检察官、律师为主的法律人当然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核心,当然是法学本科专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之所在。事实上,世界各国法学教育模式无论区别多大,均强调法律专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职业教育。
总之,法学教育既是通识教育,也是专业教育,更是职业教育,通识教育是前提,专业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是导向(目标),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制定法学本科教育的国家标准时将法学教育性质表述为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这种表述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性质定位是恰当的准确的。这种性质与定位下的法学本科教育既是理论学习,也是实践培养,通过法学本科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表达能力、探知法律事实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
二、本科法学专业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化
如果说整个法学教育的性质与目标定位为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的话,那么本科的法学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法学教育(如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和法律专业硕士)之间定位的区别又在哪里。这是思考本科法学教育特性的关键,恰恰在这一问题上法学教育界思考甚少,更是甚少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及其本科法学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法学本科教育的特性的确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与思考的问题。
我们认为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应该是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法学教育(包括科学学位的法学硕士、博士与专业学位的法律硕士)特殊性之所在。多元化的法律职业教育是本科法学专业职业教育目标之所在。
法学本科职业教育多元化是相对于对法学本科教育职业化教育目标的一元化而言的,在当前强调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与定位的讨论中,许多人把法学本科教育职业教育目标理解成法学本科职业教育应当定位于培养以法官、检察官、律师为主体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进而认为“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由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 [6]。以法律职业(法官、检察官、律师)的基本要求来决定法学本科教育全部的指导思想下,出现了许多法学院本科教学中有意无意地以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来衡量法学本科教育成绩的现象。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的脱节的确不利于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但把本科法学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与所谓的狭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培养视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显然也会损害法学本科教育的高等专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如果把法学本科职业教育性质简单地定位于对所谓狭义的法律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培养,将会使法学本科教育的道路越来越窄。
法律本科职业教育目标的选择决定了狭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法律职业教育的核心,但不是全部。简单地一元化地把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目标等同于狭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培养将会把法学本科教育引入另一个歧途。构建以法律职业共同体为核心的法律人是整个法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实际上,“法律职业(legal professional)泛指以从事法律事务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特殊职业的总称”[7]。事实上不同国家对法律职业和范围界定也各异。广义地说,“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如法官、检察官、律师视为法律职业外,还把警察、会证员、法律顾问、立法工作者、法学教师及研究人员等法律工作者也纳入法律职业范围之中”[8]。任何一个职业共同体都是有其内核、结构层、表层以及相关联的交叉的领域。法学本科教育作为法学教育的主体当然不可能只面对某个层次某些方面,尽管这些方面是其内核。内核的引导不能取代整个法学教育本身。
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多层次化是由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现实和现代法学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从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上看,国家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如果我们对这种多元化(应该说是多元化不应视为多层次)进行结构分析,这种需求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核心需求,即法律职业共同体尤其是狭义的全部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人员必须接受本科法学教育,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需求的核心地位也都会动摇,国家社会在构建狭义职业共同体时的必要条件须是接受法学本科教育。从这点上说,司法考试必须以法学本科教育为起点,否则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的命题和法律职业共同体对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需求地位都难以成立。二是对法学本科教育的普遍需求。在当代中国法学教育尤其是作为主体的法学本科教育担负着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建设的特殊使命,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狭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人才,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建设也不仅仅靠狭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当今社会企业法务、政府法务、社会管理法务、行政执法无一能够离开具有法律专门知识和受过良好法学本科教育的人才,从这种意义上说,国家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这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法律人的存在才真正是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所必需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建设水平更取决于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因此,普遍需求比核心需求对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更具超越性的意义。这种普遍需求客观上也要求本科法律人才培养与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是在核心法律职业能力上的综合性的法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是现代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应然内容。三是国家社会对特殊法律人才的特殊需求也决定了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目标是多元的。这种以某种特殊专门需求为导向的法律人才需求也是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重要内容。如社会对某些国际化的专门法律人才、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等。这种特殊需求的法律人才需要法学本科教育除了注意一般的职业法律人才具有的一般性知识能力素质之外,不需具有某些非法律专业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在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复合性人才培养有许多含义,其中也包含着多专业基础上的法律专业或者说法学专业加其他某些专业,在这里双专业、多专业法学复合人才培养也是法学复合性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许多专业性高校开展的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定位来培养合乎自身学校特点的复合法律人才对此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外语院校法律专业强调外语加法律专业,工科院校办知识产权法学等等,均是满足了特殊需求的法律人才培养。
其次,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现实来说,本科法学职业教育目标也必须是多层次的。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是法学教育的主体,专科职业院校法学专业目前生存的空间很小,法律专业硕士教育兴起其规模有扩大之趋势,特别是近年出现的法硕(法学)、法硕(非法学)使法硕这种专业学位的教学也十分复杂,但总体数量与法学本科教育相比还是十分有限,法学专业学位硕士数量增加使科学学位法学硕士数量也日趋减少。此种情况下,与法律专业硕士不同的法学本科教育定位必须重新认真思考,目前全国已有624家高校开设法学本科专业,法学本科专业所在的大学无论从类型、层次、地域上均千差万别,在遵循法学本科普通高等教育规律基础上,其特色与水平的定位必有差异,不同特色水平的高校所办法学本科专业其特色定位、水平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也必有差异,因此在强调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Law Professional Education)性质定位的基础上必须而且只能坚持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化,这是从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现实选择。一元化的本科法学职业教育将会使全国六百多所法律院系失去特色,也无法满足国家社会对法学法学本科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的要求,法学本科教育将会越来越窄,最终脱离法治中国建设的需要。
最后,从现代法学本科教育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上看,学科交叉与融合也越来越成为现代法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特点,这也决定了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目标是多元化的。法学本科教育的特色构建是所有本科法学人才培养中的重大问题,高水平也许本身就是特色,但不可能要求六百多所院校都是高水平的,特色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许多单科性或单科性为主的多科性高校办法学本科教育,其特色正是在于结合自身院校的特色学科来定位和构建,这就决定了这类院校法学专业学科特点必须与其他优势重点专业学科相交叉相融合。目前许多不同类别高校法学院系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类别高校法学教育分会在探讨特色法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全国财经院校教育研究会法学教育分会每年讨论同类院校中法学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构建财经院校法律人才培养特色,这样既推动了法学本科教育水平与特色的提升,也推进了此类院校主干学科特色的打造与水平的提升。总之,法学本科专业与其所在学校其他特色优势专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也将是本科法学职业教育多元化的重要推动力。
三、多元化本科法学职业教育的实现
从法学本科教育的一般规律与我国法学教育的现实性出发是探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性质与目标定位的必然思路。循此思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是本科法学教育职业化教育目标不能改变,多元化必须是法学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否则本科法学教育失去了导向性目标,没有职业教育(LEP)的专业教育,就像没有专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不是高等教育一样。二是狭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官、检察官、律师)是核心需求,当然是法学教育核心目标,但不是全部。目前首先要做到的是实现法学本科教育是通往狭义法律职业的必要条件和唯一目标。三是建立在本科法学职业教育目标基础上的一定是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和可选择性。不同类型、层次学校法学本科教育可选择不同的职业化教育目标,各学校内部法学本科专业之内其培养目标也是可选择的,多元化的选择使本科法学教育职业化是多元的、多样的,也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家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进而推动法治中国之建设与法学教育之繁荣。
对于多元化的本科法学职业教育目标之实现最为重要的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本科职业化法律人才的多样化问题是每个不同类层次、类型高校都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不同层次、类型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层次、类型和服务面向定位与特点,从国家社会对本科法律人才需求出发来构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我们在实施国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时,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根据我校经管类院校的性质和办学定位,以复合型、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为载体,开展司法实务和企业法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工作。(1)卓越司法实务人才培养。司法实务主要以培养满足广东乃至全国法治建设需要的司法实务精英人才为目标,强化法学理论教学改革,由知识单一传授转向知识应用和思维能力训练并重。夯实学生的法学理论功底,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所必需的寻找、运用法律的能力、认知案件事实的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表达能力、法庭审判的控制能力、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法律实践技能。(2)卓越企业法务人才培养。结合广东财经大学经管类专业的性质和法商结合的办学特色,根据法学院毕业生的走向和广东律师的业务特点,着力培养企业法务复合型法律人才,即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企业法律知识培训的基础上,突出训练学生的非诉讼企业法律实务技能,如法律谈判能力,合同的审查能力,法律风险的预测能力等,为广东乃至全国的企业培养复合型法律实务人才。
二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问题。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需要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在强调法学本科教育一般规律基础上要体现其各自的特点,这就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思考。首先,目前确立的14门核心课程是否是从法学的职业教育性质定位来设置的,是否过分地突出了法学专业教育的特点,目前许多法学专业对传统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造,突出课程中的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就是试图克服此类课程中职业教育理念缺乏的现象,不仅如此,法学本科专业是否必须不顾其他专业定位整齐划一地进行14门核心课程的教学,相比其他专业如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法学类专业核心课程过多、学分过大也是不争的事实,也为许多特色院校广为诟病,核心课程的几次修改成为各个法学二级学科利益博弈的结果,甚少考虑本科法律人才培养变革现实需要,这的确是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指委应当反思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现在许多核心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按照这种培养思路和教育规律进行设置,而是成为标榜某一分学科或部门法是否重要的标志。这种状况造成的结果是……很少考虑这些核心课程对培养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有哪些实际作用”[9]。法学专业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分比例过大,再加上必须的通识选修学分的安排,使专业选修学分过少,客观上使法学职业教育目标多元化难以实现。
三是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训、实验和实习,法学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院校建立了专门的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对法学本科职业化人才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法学实验教学平台如何建设,这些问题仍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从本科法律人才职业化上来构建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要格外引起重视。经过十年多的实践,广东财经大学在以培养法学本科学生职业化能力上系统地构建了“两大部分三个层次四大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本科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验与校外法律实践两大部分;基础型实验(如课程实验)、综合性实验(专项实验、仿真实验)和法律实践(见习、实习等)三个层次;实验(法庭科学为主的实验课:法医、侦查、物证鉴定等)、实训(庭审、案例、司法实务、企业法务、行政执法、调解、仲裁)、调研(地方立法、法律援助等专项调研)和实习(法律诊所、企业法律实务仿真实习、毕业实习)等四大模块。为了实现这一实践教学体系我们系统地构建了法学实践教学平台,法学实践教学平台由主平台和辅助平台组成。主平台包括:职业模拟能力训练平台(庭审模拟、仲裁模拟、法律谈判、法庭辩论、法庭科学平台等)、法律实务综合仿真实习平台(含法院审判、检察工作、律师事务所工作、仲裁委员会工作的综合法律实务平台、企业法务仿真实习平台等)和网络虚拟平台(法学实验教学软件系统,通过网络完成法律实务操作流程)三大主平台系统。辅平台包括:由实验室仪器设备支撑的技术性环境和条件技术辅助平台和由软件系统、网络管理、信息化支撑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了结构完整,内容科学,管理规范的法学教学实验中心,中心拥有1000平方米,270万元实验仪器与设备,能支持和完成系统的法学实验教学内容的13个实验室(刑事法律实务实验分室、民事法律实务实验分室、行政法律实务实验分室、仲裁法律实务实验分室、企业法律实务实验分室、律师诊所、法医学实验分室、痕迹检验实验分室、文件检验实验分室、物证摄影实验分室、精神心理检测实验分室、犯罪现场勘查实验分室、物证技术仿真实验分室等);2010年被广东省批准为广东省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涉及28门专业课程129个实验课程实验项目体系;独立开设了“法庭审判模拟”、“辩论原理与技巧”、“企业法律实务”、“法律诊所”、“法律谈判”、“法庭科学”、“企业法律实务校内仿真实习”、“警务技能”和“劳动争议仲裁法律实务”等10门实验课程;形成了从基础型、综合型向实践、实习递进的课程体系,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循序渐进地开设实验课程;按照案件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虚拟演练法→模拟实验法→仿真实习→实战演练的顺序组织实施实验课程的教学;出版了《刑事法律实务实验教程》、《民事法律实务实验教程》、《企业法律实务实验教程》、《劳动争议仲裁实验教程》、《法医学实验教程 》、《侦查学实验教程》、《物证技术学实验教程》等7本法学实验系列教材。重视法学实验教学网络资源建设,完成了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建设和法学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建设。中心还利用毕博教育平台(Blackboard)建立了法学实验教学平台,目前该平台开展了民事法律实务、刑事法律实务和行政法律实务的法庭审判模拟实验教学以及企业法律实务网络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7][8] 徐显明. 中国法学教育状况[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343,342.
[2]张文显. 世纪之交的中国法学(1990—2005)[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11.
[3][6]霍宪丹. 法律职业与法律人才培养[J]. 法学研究,2003(4).
[4][5][9] 王晨光.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A].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论坛论文集,2013:16,17.
美国法学本科教育架构分析 篇7
一、法学教师体系
在美国, 法学院的教师是令人羡慕的工作, 地位非常高, 待遇极好, 年薪很高。美国大学教师的职称序列是: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 统称为教授。教授有全职教授和半职教授, 全职教授中达到一定年限及一定学术水平的可以任终身教授。全职教授不可兼任其他事情, 只能在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及教学服务工作;全职教授一般采用合同制聘任, 其聘任方式由教授组成教授会选录, 从德才方面认真考虑, 对教授的科研成果以质量要求, 而不以数量要求。半职教授一般是临时聘用, 大多数是来自实践中的律师、法官、检察官、政府官员等。法学院的全职教授每人基本上任课2至5门, 上课实行选教制方式, 即同样一门课分别在不同的时间, 由不同的教授来上。这样做, 一方面是为了照顾不同类型如全日制或半日制及不同时间能来上课的学生;另一方面是为了创造竞争机制, 对教授形成一个压力和挑战, 学生选择讲得好的教授的课, 教授的课上得不好就会被冷场, 以此来提高教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教授在完成授课任务外还有两个任务, 就是完成一定项目的科研工作和指导学院各中心的实习活动, 即教学服务工作。
在美国专门有两个供从事法学专业人员使用的电脑软件, 叫Lexis-Nexis和West Law, 前者是美国历年来各种政策、法令、法规、条例等法律的文件库, 后者是西方法律案例汇编, 这两个软件对于教授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培养体系
美国现行法学教育正是从市场需求出发构建其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制、课程体系的。美国律师协会专门设立了一个法律教育委员会, 以规范全国的法律教育。因此, 美国各法学院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向、技能训练以及考试、实习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化、规范化。
1. 入学要求及学位设置。
新生入学一般有两个要求:一是已接受过四年的大学教育, 取得了学士学位;二是参加法学院的统一入学考试。学位设置主要是J·D (Jufis Doctor) , 还有LLM, SJD等。三年在籍, 修完规定的课程, 有的要求写学位论文 (如LLM) , 有的不要求写论文 (如J·D, 主要培养律师而非法学研究人员) 。
2. 课程设置。根据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课程设置, 每学年的
文
必修课和选修课为:第一学年, 必修课有代理法、财产法第一部、契约法、侵权行为法、刑法、民事诉讼法。第二学年, 必修课有宪法、行政法、税法、商法、公司法第一部、信托法、会计法 (选六门) , 选修课有美国法制史、大陆法概论、苏联法与美国法比较、法理学、法律形成之过程论、立法学、联合国法 (选一门) 。第三学年, 必修课是财产法第二部, 选修课有海商法、反托拉斯法、团体交涉法、冲突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第二部、债权法、家族法、衡平法的救济、证据法、联邦法院及联邦组织、关于私企业的公的规制法、保险法、国际法、对国投资的国际性保护、劳动法、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法、国外事业活动上的法律问题、世界秩序发展中的诸问题、不动产交易法、恢复原状法、证券交易调整关系法、州以及地方政府法、公判实务的诸问题 (24门中任选5门) 。美国各法学院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 一年级均为必修课, 二、三年级有大量的选修课。各法学院还专门开设律师应用技巧类课程, 根据教师特长开设一些特色课程, 举办各类讲座, 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
3. 教学程序及手段。
美国当代的法律教育,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在教学程序上, 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两个步骤。 (1) 每次课前, 教师必须预先指定学生阅读若干参考材料 (主要是以往的判例) 及将要讨论的法律问题, 课前准备 (阅读) 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学生须投入相当多的时间; (2) 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挥引导作用, 启发学生理解隐含在判例中的法律基本概念和原则, 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课堂上的发言。这种“判例教学法”是由前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于1870年倡导的, 他废除了整堂都由老师讲授, 学生被动地听、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法, 而改为就学生已阅读的判例, 老师换情形 (假定不同条件) 提问, 学生回答, 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4. 培养目标 (或标准) 。
美国法律教育培养目标是未来的律师, 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无不强调法律知识与专业技巧的紧密结合, 致力于启发学生应用法律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十种技巧和能力的培养: (1) 解决问题; (2) 法律分析和推理; (3) 法律研究; (4) 实际调查; (5) 通讯联络; (6) 答询客户; (7) 谈判; (8) 诉讼与其他解决纠纷程序; (9) 法律工作的安排组织; (10) 认识和解决道德难题。
法学本科教育模式 篇8
2012年底, 首批58个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4个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12个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开始实施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全国共有八所财经类院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名单, 考察上述法学院无一不办学特色鲜明和创新办学模式。本文立足于法学学科专业的长远发展, 旨在梳理和总结办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解决方案, 进一步思考新升本科财经类院校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背景下如何开展法学专业本科教育。
一财经类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建设现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 财经类院校法学教育异军突起, 作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综合性大学、政法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大学的法学教育相比, 其财经法学特色是显而易见的, 特别是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法学学科方面, 借助财经院校的优势学科, 特别是经济学的优势资源, 在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方面, 取得显著性的研究成果。然而近三十年的发展表明, 财经类院校的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并没有彰显出来。表现在培养特色目标定位欠缺科学论证、内涵建设不足:
(一) 培养特色目标定位大同小异、个性特色未得到体现
综观各财经院校法学专业培养目标, 无非是“培养精通法律,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金融会计、社会学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 目标定位相似度高, 反映了借力财经院校优势学科的意图, 在教学计划中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或会计金融课程。但各所财经院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并不完全相同, 法学人才培养特色目标定位需经慎重论证, 体现本校学科专业优势, 提高识别度。
(二) “特色”流于口号, 内涵建设严重不足
曾经一度, 多数财经类法学教育的特色被表述为培养“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懂计算机的人才”, 被笑谈为“四 (似) 懂非懂”人才。而今, 不少院校开始凝练特色, 以上海新升本科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为例, 上海商学院“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理论和法学知识, 掌握现行流通法律、法规, 了解商贸、物流、连锁等流通经济与管理基本理论……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特点的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上海金融学院“培养……熟悉现代经济、金融、管理等财经学科知识, 精通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学专业知识……的应用型法律事务人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通法律、懂会计和税务的法律人才”。各校均围绕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 譬如开设相应的课程群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但是, 由于缺乏财经类课程与法学类课程的内在关系的梳理, 通常是将两类课程简单相加, 复合交叉仅停留在表面。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 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与公共选修课程组成。除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开设经济学、社会学两门课程外, 支撑“懂会计”特色的是开设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和审计三门课程和四周会计校内实习;至于“懂税务”则无任何课程或其他教学计划予以支持。
二财经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未能实现“复合型”目标的原因
如前所述, 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理应是最能利用学校优势学科, 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 但实际上, 绝大多数院校却并未能达成目标。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
(一)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即培养的是“有财经特色的法律人才”还是“有法律特色的财经人才”, 在办学者心中并不十分确定。这与高等教育的性质争论有关, 也就是“高等法学教育是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当然,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另一方面, 满足于其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法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心态, 也使得办学者对目标重新定位犹疑不决。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 在法学成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的近些年里, 就业率保持在80~90%的高水平。
(二) 教学计划设计的自由度有限导致教学计划难以体现特色
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 由学校统一教学计划模板,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 需保证英语、“两课”和体育等公共基础课学时;法学专业16门主干课程;以及公共选修课20学分、专业选修课20学分。在增加经济学、社会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和审计课程和四周会计校内实习的情况下, 法学专业主干课程学分已受挤压, 特别是一些基础的部门法课程课时严重不足。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中并未能体现培养特色。
三财经类法学本科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
(一) 明确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财经 (金融或会计或国际贸易等) 背景的“法律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社会分工日益细致, 大学里的专业划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一要求,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法学专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培养法律人才, 因此必须坚持其培养的是具有财经背景的法律人才。笔者在多种场合听闻一些财经类院校的负责人在介绍本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屡屡提到“培养的学生是法律领域的某某人才, 是某某领域的法律人才”。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美好愿望, 一方面, 学时有限的四年的本科教育能使学生真正形成本专业能力已属不易, 跨学科专业的两可人才目标基本不可能实现。同时, 目前的课程设置极易导致学生产生迷茫思想, 专业认同度不高, 学习动力不足, 法学专业能力欠缺, 法律相关职业就业竞争力极弱。上海某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中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只占到不足10%, 绝大多数就业去向是中小企业出纳会计岗位, 这在表面上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 但如果满足于此, 对于法学专业的长远发展来说, 无异于饮鸩止渴。
(二) 科学论证法学人才培养特色目标, 体现本校学科专业优势, 提高人才竞争力
如前所述, 即使同为财经类院校, 其优势学科和专业各不相同, 因此, 制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 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并且不宜目标过多, 以防无法达成。以立信会计学院为例, 会计专业是本校的“拳头”专业, 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 因此, 可以借助会计与财务学院的师资力量, 共同研发相关课程。而税务学院规模小、师资少, 教师完成本专业教学工作量已经满负荷, 根本没有精力开发相关课程和参与法律人才的培养。因此, 笔者认为, “培养具有会计知识背景的法律人才”应是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
(三) 兼顾法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特点与复合人才培养要求,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 法学专业培养的是法律人才, 课程体系必须围绕此目标。首先, 课程设置必须涵盖所有法学主干课程, 且需保证充足的学时;其次, 跨学科、专业交叉的课程必须是融合两学科专业, 而非两类学科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笔者认为,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 为培养法律与会计复合型人才, 开发了法学与会计学复合型的课程包括:法务会计学、法务会计证据学、经济犯罪调查、法务会计鉴定与舞弊审计。
(四) 鼓励和支持法学专业学生跨专业辅修, 适当延长学制
对于拥有硕士、博士授予权的院校来说, 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相对容易, 目前不少院校尝试“3+3”、本硕连读等方式, 在第一、二年设置大量的财经类基础课程, 让学生在接受法学教育之前已经有了财经背景的知识储备。这是新升本科院校无法效仿的。可行的做法是, 鼓励和支持法学专业学生辅修经济、管理类专业, 同时,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压力, 允许其如期或延长一年毕业。
财经类院校法学教育特色应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让毕业生成为社会欢迎的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财经类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应根据自身教育的优势资源, 开设特色鲜明的课程,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培养出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喻中.财经院校法学教育如何办出特色[N].光明日报, 2013-08-14.
[2]曾宪义, 张文显.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周志荣.从法学专业毕业生的素质缺陷看法学教育[N].法制日报, 2006-07-21.
法学本科教育专业实习改革初探 篇9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专业实习,改革
一、专业实习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 为法治建设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和后备力量。尤其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竭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今天, 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而高校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却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 供需之间出现严重脱节, 归根结底, 原因在于法学本科教育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出现了严重脱节, 表现在法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四年的学习, 绝大部分学生尚没有培养起缜密的法律思维, 对司法实践缺乏应有的认知, 毕业之后, 面对司法案件依然无所适从。.
法学是一门实践科学, 具有职业教育的特征, 这决定了只有在专业实习中才能真正消化和吸收知识。以国际经济法为例, 学生普遍觉得这门课程难懂难学, 不好理解, 甚至觉得学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原因在于课本文字与社会现实离得太远, 用僵硬的文字去解释什么是“FOB”, 什么是“CIF”, 永远都是晦涩难懂的, 包括教师本身在内, 如果没有从业经验或者切身体会, 他的讲解也仅仅只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 他的知识也是死的, 是不自信的, 是接受不了实际检验的。相反, 用笔者已经毕业的一位学生的话来讲:“只有当我真正地看到大海, 看到汽笛鸣响的货轮, 真正成为外贸公司的职员时, 我才真正了解到什么是‘FOB’, 什么是‘CIF’。这句话让笔者和很多同行深感震动, 法学教育的失败不能简单的归结于老师能力或学生素质的问题, 我们已经竭力去探求课堂教学如何生动、全面, 如何适应职业需要, 但是却忽略了更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即专业实习, 这一环节是法学教育的关键, 书面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生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专业实习是法学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
二、法学本科教育中专业实习的现状
(一) 专业实习时间过短, 达不到培养法律技能的目的
目前, 大多数高校的法学专业实习都安排在第七学期, 为期一个月到二个月, 这一实习期显然过短, 一件民事案件的处理少则需要三个月, 多则半年;而刑事案件亦是如此。学生在一到二个月实习过程中, 根本无法全过程处理一宗案件, 实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 专业实习不受重视, 往往流于形式
很多高校都并不从思想上重视法学的专业实习, 因为, 从浅表层面上看, 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并不和实习有所联系, 相反, 考研率、司法考试通过率更多的能够体现教学效果, 由于, 现阶段研究生考试和司法考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 因此, 书本上的东西成为学生能否通过的关键, 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把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上, 专业实习则成了流于形式的东西。再加上很多高校将法学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 这一安排本来无可厚非, 因为参与实习的前提是法学专业基础课程已经授课完毕。冲突的是, 这一时间段恰逢学生毕业找工作、复习考研和复习司法考试的关键时期, 很多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放在实习上, 对于实习, 只是敷衍了事。
(三) 实习单位接受毕业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实习单位接受毕业生实习的积极性之所以不高,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实习单位从接受实习生上得不到足够的收益, 一方面, 学校实习经费紧张, 无法给实习单位支付足够的费用;另一方面, 也是更重要的, 学生实践能力差, 知识不牢靠, 在实习期间不能够很好的独立胜任分配的实习任务, 甚至由于实践经验的和处事能力的不足, 会给实习单位“越帮越忙”, 因此, 实习单位接待的热情不高, 指导老师怠于提供有效的积极地指导, 由此也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热情,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 学生无法全过程的参与案件的处理, 实习效果不佳
法学专业的实习单位以法院和检察院为主, 实习单位往往采取把学生分配下去, 一位指导老师带一到多名学生的模式, 这样的实习模式会带来一个严重的不足, 就在于学生没有机会全过程的参与到一宗案件的完整处理, 无法全面地了解实践社会, 更无法深刻体会到课堂理论与实践社会所存在的差别。学生对其他部门的办案程序毫不了解, 对本部门的司法程序运作, 由于前述的时间有限, 往往也只是一知半解, 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实习目的无法实现。以检察院实习为例, 学生分别分配在反贪污贿赂部门、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审查逮捕部门、审查起诉部门、监督检察等等各个部门, 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 并不变换岗位, 那么分在反贪污贿赂部门的学生只能对承办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进行立案侦查等工作有一定的了解, 而对于审查、批捕、起诉等司法程序无所认知, 分在各个部门的实习学生都是如此。更有甚者, 有学生被分在非业务岗位, 专门负责捆扎案卷, 整理案卷, 这样就更是与实习初衷有所背离了。
三、法学本科教育中专业实习的改革
法学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比如学生实习兴趣不高, 懈怠应付会导致实习单位不愿意接受, 指导老师不愿意带, 实习效果不佳, 实习目的难以实现, 从而又使得学生能力得不到培养, 学生从实习过程中无所收获, 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 如此下去, 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而无法自拔, 笔者认为, 要从这一怪圈中跳出来, 就必须对专业实习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建立起“全程式”的是法学专业实习模式。所谓“全程式”的法学专业实习模式, 是指让学生在充分有效的时间内, 全过程的了解实习单位各个职权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司法运作程序, 能够切身地认识司法实践与课堂理论联系和差距的一套实习模式。笔者认为建立这套模式的关键有以下几个: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笔者在这里不提学生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是强调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综合素养, 是因为这才是学生在实践当中最缺乏的东西。很多大学生具备不少知识, 却不具备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 不具备遇到问题沉着应对, 合理解决的能力, 不具备面对社会问题足够的兴趣、热心和洞察力。这样的学生在实习单位中, 不能准确领会指导老师、单位领导的意图, 不会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 创造最为有利的学习空间, 不能和其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甚至有的学生不能够独立的书写司法文书, 错别字、病句满篇。因此, 应该从学生入校起, 就抓学生的素质教育, 不能功利仅仅开设和专业有关的课程, 应当增加选修课的种类和门次, 比如艺术赏析、心理学、伦理学、史学、哲学等等, 建议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
另外, 应当丰富化、合理化学生的评价标准, 鼓励有健康心态、创新思维的学生, 而不只是以单一的卷面成绩衡量学生, 要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脱离了社会就失去了生机, 法律人应当具备广博丰富的知识、热情强大的内心、建立起博雅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笔者认为这一点是要靠积累的, 但也是最为重要的, 模式是死的, 人才是活的, 模式总有弊端和缺陷, 优秀全面的学生却能够扬长避短, 得到最大的收益。
2.变一次性终结性实习为分阶段全过程实习
实习时间的有限性是实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在临近毕业时期安排长时间的实习又不现实, 笔者建议把实习过程分散开来, 改变大多数院校的一次性终结性实习模式, 开展分阶段全过程实习, 这里的全过程指的是让实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 贯穿法学本科教育的四年学习时间, 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观察性实习, 安排在大学一年级, 这个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法律, 在学习一些基础课程的同时, 可以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观察、体会, 与法律从业人员交流、座谈, 书写心得笔记, 时间可以分散于课余时间或固定在每周一两天, 可以由教师推荐、学生自主联系, 也可以进行统一安排。
第二阶段:体会性实习, 安排在大学二、三年级, 这个阶段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完整的司法程序, 了解实习单位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运作, 体会司法实践与课堂理论的联系和差距。这一阶段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的到各个职权职能部门工作体会一定的时间。
第三阶段:针对性实习, 安排在大学四年级, 这个阶段学生临近毕业, 有了一定的就业意向, 同时也完成了基本课程, 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实习部门, 学校根据现实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这一阶段学生有针对性地接受指导老师的专业指导, 完成实习任务, 书写具有一定水准的实习报告。
以上三个阶段, 随着学生认知水平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而一步一步加强实习深度, 第一阶段重在观察了解, 第二阶段重在体会认知, 第三阶段重在实际演练。
3.全程式式实习要还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至少全面完整地处理或协助处理过一件案件
法学本科教育模式 篇10
一、法学本科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法学教师, 12年的教学生涯、其他政法院校的多次走访与考察, 使得自己对课堂教学, 尤其是法学本科课堂教育有深刻的体会。问题的解决需对症下药, 在我看来, 法学本科课堂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 大课较多、学生与老师沟通少
作为法学专门学校的法学本科生, 与100名以上的同学共享课堂是平时学习的常态, 这样的课堂, 往往都是老师讲, 学生听课做笔记, 少数同学回答问题以及课后与老师交流。这样的“被动型”的学习往往是让同学们感到无所适从, 有困惑但是因为害怕在众人面前出丑而选择沉默。同时, 老师也无法了解到同学们的真实想法, 难以针对每个人困惑处以击破。课程结束, 同学们掌握到的也只是书上已有的抽象的理论, 条款, 而没有任何自己的独立思考, 何谈发散与应用?
(二) 法学教育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法学教育理论的讲授必不可少, 且夯实的理论素养有助于我们对法本质的了解, 有助于法的具体实施。但目前, 在各大法学高校的法学教育中, 大多数的教师一味沉浸在对理论自我的解读与评判中, 忽视了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与学生实际。一个理论大讲特讲, 各种学说充斥课堂, 其结果是:授课者讲得天花乱坠, 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一门课结束, 最基本的制度缺乏微观的认识, 宏观的认知也仅限于一两个授课教师感兴趣的知识点, 学生不仅没有实际动手的能力, 遇到实务甚至于要重新恶补法条的相关规定, 导致教学与社会实务完全是两张皮, 久而久之, 形成“学不学一个样”、“讲得都无用”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 虽然学校、教师、学生都深知且强调学生实习的重要性, 但在目前的体制下, “考试型人才”如鱼得水, 缺乏评判实习效果的有效体系, 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弱的顽疾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改观。与此同时, 相当部分教师缺乏实务经验, 只会纸上谈兵, 也是导致签署局面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 现行课堂教学缺乏对基本人伦的认知
法律工作的特性决定了法律工作者人格素养的完满性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 法律从业者面临着无数的诱惑, 面临着无数的选择, 坚持公平, 坚持法律。很多老师过度剖析现实社会司法的黑暗面, 对学生司法伦理的教育有极大影响。所以, 形成一种稳定的与自身利益无涉的选择取向, 培养具有司法伦理素质的学生使课堂教育中不可确实的一部分。[1]
(四) 课堂平淡、成绩量化不够灵活、学生积极性差
教师也是普通人, 教师的教学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教师外化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现今的法学课堂还是很大部分保留了传统教学观的核心———“仓库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以教师为支点和唯一的主动者, 把学校视作知识传授的场所, 教学内容单纯来自于固定化的教材, 照本宣科当教材的“搬运工”, 排斥学生的自我创造性和主动性, 被动接受知识, 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指标, 来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做出评判。其结果是教师的自我性被磨灭, 学生的积极性被妨碍, 无创新力的教师、高分低能的学生成为常态。
(五) 教学安排无体系
在接受课程过程中, 常常会听到老师说这样的话;“你们学了xxx吗?”“还没有啊, 那学这门课有难度啊!”———的确, 课程学习安排的不合理导致教学存在重合和脱节的现象, 反映在课堂上, 就是老师难教学生难懂。前面的知识没学, 后面的知识又正需理解和掌握, 前一部分的知识已经学完并未后面的做好铺垫, 后面的知识又不再开设相关课程。这样的现状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异于丢了芝麻又丢西瓜, 在头脑里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影响。
二、法学本科课堂教育的改进措施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法学教育更是如此。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完善法学本科课堂教育是培养现代高素质法律人才, 实现法制社会的重要途径。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有几点改进意见:
(一) 缩小课堂规模, 提高课堂质量
通过50人以下的课堂教学, 使老师和学生“亲密接触”, 老师可以清楚了解同学们的知识掌握情况, 与同学互动。同学们积极与老师探讨, 在对书本知识的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在课外阅读大量资料来对对所学知识深入了解。同是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老师也可以根据课堂情况为课堂加入更多的元素, 从而使得学生们真正落实所学融会贯通。实现现代教学观———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生自己学。[2]
(二) 独立的必修案例课、讨论课、诊所式实践
在这样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是倾听者和“法律字典”。课堂的所有活动都是在学生的主导下, 通过学生事先选取的信息和储备来完成。由教师提出问题, 交由学生针对问题或案例进行讨论、思考, 提出解决办法, 然后集思广益, 在同学相互的质疑和辩论中, 归纳和总结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此这般, 教师真正做到课堂引领者的角色, 教学内容来自实践能成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 互学、互促、共同进步。此外, 教师增加对学生课外材料阅读与思考要求, 考试成绩多方面化。
发端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法律诊所教育”, 又叫临床法学教育, 它把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中的诊所式教育模式引入法学教育, 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代理真实案件, 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 “诊断”法律问题, 开出“处方”, 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诊所式法律教育以学生为主角, 采用多边教学互动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法律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能够很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3]
法律诊所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所倡导的理念都是法学教育本身的价值所在和体现, 而且具有可行性, 应该作为法学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加以落实。在这一过程中, 真实的案件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而不是目标, 学生参与实践是为了更好的把握法学理论, 而不仅仅是个体案件的体验。法律诊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和运用法律。如著名教育家迈耶 (Mayer) 先生说, “我们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思考, 而不是教授他们思考什么。”
(三) 改革、统一法学教学体系、教学循序渐进
制定统一合理的教学计划, 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步骤有目标, 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基础。对于老师, 便于安排教学计划, 便于同学们更加掌握自己的课程, 前后贯通。对于同学们而言, 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 扎实基础, 在基础之上了解创新。
三、结语
在大学法学教育的培养计划中, 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 要加大法学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考量。可以借鉴德国与香港的对于实践能力提高的实习与培训方式, 将法学学生的实践培训或实习严格列入学生毕业要求。并且在全国高校要求统一、标准统一。
总之, 现今法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理清法学教育层次、明确法学教育理念, 提高法学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其就业竞争力, 成为真正合格的法律人。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 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日趋增多, 就业压力增加,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也不例外。究其原因, 不一而足, 其中, 法学本科教育的模式选择与应运对法学教育目标实现的影响不可忽视, 凸显出法学本科教育的极大重要性和及时改进的必要性。本文以一名法学本科在校学生的视角, 审视法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着重从加强法学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阐述浅显的见解。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道刚.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J].当代法学, 2009 (04) .
[2]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J].比较法研究, 1996 (02) .
法学本科教育模式 篇11
【关键词】订单式 培养模式 法学教育
一、何谓“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也叫 “人才定制”,它通常是指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培养过程的管理,指派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兼课并指导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提供实训设备和场地,为学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学费、奖(助)学金,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客观来看,“订单式”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方式,它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并在实践中显示出其生命力。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订单式”培养模式直接面向用人单位,有的放矢地为用人单位培养实用型人才,从而减少了培养的盲目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直接,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形成,缩短了进入用人单位的适应期;彰显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有利于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订单式”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相比,在专业知识的掌握方面并不逊色,实践能力也明显高出一筹,由于提前受到熏陶,他们还具备了较好的职业素养,从而更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
二、当前中国法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法学专业目前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作为一级学科,法学专业拥有完整的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培养体系,全国开设的学校已达四百余所,但法学专业连续几年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排行榜上已位居倒数,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使得所有法学教育从业者不得不认真思考法学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
我国的法学教育深受苏联法学教育的影响,带有较为鲜明的大陆法系法学的特征,主要是纯粹法律知识的传授,注重课堂教学和理论讲授,虽然也穿插着案例教学等方法,但较为脱离实践,让人难以感受到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对于教师传授的内容不论是相信还是怀疑,学生都很难有质疑的余地。有学者将这种法学教育称为“说文解字”式的教育。于是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自认为掌握了相关法律知识,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理论总派不上用场,普遍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由于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到了实务部门往往感觉要从头学起。
除了教学脱离实际,法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是中国整个高等教育存在的政治理论课和英语占去过多学时,另一方面则是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滞后现象较为明显。法学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似乎总是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订单式培养模式怎样应用于法学教育
目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都是企业针对高校的工科专业学生与学校达成协议进行培养的,因为企业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而对于法律这种着眼于解决社会生活纠纷的专业,企业的容量显然非常有限。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去向主要是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以及行政机关等,那么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和行政机关等能否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人才定制”呢?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鉴于我国的律师事务所普遍具有规模不大、且招聘新人一般要求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特点,由律师事务所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似乎不太可行。因为我国目前的订单式培养主要适用于用人量较大的单位,而且由于员工的流动性,这类单位经常需要招聘新人。但笔者认为,这并不必然表明订单式培养一定不适合律师事务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纠纷呈现出几何级的增长态势,在民商事领域尤为显著。正因为如此,在实践中一大批律师成长起来,成为擅长民商事案件的专家。随着律师执业的进一步细化,已经出现了一批专打房地产、借贷、金融、证券官司的律师,这些律师普遍具有入行时间较长、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他们的成功大多是自我打拼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些律师为成为这类案件的专家投入了不小的个人成本。而房地产、借贷、金融、证券类事务恰恰属于专业性较强、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在这类领域,学校教育是具有一定优势的。那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律师事务所与相关高校联合起来,实现律师事务所对订单式培养的需求呢?
笔者认为,要实现律师事务所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的订单式培养,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律师事务所对高素质法学毕业生的需求;二是高校法学专业加大金融、证券、房地产类课程的设置;三是有意愿的律师事务所找到切实可行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下面我们对这几个条件分别进行分析: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律师事务所的业务量不断扩大,对高素质法学毕业生的需求是一种客观需要。律师队伍的发展壮大必然主要从高校法学毕业生中吸收新鲜血液,这种血液来自于学业精湛的学子。
在中国目前的高校培养体系下,专业培养计划每隔几年就会进行一次修订,以此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当增加一些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课程,不但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符合有关方面所倡导的跨学科的人才培养理念,有助于学生多角度、跨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会收到比单纯增加法学类课程更好的效果。
最困难的就是第三个条件。由于律师事务所不可能拥有像企业那样的员工队伍,因此在订单式培养方面必然会受到一些制约,但这并不是律师事务所进行订单式培养的决定性条件。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的一些规模较大的律师事务所具备实行订单式培养的可行性。具体可按如下方案操作:
(1)有意向的律师事务所与相关高校的法学院系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结成订单式培养关系。(2)选择一定范围的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能针对部分学生,具体可由实行订单式培养的律师事务所与法学院系通过一定方式的考核进行筛选,通过筛选使具有意愿的学生进入培养范围。(3)双管齐下,通过加大金融、证券等方面课程及司法考试辅导培养出符合要求的高素质毕业生。可从大三开始,对入选学生在专业培养的正常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金融、证券等方面课程以加强类型化素质培养要求,同时通过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司法考试辅导有的放矢地培养后备人才。
当然,这种培养方式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一方面是增加金融、证券等方面课程的开设,另一方面还包括入围培养的学生最终未能通过司法考试的问题。对于增加课程,可在相关高校内部解决,由相关专业的教师授课并计算工作量。较为麻烦的是入围订单式培养范围的学生最终未能通过司法考试的问题,这就使得律师事务所无法吸收他们进入,即付出未获得回报。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即企业对工科学生的订单式培养,也不是人人最终都能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技术型人才,也有一定的不合格率,那么对于尚属尝试性、且属于社科的法学专业订单式培养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合格品”。笔者认为,如果能在操作上严格把关,律师事务所对法学专业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是具备可行性的。
法院、检察院的业务人员按照我国的体制属于国家公务员,需要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才能进入,而它们的人员编制一般很严,因此想要法院和检察院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目前来看是不现实的。法院、检察院尚且如此,行政机关就更不用说了,一般行政机关对法学专业的需求本就有限,要想让它们对高校的法学专业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应当说是完全不现实的。由此看来,目前具备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可行性的只能是律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李开学.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人民论坛,2010(26).
[2]杨荣根.解读订单式培养.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蔡志奇.应用型本科教育中“订单式培养环节”价值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10(6).
[4]黄岩.订单式培养模式与传统培养模式的比较.北方经贸,2010(4).
[5]贺雪娟.文科类专业大学生订单式培养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法学本科教育模式 篇12
作为攸关国家法治建设进程的法学本科教育, 如何适应此一教改浪潮, 构建起一种基于此种教改理念基础上的, 符合专业特点的新的教育范式呢?基于这种思考, 本人拟通过导入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理念和架构, 对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以学生为教育中心, 追求未来效能, 实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创造力和多元智能的新型法学本科教育范式予以构建。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 本为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方面的理念,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世界各国的教育领域, 特别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领域出现了学习和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热潮。[2]尽管国内外教育界在将其应用于教育组织时, 形成了各种理论模式, 然始终被贯彻其中的基本理念, 仍是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经典理论和模式的一些基本精神, 包括突出强调以顾客为焦点、过程管理、持续改进、团队方法等, [2]故本文也将围绕这几个方面, 对导入TQM的法学本科教育新范式展开阐述。
一、强烈关注和满足顾客的需要, 准确定位法学本科教育理念
在全面质量管理核心理念当中, 满足顾客需求和让顾客满意的顾客观, 是其首要的一个理念。强烈的关注和满足顾客的需要, 必然也是导入TQM法学本科教育模式展开和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法学教育中的顾客, 基于教育这个产品本身的特殊性, 其不仅包括外部顾客 (诸如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毕业生用人接收单位和社会) , 且同时包括内部顾客 (接受教育的学生) 。如何才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 让顾客满意呢?由于教育理念决定着培养目标, 对法学本科教育理念予以准确的定位, 应是从本质上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 并最终既令内部顾客———学生满意, 同时又使之成为令外部顾客满意的“产品”。
应如何准确对法学本科教育理念进行定位呢?尽管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和法律实务界还存在争论, 但概括起来, 有关法学本科教育的分歧, 主要还是集中在法学本科教育应是一种通才教育, 还是一种职业教育上。[3]而假如我们基于如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我们当前所置身的高科技及多元社会背景;2.法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及整体布局;3.法学本科教育所同时肩负的高等教育和法学教育任务;4.本国的法律传统对法学教育的影响;5.法学教育现有的以及将来有可能获取的资源和制度环境;6.学生及社会对法学本科教育的需求, 我们不难发现, 作为通才教育理念, 其不仅欠缺了对法学教育的操作性价值———法律技能的训练与提升、以及法律思维方式的养成与改善的重视, 而且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 未能发挥出教育的未来效能;而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职业教育的理念, 虽然顾及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密切关系, 然而却未能顾及作为本科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与人文教育, 以及我国的法律传统、配套的法学教育资源和制度环境, 且未能从法学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整体布局上予以把握。
因而, 将我国现阶段的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追求未来效能通识教育, 即在着重培养学生对基本法律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基础上, 加入职业教育元素, 注入多元的学习资源, 增加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 应该是既符合内、外部顾客需要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样定位, 不仅能够使学生具有文理兼容、广博宽厚的知识, 具备从事法律职业必备的基本知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养成独立法律人格, 为学生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 客观、积极应对变革做好准备。
二、实施过程管理, 持续改进教学全过程
从全面质量管理的经典理论和模式中可知, 质量的提升、内外部顾客的持续满意通过持续改进达成。基于在全面质量管理中, 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一个过程, 质量的改进是通过改进“过程”来实现的基本观点, 因而作为法学本科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的活动———本科教学活动, 在新的教育范式中, 就不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这一个时点上, 而是必须通过教学全过程即教学输入、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三个方面来体现。而要持续改进, 实现教学全过程的最优化, 则可理解为必须实现课程设置、课程教学以及课后测试全过程的最优化。
(一) 改进教学输入, 优化法学本科课程体系
以何为学习内容、且不断改进学习内容, 应该是教学输入环节中, 首要面对的问题。课程作为学习内容的主要部分, 同时也是教育理念贯彻实施的重要载体, 对其体系予以优化, 自然应成为此一环节中必须率先解决的核心内容。
事实上, 随着此次教育改革浪潮的席卷而来, 我国很多法学院系已纷纷启动优化法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尝试。较之现行的法学本科课程体系, 尽管此次课程改革已普遍加强了不同学科交融, 增加了法律职业技能的内容。然笔者认为, 还需在课程体系中植入培养学生独立法律人格, 以及基于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自主学习和创造力的课程, 譬如在必修课中, 增设法律伦理学等可有效加强培育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修养和塑造学生法治人格的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在选修课中, 可增设科研与创新等能使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创造性扩大, 实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实现的课程, 这样应可使教育更具未来效能。
(二) 改进教学过程, 优化法学教学方法
对于法学教学, 正如哈佛大学校长Charles Eliot指出:法律教育需实际解决的问题并非是教什么, 而是如何教。[4]在新的教育范式之下, 为了找寻到一种最理想的方式发展学生潜在的多元智能, 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学生进行自我驱动地学习, 且培养其将此种自主学习变成终身学习能力, 法学教学方法应不断得到优化。
而具体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例, 虽然该种教学方法与“成文法国家的法律文化和法律传统具有天然的相适应性”, 是我国法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 然目前不管是在学界还是在教学实践中, 大家普遍认为该种教学方法存在教与学的互动性不强, 课堂气氛沉闷、呆板, 学生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培养。故对其进行优化, 就是要在保留该种教学方法的精髓、特色的基础上, 通过艺术的糅入讨论、辩论等教学方式, 具体比如,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 先将所学之理论知识与学生在实践中有可能碰到的疑难联系起来, 进行问题设置。然后在授课过程中, 既可通过问答的方式, 要求学生积极思考, 充分表达个人的观点, 也可通过展示与学生看法相悖的观点, 来引发课堂讨论、课堂辩论, 等等诸如此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方式, 在轻松的或是激烈的气氛中, 使法学的理论知识被学生自然而然地吸收与消化, 同时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等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总而言之, 通过教学方法的整合和创新, 就是要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自主地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技能和素养基础, 提升思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 改进教学结果, 优化教学测量的形式和内容
在导入TQM的教育范式中,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 衡量教学工作的成效, 是通过采集整个教学过程的有关实际教学工作状况的数据, 了解和掌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 不断对教学全过程作出调整和改进。故率先优化作为教学结果关键数据来源的测试本身, 使其内容和形式更加科学和全面, 是实现教学结果优化、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和前提。
作为对法学专业测试的优化, 可以表现为在测试形式上, 变单一形式为多样化, 即测试形式除传统的纸质考试之外, 还可包括实战测试, 或者是科研考核等。对于传统的纸质考试的优化, 可在题型方面, 突出那些能够对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加以考查的分析类题目的设计, 从而达到既能检测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又能考查他们的法律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实战测试, 则是指可将学生参与模拟司法活动或者法律诊所的活动作为法学测试的一种方式。而所谓科研考核则是指对于那些创造性很强, 求知欲旺盛的同学, 可以让学生通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与该课程有关的专业论文;或者依据其参与到授课教师的研究课题中的表现而获得成绩。显然, 诸如此类的测试, 将能更客观、科学地反映学生的过程培养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全员参与, 延展法学教育时空
教学全面质量管理追求全员参与的意图就在于承认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作用。[2]故法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学校教育, 而是有赖于全体教职工, 以及内、外部顾客的广泛参与和主动投入。按照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要获得好的参与效果, 这种参与应以团队协作为基础, 基于此, 我们可根据组成人员的不同, 将参与的“全员”细分为教职工教育团队、学生教育团队以及混合型教育团队。
教职工教育团队是以授课教师、本科生导师、班主任、学生辅导员等人员为主组成的教育团队。该教育团队作为课堂教育的延展, 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机制, 凭借团队协作, 充分发挥各种职能教师的互动作用, 结合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 对学生进行“导心”、“导学”, 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贴身的教育, 引导学生自觉学习,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学生教育团队是由学生根据团队的要求, 基于专业学习的需要, 按照不同的学术兴趣而聚集在一起的学习质量小组。他们定期与老师会谈, 在适当的指导和推动下, 讨论学习, 进行个性化的、自我驱动的学习活动。为了分享多元的资讯和相互鼓励, 并拥有一组终身的学习伙伴, 他们不仅可与同区域的高校的学习团队一起开展诸如学术沙龙、专题讨论会、辩论会等学术、学习交流, 而且还可基于网络, 与世界各地的高校学子进行交流, 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 从而让学习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发现性的和反思性的个人发展及成长过程。
混合型教育团队是由教师、学生以及外部顾客共同参与的一种团队。而具体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途径, 在互动中达到教育效果。所谓“请进来”, 即授课教师可根据授课需要, 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来自实务部门的司法职业者到课堂上客串指导;所谓“走出去”, 即授课教师可根据授课需要, 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到检察院走访调研;深入监狱进行帮教;或者到律师事务所实践调查;或者定期组织参与义务法律咨询, 等等。
总之, 通过全员参与, 充分发挥教育团队的作用, 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高效地、科学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不仅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而且在耳濡目染法律职业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中学会直面社会, 从容应对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郑燕祥.教育范式转变/效能保证[M].2006.1~29.
[2]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7.
[3]翼祥德等.中国法学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70.
【法学本科教育模式】推荐阅读:
法学本科07-14
法学本科论文06-05
本科教学的法学09-14
电大论文法学本科08-23
本科毕业法学论文07-01
法学本科毕业生论文07-20
少数民族法学本科论文07-12
国际化法学本科论文10-30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07-05
电大法学本科论文格式规范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