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2024-06-17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精选12篇)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篇1

现如今在相关院校中对于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法律工作岗位对任职工作人员自身要求的提高, 逐渐呈现下降趋势。然而现阶段我国对于开放教育法学的相关人才十分渴求, 因此, 文章中笔者针对院校中对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

一、院校提高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育队伍投资, 强化教师队伍

在高校中培养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人才, 其前提需要对开放教育法学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进行改革, 学生进入高校进行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进行法学知识的学习, 是接受法学教育的介质,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介质, 高校中进行开放教育法学的主要教学对象是需要接受专业法学知识教育的高校学生。因此, 高校中对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应该由原来的理论教学转变为实践能力教学[1]。

提高高校中对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教育队伍建设投资, 应该从根本上对学校中该专业教师进行了解, 在学校中成立专门的教师资料库, 将教师进行集合, 组织以开放教育法学教师为主的教师交流小组, 促进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除基本教学导师之外, 设立相关的导师助理、以及外聘法学导师, 帮助教师进行专业教学, 从学生的学生经验等方面进行全方面教学。在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 采用信息科技将教学课程进行优化, 将教学内容与专业的法律职业考试进行结合,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校中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

二、将学校中关于开放教育法学教学进程进行优化

(一) 院校自主开发教学信息软件, 实现开放教育法学教学

在学校中进行开放教育法学教学其主要的教育方式是利用信息科技、互联网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支持, 学校要将互联网技术覆盖全校, 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开放教育法学教学的教学进程进行优化, 进一步提升学校在开放教育法学的教学质量[2]。同时, 学校为了不断发展的学生需求, 以及开放教育法学教学要求, 不仅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专业教学进行支持, 同时要利用院校自身的互联网技术以及人才, 对相关的教学软件进行研发, 建立学校自己的开放教育法学教学模式, 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内信息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实现校内信息结合, 通过信息互联网模式进行开放教育法学资源的整合

在学校中不仅要对开放教育法学教学方式进行互联网模式优化, 在相关专业的学生学籍管理以及学校开放教育法学相关书籍管理等都要进行互联网技术优化。将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相关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整合, 方面学生进行资料查找, 同时教师在进行开放教育法学教学过程中, 将其教学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 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查找自主进行学习, 体现了学习的平等[3]。同时在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师与学生需求的角度来看, 学校通过对专业相关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整合, 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及教师进行资料查找。

三、建立互联网基础上的开放教育法学教学体系

在培养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人才方面, 除了对教师队伍以及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之外, 在教学体系上也要进行优化。在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现在, 在开放教育法学教学体系中融入互联网技术, 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同时也是将远程教学与面对面教学进行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与此同时, 通过设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所需要的网络学习软件, 建立学生之间进行自主沟通的体系, 将软件内容与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内容相结合, 在软件中设置相关的公告栏、学生选课、学习内容检测、考试成绩查询、以及相关的考试范围知识搜索等相关内容。全面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 提高对于开放教育法学学习的积极性, 开拓学生思维, 将现存的院校考试基本模式进行创新, 开展更加多样化的互联网学习、检测、以及全面性的考试模式。

四、将开放教育法学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优化

互联网技术在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学的应用已经逐渐普遍化, 尤其是网络云在教学中的应用。网络云作为网络技术的新领域, 在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网络远程教学中, 网络云在学生学习法学专业知识、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完成了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 教师与学生通过手机端或是电脑端完成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远程学习。

与此同时, 在教学资源方面,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学习内容进行调整, 及时将专业学习资源进行发放, 将开放教育法学课程中的网络教学模式进行重视, 通过对网络教学优势的利用, 从而将开放教育法学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另外, 在教学模式的设置过程中, 教师要将专业相关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 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资源的使用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实现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人才模式的培养, 对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等进行改革和优化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中通过对提高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育队伍投资、优化开放教育法学教学进程、建立互联网基础上的开放教育法学教学体系、优化开放教育法学相关教学资源等四个建立过程的论述, 进一步研究了创建培养开放教育法学人才培养的模式, 从而实现了专业人才的培养, 促进我国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言民.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 10:116-118.

[2]蔡钒.开放教育法学专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02:23-27.

[3]安调珍.开放教育法学专科人才培养职业化研究[J].黑河学刊, 2015, 11:87-88.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篇2

2.1.1 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对各个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每个人的科研能力基础不同,这就要求培养者能正确认识各个被培养者的特质,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培养其科研能力。建议在研究生入学之初,作为主要培养者的导师应要求每个学生提交一份自我总结和成才规划,以帮助导师了解每个研究生的情况,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包括科研能力培养在内的培养方案。

2.1.2 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研究生攻读学位的时间有限,其个人精力与学术志趣也不同,应针对其特质,选定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避免研究范围宽泛的问题。

2.1.3 要树立普遍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培养理念。既注重采用普适性的`方法培养研究生整体的科研能力,又结合各个被培养者的发展潜质和其成才规划,采用特定的培养方法,从而培养出有学术发展潜质,能为法学研究做出一定贡献的研究生。

2.2 调整培养方式。 一方面,调整设置的课程结构,开设跨学科的课程。笔者建议,在研究生阶段所开设的课程中,应适当加入相关学科中与法学研究有密切关联的课程,以此确保被培养者能获得相对统一的知识补足。

另一方面,创新培养方式,推行“导师组”模式。“导师组”模式是指通过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为每个研究生确定一名“主导师”,然后针对其自身情况再配备若干名“副导师”,以主导师为主,副导师为辅共同对研究生进行培养。这种方式将有利于被培养者吸取各家所长,也有利于克服目前研究生培养中“师门有别”的弊端,增进交流,尽快地提升其科研能力。此外,笔者建议在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三年计划中,设置一个实践环节,而且对实践的内容和方向有所限制。

2.3 调适培养技巧

2.3.1 调整授课方式,发挥被培养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应打破“教”与“学”之间存在的隔阂,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从而确保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授课,导师用很短的时间对课程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讲授,然后列出了若干个研究方向供学生选择以进行专题研究。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定方向后在课后进行准备,并以该方向为专题在课堂上进行宣讲。然后,其他同学再就其宣讲进行提问和交流。最后,由导师进行点评,指导其就特定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课;案例教学;诊所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繁荣发展,法学专业学生人数也在迅猛增加。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时,只有3所法学院系招生,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法学专业曾一度成为最热门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在很多高校都达到全校最高,甚至有些普通高校中的法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都超过了国家名牌重点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以河北省为例,1997年河北大学法学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4分,比同年国家重点录取分数线503分高出了11分。截至2008年,中国已有法学院系651所,在校法学专业学生76万人,其中硕士生8万人,博士生1万人。法学院系在近30年间成百倍增长,法学教育取得可喜成绩。

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高校法学专业承担着巨大招生压力,毕业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衡水学院法学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起步较晚、层次较低,与其他院校相比相对处于劣势。要想在众多法律院系和法律专业中立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探索一条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特色人才之路。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背景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法学教育走的是精英教育路线,主要是几所名牌大学招收法学学生,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等,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属于研究型人才。衡水学院法学专业尚处于专科层次,招生时间短,无论是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还是办学经验都无法与之相比,学生素质更是无法相提并论,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显然与我院实际不符。

另外,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模式大多侧重于理论教学,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基本原理和现行法律规范的有关内容。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感觉理论与实践不符,难以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胜任实践工作。有关部门统计显示,10%左右的法学毕业生就业于公检法、行政机关等单位,80%以上的毕业生就业于企事业单位,法学专业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相对过剩”的局面,过去以培养“公、检、法、行政”人才为重点的人才培养计划面临新的问题和考验。我院至今已有法学毕业生600余人,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所反映的社会需求来看,应用型法学人才,其需求量远远超过纯学术型、研究型法学人才。用人单位招收毕业生往往看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急需能迅速适应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他们都不愿再额外花费时间和金钱对其进行上岗培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正好适应这一社会需求现状。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构建

1.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的调整,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目前,法学院系的课程设置大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教学目的的课程开设较少。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我们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从而使整个课程体系体现从综合到专门、从理论到实践的有序设置,具有较高的综合性与较强的科学性,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科学的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为此,除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开设的14门核心课: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刑法、民法、经济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作为主干课外,应增开实务类部门法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以降低理论类课程所占比例,例如环境保护法、劳动法、物权法、证券法、合同法、公司法、仲裁法、律师实务学、辩论学等。

除此之外,法学专业口径不应过窄,除法学专业类课程外,还应设立经济类、政治类、心理学类课程作为学院选修课,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全面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2.完善教学方法

首先,法学教育中应推广多媒体教学方式,从以往死板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中跳出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扩大课容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经典、新型案例或庭审实录视频,以实现动态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

其次,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对学生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案例教学在法学教育中普遍适用。但是传统案例教学往往是由主讲教师在日常课堂讲授中根据教学进度加入案例讨论与分析,案例教学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提升知识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所学知识和加深记忆,其实质仍然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中心,而非从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出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缺乏重视,且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常常自问自答,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的充分运用要求任课教师从案例的选择、引入、展开、讨论、分析以及解决都要进行精心设计,案例应成熟、经典,反映社会热点,并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和发言机会,可选择分组讨论的形式,最后在学生解决方案和案例的实际判决之间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及形成原因,及时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尝试开设实践课

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创新式的法学教育更应在教学内容上下工夫。我们可以尝试开设实践课。实践课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基本目的,以法律义务咨询、普法教育、模拟法庭、法律文书写作等环节为内容,定位为专业必修课,可在主要实体法和程序法课程开设完毕后、毕业实习前开课,每个环节的展开由专业任课教师给以适当指导,并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考察和评分,作为学分评定方式。

4.加强毕业实习环节的管理

以往的毕业实习设立在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时间在80天左右,但是实习期间往往对学生放任自流,实习单位自主选择,学院并不全程进行跟踪调查,也没有老师跟踪指导,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的只是日常事务的管理,例如装订案卷,整理材料,打扫卫生等,毕业实习过程中没有机会真正参与到案件的处理过程,学生在实习结束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没能有效提高,面对繁琐复杂的卷宗材料,反而更加茫然,感觉课本知识与实践相差甚远,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我们应与公检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经常联系,设立实习基地,加强学院对毕业实习环节的管理,实习过程中选派专业任课教师全程指导答疑,切实发挥毕业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锻炼的功用。目前,针对毕业实习,很多学者都主张实行“诊所教育”,我们也赞同条件具备时可开展诊所教育。2000年9月在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我国7所著名高校法学院开设了“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成果显著,2002年7月,经中国法学会批准,成立了“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截至2006年1月,委员会登记在册的单位会员有39个。但从诊所教育的推广现状来看,大多是集中在国家重点院校,作为普通高校,我们也应创造条件,在这一环节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王立民.中国当前法学教育的职业化走向[N].法制日报,2009-11-11.

[2]杨忠辉,张宏乐,陈如栋,陈荣芳.建立高素质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和思考——法学类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调研报告[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3):148-151.

[3]刘春荣.从比较的视角看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122-124.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篇4

2012年底, 首批58个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4个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12个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开始实施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全国共有八所财经类院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名单, 考察上述法学院无一不办学特色鲜明和创新办学模式。本文立足于法学学科专业的长远发展, 旨在梳理和总结办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解决方案, 进一步思考新升本科财经类院校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背景下如何开展法学专业本科教育。

一财经类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建设现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 财经类院校法学教育异军突起, 作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综合性大学、政法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大学的法学教育相比, 其财经法学特色是显而易见的, 特别是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法学学科方面, 借助财经院校的优势学科, 特别是经济学的优势资源, 在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方面, 取得显著性的研究成果。然而近三十年的发展表明, 财经类院校的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并没有彰显出来。表现在培养特色目标定位欠缺科学论证、内涵建设不足:

(一) 培养特色目标定位大同小异、个性特色未得到体现

综观各财经院校法学专业培养目标, 无非是“培养精通法律,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金融会计、社会学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 目标定位相似度高, 反映了借力财经院校优势学科的意图, 在教学计划中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或会计金融课程。但各所财经院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并不完全相同, 法学人才培养特色目标定位需经慎重论证, 体现本校学科专业优势, 提高识别度。

(二) “特色”流于口号, 内涵建设严重不足

曾经一度, 多数财经类法学教育的特色被表述为培养“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懂计算机的人才”, 被笑谈为“四 (似) 懂非懂”人才。而今, 不少院校开始凝练特色, 以上海新升本科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为例, 上海商学院“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理论和法学知识, 掌握现行流通法律、法规, 了解商贸、物流、连锁等流通经济与管理基本理论……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特点的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上海金融学院“培养……熟悉现代经济、金融、管理等财经学科知识, 精通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学专业知识……的应用型法律事务人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通法律、懂会计和税务的法律人才”。各校均围绕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 譬如开设相应的课程群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但是, 由于缺乏财经类课程与法学类课程的内在关系的梳理, 通常是将两类课程简单相加, 复合交叉仅停留在表面。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 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与公共选修课程组成。除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开设经济学、社会学两门课程外, 支撑“懂会计”特色的是开设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和审计三门课程和四周会计校内实习;至于“懂税务”则无任何课程或其他教学计划予以支持。

二财经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未能实现“复合型”目标的原因

如前所述, 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理应是最能利用学校优势学科, 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 但实际上, 绝大多数院校却并未能达成目标。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

(一)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即培养的是“有财经特色的法律人才”还是“有法律特色的财经人才”, 在办学者心中并不十分确定。这与高等教育的性质争论有关, 也就是“高等法学教育是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当然,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另一方面, 满足于其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法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心态, 也使得办学者对目标重新定位犹疑不决。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 在法学成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的近些年里, 就业率保持在80~90%的高水平。

(二) 教学计划设计的自由度有限导致教学计划难以体现特色

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 由学校统一教学计划模板,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 需保证英语、“两课”和体育等公共基础课学时;法学专业16门主干课程;以及公共选修课20学分、专业选修课20学分。在增加经济学、社会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和审计课程和四周会计校内实习的情况下, 法学专业主干课程学分已受挤压, 特别是一些基础的部门法课程课时严重不足。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中并未能体现培养特色。

三财经类法学本科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

(一) 明确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财经 (金融或会计或国际贸易等) 背景的“法律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社会分工日益细致, 大学里的专业划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一要求,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法学专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培养法律人才, 因此必须坚持其培养的是具有财经背景的法律人才。笔者在多种场合听闻一些财经类院校的负责人在介绍本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屡屡提到“培养的学生是法律领域的某某人才, 是某某领域的法律人才”。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美好愿望, 一方面, 学时有限的四年的本科教育能使学生真正形成本专业能力已属不易, 跨学科专业的两可人才目标基本不可能实现。同时, 目前的课程设置极易导致学生产生迷茫思想, 专业认同度不高, 学习动力不足, 法学专业能力欠缺, 法律相关职业就业竞争力极弱。上海某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中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只占到不足10%, 绝大多数就业去向是中小企业出纳会计岗位, 这在表面上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 但如果满足于此, 对于法学专业的长远发展来说, 无异于饮鸩止渴。

(二) 科学论证法学人才培养特色目标, 体现本校学科专业优势, 提高人才竞争力

如前所述, 即使同为财经类院校, 其优势学科和专业各不相同, 因此, 制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 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并且不宜目标过多, 以防无法达成。以立信会计学院为例, 会计专业是本校的“拳头”专业, 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 因此, 可以借助会计与财务学院的师资力量, 共同研发相关课程。而税务学院规模小、师资少, 教师完成本专业教学工作量已经满负荷, 根本没有精力开发相关课程和参与法律人才的培养。因此, 笔者认为, “培养具有会计知识背景的法律人才”应是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

(三) 兼顾法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特点与复合人才培养要求,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 法学专业培养的是法律人才, 课程体系必须围绕此目标。首先, 课程设置必须涵盖所有法学主干课程, 且需保证充足的学时;其次, 跨学科、专业交叉的课程必须是融合两学科专业, 而非两类学科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笔者认为,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 为培养法律与会计复合型人才, 开发了法学与会计学复合型的课程包括:法务会计学、法务会计证据学、经济犯罪调查、法务会计鉴定与舞弊审计。

(四) 鼓励和支持法学专业学生跨专业辅修, 适当延长学制

对于拥有硕士、博士授予权的院校来说, 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相对容易, 目前不少院校尝试“3+3”、本硕连读等方式, 在第一、二年设置大量的财经类基础课程, 让学生在接受法学教育之前已经有了财经背景的知识储备。这是新升本科院校无法效仿的。可行的做法是, 鼓励和支持法学专业学生辅修经济、管理类专业, 同时,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压力, 允许其如期或延长一年毕业。

财经类院校法学教育特色应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让毕业生成为社会欢迎的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财经类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应根据自身教育的优势资源, 开设特色鲜明的课程,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培养出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喻中.财经院校法学教育如何办出特色[N].光明日报, 2013-08-14.

[2]曾宪义, 张文显.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周志荣.从法学专业毕业生的素质缺陷看法学教育[N].法制日报, 2006-07-21.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篇5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司法体制改革的加快,司法系统所需的法学专业人才极其有限,而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却比较大。

因此,法科毕业生就业不应只局限于司法部门,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如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

其人才的知识结构也不能局限于懂得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国内的基本法律,而应该成为既精通法律,又懂经济、管理、外语和计算机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法学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83-02

一、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初探

案例教学是教师将案例作为授课的参考题材,以案例事实作为获取知识的依据,通过师生互动探讨案例中的问题,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我国法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最早源于美国的判例教学法,该教学法于187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朗道尔首创,至20世纪初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等领域,其形式与内容日趋完善,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其基本做法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教师在课前安排布置案例的讨论;第二步,学生根据一定的判例索引摘录相关的判例的内容;第三步,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实践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可以适时、对症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阐释法学知识,例如课堂列举案例法、课堂讲评案例法、课堂讨论案例法、庭审旁听案例法、模拟法庭教学法、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法律诊所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在法学案例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起着互为补充的作用。通过多种不同方式的案例教学,可以将法学知识的传播和法学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一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实际生动的案例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使学生置身其中,清楚认识到这些概念、原理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以增进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法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法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早已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然而,目前法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使案例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案例的选择不适宜。作为教学所使用的案例,应当经过精心的选择和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然而目前法学课程教学中对于案例的选择过于随意,且缺乏证明力。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教师主观方面的。案例的收集、整理、加工、更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还需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然而,在我国目前由于受到案例采集渠道、投入时间、精力、财力等的局限,使得获取案例的数量与质量大打折扣。此外,还有的教师在法学案例教学的远程中,往往忽视案例的典型性和适用性,一味追求案例的趣味性,使案例教学演变成为“故事会”,达不到教学目的。

2.案例教学的过程随意。有的教师在案例的采用上不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选用案例时,主观随意性突出,缺乏通盘考虑;还有的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事实上,由于教师总是处于传授者的地位,即使是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也显得过于主动,从介绍案情、提出问题到展开分析、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均由教师主导和把握,真正让学生讨论和思考的内容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感觉自己置身事外,由于没有真正投入到对案例的思考中去,当然也就无法有深刻的体会与收获。这些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运用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案例教学,只有在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學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法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案例的收集。在案例的收集方面应当广开渠道,精心挑选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选择教学案例应当注意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典型性。目前教师收集的案例的渠道主要是书本、媒体和网络等。事实上,我们通过司法机关调取已经结案的相关案卷材料,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梳理、筛选后采用,这样获得的案例由于其更贴近现实,因而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此外,案例的选择还应服从于教学目的的需要,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运用最能反映相关案件事实和法律规范之间关系的典型案例,从而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相关法律知识尤其是重点难点的理解,并能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课中案例的运用。教师首先应当在课程设计上多下工夫。案例的选择和使用应当以引导学生深入发现和理解理论知识为目的。由于学生在初学时尚不具备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方式的运用应注意所选案例要紧扣理论问题,并且案例不宜过于复杂。例如在讲授共同犯罪理论时,可以通过一个案例设计不同情形,从而对应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不同共犯人种类,通过理论讲授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在案例教学时,教师仍然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虽然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打下基础,但是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要适时而充分地发挥驾驭课堂的控制能力,充分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因为学生有限的知识可能更多来源于书本,只是印象性的、感性的,学生课堂讨论有时可能偏离主题或出现错误,如果听任学生的自主发挥,那么预想的效果就会达不到。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适时控制,适当点出学生的错误之处,这实际上也是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思维。

在讨论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辩证地剖析案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教学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例如,在介绍《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并讲解了刑事责任年龄的理论之后,举出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讨论:某甲在14周岁生日当天晚上11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其后凌晨1点又盗窃3500元现金,通过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理论知识,判断某甲对于其所实施的这两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3.课后案例的点评。在整个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升华教学效果,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学生讨论完案例之后,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观点以及理由作出评论,对于正确的观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对于提高学生今后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大有裨益,有利于下一次案例教学的开展。通过点评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案例,掌握法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更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恒.对法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2]易清.案例教学改革:法学专业课程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篇7

关键词: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法学人才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1]许多法学界、教育界的专家认为“应用型、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地方高师要响应教育部文件要求,努力探索科学化、合理化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为加强当地人才储备、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一、地方高师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同时具有最高的指导功能。在地方高师教育体系中,设置课程、实施教学计划及教学管理等都要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来实行。因此,地方高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前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当今社会中,大量需求法律人才,法学教育应重新修改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需求。地方高师应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师资、教学、科研的优势和条件,立足当今社会和法学学科的发展的实际需要,把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当成是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一环。

地方高师法学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具备传统法学所不具备的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性较强的高师专业学科优势。同时,地方高师院校又拥有多年从事法学与教育学科交叉授课经验的一线教师。如果能把这个优势利用好,其培养的法学人才就会符合时代的需求,从而法学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地方高师院校应把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法律教育人才,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的,既能运用法律理论分析和解决法律实践中的问题,也可以从事法律教育教学的人才。

二、地方高师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架构

地方高师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架构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管理制度、评估制度等要素。因此,地方高师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建立“既能运用法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法律实务问题、又能从事法学教育”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性法律人才不仅是法律实务部门所需要的,而且也是各级政府机关、各公司企业、各类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为此,地方高师法学人才培养一定要注重两点:其一,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不仅仅具有深厚理论知识,而且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二,培养过程中能为中小学政治法律教学的教师人才。换句话说,地方高师法学人才培养应立足于中小学教育上,为我国中小学政治法律教育的发展服务。

(二)建立复合型的法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等学校、法律部门、教育行政单位还有司法行政部门等单位部门大力协助、共同发展。因此,地方高师必须立足于大法学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建立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既能培育大学生在法学专业的基本素养,又能培养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技能。在建立复合型的法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以大力培养集法学教学与法律职业素养于一体的复合型、应用性法学人才为培养目标。

(三)构建灵活而科学的法学人才培养的机制

地方高师虽然都已经实行了学分制,但并不是完全学分制,绝大多数地方高师并没有摆脱学年制的束缚,还不够灵活、科学。从目前高校学分制的统计分析,完全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以选课制、导师制、弹性学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制度。[3]而在目前的阶段,地方高师法学复合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几乎要依赖于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三、地方高师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选择

从国内外专业法学院校和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复合型应用性法学人才培养的案例中可以分析,复合型法学人才在掌握法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具有多学科、多语言的专业知识,并能将这些学科知识完全应用到法律实务中。我们可以把模式叫做法学、专业、应用三者融合,既不脱离法学理论,更能重视法律事务应用,又能以教育工作者的姿态和素养积极从事法学教育。因此,学生在成为高能力复合型人才前,需要掌握法学理论与实践基础,同时具备其他学科的知识。

(一)积极探寻协同创新平台。通过与地方法律实务部门、地方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不但拓宽了法学学科办学的途径和思路,而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高师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优秀教师团队。在地方高师中,有一部分法学教师缺乏实务经验,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从事兼职律师工作,而忽视了法学教学。在未来的法学学科建设中,我们不仅要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还应要求教师多把精力放在教学中。在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中,应通过多种人才培养计划选派教师到各单位和部门学习、交流,选派业务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和学习。地方高师通过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在充分利用国内外学术、教育资源的同时,不断提高法学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三)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突出法学基础知识、法律专业技能、综合素养三方面的结合。

第一,在课程体系中,法学教育应着重凸显本领域的专业性。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应有层次区别。法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在突出基础理论性的同时,还应实现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法律实践能力的结合。所以,法学教育专业方向课程一定要面向社会,服务地方。

第二,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应以提高受教育者法律实务技能为基本出发点。作为应用性的学科,法学学科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不仅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让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法律基本知识过程中促进创新意识、创新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比如说,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可以单独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也可以参与指导教师已经获准的科研、教学改革课题,还可以自主从事法律实践的创新活动。学生在参与研究和参加创新活动中开拓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4]

第三,在法学专业课程开设中应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据资料显示,既能熟练运用英语,又能使用法律知识与客户洽谈业务的法学人才全国范围内不超过10000人左右。而既能熟练运用外语,又能熟悉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司法工作者极为缺乏,广州从业律师中只有不到100名律师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5]由此可见,地方高师法学选修课程体系应突出其学科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法律实践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地方高师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法律本科人才为法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朝霞.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

[2]王保树,王振民.略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9).

[3]何自立,沈亚平.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3(9).

[4]张少杰.论地方高等学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1).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篇8

1 我国现行法学教育模式的缺陷

纵观我国现行法学教育模式存在不足, 具体表现如下:

1.1 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门法学科或国家颁布的主要法律是法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 但较少开设以训练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这就是说, 传授知识是设置课程的主要, 而不是将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传授知识并重, 不是职业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1.2 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欠缺。

教师从事法学教育, 其主要精力集中在理论研究上, 对法律实务研究较少, 因此从事法学教育的教师不会太多的了解法律实务方面的知识, 导致很难培养出了解和掌握法律实务知识的法律人才。

1.3 受教师教学内容的影响。

各门课程的体系和基本理论以及对现有法律条文的注释是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主要内容, 其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比较差。因为法律条文的分析必须与现实生活中事实的认定、特定的文化和道德风尚、人际关系的处理、利益冲突的解决以及种种社会因素紧密相联。

1.4 学校对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不够。

学校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 如教师的社会活动能力、社会对法学教育支持的力度、学校财力等等, 建立起固定的法律实践和见习基地也是比较困难的, 结果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很不利。

2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采用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法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其对社会的作用是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的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单纯地灌输某种既定的、凝固的知识不是法学教育的真谛, 而是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使用法律。因此以教师为主体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 使教学与实践相脱离, 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很难满足社会对现代法律人才的需要。改革传统教育方式, 强化法学实践教学, 提高职业能力势在必行。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兴的法学教学模式即法学实践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训练学生在解决具体案例时学习怎样寻找法律、注释法律和使用法律,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其目的, 学生经过训练掌握如何找到和使用法律的方法即学生学到的是能动的方法。该种教学模式的主角是学生, 学生是用耳听、眼观、动手等方式通过解决实际案件来学习法律和技能,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3 法学实践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在总结各法学院法学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具体提出如下建议, 试图通过法学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培养出应用型高级法律职业人才, 走出一条新的途径。

3.1 法庭旁听。

法庭旁听是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课堂讲授涉及的程序法与实体法的法律知识, 结束后学生主动于法官、检察官、指导教师、同学交流, 完成旁听报告。法院旁听是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 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庭旁听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真实、全面和系统的法律训练, 学生领略真实的庭审过程, 审理过程中的每一步骤都观察, 对公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代理人、辩护人的讯问及陈词进行聆听, 对学生对法律诉讼程序的感性认识能够增强, 对法律理论的理解能够加深, 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增强学生对司法审判程序的感性认识, 了解庭审程序, 学习法律工作者的经验, 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 增强法律职业的信心, 提高职业能力。因此, 法学院应该在当地的法院或检察院建立实践基地, 同时加强与基地的联系。根据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院所开设的课程, 与基地取得联系, 选择合适的案件, 组织学生旁听;学院也可以将法院的真实案件审判在校园内进行, 在校园内真实开庭, 更便于学生参加旁听;或者将案件开庭的信息在法学院内公告, 由学生从案件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案件, 然后按照法院的相关要求参加旁听。

3.2 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作为一种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 其优点首先是作为学生活动, 能让学生学习积极组织活动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其次是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像实际的法律工作者那样接手模拟案件, 因此所处的角色利益不得不考虑, 设身处地的分析案件, 竭尽所能的争取最佳结果。通过角色的投入,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理解法律条文, 使学生熟悉审判环节及代理、辩护、检察、审判等各项法律事务要求。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环节首先是前期准备环节。a.典型案例的选择;b.角色的分配;c.准备材料;d.配备富有实践教学经验的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法庭的各项准备。

其次是模拟庭审环节, 需要学生熟悉以下流程:a.法庭纪律由书记员宣读;b.法庭调查;c.法庭辩论;d.合议庭合议;e.当庭宣判。

最后是庭后总结环节, 其是对学生个体能力、素质改善和提高的重要方面。评价标准主要包括:a.程序是否合法, 操作是否规范;b.法律运用是否准确, 说理是否透彻;c.临时应变能力如何;d.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精彩;e.写法律文书的能力。

3.3 诊所式法律教育。

诊所式是美国法院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是一种从案例教学方法发展出来并借鉴医学临床教学方法的一种全新的法学教育模式。诊所教学方法被称为“通过实践学习”, 这是印度学者弗兰克·S·布洛克对诊所法律教育的评价。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与技能并能够将其有效运用于法律实践是这种法律教学模式的主要关注, 这种模式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对社会的有用性, 培养学生的法律实际能力, 缩小学院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距离, 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意识观念。该诊所法律教育的步骤如下:诊所教师的选择、诊所学生的选择、诊所受理案件的选择、诊所教学的进度和节奏的控制、指导诊所的学生、评价学生的表现等等。

我国诊所式法律教育应分以下三种:a.在现有法律援助中心的基础上, 成立校内真实当事人诊所。其以法学院为基础建立, 在校内进行运作、管理, 作为诊所内的当事人是真实的当事人, 适合其受理的真实案件来源于法律实践。提供咨询意见和法律帮助是校内真实当事人诊所的主要工作。b.结合实习模式的改善, 成立校外真实当事人诊所。其是指学生在校园外从事法律工作的诊所。指导学生的通常是法律实践部门的工作者而不是诊所教师。该种诊所有其优点与不足, 不足是学生忘记了学习而光顾着案件的处理;缺乏法学院教师的指导, 导致指导人员在指导能力上良莠不齐;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学到的知识缺乏统一性。其优点是以较低的成本提供诊所式经历;提供不同的法律范围;提供比校内环境更加贴近真实世界的环境。清华大学法学院与北京海淀消协共同设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诊所”是目前典型的校外诊所, 办公地点设海淀区消协。c.模拟诊所。其是根据真实诊所的问题、实践和程序, 从中选出典型的案例, 进行模拟性的法律实践活动。模拟诊所的模拟, 可以挑选案件中一部分例如开庭审理的某一环节被选取, 也可以将案件全部保留。在模拟练习中, 相应的“角色”由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扮演。

摘要: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轻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而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和法律知识, 因此对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在研究我国现行法学教育模式的缺陷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采用实践教学的可行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法学实践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法学教育,职业能力,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篇9

一、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法学教育应根据社会需求科学定位,从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评估等诸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并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专业知识能力提高与人格养成有机结合。

通常说来人才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对象应当具备的品格和素质,二是培养对象应当具备的知识或技能。多年来我们侧重于知识的培养,在这个方面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合格法律人的品性和道德培养的普遍忽略是当前法学教育急需反思的。法学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其次要具有执法如山、忠于法律、忠于事实、忠于职守的高尚情怀与品德,严格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品行。最后要具有敬业爱岗、奋发奉献、团结协作的良好道德修养。合格法律人才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伦理修养,这是法律职业者在实际工作中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价值的根本保证。否则一个精通法律的人比法盲更懂得如何规避法律,利用法律的漏洞,从而使法律的尊严荡然无存。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重对学生正确理解法律知识中的道德与伦理内涵,吸收其中合理成分的引导,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自觉培养作风正派、纪律严明、秉公执法、廉洁奉公、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等精神和品格。总之,法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品格,而后者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要求法学教育工作者和学校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且刻不容缓。

(二)坚持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为改革重点。

法律专业素质是法律职业者必备的职业技能素质,在课程体系上要在保证十四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安排一定数量的限选课,作为对必修课程的补充。在此之外,另为学生安排一定数量的任选课,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保证法律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实践教学为突破点培养学生的复合型全面能力。法学人才应有普通法学人才、应用法学人才、法学研究人才和法学精英人才之分。普通法学人才指仅能从事简单或辅助性法律事务工作的法律人才,这主要是指基础法学教育培养的法学人才;法学研究人才是指能够专门从事法学教学、研究的学术型法学人才,这主要是指研究生层次的人才;法学精英人才是指在法学实践和法学教学及研究中取得重大成就的法学实践家和理论家;法学应用型人才是指以基础法学教育为基础,能够熟练掌握法律职业技能,精通法学基础知识的专门从事法学实践性工作的法学人才。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仍有其发展的空间。作为法学基础教育的致力者,我们要凸显自己的教育特色,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成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法律人才培养必须与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相适应,必须以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提出的能力素质要求为基础,必须把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作为培养质量的重要参照。

二、对我校法学教育的定位思考及设想

学校定位包括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三个层面。我校的定位是:立足河南、辐射全国,重点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办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型普通本科学校。学校以“明德修身,立风养性,博学致知,笃行建业”为校训,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较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可以看出我校的发展以工科为主,加上近年来法学专业的就业持续低迷的宏观环境,对我系的法学专业发展十分不利。但我系法学专业从建制以来,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我系的法律事务专业生源大部分来自全国高中文科毕业生。法律事务专业自1996年来培养了一千多名法学毕业生,有很多学生通过参加公安、检察、法院系统的招考走上工作岗位,参加招考的通过率很高,有很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贵州省卫生厅、青海省卫生厅、山东省工商局、河南省检察院、河南省纪检委都有我系法律专业的学生,在省内及安阳的五县四区的基层司法队伍中更是非常多。还有许多毕业生在毕业时通过专升本的考试,取得本科学历。对于专科层次的法学教育来讲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难得的,在如此众多的法学教育队伍中定位我们的法学教育模式,凸显自有的教育特色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现在法学专业正处于“就业冬天”,但是如果能够加强自身素养,那就像是给自己加了件御寒的冬装。一些有特色的法学院校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对外经贸大学的培养标准是“三精通”法学人才,即精通外语、精通国际经贸业务、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因此,英语底子较好并在国际经济法方面有所作为的同学在毕业后就业路径较宽。南方医科大学利用自身医科院校的优势,将医学和法学相结合,医、法交融,所培养的学生既懂医又懂法,在处理医疗纠纷方面优势显著。南京师范大学则推出了“法学—外语2+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校后,先进行2年不同语种的学习,2年后再进入法学专业学习,毕业时颁发外语学士毕业证和法学专业毕业证。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国家需要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高端法学教育固然很好,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不可能把学生都培养成硕士、博士,也不是所有的职业岗位都只有硕士和博士才可以完成,绝对的高端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资源浪费,又会造成新的法学人才供需失衡。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仍有其发展的空间。事实上,对于法学教育和社会需求不符的问题,法学界早有微词。徐显明教授就一直主张“应将目前的‘学术型法学教育’转变为’职业型法学教育’”,即在法学教育中,增加更多的实践内容。如果我们能够创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专业发展仍有空间。我系还有“社会工作”这一本科专业,在学科建设上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充分利用了我校经、法、管等人文专业的学科优势,使学生的专业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这样培养出来的法律人才,既能满足法学专业的共性需求,又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法律问题对交叉性、联系性与法律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的需要;既可涉足一般性法律事务,又可依其所长从事特殊领域的法律工作,从而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多方面需要。我们应注重自己的发展方向,在特色中找生存,在不足中找更新。这是符合法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角下的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架构中的核心要素,是学院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制约着其教育活动的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在培养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的培养,将法学教育的质量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法治进程与理想教育目标的有效运作,在法律教学与法律职业的密切关系的互动中寻求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知识素养: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特色专业教育。

如著名学者梁治平先生所言,在中国法律问题一开始就明显不仅是法律问题。知识素养应以基础学科为底子,以专业知识为主干,以技术应用为主线,形成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基础性知识要“足够、扎实”,专业化知识要“实用、管用”。要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目,扩大选修课的范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各类选修课。课程设置要突出“厚基础、强能力”的思想,可以将《证据学》等列为必修课,开设法律外语、司法口才学、法律思维学等选修课程。课程结构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在保持传统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可增加环境法、国际人权法等新领域中的课程,使课程总量和信息量得到扩大。还可以增设课外阅读环节,这一环节是指在学院有组织有指导有考核的前提下,学生被指定阅读相关法学经典著作,定期接受考核,以提高其法学素养。未来法学教育中的课程,一方面体现内容的综合化,另一方面出现课程内容日益专题化 (专门化) 的趋势。除了宪法、民法、刑法、商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课目外,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交叉的学科,以及专门领域的课程数量也不断扩大。在一些法学院课程中专题化的课程又分为授课、讨论与实务学习三个方面内容。如上谈到的对外经贸大学的“三精通”和南方医科大学的“医法交融”,我们可以借鉴,我校可以利用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对我系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特色培养,突出与一般法学毕业生不一样的知识结构,以拓宽学生就业路径。

(二)能力素养:专业学习+实践课程+实习环节。

法学天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所以学生绝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是闭门造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靠理论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因此,需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一套实践教学体系。

模拟法庭教学课程模式可以弥补法学传统教学的缺憾。把“模拟法庭”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开为限制选修课,学生完成诉讼过程,整个活动记入案卷档案,相当于考试试卷,并撰写参加庭审体会、感受,或案例探讨论文。实践法庭课程的改革思路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学习模式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教学方式非常类似,也就是在案例中贯通理论知识。一件案子的成功处理,几乎会串联起大部分大学所学知识,从写诉状开始,到证据的收集,再到辩词的梳理,等等,这一系列活动就像是“知识大汇演”,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其次要加强实习的频率,对目前实习安排进行改革。目前的实习主要是在第6学期,实践证明这种实习期间安排得并不合理。毕业前夕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在专升本或者找工作上,能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实习的少之又少。这半年的时间根本不能起到实习的作用。我们设想把这段实习期间分解到各个学期,在各个实习期制定一个主体实习目标,如第一实习期做一个社会调查,第三个实习期了解庭审过程等,既能和学习过程合拍,又能很好利用实习期间,达到实习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法庭教学。

1. 变纯讲解式为讲解式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在法学教学过程中以讲解法律条文为主,缺乏与实践的衔接。案例教学法则正好克服其弊端,能使法学理论、法律条文和司法个案有机结合起来,具有直接的学习效应,但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在一些枯燥的理论问题上,讲解式亦有其特定的作用,所以要二者结合使用。

2. 变纯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与法庭教学相结合。

这是由法学专业的职业定位决定的。在法学应用型人才的角色定位中,其工作的主要职业效能都可以在法庭审判时得到体现,这样就使法庭教学法成为法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和环节。法庭教学可由教师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模拟法庭审判,并进行讲评,达到熟悉审判程序,掌握法庭各法律角色的技能的目的。同时,法庭教学还包括让学生走进真正的法庭直接旁听庭审活动,进行专业见习和观摹正式法庭审判等内容。

振兴法学教育,培养高质量的法学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同时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否则目标就只是目标,停留在憧憬阶段。

参考文献

[1]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1) .

[2]张昌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5, (5) .

[3]廉俊福.问计未来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解析来源.求学, 2010.3.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篇10

关键词:商科院校,法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制度以来,许多学科都设置相关的专业硕士学位,法学专业硕士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由于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设置的时间并不长,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足,从而出现了与预期培养目标的差距。尤其是商科院校的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如何突出特色,使学生成为独具特色的专门人才已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对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传统商科院校积极探索“一专多能型”专业硕士培养路径,建设跨学科跨领域的培养模式,但由于建设经验少,在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及考评机制等方面仍仿效非商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或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从而缺乏商科院校法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特色。

(一)“研究型”培养目标突出

研究型大学是近年来各大高校奋斗的目标,主要原因之一是其能提升高校在全国的排名,因此,许多大学无论自身是否适合都积极努力地转型。研究型大学主要以培养各领域学术精英人才为目标,与之相对应的是“精英式”的培养模式,在法学专业中主要指培养法学研究、教学领域的高端学术人才[1]。理论上讲,高端学术人才应在专业人才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在实际中,各类院校都在积极培养这种高端人才,甚至无论其培养目标是研究型还是复合型,抑或是应用型。这一现象不难看出,在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及考评机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二)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化

诚然,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不同于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其在考取研究生的过程中,对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已进行系统的复习,并且其能考取研究生也证明了其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必要再安排大量的理论课,应缩小理论课的比例。如有的学校在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当中设置法制史40学时,法理学60学时等大量理论课,那么,在总课时恒定的情况下,理论课无疑会占据实践课的课时。这就使得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型培养目标掩盖了学术型的培养模式。

(三)考评机制倾向于学术化

考评机制是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检验。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评机制应该贯穿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当中,通过一定的手段对法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目标、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在实践中,各类院校包括商科院校在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也都建立了考评机制,但其内容大多以课程成绩考评和毕业论文考评为主要参考,而其他考评方式较少,缺少动态监控。在课程考评方面,为了管理需要,往往以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或者与课程相关的论文作之一为结课成绩。而在毕业论文考评上,则允许学生在学术型论文和实践报告任选其一。这些考评方式无法准确评价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长此以往,必将不利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二、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

商科院校重经管的特点决定了商科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向,因此,准确把握商科院校法学硕士研究生的特色,有利于建立符合商科院校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符合市场服务需求的法律实践性特色

法律硕士的培养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东施效颦,而是应该以市场服务需求为基本导向,尤其要以法律实践的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而开展。法律硕士的培养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为社会输送法律实践人才。从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法律硕士培养单位对学生的培养都趋于一致,很少突出特色,这就使得法律硕士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自我竞争。商科院校的法律硕士培养,应有效利用本校资源,结合市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服务需求,培养经济与法、管理与法相结合的法律职业人才。一方面可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法律硕士在市场的竞争力。

(二)符合岗位需求的法律职业化特色

法律职业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职业的岗位是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20世纪,民众的法律意识还较淡薄,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等法律职业岗位的需求量就很低。又如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对经济相关的法律岗位的需求就相对较少。目前,我国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各个行业都需要法律的专门人才。商科院校的法学专业在法律硕士培养过程中,不应该走“广而全”的道路,而应利用自身优势采取“专而精”的培养模式,培养证券、税收、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专门法律人才。

(三)符合人才目标的法律类型化特色

众所周知,根据学生本科专业的不同,法学专业硕士有法律硕士(法学)与法律硕士(非法学)之分。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已经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在其培养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法律知识和理论的应用;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其法学理论功底一般,但其具备其他专业知识,能够较快地使自身本科所学专业与法律相关联,从而实现法律知识、能力、素质与非法律知识、能力、素质的交叉。因此,商科院校法学专业硕士要想展开具备自身特色的类型化培养,在招生方面则需要有所倾向,在法律硕士(法学)的招生中应考虑生源来自商科院校,或本科阶段辅修过经济类、管理类的相关课程;在法律硕士(非法学)的招生中则应增大经济类、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比例。这样才能使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较快地适应商科院校的培养特色。

三、完善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策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2]。因此,对商科院校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首先从其培养目标入手,并结合课程设置、导师设置、评价机制等其他内容来进行完善。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而采取的对学生的培养方向。法学硕士研究生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故在法学硕士培养过程中应淡化研究型,增强应用型的培养理念。而商科院校则应根据学校特色,结合社会所需的法律专门人才,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即为社会经济领域、管理领域培养具有扎实法律知识的,熟练法律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综合型的高级法律职业人才。

(二)调整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无论是法律硕士(法学)专业,还是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其课程内容均涵盖了法学本科的核心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对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尤其不利,这类学生的学业时间仅有两年,而其中一年的时间要用来学习本科阶段学过的内容。在法律硕士课程设置方面,明显能感觉到课程数量偏多,这并不利于法律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较多的课程数量必然导致每门课程的课时紧张,教学受时间所限只能泛泛而谈。另一方面较多的课程数量占用了学生的实习实践时间,尽管有些学校增加了实践课的比重,但这些实践课多集中在校园内,无法产生社会实践的效果。鉴于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首先缩减不必要的核心课程、理论课程。如法制史等课程,使学生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投入到实践领域当中。其次,加大校内实践课的比重。如法律谈判、法律辩论技巧、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甚至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法律诊所类课程,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加强。最后,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因此只有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才能检验出其理论的不足。在法律硕士培养过程中,很多学校并不重视社会实践环节,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自行参与实习,对此学校没有相应的硬性要求,这就使得一些学生逃避实习,从而影响培养质量。因此,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例如将实习的内容穿插到理论课中间,这样学生不仅不容易逃避实习,而且还能将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得到妥善的解决。

(二)规范导师设置

法律硕士的培养与法学硕士的分专业培养不同,似乎是一种“全而不精”的模式。这样的全面教学导致学生没有方向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没有规划。大量的课程使得学生疲于应对,却缺少系统的专门知识。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从法律硕士导师设置方面入手,毕竟导师与学生的联系要远大于其他个人和组织。首先,应尽早为法律硕士配备导师,导师指导学生确定学习方向与学习目标。其次,应增加实践导师设置。目前,许多学校已经在法律实践部门为学生聘请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或“实践导师”。这种双导师制能够有效地提高法律硕士的职业能力。学生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确定其职业方向,并根据职业方向选择实践导师,这一链条保证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连续性,为法律硕士研究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三)增强考评机制

考评机制的设立是确定学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以往对学生考核内容通常为每门课程的成绩和毕业论文的成绩情况,这一考评方式具备了很强的理论考核因素,与法律硕士的职业化培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对法律硕士的考评不仅应包括理论内容的考核,还应涵盖其参与实践的评价。法律硕士的实践评价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实践课程中,课堂参与情况,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二是学生在实习阶段,在实习单位的表现情况,这一部分主要由实践导师来评判。

总之,商科院校法律硕士的培养与其他院校法律硕士的培养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在增强共性的同时,应突出特色,使商科院校培养的法律硕士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卉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18).

法学本科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构建 篇11

关键词:毕业论文模式;法学专业;案例型;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衡量标准,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关系到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目标。然而,“抄袭”“拼凑”“走过场”等词依然是描述当前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词,不可否认,高校毕业论文整体水平已呈下滑态势。针对这一态势,学界从学生能力培养、指导教师、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具体环节、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制度构建。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推进了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高了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也存在不足:其一,观点雷同,重复建设,可见部分研究者的态度并不严肃认真;其二,对策提出的角度,局限于毕业论文创作涉及的因素和过程,缺乏对论文创作模式本身的讨论,即使有也是“多元化”等泛泛而谈,没有实际操作意义。本文以法学专业为例,强调对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进行改革,构建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

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将学生毕业设计与法学专业学生在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的毕业实习结合起来,围绕实习过程中接触的经典案例,采用案例选择、文书设计、模拟审判、案例分析“四步走”模式。相比传统毕业论文模式,实践性是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的灵魂。一方面,强调整个设计以具体案例为中心,要求学生从原告、被告、法官等多种角色的视野去阅读案例,并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发现的问题,目的性强,有效地避免了脱离实际的倾向,真正起到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调把设计与毕业实习结合,突破往常的“闭门造车”,要求学生在法院(或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实习时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毕业实习质量,也加强了“法律人”素质的培养。

一、案例选择

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强调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考核。按照这一模式,不仅对学生实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的指导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案例选择是整个模式的基础,所选案例的实践与理论价值將直接决定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相比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中案例选择注重专业性、典型性、现实性、熟悉性,以达到紧扣专业课程教学具体内容,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下的案例选择考虑综合性、疑难性、不确定性三个因素,这样才有助于对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

其一,综合性。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法学专业学生四年法学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整体考核。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认为,法律人才需具备三个要件:一是法律的学问;二是法律的道德;三是社会的常识。所选择的案例涉及的知识应该有一定的跨越度,可以学科之间有跨越,也可以部门法之间跨越。通过这种知识领域的跨越,即考核学生对法学思维、知识掌握应用的能力,又考核了学生将各类知识整合运用的综合素质能力。其二,疑难性。过分简单的案例让学生觉得容易,无法激起学生毕业设计的兴趣,也容易导致整个设计模式“走过场”;但是太难,又容易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整个模式停滞不前。所以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案例选择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度”,合适的案例应该是能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后,运用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解决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同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去触类旁通地整合运用其他的相关知识。其三,不确定性。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要强调一律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正如一位美国法官所说“我们能够做出最终判决并非因为我们判决正确,相反,我们之所以判决正确, 是因为我们有终审权”。案例的不确定性能为学生多重视角、多角度分析案例埋下伏笔,便于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进行考核。

二、文书设计

法律文书被称作“看得见的正义”,以其为载体所体现的司法直接体现法律的权威。法律文书写作形式上的格式化包含着远远超过形式主义的法律内容,它是法律专业知识的积累、复制与繁殖,是文书制作者按照逻辑规则整合和实际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是文书制作者在司法实践中的品格和创造性思维,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建立法律语言的话语权威实现国家法治。在当代,法律文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精密的司法技术,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故对这一技术能力的掌握,将直接体现法学专业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法学专业学生文书设计能力考核时,笔者以为应该强调文书设计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其一,完整性。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文书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对整个案例所涉及的诉讼文书进行设计,因此对学生设计文书进行考核的第一个要素就应该是其所设计文书是否完整。而一个案例所设计的文书是否完整,又直接取决于案例的性质与案情需要。指导教师在指导时应该把握好,也为指导教师对法律实务能力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规范性。文书设计的规范性一方面体现在格式规范性,不同种类的法律文书有不同的格式要求,此点较易把握;另一方面体现在文书语言规范性,此点更难把握,对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像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郑天翔曾指出的那样:“现在有些司法文书,包括最高法院的一些司法文书,水平不高。有的语句不通,甚至有错别字;对事实的叙述逻辑性不强,层次不明;对使用法律的理由表达不充分,有的不准,有的甚至出现严重差错。”具体而言,文书用词规范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核:表意准确、质朴庄重、言简意赅、逻辑严谨。

三、模拟审判

通过模拟法庭进行模拟审判一直是高校法学专业提高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法学实践性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节。模拟法庭被定性为高校培养“法律人”的“职业训练场”,从“法学院到法院的桥梁”。但是相比模拟法庭,除了在角色分配、开庭程序等相同外,毕业设计模式下模拟审判有两点重要的不同:其一,案例的二次选择性。毕业设计模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实习的单位进行案例选择、文书设计,但对模拟审判案例的选择时,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提供的案例进行二次选择,依据指导的人数在本组指导学生提供的案例中选出一两个更典型、更能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能力考核的案例进行角色分配和审判。其二,审判的“实战性”。相比传统模拟法庭教学,更多是围绕教学需要(尤其是诉讼法教学),重视附着在“法庭审理”的“程序性”上面的“表演性”,设计模式下的模拟审判,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整个庭审程序,还更强调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应用、应变能力的考核,故应该重视过程的“实战性”或“对抗性”,而毕业设计案例选择环节要求案例的不确定性也为“实战”预留了空间。

四、案例分析

模拟审判的结束并非意味整个毕业设计的结束,还要求学生根据选择或参与的案例选择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一方面考核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研究法律知识,提升法律实践技能,具备现代法律人素质。而根据选取的角度不同,案例分析可以包括评述型、分析型。

其一,评述型。这种类型要求学生从案例选择到模拟审判的整个过程自行评述总结,如案例的选择是否具有综合性、不确定性、疑难性,文书的写作是否规范、案例审判时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得当等。肯定成果,指出不足,启发以后更深入的学习,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法律实践技能。其二,分析型。学生在围绕案例进行毕业设计时对其中的某一个问题感兴趣,然后把问题挖掘出来,结合专业深度讨论,提出观点。这一类型不仅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还强调观点创新,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分析型一方面适应了对法学专业学生能力“多元化”的需要,部分学生经过四年法学知识学习后具备一定理论创新能力,甚至考了研究生,即将跨入“研究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型案例分析为这部分学生毕业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进行改革,追求“一元化”“一刀切”带来的弊端。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出现多层次性、多类型性、专业差异性,因此,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形式,也应“因校制宜”“因业制宜”。法学专业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的提出和构建,为高校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建议性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篇12

1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方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

新的背景下,高校法学专业培养模式应当紧随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的步伐,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法治体系,以宪法为核心,由传统模式下培养高校法学专业单纯理论性或实践性人才向培养具有全方位多角度法治思维的创新型人才转型。实现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作为法治建设的领头羊,未来法治建设者的摇篮,尤其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专业法治观念,并由此推及其未来执业和服务目标,将法治观念扩张至全社会,使得法治观念深入人心。[2]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制工作部门人员互聘计划,重点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中国国情的高水平法学家和专家团队,建设高素质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兼职教师队伍。

2高校法学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 1法学人才与司法公正对接不够紧密

我国现有状况下,不少司法职业者并非法科出身,虽然通过了司法部组织的国家司法考试,但只停留于对法条字面上的掌握,缺少对法条背后的法理的了解,从而难以掌握立法者的本意,容易出现自由裁量等环节的瑕疵乃至过错。不少司法人员在审理案件与执行过程中依赖的经验多过法律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也取得了不少得法又得民心的结果,但往往更多地偏向于案例乃至情理,使得普通百姓的法制观念依旧难以树立,法律内容难以普及,只知找法官裁判,却不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能产生的后果。

2. 2所培养法学人才应用专业只是解决纠纷,途径单一

以往,我国民众往往过于频繁地将司法途径作为解决纠纷的一般途径,而非最终途径,事无巨细均起诉到法院。高校对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及就业引导也多局限于诉讼方面,如法官、检察官和诉讼律师,专门开设仲裁课程的高校更是几乎为零。[3]其结果间接导致现如今基层法院工作量大,法官和书记员人手不够或冗杂的现象,使得案件审理仓促,乃至存在引起冤假错案的风险。

仲裁作为解决纠纷的基本法律途径,在国际上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健全的发达国家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劳动法中规定的仲裁前置及仲裁作为必经程序等,我国仲裁制度的应用目前往往局限于劳动仲裁等小范围的案件,且多有关于公共事业,即一方主体多为国家机关,普通民众通过仲裁解决纠纷的意识并不明显。民商事方面,采取仲裁解决的案件则更加稀少,比较著名的当属 “达能与娃哈哈商标权纠纷”系列案件中,涉及双方最核心利益争夺的,达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院针对娃哈哈非合资公司和宗庆后个人提起的8项仲裁。从此系列案件的最终裁判结果来看,该仲裁无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 3法学专业人才输出途径囿于传统的有限方向

普通百姓的传统观念常常认为,应用法律途径就一定要到法院,得出的判决只能一方胜一方败。而判决结果一旦不如意,就不分青红皂白地上诉。高校的法学专业培养也往往培养出大量未来的司法工作者,及极少数具有高理论水平高学历的相关立法工作者,对于普法、宣传方面的人才培养则少之又少,特别是边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法律人才极其贫乏。一方面导致司法工作人员辛苦审查的一审过程很多时候被当作无用功,另一方面对案件纠纷也未起到任何事实性作用。很大意义上是由于当事人对于法律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的认知,往往只关注一个结果,庭审过程中也仅仅苦等一个结果。[4]培养高校法学专业人才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全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及早培养普通民众的法治观念,才能大大降低全民普法的难度。

3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法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建议

3. 1加强培养法学基础理论的专业培养,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内容

法学基础理论是法学专业学习的首要前提,包括法理学在内的诸多法学基础理论学科的学习是其他部门法学学习的必要条件,其中不仅详述了系统性法学学习的方法、重要性,更加注重培养法学思维、法律逻辑等。[5]只有扎实法学基础理论学习,才能更好地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决定》中尤其强调,创新法治人才的培养机制,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

3. 2适应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新趋势培养专业人才

“只有法本才能考司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的一句话引起了骤然反响,随后其在接受中央台专访中澄清道,其所言是为强调司法考试的严格准入条件,即至少本科以上,必须受过系统的法律教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政法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出了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业务能力、职业道德要求的更加严格的标准与要求,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就必然更加严格、专业,从而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为建立高素质专门法治队伍服务。 《决定》中尤其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3. 3培养高校法学专业配合国家机关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3. 3. 1培养高校法学专业学生提高应用调解解决纠纷能力

新的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学专业应当引导民众寻求多种途径解决纠纷,采用多种方式有效处理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新的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更多采取调解方式结案的情况,同时细化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的内容,包括其职责、受案范围、调解书和调解协议的效力等,同时特别规定了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的确定程序,使之成为一项新的民事诉讼特别程序。

3. 3. 2培养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应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能力

同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决定》强调,要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按照国际商事惯例中追求效率优先和交易双方意思自治的原则,同调解相似,民商事仲裁中存在大量当事双方自助协商、斡旋乃至妥协的过程,案件的进展也随着双方利益权衡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并非如诉讼中一样对举证等期间具有极为严格的限制。[6]

3. 4针对新型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区别培养法学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将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生一体式地培养,学习同样的课程,使用同样的教材。然而到了本科学习阶段的后半段时间,学生们往往由于各自不同的职业规划而呈现出不同的时间规划方式和学习状态、思维状态。[7]部分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往往倾向于理论性学习,阅读大量中外大家、各流派著作及文献,以培养发散思维,这类同学往往善于提出独到观点。也有部分学生将通过司法考试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这类学生则注重研究最新出台的法律及法律解释,关心新近大事,善于掌握大量细致的法律法规并在极短时间内对某一案件或案例提出更加实际的解决性方案。

3. 5培养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向更多专业就业方向输出

在十八大提出的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新十六字方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背景下,更应当培养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向社会各行各业、各种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输入,如培养高校法学毕业生向各中小学输出,在中小学课堂开设与青少年智力水平相适应的相关法律课程,使得民众的法制观念从小树立,从娃娃抓起。[8]

4结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高校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主战场, 尤其应当首先创新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极变更培养思路,打破传统培养模式,拓宽培养。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更多有效途径,为社会各界输出高素质全方位专业法律人才,打造出我国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闫新燕.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5).

[3]段辉艳,罗丽琳.递进式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4]许桂敏.论高校法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4(3).

[5]季卫东.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

[6]屈振辉,杨志祥.论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法学专业教学改革[J].课程与教学研究,2014(8).

[7]王家启.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8).

上一篇:中国人的交友之道下一篇:厂区总体环境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