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2024-10-26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共10篇)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篇1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 医学教育逐渐趋向于国际标准———精英教育。5年本科、3年硕士、3至4年博士, 再到现今的新医改政策——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经过如此漫长的学习过程, 一名合格的医学生才能正式走上医生岗位。如何将满怀救死扶伤夙愿的莘莘学子培养成临床、科研两手抓的医学精英人才, 值得深入探讨。

目前国内医学教育争议最大的莫过于临床与科研究竟孰轻孰重, 各家说法不一。面对纷至沓来的医疗纠纷 (失败手术、错误诊断及用药等) , 部分人肯定认为需要加强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甚至认为临床医生就该全身心投入临床, 将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独立开展。但是, 当诸如SARS之类的突发病例或者难以攻克的疑难杂症出现时, 医务工作者又面临着繁重的科研压力。不探索、不研究, 如何对抗不断出现变异的新病种?如何解决困扰已久的世界绝症?单纯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只能解决部分疾病的机理问题, 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 其中环节错综复杂, 临床经验在此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反之, 完善科研能力也能促进临床思维, 目前众多疾病、手术都涉及多脏器、多部位, 如何制订详细且有序的治疗方案, 在治愈疾病时尽量减少后遗症, 科研能力训练的逻辑思维必将有助于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方案的制订。社会需要全科医生普及基础医疗资源覆盖面, 以解决医疗资源紧张问题。针对该方向, 我们鼓励医生倾向临床, 发挥普及医疗作用, 但是对于大多数具备科研实力的医生, 只有将临床、科研综合发展, 才能为祖国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 首先必须明确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本科教育主要以基础理论学习和人文素质培养为主[1]。扎实的知识积累是科学研究的前提。现今学科交叉贯通, 除了医学知识, 诸如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也需在此阶段得到巩固积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单单授人一门专门技能并不足够, 否则这个人只会是一架有用的机器, 而没有和谐发展的人格。至为重要的是, 学生要对不同价值观有所了解和生动的体会。他必须对美对善恶感应灵敏。否则, 他纵有专门知识, 也不过是一条训练有素的狗, 而不是和谐发展的人。”现今社会, 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医疗资源在短期内无法满足全部人的需求, 因而应教育医学生在超负荷工作的基础上, 高情商地处理好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调整好自身心态。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在各自专业方向上有一定建树, 科研思维模式初步得到训练, 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博士教育阶段科研思维必须有所升华, 研究内容应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 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点, 探明专业内一定的创新性现象和机理。

各阶段培养内容相应于各自的培养目标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并做出补充及调整。 (1) 本科生教育阶段, 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仍是重中之重。目前大多数院校的人文社科模块课程设置比较保守[2], 除了常规的思想、政治、医学法律基础及卫生法学外, 心理方面课程的设置需待加强[3], 尤其应添加自身心理疏导课程等。单一的智商培养缺乏情商教育, 若医生的自我认定价值受到打击, 其医疗服务钻研积极性就会被降低。除此之外, 可增设一些自然科学课程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 为其今后科研能力的发展奠定综合基础。 (2) 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分3部分内容:第一阶段是文献检索、选题、实验设计及预实验;第二阶段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实验工作上,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第三阶段是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并发表论文[4]。一个好的选题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完善的实验设计, 充足的对照设置 (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空白对照) 是实验科学顺利进行的前提。选择研究主题必须大量阅读国内外同类文献, 寻找创新点, 综合实验室前人的研究基础, 评估自身研究条件及实力, 最终确定可行性方案。每一个创新研究都有不确定性与未知性, 应该多角度、多视野地进行预判。若在基础研究方面遇到了技术难点或者阻碍, 换个角度, 看在临床应用或者动物活体实验方面是否能够给予实验预判正确的信心, 继而判定是否继续深入开展基础研究, 并探明机理。题目确定后, 随着探索研究的进行, 肯定会或多或少遇到问题, 必须时刻根据实验结果反推最初立题是否正确, 随时进行调整。预实验根据设计一般抓出主要问题进行探索, 判断实验方向是否可行, 若预实验成功则可进行下一步深入精细研究, 否则应及时调整实验方向。在选题和预实验都完成之后, 展开正式实验, 实验过程记录一定要详细、真实, 以备后期实验参考。实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应多与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避免因实验经验不足导致的人为误差或引起的结果不稳定及假象出现。数据整理、分析, 论文撰写、发表涉及多方面技能, 包括医学统计 (SPSS、SASS) 、图像处理 (Photoshop、Image plus) 、数据绘图制作 (Excel、Sigma plot) 、科学论文撰写等。必须具备PPT制作功底, 具备良好的汇报交流口才。至此, 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才基本具备了必要素质。

培养方式需根据培养内容进行改革创新。本科生教学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灌输式”教学, 繁重的医学专业常识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积累达到量变向质变转换的临界点。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 才能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教师可以运用讨论式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应该注意自身讲课内容及方式, 将基本的医学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 激发学生治病救人的兴趣。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不同于本科生, 尤其是科研型研究生, 往往是在某一领域某一方向让其进行单独创新探索, 这个过程需要交流和沟通, 因此, 对于科研型研究生我们推崇讨论式教学法[5,6]。每人一块黑板书写各自课题的题目、主要设计思路、完成进度。每周让学生先复习, 然后对上周遗留的问题进行回顾, 阐明通过一周的学习是否可以解决上周所提出的问题, 本周根据上周讨论意见是否能够改进实验条件, 讨论前让学生根据各自结果制作PPT, 讨论会上按照会议汇报模式讲解本周实验结果, 对结果进行分析, 并规划下周实验内容。汇报结束之后, 课题组再进行集体讨论, 从基础理论到实验细节均深入探讨。导师在此过程中起指导作用, 对学生的课题方向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把握, 提出前瞻性、疑惑性问题以供学生讨论后学习, 下周再由学生作答, 集体讨论, 如此循环。具体实验操作方案、细节讨论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应让带教教师、科室学生共同参与, 分析各自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经验。不仅要本科室内部开展讨论, 还要鼓励其他交叉学科医生、学生参加讨论。倡导本科室学生多走出去, 参加年会、优秀课题汇报等, 吸取他人经验, 提升自我科研能力[7]。每周汇报讨论会培养了学生的演讲、沟通能力, 从最初的紧张发抖到落落大方, 汇报交流直接体现学生的科研思维, 将自己研究的东西呈现给不同的专家、学生, 让从未接触过该课题的科研工作者能够听懂、听明白, 进而交流指导, 这是科研综合总结、陈述能力的反映。聆听他人汇报也可学习他人的实验思路、实验操作经验、试剂订购选择、仪器操作预约等。鼓励研究生进行对外沟通, 利用院外科研院所、技术服务公司平台到具备条件的场所开展实验, 节约科研成本, 达到实验的预期目的。

医学世界博大精深, 医学技术与疾病总在不断更新, 医学生只有养成终生学习、主动学习的科研态度, 将科研与临床结合, 才能不断解决人类的疾病痛苦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慧萍, 庄冬云, 谢波, 等.推进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 (3) :285-286.

[2]曲波.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大学医学教育的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 (10) :715-717.

[3]肖俊辉, 张敏霞.试论如何加强医学生的创新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4) :22-24.

[4]刘锡仪, 刘浩宇.医学生创新教育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2) :16.

[5]李稻, 韩玉慧, 蒋益, 等.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2) :108-110.

[6]胡笑甜, 孙艳春, 姚小康, 等.讨论式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 (3) :294-295.

[7]王寒峰, 郑玉建.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1) :100-103.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篇2

【关键词】精英  教育  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79-01

双流中学作为一所国家级品牌示范学校,在破解“钱学森之问”上也要勇做探路者。双流中学在未来的教育规划中勾画了我们学校破解“钱学森之问”的蓝图,回答了新时期我们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基本问题。如果我们的眼光不仅仅局限于象牙塔内部,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培养能力,而从战略层面更高远的眼光来看待,以下三个方面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确定这样一个定位。

1.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基础

作为全国百强县,双流中学所属的双流县具有相当优越的地理区位,不但毗邻全国第四大航空港——双流机场,更位处天府新区的核心区域,国际化的首位优势相当明显。而作为一所兴建于1940年,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的全国名校。多年的办学实践,我们不但提炼出了“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辦学理念,也形成了“导德齐礼,启愤发悱”的严谨教风、“见贤思齐,见微知著”的求实学风和“言则成文,动则成德”的淳朴校风。历经70多年的文化积淀与现代化办学理念、办学实践的磨砺,双流中学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精神和文化氛围。

此外,近年来,双流中学还通过实施名师工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工程、校内外督导、专家讲学、优质课示范、论坛交流等措施,不断助推教师的发展。熊伟校长介绍,从2009年以来,学校就专门创建了六个名师工作室,并以“名教师工作室”为载体,建立优秀人才发现、培养和成长的科学机制,着力打造出了一支具有崇高教育理想和精湛业务技能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而这支爱岗敬业、理念先进、教艺精湛、善于博采众长并具有鲜明个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也成为了学校打造“精英教育”的坚实保障。

2.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和要求

全国基础教育改革迎来新的局面,教育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培养的从品质和能力上的新要求。双流中学的校园管理者在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优势的基础上,在经过多方考量和思索之后,形成了明确而清晰的打造精英,实施“双商教育、二元导学、两类课程”的人才培养观。

2.1德育是关键

精英教育的关键是德育。我们的精英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具有精英意识,有智慧、有品位、有尊严、有文化的学生。而精英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人的心智;精英教育的精髓在于精英意识的培养。为此,学校坚持“以导为主,严爱结合”的德育工作模式,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德育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并将针对“精英教育”开展德育工作。在自编校本教材《青少年求真向善尚美德育读本》的基础上,从精英人才需要具备的情商——认识管理情绪、激励调控情感、培养意志品质、提高交流沟通水平、锻炼耐受挫折能力、学会管理艺术等六个方面制定计划,编写新的德育校本教材,在高中三年,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系列化教育。

2.2课堂为阵地

精英教育的阵地在课堂。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在最少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双流中学的做法是:一是进行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保证足够的课堂容量,优化好学生的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进行效益的最优化,让学生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保持积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同伴互助(包括生生同伴互助,师师同伴互助,师生同伴互助等形式),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整个过程中坚持贯彻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同时兼顾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这样的高效学法,老师们教得潇洒,学生们学得轻松,学生不但学有目标,学有路径,学有方法,学有信心,而且最终实现老师和学生“鱼渔双收”的目的。

2.3课程明方向

同时,我们还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为学生量身提供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学。现在,双流中学常年开办有书法、绘画、器乐、声乐、舞蹈等艺术兴趣班;田径、球类、射箭、艺术体操等各类体育运动队,它们均由省市县名师执教,并为艺体特长生提供畅通的成长平台。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各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生社团,把有共同爱好的学生聚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种分层管理、多元教学的方式能使所有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充分体现我校“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总的来说,就是要通过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和开发多元化的课程,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来激发学生特长潜能,培养学生精英意识,让学生最终成长为具有意志力、领导力、记忆力、领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精英。

3.学校对精英的培养规格和要求

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学生发展需求、情商和智商的协调发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双流中学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素养、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认知和生存能力”五项基础素质以及“独特的智能品质、卓越的领袖气质、执着的创新精神、自主的研究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五项特色素质。

一方面,我们希望学生具备认识管理情绪、激励调控情感、培养意志品质、提高交流沟通水平、锻炼耐受挫折能力、学会管理艺术六方面的素养;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学生要有较高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分析力、判断力、应变力等。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精英意识,目标远大,意志坚强,能够朝着理想孜孜以求的同时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关注民生,关心他人,能够带领团队共同奋斗。此外,还应该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善于学习,精于创新,能够引领所处领域发展进步。

4.结语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篇3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1999-2008年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level2.jsp?tablename=1020)

一、理念:精英教育、精英教育阶段与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

“精英”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法国, 意指“精选出来的少数”或“优秀人物”, 现在一般泛指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和领导者。“精英教育”的概念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时属精英教育阶段, 毛入学率15%-50%时为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在1999年扩招前毛入学率远低于15%, 因此认为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阶段;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3%, 属于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界对这一理论的简单套用导致对精英教育的认识未能走出阶段划分理论的樊篱, 把精英教育阶段等同于精英高等教育, 将大众化教育阶段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直接划等号。然而, 阶段划分理论只是一种简单的量化标准, 反映的只是数量的“应然”;并不能准确描述精英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表征高等教育质量的“实然”, 甚至可能误导理论研究与实际决策, 使它们偏离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旨归[1]。

精英教育是指培养造就“英才”的教育过程, 其本质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 一种教育方式方法, 充分发挥优秀的教学传统, 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精英”潜质。精英教育有一个适用对象与因材施教的问题。“三对一”的精耕细作能做到因材施教, 因此可以称之为精英教育;而“一对百千万”的广种薄收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因此是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的着眼点在于“质”而非“量”。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者体现的是一种“质”的教育, 即在大众化背景下教育的高质量, 目的是让具有较佳天赋和潜质的学生尽早尽快成才, 成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英才”;后者则体现为一种“量” (或者说“权”) 的教育, 即极少数人享有的教育特权。今天我们所追求的精英教育, 应是根据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层次和类型需求, 在大众化带来的高等教育“量”的扩张基础上, 按照大众化“质”的变化特征和学生身心潜质发展的需要, 实施多元需求人才培育而不是单一追求整齐划一且仅局限于少数精英的优质教育[2]。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精英教育不会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加而改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以至未来的普及化阶段, 仍然需要倡导并践行精英教育的理念。我国研究生教育不应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划分阶段的误导而放弃精英教育的传统。一些大学以扩招后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与扩招前的“精英高等教育”有别的论点回应社会舆论对其教育质量滑坡的责难, 实际上缺乏理论依据。

二、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的破局之道

已故的科学家钱学森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从精英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培养过程和课程体系等维度分析, 可采取联合协作、分段贯通和学科交叉等创新模式培养研究生精英人才。

1.主体之维:联合协作模式。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习惯于关门办学、闭门造车, 学生亦被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研究生教育呈现出鲜明的封闭性特征, 缺少现代社会精英人才成长的大环境和大平台。具体表现在:一是高校内部学科专业壁垒森严, 不同学科、专业之间, 导师之间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二是“手工作坊式师傅带徒弟”培养方式盛行, 割断了导师间、学生间的联系和互动;三是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的机制不健全, 导致研究生对外学术交流机会匮乏, 缺少创新动力和视野;四是课程体系偏重知识传授、理论思维, 安于书本知识和第二手资料, 缺少实践训练和实战检验, 不了解生产生活第一线急需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因此, 难以做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性成果。

所谓联合协作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高校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联合协作, 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进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行为方式。常见的有高校内部院系之间、高校之间、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联合培养等形式。高校内部院系联合培养是指高校通过整合内部教育资源, 实现学术资源的优化配置, 按照“导师负责、团队指导、群体攻关、资源共享”的原则培养研究生精英人才, 有利于打破“传统手工作坊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 改变研究生单一的知识结构。国内高校间联合培养是指两所或区域内多所高校组成教育联盟, 将选拔出来的研究生相互交流, 享受对方的特色优势教育资源, 接受不同教学文化的熏陶。国内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是将研究生送到国外高校学习, 使其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宽广的学术视野、国际水准的研究开发能力。校企联合培养是指研究生经过在学校的基本理论学习后, 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到与学校有产学研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实际项目研究工作, 使学生积累必要的经验与开发能力, 培养产学研紧密衔接的工程开发与创业型人才。其核心思想是“学校主导、企业资助、导师参与、联合管理”。

2.过程之维:分段贯通模式。

一直以来, 由于对教育均衡和公平的片面理解, 导致在教育实践中推行平均主义, 追求整齐划一、水平一致, 无论学生天赋如何, 都接受完全相同的教育, 学生的个性无从发挥, 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少部分具有潜质和极佳天赋的“英才”的自由发展, 于是他们绝大部分最终只能成为高考状元、三好学生或者竞赛金牌获得者而已。

所谓分段贯通模式, 就是通过构建“直通式”教育创新平台, 将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生教育阶段贯通, 实行“2+X+X准研究生”培养模式, 培养精英人才。“准研究生”模式是指以具有扎实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为对象, 借鉴研究生导师制, 采取提前介入式的培养教育模式, 按照研究生教育标准, 制定大学最后两年的学习计划, 通过开设各类创新实践能力强化班, 开展创新实践、科技竞赛、科研训练、项目实训及创业活动等, 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创新拔尖人才的一种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见图3) 。“准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接触和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术敏感性和创造冲动, 对新知识的获取和技术创新主动性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分段贯通模式和运行机制能保证部分优秀学生从本科直接进入硕士生、博士生阶段学习, 有利于改变本科生与硕士生、博士生阶段各自为政、相互孤立发展的状况, 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学术交流、思想碰撞, 激发创新思维和努力拼搏、敢于探索的勇气, 形成创新思路,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组织、交流等综合能力。

3.内容之维:学科交叉模式。

学科交叉模式指多个学科联合、合作培养工程复合与交叉型精英人才。时代需要那些具有创造力的精英人才。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来源于对基础理论中的本质问题的渗透和互通, 克服学科内分割过细、知识零散, 学科间互相封闭、互相割裂的弊端, 从本质上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强调文理渗透, 基础与专业结合, 体现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型的发展方向。

发达国家交叉型精英人才培养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硕士、博士生阶段都强调主修、副修的结合, 文、理、应用学科的渗透。MIT的成功就在于它不仅有一流的专业教育, 而且具备良好的交叉学科基础和文化底蕴, 强调学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教育。众多跨学科专业的设置, 为有兴趣进行多学科、跨学科学习的学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也为具有个性和特殊创造潜质的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目前, 美国大学进行交叉学科教育的主要方式有交叉学科学院、交叉学科教育项目、交叉学科中心和研究所[3]。日本筑波大学不设科系, 而以学科群、学科类来划分课程, 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科交叉。通过学科交叉, 实现学科门类间的知识融合, 达到开阔学生专业视野、强化专业综合素质、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 这正是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和核心理念。学科交叉培养绝不是在专业的基础上再单纯地去修读另外一个专业, 而是通过学科交叉学习, 达到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交叉学习是手段, 知识复合才是根本目的。

三、制度创新: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的有效支撑

事实上, 我国并不缺少具有成为高层次杰出人才潜力的学生, 缺少的只是对这些学生的培养。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 制度创新是基础, 机制完善是关键。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培养精英人才, 关键是要加强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一流的课程和一流的制度等环节的建设。

(一) 推行教学工作“三项创新”, 健全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制度

1. 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教学管理模式是人才培养过程的总体设计, 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保障。在大众化背景下, 由于生源基础参差不齐、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也很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 首先要坚持发展和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平台, 为培养精英人才提供制度保障。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同质化为多样差异化。创设“院校统管、主动参与、统分结合、齐抓共管”的参与式教学管理模式, 实现研究生“自主管理, 自主发展, 自我约束, 自我服务”的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培养模式, 努力让每个学生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发展, 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为精英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2. 人才培养方案创新。

“精英”是一个泛概念, 没有严格的定义, 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都可称之为精英。精英有层次、地域之分。因此,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突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目标要求, 确立个性化、弹性化、模块化的原则, 把对人才的培养从整齐划一引向多样化。

首先, 按照“尊重意愿、鉴识潜力、分类培养”的原则厘定培养目标[4]。针对不同领域精英人才的知识能力特点进行“分类培养”, 如对学术型精英人才, 应着力培养其探索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而对工程技术型精英人才, 则要着力培养其规范的生产技术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识潜力”就是要考察学生的特长与发展潜力, 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与学习计划, 也就是要鉴别“材”的特质, 以便因材施教。“尊重意愿”是指在专业、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类型等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意愿,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主攻方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热爱所学专业才能学好, 只有因材施教才能造就英才。

其次, 构建“宽厚深”课程体系。精英人才都是个性鲜明、自主性强的人才, 培养方案要尊重其个性发展需要, 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要求等应该有弹性, 为优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潜能的充分发掘提供广阔的空间。可借鉴国外经验, 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特色教育”的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设置宜宽而薄;专业基础课应体现“厚而实” (“实”指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与具体问题的联系) ;专业课宜按“学科链”, 循“窄而深、深而新”的思路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上的“窄而深”, 形式上是“少”, 实质上是一种“多”, “少而精, 少即是多”。如果每门课程都“蜻蜓点水”, 即使“点”得再多, 也难有留成。

3. 教学模式创新。

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压抑着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方法沿袭“教师讲授+板书”的传统方式, 教师注重讲细、讲透、让学生听懂, 而不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学目的以传授知识为主, 强调如何学好和掌握知识, 而忽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灵活运用;教学过程,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则成为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 表现为教师讲授, 学生听、记, 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位, 课堂更是缺乏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单调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大学成为一个没有批判性、没有灵气、没有创造性的堡垒, 因此务必进行改革。

首先,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构建讲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三结合的教学形式。讲授式教学重在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 案例教学重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重视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 实行“以人为本”的差别化教育, 使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弹性的学术交流活动, 真正使研究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在组织研究生教学和指导研究生研究过程中, 要力求使课程学习与交流技能相融合, 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个体研究与学术协作相结合, 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攻关能力。

其次, 充分发挥学术论坛、报告会、讨论会的作用。通过交互式、开放式学术研讨开阔学术视野、启发主动思考、激发创新灵感, 是国际上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研究生, 甚至本科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一些大学也越来越多地运用这些方式, 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然而, 受文化传统、民族性格、学习习惯等因素影响, 从总体上说, 我国学生在各种学术研讨会上刨根问底的劲头、阐述自己观点的激情和辩论问题的热情都远逊于国外学生, 这正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二) 实施“四大建设”, 构筑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科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作保障, 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就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难以实现。

1. 抓好龙头,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一流的学生需要一流的教师来指导。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提出了著名的“从游论”:学校犹水也, 师生犹鱼也, 其行动犹游泳也, 大鱼前导, 小鱼尾随, 是从游也, 从游既久, 其濡染观摩之效, 自不求而至, 不为而成。正是在与大师从游的过程中, 学生们通过借鉴、理解、模仿, 而最终成才。因此, 培养精英人才, 必须建立一支崇尚科学、探索真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培养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名师, 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由这些人构成的学校精英人才, 应当具有走在学科知识发展前沿的能力, 应当具有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的理念, 应当完成大学文化的传承、创造和人格教育。

2. 突出主线, 优化学科专业建设。

高水平的学科是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保障。世界一流大学大多以一流的特色学科闻名于世。学科建设要坚持高起点, 走特色精品之路, 要根据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发展状况及科技发展新趋势, 按照“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的原则, 积极实施学科结构与布局调整, 对不同学科发展目标进行全新定位;找到与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高度契合、恰切协调的学科建设路径与模式, 以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为引领, 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和相互渗透, 建设一批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培养质量等方面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品牌专业, 促进精英人才培养。

3. 夯实基础, 深化课程和教材建设。

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是学校师资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条件及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在美国, 课程学习被认为是培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系统的课程学习和深入研讨, 有利于研究生开阔眼界、夯实基础、博采众长、竞争择优和激发灵感。为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的目标, 研究生课程建设要坚持创新教育理念, 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 通过全方位的课程建设,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倡导探究式、辩论式教学方法,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精品课程和品牌课程建设入手, 以品牌课带动其他课程资源建设, 通过品牌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新课程的开发和新教材的编写, 把导师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

4. 开拓创新, 强化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建设。

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 必须通过提供创新实践环境, 启发兴趣、激活思维、发掘潜能, 才能对综合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专业精英思维 (强者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执著精神、承受力、感染力, 使命责任—事业观、深入的专业理解) 的养成, 更需要磨练甚至经受挫折的锻炼。成都理工大学构建并实践了“三大平台三种能力的研究生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如图4) , 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 从创新基础共享平台、特色学科专业创新实验平台和创新科技孵化平台三个层次开展“直通式”实践教学创新平台建设, 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战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基础共享平台以本科生、研究生各大赛事为主, 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 建立基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 主要以低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生为主体;特色学科专业创新实验平台以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为基础, 依托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资源进行共建, 主要以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为主体;创新科技孵化平台在上述创新平台基础上, 与重点实验室和企业联合, 接受企业针对性实验要求和资助, 设立科研基金, 建立以学科交叉为主体的科技创业孵化平台, 资助对象主要是特色学科专业创新试验的带队导师及创新能力较突出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团队。

四、结语

钱学森晚年反复谈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精英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 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 而是一种上至理念、观念的思想层面, 下至实践、运行的操作层面的人才培养活动。大学的基业长青“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高校应从选拔机制、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和试验, 创造精英人才成长的“土壤、空气和水分”, 因材施教, 让一部分有天赋和潜力的优秀学生接受更加合适的教育, 到那时, 中国的创新人才、精英人才就会不断涌现, 钱老的愿望也就会实现。

摘要:精英教育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 卓越的根本是高质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精英教育不会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加而改变。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应坚守追求卓越的精英教育理念, 而不能偏离质量的旨归。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培养模式和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可通过联合协作、分段贯通、学科交叉, 推进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教学工作三项创新和四大建设, 构筑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制度与保障体系。

关键词:精英教育理念,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少雄.西方大众高等教育的困境与我们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2) :14-25.

[2]李建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理念建构[J].大学教育科学, 2005 (06) :13-16.

[3]杨海燕.美国研究生阶段交叉学科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08) :40-44.

创新培育人才科技成就精英 篇4

科技创新,正在这个美丽校园如火如荼地进行。“17岁”、“8项专利”、“60多项发明”,将这几个词汇联系起来的,是重庆育才中学一名高二学生——李文屹。在今年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上,李文屹同学荣获NOC全国决赛高中组一等奖,并获该赛事最高荣誉——恩欧希奖。也是在今年4月举行的重庆市第27届青少年创新大赛上,李文屹发明的燃气热水器水流供电打火装置,独领风骚,一举拿下重庆市高中发明组一等奖,并获得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应用科技创新奖、重庆大学科技创新奖等两个专项奖。该成绩在此次比赛中仅有李文屹一人。

为鼓励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育才中学在近9000名学生中设置了“育才骄子”的荣誉,奖励在学科学习、科技创新、体育竞技等各个方面获全国和世界冠军的优秀学子,李文屹是今年八名“育才骄子”之一。在育才中学,像李文屹这样创新能力突出、动手能力优秀的学生并不少见。比如沈静同学的“计算机指法练习盘”等三项发明专利获得了国家专利。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育才中学的缔造者陶行知先生,为这所诞生在战火硝烟年代的学校留下了深深的创造烙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建校七十三年中,育才中学善于、乐于创造的灵魂,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里的每一个人。

创造型基地——处处是创造之地

育才中学分管科技教育的孙朝云副校长介绍,学校不仅在校内建立了“生活教育建华实践基地”,还在校外拟筹建一个1000多亩的实践基地,并已与某区签了合约,这将会是重庆市最大的学生实践基地。按照规划,基地里将会建有工厂、农场、科技馆及拓展训练基地等。育才中学的学生,每年可以到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除此之外,学校与隆鑫集团还签订了协议,将隆鑫集团研发中心作为学校校外科技教育基地。

创造型文化——天天是创造之时

“豪斯庄园”、“创造社”、“科技创新衽”这些生动的名字都出自育才中学的学生社团。很难想象,刚进入中学的初一年级,竟然会拥有31个学生社团,社团的主题涵盖科技、理工、文史、生物等各个方面,而科技创新社团就达七、八个之多。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理念和口号,生物科学主题的社团“豪斯庄园”的口号是: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社团活动每周统一定期开展活动,全员参与,自主选择。社团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社团活动让想要做科研的同学在课堂之外随时都可以带着兴趣,在集体中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科技创新。每个社团都配备了辅导教师、还有学科竞赛教练组和理化生实验辅导教师等,并不定期开展科技教育专项工作研究等活动。

创造型人才——人人是创造之人

为了将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彻底贯彻到校园生活中,育才中学成立了科技活动领导小组,金永校长任组长,谭佐龙书记和孙朝云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其他副校长、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及教研组长为成员,全校各个部门都参与到科技活动当中。同时,育才中学还配备了专职的科技教育老师,并坚持长期到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学习,提高科研、教育水平。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学校彭国胜老师的发明《有害气体实验仪器》就获得了国家专利。在育才中学,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这种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看到师生们科技创新的一个个脚印和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一幅幅新画面。

今年4月,由重庆市科协、市教委共同主办的“2012年重庆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在重庆育才中学举行,学校共获得2座奖杯,5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专项奖的优异成绩。在群众性和竞赛活动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育才中学不仅在传统的创造节中增加了科技活动的项目,而且拟在今年第四季度举办育才“科技节”,将把以科技为主题的创新活动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借用育才中学“创造社”的口号:科技改变生活,创造改变世界。育才中学,正是想用科技创新,创造千万学子的辉煌人生。除李文屹荣获NOC全国决赛一等奖并获得恩欧希奖外,近三年来,育才中学在科技教育取得了优异成绩还有:杨柳同学获得“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学生在全国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1金,1铜;在重庆市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一等奖6项;学校获得“重庆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2012年暑期在第十三届全国中学生国际象棋大赛中,育才中学学生取得74枚金牌的骄人成绩;李灵茜荣获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国家级一等奖;龙泽荣获全国第六届青少年书法艺术比赛一等奖等。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篇5

纵观国际教育体制演化和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都是社会发展到今天所必须的教育趋势, 高等教育机构也一直倾力于探索将有限或稀缺的教育资源在“大众”与精英”间进行最佳分配与整合的路径。

2002年在经历数次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突破15%, 2005年, 全国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2300万人, 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 浙江、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则更是高达34%、52%、53%, 我国进入了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 高等教育的规模和高等学校的数量成倍增长, 规模、质量、结构、功能的失调发展也伴随而来,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定位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何妥善处理大学教育质量与大学生毕业率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入学率大幅增加与就业率降低的问题;如何解决适应性、守成性的就业型教育与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养成的矛盾。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探寻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迫切。

然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的发展战略布局与培养模式是:精英教育机构———重点大学大办成人教育、高职教育、网络教育, 高职高专则热心于“专升本”, 办成多科性大学, 进一步争取评上硕士、博土授予单位, 成为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大多数全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以办成国内或省内一流, 国外或全国有影响的多科性、综合性、研究型巨型大学为己任。显然这些有违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单一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矛盾, 势必导致大量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大众化教育要走出困境亟需我国高等学府反思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分层定位, 让一部分有条件实施精英教育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承担精英教育任务, 大部分院校与学科专业承担大众教育任务,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并举。这点在我国教育学者中也达成了共识, 他们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在进入大众化阶段后, 应该确立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 两种不同水平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两类不同层级的高等学校科学定位, 从而构建高等教育新的体系。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选择:大众化定位下的精英教育

正如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家马丁·特罗所指出的, 大众化时代精英教育不仅不会消失, 反而还必须强化。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定位选择, 是实施精英教育, 还是选择大众教育, 这既要考量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区域发展的需求, 更要根据现实的教育资源状况和进一步取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性。本科教育定位于精英教育不仅体现在办学理念上, 而且还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则具有尝试“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植入精英培养模式”的条件。

1、合理的生师比确保了精英教育所需教师资源

截止2011年年初我国约有357所普通高等农林院校和其它高等院校林科分学校, 2001—2011年期间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年均招生人数平均为320多人, 毕业班本科生年均约为300人。从表1可以看出,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规模扩大基本处于稳定水平, 甚至近几年出现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在上海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更为显著,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规模小与发展稳定使得该专业形成了合理的生师比, 有助于确保教育质量。2004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规定, 综合、民族、工、农、林、语言、财经、政法等院校生师比不超过18, 而目前上海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的生师比不超过5, 开展精英教育完全可行。

2、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学术创新团队掌握了实施精英教育的关键

上海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这支教师队伍承接了众多重大研究课题, 获得了精英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同时收获了大量研究成果并出版了大量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 同时教师能给学生提供积极主动的服务, 使学生能利用各种渠道自主探索学习知识与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

在课程设置方面, 拥有和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 建立基础宽厚、学科交叉和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架构和多种选择的可能性。通过多次选择、逐步到位的机制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更多的选择自由, 有利于学生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知识架构和发展途径, 这些均为精英教育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高素质的专业生源使精英教育实施顺理成章

上海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生源评定以一本分数线为基础, 同时还十分重视考生服务于社会的精神和社会实践才能, 招进了一批来自广西、湖南、江西等农业大省的学生, 这些省份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这批学生也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社会实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大众化背景下的战略定位, 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农业领域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大众化定位下的精英教育将助推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在朝普及方向发展, 实现向精深方向发展。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来看, 在今天美国哈佛、加利福尼亚大学比它们在没有大众化部门时更加精英化了, 同时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 高等院校或者特色专业需要把重点放在从塑造个性转向培养更为专门的技术精英上。同时精英型教育需要在专业规模扩张和保证教育质量两方面进行权衡, 需要对培养模式进行审慎抉择。

三、精英教育“异化”———大众化教育中的学业导师制

大众化教育中的精英教育是采用“早期淘汰机制、胜出者接受专门教育”的英国式庇护流动模式, 还是“将选择过程尽可能推迟, 所有人都可参加公开竞争, 最后产生少数精英”的纯美国式竞争流动模式, 目前悬而未决。然则在知识经济时代精英模式称号的选择相比精英教育的功能则显得微不足道了。当今精英教育的功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与传统的精英教育为国家培养官僚学术人才的功能相比, 知识经济、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的功能更多的关注经济因素, 是社会的良性发展。西方的发展模式也证明了精英教育是大学的必然选择, 而像英国牛津、剑桥, 美国的耶鲁、哈佛之所以成为科学的殿堂、英才的摇篮, 其特有的导师制功不可没。因而作为精英教育“异化”形态的学业导师制有望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现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育精英人才的战略工具。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育模式的转型可以以学业导师为切入点, 本科生导师制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导师给予学生学业生活, 做人和治学双面指导, 有利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业导师的职责在于提供给双方共同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机会,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思考、工作的能力, 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放而不弃。

1、导师制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

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 他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导师协助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 指导他如何取得进步。导师的责任是鼓励创造性的进行探索, 建构和再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导师制有利于对精英因材施教, 在专业上精耕细作, 挖掘和开发他们的潜力, 从而促使独立钻研、开拓创新, 导师制为精英的培养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而且师生研讨过程中的辩论及讨论, 有利于倡导在导师和学生间积极的思想交流, 要求提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 也锻炼了精英的逻辑思考及临场反应能力, 同时它培养起了精英人才的自尊、自信和自我展示的热忱。

通过导师制, 我们可以把大学的集体教学与导师的个别辅导相结合起来, 把学业发展与个性发展、生活价值观教育等结合起来, 培养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通过导师制, 能够反映精英培养方式上的独特性————自学、独立思考、触类旁通、全面发展。再加上独特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实现了对精英的全面培养。

2、基于导师制的系统培育机制

在教学目标上, 强调发展智力重于获得知识;在课程和专业设置上, 改革专业教育, 实行选修制, 强调教育目的的内在性, 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 反对教育外在的功利目的, 重视学术性专业与课程;在教学内容上, 以培养知识面宽的博学精英而不是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作为确定内容的标准;在教育目的上, 强调自发原则,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重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能力的培养等。在这种系统培育机制下, 我们可以逐步积淀注重学术与自由、重视知识内在价值、强调发挥个人才智和潜力的传统。

3、学业导师制的推行措施

采用学业导师制培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优点是:一来可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创建优势专业;二来能给专业突出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展示才华的平台。具体的推行措施与方案包括以下方面。

(1) 基于本科新生自愿自主并结合对其分类分组推行学业导师制。在新生进校时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并组织专业教师对他们进行严格的面试, 经过筛选, 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分类分组, 学业导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与潜力技能特长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整, 因材施教, 力求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深造、提高, 成为专业造诣较高的人才。

(2) 通过“教学机制”促进学业导师制。基于学业导师制的精英培育方式从封闭型、象牙塔式的精英培养逐渐转变为自由的全方位的培养, 从单一的学科设置发展成为多样的、可供选择的学科。同时不断改革教育与教学, 课程体系, 除了正常开设的课程外, 我们还可以根据其专业发展的需求专门增设相关课程, 例如聘请图书馆经济管理专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数据库分析介绍、文献索引、文献查新,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法等。

(3) 学业导师作为本科生提高专业水平、进行科研立项的指导者。学业导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学术活动从而提高专业水平。组织学生参加导师所在课题组或导师个人的学术研究活动,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和科学研究思想。大学生如果能参与科研课题, 会使创新性潜能得到及时发掘。

摘要:文章系统梳理我国高等院校战略布局, 发现高等教育目前陷入“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模式两难选择窘境。文章基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现状, 提出合理的师生比、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学术创新团队、高素质专业生源基础使得该学科可以走出这一困境, 实现大众化定位下的精英教育, 其在实践中表现为学生导师制, 导师制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 同时文章提出了基于导师制的系统培育机制与具体推行措施。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异化,学业导师制

参考文献

[1]老教授协会课题组:高等学校精英教育定位问题的探讨[J].高教与经济, 2007 (1) .

关于高职精英人才计划的研究 篇6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当前的高职院校普遍实施的是大众教育模式, 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针对大众学生, 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面广, 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大而全。但是, 高职学校的招生方式多样性, 包括普招、对口单招、自主招生等。同时, 生源地域东西部教育也存在差异。这些原因将导致入校学生的基础有差异。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又没有提供更好的提升空间, 导致这些学生很容易随波逐流。久而久之, 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就业层次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层次, 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看到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希望。

学校教育活动的本质, 就是启迪智慧, 开发潜能, 提高学力, 促进学生自主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两千多年前,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并以身立教。教育发展到今天, 我们必须承认,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质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成为成功者的愿望和需要;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 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必须坚信: 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并通过适合他们的教育, 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

实施分层培养, 针对一些优秀学生, 采用“高职精英人才”的培养模式, 不仅可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水平, 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 提高高职学院的社会知名度, 而且可以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教学工作良性循环, 进而提升整体高职学生质量。

二、高职精英人才计划的设计

精英人才是指受过良好教育, 具有某些专门知识或专业特长, 个人素质较好, 能力较强, 可以在政府或其它专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技术专家或行政助理人才。对于高职院校, 相比普通学生培养, 高职精英人才培养需要学校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这就要求学校勇于创新, 在明确培养目标、人才选拔、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环境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完善。

1. 明确精英人才培养目标

精英人才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具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 善于与人沟通, 富有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 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 健康的体魄, 较强的自信心, 能做到诚信守则。

高职精英人才需要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熟练解决常规工作任务, 并能胜任更高难度的挑战。同时, 作为高职精英人才, 还应获得行业认可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2. 制定合理全面的精英人才选拔方案

人才选拔在精英人才选拔中至关重要, 好的苗子才能培养出精英人才。人才的选拔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面, 要能真实反映学生综合素质, 尤其是今后的发展潜力。选拔形式可包括笔试、操作和面试, 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质等。

3. 采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精英人才计划更不能缺少企业参与。只有和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 而且需要深度合作, 让企业全程参与精英人才培养的方案制订、选拔、培养、实践和就业等环节。整合企业和学校的各项优势资源, 把一些优秀学生合力打造成行业精英人才。

4. 构建“课证融合”课程体系

结合专业领域, 在精英人才培养方案中引入市场成熟的职业认证体系课程, 如思科、华为等认证体系, 构建“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中采用认证教材, 把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为今后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5. 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

师资力量是教学的关键, 要培养精英人才, 就需要能够教育、引导精英人才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可以由学校和企业人员构成, 优势互补。

6. 合理利用校内外实训环境

结合高职精英人才培养需求, 建设先进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企业实训基地, 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精英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三、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从2013年开始, 我院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和南京建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深度合作, 组建“网络工程精英班”。至今, 精英班30人已初见成效。有6人获得H3CTE ( H3C认证网络排 错专家) , 20多人获得H3CSE ( H3C高级网络工程师证书; 在2014年“H3C杯”全国网络技术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 三等奖1项; 在2014年江苏省高等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这些优秀的精英人才在行业中供不应求, 深受好评。

总结我院高职精英人才计划的实施经验, 在实施计划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下:

1. 提高对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认识培养精英人才的必要性, 重视精英人才, 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这一思想, 使学生产生精英人才意识。我院领导和教师对“网络工程精英班”高度重视是成功的决定因素。由于大家的重视, 很多问题得到快速有效地解决。

2. 学生选拔宁缺勿烂

由于时间比较紧, 在学生选拔过程中, 简化了个别环节, 尤其是面试环节。导致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 致使个别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学生进入班级, 对精英班的整体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3. 充分发挥企业在精英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企业是精英人才的最终归宿, 只有企业了解真正的人才需求, 同时也拥有真正的精英人才和培养精英人才的环境。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明确分工, 各自优势互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人员和工作环境, 这对精英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

4.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保证好的学习效果。要让学生形成良性竞争, 师生和学生之间保证顺畅的交流, 经常开展技术或经验交流活动。给一部分特别出色的学生提供机会, 如让他们参加比赛或考取更高级别的专业证书, 推荐到知名企业实习、就业, 让他们脱颖而出。对这些学生做好宣传工作, 从而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保证教学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吴向明, 陈煜.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规格研究.中国高教研究, 2008, (2) .

[2]蒋玉玲.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背景下分层培养模式初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0) :4.

培养精英要从做义工开始 篇7

美国的大学, 在行政、组织和文化上, 都鼓励学生出去当志愿人员。有不少学校把志愿服务包括在正式的学术课程之中, 或者帮助学生在当地社区发现当志愿者的机会。比如耶鲁大学每年都送自己的学生到纽黑文最差的学校作义务辅导, 并为此设奖。学生通过义工的经历了解了社会, 锻炼了自己, 奠定了日后事业成功的基础。

这一切, 恰恰说明了美国高等教育中精英的概念和我们有多么不同。人家衡量精英的准则, 是看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参与基层社会的生活, 有多大的现实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义工经验发现了社会, 有了使命感, 强化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我们国内理想中的精英, 则是看其比基层社会有多优越, 似乎和老百姓的距离越大就越好。这也难怪, 美国的大学生毕业后, 都比较任劳任怨, 更肯从基层做起。而在我们这里, 虽然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许多学生还是心比天高, 不可一世, 乃至有人打着能够适应一切工作的旗号参加招聘会, 但雇主一问能否扫地就怒火冲天, 把对方痛斥一顿。我们的精英教育观不改变, 我们的大学就会培养一代没有行动能力的精神贵族。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篇8

关键词:都市报,专栏评论,思想启蒙

一、领航者———《南方都市报》

作为国内都市报的领航者,隶属于南方报业集团下的《南方都市报》自1997年办报之日起就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作为其经营理念。它不仅是中国版数最多的都市报,同时在国内首创分叠出版模式,每天出版A、B、C、D等叠。《南方都市报》以广州为根据地,现已全面覆盖珠三角地区,成为该地区发行量最大和颇具争议性的媒体。鉴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言论环境的相对宽松,《南方都市报》的时评一直受到广泛好评。无论是每天一篇的社论,还是具有专业色彩的“个论 / 众论”版、亦或是周日呈现的《南方评论周刊》,都具有与整个报纸高度契合的个性特征。

如果将目光投入到《南方都市报》的时评演替中来看,它本身也伴随着报纸经营者的理念和整个报纸的风格在不断微调。南都时评的发展轨迹经历了一个从精英表达 (主编羡键)到组织表达(以社论为主),再到公众表达(倡导公民写作), 最后集中寻求组织表达和精英表达(以个论为代表)的平衡点上。[1]如今,伴随编辑的几易其主,社论仍然成为南方都市报每天必有的“规定动作”,而在“自选动作”上,从“个论”似乎更能窥见其时评的精英化风格,这种风格直指其思想启蒙的试探行为。而如果将视野渗透到中国的近代发展史,早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则就已经被定为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而在以受众为本位的传媒生态下,细分受众、精准定位,都市报大都将评论话题、评论方式、语言风格定位于“公民表达”的范畴,以期读者能懂、易懂,追求表达的到达效果, 所谓公民表达即是在这种判断力之下做出的执行决断。而相反在鼓吹公民写作的背景下,媒介报纸所具有的启蒙特质反而被削减。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方都市报》开始了其精英化办报的全新理念。

本文即以时评个论版为分析对象,试探求其内在动因、个性特质以及启蒙特质。

二、《南方都市报》“个论专栏”分析

笔者选取了《南方都市报》时评“个论”专栏进行统计,时间截取2014年3月1日到8月31日,经统计,这6个月的“个论”专栏共有文章409篇,涉及25个栏目。表一选取篇数排名前10的栏目呈现其篇数以及占整体篇数(409篇)的百分比。另有科学精神、美国来信、媒体思想、春秋小议、社会政策、岭南话题、南桥专栏、虚拟 @现实、非洲观察、人文精神、文艺春秋、媒体观察、公益观察、公共观察、说文解字等15个栏目以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个论”的独特化精英视角评论。

(一)话题关注———包罗万象,重点突出

由统计可见,这409篇分属于25个不同的栏目,由于栏目侧重不同,分属领域略有差异,这决定了其时评个论版块内容的丰富,以及话题的多样性。政治领域的“公共政策”“中国观察”、经济领域的“经济人”“财政观察”、法律领域的“法的精神”、教育领域的“教育话题”、科学领域的“科学精神”等等。上至国家政治形势和经济政策,下至热点舆论焦点、民生话题,个论以其栏目的丰富性囊括几近所有类别。但是,栏目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重点关注的对象会淹没在浩瀚的话题设置中。由表一可见,在这409篇中,政治、经济、法律、教育话题所占篇幅明显多于其他,这也显示出该报在个论层面的关注重点和关注取向。《南方都市报》坐镇珠三角地区,主打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态势,经济政策的解读是其受众的主要关注点。而对于法律政策、公共政策的的研判与传播更加必不可少,这关系到报纸受众的切实生活,给予其行为方式和路径目标的参考,用专业化解读的信息服务于受众。比如经济学博士赵晓在三月初“经济人”专栏的文章《2014年楼市:颠簸难免,不会崩盘》[2]就从市场上看空中国楼市甚至传言“崩盘论”的情绪出发,提出自己的专业观察,从历史原因、城镇化发展、生产资料、土地财政、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的背后因素等方面分析,得出楼市会“颠簸“,而不会“崩盘”的结论。这无疑会给观望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以启示。而法律工作者吴元中的专栏文章《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才会产生法律信仰》[3]就从《教育法》的层面直斥北京市出台的《随迁子女在京可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认为其具有歧视特征,并指出“只有切切实实培植法治的土壤,人们才会真正培养起凡事寻求法律、依照法律办事和解决问题的法治风尚。”可谓一针见血。

(二)评论员———行业精英、专业背景

与其他都市报热衷培养“本报评论员”模式不同,《南方都市报》采用“就地取材”的模式———以约稿方式构建个人专栏,用个人专栏构建专业个论版。具体说来,即每期的个论话题在经编辑商讨后,会邀请各方专家来撰稿评论。这里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秉承精英化评论的特征:专业人士专业解读;第二,高品质带来良好的收益使得报纸可以有能力广泛约稿;第三,专业的呈现是广泛的,体现之一就是数量庞大的精英化评论团体。这是其他都市报难以企及的。如表二所示, 这些专家均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具有相关领域的学科背景或者从业经验,以此呈现的评论可谓专业而深入。这些评论员并不是该报的专职评论员,而是以“特约”的方式,以专栏作家的身份来呈现观点。虽然“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报立场”,但是评论所呈现的物理方式———版面和纸张———从一定侧面又说明:选择此人此观点,就是报纸的立场,至少是其立场的倾向。除此之外,个论版在评论员选取上还突出体现了两个特点:首先是评论作者的集中性与连续性。由表格可看到,马红漫、赵晓、吴元中、金泽刚等所发表的篇目数占到了绝大多数,这一方面体现出编辑在选择作者时的偏好,另一个层面上也体现出该作者的专业水准以及在读者群中的口碑与认可度,这从侧面也提高了时评专栏的专业化程度。其次是专栏的锐化。这里的锐化体现在对专栏统一性的要求上。由于专栏类目繁多,作者人数多,让一个专栏只属于一个作者的方式无疑可以树立品牌特征。叶青的“财政观察”、刘洪波的“无限杂思”、才让多吉的“虚拟 @ 现实”、鄢烈山的“春秋小议”无不具有作者强烈的个人特色。这个特色一方面树立起作者个人的文字风格,另一方面也成为“个论版”的个性特征。

(三)评论方式———摒弃“正确的废话”,用专业解读“专 业”

笔者对比了时下都市报评论的方式,“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评论惰性散见于各个版面。在论说过程之中无不体现着“正确的废话”这一浮于表面、不具有说服力的特征。这个问题的根结在于评论者并不具有某些领域的专业知识,只是用一个外行的逻辑来试图推理出自我的认知,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每一句都正确,每一句都毫无见地,而这也是“公民写作”的一个误区。为了避免陷入这种窠臼,《南方都市报》用专业来解读“专业”。此即用具有专业背景的评论员,在评论方式上采用专业知识试图解读。比如在埃博拉病毒引起极大关注之时,曾经从事过医学教育的科学作者张田勘在科学精神连发两篇个论《为何叫它埃博拉》[4]和《埃博拉的“零药物”之忧》[5],前者着重介绍这种新型病毒的历史及其传播途径以及最新研究发现;后者作者主要论述为何自1976埃博拉大规模爆发以来一直无有效药物控制的原因,并最终指出,“孤儿药和孤儿疫苗”的现实困境。由历史追溯,到现实拷问,如果不是作者具有相关的学科背景和广泛的涉猎,是无法做到这些的。又例如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张千帆在《法的精神》专栏撰写的个论《入学资格审查不应超出 < 义务教育法 > 要求》[6]从《宪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具体法条规定出发驳斥北京市教委出台的“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一时间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就是所谓的专业人士解读专业问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摒弃“道德呼吁”“歧视说”等诸多看似正确实则效果并不明显的说辞。

三、从“公民表达”到“思想启蒙”———尊重说话的权力, 更看重思想的澎湃

任何一家媒介都存在于整体的媒介大环境之下,在具有整体宣传特性的同时,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读者对象的不同、受众层次的划分往往会是媒介显现出自己的个性,从而在整体报业竞争中实现社会效益和媒体效益的双丰收。《南方都市报》就是这种改革探索中的佼佼者。其精英化的评论模式不但在业界具有指标性作用,而且也收获了受众的口碑。其不仅仅局限于惯常的公民表达,更试探性地探求公民表达背后的思想启蒙作用。无疑,这种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的评论已经经历过四次热潮: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以《人民日报》“今日谈”等为代表的小言论时期;二是80年代后期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为代表的杂文热;三是90年代后期以来,以《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为代表的时评热;四是90年代后期以来,以《北京青年报》“今日社评”为代表的新型社论的兴起,较之以往的社论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7]

创刊于1995年3月20日的《南方都市报》在创刊之初就开设“市事论语”专栏,而直到2002年3月4日《南方都市报》的改版,时评版才算正式出炉,一时间在国内引起极大轰动。2003年4月时评版扩展为“社论”和“来论”两个版。值得注意的是,类似外国媒体的“读者投书”,《南方都市报》开始提倡公共空间内的“公民写作”,强调“民声”。来论版发表普通读者的投稿,一时间成为街谈巷议的标杆性报纸和核心的话题媒体。2004年3月1日,南都再次改版,将“来论”改成“个论”,并且压缩对于读者来信等内容的刊发。自此便开启了南都精英化评论的时期。

而这一转变发人深省:“处士横议”的流行,标榜着一个公民时代的到来,为何在这种大环境下南都却逆潮流开启“精英评论”的先河?原因有二。首先用时任编辑李文凯的话来说“此前‘来论’版的层次较低,其中的许多发言,多是以知识的碎片为工具,论证的角度、过程与结论,也因此往往难有独特价值。”这显然是与南都的精英化报纸定位相背离的,南都的报纸定位并不在于煽情而过度娱乐化的报道,与其它都市报相比,南都则更看重一张报纸的“历史价值和它的思想性”,这在同类的都市报中出类拔萃。因此,碎片化的评论方式并不足以承担起“启民智”的艰巨任务,而这种碎片化似乎更适合在网络媒体上流行,而油墨纸张上文字才是思想澎湃的战场理想空间。其次受众的重新定位。其核心读者群是城市白领和最关心政治的经理阶层,因此,从选题设置到评论人员组成到内容的展开,无不倾注了精英阶层的话语逻辑与表达方式。显然,这些受众更看重评论的品质和带给自己的思想判断,这种参考是“读者来信”所不能代替的。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篇9

Part1:生源顶配

在国内众多高校中,获批建立的文科基础学科基地班仅有51个,而仅有的这数十个高校基地班,往往在招生名额、考生分数、考生质素上又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除入校时招收综合素质最优秀的学生外,大多数基地班还实行“淘汰政策”,根据每学年的考试成绩来决定班内成员的去留,并及时吸纳普通专业的优秀学子加入,以保证基地班在各项指标上实至名归。

Part2:师资顶配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仅是对学生,基地班对于老师的入围资格也有着严格限制。高校官方列举出的教师职称、教师头衔在此不做赘述,总之,各学术界名流、泰斗均可能成为你的恩师。能随时跟仰慕已久的教授、大师一起讨论学术、生活,绝对是件不可多得的妙事。

Part3:政策顶配

基地班就好比直辖市或者经济特区,无论是在经费调拨、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就业、研究生保送方面都有着普通专业无法企及的优势。以云南大学历史基地班为例,单是“本科优秀学生奖学金”一项学生奖励上,基地班学生就比普通专业学生多了10%的获取机会。而各基地班的考研保送率,更高达30%~50%。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篇10

一、完善竞赛的管理制度, 确保竞赛持续发展

基础力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是竞赛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障, 是竞赛成功举办、持续发展的前提。制订竞赛的规章制度主要是为了明确竞赛的目标宗旨、出题原则、考试阅卷、宣传手段等, 在所有环节上均需精心策划, 严密组织, 以确保竞赛顺利进行。

1. 目标和宗旨。

竞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基础力学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竞赛的形式, 考查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 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和竞争实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 促进精英教育。另一方面, 不同的学校, 不同的老师, 通过竞赛来检验教学效果、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创新。

2. 出题原则。

基础力学竞赛不仅仅是一场考查大学生力学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的考试, 而是一个考查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平台。竞赛命题要涵盖基础力学的课程教学大纲全部内容, 计算题难度适中, 可一题多解, 强调解题的灵活性和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概念题覆盖面广泛, 强调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对基本概念的透彻领悟。竞赛内容不再是单纯考试型的题目, 而是融基础性、趣味性、灵活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描述题, 不仅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技巧, 更要锻炼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概念, 还要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不再是直接简化后的力学模型, 而是给出生活或工程中的一些有趣现象或故事, 这样就必须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力学问题, 即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 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归纳和简化, 抓住问题的核心与本质, 在分析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提高力学建模能力, 从而可从多方面考查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考试阅卷。

考试过程中监考人员应严格执行考场规则, 认真履行职责, 维持好秩序, 做好试题保密和试卷的保管工作。考生要证件齐备, 按考号入座, 关闭通讯设备, 将物品放在指定地点, 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杜绝舞弊抄袭。阅卷工作在指定地点进行, 统一评分标准、严谨规范, 学生信息密封, 确保竞赛的公平与公正。历次的考试各个考场纪律非常好, 从未发现任何违规现象, 表现出各校参赛学生的优良品质。

4. 宣传手段。

对竞赛的规则、竞赛过程和竞赛结果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 加强宣传工作。为了提高学生对基础力学竞赛的认识, 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 应该通过校园网、海报、展板、条幅和专题网站等加强对竞赛的全方位宣传。这种宣传不仅是获奖后的报道和嘉奖, 更应该包括竞赛的目的和意义, 使力学竞赛成为受关注、有影响力和有吸引力的活动。

二、组建优秀教师团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竞赛是对高校基础力学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验, 是培养精英人才的有效手段。竞赛中学生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 离不开平时教师对他们的培养和指导。所以要组建一支由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一定科研经验的教师为主体的团队,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的训练。

1. 注重力学基础及综合求解能力的训练。

强调力学基础的重要性, 并要求学生加强对力学基础的理解、思考和应用, 到学生错用某些力学基础或对力学基础不理解的地方, 要及时纠正或讲解, 最终达到学生能够熟练与灵活地应用教材中的每一个基本概念、公式、原理、知识和方法。

提高学生公式推导和解算能力, 微积分、极限等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 鼓励学生从数学上寻求一些较为简单的求解方法来简化复杂问题, 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注重理论知识的拓展及寻求获得新知识能力。

通过竞赛活动, 促使学生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当中,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运用习得的分析方法和掌握的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改进建议,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将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追求转化为刻苦学习、勤于钻研、奋发向上的行为表现。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趣味性、挑战性, 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发现、探索未知的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以及不怕困难、努力攻关的顽强意志。

3. 训练创新性思维及触类旁通的能力。

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 而在平常课程教学过程一般情况下此类训练又较少。怎样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可采用引导式、探究式、启发式和互动式等教学方法, 并把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发散思维, 能从多个方面去思考,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探讨和多理论联系实际。

4.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使学生养成动眼、动手、动脑的习惯, 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分析问题、推测推理、领悟知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鼓励学生参与主讲教师的科研项目, 当好科研助手, 通过和老师一起开展研究工作, 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部分竞赛项目可直接取自于教师的科研课题。

三、加强实验教学, 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基础力学竞赛, 非常注重考查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协作意识、组织能力和竞争实力。将生活、工程与科技中提炼的力学问题转化为颇为有趣的团体动手合作赛题, 通过竞赛进一步展现学生们的聪明才智, 提高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团队分工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现他们对科学问题的深刻理解、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训练有素的动手能力。这方面可以通过力学实验教学来实现。

1. 将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与理论创新能力同样的高度。

为了促进实验动手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训练,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己动手制作作品, 强调他们是一个团队, 必须精诚合作, 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加强集体主义荣誉感, 而不要搞个人英雄主义。目前实验教学还是基础力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要全面提高力学教学质量, 必须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为推进和深化基础力学教学改革积累经验。要不断开阔设计教学实验的思路, 更新教学内容、实验内容, 设计出与工程实际相关的设计性、研究性和综合性教学实验, 同时增强教学实验的深度和广度, 增加层次性和趣味性。

2. 加大实验室开放制度。

让学生用更多的课余时间在实验室中练习制作、编程、交流和思考。同时, 也要求在基础力学实验里, 减少或改进原来简单和验证性的实验内容,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程序设计方面的实验内容, 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发现、发明的浓厚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拓探究型的学习方法, 形成发展型的知识结构。

四、注重赛后总结经验, 不断提升竞赛水平

基础力学竞赛的结果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反映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每年基础力学竞赛结束后, 召开一次研讨会, 通过总结交流, 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教改提供借鉴。同时找出竞赛中的经验与不足, 不断改进, 使竞赛能够越办越好, 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影响力, 围绕竞赛改进提高设想包括:

1. 使竞赛与基础力学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密

切结合, 推动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 逐步从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推广到基础实验力学, 使学生不仅仅是理论课程水平的检验, 而是实验创新的平台。

2. 通过参加竞赛, 促使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拓宽

知识面, 对自己的力学学习进行一次检验, 扩大力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每年的竞赛成绩分析, 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相差很大, 目前, 采用的是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 为了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空间, 正在探讨摸索是不是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 从最基本的真我内容到主动创新实践案例教学等模式。

3. 通过对竞赛获奖学生的表彰和宣传, 在校园里营

造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促学风的目的, 条件成熟逐步建设基础力学网站, 集竞赛、课程教学、辅导答疑及研究为一体。

4. 使基础力学竞赛成为大连市各校师生之间的一

座交流合作平台, 开阔各校力学教学的思路和视野, 分享教学成功经验, 拓展完善教学内容, 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基础力学学科发展。

总之, 构建和完善基础力学竞赛机制, 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 引导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 选拔和发现优秀力学人才, 促进精英教育。因此, 应该将竞赛纳入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建设中, 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 使其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团队精神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基础力学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锻铸学生的团队意识, 进而对推进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 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 促进精英教育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增强基础力学竞赛的积极作用, 促进其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 应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竞赛运行机制, 规范竞赛管理的各个环节, 以提高基础力学的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精英型人才。

关键词:基础力学,竞赛机制,力学教学,精英教育

参考文献

[1]韦玮.试析学科竞赛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3) :86-88.

[2]黎建辉, 刘超良.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 (3) :119-121.

[3]董方旭, 况晓慢.高校学科竞赛运行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4) :32-33.

[4]蒋西明, 邓明, 徐云.构建学科竞赛体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25 (2) :130-132.

[5]高云峰.第6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出题思路及说明[J].力学与实践, 2007, 29 (3) :93-95.

[6]李道奎, 丛广年.第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题型变化-浅谈大学生力学竞赛辅导中应加强的方面[J].力学与实践, 2008, 30 (1) :106-107.

[7]庄冠冠, 李建英.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网络财富, 教育前沿, 2010, (8) :18.

上一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下一篇:个人房地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