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2024-07-07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共12篇)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篇1

温州地域文化中创新创业意识早已深入人心, 在温州中职学校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近年来, 温州市根据“义利并举”的永嘉学派事功文化和“敢为人先, 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 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养成创业素养, 掌握初级创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 以创设创业校园文化为重点, 结合专业和岗位特点, 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创业教育。全市已启动实施了“中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行动计划”, 组建了温州市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制订了《温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和《温州市中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活动方案》, 全面使用了创业教育地方教材。全市现已有省级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基地4个, 市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5个、创新创业星级社团15个、创新创业之星40名。各地各校在中职文化课、专业课教学中主动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把两创教育从常规课堂、实训课堂拓展到社团课堂和实践课堂, 在课程、课内与课外三个层面营造出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一、明确实施原则, 立足全方位推进

一是全面渗透原则。各地各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渗透到各个专业、各门学科。除独立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依托德育课、专业课优势开展创业教育外, 文化课教学积极渗透、融合创业教育。既通过显性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 又通过隐性课程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二是全员参与原则。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推进创业教育。各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主动渗透创业教育。各校着眼于全体学生, 开展创业教育。三是全程引导原则。各校根据本校专业特色和学生教育发展的规律, 对创业教育内容进行分层实施, 通过感性认知、理论积淀、创业指导、模拟实践、项目孵化、毕业设计等环节进行全程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完成创业计划设计。

二、开发教学资源, 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根据中职创业教育特点, 温州市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课程设置, 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增设、规范创业课程, 积极构建有温州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2005年编写了地方课程《创业指南》供全市中职学校使用, 书中选取了9位创业成功的温州本土企业家的创业演讲实录, 以“实例+案例+讨论”的形式, 为学生提供了创业范本。该书被《光明日报》等媒体评为“打开温州人精神的金钥匙”。2011年组织一线骨干教师在《创业指南》基础上修订出版了《创业在温州》, 融入了更多的乡土元素, 在全市中职学校高一段学生中使用, 《浙江教育报》曾刊出书评。2012年又出版了《创新在温州》, 供高二学生使用。除用好地方课程外, 各职业学校还积极开发凸显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 作为各类专业的选修课或德育班会课。全市已研发《温州人创业精神读本》等创新创业教育校本教材13本。这些地方课程具有浓郁的地域气息, 特别富有感染力和可信度, 深受教师、学生喜爱。各职业学校还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学科渗透融合, 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积极推进创业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将学生创业教育纳入了2013年温州市教育局出台的《温州市中学生教育质量评价实施方案 (试行) 》。不断加强中职创业教育科研工作, 充分发挥11所省中等职业教育创业课程教学试点学校和16所市中等职业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学校的作用, 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其中, 笔者主持的《温州市中职创业教育地方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获温州市职业教育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职业教育成果二等奖。

三、加强师资建设, 提升教学实效性

温州市多措并举, 积极打造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一是加强培养培训, 把创业教育纳入中职学校教师的培训考核范畴, 有针对性地实施全员或专题专项培训。2007年, 组建了温州市中职创业教育研究实验小组, 并有序开展研讨活动, 提出了“虚拟园地, 激情创业”的组训。在此基础上, 于2012年3月成立了温州市中职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研究班, 首批由来自全市28所中职学校有较好素质、热衷于中职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专业 (学科) 的35位教师组成, 定期举行公开课、论坛等形式的教研活动。组织创新创业联盟成员赴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佛山市陈村职技校学习考察创新创业教育及办学经验。进一步完善了教师 (含文化课教师) 下企业制度, 建立了专职创业教育教师交流平台。学校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虚拟教研组”。二是组建兼职教师团队。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聘请校外创业教育导师, 逐步形成创业教育讲师团。温州市职业中专、温州华侨职业中专、平阳县职业中专等聘请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讲课, 让企业能人、优秀毕业生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瑞安二职师生开展了“走访校友活动”, 市规划课题《中职学生寻访校友足迹活动的实践研究》获三等奖。永嘉县职业中学利用双休日定期请奥康或红蜻蜓集团的主管来校给学生授课, 传播企业文化。三是实行政策激励。进一步改革中职教师的评价指标和方式, 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在工作量、职称和荣誉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2011年举行了“中职课堂教学 (文化课、专业课) 渗透创业教育的资源库评比”。2013年10月举办了50人参加的“渗透中职创业教育的中职课堂教学教师素养提升”90学时的培训班。2011年以来, 共有3人被评为“中职创业教育”的中学高级和一级教师, 1人被授予“市级骨干教师”荣誉。中职创业教育地方课程专任教师队伍从无到有, 有序成长。

四、丰富活动载体, 营造创新创业型校园文化

从2009年开始, 温州每年一次召开全市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 提倡企业文化进车间, 专业文化进教室, 地域文化进校园, 要求各中职学校从精神文化、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方面入手, 抓好有声 (声音) 有色 (特色) 的校园文化建设。各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 如橱窗走廊、楼宇墙壁等, 积极宣传先进的创业知识、创业文化和创业典型, 特别是本校优秀毕业生的创业事迹, 努力从细节上打造创新创业型校园文化, 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视野。现在, 温州中职学校的教室布置融入专业建设, 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班级师生们通过精心制定的班训、富有专业特色的墙体设计、幽雅逸趣的学生作品展示区、活泼俏皮的课桌椅面贴纸、电脑媒体使用等扮靓教室。温州鞋革职专以鞋类专业特色为中心, 处处营造鞋文化氛围, 在各个醒目的墙面分别挂上鞋文化图片, 如鞋文化史、中外著名鞋企、鞋和营销行业的名人, 同时确立以培养有素养的职业人为德育核心, 常规活动接轨企业, 如把午自修改为午间技能操练, 把艺术节改为校企文化节, 把科技节改为中职技能节等。《温州日报》曾刊出《职业文化装扮教室—走进教室便知是何专业》一文, 充分肯定我市职业文化装扮教室系列活动。各职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鼓励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鼓励社团按公司模式运作, 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能力。如温州职业中专提出了“学做准职业人”活动。龙湾职技校开展了“创设职业情境, 建设专业文化”的主题社团活动, 市规划课题《创业教育视野下中职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获二等奖。学校不仅给创业类社团配备指导教师, 还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各地各校积极开展中职学生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 不断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五、加强指导和引导, 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和竞赛评比活动

1. 加强指导,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各地、各校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成长跟踪制度, 建立了创业导师智库, 积极聘请行业精英、优秀毕业生来校开讲座, 给广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经验和创业途径, 教育在校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现在,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设立中职创业教育指导中心, 配有专职创业教育研究员;省级及以上重点职校都设立了创业咨询 (职业指导) 室, 由校内教师与校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导师, 从途径、方向、程序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和模拟创业指导。

2. 注重体验,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各校将专业实习实训与创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根据专业特点梳理创业流程, 积极为学生创造、提供实体与虚拟结合的创业平台。温州市职业中专、瓯海区职业中专等在校内设立创业园或创业街, 鼓励学生申请专利, 鼓励学生创办网站推销产品等。永嘉二职、平阳二职等开办了“学生超市”。瓯海区职业中专受奥康等企业委托, 组织学生开淘宝网店, 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销售业绩。一些学校积极争取紧密型合作的行业企业和校友的支持, 建立了创业基金, 作为学生创业启动基金和奖励基金等, 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孵化创业项目。

3. 以评促进, 积极开展各类竞赛评比活动。

出台了温州市“创业职教之星”、“星级社团”和“示范基地”的评比方案, “十二五”期间培养创新创业之星100名, 评出创新创业优秀社团50个, 打造市级及以上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基地15个。连续五年举行全市中职学生“创业计划书”等项目的创业大赛, 作品报送省级创业大赛均取得不俗的成绩。2011年送省参赛的30件作品中, 22件获奖;10份创业计划书8份获奖, 其中两份为一等奖。2012年28件作品获奖, 其中一等奖4个。2012年11月, 举行了凸显“温州人精神”的中职学生征文 (演讲) 和职业规划设计比赛, 取得良好反响。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肩负着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特殊使命。中职学生“生于斯, 长于斯”, 动手能力强, 能吃苦, 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今后, 温州市将进一步深化创业教育, 以创业教育带动教育教学改革, 努力把中职学校办成“企业家的摇篮”, 从而不断提升中职教育办学水平和社会吸引力, 为温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摘要:温州地域文化中创新创业意识深入人心, 在温州中职学校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近年来, 温州市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养成创业素养, 掌握初级创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 以创设创业校园为重点, 结合专业和岗位特点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创业教育。在课程、课内与课外三个层面营造出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程,师资,活动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篇2

经过四十多年的曲折历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我国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已被正式列入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实现了从“劳动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第二是1999 年全国还只有 37 所高校开设该专业,2004 年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已增加到 61 所,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还被列为“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一个专业方向。第三是“人力资源管理”在过去只是个别学校的少数教师相对孤立地从事的专业处于自发发展状态。第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普遍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对该专业研究深度不够。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部分教师并不是科班出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不深入,现阶段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更多的也是处于学习和研究琢磨阶段,对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也难以建立一个健全的体系。另一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忽视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上的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只是给学生传授一些纯粹的理论知识,如何去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基本靠这学生进入社会后自己慢慢摸索,导致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缓慢。

(二)教学传统化和古板化

一方面是学课堂分离及学生与教师不能融合。教学是一个词语,“教”与“学”是不可分离的,有教必有学,有学必有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活跃性、主观性较强的专业,要让学生在活跃的环境学习。而许多老师难以认识到这根本点,上课时知识的硬灌、课堂气氛沉重、教师牵引力不足、缺少吸引点等现象,学生与教师无法融合成一个整体,整个课堂也完全分离开来。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当代学生的思想不够了解。现阶段的大学生都是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后走进大学,个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学习思想上也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考试内容,忽视了人文知识、社会交往、地理风俗等的学习,形成了思维比较封闭,反应较为缓慢。现阶段高校在培养该专业人才时忽视了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思想特点,一个开放性、活跃型的专业与经历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制度压抑后的学生相结合,怎么样去平衡之间的差距,目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三)课程安排缺乏严谨性

高校在培养该专业人才时,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学校课程安排缺乏严谨性,不能突出该专业的特征。高校在课程安排上随意性大,变动较为频繁,课程安排前后顺序缺乏标准,什么课程必须安排在初期作为铺垫或者帮助学生心理定位等,导致对学生进行跳跃式教学,难以把握住该专业的中心点,始终停留在一个摸索的阶段。学生产生了学习迷茫感,对该专业的兴趣下降。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一)建立相应的诱导措施

1、寻求人力资源管理资深人才。现阶段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短缺是高校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过程中一个严重问题,向外引进专业资深教师是高校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一方面是高校应制定相关的招聘计划,突出招聘信息的亮点,尽可能多的吸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资深人士前来。另一方面是高校应积极参加各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讨会、学术会议等在自身学习提高的同时努力去寻求该专业的资深人才,与其沟通交流,将其尽可能纳入到高校的教师队伍

中,从而提高高校的师资力量。

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一方面通过担任专业课授课任务,使教与学相结合,寻找自身需要提高的部分,从而更有目标的进行自我学习提高;参加有关科研课题的研究,结合送出去进修,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引进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型观点;参加本专业学术会议等培养教师。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保持良好的关系,使教师能走进企业,深入企业从事实践操作,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使理论得到深化,同时改变以往理论脱离实践的授课模式,促使培养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创新化,开放化

1、课堂形式多元化,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现阶段高校的课堂都处于呆板、死沉的气氛,一直处于教师唱独角戏的形式,而活跃型、开放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需要一个互动性的氛围来拉动学生,促使学生建立起一种活跃、敏捷的思维,提高个人的主动积极性,使其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个性,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各种创新方法,比如:将专业知识与游戏相结合、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等等融入到课堂中,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来打动学生,将课堂打造得更加丰富化,突出课堂的特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专业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篇3

关键词:教学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人才培养

现在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强度不断增大,同时也对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归根结底是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极速发展,从而逐渐呈现出动态变化状态。因此,研究探索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以此来满足市场变化。创建南华人才的特色。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结构,塑造出更具南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出基础扎实、专长突出、适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特色人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专业高级人才的要求。更好地、有序地运作教学,使大学科、大专业更好地执行,以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结构,更好地实现“培养出基础扎实、专长突出、勤勉务实、适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和研究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彰显南华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一、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专业和学科的新框架

(一)学科融合交叉

现在学科向边缘化与综合化方向发展,各个专业会发生融合交叉的现象。依据整体化的教育理念,调整学科的结构,逐渐消除各学科的边界,设立具有一定兼容能力的大型学科。在本学科内让学生把握系统知识,留意其他学科的知识在本学科内的作用及推广使用。此外,还应该多注重知识的选择和相互融合,进行系统优化,以展现出整体化的教育理念,建立培养人才的新框架。

(二)基础和应用的学科一视同仁

调整学科结构,根据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加强自身优势学科。优势学科是应用学科,所以应加强。但在加强的同时,还必须正视基础学科同应用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不仅需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保障就业发展后劲,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的能力,以拉近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为新兴的学科铺垫道路

发展新兴的学科,以及时为新兴的产业培养合适人才,输送新的血液。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新兴产业的变化进行科研,研究学科与其之间的联系。

二、深化教学改革多途径多形式加强通识教育

(一)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素质创造良好环境

1.将完全学分制度逐渐推广

当前人才培养的重点应该是对复合性应用人才的培养,新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需要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一视同仁。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素质创造良好环境。为了设置多数选修课,开设新兴的课程,教师就需要将科研和实际教学工作融合,及时更新大纲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及时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更新

更新教学模式,将教学、科研和生产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各个高校根据自己学校专业的实际情况,更新了相应的教学模式。

模式一:“3+1”。该种模式为在学校集中学习基础理论课程3年时间,第四年时进入社会实训并完成学位毕业论文。

模式二:“3+0.5+0.5”。该种模式为在学校集中学习基础理论课程3年时间,第四年的前半年参加社会实训并选择学位论文的题目,而后半年时在学校完成剩余毕业论文工作。

(二)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总体结构是在课程改革时首先综合考虑的,各个课程模块要明确在总体结构中的定位。学生要想能做到对今后社会快速变化的适应能力,就必须做到善于对每门课程从“广而博”中选择、重构“少而精”的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精选、精简和整合。授课过程中,不是讲授越来越多的内容就是好。学生应该将重点放在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基本态度与基本方法等,为了能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的质量上,而不是所教信息的数量上,授课者应选择和强调最重要的概念和技能。

三、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运行

谨记学生是教学观念中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要严记改变,善于分清主次,注重讲思路、讲要点、讲方法、选精拔萃,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要积极调动学生奋发向上的主动精神,培养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好的、有效的教学,有利于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地实施,有利于确保新型人才培养框架的实施和实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增加教学计划的弹性,加大实践的力度

推广价值与可操作性是教学计划中必须重视的,使得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以及学校的校情相结合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积极组织和加强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这样学生科技活动成效显著。

设置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一些环节要求学生必须亲自动手,做出实物是优秀的设计方案中必不可少且重要的一点。从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开展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这样可以更好地呈现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培养出具有南华特色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总之,优化教学运行,彰显南华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置有相当兼容性的“大学科”和大专业,培养人才的预见性和超前性,强调现代科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与基本方法上,可以使学生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上。做到解决学生学习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结构,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体现“南华人才”模式,而且还突出了“培养出基础扎实、专长突出、勤勉务实、适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和研究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陈肇田.宽口径、厚基础、分类培养计划的制定[J].高等教育研究,2000(16).

[2]蔡炎斌,林少菊,邓绍秋.适应学科发展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作者简介:

罗祎敏(1979— ),女,湖南邵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学运行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篇4

关键词:优化,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资源, 也是未来我国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旅游人才的大量需求。旅游业又是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别强的行业。因此, 高职院校必将担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的重任。下面结合高职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谈谈我国旅游人才的现状。

第一、旅游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当前, 我国旅游人才总体供给严重不足, 这与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未在本行业有效就业有较大的关系。根据调查, 很多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不选择旅游业, 行业内就业率普遍较低。第二、旅游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 造成毕业生专业技能不强、职业素质不高, 旅游人才供需出现结构性矛盾。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本科高校相似, 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应用性, 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在校所学专业知识陈旧, 跟不上行业发展形势, 专业技能不足, 到工作岗位不能学以致用, 难以胜任岗位需求。另外, 许多高职院校理论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偏少, 旅游教育在引导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养、规划学生职业路径以及促进学生职业成长方面比较欠缺。第三、旅游人才队伍不稳定。一般行业正常的人员流失率在5% - 10% 左右, 而旅游企业员工的流失率竟高达20% 以上, 而且资质越高的人才流失率越高, 这给我国许多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成为旅游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在这些跳槽的人员当中, 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所占的比例较大。

旅游人才出现的上述问题, 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制度以及培养手段, 即包括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培养人、怎么培养人以及如何保障培养过程等四个基本问题。培养模式不是各孤立项目的空架子, 而是实现目标的策略体系。为了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人才培养进行改革。

一、培养目标明确: 找准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 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面对当代中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 肩负起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

实践中, 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 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缺乏针对性, 职业技能培养不够, 人才培养主要按照“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输出人才”这样的路径来进行。这种在学校封闭式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才, 对企业的经营现状基本不了解, 因此很多旅游企业都不愿接收这样的毕业生。新形势下, 要进一步优化我国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内容优化: 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建设

培养内容的核心是课程, 而课程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国内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 选修课开设不多, 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所开课程理论性太强, 注重课堂讲授, 轻学生参与, 轻知识应用; 相似课程重复设置, 知识结构缺乏科学体系。旅游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行业, 高职院校优化课程设置应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实践性特点。

1. 优化课程体系, 调整学时分配。可以将所有课程分为三大模块: 文化知识与基本素质课程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与基本素质拓展课; 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岗位核心课和专业素质拓展课; 综合技能与实践实训课模块包括专业技能实训课、社会调查、课程实习、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和其他实践活动。

2. 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支撑。在课程开发方面, 高质量的课程开发应有可靠的职业和工作分析作为保障。可以根据旅游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联合开发精品课程。另外, 由于旅游业新型业态、新型职业的出现, 在课程开发上要注意开发一些与行业相对应的新课程, 以便为实践提供指导。

总之, 课程的优化必须遵循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的原则;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原则; 加强学生服务意识教育的原则。

三、培养机制创新: 校企合作, 创建一流实训基地和实习 基地

1.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按照旅游行业岗位的设置、能力要求、服务功能进行规划设计。高职院校可按照星级酒店的标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包括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酒吧实训室、形体训练房、插花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企业信息管理实训室等。

2. 创建一流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时, 要尽量与本地区、全国、甚至全球知名旅游企业 ( 高星级酒店、国际旅行社等) 合作, 逐步建立各专业配套的高端实习基地网络体系, 为学生提供顶岗实战的实践基地。这些高端实习基地可以有多种合作形式, 如企业冠名委培班项目、“定向教学班”、“特色教学班”、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为了使旅游专业培养的学生与国际接轨, 适应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可以在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国外实践基地, 把特别优秀的学生送到国外实践基地去实习。

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培养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培养制度, 一些院校可以大胆的探索教学时间的碎片化研究, 即不再以学期为单位, 而是以一个个学习单元为时间段, 将一个学期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在实习平台建设方面, 也可以探索多元化的实习平台制度。

四、培养手段更新: 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1. 从旅游企业引进优秀人士充实专职教师队伍, 定期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高职院校应从旅游企业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士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 改善师资结构, 使专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同时,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 学校要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优秀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脱产挂职锻炼, 以更好服务于教学。

2. 选送优秀教师、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旅游院校研修。高职院校要积极学习同行的经验。在条件允许的范围, 选送部分优秀的专业教师和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办学经验丰富、实践教学有特色的重点院校去学习和深造, 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 来壮大自己的师资力量, 提高办学活力。

3. 聘请旅游业精英人士授课, 建设一支兼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可以拿出一部分教学岗位, 聘请旅游业内专家学者参与本校的教学工作, 使专业课的教材和课程更适合实际。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 让旅游企业精英人士直接参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实习毕业的指导等。

4. 定期邀请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一线员工及知名专家开设讲座或作专题报告。高职院校要经常把旅游行业内有名的专家学者、优秀的一线员工请到课堂上来, 为学生介绍现实性的生产实践知识, 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了解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 把课堂搬到现实社会当中去。

参考文献

[1]杨春玲.旅游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发展分析——兼论广西旅游人才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10) .

[2]沈仲亮.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了, 就业了吗?[N].中国旅游报, 2010-07-28 (10) .

[3]黎森, 王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9, (29) .

[4]张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旅游专业中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沈阳:辽宁师范大学, 2009.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篇5

课题研究实验设计

一、研究背景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是小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激励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让学生了解跨国文化,并学会学习策略的重要途径。通过调查、访谈和观摩,我们归纳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模式一般包含五个步骤:⒈组织教学;⒉感知信息,整体输入;⒊精讲要点,模仿操练;⒋设置情景,活用交际;⒌巩固复习,布置作业。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外语教学法的束缚,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运用英语也只是停留在模拟的情景中运用已掌握了的语言知识,机械重复地运用语言训练的一些最初级形式,虽在技能上有一定的长进,但是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培养。课堂模式基本以教师控制为主,语言知识停留于表面,模仿→机械性操练→对话的模拟表演,这从形式上看是让学生运用新语言交际,实际只是背诵课文。我们调查发现,一旦离开课本,要创设新的情景,并联系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交际运用,学生就成了“哑巴”,他们不能自如地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外语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创造性的运用所学语言与别人交际信息的能力,我们提出了《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运用能力》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的

⒈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的基础上,正确灵活地运用英语开展交际性练习,从而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⒉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由以前的被控制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实验假设

我们试图通过如下课堂语言交际训练模式实现实验目标:

四、实验操作 ⒈情景呈现

小学生学习英语时,缺少象学习母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要想掌握和运用好英语,有必要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来帮助小学生感知、理解、掌握以至于运用英语。通过创设客观真实的情景,介绍新语言,涉及语音、意义及书写,它为交际活动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呈现方式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语言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关系到交际性练习的顺利开展和学生能否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呈现设计,就是要我们运用生动的方式和严谨的例子,恰如其分地帮助学生理解新材料,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其他教学环节作好铺垫。具体要求:

⑴呈现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电视、录音、身体语言、表情动作及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景,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新语言,便于学生准确理解语言。

⑵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及语速的控制。做到语言清晰,语音准确。尤其对于一些母语中未曾出现过的语音,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听清发音,看准口形。

⑶新语言项目的意义与语音同时呈现,之后出现书写形式。⑷教师的讲解应精炼,语言要生动,尽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象。⑸呈现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⒉模仿练习

模仿练习是学生学习新语言不可缺少的学习手段,它通过多次刺激——反应,使学生形成自动化的习惯。模仿练习进行时,学生的回答完全受教师掌握,因为此种练习答案选择不多,学生毋需过多思考便可回答。教师应示范准确、指令清楚,学生易于套用模仿,很少出错,比较适合全班集体练习,且操练的面广量大,可以使学生尽快熟悉句型,准确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具体要求:

⑴练习的内容主要是新课中的新单词和新句型。尤其对于较难掌握的单词和句型,要集中多操练一些。

⑵教师作为练习的组织者、控制者,要掌握规范、活泼、形式丰富的操练方式。要用好体态语言明确指示,是否让全班、逐行、逐排,小合作队,还是个别学生操练。

⑶操练时一般由集体到个别。要注意集体与个体的反应,适时检查全班或个别对新语言项目的熟悉情况,如拼写、句子结构和语音语调等。一旦发现学生的错误,应立即纠正。

⑷模仿性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熟悉新单词和句型,为进入有意义的练习作准备。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听,合着教科书反复说句型,确保练习的“火候”适度。

⑸控制方面难度要适中,节奏要快,密度宜大,频率宜高,使学生处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为下一层次的练习作好准备。练习的时间安排要合理,结构要紧凑,一般为5—8分钟。⒊意义练习

意义练习是从以教师控制为主的模仿性练习向以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为主的交际性练习进行“质”的飞跃的过渡桥梁。它把“意义”介入到结构中去,把语言与功能联系起来,只有有意义练习才能使功能与交际之间距离自动消失。具体要求:

⑴有意义练习必须与模仿性练习有明显不同,不能再停留于机械性朗读的层次上,而应着重于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新语言的理解,巩固新语言习惯,为在实际中进一步自如运用作好准备。

⑵有意义练习的内容要生动、要接近生活,要与新语言有紧密联系。只有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有机地联系起来,练习才具有趣味性,为此,设计时应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仿照表达。⑶练习项目最好有3—4项,以同桌练习为主。组织时,教师可采用挂图、投影、简笔画、多媒体等手段或直接由语言、动作创设与新语言有关的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利用新语言作简单的陈述、描绘、应答,从而领悟新语言的意义和功能。

⑷学生两人一同练习时,教师要巡视监听,练习结束后抽查几组以了解练习情况。一旦发现错误,不必马上纠正,而是提问其他学生,让学生相互更正,在此基础上给出正确答案。

⑸这一层次的练习节奏应放慢,频率也应放低,但密度广度应加大,使学生处在较为活跃和热烈的气氛中,为下一层次的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宜。⒋交际性练习

交际性练习是指学生能综合性和创造性的运用语言在真实的自然情景中进行交际。它是在学生已对所学语言的掌握有了一定基础上进行的语言交际性练习。目的是使学生在多种模拟日常交际生活的情景中,运用所用的语言做一些事情,体现语言的各种功能。具体要求:

⑴要尽可能创设与课文主题有联系的新情景。让学生联系本课所学的新语言知识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⑵起始阶段,教师可以稍加控制,设计与所教内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情景,提供一些有用的词组和句型,以帮助学生摆脱无从开口或无话可说的尴尬,从而迅速进入角色,更好的适应交际训练。⑶当交际性练习时机成熟时,我们不能再进行有组织、有准备的练习,而应该是即席性的交际活动。鼓励学生在情景中即兴选择内容、语言和方式进行交际。

⑷为培养学生即兴吸收和填补信息,选择语言和方式衔接交际活动的能力。教师可有意在学生交际双方暗设信息差距。

⑸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成功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⑹交际性练习活动时间通常以6—8分钟为宜。

五、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法、文献、经验总结法。

⒈文献法:对近几年来发表的关于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交际能力的文献资料,特别是介绍课堂模式研究成功经验的文章进行系统归类,并作比较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经验为本课题借鉴。⒉调查法:了解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通过分析,找出共性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实验教师操作情况,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状况。以便及时调整,使实验计划得以更好实施。

⒊经验总结法: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归纳与分析、研讨,撰写总结或实验报告。

六、实施计划

⒈准备阶段(2001年4月——2001年8月)

⑴对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问题,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⑵对现有的经验及理论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供本课题借鉴,提出实验假设,完成实验的总体设计。

⒉第一实施阶段(2001年9月——2002年8月)

①按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实验中对学生交际能力进行跟踪调查,做好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工作。

②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活动。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断调整操作方式。③定期做好工作总结,实验效果作出评价,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分析调整。

⒊第二实施阶段(2002年9月——2003年7月)

根据第一阶段的经验和已调整的实验方案,继续做好实验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的操作体系。

⒋总结阶段(2003年7月——2003年8月)①分析各种数据。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城市规划专业“真题真做”的实践教学模式早是业内共识,很多名牌院校都是办有甲级等规划设计院,产学研合作日臻完善。但是近年来新开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缺乏实体单位及下属设计规划院,难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所以校企合作是提高该类城市规划专业院校的重要保障。何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劳动保障部制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中指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就是: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鼓励企业结合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与职业院校联合制订培养计划,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吸收教师、学生参与技术攻关。

一、校企联合的必要性

按照教育部分类指导教学思路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原则,结合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重点高校错位发展;坚持就业为导向,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加强课程体系组织的弹性,突出时效性和弹性,加强实践性与创新体系。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鼓励企业结合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联合制订培养计划,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吸收教师、学生参与技术攻关。

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1.以企业人才需要确定学校招生和毕业生的就业。校企双方合作共同研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教学计划,使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能够与市场需求良好对接。企业就缺口岗位与校方达成培训协议、每年将需要专业人数通报学校,由校方负责招生、培养,学生毕业后择优并与企业双向选择。这样能够保证学校的专业设置能够与市场的良好对接。

2.企业为校方提供实践基地。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需要多多实践的专业,而新建该专业的学校,往往没有充分的实习资源。这就需要学校与校外企业结合,企业提供实践基地,双方共同制订实习内容,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以及学生培养的教学计划,共同制订实习的制度文件、流程文件、作業文件和结果文件。

3.产学研的合作。为加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签订项目承接合同。也就是说,企业把一部分项目转包给学校,城规教研室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真正的项目工作中,学生在教师和企业技工的指导下边做边学,真正体会和感受实际的作业过程和职业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是一种有积极影响的方式。

4.学校根据需要定期聘请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和校外企业联合,定期聘请企业专家和高级技术员到校给学生进行课堂讲座。比如:我校就经常邀请城市规划院和其他企业的专家来学校对学生进行课堂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种发展方向,学习与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也能有的放矢,而不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5.校企共同选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学校中许多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走上教学岗位,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而实践经验为零,这样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高技能的学生。因此,学校可以积极引导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顶岗进修,紧贴企业实际进行培训课题开发。同时,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高级技师走进学校一起参与课题开发或直接从事教学。

三、通过校企联合达到的目标

第一,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课程结构与模式,打破过去该专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零的教学结构。

第二,对理论知识的教学,以讲授为主,在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实验教学,进而去合作企业实践。这样,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零距离地体会和感受学与练的乐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推进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创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过去许多院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狭隘和封闭,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是一种进步和创新,能为企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

总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无论对学生的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还是对学生企业文化的培养,都是目前高校对该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方法,我们通过实践也越来越明显地看到校企联合培养该专业人才的优势。因此,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继续这种模式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郑益仙,胡俊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9,(03).

[2]程萍.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篇7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优化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理念虽然几年前已成共识, 但实践结果评价并不理想。调研表明, 多数学生工作适应能力不强、专业技能不合用、职业拓展能力差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探讨如何跟上当前社会需求的发展, 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素养和能力, 进一步优化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模式, 已成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内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脱胎于西方发达国家, 市场营销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 目前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 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格认证模式;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各国在本国发展背景和特定市场环境下的产物, 这些模式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注重在教学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国内关于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如郑承志提出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郑璁基于岗位群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这些研究的共同点是仿效发达国家, 基于能力培养强调实践教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 网络营销技术不断发展, 竞争无国界化的崭新格局已经形成;独生子女时代主导的少子化趋势;新消费主义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等, 使当代的市场营销面临继工业社会诞生以来最深刻的变革。在这种营销环境下, 需要什么样的职业人才?学生到底需要掌握什么理论知识?提升什么能力?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质?在已有的研究中还很不到位。笔者分析了目前所看到的国内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归纳出以下较为普遍的存在问题。

1.1专业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的偏差

面临就业的压力的加大, 多数高职院校希望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由于社会实践环境不成熟, 高职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多数被安排在第一线, 虽然基层操作层面的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但与高职营销专业培养高素质市场营销人员的培养目标相错位。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专业建设、实践模式、就业去向等越来越趋同。笔者对所在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实习/就业的跟踪调查发现, 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大多局限于底层销售、营业员、服务员等类型, 这些岗位所要求的能力距离真正意义上高职培养的营销类技术人员所应该具备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 无法体现高职学生与中职学生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

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 除基本的学习能力以外, 专业能力大致可以分为市场判断能力, 营销沟通能力和工作执行能力。学习能力是现代学生基本能力, 不具备这种能力无法适应发展需要。专业能力中的市场判断能力是一种思考能力;营销沟通能力是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工作执行能力是履行岗位职能所需能力。这些能力显然不是学生在基层当营业员和服务员的实习中所能提升的。营销能力是由上述主要专业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第一线的工作只能培养这个体系中简单的初步的执行能力, 而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就是说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实践不能实现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

1.2专业特色凝练的缺失

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构建依据是学科体系, 所以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出一辙。以学科体系为导向形成课程体系是研究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做法,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并不适合。高职院校应该从职业需求出发研究高职学生所需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在职业导向下主动适应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当代, 依据学校的背景和基础, 结合具体行业或相类似企业形成自己营销专业特色。

现代市场营销专业再也不是传统经济下的商业活动, 如果不结合行业或企业特点形成营销专业的特色, 就会千校一面, 学生就业上岗后还要二次培训。市场营销涉及行业广阔, 从产业层面看, 不仅农业等第一产业对营销人才有需求, 制造业、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也需大量营销专业人才;从行业结构看, 不仅日用百货、蔬菜食品需要营销, 家电、汽车、机械、金融、旅游等众多行业也需要营销人才;从专业的业务范围看, 市场营销业务囊括商业活动的全部过程, 从市场调研、策划开始, 到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产品定价、销售渠道建立与管理、产品促销、销售服务、客户管理等一系列活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三年中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行业知识并适应各种行业和企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市场营销专业需要从本校实际出发, 精心选择适当的行业和岗位群, 针对具体行业或企业的营销特点, 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而不是泛泛地什么都学, 什么都不精, 各校千篇一律, 全都毫无特色。

1.3人本素质提升的忽视

高职教育是所有教育一样, 其本质是培养人, 而不是产品。人的基本素质由道德素质、智力素质和情商素质 (情绪智力) 构成, 但大多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只强调了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等智力素质, 却忽视了职业道德素质和情绪智力 (情商) 素质的培养。即便有也只是放在总要求中提一提, 缺少具体的培养举措。

经调研, 笔者发现多数企业管理者在招聘职工或评价学生时, 更看重学生的诚信、责任心、价值观等职业道德素养和情绪控制、协调、毅力等情绪智力素养。市场营销是一个和人打交道的职业, 缺乏基本职业道德或情绪智力比较低的学生, 即使专业知识和能力再强, 工作也很难胜任。很遗憾, 在目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 在这些方面很少见到有效的办法。

2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优化思路

2.1以人为本, 职业道德、知识能力和情绪智力全面发展

市场营销专业以人为本就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胜任市场营销工作的职业人。必须全方位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能力和情绪智力。

在专业教学中, 寓职业道德教育和情绪智力提升于专业知识能力的教学之中。首先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专业知识教学和实践中注重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同时, 在以发展智力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促进智商与情绪智力 (情商) 的协调发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培育他们的职业道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 结合专业特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市场判断能力、工作执行能力、创新创业等能力, 以及坚韧不拔、诚信负责等素质, 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2.2构建多层次的能力培养体系

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能力是一个体系, 笔者依据当前市场营销职业岗位的层级, 梳理出相应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 (见表1) 。

市场营销基层岗位强调具体办事的能力, 中层岗位则不仅要具备基层岗位的能力, 而且要有团队管理、协调沟通和营销判断的能力, 高层岗位已进入企业领导决策层, 更强调营销战略制定、宏观组织和创新思维等能力。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规定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应该把培养重点放在能力体系中的底层和中层岗位职业能力, 并为今后向高层岗位发展留下空间。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要结合相关行业的业态模块, 发展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做到知行合一, 精益求精、找到感觉。

2.3营销与行业岗位挂钩, 凝练专业特色

营销专业特色的凝练有多种方式。不同企业的营销方式也各不相同, 中国大部分高职市场营销培养模式趋于雷同并不正常。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数大同小异, 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思维惯性, 还停留在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传统思维上, 立足于一般的商品营销, 而未能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迅速发展的社会市场, 主动服务于不断出现的新业态, 迈入现代服务业的大门。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该主动服务于各种类型的企业, 形成多种市场营销模式, 满足不同企业的市场营销需要, 真正成为工业化或后工业化时代的现代服务业。具体来说, 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院系办学特点、师资等优势, 确定专业特色方向, 根据专业特色方向锁定行业或某一类型企业, 根据行业特点或某一类型企业特点确定相应的学科交叉性方向, 形成专业拓展模块。学生再根据兴趣和自身发展选择拓展模块中的课程进行学习。这样做的好处是相关学科进行交叉形成了专业特色, 学生的能力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 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培养模式优化建议

3.1凝炼专业特色、精选教学内容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内容的设置也应该以市场的岗位群要求为主导。依据企业需求和岗位群要求分解出若干项目, 围绕每个项目, 分析其必需的工作职责要求, 再综合同类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要求, 凝练出所涉及学科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如:市场营销 (汽车方向) 除了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有要求外, 还需要了解一定的与汽车相关的知识、汽车市场调研方法、汽车客户管理和售后服务能力等。这就要深入分析涉及到的学科知识, 进行学科交叉, 据此确定相关知识和涉及到的原理、方法和能力, 据此适当拓展, 以便进一步设定课程和选用教材。围绕市场来交叉学科, 专业方向就容易凸显。

学科交叉后的教学内容必须精选。课程内容以就业为导向, 贯彻“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教学时结合行业岗位特点, 把原理讲透, 方法讲清楚, 删除与此不相关的内容。在设计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导向。项目任务和课程相对应, 一门课程可对应多项项目任务。如:“营销策划”课程可分为营销规划、策略确定、分销实施、活动组织推广和销售管控五个项目任务。但不宜用具体的项目任务来对应课程, 课程是基础, 重点是知识体系和原理, 强调一般规律。如果出现此情况, 就需要对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如“顾客分析技术”的调研项目和“广告实务”的调研项目, 应融合到“市场调研技术”课程中。

3.2实践项目主导, 提升核心能力

设计由理论、技能和素养三类课程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构建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模块课程, 强化核心能力的培养。课程项目通过课堂学习、阶段实习、技能训练、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 确保“理论+技能+素养”培养模式的落实, 以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并举, 以知识学习为基础, 以能力培养为目的, 以综合素质提高为保证, 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

实践是对书本知识和原理的具体运用, 强调创造性运用, 举一反三, 所以在课程项目实践中, 要使教师的指导性授知和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相结合, 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进行课程实践既能体验感受市场营销理论与技能, 又强化学生的营销体验, 使学生的营销感觉、营销视野、营销情绪、营销思维、营销经验等得到提升, 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课程项目实践基于中、基层营销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 用真实的工作任务设计实习项目, 采用营销模拟教学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实施专业学习领域中“顾客行为分析”、“广告实务”、“商务谈判与沟通”、“分销渠道”等教学项目与实践学习领域中“市场调研与分析”、“ERP沙盘模拟实验”等实践教学项目,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完成职业资格的培训与鉴定工作, 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处事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 使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营销专业人才。

3.3优化教学过程, 全面提升素质

融职业道德教育、情商提升于课堂教学、各类实践、考核等教学全过程, 确立“理论+技能+素养”的培养理念。

提高课堂教学中课内实训子模块的份量, 增强学生应用知识能力, 夯实了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开发多种实训手段, 加大课外实训力度。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等实训场。使学生在模拟仿真的岗位群工作情境中熟悉相关岗位群的操作流程与技能, 进一步为其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铺平道路;还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确保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进行。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上岗前的多形式系统的训练, 来帮助学生为将来工作做好充分的心理、技能和知识的准备, 缩短适应社会的时间, 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要求真实的工作环境, 不是模拟或虚设的工作场景。对市场营销专业而言, 顶岗实习的困难是单个企业无法提供众多的营销岗位, 只能分散实习, 但分散实习使管理的难度大大提高。这就需要企业和学校相结合, 共同设计细致的实习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和操作流程;与用人单位合作, 严格过程管理, 并进行目标考核。分散实习应有任务引领, 学生组成小团队,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 独立完成任务, 实践的成效取决于教师的适时指导、监控和任务完成质量的科学考核。

在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过程中提倡以任务为主导, 由企业经理、一线营销骨干人员和校内骨干教师组成教学管理团队, 实施营销综合实训教学项目。融理论培训、技能培训和素养提升于一体, 实施岗位技能训练与实践和拓展模块中特定行业技能的训练与实践, 以项目设定任务, 要求学生通过整体性工作机制、共享性工作模式、联动性实践活动, 受到职业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训练,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营销工作流程, 并灵活运用职业综合技能, 实现由学生向营销职业人的顺利转变, 为学生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这类任务引领的实践中, 要科学拟定对学生情商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考核标准。

在实训与顶岗实习过程中须对学生在职业道德、情绪智力和专业知识运用和职业能力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跟踪指导, 作好过程监控记录。学生撰写顶岗实习周记、月总结和实习报告, 完成相关教学任务。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篇8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强调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战略性转变。继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后,2015年10月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指出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无烟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一方面适应了人们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满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发展旅游业对于扩大劳动力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有着重大的意义。

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旅游业要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编制全国旅游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旅游人才建设中要注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加强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旅游发展与旅游从业人员培养的重视。但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良莠不齐,在目前旅游发展的大势下,急需高素质、高技能的旅游人才加入到旅游服务大军的队伍中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改善旅游行业的不正之风。

综上所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导游人才既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又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国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2 我院导游专业优化历程

我院导游专业成立于1996年,是北京市同类院校中首家导游专业。在专业建设的近二十年历程中,在各级领导带领下,经过行业、企业专家的悉心指导,在诸位专业教师的不断探索努力之下,现在已经逐步成长起来。

2.1 紧跟市场需求实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掌握北京旅游业人才需求趋势,更好地明晰专业岗位群,探索我院导游专业个性化发展,以适应市场变化,培养出适合北京市场的高职导游人才,笔者和其他专业教师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与带领下,曾多次进行市场调研,历次接受调查的旅行社均高达几十家,既有国内社,也有国际社;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办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涵盖了目前北京市旅行社各种企业型式和业务领域,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从市场调研中,我们得出结论,目前北京导游人员高中(中专)学历约占1/3,大专以上学历占2/3。从表面上看北京导游人员的层次结构大体是合理的,但由于一线带团的导游员实际的学历水平大多处于中专、高中水平,受文化水平的限制,许多导游人员提供的讲解服务达不到游客的期望值,有的讲解人员不讲甚至为了经济目的瞎讲,成为游客对北京导游投诉中突出的一个问题。笔者在与各企业老总或经理人的接触中了解到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在本行业的流动性相当大,而大专学历的导游专业毕业生相对来说则更容易进入岗位角色并稳定下来,因此培养高职层次的导游人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2.1.1 专业设置和能力培养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适时增设删减相关课程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院校要使自己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专业设置与能力要求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要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预测,不断地调整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以满足未来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了培养高素质学生,专业课的设置要注重理论上宽基础,技术上广适应,就业上多方向,目标上盯市场。

我院导游专业在设立初期就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我院自身的特点,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结构体系,即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导游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和岗位群,进而分析出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剖析各岗位主要能力构成,最终确定出课程内容,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构成导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教会学生景点、民俗、宗教、史地、业务、法规等相关专业,使同学们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成为“杂家”,同时,还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注重提高学生随机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使他们具备应有的岗位技能,毕业后不但能够胜任全陪、地陪工作,同时也能够胜任外联、计调等旅行社其他岗位工作,真正做到一专多能,毕业即能上岗。

经过多次市场调研,进一步深入细化挖掘旅游企业岗位设置、各岗位工作内容及所需技能,优化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增设删减相关课程。2010年增设了计调课程,2013年增设了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同时增设了第二课堂,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满足我国旅游市场人才需求,拓宽学生就业宽度。

2.1.2 注重工学结合有助于增强学生竞争力

针对导游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学院系部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审批制度与保障措施,推出了弹性顶岗实习的方案,甄选有实力、口碑好的著名旅游企业合作,在旅游企业为学生上保险的情况下,使有精力、有能力的学生到企业锻炼,真正做到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使学生与合作企业的普通员工一样,在工作中能够得到报酬,学生的工作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其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得到锻炼,为将来顺利对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1.3 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扩大办学影响、拓展就业市场

在近二十年的办学过程中,始终依托行业企业办学,建立了校内外实训基地,目前共有6家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在我专业挂牌,共建了“校企结合产学研实训基地”。正式签订实习协议的企业18家,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近百家,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企业与院校相结合”的实践培养模式,为学生平稳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高职教育人才首先要适应区域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由于我院导游专业生源绝大部分年份均来自于北京市及周边区县,我院导游专业校企合作有助于扩大办学影响、拓展就业市场,从而带动专业招生和就业。

2.2实训项目逐级递进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学生的实训项目从一年级到三年级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均是逐级递进的,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与衔接性,实训场所根据项目不同,选择在校内多媒体教室、导游实训室、校外景点、企业等地进行,形成了具有本院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2010年,由本院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的“沿途导游”实训项目正式写入人才培养方案,该课程以其新颖性、实用性、独到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同行与企业的认可。“沿途导游”实训项目在2013年曾接受过中国旅游报的采访,并作为专题报道刊出,也吸引了兄弟院校前来学习交流。

2.3 专业教师培养要适应发展需要

市场对导游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导游专业教师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高职教育的发展要面对市场实际,灵活化、多样化、实用化,就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由此,专业教师培养要适应发展需要。

作为导游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必须具有良好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高速发展的导游专业教育离不开即通理论,又擅实操的教师,我院十分注重对导游专业教师的培养,在院系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多方面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定期让教师到行业企业中进行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形成了一支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院导游专业教师中即有北京市“十佳导游员”,又有北京市旅游委委任的行业专家,曾做过北京市旅游委导游口试考官的人数比例达到75%,使我院的导游专业在同行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2.4 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

将校级导游技能大赛作为一种常态加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每年举办一次校级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市级、国家级的各级各类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在专业中造就一种积极向上、竞争进取的学风。在历次各级各类大赛中,我校学生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2013年首届全国高职院校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参赛的4名选手在北京赛区取得中文组一等奖、二等奖,英文组一等奖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目前北京市最年轻的导游之星也是我院导游专业97级学生在校读书时取得。以赛促学,增强了竞争意识,改善了学风,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 目前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1 学生质量连年下滑需各部门齐抓共管

由于高校扩招及生源数量持续减少,我们同样面临学生质量连年下滑的境遇,学生基础越来越薄弱,厌学现象越来越普遍。

针对此种现象,专业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时效性,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授课内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全体专业教师课上课下多做学生思想工作,增加学生专业活动的机会,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用在专业上的心思就会慢慢多起来。

学生管理工作不是哪一位教育工作者或是哪一类教育工作者完成的。需要教师、班主任、学生管理人员、家长、实习企业管理人员等多方面、多部门及时沟通,共同管理,培养出合格的具有竞争力的技能型人才,这需要上述各方精诚合作,齐抓共管。

3.2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从小的合作意识较为淡漠,同时心理素质脆弱,不能受一点委屈,这两点正是旅游服务行业的大忌。

面对目前学生存在的这种问题,教师除教会学生用好学院的心理咨询室外,还要将行业中的更多相关事例巧妙地讲解给学生,同时各位专业教师多组织课上、课下的多种形式的专业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承担责任,真正成长起来。

3.3 校外景点实训项目时的师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安全保障机制仍需查漏补缺

我院已从多方面建立健全了安全保障机制,如与我院合作的企业均按照协议为学生购买了旅游意外伤害险,但在由本院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校外景点实训项目时,虽然尽量安排学院校车组织接送,但却忽略了为师生购买保险的问题,应即刻向有关部门申请,为在景点实训的师生购买人身意外险,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即使发生意外,也可将损失降到最低。

3.4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受日常教学限制不利于学生的职业成长

良好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这一点众所周知,但是这样的机会经常会与日常教学冲突,致使学生失去了诸多良好的工学结合机会。

作为国家重点示范校,在严格管理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希望相关管理部门能够根据各专业特点,适当松绑,使专业院系有权利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多良好的机会,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找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最佳平衡点,而不是目前任凭众多良好机会白白丧失。

4 结束语

在做好目前工作基础上,还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管理制度上与企业加深合作,与兄弟院校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进取,继续完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展望专业未来发展,可考虑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联合三地优秀的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平台上的远程教学,给更多的学生带来受教育的机会。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教学内容如何跟随市场发生变化,教学手段如何根据科技水平得以改变,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始终应以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相结合为重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与气质,使他们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与专业技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员的同时具有成为优秀旅游人才的广阔发展空间。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则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导游人才既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又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国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总结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导游专业发展中获得的经验,同时也提出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峰.高职导游专业“工学交替,学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市场论坛,2013(4):49-51.

[2]顾小东.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及其培育[J].职业时空,2013(11):107-110.

[3]张建宏.高职导游专业“实践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4):85-88.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篇9

1 我国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能力培养到90年代初的素质教育, 再到现在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突出创新教育, 短短二十年, 进步神速, 但要真正全面落实, 尚待艰苦努力。

然而, 据统计, 现在我国拥有在校大学生1000多万, 从事创新研究的130万人, 仅占总人数的9%, 有成就的40万人, 占从事研究的30%, 而35%的大学生学习兴趣有偏颇, 对不同学科产生不同的情绪波动, 不能正确认识不同学科对于知识结构的重要作用; 21%的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不顺心和焦虑;在学习中遇到失败和挫折感到难堪和自信心降低的比例为18%和24%。大学院校1800余所, 有较高研究设施和水平的有300余所, 约占总数的17%, 基本具体创新研究的有800余所, 约占总数的44%;大学生课程总共多少学时, 用于创新研究的多少学时, 占总学时的百分之多少…… 这些数据表明现在大学生创新情况不容乐观, 还需要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对其培养。

2 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科学而完整地阐述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各种因素, 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比较多, 既有社会文化、外部环境、教育水平等外部因素, 也有个人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等内部因素。但总结起来, 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1 理念观念的束缚

教育理念僵化。高校要尽快实现由 “承传型”、“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更改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

2.2 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单一是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我国高校目前教学手段应该由灌输式向应用式的双向教学方式转变, 综合运用问题式、启发式、研讨班、讨论小组、案例教学、活动教学、游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学技术落后

先进的教学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可以优化配置并重新整合学科课程, 从而以全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实现效率最大化。

3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创新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它要求高校在教育思想、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课程教材、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考试和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 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各个方面的广泛参与和综合行动。

3.1 确立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 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从以往的“知识型”“应用型”人才向“创新型”“创造型”人才进行实质性的转变。这是新世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科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高校创新教育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以成才为目标”的理念, 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各项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改革, 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2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发展科学创新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和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 建立更为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 必须开发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新型课程体系。

(1) 在教学内容方面, 首先重视站在科技加速发展及其综合化、整体化的时代特征的高度来更新学科内容, 注意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 帮助他们跟上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在课程设置方面, 要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结合、文理渗透, 重视“通识教育”, 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以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2) 改革教学方法。教师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外, 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和选择性要求, 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创精神,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3) 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是创新的根本, 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创新活动应多种多样,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可以进行。如通过对经济运行、技术改造、基础理论面临的各种问题的了解和参与, 通过对一些著名科学家的访问和交流,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和讲座等, 使学生了解创新需求、思考创新方法、提出创新设想, 从而逐步形成自觉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3 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应改革教育方式, 变“应试”为“应知”。在考试内容上, 不仅要考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 还应包括一定比例没有标准、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学生自己创见的题目。同时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 理论与实践结合, 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

3.4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其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 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 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善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

3.5 创设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建立各类科技活动及创新团队

在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中, 以各种创新团体为培养点, 通过各类创新科技活动, 从实践和实际行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3.6 开放教学

高校应积极开展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建立校际关系, 互派研究生和访问学者, 进行科学研究与合作。

3.7 营造广泛支持的社会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只是高校的责任, 整个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都责无旁贷。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要加大科研和创新经费的投入, 要建立以科研为基础, 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 要用政策引导和法律保护, 在宏观上营造出有利于创新、鼓励创造发明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后备力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大学生创新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校应抓住发展机遇, 确立现代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积极探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为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强.中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比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2 (1) :56-58.

[2]陈晓琳.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经济, 2008 (3) :149-150.

[3]郑德明.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6 (3) :26-29.

[4]向学杰.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EB/OL].ht-tp://news.gzu.edu.cn/News/200812/25309.html, 2008-12-10.

[5]赵川平.对在学生创新品质培养的认识[J].高等农业教育, 2000 (6) :65-66.

[6]黄永华.刍议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32-35.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篇10

加强实践动手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工科院校是工程师的“摇篮”, 作为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和新兴产业的积极开拓者, 工程师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担负着创造财富、强国富民的重任。当前, 我国汽车业飞速发展, 迫切需要大批具有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另据一项对全国三千多家企业进行的调查, 58.5%的企业缺乏管理人员, 但与此相对应的是, 将近80%的企业缺乏技术人员, 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从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 高职的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走向了企业, 而企业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估只有一个核心指标, 即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 那些进入角色快、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出色的应用型人才备受用人单位的赏识。因而, 培养面向基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正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共识。实践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它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的阶梯, 也是培养工作技能的必需手段和了解社会需求的良好契机, 对于高职院校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实践教学摆在重要位置, 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是关系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大事。

加强实践动手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示:一方面是社会上技能型人才缺乏, 另一方面却是高职生就业问题严重。这种矛盾的现象充分说明, 高职教育远远没有适应社会的需要, 而社会需要恰恰是高职教育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明确, 高职培养的人才就是高级“蓝领”, 就是应用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只有面向市场, 进入市场, 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才会有生机与活力。知识的创新和发展要求人才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还要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加强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民族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高等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要通过加强素质教育来实现的。第一, 创新精神的形成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科学真理不断求索的态度。第二,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较好的全面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作为基础。第三, 科学创新不仅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 还需要有良好的形象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敢于提出问题, 能够提出问题, 才谈得上创新。第四, 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一种生动活泼的环境和氛围。这种环境应当有利于学生优良个性的充分发挥和发展,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全面贯彻加强素质教育的思想,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社会人们自身发展的要求,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认真的思考、研究与实践。

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优化汽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汽车专业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覆盖面极为广泛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 它已直接面向工业自动控制, 并涉及很多相关的学科, 如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 声、光、机、电、液一体化, 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安全气囊、现代车载诊断系统已在汽车上普遍使用。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 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满足学科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需求。

(一) 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针对以前本专业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教学内容陈旧以及汽车、汽车检测设备中所占有高新技术比例越来越多的实际情况, 我们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面对现代化的汽车维修企业, 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并把本专业办成特色示范专业, 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具体来说,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动手实践技能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 要精通汽车检测与维修的某一领域 (如发动机、底盘、电器等) 。本专业要紧跟汽车维修行业和汽车检修设备技术的发展, 掌握其核心技术。

(二) 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面向现代汽车维修企业一线, 与汽车维修业紧密结合专业建设和发展要依托行业和企业, 坚持校企结合、厂校挂钩、双向互动的办学机制。不仅学生的实习、培训要与汽车维修企业紧密结合, 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等都要发挥汽车检测与维修企业的作用。

培养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汽车及汽车检修设备中的高新技术越来越多, 故障越来越复杂, 因此,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不再是仅仅依靠简单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就能胜任, 还要求对学生进行智力型技能的培养。

毕业生实行“多证书”制度毕业生符合毕业条件之后, 除了颁发高职学历证书, 还应考取机动车驾驶证、中级及中级以上汽车维修工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 使学生在与专业相关的各方面都达到要求, 毕业后能够马上顶岗工作。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整个教学体系中, 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 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前的实践训练, 毕业后就能基本顶岗工作;在课程内容安排上, 要突出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 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体现出专业的实用技术;在考核方法上, 要将笔试与口试、答辩与现场测试操作相结合。

(三) 注重实践, 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

制定适合培养目标需要的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 (1) 根据学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设想, 我们进行了教学计划修订工作。2006年按照“加强基础、拓展专业、更新内容、整体优素质、重视实践、注重创新、保证质量”的原则, 重点是拓宽和整合。针对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 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 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 加大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我院汽车专业在新的教学计划中进行了实验教学的重大改革, 在保留部分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 开设了专业综合性实验, 使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占据了全部实验课程的50%。在理论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 而在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期望综合性、设计性和自主创新性实验的大幅增加能够更好地体现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学生系统的概念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环节和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体现了以技术应用和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专业技能实习安排在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以及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 在完成实习的同时, 也完成了毕业生的岗位培训, 使毕业生有更好的岗位适应能力。 (2) 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了由“设计”到“运用”的转变。课程内容覆盖面广, 但又有所侧重。既重视传统内容的继承, 又有生产一线日前或即将要求的课程内容, 体现了面向未来的追求。即使是传统的课程, 也削减了设计计算、理论推演、验证性实验等内容, 而增加了运用、分析等面向实际的内容。 (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贯穿于全部培养过程中。

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所需的、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培养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近年来,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广大教师的努力, 到企业兼职、实践的实习汽车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进一步增加。另外还聘请了一些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 充实了师资队伍。

实验室建设为保障“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现, 学校将其列为学校重点建设项目予以支持。共投入经费134.46万元。其中从省财政厅获得94万元资助。第二批项目也已立项并启动。第一批项目包括汽车构造实训室、汽车拆装实训室、汽车电器电控实训室、汽车检测实训室等四大模块及一批教改项目。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 可同时接待300名实习学生。我院现有汽车构造实验室、汽车构造拆装实验室、汽车电器电控实验室、汽车检测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在人才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适应专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 补充、更新教学仪器设备, 提高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 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的现代化实验室;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要及时吸收和反映专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要积极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紧密协作,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实践基地。通过“汽车教学实训室”项目的建设, 逐步建成以“手、脑并用, 理论联系实际”为标志的教育技术基地。推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建设, 使学校的汽车专业课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将基础性、综合性的实践比例由以往的13%提升到50%以上。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 以专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进行实习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条件。操作技能的训练, 工程师素质的培养, 都需要充满工业气氛的环境, 这就迫使我们走出校门, 紧密依靠社会, 依靠企业, 积极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目前我校已经与14家汽车企业签约, 这些企业已成为我校汽车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 各专业学生的实训采用校内外结合的形式。学生能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 将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产中形象的对象和过程相联系, 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同时我们在每个校外实习基地都聘请2~3名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及兼职教师的聘用, 弥补了校内实习场地的不足和师资短缺的问题。

近几年来, 我们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我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相比, 差距十分明显。创新人才培养是高职学校永恒的主题。我们还应不断探索, 积极进取, 深入开展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 以创新教育推动教育创新, 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

摘要:提出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优化高职汽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关键词:高职,汽车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兴辉.高职高专教育技术专业目标定位及能力结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22) .

[2]黄晓英.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6) .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篇11

一、优化比较,引导思维认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矗”,正确思维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在教学中,引导运用这一方法,就能使一些表面实异的概念或研究对象条分缕析,思维和认识必然清晰有序。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例如: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的应用题时,先出示题目: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几个瓶?再让学生读题,分析解题思路。当学生回答出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就是看2.5千克里有几个0.4千克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需要几个瓶,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根据实际计算出的答案教学“进一法”和“去尾法”。由于这些例题都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容易理解掌握,也引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思维动机。

二、设立机会,发展思维

数学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之外,还应当让学生明白,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其主要措施应当是:首先思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在不断的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认识知识结构,其次教师要努力引导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思维度,让学生积极思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

例如:在教学新教材第九册的连除应用题时,首先将连除应用题拆分成两道与生活有关的除法应用题,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再出示连除应用题,通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学生明白这题与上面两道题不同,然后我启发提问:“能不能一步算出每头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吗?”学生都回答說:“不能。”接着我又提问学生:“既然这道题不能一步算出来,那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分析解答。交流汇报时,有的小组说出了两种算法,甚至有个别小组说出了三种以上的方法。这样从问题入手逐步深化认识,不但能够解决学生思维过程中无从下手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沿着起点发展,培养其思维的流畅性。

三、鼓励质疑、引导释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胆质疑正是学生主动思维的充分体现,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产生疑问,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题,从存疑到无疑,再产生怀疑,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质疑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例如我在教学求“长方形面积”时,为了发展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意识,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到家,看看身边哪些物体是长方形,试着计算它们的面积。并跟自己的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看你计算的对不对?第二天班上交流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质疑:“陆红说:“他家桌面的面积为40平方厘米。”李丽说:“她家桌面的面积为120平方厘米。”怎么会相差这么大呀?”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首先给予鼓励,接着再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室里观察课桌面与黑板面,从而使学生明白都是长方形面积,但大小却不一样。也使他们进一步懂得,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道理。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篇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经历了知识型、专门型、能力型等不同目标的发展时期。在这些目标下培养出的人才, 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也造成了许多问题。譬如知识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造就了一堆只会读书、考试的书呆子;专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致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等等。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掌握牢固的知识, 更多地是提升综合的能力与素质。同时, 社会的发展促使人的进步, 人的个性化需求不断表现出来。因而, 大学在培养人才时不得不考虑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认真选择人才培养的模式。

当前, 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面临“专才”与“通才”之争, “知识型”与“实用型”之辨。可谓众说纷纭, 让人迷乱无措。笔者读了杨延东教授所著的《我的大学观》一书, 发现其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回答了这些问题, 值得其他高校借鉴。此书涉及了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体系等问题, 不仅从宏观层面回答了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 还从中观层面介绍了大学人才培养的机制, 更是从微观层面阐述了大学教学与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做法, 可谓用心良苦。这本书不仅是为高教研究者所写, 更是为高校的管理者所写。一所大学的管理精华浓缩于此书之中。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表达

关于人才培养, 每个大学都会制定一定的目标, 用目标引导和激励实践。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有关。当今社会, 知识、技术更新换代之快, 仅掌握短期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应对社会的发展需求;人的个性的解放促使人的需求也更加个性化、多变化, 仅掌握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难以跟随个人需求变化的步伐。唯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才能应对各种多变的环境、满足个人多样的需求。这些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学习能力既指个体掌握阅读、书写等基本技能, 也指个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并持续不断地学习;实践能力指个体能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解决实际问题, 动手能力较强;创新能力指个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不拘泥于旧模式, 勇于提出新的观点或开发新的技术。

我国部分大学意识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紧迫性, 并开始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些学校把培养“知识型”或“实用型”人才作为总目标。“知识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传授理论知识, 让学生在学习中开阔心智、获得领悟, 总体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实践, 着重培养实用型的人才, 改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局面,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 这种两种目标存在明显不足。知识型目标在着重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缺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造成学生成为“思想上的伟人, 行动上的矮子”。而实践型的目标在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忽视了知识传授的重要性, 导致学生知识基础不扎实, 最终反而影响了实践能力的发挥。既然如此, 我们是否应该结合“知识型”和“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精髓, 把他们的优势组合, 重新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其实, 在杨延东教授的《我的大学观》书中帮我们回答了这一问题。书中提出了“适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弥补了“知识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足。“适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实践, 并不断地创新。倡导品行、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三位一体。它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还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适用型”的目标可谓是对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全面的表述, 既看到理论知识的基础性, 又体会到实践操作的应用性, 还意识到思维创造的发展性。

2 对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入透析

人才培养机制指的是用思想、制度和规定来引导和控制人才培养的过程, 并使其高效地运行。“人才培养机制, 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方面, 主要包括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文件的制定、管理工作的实施等。”大学培养人才的过程不是任意而为, 而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设定具体的运行规则, 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

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学生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 一直是困扰大学的问题之一。制定统一化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也不能使个性解放的学生得到满足。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实行“一刀切”, 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同一规格的, 没有特色。这一方面致使学生的特长和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造成人才分布的不均衡, 有的专业人才过剩, 有的专业人才稀缺。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机制出了问题, 高校没有形成符合时代、社会、个体需求的培养机制, 最终致使人才培养出现重重问题。

面临如此严峻的问题, 高校开始反思人才培养, 不断探索、寻找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总体的构思上, 分流培养成为一些大学的选择。分流培养是根据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和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与潜力而提出的培养方式,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主张按照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对学生进行培养,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杨延东教授在此书中深刻、详细地阐述了分流培养的机制, 并以其领导的BH大学为案例, 具体地介绍了分流培养的原则、教育模式和特色等问题, 帮助研究者和管理者深入分析了分流培养模式, 对高校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在学生学习管理上, 完全学分制也被许多大学所采纳。“所谓完全学分制, 就是用学分管理课程及其教学, 由学生自己选择课程和任课教师、自己安排学习进程、自己决定毕业时间, 在一定年限内休完规定课程学分并累积达到毕业要求即获得毕业证书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在此书中, 杨延东教授深刻分析了完全学分制的内含与特点, 要求与保障, 为我们了解学分制提供参考。在学生日常管理上, 民主管理也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所看重。曾有学者认为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 笔者颇为赞同。这个学术共同体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管理, 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不应该只是听从各种安排的麻木人, 而应该是主动参与到管理过程、表达自己心声的活生生的人。在此书中, 杨延东教授提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三三制”, 即学生干部聘任制、学生干部定期轮换制和学生民主参与制, 主张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体。正如作者书中所说, “学生管理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 其最高目标是不管理, 最终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这一管理机制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细化

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涉及大学中教学环节、课程体系的设置问题。教学环节如何设计、课程体系如何安排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结果。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只安排本专业课程内容的课程体系也难以培养出通识型的人才。大学在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上, 必须明确培养的目的, 并遵循目的设计出一系列具体的措施, 最终采取行动、进行实践。

目前, 我国高校在教学环节与课程设计上偏重于教师讲解理论知识, 学生生硬地学习知识, 学生既没有实践演练, 也没有与教师讨论交流。最终造成学生学习就是记忆知识点, 考试则是背诵知识点。在这样模式下培养出的大学生怎么能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也难怪人们调侃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面对如此情形, 大学必须觉醒, 必须意识到教学环节与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要培养高分高能的学生, 就必须在教学环节和课程设计上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杨延东教授在《我的大学观》书中, 以BH大学为例, 遵循精细化管理的思想, 详细、具体地介绍了课堂教学的设计安排。他主张构建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种课堂分为三个层面:首先讲清楚理论知识是什么;其次让学生明白知识的用处;最后让学生进行实践。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浓缩在每节课堂中, 有利于帮助和督促学生的学习。另外, 此书中还明确了学生的专业主修能力方面的问题, 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 各显其长;还介绍了知行测评体系的内容, 渗透着作者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作者从细节出发, 以小见大, 启发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

当然, 《我的大学观》这本书也并不是完美无瑕。作者在书中仅仅探讨了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较少涉及, 而大学的职责不仅仅是培养人才, 更承担着发展科学与服务社会的重任。但是瑕不掩瑜, 此书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抉择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它探寻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之路!

参考文献

[1]朱雪波.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问题的在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8) .

[2]刘英, 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1) .

[3]肖菊荣.对高校学分制实施的反思和重建方略[J].现代大学教育, 2001 (2) .

上一篇:历史复杂性论文下一篇: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