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2024-08-19

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通用10篇)

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篇1

新时期,对工程造价专业提出了更加现代化的要求,以更好与产业实现对接,提升教学和学习质量,发挥服务精神,做到工学结合为目标,让工程造价专业更能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精神,并和社会形成一定的默契度。建立相关实习基地,成为省内,甚至全国的优秀人才示范专业等。可以服务社会,更传承专业精神,传承文化品质。为达到此些目的,工程造价专业必须要构建“工学交替、三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才可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成为专业乃至社会的推动者。如何真正落实好这一教学模式,还需要从转变教学态度开始,过渡到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全方位、一体化的改革目的。

1 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内外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技能型人才,其基本理念为:终生教育、职业性和实用性。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外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发展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但是我国在使用时绝不可以照搬,首先是国情的不同,再者是国家文化、人才需求等也有较大差异。所以必须结合我国的发展状况,才可对症下药。

我国的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其最初是为了实现普遍教育,让每个人都能够有所长,对社会可以有所用。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教学体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更好的生活。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培养模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模式,不管质量高低,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基础。若按人才培养的过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订单式、产学研结合式、以就业为导向式等。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强调“工学交替、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背景和意义。

2 我国在工程造价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1 课程设置有缺陷

我国工程造价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且没有工作场景的引导,就容易对知识理解片面、缺乏学习兴趣,容易盲目遵从。从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说,专业词汇晦涩难懂,学习压力大,学习兴趣低,即使记住也无法灵活使用。更会因为理论知识的抽象和空洞,而对这个专业失去兴趣。而且从就业角度来说,课程设置缺少和实践工作的联系,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和专业不甚了解,对工作领域和意义更不清楚,从而形成职业观念淡薄、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现象。

2.2 课程结构不科学

传统的课程教学结构是,先理论后实践,然后在工作岗位中实习。这其实是割裂了教育和学习,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人为地分开,是非常不科学的。课程设计依然是按照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应用这样的逻辑结果,而且也片面化专业和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只重视它们在时间安排上的矛盾性,而不了解其在学习中的相互作用。课程顺序一般为“文化基础课、应用实践课、再次理论学习、实践应用”,这样的教学循环,并未达到想象中的教学目的,甚至远远低于教学目标。虽然在工程造价的教学中,有大约30%-40%的时间用于后一阶段的实践应用,但是理论和实践的割裂,让学习时的理解变得困难,实践时又缺乏知识引导,反而大大降低了效率。特别是在一些独立的实训课程中,因为缺少职业工作任务、流程开发等项目以及相关的实训手段,使整个实践过程处在虚拟化的状态,根本难以凸显内在联系,更无法发挥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工程造价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是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再进行一些零散的、缺少逻辑性和组织性的实践学习,无法具象化真正的工程造价工作,反而给学生错误的职业观念和职业准备,起到相反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形式缺乏完整性

目前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学为主体,以教材为主要内容。而教学环节也沿用传统的老师讲解、学生听课、记笔记的模式。在实践方面,是老师演示、学生观看,学生操作、老师指导,这样死板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下很容易就将知识点遗忘,自己更无法独立完成某项任务,只能“照葫芦画瓢”,而不具有创新性。学生被听课、被讨论、被阅读、被理解、被操作,处在被动地位的他们无法真正感受解决工程造价问题的成就感,只能一再模仿。

3“工学交替、三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工学结合,重视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同步培养

工学结合,通俗来讲便是“学习既是工作,工作既是学习”,学习和工作是紧密而不可分割的。工学结合的基础便是强调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共同培养,因此基础的文化知识是必要的,是生活也是工作的基础。学好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思想道德、数理基础等等公共领域课程,为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夯实协调使用各方面的工作能力,有原则有顺序的进行学习。

职业能力更是学习领域的核心,需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通过职业学习来完善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工程造价专业,需要了解建筑等多方面的造价问题,为学生准备更加全面的职业知识。建立更加标准的学科发展,合理设置课程,突出教学一体化的特点,将岗位任职资格等考试也纳入教学范围,为学生铺设好职业之路。这些是学习的基础,更是产学结合的第一步。

3.2 工学结合,需要重视实训体系建设

工学结合,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实践,因此带有一定的尝试性。所以如果去相关企业寻求合作,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损失。从教学角度来讲,不如建立自己的实训体系,以模拟场景的方式来进行,实践操作,却又不需要承担过多的风险。学生敢于实践,老师也能放心指导。为了凸显实训体系的真实性,建立引进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进行员工式管理,也计入赏罚制度。另外工学结合不是工和学的断层教育,而是在学习的同时又可以在基地进行实习。例如:对某一知识点的教学,由学生先预习,老师初步讲解之后,学生进行操作,而操作过程中,其他同学给予意见,老师也进一步指导,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3.3 三段递进,层层深入教学。

三段递进,是将人才的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职业认知学习阶段、职业能力培养阶段、综合能力提升阶段等。第一个阶段,让初学者到高级初学者,是对学生的启蒙教育,也是基础教育。第二阶段,则是从高级初学者到有能力者,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来完成工作任务;第三个阶段是从有能力者到熟练者,学生通过多次的练习,可以熟练掌握学习本领,并且可以独立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个三个阶段是对学生的整体塑造,是以工学交替为基本方式的不断巩固。通过单项岗位的能力训练,过渡到综合岗位,再到定岗实训。学生脱离课本,真正实践知识,能够收获更多。

实训是工学结合、三段递进的落脚点,因此其建设质量等需要格外关注。学校应该重视和相关企业合作,并引进企业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可以真正模拟工作情境,完善实验实训的设备,形成教学与生产一体化的工程管理。并且对学生的每个阶段要给予不同的要求和环境,从而让他们逐步适应,不会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也不会浪费学生的潜力,发挥他们的职业能力。

总之,构建工程造价“工学交替、三段递进”是现代化高职教育的要求,也是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更是对学生将来的负责,对社会、对国家教育责任的表现。而即便是老师采用了最恰当的教学方式,还是需要学生的个人努力。因此思想教育也不能松懈,双管齐下,共同管理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红梅,王海峰.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三段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大学教育,2014(1):70-71.

[2]吴丰盛,许燕.基于工学交替的“化整为零、三段递进”式实习管理模式研究[J].电子制作,2014(21):183-184.

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职业教育

近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对于社会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4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针对职业教育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今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政策保障。

为此,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发展需求,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化学校建设为契机,莱芜市高级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 “校企融合、五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莱芜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职教育的核心,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其研究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认可度。

“校企融合、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共同参与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培养,并将培养过程分成五个阶段,即“基础段—加强段—提高段—实战段—顶岗段”,从而将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育人紧密结合。

二、校企融合的方式

目前,该校汽车维修专业主要与莱芜地区的汽车服务站、修理厂等企业合作,到目前为止深入合作的企业达到了18家,一般合作企业42家。具体合作形式主要有四种。

1.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通过聘请合作企业专家或能工巧匠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家研讨会。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培养人才的方式和途径,让企业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人才。

2.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任教

本年度学校先后聘请了6名汽车维修行业的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主要从事新技术培训或企业文化讲座。企业专家参与到课程体系建设,可以淘汰落后的知识,将企业一线技术和操作工艺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3.为企业提供员工技术培训

学校成立了汽车专业培训部,定期组织培训企业员工,深受企业欢迎。此外,专业教师还定期到企业参与工人技术鉴定和绩效考核,从而与企业一起建立起了员工第三方评价机制,深受企业的好评。

4.学生顶岗实习

稳固的实习生源和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是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关键。每年3月学校都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企业择优录取优秀实习生成为公司正式员工。这也为以后学生良性循环就业提供了保障。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

针对汽车维修专业三年制的要求,学校将培养过程分成五个阶段,将“教、学、做”三者有机结合,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1.基础段

主要是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做好铺垫。开设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2.加强段

主要是开设专业骨干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所需的结构、性能、原理等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的维修与调试能力。开设课程包括:《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等。

3.提高段

主要采用一体化形式开设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特别是加强电控系统的诊断。开设课程包括:《发动机电控技术》《底盘电控技术》《车身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等。

4.实战段

按照课程教学贴近实际岗位的要求,在具有生产性实训功能的校内实训车间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指导教师(含外聘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生产一线的有机衔接,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下“真枪真刀”地学习和实训。教学内容包括:汽车维修保养实战训练、汽车美容实务实战训练、汽车故障诊断实战训练。

5.顶岗段

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合理选派去服务站或修理厂进行顶岗实习。在校企合作企业中,单位严格按照企业员工要求对实习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每组由企业外聘维修人员做技术指导教师,并对组内学生每天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价。

四、人才培养模式成效

在实施“校企融合、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大幅度提高,毕业生供不应求。在2014年度毕业生中,有4名成为公司的骨干,平均工资达到了2600元以上,就业率保持在100%,专业对口率稳定在85%以上。2014年秋季招生中,汽车维修专业一度成为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

由于汽车维修专业实施的“校企融合、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实施模式和对策还要结合学校当地的实际情况。但人才培养的五个阶段,对于学校专业建设和三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篇3

1“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1 操作型会计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我国会计行业的现状是:建成了层次分明、各司其职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即以《会计法》为主、以相关会计法规为辅的会计法律体系,包括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方面,满足了会计工作的需要,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相关性和可信性;形成了以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构建了国际趋同、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方法选择上突出渐进性、稳健性和适用性,在会计国际化协调过程中,采取谨慎、适用为主,分步到位的原则,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一致;建立了刚性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会计人员管理上,建立了会计人员职责权限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考试制度、会计从业人员资格制度、总会计师制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等一系列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但是,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会计人员层次结构不够合理,技能操作型会计人才短缺,会计从业人员专业学历水平偏低,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会计从业人员的比例偏低,使得许多完善的会计方法与科学的会计技术在实施时大打折扣。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与人格品质的会计人才。因此,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是会计教育的主要目标。

1.2 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差距

一些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定位过高,会计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重理论、厚基础、宽范围、面面俱到,学校在人才培养中付出了艰巨的劳动,而大多企业招聘会计、审人才的条件之一却是“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根据对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对会审人才的要求与学校对会审人才的培养,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以至于会计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用人单位埋怨毕业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只有经过培训及历练才能胜任相关会计工作,导致单位用人成本增加。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差,这无疑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直接关系。

1.3 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

当前相当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还没有真正形成与专业知识的必需性、操作的技能性的操作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体系,理论课程偏多、传统模式的会计专业的课程偏多,导致培养的学生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上出现重理论、厚基础、宽范围,面面俱到,而专业操作技能不扎实的现象。

1.4 缺乏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考评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实验实训、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论文等形式。近几年在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总体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开设实验实训课程的广度不够;欠缺校内实训的岗位情景和职业氛围;尚未充分显现校企共同合作参与的深度和成效,顶岗实习的评价方法多以学生在实习结束时上交的总结报告及实习单位的评价作为评定的依据,过程的管理和考核内容欠全面和细化,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2“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以职业素养及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结合职业考证课程教学,推行“一中心,双轨制,三注重”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一中心”是指以强化会计、审计人才的职业技能训练为中心。

“双轨制”是指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基础技能实训→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专业实习→企业顶岗实习”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会计、审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息化处理能力训练“双轨”并行方式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三注重”是指:

(1)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注重基础性。人才培养的就业面向基层;人才培养的层次为最基础的操作型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注重基础性。这种“广覆盖、低重心”的就业准备、就业策略便于会计专业毕业生很好地切入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市场。

(2)配置人才培养资源时注重开放性。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资源的质量。在配置人才培养资源时奉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策略,通过利用外系、外校、外单位等资源,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3)人才培养的过程注重实践性。会计是一个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操作性、实践性,通过构建“岗位认知实践→专业技能单项实训→专业课程实训→岗位模拟实训→综合实训→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与职业面向

“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的财务部门、管理部门的出纳、会计、收银员、统计员、内部审计员等岗位,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熟悉出纳、报税、成本核算、会计、审计等岗位业务,熟练掌握现金收支、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成本核算、年报审计等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手工账务处理及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能胜任出纳、会计、审计等工作岗位,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操作型会计人才。

4“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通过深入行业调研,在明确了会计、审计等岗位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及职业拓展能力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设计路径为:确定专业具体工作岗位→研究实际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确定学习领域→形成基于会计、审计工作岗位典型业务的课程体系,同时强化基础课程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功能,以专业课教学改革带动基础课程改革,结合专业属性开设和整合课程。按照上述思路,结合完成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会计职业资格认证等因素,构建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把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其中基础课程又分为人文素质课、职业基础课和第二课堂;专业课程分为岗位课程和认证课程。

总之,通过对“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在教学中坚持“理论够用,重在实践”,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为经济社会培养更多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操作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明辉.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J].商业经济,2010(4).

[2]周洋.浅议会计专业审计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10(15).

[3]曾辉华.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会计研究,2000(8).

[4]赵瑞婷.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几点建议[J].会计之友(上),2009(5).

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篇4

【摘 要】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提出创新“岗位驱动,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主动适应建筑业发展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和广西土建行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岗位驱动 能力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64-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深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基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创新“岗位驱动,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

一、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理念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公布“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3年验收结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建筑业发展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和广西土建行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培养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行业标准为依据”的原则,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引入建筑行业企业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和相应的教学资源,指导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实践,辐射和带动相关专业的建设,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岗位驱动,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实质上是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实施的综合过程和实践过程。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定义,围绕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岗位驱动,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岗位驱动,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是指课程体系开发以就业岗位为切入点,人才培养采用“能力递进”模式,始终贯穿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具体分析如下:

图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驱动,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图

(一)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向华南地区,以城镇化建设为平台

1.城镇化进程提速,区域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到2025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5%左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列入2013年6项工作重点,城镇化战略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述了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若干措施。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动力,更是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实施改革的总抓手和主命题。城镇化进程为建筑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城镇群城镇带布局的意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化水平接近65%,可见广西城镇化和房地产业量大面广。广西凭着绝好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南宁又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给广西建筑市场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必将拉动交通、能源、经济、房地产、城市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上升,而这些都为广西的建筑市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北部湾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业迎来新机遇。2010年3月19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这是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国家批准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又一战略性宏观规划。该纲要明确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的发展目标和城镇群总体空间格局。根据近三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急需紧缺人才招聘会的统计,建筑业、房地产业岗位人才紧缺位居前茅。2015年建筑行业人才需求总量达2.6万,“十二五”期间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缺口0.8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科学地预测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未来8年的人才需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是9类最吃香人才之一。

3.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技能人才势不可挡。《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必须主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必须适应建筑行业用人的需求,与就业岗位相结合。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向周边华南地区,以城镇化建设为平台,培养出一批既能从事城镇建筑工程施工、工程概预算、工程资料整编等符合城镇化进程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发挥学校、企业“双主体”的育人作用

在学院校企合作与开发理事会平台的基础上,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1区2集团”即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广西建工集团、深圳宝鹰建设集团深度融合,成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与深圳宝鹰建设集团联办“宝鹰建筑学院”,形成校企合作“双主体”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新机制。依托“1区2集团”,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华南地区建筑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双主体”的育人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专业能力。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实施培养企业满意的人才。

(三)“岗位驱动”开发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开发以就业岗位为切入点,以岗位能力为主线。通过职业岗位调研分析,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施工一线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相关职业岗位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标准员等。职业岗位可以根据建筑行业、市场需求来调整,处于动态的状态,充分体现以市场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按照这些职业岗位应具有的岗位能力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共同实施和共同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思路见图2。通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定位,进行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获取各个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以房屋建造过程为导向,进行实际工作任务分析,获取“工作领域”; 以完成“工作领域”的工作为目标,通过主要工作职责分析寻求与工作领域对接的课程,使完成岗位任务的职业能力与教学内容相一致。

图2 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图

(四)“能力递进”式培养人才

采用“能力递进”式培养人才,贯穿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第一阶段是“通用能力培养阶段”。第二阶段是“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阶段”。第三阶段是“专业核心技能培养阶段”,在前两年进行。根据项目化课程需要到校外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广西建工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进行技能培训,工学交替,边理论边实践,边打基础边应用。第四阶段是“专业能力强化提高培养阶段”,在第五学期工学交替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综合实训。授课教师由企业选派的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与学院的专任教师共同承担,专业课教学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建立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学生的日常管理要引入企业管理要素,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另外,校企每年定期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开展新技术、新规范讲座2~4次,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技术的前沿技术。第五阶段是“能力应用培养阶段”,在第六学期到宝鹰建设集团以工作为途径,以学习为目的进行顶岗实习。“五阶段”培养中学生的能力是递进关系。

(五)构建四大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

学校在国家骨干建设中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实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较完善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通过建设“项目化课程体系、“三位一体”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学团队、优质教学资源库”四大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行。

1.引入行业标准,建设“项目化课程体系”。与广西建工集团、深圳宝鹰建设集团等企业合作,将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引入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制订核心课程开发计划,确定核心课程标准。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由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骨干及专业带头人组成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小组,负责课程建设的计划、建设实施、监督检查和验收。

2.建设“三位一体”的“校中企”、“企中校”实训基地。积极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校内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建立生产性、仿真性、开放性的校内外相互补充的实验实训基地,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与企业合作开发建筑技术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校中企”、“企中校”实训基地构建理念见图3。

“三位一体”

图3 “三位一体”的“校中企”、“企中校”实训基地构建理念图

3.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注重执教能力和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上得去、下得来”等多种途径,培养、引进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教育专家、教学名师指导下,聘请行业大师、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4.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将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引入课程建设,引入真实的项目和任务开发教学和训练内容,校企合作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开发“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3门核心课程。将“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六)达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通过三年建设,最终达到培养面向广西建筑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具有从事一般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在建筑工程施工和项目管理方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专业对口率达到90%,双证获取率达到92%,企业满意度达到95%。

三、结语

“岗位驱动,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国家骨干建设一年多的实践,逐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相信在“岗位驱动,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统领下,我们一定能把本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就业水平高、企业满意度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在广西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专业。

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篇5

关键词:工学交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和职教实践工作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和实践, 如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 尤其是国家示范校建设、骨干校建设都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规定的建设内容, 极大推进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优化和完善符合本地区和本校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更需要大胆的创新。

1 实施“工学交替、多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汽车类专业根据长期探索和实践, 采取“工学交替、多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性的要求,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遵从职业成长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 通过工作与学习两种方式交替进行, 实现能力从单一到综合、低级到高级的逐步递进, 能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落实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汽车类专业充分利用汽车维修企业人力和设备资源, 在汽车维修企业2-5月维修淡季充分利用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教学, 在汽车维修企业6-8月维修旺季组织学生开展实习, 使人才培养得到企业的全力配合, 实现工学交替。通过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驱动学习和职业素质熏陶, 通过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培养, 通过三学段基本技能 (一级) 、三学段专业技能 (二级) 、两学段综合技能 (三级) 的递进式交替学习和工作, 形成了“工学交替、多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下表所示, 使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具备一技之长, 成为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学工一致”教学模式

2.1 推行“实际工作式”教学方法

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为工作的过程。学生学习的项目来源于实际的典型案例, 学生训练的任务来源于实际工作的任务。注重在实际工作过程的现场教学、训练及考核, 实施实践技能内容由企业行业专家讲授, 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高度吻合。

2.2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针对企业提供的岗位能力要求, 遵从职业教育的情境性原则, 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双环境、双师资, 注重在实际工作过程的现场教学、训练及考核, 推行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企业行业专家讲授的制度, 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高度吻合。在一体化教学中要求深度融合形成一体———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融为一体;教师与师傅集于一体;学生与员工身份合为一体;课堂与车间设计一体;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一体;教学做一体。

2.3 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中采用讨论式、探究式、问题式、理论实训一体、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等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 多采用案例。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利用网络资源。建立集纸质、电子、媒体、静态、动态、书本、网络资源于一体的多维教学资源库。实现教材的互动性、灵活性、共享性。

2.4 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作业态度相结合;采用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比赛相结合;校内老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任务考核体系。考核学生能力, 综合评价学生。

3 实行“332多学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

将第一、二学年各分为三个学段, 将第三学年分为两个学段, 实行“332多学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

第一学年分成Ⅰ、Ⅱ、Ⅲ三个学段, Ⅰ、Ⅱ学段在校内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 并开展单元技能训练, 单元技能训练项目主要在校内由专任教师组织完成, 兼职教师为辅;Ⅲ学段为工作学段, 安排在6-8月份, 在校外主要进行汽车维修职场体验。

第二学年分为Ⅳ、Ⅴ、Ⅵ三个学段, Ⅳ、Ⅴ学段完成专业技能课程学习, 训练学生的专项技能, 以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校内以专任教师为主、校外以外聘专家为主, 相互配合组织实施教学;Ⅵ学段在企业完成专业综合实习, 主要由校外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培养学生综合技能, 专任教师定期回访指导。

第三学年分为Ⅶ、Ⅷ两个学段, Ⅶ学段根据学生就业意愿的需要在校内完成拓展课程学习, 主要是岗位方向课程的针对性学习, 由专任教师组织实施, 兼职教师为辅;Ⅷ学段学生在可能就职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即学生进行预就业实习, 并在本学段完成毕业设计。

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篇6

近年来, 我们将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模式与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相结合, 就如何使之校本化、专业化、特色化、可操作化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我们从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基本规律与会计职业发展规律入手, 把握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社会适应度, 逐步总结、提炼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经过反复探索、不断实践、理念总结, 在合作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逐步构建了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一、“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色

“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化延伸, 是将会计专业实践项目课程实施进程按照专业知识应用梯度和学生专业能力积累的规律性, 划分为五个逐步递进深化的工学结合实施阶段, 不同阶段的工学结合的方式、层面、形式不同, 逐步深入推进。其内涵及特色主要概括为:中高融通、集群链路、五段递进。

1.中高融通:五年一贯、课程一体。应体现五年制高职具有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三重属性的特征, 用好“五年一贯”, 实现中高职融合, 突出课程设计一体化。一是利用“学制长”, 统筹安排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系统, 使中职和高职相贯通, 既能保证高等教育的规格要求, 又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二是突出“年龄优势”, 学生入学年龄小, 可塑性强, 是接受技能训练的最佳年龄段, 系统设计课程体系, 实现“现场、综合、反复训练”, 使学生毕业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2.集群链路:职业集群、两个链路。以职业集群为基础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按照“两个链路”设置专业课程 (项目) 系统。

“两个链路”专业课程系统为:一是“知识——能力”链路的专业课程系统。“以会计职业入门资格为基础, 以初级会计师水平知识、能力水平准备为标志, 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引领, 以理实一体化为载体”, 遵循“知识——能力”教学链路主线, 构建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系统。这一课程系统的教学实施运作, 主要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通过课堂教学或校内实训基地等教学路径完成。二是“技能——知识”链路的专业课程系统。“以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为基础, 以岗位实践能力为核心, 以项目课程为载体”, 遵循“技能——知识”教学链路主线, 构建“会计认知实训——基础性训练——出纳岗位训练——会计综合岗位训练——会计顶岗实习”的专业实践项目课程系统。这一课程系统的教学实施运作, 主要是在合作企业的经营、生产、服务环境中, 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路径完成。

3.五段递进:工学结合, 逐步递进。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推进主要集中在专业实践项目课程系统的实施上, 将专业实践项目课程实施进程按照专业知识应用梯度和学生专业能力积累的规律性, 划分为认知性实训、基础性训练、出纳岗位训练、会计综合岗位训练、会计顶岗实习等五个逐步递进深化的实施阶段。五个阶段的递进,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项目在校企合作的状态下在校外进行, 不同阶段的校企合作方式、层面、形式不同, 逐步深入推进。

二、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运行

(一) 研究思路

从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基本规律与会计职业发展规律入手, 把握五年制高职教育与会计教育的吻合度和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社会适应度, 以制定和实施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方案为载体, 以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式校本化、目标标识化、课程功能化、运作情景化、教师团队化、评估开放化为研究与实践路径, 构建符合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基本规律、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并反复探索、不断实践、理念总结, 形成示范。

(二) 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 开发“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该方案的突出特色是:

“打好一张牌”——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放在首位, 并成为专业的品牌标识。

“构建两个链路”——以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为基础的两个链路课程系统, 具有“有梯度、有层次、有系统”的鲜明特色。遵循“知识——能力”教学链路主线, 构建以“理实一体化”为载体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系统;遵循“技能——知识”教学链路主线, 构建以项目课程为载体的专业实践项目课程系统。

“定位三个标识”——以职业入门资格为基础 (从业资格) , 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指向 (技能型) , 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为标志 (高职) 定位培养目标。既有低端定位 (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 , 又有高端定位 (为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做好知识、技能的准备) 。

“开发四个模块”——构建了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指向的职业素养课程模块系统、以会计从业资格为基础、提高专业知识为指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系统、以提升专业技能为指向的专业实训项目课程模块系统、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指向的拓展课程模块系统等四个较为完善、层次分明、相互独立、相互融合的课程模块体系。

“突出五段递进”——利用学制时间长的优势, 多次安排阶段性的“跟岗”实训, 不断地进行在校学习与“跟岗”训练, 彰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优势。

2. 重构工学结合“五段递进”的实践项目课程体系。

在会计专业“一个品牌、两个链路、三个标识、四个模块、五段递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中, 我们在完善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 重点突出学生实践项目课程的构建和开发, 形成了会计专业“五段递进”的实践项目课程体系, 如下图:

3. 设计“五段递进”教学运行实施方案。

深化校企合作, 为每位学生引进企业师傅, 这是“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在新生入学后的专业引领教育阶段, 我们与企业合作, 聘请了一大批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会计人员作为新生的“师傅”, 使每一位学生都与对应的一位“师傅”建立“师徒”关系。“师傅”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答疑”、“指导”、“引领”、“关注”。在此基础上将实践项目课程的实施进程划分为五个逐步递进深化的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为认知性训练:时间为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 重点安排学生进行企业岗位流程实训 (校内4天) 和会计环境认知实训 (企业1天) 。通过校内实训室和到企业进行参观来深化学生对企业的认识, 让学生了解企业各个岗位的流程和资金及单据的传递, 明确会计在中间的主要任务, 使学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企业的师傅为学生讲解企业的文化以及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 时间安排为1周。在这一阶段学生还要完成拜师的任务, 即分别在校内和企业各拜一个师傅, 企业师傅的选择可以是学生自己解决, 也可以由学校帮助解决, 主要为后续学生的学习指定责任人。

第二阶段为会计基本技能训练:时间为第二、三学期, 重点安排学生进行点钞、传票翻打、会计数字书写、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与报表编制的训练 (校内1周) 和收银岗位的实践 (校外1周) 。通过本阶段的训练, 重点培养学生从事会计职业必备的职业基本技能。校内的训练通过会计基本技能和基础会计两门课程及停课一周的项目实训来完成, 校外跟岗一周的收银岗位实践由学校联系超市与商业企业的收银岗位来完成, 一般安排为培训1天、跟岗2天, 在师傅的指导下操作2天。通过该阶段训练, 学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对从事会计职业必备的讲诚信、重操守、负责任的职业素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都将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为出纳岗位训练, 时间为第四、五学期, 重点安排学生完成会计岗位项目实训 (校内2周) 和出纳岗位企业跟岗实践 (校外1周) 。通过本阶段的训练, 重点让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 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校内训练主要通过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两门课程及停课2周的会计岗位项目实训来完成;校外出纳岗位企业跟岗实践主要通过学生校外的师傅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通过企业出纳人员的言传身教, 掌握会计基础工作岗位——出纳岗位的工作职责及流程, 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检验, 并把自己不熟练的业务及操作步骤反馈给企业和学校的师傅, 有利于教师深化教学改革, 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教学。

第四阶段为会计综合岗位训练, 时间为第六、七、八学期, 重点安排学生完成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校内2周) 、ERP项目实训 (校内1周) 和会计跟岗项目实训 (校外2~3周) 。通过本阶段的训练, 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将得到全面提升, 学生初步具备了从事会计各个岗位的理论能力, 然后通过校外会计跟岗训练, 使自己的岗位技能得以强化, 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会计职业人。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 逐步适应各会计岗位的工作。不同的学生锻炼的岗位可能不同, 这主要应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联系, 学校师傅和企业师傅共同解决学生在跟岗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每天按照企业的时间上下班, 严格遵守企业对员工的各项规章制度, 初步成为一个职业人。

第五阶段为顶岗实习阶段, 时间为第九、十学期, 重点安排学生完成会计沙盘项目实训 (校内2周) 和顶岗实习 (校外6个月) 。校内会计沙盘项目实训, 让学生全面体验企业各会计岗位的操作流程及职责, 熟悉各岗位的业务知识, 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以及精确核算、善于管理的意识, 为学生顶岗实习奠定基础。校外的顶岗实习, 可以全面检验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是将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 可进一步强化综合职业技能的训练。

(三) 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1. 建立了“三圆同心、层次分明”的校企合作教育体系。

校企合作是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色, 能够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先后与10余家单位签订“核心型”合作协议, 校企双方整体渗透、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双生互赢, 企业全面参与学生的培养、共同开发实践项目课程、接受学生跟岗训练、顶岗实习与就业;与20余家单位签订“紧密型”合作协议, 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企业部分参与学生的培养, 接受学生跟岗训练、顶岗实习;与50余家单位签订“松散型”合作协议, 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 接受学生认知性训练、顶岗实习与就业。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 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同的, 核心层的企业全面参与企业的培养, 有优先选择毕业生的权利。

2. 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建成了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省级示范性财经商贸实训中心。

学校建成了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专业文化环境为一体的财经商贸实训中心, 开发建设了模拟企业经营实训中心、模拟银行实训中心、纳税申报实训中心、社会审计模拟实训室、会计岗位模拟实训室、金蝶与用友软件实训中心、ERP实训中心、ERP沙盘实训室、审计电算化实训中心、会计文化展示厅、货币票据陈列室、会计考试培训中心、三维演示厅、电子商务实训中心、证券投资实训中心、物流实训中心等, 使我校会计专业实训实习基地系统、完整、先进, 为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了两支教学队伍。

一是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学校长期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切实加大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培训力度, 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2人, 其中, 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教师占55.76%,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00%。高级职称教师占42.31%, “双师型”占91.18%。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职教名师1人、正高级职称1人、省职教领军人才2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二是“师傅”团队的建设。会计专业“五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 离不开“师傅”这一支兼职教师队伍, “师傅”团队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工学结合、跟岗训练、顶岗实习的教学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师傅”团队的建设特色和创新, 也正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本化、专业化的特色创新。

三、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 理论创新成果

1.构建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是与区域经济、五年制高职教育基本特征、会计专业教育基本规律相结合, 即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地区性、专业性、教育特色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探索、创新和总结。

2.提出了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两个课程链路系统, 其中, 以“技能——知识”教学链路为主线, 遵循以项目课程为载体的专业实践项目课程系统的教学实施运作, 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烙印。

3.结合五年制高职教育与会计教育的吻合度和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社会适应度, 研究、总结、提炼构建了“一个品牌、两个链路、三个标识、四个模块、五段递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结合会计教育与技能教育的特点, 提出了认知性实训、基础性训练、出纳岗位训练、会计综合岗位训练、会计顶岗实习等五个逐步递进的教学实施体系, 这五项训练具有“三圆同心、层次分明”的特征。

(二) 实践创新成果

1. 促进了教学和课程的改革。

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 并邀请企业专家和教学实践研究专家召开跟岗实践专家研讨会, 以核心理念为指导依据, 最终形成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术标准制定课程标准, 开发校本教材, 目前已经形成5门具有我校会计专业特色的专业实践课程, 开发了7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该模式能紧扣会计专业职业综合素质高、知识系统性强、职业面向范围广的职业规律性, 强化“现场、综合、反复训练”的教学要求, 实现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

2. 促进了学生技能的全面提升。

我校近年来, 在财会竞赛项目中取得了优秀成绩。四年来, 取得省级技能大赛奖项一等奖24个、二等奖33个、三等奖15个;近两年, 在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财会技能大赛中获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的好成绩。我校已经连续四年被评为“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业优胜奖” (财会类) 。

3. 培养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兼职“师傅”队伍。

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要求教师具有“双师型”素质。校企双方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 实现知识共享和行动协同的团队工作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选择。这样既能积极促进学校与企业在各种层次上的沟通与交流, 也可以调整学校教师的专兼职结构, 还可以对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学习与实践情况进行监控, 保证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

4. 促进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中, 各个阶段都要求学生先在校内进行仿真性实训, 然后去企业进行跟岗实践和顶岗实习。因此对校内实训基地的规模和质量要求较高, 在这种模式的引领下, 我校已经建成江苏省示范性财经商贸实训基地, 该基地基本能满足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的需要。

5. 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保证了就业的质量。

在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中, 各个阶段都要求学生到企业进行跟岗实践或顶岗实习。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和师傅培养了良好的师徒关系, 也使企业对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 更有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和后续发展。

四、结束语

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为学校的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下一步的发展中, 我们将做好如下工作, 以全面完善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1.学校准备再联合十几家公司做强“鹏程财经职教集团”, 具体负责学生的跟岗实践与顶岗实习工作。鹏程财经职教集团的做强做大, 为企业及其会计管理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的设计, 负责学生的现场教学与实习, 为“双师”教师提供培训基地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为企业培养和培训各类人才, 提供场地和服务, 为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继续深化课程改革, 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与企业共同开发和完善综合生产性实训案例库和企业跟岗实训指导教程, 保证跟岗实践的质量。

3.进一步加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我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 空间和品质都有提升的要求。我们将在调研的基础上和企业共建校内“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化全景体验中心”, 保证学生实训的需要。

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篇7

1 职业化岗位四级递进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1.1 遵循学习认知规律, 传授专业知识由浅入深

“职业化四级递进式”是指在学校和企业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下, 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依据职业成长规律、专业知识和技能由浅入深, 按时序划分为饲养员、初级技术员、高级技术员、主管4个逐级递进的就业岗位顺序开展人才培养, 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递进上升。

1.2 校企深度融合, 形成“厂中校、校中厂”的特色实训基地

围绕“职业化岗位四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形成以学校为主导, 校企合作共建集教学、生产、培训、鉴定和科研五合一的全仿真校内实训基地, 如第二教学牧场、动物医院等。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协调下, 构建了“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校外实训基地, 如柳州正康种猪场、桂柳家禽有限公司。

1.3 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载体, 突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为了突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将德育贯穿到专业技能教学中, 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载体, 加强学生职业意识教育、态度和情感的培养, 改革职业意识教育途径与方法, 认真分析各岗位职业意识教育的共性和个性需求, 围绕“职业化岗位四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构建循序渐进、系统的职业意识教育体系和公共平台[1]。

2 职业化岗位四级递进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按照学校“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突出岗位技能、提升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深入广西正康种猪场、广西霖翔有限公司、桂柳家禽有限公司等养殖龙头企业调研, 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及就业岗位情况, 分析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要求, 构建“职业化岗位四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图1) 。

第1阶段 (第1学期) 进行畜禽饲养员岗位综合能力培养。由广西桂柳家禽有限公司和第二教学牧场联合承担本阶段教学, 企业选派兼职教师, 提供教学场所, 校企双方共同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2]。新生深入养殖场现场, 对养殖设备、养殖流程、饲养员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等建立系统的感性认识。通过本阶段教学, 使学生具备畜禽选料饲喂、饲养管理登记、家畜发情妊娠鉴定等能力和职业基本素养;第2阶段 (第2学期) 进行初级技术员综合能力培养。在广西桂柳家禽有限公司、广西霖翔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生产现场和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 使学生具备畜禽配种、疫病监控和环境监控等能力和初级技术员职业素养;第3阶段 (第3学期) 进行高级技术员岗位综合能力培养。在广西霖翔有限公司和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 使学生具备饲料配方设计、免疫程序制定和疾病诊断防治等能力和高级技术员职业素养。第4阶段 (第4学期) 进行主管岗位综合能力培养。在广西正康种猪场、广西桂柳家禽有限公司和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 使学生具备畜禽场管理、周转计划和成本核算等能力和主管职业素养。第5阶段 (第5、6学期) 是顶岗实习, 即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方向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由校企双方共同实施, 由企业指定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学校派教师进行跟踪、检查并参与考核评价。通过顶岗实习, 学生获得适应特定企业具体工作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过渡为能承担岗位工作的“职业人”。

3 职业化岗位四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保障

职业化岗位四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打破了传统的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 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人才模式改变的冲击下, 改变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因此, 为了保证“职业化岗位四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实现发展目标, 在教学运行管理上,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3.1 加强教育理论培训, 转变职教观念

以人为本, 重点强化专业教学团队的职业教育理论学习, 更新职业教育理念。寒暑假先后邀请区内十几位职业教育专家到校讲学, 先后送出40余位教师到内地高等院校学习或参加教育部、区教育厅等组织的各类培训, 12位教师进行了德国职业教育法的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学习, 使教师们认识和了解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成果, 改变了旧的教学理念, 为“职业化岗位四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基础[3]。

3.2 建立专业建设合作机制, 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为保证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实施,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13人, 分别由行业专家、养殖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及学校领导和专业带头人担任。通过定期工作例会制度, 修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同时, 还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 主要由养殖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带头人参与。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 探索校企合作的途径和方法, 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聘请企业专家兼课, 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技术服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理论实训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并建设符合学习情境要求的实习牧场;由企业提供岗位工作标准, 共同开发适合养殖企业要求的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材[4]。

3.3 改革教学模式,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安排上, 改革现有的1门课1周上4节或6节的教学安排模式, 按照技能培训的需要进行短时间多课时分段教学。例如, 在1周内只上某1门课或者1个月内集中上某2或3门课。在教学实训上, 突出职业性, 以养殖场为实训平台, 改变过去主要在实验室进行训练的做法, 让学生以职业员工身份学习, 在真实的生产情境中进行现场操作,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 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职业素质。

3.4 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确保人才培养效果

对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在原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建立与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首先, 改革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模式。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转变, 采取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企 (行) 业评价“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 考核内容要注重综合能力, 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其次, 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1) 阶段性考核。对于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实行分模块、分阶段考试, 同一门课程分成阶段进行考核, 期末考试为各分段考试总评分。 (2) 实践性考核。为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造力, 考场可选在实训室、养殖场、实训基地等地。 (3) 项目驱动的合作式考核。对于畜禽场规划设计、实验室诊断技术等科目可以尝试合作式考试, 采用实际项目驱动的学习和考核模式, 学习的过程就是考核的过程。第三, 完善顶岗实习考核。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由企业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是学生顶岗实习的态度、胜任岗位能力、职业素质、敬业精神等[5]。第四, 将职业资格鉴定评价体系引入课程考核标准。将课程考核评价与社会、企业认可的证书接轨, 课程内容与证书内容衔接, 学生学习完相关课程后即可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

4 职业化岗位四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4.1“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得到有效推进

一方面, 学校充分利用养殖企业先进的养殖技术、管理、养殖设备、科研项目等资源, 解决了学生教学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问题, 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化素质, 全面促进了学校的专业建设以及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 企业接纳学生参与实训过程中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企业技术力量, 也储备了一批企业适用的高素质人才[6]。

4.2 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通过深入代表性企业调研, 明确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 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 分析研究确定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职业能力要求, 把相互关联的一组工作任务归并、整合为具有课程开发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 按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开发出递进式职业技能项目模块 (即课程) , 每个项目模块下划分为若干个项目任务。以真实 (企业) 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和教学单元, 使整个专业技能项目模块的建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在此基础上, 紧紧围绕“职业化岗位四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化模块课程体系。

以饲养员岗位为例, 先将饲养员岗位的职业工作过程分解成畜禽品种识别、畜禽营养基础知识、畜禽繁殖基础知识、兽医基础知识、饲养管理登记方法、管理基本要求6项工作职责。然后把每项工作分解为更具体的工作任务, 再根据具体工作任务的特点, 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 整合教学内容组成“饲养员基本素质训练”“家畜饲养管理基本技能训练”“家禽饲养管理基本技能训练”“畜禽解剖基本知识”“饲养员兽医基础知识”等技能课程模块, 每个课程模块下再划分为若干个项目任务。校企合作制订课程标准, 设计教学情境, 再进行教学实施。

4.3 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毕业生以基础扎实、技能熟练、适应能力强、职业素质良好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就业率历年均居全区同类中职学校前列, 2011年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学生毕业“双证”率在96%以上, 就业率稳定在94%以上, 专业对口率97%以上, 企业满意度为96%。毕业生就业质量高于其他同类学校。

4.4 学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不仅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声誉。每年吸引大批初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报读该校, 毕业生就业岗位比为4∶1, 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蒋漱清.“4444工学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6) :43-45.

[2]武建设.“两轮复合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1) :45-49.

[3]黄汶俊.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工坊”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9) :5-7.

[4]黄征艳.高职教育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0 (33) :31-32.

[5]成汉.“工学结合, 校行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7) :50-52.

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篇8

为解决这一矛盾, 学科竞赛应运而生。学科竞赛将掌握基础知识和运用基础知识到实际进行了完美地结合。在竞赛中, 学生需要依靠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背景, 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设想或创新思维通过不同的手段实现,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途径、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007年1月,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07]1号) , 在质量工程建设内容之中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 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 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2]。

一、学科竞赛的现状

学科竞赛不属于正常教学, 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 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比较困难, 而这往往直接决定着竞赛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刘允[3]、洪宝仙[4]研究了学科竞赛的奖励制定与约束制度;于岩[5]研究了学科竞赛的选题和课题规划;徐辉[6]研究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科竞赛管理。这些研究都为保障科学竞赛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在学科竞赛中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一是从竞赛形式看, 竞赛先期, 参赛者需要运用网络、书籍、各种文件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后期要撰写科技论文或研究报告, 最后制作PPT并进行现场答辩。整个参与学科竞赛的过程, 相当于一个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研究—结题。这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然而这些能力在普通课程教学过程中是难以培养的。二是竞赛选题要具有创新性, 经常出现学生虽极富热情, 但不知从何下手寻找专业热点、难点的情况。 三是竞赛时间跨度长, 难度大, 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 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因为畏惧困难而中途退出比赛的情况。

为了减少上述问题, 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 就需要创新性人才在学科竞赛中发挥作用;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教学体系。因此应将学科竞赛与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将学科竞赛的内容贯穿于本科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递进式创新性人才教学培养模式

(一) 把握学生认知规律

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他们的知识结构、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竞赛所需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类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 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必须对处于不同教育程度, 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的学生, 提出针对性的能力培养方案。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到创新意识, 直至孕育学生的创新潜能。

因此, 将学科竞赛与课程教学体系相结合, 根据学科发展特点、根据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能力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培养创新性人才, 才能满足学科竞赛的要求。大体而言对学生的培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阶段, 在这一阶段在为学生灌输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对学科竞赛的兴趣。第二阶段, 拓展阶段, 在学生逐渐掌握大量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三阶段, 综合运用阶段, 让具有专业背景, 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崭露头角。应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其进行教学培养, 以适应学科竞赛的需求。

(二) 激发学科竞赛兴趣

对于刚进入高校求学的学生, 对自身专业发展不甚了解, 但却充满了好奇心。在这一阶段主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引导, 可适时引入专业教师的科技前沿讲座, 向他们介绍本专业最新的科技发展及科技成果动态;从而达到普及专业知识、激发低年级同学专业热情的目的。同时, 协调学生科技协会的组织运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邀请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在协会定期活动中撰写科技前沿动态报告。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网络搜集最新科技动态的方法, 初步培养其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为学生开拓视野, 提供新的思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对某一感兴趣问题的现状、发展方向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研究, 进而归纳整理出一份研究报告, 并在协会活动中与同学分享、研讨。这种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积极交流的学术平台。在此过程中, 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某一专题的发展情况, 培养了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同时这也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过程, 进一步激发其发现和创造的欲望。

(三)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

在学科竞赛中, 低年级的学生虽对竞赛饱有热情, 但同时也出现对专业性较强的课题自信心不足以及构思的方案中存在着缺陷和不合理性的现象。在学科竞赛中需要创新以获得较高的竞赛水平;但创新并非空中楼阁, 不是凭空想象或单凭创新方法或技巧就可以完成的, 而是以大量基础性知识为前提的。想要提升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水平, 首先应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背景。万丈高楼平地起, 只有熟练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后才能灵活地对其进行应用及创新。

想要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 就要从课堂教学入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汲取专业知识, 教师在讲述知识点时需要引入知识点的由来——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知识点的本身——目前我们采用了什么理论或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知识点的应用——学习了该知识点后如何在工程领域解决问题, 知识点的扩展——这一解决方法还有哪些不足。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知识点的扩展, 需要在教师诱导下, 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对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轻“讲” 重“评”。重点不是向学生灌输基本概念, 而是通过学生的讨论中了解学生的掌握运用程度, 据此加以点评, 通过点评使学生得以教益。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 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 在构建学生专业背景, 为学科竞赛提供必备的基础条件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学科竞赛提供创新的源泉。

(四)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课堂上的讨论更多时候还是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 为了让学生能够具有掌握解决问题的实战经验, 还需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将思维拓展与辐合有机结合起来。在本科教学阶段, 通过设置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即便学生系统学习过课程后, 在课程设计初始阶段也会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将课程设计层次化、模块化。使学生从简单、易解决的问题开始;打通建立起各个课程之间的关联, 使课程设计做到兼顾不同课程的知识要点, 让学生发现其关联性。在实践教学中应多加入实验的比重,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环节中还可以以小组团队共同完成一项课题, 这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十分有益。如果学生有好的设想和创意, 在老师的指导和审核下也可以进行自由创新的课题。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创新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成就创新。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 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能够紧密结合社会实际中发生的具体事件,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鼓励同学社会实践到企业中去真正感受自己今后可能直接面对的问题, 学习专业人士是如何解决问题, 自己加以思考。同时也鼓励同学加入教师的科研项目, 为学科竞赛早作准备。社会实践不仅强调学生的参与度, 更重要的是总结与交流, 这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再升华的有效环节。鼓励学生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汇报,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思想火花的碰撞闪现。教师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 为学生指明新思路, 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 通过讨论使学生意识到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主动查阅相关书籍文献, 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结语

创新性人才的培育必须考虑人才成长的阶段效应规律。人才的成长既是连续性过程也是阶段性过程, 是一个从创新意识到创新精神再到创新能力逐步提升的过程。因此需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学生的特点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创造性人才培养体系。

考虑不同学习阶段的大学生拥有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 结合教育体系, 提出针对性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法,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始终处于波浪式前进、递进式上升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为学科竞赛储备力量。

摘要:分析了学科竞赛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出考虑学生认知、能力水平, 逐步实现以学科竞赛为依托、递进式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学 (实践) 形式。最终达到以竞赛促教学发展、以竞赛促人才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学科竞赛,递进式,创新性

参考文献

[1]韦玮, 试析学科竞赛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27 (3) :86-87

[2]尹仕, 肖看, 构建大学生多学科竞赛平台培养新型拔尖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 26 (6) :121-124

[3]刘允, 张雅芳.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 14 (4) :31-34.

[4]洪宝仙, 龚冰冰, 鲍思伟.地方高校学科竞赛的现状与思考[J].台州学院学报, 2011, 33 (4) :70-74.

[5]于岩.浅谈指导本科生学科竞赛的一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0) :41-42.

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篇9

作者简介: 董家彪(1957-),高级讲师,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研究方向: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黄伟钊(1974-),高级讲师,管理学硕士,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业骨干教师,广东导游协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人力资源。(广东 广州/510280)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2013年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计划项目的资金支持。摘要:职业教育传授学生蕴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这些实践知识带有很多的“缄默”成份,通常难以言传。厚实认识论是基于缄默知识提出的一种认识理论,强调知识是蕴含实践之中的,并通过实践来传递、检验和修正。旅游职业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更多的具有“缄默知识”的特征,以实践取向的厚实认识论是解释和分析旅游职业教育的一个适当的理论视角。依此,旅游中职教育应该构建一个“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教学过程分级循序渐进”的模式。该文即以厚实认识论的视角,阐述了旅游职业教育和教学应然的模式,展示了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所提出的“岗学对接,四级递进”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6-0026-04一、缄默知识与厚实认识论

(一)缄默知识

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本质区别之一是让学习者自己去建构知识。职业学校的教学应“不再关注建立在静态学科体系之上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更多地是着眼于蕴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按照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的说法,这种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就是“个人知识”,或“个体的实践知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主要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的实践知识带有很多的“缄默”成份,因而通常难以言传。“我们所认知的多于我们所能告知的”。人们用概念、词句,逻辑地表述出来的东西总是有限的,不能说出来则是那些更为本真且更为丰满的缄默知识。所谓缄默知识是指,“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的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习惯等形式存在,而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表达清楚的知识类型”。

(二)基于缄默知识的厚实认识论

厚实认识论是基于缄默知识提出的一种认识理论,与其相对的是传统的理论导向的单薄的认识论。“单薄认识论”指的是传统上以命题性知识形态为主的认识论考察。这种认识论实际上将知识做了大量的隔断、剥离,只剩下真空状态下的对象性知识。这种知识是与知识的掌握者、使用者、获得过程、运用背景等无关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与此相反,厚实认识论则是认识的实践转向,其强调知识是蕴含实践之中的,并通过实践来传递、检验和修正,而实践本身就构成了人们表述和应用知识的基本前提和情境。“行动是能力之知和亲知首要的表达式。这里没有任何神秘的东西。行动领域和语言领域一样是公共的、客观和透明的。”简言之,传统认识论关注的只是人类认识现象的水面冰山,厚实认识论则潜入水面,把整座冰山都纳入思考,因此是厚实的。

二、基于厚实认识论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一)厚实认识论与旅游职业教育教学

旅游职业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更多的具有“缄默知识”的特征,而实践取向的厚实认识论是解释和分析旅游职业教育的一个极佳的理论视角,并且似乎能够揭示旅游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奥秘和规律。有人更进一步提出,旅游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一个实践和理论无法相互替代的过程。

旅游职业教育面向旅游业培养高素质的一线实用型人才的定位,必然应该让学生回到实践并通过实践体验,去主动建构知识,这种带有“缄默”特点的个体实践知识才能更加丰满、具体而本真。

无论高新科技如何进入旅游业,使“智慧旅游”如何深刻影响旅游业,但是旅游服务的本质,始终是人对人的服务。因此,在传授细节庞杂、不确定因素繁复的人对人服务上,语言之概念、词句、逻辑,都会显得非常苍白无力、语不达意。

旅游职业教育及其教学涉及一个丰富的世界,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边界不断的模糊,“校企合一”、“工学一体”等等理念的提出,就是这一特点的概念表述。它拓展了学生的发展资源,也使旅游职业教育无法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知识的获取和旅游服务技能的训练,而应该是全方位和整体性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对职业的整体性思考。“职业实践活动是发生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小系统。让学习者在体验职业实践活动中各种相关的技术、经济、法律、安全、生态、社会等环境因素中,思考职业实践活动如何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与促进”。

(二)构建岗学对接、分层渐进的学习体系

胜任某一职业所需要的知识、理论、素养、技能等方面显然十分庞大,甚至于难以有一个明显的边界。但是,有些职业教育院校仅仅着眼于训练某一技能,沦落为技能培训机构,“目前尤其要防止和抵制打着‘学一技之长的幌子而忽视学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所必须的基础教育的急功近利现象。”

而作为学制仅仅三年的中等旅游职业教育,让学生全面学习上述所言的职业需要的广泛得几无边界的领域,本来就缺乏可能性。因此,职业学校必须在这个广泛得几无边界的领域中进行耕耘,梳理为能使教学与岗位对接的一个学习体系。

该体系既不是某一种狭隘的单一技能,也不是没有边界的博学广识,应该能使学生实现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学习。这一体系表现出来的典型形式就是教学计划。因此,职业学校不断地、滚动式地修订能体现行业脉动、时代特征、科技发展的教学计划,尽可能实现“不偏不倚,合乎中庸”的“岗学对接”。这一体系的内在逻辑上,不可忽视的是在时间数轴上的秩序,也即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由生手、熟手、能手到高手。

上述体系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的过程。一旦选择某一路径,重新选择的机会成本将很高,例如师资、教学设备设施等配置变更的成本。

(三)实施岗学对接、分级渐进的模式

职业学校应该依据认识、制度、评价三个层次推进模式的实施。

认识方面,包括对教师、对学生的宣传、讲解、培训,互动以达成共识,形成行动的意志。

制度方面,应该在激励制度、行动方案、保障措施等方面的设计和执行。制度的制定,必须考虑到模式的主体和客体的全方位因素,例如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行动方案考虑学习者的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构成,保障措施应该对应行动,为行动提供各种实行的条件。

评价方面,是指对模式推行的效果进行判断。学校应该对模式的推进实行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及时修订行动。

三、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一)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岗学对接,四级递进”模式的形成过程

“岗学对接,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和形成是一个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探索过程。

自1997年以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对学生毕业实习进行改革,针对职业教育和旅游专业的特质,率先提出和落实实习期为一年的做法。1998年以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学校提出“养成教育周”的构想。2000年后,随着广州旅游景点的建设和旅游活动的大众化,省旅校为了让学生切身体验游客的感受和旅游服务的全过程,感受旅游业动态与脉搏,提出组织学生每学期一日旅游考察的做法。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与威尔登酒店、白云湖畔酒店、地质山水酒店等合作伙伴建立模块化教学基地,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在旅游业顶岗见习。2010年原校长冒超球先生将上述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总结为“四个一”模式,关于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做法、基本规定、校内外配套的设备设施、基地已经初成体系。2013年,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学校领导班子将该学校专业教学的特质总结为“‘岗位对接,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对这一模式进行系统探讨,建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提出了“‘岗位对接,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对该模式加以提炼、构建和完善,并与广东财经大学建立联合研究团队。2013年底,该模式的名称正式更名为“岗学对接,四级递进”。

至2013年的若干年,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教学对接岗位(课程对接技能,专业对接行业),分级循序渐进”的模式,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毕业生,其中大多数适应旅游行业的要求,毕业时即能胜任一个到若干个岗位,初步实现“岗学对接”。

(二)具有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特色的“岗学对接,四级递进”模式构建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提出的“岗学对接,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模式之构建,本文从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岗学对接,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目标是个人或组织所期望的成果,是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模式的目标是指通过模式的使用,要达到的目的和取得的成果。教学的对象和主体是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岗学对接,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为,使学生由一个“应试教育的失落者转变为一个对人生有信心、找回学习乐趣、不断完善自我的旅游工作者;从受家庭溺爱或冷落的少年转变为一个有爱心、有审美情趣、有社会责任感、能以自身劳动贡献于社会的合格公民”。其实质是通过此模式,学生能有效成为合格公民并达到从事旅游相关岗位群的职业要求。这一模式的目标是一种学生本位的目标,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目标。

2.“岗学对接,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岗学对接,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时间维度上包括了“一日”、“一周”、“一月”、“一年”为特征的教学安排的递进,在素质增长维度表现为分级渐进式的提升。

其中,素质增长维度涵盖的内容包括了知识和经验上的感知、悟知、认知、行知;在职业能力上表现为生手、熟手、能手、高手;在职业志向上表现为就业、勤业、敬业、乐业;学习兴趣养成上厌学、愿学、乐学、会学。

3.“岗学对接,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岗学对接,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方法是在传统的、“规范化”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具有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典型特征的“四级”形式。我们以时间维度为序,阐述如下:

第一级——职业兴趣培养一日,即“旅游实践考察一日”,是指第一至第四学期,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到旅游城市、旅游企业(含景区、酒店、旅行社、餐饮名店)以及旅游产品上游产品和集散地参观考察,培养学生对旅游的职业兴趣,形成对职业的感知。

图“岗学对接,四级递进”三维示意图

第二级——职业意识养成一周,即“校内模拟职业实训一周”,是指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学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在校园景区、旅游专业实训场地、教学楼、行政楼、学生综合服务中心、宿舍等场所提供讲解、接待、会务、餐饮等服务,通过一周的时间达到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形成对职业的认知。

第三级——职业技能实训一月,即“企业岗位实习一月”,是指第三或第四学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到学校为核心的广东旅游职教集团各合作企业、学校模块化教学基地进行一个月的专项技能实践,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形成对职业的行知。

第四级——职业综合实习一年,即“职业素质顶岗实习一年”是指在全校范围内统筹,安排学生到以学校为核心的广东旅游职教集团合作成员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毕业实习,融会贯通前四学期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培养综合职业素质。通过以以自然班为基础单位,派实习指导师顶岗带队,学校派出文化导师和企业聘请企业导师双导师为师资,采用把课堂延伸到企业,以函授为主、面授为辅的教学方法,顶岗实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形成对职业的悟知。

四级递进是学生实现两个转变的方法和途径,表现了其在素质增长维度的变化与提升。四级递进正是这样系统地改变学生。

4.“岗学对接,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

“岗学对接,四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是指对通过该模式的学习,如何检验其学习结果的方法。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采用了学生、教师、企业、社会的多元动态评价模式。简单阐述如下:

一是学校制定毕业生质量标准、学分制,所有的学习内容都以获取学分为衡量标准,包括“四级”所涉及的所有教学活动内容都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据一定比重的学分。修订现有考试百分制,改变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

二是“四级”中的评价主体不同,“一日”、“一周”由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确定学分;“一月”、“一年”由企业评价。在毕业生追踪调查方面,委托第三方进行社会评价。

三是“四级”的评价均采用量表形式,确定每一项目必须做到的若干要素,以达到多少项要素为获得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的标准;量表要求简明易操作、明确无疑义、全面无损漏。

参考文献:

[1]周明星.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实践教学特质研究——“三向四级”式泛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发展结题报告[Z].

[2]黄伟钊.旅游学基础[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元智,马鸣萧.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空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32.

[4]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

[5]方明.缄默知识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6]谭笑.默会知识带来的厚实认识论[J].读书,2013(10).

[7]郁振华.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冒超球,董家彪.《中等旅游学校教程》丛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篇10

五年制高职学生是以初中毕业为起点, 实行五年一贯制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没有专业知识断层。由于生源优势和办学特色, 他们在职业意识的形成和职业技能的发展等方面明显优于三年制高职和中专的学生。 当然五年一贯制的学生也有其特殊性, 他们要经历未成年和成年两个人生阶段, 所以必须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认真研究, 大胆创新, 拿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才能使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合格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 一) 与三年制高职的区别

虽然二者的培养目标非常相似, 但培养模式稍有区别。 两者都是坚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同时在办学理念、教学总体指导方法上具有很多相同点。 五年制与三年制高职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重视行业、企业对教学的参与,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但相对而言, 五年制高职实施实践教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更大, 教育部文件就明确指出“ 要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 在五年学习期限内, 实践教学应占有较大的比重, 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 这是因为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 生源年龄小, 抽象思维不成熟, 而行动思维却异常活跃, 特别需要反复训练, 也更容易接受行动教学法, 三年制高职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 学生身心相对成熟, 更善于抽象思维, 加上少了两年的学制, 在同样重视实践教学的同时并没有办法实现同样课时的实践教学。

( 二) 与三年制中职的区别

中职属于国家基础教育, 高职属于国家高等教育。中职培养的是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一般只需要具备把握技术操作层面或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的能力。 而高职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职人才除须具备高等教育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外, “ 高”在知识、能力、素质, “ 高”在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不仅能够熟练应用岗位工作技能、技术, 还要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 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

二、机电专业“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四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必须是建立在校企深度合作, 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有着密切的“ 血缘”关系基础上, 把学校真正融入行业企业之中, 领校入企, 或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产品和生产线引入学校, 引企入校, 使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 全方位“” 全天候“” 全过程”操作。

现行我校五年一贯制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原有培养模式 ( 4.5+0.5 培养模式) 的基础上, 经过走访企业, 认真调研, 跟省校沟通之后进行创新的,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 已基本形成了“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四阶递进”的培养模式。

( 一) “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四阶递进” 培养模式的内涵

“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四阶递进”的培养模式采用总时控制, 灵活分段, 层层递进控制策略。 原有的五年一贯制高职培养模式将最后一年或最后一学期的时间作为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 这种只有临毕业前一次集中企业实习的经历, 很难让学生在进入企业短时间内就具备较高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四阶递进”的培养模式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五年10 学期拆分成四个阶段, 1~4 学期为专业认知, 夯实基础阶段, 5~6 学期为技能学习, 基本技能培养阶段, 7~8 学期为技能强化, 综合技能培养阶段, 9~10 学期为融会贯通, 顶岗实习阶段。 从第一阶段的企业认知, 到第二、三阶段的工学结合, 再到第四阶段的顶岗实习, 学生进入企业的时间逐渐拉长递增, 在职业技能上, 使学生从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再到综合技能层阶递进, 在职业素养上, 使学生从专业思想的树立到逐渐夯实, 职业思想逐步确立直至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这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五年的学习生涯中4 次进入企业, 并且学生还可以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进行轮换, 接受到不同岗位不同技能的锻炼, 受到不同企业文化的熏陶, 这对于学生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人的塑造是非常理想的。

( 二) “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四阶递进” 培养模式的实施

第一阶段 ( 第1~4 学期) :专业认知, 夯实理论基础。学生刚刚从初中毕业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 他们对自己新的学习生涯有所期待, 对自己选择的专业以及毕业后即将从事的职业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加上初三的学习强度和拼搏精神还未大幅度衰减, 因此, 在此阶段通过一次为期1~2 周的企业认知实习, 让学生了解并热爱自己所选的专业, 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任务, 打好扎实的文化、专业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 ( 第5~6 学期) :技能学习, 基本技能培养。以专业技能实训、项目化教学为主, 专业方向化课程为辅, 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技能, 如制图、测量、钳工、车工、维修电工等, 要求学生至少考得两项中级技能证书。 本阶段安排一次为期一个月的企业见习实习, 4 家企业每家实习一周, 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清晰自己所学技能的作用, 了解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与工艺, 接受不同企业文化的熏陶, 为下一阶段的工学结合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 ( 第7~8 学期) :技能强化, 综合技能培养。此阶段主要为“ 工学结合”阶段, 首先由学生在第二阶段企业见习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一家企业, 然后由学生家长与学校、 选定企业签订安全实习三方协议, 学生在企业带薪“ 工学交替”, 每周安排4 天工作, 2天上课, 1 天休息。 实施企业课堂, 学生不再回校上课, 就在企业把产品作为案例和项目, 由车间师傅和学校教师有针对性地共同授课, 按高级工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 每学期临近考试前一个月回校总结与复习, 并完成专业方向课的课程考试。

第四阶段 ( 第9~10 学期) :融会贯通, 顶岗实习阶段。 本阶段学生先回学校两个月时间, 系统地解决在企业“ 工学交替”中遇到的疑惑和难题, 学完专业拓展课程, 考得至少一项高级技能证书, 教师布置毕业设计等相关事宜。 两个月后, 由学生家长跟学校、企业再次签安全就业协议, 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并顺利毕业。

三、结束语

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本地多个企业 ( 如江苏诚德钢管、江苏亚威机床、江苏一重、扬州振光机械等) 和学校多个班级成功运行。 由于企业参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 学校与企业共同定岗位、定能力、定课程、定模块、定体系, 从而整体优化了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 最终这种“ 四阶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避免了重复学习、节约课时, 有利于学生职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达到企业满意, 学生接受, 老师认可, 社会肯定的多重效果。

上一篇:建材检验下一篇:眼镜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