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模式

2024-06-16

三级模式(共11篇)

三级模式 篇1

教学档案是指各类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教学文件材料。 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改进教学工作,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活动、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 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高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评估等重大活动的需要,教学档案的利用率也随之提高,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此,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研究,对于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 深化教学研究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概况

1.1高校教学档案的内容

高校教学档案涉及面很广,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教育主管机关下达的指导性文件;综合性教学管理材料(制度、规定、统计表等);招生工作材料、教学计划、大纲、总结;学籍管理材料;学生奖惩材料;课堂教学材料;教学实习材料;教学实验材料;师资培训、业绩材料;教学质量材料;优秀教案;学位授予材料;毕业论文;教材目录与自编教材;在职教育材料(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及各类研讨班、培训班);涉外教育材料等。

1.2高校教学档案的特点

(1)内容广泛、综合性强

教学档案涉及的内容庞杂, 仅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就包括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总结、教材、课程信息、师生信息等。

(2)材料来源分散性较大

有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材料, 有来自本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的材料,如学工处的招生、分配名册,教务处的学籍管理材料; 有来自教师的教材、教案、辅导资料听课评课记录、科研成果等; 有来自学生的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验报告等。

(3)多样性、多学科性明显

高校教学档案的载体多种多样,以纸质材料为主,同时还有照片、图表、录像带、录音带、光盘、奖旗、奖杯、获奖证书、奖状等实物材料。

(4)周期性、层次性、成套性

高校是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及培训班等多层次的教育模式并存,还有联合办学、跨校办学、国际合作办学等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档案的层次日趋多样化。 由于教学周期的长短,教学活动的周期性、规律性,决定了教学档案的成套性。

1.3高校教学档案传统管理模式

从管理方法上,现有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模式主要是分级、 分类管理。 分级管理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是指对教学档案实行两级管理:校级管理和院级管理,即在校级主要对各教学档案部门做统一管理,各院系则设立具体的教学档案管理部门。 具体分工:校级管理的重点是对教学档案的总体管理上,主要任务是制定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对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立卷归档的原则及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 院系管理的重点是对教学档案的细节管理上, 主要任务是保管各院系所产生的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文件及研究成果等。

分类管理的校级教学档案管理, 主要负责教学文件及规章制度、教师档案、科研成果档案、教务考务档案、学籍档案、学位档案等。 分类管理的院级教学档案管理, 主要负责教学建设档案,包括教材档案、课程档案、教学档案和实习档案;教学管理档案,包括教学质量评估、课程表、考试安排等教学过程档案;教学成果档案包括科技制作、毕业生论文等三大类的教学档案。

1.4高校教学档案三级管理模式

《档案法 》 规定: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高校教学档案分级管理符合这一原则。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简单说,模式类似于定式,就是遇到反复出现的同一问题时所固定使用的解决方案。 建立教学档案管理模式目的就是实现教学管理的统一和规范。

2高校教学档案传统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2.1高校教学档案传统管理模式的优点

(1)组织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学档案采用校、院两级管理,各职能部门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教学档案,由相关职能部门集中统一保管和利用;二级学院或教学部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教学资料由二级学院或教学部集中统一保管和利用, 这些材料由职能部门和院系或教学部的办公室秘书保管,等过了利用高峰期,再转交给档案馆保存。

(2)规章制度

健全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 组织体系是管理工作的基础, 有效的管理工作还要以规章制度为保障。 规章制度由校档案馆统一制订。 通过相关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规范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行为,使之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3)人员素质

重视了档案人员的水平提高。 目前各高校为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与水平, 都加强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拓展档案工作人员的思维、知识面,提高其业务素质,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新的档案管理技能和方法。

2.2高校教学档案传统管理模式的缺点

(1)教学档案管理部门权责不明

由于教学业务部门与档案部门是两个独立的部门, 而教学档案主要来源于业务部门。 现实状况是,关于教学工作的文件、 文件管理,档案、档案管理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和协调,出现了文件的形成与归档脱节,档案部门并不能参与到文件材料积累过程中,势必造成收集到的材料不全面。 还有,部分二级学院或教学部领导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忽视, 没有把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当成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做? ,造成了教学档案建档困难,不能做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统一利用的良好运行模式。

(2)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 各二级学院或教学部缺乏有效的管理规定和监督措施。 各二级学院或教学部教学办公室和教师缺乏建立及保存教学档案的意识, 不能保证按时完成建档工作, 相关的管理制度中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全体人员责任和任务不明,规定时限要求未得到充分执行,未辅以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措施。 并且各个二级学院或教学部之间教学档案管理缺乏相互借鉴和交流。

(3)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欠佳

一是大多数档案管理员不是科班出身, 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归档文件及档案价值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使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二是有些教学部门、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是由兼职档案员做, 这些兼职人员一方面忙于教学、科研、人事、办公室等事务性工作,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学习档案专业知识;也没有机会接受专门的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无法实现档案的优化管理,致使移交到档案馆教学档案材料不规范, 不完整。

3开展教学档案三级管理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笔者就高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 认为解决办法是建立第一级:档案馆,第二级:教务部门,学务部门、招生就业等部门,第三级:各二级学院或教学部的三级管理模式,从而优化教学档案的建档质量。

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含义: 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根据文件的价值属性,文件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运动阶段;在每一个运动阶段里,文件特定的价值属性,与文件的管理方式、存放场所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内在关系。 因此,高校档案馆根据高校全部教学档案的价值形态、服务对象来划分保存范围、场所,采取三级管理模式是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完全具有可行性。

3.1实行教学档案三极目标管理责任制

高校应成立 “教学档案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上级文件,统一制定本校的档案馆工作职责、档案馆馆长工作职责、各二级学院(部门)分管档案工作领导工作职责、各二级学院(部门)兼职档案员工作职责、 以及本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教学档案工作基本原则,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教学档案的部门立卷和归档流程,教学档案的文件整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且明确各级档案管理职权的分配,实行三级目标责任制,以便各教学管理部门、 各二级学院、 各教学部的档案材料能够按期保质向学校档案馆移交。

3.2建立教学档案三级管理的体制

教学档案三级管理是由档案馆、教务处、学生处、以及各二级学院、教学部等组成的服务网络。 借助这个网络体系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在教务处、学生处、各二级学院和教学部设立专门的教学档案资料室和教学档案管理岗位,使得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学人员、各二级学院、教学部的档案工作能够遵守统一的规范和归档程序,按照本校的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本科教学档案管理办法等要求,并且按照形成者—时间—类别等分类标准收集、 保管有关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的档案材料。 定期由各二级学院、教学部将归档材料上交到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进行信息汇总审核, 审核后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把档案材料信息再次汇总后(纸质版和电子版)统一上交到学校档案馆, 最后由学校档案馆进行合理规划、 统一编目,入库上架,从而保证了教学档案的准确、完整、系统,使得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走上有序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3.3健全各层级档案管理人员约束机制。

要加强监督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对教学档案材料的积累进行督促。 采取行政干预手段, 把教学人员、学院和教学管理部门教学档案的归档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 并且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档案管理业务考评制度和实施办法,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校教学档案的管理进行业务考核和评估,适时进行必要奖罚。

3.4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加强对高校专兼职档案人员进行档案意识的培养和档案管理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在教学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种教学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立管理员的培训上岗制度、健全管理员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有计划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业务培训和理论研究, 缩短档案管理人员能力与档案事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较强的技术技能、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档案管理者。

参考文献

[1]何玉艳,郑慧.高校科研档案三级管理模式研究[J].兰台世界,2013(6).

[2]王琪.高校教学档案分层管理措施的研究[J].兰台世界,2013(7).

[3]张小兰,冉优卓.高校档案分级管理模式探析[J].兰台世界,2015(7).

[4]王乐芝,李元,曾水英.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优化问题探讨[J].兰台世界,2015(2).

三级模式 篇2

[摘 要] 针对高校教学档案的特点以及目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实施三极管理模式,并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实施三级管理模式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doi : 10.3969 / j.issn.1673-0194.2015.21.107

教学档案是指各类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教学文件材料。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改进教学工作,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活动、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高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评估等重大活动的需要,教学档案的利用率也随之提高,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研究,对于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深化教学研究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概况

1.1 高校教学档案的内容

高校教学档案涉及面很广,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教育主管机关下达的指导性文件;综合性教学管理材料(制度、规定、统计表等);招生工作材料、教学计划、大纲、总结;学籍管理材料;学生奖惩材料;课堂教学材料;教学实习材料;教学实验材料;师资培训、业绩材料;教学质量材料;优秀教案;学位授予材料;毕业论文;教材目录与自编教材;在职教育材料(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及各类研讨班、培训班);涉外教育材料等。

1.2 高校教学档案的特点

(1)内容广泛、综合性强

教学档案涉及的内容庞杂,仅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就包括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总结、教材、课程信息、师生信息等。

(2)材料来源分散性较大

有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材料,有来自本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的材料,如学工处的招生、分配名册,教务处的学籍管理材料;有来自教师的教材、教案、辅导资料听课评课记录、科研成果等;有来自学生的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验报告等。

(3)多样性、多学科性明显

高校教学档案的载体多种多样,以纸质材料为主,同时还有照片、图表、录像带、录音带、光盘、奖旗、奖杯、获奖证书、奖状等实物材料。

(4)周期性、层次性、成套性

高校是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及培训班等多层次的教育模式并存,还有联合办学、跨校办学、国际合作办学等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档案的层次日趋多样化。由于教学周期的长短,教学活动的周期性、规律性,决定了教学档案的成套性。

1.3 高校教学档案传统管理模式

从管理方法上,现有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模式主要是分级、分类管理。分级管理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是指对教学档案实行两级管理:校级管理和院级管理,即在校级主要对各教学档案部门做统一管理,各院系则设立具体的教学档案管理部门。具体分工:校级管理的重点是对教学档案的总体管理上,主要任务是制定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对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立卷归档的原则及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院系管理的重点是对教学档案的细节管理上,主要任务是保管各院系所产生的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文件及研究成果等。

分类管理的校级教学档案管理,主要负责教学文件及规章制度、教师档案、科研成果档案、教务考务档案、学籍档案、学位档案等。分类管理的院级教学档案管理,主要负责教学建设档案,包括教材档案、课程档案、教学档案和实习档案;教学管理档案,包括教学质量评估、课程表、考试安排等教学过程档案;教学成果档案包括科技制作、毕业生论文等三大类的教学档案。

1.4 高校教学档案三级管理模式

《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高校教学档案分级管理符合这一原则。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简单说,模式类似于定式,就是遇到反复出现的同一问题时所固定使用的解决方案。建立教学档案管理模式目的就是实现教学管理的统一和规范。

高校教学档案传统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2.1 高校教学档案传统管理模式的优点

(1)组织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学档案采用校、院两级管理,各职能部门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教学档案,由相关职能部门集中统一保管和利用;二级学院或教学部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教学资料由二级学院或教学部集中统一保管和利用,这些材料由职能部门和院系或教学部的办公室秘书保管,等过了利用高峰期,再转交给档案馆保存。

(2)规章制度

健全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组织体系是管理工作的基础,有效的管理工作还要以规章制度为保障。规章制度由校档案馆统一制订。通过相关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规范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行为,使之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3)人员素质

重视了档案人员的水平提高。目前各高校为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与水平,都加强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拓展档案工作人员的思维、知识面,提高其业务素质,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新的档案管理技能和方法。

2.2 高校教学档案传统管理模式的缺点

(1)教学档案管理部门权责不明

由于教学业务部门与档案部门是两个独立的部门,而教学档案主要来源于业务部门。现实状况是,关于教学工作的文件、文件管理,档案、档案管理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和协调,出现了文件的形成与归档脱节,档案部门并不能参与到文件材料积累过程中,势必造成收集到的材料不全面。还有,部分二级学院或教学部领导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忽视,没有把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当成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做?,造成了教学档案建档困难,不能做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统一利用的良好运行模式。(2)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各二级学院或教学部缺乏有效的管理规定和监督措施。各二级学院或教学部教学办公室和教师缺乏建立及保存教学档案的意识,不能保证按时完成建档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中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全体人员责任和任务不明,规定时限要求未得到充分执行,未辅以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措施。并且各个二级学院或教学部之间教学档案管理缺乏相互借鉴和交流。

(3)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欠佳

一是大多数档案管理员不是科班出身,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归档文件及档案价值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使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二是有些教学部门、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是由兼职档案员做,这些兼职人员一方面忙于教学、科研、人事、办公室等事务性工作,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学习档案专业知识;也没有机会接受专门的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无法实现档案的优化管理,致使移交到档案馆教学档案材料不规范,不完整。开展教学档案三级管理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笔者就高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认为解决办法是建立第一级:档案馆,第二级:教务部门,学务部门、招生就业等部门,第三级:各二级学院或教学部的三级管理模式,从而优化教学档案的建档质量。

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含义: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根据文件的价值属性,文件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运动阶段;在每一个运动阶段里,文件特定的价值属性,与文件的管理方式、存放场所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内在关系。因此,高校档案馆根据高校全部教学档案的价值形态、服务对象来划分保存范围、场所,采取三级管理模式是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完全具有可行性。

3.1 实行教学档案三极目标管理责任制

高校应成立 “教学档案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上级文件,统一制定本校的档案馆工作职责、档案馆馆长工作职责、各二级学院(部门)分管档案工作领导工作职责、各二级学院(部门)兼职档案员工作职责、以及本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教学档案工作基本原则,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教学档案的部门立卷和归档流程,教学档案的文件整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且明确各级档案管理职权的分配,实行三级目标责任制,以便各教学管理部门、各二级学院、各教学部的档案材料能够按期保质向学校档案馆移交。

3.2 建立教学档案三级管理的体制

教学档案三级管理是由档案馆、教务处、学生处、以及各二级学院、教学部等组成的服务网络。借助这个网络体系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在教务处、学生处、各二级学院和教学部设立专门的教学档案资料室和教学档案管理岗位,使得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学人员、各二级学院、教学部的档案工作能够遵守统一的规范和归档程序,按照本校的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本科教学档案管理办法等要求,并且按照形成者―时间―类别等分类标准收集、保管有关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的档案材料。定期由各二级学院、教学部将归档材料上交到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进行信息汇总审核,审核后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把档案材料信息再次汇总后(纸质版和电子版)统一上交到学校档案馆,最后由学校档案馆进行合理规划、统一编目,入库上架,从而保证了教学档案的准确、完整、系统,使得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走上有序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3.3 健全各层级档案管理人员约束机制。

要加强监督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对教学档案材料的积累进行督促。采取行政干预手段,把教学人员、学院和教学管理部门教学档案的归档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并且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档案管理业务考评制度和实施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校教学档案的管理进行业务考核和评估,适时进行必要奖罚。

3.4 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加强对高校专兼职档案人员进行档案意识的培养和档案管理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在教学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种教学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立管理员的培训上岗制度、健全管理员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有计划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业务培训和理论研究,缩短档案管理人员能力与档案事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较强的技术技能、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档案管理者。

华侨城:集团品牌三级管理模式 篇3

当一个企业逐渐壮大,业务开始涉及到不同领域时,原有的母品牌就需要面临调整:要么重新定位,注入新的内涵;要么发挥影子托权作用,凸现旗下产业品牌或者产品品牌。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较早开展品牌战略管理的多元企业集团,华侨城选择了前者,并努力尝试与后者的结合。

华侨城集团拥有康佳集团、华侨城地产以及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威尼斯酒店,以及经济型连锁酒店CITY

INN城市客栈等知名企业品牌,核心业务涉及旅游、房地产、通讯电子等领域。

除康佳电子以外,华侨城集团旗下几乎所有的产业品牌、子公司品牌均延用“华侨城”的集团品牌。在2006年经历换标行动之后,华侨城集团力推集团品牌,并将集团品牌的影响力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力推集团品牌,设立三级管理

集团品牌管理,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协调集团品牌管理与产业品牌或产品品牌的关系,不仅仅是在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上,也包括组织结构的设置与工作任务的分工协作。如果处理得当,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否则,很可能造成冲突,浪费资源不说,还容易损害各自的品牌识别。

为配合集团品牌影响力的推广与提升,华侨城集团确立了集团品牌管理在组织上的三级管理模式:

品牌决策委员会——由集团的领导、各子公司集团一把手组成。

品牌管理执行委员会——由集团总部各部门的一把手、子集团分管品牌工作的副总裁组成。

执行委员会办公室——由各子公司专职人员组成。

设立三级管理机构的目的,就在于协调集团品牌与旗下子品牌的关系,以避免集团总部越俎代庖,也避免旗下公司喧宾夺主。

在华侨城集团总部的统一管理下,集团组织统一、大规模的推广活动,而下面的企业则根据这个大的主题做一些相关的推广。涉及到集团品牌推广的活动,主要是由集团来推广。单个品牌的推广则由旗下企业自己承担,费用也独立核算。

“比较重大的品牌推广计划,提交到执行委员会来讨论,更重要的事则提交决策委员会协商,而日常事务的处理,交由执行委员会办公室操作。”华侨城集团负责品牌工作的一位高级经理说,“像酒店连锁这一块,它们的品牌运作有自己独立的部门,在这个领域有它们专业性的体现。日常的业务经营我们是不介入的。我们主要是控制大的活动。”

整体趋同下的个性彰显

在不同的时候,对华侨城集团品牌所诉求的重点,也会体现出差异。通过差异化的诉求,华侨城期望达到的目的是:既要强调集团品牌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彰显业务品牌、产品品牌的独特性。

华侨城的品牌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集团品牌,即华侨城;中间是业务品牌,即华侨城旅游、华侨城地产、华侨城酒店等;然后才是产品品牌,如:欢乐谷、世界之窗、波托菲诺、威尼斯等。

从结构上来看,华侨城品牌结构是一种典型的背书品牌:华侨城旅游、华侨城地产、华侨城酒店等都是华侨城集团品牌的背书品牌。在这种品牌结构下,业务品牌视觉形象中,母品牌仍然是主视觉形象。因此,不论这些背书品牌做什么样的推广,其实都会对华侨城品牌产生作用。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上海杰信营销咨询公司总经理翁向东认为:多元集团的品牌架构决策的核心原则是,各个层级品牌联想,尤其是核心价值之间的兼容性。这种形态下,当旗下品牌需要以一个独特个性单独推出的时候,也需要有其独特的品牌个性。而集团和业务品牌、产品品牌在驱动消费者认同中承担不同的功能,才能发挥最佳的品牌力。

华侨城集团的品牌定位是“提供优质生活的创想家”。不论是华侨城旅游、华侨城地产还是华侨城酒店,其核心价值都在致力于提升生活品质。因此,华侨城集团品牌架构中,各个层级的品牌联想、核心价值的同一性要远远大于差异性。而其产品品牌,比如:“用智慧创造欢乐”的欢乐谷主题公园,也正好趋同于集团品牌的定位和核心价值。

“如果去参加旅游交易会的话,肯定要强调旅游业务品牌。如果要是在文博会这种,我们则要彰显在文化产业的品牌。假如我们要去参加房地产的会的话,肯定还要强调房地产的专业性。”这位高级经理对记者说。

显然,作为企业集团,除集团品牌应该规划核心价值外,各事业品牌、各产品品牌仍然需要在集团核心价值的统帅下形成各自的品牌核心价值,完成更明确的定位,以符合每一个行业的特点,获取不同产品顾客对品牌的认同。

远近相关,各归其所

从华侨城集团未来的发展战略来看,旅游和地产业务依然是华侨城集团的核心。因此,华侨城集团品牌与这两大产业品牌有着最紧密的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集团品牌需要对两大事业品牌起到同样的助推作用。

旅游和房地产两大产业虽然紧紧联系在一起,但是,由于其基本属性的不同,市场和消费者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对于旅游景点而言,对消费者的决策产生最主要作用的是旅游产品品牌价值本身,如:类型、获得的旅游休闲体验、所在区域、口碑以及价格,至于这个景区是谁规划、开发、建造、管理的,可能并不是消费者关心的重点。基于这种考虑,翁向东认为:华侨城与旅游产品品牌之间可以是松散的联系,以背书品牌形式出现在旅游品牌的推广中。

然而,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度就大大提高了。随着房地产业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房地产品牌传递给消费者的是基于品质和服务的综合性体验与承诺。品牌美誉度高不高?企业实力怎样?都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

翁向东建议:华侨城房地产应该与华侨城集团品牌实现更高效的嫁接。“华侨城集团‘优质生活创想家’的品牌定位可以直接应用到房地产品牌上,从而在已有产品特色的基础上,加上华侨城集团品牌的筹码,赢得更多消费者对于华侨城房地产品牌的认同与喜爱。同时,随着华侨城房地产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反哺华侨城集团品牌,为华侨城集团品牌累积更多的资产,并最终使华侨城在房地产产业上能够获得更高的溢价。因此,华侨城品牌可以紧密地与房产品牌联系在一起,如以双品牌形式出现。”

酒店产业是华侨城的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之一,也是未来集团的发展重点。

目前,华侨城已经形成从经济类酒店到超五星酒店,由四个酒店品牌组成的全系列酒店品牌布局,并且通过与英国洲际酒店集团的合作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但从现在的酒店业态看,华侨城集团的酒店业务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最需要做的工作是树立专业的形象。

“在完成酒店定位布局的基础上,对酒店品牌的核心价值进行规划。酒店品牌需要强调自己专业的管理团队、经营理念、独特的风格和人性化的服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具联想性、更具可感知价值的定位。”翁向东认为。

在行业与产品单一的格局下,营销传播活动都是围绕提升同一个品牌而进行的。但随着行业与产品日益繁杂多样,对集团品牌与产业品牌、产品品牌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划,就成了许多大型企业集团迫切需要解决的品牌问题。华侨城的集团品牌管理模式,提供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借鉴经验。管理

三级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探讨 篇4

医保体制, 存在不可能同时满足的四个要素, 即成本、质量 (含医务人员水平、责任心、器械、药品四个要点) 、效率 (含医疗机构覆盖率、平均诊疗等待时间两个要点) 、公平。

世界上主流的四类医保体制, 凡能良好运行者, 均为于此四要素上有所取舍, 无论其侧重点如何不同, 一般只能较好满足其中两项要素, 其余两项要素必将因侧重点问题而大打折扣。例如, 印度实施的低成本, 高公平的全面免费医疗, 就是损害了质量和效率换来的。使得2006年其国民预期寿命仅为64岁、一岁以下婴儿死亡率为57‰, 位于世界落后行列。英国的NHS体制虽有世界声誉及多年的经验, 仍然会出现“李光耀夫人中风”和“排队20年”这样的惊人事件, 其问题就在于用超高的成本去满足公平性, 结果质量对比欧洲其他国家只能算一般, 而效率和医务人员责任心更是低下 (官方保守数字, 预约医院常规门诊6个月, 等候住院手术18个月) 还曾发生医疗机构缺乏药品问题。而美国大部分为商业化的医疗环境, 使得质量和效率均佳, 但是远超其他国家, 2003年美国医疗费用总支出接近1.7万亿美元, 占其GDP的15%左右, 约相当于全球卫生总费用的40%。据统计, 1997-2003年美国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人始终占总人口的15%以上 (约4300余万人) 。

这些例证说明的问题是: (公平X质量X效率X成本) 得到的乘积, 对于一个国力一定的国家, 必然是基本固定的, 任何一个乘数的上升必然导致其他乘数的下降。

以免费医保体制为例,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 建立起“看起来很美”的全民免费医疗体系, 居民在享受了初期的“免费喜悦”后, 必将会进一步要求更好的医疗质量, 并且对于低效率会大加抱怨, 随之就是成本不断的上升, 对于国家的财政、居民的税负好比“温水煮青蛙”效果。最终是医务人员责任心低下, 效率低下而国民依然不满足于目前医疗水平和效率, 如果政府因财政状况限制医疗成本无法继续增加, 医疗器械的老化、医务人才的流失、药品的短缺将会造成医疗质量的持续下降。使得这些医保体制最终成为“鸡肋”。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任何一个医保体制, 既然无法“乌托邦”到可以同时满足前述四大要素, 那么就一定要有所取舍, 笔者就是试图找出这些要素的取舍平衡点, 依据就是中国的具体国情。

二、中国医保改革面临的国情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医保体制一定不能是高成本的。地大, 决定了中国在受到成本限制的情况下体现公平将面临的挑战以及维持医疗机构覆盖率、保有合格医务人员需要的努力。人多, 决定了中国的医保一定要提高效率, 如果在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国家都无法保证效率的制度是一定不适合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国家的。地区差, 中国的地区差巨大, 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层次也是极为不同。发达地区农村和城市、落后地区城市和农村、以及上述个体内部经济收入的差别巨大, 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差异同样巨大。

三、三级混合型医保模式

第一, A级医疗, 即基本免费医疗, 侧重公平和成本, 主要面向边远贫困地区, 城市最低收入人群, 部分经济困难老人, 学生, 以及无事业基础的年轻人, 采取门诊和住院象征性收门限费 (特困人群定期报销此费用) , 基本限于原有的乡镇医疗机构、社区医疗中心、中小型医院等, 国家加大对其设施医疗设备的投资, 药品的配备。但治疗只能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住院时每种病每一地区设立一个最高花费限额, 超出部分向上级申报情况批准可继续免费提供, 长期慢性病人用药必须分次领取, 每次门诊可领取的药物总价受限, 如特殊情况超过限额必须上级审批, 门诊检查费用超标的, 应有专人负责审批是否属必要检查, 同时A类机构也负责紧急情况下的救助工作, 如车祸、灾害、事故等的紧急抢救, 并且此类紧急救助是暂时免费, 可根据家属要求转移更高级别医疗机构, 可根据伤员原定医疗等级选择情况确定是否由医保全担或部分报销。此类医疗机构也承担非本地人员就医, 仍然采取暂时免费原则, 根据其在原籍选择的医保类型实施报销或者转移治疗。要求各地区制定本地区所有A类医疗机构的边远艰苦等级, 规定医科学生毕业获取从业资格证之前必须在A类医疗机构服务一定时间, 并且服务时间可随艰苦等级递减, 在工作后根据艰苦等级和服务时间享受短期补偿性国家津贴。晋升中、高级职称必须每年有一定的在A类医疗机构坐诊的时间或者对于A类机构医务人员进行的免费培训课时, 对于长期在A类医疗机构尤其是边远艰苦地区服务的医务人员除给予长期津贴外, 对于其退休年限、退休后待遇以及技术职称评定也要加以一定倾斜。

第二, B级医疗, 即半免费医疗, 侧重质量和成本, 同现行的城市医保体制比较类似, 在此就不赘述了。面向群体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老年人、中等收入人群、发达地区城乡普通居民等。各大医院均接收此类病人。同现行医保最大不同在于报销比例根据年龄不同分段, 年龄越大报销比例越大, 各地区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制定该比例。用药不受基本药物限制, 但报销比例根据药品不同有差异。此类病人收取门诊费和住院门限费, 住院床位费每天也有门限费用, 超出部分全额自补, 有单一病种最高花费, 限制大处方以及不必要检查, 慢性病等门诊取药基本等同于现行体制。但B类医疗原则上不接纳非本地医保人群除非本地无法诊断治疗需要转移医疗。

第三, C类医疗, 即全自费医疗, 侧重质量和效率, 面向高收入人群以及有经济实力需要跨地区治疗的人群, 此类医疗无限制可在选择A或者B后随时自由选择C类, 基本在等级较高的大医院实行, 也可放松私人资本和外资医院提供C类医疗服务, 国家设立实力门限, 鼓励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提供此类医疗的保险服务, 商业医疗保险市场完全放开, 国家只监督不使用行政手段干预正常商业运营, 鼓励自由竞争。

四、三级混合型医保模式的具体操作

第一, AB不可同选, 65岁以下者只能选择A+C或者B+C服务, 每隔一定时间可以重新选择;65岁以上老人可随时自由选择享受A或B或者C类医疗, 但不可同时享受A+B, 必须终结其一, 方可享受其余。

第二, 预防为主, A类医疗机构应定时上门对其对应人群以及65岁以上老人实施免费检查, 选择B类医疗的人群由医保组织牵头每年到定点医院体检。

第三, 个人医保费用无论选择何种医疗, 均按照同等标准缴纳。

第四, 对于特困特殊人群医保费用按照一定程序照顾减免, 特殊特困人群需要A类以上医疗服务的, 可向媒体、个人、企业、慈善机构申请救助。

第五, 鼓励慈善机构以及企业、个人为特困特殊人群购买更高等级的医疗, 兴建企业机构个人冠名的慈善医院, 或在提供BC类服务的医院内建立冠名的医疗中心、医疗楼、住院楼、慈善门诊、慈善病房、慈善床位等, 国家根据慈善资助总额详细划定等级, 每年授予慈善等级证书和荣誉称号, 鼓励企业在广告宣传包装中展示此慈善等级标志。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呼吁国民优先选购慈善等级高的企业产品。无慈善等级证书的企业, 不允许在广告宣传包装中有“回馈社会”之类用语。

第六, 只享受C类医疗的人群在死亡时可以以遗产形式支取其医保资金, 国家免征遗产税, 但免征值需有上限, 避免通过医保逃税, 也可以慈善捐款形式转移用于资助特困人群, 国家给予此类人员荣誉性奖励。

第七, 鼓励义工, 国家鼓励志愿者等义工行为以降低A类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 并给予一定荣誉。轻微违法行为, 可以用相应A类医疗机构义工服务时间代替惩罚。

第八, 特殊疾病国家全包, 如严重的有危害社会倾向的精神病, 危险性较高的传染病等。

第九, 依托现有妇幼保健机构, 所有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产妇均可以设定住院时限免费入院生产, 但不设立高级病房床位设施, 引导高收入人群赴自费医院。先天性缺陷婴儿的后期救治不应免费承担。

第十, 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国家基本药物应该是安全廉价的, 并且取消非处方药的专卖, 改为任何零售网点均可以销售。

第十一, 门诊收费门限, 高度为略高于自购基本药物需要的花费, 引导国民遇到简单常见病, 无需预约门诊浪费医疗资源。

第十二, 基本药物生产, 国家对于药厂应有柔软的身段和强硬的手腕。既要保证其效益提高其开发真正的新型药品 (不是换汤不换药的所谓新药) 获取更高的利润, 又不能惧怕某些药物利润低无人生产的问题, 必要时可以使用配额等行政审批手段强制生产商生产国家基本药物。由于中国除部分高科技产品外, 其他生产能力是过剩状态, 引入充分竞争基本药物生产是可以保证的。

第十三, 国家基本药物和A类医疗器械的政府集中采购可以借鉴美国军方采购的主副承包商制度, 每个项目均划分为一个大合同, 一个或数个小合同, 中标大合同的企业及其关系企业不得同时占有小合同, 避免某些企业在承包中的垄断地位, 维持其竞争者的生产能力, 以便在大合同执行不力时, 有其他选择。同时增加大合同商的危机感, 提高合同执行质量。

第十四, 防止身份冒用, 由于AB两类不能同时享有的系统, 建立全民身份识别体系, 防止冒用成为必要, 这一体系的建设也可以协同公共安全机关进行, 一举两得, 同时助益于维护人民健康和公众安全。

五、三级混合型医保模式的优点

第一, 最大程度地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 现有的初中级医疗机构转为A类机构, 现有的大医院依然可以提供BC类医疗服务, 而且由于BC类医疗服务类似目前实施的医保和全自费体制, 从机构执行和国民适应上有延续性也降低了相应的培训成本。

第二, 提高效率, A类门诊的收费门限以及每次取药的限额将阻止不必要的门诊和检查, 提高了A类医疗机构的效率。

第三, 保留医务人才, 如果贸然简单的实施全面免费医疗, 公立医院较低的收入、混乱拥挤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 将迫使优秀医务人才转而去私立医院, 使得公立医院水平下降, 人民为得到高水平的诊治, 不得不去私立医院。所以笔者提出的三级医疗, 力图使质量要求高的人群用半自费可以找优秀专家诊治的目标, 大医院由于承担BC类医疗, 利润依然有保障, 收费门限也阻止了部分滥用医疗资源的行为, 依然可用较好的环境和较高的收入挽留优秀人才。A类医疗机构收入稳定, 效率提高后工作量可以相对减少, 加上医学学生必须在A类服务获得资格证以及BC类机构人员必须的A类服务时间或对A类人员的技术培训, 即可保证A类人群也能大体享受比较稳定的医疗水平。

第四, 促进社会稳定, 因病致贫家庭的医疗问题由于A类医疗机构的存在及给特困人群定期报销门诊住院门槛费使得有病不医的情况减少, 而且向社会力量求助也可以代替以往依靠单位组织或媒体宣传完全无固定渠道的混乱的慈善途径。

第五, 促进负担合理, 同时存在ABC三级医疗, 满足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不同经济能力人群的需求, 随着健康水平、经济能力、实际需求的变化还可灵活选择。B类医疗随年龄增大加大报销比例, 也符合人体健康的自然规律。个人对于未来自身健康状况的预期发生变化, 也可以通过更改选择调整医疗等级调整自身医疗负担。65岁以上老人可以随时选择医疗机构, 使得小病找A类, 大病找BC类, 整体负担更加合理。

第六, ABC三级医疗互相竞争, 同时增加他们的危机感及压力, 迫使他们提高责任心和服务质量。为今后发展变化后选择更加适合的医疗制度打基础, 积累经验。

摘要:自2006年相关部门宣布中国医疗改革不成功, 医保改革方向和策略成为关注的焦点。文章参考各国医保制度的经验教训, 依据中国国情, 认为适合中国的医保体制绝不能是单一形式的, 而应是三级混合形式。三个级别各有侧重点, 参保人可根据经济条件、健康情况、未来健康预期, 定期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力图在中国巨大的地区差异、人群差异的情况下探索建立一个医保改革新架构。

关键词:三级,混合型,医保体制

参考文献

[1]、顾海等.英国医保模式对我国医保制度的启示与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杂志, 2007 (5) .

三级模式 篇5

一、发挥“四个工作模式”的导向作用,加快“创业型”乡村班子建设,抓牢“联创”关键深入推进“三级联创”活动,关键在于建设一个能够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增收步伐的乡村班子。农村党建“四个工作模式”以带民增收致富为出发点,突出“创办一个新经济组织、带起一个产业、拉动一方经济”的主题,适应了乡村班子建设的新要求。为此,我们把“四个工作模式”作为乡村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大力倡导抓“四个工作模式”就是抓发展、抓创业的理念,采取配套措施,全方位推进“创业型”乡村班子建设。一是明确用人标准,选优配强乡村班子。我们坚持“围绕产业选人、根据需要用人、按照项目定人”的导向,叫响“谁能发展经济就提拔谁、谁能带民致富就重用谁”的口号,把那些专业型、产业型、市场型的致富带头人特别是创办“四个工作模式”的各类能人选拔到乡村班子。以能否带民致富作为评价标准,对不称职的乡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必要调整,明确提出连续两年在实绩考核中处于末位的必调、财政收入(集体积累)和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达不到要求的必调、集体债务有增无减的必调、未创办“四个工作模式”的必调、民主测评群众满意率达不到80%的必调。依据“五必调”要求,三年来全市共调整乡村班子670个,调整乡村党组织书记537人,在领办创办“四个工作模式”的农民党员和各类能人中选拔村干部800多人,使乡村班子的创业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二是改进领导方式,加快乡村班子创业进程。我们围绕推进“四个工作模式”,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推动乡村党组织的工作职能和领导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乡村班子中建立了“四个一”工作机制,做到发展一个新经济组织、拉动一个优势产业、确定一名包抓领导、乡村班子一抓到底,从而把乡村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带民致富的实践中,加快创业进程。几年来,全市已形成801个专业化生产村和3180个专业化生产屯,培养了一批以商兴村、以企兴村、以粮兴村、以牧兴村的经济发展模式村,促进了全市以玉米、水稻、大豆、奶肉牛、瘦肉型猪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快速升级。三是严格实绩考核,激发乡村班子创业动力。以发展“四个工作模式”和服务群众效果为衡量尺度,扎实开展乡村班子实绩考核。各县(市)区委分别建立健全了“创业型”乡村班子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五看”考核标准:一看领办创办“四个工作模式”的规模效益;二看主导产业发展状况;三看引带群众致富效果;四看制约群众增收的问题是否解决;五看群众满意程度。并逐一细化量化了考核指标。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每年对乡村班子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按照加快发展型、实干兴业型、看摊守业型和涣散贻业型划分评价档次,严格兑现奖惩。依据考核结果,全市先后表彰“创业型”乡村班子460个,集中整顿后进乡村班子310个,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发挥“四个工作模式”的阵地优势,培养造就“五型”乡村干部队伍,夯实“联创”基础“四个工作模式”为乡村干部进市场、学科技提供了最直接的阵地。我们在认真组织开展乡村干部大规模培训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乡村干部进行新经验、新技术、新项目培训,加快培养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市场经纪人和群众贴心人“五型”乡村干部队伍。一是依托“四个工作模式”的组织体系,实行乡村干部挂职锻炼。在积极鼓励支持乡村干部领办创办“四个工作模式”的同时,每年选派三分之一左右的乡村干部到产业示范服务基地、农民股份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中兼任副经理或副会长,通过亲身参与生产、管理和销售,不断丰富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实践经验。几年来,我们先后选派2300多名乡村干部在各类新经济组织中挂职锻炼,使一大批乡村干部成为科技骨干、营销能手。安达市中本镇党政班子成员和部分镇干部入股组建了中兴农业开发股份公司,定期组织镇村干部到公司中挂职,全程参与生产、管理和销售环节,使70%以上的镇村干部掌握了中草药的种植技术,在他们的指导下,全镇中草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由2002年的几十亩猛增到现在的4000多亩。二是依托“四个工作模式”的示范功能,建立乡村干部培训基地。随着“四个工作模式”的发展壮大,农村党员干部学习科技、交流经验的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出现了许多“没有围墙的学校、不挂黑板的课堂”。抓住这一契机,我们在每个乡镇建立了4个以上培训基地,定期组织乡村干部到基地参观学习、现场培训,发挥基地“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培训效应。去年我们依托基地举办培训班780个,培训乡村干部4万多人次。肇东市宋站镇创办了4个奶牛养殖示范培训基地,定期对乡村党员干部进行防疫灭病、繁育改良、科学饲养和饲草饲料等方

面的技术培训。在基地的拉动下,全镇奶牛养殖量达2.3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60元。三是依托“四个工作模式”的人才技术优势,发挥典型“帮带”作用。针对转型时期乡村干部不会干、不敢干的问题,我们在率先领办创办“四个工作模式”的致富带头人中培养树立了一大批典型,让他们与乡村干部、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帮带”对子,通过言传身教,带动乡村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三年来全市每年采取“传帮带”方式培训乡村干部8000多人次,使近50%的乡村干部达到了“五型”标准。

三、发挥“四个工作模式”的载体功能,拓宽党群互动空间,激活“联创”主体农村党员干部能否发挥主体作用,直接影响“三级联创”活动成效。“四个工作模式”整合了农村技术信息、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优势,通过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为党员干部和各类能人发挥“双带”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实现了党群干群互动和共振。一是搭建乡村干部工作平台。我们积极乡村干部和分散经营的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创办产业示范服务基地、农民股份公司和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把干部的利益与农民群众的利益相挂钩,让他们联合起来共同致富,不但有效地改变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弱势地位,而且推动了乡村干部的工作方式由行政命令向示范引导、民主协商、依法办事、提供服务转变。广大乡村干部通过在干群共同体中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办、带着农民干,切实提高了领导农村工作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仅肇东市参与创办示范服务基地的乡镇干部达983名,领办各类示范服务基地228个,辐射农户4.3万户。二是扩展党员活动空间。为解决政府“统”不了、干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好的事情,我们组织有能力的党员组建经济联合体,引导党员在发展特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中,带领群众闯市场、引项目、搞订单、抓销售。党员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通过手把手地帮、肩并肩地干,共同研发市场,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全市有15309名农民党员参与创建经济联合体,占有能力党员总数的41%。仅海伦市由党员组建的种养加工型、商贸流通型以及劳动力和产业开发型的经济联合体4190多个,直接参与的党员和农户达52700人。三是发挥能人带动功能。我们鼓励各类能人创办产业协会,充分利用他们思想新、渠道宽、信息灵、威信高的优势,在团结农民共同发展特色产业上发挥作用。海伦市乐业乡王会山创办了乐业乡元葱协会,协会吸纳农户105户,种植元葱1014亩,当年亩产量达到8000斤,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达240万元,户均增收2万余元。北林区东富乡腰房村委会主任卜庆人创办的马铃薯协会,会员由30人发展到1000人,种植面积达2.7万亩,先后推广了10多种马铃薯优质品种,在全国12个省形成营销网络。在他的帮助带动下,全乡干部都掌握了他的生产技术和营销网络,使马铃薯成为东富乡的支柱产业。

三级模式 篇6

关键词:工程 三级 管理模式

1 三级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源头和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体现和展示了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及形象。多年以来,施工企业实行的对一个工程项目由集团公司统领,担负施工的子公司各管一段,而形成集团、子公司和施工队的三级管理模式,有其优势,也存在一些问题。

1.1 机构重叠、人员臃肿,导致项目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加大。一个工程项目上场后,集团要设置项目指挥部,子公司也要设立相应管理指挥机构,两套或多套组织机构所设置的部门(特别是在子公司项目部之间)功能基本相同,定编的各岗位人员将会随上场单位数而相应增加,不同单位之间发生的共性非生产性支出(如办公费、招待费等)将不可避免出现重复和浪费,致使保证各机构正常运转所耗费的非生产性费用占总投资的比例因机构的增多而相应加大。部分工程项目汇总后所发生的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占总投资的比例超过20%,甚至达到30%以上。

1.2 多头管理,不利于搞好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学习邯钢经验,推行责任成本核算是施工企业行之有效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手段和措施。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级管理者及相关部门不仅要忙于日常业务处理,又要接受多个“婆婆”的指挥,同时还要照应与地方等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工程要进度、保质量,企业要创商誉、谋发展,各方面关系要左右逢源、相互配合,使得企业管理层大部分人员一心多用,难以集中精力、静下来认真思考和落实项目成本核算开展,考虑寻求降低成本,提高项目效益之路,即便是有所实施,也可能使成本核算流于形式、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功效。

1.3 单位之间的部门功能重复,多头对外,难以形成统一基调。集团、子公司指挥部之间在对同一事务的处理过程中都要经过多道手续,各个单位都分别要与相应单位(如当地国土资源、水务、电力政府机关等)进行接触,使得本来一两个人、一个部门能办到的事情,需要上下多个部门、多个人来办。同时,办事人员在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也不可避免存在差距,在没有统一口径的前提下,形成单位之间落实和执行政策、标准上可能差之千里。

2 对三级管理模式的改进建议

参照“机构无重叠、岗位无空白、工作无重复”及“精干管理层、优化劳务层、减少管理跨度、降低管理成本”的“A级管理模式”要求,结合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特点,对一项工程,由集团和子公司选派精兵强将共同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共同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伙型项目经理部,变三级管理为二级管理。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施工生产、质量监控、安全保障、关系协调及经济核算工作。其经营管理的目标为在安全、优质、按期完工的前提下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

项目经理部经理由集团公司竞聘选派,对项目的全面管理负总责,是项目施工生产、安全、质量、效益的第一责任主体。项目副经理由集团和各参建子公司共同选派,协助经理开展工作并具体负责该公司分担专业工程的施工组织、指挥;各业务部门人员由项目经理和集团人力资源部门在全集团公司范围内择定。项目获得的最终效益可以采用以投资(包括人、财、物的各项投入折合为综合投资)回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分配。这种管理方式下,项目部通过管段内所有资源的合理配置、集中统一调度,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将大幅提升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

2.1 减少管理层次,扩大管理幅度,强化统一管理。在两级管理模式下,一个工程项目只设立一个项目部,各子公司是项目部的成员而非独立的核算单位,其工作的目标是获得项目最大利润,指标是全局性的而非局部的。这样有利于提升各子公司项目经理的全局意识,按照项目部总体规划和目标,统一思想,相互配合,改变两级管理下公司之间各自为战,互不沟通,资源难以有效利用的弊端。在一个整体之下,各参建公司在既有分工又要配合,通过在项目的整体目标密切合作,互通有无,相互支持,从而大幅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2 发挥物资集中采购优势,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在工程成本的构成中约30%~50%为材料成本,因而有效降低材料成本成为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一个项目经理部下,可以通过对施工所需主要材料进行招标采购,汇小溪为江河,在保证材料质量前提下有效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哪些不能招标的地材也会因采购量的加大使单价降低。多数项目部对物资集中招标显著提高了企业效益的实践足以证明。

2.3 整合全管段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资源是管理的重要手段,项目经理部有权、更有责任充分利用管段内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有效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提高周转材料周转次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和闲置。

2.4 推行责任成本核算制度,完善的责任考核和奖罚分。责任成本管理是现代管理中将“责任”及“成本”两个主体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管理形式,是施工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管理手段。其特点之一就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涉及的部门多、人员广,需要各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参与。首先作为责任主体的项目部经理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是能够成功开展责任成本的前提,同时项目部内部门设置较为齐全,人员素质相对提高,并可以委派专职人员负责等等优势使责任成本核算的开展成为可能和必要。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建立项目责任中心,确定可控成本范围,编制项目责任预算,预测项目目标利润和目标成本,制定责任成本的控制措施,考核责任成本控制结果,直至最终兑现奖罚以及“把好五关、控制四费”等具体方式和手段综合运用,将责任和成本意识深入到每个人、每个单位工程项目及其各个方面,以清晰的责权、分明的奖罚,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及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变“要我算”为“我要算”,从而促使责任中心和职工在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而各子公司在独立开展责任成本核算过程中,往往会因主管领导不重视、相关业务人员少,各部门之间难以配合、不能按期责任考核以及奖罚流于形式等多种原因,使责任成本核算变成走过场,甚至有的项目部仍在采取“领导拍脑门”确定单价方式,以经验主义摈弃科学管理。

2.5 培养和造就综合性管理人才,使项目部成为企业人才的摇篮。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拥有人才就拥有了企业的明天。在两级管理模式下,项目部的管理者直接面对的是施工一线,要对施工现场负责,这就要求其不仅要有精通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具备协调、组织和指挥能力,能够随时根据现场及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和调整,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因素,在保质保量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的同时,确保项目利润目标的实现。这就改变了过去部分管理人员不懂技术,专业技术人员不参与管理,人才的成长具有片面性的弱点。使其在管理岗位和施工现场双重培养、锤炼之下,逐步成为“全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培养、造就一批生力军。

三级医院档案管理及服务模式研究 篇7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服务模式

《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 医药卫生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入和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和依据, 是重要的信息资源, 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新形势下,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如何尽快地适应新的形势, 借助新的机遇, 更好地服务于党政管理、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 是我们所面临的新任务, 它将影响和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三级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一) 机制不全, 制度不完善。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缺乏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 对于目前的三级医院档案管理来说, 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 医院档案种类繁多, 涉及面广, 涵盖了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医院运营发展各项业务的方方面面。而医院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较为分散, 有的由办公室负责, 有的由综合档案室负责, 有的则由业务主管科室负责, 形成同一个单位内部, 由多部门分头管理, 相互不隶属、相互不衔接, 归档职责不明, 责任不清的局面。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难以保证, 可能重复收集信息, 浪费资源, 同时也增加了查询档案的难度, 不易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另外, 缺少相关的档案管理考核制度, 未纳入目标考核方案中, 致使档案检查督促考核落实不到位。

(二) 重视不够, 偏管轻用。医疗质量、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学科的建设得到了医院管理层的普通重视, 而医院的档案管理回顾历史、指导现在、规划未来的重要作用却常被忽略。形成了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视不足, 制度体制不完善, 人力、物力投入不够的局面, 致使档案管理的具体操作者对医疗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更加淡薄, 在工作中的记录不详细、不认真, 影响了档案记录内容的完整性, 容易造成档案材料保存不完全, 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不足的现象, 从而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 队伍不稳定, 专业性差。三级医院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部分为非专业人员, 多由行政人员、护理人员、医技人员等转岗来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专业背景差异较大。除小部分为专职外, 大部分以兼职的形式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兼职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也缺少应有的专业精神, 常无法专心从事档案管理。另外, 很多医院也没有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和继续教育纳入计划和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推进, 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缓慢, 难以创新。此外, 档案管理人员不稳定, 经常发生岗位变动, 有经验的档案人员常发挥不了作用, 有些档案移交不及时、不到位, 档案收集难度大,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大大降低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率。

二、三级医院档案服务需求

(一) 服务机制需求。当前的医院档案管理服务机制尚不健全, 档案管理制度没有进行统一和规范, 没有理顺医院档案管理体制。有的没有设立综合档案工作机构, 有的虽然设立了档案工作机构, 工作范围却没有涵盖部门所应当负责的部分。建立健全医院档案管理服务机制, 是做好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前提, 是更好地提供档案开发利用服务的基础。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医院档案的应有价值, 服务好医院发展的各方面需求, 都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医院档案管理服务机制。

(二) 服务内涵需求。《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了医药卫生档案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 其中与医院有关的除病历档案外, 还包括党政管理、医疗技术、科研、教学、基本建设、仪器设备、财会等方面的归档范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日益深化, 归档范围各方面的内涵也有了新的内容和要求。医院开展的医疗、教学、科研、党政管理等各项工作, 都离不开以上各方面档案材料规范接收 (征集) 、整理、分类、鉴定、统计、保管的有效支撑。

(三) 服务方式需求。综合档案管理机构的基本任务除负责接收、整理、分类、鉴定、统计和保管档案及有关资料外, 还需要开发多样的服务方式, 以方便档案的开发和利用。以档案原件提供利用的, 需要在档案馆 (室) 设置阅览室, 或完善签批手续, 将档案原件暂时借出。以档案复制品提供利用的, 可以制作成各种形式的档案原件的复制本, 代替原件在馆 (室) 内外使用。以综合档案内容编写书面资料提供利用的, 可以编写各种相关的档案参考资料、制发档案证明, 撰写专门文章和著作等。此外, 开发、编制、引进先进实用的检索工具, 能够更易于档案的搜索和定位。加强档案工作之间的横向联系, 开展多形式的协作, 开展档案信息交流和学术活动, 能更有益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三级医院档案管理服务模式构建

(一) 完善规章制度, 理顺服务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 档案工作要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便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建立健全既全面又具体, 既科学又系统, 既明确又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 是提供档案工作标准化管理服务的基础。需要进一步理顺医院的档案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医院档案管理服务机制, 形成医院院长直接领导, 办公室直接管理, 各部门负责人、专职和兼职档案员具体管理的三个层次的档案管理服务网络, 从领导、机构、制度、操作、保管、考核上对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各类别的档案材料进行有机统一。将有利于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真正地、充分地发挥其凭证和利用作用, 服务于医院发展的方方面面。

(二) 提高服务意识, 拓宽服务范围。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和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是档案管理工作快速发展的基础。要认真组织学习、宣传与档案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及与医院档案管理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 不断增强医院领导、各个职工的档案意识。将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医院的业务建设等进行统一的规划, 使之能够同步发展, 促进全员档案服务意识格局的逐步形成。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医院档案的类别在不断丰富, 档案载体的形式在不断地呈现, 档案工作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外延在不断地拓展, 要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 拓宽医院档案服务的范围, 大力宣传开发、利用档案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进一步提升医院档案服务工作的影响力。

三级模式 篇8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经营模式,创新,广告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电视媒体经营体制不断改革,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使其走向了市场化道路。目前我国电视台分为央视、省级卫视、地方三级, 尽管它们的广告经营模式略有不同, 但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都想方设法筹集更多的广告, 获取更多的广告收入。近来国外媒体的扩张, 网络、数字化新媒体的竞争与替代威胁, 使得电视台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 电视台迫切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对其广告经营模式进行创新, 寻求新的广告营销策略, 扩张广告市场份额, 提高广告收入, 以此来谋求新的发展空间。

1 电视台广告经营模式分类及特点

电视媒体的经营都是依赖于广告, 但是广告的经营模式却因为现有条件的限制表现出不同的方式。针对央视、省级卫视、地方电视台经营条件和资源的不同, 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的经营模式。

1.1 竞标模式

竞标模式也称为外包服务模式, 其广告商的客户来源主要是依赖于各个广告商的自主投标、竞标来获得广告的投放权。一般由比较有资质的广告代理公司对于某一电视板块的广告来对外宣告投标, 给予最低的价位组合, 由各广告主来加价投标, 最终广告代理公司来确定广告商最终的竞标播放权。其特点是, 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资源, 最大程度地获得了广告收入, 对于整个广告经营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

1.2 自助模式

对于一些实力不强的电视媒体, 鉴于自身资源的有限性, 只能依靠自身来实现广告经营。这类电视媒体, 通常都有自己的广告部门, 其职责类似于“拉赞助”, 面对面地去跟企业或广告客户谈判来完成广告客户对于广告投放的购买权。这种经营模式的优势是可以有针对性、有目标地对各分类企业或行业的广告购买商进行谈判, 有特色地对广告进行分类播放, 将广告与电视节目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 面对面的互动式交流, 有助于了解广告客户的特殊需求, 与其建立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1.3 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就是竞标模式和自助模式的结合, 对于一些已经走出市场打出名气的广告时段可以进行竞标模式, 外包给一些广告代理公司完成广告播放权的竞标与购买;对于一些自销的广告时段可以依靠电视媒体的广告部门实施自助模式的经营, 与有意向的广告购买者谈判购买权。这种经营模式结合了二者的优势, 不但可以建立自己的广告市场, 还可以有目的地实现特色经营。

2 三级电视台广告经营模式的比较

鉴于经营条件和资源状况的不同, 央视、省级卫视、地方台的经营模式存在差异, 对其实力、资源状况及其成因与特征的比较见表1。

3 电视台创新广告经营模式, 提升竞争力的建议

3.1 创新经营模式, 塑造电台文化

经营模式的创新, 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经营成本, 减少经营风险, 还能够帮助塑造优秀的电视台文化。例如杭州电视台企业制承担的创新经营模式, 为其经营过程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减少了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 还塑造了“少年儿童为中心, 家庭为特色”的办台文化。

3.2 创新营销策略, 拓展营销渠道

电视台广告的经营收入依赖于其营销策略, 而营销策略的选择却需要特定的经营模式为基础。因此, 电视台只有创新广告经营模式和营销策略, 才能够拓展它的营销渠道, 获取更多的广告收入。例如徐州电视台“事件营销”和“活动营销”的经营模式, 不但打造了品牌知名度, 还在一定区域内建立了稳定的客户市场。

3.3 规划人才储备, 维护客户关系

电视台应该建立人才储备, 这样才能完成特色化的活动, 在艺术和技术上达到完美结合, 获取品牌特色的同时, 获得观众的好评。同时, 维持有效的客户关系,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 有助于电视台未来的长远发展, 实现其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钱颜文, 孙林岩.对经营模式的分类研究[J].企业管理, 2003年第9期.

[2]王军保.浅谈“统一管理, 分散经营”广告经营模式[J].中国市场, 2008年第15期.

三级模式 篇9

石家庄公交围绕企业年度开展的“走线路、进班组、访职工”活动,扎实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关心困难职工生活,实打实为困难职工解决困难,逐步形成了总公司、分公司、基层路队联动帮扶的三级模式,实现了企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持续性和常态化。

近日,总公司“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冬季慰问帮扶活动正式启动,目前,已投入资金5万元,总公司领导班子、分公司领导和路队领导分批慰问困难职工70多人,为困难职工送去米、面、油和冬储菜等暖冬慰问品,共计26600多斤。今年以来,石家庄公交共组织慰问困难职工370人次,走访线路220多条,累计投入资金70多万元。同时,总公司将在元旦、春节期间,继续开展走访慰问困难职工等系列活动,让每名困难职工都能体会到企业的关怀和温暖。

三级模式 篇10

一、“三级高效课堂”的目标

1.初级目标:自主学习, 基础过关, 梳理知识, 构建体系 (约10分钟)

上课后, 师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展示学习目标, 指出学习重难点, 并提出明确要求, 学生开始自主学习。蔡元培先生就说过:“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 教员竟不讲也可以, 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 才去帮助他。”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学”中充分暴露问题,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如果怕学生出问题而不让学生“自学”, 就会使学生养成了一种思维惰性, 那样他们学到的知识也是假知识、死知识, 学习效率自然也高不了。

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 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要精心研究和设计学习目标, 清晰展现学习目标, 让目标引领学生的自学。目标展示最好的方式是学习目标和知识体系有机结合, 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和目标导航相得益彰的展示方式。第二, 告诉学生一定要带着学习目标走进文本, 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和同学的交流或暂时搁置的方式来处理。

2.中级目标: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深化知识, 突破核心 (约25分钟)

本环节是学生课堂活动开展的重心。教师在备课时, 要精心设计课件, 主要围绕本节课重点、难点、疑点、易混点等, 尽可能抓住主干知识设计一些新颖别致的生活化的情境材料, 以事说理, 以理析事。引导学生既能够理解把握主干知识, 抓住学习重点, 弄清疑难点和易混点, 又能够化难为易, 培养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信息, 自主高效学习。学生的课堂展示要依据学情调查, 找到带有普遍意义和近似性的问题, 都会的不展示, 都不会的更不展示, 最容易出现歧义或者核心的知识问题才拿出来展示, 但生成空间较小的, 比如概念定义一般不做展示。

课堂中可以紧扣课标和大纲要求, 围绕重点难点, 选取最近发生的社会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设计多层次、多角度问题。要注意给学生进行思路点拨, 并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创新思维的培养, 以利于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高级目标:达标检测, 典题演练, 应用知识, 提升能力 (约10分钟)

(1) 课堂小结, 强化体系。本环节是在完成新授课之后,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其对照课堂一开始教师出示的“知识体系和目标导航”进行总结和梳理, 并以自述或演讲的方式巩固基本知识。

(2) 达标检测, 典题演练。本环节教师要利用练习册设计的习题,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完成后, 小组成员互相批改并交流意见。对交流中产生的争议性问题, 教师展示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还应提前再精选和设置一些相关的习题, 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只有这样, 学生对所学知识才能进行内化整理, 把新知识纳入个体的认知结构中, 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形成个体的创新能力。另外, 对问题要做到“堂堂清, 天天清”, 不把疑难问题留到下一节课。

二、“三级高效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做好课前六件事、课中六件事、课后三件事。

1.课前六件事。1设计好每节课的学习目标。2设计好每节课的自学提纲。3预设好每节课要重点讲解、点拨的内容。4设计好每节课的训练检测题。5尽可能利用课前2分钟。6做好集体备课和个人二次备课。 (集体备课要备学习目标、备学情、备学法指导;个人二次备课要备学习目标、备教学流程、备教学反思。)

2.课中六件事。1板书并导入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并导读。3依照自学提纲预习或预习交流。4课堂合作探究并展示。5教师讲解、点拨、纠错、点评。6当堂检测并反馈。

3.课后三件事。1认真反思, 总结得失, 及时写下课后反思。2批改学生作业, 做好纠错记录。3审视完善下节课内容, 积极筹备下一循环的课前工作。

三级模式 篇11

那么, 什么是“三级网络”呢?即院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心理老师, 系有辅导员兼职心理老师, 班级有班级心理委员。通过不同层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和辅导, 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干预。

一、心理健康教育各级网络的组成和工作职责

(一) 第一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1.组成人员: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

2.职责:

(1) 制定全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

(2) 负责全院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监督和检查, 包括全院性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新生测评与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和心理危机干预;

(3) 负责全院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的开设和讲授;

(4) 对心理健康教育各级网络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培训;

(5) 指导并监督、检查各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联系人开展的工作;

(6)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

(7) 为学院学生工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 第二级:各系部

1.组成人员:各系部兼职心理老师。兼职心理老师需要热爱学生工作、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兴趣、具有亲和力、善于与人沟通、了解学生状态, 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较好的洞察力。经过集中培训和考核, 在辅导员中产生。

2.职责:

(1) 积极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测查等活动;

(2) 在本学院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有益身心的心理实践活动;

(3) 定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联系, 进行沟通和交流。

(4) 关注学生心理状况, 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得知或发现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紧急、突发信息, 按照危机干预的程序和要求及时开展工作, 争取最好效果;

(5) 接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按照要求参加有关培训、会议、讲座等活动;

(6) 指导组织各班心理委员展开工作。

(三) 第三级:班级

1.组成人员:各班心理委员。心理委员为班委成员, 需要身心健康, 性格开朗, 有亲和力, 善于助人。每班一名。

2.职责:

(1) 积极、主动地向本班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 定期与兼职心理老师沟通联系, 主动、客观地收集学生心理信息并及时报给心理健康教育联系人;

(3) 接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联系人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积极参加心理学专业培训;

(4) 对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实施初级的心理干预, 并将干预结果上报各系部兼职心理老师。如遇重大心理问题, 在第一时间上报兼职心理老师。

(5) 积极协助班级、学院的心理健康工作。

二、心理健康教育各级网络的目标与思路

(一) 基本目标

提高师生心理素质, 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二) 基本思路

1.营造一种氛围。

充分调动一切资源, 动员各方面力量, 通过多种渠道, 以全方位的宣传方式形成共识, 使心理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 营造一种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大众共享、和谐发展的校园心理氛围。

2.把握两条主线。

一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主要阵地。如果把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放在少数甚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治疗上, 重诊治、轻教育就会忽视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工作, 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越走越窄。

二是以提高全体教职工心理素质为核心。教职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群体, 教师自身心理是否健康、和谐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谐、教与学的和谐。

3.加强三个渗透。

一是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突出以人育人、以心育人, 达到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是渗透到各种团体活动中。因为活动是心理的发端, 是人的心理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 通过各种团体活动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

三是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于追求、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为实现我校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4.抓好四个环节。

一要抓好实践体验环节。在提高师生心理素质过程中“突出学生为主、活动为主、优化为主;突出践行与体验。”

二要抓好咨询服务和测试排查环节。建立师生心理问题排查机制、心理档案和约谈制度, 做到师生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干预, 防止心理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要抓好宣传教育环节。通过专家讲座、心理健康电子杂志、团体训练、心理潜能开发协会、心理健康宣传月等平台,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宣传网络。

四要抓好理论研究环节。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科学研究是不断提高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5.解决好五个关键。

一要解决好机构设置问题。因为机构设置不成体系, 缺乏统一领导和管理就很难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要解决好课程改革问题。强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把理论讲述与实际训练结合起来。

三要解决好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 建立起培训、提高机制, 不断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建设。

四要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优美的环境能创造象征着健康、洋溢着热情的和谐环境。

五要解决好制度建设问题。制度建设是和谐心理氛围建设的重要保障, 要健全学校各种管理制度才能营造良好的、健康的、和谐的心理环境。

三、心理健康教育各级网络的项目实施方法与过程

1. 以课程建设为先导, 打造和谐心理氛围建设的特色平台。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健康心理学》、新生团体训练等课程, 均突出以心育人、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突出学生为主、活动为主、优化为主;突出践行与体验, 使心理和谐的理念深入每一位师生的心灵。

2. 以活动为平台, 建设师生幸福和谐的精神家园。

活动是协调师生关系的纽带, 它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感受愉悦、体验幸福的精神家园。我校每年都定期举办“吾爱吾”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三级网络培训活动 (辅导员和心理委员) 、“同一屋檐下共建一个家”寝室向心力大比拼、心理沙龙等, 这些活动使师生的创造活力得到激发。

3. 以立体网络为载体, 拓宽和谐心理氛围建设的渠道。

通过新生入学的环境适应活动使学生很快有了家的归属感, 迅速适应大学生活;通过每年新生入学后的团体训练, 让学生有了施展自我的平台;通过电子邮件、“心灵港湾”等栏目为师生提供了倾诉心灵的安全空间;通过专家讲座、心理健康杂志、心理潜能开发协会等载体拓宽了和谐心理氛围建设的渠道。。

4. 以心理咨询为保障, 促进师生心灵健康成长。

心理咨询是心理教育的补偿性手段。经过实践, 我校已构建了面向全体师生员工的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与网上咨询“三位一体”心理咨询工作体系, 并长期坚持每天的值班制度。

5. 以心理测试为手段, 建立师生心理问题排查机制。

从2007年以来, 从纸质材料到利用测试软件, 我校每年在新生入学后都安排一次全校性的师生心理普查, 并建立了师生心理问题排查机制、心理档案和约谈制度, 对师生心理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干预, 防止心理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

6. 以三级网络建设为心理支持系统, 确保心理信息交流体系的畅通。

为了保证工作心理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我校建立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主体, 各系党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为工作站, 各班心理委员为工作点的较为完善的心理教育工作三级网络机构, 并定期进行集中培训。

7.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 保障和谐心理氛围建设的质量。

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是选派了一批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浓厚兴趣的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 其次, 我们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整体水平, 还通过岗前培训、定期举行培训班和专家讲座、内部交流等途径加强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8. 以科研为支撑, 提高和谐心理氛围建设水平。

加强科学研究是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上正进行研究, 此外, 兼职心理老师也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进行论文写作, 实现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提高, 大大提高了我校和谐心理氛围建设水平。

9. 以环境设施为基础, 为和谐心理氛围创造良好环境。

健康和谐的心理环境是以良好的设施为基础的, 为了创造良好环境, 学校领导在场地、经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为教学、科研、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 0.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确保和谐心理氛围建设的有序性。

健康和谐的心理环境依赖于制度的制约和调节。多年来, 我校通过各种管理制度的建设, 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制度、诚信制度, 贫困生资助机制、心理和谐教育机制、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等, 为构建校园和谐的心理氛围提供了公平、有序的环境。

四、心理健康教育各级网络的项目所取得工作成效与体会

1.目标明确。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开始就确立了“提高师生心理素质, 营造校园和谐心理氛围”的工作目标, 并决定把它作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做实做强。所以, 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朝着既定的目标打造品牌, 营造和谐。

2.模式合理。

我校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 形成了“三位一体双面向”的心理素质教育立体模式 (心理咨询、心理教学和课题研究“三位一体”, 面向全体学生和面向教职工“双面向”。) 这种模式的内核是人本思想, 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在它的催化下, 发挥最大潜能。

3.机构健全。

我校在2004年,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 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 2006年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 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并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工作机构独立开展工作。2007年, 先后成立系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学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点三级互相衔接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健全的机构, 确保了工作的组织性和有序性, 确保了心理信息的交流的畅通性。

4.思路清晰。

长期以来, 我校按“营造一种氛围, 把握师生两条主线, 加强教学、活动、生活三个渗透, 抓好实践体验、咨询测试、宣传、科研四个环节, 解决好机构设置、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制度建设五个关键问题”的工作思路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5.措施到位。

领导重视是校园和谐心理氛围建设的基础。多年来, 学校领导一直高度关注师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并保证了政策、领导、制度、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六到位”, 使营造校园和谐心理氛围措施得到落。

6.特色鲜明。

我校和谐心理氛围的建设, 坚持走特色品牌发展的道路:就是要把“提高师生心理素质, 营造校园和谐心理氛围”作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做实做强。

7.观念改变。

通过心理素质教育, 全校师生员工有了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的意识, 有了自觉提高心理素质的愿望, 有了一定的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有了解决不了的问题能主动求助的行动, 师生的心理品质得到了明显的优化, 心理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学校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越来越少, 学校愈显安全与文明。

8.影响深远。

学生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新生团体训练后, 80%以上的学生认为某些观点已经渗透在生活中, 并有20%的学生经常回味某些观点;95%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自己, 并制定了大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90%以上学生认为训练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训练对学生以下几个方面有促进:人际交往方式;看问题的角度;心态比较积极;自信心;正确认识自己;与父母感情加深。每次课程的分享活动对你的影响:锻炼了胆量;进一步互相了解;打破了同学之间的隔阂;增强了我的自信;敢于公开我的“秘密”。

9.队伍充实。

近年来,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所以得到了蓬勃发展, 关键因素在于有一支素质高、观念新、兴趣浓、专业互补、专兼结合、人员稳定的教师队伍。通过选派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浓厚兴趣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和参加学术交流等, 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整体水平。

10.设施完善。

先进的仪器设备、优良的环境条件为“提高师生心理素质, 营造校园和谐心理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心理软件测验室、个体心理咨询室、团体训练室等。

提高高校师生心理素质, 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营造校园和谐心理氛围是增强高校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 也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我院充分调动一切资源, 动员各方面力量, 通过多种渠道, 以全方位的宣传方式形成共识, 促使“三级网络”教育模式合理、有序的实施, 从而使心理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而营造一种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大众共享、和谐发展的校园心理氛围。

参考文献

[1]吴继霞、黄辛隐.大学生心理健康学[M], 学林出版社, 2007.5.

[2]张海莹.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02) .

[3]张小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2, (03) .

[4]李新红.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我见[J].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02) .

[5]王维铭.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19) .

[6]杨秀英.浅谈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济宁师专学报, 2001, (04) .

[7]吕建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6.

[8]苏巧荣, 苏林雁.大学生心理辅导[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10.

上一篇:教师职业素养途径下一篇:云南省节水潜力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