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早恋?

2024-08-26

国内外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早恋?(通用13篇)

国内外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早恋? 篇1

国内外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早恋?

孩子早恋在国内家长看来是不能容忍的,是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各方面的恶魔,必须扼杀在萌芽状态。那么,国外的家长又是如何对待孩子早恋这件事情的呢?其实,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早恋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也许我国的家长可以从国外家长身上学到些处理这种事儿的方法。

不同文化差异,家长对孩子早恋的情况反应差别也很大。两个女孩分别来自中国和美国,在同一所初中上学。

中国妈妈:

中国妈妈很保守,对女儿要求很严,谈恋爱在中学绝对不允许发生。可是,女儿对班里一个男同学动了心,对妈妈做法很了解的女儿将这份心动深深藏在心里,从来不会撒谎的女儿一方面开始对父母各种隐瞒,一方面想尽办法背着妈妈和男孩约会。后来,男孩提出分手,女儿很伤心,又不敢让父母知道,只能一个人偷偷流泪,体重和成绩一起直线下降。妈妈也一直没有发现孩子情绪低落、学习成绩变差的原因,单纯的认为孩子课堂上听不懂,不断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

美国妈妈:

美国妈妈在教育上很开明,女儿学习成绩也很好,从小就在优生班里学习。女儿上初中后,美国妈妈告诉她:妈妈不反对你谈恋爱,但你一定要让妈妈知道。结果到初三时,女孩和妈妈讲,自己喜欢上了同乐队的一个男孩。这时妈妈很惊讶,但仍然遵守信用,没有反对女儿早恋,而是和她约法三章:和男孩在一起谈谈心、一起玩都可以,但不能发生性关系,因为她还承担不起随之的后果。同时还强调,她不能因恋爱而影响了学习和其他正事,否则妈妈就要限制这件事。女儿愉快的答应下来。因为妈妈的接纳态度,女孩常会把她和那个男孩之间的事和妈妈讨论,征求妈妈的意见。一年后,她觉得男孩身上有些地方自己不能忍受,就提出分手。

从这两个实例中我们会得到些启发,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早恋,持有什么态度,对孩子后期的教育有着深远影响。

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担心孩子谈恋爱会对学习造成影响,在初中谈影响考高中,在高中谈影响考大学,那么在大学就不影响学习了吗?不是常有孩子因此都毕不了业,还有杀人自杀的?何况,大学谈也会影响考研究生,到了工作时谈恋爱,会影响工作,影响升职。

如果早晚都是影响,那么在感情上起伏最大的初恋最好发生在初中或者高中一年级,这个年龄的孩子恢复能力强,影响相对少些。父母在面对孩子出现早恋问题后,也应注意自己的应对方式,千万不要在不知不觉中堵住了孩子与父母之间沟通的大门!

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手淫 篇2

我儿子今年13岁,刚刚进入青春期。就在他渐渐摆脱童稚的时候,我发现儿子开始遗精,并时有手淫的行为。面对青春发育中的儿子,我这个当大夫的母亲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想跟儿子谈谈,却不知该怎样开口。最后,我决定让丈夫先跟儿子谈谈。

丈夫把儿子叫来,对他说:“儿子,去拿词典来,查一查‘手’字头的词,看看‘手淫’是什么意思。”等儿子查完字典之后,丈夫对他说:“《红楼梦》中有个人物叫贾瑞,在他得了重病时,一位道士送给他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从正面照时,上面会出现一个美女,而用反面照时,上面就会出现一具骷髅。道士嘱咐他千万不要照正面,可他还是照了正面,结果便送了命。这就是因为他太不节制自己了。”儿子听完后,脸上流露出似懂非懂的神情。然后,他冲向卫生间,把自己沾有精液的短裤藏了起来……

看来,丈夫的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时,报纸上的一篇文章使我茅塞顿开。我经过几天的准备,终于鼓足勇气,与儿子面对面地谈起“性”来。我先用专业术语深入浅出地告诉儿子,他为什么是一个男孩;男孩有哪些心理特点;男孩与女孩有哪些区别。我也告诉他女孩的特点。这样就使儿子对男性和女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使他消除了对异性的神秘感。我还对儿子讲了遗精和手淫。我告诉他:“遗精是男孩子成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手淫是伴随着男孩子一天天长大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自慰行为;很多男孩子都有手淫的行为,没什么见不得人的。”随后,我又拿出几篇与之有关的文章给他看。

不久,儿子好像一下子变得轻松了;以前那种紧张焦虑的神情没有了。慢慢的,他手淫的次数也少了。看到儿子平安地渡过了最初的性萌动期,走上了健康的成长之路,作为家长,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其实,手淫在进入青春期的男性中是一种极其普遍的行为。它往往开始于孩子无意中玩弄生殖器、或孩子的生殖器受到某种刺激,给他带来了性快感,又加上孩子的生殖器官和性腺已发育成熟,孩子的性冲动增加了,因而使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这种可以自慰的性行为。据波兰性学家伊莫林斯基调查,在波兰有93.6%的男孩和44.8%的女孩都有手淫的行为。我国目前虽然尚无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但据专家推测,情况亦大致相同。

在我国,由于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不够广泛,社会上至今还流行着一些耸人听闻的“手淫危害论”。其实,手淫的害处不在于手淫本身,而在于受“手淫危害论”的严重影响,使一些有手淫行为的孩子产生了沉重的“犯罪”感和“堕落”感,使他们感到恐惧、惊慌、自卑、精神负担沉重,甚至出现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些症状,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失眠等。而那些视手淫为正常行为并能理智地掌握手淫频率的孩子,就不会出现那样的后果。

有了如上共识,作为家长,我们不难从中得到如下启示:

1.家长应对孩子的性教育认真负起责任。对孩子的性教育不能只依靠学校和社会。父母应首先承担起这个责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最方便的。因此父母要首先破除陈腐的性观念,勇敢地承担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责任。不能让那种亲子之间不谈性的意识再影响我们的后代。

2.家长要学一点性知识。作为启蒙老师,父母首先要对性的有关知识有个最基本的了解。要彻底破除“手淫危害论”,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3.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要讲得清楚明确。有些家长知道自己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对于“性”也有科学的认识。但在对孩子讲解时却总是羞于开口或含混不清。这样反而会增强孩子对性的神秘感。作为家长,应该明明白白,大大方方地把孩子应该知道的性知识告诉孩子,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形成正常、健康、自然的性意识。

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打架 篇3

幼儿入园后,同伴之间的交往就成为幼儿生活向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争执或打架现象。儿童心理学认为,孩子间的冲突、纠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孩子在纠纷中可以提高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坚强的意志。

造成幼儿打架行为的原因:

1.生理因素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打架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水平有关,所以,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打架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当然,那些身体强壮、精力旺盛、易怒、易哭闹的幼儿容易出现打架行为。

2.心理因素的影响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打架行为。

3.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有的家长无原则地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孩子任性、蛮横、不讲道理,在与同伴交往中,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发生了打架行为,还有的家长经常采取恐吓、打骂的教养方式,结果造成孩子模仿。

因此,家长应理智地分析孩子打架的行为,积极引导,帮助孩子纠正打架的坏习惯。

1.主动帮助和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适当的情感表达模式,并不断地强化。这是每个家长必须要做的功课。这种模式的建立如果出现问题,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

2.主动传递正确的信息。例如教孩子亲吻家长、轻轻抚摸家长,以表示对家长和别人的爱。跟孩子玩布娃娃,让孩子拍布娃娃睡觉,给布娃娃盖被、喂布娃娃吃奶等。

3.经常带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儿,学习互相游戏,团结协作。养小金鱼等小动物,种花,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对大自然的兴趣。

4.要经常跟孩子互相沟通,陪孩子一起游戏,不要让孩子一人独自游戏。经常逗孩子笑,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

5.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亲子活动),让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6.当孩子打人时,家长当时的态度和做法很重要。家长应该以“平和”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既不要表示高兴,也不要严厉批评,更不能粗暴制止。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平静以后再跟孩子讲道理。

家长如何对待不爱学习的孩子 篇4

2.若是学不会,就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或方式,通常都是因为学习方法有问题,才会导致孩子学不会,久而久之,就会厌学,形成恶性循环。

3.若是不喜欢老师,则要了解孩子不喜欢老师的原因,正确引导孩子,使孩子转变想法。

4.不要在外人面前贬低孩子,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不能经常把他不爱学习的事挂在嘴边,逢人便说,这只会让孩子更反感。

5.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说看人家张三家的孩子,多爱学习,李四家的孩子学习多好,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被人肯定,而不是在比较中,被一贬再贬。

6.发现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孩子受到激励,从而爱上学习。

班主任如何对待早恋 篇5

《做最好的班主任》知识摘要及学后感想

第三辑如何赢得学生的心灵

二如何面对学生的“早恋”

1、处理“早恋”问题的几个原则:

第一、尊重学生的心灵。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一刻也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要知道,生命到了一定的季节,就会发芽,就会开花。无论如何不要把“朦胧感情”与“道德败坏”画等号,(特别不要上纲上线)。

第二、走在学生情感发展的前面。“我坚信不疑的是,高尚的爱情种子需要在年轻人产生性欲之前好久的时候,即在他们的童年、少年时期播在他们的心田里。.....我们所说的爱情种子,当然不是指关于爱情的说教,而是指培养到的尊严和人格的过程,指在每一行动中树立起真正的人道主义观点;指培养对人道美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这一点尤其重要)人道美的能力。”(苏~)优秀的教师,不应该仅仅在问题出现后不得不充当消防队员,而应该主动引导学生成长的航向。因此,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宜早。

第三、把爱情教育视为人格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使我们的学生没有出现早恋,也应该进行爱情教育。因为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妻子、丈夫,未来的父亲、母亲,我们的教育要给他们一个健康的精神世界,进而给他们一生的幸福,通过爱情教育,引导学生感悟一种精神的美。“这种讲解会在年轻人的心灵中培养出高尚的思想和情感,首先是培养出能够给人以巨大幸福的对美的责任感。但是这种美对于爱美的人才是幸福的。”(苏)

第四、帮助学生树立树立高远的志向。

“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有理想、有志向的学生,与那些胸无大志甘愿平庸甚至堕落的的同龄人不一样。不要用明天的可能的“爱情幸福”来赌一去不复返的今天。生命在这个季节的确会开花,但开花的最佳时光并不是现在。而只有把握好现在,做现在最该做的,才能拥有未来真正的幸福!

第五、引导学生做自己情感的主人。

我常对学生说,谁不希望自己更辉煌?谁甘愿一生平庸?但是“平庸”还是“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真正战胜自己。实际上,任何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高尚的“我”,一个是卑下的“我”。而且,心灵深处这两个“自我”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较量:如果高尚的“我”占了上风,那么我们就会做出高尚的行为,反之,如果卑下的“我”占了上风,那么我们就会表现出卑下的举动。让高远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赢得“灵魂搏斗”的胜利,我们才能赢得人生的辉煌。

第六、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爱情,是对人道主义的最严峻的考试。我们应当从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起就培养他去迎接这场考试。”(苏)我永远铭记。

2、我会为你的一生祝福的——一个青春情感案例

3、爱,你准备好了吗——我对学生的讲座实录

第一、青春期的男生女生会有些什么心理:对异性有一种微妙的心理。第二、男女同学相处要亲密有间:;等距交往;坦然交往;公开交往。

但有人示好怎么办?一定要尊重,但态度要明确。有这种想法并不可耻,这很正常,不要有负罪感,关键是要战胜自己。“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南珊说:“人在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中,是有各种各样的内容的,它们能够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价值都是同样的珍贵和巨大,幼年时父母的慈爱,童年时好奇心的满足,少年是荣誉心的树立,青年时爱情的热恋,壮年时奋斗的激情,老年时受到晚辈敬重的尊严,以及暮年时回顾全部人生毫无悔恨与羞愧的那种安详而满意的心情,这一切,构成了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他们都能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欢乐,都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珍贵的回忆。”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题,因而有不同的幸福。这些阶段应有的主题或者缺失或者错位,我们的人生都将是悲剧,至少是遗憾!什么时代该做什么事,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

4、友情乎。爱情乎

一个人站在什么高度很重要;高度不同,你的视野就不相同。

友谊不等于爱情,但友谊可以成为爱情的桥梁。爱情是一种特殊的友情,其特殊性表现在:有情无须顾忌性别,而爱情的对象却只有异性;友情以理解为前提,以互相帮助为特征,而爱情以性爱为基础,以互相结合为目的。即爱情是与性欲联系在一起的;友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切磋,长短优劣,一目了然。恋人之间却彼此掩饰,互相美化,“美好”形象未必真实。友谊的最高境界是真诚,因此,它不需要任何装饰与隐瞒;友人之间保持相对独立,恋人之间却追求彼此依附。友人只要真诚相待,哪怕是性格不同,年龄不同,也可以结下深厚情谊,而不必各方面都强求一致;友谊石康放的系统,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而爱情却是封闭的系统,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友谊贵在博爱,爱情贵在钟爱;友谊立足于现实,以信赖为基础,总是具有充实感,爱情着眼于未来,以期待作支撑,始终呈现梦幻感。

人首先应该有源于知识的尊严,才谈得上其他。

5、怎样的男生女生算是优秀的?

被爱,你准备好了吗?——男女有别,各具风采

第一,做一个美丽女人(着眼于女性的一生来说),美丽不仅仅是漂亮,不漂亮也可以美丽:

温柔:有人问马克思,你认为女人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马克思说“温柔”。温柔是一种诚挚待人的而态度,温柔是心灵散发出的芬芳。一个人只有心底宽宏,性格善良,才能使人感到春风拂面。爱的传递有时候是很简单的,有时候我们感到了温柔的美好。

坚韧:女性的温柔不只是柔,还有坚韧。是柔而不弱。女性的坚韧有时候,男人赶不上。马克斯夫人燕妮有一句话“”永不绝望!“这个社会进步了,但有些时候真的对女性很歧视。某种程度女性是弱势,但我们自己如果很坚韧,就会挺过去。

自尊:从古至今,女人最忌的就是轻佻、轻浮。自尊自爱,凛然不可侵犯。......我对女儿说,决不许任何男同学碰你的身体。如果你自尊,这本身就是一道防线。任何人如果对你有什么非分之想,都不敢轻举妄动。

优雅:优雅靠什么?靠学识。有人说,学识能够让女人优雅起来,这种贵族气息是很难得的。社会上低俗的女人太多了,她不一定愿意这么低俗,但文化水

平太低(没办法),书读得太少必然低俗。“才女”,不一定是美女,反过来,有些人看起来很美,说不了几句话就露出浅薄,或者稍微近距离接触,就露出没文化。比如有些女明星的签名,一看就知道是没有文化的人!

第二,做一个堂堂男子汉

刚强:男人要有刚阳之气,有泪不轻弹。

宽宏:我的导师朱老师,许多人在网上攻击他,他从来淡淡一笑。如果要去计较,不仅计较不完,而且会把自己降低到别人的档次。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们当做蛛丝一样轻拂去。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种品德,会给自己带来许多朋友。

进取: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建功立业。

幽默:幽默不一定是搞笑,幽默实际上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幽默是即兴的,是乐观的表示,是豁达、自嘲。居里夫人是内在美和外在美得统一。

6、叩问爱情

什么是爱情,各人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生命到了一定的季节,就不可抑制地拔节,青春会肆无忌惮地开花。早恋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堵是赌不了的,关键在于防,在于艺术的引导。

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心灵,无论如何不要把“朦胧感情”与“道德败坏”画等号,千万不要上纲上线。

问题的关键是走在学生情感发展的前面。苏赫姆林斯基说:“我坚信不疑的是,高尚的爱情种子需要在年轻人性欲之前好久的时候,即在他们的童年、少年时期播在他们的心田里。„„我们所说的爱情种子,当然不是指关于爱情的说教,而是指培养道德尊严和人格的过程,指在每一行动中树立起真正的人道主义观点;指培养对人道美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这一点尤其重要)人道美的能力。”优秀的教师不应该仅仅在问题出现后才不得不充当消防队员,而应该主动引导学生成长的航向。

把爱情教育与人格教育紧密结合,通过爱情教育感悟一种精神的美。“„„在年轻人的心灵中培养出高尚的思想和情感,首先是培养出能够给人以巨大幸福的对美的责任感。但是这种美对善于爱美的人才是幸福的。”

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一个人站在什么高度,这很重要;高度不同,你的视野就不相同。每个同学都要想一想:到这个班是来做什么的?是来谈情说爱的吗?我们是有理想有志向的学生,不是胸无大志甘于平庸甚至堕落的人,我们与他们不一样!爱情是明天的幸福,千万别用明天的爱情幸福来赌一去不复返的今天!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做自己感情的主人。毫不怀疑,天底下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幸福,都希望自己辉煌,但真正战胜自己不良欲望的人不多。因此,只有具有坚韧毅力,战胜自己,才能取得胜利。任何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高尚的“我”,一个是卑下的“我”。而且,心灵深处这两个“自我”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较量,如果高尚的“我”占了上风,那么,我们就会做出高尚的行为。只有让高远的志向,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赢得“灵魂搏斗”的胜利的人,才能赢得人生的辉煌。

引导学生分清爱情与友情的联系与区别,自己把握正确的航向。

努力打造各自的优秀,提升各自的品味,为爱做准备。温柔、坚韧、自尊、优雅、刚强、宽宏、进取、幽默,做一个美丽的女人,做一个堂堂男子汉。

如何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早恋” 篇6

据有关资料分析,在中学阶段没有发生过感情的人很少。而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单相思)。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早恋。早恋行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也是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实践。 资料调查表明,17.2%的中学生已结交专一异性朋友,13.8%的学生正处于“恋爱”或“暗恋”状态,有32.5%的学生正受着异性交往、早恋及青春期“性问题”的困扰。在青少年中,15岁及以下就恋爱的就有3.7%, 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还是处在初中甚至是小学高年级,可见现在的中学生谈恋爱,越来越低龄化。甚至有不少是由于在中学时陷于早恋,由性失误而走向性犯罪的。因此,我们对于中学生的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政治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其一,是认真分析其早恋的因素

中学生早恋一般来说有两个因素:一是内在的因素: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营养状况普遍良好,身体发育加快,性成熟的时间提前,性意识开始萌芽并躁动,使他们过早有性爱体验的强烈要求;由于青春期的来临, 在心里上渴望独立自主,都会钻空在恋爱问题上跃跃欲试。二是外在的因素:由于社会生活的开放性、丰富性、信息量的增大,同学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描写恋爱的信息,从而引起他们联想和模仿的愿望;再加上校园里头理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爱情教育的缺乏,造成小面积同学不求上进,道德观念薄弱和恋爱问题上的无知。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也能引起早恋;很多同学把异性之间的好感、友谊当作爱情来待,况且学校领导和老师,在男女同学交往上设置种种限制,对突破限制的同学横加指责。结果,“禁果分外甜”,限制反而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好奇,找机会尝试恋爱的滋味。

其二,是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早恋的危害

要想让学生远离早恋,就必须在平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做到防范以未然,在说早恋的危害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案例:某中学初二的李某和王某都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刚开始两人的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后来,两人慢慢的由好感发展到“恋人”关系,为了避人耳目两人经常到外面玩,渐渐的无心上课和学习,李某为了筹集“玩”的资金,不但骗父母的钱、还多次伙同他人一起勒索、抢劫,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早恋的危害有:

首先是影响学习。早恋是青春期性萌动的结果,虽异性相吸本无可厚非,但他们毕竟还是没有成熟的果子。中学生早恋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从生理上说,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从心理或思想上来说都属于尚未成熟的成长期。中学生思想敏锐、求知欲强、记忆力好,正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的黄金时期,而早恋常会占去不少学习时间,使自己精力分散,影响学业。早恋也常使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处于波动状态,会给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另外,早恋中的中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集体活动冷淡,与同学关系也逐渐疏远。中学阶段,正是为各方面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的黄金时代,是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每个青少年都应该全力以赴 ,专心致志地刻苦学习,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努力培养和磨炼自己的意志,塑造美好的心灵,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好一切准备。如果这个时期被恋爱问题纠缠,必定会浪费大好时光,这极可能葬送了自己的天赋、学业和前途……

第二是影响身心健康。由于中学生生理和心理还没有真正成熟,恋爱中容易产生矛盾,心理上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容易在感情的波折中受到伤害。一方面如果早恋,自知会受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的责备和议论,因而就会远离人群,长此下去,影响了与同学、家人的关系。同时,思想上也会产生很多负担,而影响心理的正常发展。甚至会改变性格。另一方面,由于中学生涉世不深、阅历不足,生活经验欠缺,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在辨别人和事、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时感情冲动,压过理智,便草率地与异性确立了爱情关系。然而,以后伴随着心理上的变化、发展和成熟 , 方觉“并非自己最爱”,进而冷却或是中断彼此间的感情。这种情况,最终影响自己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更令人堪忧的是早恋者容易出现性过失,出现一些越轨行为--发生性关系、怀孕等。这些行为一旦出现,其人羞于见人,即使当时不觉得怎样,但日后给她们造成的挫折感、自卑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对身心创伤和成年后感情生活的影响,也是终生难以弥补的。

第三是容易违纪、违法。中学生的恋情大多是由于感情的冲动或是出于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而引起的。这种神秘感、好奇心使他们盲目地效仿成人。当强烈的好奇心和感情上的冲动构成合力时 , 十分脆弱的理智防线就会被冲垮。特别是男孩在女朋友面前,面对一些让自己“吃醋”的行为恼羞成怒,对一些人大打出手,造成违法犯罪。另一种情况是,由于父母的不支持,谈恋爱的金钱花销无法取得,诱发偷和抢的念头。这是早恋对社会最严重的危害。

孩子早恋家长老师该咋办 篇7

小学生早恋是社会行为的模仿

对于学生早恋,到底该怎么疏导怎么解决呢?记者昨日采访了西南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张仲明副教授。

张仲明告诉记者,这种小学生出现的早恋问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早恋,它只能算是一种社会行为的模仿。

“现在的电视剧,情啊爱啊的很多,小孩子只是在模仿而已,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的早恋。”所以说,对于小学生来讲,此“早恋”非彼“早恋”。

张仲明还表示,对于小学生,要慎用早恋这一词。

即使发现孩子有早恋的情况,也要包容不要夸大。

家长要多关心,多关注孩子,在适当的时候,采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

张仲明告诉记者,对于当众接吻这种极个别现象,家长更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在公共场合文明交往,不要做出一些不符合中国文化的行为。

家长请别把孩子逼向早恋 篇8

孩子到了青春期,的确存在早恋的可能。由于在某些情况下,早恋可能会导致孩子不理智的性行为,其后果对女孩子更为不利,所以家长和学校往往视早恋如猛水野兽,尤其是对女孩子,更是严加防范。一看到青春期的女孩跟男孩子在一起,就过于敏感,动不动把问题往早恋上扯,不问青红皂白,横加指责,甚至乱扣帽子。但正是这种严加防范,这种不理解,这种敏感,这种指责,这种打击,很多时候往往反倒适得其反,孩子在遭受指责、冤枉、打击后,如果得不到更多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心中的郁闷不能宣泄,就会考虑其他的出口,那很可能就是一个同龄的异性,结果自然导致孩子走向早恋。

请看下面的案例:

唐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初一的女生.我的学习一直都不怎么好,但我真的很想学好啊.可是我的父母家长总是不信任我,说我就会玩.我不想在他们面前学习,觉得那样子好假,像是在装.我真的是很想学好啊„„

但是„„我早恋了,可我保证,在我早恋之前我绝对是非常非常的努力学习的,可家长知道我早恋后,整天对我爱理不理,开口就骂我,搞的我上课总是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去后该怎么避开他们;别人问我和那个男的怎么怎么样;我该怎么回答„„ 其实一开始我和他只是普通的男女朋友关系而已。但妈妈,她不理解我,思想太保守了..硬说我和那男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我真不明白她为什么要那样子说„„后来妈妈说着说着,我们的关系就好像变得不单纯了,我上课时会想到他和我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向我的家长解释,怎么说服他的父母„„

老想这些,我上课怎么会听的进呢?我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决定要和他做普通朋友,但我的家人呢?会怎么想.我好害怕,不想再做一个迷惘的人,我现在已经找到了出口,但却不知道哪条路才是对的,很多选.但我该选哪条路?

--------一个迷惘的女孩{瑶瑶}

瑶瑶,希望你和妈妈都看看这篇文章。

什么是早恋?早恋就是在家长和学校认为不该恋爱的时候恋爱。家长和学校担心什么?他们担心两点:一是早恋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二是早恋可能会导致的对身体有伤害的性行为。这两点,孩子是不是也不希望发生?答案是显然的。所有的孩子都不希望影响自己的学习,也不希望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

既然家长和孩子在这两点上能够达成共识,问题是什么呢?问题有两个:一是家长和孩子往往不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把问题范围扩大化。比如孩子到了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这个问题是天经地义,不需要解决的,如果到了青春期,孩子对异性没有好

感反倒是不正常的。但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女儿这么小对异性有好感,就不能容忍,觉得从心底里受不了,甚至觉得“犯贱”,于是就采取极端强硬的措施,武断地处理问题,导致严重后果。

二是家长和孩子往往在情绪化地处理早恋问题。家长一看到自己的女儿涉及到男女问题,就严重情绪化,觉得这是做人的底线,绝对不可触碰,所以根本没有讨论可言;孩子在遇到家长情绪化地反应后,也开始情绪化地处理问题,走向极端,要么放任自己的行为,走向堕落;要么严重封闭自己,走向抑郁。

早恋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家长和孩子要在平等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平等沟通。

各位家长,请想一个问题:当您的孩子出现了严重问题的时候,比如真的因早恋而影响学习了,或者怀孕了,您是希望孩子第一个想到您能帮助自己而把问题告诉您,还是想到您会打骂因害怕而自行解决问题?

怎么能做到让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会第一个想到找您解决?就是平等对待孩子,不论孩子说什么问题,只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首先情绪化地埋怨和打骂孩子。

孩子间的冲突家长怎样对待 篇9

家长观点瑞敏(网友):

今日看到一则新闻《长沙2小学生打闹,9岁孩子登门道歉被逼下跪遭打》,很是震惊!被打孩子家长以暴制暴的行为绝对是非常负面的示范。不禁让我再次感叹需要教育的不只是孩子,家长更得不断提升学习,才能成为引导孩子的榜样。

孩子之间的问题孩子自行处理为主,家长不宜介入过多,如有矛盾升级及时隔离即可,这是孩子社交力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家长暴力介入已经不是育儿方法的讨论和道德评价,而是上升到法律问题了。

水水(某学生家长):

看到新闻里因孩子在学校打闹而引发的这一场悲剧,我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似的沉重。相信孩子在学校打打闹闹的事情很多家庭都遇到过,但像这种大人参与报复小孩的极端的处理方式,确实让人很震惊!暂不论整个事件具体谁错在先,对一个来登门道歉的9岁的孩子下毒手痛打就是不对的,是故意伤害!且触犯了法律!

护子心切咱们能理解,任谁看见自家孩子受伤都会很气愤,很心疼。但作为父母怎样做才是爱自己的孩子?难道替自己孩子打回去别人一顿就是代表自己很爱他吗?这一点很值得为人父母的我们深思!

靖靖是最可怜的,自己的诚意道歉却换来一顿拳打脚踢,在心灵上受到的伤害一点儿也不比肉体上受到的伤害小。让我更担心的是徐家的孩子,他目睹了父亲如此的心胸狭隘、态度粗暴野蛮,在这种家庭环境耳濡目染长大的孩子将来很容易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悲剧说不定就会重演。真希望爱子心切的爸爸妈妈们能通过这个事件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悲剧重现。

魔书堡(网友):

首先,每个孩子在受到其他孩子侵犯尤其是伤害时,家长的愤怒担忧之心很正常。但如何处理,则考验家长的智慧。这种家长出面解决孩子冲突的暴力行为,对自己的孩子同样会产生负面影响,会让孩子学会以暴力解决问题不说,更重要的,家长代替孩子去解决问题,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自我成长机会。我的建议是,不妨和孩子一起来探讨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将自主权交给孩子,通过引导和倾听,让孩子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学会面对问题和自我保护。毕竟我们不可能永远陪伴在孩子身边,替他解决所有遇到的难题。与其为孩子出头,不如让孩子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豆豆魔方(网友):

被打的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冷静,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负了,很多孩子是通过肢体冲撞来交往的,要理解对方的孩子不是故意的也不是品德有问题。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会使得孩子养成受气包的性格,会一辈子都受人欺负。回家也别向家里人诉说孩子被某某某打了什么的,这些都使得孩子觉得我就是容易被人打,他会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好、让别人不喜欢,这样会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正确的做法是,接受对方家长的道歉,对这个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我知道你只是想和我们家孩子玩,你们俩握握手吧。”

专家看法罗静(育儿心理学专家):

从新闻描述里,我大约可以窥见一个人格生了病的父亲。他当时激动到对一个弱小的孩子大打出手,该是某种情绪的转移,或者人格上的某个爆点被当时的情境激发了。一般父母都不会如此失控。这个失控,不仅对前来道歉的母子俩造成身心的严重伤害,同样也伤害到了自己的孩子:暴力的场面入了孩子的眼,让他能学到什么好?所以,面对这个人格生“病”了的父亲,与其指责他,不如静下心来想想,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朱德庸说:人人都有病。但是,并非人人都有药。

于是对于那些自身问题还未解决的人来说,一旦做了父母,更大的问题就来了——他们的“病”不再属于他们自己,还会传给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是天生的观察者和天才的模仿者。所以我一直说,父母自身的成长,比学习如何教孩子更重要。同样的,给父母提供帮助和支持,也比过度干预孩子的成长看起来更有意义。这也应该是中国教育从业者们最应该努力的方向。

麦田(儿童文学教授):

在这里,我想给家长和孩子推荐一个绘本故事:《大老虎和小老鼠》。孩子们可以从这个故事里学会怎么处理同伴之间的冲突,家长也可以从中学会如何面对孩子之间的矛盾。这个故事取材于孩子身边日常发生的事情,是引导幼儿正确对待同伴交往的绝佳题材。幽默风趣的故事,拟人化、夸张化的表达,寓意明确的主题会让孩子体会到人际交往中矛盾冲突的解决办法:一个要学会妥协,一个要学会原谅。至于父母,也可以从这个故事中了解到,孩子们会有他们自己解决矛盾的办法,让孩子自己解决矛盾,才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途径。

艾德叔叔(儿童安全教育专家):

到了小学阶段,学生之间的肢体冲突,有时候已经达到了“校园霸凌”的程度。处理这种事件,家长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跟对方家长谈话,而应该由第三方出面来妥善解决。暴力是有传承性的,孩子都是家长的模仿者,即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从新闻描述里看,这次事件的起因还算不上霸凌。但是我们从起因可以看到两个家庭的教育都有问题,可以说都有暴力倾向,至少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具有很大缺陷。宇宇爸:你打了我儿子,我就打你;靖靖爸:你让我儿子跪了,我就要你当众跪。处理的方法都是以暴制暴,唯一的结果是让两个孩子都会认为:“暴力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报复具有正义性”。孩子发生严重冲突,最正确的办法就是让校方来处理问题。

家长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英语学习 篇10

家长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英语学习:学习能力的培养,远比学习知识重要。如果孩子从小学会学习,会学习英语,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将使其终身受益.一、三大误区分析

1.观念上的误区。

一些家长认为,英语到了初中才是主课,小学英语随便学学就行了。其实大错特错。我曾经在中学教学,体会很深刻,初一学习的内容基本在小学四年里都学习过。初中教师在教学上步伐相当快,对于一些生单词不会再那么一一细细教授.是有选择性的。小学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很快吸收.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展。而小学英语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在班级中就很容易掉队,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2.在学习方法上的误区。

小学英语作业通常是听录音和朗读。有的孩子虽然听录音,而且天天听,有时甚至磁带从头听到尾,但是收获却是零。原因在于学生听的时候心不在焉,一边放磁带,一边却在做其它的事。听英语的时候讲求五个到,即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更何况英语是一门外语.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想看就能看到。想听就能听到的。而磁带和课文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材料,因此,听磁带时更需要专心。

现在的学生有很多先进的学习工具,如e百分、好记星、学习机、电子词典、复读机等。但不是工具越先进,英语就可以学得越好。若不会很好地利用工具,买了也等于浪费。我建议家长要慎重选择,买了也要很好地研究它的使用。我们认为教学磁带才是目前最可靠的方法。而且,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放,使用暂停键,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控制。

3.分数误区。家长期望值过高。

家长要关心和了解孩子的情况,做到正确估计、正确要求,切勿望子成龙、过高要求。要知道,过高的指标和期望,是孩子努力了也达不到的,只能造成孩子一次次失败和一次比一次更大的精神压力和自卑心理,不用多久.可能就会“破罐子破摔”。如果对孩子的要求合理,情况就会不一样。另外,家长一定要正确对待分数和考级,做到“重过程,轻结果”。即,更看重的是孩子高兴地去学校学英语,能与其他同学一道说说做做,不要总是追问得多少分,什么时候考试。事实上,正确的少儿英语教学,应当主要是让孩子们“展示”,而不是“考试”,是乐趣而不是压力。至于“考级”也是如此.考查的是学生整体把握语言、特别是听与说的能力,考查他会了多少,这是一种业余学习,更不要给孩子以不必要的压力。再次,要“竖比”,看进步,不要总同“尖子生”比。

二、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学校教学

1.积极支持并帮助孩子配合教师准备教具、制作学具。

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态度。如,老师要求孩子收集动物玩具、水果、图片等时,家长都要热心支持。又如.在孩子学习有关“方位”等词或句子时,家长若和孩子一起制作学具,学习效果会更有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准备这些教具、学具的过程中,就是在积极地投入学习.就是在进行着有效的学习和复习。

2.鼓励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

如在家庭物品上贴标签,到社区、公园、游乐场、商店等,学习、复习有关生活场景的字、词、句、对话等,家长还可以结合课内学习,在节日、生日时,鼓励孩子向亲友们送贺卡、邀请信,特别是同孩子一起设计、制作贺卡和信,主动同外宾交谈等,不但加强亲子或朋友之间的感情,更是一种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珍惜孩子得到的小奖品、小制作等

把孩子在班上得到的小红花、彩旗等展示在他们的“学习角”里;把他们的奖状、奖品陈列出来,适当地请亲友们参观,将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家长还可以许诺,在孩子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小奖品”后,再给一次诸如玩具之类的“大奖”,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4.学校换老师时.要及时配合做孩子的工作

孩子对于先教他们的老师容易先人为主地格外喜欢和支持,他们较难接受后面接替的老师,因此,家长一定要及时告诉孩子更换的缘由,特别是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应当赶快去适应,不必太在意,等等,及时地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它。如果听之任之,就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情绪。5.向孩子学习。拜他为师,也会极大地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认真学习的程度。

同爸爸妈妈一道学,教爷爷奶奶学英语.都会使孩子高兴,但是,家长要安排好时间,最好每天一刻钟,坚持下来,以表示认真和诚意才好。实践证明:轻松愉快的学习.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潜能.从而能使其增强记忆效果,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反之,呆板、枯燥、紧张的学习,只能抑制思维活动,降低学习效果。上述的一些方法,都是为了帮助家长在课外为孩子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孩子喜欢学英语。可以说要想让孩子学得好,首先要让孩子“爱学”、“乐学”,这是现代教育所一再强调的。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儿童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家长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让他们多学到一些知识或得到好的分数重要得多。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以下学习习惯:

(1)认真听、耐心听。即,先用心静听录音后才说,听准了、听会了,才跟着学说,不要急于说,防止刚刚开始听就急着跟着说,这样做会产生只会跟着说或离开老师的带读就不会说的问题,还会因听不准而说不准。这不利于学生提高听力。也不利于独立说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大声说,不害羞。家长要不断鼓励孩子勇于大声地朗读、对话、答问,以利于清楚地表达自己.也利于他人纠正自己的错误,还有利于培养其大胆、开朗、自信的良好个性。

(3)多举手、多练习。要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以及做“情境表演”等,这样做,既能增加课堂上练习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及时的、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4)大胆地联系实际做动作。上面提到,人们的语音语言和身体语言是相辅相成的。做动作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语言、表达语言,也有助于记忆。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去“发现”图画中的新人新物,大胆地创编动作和对话,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发现中学”、“在笑中学”。这样的学习对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完善孩子的个性,都是很有益的。

国内外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早恋? 篇11

来源:北京考试报

高三期中考试刚刚结束,各科成绩也会逐渐公布。高三家长对待孩子的成绩的态度,对孩子以后的复习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高三家长该以何态度对待孩子的期中考成绩呢?

这几天期中考试的结果公布了,作为高三年级的学生一定会非常关注自己进入高考总复习之后的学习效果,而父母更是对孩子本次考试的成绩特别关注。那么,当父母看到这个或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或期盼已久、或不愿看到的分数后,是喜?是怒?是激动?是失望?将会用什么态度和行为去表现对孩子的情绪和看法呢?

可以这样说:孩子是考完试了,但每位父母都将经历另一场考试。这份答卷一出来,孩子也许会喜上加乐,笑逐颜开;也许会放下包袱,破涕为笑;也许会忧心忡忡,愁眉不展。父母对待期中考试结果的态度是否正确、做法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接下来的学习状态。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对于高三生固然重要,但它只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孩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且已经成为过去。如果一个期中考试的分数就能预测孩子的高考成绩,那的确是太无科学可言。但是,通过考试成绩,父母可以看出孩子深层次问题的所在,诸如是知识掌握问题、学习习惯问题、考试技巧问题,还是考试心理问题等。如此探究,父母就能够帮孩子调整接下来的学习状态了。作为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兼班主任,笔者建议高三生父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理性对待,鼓励为主

1.考得好,要鼓励

鼓励与夸奖是必要的。高三的孩子心智已较为成熟,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听到表扬就骄傲,反而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需要父母的鼓励与表扬。

另外,笔者不建议高三生父母在每次考试前用“承诺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因为这对于高三生来说弊大于利。如果父母已经在考前承诺了什么,那就要说到做到,兑现承诺;但要注意不要给孩子现金,不要不切合实际;奖励后还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这次为什么考得好,弄清楚适合的学习方法与状态,以后继续努力。

2.没考好,分情况

若孩子期中考试没考好,且表现出情绪不高,对自己不满意,说明这类孩子比较自觉。即使成绩稍差,父母也不要过度责备,不如和他谈谈自己应对挫折时的做法。这是种自我开放技巧,能够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帮助疏解孩子内心的苦闷,孩子也更乐于听取这样的建议。

若孩子表现出极度沉闷,甚至有悲伤的迹象,父母千万不能再刺激他,更不能用一些过激的言语和行为相对,以免使他产生“无药可救”的想法和“自暴自弃”的行为;要真心诚意地给以关爱,给以信任和鼓励,解开孩子的心结后,再和他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并制订下一阶段的计划。如果孩子不愿意聊天,父母可以静静地陪伴他,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支持;必要时,可借助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教师的力量共同应对。

若孩子考得不好却满不在乎,父母不仅要严肃地进行教育,还要及时自我反省,思考是不是给了孩子一些错误的信号,如设定了一个对考生来说短时间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导致不愿学习等。

科学分析,着眼未来

1.轻总分,重分析

看到成绩时,父母可能更多关注总分。这个总分其实只是单科分数简单相加之和,关注它、研究它对日后学习没什么帮助。那么,父母要如何对待呢?

首先,要看每科成绩与班级平均分相比是高还是低?在一定程度上,高则说明孩子本科目有优势,低则是他的薄弱科目。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优势学科是哪些,薄弱学科又是哪些,以便制订下一阶段学习计划时能有针对性地合理分配精力和安排时间。

其次,要把上述对于单科成绩的分析集中在对该科试卷知识点的细化分析上,即孩子在哪些知识点丢了分。那么查缺补漏的效果自然会得到显现。

2.看排名,有方法

与孩子的过去排名比一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笔者不禁要问高三生父母:“您找对孩子的‘过去’了吗?”如果父母把孩子以往考试的排名翻出来了,那就很有问题了!

很多父母习惯于把孩子某次考试的排名与最近的一次考试排名比较,但这忽略了“上一次考试排名是不是孩子的正常水平”这个问题。如果上次考试孩子发挥超常,而本次排名下降了,难道就意味着孩子退步了吗?同理,如果上次考试发挥失误,而本次排名显著提升,难道就说明孩子进步了吗?

正确的做法是综合孩子近几次考试的排名,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然后再用这个“真正的能力水平值”作为“基线”进行比较,这样才能看出孩子成绩浮动的真实状态。当然,这条“基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新的考试排名得出以后,父母就要把它纳入上述计算平均值中的新变量中。

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 篇12

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结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

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孩子学会宽容。

二、孩子考试不及格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更有甚者使劲踢孩子几脚。

结果: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结果: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教你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龙岭听雪-善平读书苑

三、孩子写作业磨,该睡觉了,作业没写完。(孩子作业多,孩子没磨,不在此列)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

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里想:“写不完有我妈呢。”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四、孩子作业写得潦草

错误做法:发火:“怎么写的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脾气大的会三把两把把孩子作业撕了。

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你看,你可以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写得比你刚才的字有进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吗?”

结果:孩子懂得规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刚才的字有进步,容易。”充信信心。

五、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没礼貌

错误做法:当众训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连问好都不会,我平时是咋教你的,没出息。”

结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损伤,觉得无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确做法:给孩子台阶下:“我孩子有点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时也挺有礼貌的。”举个有礼貌的例子。

结果:孩子知道错了,心想:“这次没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让父母失望啊。”

六、孩子的袜子脏了

错误做法:家长:“把袜子脱下来,我给你洗。”

结果: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心里认为父母就是为自己服务的,正常,反正他们也不累。

正确做法:和孩子商量:“孩子,你把自己的袜子洗了,好吗?妈妈今天很累啊,能不能把妈妈的袜子也洗了啊?谢谢孩子啊。”

结果:孩子受到尊重,洗袜子去了,心里想:“我以后要多关心一下爸爸妈妈啊,我也是家里的一员啊,他们越来越老了。”

七、孩子早上不起床

错误做法:发火:“你怎么还不起?要迟到了!”顺手打两巴掌,手忙脚乱地给孩子找衣服穿衣服。

结果:下次依旧。

正确做法:平静地说:“孩子,我就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起,就会迟到,会挨批,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处理好。”孩子没及时起床,没吃早饭,还迟到了。

结果:下次一叫就起床。

八、一直看电视不睡觉不写作业

错误做法:怒气冲天地把电视关掉,吼叫着叫孩子去写作业或睡觉。

结果:孩子满肚子不高兴地去了,心里恨你,说你是暴君。

正确做法:平静对孩子说:“孩子你该写作业了,如果写不完会挨批。你还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钟行吗?”家长:“行,说话算数,到时间就关电视。”双方各退一步。

结果:时间到了,孩子主动关电视,去睡觉或写作业。

九、家长看电视,催促正在写作业的孩子

错误做法:一边看电视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结果:孩子不高兴:“凭啥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确做法:大人也看书,不打扰孩子,家里学习气氛浓厚。

结果:孩子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

十、孩子在学校违纪,家长挨老师批评了

错误做法:一回家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又打又骂。

结果:孩子没任何自信,要么学会暴力,要么胆小,一句话不敢说,学会撒谎,不敢和父母说真话,怕挨打。

如何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 篇13

事实证明:一个父母双全、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学校里单亲子女日益增多,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而产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既影响了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可悲的是他们给社会进步带来了沉重的隐患。因此,我们要“对症下药”去关爱他们,塑造他们,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

由于家庭变故,尤其是父母离异对未成年的孩子无疑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精神上的困扰,形成与一般家庭孩子不同的心态,在认知水平及人格方面往往表现出较多的缺陷,心理方面往往表现出一些消极的不良情绪和问题。笔者将他们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自卑型。这类学生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着这个秘密。心里有一种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属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二)、渺茫型。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与自信,在正确引导下,能树立信心,确立生活的目标。然而,有的单亲家庭学生由于缺乏家庭的引导,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无法设计美好的生活蓝图,有的原本有美好的理想之花,但因家庭的破裂,导致这朵花没有结出甜美的果。他们很多会感到渺茫,凡事“大不了”当头,学习生活中没有明确的方向。

(三)、独尊型。这类学生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管,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独尊的心理特点,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不参加公益活动,不遵守校规班纪,是思想教育的重头。

(四)、逆反型。这类学生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不愿跟父母说话,父母忠言相劝,他故意说父母是错的,总之,一味要对着干。更可怕的是这种对家长的逆反发展到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的逆反,从而产生破坏性。对这类学生如果放松教育,将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后果。

(五)、孤独型。这类学生离群,不大方,没有多少人与他交往。学习成绩不能上升,不热心公益活动,组织能力、自控能力弱,思想教育很难跟上。

二、教育对策

1、理解,心与心交流的妙方

俗话说,理解万岁。这正如《学记》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人与人的交往在于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理解就是要知道学生的心,以便对症下药,促进转化。真正做到知学生的心并不容易,因为“儿童心灵深处潜藏着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密码。”要知其心,只有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多与他们促膝谈心,沟通思想,多对他们的学习、身体和生活全面了解、关爱,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才能深入他们内心世界,让心与心拉得更近。

我们不妨蹲下来看他们,平等协商地交流,让他们如实地倾吐他们的想法。我们不妨和他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一次,闹一次,让他们把心中的烦恼宣泄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真诚。遇到有争议时,不该是我们说了算,应该是耐心地把利弊关系分析给他们听,然后让他们选择。走进孩子们内心世界,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世界是那么丰富、鲜活;但同时也是那么纯真、幼稚。这多么需要我们的耐心引导啊!

2、爱心,抚慰心灵创伤的良药 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最受伤害的是心灵和情感。常言道,心病需要心来医。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让他们把失落的爱捡回来。

教师可以用“爱心”行动来表示对单亲学生的关爱,以情来感动他们,比如可以在单亲学生过生日时赠送一件小礼物,在学习困难时多加以辅导,生活上要关心冷暖温饱,有时还可以把学生请到家中做几样拿手菜,以真情来感动他们。学

校和班级也要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发挥集体力量来帮助他们,使他们体会集体的温暖。在这方面,我们镇中心校曾做过有益的尝试。⑴党员教师与单亲子女“结对子、献爱心”,坚持与他们谈心交流,平时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使孩子们深受感动。⑵广大教师利用课间、节假日,为其补课、出去游玩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使这些学生在校生活得充实,心情愉快,逐渐弥补了家庭变故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创伤。

3、信任,鼓励走出阴霾的催化剂

记得,唐太祖李世明在政界就“用人心信,疑人不用”佳话传颂于世。今天,在对单亲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我们也要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心理学家爱默森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我们应当充分地相信他们,班主任可以“委以重任”,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才能,比如委任他们参加学校、班务、学科管理。我们应当因材施教,发展特长,树立信心,组织转化。在他们失败时,以坚信的口吻,鼓舞他们,在他们成功时,以真诚的态度,祝贺他们。让他们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学生感到你是一个可亲近的大朋友,这将会带给他们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让他们时时处处不怕出错,不怕走弯路,奋起直追。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其找回自尊,树立自信心,还有助于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班级工作和学习中,消除负面因素的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4、肯定,克服自卑的方向盘

对于自卑感的学生,我们最好是戴上“放大镜”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从而树立自信心。其实大多数自卑学生都有长处和特点,都有自己兴趣的中心。教师就要多为他们组织适合他们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对于他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该及时肯定、鼓励和赞赏;让他们发挥其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无形之中增强了自信心。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那何况是单亲家庭学生呢?他们更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肯定和赞赏,尤其需要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对他们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温情,少一点冷漠。

上一篇:战狼2心得体会下一篇:学习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