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理解及答案(共7篇)
《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1
过万重山漫想诗词阅读题及答案
1.下列句子的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
A.各式各样的挖土机、起重机,伸着长长的鹅脖子,摇着雪亮的铲子,腾跳着,吼叫着。
B.我凭舷眺望,江水滔滔,向东流去,一泻千里。
C.那长篙短篙挂在礁石上,巨浪狂扑,船舷 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
D.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忽然飘来几只沙鸥,闪电一样快,雪片一样白,在船头画了个圈儿,不见了。
2.与下面一句话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
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探明三峡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_________。
A.遇险的会说:“还想冒险,不要命吗?”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
B.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
C.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却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
D.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却要说:“不要命了吗?还想冒险?”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
3.按照思路的展开,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
①它的城墙赫然完整,独身站定在护城河上的吊板桥上,仰观那城楼、角楼、女墙垛口,再怯弱的人也要豪情长啸了。
②是的,没必要夸耀曾经是13个王朝国都的历史,也不自得八水环绕的地理风水,承认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已不在这里,对于显赫的汉唐,它只能称为“X都”。
③当世界上的新型城市愈来愈变成了一堆水泥,我该怎样来叙述西安这座城市呢?
④但可爱的是,时至今日,气派不倒的,风范依存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
参考答案
1.C(A.摇着……伸着…… B.一泻千里,向东流去 D.雪片一样白,闪电一样快)
2.C
3.③②④①
《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2
今天, 又是一节语文课, 仍然是学习那篇《过万重山漫想》。经历了昨日唱“独角戏”的失败以后, 我再一次修改了教学方案。痛定思痛, 我删去了不厌其烦的知识介绍, 删去了苦口强调的摘记重点, 而是布置任务放手让学生去完成。不知道今日的效果是否会别于昨日, 不知道今日的课堂是否会有新的精彩。我有些紧张, 也有些期待。
二.提出问题
很多时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担当起了保姆的角色, 把所有的事情都为学生全包了。课文学习从介绍作者, 到解读文本, 再到拓展训练, 都是教师一个人在不厌其烦地重复强调。这种大包大揽的结果一方面导致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和学生对学习兴趣的缺乏, 另一方面又致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对书本和权威的迷信而学习自主性丧失。因此, 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创新意识, 优化教学内容, 讲究教学方法, 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而任务型教学, 就是教师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 设计切实可行的任务, 激励、引导学生参与并最终完成这些任务。当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时, 学生就能主动地进行学习, 进而掌握知识, 获得能力。
三.案例描述
那一天, 我们刚刚学习新课———《过万重山漫想》。这是一篇游记散文, 作者以三峡所见之景为依托, 突破时空的局限, 神思飞越, 四顾谈今, 在讴歌历史上无数“第一人”首创精神的同时, 期望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这种首创精神, 创造出新的辉煌。这篇文章曾在普高教材里出现过, 也在职校的旧教材里出现过, 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各个知识点都了如指掌。
于是, 我就像往常那样开展教学。先是对三峡进行了总体介绍, 接着又介绍了作者, 纠正了生字词语的读音, 教室里一直很安静, 也有学生认真地记着笔记。然后就很顺利地进入到文本解读阶段, 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每一个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没想到几个问题下去之后, 学生却感到无所适从了, 教室里是死水一般的沉寂。几次提问之后, 仍是应者寥寥。最后我只好自问自答, 整个教室里只剩下了我一个人的声音。
一节课结束之后, 我累得精疲力竭, 学生也是如释重负, 双方都疲惫不堪。课堂, 怎么能只是我一个在唱“独角戏”呢?当我包揽了所有的教学任务之后, 学生除了倾听和记笔记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考虑再三, 我决定重新调整教学方案。
第二天, 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课的时候, 我精简了教学内容, 主要抓住“理思路———析困难———亲体验———谈意义”这样一条任务链来进行,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 允许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合作, 共同完成任务。没想到这一次放手竟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 发言也很激烈, 尤其是在“亲体验”这个任务环节中, 更是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才能。这个环节主要通过情境模拟的形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文中的旁观者、嘲笑者、反对者等人。通过揣摩人物的语言, 想象人物的表情, 让学生对穿越三峡的挑战者施加压力。学生非常富有表演天赋, 把几个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其中有一个小组模仿2010年春晚相声《大话捧逗》, 演了几幕简单的宫廷剧, 形式上非常新颖。第一幕是朝廷贴告示, 征集探险者;第二幕亲人担心, 良言相劝;第三幕是邻里嘲讽, 冷箭难防。每一幕都极为短小, 但通过学生略带夸张的表演, 大家都充分感受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所遭遇的种种压力, 更为他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一节课下来, 不但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且许多学生还觉得意犹未尽。
四.反思与分析
一样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设计, 不同的教学方法, 结果就截然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是教师的教学惯性使然
2009年, 国家教育部重新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新大纲改变了语文教学的学科体系, 确定了中职语文新教材以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为教学内容, 并明确规定了每个模块的教学任务。但事实上, 新教材的教学篇目基本上还是以旧教材为依据, 多数文章还是保留了下来, 增减不大。即使是职业模块的教材, 仍然是分为现代服务业及财经类和工科类两大类, 各专业的针对性也不是很强。因此, 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容易受教学惯性使然而掉以轻心, 走传统教学的老路。第一次教学, 我的失败在于在教学观念上没有引起重视, 自以为教材熟悉, 就用老的一套方式来上课, 没有贴近学校实际、贴近专业、贴近学生, 结果导致学生越来越不感兴趣。
2. 是教学设计的不当使然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当, 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在第一次教学的时候, 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的积累、理解和体会文章结构的技巧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这样一来, 便把整节课变成了知识的积累和文章结构的剖析课,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之极, 也就无法真正吸引学生。而当学生学习兴趣失缺、无人响应时, 我又急于把知识点讲清楚, 于是整节课便成了我的“一言堂”。其实, 正当我把所有的知识点一丝不漏地教给学生时, 学生就变成了知识的收容器, 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差强人意。在第二次教学的时候, 我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 使整节课围绕四个任务进行, 目标明确, 安排得宜, 教学效果明显好转。
3. 是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必然结果
尽管我们职校语文教师根据新大纲精神已经在尝试教学改革, 但很多时候, 课堂教学仍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层面上, 教学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教师手上, 学生只是被动参与, 对教师极为依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 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而不是害怕学生摔倒, 始终扶着学生走路。第二次教学的时候, 我注重从学生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 布置了明确的学习任务, 适当的时候稍作指导, 把较多的学习时间留给了学生。这样一来, 学生有了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的余地, 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特别在“亲体验”这一任务环节, 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表现。
《过万重山漫想》说课案例 篇3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分“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两大部分,阅读部分共六个单元,现代文与古代散文各占三个单元,编排不分文体,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文选自第二单元,是一篇现代散文,属自读课文。学习本文,要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把握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感情。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现代散文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畏困难、勇于创造的精神。
3、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
4、教学难点:品读语言,领悟作者感情。
5、教材处理:本文篇幅较长,内容生动、充实,阅读时,抓住文中几处漫想的句子,指导理清文章漫想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思绪的延展;品味重点段落描写的语言,指导学生领悟作者感情,分析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意图: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方式启发,诱导学生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通过听、说、读、写完成课文的学习。
(一)听——发现问题
①漫想是不是随意乱想?
②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③作者讴歌的是什么精神?
(二)说——解决问题
①朗读全文,刘征在经过万重山时,看到了什么呢?(夔门风光)
②面对夔门风光,作者思想的野马究竟驶向何处呢?其漫想是不是就是随意乱想呢?请同学们先找出文中标示漫想的句子。
③分别找出“古怪念头、思绪延展、再想下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④“思绪延展”与“再想下去”的内容能颠倒顺序吗?为什么?
⑤作者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又想到了什么?(第一个穿过人类“三峡”的人)
⑥作者已经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为何思想又飞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这里的“三峡”与上文的三峡相同吗?(不同,三峡指自然三峡)(“三峡”则象征人类历史上一切未知的艰险的领域。)
⑦两个三峡之间能颠倒顺序吗?为什么?(否,由实在的三峡想到了象征的“三峡”,由实入虚。)
师总结:作者由第一个穿过自然三峡的人想到第一个穿过象征“三峡”的人,整体上采用了由实到虚的思路,而局部又采用了由浅入深的顺序。这正说明了作者的漫想不是乱想,而是极有序有层次的。其实,文章不仅在漫想的思路上安排得清晰严密,在文章的结构上也注意了首尾的照应。你能找出首尾照应的两个段落吗?(②段、⑤段)
(三)读——解决问题
1、齐读②段思考:
①这段景物的特点是什么?(险奇)
②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神往)
③面对奇美同时又是凶险未卜的三峡,作者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④三峡景色,因由奇美而令作者神往,因其险峻而使作者感到迷茫。齐读第⒂段思考:这一段景物又有何特点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特点:开阔、平旷)(感情:喜悦)
2、读⑩段。思考:
①为什么神往到迷茫后,作者会流露出喜悦之情呢?也就是说喜悦是如何产生的?
②从表象来看,尽管有千难万险,但人们终于穿过了三峡,从而感到喜悦,而从更深层次去思考,还有什么原因呢?
③这一段的想象表现了第一个穿峡者怎样的品质?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看出来的?(表现了第一个穿峡者知难而进、义无反顾的品质。)
3、重点品析“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和“竹篙一点”。
①“不知道”与“没有想”能颠倒顺序吗?为什么?(“不知道”是指他在客观上对自然的认识有限。“没有想”则强调他在主观上愿意去想,言外之意就是即使知道,也不愿意去想。由客观到主观,运用递进的方式更突出了第一个穿峡者主观态度的坚决。)
②“竹篙一点”四字能去掉吗?(“竹篙一点”四个字通过特写的动作描写有力地突出了第一个穿峡者面对困难坦然自信执著的精神面貌。)
4、反复诵读体会“第一个”在面对千难万险时毅然绝然的态度。思考:作者对他怀着怎样的感情?
5、作者崇敬的这些“第一个”身上有一种什么共同的精神呢?也就是作者借这些“第一个”要讴歌一种什么精神呢?(首创精神)
总结:作者在迷茫中,正是因为联想到第一个穿过自然三峡的人和第一个穿过人类“三峡”的人,联想到他们在面对千难万险时坦然自信,义无反顾的首创精神。作者在崇敬之余不免露出了喜悦之情。赏析散文,品析主旨,可以就此结束了。但鉴赏散文,有一般性阅读和政论性阅读。政论阅读,就是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文章落款告诉我们本文写于1980年,而我们知道,70年代末,人们刚从十年浩劫的恶梦中走出来。正好作者在⒀段中说“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但作者更惊奇地看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已开始起步。虽然前途布满荆棘,充满坎坷,但毕竟还有大量的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首创者涌现出来。至此,作者禁不住感到了更深的喜悦。
作者为了突出“首创”精神,在思路安排上可谓是煞费苦心,不仅漫想的思路清晰,而且感情的思路也环环相扣。
四、写——迁移练习:
以《我成功的第一次》为话题,写一段思路清晰的文字。
《过万重山漫想》优秀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路,联系思路理解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二)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中心意思。
(三)作者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二、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从作者的思路中领悟怎样使思维条理化。
三、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掌握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
五、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学生体会标题的含义。“过万重山漫想”是偏正结构的短语,中心词是“漫想”。请学生谈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明确:“过万重山”是指1980年乘船穿行三峡时的经历。“漫想”的“漫”有“不受拘束”之意,作者驰骋想象,思路开阔。我们从标题可以悟出本文的内容主要是“漫想”而不是见和闻。这个理解可作为阅读本文,把握作者思路的钥匙。
二、学生阅读全文,找出可以表示作者思路的语句,说出全文总体可分几个部分。明确:第一部分(1、2段)实写过万重山。第二部分(3~16段)漫想的过程 1层:“漫想”的起点——由三峡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2层“漫想”之二——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远古,想到人类历史。3层: “漫想”之三——由历史回到现实,又想到未来。
第三部分(17.18段)“漫想”的终点——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三、分析第一部分两小段的思路。
1.读第1段,画出重点语句,说说本段内容。
明确:“小时候”和“直到今年”对应,“一向”“神往”和“直到今年”“才有机会第一次”对应。本段突出了自己对“穿过三峡”向往已久。2.学生读第2节,说说分几层意思。
明确:八句话,扣住题目“过万重山”。分三层。1、2句是总写。3、4句是具体写。5~8句用设问句由观景过渡到“漫想”。仔细揣摩3、4句,“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耸峙云霄”的和“横枕江面”的是远景;“迎面扑来”的和“转瞬即逝”的是近景。写山之近景也是侧面写江流的狂暴、湍急。“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入伸出发光的手臂”是写具有神奇色彩的阳光,也是写高山耸峙。抓住了景物特色,引人遐想。
四、分析第二部分 第一层:
1.学生读第3段,找出直接说明作者思路的句子。这些语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面对这奇景”“头脑里一无所有”只是作者欲擒故纵,意在暗示,下面的内容并不着急写景。“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转向写思绪,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过万重山漫想教案》由“第一个”人串连以下几段。2.学生读第4段。各句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前两句一正一反,强调确有“第一个”。“后来的无数个”既强调了“第一个”开拓精神之伟大,也是下文的伏笔(见第11段)。“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延展开去。”紧承上节。是“漫想”思路的延展。
3.学生读第5段,想一想在意思的衔接上有什么特点?作者使用资料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
在衔接上,先写大禹的传说,又写《禹贡》的文献资料,再写秦设置巴郡蜀郡的史实。按历史年代先后来写,衔接紧密。
作者使用古代文献资料,信而有据,推导出问题的答案。这显示了作者渊博的学识。“似乎”“大约”等词表现了严谨的态度,避免了主观武断。
4.学生读第6段,这一段使用什么资料?这一段内容与前一段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使用什么交通工具。”
作者用较多文字来写南宋画家夏圭的《巴船下峡图》,是“木船”,“大得很”,“篱工舵师有十几个”,“巨浪狂扑”尚且“船舷鼓侧,生死在毫发间”,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而由此上溯到周秦时代,交通工具“也许只有原始的独木船了。”两相对照,用“简直难以想象”和“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讴歌第一个穿过三峡的古人超凡的勇气。这绘画史上的资料不仅使本段文采鲜明,而且也显示了作者多方面的学识。这一段与上一段联系紧密,由“什么时候”推断到那时简陋的交通工具。5.学生读第7段,找出说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一节同前文有什么联系。
明确:“再想下去”。表明了作者的思路。想到“第一个”之前的许多个人,有“折回的”、有“遇险的”。由此引出了一些人的议论甚至阻挠。“然而”“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栩栩如生,展现了他的从容、坚毅,讴歌了他的自信和决心。前几段是写“第一个”所面临的物质条件的困难,这一段写舆论的阻力是精神方面的障碍,面对这两方面的困难,他“微微一笑„„”更突出了他至刚至勇的精神。6.学生读8、9两段,回答问题。①第8段的作用是什么?
②第9段有几个“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③本段中最重要的语句是哪几句? ④这一段与前几段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第8段是过渡段。由“第一个”人的行动写到他的思想。
“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值得认真思考。“不知道”是因为“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不知道”决不是说他对面前的艰险一无所知,而只是在强调他知道那接踵而来的艰险是难以预料的。“也没有想”,更不可片面理解为他只凭意气去瞎闯、蛮干,“没有想”只是意在强调他明知有险阻,却义无反顾,置之度外,决不为困难所吓倒,决不会畏首畏尾,顾虑重重。读第四个“如果遇险”,上面的意思已十分明确。
本段中最重要的话是最末二句:“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于是,他用竹竿一点,独木船开动了„„”“只是想”突出了他的唯一信念,他的执着追求,就是要“走出来”面向新的“生活的世界”去求发展。本文写于1980年12月,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国家政治。经济正面临重大的转折。回顾这段历史背景,想想80年代以后国家的的是谁?”转向写思绪,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由“第一个”人串连以下几段。本段中最重要的话是最末二句:“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于是,他用竹竿一点,独木船开动了„„”“只是想”突出了他的唯一信念,他的执着追求,就是要“走出来”面向新的“生活的世界”去求发展。本文写于1980年12月,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国家政治。经济正面临重大的转折。回顾这段历史背景,想想80年代以后国家的巨变,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与时代同步的脉搏。
这一段与前几段内在联系合乎逻辑,是由客观条件写到主观精神,珠联壁合,相得益彰。第二层:
学生读10~12段回答问题: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三段的内在联系。明确:“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表明作者的思路,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而飞向更加博大的时空。第10段由“望着茫茫的江水联想到人类的历史,11段联想到人类历史上无数的“第一个”,期望人们发扬首创精神,推动历史的发展。
12、13两段,作者跨越时空,由“历史的脚步”又联想千百年后人们对现在人发扬首创精神创造光辉业绩的崇敬。
五、分析文章第四部分(14-15段)
文章的结尾,以“我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呼应开头,是漫想的终点。
过万重山慢想教案 篇5
授课人:杨少俊 授课班级: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文秘 授课时间:2013年12月5日 授课人单位: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蕴涵的哲理 过程和方法:学习课文在行文上善于联想、思路开阔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首创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思路,提高文章贯通、语言连贯的能力 教学难点 :
1.理解文章中意义含蓄的句子。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峡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那里地势险峻、水流湍急,暗礁密布,峰插云天。美丽壮观的景色让人神采飞扬、深思飞跃。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曾被三峡美景所折服,留下许多动人的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刘征的游记散文。
二、解析标题,把握题眼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漫想的起点在何处?终点又在何处? 起点——夔门;终点——船过三峡。
2、学生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下开始漫想的?又是在什么时候中断“漫想”,拉回现实的?
明确:带着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过三峡时,看到了狂暴的江流,连绵起伏的高山,以及高山缺口处伸出几道光束所营造的神气境界。面对奇景,作者神经受到强烈的触动。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头脑里一片空白,也就恰在此时,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开始了对三峡的“漫想”。直到船过三峡,作者才收住“漫想”的野马,回到了现实。3.学生通览全文,找出文中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
明确:(1)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2)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3)再想下去;(4)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4.学生通读全文,画出“漫想”内容,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全文思路紧扣课题,以船出夔门为起点,由万重山(三峡)的奇险,先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再“延展”到“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以及“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然后再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甚至他会“想些什么呢?”;接着“思想向着更遥远空间和时间飞去”,想到历史上的无数第一个;再接着时间再往未来推移,想到千百年后人们也将崇敬我们的精神;最后以穿过三峡为思路起点,落在阅尽险峻之后的喜悦上,结束了“漫想”。
5.齐声朗读写景部分,体会想像一下这雄、奇、险的万重山。
四、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1、作者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会面临那些困难呢?
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
那个时候,穿过三峡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
他站立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起什么?
2、作者面对着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紧扣住“第 一个”,先后想到哪些“第一个”?
3、本文中的“第一个”和“三峡”象征什么?
“第一个”象征在未知领域里,敢为人先,不怕困难和失败的人。“三峡”象征了等待人们去征服、去开拓的未知领域。4.作者讴歌什么,期望什么?
不怕风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在建设现代化的事业中,我们需要的正是那种敢于第一个穿过“三峡”的精神。
五、课堂小结
学生畅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江月晃重山古诗阅读答案 篇6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①嵩山: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县北。金宣宗兴定三年(1218),元好问因避战乱从三乡(河南省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
1、下列对本词的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开头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展现了典型的塞上风光和军营景象。
B、下片开头两句,直接呈现了军队兵多势重,作战威猛,取得战斗胜利的壮观场面。
C、“春闺月”句照应上片“秋风”,写守在闺中的红袖佳人盼望着丈夫秋天出征,春天能凯旋,却可能盼来丈夫的死讯;但一反从前闺妇思亲的哀怨之情,充满乐观情绪地写出了“不须啼”的坚强。
D、词后三句,虚写遥远后方的情事,边关战事转换成春闺佳人,一张一弛,情趣盎然。
E、全词襟怀开阔,意气风发,自始至终洋溢着报国从军、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2、本词的词眼句是哪一句?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C
2、词眼句是“从军乐”。本句贯串了全词的情感基调、人物形象、场景描写和人物心境。
(1)本句奠定了全词乐观高昂的感情基调,自始至终洋溢着报国从军、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2)词中第2、第3、第4句刻画出了一位横跨战马、威武出征的少年英雄形象,突出的正是这种从军乐而澎湃着为国立功的爱国激情。
(3)词中第5、第6句写出了壮观的战争场面,这场面与这种少年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从军乐”气概一脉相承。
《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7
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玉箫无复理霓裳。金蝉坠,鸾镜掩休妆。
忆昔在昭阳。舞衣红绶带,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魂梦断,愁听漏更长。
翻译
秋天到了,长门宫的芳草又染上秋黄。画梁间的燕子相伴离去,成双成对飞出宫墙。玉箫已是久久地沉默,无须再吹奏伴舞霓裳。发上的金蝉摇摇欲坠,妆奁镜盒早已关掩上,再不去照那矫美的容妆。
忆往昔,昭阳宫内的美好时光。身着绫罗翩翩起舞,舞衣上绣着七彩的鸳鸯。那鲜艳的红绸飘带,在舞曲中飞旋飘扬,至今还撩起御炉缕缕飘香。如今相思魂消梦断,夜夜愁听更漏声声悠长。
注释
长门:长门宫。此指皇宫。
双燕去:谓秋深。又用燕双去衬人独在。
玉箫:洞箫。古人称精美物常以“玉”比喻,如“玉笛”、“玉容”、“玉楼”、“玉食”等。
理:治,引申为演奏。
霓裳:《霓裳羽衣曲》的略称。
金蝉:首饰。韩偓《春闷偶成》:“醉后金蝉重,欢余玉燕歌。”
鸾镜:镜子。
妆:装扮。
昭阳:宫名。汉成帝宠幸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即住在昭阳宫。此代指受宠时所居之所。
绶带:丝带。
漏更:更漏。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宫女失宠后的惨淡生活。其词分为上下阕,上阕写的是宫女失宠后的生活景象,下阕写的则是宫女得宠时的风光生活。作者在这里通过上下阕宫女生活的对比,突出了宫女失宠后生活的惨淡以及宫女的忧愁、寂寞心情。
词的上阕不仅写出了宫女失宠后的惨淡生活,还写出了失宠后宫女所住的宫墙的惨淡景象。词的第一句就写出了宫墙的惨淡,草木枯黄,什么也没有。特别是“秋”字,为全文奠定了悲凉的气氛。秋在中国古人的诗词当中大多都是扮演着悲凉的角色,因此作者抓住了秋的意象,在词的开头奠定了悲凉的气息,“秋到长门秋草黄”,开头的季节就是在悲凉的秋天,而且在宫墙内除了长满秋黄色的草,就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了,显得特别萧条。而且,作者还很好地借用了地名,“长门”一词喻示了宫女的生活如同当年陈皇后所居住的长门一样是那样地萧条,自己与陈皇后一样的孤单和寂寞。作者借用这个在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例子,说明了宫女在失宠时的惨淡生活以及宫女寂寞忧愁的心情。双燕飞,出宫墙,是表明自己失宠后宫墙的惨淡景象,就连具有生命的鸟儿也飞走了,只剩下孤单的自己。以上这些都是写的宫墙的惨淡景象,词的第二句开始写宫女的惨淡生活:“霓裳”现在即使穿上了,也没有玉箫来伴音,落到“玉箫无复理霓裳”的地步。这里突出宫女的生活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歌舞升平,就连像金蝉一样的头饰散了,也懒得搭理了,这是因为自己已经失宠了。词的上阕就是通过运用对比,对宫墙的惨淡景象和宫女生活的惨淡进行描写,来说明宫女心情的寂寞与忧愁。
下阕则通过把宫女曾经得宠的`风光生活与现实进行对比,凸显了宫女失宠之后生活的惨淡和宫女的忧愁与寂寞。词的开头就为回忆了宫女在过去得宠时的风光生活。词通过一个“忆”字很好地过渡到了下面所写的宫女得宠时的生活。作者在这里与上阕中的长门一样借用了。昭阳”,当时宫女的生活与杨贵妃一样都是轻歌曼舞、神采飞扬、绣美鸳鸯。在这里,词的感情基调是轻快的,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向往。但是,下句直接转入现实的生活,以上都是自己的回忆,而现实当中自己的生活却是如此落寞,表现出自己对过去生活的向往,对再次得到宠幸的期望。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强有力的动词“断”,将宫女拉回了现实当中,将现实与过去分开,将梦想与现实分开,“断”字犹如当头棒,将宫女的美梦打醒,将她拉回到现实生活当中。在现实的生活中,宫女只有整夜怀着孤单的心情,听着漏声到天亮。在这里,作者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宫女的惨淡生活以及忧愁落寞的心情表现出来,这种反面的对比则更凸显了宫女的惨淡生活和寂寞的心情。
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清新朴素的意象,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为人们展现出了宫女生活的惨淡和忧愁寂寞的心情。
创作背景
【《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理解及答案】推荐阅读:
过万重山漫想 教案教学设计06-09
过万重山漫想(第一课时)(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22
小重山的阅读答案及赏析06-09
李清照《小重山》全文赏析05-19
钥匙阅读理解及答案06-04
山行阅读理解及答案10-26
焚书辨阅读及阅读答题的答案06-04
报童阅读及答案06-08
《海棠 》阅读及答案06-18
《傻弟》及阅读答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