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制导技术发展展望(通用2篇)
精确制导技术发展展望 篇1
国外陆军精确制导弹药发展分析
打击精确化是陆军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立足的基础,精确制导弹药的发展、列装及实战使用受到世界主要国家陆军的高度重视。美国陆军列装的精确制导弹药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得到实战检验,并正在发展能打击移动目标的更先进的精确制导弹药。
发展现状
精确制导弹药已多次在近期的实战中成功应用
美国陆军目前已建成了由APMI精确制导迫击炮弹(最大射程6.3千米)、“神剑”精确制导炮弹(射程7.5千米~40千米)、M31制导火箭弹(射程15千米~70千米)、Block IA型整体战斗部陆军战术导弹(射程70千米~300千米)组成的间瞄火力精确打击体系,精度都在10米以内。
美国陆军最早研制成功的M30制导火箭弹也称制导火箭弹“增量1”,于2003年3月进行了小批量初始生产,但由于其子弹药的哑弹率无法降到国防部要求的1%以下,美国陆军决定不进行装备使用。配用单一战斗部的M31制导火箭弹称为“增量2”,为满足伊拉克应急作战需求研制的“增量2a”采用双模(触发/延迟)引信,共生产约1200发,全部用于装备驻伊美军及盟军进行作战使用(2005年8月首次成功进行了作战使用);配用三模(触发/延迟/近炸)引信、具有弹道选择能力的“增量2b”已于2008年12月开始进行全速生产(目前生产仍在进行中),共有2500多发“增量2b”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进行了作战使用。目前仍在研制中的替代战斗部(AWP)制导火箭弹称为“增量3”,将用于取代M30制导火箭弹配用的双用途改进型常规子弹药(DPICM)子母战斗部;“增量3”于2013年5月22日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了工程与制造研发阶段的首飞试验,它对装备和人员的杀伤力优于DPICM子母战斗部,覆盖范围相近,且不会像DPICM那样在战场遗留未爆子弹药,能大大降低附带损伤;2014年初,美国陆军使用M270A1火箭炮发射4发“增量3”,分别命中17千米距离上的各自目标,成功完成第2次质量认证试验;2014年7月,“增量3”使用M142“海玛斯”火箭炮成功完成了发展试验与实用试验(DT/OT)阶段的全部试验。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2008年前后还曾提出过最大射程为120~130千米的增程型M31制导火箭弹和最大射程为150千米、采用半主动激光/毫米波雷达/红外成像三模复合制导方式、能打击机动目标的制导火箭弹Ⅱ的研制计划,但近几年并未见到相关报道,可能是因为没有被美国陆军采纳而不了了之。
1998年开始研制的“神剑”是世界上第一型用身管火炮发射的精确制导弹药。“神剑”由于伊拉克战后维稳作战的急需而加速了研制,初始型Block IA-1型“神剑”研制成功后装备驻伊美军M109A6 155毫米“帕拉丁”自行榴弹炮,于2007年5月5日在伊拉克战场成功进行了实战使用。它还可以配用美国陆军装备的M777A2 155毫米轻型牵引榴弹炮。Block IA-1型“神剑”最大射程为24千米,战斗部重50磅(约22.7千克),实战使用可靠性为85%。加装惯性测量装置和底排装置的改进型Block IA-2型“神剑”的最大射程增加到40千米,可靠性提高到98%,已于2010年11月装备部队。截止到2014年3月,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已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发射了大约700发“神剑”,并因其精度高被称为40千米距离上的“阻击手”,在实战中使野战炮兵可以向被支援部队前方75米处发射炮弹。2010年8月25日,美国陆军与雷声公司签订了一项价值2200万美元的Block IB型“神剑”研制合同。Block IB型“神剑”的最大射程也是40千米,已于2012年底研制成功并进入小批量初始生产阶段。与Block IA-2型“神剑”相比,Block IB型“神剑”的零部件数量大幅减少,且可靠性更高、价格更低。美国陆军已与雷声公司签订了2个小批量初始生产合同,一个是2012财年的819发Block IB型“神剑”生产合同,另一个是2013年8月签订的价值5400万美元、用于生产765发Block IB型“神剑”的2013财年生产合同。
在2013年秋季进行的鉴定发射试验取得成功后,美国陆军于2013年12月对生产型Block IB“神剑”进行了“检验品试验”(FAT),使用M109A6和M777A2榴弹炮在7千米~38千米的距离上发射了30发“神剑”,以检验其性能和可靠性。在试验加入振动和高温等苛刻条件情况下,30发炮弹的平均精度达到1.6米。2014年1月30-2月7日,美国陆军在尤马靶场对Block IB“神剑”进行了初始作战和鉴定试验,陆军试验与评估司令部已经评定“该弹可以由士兵安全使用”,并已于2014年下半年进入批量生产和列装阶段。美国国防部于2014年7月向国会申请2870万美元的追加预算,用于采购“神剑”炮弹,使其2014财年的采购预算由7730万美元增加到1.05亿美元,采购数量从929发增加到1332发,增加的403发全部是Block IB“神剑”炮弹。雷声公司透露,到2015年上半年,已有大约770发“神剑”炮弹在实战中进行了作战使用,对精确测定的目标进行打击时,圆概率误差(CEP)常常小于1米——即被发射炮弹有50%落入以精确测定目标为圆点、半径为1米的圆周范围内。
德国的PzH2000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和瑞典的“弓箭手”155毫米车载榴弹炮也能够发射“神剑”炮弹。由于这两种榴弹炮都采用52倍口径身管,所以PzH2000在发射试验中对Block IA-2型和Block IB型“神剑”各发射10发,最大射程达到48千米,其中2发的精度小于1米;“弓箭手”在发射试验中的最大射程则达到了50.7千米。
俄罗斯陆军成功研制精度在30米以内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并进行了初步列装,还对“伊斯坎德尔-M”导弹进行改进,并于2011年12月上旬在演习中首次试射了1枚装备新型制导系统的“伊斯坎德尔-M”,使用图像制导方式使精度达到约2米,能更有效地应对美欧在欧洲部署的反导系统。2015年1月,俄罗斯在其与波兰接壤的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了能携载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系统。
印度“普拉哈尔”战术弹道导弹使用固体燃料,战场反应速度快,紧急情况下只需2~3分钟即可完成发射准备,并于2013年7月在位于奥里萨邦昌迪普尔的综合测试靶场进行了飞行试验,可能于2014年服役。该导弹采用四联装轮式发射车,弹长7.3米,弹径420毫米,弹重1280千克,最大弹道高35千米,最大射程150千米,攻击140千米外目标所需时间约250秒。印度还以“普拉哈尔”为基础研制了新型“普拉盖蒂”战术弹道导弹,并于2013年10月底在韩国首尔国际航空防务展上展出。“普拉盖蒂”采用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60~170千米,精度10米(印度宣称),与“普拉哈尔”有95%的硬件通用。
英国、法国、德国陆军除参与研制并装备美国制导火箭弹外,德国陆军已研制装备了155毫米“斯玛特”灵巧炮弹,即“炮兵传感器引信弹药”(其子弹药采用毫米波/红外寻的头),法国和瑞典已联合研制装备了“博尼斯”制导炮弹(其子弹药采用双谱红外成像寻的头)。德国和意大利于2013年7月初在南非试验场使用PzH2000榴弹炮对“火山”精确制导炮弹开展了为期1周的发射试验,演示了其良好精度:如果采用GPS制导,“火山”炮弹可落入离目标20米以内的范围;若采用GPS/激光半主动复合制导,则可命中33千米处2米×2米的靶板。最大射程达80千米的远程型“火山”制导炮弹已研制成功,该弹采用GPS接收机、惯性导航测量装置,也可选装激光导引头,可使用52倍口径和39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发射,计划于2015年进行低速初始生产和定型试验,2016年底开始交付,2017年列装的同时启动全速生产。该弹于2014年12月在南非阿尔肯特潘试验场进行的一次发射试验中,射程达到70千米,精度达到米级。该弹的目标是采用半主动激光/红外导引头,最大射程达到100千米,精度达到米级。
弹道修正引信已进入初始生产和列装阶段
虽然国外陆军重视精确制导弹药的研制,然而其高昂的成本也使美国感到“技术虽好,但用不起”,因为常规炮弹单价约为1500美元,而精确制导炮弹则高达到3~10万美元(美国陆军2014年1月采购的216枚“神剑”的单价为7万美元,最终将降至5万美元,而它在2007年5月刚列装时的单价则高达15万美元),弹道修正技术便应运而生。近年来,导航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GPS接收机和数据传输设备小型化程度不断提高,且加固技术也使GPS器件能够承受火炮发射时所产生的高达15000克的加速过载,致使以GPS导航技术为基础的弹道修正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目前,美、英、法、德、以、南非等国都正在研制基于弹道修正技术的弹道修正引信,该引信可将大量的现役常规炮弹转化为精度为30米左右的准精确制导炮弹,精度提高3倍以上,且1发弹道修正弹的价格仅为5000多美元。弹道修正弹实际上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常规弹药进行改造的产物,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炮兵弹药精确化发展之路,对提高炮兵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适应性和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这种弹道修正引信的代表,美国陆军即将大量装备的集成了GPS接收机、电子制导装置、控制翼的XM1156“精确制导组件”(PGK),能将常规155毫米炮弹在最远射程时267米的圆概率误差缩减到30米以内(即PGK的设计精度是小于30米)。PGK已成功将120毫米迫击炮弹改进成精确制导迫击炮弹,并于2011年3月装备驻阿美军进行实战试用。安装PGK的155毫米炮弹于2013年4月21日进行成功试射,两个炮兵连发射的5发炮弹的落点间距在5米以内,且距离目标不超过25米。在美国2014财年国防预算中,PGK单价为13500美元,但陆军计划到2025年以前共采购102921枚PGK,平均单价可能降至7342美元。主承办商ATK公司计划未来将PGK推广应用到105毫米火炮及其他炮兵武器。
PGK已于2015年1月通过了检验品验收试验(FAAT),在试验中有些炮弹实现了10米以内的精度。美国陆军在2015年3月签订了PGK小批量初始生产合同,交付工作将于2016年初开始。ATK公司于2015年6月宣布,PGK于2015年4月底在尤马靶场使用M109A6榴弹炮成功完成了首次产品批次验收试验(LAT),评估了一些设计改进的可靠性,为接收首批次的小批量初始生产的PGK铺平了道路。该批次验收试验对PGK进行了各种环境条件(热区、寒区、震动、碰撞)试验,使其不仅能满足精度要求,还要符合引信安全标准。试验表明,PGK的可靠性估计达到97%,在发射试验中使用的42枚PGK引信中,有41枚100%达到了设计的安全标准,且精度小于10米。另外2轮批次验收试验已于2015年5月和6月完成,美国陆军将根据试验结果确定PGK是否于2015年底进入全速生产阶段。
BAE系统公司下属的以色列罗卡公司正在研制“银弹”(SILVER BULLET)弹道修正引信,它使用基于GPS的制导方式,配用于标准155毫米弹药后,能将其精度提高到20米以下。BAE系统公司2015年5月11日宣布,以色列与韩国国防承包商在2015年2月合作对“银弹”进行了实弹试验,向几个用户展示了性能。在几年的研制过程中,有超过150枚的“银弹”在陆地和海上的各种条件和环境中,分别使用美国陆军的M109A6榴弹炮发射M795炮弹和韩国陆军的K9“雷鸣”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发射K307炮弹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银弹”设计成熟,可靠性高,且大多数炮弹的精度达到10米以内。另外,以色列研制的227毫米弹道修正火箭弹最大射程为40千米,全射程精度提高到50米。
M31制导火箭弹、“神剑”精确制导炮弹和PGK弹道修正引信都已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进行了成功使用,使美国陆军和相关北约盟国陆军初步具备了精确打击能力。
发展趋势
大口径精确制导弹药向打击移动目标发展
陆军现役精确制导弹药只能精确打击固定目标,还不具备精确打击机动目标的能力。美国陆军正在研制的数字式半主动激光制导(dSAL)“神剑”炮弹(“神剑-S”)则具备对机动目标遂行精确打击的能力,将进一步完善其精确打击体系。半主动激光制导技术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命中精度高(可控制在1米之内)。“神剑-S”能够在弹道末段将制导模式从INS/GPS模式切换为半主动激光制导模式,像长了“眼睛”一样盯着逃离了瞄准点的机动目标,不但能够攻击机动目标和在炮弹发射后位置改变了的目标,而且能够改变弹着点以避免人员伤亡和附带伤害。“神剑-S”将使美国陆军旅战斗队指挥官具备建制内精确打击机动目标的能力,减少对空中火力支援的依赖。2014年6月15日,“神剑-S”首次成功进行了发射试验。该炮弹在飞行过程中连续不断搜索和接受GPS卫星数据,当GPS卫星数据受到干扰时,可转换使用半主动激光制导,其飞行路线采用非弹道式,可沿偏离火炮轴线90度方向飞行,能够打击山背后的目标,躲避敌炮兵雷达侦察。实弹射击试验表明,16发“神剑-S”可摧毁一个标准自行榴弹炮连。
美国陆军已经启动研发射程更远的制导火箭弹“增量4”计划,还计划研制能打击机动目标的“增量5”。“增量4”将采用静态工作喷射器冲压发动机,弹道末段以垂直弹道攻击目标时最大射程达到250千米,以常规弹道攻击目标时达到300千米,主要用于在复杂地形有效打击远距离面目标,打击效果类似于Block IA型陆军战术导弹。计划于2022-2024财年启动研发的射程更远的“增量5”将配用毁伤效能可控战斗部,具备动能/非动能和致命/非致命等多种杀伤效果,能够对付复杂地形和城区更多的目标;它还能够在飞行中重新瞄准目标,以打击时敏机动目标和隐藏目标。
BAE系统公司还正在研制一种能在155毫米陆军榴弹炮和127毫米海军舰炮上通用的“多军种标准制导炮弹”(MS-SGP)。MS-SGP采用了为海军新型DDG 1000驱逐舰首舰“朱姆沃尔特”号研制的155毫米远程对地攻击炮弹(LPLAP)的技术,可用127毫米舰炮发射的同时,加装软壳后还可用155毫米榴弹炮发射,使用模块化炮兵装药系统4号装药时的最大射程达100千米。MS-SGP弹长1.5米,重50千克,采用GPS/INS制导系统和光电导引头并装配有数据链路,截止2015年初已完成150多次发射演示试验,技术成熟度达到7级,即样弹已在作战环境中进行了演示验证。美国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正计划使用Mk45舰炮和155毫米榴弹炮进行打击移动目标的演示试验。
俄罗斯也宣布正在研制能够发射改进型制导火箭弹的新型远程多管火箭炮,预计射程将达到200千米。
精确制导技术正在向小口径弹药应用发展
目前,120毫米迫击炮弹药和155毫米榴弹炮弹药的精确化技术逐步向小型化武器发展,使得广泛应用于机载、车载以及舰载武器系统的口径介于12.7毫米~60毫米之间的步兵武器弹药,通过采用简易弹道修正技术、新型弹药炸点控制技术、新型弹药结构设计、简易末制导技术等,不断提升精确性、杀伤力和使用灵活性,并逐步填补原有轻武器与火箭推进类武器之间的空白。如果小口径精确打击弹药的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其发展前景将会非常光明。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于2012年1月展示了一种用于滑膛武器的12.7毫米激光制导子弹样品。该子弹长102毫米,前部配有激光传感器,采用电磁驱动翼片对子弹姿态进行修正,能精确命中2000米外的目标,目前已完成了仿真和野外测试,下一步将进行工程开发和市场推广。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射击1000米外的目标,非制导子弹偏离目标9米,而制导子弹仅偏离0.2米。
美国陆军已研制成功的XM25反遮蔽目标作战系统,可发射25毫米可编程弹药,能根据射程、环境因素和士兵输入的确定引爆点,精确杀伤目标,最大射程700米。它专用于打击点目标和遮蔽目标,具有通过按钮计算距离的目标捕捉系统,并能将计算所得数据传输至电子引信,使25毫米空中爆炸高爆弹在目标上空爆炸,将大量弹片射向敌人,据称其杀伤力比现役班用武器系统高3倍。美国陆军计划采购10876支XM25系统,用于为每个步兵班配发2支,为每个特种部队小组配发1支。该系统计划于2014年8月开始低速初始生产,但美国国会在2014财年拨款法案中砍掉了该系统的5800万美元的预算。
启示与思考
精确制导弹药与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炮兵作战平台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使作战平台具备应有的火力和机动力,还能使其具有强大的信息力——准确的侦察探测能力、实时的信息处理传输能力和精确的火力打击能力,在提高炮兵作战效能、增强灵活性、减轻后勤负担的同时,还正在引起炮兵作战方式和装备作战功能及编配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第一,正在推动以大面积火力压制为基本任务的炮兵向精确打击战斗兵种转型,从而促使炮兵作战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神剑”和制导火箭弹较远的射程、很小的附带损伤和小于10米的精度,使炮兵在遂行火力支援任务时能够在距友军200米、甚至更近的范围内进行支援,在遂行火力打击任务时具备前所未有的精确打击能力,将逐渐改变炮兵通过向距友军很远的地方发射大量弹药完成任务的作战方式,并进而改变被支援部队和整个陆军的作战方式。
第二,精确制导炮弹不但提高了榴弹炮的精度,还扩展了它的实战功能,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反装甲武器,改变了火炮遂行反装甲作战只能使用专用直瞄反坦克炮的历史。例如,“斯玛特”灵巧炮弹和“博尼斯”制导炮弹都能用于击毁地面装甲目标。美、俄陆军装备的155/152毫米榴弹炮配用激光末制导炮弹和末敏弹等反装甲弹药后,具备对坚固点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和对集群装甲目标的高效毁伤能力。
第三,作战平台和弹药的编配数量将大幅度减少。随着精确制导弹药的大量列装和作战效能的大幅度提高,将来一门炮和一发弹药的作战效能就相当于传统炮兵的数门炮和数十发甚至数百发弹药。未来炮兵武器平台的编配数量将大幅度减少,弹药需求量也将成倍下降。例如,根据编制需要,美国陆军原计划装备1100门各型多管火箭炮,但由于制导火箭弹的应用,将使这一数量减少到约600门。
从整体上看,精确制导弹药已经成为弹药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由于作战需求、科技水平和国防预算等原因,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各国陆军将装备清一色的精确制导弹药,更不意味着常规弹药将被淘汰殆尽。在2012年伦敦未来炮兵年会上,与会专家认为:炮兵部队应具备在复杂环境中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同时还要保持对更广区域的火力压制能力;受预算缩减制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炮兵必须实现精确打击与区域压制能力的平衡。美国陆军认为,当需要摧毁幅员较大的面积目标时,常规弹药仍是最适合也是最便宜的武器。美国陆军装备发展的中期目标之一是使精确制导弹药上升为弹药主体,所以并没有全部淘汰常规弹药的计划。
精确制导技术发展展望 篇2
1 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特点和对作战的影响
直接命中概率高, 这是精确制导武器名称的根本由来, 也是精确制导武器最基本的特征。一些有代表性的精确制导武器其命中概率可达80%以上, 如海湾战争中, 美国空军在100千米外向伊拉克的一个水电站发射了两枚“斯拉姆”空对地导弹, 结果是两枚导弹先后从同一个洞穿入发电厂, 彻底摧毁了目标。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高性能的毫米波制导系统、红外探测器以及人工智能计算机的采用, 精确制导武器不仅具有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 而且还通常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自主制导能力, 它可完全依靠弹上的制导系统独立自主地捕捉、跟踪和击中目标, 不需要人工或其它辅助设备进行干预。例如, 美国的“黄蜂”空对地导弹, 由于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 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智能化特征。
精确制导武器虽然技术较一般武器复杂, 制造成本高, 但由于精确制导武器具有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 因而它的作战效能好, 快速、敏捷、高效, 具有速战速决的能力, 经济效益高。同无制导的武器相比, 精确制导武器在完成同一作战任务时, 其弹药消耗量小, 所需作战费用远远低于常规弹药。在英阿马岛战争中, 阿根廷空军仅用一枚价值25万美元的“飞鱼”导弹, 就击沉英国海军一艘造价近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此仗阿军不仅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而且在经济上的效益也十分可观。据资料统计, 在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中, 所使用的武器, 有98%是精确制导武器, 并且显示出优异的作战效能。西方专家认为:精确制导武器是一种能够代替战术核武器, 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新型武器, 它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或不使用核武器打一场具有核战争威力的战争提供了新的手段。
2 精确制导武器的技术特点
任何一种精确制导武器都需要通过某种制导技术手段随时测定它与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 根据偏差的大小和运动的状态形成控制信号, 控制制导武器的运动轨道, 使之最终命中目标。因此精确制导武器其核心技术为武器的制导技术,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 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技术有多种类型。概括起来讲, 主要有自主式制导、遥控式制导、寻的制导、全球定位制导及复合制导等几大类。以下就这几类制导技术的特点做以分析。
2.1 自主式制导
自主式制导不需要提供目标的直接信息, 也不需要弹体以外的设备配合, 而仅靠弹体自身装载的测量仪器测量地球的某些物理特征, 从而确定弹体的飞行轨道, 控制引导弹体命中目标。自主式制导的特点是弹体的飞行完全自主, 因而不易受干扰。但由于制导程序是预先确定的, 所以这种制导方式只适于攻击地面固定目标。自主式制导分为相关制导和惯性制导两种。
2.1.1 相关制导
相关制导是指在武器的飞行过程中, 利用预先储存的飞经路线的某些特征数据, 与实际飞行过程中探测到的相关数据不断进行比较, 来修正武器的飞行路线的制导方式。属于这种制导方式的主要有地形匹配制导、数字景象匹配制导和程序制导三种。
地形匹配制导是根据侦察照相, 获取导弹预定攻击目标及沿途航线上的地形地貌情报, 并据此作专门的标准地貌图。例如, 在一块10×2公里的长方形区域内, 可以划成成百上千个小方格, 在每个小方格内都标上该处地面的平均标高, 这样, 一幅数字地图就出现了。把这幅预先测定的数字地图存入弹体计算机, 导弹在实际飞行的过程中, 利用雷达高度表和气压高度表连续测量飞经地区的实际地面海拔高度, 并把这一数据输入计算机与预定弹道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如发现已偏离预定飞行轨道, 计算机会将需要纠正的偏差修正量以指令形式传给自动控制装置, 使导弹“改邪归正”, 及时回到预定轨道上来。如“战斧”巡航导弹飞行轨道的中段就采用了这种制导方式。
数字景象匹配制导是利用弹上的“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器”获取目标区域景物图像, 然后把目标及其周围的景象与弹体计算机存储的原摄影景象进行比较, 从而确定目标的位置并进行攻击, 因而这是一种高度精确的末端制导方式。如“战斧”巡航导弹的飞行末段, 就是采用的这种制导方式。
程序制导是预先将导弹命中目标所需要的飞行弹道, 存储在程序控制机构内。导弹发射后, 弹上程序控制机构按照预先安排好的飞行方案, 按时输出控制指令, 按部就班地控制导弹按预定弹道飞向目标。
2.1.2 惯性制导
惯性制导是指利用陀螺仪、加速度表等惯性仪表组成的测量装置, 按惯性原理控制和导引导弹飞向目标的制导方式。通常由弹上计算机控制发动机推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时间, 把导弹引导和控制到目标区。惯性制导其特点是具有抗干扰性强、隐蔽性好、不受气象条件影响等优点。但惯性制导系统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 积累误差就越大, 所以在中、远程中通常加装地形匹配制导系统, 以便定期修正这些误差。目前, 地地弹道导弹和潜地导弹几乎都采用这种制导方式。
2.2 遥控式制导
采用遥控式制导的弹体其飞行是受设在弹体以外的制导站控制的。制导站的位置可设于地面上、舰船上或飞机上。指挥站就像一个前方指挥所, 它根据跟踪测量系统测得的目标和弹体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参数, 形成制导指令并发送给弹体, 弹体接收到指令后, 由自动驾驶仪控制弹体, 按指挥员的意图飞行, 直至命中目标完成任务。其特点是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受人为的控制, 其抗干扰性较差。遥控制导可分为指令制导和波束制导两类。
2.2.1 指令制导
按指令传输手段的不同, 指令制导包括有线指令制导和无线电指令制导。
有线指令制导是指利用导线传输指令控制弹体飞行的遥控制导方式。这种制导系统主要由制导控制装置、光学瞄准镜、操作手柄和控制导线组成, 导弹发射后, 操作手需用瞄准镜瞄准目标, 同时还要跟踪导弹, 并从镜内判断出导弹的飞行偏差, 用操作手柄产生控制指令不断修正其偏差, 导线把控制指令传输给导弹, 引导导弹飞向目标。这种制导系统的优点是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是操作难度大, 操作手既要瞄准目标又要跟踪导弹, 一有差错导弹就会失控。
无线电指令制导是指利用无线电传输指令控制弹体飞行的遥控制导方式。当目标跟踪雷达发现目标后, 将目标诸元输入计算机, 导弹发射后, 导弹跟踪雷达把导弹的运动参数也输入计算机, 计算机算出制导指令经过指令发射天线传给导弹。弹上接收机将指令转换成控制导弹飞行的信号, 导引其飞向目标。这种制导方式的跟踪探测系统主要是雷达, 因此优点是作用距离远, 制导精度高, 但易受电子干扰和反辐射导弹的袭击, 还需采用多种综合抗干扰措施来配合。这种制导方式多用于中、远距离的防空导弹, 如俄罗斯的“萨姆”-2、S-300防空导弹就属这种类型。
2.2.2 波束制导
波束制导又称驾束制导。它是由地面、机载或舰载的制导站向目标发射一束定向辐射的圆锥形波束, 并始终跟踪目标, 导弹发射后, 弹上的制导设备不断接收这一波束信号, 引导导弹进入波束并沿波束轴线飞向目标。由于雷达发射的定向波束较窄, 宽度仅在2度以内, 而且跟踪低空高速目标时波束移动很快, 导弹不容易进入波束, 或者进入后也容易被快速移动的波束甩掉, 所以制导站通常采取一个雷达天线同时发射两个宽窄不等的同轴波束的方式来进行制导。宽波束用来导引导弹首先找到雷达波束, 然后进入宽波束, 最后引导导弹进入窄波束, 用窄波束制导导弹攻击目标。
2.3 寻的制导
寻的制导是指弹体自己寻找、跟踪并击毁目标。当弹体上的导引头接收到从目标辐射或反射来的红外波、无线电波、光波或声波信号时, 弹上的制导系统就会引导弹体沿着信号的来向追踪目标。根据能量来源不同, 寻的制导可分为以下三类:
2.3.1 主动式寻的制导
主动式寻的制导是在弹头上装有信号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机发射激光、红外线、雷达波或声波等信号照射目标, 接收机接收目标反射的信号, 从而引导弹体命中目标。这种系统在锁定目标之后便自动地、完全独立地去攻击目标。因此以这种方式制导的导弹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如法国的“飞鱼”, 美国的AIM120就采用了雷达主动式寻的制导方式。
2.3.2 半主动式寻的制导
该制导方式是用弹外的信号发射器发射信号, 照射或选定目标, 弹上的信号接收机接收目标反射的信号, 引导弹体命中目标。与主动式寻的制导相比, 它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增大武器的重量和尺寸, 就可以大大增加攻击目标的威力。其缺点是在攻击目标的过程中, 发射器要始终保持对目标的照射, 尤其对空空导弹而言, 增加了载机的危险性。
2.3.3 被动式寻的制导
这种制导系统是在弹头上装有信号接收器, 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目标发射或辐射的信号后, 引导弹体命中目标。这是一种便宜而有效的制导方式。
2.4 全球定位系统制导
全球定位系统制导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弹上安装的GPS接收机接收4颗以上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 来修正导弹的飞行路线, 提高制导精度。在导弹飞行过程中一般采用该种制导方式。
2.5 复合制导
复合制导是指导弹在飞行过程中采用两种以上制导方式的制导系统。主要目的是提高制导精度, 在命中精度相同的条件下, 其作用距离比单一制导的作用距离更远, 并可以增强导弹的抗干扰能力。任何一种制导方式都有它的优缺点, 采用复合制导可扬长避短, 更好地满足作战要求。如惯性制导的优点是弹上设备简单, 不易受外界干扰, 但制导精度随射程的增大而降低, 特别是攻击活动目标时误差更大。而寻的制导一般作用距离较短, 但制导精度较高。两者结合运用, 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复合制导系统比较复杂, 弹上设备体积大, 成本较高, 因元器件多而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随着惯性器件、光电器件、微型计算机、微波技术、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的发展, 复合制导系统的小型化、低成本、高可靠性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并将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3 结束语
现代战争中, 精确制导武器在作战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快速、敏捷、高效的特点被军事界所认同,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的精确制导武器在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 必须掌握各种制导技术的特点, 扬长避短, 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相关的科技人员要及时学习现代科技新成果, 将新理论、新技术应用到武器的设计生产中, 以加快我军装备信息化、现代化的建设。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精确制导武器的拥有程度和运用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作战及制导技术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
【精确制导技术发展展望】推荐阅读:
精确制导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趋势分析10-16
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分析05-16
关于制导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调研报告08-31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求职简历09-27
精确技术11-18
精确定位技术06-19
电视制导08-02
制导雷达11-14
制导系统12-10
激光制导武器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