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关系

2024-07-10

供需关系(共8篇)

供需关系 篇1

消费模式与资源供需关系浅析

影响消费模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论述了消费模式与资源供需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二者关系的演变过程.提倡合理消费模式,是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 者:吴军 任建兰 刘坤 WU Jun REN Jian-lan LIU Kun 作者单位:吴军,任建兰,WU Jun,REN Jian-lan(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刘坤,LIU Kun(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273100)

刊 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1(1)分类号:F1关键词:消费模式 资源供需 可持续发展

供需关系 篇2

1 城市交通供需平衡含义

交通供给是指为了满足各种交通需求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例如道路、车辆、车站、各种交通组织和服务等;交通需求是指出于各种目的的人或物在社会空间中进行位移的需求。供需达到平衡的最佳状态通常被理解为:道路网的总体建设规模恰好满足道路交通出行需要的要求,即交通路网总容量和交通需求总量相近或相等。实际上,路网容量是一个理论值,该值在实际中的发挥水平还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路网等级结构、路网布局结构,以及路网等级结构供需平衡、路网布局结构供需平衡、交通方式结构供需平衡等因素相关。除了路网等交通硬件设施影响交通需求以外,交通服务的软文化,包括交通服务水平、企业文化、政治经济等也是影响交通供需平衡的重要内容。

路网容量供需平衡既体现在各种结构供需平衡中,由于它们串联组成道路交通供需平衡的全部内容,是实现影响道路交通平衡的主要内容。只有路网容量达到供需平衡,才有可能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平衡;路网等级结构、布局结构和交通方式结构供需平衡居于支配地位,起辅助作用,各供需平衡的关系如图1。

2 城市交通供需平衡系统分析

2.1 基于供需平衡城市交通动态联系

城市交通供需动态联系主要指,交通供给能力和条件与交通需求内容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动态状态的现象;指各子系统的因素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城市交通需求和供给的动态关系应随实际情况而论,相互之间的关联本着客观相连的原则,构成有能动性动态系统。

从交通需求角度看,自行车、步行一般走适合短距离出行,走支路多;自行车、公交、摩托一般适合中距离出行,走次路、主干路;公交、小汽车一般适合长距离出行,走快速路的多。影响交通需求的因素较多,例如,道路等级、路网布局结构、政治、经济、文化。今年是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博览会期间的上海交通势必较繁忙,交通需求量受文化影响短时间内增加,然而,2009年甲流较严重时期,出于健康考虑,城市交通需求总量相对轻松点。从交通供给角度看,安全、迅速、便利、经济的交通方式更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以其安全、迅速等优势从其它交通方式中吸引更多顾客,而生活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小汽车。

例: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占劣势,交通分担效率低,而且,私人小轿车数量快速增长且使用率较高。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相对落后,公共交通优先权的实施存在问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功能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多数人们的需求,因而公共交通分担率比较低。例如在西安市,2006年底市区居民日出行量据统计已达到740万人次,其中市民出行乘坐公交车的比例只占到25%左右,其它为自行车、小汽车、摩托车、步行、出租车等,乘坐公交的比例明显偏低。另一方面,我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使汽车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日常交通工具,截止2010年,北京市仅私人汽车大约有329万辆,如此多的车辆给公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同时,我国私人汽车的使用率极高。北京和其它城市相比,北京机动车使用率高得多,每辆机动车的年平均行驶里程是其它城市的4倍左右,导致小汽车道路使用率为67%,只承担15%客流量,效率极低,我国机动车拥有率低的城市要比拥有机动车率高的一些国外城市拥挤。交通供给与需求动态关系及影响因素如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城市交通方式的多样化、竞争化发展,不同方式的交通需求量随时在变,掌握这些特点有利于优化交通供需系统。

城市交通动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城市交通供需系统内各个主体原有的各自不协调的、不全面的运作模式,合理将供需系统内部各主体功能结构与运作模式有效的动态反应,保证城市交通供给方式多样性,提高城市交通有效供给能力,促进城市交通建设结构更加合理,有效地满足交通需求。

2.2 基于交通供需动态平衡提出优化城市交通供需平衡措施

2.2.1 协调路网布局,改变出行分布

根据我国当前的交通需求特征,本文推荐采用的交通策略是由多中心组团式城市中心开发模式以及面向公共交通的模式两者相结合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多中心组团式开发模式。多中心、组团建设意在改变城市单中心的空间结构、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缩短居民的通勤距离、减少“生活性”交通。面向公共交通的土地利用模式是一个布局紧凑的、功能混合的社区,以一个公共交通站点为社区中心,通过合理的设计,鼓励人们较少地使用汽车,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从而改变城市居民出行特征。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多中心组团式开发模式重点要布置以中心组团为中心的、连接组团的放射状及网状快速公交线路网,在外围组团,在公共交通线路的站点设计具有吸引力、功能良好、适宜步行的高密度、紧凑发展的办公、居住和商业综合体的混合功能组团,这些组团与中心组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完全依靠于中心组团,并能大幅度提高其他组团用地的不等价性。此外,加快其他组团的发展,确实能减轻城市中心区就业、交通、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鼓励多种交通方式并行发展,城市交通方式如图3:

2.2.2 基于供需平衡的需求治理

要解决我国城市交通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以前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做出了许多的努力,其效果却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城市道路供给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增加供给,而且根据当斯定律的推倒,新建的道路设施很可能会引发更多交通量,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还可能出现同样的交通问题。按此推理,倘若对需求总量没有宏观调控,那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永远滞后于交通需求的增长,道路设施规模无法满足出行的需要。采取持续、大规模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来缓解交通问题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如果道路系统的供给建设不能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仅仅满足出行需求目标,则可能导致交通结构供需的失衡、交通拥挤。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城市路网建设基本完善,可为道路建设的土地面积紧张,新建道路时间长,而交通需求治理投入少,见效快,要从根本上解决交通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必须充分运用市场经济学原理,将交通需求治理作为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用加强城市交通需求治理的思想来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3 结语

本文基于交通供需平衡的城市交通供需作了动态关系分析,分析了城市交通供需平衡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供需平衡提出了促进供需平衡措施,即分别从城市交通供给平衡和城市交通需求平衡角度改善和优化城市交通供需系统。

摘要:在城市交通供需平衡分析基础上,分析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联系,初步构建城市交通供需动态平衡模型,指出城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功能相统一、供需因素动态相互影响下交通供需达到平衡最佳状态。为构建交通供需平衡,提高交通系统总体效益,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等问题提供思想策略。

关键词:城市交通,供需平衡,动态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小江,等.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周晶.城市交通系统分析与优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供需关系决定小麦麸价格 篇3

关键词:农产品;小麦麸;供需关系

农产品供应是由上一产季种植收益所决定,即与上一产季价格正相关(经济学中供给曲线显示价格与供给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反之,供给波动对价格产生影响时,价格将会反向波动。如果种植收益波动能立即传导至供给变动,那么将形成当季价格由上一季价格决定的循环,也就是当季价格由当季产量决定而当季产量是由上一季价格所决定。除了价格会对供给有构成影响以外,自然灾害和病虫害也会造成供给波动。而农产品的供给波动最终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

面粉及其副产品(小麦麸和次粉)都是农产品的范畴,其价格取决于其供需关系。

小麦麸是小麦生产面粉的副产品,在小麦制粉中,面粉占比75%,次粉占比5%,小麦麸占比20%。由此看出小麦麸的成本主要由原料成本(小麦的成本)和生产成本组成。小麦麸跟小麦的价格成正相关,小麦的供求因素是影响小麦价格的根本因素,所以我们要想了解小麦麸的生产成本首先要了解其上游原料小麦的价格。小麦主要是食用,所以总需求数比较稳定的,那其总供应量就决定了其供求关系,也就决定了其价格。所以关注小麦麸的生产成本首先要重点关注的是小麦的总供供应。

小麦麸主要用在饲料生产,食用较少,总需求相对稳定,要想了解其供需关系,主要看小麦麸的总供应量。

小麦麸的供应量主要看面粉厂的开机率。由于小麦麸是面粉的副产品,面粉厂是主要利润来自于面粉销售。所以面粉的销售情况决定面粉厂的开机情况,从而影响小麦粉的产量,其供应量也决定了小麦麸的价格。用经济学里面的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大小来解释 一下小麦麸价格的涨跌:1、面粉销售旺季:小麸皮供应量增大,需求量不变,小麦麸价格下跌。2、面粉销售淡季:小麦麸供应量减少,需求量不变,小麦麸价格上涨。

面粉的主要用于食用和饲料用,波动较为明显。本文主要通过广东地区小麦麸市场变化来研究供需关系决定小麦麸的价格。

一、面粉开机率影响小麦麸的供需关系,从而影响小麦麸价格

下图是广东地区2014年小麦麸的价格走势图

(一)从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3月1日这期间面粉厂开机率比较低,多数面粉厂处于设备维修停产状态。这期间面粉生产极少,所以小麦麸供应量紧缺,同时这时候正是年底,饲料厂在备货小麦麸,小麦麸的需求量上升10%左右,这就导致了供不应求,从而小麦麸价格上涨。从图可以看出。1到3月份小麦麸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

(二)2014年4月到2014年7月上旬,这期间各学校开学,企事业单位员工正常上班,期间是是食用面粉的需求旺季,由于面粉厂1-3月份面粉厂维持低库存运行,所以进入4月份面粉厂的开机率显著提高。期间小麦麸的总供应增大,小麦麸供过于求,但小麦麸需求低迷,所以小麦麸在其期间维持低位运行。

(三)2014年7月下旬-8月份期间由于暑假学校放假,食用面粉需求下降,面粉厂开机率降低,所以供应量慢慢减少。期间小麦麸价格会上涨。

(四)2014年9月份到10月份这阶段面粉厂开机比较稳定,所以麸皮价格也比较稳定。

(五)2014年11月到12月期间,食用面粉增大,同时饲料厂饲料用面粉需求也加大,面粉厂开机率增大,小麦麸供应量增大,小麦麸价格维持低位。

二、外省小麦麸流入影响广东地区供应

广东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养猪基地和猪饲料生产基地,小麦麸主要用在生产猪料,所以广东是小麦麸的主消区,但不是主销区,所以供应量收外省影响比较大。全国面粉主产区是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小麦麸属于低价值副产品,所以物流成品占价格比例较大。湖北到广东的运费更加便宜,所以一般流向广东的小麦麸来自湖北,河南安徽江苏也占一定比例。

湖北到广东的运费200元每吨,贸易商的最低毛利在50元。所以当湖北小麦麸价格低于广东小麦麸价格250元,此时湖北小麦麸就会流入广东,从而影响广东地区麸皮的供应量,从而拉低广东地区的价格。

4月份上半月湖北潜江地区小麦麸出厂价是1500,同期广东市场价格是1850。此时两地价差大于250元每吨。湖北潜江地区小麦麸开始流向广东地区,由此增加了广东地区的总供应量,广东地区小麦麸价格降低。于此同时湖北小麦麸外流,减少了湖北地区小麦麸的供应量,此时湖北地区小麦麸价格上涨。到了下半月,广东地区小麦麸降为1750,湖北地区升为1520.此时双方价差小于250元每吨,湖北小麦麸开始停止流向广东地区,两个地区的小麦麸供需趋于平衡。

三、区域大面粉厂集中停产造成小麦麸紧张引导价格

以广东地区为例,广东地区总共有10家成规模的面粉厂广东地区最大面粉厂是东莞穗丰面粉厂,其次是益海嘉里和南方面粉厂。2015年6月份,益海嘉里率先停机,南方面粉厂停机,广东新粮和福加德随即半停机,广东地区小麦麸供应骤减,价格开始从1250涨到1350。穗丰面粉厂有小麦麸库存,客户都往穗丰提货,穗丰仓库被清仓,市场供应更加紧张。市场价格也从1350涨到1500。外省小麦麸开始流入,小麦麸价格在7月初回归1300元左右。

四、大客户签订大合同对小麦麸的影响

基于6月份小麦麸价格疯涨且提货困难,一些有实力的客户比如海大集团和温氏集团,把小麦麸头寸做到了15-20天左右。此类大客户占比小麦麸的需求比例较大,在购买小麦麸的操作会引起市场的变动。比如集团2015年7月份,海大集团和温氏集团频繁在益海,穗丰等面粉采购小麦麸大合同,造成市场跟风,造成小麦麸紧缺,从而引起了7月下旬小麦麸市场价格飙升的状况。8月份湖北小麦麸流入,广东地区小麦麸价格又降低,由于全国小麦麸供过于求,所以小麦麸只是由于市场因素阶段性地地域性地疯涨。小麦麸价格最终取决于供需因素。截止2015年10月份全国小麦麸价格一直在1300元每吨低位运行。

从以上例子来看,小麦麸由于面粉厂停产,其他区域货源流入和阶段性需求决定了小麦麸价格,其实质就是通过影响小麦麸的供求关系,从而改变了小麦麸的价格。包括我们平时熟悉的政府干预,其实也是通过改变供需关系来影响市场价格。政府会通过调节小麦麸的进出口。进口多了总供应增大价格下跌。再比如政府会通过政策鼓励面粉厂生产面粉,同时也会造成小麦麸的供应量增加,从而价格下跌。

无所是市场因素还是政策因素,最终都是先改变了小麦麸的供求关系,从而决定小麦麸价格走向。所以供需关系决定小麦麸。

理解了小麦麸价格决定因素,我们在销售和采购的时候就要弄清供需关系,从而做出市场定价。

对于面粉厂,了解了小麦麸的供需关系,就可以及时和准确地调整小麦麸价格。在面粉销售淡季的时候小麦麸供应不足,适当提高小麦麸价格,从而增加面粉厂的利润。在面粉销售旺季的时候,适当调低麸皮价格,从而加快小麦麸销售进度,避免小麦麸憋库,而影响面粉生产。

作为饲料企业和养殖业等采购方,在理清了小麦麸供需关系后,采购就占据主动。在面粉销售淡季的来临之前,采购方就开始把小麦麸头寸做大,抢在涨价前买便宜合同。在面临面粉销售旺季的时候,小麦麸供应充足,价格降得快,采购方要做好物流和库存管理,采取现买现用,在保证生产或者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把头寸做低,以此来节约本。

如何深入地了解小麦麸的供需平衡需要我们收集系统的全面的信息,从而对供需关系作出判断。理清了供需关系,才可以对市场做出正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李良臣,农产品主产品和副产品价格关系 广东江门 《海大内部刊》2012.8

[2]王洪悦,将期货应用到采购 广东广州 《海大内部刊》2015.6

材料供需合同 篇4

供方: (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平等互利、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为明确供需双方的权利义务,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特签订本合同以便供需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材料名称、商标、型号、厂家、数量、金额、供货时间及数量

第二条:材料的数量和计量单位,计量方法

2.1材料的计量单位吨/元,材料的结算数量以实际送到现场甲方签收的合格数据为准,为每1000吨结算。

第三条:交货地点、方式及费用、供货日期

3.1交货地点:乙方将产品送到甲方工地现场指定地点,由乙方负责装卸车和运输并承担相关费用。

3.2供应材料以甲方电话通知为准,甲方应提前一天报计划电话通知乙方供货。

第四条;合同价格及结算

4.1合同最终价格以甲方签收合格数量和双方约定单价确定。

4.2材料送到现场经验收合格后,乙方凭甲方签认的送料单,由双方每月25日核对确认数量无误后,甲方验收结算后入财务挂账。如乙方不办理结算对账手续或乙方未提供公家正式税务发票,甲方将不予办理付款事宜,因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自行承担。

4.3本合同不付预付款,乙方必须具备满足本工程的流动资金。

4.4材料的数量经甲乙双方确认无误,办理完对账结算手续挂到甲方财务。甲方每次支付乙方材料款的 %,工程完工结算后, 月内结清余款。 第五条:材料的验收标准、方法 5.1按照材料国家标准进行验收。

5.2没有相应国家标准的采用行业标准验收方法进行验收。 第六条: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6.1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①根据工程进度用量,应提前一天向乙方报计划,注明数量、规格、到货时间及地点。

②负责安排人员及时到现场做验收工作。 ③安排好乙方的卸货场地充足,道路畅通。

④如甲方发现乙方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有权退货,由乙方承担甲方相应损失。

⑤甲方对乙方每批供货进行验收,到货有问题在3日之内向乙方提出书面异议,乙方在3日内未给与答复的扣除相应费用。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赔偿损失。

⑥乙方提供的材料经甲方检验不合格的有乙方自行清退出场,费用由乙方承担,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乙方进行相应赔偿。 6.2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①按照甲方的需要数量、交货地点及交货日期保证及时供应。

②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所供材料符合合同要求,并配合甲方做好验收工作。 第七条:其他约定

7.1合同签订生效后,乙方应满足甲方的施工进度要求,否则甲方有权从其他供应商采购。

7.2甲方如不能按合同要求付款,所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负责。延误付款三个月,甲方赔偿乙方的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7.3如因特殊原因,需要临时性停工或更改材料供应单已明确的内容,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新的供应计划。

7.4如遇不可抗力的因素不能正常履行合同时,免除承担违约责任。 7.5以上合同条款甲乙双方均要严格遵守,不得违约。 第八条:附则

8.1本合同一式肆份,甲方执叁份,乙方执壹份。

8.2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3本合同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乙方向甲方供应完材料,甲方向乙方支付材料价款完毕,本合同即告终止。

甲方: 乙方: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水资源供需分析- 篇5

4分 收藏分享到顶[0]

目录

 1 水资源供需分析 2 正文 3 配图 4 相关连接 展开全部

摘要

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

水资源供需分析-水资源供需分析

水资源供需分析-正文

在一定范围内,就水资源的供求和余缺关系所进行的分析研究。通过水资源供需分析,可以揭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出解决措施。这一分析工作是编制国土整治规划、流域规划、地区水利规划、城镇供水和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国家制定有关水资源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

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划分供需平衡区和计算单元,查清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平、枯年型供需水量的预测,分析水资源的余缺程度,提出合理用水和解决供需矛盾的对策等。所采用的平衡区和计算单元通常按流域、水系划分并适当照顾行政界限,分区大小以能真实反映各地供需矛盾为原则。分析的代表年包括平水年(相当来水频率50%)、枯水年(相当来水频率75%)和特枯年(相当来水频率95%)等三个年份。分析的时期,除现状外,还应包括近期及远期的两、三个规划水平年。近、远期各水平年原则上要尽可能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计划分期一致。

需水量预测需水量分为河道外需水和河道内需水两大类。河道外需水主要包括灌溉及农村人畜需水量、工业需水量和城镇生活需水量。这类需水量中消耗的部分称不可恢复水量;没有消耗的部分称回归水量(包括被污染水量),其重复利用的部分称重复利用水量。河道内需水,包括水力发电、航运、渔业及维持生态环境、排沙、释污与净化、河口压咸等的需水量。这类需水量本身并不耗水,但要求有一定的流量、水量和水位。

灌溉需水量取决于不同水平年的灌溉面积、灌溉设计标准和灌溉制度。对未来灌溉面积的预测,应结合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并以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和合理的生产结构为基础。灌溉设计标准,以灌溉保证率表示。按中国现行规定:缺水地区,旱作采用50%~75%,水稻采用70%~80%;丰水地区,旱作采用70%~80%,水稻采用75%~95%。灌溉制度应根据灌区自然条件、作物组成和轮作制度,考虑到农业技术措施及灌水技术的改进,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当地先进灌溉经验,结合灌溉试验资料制定。对未来农村人畜需水量的预测,同样也应按照区域农业发展规划,针对集镇发展、畜牧业发展等因素进行分析。

工业需水量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制造、加工、冷却、净化、洗涤等的需水量。这类需水不同行业有很大差别,但都具有保证率高(一般在95%以上)、年内变化小等特点。由于不同水平年的工业布局与发展规模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对其未来需水量的预测常有一定困难。通常可根据历年工业用水量或单位产值用水量资料,按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或利用单位产品、产量、产值用水量和用水增长率等统计参数与工业产值建立相关关系加以推求。预测工业需水量应结合可能的设备更新与工艺流程改进,力求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单位产量用水量或单位产值用水量,并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城镇生活需水量包括居民生活、城镇公共设施以及为供应城镇居民生活所必需的菜田需水。需水标准可通过实际用水调查,考虑城镇发展规模和环境质量要求等因素拟定。对城镇人口的预测,应以政府的人口政策、城镇发展规划为依据。

水力发电需水量指各水平年投入运行的水电站在不同来水保证率下所需的发电水量。在梯级开发的河流上,可只计及其中需水量最大的一级。

航运需水量指在一定通航标准下,保持河道最小航道水深的相应水量。对水资源不足而有通航要求的河流,应考虑实施渠化工程后的需水量。

排沙需水量为防止河道和水库淤积所需的排沙、冲沙用水量。在含沙量较大的河流,这部分水量常占河道内需水的较大比重。例如中国黄河下游每年冲沙水量至少需200亿m3以上,占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6%。具体需水过程可根据河道、水库的水沙特性分析确定。排沙用水的多少与天然来沙情况关系密切,为此,对未来排沙用水的预估,应与地区水土保持规划协调一致。

可供水量分析可供水量指天然水资源经各种工程措施调节后所能利用的水量。不同水平年新增的工程措施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水要求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经技术经济论证确定。可供水量分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地表水按蓄水、引水、提水、调水工程分别计算。其中,大中型工程的可供水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和需水要求,进行径流调节计算确定。小型工程设施的供水量,可通过典型调查采用简化方法计算。浅层地下水开采利用量,一般以可开采量表示,按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乘开采系数求得。

供需分析在供需水量预测的基础上,按月(旬)或按灌溉期、非灌溉期进行分析。分析时,可分别就河道外和河道内两类需水,从上游到下游依次进行。将上一个平衡区的出境水量作为本区的入境水量,并考虑重复水量和回归水量的利用。通常,供需之间不可能完全平衡。初步分析后,如某区缺水量较大,要首先立足本区,按照开源节流的原则,对其供、需水量进行反复核算修订。对水资源特别缺乏而又必须开发的地区,可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能从外流域调水接济的方案(见跨流域调水规划)。

中国水资源供需分析方面的工作在80年代取得了较大进展。1982~1986年,以水利部门为主,曾比较全面、系统地按流域、水系进行了水资源供需分析。按统一提纲和技术要求,将全国分为9个一级片(流域片),以下又划分为82个二级区、302个三级区、2000余个计算单元。分区调查了1980年各部门用水现状,分析了现状条件下遇不同保证率(分为50%、75%、95%)年份的水资源余缺情况,预测了1990年、2000年时的水资源供需情势,并提出了解决缺水的对策。分析成果表明:中国1980年河道外总用水量为4437亿m3,其中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占11.8%,农业用水占88.2%,而按1980年工程设施在保证率75%的年份可供水仅4735亿m3,不少地区出现供水不足。根据各地工农业发展要求,预计至2000年,在保证率75%时,全国共需水6600~7100亿m3,与可供水量相比将有较大缺额。就分区看,可分为余水区、基本平衡区、缺水区和严重缺水区等四种类型。余水区和基本平衡区多在长江流域以南,这两种类型总的问题不大,但也有不少盆地和沿海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缺水区和严重缺水区多在淮河流域以北,以黄淮海平原、山西能源基地、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供需矛盾最为突出。

文章来源摘自互动百科http://

Java程序员供需分析 篇6

学生姓名:张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2010级

中文摘要

Java是一种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说明型的,健壮安全的,结构中立的,可移植的,性能优异、多线程的动态语言。JAVA程序员广义上是指一群以JAVA为谋生手段的软件开发人员。狭义的说,是指拥有SUN公司JAVA认证的程序员。

Sun Java认证分为两个级别:Sun 认证Java程序员和Sun 认证Java开发员。Sun 认证Java程序员考试内容涉及Java所有相关知识、编程概念及applet开发技巧。Sun认证Java程序员考试旨在考察您通过应用软件分配进行复杂编程的能力。之后还要测试您完成编程所需的知识。每次考试都包括65道以上的多项选择题,时间大约为90分钟。考试合格后由Sun公司颁发的国际通用的Java程序员证书。

关键词:JAVA,JAVA程序员,JAVA开发员,动态语言。

引言

Java是一种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说明型的,健壮安全的,结构中立的,可移植的,性能优异、多线程的动态语言。Java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和Java平台(即JavaSE, JavaEE, JavaME)的总称。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个人PC、数据中心、游戏控制台、科学超级计算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开发者专业社群。在全球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环境下,Java更具备了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Java分为三个体系JavaSE(Java2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java平台标准版),JavaEE(Java 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java平台企业版),JavaME(Java 2 Platform Micro Edition,java平台微型版)。所以一般JAVA培训也分为J2SE,J2EE,J2ME培训,各个体系的方向有所不同,JAVA培训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通过JAVA培训,学员可以系统把握面向对象编程语言JAVA的核心语法,能够理解J2SE、J2ME、J2EE三种体系架构的理论思想和架构内容,把握JAVA程序设计的主要模式和核心思想,熟练把握基于JAVA语言的编程技巧和编程工具,能够独立完成基于JAVA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的开发、调试、部署和执行。一般JAVA培训包括以下内容:HTML/XML语言。数据库技术。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设计模式。J2EE设计和应用。

Eclipse/CVS/OpenSource.软件测试/安全性编码技术。UML设计。UNIX.项目实战。

JAVA程序员广义上是指一群以JAVA为谋生手段的软件开发人员。狭义的说,是指拥有SUN公司JAVA认证的程序员。

Sun Java认证分为两个级别:Sun 认证Java程序员和Sun 认证Java开发员。Sun 认证Java程序员考试内容涉及Java所有相关知识、编程概念及applet开发技巧。Sun认证Java程序员考试旨在考察您通过应用软件分配进行复杂编程的能力。之后还要测试您完成编程所需的知识。每次考试都包括65道以上的多项选择题,时间大约为90分钟。考试合格后由Sun公司颁发的国际通用的Java程序员证书。

1、Java语言的四大应用领域

Java技术自1995年问世以来,在我国的应用和开发也得到了迅速普及,总体来看,这些应用主要集中于企业应用开发。据有关单位调查显示,从开发领域的分布情况上看 Web开发占了一半以上,为57.9%,JavaME移动或嵌入式应用占15%,C/S应用占11.7%,系统编程占15.4%。近30%的开发者用Java从事C/S应用或系统级应用的开发。在桌面应用上,尽管Java在桌面GUI方面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仍然有很多开发者用来开发运行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上的桌面应用。具体应用在如下几个领域: 1.行业和企业信息化

由于Sun、IBM、Oracle、BEA等国际厂商相继推出各种基于Java技术的应用服务器以及各种应用软件,带动了Java在金融、电信、制造等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利用Java、XML和Web技术研制开发了多个软件平台,东方科技的Tong Web、金碟的Apusic、中创的Inforweb 等J2EE应用服务器及和佳ERP和宝信ERP等ERP产品,已在许多企业得到应用。2.电子政务及办公自动化

东方科技、金碟、中创等开发的J2EE应用服务器在电子政务及办公自动化中也得到应用: 如金碟的Apusic在民政部、广东省市工商局应用;东软电子政务架构EAP平台在社会保险、公检法、税务系统得到应用;中创的Inforweb等Infor系列中间件产品在国家海事局、山东省政府及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系统应用;无锡永中科技基于Java平台开发的国产化集成办公软件“永中Office”也已在一些省市政府部门得到应用。3.嵌入式设备及消费类电子产品

无线手持设备、通信终端、医疗设备、信息家电(如数字电视、机顶盒、电冰箱)、汽车电子设备等是今年以来比较热门的Java应用领域。在这方面的应用有中国联通CDMA 1X网络中基于Java技术的无线数据增值服务——UniJa。4.辅助教学

在辅助教学方面,东南大学与中兴通讯公司开发了远程教学系统,用于本地网上教学、课后学习和异地远程教育,清华大学用Java进行了“计算机软件基础课”教学改革,分析研究Java教学软件BlueJ的汉化方案,电子科技大学应用Java RMI技术进行远程教育,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采用Java技术,开发了交互式电站仿真系统,实现电站锅炉仿真、锅炉膛火焰仿真,为实现网上仿真进行有益探索。

不过,与Java技术应用比较普及的国家相比,我国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加快Java技术在我国的普及,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主管部门要把Java技术及应用作为落实”十一五”软件及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继续支持开发有自主版权的软件产品,支持建立Java技术产品评测中心,加强对相关产品的质量监管。

2.各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应积极组织软件企业开发基于Java的行业应用软件,有条件的可以建立行业软件组件库,这是防止低水平重复开发,加快国产软件商品化、产业化的有效办法。

3.通过学会、协会与有关企业合作,继续组织各种类型的Java技术交流及科普活动。

4.搞好Java社区及Java网站,采用多种途径加强Java的宣传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

2、Java程序员就业发展方向:

Java程序员的未来发展方向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成为管理人员,例如产品研发经理,技术经理,项目经理等;

二是继续他的技术工作之路,成为高级软件工程师、需求工程师等。

3、java程序员就业前景分析

目前,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达20万,并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未来5年内,合格软件人才的需求将远大于供给。2005年,我国软件人才的缺口已达42.5万,其中尤以JAVA人才最为缺乏。根据IDC的统计数字,在所有软件开发类人才的需求中,对JAVA工程师的需求达到全部需求量的60%~70%。同时,JAVA工程师的薪水相对较高。通常来说,具有3~5年开发经验的工程师,拥有年薪10万元是很正常的一个薪酬水平。80%学员毕业后年薪都超过了5万元。

现在,虽然JAVA人才的薪水很高,但是对该类人才需求旺盛的IT企业却很难招聘到合格的JAVA人员。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读期间没有掌握实用的技能与经验,距离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欲成为JAVA工程师,最便捷的一条路就是参加以实战项目为主要教学方法的JAVA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有效地缩短同企业具体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全球有25亿Java器件运行着Java,450多万Java开发者活跃在地球的每个角落,数以千万计的Web用户每次上网都亲历Java的威力。今天,Java运行在7.08亿手机、10亿智能卡和7亿PC机上,并为28款可兼容的应用服务器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平台。这么多应用,彻底改变了用户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使用了Java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用户,因为Java而降低了成本,享受了生活。

Sun公司副总裁、Sun研究院院士、软件部首席技术官詹姆斯·戈士林(JamesGosling)博士以“Java技术之父”闻名于世。作为Sun研究院院士,他亲手设计了Java语言,完成了Java技术的原始编译器和虚拟机。在他的带领下,Java现已成为互联网的标准编程模式以及分布式企业级应用的事实标准,其跨平台的技术优势为网络计算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自1995年5月正式推出的11年以来,Java已从编程语言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通用开发平台。Java技术已为计算机行业主要公司所采纳,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国际技术标准化组织所接受。1999年,Sun推出了以Java2平台为核心的J2EE、J2SE和J2ME三大平台。随着三大平台的迅速推进,在世界上形成了一股巨大的Java应用浪潮。作为唯一在互联网上开发的语言,Java平台以其移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受到追捧。据IDC预计,自2001年起的其后5年内,采用Java的IT产品的价值将翻番,在2006年将达到4.53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4.9%。截止到2003年5月,Java注册开发商超过300万人,对JRE(Java运行环境)的下载达7200万次。詹姆斯·戈士林博士预计在3~5年内Java技术开发商将发展到1000万。无线Java也在迅速攀升。

据Sun公司副总裁詹姆斯·戈士林透露,Sun刚与中国联通和振戎融通公司结成了技术联盟,将用“UniJa”品牌进一步促进Java技术的无线应用和服务。手机制造商TCL公司也已取得了Java2平台的移动版的许可,使中国移动用户得以使用基于Java技术的新型TCL手机。而目前世界上采用Java技术的手机已有1.2亿部,全球七十多家运营商基于Java技术推出了200多款的不同类型的手机。詹姆斯·戈士林博士最近指出,“在短短的十年间,Java社团已发展成为拥有数百万之众的群体,他们以其聪明才智和协同作战的方式,为Java这一未来最酷的技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下一个十年,Java将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只有那些使Java发展到今天的开发商群体才有资格回答这一问题。

我们相信,Java发展之路将把我们带向更加令人神往的前方。Java的前景一片辉煌!” Java程序员是美国SUN公司国际认证的程序员,她是目前全球最受重视、最受欢迎的程序员资格认证之一,具备这一认证就可以获得极好的工作机会和丰厚待遇。Java跨平台等许多特性使之成为当代成长最快的软件产品:它受到了大约150个许可证颁发机构、200所大学和50万开发者的拥戴;1000多个应用程序是用它编写的;有关它的书籍有800余种;Java开发套件的下载次数超过一百万次;Java BEANS? 开发套件的下载次数超过10万次;受到了全球所有主要计算机厂商的支持,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其发表后的800天内;Java闯入企业计算的心脏正成为大众传媒舆论的推动力量,正在改变企业的计算环境。它通过为因特网商务提供安全和稳健平台的方式改变商业自身。

Java计算是各行各业中倍受信赖的企业解决方案。独立于平台的Java计算环境可以降低企业的总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安全地扩展公司的网络。不少国家到中国寻求合作伙伴时,都把能否用Java进行编程作为合作的前提条件。当前世界各地持有Java Programmer证书的人员供需差距极大,迫使企业不得不用高薪聘请Java程序员。因此,Java Programmer的含金量比一般的技术人员要高出很大一块。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持有Java Programmer认证证书的人年薪均在4-10万美金,而在国内持有Java Programmer认证的程序员也有极好的工作机会和很高的薪水。Java程序员是美国SUN公司国际认证的程序员,她是目前全球最受重视、最受欢迎的程序员资格认证之一,具备这一认证就可以获得极好的工作机会和丰厚待遇。Java跨平台等许多特性使之成为当代成长最快的软件产品:它受到了大约150个许可证颁发机构、200所大学和50万开发者的拥戴;1000多个应用程序是用它编写的;有关它的书籍有800余种;Java开发套件的下载次数超过一百万次;Java BEANS? 开发套件的下载次数超过10万次;受到了全球所有主要计算机厂商的支持,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其发表后的800天内;Java闯入企业计算的心脏正成为大众传媒舆论的推动力量,正在改变企业的计算环境。它通过为因特网商务提供安全和稳健平台的方式改变商业自身。Java计算是各行各业中倍受信赖的企业解决方案。独立于平台的Java计算环境可以降低企业的总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安全地扩展公司的网络。不少国家到中国寻求合作伙伴时,都把能否用Java进行编程作为合作的前提条件。

当前世界各地持有Java Programmer证书的人员供需差距极大,迫使企业不得不用高薪聘请Java程序员。因此,Java Programmer的含金量比一般的技术人员要高出很大一块。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持有Java Programmer认证证书的人年薪均在4-10万美金,而在国内持有Java Programmer认证的程序员也有极好的工作机会和很高的薪水。詹姆斯·戈士林博士指出,“在短短的十年间,Java社团已发展成为拥有数百万之众的群体,他们以其聪明才智和协同作战的方式,为Java这一未来最酷的技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下一个十年,Java将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只有那些使Java发展到今天的开发商群体才有资格回答这一问题。我们相信,Java发展之路将把我们带向更加令人神往的前方。Java的前景一片辉煌!”

总结

JAVA人才社会需求量大,根据IDC的统计数字,在所有软件开发类人才的需求中,对JAVA工程师的需求达倒全部需求量的60%~70%。同时,JAVA工程师的薪水相对较高。通常来说,具有3~5年开发经验的工程师,拥有年薪10万元是很正常的一个薪酬水平。80%学员毕业后年薪都超过了5万元。Java平台以其移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受倒追捧。

【参考文献】

1、张京,闫术卓,《Java程序员生存手册 问自己赢得一份IT名企职位》,2010年7月。

2、保罗·戴特尔,哈维·戴特尔,《Java程序员教程》,2010年5月。

3、(美)Douglas A.Lyon著;朱剑平,汪青青等译,《Java程序员指南》,2005年。

4、(美)(D.I.乔希)Daniel I.Joshi,(美)(P.A.沃罗别夫)Pavel A.Vorobiev著;吕宏辉,李建萍译,《Java程序员参考大全》,1999年。

浅析电价上涨后的电力供需关系 篇7

关键词:电价上涨,“电荒”,电力供需,节能降耗

1 2011年全国电价上涨背景及形式分析

2011年3月份以来, 我国多省市地区均出现淡季“电荒”现象, 尤其是浙江、湖南、江西、重庆、贵州等地区其用电紧张态势依然处于蔓延状态, 各地省网分别结合各自用电负荷特性及电荒程度采取限电、让电、有序用电等措施来缓解电荒现象的持续蔓延。继湖南、湖北、山西和江苏等省电网宣告电力供应紧张后不久, 浙江、广东、重庆等省市地区也加入了淡季“电荒”行列[1]。

湖南正组织协调各产煤省份通过运煤调煤炭方式进行电力供应保障, 并发放2011年省内电煤运输专用车证 (持此证的省内电煤运输车辆可以免收车辆通行费) , 从而有效提高电煤运输效率。据相关统计文献资料表明, 2011年1~4月份, 湖南省网共购进外省电量约51亿千瓦时, 同比去年1~4月份增长了14.9%, 基本接近该省及该省与华中电网联络线路送电的最大容量极限。电监会专家谭荣尧认为, 电网短期可以通过上调上网电价等措施来缓解电网煤电间现存矛盾, 但是要根本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最终途径还是需要推进电网定价机制和价格体系[4]。国家发展改革委于5月13日召开相关会议讨论湖南、安徽等五省的电价问题, 以化解这些省份当日日趋严重的电荒问题[2]。

2 全国电价上涨的基本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表示:综合考虑全国电煤价格上涨对火电运营成本的影响及发电设备综合利用情况等因素, 对山西等15个省 (市) 统调火电企业的上网电价进行适当提高, 其具体提价标准从1.24分到3.09分不等, 其中山西火电企业上网电价提价标准最高为3.09分钱, 最低为贵州其上网电价提价标准为1.24分钱 (其中0.46分钱用于提高火电企业脱硫加价标准) 。湖南火电企业上网电价提价标准为2.39分钱。为了缓解水电企业在电能生产运营方面的困难, 将湖南省挂治、三板溪水电站的上网电价调整为每千瓦时0.36元, 同时凌津滩、洪江、碗米坡水电站的上网电价标准则上调到每千瓦时0.336元[3]。

3 2011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分析

国家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相关数据信息表明, 一、二两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8096.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21%, 本应是淡季的一、二季度其用电规模竟逼近常年三季度夏季高峰用电水平。其中工业用电达13374.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1.68%;四大高耗能行业其总用电量达5941.5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12%, 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32.83%, 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62个百分点[4]。从4月份以来, 国家电网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多个省份电网出现持续电力负荷缺口, 其中, 江西、重庆、湖南、陕西几个省份电力缺口分别高达140万、121万、114万、以及95万千瓦。导致全国电网出现大面积“电荒”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全国用电量需求增长旺盛, 电力供应增长速度跟不上需求侧用电需求所致。2010年年底公布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中预测,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的用电需求量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5%~9.5%, 但实际上从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一、二季度电力供需情况来看, 2011年一、二季度用电淡季其同比增长了已达到12.21%, 显然大大超过了预期预测数据。同时, 加上我国后备发电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情况也不容乐观, 预计到2012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将会比2011年少大约10 GW, 即按照全国社会经目前发展态势来预测, 未来2~3年我国全社会的用电总量将会持续快速增长, 用电缺口将会持续增长。湖南省用电供需平衡维持在1400万千瓦左右, 日电量需求量约为2.8亿千瓦时, 受电煤供应紧张、降水偏少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全省可供负荷量不到1000万千瓦, 电力缺口近三成。目前湖南限电范围已达到全省电网的三分之一, 长沙等地居民用电严重受限[5]。

4 供电企业促进电力客户节能降耗引导措施

4.1 实时能效管理, 提高用户终端用电效率

通过采取先进的节能技术、以及高效机电设备, 并引导电力用户合理安排其用电计划, 从而有效提高电力用户终端机电设备电能综合利用效率, 减少电能资源消耗, 大大节约电能资源的目的。结合合理的错峰用电计划, 降低用户用电成本。供电企业要帮助电力用户查找其用电设备中可能存在的节电潜力, 并通过开展节电测试分析和技改方案综合评估等工作, 有效提高用户电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从用户终端有效缓解电力需求侧供需矛盾问题。

4.2 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电器设备, 提高设备综合运行效率

在电网系统中运行的电动机、风机、水泵、电梯、照明灯具等是电能资源的直接消耗单元, 其运行性能优劣, 直接影响到电能资源的能源转换效率, 是节能降耗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采取变频调速、制能回馈、节能灯具等节能系统和节能设备的更新改造使用, 可以有效提高这些机电设备的电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4.3 推广无功就地补偿技术, 有效提高电能功率因素

供电企业引导用户使用无功补偿技术措施, 实现电力用户配电系统中无功电流的经济流动, 从而减少电能消耗过程中的无功潮流, 确保电能无功功率的就地补偿平衡, 有效提高电能综合质量水平。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供电电能综合质量水平, 同时还可以提高设备的用电效率水平, 实现最低电能成本的高效稳定生产运作, 有效减少电力用户电费支出, 在为电力用户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用电环境基础上, 有效缓解电力需求侧电能供需矛盾。

结束语

“电荒”是我国电网面临的重大难题, 是电网可持续经济稳定运营发展的重要瓶颈。要缓解电网中现存的“电荒”问题, 短期可以采取提高上网电价措施, 但根本解决办法必须调整我国电网能源价格定价机制和价格体系, 必须从供应、需求两头共同出击, 合理控制电能资源消费总量, 依靠技术更新的经济发展转变模式, 提高能源短缺、经济增长环境中的科技含量, 从而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电能生产运营的总值能源消耗强度, 从供应、需求节能增效等方面下功夫, 稳定社会用电秩序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多地出现淡季电荒现象专家建议上调电价.http://www.sina.com.cn, 2011-4-28.

[2]21世纪经济报道.发改委今开会讨论湖南电价.http://finance.stockstar.com/MS2011051300000034.shtml, 2011-05-13.

[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1tz/t20110602_416528.htm, 2011-05-27.

[4]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二季度电力供需情况.http://www.sgcc.com.cn/dlgx/gxzk/256295.shtml, 2011-08-04.

贵州省劳动力供需关系的实证分析 篇8

关键词:贵州省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需求 对策 从业人员

1 绪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贵州省劳动市场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同时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由于人口和劳动增长过快,经济结构失衡状况不断恶化,失业压力有增无减,经济增长始终是在巨大的失业压力下实现的,2006年贵州省城镇失业人数为12.3万,城镇失业率达到了4.11%。[1]而劳动力的需求和结构上的失衡更是增大了我国劳动力供需缺口,使供需失衡加剧。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发展,贵州省劳动市场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2 贵州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现状

2.1 贵州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的总量分析 从劳动市场总量上来看,我国经济人口(指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失业人员和就业人员的绝对数量。每年都呈上升的趋势,每年经济活动人口的数量都要大于就业人数。

2.2 贵州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分析

2.2.1 从总体上看,由三大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可以看出(如表2-2所示):产业就业结构稳定,第一产业仍然是劳动力就业的主体,2005年的就业比例达到了75.23%。

资料来源:2006年贵州统计年鉴

2.2.2 从绝对数量上看,2006年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达到了304.16万人,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仅为114.84万人。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第二产业的2倍还多,而第一产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更低,仅达到23万人。可见,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吸收了贵州省劳动力市场上的新增劳动力的大多数,而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较少,如表2-3。

资料来源:2006年贵州统计年鉴、贵州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2.2.3 从相对数量上看,如表2-3所示,第三产业是吸收劳动力的主体,占劳动力需求总数的一半以上,达到68.8%;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仅占5.2%,对社会新增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不强;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占三大产业需求总数的26%。

2.3 按城乡划分的劳动力市场 从表2-4中可以看出,自2000年-2002年之间贵州城镇从业人员增长缓慢,甚至有减少的趋势;2003-2006年之间,城镇就业人数有较大程度的增加。从绝对数上来说,乡村劳动力就业人数在2000年-2003年之间增长较快。2006年与2005年相比,从业人数增长了0.67%,城镇人数增长了1.81%,乡村人数增长了0.39%。

2.3.1 从影响因素上来看,乡镇企业普遍进行着升级换代的“二次创业”。科技含量加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用工容量下降,就地吸纳农村富余人员减少。因此农村向城镇流动就业在近期仍保持着强劲的势头。

2.3.2 从相对趋势上来看,城镇从业人员呈线形增长的趋势,但增长速度较慢。乡村劳动力市场需求在2002年-2006年之间,需求比较乏力,一直滞留在原有水平。

3 贵州劳动力市场的失衡问题

贵州省的就业问题,既是数量问题,更是质量和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失业率高等问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解决贵州省就业问题的前景并不乐观。

3.1 供需缺口拉大,失业问题日趋突出

3.1.1 从相对趋势上来看,由表2-1中数据, 2000-2006年经济活动人口和就业人数都呈线性增长的趋势,但经济活动人口增长的速度要大于就业人员增长的速度。描述经济活动人口增长的趋势线达到斜率要大于描述就业人数增长的趋势线,这说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有增大的趋势。

3.1.2 从劳动力市场上的求人倍率(劳动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之比)来看,根据表2-1和表2-4中的数据, 2006年求人倍率在0.9945左右,2005年的求人倍率为0.9946。从2000年到2002年,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有所增加,而2002年和2003年基本持平,从2003年-2006年之间,贵州省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均处于递减的趋势,但是从业人数在绝对数量上仍然呈上升的趋势,见表3-1。

3.2 城镇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并存 90年代中期,正当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达到一个新的、以城市化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时,中国城市就业形势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国有经济,不但不再是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反而要在改革过程中向社会“排出”数量可观的过剩劳动力。另一方面,以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为中心的资本密集化趋势,使得投资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这两方面新变化的结果将是,向城市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和城市下岗再就业劳动大军,交汇到一起来竞争城市就业机会。[5]

4 对策研究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贵州省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问题呈逐渐恶化的趋势,尤其是在这三年内,将变得更加严重。对于这些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同时采取积极而有利的对策予以缓解。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扩大劳动力需求。增加社会和各单位对劳动力需求的途径是: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中小型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调整经济结构,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技术结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发展政策,积极发展城镇建设等等,来扩大需要。[9]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水平,并在深刻把握未来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趋势、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专业教育和训练的工作,培养出适应未来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之间保持协调。

4.2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以第一产业人员为1计算,则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业人员之比:2000年为1:0.17:0.26,2001年为1:0.08:0.14,200年为1:0.06:0.18,2003年为1:0.07:0.21,2004年为1:0.07:0.23,2005年为1:0.09:0.24。

4.3 强化就业竞争机制,双向推进劳动制度改革。贵州省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向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转化,最终实现企业和劳动力之间的动态优化组合,保证劳动者个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流动。为此,应建立和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职业培训网络和职业介绍网络,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事业,防止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造成“技术结构断层性的失业”;广泛开辟农村就业门路,使广大农村富于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同时在放开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前提下,加强对农村进城劳动者就业的服务工作,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完善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便维护劳动者与企业的正当权益;适当时机取消城乡的户口管制,实现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地参与就业竞争。[9]

4.4 积极鼓励除国有单位以外的城镇集体单位和城镇个体的发展 近年来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一直在减少,占城镇在业人口比重由56.64%下降到31.06%,下降了25.58个百分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很难再大量吸收劳动力;与此同时,城镇集体单位和城镇个体劳动者却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增加了12.56万人,以平均每年11.53%的速度在增加。城镇个体劳动者占城镇在业人口比重由20.91%增长到24.02%,增长了3.11个百分点,人数也以每年9.6%的速度增长。不难看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城镇集体单位以及城镇个体将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对于它们,政府应当进行相应的扶持和引导,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促进其快速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贵州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D].贵州统计信息网.

[2]贵州统计局.2006年贵州统计年鉴[M].贵州省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曹建海,肖兴志.中国市场前景报告[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4]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厉敏萍,姜志诚,雷桥亮.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年09.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

[7]李洁明,祁新娥.统计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8]贵州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贵州人口发展研究[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9]郭庆松.城市劳动力供求及就业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2004年.

上一篇:李开复: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下一篇:秋季小班个人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