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供需失衡

2024-07-31

教育资源供需失衡(精选6篇)

教育资源供需失衡 篇1

一、问题缘起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在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又多次提及有关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议案,农民工这个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解决他们在城市中生活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使他们能真正融入社会的问题被提上了议程。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在城市中打工的80后、90后农民工,目前在中国总农民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1]根据国家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他们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而他们的现实生存状况与期望相去甚远。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对城市生活方式的认同超过了对农村的认同,所以他们更渴望融入城市,真正成为一个市民。然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农民工即使来到城市打工,也只是城市的边缘人,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成为一个市民。城市化与工业化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安东尼·吉登斯在《民族、国家与暴力》中所说的:“现代都市化的推广,毫无疑问首先由作为生产体系主流形式的工业资本主义所推动的”。工业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工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这使得农民变身为产业工人成为可能,就业结构的转变也影响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作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一方面,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新生代农民工[2]就业现状较少关注;另一方面,虽然一些研究都指出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现状的因素,但通过实地调查来描述和分析该问题的经验研究却寥寥无几,并且没有一篇文献能够从多个角度完整的论述影响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工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众多学者从农民进入城市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流动特征以及进入城市后的生存状况等不同角度对农民工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3]学者们不遗余力的研究,澄清了人们对农民工“盲流”的模糊的认识,但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与城里人“油水分离”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4]因而应更多的了解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这对于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与职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二、重要意义

(一)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追求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新时期我们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成为必然选择,由此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巨大需求日益凸显,加上产业升级和转型,尤其经过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洗礼之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知识型技术性的人力资源队伍成为必然。现在如果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不仅影响到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在陈业转型升级的时期,这个群体将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拖累和城市化建设的不稳定因素。

(二)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必然要求

历史表明,一个国家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现代化的实现。而城市化中一个重要的指标便是人的市民化,没有人口即农民的市民化,就没有市民社会的建构。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对城市的生产生活更易融合与向往,如果没有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和市民化发展,就难以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只有让这些更易和更愿融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也有利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三)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是基于我国人口国情和产业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

让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有技术、懂管理的产业工人,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略中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也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环境。[5]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任何战略政策的制定都必须基于这个国情出发,我们不仅面临就业压力大的问题,还面临着产业换代升级和转型的历史关口,尤其是传统的劳动密集性的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发展生存困境,都在倒逼我们必须加快产业发展,而这个在过程中如果不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在短期内出现的是技能型的“民工荒”,长此以往,必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投入的力度,提高其劳动技能和劳动水平,将低级的劳动力转化为有效的人力资源。

(四)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不仅是关注民生的迫切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由于不同的社会时代环境和家庭环境,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 新生代农民工更了解和向往城市生活, 也更易实现城市融入。农民工的现代性或者市民化, 是指他们在适应城市生活时所形成的一套新的行为方式、心理态度和价值观念。他们不愿在城市打拼后回家过农村生活, 安心务农, 希望与同辈。[6]的城市人一样生活的心理无比强烈。因而只有加强对这个群体进行职业教育的培训, 不断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教育与职业发展需求, 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秩序和环境, 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欧美国家, 尤其德国和法国的国民职业教育世界一流, 也创造了世界级的德国制造。我们要实现中国创造的战略, 就必须提高中国制造的技术水平, 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第一代农民工, 相对完善的基础教育, 是现阶段2012年第6期中旬刊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发展职业教育的土壤。

三、问题分析

(一)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现状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个人发展。通过对调查数据的频数统计,在参与调查的1197名新生代农民工中,有48.7%的人选择的是外出有利于个人发展,另外有37%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外出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挣钱养家,其余几个原因所占比例较小,而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家庭负担的减轻,外出打工挣钱养家已经不再是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有别于上一代农民工一个方面。

其次,阻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缺乏技术、工作经验和资金。虽然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认为外出工作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但是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又遇到很多现实而具体的问题,阻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三方面组成,三者比例相当,分别占26.4%,28.9%,27.9%。除此之外,有11.8%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人帮助他们发展职业,社会歧视和健康状况欠佳都不是阻碍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三,新生代农民工工资低、工作的稳定性差,这对其职业发展生涯的持续性积累至关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次数不是很多,超过4次以上的占极少数。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原因,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太低(31.8%),其次他们比较关注工作的发展空间(16.8%)和工作内容(16.1%)。另外发展空间(10.9%)、福利(11.3%)和工作压力(8.1%)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因素。

第四,新生代农民工对未来职位发展期望普遍较高。薪资收入只是衡量工作的一个客观指标,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在单位中工作的性质也是考察因素之一,有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目前在单位中是普通员工,超过半数的人希望今后自己当老板。这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尽管目前就业的状况与期望有一定差距,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还是有较高期望的。

(二)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供需失衡因素分析

1. 专业技能证书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因而我们将他们是否拥有职业技能证书作为考虑的一个因素,对两者进行交互分析后,结果如下:

对两组数据的均值进行比较,通过t检验也证实了两类人群在收入水平的均值上确实存在差异(t=2.211 p=0.028)。另外经过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是否具有专业技能证书与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P=0.002 d=21)。可见现在是否具有一技之长对金融Finance NO.06, 2012 (CumulativetyNO.483) 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这与当下结构性短缺的“用工荒”现象也有关联, 比起普通的劳动力, 用工单位更倾向于需要技术工人, 这使得有技术专长的工人在收入水平方面体现出了自身的优势。

2. 职业培训机构性质认知及被认可度方面存在差异。

按培训主体分类,当前我国职业培训市场主要存在以下五种职业培训,对比统计分析其各自的知晓度及信任度统计如下:

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培训还不是十分了解,对它的认知大多只是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这成为他们超过半数的人没有参加过职业培训的一个因素。经调查发现,新生代外出务工者对于政府与工作单位发起的职业培训信任度最高,分别为69.7%与67.6%,而对于私人机构提供职业培训信任度最低,仅为27.2%,这可能会造成他们在选择培训机构上的局限性。

3. 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培训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培训内容及形式落后。

在对培训内容方面的评估中,参与过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都持一般和不太满意的态度,对培训内容和形式的满意度高于对培训费用和时间的满意度。就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需求来说,占到前四位的分别是职业技术培训25.7%,创业知识培训,17.3%,管理知识培训15.8%,和学历提升培训13.3%。最主要的原因是职业技术培训,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职业培训的希望是以满足实际生活工作需求为前提的,这也反映出他们考虑实际,同时兼顾对于未来发展的期望,有短期和长期的不同打算,不仅仅满足于眼前的工作,对于职业前景和个人兴趣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考量。

4. 培训费用太高,培训方式有待现代信息化引导。

新生代农民工最希望的培训形式是当面授课,占到总数的47.9%,其次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占到30.6%,而对函授和网络授课这两种较新颖的培训形式接受度较低,分别占到总数的9.4%和12.1%,但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一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在资金投入方面,500元以下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能够接受的价格(34.7%),而能够接受超过2000元一门课的被调查者只占到了4.2%。有关培训机构和政府部门,也应该结合其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经济实用,价格合理的培训项目,提供给新生代农民工,帮助他们提高职业竞争力。就培训时间来说,新生代农民工普遍能够接受的时间跨度是1至3个月,(占到41.6%)。

四、结论与对策

(一)扩大职业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教育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至关重要,除了要加大财政倾斜力度,还要注重在法治和德育方面的教育,增加教授创业、管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新生代农民工目前感兴趣的知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素质。加强他们对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等的学习来曾强城市生活的融合能力,内化城市的文化价值观,让他们在心理上获得认同,增强自信心,在情感上找到归宿。

(二)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农民工培训产业体系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主观上非常迫切地渴求培训,但他们实际参与培训的动力不足,主要受到培训费用、时间和回报问题的考虑,即便存在免费的培训供给机制,他们也会因“机会成本”而止步不前。政府非常有必要建立起相对持久、健康的培训体系,让新生代农民工值得信赖,解决农民工“准入问题”、“权益维持问题”和“发展问题”,降低他们参与培训的“机会成本”。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引导和支撑职业培训与职业介绍机制, 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服务工作

减少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的盲目性, 降低其外出就业的成本。做好就业的信息服务工作, 为其外出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逐步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就业管理档案, 引导农村劳务服务中介组织, 多渠道开展劳务信息服务。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问题, 在当下已经成为农民工这个群体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虽然目前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农民工群体, 但鲜有研究和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及职业教育的问题和相关措施对策。本文通过实证研究, 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状况、参加职业培训的状况和对职业培训的需求状况, 探索出职业教育供需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 并为更好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供需失衡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供需失衡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EB/OL].http://news.qq.com/a/20100621/001705.htm, 2010-06-21.

[2]张佳, 赵宝柱.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综述[J].当代职业教育, 2011 (2) .

[3]早期不少城市政府和居民都将农民工视作“盲流”, 长期以来采用的是“逐赶”政策。

[4]刘平青, 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J].上海经金融Finance NO.06, 2012 (CumulativetyNO.483) 济研究, 2005 (9)

[5]程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代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来自于2004-2005年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调研[J].人口与经济, 2006 (3) .

[6]刘崇俊, 王超, 郭治谦.民工的现代性:和谐社会之重要元素[J].甘肃理论学刊, 2007 (1) .

供需失衡下的船板营销策略 篇2

船板供需失衡产业集中度高

价格屡创新低

2015年以来, 由于钢材下游需求增速全面回落, 而粗钢及钢材产量维持在高位, 供需关系长期失衡, 市场信心普遍低迷、预期长期偏弱, 上游原材料成本大幅回落等因素导致市场持续弱势回调, 价格一跌再跌, 屡创新低。

船板市场价格虽较普通钢材相对比较坚挺, 但在整体行情处于下滑的趋势下, 亦未能独善其身, 特别是航运市场持续低迷, 造船行业景气度偏弱, 新接船舶订单价格持续下滑的影响下, 船板价格亦呈现单边下滑的走势, 我们监测的济南、天津、上海三地造船用钢板市场平均价格, 年末较年初下降1220元/吨, 降幅达37.74%。

船板产业集中度高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行业协会统计, 2015年我国主要中厚板生产企业共生产造船用钢板1024.7万吨, 占中厚板产量的25.28%。虽然近几年造船行业持续低迷, 造船用钢不断萎缩, 但当前造船行业依然是中厚板重要的消费渠道, 船板产量前几位的湘钢、沙钢、南钢、鞍钢、新余、重钢船板占中厚板的比例分别为56.01%, 46.37%, 27.97%, 40.4%, 49.21%, 62.82%。船板产量前十名的钢厂共生产船板937.43万吨, 占船板总产量的91.48%, 产业集中度非常高。

(单位:万吨)

船板需求预计与上年持平

受航运市场低迷影响, 造船企业正面临新一轮洗牌, “接单难”和“盈利难”现象将更为凸显。新船订单尤其是散货船订单在短期内会持续走低, 预计全球新船成交量约为8000万载重吨。虽然目前船企手持订单继续下降, 但考虑到大部分手持订单临近交付期, 因此, 我国造船完工量在2016年有望继续保持稳定, 预计全年造船完工量约4200万载重吨。2016年船板需求量依然可观, 预计全年需求量仍将保持在1100万吨左右, 与2015年基本持平。

统计数据显示, 2015年中厚板产量前十位的钢铁企业, 船板占比27.8%, 而重钢、湘钢、宝钢、新余等钢厂的船板占中厚板产量的半壁江山, 可见在下游行业需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 船板产品仍是各钢厂保证生产顺行不可或缺的产品, 造船用钢市场份额不容轻易放弃。

船板营销模式创新

近年来, 由于造船行业持续低迷, 造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异常困难, 特别是中小船企普遍面临生存压力。为降低采购成本, 船企与钢企的紧密合作相对弱化, 价格成为左右船企采购最为重要的因素。为了更好地服务船企, 密切合作, 钢企不断创新营销模式, 形成了以“集团结盟、加工配送、定制配送、联合开发”为代表的四大营销模式。

集团结盟战略

钢企和船企两大集团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最大限度获得供应链竞争优势, 共享市场利润, 共避市场风险。

集团结盟战略最早兴起于鞍钢与中船重工集团大船重工的合作, 宝钢更是将集团结盟战略进一步延伸, 与中船集团共同建造沪东中华、江南造船等大型造船基地。

2011年首钢、湘钢开始复制此模式, 分别与中船重工集团、中船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 重钢与中船集团签订战略协议。2014年沙钢集团与中海工业江苏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2月, 安阳钢铁与中船重工物贸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加工配送战略

2004年, 中船重工和鞍钢集团联合组建了国内第一家跨行业专业提供造船钢材的加工配送公司——鞍钢股份大船重工大连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此模式虽有一定的深化,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 国内成规模的专业化船板加工配送中心屈指可数。代表性的主要有:上海宝钢船板加工配送中心、重钢靖江三峰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江苏湘钢物产钢铁配送有限公司、沙钢玖隆钢铁物流园、威海济钢启跃船材有限公司等。

定制配送战略

定制配送是基于加工配送的深化与延伸, 是南钢根据现代造船模式要求, 创新推出 “ 基于互联网思维和准时制的船板配送服务模式”。该模式是指, 船厂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船板, 南钢就根据船厂确定的时间生产好并配送到位, 船厂不再整张订购钢板, 而是根据生产要求, 由钢厂直接生产并切割好, 再按时配送给船厂, 船厂收到后即可马上投入使用。

船板分段定制配送能够满足现代造船企业的材料供应需求, 实现按造船工期及时供应所需钢板, 是造船企业急需的服务模式。南钢船板定制配送已成为2015年度“全国质量标杆”。

联合开发战略

联合开发是指钢铁企业通过主动与船厂对接合作, 不断开发新产品, 并通过高端装备出口带动高端原材料出口的方式提升自主竞争力。

比如, 舞阳钢铁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联合开发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系统用齿条钢;南钢与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联手开发液化天然气 (LNG) 船用镍系液罐钢材;鞍钢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耐蚀钢等。

营销策略及建议

携手主体船企, 寻求战略合作

2015年, 国内造船企业面临严峻的寒潮, 多家造船企业倒闭, 如泰州东方重工、大连STX、温州庄吉船业、正和造船、明德重工、江苏舜天船舶等, 而2016年浙江五洲船舶宣布破产, 是近十年来第一家破产的国有造船厂。由于产能过剩、需求疲软以及国家的拆船补贴难以惠及民营造船企业以及地方国营造船企业, 所以今年造船企业将会迎来关停倒闭潮。

相较而言, 国有大型船企生存环境略有改善, 虽然利润继续呈下滑趋势, 但手持订单还比较饱满, 如中国船舶工业、中国船舶重工、中海集团、中远船务、长航集团旗下大型造船企业等生产计划基本排至2017年。据此来看, 为规避风险, 提升合作层次, 应进一步加强与国营大型造船集团的战略合作。

创新合作模式, 提升竞争优势

为应对船价持续低迷的不利形势, 船企努力压低采购成本, 部分船企采用向多家钢企竞价采购的方式, 这表面上看降低了钢材采购成本, 实际却是管理模式的倒退。为应对危机, 共同抵御风险, 钢企和船企应建立更加紧密的上下游合作机制, 进一步巩固彼此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供货关系, 完善船用钢材的质量保证体系, 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进而提升竞争优势。

优化品种结构, 提升盈利能力较高的产品产销比例

船板产品存在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 且这种局面短期难以扭转, 船板市场的低迷也不会有很大改善, 只有依靠成本线的下移和提高产销规模, 大力调整品种结构, 向品种结构要效益,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 占领试产先机。

加强研发, 提高生产保证和服务能力

教育资源供需失衡 篇3

关键词:货币供需失衡,外汇储备,货币动态调整模型

在资本项目、经常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我国外汇储备经历了超高速的增长。外汇储备的增加显示了我国经济实力逐步提高,增强了国外投资者对人民币稳定的信心,以及中国经济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对央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有效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我国货币供需的状况,国内学者多侧重于从货币需求函数入手,并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近几年外汇占款已取代了信贷的基础货币供给地位,如果不考虑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对货币供需的影响,则实证结果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国外的文献则偏重于货币失衡对外汇储备需求的影响,实际上货币供需失衡和外汇储备是互为因果关系的。本文主要研究外汇储备供需失衡为常态的条件下,外汇储备对货币供需失衡的溢出以及货币失衡向均衡的调整过程。

一、我国是否存在货币供需失衡的特征判断

货币供需平衡意味着经济体中的价格保持相对的稳定,经济体中一旦出现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就会发生货币供需失衡,其实质在于货币供给不稳定造成货币需求非稳定性。货币供给不稳定性既可能来自于内部无约束的财政赤字,也可能来自于外部流动性输入(输出)。外部流动性输入(输出)的表征是一国外汇储备的波动,外汇储备波动是外汇储备供需失衡的必然结果。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增加了一国保持货币供给稳定的难度,导致货币供需失衡成为经济中的常态,从而周期性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我国是否存在货币供需失衡可以从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来判断,当然也不能排除其它外部因素对价格指数的影响。图1为1980-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图1显示1997年以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较大,曾经在1988年和1994年出现两次较高的通货膨胀。1998年以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幅度降低,更多年份呈现通货紧缩的特征,直到2007年和2008年,通货膨胀才有所抬头。这说明1997年以前货币供需失衡特征更为明显,而在1997年以后,货币供需失衡程度有所缓解。同1997年以前货币供需失衡一边倒相比,1997年以后的失衡呈现双重性,这在一定意义上暗示着货币供需失衡可能发生了结构性改变。

注:通货膨胀率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货币供给为M1。

注:外汇储备不含黄金,货币供给为M1。

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可以从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影响上表现出来,如果外汇储备增加所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不被央行所冲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不存在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如果央行借用外汇占款来替代信贷渠道和财政渠道投放基础货币,那么即使存在外汇储备供需失衡,也可能不被市场所观察到。如果央行对外汇占款进行冲销,则说明外汇储备供需失衡一定存在。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3年以前年流通中现金增量要大于外汇储备增量,但是二者间的差额并不是太大。如果考虑到货币乘数,外汇储备增加引致的流动中现金增量肯定会大于实际中的年流动中现金增量。2004年以后即使不用考虑货币乘数,外汇储备增量已经大于年流通中现金增量。上述分析表明央行必须对基础货币供给冲销,否则货币供给将极度过剩。事实上,2002年以来央行开始借助央行票据回笼基础货币投放。由此可见,外汇储备供需失衡是存在的,而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对货币供需影响同样存在。

二、计量模型的构建

本文分两个步骤来构建货币需求模型:第一步构建外汇储备需求的长、短期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估计外汇储备需求的失衡;第二步构建外汇储备需求失衡框架下货币需求的长、短期模型,对货币需求模型进行估计。

(一)外汇储备需求的长、短期模型

一般来说,长期外汇储备需求函数可由规模变量(交易动机)、不确定性(预防动机)、储备持有的机会成本和收支失衡的调整成本(盈利性考虑)获得解释。因此,外汇储备需求模型对解释变量的选取既要考虑到经济规模、边际进口倾向、国际收支波动率、本国利率与世界利率差额、对外负债等诸多因素,也要兼顾解释变量的解释力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我国长期外汇储备需求函数如下:log RES*t=β0+β1log APIt+β2log DEBTt+μt (1)

其中,RES*t代表t时期由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等因素决定的意愿外汇储备持有量;APIt代表t时期边际进口倾向;DEBTt代表t时期偿债比率,μt为随机扰动项。

意愿外汇储备是总收益最大化时的外汇储备持有,但实际上一国外汇储备持有通常处在同意愿外汇储备持有相偏离的水平上。在外汇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为维持汇率的稳定,一国央行必然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买入外汇,增加储备持有;相反则卖出外汇,减少外汇持有。由于外汇储备持有不是由实际的外汇需求决定的,而是更多地受制于外汇供给,所以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应该是常态。对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动态过程的模拟,一般采用局部调整方程(Clark,1970;Edwards,1984):Δ log RESt=β[log RES*t-log RESt-1]+υt (2)

其中,RESt代表t时期实际的外汇储备持有;log RES*t-log RESt-1 项代表t时期意愿外汇储备同t-1时期实际外汇储备持有的偏离;系数β代表外汇储备失衡的调整速度,υt 为随机扰动项。标准的短期外汇储备需求函数:log RESt=γ0+γ1log RESt-1+γ2log APIt+γ3log DEBTt+ϕ (3)

其中,γ0=ββ0,γ1=(1-β),γ2=ββ1,γ3=ββ2,ϕt=βμt+υt。 通过对方程(3)的估计,可以得到短期外汇储备需求函数的系数,从而间接地计算出长期外汇储备需求函数的系数,最终通过方程(1)计算出意愿外汇储备。

(二)外汇储备需求失衡框架下的货币需求模型

一般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但是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永久性财富和利率;同时,货币需求采用实际值和名义值也决定了价格变量是否出现在实证模型中,机会成本变量的选取也直接影响到实证结果。本文选择简单的模型来构建长期货币需求函数:log M*t=α0+α1logGDPt+α2log Rt+ωt (4)

上式中M*t代表t时期由收入水平和利率决定的意愿实际货币需求;GDPt代表t时期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Rt 代表t时期国内贷款利率;ωt为随机扰动项。由于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收入不确定性、价格及凯恩斯的投机性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货币需求函数在短期内是不稳定的,意愿货币需求与经济中的货币供给往往处于非均衡的状态。短期内经济主体希望将实际货币持有调整到意愿水平,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全部、及时地调整到意愿水平是不可能的,调整总是部分地进行的,因而同样采用局部调整方程来刻画货币需求失衡的动态调整过程。调整方程:Δ log Mt=δ[logM*t-logMt-1]+φt (5)

但是方程(5)仅仅部分地描述了真实经济世界中货币需求失衡的调整过程,在外汇储备供需失衡的前提下,其直接后果是央行外汇储备持有的增加(或减少),进而导致国内基础货币供给也随之增加(或减少)。

为了保持基础货币供给的稳定,央行必须进行货币冲销。但在冲销不完全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失衡必然要溢到货币市场,影响货币市场失衡向均衡调节的速度。因而在货币失衡的调整方程中融入外汇储备失衡,可以得到如下的短期动态调整方程:Δ log Mt=α[logM*t-logMt-1]+λ[log RES*t-log RESt-1]+ψt (6)

其中,α系数代表对意愿货币持有同实际货币持有偏离调整的速度;λ系数代表对意愿外汇储备同实际外汇储备持有偏离调整的速度;ψt为随即扰动项。将(4)式代入(6)式,可以获得标准的短期货币需求函数:log Mt=θ0+θ1log Mt-1+θ2log GDPt+θ3log Rt+θ4[log RES*t-log RESt-1]+εt (7)

其中,θ0=αα0,θ1=(1-α),θ2=αα1,θ3=σσ2,θ4=λ,εt=αωt+λμt+ψt。通过对方程(7)的估计,我们可以得到短期货币需求函数的系数,从而间接地计算出长期货币需求函数的系数,最终通过方程(4)计算出意愿货币需求,方程(6)估计出货币需求失衡的动态方程。

三、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本文模型使用的是1980-2008年的年度数据,文中所有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和国家统计局年度报告。货币供应量(M1)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实际变量,采用价格平减指数进行了相应处理,经济开放度(API)为年度进口总额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外债比率(DEBT)为年度外债总额同外汇储备的比值,国内贷款利率(R)为国内一年期贷款利率,外汇储备(RES)为国内实际外汇储备持有(不包含黄金)。

(一)外汇储备长、短期需求函数的估计和检验

为估计长期外汇储备函数,首先采用OLS估计短期外汇储备需求函数,各主要变量的符号同预期的相一致,即储备需求同滞后一期外汇储备持有、经济开放度和外债比率正相关,但是Durbin-Watson检验不能作为判断回归方程残差是否存在序列相关的标准。

(二)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和检验

在求得了长期外汇储备需求函数后,就可以计算外汇储备失衡。从模型估计结果可知,各主要变量的符号都同预期的相一致,即货币需求同滞后一期实际货币持有、实际收入和外汇储备失衡正相关,同利率水平负相关,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异方差,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不存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需求失衡不会对长期货币需求函数产生系统性的影响。

四、计量结果分析

根据估计的长期外汇储备需求函数和长期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近似地计算出外汇储备供需失衡缺口和货币供需失衡缺口。货币供需失衡缺口和外汇储备供需失衡缺口的时间序列图形如下:

(一)货币供需失衡分析

从图3可以看到货币供需失衡是常态,而货币供需平衡是非常态,货币供需缺口大部分时间不在0左右波动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1990年以前,货币供需失衡缺口在负值区间内运行。这说明尽管货币政策是扩张性的,但是,货币投放并没有超过经济主体的意愿货币需求,国内价格水平应该保持在温和的水平。这似乎不好解释1988年通货膨胀的爆发,可是,考虑到1988年进行了价格体系改革,制度性变革造成居民对物价上涨的预期非常强烈,随之而来爆发了疯狂性抢购风潮,这种由通胀预期引起的货币需求变化并没有在模型中体现出来,从而可能导致模型低估了货币需求。

1991-1995年,货币供需失衡缺口在正值期间运行,这说明我国货币供应超过了货币需求,货币政策是扩张性的,从而具有产生通货膨胀的货币基础。实际上此期间通货膨胀率同货币供需失衡缺口保持了相当高的一致性,随着货币失衡缺口逐渐增大,货币供需失衡日趋加剧,通货膨胀也相应地于1994年创下了24.1%的高点。1996-1999年,货币供需失衡缺口在负值期间运行,这表明货币投放低于经济主体的意愿需求,货币政策呈现紧缩性,相应地物价指数也随着通货紧缩而持续下降。上述分析表明货币供需失衡缺口由“正”到“负”的循环,同货币供给松紧的周期性变化基本吻合。

2000-2007年,货币供需失衡缺口再次重回了正直区间。货币供需失衡缺口的由负转正显示扩张性货币政策取代了紧缩性货币政策。伴随货币扩张性政策的显现,中国经济逐渐摆脱了通货紧缩。与此相伴,国内物价开始了温和、小幅的上涨。进入2007年,货币供需失衡缺口达到了高点,国内通货膨胀也逐渐抬头,并于2008年创下了5.86个百分点的近十年新高。然而,美国金融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的恶化,彻底逆转了货币供需失衡的方向,货币失衡缺口迅速地由正值转变为负值,这也是2008年通货膨胀实际值低于年初预期值的原因,同时也为我国通货膨胀的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对货币供需失衡的影响

从图4可以发现,进入1986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供需失衡缺口均为负值,说明央行实际外汇持有小于意愿外汇持有,其含义是央行倾向于增加外汇储备持有,这同中国外汇储备的积累行为基本吻合。央行外汇储备增加的同时,国内基础货币供给增加相同的数量。由于外汇储备的单方向变动,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受到一定的掣肘。1986-1994年,外汇储备供需失衡缺口呈现逐渐扩大的态势。外汇储备供需失衡缺口扩大意味着外汇占款的增加,从而增加了国内基础货币供给。当时,国内经济已严重过热,而激增的外汇储备所导致的基础货币供给增加又火上浇油。为控制基础货币的供给,央行只好通过回收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来冲销外汇占款。但是冲销的效果并不理想,国内CPI指数在1994年达到了峰值,这是第一次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影响货币供需失衡,进而干扰了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第二次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影响货币供需失衡是在2007年。从2007年货币供需缺口上看,应该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为此央行的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轮番上阵,但是货币紧缩的效果并不明显,紧缩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仍旧在于外汇储备增加对货币政策的反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虽然回笼并冻结了存量货币,但是外汇储备增加却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流动性,从而即便货币供需失衡缺口有所收窄,但是外汇储备供需失衡负值缺口又再次将收缩的货币供需失衡缺口放大,紧缩货币政策失效也就是自然不过的事情。

(三)货币供需失衡的调整速度

货币供需失衡是由两部分调整来完成的:一部分为对当期意愿货币需求同滞后一期实际货币供给缺口的调整,另一部分来自对当期意愿外汇储备需求同滞后一期实际储备供给缺口的调整。当两缺口符号相同时,有助于提高货币供需失衡向均衡调整的速度;当两缺口符号相反时,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延迟了货币供需失衡向均衡调整的速度。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1994、2007年两个关键的通货膨胀时期,外汇储备供需缺口同货币供需缺口符号基本是相反的,这说明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干扰了货币供需失衡的调整,同时也说明了货币政策的滞后性。由于外汇储备供需失衡的总额相对较高,因而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对货币供需失衡的溢出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

五、结论

通过构建外汇储备需求失衡框架下的长、短期货币需求函数的动态调整模型,估计了1980-2008年中国货币供需失衡的程度。结果表明:(1)货币供需失衡缺口的变化同宏观经济的波动大体上是一致的。当货币供需失衡缺口为正值且逐渐偏离均衡值时,经济呈现出过热的特征,消费和投资迅速扩张,通货膨胀加剧;当货币供需失衡缺口为正值且逐渐向均衡值回落时,经济过热得到控制,通货膨胀随之显著下降;当货币失衡缺口为负值时,经济呈现出紧缩的特征。(2)1990年以前,我国货币供需失衡主要是由信贷扩张导致货币供给增多引起的。1990年以后,我国货币供需失衡主要是由外汇储备积累所导致的货币供给增多带来的。我国外汇储备的积累行为所导致的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同货币供需失衡的冲突主要有两次:1994年和2007年。特别是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严重干扰了货币政策,增加了国内基础货币的供给,致使紧缩性货币政策效率大打折扣,从而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程度。

我国货币供需失衡缺口时间序列显示,货币供需失衡是常态。在由货币供需失衡向均衡调整的过程中,调整速度为0.64,这意味着失衡缺口约有64%能够在一年中得到调整。由于这一调整速度明显过慢,因而增加了宏观经济的波动性。与此同时,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同货币供需失衡的冲突,延长了货币供需失衡向均衡调整的时间,并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我国货币供需失衡调整速度较慢,一方面表现在我国外汇储备供需失衡严重地干扰了货币供需失衡的调整;另一方面也同国内利率非市场化、金融市场化程度低和偏重于政策调控有直接关系。因此,我国货币当局应充分认识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向货币供需失衡溢出的严重性,尽早打破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对货币供需失衡溢出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同时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以提升央行货币政策执行的效率,加快货币供需失衡向均衡调整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姜晓华,周仲春.局部调整模型在货币需求分析中的运用[J].南方金融,2005(6).

[2]许成明,宋海林.我国货币市场非均衡及其动态调整速度的变化[J].金融研究,2002(12).

[3]PeterB.Clark.1970.Optimum International Reserves and the Speed of Adjustmen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8,No 2(March/April,1970):356-76.

[4]John F.O.Bilson&Jacob A.Frenkel.Dynamic Adjustment and the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Reserves.NBERWorking Paper,1979:407.

[5]Huang,G.Modeling China’s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reserves.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1995(5):357-366.

教育资源供需失衡 篇4

北京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 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对北京市机构养老床位供需结构失衡的研究, 是对发达地区现有问题的分析、发展规律的探讨和先进经验的总结。能为发达地区机构养老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 同时也为相对落后的地区提供更为清晰的发展思路。

1 北京市机构养老床位供需结构失衡的表现

根据北京市民政局资料显示, 2012年底, 北京户籍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62.9万, 养老机构床位数达8.7万。按照4%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 需要养老床位10万余张, 远不能满足养老需求, 可见养老机构前景之广阔。虽然2013年10月中旬养老机构床位数已达9.7万, 北京市民政局福利处处长李绍纯介绍, 2015年养老机构床位数要达到12万张, 任务还很重。可是, 在这种供不应求的背景下, 还有诸多养老床位的空置,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对北京市养老机构的专项调查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底, 全市共有养老机构400家, 整体入住率超过六成。在2012年投入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761723张床位中, 公办养老机构占近3万张, 其中2万张乡镇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接近一半, 而全市民营养老床位入住率超过65%。这不仅没有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 也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

2 北京市机构养老床位供需结构失衡原因分析

2.1 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 政策支持落实不到位

公办养老机构要明确的职能定位是“托底”, 应当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充分发挥托底作用。而现实情况是, 公办和社会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可以自由选择, 由于公办养老机构有国家作为强大的后盾支持, 一般不会出现经营不善而倒闭的问题, 加之费用、服务和管理方面的综合优势, 使得养老机构床位供需结构矛盾突出。针对民办养老机构生存压力较大的现状, 为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事业中来, 北京市政府采取了很多的政策支持, 比如说新建床位补贴、老年人入住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 补贴的力度正在逐年加大。但目前新建床位的资金补贴不到位, 因为所需证件比较多, 门槛比较高, 尤其是对土地使用相关证件的限制比较严格。

2.2 养老机构自身服务质量较差和经营管理能力较弱

养老服务需求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特殊性, 保证老年服务质量并非易事。在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公平竞争的条件下, 大多数民办养老院在不合理的服务价格影响下, 只能通过降低服务人员工资、减少服务来维持生存。另外, 过低的行业工资不能吸引高素质的服务人才进入, 使得养老院的整体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导致老年人不愿意入住。养老服务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要求从业者具有爱心、耐心, 掌握基本的医疗、护理、照料、康复知识和技能, 而且能够运用心理学、营养学等知识为老人服务, 对需要半护理、全护理的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而大多数养老机构只能提供简单的看护, 无法提供专业性很强的服务, 这就导致对老年人入住缺少吸引力。

2.3 老年人经济支付能力不足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 入住机构养老, 83.1%的北京城镇老人月承受额在3000元以下, 73.9%的农村老人月承受额在1000元以下。而目前城区养老机构月均收费超过3000元, 远郊区县月均收费也在1800元以上, 均超出了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承受能力。2013年城市低保标准家庭月人均为580元;农村低保最低标准家庭月人均为460元, 远不能支付养老机构的费用。

3 实现未来机构养老床位供需平衡的对策建议

3.1 对养老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 扶持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

政府应逐步取消财政直接投资建设养老院和直接补贴公办养老机构的做法, 将经费直接补助给需要国家供养的困难老人或低收入老人, 真正实现养老机构公平竞争。对养老服务机构一视同仁, 不论何类养老机构只要达到行业服务标准, 都可以接收政府买单的贫困老人, 实现老人和养老机构之间的双向选择, 这样那些不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养老机构就会被自然淘汰。在提供资金、征用土地等方面同等对待, 优惠项目和政策上积极落实。

3.2 整合周边各种社会服务资源, 提供专业化、多样化服务

整合机构养老与卫生资源。我国青岛地区早在2005年就已经大胆尝试了“养、护、医”模式, 由医院牵头, 设置下属的护理院, 为老人提供护理型养老服务, 接受了大量失能、高龄老人。其次, 机构养老服务与其他服务资源的整合。机构养老服务应发挥其专业化特征, 联合餐饮业、家政服务业、老年产品制造业打造产业服务链。加强社会化养老护理员的培养力度, 增加专业人员数量。可在相关大专院校和中职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并加大培训力度, 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迅速增加专业养老服务人员数量。最后, 增加在文化娱乐服务方面、辅助康复保健服务方面和在精神慰藉服务方面的投入。

3.3 拓宽养老机构融资渠道, 促使其价格合理

第一, 适时调整财政政策, 强化政府的有效投入。财政部门要按照规定将养老机构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并根据北京市的经济水平和物价增长幅度, 适时增加资金投入比例。第二, 市场化运作, 资金来源多元化。采取“投资—管理”模式, 形成投资者合理的投资收益机制;鼓励商人、海外侨胞投资于本市的老年服务机构, 政府给予各项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捐助和大型企业参与养老机构建设。第三, 放宽担保条件, 降低贷款利率。银行应为养老机构提供“绿色通道”, 在信贷规模上划出专项信贷规模, 特许其信贷金额, 提供低息贷款。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 北京市是我国社会老龄化较严重的城市之一,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 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及对养老服务的要求提升, 加之失能、空巢等因素影响, 专业的养老机构在社会养老体系中日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 北京市机构养老床位还有诸多床位的空置。本文通过多角度的原因分析, 能够全方位思考养老床位供需结构失衡问题, 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与建议减少养老床位空置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养老压力, 为老年人提供优质、舒适的养老环境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能为政府和社会分忧。

关键词:北京市,机构养老,供需结构失衡

参考文献

[1]董亚红.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2]于潇.公共机构养老发展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7) :28-31.

教育资源供需失衡 篇5

1 职业女性的角色优势

1.1 性格上易于接近、善于沟通

相较于男性员工,职业女性在待人接物方面的亲和力容易获得对方的信赖;舒缓的语言和周全的思维,也能够在沟通过程中让对方产生共鸣。同时,职业女性也善于关注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使她们在工作中更容易赢得了好人缘。

1.2 工作上心思细腻、统筹协调

职业女性的性格优势可以使她们在工作中发挥特殊作用。内部成员产生困难和分歧时,女性员工易于顾到双方立场,体谅各自的难处,以较为柔和的处理方式,降低事情的复杂程度、简化矛盾,增进沟通的有效性。

1.3 管理上强调亲情、激励高效

走上管理岗位的职业女性,相对周全、温和的性格,能够更好地体察员工的需要。她们还善于倾听各方意见,有利于与员工建立和睦的关系,为创造员工的情感归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对于男性管理者含蓄的认可方式,女性管理者善于通过言辞和表情来传达对他人的认同和赞美,这种溢于言表的欣赏和赞美,很可能产生最行之有效的激励效果。

2 职业女性的发展特征与需求分析

职业女性特殊的社会、家庭身份,使得处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她们面临着各异的“工作—家庭”平衡压力。培养、开发女性员工,提高她们的工作绩效,需要了解她们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特征,以及职业需求。根据“工作—家庭”角色比重的变化,可以将职业女性的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职业发展期,双重压力期和平衡稳定期。

2.1 职业发展期

职业生涯伊始,女性员工处于事业的摸索和起步阶段,虽不及前辈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她们年轻、创新而有生命力的思想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她们希望得到更多的专业经验和培训的机会,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这一阶段,多数职业女性或未结婚、或已结婚无生育,父母身体健康,无需太多精力照料。她们渴望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发展,社交需求得到满足,逐渐从自由而随性的学生转变为练达而又稳重的职业女性。

2.2 双重压力期

进入这一时期的职业女性,一方面她们的事业处于上升时期,已经奠定了一定的人际基础甚至在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在技术和知识掌握上不能保持领先,但是在为人处事、管理协调、经验人脉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她们非常渴望事业上的成就。另一方面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已婚已育。面临着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压力,同时父母开始老去,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减少,面临的压力达到空前的高度。

2.3 平衡稳定期

到50岁左右,伴随着子女升学或者进入工作岗位,职业女性承受的家庭压力得到了缓解。虽然干劲和精力要显著低于年轻的职业女性,但是丰富的职业经验和人脉造就了她们对企业的价值。此时,她们一方面会将重心倾向工作,在工作中进一步寻求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她们会更多地关注自身以及家人的健康和对生活的体验。

3 不同职业发展阶段职业女性的激励分析

3.1 职业发展期的职业女性

在工作上给她们机会和动力,开设新人培训以提升她们的职业素养为目的;鼓励她们通过各种渠道参与企业管理,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在培养新人积极性的同时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新鲜的思想;针对年轻女性的心理特征,设置个性化的工作区域,营造舒适轻松的工作环境,培养她们的归属感和舒适感;关注并丰富她们的业余生活,以满足她们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要求。比如,可以通过开办各部门的联谊party,在增进感情交流的同时,满足她们的社交需求。

3.2 双重压力期的职业女性

双重压力期,是职业女性职业生涯中最艰辛的时期,在此期间企业应该给她们最多的包容,体谅她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生活上,根据个体家庭生活的差异,设立自助式福利。在贷款补贴、家人保险、购车补贴,子女奖学金等环节提供尽可能的方便。企业也可以引入社区家庭服务机构,对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景的女性员工展开有针对性的家庭平衡计划。在工作上,给予她们空间和权利,充分发挥她们的能力和特长;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以提高员工自身的竞争力,巩固她们的职业优势。还可以推行弹性工作制,给予她们在适当范围内调整上班时间的自由,在家完成某些独立性工作,帮助她们在必要时兼顾家庭和工作。

3.3 平衡稳定期的职业女性

这一时期的女性在企业中乐于扮演长者角色。她们爱护年轻的员工,愿意在工作中培养她们,传授自己的经验。企业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提供充分发挥优势的空间,帮助她们实现对公司的最大价值。在认可她们价值的同时减轻她们的工作负担。例如实行弹性工作制 (包括时间弹性工作制和地点弹性工作制) ,允许她们在适当范围内调整上班时间,在家里完成部分工作;针对她们的兴趣爱好开设兴趣班和作品展;实行自助式福利,以满足不同个体的特殊需求;针对子女工作实习机会的需求,给她们的子女提供暑期实习或者打工的机会。

摘要:职业女性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社会、家庭以及女性的特殊身份使职业女性无论在应聘还是晋升中都处于弱势地位。相较于传统的“家长式”领导, 职业女性的柔性和魅力领导倍受关注。在当前人才供需失衡的背景下, 充分挖掘职业女性的潜力, 培养她们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以提高绩效, 不失为企业缓解供需失衡问题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职业女性,人才供需失衡,激励

参考文献

[1]Carless S.A., Wintle J.Applicant Attraction:TheRole of Recruiter Function, Work-life Balance Policiesand Career Sali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tionand Assessment, 2007, 15 (4) .

[2]Alice H.Eagly, Linda L..Carli.Through the Labrinth, TheTruth about How Women become Leaders[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7.

[3]谢作渺, 许敏.我国人才供需失衡分析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0 (4) .

[4]何勤, 陶秋燕, 刘宇霞.工作—家庭平衡问题国际比较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0 (1) .

[5]朱嘉蔚.“工作——家庭”冲突中的已婚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11 (6) .

[6]刘凤香.工作场所乐趣研究现状评介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0 (10) .

[7]陈彦, 刘耀中.工作-生活平衡策略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述评[J].未来与发展, 2010 (7) .

[8]聂志毅.女性领导的管理优劣势探讨[J].领导科学, 2009 (12) .

[9]傅晓霞, 李丹.论女性的“软领导”优势[J].领导科学, 2009 (8) .

[10]徐兰英.女性领导攀登职业高峰的障碍及清除路径[J].女性领导, 2011 (7) .

教育资源供需失衡 篇6

加入W T O后,中国企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渗透海外市场,特别是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外贸法》,允许个人经营进出口贸易,我国外贸业面临了全新、多变的发展机遇。与大幅增长的贸易业务不协调的是,我国外贸专业人才的供需严重失衡。据统计,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再过5年,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是现在外贸企业数量的2倍,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10位外贸专才计算,就需要180万外贸人才。而目前全国高校经济类毕业生每年大约为15万名,如果全部从事外贸工作,5年内的总量也只有75万人左右。

为了适应新时期国际贸易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各类高校纷纷开设国际贸易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从2001年开始,国际贸易专业成各类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人才培养的规模快速扩大。从表象上看,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增加,高校输送的人才也在相应增长,理应达到供需基本平衡。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进出口企业尤其是民营进出口企业严重缺乏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不少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又不能顺利对口就业,就业压力加大,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若不妥善解决,将导致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进出失衡”。

二、引起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原因

1、需求方。

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大,要求高。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甚至一些单位用高学历装点门面。第二,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为节约成本和急功近利不愿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企业希望招到一上岗就能独当一面的学生,普遍都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第三,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比如,上岗资格证的实施。几乎外贸行业中一个基本的岗位都要一个上岗资格证。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之类的资格证一出来,很多的学生因为学校学习压力大或经济贫困问题而未能取得资格证,即使取得资格证也不能一毕业就能上岗,因为实践经验不足。

2、供给方。

高校普遍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导致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强,不能满足新时期进出口企业的人才要求,加剧了国际贸易人才的供需矛盾。

一方面,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偏重于招聘研究生、博士生等“懂理论”“不懂实践”的人才。研究生、博士生需然理论基础好,但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不熟悉进出口企业的操作流程,难以掌握其中技巧。因此难以切实为社会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双优的合格国际贸易人才。

另一方面,各高校的教学体系问题。国际贸易的变化非常快,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比如,以前一个外销人员资格证就能做有关外贸方面的一切实务,而现在,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业资格证,比如单证员,跟单员等。又比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报检员在进出口企业中并不是个重要的岗位,谁有空谁就去顶一下。但从2005年7月1日起,进出口企业的报检员必须持证上岗,如果企业中没有这样的人才,其报检业务就只能通过中介代理公司进行,将增加企业的报检成本。因此,如果学校不重视这些变化,不将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跟着社会形式的变化而修订,就很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三、改变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对策

1、对人才供给方来说。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定期到一些企业、行业中去兼职,更新知识,强化实践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迅速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或者直接从企业中引进一些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第二,设置好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从课程设置改革入手,将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模拟实训和全真实训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建立一套完善、实用、有效的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大力培养新时期社会急需的实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第三,探索有关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方式。基于国际贸易专业对外贸人才的外语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在专科层次开展双语教学,这样既使学生能尽快熟悉外贸单证,又能有效和国外客户进行业务往来联系,为学生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第四,为适应社会岗位制的形式,积极组织和指导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参加报关、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鼓励学生多利用假期到进出口公司见习或实习,以获取实践经验。

2、对人才需求方来说,人才的培养不

仅是学校的责任,社会和企业也应该肩负起培养后备人才的责任。给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锻炼和培养的平台,也许他就能给你舞起一片蔚蓝的天空,也使真正的人才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郭永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缺失探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

[2]、吴勤.国际贸易人才综合素质与企业需求匹配分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

上一篇:学生创新思维课堂管理下一篇:学习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