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教育资源

2024-09-22

校史教育资源(通用12篇)

校史教育资源 篇1

一、开展“校训解读”,提炼修业文化特色的精神内核

“务本崇实修德精业”精神的内涵:务“育人之本”,务“三农”之本,务“做人”之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农业高职学院,必须务“三农”之本。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根本,为行业、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师生要务“做人”之本,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诚信朴实,求真务实,大学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崇实,要求全校师生员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认识世界,探索规律,实事求是,诚实守信。说实话,干实事,鼓实劲,朴实无华;德才兼修,勤奋敬业,追求卓越。修德以泽人,润物于无声。修德,就是要求学院师生要学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追求美好的境界。“精业”旨在倡导全院师生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攻专业,勤勤恳恳学技能,一心一意搞钻研,认认真真去实践,把精业变成一种习惯精益求精,精通专业技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2008年下半年以来,学院组织全体师生开展“校训解读活动”并规定对每年新生和新进校教师进行校训解读。通过院报、网站、广播台、宣传橱窗等宣传载体开辟解读校训专栏,安排了各种形式的师生座谈会。开展演讲赛、辩论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修建校史馆和文化广场,传承修业文化传统

公元14世纪,当安·杰里柯与格估里两个小伙子在圣马可教堂一间僻静禅房绘制圣经故事,这些壁画的每一角落日后皆成为文艺复兴的瑰宝。学校环境是师生最直接、最具体、最熟悉的生活体验场所,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高职学院就应该提炼本身的内涵,挖掘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切近生活。

润物细无声,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魅力就在于其悠久而凝重的文化底蕴。2005年学院投资40万修建了校史馆。几年来陆续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更新了校史馆。建馆以来接待参观的校内外人员平均每年3 000余人次。

学院还可在其他办公楼外墙上悬挂相关名师的画像、生平简介、格言、亲笔签名。以表明此间而为其当年在本校的重要工作、生活场所。校史馆、修业文化广场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成为校园文化载体。无不烘托出学院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与无声处默默育人。

三、开设“修业讲坛”弘扬校园文化精神

高职学院拥有丰厚的人文资源,好好挖掘整理,进一步整合建构,可以赋予学校的生命力,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开设人文讲坛,应是良好有效的举措之一。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国近代一些重大史事都留有修业前辈校友的足迹。办学百余年的历史,是“修业学校”凝练了办学精神,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因此仍用修业文化品牌,开办讲坛,并命名为“修业讲坛”,修业讲坛既可承载起历史文化的厚重,又突出了校园文化特色。讲坛遵循人文性、学术性、开放性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核心,以提升全院师生的人文科学素质为己任,融科学与人文,汇旧学与新知,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文化高地,使之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四、以校史文化为核心开展校史教育

了解学校历史和校情,体认学校的办学风格,把朴素的爱校之情上升为崇高的爱国之志,把师生的自尊心、自豪感逐步上升为现代公民责任感。增强历史意识,明确校史与国运、传统与创新、个体与群体之关系、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学校、国家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加深校史上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树立崇高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力量编著出版了《百年辉煌———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史》校史。全院师生人手一册。校史的收集整理,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可作为教材,在学生中作为选修课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可将校史教育推进,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中要将近代教育史、中国近代史、学院历史作为专题讲授。组织开展“四个一课程”,活动,即“一份校史读书笔记、一次主题班会、一次校史知识竞赛、一次演讲比赛”,根据高职学生特点,确定对校史研究性学习,利用国旗下讲话,如选择“历史上的今天”等为主题,三年一个循环,制作校史教育专辑。这是对校史教育成果的一次检阅。

作为入学新生,在聆听了生动活泼的演讲、观摩了人文气息浓郁的影碟后,再辅之以校史陈列馆的参观,有助于全面了解自己新踏上的这块底蕴深厚的热土,理解学院的百年何以辉煌,是因其校史与风云激荡的近代中国革命息息相关,是因其历代校友在国家的进步与建设中付出才智与满腔的爱。这种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鸣,为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将起到重要作用。

五、传承修业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形成了“教育救国的革命精神、崇朴尚实的职业精神、服务三农的奉献精神”即“修业精神”。

在命运多舛的近代中国,为救国救民,青年学子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反帝、救亡、民主运动高潮,成为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走向新民主主义中国的一支先锋力量。通过校史教育,使新一代人深深感受到在新中国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上,有着前辈校友们的呐喊、奋争和鲜血,从而推动他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先辈那种勇于追求、勇于进取、勇于抗争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民族复兴之历史重任。

“修业学校”早在二三十年代就开始实业教育,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学上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倡手脑并用,注重农场实习,主张并实行教学、生产和科研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力主用新的农业理论提高当时农村落后的生产力,以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宣传和指导农村的生产实践,以促进和发展农村生产;同时又用农民的生产实践和存在的生产技术问题,来充实和改进教学和科研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毕业后,由于既有生产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又有吃苦耐劳的劳动习惯,所以很受社会欢迎。

学院坚持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三四十年代,学校在艰苦环境中先后培育了“小南粘”“七十早”“谷儿子”和“修农一号”“修农二号”等优良稻种,并在全省一些县区大力推广。一时间,“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等“三出”的优秀事迹饮誉湖湘,学校声威大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类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发现杀螟杆菌,培育出“长早粘6号、9号、HP-893号”“晚籼1号、82H-4”等水稻品种,在长沙地区推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服务,扩大了社会影响。培养的学生有修业学生夏爱民、许世觉,缪礼维,赵正洪等一批水稻育种专家和牧医专家。

历史名校的优势是传统,劣势也是传统,传统有可能成为发展的资源,也可能成为发展的包袱。因此,如何继承传统并锐意创新,如何保持自身优势从而始终处于高职教育的领先地位,是摆在百年老校面前的新课题。生物机电百年历史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依据目前的实践,虽然取得了部分阶段性的进展与成就,但如何与时俱进地开发好这一资源,还需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继续探索。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生活的全体成员的一种共同追求,是学校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史文化这一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天生的直观性、亲切感、贴近感、易接受等特色可以在学校建设中起到巨大而又独到的教育作用和强大的凝聚功能。由它提炼出来的校魂、教育理念、校园环境将对全校师生能否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起到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学校的辉煌历史离不开历代校友的辛勤努力。良好的全面素质的形成需要通过文化、环境等有形或无形的诸课程要素的共同作用。以校史文化为核心的校本教育,正是一项涉及学校工作方方面面的全局性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在职责分明的基础上协同运作,使之真正成为一种黏合剂,使整个学校团结一致,成为学校生存发展的动力,成为人文校园建设的华彩乐章。

摘要: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是多年来积淀演绎而成的校史文化,能否把握、继承、弘扬、发展之,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通过校训解读、开办人文讲坛、修建校史馆等进行校史教育活动是发挥校史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校史,文化,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丁燕.方正为人谨慎治学——嘉兴学院打造“省身文化”侧记.光明日报,2008-6-20.

[2]李莉.千年学府的文化创新.光明日报,2009-1-21.

[3]方向阳.百年辉煌——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

校史教育资源 篇2

南方医科大学是一所中国重点大学。北校区地处广州市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东麓,南校区地处广州市东南(新会展中心附近),占地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愈百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广东省一级园林式院校。

南方医科大学自从2004年改制以来,由原本的第一军医大学更名为南医大,但是校东门让然挂着叶剑英题词的第一军医大牌匾,可见南方医科大学各将校对军制的依依不舍。2005年3月更是将队制改成学院制,准确来说是学员队制,这是希望能向地方学校靠拢,活泼学园生活。在学风方面,秉承重点大学优良学风,自习室时常爆满,必须占位才能取得自习空间,考试前尤甚。学生工作方面,虽然对外宣称军事管理,但是不少行政管理层为了使南方医科大学更加充满活力纷纷放弃各种苛刻权力,对学生教育采取任由发展,伺机调整的战略,所以养成了学园学生尊校规敬师长的优良品德和各人自觉意识,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军校,能如此逐步舍弃传统却是难能可贵。

硬件建设方面,南方医科大学24层公寓楼男女生混编居住的形式,不仅反应了医学院校抛弃旧道德的决心,也表现出重点大学应有的气魄,与时俱进的信心。而作为国内少见的高层美形公寓楼,在设计方面也是颇花心思。宿舍允许学生安装空调,并且采取4人通过制,不但促进校内民主还能提高学生忍让和争取利益的能力,是培养社会性优势发展人才的重大举措。还有东区的红楼和食堂西面的研究生楼,也是环境幽雅,有着许多空室供学生活动的优质宿舍楼。教学楼分列9层,都安装国家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生活设备,而教学楼距宿舍楼仅仅2-7分钟路程,让学生和老师不需要浪费时间在无谓的步行上,从而经常可以看见上课期间同学们纷纭沓至,一片莘莘学子竞相聚的景象。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方医科大学建成了以院士为龙头、博士后流动站为基地、药品研究基地为平台、重点实验室为支撑、优秀中青年人才为骨干的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生物高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四大优势学科群。

学科理、工、医、文、管、法、经济等7大领域,形成了以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热带医学、生物高技术等为代表的优势学科群。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和1个国家级中医药理基地,1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9个全军重点实验室,1个涉外医疗中心,4个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10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拥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南方医科大学有着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南方医科大学尤其注重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致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实施办学的开放化、国际化和规模化,积极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医学院、韩国培才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办学,建立了与海外著名大学交换学生的制度。充分发挥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等特色名牌专业的优势,并紧密围绕广东经济建设、卫生保障、科技发展的需求,以医学学科建设为重点,带动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将南方医科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多科性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校本部、顺德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176.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67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

云山珠水孕英才,巍巍学府写华章。2011年10月30日,诞生于抗美援朝烽火中的南方医科大学将迎来甲子华诞。届时学校将隆重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在此,谨向长期关心、支持南方医科大学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海内外校友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载磨砺奋进。1951年10月,学校诞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国南粤,风云万里,曾四迁校址,六易属制,七改校名,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一代代南医大人弘扬“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秉承“博学、笃行、尚德、济世”的校训,经过60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医科大学。

依云山之崴岭,守麒麟之祥地。学校现有校本部、顺德2个校区,占地面积219.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4.88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学校现有17个学院、6所直属附属医院、3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5所教学医院、40个实践教学基地。在开设的26个本科专业中,有7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7个广东省特色专业,是国家首批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名,其中研究生3000多名,还有来自44个国家的600多名留学生。成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规模上万人。拥有3个国家教学团队,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拥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师资队伍中,拥有两院院士3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8名,广东省教学名师6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以及博士生导师334名、硕士生导师853名,先后有1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8项。在教育教学方面,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精品教材2部。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优秀奖1项。2007年,首次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一举夺得19个指标全优的骄人成绩。多年来,在校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性活动屡获佳绩。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0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各类医学人才6万多人,涌现出了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和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第三附属医院院长金大地、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称号的南方医院惠侨科和“雷锋式模范军医”称号的陈大新、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模范护士长”称号的杨丽、被南京军区授予“白求恩式的好军医”称号的温端生、2006全国大学生人物陈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前程似锦。60年来,南方医大人披荆斩棘,愈苦弥坚,一步步发展壮大。60年来,南方医大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一次次铸就辉煌。60周年校庆,是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凝心聚力的好机遇,是再创辉煌的新起点。2011年10月30日,这是南医大人共同期盼关注、引为自豪的历史性的时刻。我们热忱邀请海内外广大校友、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届时欢聚南医大,与我们一道共襄盛典,同谋未来。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一、校训

博学笃行,尚德济世 校训释义

博学:取自宋代?张商英《素书》“博学切实,所以广知”。意为广博学识、丰富见闻、开阔胸襟、追求真理。广泛地猎取知识,保持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这是完善自身、发展自我的客观要求。笃行:取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意为坚定信念、持之以恒、脚踏实地、身体力行。不空谈,不浮躁,确立目标,切实而坚定地行动,这是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的基本要求。

尚德:取自《左传?襄公二十四章》“德,国家之基也”。意为诚信为本、德行为先、修身敬业、求真求善。培养纯正的品行,诚恳的态度,良好的修养,高尚的道德,这是教书育人、立身社会的根本要求。济世:取自《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意为尊重生命、拯救疾苦、乐于奉献、创新拓取。锤炼精湛的医术,树立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这是传承医学、造就人才的最高要求。

二、校徽

南方医科大学校徽各设计元素说明 校徽整体呈盾牌形,由多元素巧妙组成,各设计元素内涵如下:

皇冠:皇冠在西方文化中是顶级水平的象征,校徽顶端用皇冠意指要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多科性医科大学的办学目标。

麒麟:校徽上方两只奋力攀登的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象征祥瑞、繁荣与昌盛,同时也含有南方医科大学坐落于麒麟岗的寓意。

木棉花:木棉花是广州市花,表达了南方医科大学地处广州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同时一朵盛放的木棉花,也象征了南方医科大学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持续发展的势头。

双蛇杖:双蛇杖可作为医学事业的象征,表达了学校的办学性质是以医科为主的多科性医科大学。飘带:波浪状的飘带寓义南方医科大学人具有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办学思路。橄榄枝与五星:两束相对的橄榄枝环抱在校徽两侧,既是军队的象征,也是人类健康、和平友好的象征。鲜红的五星表达出了建设一流医科大学的雄心。同时校徽通过橄榄枝与五星也表达了学校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的历史沿革,以及学校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建设一流大学的决心。南方医科大学:学校中文全称(毛体),体现了办学指导思想。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学校英文全称 1951:表达了学校于1951年建校的办学历史

盾牌:整个校徽为盾牌形,表达了学校甘作医疗卫士保卫人民生命与健康的理念。

三、校歌

校歌合唱|校歌伴奏

爱在南方

——南方医科大学校歌(歌词)作词:陈道斌 作曲:胡平绍 章 白云山下麒麟岗,是我们神圣的殿堂。勇攀医学高峰,和谐春风伴随成长。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生命责任在我们身上,明理诚信,勤俭自强,青春为理想闪光。爱在南方,情比珠江水长,我们托起生命的希望。

白云山下麒麟岗,是我们神圣的殿堂。勇攀医学高峰,和谐春风伴随成长。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生命责任在我们身上,明理诚信,勤俭自强,青春为理想闪光。爱在南方,科学发展指引方向,我们意气风发扬帆远航。

四、大学精神

诚信务实 自强不息 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南方医科大学精神释义

“诚信务实”:诚信务实,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内在品质,体现了南方医大人诚信为本、脚踏实地的理念。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诚信务实的办学、治学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品德优良的医学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历经战场、市场的双重检阅,始终坚守诚信务实的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颂扬。先后涌现出了以全国优秀教师钟世镇院士、姚开泰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教书育人的典范,以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骆抗先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以“全军模范护士长”杨丽为代表的一大批医疗工作者的典范,以“雷锋式的模范军医”陈大新、“白求恩式的好军医”温端生、2006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十大人物陈强、2007年全国三好学生孙慧美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

“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刚性气质,表达了南方医大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气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校从1951年至今,三迁校址、六变隶属、七易校名,从一所中学发展为全国重点大学。56年的风雨历程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历史。创建初期,学校边建校边教学,克服重重困难,为抗美援朝战争和军队卫生战线输送了1000余名优秀的医务干部。升为本科院校后,在从北国迁往南疆的过程中,尽管资金困难,却仍然不忘扩大规模,积极发展和完善重点学科及附属医院,并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院校。2004年8月,学校转制移交广东,在硬件建设上,与省内其他知名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我们没有气馁,而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负重前行,勇敢地面对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重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积极融入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敢为人先”:敢为人先,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傲然风骨,表现出南方医大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勇气。学校敢为天下先,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创造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许多第一。创办了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涉外医疗中心——惠侨楼,先后收治过81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名海外患者。在全国率先走开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之路,构建了“一体两环”办学模式,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军队院校和全国高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研制出了国际上第一个SARS抗原检测试剂盒、第一台国产X刀和全国第一个国家I类新药心脏超声造影剂。钟世镇院士开辟了我国临床解剖学学科,被誉为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科的奠基人”;张汗承教授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泪液学的系统研究,创造了“泪液学”英文单词(Dacryology),被誉为“泪液学之父”;舒斯云教授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人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新区域,国际学术界将这一区域以她的姓氏命名,称之为“舒氏区”;尹炳生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头胸心电导联理论,被誉为心电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写入最权威的心电研究领域专著《心电学》,称为“尹氏导联”…… “追求卓越”:追求卓越,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优秀品格,阐释了南方医大人永不满足、超越自我的气势。“要做就做最好的”。研制的《医学通用题库》,经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推荐,在全国50多家院校推广使用;开发的教务管理软件《军队院校学籍管理系统》,被指定为全军和武警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在国际上首先解决了“磁共振系统T1加权成像的伪影问题”。国家科技部2004年底公布的发表论文全国高校排名中,位居24名,在广东高校中位居第二,在全国医科大学中排名第三。《学报》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同时被三大国际权威医学情报检索机构(美国医学索引、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收录的学术期刊,2004年影响因子为0.538,在全国92家医科大学学报类中位列第二。从1993年广东省开展“南粤优秀研究生”评选活动以来,我校获奖率始终居广东省院校前列。在1988-1997年广东省公布英语四级通过率排名的十年中(1998年后不再公布排名),我校连续十年位居广东高校首位。2004年,我校学生代表团在广东省医学生急救理论和技能竞赛中,以比第二名高出40多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赴港参加粤、京、沪、台、港、澳六地的决赛并获得技术金奖。在2005-2007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 昨天,学校凭借“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今天,学校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去战胜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明天,“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仍然是我们继续前行、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

五、教风

品正 学高 敬业 爱生

六、学风

哈佛学生撰写的校史 篇3

作为美国最古老的高校,哈佛无疑有着诸多吸引人的历史传说和趣闻轶事。我想,在这些历史传说之中,或许能够找到让我们在那些辉煌的数据中所看不到的东西。

于是,我首先到哈佛的校图书馆去寻找那些有关哈佛的历史书籍。这样的书籍还真不少,大部分还都是大部头的历史著作,但其中的一个不怎么显眼的书籍,书名为《哈佛指南》(Guidebook to Harvard)引起了我的注意。粗粗一读,这本书就立刻深深地吸引了我。为什么呢?因为这部《哈佛指南》是由哈佛的学生撰写的。

当然,这样的书,不是一个人所写,而是一群人撰写的,这群人隶属于哈佛的一个学生组织,叫“深红核心社”(The Crimson Key Society)。“深红”(Crimson)乃哈佛校色。说来,这可是哈佛一个了不起的学生社团。

据哈佛的本科生介绍,这个社团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加入的。作为哈佛最著名的社团,其面向全校,最早成立于1948年4月14日,那时主要是为了欢迎到哈佛来的体育运动队,算得上是最早担当哈佛礼仪任务的组织。但到1955年之后,为校园游服务已经成为该社团的主要任务。因此,该组织一直为报考哈佛的学生以及到哈佛游览的参观者提供免费的校园讲解服务,也在每年开学时分,专门为新生与所有入学人员提供校园参观的讲解工作。该组织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走向全国宣讲哈佛,以吸引更多的报考者。应该说,他们为哈佛名扬天下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到今天为止,我们还可以不时地在校园之内见到该社团的成员在为新生或者是参观者讲解哈佛的历史与现状。

翻看此书,虽然名为“指南”,但实际上是一部哈佛的校史。该书出版于1986年,是为哈佛建校350周年纪念所写。该书从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的历史讲起,说到大学的逐步发展,从校园道路、区域的形成到重点建筑的历史成因,从研究生院的情况到本科生的生活,都有简略的描述和记载。对于初入哈佛的人来说,有这样一部校史,已经足以让人对哈佛有个初步的印象了。

但让我感到有点遗憾的是,因为这本书出版于将近30年前,因此就缺失了近30年来哈佛的发展状况,而且,该书的装帧设计显得有些落后,其中还有不少印刷错误。

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借到此书的第二天,我就在哈佛的书店看到了一本名为《哈佛之内》(Inside Harvard)的非常漂亮而又精致的书,且摆在书店醒目之处。该书的封面上有“第二版”的字样,看作者,居然还是“深红核心社”。翻开书一看,其副标题为“学生撰写的美国最古老大学之历史与传说指南”(A Student-Written Guide to the History and Lore of America’s Oldest University),再仔细看,大概知道这应该算是前一本书的再版本了。

但这个再版本显然与前者大不相同,不仅内容上有更新,也侧重于更加实用的部分,而且该书还新增了更多有趣的故事与传说,写法更加灵活,语言更加活泼,可读性极强。于是果断买下,把这本书与那本《指南》互相对照着阅读,既了解哈佛的历史,也知晓它的现在。

由这本出自学生手笔的校史,我看到了其中的一些特征,或许是其他校史所不具备的。

首先,作为一部学校指南,这本书把学校的历史以极其简明扼要的文字描述了出来。如果是一部正规的校史,哈佛370余年的历史,即便是用简说的形式,恐怕一本书都写不完。但《指南》在第一章“哈佛学院的历史”中,用12页的篇幅,就把哈佛最早的历史形成时期讲述得一清二楚。而在《之内》中,在讲述历史的时候,则用了不到28页的篇幅(《之内》的开本要比《指南》的小),用简单的线性的历史年代加描述各个时期重要事件的方式,把学校的概览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对于想了解哈佛简史的人来说,有这样的知识大体上够了。

其次,如果把两本书结合起来看,我发现,它们实际上以“指南”为导向,以深入“哈佛之内”为目标,从非常实用的角度,在介绍学校相关历史知识包括建筑知识的同时,把学校更为详细的历史融会贯通其中。作为一所数百年的老校,哈佛很多现在正在使用的建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其建筑冠名的特点之一,就是使用名人的名字。这两部书对建筑的介绍,几乎涵盖了所有哈佛校园内的建筑设施。正是通过这两本书的介绍,让我对自己经常去的哈佛楼(Harvard Hall)与爱默生楼(Emerson Hall)以及其他校园内的建筑有了更多的了解。而在这些楼中所发生的很多有趣的传说与故事,值得专门写文章来讲述。

最后,由于是学生所写,自然有更能反映哈佛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地方。比如,《之内》一书为了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哈佛的历史与生活,专门加进了“哈佛专有词汇”(Harvard Lexicon),用4页的篇幅,把只属于哈佛,也唯有哈佛师生才会了解,甚至主要是在学生当中流传的一些词汇列举了出来。

让我略举一例。我们都知道,在英文中,有很多词汇与break这个词有关,如take a break,即休息一下,spring break,即美国大学的春假,诸如此类。但在哈佛还有个词汇叫:Brain break,我把它译作“脑休时间”,即大脑放松的时间。这个“脑休时间”特指哈佛本科生宿舍楼中从晚上9点钟开始的一段休息时间,而这时,在学生餐厅会提供快餐零食(snacks)供饥饿的学生享用。我们由此可以想象,在休息之后的学生,或许又要进入下一轮的用脑时间了。

这样一本由学生书写的校史,虽然并不代表校方的观点,但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现任校长福斯特(Drew Faust)、哈佛学院院长哈蒙德(Evelynn M. Hammonds)都为该书写了序言,并都对核心社的贡献以及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除内容丰富之外,该书彩色印刷,用纸考究,非常精美,所有参与写作的作者的简介与照片都刊登在书上。我注意到,该书共计32位作者,其中有10位还属于在校生,最“资历老”的,也不过是2010年的毕业生。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些简介中可以看出,除了个别同学是历史或建筑专业之外,绝大部分学生都并非历史专业,而是各类专业的学生都有。但从我个人阅读的感觉而言,这本书写得极为专业。如果没有对所写对象及其历史有深入的了解,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与风格来的。

正如核心社的作者在书中所说,这不是一部完整的哈佛史,也不是对哈佛建筑的一次全面的考察。该书的目的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学生的目光”,“为今日哈佛描绘出一幅准确而又引人入胜的画卷”。

说得多好啊!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哈佛,由学生去为哈佛描绘一幅准确而又引人入胜的画卷。这大概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与众不同的地方。

其实,任何一所大学的校史,最终不就是由学生去书写的吗?

而由学生书写的校史,才能真正成为准确而又引人入胜的画卷!

“校史资源观”的确立及运用 篇4

一、“校史资源观”的提出及意义

不管是有形的校史资源, 还是无形的校史资源, 均为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对这些客观存在的认知、看法、态度等便成为“校史资源观”。观点乃是一种主观认识, 它的出现总是源于客观主体之间的一定矛盾和主体的急切需要。现实学校需要发挥校史资源的作用, 但在对待学校历史资源的态度上, 往往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立场, 一种是“虚无论”, 一种是“占有论”;虽然也会出现介于二者之间的某种立场, 但“虚无”和“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校史资源?这便导致了“观点”的产生和争辩。而在“校史资源观”的提出意义上, 当有以下要点。

1. 校史资源观是对科学历史观内涵的补充

之所以提出“校史资源观”, 而不是简单地说研究利用校史资源, 是因为研究、利用只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本身, 这种态度和行为未必是客观的、系统的和有意义的, 而在特定观点尤其是正确观点指导下的研究利用却相反。科学历史观讲究客观、全面、唯真、唯实, 在现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史资源观也应当体现科学历史观的精髓, 以使作为“历史”构成成分的“校史”的研究利用也能粘附科学历史观的要义。学校虽是社会组员中高度“圆融”的细胞, 但其目前的校史资源研究利用, 仍有其自觉与不自觉的偏执性, 随意将校史资源当做“小姑娘”一样去“打扮”。因此, 郑重地提出“校史资源观”当为合宜之举。

2. 校史资源观作用于学校现时教育

首先, 从教育观点构成的角度看, 校史资源观像教师观、学生观等诸多观点一样, 是学校主体观点的组成部分, 反映了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育人价值取向, 其正确与否,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育人结果。人们热衷于把子女送入名校求学, 即说明名校的校史资源尤其是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校园文化积淀, 对于学校发展的良性影响, 名校隐含的校史资源观无形中发挥着作用。其次, 从课程构成的角度看, 校史资源不仅本身就可作为学校教育的隐性课程, 而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可对许多现时课程的开发起到补充、深化、润色作用。[1]如果能够在课程的开设、运作过程中, 确立正确的校史资源观, 定会为新的教育改革活动注入活力。同时, 教师在利用校史资源对教材的整合及使用中, 可以锻炼能力, 有利于专业化成长。

3. 校史资源观服务于学校未来发展

正如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可以直接影响学校发展一样, 校史资源观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学校的现时发展。同时, 一旦学校确立了正确的校史资源观, 并在其引导之下致力于学校建设, 且取得优异成果, 那么该种校史资源观也将会穿透历史的时空, 在将来发挥其潜在的影响力, 且可能代代相传, 不断铸就办学业绩。因为校史资源观是建立在校史资源这种客体层面上的“主体精神”, 它有着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校史资源有可能因为自然或社会因素遭到破坏, 校史资源观却会因为有“人的永存性”而长久流传。

二、校史资源观的正确确立

校史资源观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 总要带上社会性和时代性特质。因此, 校史资源观的确立应在科学发展观宏观理论的指导下, 注意务实求真、统筹兼顾和适当利用。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 客观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客观性, 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唯真、唯实”的原则,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统一。首先, 要用唯物的眼光看待校史资源, 既注意发掘整理其中的亮点, 以便从正面提取精华, 用来鼓舞人, 激励人, 又注意发掘整理其中的“暗点”, 以便从反面吸取教训, 用来警醒人、鞭策人。有的学校一路激昂, 凯歌高奏, 总结出成功的经验, 便于将其发扬光大;有些学校路途崎岖, 屡遭踬踣, 总结出受挫的教训, 便于匡偏纠错, 力促学校从今迈入正常发展的轨道。总之, 要讲求一个“真”字, 不忽视成绩, 也不回避问题, 尤其要注意从学校历史问题中挖掘出解决现时问题的策略与智慧, 服务于学校发展。其次, 要用区别对待的态度利用校史资源。除了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要适当兼顾外, 还要根据现实学校发展及育人目标的确定, 有选择地加以科学的提炼。既不忽视从校史资源中提炼反映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精神的办学理念等重点元素, 也不忽视从校史资源中抓取反映特定时代教育往事的琐细枝节, 以产生“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平凡细节发人深思的效果。由此可见, 不重视校史资源的“虚无论”和囫囵吞枣的校史资源“占有论”都不是客观对待校史资源的观点。

2. 系统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系统性, 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全面”的观点和“层次”的观点, 避免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首先, 校史资源的一体性特征决定了在开发校史资源时必须进行通盘考虑, 讲求全面性。不能雾里看花, 只抓亮点;不能断章取义, 敷衍成“趣”;不能因难生畏, 割舍要义;不能道听途说, 不明就里。现时一些学校的教职工乃至一些校长对本校校史资源要么茫然无知, 要么知之甚少, 要么曲解舛讹, 既与对校史资源的重视程度有关, 也与先前开发整理的片面性有关。其次, 在利用上要讲求层次性。在利用校史资源对所有师生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的过程中, 要根据教师入校时间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 体现出受教人员的层次性;要根据师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现时所需, 选择校史资源中的有效性内容, 有的放矢地教育, 体现出施教内容的层次性;要根据校史资源的范畴类别和现存形式, 使用多种手段对师生进行教育, 体现出施教方式的层次性;要根据已开展教育的效果, 拾遗补缺, 逐步提高, 力争教育效果的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体现出推进过程的层次性。

3. 适用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适用性, 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坚持“为我所用”的观点。校史资源的最大适用意义在于正面的鼓舞激励和反面的警醒鞭策, 在影响人、教育人方面发挥效益。因此, 校史资源的适用性首先对师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要坚持开发利用“四个有利于”的思想: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校传统教育和优良校风教育, 有利于开展“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活动, 有利于增强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有利于学校品牌的宣传。在内容选用上, 应注意由校史资源到现代理念的“顺向联系”, 不能“唯‘史’独尊”, 忽略了校史的时代意义;应注意由现代理念到校史资源的“逆向联系”, 不能“数典忘祖”, 忽略了现时思想的历史渊源。重视校史资源的思想性和育人特质, 是开发利用校史资源的初始态度, 也是永久态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开发利用校史资源, 建设符合国家规定、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点的教育资源体系, 不失为学校的良好选择。因为校史资源的校本性、亲切性、说服力, 决定了校史资源对于课程开发的可能性和适用性。课程开发的作用对象是师生, 而所谓校史资源“为我所用”, 还包括校史资源能够唤起毕业学子对母校的追忆情怀、热爱感情、帮助心理, 还包括校史资源能够吸引其他社会成员对学校的关注意识、恋慕情意及支持心态。

三、校史资源观的实际运用

校史资源观内涵上的客观性、系统性、适用性为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原则依据, 适用性是前提, 系统性是保障, 客观性是灵魂。所以, 校史资源观在实际运用上当在考虑“需要什么”的基础上, 重点考虑“怎样获得”和“怎样运用”的问题。

1. 校史资源的获取方式

在思想意识上, 要确立正确的校史资源观, 把校史资源当做可贵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在组织领导上, 要把对校史资源熟稔的同志包括一些老同志组织起来、团结起来, 进行适当的投入, 保障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产出。在具体运转机制上, 应建立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讨论制度、查访制度、研究制度、收集制度、展示制度等, 依照规制, 保证各环节的正常进行。讨论:主要是制订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查访:主要是校史资源的散佚收复;研究:主要是校史资源的真伪辨析;收集:主要是校史资源的合理归类;展示:主要是校史资源的成果彰显。

2. 校史资源的恰当运用

建立校史资源宣传的有效载体。可根据学校现实条件, 建设朴素大方、内容翔实、形式生动的校史馆, 集中展示学校的特殊历史、办学得失、经验教训及各种实物, 使校史馆成为校史校情教育的基地, 成为校本课程开设的平台, 成为呼朋引伴、会聚雅意的温馨园地。可编制图文并茂、线索清晰的校史年鉴, 突出办学传统、育人精神、师生风采等。可适时举办主题鲜明、主体突出的校庆活动, 展母校今昔风采, 抒母校炽热情怀, 鼓励在校学生奋发向上, 感染毕业学子反哺施恩, 吸引各界人士倾力助学。可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站中开辟空间, 追溯学校历史名人, 歌咏其德行, 挖掘其精神, 传达其魅力。可成立离退休教师校史宣讲团, 向在职教师和各届学生传递校史信息。可利用社会媒体平台, 刊发通讯报道, 以学校现实成就的宣传为契机, 寻觅取得非凡成绩的近因和远因, 等等。

建立校史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首先, 可将校史教育纳入学生的始业教育、青年教师的上岗培训、干部的专题培训、学子聚会的相关活动,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确立结合实际的校史校情教育的工作制度。其次, 要探索长期而稳健的校史资源开发机制, 保证人力物力持续投入, 力促校史资源的开发不断出新, 力促校史资源的利用始终贴近师生员工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再次, 要探索建立校史资源进课程的工作模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寻找合理的空间, 确保德育工作中的校史资源有用武之地。[2]要着力在学生的情感升华上下功夫, 确保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校史校情教育的平台上得以升华, 将朴素的爱校情感上升到个人价值实现与祖国命运、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高度。要克服校史校情教育的单纯性弊端, 探索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学校与社会互动的模式, 努力把校史资源变为一种更具广度的社会资源, 努力把校园文化演绎为一种更具深度的社会文化。

就目前来看, 从多种角度评说校史资源“可用性”的文字不在少数, 而对于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观点性”论述却为数不多, 甚至说论者颇鲜。笔者认为, 加强校史资源观问题的研究, 逐步促成校史资源观的“立体性”, 以指导实际工作,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徐继存, 等.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 2002, (2)

学习校史活动(推荐) 篇5

一、活动背景

爱国是义务和责任,是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始终树立“校兴我兴,校荣我荣”的观念,利用入学教育、军训、毕业教育等契机,引导学生读校史、知校情,用学校发展史上培养出来的优秀校友资源作为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材和榜样。

二、活动主题

参观学校校史馆,回看母校光辉历程。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一)、通过本次对校史馆的参观,让同学们对学校有更深程度的了解,对学校的光辉发展史和艰辛发展历程的认知有更深一步的提高和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二)、通过本次活动回顾学校历史加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与认识,形成荣誉与自豪感,激发同学们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展现办学成就,展望美好的未来。

(三)、通过本次活动加强团委学生干部的联系和进一步了解,为日后开展顺利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增强团委学生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传承和发扬团委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四、主办部门:新闻中心

五、活动对象:全体研究生同学

六、活动时间:11月29日

七、活动地点:艺缘活动中心校史馆

八、准备工作

1、与校史馆取得联系,确定好时间和安排讲解员。

2、通知信息部携带拍照所需的设备。

3、准备院旗和相关部门的旗帜。

浅谈我校校史文化课程的开设 篇6

一、开发校史文化课资源的途径

1﹒教师发掘自身学科的特点,编写校史文化课教材

我校是示范性高中,同时又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和135年优良传统的历史名校。对于校史文化课教材的编纂,我校组织了一批优秀的教师进行校史资源的发掘整理。前期编写工作中,编写组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史料的整理筛选,对部分残缺不全的内容(因办学中途,战争、政府政权转变等历史因素)走访当地史料档案馆,特邀著名校友捐赠物品,访问分校交流信息,翻译原始英文材料等方式,充分利用了社区资源。教师们经过1年的努力,终于编写出校史文化课教材《百年名校 光耀岭南》。这本教材较好的反映了我校135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在编写校史的过程中,加强了教师的群体合作性,不同科目的教师发挥自身学科的特点,积极参与校史教材的编写工作。

2﹒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和教师一起共同开发校史文化课资源

開发校史文化课的资源的另外一种重要途径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和教师一起共同开发校史文化课资源。学校在开展校史研究性学习时,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预设情景——诱发问题——活动设计——制定方案——自主实践——巧作点拨——评价总结”的模式开展。在此过程,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研究,自主参与。如学生作品《校服的发展演变史》向大家展示了135年来我校不同时期的校服款式。通过校服设计的展示活动,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又如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和教师一起编写的《学校建筑发展史》对我校最大建筑面积的单体新教学大楼与庄严典雅的真光堂等五幢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建筑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校史文化课教材的内涵,体现了师生共同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学生通过综合实践学习的过程深入了解自己的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人文内涵。一方面,有利于为学生渲染浓厚的学习氛围,增添自豪感,培养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将开发校史文化课资源与必修课教学融为一体

开发校史文化课程与必修课教学应是一体的,不可割裂。因为校史文化课与必修课教学都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排斥或忽视任何一方的存在,都会适得其反。如我校的前身是由美国传教士创办的,它的历史可用于高中《历史必修2》的《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的学习,丰富学生的课堂知识。我校在抗日战争历史时期,师生曾经参与了各种抗日救国运动的史料成为我校历史教学过程中独特的历史教学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我校爱国传统,并有利于达成学生爱国、爱校、爱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书本知识来了解历史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参与实践活动来体验生活,并从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去理解问题的。这样学生对知识就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应用到实践中也就运用自如了。

三、将开发校史文化课资源渗透在德育工作中

开发校史文化课资源,进一步深化师生对我校135年德育理念的认识,为我校德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形成独特的育人特色。在135年前,我们的校祖那夏理夫人就提出了“乃尔世之光”的校训,意思是“你是世界的光明”。今天我们的育人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民族精神,具有现代人的基本素质的高素质人才,与“乃尔世之光”的校训一脉相承。有许多传统的办学理念都融合在现代教育教学当中。如校祖提出的“行胜于言,言而不行,不若不言”;何荫堂校长提出的“4H教育”——heart、hand、health、hard,“四J教育”——静、敬、竞、净;“创造建设、爱群服务、克己牺牲、力求完善”这些传统理念都渗透在对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对新入学的初一、高一新生进行校史教育,让新生们熟悉学校,增添对学校的认同感,感受真光中学对每位学生的人文关怀,了解学校的光荣历史传统。

校史教育资源 篇7

一、成立校史研究推广委员会, 建立和完善校史研究教育体系

1. 校史研究推广委员会是校史教育的组织保障。

校史教育与研究涉及到学校整体工作, 学校应专门成立校史研究推广委员会全面统筹协调校史教育工作。根据校史教育与研究的特点, 该委员会办公室可因地制宜地设在与之联系较紧密的部门, 以利于校史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工作的良好开展。如学校设有校史馆的, 设在校史馆, 没有的可设在校办高教研究室、档案室等。

校史研究推广委员会的核心职能是负责协调日常的校史研究、教育、宣传推广工作的策划、组织、协调。委员会由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相关人员以及学生、校友等组成, 吸纳和培育真正对校史研究感兴趣的教师组成稳定的研究教育骨干队伍, 同时, 招募对校史教育感兴趣、有热情的师生和校友, 积极参与校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宣传推广工作。

2. 丰富的校史教育体系是校史教育的核心。

校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学校领导重视和支持, 更需要坚持校史教育与学校常规教育紧密结合为原则, 以校史研究推广委员会为依托, 整合学校资源, 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 因地制宜, 多渠道、多途径地丰富和完善, 架构“一网一刊、一博、一课、一读本、一讲堂、一基地、一长廊、一活动”的校史教育体系。

“一网”:校史教育网, 涵盖所有校史教育资讯, 下设“网上校史馆”、“学校人物”、“学校成果”、“校友风采录”、“校友访谈录”、“校友回忆录”、“校史网上报告厅”等栏目或板块 (2) 。

“一刊”:校史通讯, 以纸质为载体的校史教育资讯。

“一博”:微博以其及时便捷的优势得到广泛应用, 学校可以开通官方微博, 主要发布历史上的今天、校史教育资讯。

“一课”:校史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以历史为脉络, 详细阐述学校的建设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 学校文化的积淀和内涵。学习形式为教师讲授、课堂讨论、观摩实践相结合。

“一读本”:《校史教育读本》, 是师生学习和了解校史的校史教育辅导读物, 定期编辑更新。

“一讲堂”:校史教育大讲堂, 主要包含名师大讲堂、校友大讲堂和在校生大讲堂。邀请学校党政领导做专题报告, 诠释学校积淀的深厚文化和精神, 阐述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和传统。知名专家教授的专题报告, 让师生员工领略大师们严谨治学、博学多才教学相长的学术风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崇高的精神风范 (3) 。将校友资源以及优秀在校生引入校史教育实施榜样教育, 邀请他们做事迹报告, 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挫折经历和人生感悟, 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和感召在校学子。

“一基地”:校史教育基地, 结合现有条件挖掘与建设校史馆 (室) 、校内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标志建筑物、场馆和校史景观、办学遗址等作为校史教育阵地。

“一长廊”:文化墙是宣传教育的载体形式之一, 因地制宜地在校内开辟文化墙或文化长廊并定期开展校史教育主题文化墙活动。

“一活动”:特定纪念日主题系列纪念活动, 如在校庆日、学校名人诞辰、特定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知识竞赛、征文、竞技比赛、思想追忆会等系列校史教育活动。

二、校史教育的实现途径

1. 充分发挥网络、媒体技术优势, 强化校史教育的宣传推广。

随着科技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 自媒体广泛兴起, 宣传渠道正向多元化、丰富化发展 (4) 。作为人才济济、资源丰富的高等学府, 应充分整合资源, 发挥优势, 不仅要有效地利用好传统的纸质载体, 更要与时俱进, 广泛发挥新型网络媒体的作用办好“一网、一刊、一博、一课、一读本”。

2. 加强校史教育基地建设, 促进校史教育言之有物。

文字能够翔实记录学校历史, 但是照片、手稿、影像资料、设备设施实物佐证更加鲜活和宝贵, 更具有教育意义 (4) 。内容多样、生动和真实的校史教育基地, 能使青年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 较之空洞的理论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 校史教育应该加强校史教育基地建设, 将校史教育基地打造成展示大学历史文化、办学传统、育人成绩及科研成就的窗口和对外合作交流的平台, 让其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和德育教育的平台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堡垒, 传承大学精神、缅怀先人、垂范后学弘扬校风、激发师生员工“知校、爱校”信念的文化阵地。因此,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校史馆, 珍藏和展示彰显学校文化韵味的宝贵历史档案, 多渠道挖掘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设施和校史景观。

北京林业大学是1952年10月1日由北京农大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升级成北京林学院, 建校初期校址设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大觉寺。与西山大觉寺合作设立北京林业大学校史教育基地并挂牌, 加强对学校遗址的保护和建设, 还原当初建校的艰辛和不易, 进一步推动校史教育。

3. 重视校友资源, 开展榜样教育, 搜集整理发展成果, 丰富校史教育。

学校的历史是一代代校友走过的历史, 学校发展史, 也承载着每一个校友的光荣与梦想, 校友资源也是高校的一笔宝贵财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将校友资源引入校史教育, 以校友的优秀事迹, 优秀校友的社会工作体验、成长历程、人生感悟、工作成果、校友在母校求学的点点滴滴等以报告及互动交流的形式与在校生分享, 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和感召, 更具有生动性、现实性和感染力。源远校史, 秉承荣耀。在成立、发展壮大的各个历史时期不仅会涌现出一批杰出的领导、教师和毕业生的典型事例, 在教学、科研等学校各项事业方面也硕果累累。

通过收集整理校友事迹、校友风采校友回忆录汇编成教育素材, 定期开展校友访谈和邀请校友到校做专题讲座和报告, 进而实现榜样教育。将典型事例和发展成果搜集整理汇编成册, 定期举办成果展, 以丰富校史教育的内容。

4. 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 推进校史教育。

以特定纪念日为契机, 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校史教育活动, 使校园处处洋溢校史氛围, 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每年校庆除了文艺汇演, 还开展知识竞赛、征文、竞技比赛等主题活动;通过举办举办已故知名教授 (院士) 的学术思想追忆会等, 不仅是缅怀, 更是精神文化的传承。因地制宜, 在图书馆设立院士墙, 详细介绍了学校的院士以及培养出来的院士, 激励和鼓舞着师生成长成才;就地取材, 学校将图书馆至学生宿舍楼间学校与中科院半导体所的隔离墙作为文化墙, 定期开展主题文化长廊活动。

5. 构建和完善课程体系, 夯实校史教育。

课程是教育活动中影响人的发展的最为直接、最具稳定性的基本因素, 只有一系列的校史教育宣传活动, 没有成体系的校史教育培养方案, 校史教育也不完整、不全面, 效果也将不突出、不明显。

(1) 以校史“大讲堂”为引领和启蒙。在新生入学、新教工入职的时候, 学校都邀请校领导做“知山知水知天下”的北林精神、“树木树人树英才”的北林办学传统专题报告;邀请院士做“专心专注成专才”的专业和职业启蒙报告。同时, 各院系邀请相关的专家教授做专业教育。不定期邀请知名校友、大学生村官、支边支教人员、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获得者等做创业、就业、成才等主题讲座或交流活动。以此, 对其专业启蒙和校园生活熟识, 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其明确目标和方向, 指引其大学生活、职业规划、个人成长。

(2) 以校史选修课为校史普及教育。理清本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演变过程, 凝练办学传统、特色以及校园文化, 梳理本校学术大师的各种传记和学术论著, 以及他们的生平经历、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 积极关注和了解学校杰出校友的事迹、成就和影响, 将校史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完善的校史教育专门教材。

以选修课形式, 引导学生全面学习校史知识, 深刻体验校史文化, 以校史教育学生、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达到以史鉴人、以史励人、以史育人的目的 (5) 。让学生主动追溯学校历史足迹, 热爱校史, 热爱学校, 促进专业学习和成才, 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在校史选修课内嵌入以校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或演讲, 组织参观校史图片展、校史影视展等活动 (6) , 进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促进校史课程的吸收和转化。

校史不仅是一种资源, 更是一种文化;校史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承, 更是文化的再造。因此, 学校不仅要重视校史教育, 不断丰富和完善校史教育研究体系, 浓厚“学习校史、传承文化, 践行精神”氛围, 更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地将教育研究体系落到实处, 进而助力于文化传承、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

注释

1肖志高.探寻百年老校的校史文化育人轨迹[N].河源晚报, 2012.2.21

2曾雪梅, 党跃武, 李金中.高校网上校史展览馆建设探讨——以四川大学网上校史展览馆建设为例[J].数字与缩微影像, 2013 (1)

3李昌祖.高校数字化校史馆的功能解析及其建设要求[J].高教与经济, 2009 (1)

4赵宪珍, 赵明.校史馆思想文化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办公室业务, 2013 (3)

5蔡锋.论大学精神的继承与创新[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2 (1)

校史教育资源 篇8

一、讲解是校史馆实现教育功能的一项重要业务活动

校史馆讲解是以校史馆馆藏档案资料为叙述对象, 主要以口头表达向参观者进行学校历史回顾并使其获得精神激励的一项业务活动。从形式上讲, 校史馆是一种相对静止、物化的展览方式, 参观者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领悟展览的精髓和深刻内涵, 讲解在满足参观者渴望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等多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讲解是校史馆特有的教育模式

1. 作为校史馆一项重要的业务活动, 讲解工作的核心目的之一是让参观者取得某种学习成果。在社会活动中, 人们的所有社会行为都有其目的性, 校史馆的建设和观众的参观行为也不例外。校史馆通过馆藏展览经由讲解工作传递学校发展及文化建设的成就信息以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 参观者则是通过对展品的观赏分析, 达到了解、学习的目的。

2. 讲解可以营造适合参观者学习的气氛和环境, 除了强化参观者的已有知识, 还可以帮助参观者确认其思考探索获得的新认知。参观者往往会对与自身生活经历、工作背景相关的信息产生浓厚兴趣, 甚至产生不解和疑问, 而校史馆教育功能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参观者这种求疑求解的态度和行为。释疑的过程增强了讲解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使参观者的思考探索得到了求证, 实现了心理上的自我满足, 对校史馆展览会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3. 讲解为参观者提供了创新教育模式。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观察寻找参观者的兴趣点, 抓住其内容核心, 从而在校史知识与参观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 这就是讲解为实现校史馆教育功能提供的创新教育方式。创新的讲解方式不需谋求共识, 只是引导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 自我求证得出结论即可, 适用于校史馆内校训、校风类展品的诠释介绍。

三、讲解员在校史展览活动中主要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 自觉强化教育意识是做好讲解工作的基础

1. 关于讲解员的角色认识。在校史馆的参观过程中, 讲解员是参观者的良师益友, 担任着校史馆形象代言者、教育者、咨询者、管理者等多重角色。随着校史馆育人功能的凸显强化, 讲解员教育者的角色更为引人注目。

2. 讲解员需要具备的教育意识。 ( 1 ) 讲解员是校史馆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作为校史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讲解员需要具备强烈的教育意识。校史馆各类展品的知识和信息相对独立, 其蕴藏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成为参观者的求知重点, 作为“教员”, 讲解员是校史馆这个特别课堂的知识传播者, 觉醒、强化教育意识是讲解员做好本职工作的首要条件。 ( 2) 讲解员是校史馆文化知识的理论研究者. 校史馆档案资料如何分类利用、如何解答参观者内涵不断提升的质疑和询问、讲解员自身的知识体系存在不足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和联系。这些层出不求的新问题为讲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督促讲解员在讲解工作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最终总结出经验理论。 ( 3) 讲解员是校史馆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一般情况下, 讲解工作主要有以下工作步骤: 首先根据参观者的知识背景选择校史资料信息, 然后把已选信息按照特定主题或顺序进行整理, 接着设计讲解路线和需要引导的兴趣点, 最后形成讲解稿并熟练掌握。由此可见, 讲解员是校史馆教育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设计者和引导者。 ( 4) 讲解员是校史馆教育活动的管理者。讲解员作为校史馆教育活动的管理者, 其管理对象不仅是参观者, 还包括校史馆中所有的“物”。参观活动中, 讲解员管理者角色主要体现在对参观者的管理, 讲解员不仅要为参观者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还要负责维持参观现场秩序。

3. 关于讲解员教育意识的培养。 ( 1 ) 由于讲解员队伍的流动性、临时性使许多讲解员忽视了对自身职业内涵、责任的追寻和反思。高校校史馆是高等教育的一方阵地, 讲解员作为其中的一名教育者, 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培养和强化自身教育意识。 ( 2) 由于编制和不合理奖惩机制等因素影响, 讲解员缺乏强烈的工作热情, 萎缩了讲解员的教育意识。改善讲解员的工作待遇和增强精神激励成为提高讲解员教育意识和素质的当务之急。 ( 3) 讲解员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才能得心应手地做好工作。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反过来又会增强讲解员的成就感, 其教育意识会自觉加强,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 4) 加强讲解员与教师的合作互动是培养讲解员教育意识的一个良好途径。这种结合产生了更为活泼的教育方式, 是讲解员增强自身教育创新意识的极大动力。 ( 5) 讲解员工作要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去, 这是高校校史馆讲解员的工作重点。在以校史馆为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校史知识和大学文化思想的传播教育活动中, 讲解员享受着作为教育者角色的自豪感。许多高校校史馆将相关展品搬出固定建筑, 在学生聚集区域流动展览, 讲解员进行配合讲解, 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摘要:本文从讲解工作性质和讲解员社会角色的角度, 对高校校史馆讲解员“教育者”的角色进行了分析, 强调了高校校史馆讲解员的教育意识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高校,校史馆,讲解,教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希玲.博物馆讲解:一个独特的专业教育领域[J].博物馆教育, 2006, (1)

[2]刘广宏.博物馆讲解员的学者化进程[J].理论界, 2011, (6)

校史教育资源 篇9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理性认识两部分。从历史看来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先从认识他周围的事物、与他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开始的。在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中, 人们的感情总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 逐渐过渡到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校史教育就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抓起, 把和大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人和事作为素材, 通过感人的业绩、动人的事例进行教育、感染、熏陶。这样培养起来的、对学校质朴自然的情感和家园情感一样, 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刻骨铭心的基础情感, 是高层次的爱国情感产生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扩展起来的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逐步树立起来的民族和国家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以及责任感和义务感, 才会自觉、稳固、持久。

二、校史教育内容生动具体, 亲切感人

在上文中提到, 在思想道德的教育中, 人们总是对和自己相关的人和事怀有浓厚的兴趣, 因为这些人、事和他们生长、生活的环境联系密切或发生在同一片特定的土地上, 因而倍感亲切。校史教育的内容涉及一大批德业双馨的教职工、品学兼优的学子、一系列可歌可泣的创业事迹, 都是实实在在的, 有的可能是大学生早有所了解的, 有的可能是他们耳闻目睹的, 有的甚至是他们身边的人或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 所以, 可亲、可敬、可感、可学, 使大学生更自觉地向树立的榜样看齐, 这样形成的道德感情会更加坚实。

三、校史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 便于接受

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校史教育, 使师生易于接受、便于接受, 效果明显。

组织校史专题培训:每逢新生入学、新教师入职时, 学校学生处、人事处及相关教学单位都要对他们进行入学、入职教育, 请相关人员为他们讲解师范大学的历史。用校友的优秀事迹去激励学生奋发学习、教师努力工作。

举办专题报告会:《天津师范大学50年》是我校50年发展历程的总结, 是对师生员工进行师大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 为加强对师生的校史教育, 可邀请参与校史编写的有关教师作专题报告, 讲解学校历史。学校还抓住一切时机邀请校友来校传经送宝, 现身说法。如国家航天员科研培训中心总体设计师解大青在2008年学校50年校庆之际重返母校讲述百年飞天梦, 激励年轻学子发奋学习。

组织师生参观学校建设成就展, 了解学校发展的历史。在师范大学建校50周年之际, 学校专门建设“天津师范大学校史展”, 真实记录我校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 生动、直观的展示了我校建设和发展的精神风貌。另外, 在师范大学校园内, 反映学校50年底蕴的文化设施随处可见。立德路、天勤路、德邻公寓、乐群公寓、劝学楼、雅艺楼等路名、楼名彰显育人理念;“时间广场”突出学校教育“惜时如金, 与时俱进”的时代追求;“继之路”、“继之像”寓意学校要培育人才, 突出教育之本, 继往开来, 昭示持续发展, 形成“历史——现实——未来”的交汇融合。当一个人置身于整洁优美、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 就能使自己的心灵受到净化, 心态得到改善, 情操得到陶冶, 从而激励他们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四、校史教育紧扣德育的主旋律, 符合时代要求

当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校史校情教育就是用学校发展的光辉历史和创造的骄人业绩、用师生员工报效祖国的高尚品格来激励大学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校史校情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 激发他们爱国热情, 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增强责任感、义务感和使命感, 具有重要意义。

校史教育资源 篇10

1. 校史资源开发的途径

1.1 定期开放校史馆

高校校史馆主要是以学校馆藏档案资料为基础, 通过对校史资料的深入挖掘、搜集、整理, 在一个固定的场所利用精辟的文字、具体的实物、丰富的图片、翔实的数据等直观生动地展示学校办学历史的记录。校史馆的存在彰显了学校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它不仅是宣传学校、展示成就的重要窗口, 也是对广大师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的有效载体。辽宁科技大学的校史馆已建成两年有余, 但除去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带领学生参观校史馆, 一般情况下校史馆并不对外开放。应考虑定期开放校史馆, 充分利用校史资源加深教职员工及学生对学校的认识, 打造校史文化育人的新基地。

1.2 开设校史教育课程

校史中包含着丰富生动的校本课程资源, 学校可以从中精心筛选资料, 编写校史读本, 开设校史文化课, 同校史展览馆、校史文献相互依托、相互补充, 构成一个立体多维的校史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达到对校史教育资源潜在功能和价值的深入挖掘。辽宁科技大学可在保留新生入学时参观校史馆的传统做法的同时新增有关校史、校情方面的选修课, 在形势与政策课中也可适当增加校史校情内容的选题, 以便学生从多渠道、多方式了解学校。

1.3 加强景观建设, 开展校园活动

对于校史景观设计, 要充分体现其历史穿透力和文化厚重感, 透过校史景观彰显学校的历史底蕴,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达到环境育人的良好效果。辽宁科技大学工业园内的设备, 作为工业发展的见证者, 充分体现学校在冶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彰显学校的历史气息和文化氛围。此外, 还可以利用多样的校园活动来满足师生了解学习校史文化的需求。如开展以校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校史影像展等系列活动;如优秀校友回校讲座等, 在丰富鲜活校史的同时, 也为在校大学生树立榜样作用。

1.4 多渠道传播校史信息

现今, 网上信息平台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网上校史展览馆可以打破时间、地点的束缚, 关注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可通过网上展览馆获取信息;专题网站兼具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廉、全时服务等优点, 可以弥补实体校园文化成果的缺陷;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具有便捷性、趣味性和形象性等优点, 可充分调动受众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及参与性, 有效扩大校史的传播力度。

2. 校史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 校史资料分布不均衡

校史注重在资料基础上的思辨, 是用历史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对所取得的材料进行梳理、分析, 探索其中的规律性联系, 并提供具有借鉴性的建议。由于“当代人不修当代史”的传统使然, 以辽宁科技大学为例, 在反映校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著作远远少于可避开敏感话题的学校风景建筑、知名人物、成就方面。同时, 在不同时期留存下来的史料多寡不一, 严重不均衡, 如在“文革”期间, 诸多档案资料由于各种原因被销毁, 致使反映该时期的资料匮乏, 难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2 开发利用意识薄弱, 开发力度欠佳

缺乏对校史资源的正确理解, 片面地把开发利用校史资源理解成编著校史, 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未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辽宁科技大学虽已成立年鉴编委会, 著有《鞍山钢铁学院年鉴》、《鞍山科技大学年鉴》, 但被藏于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内的年鉴给人以束之高阁之感, 并未利用相关平台以使学生了解此书, 开发利用校史资源的意识尚有待提高。此外, 结合校史开展校徽、校歌等宣扬力度不足, 难以增加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及认同感。

2.3 缺乏有效的物质载体

目前, 辽科大对于校史资源的传播主要是依靠校园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 网上平台类的新媒介使用较少。校史馆作为最真实的宣传媒介, 是向广大学生及其家长推介学校的有效手段, 但辽宁科技大学的校史馆外形设计普通, 难以体现学校历史, 且校史馆未能做到完全开放, 难以有效吸引受众。校史馆内部由“亲切关怀、校史回顾、办学成果、校企合作、新校区建设纪实、人物”等六部分组成, 总体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及亮点, 但展示过程较为单一, 虽采用图文和实物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但缺乏生动性、趣味性。

3. 相关建议

3.1 努力挖掘校史资源, 提升研究人员的水平

校史史料的积累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需要大量的挖掘和考证。为获取多而全的校史材料, 要扩大收集范围, 向社会广泛征集史料, 走访与学校有关的老同志、老校友形成口述档案, 获得第一手资料;大量翻阅地方志、兄弟院校史志等, 发现线索, 尽可能开辟多个搜集渠道。辽宁科技大学现有专门的年鉴委员会统筹规划校史研究工作, 在校史编著中更要突出重点和亮点, 着重宣扬学校的特色之处;同时也可聘请学校退休领导做为顾问, 为编著工作提供建议, 以保障校史编著的准确性。

3.2 正视校史作用, 加强校史文化建设

校史文化建设不仅是景观等物质文化的建设更是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对外在的景观设计应精心把握, 通过景观营造具有审美价值和深刻寓意的校园环境, 使学生保持积极主动、愉悦乐观的心情, 更能增加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于内在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应充分挖掘学校发展史, 准确把握校园文化的内涵。辽宁科技大学独具特色的冶金墙就是以学校特色为立足点, 以彰显校园文化为原则, 以文化作品的形式展现校史。校徽、校训、校风等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学明德, 经世致用”的校训恰如其分的表达学校的办学理念, 增加了师生的归属感。

3.3 打造多渠道的传播载体

资料数字化、研究视频化、成果运用立体化 (指运用宣传手册、宣传展板、报刊杂志、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络、竞赛活动等平面与空间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普及和共享校史研究成果) 成为校史研究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 建立网上校史展览馆、开设校史专题网站, 利用微博、微信等打造多渠道的传播方式将成为未来校史信息传播的主流。此外学校应配置专门的校史馆管理人员, 招募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担任讲解员, 注重培养管理人员及讲解人员的素质能力;学校要加大校史馆的开放力度, 以便加深各界人士及师生对校史文化的了解;校史馆的内部设计要科学规划空间, 合理制定路线, 有机组合展品, 透过展品彰显高校文化。

校史资源作为高校发展史的见证, 它传承校园文化、彰显大学精神, 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师生品格, 各高校应在深入挖掘校史资源的基础上, 以多种方式开发利用校史资源, 充分发挥校史资源在提高学校知名度、强化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摘要:校史见证了高校的发展历程, 它彰显着高校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对于提升学校知名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辽宁科技大学为例, 阐述了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分析了目前高校校史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校史资源,物质载体,辽宁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建中.运用校史资源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 2008 (06) .

[2]付春梅.浅谈我国高校校史研究发展趋势-以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03) .

[3]丁立新.高校校史编研的功能[J].兰台世界, 2010 (18) .

[4]刘青.利用校史教育资源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 2012 (01) .

[5]郭志鹏.校史文化的研究与利用[J].考试周刊, 2012 (53) .

校史教育资源 篇11

关键词:高校 校史课程 作用

高校校史不仅是一组由人物和事件构成的时间序列,更是一部蕴涵着文化密码和精神特质的生动画卷。中国人民大学前任校长纪宝成教授曾说:“校史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如同国史之于国家。没有国史,国家就会缺少根基,失去灵魂;没有校史,学校亦无从寻觅其精神故乡,无法从中获得经验,汲取力量。”对校史的研究,不论是从教育史、学术史,还是从文化史、思想史的角度,都能给予我们“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的力量。由此,本文主要结合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选修课的实践,就开设校史课程的价值和作用加以分析。

开设校史课程,可以充分发挥校史育人功能

1.开设校史课程能进一步增进学生对学校历史的了解和理解

如何让学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掌握?目前大多数高校运用较多的方式是在新生教育时举办校史讲座或组织参观校史馆。但囿于时间等因素,这两项活动很多时候仅限于浮光掠影的介绍,实际效果不够理想。相比而言,以开设校史课程的形式,让校史进课堂,对于增进学生对校史的了解和理解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凡作为课程,则有修学分、参加考试的硬性要求,可以说是以一种相对强制的方式,让学生被动地参与校史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将校史课程作为校史讲座的有机延续,在讲授时间相对充裕的情况下,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对校史中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进行细节展示和分析评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校历史。当然,对学生而言,让他们进课堂是一回事,如何在课堂上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学有所得,则是另外一回事。这就需要在课程设计、内容安排上狠下功夫,尽量避免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尽量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讲授课程。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校史选修课中,经过教师们的反复研讨,把70多年来的校史分成了四个阶段:即前身时期(1937年~1949年)、命名组建至停办(1949年~1973年)、复校至20世纪末(1978年~2000年)、新世纪以来(2000年至今),并按照各阶段特点分别拟就了“造就革命的先锋队”“培养万千建国干部”“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四个题目,就每段时间内的校史历程进行深度讲解。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采用历史脉络梳理与专题研究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即在系统讲述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专门就人大名师、知名校友、人大风物、人大精神及内涵四个专题进行讲授,每个专题都配有大量实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2.开设校史课程能让学生进一步体悟学校的精神,继承学校的传统

每所高校在其多年的办学经历中,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其独特的办学精神和传统,折射出不同的校园文化,这是一所学校最可宝贵的财富。而学校也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继承学校的光荣传统,发扬学校的宝贵精神,成为学校精神和传统身体力行的阐释者和践行者。但精神的领悟和传统的继承,一方面要通过现实生活在同一校园文化背景下的人和事的相互感召,另一方面则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反思。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选修课始终注重把学校70余年办学历程中所积淀而成“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或者说是办学宗旨和“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实事求是;兼容并蓄、有容乃大;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艰苦奋斗”五大传统贯穿于课程讲授的始终,通过一个学期系统、全面的讲述,特别是从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和人物身上,学生对人大精神、人大传统都有了切身感受,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

3.开设校史课程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校荣校意识

当前,增强学生爱校荣校意识,培养学生对母校的感情也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着眼点。这种意识和情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也需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母校的全方位了解。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历史,熟悉学校历史上的知名人物、重大事件,特别是学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领悟学校独特的精神和传统,拥有这样的认识基础,学生才会更加热爱母校,更加为母校而自豪。开设校史课程恰好能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选修课在介绍学校四个阶段的历史沿革时,始终将学校的重要地位、突出成就,特别是不同时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社会主义新型大学,长期担当新中国文科高等教育的“工作母机”,致力于讲授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巩固新生政权作出突出贡献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重点讲述,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今天我以人大为荣,明天人大以我为荣”的理解。

开设校史课程,可以深入推动校史研究

1.开设校史课程能有效利用校史研究成果

目前,校史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校史馆展示成果、校史出版物、校史论文等方面,这些校史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受众都比较有限。而就校史课程而言,在讲授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分享最新的校史研究成果,而且校史出版物也可以列入参考书目,让更多的学生阅读这些书籍,这些学生又可以再将他们所学的知识传递给其他的人,从而不仅扩大了校史的宣传面,而且也大大提高了校史研究成果的利用率。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选修课比较充分地吸收了近两年来校史课题研究的成果。例如,有关人大历史脉络的讲授借鉴了校史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成果;专题讲授中,“人大风物”一课主要是基于《中国人民大学风物》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讲授;在人大名师、人大精神等专题的讲授中,很多实例来自于校史研究室长期开展的口述史研究材料,特别是近两年正式出版的《求是园名家自述》第一辑和第二辑。

2.开设校史课程能积极推动校史课题研究

从事教学工作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所以校史课程的开设也成为了一种动力,促使校史工作人员课前进行精心准备,阅读大量书籍,多方收集材料,深入挖掘历史细节,考证历史资料,特别对于校史上的一些难点、疑点问题,更要花大力气进行考证,从而推动了校史研究的开展,正所谓“教学相长”。对于人民大学历史上的“谜团”,如中国人民大学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何遭遇撤销的厄运等,校史研究室都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多方查找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共同探讨。在课程讲授中,涉及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初期成为学习苏联经验的典范,多位苏联专家来校执教的内容,校史研究室对此做了大量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作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了相关论文。可以说,学校开设校史选修课,较好地实现了“以教促研”的目标。

综上所述,校史课堂既是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的园地,又是校史研究与教学互促互进的场所。校史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其良好的反响和效果值得重视,同时也应加强对高校校史课程建设的研究,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利用校史的宝贵资源,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促进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泽.高校校史课程的开设意义与教学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3).

[2]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丛书编委会,求是园名家自述 (第一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3]梁敬芝,刘向兵,付春梅.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大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6).

[4]柳礼泉,唐珍名.高校德育视野下的校史校情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1,(3).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学校撤并莫忘校史 篇12

不知诸君有无与我同样的感受:时下参观国内名校, 犹如观光朝圣。去名校参观, 最能提起我兴趣的不是豪华气派的楼堂馆舍, 不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设施设备, 不是争奇斗艳的花草树木, 因为这些东西有钱就可以买来, 谁有钱谁都可以买来。我最感兴趣的去处是为一般人所不怎么待见的校史室 (馆) , 从这里最能看出一所名校的内涵底蕴, 能看出一所名校的历史传承, 能看出这所名校之名是沽名钓誉, 还是名副其实;是假冒伪劣, 还是货真价实。

这所名校的校史 (档案) 馆在装饰上着实下了一番工夫, 颇费了一些银两。有那么一瞬间, 我曾自问:把这么多钱堆到这上面, 值吗?也只是一瞬间就释然了, 国人历来好面子, 校史馆就是学校的脸面, 有粉往脸上擦, 有金往脸上贴, 这也算擦得、贴得是个地方了。

在介绍该校校史沿革的陈列橱窗前驻足, 在一串炫目的灯光下, 我发现“学校首任校长”一栏竟然空着, 一时好奇心起, 便忍不住要向管理员教师请教一番了。这是一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 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细声细语地对我说:“是这样的, 由于年代久远, 学校又经过多次重组整合, 虽经多方查证, 但最终无果。”“只过了几十年, 也算年代久远吗?”这是我心中的疑问, 并没有真的说出来。“我想借阅一下贵校历任教师的名册, 不知可否?”“真对不起!我校校史 (档案) 馆尚在不断完善当中, 现在无法向您提供。”这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依然细声细语地答道, 这么看来, 我夸她“落落大方, 彬彬有礼”是把人家给看低了, 还应该加上“训练有素, 久经考验”才妥帖, 其机敏程度简直可以做“新闻发言人”了。

我不是有意要难为人家姑娘, 何况人家对我并无半点失礼之处, 而是我真的觉得这个东西对一所学校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学校是什么?只是楼堂馆舍、设施设备、花草树木吗?当然不是。“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大师论”闻名天下, 虽然说的是大学, 但在我看来, 对中小学校同样适用。稍有教育常识的人都晓得, 学校是靠包括校长、名师在内的广大教师支撑起来的。名校之名不能靠吹和捧, 吹出来、捧起来的“名”犹如魔术师手里的七彩肥皂泡, 看起来很大、很美, 但升不高、走不远, 更活不长;归根到底是由包括校长、名师在内的广大教师凭汗水、心血与智慧培育、浇灌出来的, 而这一切必然惠及莘莘学子并通过他们充分地呈现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生既是受益者, 也是建设者, 其功不可没。

校史是什么?就是一任又一任的校长, 一茬又一茬的教师,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共同承续的学校教育生活。包括两个方面:“文”与“献”。二者是有区别的, 人们往往把它们混为一谈。“文”包括文字 (图片) 记载的纸质档案、视 (音) 频影 (音) 像电子档案、各种实物档案等;“献”一般是指还健在的重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人或知情人, 如历任老领导、老教师, 历届老校友、毕业生等。可见, “献”是人而不是物, 这是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口述历史、自传、回忆录等是对校史的重要补充和最有价值的佐证, 这又是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的。

校史具有教育及文化意义, 自不待说。每一所学校的校史都有为学子们所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华章;每一所学校的校史都有值得学子们终生为之魂牵梦绕的地方;每一所学校的校史, 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教育史的组成部分, 说是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教育史的缩影也不为过。

校史是连续的, 不可分割的;是客观的, 不容许被篡改的, 尤其是不能被强制遗忘的。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说:“多建一所学校, 就少建一座监狱。”而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说:“你每关闭一所学校, 你就必须开设一座监狱。”这两位大文豪, 一老一少, 来自不同国度, 好像是站在中国的春晚舞台上同台给中国观众表演相声, 就是不知道国人能否听出其中的幽默来。现如今国内中小学校撤并已成家常便饭, 在这股大潮的强力冲击下, 该撤并的与不该撤并的统统撤并掉了, 这跟旧城改造式的“强拆”不是一个路数吗?拆掉的、撤掉的是什么?只是看起来有些破旧寒酸的校舍吗?只是被某些人当成包袱累赘的学校吗?不!表面上看, 拆掉的是一座座校舍, 撤掉的是一所所学校, 实际上割裂了历史传承, 斩断了文化脐带, 碾碎了许多人的梦想。如果老帅彭德怀仍健在, 定会顿足捶胸, 重复他那句名言的:“崽卖爷田不心疼!”

“撤并”的本义是“撤”与“并”, 不能只强调“撤”而忽略了“并”, 在我看来, 一个“并”字足矣。“并”的意思是“合”, 是“汇聚”, 而不是消灭、消亡。一所由几所学校合并成的新学校, 至于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 即便用的是原来某所学校的名字, 这所新学校也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所学校了, 截止到眼下这所新学校的校史就是原来每一所学校校史的合集, 少了谁都是残缺的, 少了谁都不行。一所老校的校史犹如一条大河, 正因汇聚了数条涓涓细流才成浩荡之势, 流淌的是岁月沧桑, 是不朽的教育传说。个中道理, 作为合并后新学校的校长必须明了, 嫌贫爱富之心不可有, 厚此薄彼之为不可取, 要一视同仁, 一碗水端平了, 懂得珍惜这一笔笔厚重的精神财富, 这也许正是再造学校的难得一遇的契机。我们看到有的校长对于并入学校和教师畏惧如虎, 整天如防贼一般加以防范, 想方设法欲抹掉一切痕迹和影响, 要么只字不提, 要么极尽贬损之能事。这样的心胸能办好学校吗?这种作为能算得上明智吗?“忘记了历史, 就等于背叛”。这样一所连首任校长的名字都能忘记的名校, 又会是一所什么样的名校呢?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上一篇:工厂配电技术教学改革下一篇:高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