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教育失衡(精选6篇)
学校德育教育失衡 篇1
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教育失衡与反思
筅江苏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周汉锋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 师生互动日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一、化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涵义
化学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 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和学生全体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对话、互相理解和互相作用的过程,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化学课堂师生互动就是保持四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 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防止人为的“生态破坏”, 但在实际教学中“生态失衡”的现象屡见不鲜。
虽然师生互动的理念响彻多年, 但若亲临化学课堂或对部分师生进行座谈, 不难发现师生互动还流于形式未见实质。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失衡现象作一剖析。
二、化学课堂师生互动中的失衡现象
1. 互动方式单调, 多师生之间的互动, 少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互动中, 直接参与的主体只有两种, 即教师和学生, 其中学生又以个体、小组和全班存在。如将他们加以不同组合, 就可以把师生互动扩展为八种类型:师班、师组、师个、生生、生组、生班、组组、组班的互动。前三者是师生互动的直接表现, 后五者是师生互动中的间接表现, 也称为生生互动。
在当前课堂教学中, 互动的主要方式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生生之间则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两者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在师生互动中, 又是以师班和师个的互动为主导。小组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成为实质性的具有互动价值的功能实体, 故师组互动也鲜有体现, 生组、组组的互动则更为缺乏, 只有在化学分组实验中体现较多。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 班级授课制本身所蕴涵的广泛的社会关系没有受到充分的关注, 每个学生只和教师发生联系, 学生之间还没有形成有实质性联系的整体, 学生之间的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还没有作为真正的教育力量自觉地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
实际上生生互动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积极性, 让学生在“同伴文化”的合作交流中发生思维的碰撞, 对学生主动建构化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体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互动对象不公平, 多优势群体的互动, 少弱势群体的互动
在师生互动中, 教师并非对所有学生投入同等的情感态度和给予同样的互动机会、内容, 而是对不同类别的学生采取“有差别的待遇”。与教师互动的对象往往是成绩优异、表现优秀的学生或者是学生干部, 甚至受家庭背景、性别、座位等因素所左右, 这类互动对象称为优势群体。
不公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互动机会的不公。教师倾向性地选择互动对象, 这在课堂提问中有明显的体现。即使在提问率较高的课堂上, 有的学生在一节课中多次被提问, 有的则无人问津。 (2) 互动时间的不公。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教师在与学业失败者的言语交往中, 往往缺乏耐心, 较少给他们思考和充分表达的机会, 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 而在与学业成功者的言语交往中, 往往表现出更大的耐心, 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 (3) 互动内容不公。教师一般倾向于让成绩差的学生回答“判断性”、“描述性”较强的简单问题, 而让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论证性”较强的复杂问题。 (4) 互动关系不公。在与学习成绩优异者互动时, 更倾向于民主, 多采用肯定性和鼓励性的言语, 对他们表现出较高的期望, 而对学习成绩差者, 更倾向于专制, 多带有否定性和控制性的口吻, 甚至存在侮辱现象。
化学课堂的师生互动中, 应该消除对互动对象的偏见, 坚持教育公平、人人平等的原则, 使每位学生都享受参与的权利和责任, 避免成为制造和扩大学生两极分化的“罪魁祸首”。
3. 互动内容不广泛, 多认知互动, 少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
按师生互动中侧重的内容, 一般可分为三种:认知互动、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最注重的是认知互动, 其次是行为互动, 而最忽略的是情意互动。由于传统教育体制下升学指挥棒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 在现今的化学课堂教学中仍然根深蒂固, 只要熟记化学知识、大量操练习题就行, 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未受到广泛重视, 不愿多花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 更舍不得花大量时间让学生去合作和探究, 怕浪费时间和精力, 师生缺乏真诚的心灵沟通和真挚的情感交流, 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作为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 有的为了达到对学习的专制, 甚至滥用体罚等不正当行为, 压抑学生的个性成长。
因而,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将以知识本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观念改成以情意道德为本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观念, 使学生知情意得到全面发展。
4. 互动情境不和谐, 多非合作性互动, 少合作性互动
化学课堂教学中, 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境存在着一定的不和谐音符, 他们之间的不合作成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既表现在教师一方, 也表现在学生的一方。从师生互动角度来看, 教师为了达到对学生的控制, 不是采用民主的方法, 而是常采取高压政策, 制造和激发了学生的敌视和对抗, 学生轻则表面屈从而内心抵制, 重则与教师发生正面直接冲突, 导致出工不出力的恶性局面。从生生互动角度来看, 课堂中的交往主要表现为个体独立式和相互竞争式, 而互助合作式的成分较少。个体独立式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部分学生知识基础和交际水平的障碍, 导致自信心下降, 产生自闭心理, 也可能是部分优势学生独断专行, 自以为是, 缺乏与人沟通的习性。相互竞争式可能是争强好胜或平时矛盾所致。
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认知结构, 搭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尽量做到异质互补, 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交流与合作情境, 采取民主的手段, 充分发挥情感的教育力量, 消弭消极因素, 使合作与竞争相得益彰,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5. 互动深度不有效, 多表面性互动, 少实质性互动
不管是在大量的师生互动还是量少位微的生生互动中, 都广泛存在形式化, 为了互动而互动, 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深层次思维, 这实质上是一种“虚假互动”, 根本不具有教育性或教育性很弱。究其原因,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生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丢失大量光阴, 影响了信息量的灌输, 不管学生的承载能力, 深信“喂得多, 吃得饱”的谬论。另一方面, 部分教师误认为“师问生答”搞得越热闹, 互动就做得越出色, 但这仅是互动的一种表面形式。在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中, 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 强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缺乏观点的交锋和思维的碰撞, 少见激烈的辩论和强烈的反驳, 因而这不是一种有效互动。有些互动问题过易, 无需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凭个人记忆就能轻易解决, 进行交流和讨论只是流于形式和过场而已, 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应根据学生实际, 精心设计难度适宜的爬坡性问题, 同时为学生知识的建构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 尽量把师生互动搞得表面繁荣而不失内涵,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
针对上述化学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五种失衡现象, 急需为我国化学课堂教学重新“把脉”, 找出应对之策。
三、互动失衡的反思与对策
1. 从观念入手,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角色观、师生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从思想认识上进行武装, 了解先进的教学理念是顺利开展师生互动的前提。教师要注意转变“角色”, 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习者、引导者、促进者、研究者等角色。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 是一种互相对话、包容和共享的关系。交往互动才是教学的本质, 要改变传统的被动授受式学习, 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具有社会性, 师生互动是重要的体现形式。
2. 掌握师生互动策略和方法, 了解师生互动的有关教学模式
掌握了师生互动的策略和方法, 即拿到了开启师生互动的钥匙, 为师生互动的贯彻执行从行动上指明了方向。创设良好的合作竞争氛围, 做到教师期望和学生期望的合理一致, 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效能感, 并建立适当的动力激励机制, 为师生互动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同时尝试一些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筛选出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欣慰的是目前有一大批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已涌现出来, 笔者曾在硕士论文中构思了化学“问题———互动”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沈贵鹏.初中课堂口头言语互动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4 (1) :48~50.
[2]郭华.教学交往研究的教学论意义.教育科学, 2001 (2) :22~24.
学校德育教育失衡 篇2
高中教育发展失衡现状及其对策
作者:尹志东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在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中教育中,教育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人才素质的高低,也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中教育;发展失衡;现状;对策
一、高中教育发展现状
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失衡现象,严重影响了高中教育健康长远的发展。具体来说,高中的教育发展失衡现状主要表现在:
1.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源具有失衡问题
(1)由于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导致对高中教育的经济投入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相比有所减少,导致了高中教育经济投入失衡。(2)高中教师的师资力量跟不上社会和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造成了高中师资力量发展失衡。(3)高中学校数量没有在义务教育普及情况中得到相应的增加,造成了高中发展的失衡。
2.教育区域资源具有失衡问题
(1)在城市的高中教育中,贫富悬殊过大,人们获得高中教育资源和机会往往不对等,造成了资源的失衡。(2)在农村的高中教育中,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太健全,而农村高中教师也随时准备着跳槽,这就给农村的高中教育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二、高中教育发展失衡问题的解决对策
1.发挥政府的作用,提高政府的教育均衡意识
高中教育的发展问题,政府具有重要的责任,对于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提高政府的教育均衡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中提高教育经费的比重,并提高高中教育的经济投入。(2)在高中教育经费中除增加政府的经济投入,还要发挥社会团体、个人家庭的作用,更好地分配高中教育的各项资源。(3)要建立好相应的教育监督机构,虽然国家不反对一些高中学校收取一定的学费和择校费,但针对目前存在的收费弹性较大的问题,需要在建立监督机构的基础上加强控制,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4)鼓励和创办特色学校,弥补目前高中学校的不足,促进高中教育均衡发展。
2.改革和健全高中的教育体制
要在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改革好和健全好高中教育体制。(1)要坚持多元化的办学机制,鼓励民办教育发展。例如,政府可以在政策和经济投入上扶持民办教育,让更多的适龄学生可以加入到高中教育的行列中来。(2)要完善投资机制,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机制,解决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正因为投资机制不完善,才导致了更多的高中学校依靠高学费来满足,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3)要建立起高中学生的资助体系,将高中教育归入公共财政体系中来,通过奖学金、勤工俭学、减免学费等来保证高中教育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教育失衡之原因浅析 篇3
【关键词】教育失衡原因浅析
实现教育公平即是中央高层对教育的要求,也是平头百姓对教育的期盼。但就目前教育状况而言,至少存在十方面的不公平,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从理论上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经济实力的软着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以及汶川、玉树、云南等天灾的应对无不昭示中国综合国力的迅猛发展。但是为何在教育方面偏偏就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众所周知实现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这难道有悖于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悖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方向?恰恰相反,这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不可回避的一段路程。
三十多年来,中国适龄儿童入学率是50年前的5倍。现在的教育体系水平达到相当不错的程度。如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社会力量办学等是改革开放前所没有的。就中国整体教育水平而言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大大提前。因此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横向比较,中国现在的教育都相当了不得。如果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哪个领域成就辉煌的话,教育无疑是其中之一。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当今教育 “工作母机”的高效率运转。
至于现在上到中央高层对教育的要求,下到平头百姓对教育的不满,可以说是對教育的更高要求。这是历史发展的合理性,因为经济发展,社会前进了,必然使公民对各方面的需求会产生更高的要求。目前的教育状况,确实不能满足公民的合理要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与社会的急速转型与教育的转型不协调。
中国教育经过三十年的长足进展,经过尽可能的内在冲动之后,已经达到了一个特定上的极限。从教育原理上讲,教育的转型应该是先行的,但实际上目前中国的教育发展是滞后的。眼下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期,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资产重组、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可谓是日新月异;而教育改革的变化则是十分缓慢的,首先因为教育的周期性长,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转至少需要1520年,自然而然的不能适应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所以上到中央高层的要求,下到平头百姓的不满,都是对教育的历史性新需求之体现。
二、教育公平不等同于教育的平均。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公平绝对不等于平均,这是两个极容易混淆的概念。公平是在满足激励、满意、保障的原则条件下,承认合理差异的存在,而绝对的平等,在中国则和“人民公社” 时期的大锅饭相等同的。因此说教育公平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平等。九十年代以前人们的要求是“人人有学上”,而现在人们的要求是“人人上好学”。不言而喻,就是要求别的孩子能考满分,我的孩子也应该考满分。试想这种绝对状态下的公平,不仅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就是在发达的美国、日本也是不能够实现的。例如在荷兰因为国家小,人数少,只能采取“复式教学”的授课方式,学生随意流动,教师只是按自己的计划授课。在这种情况之下教育的公平又将如何实现。
三、教育构成因素的变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在社会生活中比重的提高。构成教育的两个大因素产生变动:一个是教育投入已经进入市场,不仅政府对教育有投入,个人对教育也要有投入。既然有投入,就产生了买商品一样回报。因此依据个人对教育投入的大小,相应的就能够得到一种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这其中不仅有物质的投入,同时也有精神的投入。例如,智力水平和家庭条件相当的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学生的家长给孩子请家教,加大孩子知识的积蓄和储备;甚至抽时间、抓机会和孩子进行交流、引导;而另一个学生的家长误解教育只是学校的事,孩子在家听之任之。可想而知两者的教育结果肯定截然不同的。再者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始终是属于社会的第二次分配,再加上我们教育政策滞后、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受教育的机会、权利和结果就呈现出了不公平的一面。作重要的是中国的教育已经开始投入到国际的大环境中,我们的每个学校,不止于在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坐标内比较,而是在一个世界大格局内比较好坏。比如这几年享极盛誉的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衡水一中等基础学校,以及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大等高等学府的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把学校的这两大因素综合成一个大背景就是个人对教育投入有了相当大的选择范围和回报的可能性。浅言之,就是说你有丰裕的收入,不想多花在其它消费方面,只想用在教育消费方面,那就可以买到你想要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下的一种公平,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学校德育教育失衡 篇4
(一) 财政分权的理论
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和支出责任范围, 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财政分权的核心是地方政府在执行经济计划和预算、管理本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财政分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政府对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益, 增强了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地缘优势, 因地制宜地行使政府职能。
以蒂伯特 (Tiebout, 1956) 、施蒂格勒 (Stigler, 1957) 、马斯格雷夫 (Musgrave, 1959) 和奥茨 (Oates, 1972) 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财政分权理论认为:地方政府相对于中央政府更加了解当地居民的偏好, 在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时, 地方政府更加具有信息优势和更有效率, 并能借此改善地方的社会福利。但是, 财政分权在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以下两种机制“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各地方政府在行使政府职能时, 可以提供诸如文化、教育和卫生等公共产品。这些性质各异的公共产品带来收益所覆盖的范围会受到比如地理位置上的限制, 政府提供的各公共产品需要根据其所受益的辖区范围大小来决定, 同时确保在该辖区内费用的及时足额支付。那么, 对某种公共产品有相似偏好的人们将自动加入该地区, 这样就会形成公众自主投票—“以脚投票”的偏好机制。另外, 如果当地民众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方式来推选适合自己偏好的领导者来执政, 若执政的领导者没能满足当地选民的偏好需求, 就会面临在下次竞选中落选的危险。这种被称为“以手投票” (选民) 的选择机制能更好地激励地方政府提供更符合公众需求的公共产品。
(二) 我国财政分权的体制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了分税制改革, 分税制改革是根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来合理地确定每一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为了将事权与财权充分结合, 将税种一致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同时建立中央和地方税收体系, 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 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 硬化各级预算约束。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进一步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改革现行税制, 在统一税收前提下, 赋予地方适当的财税管理权。此次税制改革是中央政府1994年分税制后的又一力作, 同时也标志中央政府重新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分税制在对推动经济平稳发展和提高地方政府积极性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财政体制改革后, 也带来了某些不利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财政分权的研究不再仅局限于财政体制本身的问题, 而更多的转向实施财政分权后对社会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财政分权后对高等教育投入所产生的影响。
二、地方高等教育投入失衡分析
(一) 地方高等教育投入失衡的现状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经费仍以财政拨款为主, 但是各高校所属的层级不同, 其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也不尽相同。中央财政负责中央部属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开支, 地方财政负责地方高等院校教育经费的主要部分。不论是历史原因还是地理自然条件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最终都致使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 从而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就千差万别, 故拥有不同经济实力的地方政府在对其所属高等院校经费的支持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本文选取上海、山西和贵州作为样本来分析高等教育支出情况有何差异。
(1) 选样说明。上海地处我国长江入海口,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历史悠久, 经济发展迅猛, 属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代表;山西地处我国中部, 经济发展以矿产资源为主, 但是水资源缺乏;贵州位于祖国的西部, 虽然自然资源丰富, 但是受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 发展亟待大幅提高。本文在样本的选择上, 考虑了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后, 比较此三个省 (直辖市) 地方政府对高等教投入的现状。
(2) 地方高等教育投入失衡的现状。如表1所示: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年鉴 (2009卷) 》。中国财政杂志社出版.2009年12第一版;《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8》教育部财政司, 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其中部分数据根据年鉴本文作者计算整理而得。
现状一:东中西部高等教育投入差别显著。从表1中分析可以得到, 上海作为我国的第一大城市, 虽然其高等教育支出占本级政府本年财政支出的比例略高于山西的同指标数值, 其相对数仅高于山西的1.1%;但是这个指标的绝对数差异却是巨大的, 上海的指标高于山西的1.5倍。同理, 山西的高等教育支出占本级政府本年财政支出的比例也略高于贵州的同指标比例, 其相对数仅高于贵州的1.0%;与上海和山西的数据相比, 山西与贵州的差异却比较小, 山西的高等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仅高出贵州同指标的将近2000元。当然, 若将上海与贵州相比差异更加悬殊。上海的高等教育支出占本级政府本年财政支出的比例是贵州同指标的1.73倍, 绝对数相差17133.66元。另外, 从表中不难看出, 越是发达地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越大, 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而且从所选取的样本来看, 三个省 (直辖市) 由东到西表现出来的经济发展规律是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递减、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依次减少。
现状二:同一省 (直辖市) 内部投入失衡。从表1中还可分析得到, 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所占的比重越小, 相比较同一地区内部工业商业金融等事物占本级政府本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和农林水事务占本级政府本年财政支出的比例, 例如山西和贵州的上述两项指标值分别为6.9%、8.3%和5.6%、11.55%, 两省高等教育支出占本级政府本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2.6%和3.6%;因此可以总结出, 经济越发达越有实力投资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如表中的上海财政支出总额中对高等教育的支出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处于中等的水平, 而不是另外两份省份对高等教育支出所占的比重处于表中三个指标数值中的最小值。
(二) 地方高等教育投入失衡的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
(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方财政投入差异大。新中国自成立以来, 我国教育发展依次受区域均衡和区域重点发展两种经济发展机制的影响。在区域均衡经济发展机制的影响下, 全国对教育的投入实行统一的财政制度, 此期间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差距并不显著;自从实施区域重点经济战略, 尤其是实施分税制后, 东部地区经济优先得到发展, 这些东部省份在经济发展后有更多的财政投入教育领域。表2列示了2008年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财政支出情况, 其中从表中不难发现, 在我国东部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均财政支出明显高于中部乃至西部。例如山西的人均财政支出只是上海的1/3.58, 贵州的人均财政支出只是上海的1/4.96。北京、上海和天津的人均财政支出位于前列, 而其他省份人均财政支出从中部到西部依次呈递减式分布。从表1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财政支出总额、人均财政支出和高等教育支出占本级政府本年财政支出的比例三个指标有内在的关系即财政总支出越大, 人均指标就越高, 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越大。因此, 在人均财政支出越高的省份其对本地区高等教的投入也越高。
(2) 官员考核机制扭曲高等教育的投入。当前, 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国工作的重心, 官员的考核机制紧紧围绕着GDP等经济指标, 部分地方官员为了实现自己的仕途目标, 官员们更热衷于投资于经济发展见效快的工业农林金融交通等方面, 即使是这些投资对当地来说是掠夺性开发;而不愿把更多的财政投入见效周期长的教育方面。这种现象往往会造成每一届地方政府都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而轻视公共产品投入的现象。
(3) 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易产生对教育投入“搭便车”的行为。在财政分权的背景下, 从总体上看, 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会拥有更多可以支配的资源, 地方教育部门相应地获得更多的经费, 自然会有利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另外, 由于教育是一种公共品,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居民可以从邻近地区获得高质量的教育, 这样会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出现“搭便车”的心理, 采取“搭便车”的行为, 从而就会变相纵容本地政府降低对本地区教育的投入, 同时将本地区原本用于教育经费的支出转而投入到经济效益见效快的行业。
(三) 地方高等教育投入失衡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
(1) 继续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 缩小地区差异。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的相继实施, 中西部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但是由于中西部尤其是西部经济发展起步晚, 加之缺乏人才、科技落后等因素的制约, 目前经济发展仍然远远落后于东部省份。教育投入的增加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只有本地区经济获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教育的投入才会获得更大的提升。继续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是调整高等教投入失衡现状的根本方法。
(2) 完善官员晋升机制, 优化高等教育的投入。教育发展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育会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 对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它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滞后期, 因此要改变地方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而轻视公共产品投入的扭曲局面, 就必须完善官员的晋升机制, 不能只把经济发展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唯一晋升指标, 要把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地方官员的考核目标之一。
(3) 加大监督力度, 建立增加教育投入的激励机制。“按照中央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的要求, 建立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形象, 落实公众的知情权, 从而给地方官员施加‘多目标’压力, 改变地方官员追求经济增长的单一目标, 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地方政府在制定其财政预算时, 充分发挥全民监督的意识, 按照《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 保证教育投人的比重不低于规定指标;同时考虑试点实行对增加教育投入的激励机制, 提高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积极性, 促进地方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人, 杜绝地方政府的“搭便车”行为。
参考文献
学校德育教育失衡 篇5
【众说现象】
李雯(职员妈妈):在我的印象中,女孩本该是中规中矩的小淑女,可我家五岁的丫头却唱起了彻头彻尾的反调,简直是名副其实的“女汉子”。先从穿衣打扮来讲,简单舒适的运动服是她的最爱,从来不喜欢穿花花绿绿的裙子;提起活动,女儿是“超级活力型”,喜欢爬山、“蹦极”、跳高之类的剧烈运动,凡是刺激冒险的游戏,她都想尝试尝试,因此和不少男孩子打成一片,玩伴里几乎没有女孩的影子。唉,大胆泼辣的女儿与我心中的小淑女形象大相径庭,真是苦不堪言。
王婷(单亲妈妈):六岁的儿子是我一手带大的,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子成了典型的“娘娘腔”。整天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说话总是慢条斯理的,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遇到一丁点的困难,就悄悄地抹眼泪,压根没有男子汉的坚强。平日里见到生人,儿子的第一反应就是往我的背后躲,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尤其欠缺。久而久之,儿子的性格也变得怯懦多疑,望着闷闷不乐的儿子,我的心底有着说不出的忧伤。
陈刚(教师爸爸):吾家有女初长成,却是大大咧咧的“女汉子”。亮亮的嗓门,憨憨的性格,简直跟男孩子没什么两样。尤其到了周末,女儿连个招呼也不打,就悄悄地跟同伴去玩耍,到草地里捉蛐蛐,爬上树干摘榆钱,池塘边里摸蝌蚪……玩个没完没了,还弄得一身衣服脏兮兮的。为这些,女儿没少挨批评,但她完全不放在心上,每天依然风风火火,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原因剖析】
任小珊(幼儿教师):幼师多女性
目前,幼儿教师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是不争的事实,幼儿男教师甚至不足两成。
在几乎清一色女教师的培养下,男孩已然缺乏了阳刚之气,在日积月累的熏陶感染下,还渐渐地模仿女教师的言行举动,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个“小伪娘”。相反,对于女孩子来讲,语言能力与协调力相对优先发展,再加上对女教师的崇敬与青睐,她们便会逐渐表现出强势的一面,很多女孩子都成了女教师得力的“小助手”。于是,幼儿园或小学“阴盛阳衰”的局面就变得极其普遍,不足为奇了。
李洪亮(家庭教育指导师):父爱多缺失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永远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社会世俗的大背景下,通常“男主外女主内”,教育孩子几乎成了妈妈们的“份内事”。妈妈们柔弱的性格,缺乏担当的特点,在孩子的成长中会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因此,不少妈妈养大的男孩子变得胆怯懦弱,缺少了父亲的果敢与坚韧。更有甚者,不少女孩子竟然乐意在妈妈面前扮演父亲的角色,处处不甘示弱,本意是做妈妈的“保护神”,却不料自己成了威风的“女汉子”。
陈红霞(心理咨询师):孩子多富养
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条件变得宽裕,养尊处优中的孩子也产生了性格的反向发展。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些处处有家长遮风挡雨、缺少意志的磨炼、宠爱中的男孩,很容易形成“伪娘”性格。同时,对孩子有求必应,事事纵容,天性活泼的女孩从中“钻了空子”,就成了剽悍的“女汉子”,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全然不顾及父母和他人的感受。看来,富养也是家庭教育不可轻视的“隐患”。
【专家建议】
许美琳(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学前教研室主任)
开展游戏是性格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如今的许多孩子不懂得与同性交往的技巧。在课余或周末,不妨组织家庭游戏小组,邀请一些同性别伙伴一起郊游,或是开展竞技比赛活动等等。在特有的环境中,孩子自然会找到共同的“兴趣点”,在彼此的交流游戏之中,就会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比如女孩子学得文明礼貌,男孩子变得勇敢坚强,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缺陷就能得以最好的弥补。
卢琼(儿童教育专家)
每个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终身老师,一定要有明确清晰的性格定位。比如在教育男孩子时,父母经常夸奖身边的女孩子,则会带给孩子错误的暗示信号,从而让孩子向反的方向发展。每个孩子,对于父母来说,都是唯一的,不横向比较,不一味攀比,“尊重孩子的性别需求,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才是家教艺术的上乘之策,才是引领孩子一生走向幸福的要诀。
学校德育教育失衡 篇6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教育;社会分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教育相比于农村教育一直是国家教育优先发展的对象,在重点学校、择校等环境下,农村学生再难以通过教育来实现身份的转变和社会流动。有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个人地位的最主要因素。在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方面,城市和农村呈现出不均衡的二元结构。
一、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概述
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人们通过受教育来实现社会层级的流动。学校教育通过制度的安排将来自不同阶层的人员安插到相应的社会位置上,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在促进社会成员的社会流动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由先赋性因素到自致性因素
在过去传统的自然经济时代,社会分层的标准主要是家族声望、门第高低等继承父辈的先赋性因素而决定,如今教育已经取代先赋性因素并成为社会流动、分层的决定性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流动、晋升已然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出身、背景转而倚重个人的实力,社会成员的自致性因素更为重要。如此一来,通过教育来提升自己进而实现向上流动成为主流,决定社会流动的因素也由先赋性因素到自致性因素。
(二)教育成为向上流动主要方式
建国以来,我国的发展路径更加的重视工业和城市,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和农村日益分化鸿沟持续加大,加之种种外部因素阻碍,农村人口难以在城市中立足,即使成为城市的贡献者者也很难融入城市,农民提升社会地位的难度加大。
由此,对农民来说通过教育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是改变其身份、地位的唯一渠道。对农村孩子来说,教育是融入城市和提升地位的唯一道路选择。
二、农村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弱化的原因
(一) 教育制度的城市化中心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以城市教育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使农村学生通过教育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受制于国家政策,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严重失衡。研究表明,重点高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存在严重的阶层分化,私营企业主家庭背景的学生在重点高中生中所占比例为11.79%,明显高于他们在社会总体中所占的比例,个体工商户所占比例高出了9.57%,相反,来自农民家庭的学生比例比该阶层的社会比例低了44.83个百分点。城市的重点高中因其具备了优质教育资源,毋庸置疑为学生和家长的所青睐,但是高额的择校费以及农村的薄弱的基础教育水平使得只有少数农村学生能享受重点学校教育资源。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
1999年起连续多年的大规模扩招致使自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就业率和起薪逐年降低,“大学生蚁族”、“大学生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等现象表明高等教育难以为底层青年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开辟道路,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趋于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文凭的竞争力变弱,高等教育之于农村学生的地位价值下降。农村内部产生“新读书无用论”之说,正因为进入普通院校难以改变底层地位,直接导致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失去了热情。
(三) 教育制度改革的市场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制度改革逐步市场化,学生之间的竞争不只反映在是在学习和能力上,更多的也反映于其所掌握的教育资源、人脉关系等等。同时,个人教育、职业与社会地位的相关性由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决定,但是当前市场机制形式上的平等不但没有消除农村学生在教育和职业选择中的不平等,甚至使这种不平等更为加强,农村学生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机会也大大降低。
三、平衡城乡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新选择
(一)坚持公平教育价值取向
要改变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二元结构,其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政府的再分配功能,从制度上保障教育的公平性。传统教育制度的设计过程中忽视了不同学生的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致使教育功能与学生期望不对等。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对教育功能的期待不同,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融入城市并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学校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应提供两个方面的帮助,一是为农村学生未来的城市生活提供知识和素养支撑;二是能为成绩优异学生提供良好教育实现其社会地位的提升。
(二)试行偏远农村移民搬迁的新方向
教育对农村学生向上流动的功能越来越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教育的二元结构。
我国自2001年正式开展撤点并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许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在执行中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对农村小学开展“一刀切”式的撤点。一些偏远地区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安全隐患增加使得其辍学率不断增高。农民搬迁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新思路,在全国设立试点是可行之道。2011年5月,陕西省启动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把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240万山区群众搬迁转移到安全宜居地带。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调查显示,55.4%和35.5%的移民在搬迁后认为子女教育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和有所改善。在教育二元结构下,偏远山区农民搬迁到城镇有利于子女享受与城镇学生同等教育资源,再辅之于国家政策的扶持才能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发挥教育对农村学生向上流动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陆学艺,等.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87,19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