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关系

2024-06-14

供需关系(共8篇)

供需关系 篇1

城市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的失衡是影响城市交通发展首要因素,也是阻碍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缘由,因此,城市交通供需平衡一直是交通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前人研究城市交通供需平衡主要从城市交通供需总量平衡着手,研究交通需求预测交通总容量两方面,却很少考虑供给与需求之间动态影响关系,即供给在某些方面制约需求,而需求也正面的影响供给。城市交通的供给与需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个因素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探讨城市交通供给和需求之间动态关系,对于促进城市交通供需结构合理化,调节城市交通供需平衡,提高交通系统综合效益,促进城市交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1 城市交通供需平衡含义

交通供给是指为了满足各种交通需求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例如道路、车辆、车站、各种交通组织和服务等;交通需求是指出于各种目的的人或物在社会空间中进行位移的需求。供需达到平衡的最佳状态通常被理解为:道路网的总体建设规模恰好满足道路交通出行需要的要求,即交通路网总容量和交通需求总量相近或相等。实际上,路网容量是一个理论值,该值在实际中的发挥水平还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路网等级结构、路网布局结构,以及路网等级结构供需平衡、路网布局结构供需平衡、交通方式结构供需平衡等因素相关。除了路网等交通硬件设施影响交通需求以外,交通服务的软文化,包括交通服务水平、企业文化、政治经济等也是影响交通供需平衡的重要内容。

路网容量供需平衡既体现在各种结构供需平衡中,由于它们串联组成道路交通供需平衡的全部内容,是实现影响道路交通平衡的主要内容。只有路网容量达到供需平衡,才有可能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平衡;路网等级结构、布局结构和交通方式结构供需平衡居于支配地位,起辅助作用,各供需平衡的关系如图1。

2 城市交通供需平衡系统分析

2.1 基于供需平衡城市交通动态联系

城市交通供需动态联系主要指,交通供给能力和条件与交通需求内容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动态状态的现象;指各子系统的因素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城市交通需求和供给的动态关系应随实际情况而论,相互之间的关联本着客观相连的原则,构成有能动性动态系统。

从交通需求角度看,自行车、步行一般走适合短距离出行,走支路多;自行车、公交、摩托一般适合中距离出行,走次路、主干路;公交、小汽车一般适合长距离出行,走快速路的多。影响交通需求的因素较多,例如,道路等级、路网布局结构、政治、经济、文化。今年是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博览会期间的上海交通势必较繁忙,交通需求量受文化影响短时间内增加,然而,2009年甲流较严重时期,出于健康考虑,城市交通需求总量相对轻松点。从交通供给角度看,安全、迅速、便利、经济的交通方式更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以其安全、迅速等优势从其它交通方式中吸引更多顾客,而生活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小汽车。

例: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占劣势,交通分担效率低,而且,私人小轿车数量快速增长且使用率较高。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相对落后,公共交通优先权的实施存在问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功能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多数人们的需求,因而公共交通分担率比较低。例如在西安市,2006年底市区居民日出行量据统计已达到740万人次,其中市民出行乘坐公交车的比例只占到25%左右,其它为自行车、小汽车、摩托车、步行、出租车等,乘坐公交的比例明显偏低。另一方面,我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使汽车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日常交通工具,截止2010年,北京市仅私人汽车大约有329万辆,如此多的车辆给公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同时,我国私人汽车的使用率极高。北京和其它城市相比,北京机动车使用率高得多,每辆机动车的年平均行驶里程是其它城市的4倍左右,导致小汽车道路使用率为67%,只承担15%客流量,效率极低,我国机动车拥有率低的城市要比拥有机动车率高的一些国外城市拥挤。交通供给与需求动态关系及影响因素如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城市交通方式的多样化、竞争化发展,不同方式的交通需求量随时在变,掌握这些特点有利于优化交通供需系统。

城市交通动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城市交通供需系统内各个主体原有的各自不协调的、不全面的运作模式,合理将供需系统内部各主体功能结构与运作模式有效的动态反应,保证城市交通供给方式多样性,提高城市交通有效供给能力,促进城市交通建设结构更加合理,有效地满足交通需求。

2.2 基于交通供需动态平衡提出优化城市交通供需平衡措施

2.2.1 协调路网布局,改变出行分布

根据我国当前的交通需求特征,本文推荐采用的交通策略是由多中心组团式城市中心开发模式以及面向公共交通的模式两者相结合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多中心组团式开发模式。多中心、组团建设意在改变城市单中心的空间结构、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缩短居民的通勤距离、减少“生活性”交通。面向公共交通的土地利用模式是一个布局紧凑的、功能混合的社区,以一个公共交通站点为社区中心,通过合理的设计,鼓励人们较少地使用汽车,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从而改变城市居民出行特征。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多中心组团式开发模式重点要布置以中心组团为中心的、连接组团的放射状及网状快速公交线路网,在外围组团,在公共交通线路的站点设计具有吸引力、功能良好、适宜步行的高密度、紧凑发展的办公、居住和商业综合体的混合功能组团,这些组团与中心组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完全依靠于中心组团,并能大幅度提高其他组团用地的不等价性。此外,加快其他组团的发展,确实能减轻城市中心区就业、交通、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鼓励多种交通方式并行发展,城市交通方式如图3:

2.2.2 基于供需平衡的需求治理

要解决我国城市交通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以前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做出了许多的努力,其效果却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城市道路供给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增加供给,而且根据当斯定律的推倒,新建的道路设施很可能会引发更多交通量,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还可能出现同样的交通问题。按此推理,倘若对需求总量没有宏观调控,那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永远滞后于交通需求的增长,道路设施规模无法满足出行的需要。采取持续、大规模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来缓解交通问题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如果道路系统的供给建设不能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仅仅满足出行需求目标,则可能导致交通结构供需的失衡、交通拥挤。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城市路网建设基本完善,可为道路建设的土地面积紧张,新建道路时间长,而交通需求治理投入少,见效快,要从根本上解决交通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必须充分运用市场经济学原理,将交通需求治理作为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用加强城市交通需求治理的思想来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3 结语

本文基于交通供需平衡的城市交通供需作了动态关系分析,分析了城市交通供需平衡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供需平衡提出了促进供需平衡措施,即分别从城市交通供给平衡和城市交通需求平衡角度改善和优化城市交通供需系统。

摘要:在城市交通供需平衡分析基础上,分析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联系,初步构建城市交通供需动态平衡模型,指出城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功能相统一、供需因素动态相互影响下交通供需达到平衡最佳状态。为构建交通供需平衡,提高交通系统总体效益,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等问题提供思想策略。

关键词:城市交通,供需平衡,动态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小江,等.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周晶.城市交通系统分析与优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黄海军.城市交通网络平衡分析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关于职业教育供需关系的理性思考 篇2

姜大源,1946年生,湖北武汉人。他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后在煤炭部天津煤矿专用设备厂任工程师。上世纪80年代初,他曾作为亚琛工业大学访问学者留学德国;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他又在波恩任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二秘、一秘。1992年,当他在德任职期满回国时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大惑不解的人生选择:这位早已年逾不惑的“海归”不但要求到教育部门、到职业教育系统工作,还拿着到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司工作的调令来到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报到。他坚定地认为,中国要建立起像德国那样令人神往的职业教育体系,就必须有自己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几年后,随着他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一些成果在业内产生影响,人们对他当初的选择才开始有所体察和理解:“对迅速发展的中国职业教育事业而言。少一位官员也许无足轻重,但是能够产生一个思想领跑者,其价值却是无可估量的。”(于志晶、姚树伟:“一部关于职业教育的创新之作”,《教育文摘周报》2007年6月27日)而这时,他却又以参赞的身份再赴德国,在出任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柏林分中心主任的同时继续对德国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更加系统的深入研究。

2001年,再次“海归”的姜大源先生又回到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任所长助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后又兼任上海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主编。他先后主持完成了从“八五”到“十一五”期间多项教育部重点课题,在各类国家级或社科核心报刊发表教育研究文章300多篇,并著有《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等专著,还曾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的专访。如今,年过六旬的姜教授依然精神焕发,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全国各地,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摇旗呐喊,为职业教育理论创新不懈追求。他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观”、“说”、“论”、“辨”,被认为是颇具新意的系统性研究成果,被评价为“架构分明,交叉对比,解惑有理,辨析有力,可谓:宏观上站在职教之外考察职教,擅于使用‘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中观和微观上深入职教之内认识职教,长于使用‘标准镜头’和‘显微镜头”。(栾学钢:“夜读偶得”,新浪博客2008年4月2日)下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这位资深的职业教育研究专家是怎样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对职业教育领域里的“供给”与“需求”关系问题进行理性辨析的。

所谓“供给”,其经济学解释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该商品的数量。而所谓“需求”,其经济学解释则是指在某一时期和一定市场上,消费者按照某一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作为“看不见的手”,在商品市场上可以自动调节“供给”与“需求”的数量,从而使市场达到均衡。在这里,不仅生产者、消费者和商品的关系界定是清晰划分的,而且市场均衡的界定也只是指“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上的均衡。

比照经济学的解释,劳动市场上的人力资源则可视为教育的“商品”。人力资源的生产者为教育机构,而人力资源的消费者为社会。

劳动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均衡,集中地表现为人力资源的“供给”——教育“供给”与人力资源的“需求”——教育“需求”在劳动市场上的匹配,也就是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相适应的状态。

尽管一方面,劳动市场上教育产出的“人化的商品”,与商品市场上企业产出的“物化的商品”,不是完全等同的:但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与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则具有与普通教育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它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就必须兼顾职业和教育这两大要素,也就是说,倘若将促进经济发展和体面就业视为具有经济功能的功利性目标,那么促进个性发展和社会公平则是具有教育功能的人本性目标。

在这里,教育功能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在经济功能目标实现的平台之上,因此有必要辩证地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对职业教育领域里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展开研究。

一、职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的存在形式

与商品市场不同,劳动市场上教育“供给”的“商品”和教育“需求”的“商品”,具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凸显社会公平的教育机会,二是承载社会服务的教育产品。

1职业教育的“供给”,指的是职业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给个人的教育机会和提供给社会的教育产品①。职业教育机会的“供给”发生在职业教育过程的起点。体现为职业教育机构招生的数量和专业;职业教育产品的“供给”则发生在职业教育过程的终点(这里的教育过程均指职前教育),体现为职业教育机构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②。

这里,职业教育机会的“供给”,是职业教育产品“供给”的基础。面向全民,正是职业教育机会的“供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而面向就业,则是职业教育产品的“供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

2职业教育的“需求”,指的是社会和个人对职业教育产品和职业教育机会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对职业教育产品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功能性或功利性需要,它发生在职业教育过程的终点;而对职业教育机会的“需求”。则是个性发展的人本性或公益性需要,它既发生在职业教育过程的起点,又发生在职业教育过程之中。

这里,职业教育产品的“需求”,是职业教育机会“需求”的动力③。对旨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产品的“需求”,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确保了旨在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机会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的行为主体

与商品市场不同,劳动市场上教育“供给”的“主体”和教育“需求”的“主体”,具有两种结构形态:一是“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的相对分离;二是“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的相对融合。

学校模式或企业模式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被视为“二元”结构:学校模式的职业教育机构是职业教育的“供给”主体,政府、企业和事业等社会机构为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是基于社会宏观层面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企业模式的企业内教育部门是职业教育的“供给”主体,而企业内其他部门则为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是基于机构微观层面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这一“二元”框架表明:学校模式或企业模式的职业教育,其“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是相对分离的。因此,

教育经济学对基于“二元”建构的职业教育“供给”与职业教育“需求”的研究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均衡调节,是两者相互博弈的结果。

而对于合作模式的职业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以及我国正在实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而言,上述经济学研究的结论并不具有完全的说服力。因为在这里,职业教育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即职业教育机会和职业教育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与“商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交织,其界定不是刚性的。传统的教育经济学只涉及一元的教育“商品”,即学生的“供给”与社会的“需求”:而现在合作模式涉及多元的教育“商品”,即专业教师的实训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提供等软件,以及企业实训基地和设备等硬件的“供给”与“需求”,因此有必要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经济学的探究。

1从教育“供给”来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的“供给”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职业院校,它既要为国家培养和提供技能型人才,又要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培训或研发、技术服务——这是国家赋予学校的神圣任务。另一个方面来自行业企业,它既要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同为企业培养和提供学生这一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教育产品:还要为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提供实训实习基地、提供兼职教师等这些现代意义上的广义的教育产品——这是发展驱使企业的自身诉求。

也就是说,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情况下,教育机构已从学校扩展至企业,企业不再只是教育产品的消费者——雇佣毕业生,也是教育产品的生产者——培养学生、提供实训教师。因此,职业教育的产品主要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并在关注个性需求情况下塑造的学生,以及实训教师和实训基地等。这意味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得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相互融合,都成为职业教育供给的行为主体。

2从教育“需求”来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的“需求”也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客观的社会“需求”,它既是行业企业对获得职业院校的教育产品的“需求”——作为营利性的生产机构,需要录用能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促进企业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也是职业院校对获得行业企业的教育机会的“需求”——为适应企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需要企业提供兼职教师并接受院校教师到企业实习。另一个方面是主观的个性“需求”,主要是教育产品即“人化的商品”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既包括个体获得教育机会的起点“需求”,又包括获得就业能力的过程“需求”。职业院校作为公益性的教育机构,应培养学生具有设计自身未来发展的职业能力。

因此,企业与学校的合作,要在满足功利性的企业需求基础之上满足人本性的个性“需求”,从而既能使企业获得“好员工”,又能使学生获得“有职业、好职业、新职业”的能力,还能使职业院校获得“双师”结构的师资团队。这意味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使得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相互融合。都成为职业教育“需求“的行为主体。

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使得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供给”与职业教育“需求”的相关性方面,大大超越了传统的教育经济学分析的范畴。可以说,企业行业与职业院校,互为职业教育“供给”行为与职业教育“需求”行为的主、客体。或者说。这是在共同利益驱动下的博弈形式的合作所带来的“双赢”。

三、职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的调控机制

与商品市场不同,劳动市场上教育“供给”的调控和教育“需求”的调控,具有两种驱动方式:一是基于市场调节的“需求”驱动,二是基于政府调节的“供给”驱动。

从哲学意义来看,“供给”与“需求”始终是一对矛盾。矛盾作为所有事物都具有的一个特性,也广泛存在于劳动市场中。职业教育的供需关系矛盾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的“产品”存在着以“供给”和“需求”的或膨胀或剩余为主要形式的数量失衡,以客观办学条件和主观教育期望的不匹配和有差异为主要形式的质量失衡,以层次和专业的或短缺或过剩为主要形式的结构失衡。以企业、院校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有偏差为主要形式的区域失衡@。由于职业教育的“商品”——教育产品和教育机会,既有明显的经济上的功利性,要得到行业企业的认可和评价,又有确定的教育的公益性,要有利于学生个人的选择与发展,因此这种供需关系失衡的调控,需要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

1中观层面的办学模式,如学校管理、招生安排和社会服务等,以及微观层面的教学过程,如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等,一要考虑行业企业的“需求”,二要考虑学生个性的“需求”,应该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实施市场调节。例如,关于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关于对口支援西部、关于实训基地建设、关于工学交替办学、关于定单培养招生和关于吸引企业入校等;又如基于职业分析的专业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实施和基于校企合作的考试考核等。就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施的基于市场调节的“需求”驱动方式。

然而,市场注重效益,政府保障公平。当市场调控过于功利,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既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又无法满足公众利益的发展“需求”而出现偏差之时,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这一“需求”偏差就必须行使指导性的“供给”驱动调控方式。

2宏观层面的教育政策。如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和经费投入等,一要考虑经济发展,二要考虑社会公平,不能完全依靠市场,需要政府的调控。例如,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占高等学校的比例应分别达到或超过50%的决定、关于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和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关于“十一五”中职生和高职生培养总量的规划、关于国家实训基地和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以及关于职业教育贫困生实行国家资助的措施等,就是对职业教育全局发展与改革实施的基于政府调节的“供给”驱动方式。

就业导向的本质作用,正是为了化解职业教育的供需矛盾。这意味着,劳动市场上的“就业导向”,就是调控职业教育“供给”与职业教育“需求”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分析企业会计信息供需博弈关系 篇3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供需博弈

企业的会计信息作为能够对企业价值运动进行全面反映的经济信息, 其本质体现了经济活动中利益相关人员知情权以及话语权。利益相关人员是企业会计信息最主要的需求方, 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以及和会计信息供应方之间的博弈与角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实际质量。而企业会计信息的供应方对于存在巨大差异, 利益相关者实际信息需求的响应程度也存在着相应的差异, 并且在供应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先后顺序。这种顺序具体可以表现为企业当权管理部门—企业权益投资者—企业债权投资人—企业内部员工—税务管理部门。对这一顺序产生着决定性影响的便是信息需要方所承担的责任和相关金融风险存在的大小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会计信息供需博弈关系影响下而逐渐产生并形成的会计行业基本信息供求秩序, 会计信息处理人员都应该以这一秩序为规范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对会计信息的供求博弈双方加以协调, 提升会计信息的实际使用率。

一、企业会计信息供需博弈关系细化分析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益相关人员在追求盈利过程中而逐渐形成的契约集合体, 根据企业自身所具备的相关资产负债情况, 企业利益相关人员可以具体划分为企业管理当局、债权人、股东、企业内部员工及国家税务机关。

(一) 企业会计信息供需博弈中信息需求方分析

根据资产负债状况, 以利益相关人员为代表的企业会计信息需求方具体包括企业债权人、内部员工、税务机关、权益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当局。其中债权人是整个企业财务资源的主要占有人员之一, 普通债权人的利益获取一般是通过企业按时还本付息和降低贷款风险来实现的, 因此与之紧密相关的会计信息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其关注的主要内容, 尤其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现金流量、资本运行结构和债务输出结构更是其重点关注的对象。而优先债权人作为企业活动的真正投资者, 只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实可靠性以及针对性加以关注。同时由于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向企业投入了相应的人力和劳动资本, 所以企业员工较为关注能够对企业基本经营状况和财务变更状况有所反映, 并与其工作绩效紧密相关时的会计信息。税务机关为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创建了一个公正、公平的外部环境, 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和会计信息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由于其在本质上代表了我国社会大众的群体利益, 所以便可以对企业的税务信息提出相关要求, 保证税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安全、可靠, 能够在校对与检查中被比较与核实。企业活动的权益投资者是企业资产中的净资产占有者, 根据其投资方式、投资内容、投资时间、投资数额上的差异可以细致的划分为主要控股股东、一般股东和大众股民。并且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 不同权益投资人之间的利益追求也不尽相同, 与企业利益关联越紧密的权益投资人对企业会计信息也更为关注, 对信息质量的需求也相对较高。企业管理当局, 就是企业的实际经营者, 则主要代表着企业的管理决策机构, 拥有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最大知情权, 对企业会计信息也能够优先获取并加以使用。

(二) 企业会计信息供需博弈中信息供应方分析

会计部门是企业相关会计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为了维持企业会计信息的供需平衡, 会计部门在会计信息构建过程中不得不对所提供信息的具体内容、数量和实际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 做到以有限的信息资源应对需求方无限的信息需求。同时, 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是企业会计部门的直接领导机构, 所以容易通过对会计信息的不良处理来对其他需求者产生错误的影响, 进而损害其他需求者的自身利益。所以为了维护企业其他权益相关人员的经济利益, 还应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为会计部门设立相应的政府监管部门, 通过相应的会计规范来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同时企业相关权益人员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承担者, 应该享受到会计部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供应服务, 从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流向等问题加以掌握。

二、协调会计信息供需博弈关系

(一) 加大我国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管制力度

在坚持企业经营活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 由政府会计管理机构和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介入信息供求双方的博弈关系, 在对双方实际利益需要进行充分了解的前提下, 立足于我国社会大众的集体成本效益来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加以完善, 并采用法律强制约束保证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 合理解决现阶段企业活动中供需博弈激化的问题。政府部门对信息披露的管制具体应该包括对会计信息质量、内容、时效性、可靠性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并且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供需情况对企业披露管制制度进行及时的革新和调整。

(二) 建立健全会计准则和相关行为规范

我国会计制度存在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外在特征, 并且这两种特征之间的内部矛盾为信息供应虚假信息的制造创造了可行的条件。所以一方面应该对现有会计制度在制定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适当的调整, 将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作为制度建立的首要目标, 对会计制度统一和灵活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科学的处理;另一方面, 应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会计制度制定经验, 对我国现有会计制度和行为规范加以完善, 尽量缩小会计政策的可选空间范围, 避免财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三) 加强外部监管, 加大执法力度

对于我国会计信息造假现象普遍存在的状况, 除了要求信息供求博弈双方在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约束下通过反复博弈逐渐形成相应的制约机制以外, 还应该通适当的外部监管和强制性惩罚从根本上对信息造假现象加以遏制。因此, 政府相关监管机关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制定出相应的行为规范后, 还必须加大执法力度, 对企业活动中的违规操作者进行严厉的惩治。需要注意的的是, 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行为要得到预期的会计规范效应, 就必须注意使信息造假者在造假活动中可能获得的利益远远低于造假所承担的风险和成本, 促使博弈矩阵在平衡线上小幅度上下波动, 逐渐使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趋向一致发展。

(四) 充分发挥产权制度在会计信息限定方面的作用

企业产权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产权和会计信息产权。对于企业基本产权来说, 其是现代企业制度功效得以顺利发挥的前提条件, 能够有效实现企业外部权益相关者对内部会计信息的监督和控制。而会计信息产权的现代化管理和明晰能够在促进企业效益成本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信息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

三、结语

由于我国现代企业实行两权分离体制, 所以会计信息必将在长时间内对企业经济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其供求博弈关系也必将在这一时期内长期存在。所以, 企业必须通过博弈关系的外在表现对博弈关系加以协调, 并在严格规范会计市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最大限度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 为企业相关权益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袁国辉.会计信息供需双方的利益博弈[J].财会学习, 2012, (4) .

[2]熊新忠.小企业会计信息供需机制研究[J].会计之友, 2012, (28) .

供需关系 篇4

一、MPV车型当前市场的基本情况

从图1的数据可以看出,MPV车型在我国的销售保持了逐步增长的稳定态势,因此,该车型在国内的市场还是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

二、MPV车型供方分析

1.MPV车型供方市场总体分析

国内目前销售的MPV车型包括十几个品牌,近百个车型,但由于缺乏自主研发的能力,市场上目前所销售的MPV车型大都使用国外生产线进行生产,因此,自主研发的MPV车型数量有限,大部分车型都同美、德、日、韩等保持着“血缘关系”。根据不同车型的尺寸和规格,现有的MPV车型可分为大型、中型、以及小型三种类型,具体的分类情况如表1所示。

2015年,我国销售量排名前十的MPV品牌如表2所示:

从表2中所列的排名前十位的MPV车型,可以看出其共有的特点,具体包括:

(1)低廉的价格

价格低廉是MPV车型占据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表2中的价格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市场上目前畅销的几款MPV车型中,除了广汽本田的奥德赛、上海通用的GL8、以及江淮汽车的瑞风价格相对较高外,其余畅销的车型价格均在10万元以下,同同等配置的SUV和轿车相比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

(2)不同排量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MPV车型不论是在价位,还是在排量等方面均进行了调整,相比传统的MPV车型,大大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比如:江淮汽车的瑞风,就有1.9T、2.0L、2.0T、2.4L四种不同排量可供消费者选择,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3)个别车型销量增长显著

从表2中的销量数据可以看出,MPV车型的增幅差别较为明显,一些MPV车型同比增长为负,一些车型则增幅不明显,而还有一些车型则增幅显著,比如: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730,2015年的销量比2014年增长了167.4%,增幅非常明显。

2.MPV同轿车和SUV的比较

为了更好地分析MPV车型的供方情况,下面将MPV车型同轿车和SUV进行比较。MPV车型选择五菱宏光2015款,轿车选择上海通用的赛欧2015款,SUV选择北京汽车的绅宝X25的2015款。之所以选择这几款车型,是因为这几款车型的价位较为接近,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通过对这三种车型进行对比,找出MPV汽车在生产方面的特点(见表3)。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统计数据

来源:汽车之家车型参数配置

从上面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价位相同的MPV车型同轿车和SUV在价格、发动机、行李箱容积、挡位个数、安全装备、操控配置、后排座椅放倒方式、座位数、外接音源接口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除了在行李箱容积以及座位数两方面占据明显优势外,在其他方面,比如:发动机、挡位个数、安全装备等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于车辆安全性能、控制性能、多媒体等方面的不同使用需求。因此,MPV车型如果不在其他方面进行改进,短期内是很难超过轿车和SUV的。

三、MPV车型需方分析

导致MPV车型在国内市场销售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于这一车型满意度和认可度不高,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方面的需求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许多中国的家庭结果都从原来的“221”向“222”方向发展,使得家用MPV车型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这里的需求并不是单纯从数量上来讲,更多的是从车辆的性能来讲。比如:消费者会对家用MPV车型提出较高的空间要求、安全要求、性能要求等,特别是安全要求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就目前国内畅销的几款MPV车型来说,价位相对较低的几款车型,比如:五菱宏光、欧诺、风光330等,在安全装置方面,大多数都是选配的,比如:五菱宏光2015款的安全装备中只有车内中控锁是标配,其余均为选配;而欧诺的安全装备全部为选配;风光330的2016款同五菱宏光相同。对于购买这些车型的消费者来说,由于无力承担选配安全装置的费用,因此,车辆在安全方面根本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保障。

2.外观方面的需求

传统的MPV车型在外观设计方面,并没有添加过多的时尚元素,加之其介于轿车与SUV之间的外观,使得许多消费者都将其误认为是小型货车或者商务用车。而一些追求车辆外观设计的消费者,特别是个体消费者,往往会因为MPV车型设计缺乏时尚感,而对其缺乏足够的关注度。

而从目前国内市场上较为畅销的几款MPV车型来看,在外观设计上均引入了更多的流行因素,能够较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车辆外观的需求。

四、MPV车型未来供需关系分析

从整体上将,虽然目前国内MPV车型的销售量以及占乘用车比例较低,短期内无法超越轿车和SUV车型。但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传统家庭结构的改变,消费者对于MPV车型的需求将会逐渐提升,而作为MPV生产企业,应当努力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提升产品的整体价值,加大产品开发深度,将MPV车型的发展向“宜商宜家”的方向进行转变,使这一车型不仅适合商务用途,更加能够满足家庭需求。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国内未来几年MPV车型供需关系进行预测,主要包括:性能、外观和内饰、以及价格三个方面。

1.性能和设计方面

性能方面,未来的MPV车型除了传统的商务用车外,会将更多的注意力瞄准家庭用车市场。既然是家庭用车,就必须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MPV车型应当具有哪些性能和配置,才能真正提高消费者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因此,未来MPV车型的发展在配置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提升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是大部分消费者购买车辆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而一些较为实用的安全配置,在轿车和SUV车型中,都早已处于标配或者选配的状态。对于MPV车型来讲,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安全配置的标配和选配水平,提高车辆本身的安全性能,满足个体客户对于安全性能的需求。

第二,提升实用性。实用性就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依据,设计符合消费者各种使用需求的装置,满足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类需求。对于MPV车型来说,除了本身的大空间、大行李箱外,更要提高车辆的实用性,比如:提供更多的多媒体接入方式、设计专门的儿童安全座椅、提高车辆的通过性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外观和内饰方面

未来我国MPV车型供需关系发展的另一趋势是通过提升设计水平,提高车辆外观以及内饰的时尚性。设计水平的高低,与车辆的实用性与舒适性密不可分,目前市场销售的MPV车型,除了基本的操控配置外,缺乏对驾驶员、乘客,特别是儿童的人性化考虑,导致许多潜在消费者的流失。此外,外观以及内饰的设计水平同样重要,通过引入最新的流行元素,提升车辆的时尚感,提高车辆对于消费者的新引力。

3.价格方面

而从目前市场上畅销的几款MPV车型来看,其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依靠低价格这一方式。低价格虽然能够满足一些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刺激其购买车辆的积极性。但是,由于低价格降低了生产厂商的收益能力,大大降低了提高车辆配置、性能以及装饰等方面的可能性。以2015年五星宏光为例,其之所以获得了MPV车型销售量第一的好成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在价格方面的优势。

五、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未来MPV车型在中国的市场上还是大有可为的。想要进一步扩大在乘用车市场上的比例,MPV生产厂商需要加大对于产品性能、配置、外观和内饰、以及价格等方面的改善和调整,要使MPV车型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车辆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同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各种类型的消费体验活动,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MPV车型,加深对于这一类型车辆的认知程度。也就是说,只有供方和需方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加深彼此的了解,MPV车型在国内市场上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占有更大的乘用车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张璐,韩慧媛.SUV或将退“烧”MPV前景可期—2013年多功能汽车市场分析[J].汽车与配件,2014,(5):69-72.

[2]钱银涛.MPV轿车市场的STP策略研究—以FT汽车企业为例[D].南京理工大学,2008.

[3]钱亚光.BAIC WEVAN M30闯入MPV市场的鲶鱼[J].经营者:汽车消费报告,2015,(11):42-43.

[4]李永钧.中国MPV市场方兴未艾[J].汽车与配件,2014,(9):75-78.

[5]王贵.国内MPV市场分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2,(11):82-83.

浅析电价上涨后的电力供需关系 篇5

关键词:电价上涨,“电荒”,电力供需,节能降耗

1 2011年全国电价上涨背景及形式分析

2011年3月份以来, 我国多省市地区均出现淡季“电荒”现象, 尤其是浙江、湖南、江西、重庆、贵州等地区其用电紧张态势依然处于蔓延状态, 各地省网分别结合各自用电负荷特性及电荒程度采取限电、让电、有序用电等措施来缓解电荒现象的持续蔓延。继湖南、湖北、山西和江苏等省电网宣告电力供应紧张后不久, 浙江、广东、重庆等省市地区也加入了淡季“电荒”行列[1]。

湖南正组织协调各产煤省份通过运煤调煤炭方式进行电力供应保障, 并发放2011年省内电煤运输专用车证 (持此证的省内电煤运输车辆可以免收车辆通行费) , 从而有效提高电煤运输效率。据相关统计文献资料表明, 2011年1~4月份, 湖南省网共购进外省电量约51亿千瓦时, 同比去年1~4月份增长了14.9%, 基本接近该省及该省与华中电网联络线路送电的最大容量极限。电监会专家谭荣尧认为, 电网短期可以通过上调上网电价等措施来缓解电网煤电间现存矛盾, 但是要根本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最终途径还是需要推进电网定价机制和价格体系[4]。国家发展改革委于5月13日召开相关会议讨论湖南、安徽等五省的电价问题, 以化解这些省份当日日趋严重的电荒问题[2]。

2 全国电价上涨的基本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表示:综合考虑全国电煤价格上涨对火电运营成本的影响及发电设备综合利用情况等因素, 对山西等15个省 (市) 统调火电企业的上网电价进行适当提高, 其具体提价标准从1.24分到3.09分不等, 其中山西火电企业上网电价提价标准最高为3.09分钱, 最低为贵州其上网电价提价标准为1.24分钱 (其中0.46分钱用于提高火电企业脱硫加价标准) 。湖南火电企业上网电价提价标准为2.39分钱。为了缓解水电企业在电能生产运营方面的困难, 将湖南省挂治、三板溪水电站的上网电价调整为每千瓦时0.36元, 同时凌津滩、洪江、碗米坡水电站的上网电价标准则上调到每千瓦时0.336元[3]。

3 2011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分析

国家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相关数据信息表明, 一、二两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8096.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21%, 本应是淡季的一、二季度其用电规模竟逼近常年三季度夏季高峰用电水平。其中工业用电达13374.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1.68%;四大高耗能行业其总用电量达5941.5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12%, 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32.83%, 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62个百分点[4]。从4月份以来, 国家电网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多个省份电网出现持续电力负荷缺口, 其中, 江西、重庆、湖南、陕西几个省份电力缺口分别高达140万、121万、114万、以及95万千瓦。导致全国电网出现大面积“电荒”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全国用电量需求增长旺盛, 电力供应增长速度跟不上需求侧用电需求所致。2010年年底公布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中预测,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的用电需求量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5%~9.5%, 但实际上从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一、二季度电力供需情况来看, 2011年一、二季度用电淡季其同比增长了已达到12.21%, 显然大大超过了预期预测数据。同时, 加上我国后备发电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情况也不容乐观, 预计到2012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将会比2011年少大约10 GW, 即按照全国社会经目前发展态势来预测, 未来2~3年我国全社会的用电总量将会持续快速增长, 用电缺口将会持续增长。湖南省用电供需平衡维持在1400万千瓦左右, 日电量需求量约为2.8亿千瓦时, 受电煤供应紧张、降水偏少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全省可供负荷量不到1000万千瓦, 电力缺口近三成。目前湖南限电范围已达到全省电网的三分之一, 长沙等地居民用电严重受限[5]。

4 供电企业促进电力客户节能降耗引导措施

4.1 实时能效管理, 提高用户终端用电效率

通过采取先进的节能技术、以及高效机电设备, 并引导电力用户合理安排其用电计划, 从而有效提高电力用户终端机电设备电能综合利用效率, 减少电能资源消耗, 大大节约电能资源的目的。结合合理的错峰用电计划, 降低用户用电成本。供电企业要帮助电力用户查找其用电设备中可能存在的节电潜力, 并通过开展节电测试分析和技改方案综合评估等工作, 有效提高用户电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从用户终端有效缓解电力需求侧供需矛盾问题。

4.2 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电器设备, 提高设备综合运行效率

在电网系统中运行的电动机、风机、水泵、电梯、照明灯具等是电能资源的直接消耗单元, 其运行性能优劣, 直接影响到电能资源的能源转换效率, 是节能降耗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采取变频调速、制能回馈、节能灯具等节能系统和节能设备的更新改造使用, 可以有效提高这些机电设备的电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4.3 推广无功就地补偿技术, 有效提高电能功率因素

供电企业引导用户使用无功补偿技术措施, 实现电力用户配电系统中无功电流的经济流动, 从而减少电能消耗过程中的无功潮流, 确保电能无功功率的就地补偿平衡, 有效提高电能综合质量水平。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供电电能综合质量水平, 同时还可以提高设备的用电效率水平, 实现最低电能成本的高效稳定生产运作, 有效减少电力用户电费支出, 在为电力用户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用电环境基础上, 有效缓解电力需求侧电能供需矛盾。

结束语

“电荒”是我国电网面临的重大难题, 是电网可持续经济稳定运营发展的重要瓶颈。要缓解电网中现存的“电荒”问题, 短期可以采取提高上网电价措施, 但根本解决办法必须调整我国电网能源价格定价机制和价格体系, 必须从供应、需求两头共同出击, 合理控制电能资源消费总量, 依靠技术更新的经济发展转变模式, 提高能源短缺、经济增长环境中的科技含量, 从而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电能生产运营的总值能源消耗强度, 从供应、需求节能增效等方面下功夫, 稳定社会用电秩序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多地出现淡季电荒现象专家建议上调电价.http://www.sina.com.cn, 2011-4-28.

[2]21世纪经济报道.发改委今开会讨论湖南电价.http://finance.stockstar.com/MS2011051300000034.shtml, 2011-05-13.

[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1tz/t20110602_416528.htm, 2011-05-27.

[4]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二季度电力供需情况.http://www.sgcc.com.cn/dlgx/gxzk/256295.shtml, 2011-08-04.

供需关系 篇6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成效举世瞩目, 但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也开始凸显, 其中突出表现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这已成为社会各界和学术界的关注重点, 其中问题的焦点是: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是稀缺还是非稀缺, 是继续扩张还是加以调控, 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准确内涵如何把握, 其供需关系的失衡与否应该如何判断和度量?

高等教育的供需态势及未来走向, 是政府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规划办学规模, 优化办学结构的重要依据。因而, 科学地界定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内涵, 客观地分析高等教育供需态势, 对于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教育供需基本概念的诠释

(一) 高等教育供需基本概念的界定

高等教育的供给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为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促进经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高等教育机构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教育机会或教育产品。高等教育供给是供给愿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高等教育供给可以分为高等教育机会供给和高等教育产品供给, 前者的供给主体是高等教育机构, 后者的供给主体则是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携带了相应人力资本增量的大学毕业生。

高等教育需求可以分为高等教育机会需求和高等教育产品需求。高等教育机会的需求主体是受教育的个人, 因为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是个人努力竞争的结果, 总是通过个人表现出来的。高等教育产品即受教育者完成教育过程后所具有的人力资本, 其需求主体是各级各类的用人单位。

(二) 高等教育供需概念的分类解析

1. 高等教育潜在供给和潜在需求。

高等教育的潜在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 在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高等教育可能提供的人才培养的能力。高等教育的潜在需求则是在同样的条件下, 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可能支付能力。

2. 高等教育实际供给和实际需求。

高等教育的实际供给是根据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规划和政策, 使用相应教育资源而实际形成的高等教育供给。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则主要是指在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导向和传统文化等影响下, 个人和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3. 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

高等教育达到了预期的培养目标或人才标准, 所培养的人才为社会和人们认可则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相反, 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则是一种浪费, 或是一种低效供给。同理, 国家、社会和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所支付的高等教育资源与相应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环境相匹配, 表现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则高等教育的需求是有效的, 反之则是无效和低效的。高等教育的有效需求应该是求知欲望、支付能力与就业环境、人才使用的统一。

(三) 高等教育供需均衡的解读

从高等教育供需的总体来看, 高等教育供需均衡表现为:一是高等教育机会供给与个人需求的均衡;二是高等教育产品供给与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均衡。

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始终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 高等教育的供需只能实现相对的均衡, 高等教育供需均衡是指高等教育机构所提供的高等教育机会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在总体上与个人、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基本一致。现实的高等教育供需矛盾中, 其供需状况可能呈现三种类型, 即“点平衡”、“域平衡”和“不平衡”。高等教育供需的“点平衡”是指供给和需求严格对等, 它是一种绝对平衡。高等教育供需的“域平衡”是指某一区域、某一行业或某一时段供需基本均衡的状态, 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相对的平衡, 又可称之为高等教育供需的“准平衡”。高等教育供需的“不平衡”或“失衡”是供需差异超过一定的比例, 高等教育活动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个人的就业、社会的生产受到明显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受到较大的冲击, 不能为社会和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状态, 这种状态称之为高等教育供需的严重不平衡。目前在我国, “域平衡”和“不平衡”是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常态, “点平衡”是偶发和个别状态, 绝对的高等教育供需平衡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有所表现, 它是无法全面实现的。

三、高等教育供需研究述评

以上在归纳、厘清、解读相关的基本概念后, 笔者进而对传统高等教育供需分析的基本方法、观点和结论加以评析, 以期准确把握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本质特征, 寻求新的分析思路和更为有效的指标和方法, 得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和模式。

(一) 研究理论和方法简介

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基本方法探究高等教育供需问题,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供需理论有三种:一是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组织高等教育供给的理论;二是按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组织高等教育供给的理论;三是按个人需求组织高等教育供给的理论。

实证研究中最常用的是描述统计方法, 目前常用的指标有: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学生就业率、每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占有大学生数、职位供需比、高等教育增量与城镇就业岗位增量等, 还有使用人才就业弹性系数和人才就业产出弹性系数等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 作为评判高等教育供需是否平衡与合理的标准。

(二) 总体判断与代表性观点

对高等教育供需总体形势的判断, 目前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产品供需失衡并不是供过于求, 所谓失衡并不是指高等教育产品供给的绝对过剩, 而是指高等教育产品供给的相对过剩。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与社会经济需求的结构不相吻合, 即供给结构 (层次、科类、城乡、区域等) 不合理。

另外, 一种代表性的观点是:当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左右 (仍处于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 , 当中国经济仍然高速增长时,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人才供给非稀缺阶段。这是中国人口众多、受教育人口庞大、经济发展提供的职业岗位有限的国情所决定的, 这在世界各国极为少见。

还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是所谓“常数法则” (存在法则) , 即指某一时期需要接受专门教育 (包括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的适龄青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其数量是不以外界条件而变化的常数, 尤其是不以就业状况而变化的常数。这一法则的意义在于, 不论青年受教育的程度如何, 都是要就业的, 就业压力始终存在。适龄青年接受教育时间越长, 越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越具有择业或创业的能力。

(三) 相关研究评析

1. 总体评价。

综上所述, 目前所见的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研究的视野还比较狭窄, 其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性不够, 主要局限在教育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统计方法的一般应用方面。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和结论, 主要是参照国外经验, 应用一些常见的统计指标, 简单地进行国际比较, 对我国复杂的社会背景条件分析、理解、重视不够。

实际上, 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一, 影响高等教育的可变因素很多, 简单归纳一下可以有三大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和国家相关政策。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也构成比较教育研究的基础, 任何一种局部的教育比较研究都不能离开这个基础或前提, 否则会得出矛盾的结论或有害于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的结论。因此, 只用单一学科的理论和一般的统计数据及方法, 简单地将各国高等教育加以类比, 忽略了我国的社会经济背景和人口条件等, 去寻求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方法是难以奏效的。

2. 现有分析指标和方法的局限。

目前在分析高等教育供需关系时所常用的指标中, 每10万人 (或每万人) 拥有在校大学生数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标等反映了公民素质和高等教育入口的供需状况, 这两个指标并不能用于分析高等教育出口的供需状况, 难以真正说明大学生供需状况。因为社会职业岗位数与人口绝对数并没有必然的直接关系, 而与经济规模总量和产业结构的关系更为密切。至于职位供需比、每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占有大学生人数、高等教育增量与城镇就业岗位增量, 以及人才就业弹性系数和人才就业产出弹性系数等指标, 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高等教育出口的供需状况,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由于缺乏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及其相关性的预测和把握, 也往往容易得出一些相左的结论。至于目前常用的大学生就业率指标, 其内涵界定模糊, 把升学、出国等人数包含在内, 实际曲解了就业率的准确内涵, 掩饰了就业难的矛盾, 增加了分析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难度。

3. 关于“常数法则”的解读。

实际上接受不同的教育就有不同的成本投入 (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 , 再加上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因而也会有不同的就业期望值。由于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取将使个体就业成本明显提高, 以及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等影响因素, 就使得大学毕业生在某一个时期或区域, 反而增加了就业难度。这也说明选择性失业现象的存在有其客观的背景, 而且这一现象将不是短期和小范围的表现。因此, 常数法则对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解释, 是有失偏颇的。客观上说, 在一定程度上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就业是双刃剑。

因此, 就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而言, 我们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点: (1) 高等教育供需关系不是简单的供需数量平衡式, 而是社会经济多元变量的非线性函数。 (2) 统计口径的差异将导致国际比较研究可比性效度的降低。 (3) 高等教育的数量供需状况, 只是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浅层表征, 离开了高等教育的结构形态及其社会经济背景 (经济规模总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等) 的分析, 是无法对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本质特征做出正确评价的。

四、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类型及成因分析

(一) 高等教育供需状况分类

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和水平, 可以将高等教育供需状况分为以下5种类型。

1. 理想供需型 (高等教育供给量大, 能充分满足高等教育需求) 。

在社会经济相当发达的条件下, 各类高等教育资源充裕, 个人获取高等教育机会已经是一种宽松自由的选择, 而不是寻找职业的被动压迫, 社会获取高级专门人才也不再唯学历是举, 而是按实际需要选择。各类高等教育的举办除了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外, 已担负起全面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源素质的责任。

2. 基本平衡型 (高等教育需求强, 高等教育供给量大) 。

这是一种高等教育的潜在需求、实际需求与有效需求较为一致, 而且高等教育潜在供给、实际供给与有效供给也较为一致的形式。这种平衡只是在一定的“时点”和“区 (领) 域”有条件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 还应随形势变化不断调整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 保证高等教育的高质量供给, 以求实现高等教育供需的优化动态平衡。

3. 供需失衡型 (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弱, 个人需求强, 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 。

高等教育的潜在需求始终是一种客观存在, 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时期, 高等教育的潜在需求则有更强烈的释放, 而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并没跟上, 由此造成高等教育供给在数量上有大幅的增加, 而在质量和人才类型上却满足不了个人和社会的需求, 其结果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凸显。这时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人口基数等调整高等教育的供给量, 增加高等教育有效供给, 关键是优化结构, 提高质量, 减少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 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

4. 意愿需求型 (高等教育需求强, 高等教育供给量小) 。

当社会和个人有高等教育支付能力, 且有为接受高等教育而付出成本或机会成本的潜力和意愿, 而高等教育供给却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社会和个人的潜在需求转化为其他方面的消费, 于是出现“强制替代”。这种情况下, 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大力增加高等教育供给, 使高等教育的实际供给接近高等教育潜在需求, 但同时还要特别关注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契合, 避免高等教育供需脱节的状况出现。

5. 弱平衡型 (高等教育需求弱, 高等教育供给量小) 。

这是一种高等教育的弱势供需平衡, 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不强, 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也弱, 高等教育的供给量也不大。这是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时的一种供需状态。这种状态需要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 不断刺激高等教育需求, 并增加高等教育供给量来加以调整。

对照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 理想平衡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期目标, 而供需失衡型和意愿需求型是现实的两类主要状况。而进一步探求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成因, 将有利于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二) 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主要成因

1. 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经常不一致是供需失衡的根本原因。

个人对高等教育的偏好, 在深层次上是由社会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经济收入条件和预期回报等多种复杂因素所决定的, 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通常具有多样性和刚性上升的特点, 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由于受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用人成本的考量, 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和有限性。近些年来, 我国由于个人高等教育需求迅速攀升, 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而高等教育产品的社会需求却增加较慢、处于较低的水平, 从而使大学毕业生由稀有资源转变成为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对过剩的资源, 高等教育出现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供过于求的局面, 这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期表现尤为突出。

2. 高等教育供需主体的不同目标取向是影响供需失衡的主要因素。

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有政府、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学生以及社会用人单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不同的供需主体追求的主要目标不同而产生利益冲突并导致供需失衡的矛盾。近些年来, 在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重数量、要政绩, 高校重规模、要效益, 学生重回报、要选择, 用人单位重学历、要名牌, 以致造成了高等教育供给数量增长快, 但低成本和同质产品供给多, 有效供给水平低;高校毕业生就学成本大, 期望值高, 选择性强, 以致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错位矛盾。

3. 政府政策设计的疏失对失衡的影响至关重要。

其一, 高校扩招伊始, 政府的初衷之一是为了拉动社会消费, 其结果因为社会总体消费能力所限, 居民消费此消彼长, 收效不大。其二, 为了减轻当期人口就业压力而扩大高等教育供给, 但个人因高等教育投入增加所带来的期望值提高、选择性加强, 而政府对由此造成的就业困难估计不足, 其结果是把眼前的就业压力不断上移 (由本科生到硕士, 甚至博士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就业难情况) 、时间推后而已。其三, 扩招的目的是为经济腾飞储备人才“蓄水池”, 或提高整体人口素质, 但对教育资源有限、如何整体优化配置估计不足。因此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划和引领, 政府责任至关重要。

五、高等教育供需状态的判别与均衡模式的选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所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但究竟目前的供需失衡是总量过剩, 还是局部性、选择性和结构性失衡?目前意见并不统一, 这是因为缺乏共同认可的讨论前提和一致的评价标准。

(一) 高等教育供需状态的判别原则

1. 综合与定量的原则。

要开拓宏观视野, 加强综合研究, 用发展的眼光做出判断结论;还要强化微观基础, 用翔实的数据和定量分析作支撑。宏观上, 一是要看大趋势, 看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否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目标和速度) 和满足个人与社会需求;二是要做预测, 综合分析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三是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计量或估计各级各类教育的综合效益, 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简而言之, 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以及制约条件决定了专门人才供给和吸纳的能力, 因而也是决定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根本依据。

2. 有效供给为主导的原则。

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 传统文化的影响又非常强烈, 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不断快速上升的趋势, 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 对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则是有限的。这种矛盾不仅仅表现在高等教育机会的数量上, 高等教育产品质量无法满足个人和社会需求的情况更加突出。因此, 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社会需求短时间难以全面拓展的状况下, 增加高等教育有效供给是缓解供需矛盾的关键。有效的高等教育供给应当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最大限度地满足、适应与引导个人与社会的高等教育需求。具体的标准是高等教育供给充分, 能提供更多的就学机会, 并且结构合理、产品质量好, 社会及用人单位满意, 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能够得到满意的回报, 这样的高等教育供给便是有效的, 反之则是无效或低效的。

3. 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原则。

由于高等教育还肩负着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阶层流动等社会功能, 判断高等教育供需均衡、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及其有效供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包含了社会公平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因此, 高等教育的区域平衡和贫困学生的助学问题应该得到重点关注。

(二) 高等教育均衡模式的选择

高等教育供需的基本矛盾可以归结为两类:第一类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收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有限的高等教育机会供给的矛盾;第二类基本矛盾是高等教育产品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矛盾。根据两类供需矛盾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对我国中长期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可能有以下几种均衡模式可供选择:

1.开放型模式———以实现社会公平、满足个人的高等教育需求作为政府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兼顾高等教育第二类供需的均衡。其基本政策取向为: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 引入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 放开对高校招生规模的限制, 同时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考核。对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需在微观上的均衡, 主要由市场调节, 而对宏观上的均衡主要着力于通过加快经济建设、优化产业就业结构, 加强建设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和各级各类的高等教育就业指导机构, 以及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实行优惠政策等来扩大社会各类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加强对高等教育第二类需求的引导。这一模式的风险是个人与社会两类需求能否有机契合, 实现条件主要决定于社会经济发达程度以及公众承受力等。

2.调控型模式———以提高就业、社会稳定作为政府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兼顾高等教育第一类供需的均衡。一方面利用教育经费投入、招生规模、办学单位数量限制等政策措施, 抑制高等教育两类供给的过度扩张, 使其保持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基本协调的增速;同时优化高等教育内部结构, 通过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引导和约束, 实现和保持高校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的科学性和经济性, 提高有效供给;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导向, 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 加大鼓励用人单位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力度等等, 尽可能扩大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显然, 追求高等教育第二类供需的均衡可能要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第一类供需均衡为代价, 为了避免第一类供需矛盾过大, 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仍然需要使高等教育的供给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总体而言, 这是一种约束性均衡。

3.分流型模式———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 对高等教育供需进行调整、引导、分流, 重点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国家要适度控制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 增加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投入;另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要着力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不要盲目效仿普通高校, 追求学校升格。高等院校还要配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和科技进步, 大力培养应用型本科生和研究生, 使高等职业教育有效升级, 从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同时要进行政策导向, 使社会用人单位不要单纯按学历文凭而应按实际能力来雇用人员, 所制定的各级技能性人才的薪酬要有明显的吸引力。通过国家宏观的高等教育政策调控和社会的有力导向, 使得人们转变观念, 将高等教育需求转向多元化, 从而有效地减少供需矛盾。这一模式的实施难点是社会传统观念的转换。

总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高等教育供需关系具有典型的约束型特点, 并且表现为低水平的供需均衡特征。但这种所谓的均衡压抑了社会各类办学主体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和社会公民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积极性, 只能被动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调控, 除了要考虑供需数量的平衡, 但更重要的是供需结构的积极调整, 同时谨记不要付出极其昂贵的效率与时间代价去追求高成本的均衡形态, 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将是现阶段乃至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实际意义的均衡发展只能是相对的。

笔者认为,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供需矛盾, 虽然已经表现突出, 但并非是绝对过剩或非稀缺, 主要还是结构性矛盾。这一结论将在另文中用定量分析方法专门加以验证。另外, 我们不能简单认为目前的矛盾只是发展中的问题, 假以时日就能自然化解, 而是要把握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实质, 客观分析国情和趋势, 正确进行政策导向和决定应对举措。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日益增加的基本趋势, 从发展的眼光、战略的视角来看,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适度超前, 以充分满足社会和个人两个需求的增长。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方略应该是:结构调整要优先, 规模放量要超前。具体而言, 分流型模式为主选方向, 开放型模式为主导理念, 调控型模式为重要手段。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 (领域) , 三种模式的优先与否或孰为主导, 则应根据实际情形而判断决定。

参考文献

[1]朱秋白.中国高等教育的两类供需及其均衡模式与政策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09) .

[2]吕育康.非主流教育新视野——人才供给非稀缺阶段的中国教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8-14.

[3]吴宏超, 范先佐.我国教育供需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与经济, 2006 (03) .

[4]申培轩, 陈世俊.论高等教育供需及其调节[J].济南大学学报, 2005 (03) .

[5]韩保君, 韩晓东, 李丽.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2) .

[6]马永霞, 范先佐.高等教育需求主体间的冲突与化解[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 (02) .

供需关系 篇7

由于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快速发展, 导致银行信贷资金规模大幅度增长。根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报告》, 2008年、2009年相关数据可得, 房地产开发贷款在房地产开发企业 (单位) 资金来源占比例分别为19%、20%。2010年房地产开发资金为72494亿元, 比2009年同比增长了25.4%, 其中贷款金额为12540亿元, 同比增长了10.3%贷款资金额占房地产投资总额的17.3%。截至20 1 1年年末, 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10.73万亿元, 同比增长13.9%。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0.1%。全年房地产贷款新增1.26万亿元, 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17.5%。由此可见, 我国目前的房地产融资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

由于2009年全国房地产信贷呈现爆发性增长, 为了控制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 2010年出台的“国十一条”要求对房地产开发领域的信贷采取严格谨慎。央行也同时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执行有关房地产信贷政策。2011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综合采取土地、税收、金融等多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由此可见, 本文对银行信贷与房地产市场进行研究, 对于控制我国银行业系统风险及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二、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关于银行房地产信贷的研究成果主要关于其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关系的分析。如张汉斌 (2010) 认为我国房地产开发信贷对房地产价格无Granger因果关系, 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的主要是个人按揭贷款房地产价格是金融机构建筑业贷款变化率的Granger原因。何静、李村璞、邱长溶 (2011) 运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发现2000年到2009年我国信贷规模的变动是房地产价格变动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原因, 信贷规模对房地产价格存在非线性影响, 结论是房地产信贷规模控制在适当的范围, 信贷规模的变动对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就会有显著减弱。其他学者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需求进行了分析。如高波、王斌 (2008) 研究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需求弹性, 发现其特征为房地产需求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 价格弹性总体上缺乏弹性, 而收入弹性是富有弹性。

不过, 迄今为止, 将银行信贷与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的文献却极其有限。虽然车欣薇、郭琨、李斌与王珏 (2011) 研究的是金融中心城市房地产价格与金融信贷之间的关系, 但运用的多变量协整分析技术以及向量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方法, 为本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实证分析

(一) 数据说明

本文中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商品房供给量用商品房竣工面积表示, 商品房需求量用商品房销售面积表示, 商品房供需比由前二者之比构成;竣工面积与销售面积能够很好体现出房地产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协调关系, 因此本文引入相对指标供需比作为分析指标。相关数据如表1:

(二) 基于残差修正的灰色模型的银行信贷规模预测

1. 灰色预测模型基本理论

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状况虽然直接客观地反映市场的真实状况, 但是受到复杂的经济环境、国家政策与信贷措施等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 使得对其预测成为复杂系统。邓聚龙教授 (1982年) 创建的“灰色系统”模型是以“部分信息已知, 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 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实现对系统运行的正确的认识及预测。对全国房地产供需比的预测, 本文通过建立GM (1, 1) 模型进行分析。

灰色预测模型GM (1, 1) 是一阶单列的, 一个变量的微分方程型线性动态预测模型, 主要用于时间序列预测。当所建立的模型残差较大、精度不够理想时, 为提高精度, 一般可以对其残差进行残差GM (1, 1) 模型建模分析, 以修正预测模型。

模型诊断的辨别指标有后验差比值

2. 残差修正的灰色模型预测

将2000年至2010年个人住房贷款数据DK, 带入灰色理论模型中, 通过多次残差序列数值的拟合, 得到模型参数a、b, 以及评价指数c值、p值, 经计算四次残差序列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74197%, , 最小绝对误差仅为-0.1116%。可见, 四次残差序列的估计参数精度较高, 并且稳定性较高, 波动小。因此, 可用于预测数据。从而得到预测未来几年比值的理论模型:

由预测模型可得到2011年与2012年的金融个人住房贷款分别为7.3万亿和9万亿。由预测值可见2011年与2012年的个人住房贷款将加速增长, 表明房地产市场对于信贷资金需求减少的情况在未来短期内很难成为现实。目前我国商品房依然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市场状态, 符合商品房刚性需求理论, 这势必也会影响我国商品房的价格。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银行信贷与商品房供求之间存在的关系, 为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与遏制房价增长所采取的措施提供实证依据。

(三) 银行信贷与商品房供需比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检验两个变量是否为协整关系, 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两步检验法 (简称为EG两步法) , 也称为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G两步法检验商品房供需比与个人住房贷款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供需比用序列GBX表示, 个人贷款余额用序列DK表示, 其步骤如下:

1. 单位根的ADF检验

通过选择不同的检验序列和检验方式, 得到了上表中有关的数据。从相伴概率可以看出, 供需比 (GXB) 的一阶差分检验中, 相伴概率最小只有0.0189, 可见GXB序列比较平稳, 即GXB-I (1) ;贷款量 (DK) 的一阶差分检验中, 相伴概率为0.1682, DK序列平稳, 即DK-I (1) 。

2. 自回归AR模型分析

通过自回归分析, 得到变量系数相伴概率均小于10%, 说明回归系数显著;可绝系数为0.978181, 表明整体回归比较显著;杜宾沃特森统计量 (DW统计量) 为2.110887, 比较接近2, 说明残差序列仅存在较弱的负自相关性。因此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比较理想, 可用于建立自回归模型。其表达式为:

3. 高阶自相关性检验

通过模型残差相关性检验分析得到:残差各阶数的Q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1, 在10%的置信水平下, 认为序列残差不存在显著的自相关性。表明个人住房贷款与房地产供需比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4. 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主要运用于检验两组序列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对GXB与DK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选择滞后期为2 (lag include2) , 分析结果见表4。

由此可得结论:供需比 (GXB) 不是个人贷款 (DK) 的Granger因果原因的概率为0.0243, 换言之, 供需比是个人贷款的Granger因果原因。同时, 个人贷款 (DK) 不是供需比 (GXB) 的Granger因果原因的概率为0.73, 换言之, 个人贷款不是供需比的Granger因果原因。

分析结果验证了李健飞、史晨昱 (2005) 结论, 即房地产价格上涨对银行信贷的作用巨大, 而银行过度放贷并不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如果进一步分析房地产供需比是如何对银行信贷产生影响, 需要建立VAR模型分析。

(四) 基于VAR的银行信贷与供需比脉冲响应分析

1. 模型说明

向量自回归 (VAR) 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模型, VAR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P) 模型的数学表达式是:

其中:y t是k维内生变量;x t是d维外生变量;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εt是k维随即扰动项。k*k维矩阵A1, A2, …, Ap和k*d维矩阵B是要被估计的系数矩阵。

2.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估计

使用个人贷款D K与房地产供需比GXB的对数序列log (DK) 与log (GXB) 作为分析对象, 经ADF检验均为平稳序列。VAR模型滞后阶数lag分别为1和1, VAR模型代数式表达如下:

3.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

如果VAR模型特征方程根的倒数值都在单位圆内, 则VAR模型是稳定的, 否则不稳定, 不稳定的VAR模型不可以做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本文建立的VAR模型共有2个根, 因VAR模型中内生变量为2, 最大滞后阶数为1。图1为AR根图, 检验的特征方程全部根的倒数值均在单位圆内, 说明建立的VAR模型是平稳的。

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由上述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得知:对于全国来说, 房地产供需是个人贷款波动的Granger原因, 但是个人贷款不是房地产供需比的Granger原因。通过四个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即个人贷款 (DK) 受到自身冲击引起的脉冲响应函数个人贷款 (DK) 冲击引起房地产供需比 (GXB) 波动的脉冲响应函数, 房地产供需比 (GXB) 冲击引起银行信贷 (DK) 波动的脉冲响应函数, 房地产供需比 (GXB) 到自身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我们得到结果表明:货币对房地产投机性需求的增多, 意味着房地产供需比减少并施加给银行信贷资金一个负的冲击, 不会引起房价的显著变化。但房地产供需比下降将导致房价走高, 就会使得房地产市场的各种参与者预期后续房价还会上涨, 银行会降低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和个人购房贷款的限制。因此, 就全国情况而言, 房地产供需比下降会使得信贷规模继续扩张。

四、针对银行信贷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 房地产供需比对银行信贷影响显著, 房地产供需波动对银行信贷波动的影响较大。因此, 改善商品房供需状况, 有利于银行信贷保持适度规模和降低银行系统风险,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健全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

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地方各级政府可通过新建、改建、购买等方式, 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量, 逐步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 满足消费者不断增加的住房需求;逐步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量。各级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措施, 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增加公共租赁住房在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中的比例。

2. 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性需求

首先, 加强第二套住房购房信贷管理。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和购房贷款利率, 规定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 贷款利率不低于央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水平。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其次, 严格控制房地产建设项目投资信贷。各商业银行因根据央行相关规定, 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审批力度, 强化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 做好信贷风险管控工作, 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R].2012.[1]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R].2012.

[2]张汉斌.房地产信贷与房地产价格变化:效应与风险[J].生产力研究, 2010 (08) .[2]张汉斌.房地产信贷与房地产价格变化:效应与风险[J].生产力研究, 2010 (08) .

[3]何静、李村璞、邱长溶.信贷规模与房地产价格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R].经济评论, 2011 (2) .[3]何静、李村璞、邱长溶.信贷规模与房地产价格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R].经济评论, 2011 (2) .

[4]高波、王斌.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需求弹性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R].当代经济科学, 2008 (01) .[4]高波、王斌.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需求弹性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R].当代经济科学, 2008 (01) .

[5]车欣薇, 郭琨, 李斌, 王钰.中国金融中心城市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关系[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 (04) .[5]车欣薇, 郭琨, 李斌, 王钰.中国金融中心城市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关系[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 (04) .

[6]唐启义.D P S数据处理系统[M].科学出版社, 2007-01.[6]唐启义.D P S数据处理系统[M].科学出版社, 2007-01.

[7]李健飞, 史晨昱.我国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2) .[7]李健飞, 史晨昱.我国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2) .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R].2011-01.[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R].2011-01.

供需关系 篇8

党的十八报告明确的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报告中群众体育的位置领先于竞技体育。这意味着新时代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性,也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新时代的来临。“大力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体育工作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的重要举措,在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我们必须予以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2012年11月27日在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特别指出,“体育工作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把握我国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人民愿望的体育政策和措施,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这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权益,是体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需要了解社区群众需要什么样的体育服务,只有真确了解了社区广大群众的体育需求,才能科学的制定适应时代要求、人民愿望的体育政策和措施,才能利用有限的城市体育资源提供给广大人民最满意的服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秦皇岛市社区公共体育现状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出了秦皇岛市10个社区发放问卷调查,对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人群年龄结构、锻炼目的、对于健身的需求以及健身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且结合访问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了秦皇岛市社区体育的需求现状,和秦皇岛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现状,探讨了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加社区体育锻炼人群年龄结构

从图1来看社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主要为55岁以上,但各年龄阶段均有一定的人数,这就说明社区体育锻炼的人群年龄结构呈现多元化特点。这说明一定时期内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主要的服务对象为55岁以上的人群,同时也注意其他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体育需求,这符合我国目前社会人口结构老年化趋势,也反映出群众在生活条件改善下群众对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的提高、以及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对群众的健身意识影响。

2.2 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目的

表1说明目前社区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为健身娱乐、交友以及防治病。这其中健身娱乐是较为普遍的群众心理,防治病这一动机百分比比例较高表现出社区群众对于体育运动作用的认识程度在提高,交友动机比例较高的原因与秦皇岛市社区体育锻炼人群老年人比例较大有很高的关联性。这对秦皇岛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从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目的角度出发,提供更多能满足群众体育项目。例如交谊舞蹈项目能较好地满足交友的目的,慢跑、快走、太极等有氧运动有较强的健身作用,球类运动有较强的娱乐性,体育运动处方能达到防治病的目的。同时从科学体育锻炼的角度来看,健身与防治病,需要专业的指导,为达到不同的体育锻炼目的,比如防治高血压,就需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开出不同的运动处方,以及在不同锻炼阶段的信息反馈,这都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执行。

3.3 健身指导需求

从图2看,秦皇岛社区居民健身需要提高的到达了约59%,只有约20%的人不需要提高,这反映出秦皇岛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的社区健身指导远远不能满足社区群众的需要,说明秦皇岛目前社区体育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组织力量的薄弱、社区健身指导员的缺乏。

2.4 健身消费

从图3可以看出秦皇岛市社区居民每年体育消费在1000元以下的占32.57%,每年体育消费1000元-3000元之间的占49.35%,每年体育消费在3000元以上的占19.08%。从理论上分析,按照现行物价,每人每年1000元或者更少的体育消费仅仅够支付体育运动服装、运动鞋等必要的体育用品的费用;每人每年1000元-3000元的体育消费除了可以支付必要的体育用品费用外,还可以参加需要支付少量会费的公益体育健身组织;每人每年3000元以上的体育消费说明消费者对健身重视达到了一定程度,这些消费者会选择健身设施完备、具有专业健身教练、并且健身环境较好的体育健身会所或俱乐部来锻炼身体。从社区居民体育的消费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仅只要提供大量免费公共体育健身指导服务,还需要利用现有体育设施帮助社区居民成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这样俱乐部可以利用俱乐部成员交纳费用自行聘请所需要的专业的体育健身指导员。

2.5 秦皇岛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现状

秦皇岛市在承办2008年北京奥运部分赛事之后,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社会体育组织、体育协会发展较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得到明显的改善,体育健身意识深入人心,使秦皇岛市群众体育事业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秦皇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仍然存在很大不足。总的来说是‘供不应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不了广大市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第一,秦皇岛现有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要,特别是老年人的健身需求;第二,无法根据市民不同体育活动的目的,提供应有的科学指导,社区体育指导员大量缺乏,特别是体育与医疗保健的结合还处于空白;第三,秦皇岛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以社区体育组织和各种社会体育组织为主体,都是以市体育局为主导,提供资金、场地、等各种资源,这种自上而下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过于依赖政府,从而缺乏自主性、民间性、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基础;第四,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过于单一,基本依靠政府供给,市场供给、社会供给和志愿供给不足有待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城市市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不断的增长,特别是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更加刺激了这种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公共体育服务的出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建设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时,应把握好城市各个社区居民对公共体育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3.2 建议

1.结合我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健全地方政府体育法规和条例,首先从法律上保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有效建设,保证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

2.建立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和“追求政府最小化”的改革目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社会体育力量的自主性和民间性,在政府主导和支持下,承担起大量繁琐的公共体育服务操作层面的事务性工作。

3.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应把体育与医疗保健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科学的体育锻炼指导,满足不同人群多样性的体育活动目的。

4.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应与体育健身市场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体育消费者的需求。

摘要:本文以秦皇岛市为列,分析了社区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与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之间的矛盾,并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进良.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市场2007,(14).

[2]高原.秦皇岛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发展的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1,(19).

[3]刘明生.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博士学位论文)[D].上海体育学院,2010.

【供需关系】推荐阅读:

供需关系07-10

供需模型05-09

供需视角06-22

供需状况07-25

供需企业07-29

供需现状08-17

供需理论08-31

供需趋势09-10

市场供需10-30

供需调查11-05

上一篇:本质安全管理下一篇:中美时间观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