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时间观差异

2024-06-14

中美时间观差异(精选5篇)

中美时间观差异 篇1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生长在这里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的事情。但是随着国门的打开,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往往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年的文化思想的熏陶又阻碍了我们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与其他国家人民的沟通,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小的误解会使人感到尴尬或不舒服,而大的误解则会造成精神上和物质上不可磨灭的伤害,引起政治局势的紧张甚至战争。

而时间观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最基本文化差异。因此,以时间观为例对中美文化进行比较:

一、“单向计时制”与“多向计时制”

时间观反映出一种文化对时间的利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要求守旧更为重视过去发生的事情。如:中国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历史,主张以史为鉴,借研究过去指导现在和将来。以“老”字为例,它在中国人的脑海里代表着年长、经验丰富:老马识途、老马嘶风、老当益壮、老谋深算、老成持重、老成练达、老松耐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将出马,一人顶两、树老根须多, 人老见识多、生姜老的辣、老凤清于雏凤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成、老手、老练。

而美国人总是注重眼前即将发生的事情。如:

Seizetheday!Begin now!Eachday is a new life.Seizeit.For into day already walks tomorrow.

———David Powers

(把握住今天!从现在做起!每一天都是一种新生活。把握住它,因为今天已经走进了明天。

———戴维。鲍尔斯)

而“old”则代表缺少力量,古板,缺乏变化:

Anold dog willl earnno new tricks./Youcan‘t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 (老狗学不会新把戏)

It is hard to make an old dogs toop.

(老狗弯腰,谈何容易)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 (EdwardHall) 在《超越文化》 (Beyond Culture) 一书中首次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 即“单向计时制” (monochronictime) 和“多向计时制” (polychronictime) :“单向计时制重视日程安排、阶段时间和准时”, 认为“时间是线性的、可分割的,就象一条道路或带子向前伸展到未来,向后延伸到过去”。霍尔还认为“多向计时制的特征是同时进行好几件事情”, 强调人们参与并做完事情, 不僵守预先安排的日程表。“多向计时制往往被看成一个时点而不是一条子或道路”。

从以上的图表,可以把中国人划分到多向计时制的人中,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随意可以支配的。而美国人则属于奉行单向计时制的人,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如时、分、秒等,但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是以有规则的时间间隔方式流失的连续性事件。

二、时间观念强的美国人

Timeismoney. (一寸光阴一寸金)

Punctualityisthepolitenessofprinces. (守时是王侯之礼)

Punctualityisthesoulofbusiness. (守时为立业之要素)

Timeworkswonders. (时间可以创造奇迹或时间的效力不可思议)

Timeworksgreatchanges. (时间可以产生巨大的变化)

从这些美国常见的表达词语中,能够看到美国人对时间的重视。在他们眼中,没有人会是停滞不前的,如果你不能够积极进取,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强调了对时间的安排及时间的可利用性。因为有了这种态度,造就了一个决心投身于研究、实验和探索的民族,一个有着短暂的历史,却能位于世界强国之列的国家。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外国人对美国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每个人都显得匆匆忙忙得,就好想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在街上,人们总是急匆匆的赶往他们的目的地;在商店里,人们焦躁不安的等待付款,或者推挤着前面的人,希望他们能加快脚步;在公共用餐场所内,人们等着别人吃完,这样可以轮到他们,才能够按时的回到公司。公共汽车司机开车的鲁莽,也是世界有名的。预约也是他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做法,看病、去朋友家拜访、开会等交际私人活动均需要预约。这是不仅仅对别人时间的节约,也是对自己时间的珍惜。因此,准时的观念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一个不知道守时的就经常被看作是傲慢或不负责任。

美国人认为工作时间是很宝贵的,因而他们发明了一系列的节省劳力的装置:能够迅速和他人进行交流的电话、用电脑发电子邮件、或者发传真;能够迅速到达别的国家的火车和飞机;能够缩短就餐时间的快餐店、简便食品、汉堡包、热狗、制成罐头的食品。一般来说,美国人是不会在饭店或咖啡馆这类舒适的环境中通过谈生意来了解他们的客人的,更不用说会出于增进相互间的信任的目的带他们出去吃饭,或者去高尔夫球场的。因为他们通常是通过工作来评估和了解他人而不是通过社交活动,他们总是看门见山的进行谈问题。现在美国人越来越多的在电视屏幕上见面谈问题,开“远程会议”不仅仅能解决本国内的问题,甚至能够通过卫星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问题。这种观念在东方人的眼中,则感觉美国人缺乏人情味,不讲人际关系等等。

美国人总是说:“weareslavestonothingbuttheclock (只有时间才能够支配我们) .”似乎是把时间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对待,而且尽力让每一分钟都过的有意义。

三、中国人的时间观

中国人也很重视时间,如:

1. 陶侃:「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於众人;当惜分阴。」

2. 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3. 李白:「时光疾如电。」

4. 曾国藩:「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5. 陶渊明:「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6.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难,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可见中国人更讲究的是技能,修养的水到渠成,厚积薄发。而且在中国文化中还有另外一些反映时间观的词语,“慢走”是人们在告别时的常用语;“慢工出细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时间观是一种“适时观”,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时候自己能够随着自己的需要而进行伸缩。因此中国人在时间上的使用显得更加的灵活,有弹性。

在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大多有个不错的开头,惊险曲折的情节,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如中国版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梁祝》,最后以双双化蝶作为结尾。

在平时交谈对话中,习惯于先寒暄一番,从无关紧要的话题说起,再迂回的扯到主题上。因此,在美国人的眼中,认为中国人说话不好琢磨。

制定的计划通常会长远而富有远景及向往意义,实施的步骤却一般不够详细和具体,主要的意图也是为了能够适应时间的弹性变化的需要。

结语

以上从时间观的方面对中美文化进行了粗略的比较,旨在引起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的关注。首先,必须了解中美不同文化下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及使用时间的方法,克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尽可能的减少因时间观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其次,对不同文化的时间取向要给予尊重和认可,当彼此时间观念发生冲突时,不能单纯的用好坏来论断,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时间观不同,意味着在他们的文化中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因此,跨文化交际意味着对另一种文化的了解过程,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才能加快彼此间的理解。

参考文献

[1]RichardE.PorterandLarryA.Samovar (1985) :"Approaching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inL.A.SamovarandR.E.Porter (ed.)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Reader (4thed.) , Belmont, Calif.: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

[2]胡文仲.EdwardHall (1977) :"M-timeandP-time", 跨文化交际学选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3]赵惠瑕, 王丽.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时间观及行为差异[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8, (1) .

[4]赵真.从时空价值观看跨文化交际[J].理论视野, 2002, (6) .

[5]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中美时间观差异 篇2

中国学生如果想上北大、清华,高考成绩必须达到北大、清华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因此,中国学生如果想上哈佛、耶鲁等美国名校,也以为高考成绩必须达到哈佛、耶鲁“高考”录取分数线。所以,现在中国学生参加美国“高考”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的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分数也水涨船高。

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分数真的那么重要吗?重要。这是绝大多数美国综合排名前50名大学的录取条件之一。所以,很多在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中考了高分的中国学生沾沾自喜,以为进入了美国名牌的“保险箱”。其实,这就是将中国的录取观强套在了美国名牌大学的身上。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多说“考取”某某大学。但是,对美国学生而言,“申请”某某大学才是晋级的通行手段。考取、申请的不同,其实就是唯分数论与不唯分数论的差异。如果是中国大学的话,只要考生高考分数达不到录取分数线,大多会录取无望。相反,如果是哈佛、耶鲁的话,只要考生分数达到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某一分数段,则有机会申请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是用来进行质量控制,即避免招人特别差的学生。

据报道,普林斯顿大学曾拒绝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成绩接近完美的申请学生。现阶段,美国前10名顶尖大学也有类似情况。那么,除了完美的成绩或是优异的考试分数,这些大学到底在找什么样的学生?答案很简单:包括从多才多艺、课外活动的表现等多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估。

比如课外活动的参与和表现,会透露出学生的特质。这些特质,会成为是否吸引名校做出录取的考量,甚至在学科成绩上并不突出的学生,都有可能被录取。这说明,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成绩并非美国大学审核委员们最看重的因素。

考试固然是学习能力的反映。但是,几分、十几分的差距到底能否反映出学生之间的优劣?美国名校的审核委员会可以因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满分的申请人的文章不如未达满分的申请人的文章,而将高分申请人拒之门外。

两相比较,中美大学录取差异的根本何在?中国的大学大多是“一刀切”地录取那些达到分数线的学生。相反,美国优秀大学则通过对申请人的诸多条件仔细考量,最终才能决定到底录取哪位申请人。

美国大学的文凭好拿吗?

当一年一度的高考到来时,那些从幼儿园开始就被寄予厚望的孩子们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后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学校凭着这两天学生们的表现被区分;老师们凭着这一回学生们的表现来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家长们凭着高考中孩子们的表现来检验自己对孩子的辛勤栽培结果。学生自己,则要承受对得起学校、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家长,更要为自己的前途打好这一仗的压力。

这一关过了,进入了大学就松一口气。考大学不易,进了大学后则相对容易毕业。

美国有些大学情况正好相反,是“好进难出”。大学的入学成绩不那么高,不会因为一次考试分数决定终身。可进了大学后不但不能松口气,反倒是如履薄冰。大量的阅读、作业、测验、期中、期末,简直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而且考试成绩没有统一标准,没有60分过关这一说。一不小心就可能不及格而拿不到学分。不及格的学生只能再学一遍。重修超出极限则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美国大学使用一种特殊的评分方法。

中美时间观差异 篇3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及文化的交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长期的文化现象,并在社会发展和国际化人际交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言教学中,加强文化因素的输入,加深学生对目标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之间差异的认识非常重要。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难以实现全面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并极大地阻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因此,对中美时间观差异的研究对于跨文化交际学者来说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从宏观上看,时间观的差异可以被分为两种:一种叫心理时间取向,另一种叫文化时间取向。

(一)心理时间取向的差异

时间取向是各文化群体心理倾向的一个重要部分,反映了一些深层文化内涵。不同文化在时间观念上有很大差异,过去、现在、未来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从而在心理上形成四种不同的时间取向。

1. 零时间取向。

零时间取向就是指在某些文化中人们根本没有时间观念,因而也无所谓过去、现在和将来。

2. 过去时间取向。

具有这种时间取向的人,要么把发生在过去的事铭记于心,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要么重视旧式生活,念念不忘过去之事。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过去为时间取向的国家。它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古老和年长意味着受到人们的尊重,经验和资历在社会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

3. 现在时间取向。

认为“现在”才是最有意义的。人们生活在过去和未来的结合点上,享受现在。具有这种时间观念的人,在行为方式上往往表现为冲动、自发性、随意性和轻松自在。

4. 未来时间取向。

与东方人的时间取向相反,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很少回顾过去。这是由他们较短的历史和成功信条所决定的。因此,每一个美国公民都会制定详细的未来个人计划,American Dream(美国梦)早已深入人心。在美国,很难相信一个没有详细计划的人能有动力度过他的余生。

(二)文化时间取向的差异

各文化群体所形成的各自的时间取向都有其社会及文化渊源,而文化应该是无良莠、好坏之分的。由于我们的生长环境及文化的差异导致我们对待时间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爱德华·霍尔将文化时间取向划分为三类:技术时间、正式时间和非正式时间。

1. 技术时间。

技术时间指的是精确时间,“它是一种被科学家和技术工人使用的时间取向,这个术语对于非专业人士是很陌生的”(霍尔)。但是至少它适用于跨文化交际领域。

2. 正式时间。

正式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包括世纪,年,月,周,日,小时,分钟。和技术时间相同,正式时间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会导致文化误读。

3. 非正式时间。

非正式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在交际中很难把握,因为它对于不同的人意义不同。本文当中仅以“准时”和“等待”为例来介绍非正式时间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1)准时

对时间的态度及对其如何控制使用上,中西方存在着很大差异。西方人从小就学会严肃地对待时间,准时是强制性的。如参加家庭聚会,中国人通常会提前或准时到达。因为中国人习惯提前帮助主人准备晚餐。相反,如果美国人被邀请参加聚会,为了不打扰主人的精心布置,他们不会提前到场,迟到十分钟是最佳选择。而中国人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时间的主人,可以较随意支配时间,包括改变时间原来先后顺序。显然中西方的时间观念有很大差异。因此美国人不能理解中国式的“不见不散”。

(2)等待

在西方社会,等待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他们没有耐性长期地等待。在西方人看来,漫长的等待是一种人格的侮辱。因此,在美国,等待是拒绝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但是中国人会友好地面对这一问题。因为等待是中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体现。例如,繁忙的商人或者某重要领导的姗姗来迟是可以谅解的。我们有耐心去等待,这点是和西方人截然相反的。

二、结语

时间观念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隐藏于思维深处──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并构建着与其相适应的交际行为、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因此,在一些跨文化的生活或工作场合,如果人们只承认和坚持自己的时间观念,对异域文化的时间观念不予理睬,误解就有可能发生,交际就有可能失败。为了尽量避免因时间观念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我们必须做到:第一,理解心理时间取向、文化时间观、时间间隔和交际节奏的种种差异,增强跨文化意识。霍尔曾说过,“如果有什么能改变生活本性的话,那就是时间是如何使用的。它是生活中最基本的组织系统的一个因素,因为所有情景中的行为都存在着时间和空间规范”。增强跨文化意识,可以把这些差异带来的误解降到最低限度。第二,学会换位思考,保持开明的态度,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本位主义。知己知彼,才能入乡随俗,尊重异域文化。一旦遭遇冲突,要运用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必要时可以适当做出一些让步。第三,跨文化交际必须坚持“互相尊重、互相借鉴、互相促进”的原则。总而言之,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行为。

参考文献

[1]Hall Edward T.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An-chor Books, 1959:20.

[2]郑立华.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 (1) :97-100.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318.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73.

[5]Edward C.Steward&Milton J.Bennett.American CulturalPatterns[M].Intercultural Press, Imc.Yarmouth.Maine.U.S.A.

[6]刘爱真.文化认识和言语得体[J].外语界, 2000.

[7]顾群超.文化差异和大学英语教学[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97.

中美时间观差异 篇4

时间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的时间观一旦形成后, 其言行就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制约与支配。反过来, 一定的言行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 传递关于时间的某种信息。因此, 它作为非言语交流的一种方式, 在人际交往中可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交换信息, 具有自身独特的交际功能。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 (E.T.Hall) 所指出的, “时间会讲话”, 它传达的信息响亮而清晰, 有时比有声语言更直截了当。虽然时间是人类社会共有的认知概念和交际手段, 但分属于不同文化的人由于所处的地理、历史、社会环境不同, 思维方式不同, 形成的时间观和安排使用时间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因而在跨文化交际中, 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会本能地使用自己的“时间语言”与对方交流, 而且还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处理安排时间的方式是正确的。这必然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误会甚至于冲突。中美文化属于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 在东西方文化中具有代表性。比较分析中美时间观, 可以揭示出中美文化中许多深层的东西。

二、中美时间观的差异对比

作为两种分别起源于不同的传统, 并基于不同的哲学基础的中美文化, 他们在时间观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过去时间取向与未来时间取向、循环时间观与线性时间观、多元时间制与一元时间制。

1. 过去时间取向 (past-orientation) 与未来时间取向 (future-ori-entation)

时间取向是文化差异中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人们根据其文化在时间连续体上的侧重点来确定自己安排和使用时间的方法。时间取向与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一般而言, 历史传统悠久的民族注重过去, 采取过去时间取向;而历史相对较短的国家和民族则往往采取现在或未来时间取向。中国文化在时间取向上倾向于过去。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二者都主张回归自然, 回归过去。其次, 我国古代相信“天不变, 道亦不变”的宇宙观, 在古代“一仍惯用”被认为是一种美德, 而标新立异往往会被斥为离经叛道。此外, 性本善论也使中国人容易向后看, 向后看意味着向善的本性复归。加之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有着灿烂的文化遗产, 使中国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更重视过去。这种凡事看过去的时间观, 也影响着汉民族的性格。中国人重视和眷恋过去, 做事喜欢引经据典, 追本穷源, 循规蹈矩。古老、年长、悠久则意味着受到人们的尊敬。经验、资历在社会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 年纪大就是有智慧的标志。与东方文化的时间取向相反, 美国人极少回顾过去, 一切着眼于未来, 因此未来取向是他们重要的价值观念。这种未来时间取向与美国的历史和宗教有关。美国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没有过多的传统和经验可以遵循。美国又是个民族“大熔炉”, 在这里汇集了世界上各色人种, 他们大多带着美好的愿望而来, 憧憬着新的生活, 企图在异国他乡实现自己的抱负。在美国的宗教中, 基督教占主要地位。基督教的原罪说, 即“人之初, 性本恶”, 深深影响了美国人。对他们来说, 回归是没有出路的, 只有向前, 超越才有希望。受此文化的影响, 美国人往往比较好动求变, 喜欢打破常规、推陈出新。美国人的计划往往是近期的, 能对现时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他们不相信命运, 因为他们的精力和努力都放在了实现近期目标方面。

中美时间取向上的差异可以从人们对“老” (old) 的态度上得以体现。用于汉语称呼中的“老”字常表示敬意, 如“姜还是老的辣”“老将出马, 一个顶俩”“老马识途”等。中国人做事情之前通常要考虑这个事情前人有没有做过, 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因此循规蹈矩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与这种时间取向相连的是人们崇拜祖先, 尊敬老人, 尊重老师, 重视经验, 重视年龄, 因为这些方面都与“过去”相关。与中国社会对“老”的尊重和重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文化对“老”的惧怕和歧视。美国人对变老的态度是相当消极、否定的, 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 “老”就意味着青春已逝, 是不中用的代名词。美国人不遗余力地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用“old”, 到了非要用“old”的时候, 他们会用一些委婉语来代替“old”, 如“senior”“aged”“veteran”“elder”等。

这种时间取向的差异所导致的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差别是两种文化中“前”与“后”的指代有很大不同。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 因而有“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前所未有”“后继有人”“好戏还在后头”之说, 而英语民族的人正好相反, 如英语But we a re g e tting a he a d of the s tory.汉语应表达成“不过, 我们说到故事的后头去了”;再如英语中的the latest news, 译成汉语就不能说是“最后的消息, 而只宜讲为“最新消息”。而The story dates back to two hund re d ye a rs a g o.则是“故事发生在两百年前”。

2. 循环时间观 (circular time concept) 与线性时间观 (linear time concept)

循环时间观认为时间像一个封闭的圆环在滚动, 循环不已。而线性时间观认为时间包括过去、现在、将来等不相重复的时段, 每天都在变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对时间的认识主要采取循环时间观, 这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文化和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是个农业社会, 以农为本, 以耕为生的农民把人和自然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因此形成东方社会“天人合一”的循环时间观念。从季节的更替到每个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 这些大自然的节奏塑造了他们对事情的看法。人们学习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因此他们比美国人更容易视情境而作弹性的应变。与中国农耕文化相对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高度发展的工业文化。这种文化通常把时间看成是一条直线, 是一种线性的单向持续运动。时间就像一条从源头直奔入海口不断流动着的河流, 一旦流逝便无法挽回。所以对外人而言, 美国人似乎很依赖时钟, 他们喜欢将计划固定好不要变动。美国人自称是“时间的奴隶” (slave to nothing but the clock) 。他们把时间看成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可以被分割、买卖、节约、浪费、消磨 (cut, buy, sell, save, waste, kill) 。因此美国人有强烈的时间“紧缺”意识, 生活节奏较快, 办事讲求效率, 凡事都力求做到准时不误。

在循环时间观的影响下, 中国人生活在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 人们对未来没有像对过去那样感兴趣, 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成为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中国人也重视未来, 但那是遥远的、理想的未来, 而不是近期的未来。受线性时间观的影响, 美国人把时间看成伸向未来的道路, 人们着眼于未来, 沿着直线前进;美国人眼中的未来是有限的、可以预见的未来。循环时间观念的影响还可以清楚地从中国人的生活节奏上看到——中国人的生活节奏明显慢于美国人。我们可以注意到, 美国人在街道上走路时总是行色匆匆的, 很难看到有人在街头缓慢地散步。另外, 美国人也十分讲究准时, 迟到的人通常需要打电话提前告知一下。而在中国则要视情况而定, 对于非正式的集体活动, 迟到是很正常的。

3. 多元时间制 (Poly-chronic time system) 与一元时间制 (mono-chronic time system)

霍尔 (Hall) 把不同文化的时间使用分为两种范畴, 即多元时间制和一元时间制。前者讲究时间使用的灵活性, 倾向于做长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允许做多种事情的时间习惯。而后者是一种强调日程、期限、讲究效率, 倾向于做短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的时间习惯。

中国人采用的时间是趋于多元制的。因为中华民族对时间的认识是从农业活动开始的, 人们把月亮圆缺、季节更替和农事活动联系在一起, 因此传统的农耕文化缺乏很强的时间观念, 对时间的认识是模糊的, 对时间的计算也只是大致的。况且传统的中国文化注重整体, 善于综合性思维, 因此中国人习惯于同时处理几件事情, 强调人们的参与和任务的完成。而不强调一切都按照时间表, 对工作安排不是那么固定, 时间限制不是那么死, 安排更为随便, 更讲人情味。在一定程度上讲, 中国人是时间的主人, 他们行动的每一个步骤经常是依据周围环境随机决定, 因而灵活性强, 但效率较低。美国人是典型的一元时间制的偏爱者, 这也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他们很懂得“心无二用”的道理, 习惯于特定单位时间内只做一件事, 因此讲究计划的周密性与严谨性。一元时间制在一定程度上极客观地操纵着人们的社会活动, 时刻决定他们做什么, 不做什么, 什么必须先做, 什么可以留到最后一分钟。美国人的这种很强的时间观念与美国社会形态有密切联系。一方面, 他们追求单位时间的最大生产效益;另一方面, 在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里, 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 只好把日常活动制成时间表, 以便做到工作和交际两不误。因此, 美国人的办事效率很高, 但有时显得过于呆板, 缺乏人情味。

由于传统的农耕文化对时间的认识是模糊的, 对时间的计算也只是大致的。在中国, 像“日上三竿”“太阳晒屁股了”“一顿饭的工夫”“抽袋烟的工夫”“掌灯时分”这样的说法常出于寻常百姓口中, 它反映的是一种民间的计时方式, 体现的是农业社会对具体时间的粗疏把握。表现在人际交往上就是不讲究预约、守约和准时, 对突然拜访、失约和迟到持宽容的态度。而在美国, 多数人都有严格的个人日程安排, 他们在日程表上写满了约会, 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一段一段的。如果你想拜访某人, 或者请某人做什么事, 最好的办法是与他们事先约定好, 他们是不欢迎不速之客的。约会时你必须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 如果有急事发生, 使得你不能按时赴约, 你应该更改或取消约会。失约是非常不礼貌的。

中美双方对时间制式的不同态度体现在跨文化的商业活动中, 中国人更讲究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事物发展的水到渠成。在中国, 主张在会议开始之时, 双方先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交换看法, 以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而美国人要求严格依照时间表办事, 他们讲求实际、直截了当, 不会以长时间闲谈来营造氛围、建立关系。

三、结束语

以上分别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探讨了中美时间观念的差异,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 而是相互交叉, 相互补充的。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 每一个美国人, 遇到每一件事都是如上所述的, 我们这里比较的是代表中美两国主流文化的成员的时间观念。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文化交融,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现象数不胜数。通过比较中美文化使用时间的差异, 并非要判定孰优孰劣, 目的在于帮助我们了解两种文化的主流倾向, 学习和借鉴西方时间观中的有益成分, 努力避免由于时间观的差异所引起的误解与冲突, 从而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摘要:时间观是非语言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时间取向。基于不同的哲学基础的中国文化及美国文化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文章主要对中美时间观的差异进行了对比。了解中美文化不同的时间价值观, 懂得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同美国人进行跨文化交流, 避免失误, 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时间观,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E.T.Hall.The Silent Language[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5.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郑立华.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 (1) .

中美时间观差异 篇5

中西时间观差异分析

不同的时间意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时间意识。所有人都一起共享着时间, 生活在现在、回忆着过去、梦想着未来。但是,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时间的看法却是不同的。时间意识通常可区分为线形与环形两种。

美国的线形时间意识把时间看作一条线, 是一种永不停息的直线性的单向运动。时间像一条直线在延伸、在行进、在流逝, 一旦逝去便无法挽回。人们认为时间有始有终, 是一种宝贵的物品。此类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关注未来, 使用时间精确度极高, 甚至到每分每秒。人们不喜欢迟到, 因迟到会打破计划并影响后面的安排。人们不喜欢被打扰, 想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美国人对时间通常采取的正是这种直线式时间意识, 他们通常是“计划驱动”型的, 他们不太习惯花许多时间在回顾过去上。

我国是属于环形时间意识。在这种文化中, 时间通常被看作是循环的和可重复的, 认为“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时间的变化协调于自然状态, 时间始终沿着自身运动的永恒周期性圆弧式或螺旋式运动, 正像昼夜的交替, 季节的往复, 年龄的更迭, 农时农作的交替, 都是圆周式循环往复的。时间掌管着生命, 人类无法控制时间, 生命周期控制着人们, 人们必须与自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此类文化的人们特别敬重过去, 敬重先辈, 因为人们认为自己可能从过去找出很多联系。

不同的时间习惯。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在《超越文化》 (Beyond Culture) 一书中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 即“单向时间制”和“多向时间制”。

单向时间制。美国等西方国家多采用单向时间制。单向时间制认为时间是线性的、可分割的, 就像一条道路向前伸展到未来, 向后延伸到过去。持有这种时间取向的人通常把时间看成具体实在的东西, 可以节省、花费、赚得、浪费、失去、弥补、计量, 甚至当成商品一样买卖和拥有。他们特别强调把时间分割成不同的时段来安排活动, 强调守时, 严格按照日程一次做一件事情。他们习惯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但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 是一种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的时间观念, 人们倾向于短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的习惯。为了利用好时间, 人们精心地安排工作日程, 制定精确的时间表, 做任何事都严格遵守日程。其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守时。多次迟到的人被看作是难以信赖, 是对事情不重视, 对对方不尊重。

多向时间制。中国多采用多向时间制。多向时间制的特征是人们同时可以进行好几件事情, 强调人们参与并做完事情, 不僵守预先安排的日程表。多向时间制往往把时间看成一个时点而不是一条道路。在这种多向时间制下, 人们做事比较灵活, 而且不把时间看得那么具体、实在, 时间被看成是发散的, 一般可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几件事情。多向时间制不特别强调守时, 不允许因为时间的限制而妨碍事情的完成, 讲究时间使用的灵活性, 倾向于做长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允许做多种事情, 对工作安排不那么固定, 时间限制不那么死, 时间安排更讲人情味, 强调人们的参与和任务的完成, 而不特别强调一切都按照时间表进行。

单向时间制与多向时间制的差别只是观念的不同、程序之异、轻重之别, 并无非此即彼的绝对优劣。

不同的时间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过去时间取向”。一方面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璀璨, 因此, 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和传统。尽管当代中国人民也注重“一切向前看”, 然而过去在我们的心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人们把上古“黄金时代”作为价值取向, 拿先王之道、圣人之训作为价值评价的准则, 尧舜禹汤至今为历代帝王所敬崇。这种厚古薄今、信古疑今的心理导致了中国人的“过去时间取向”。

另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首先, 二者都主张重视历史, 回归过去。儒家主张克己复礼, 主张以史为鉴, 借研究过去以指导现在和将来。其次, 性本善论也使中国人容易向后看, 因为向后看就意味着向善的本性复归。我国古代“天不变, 道亦不变”的宇宙观被认为是一种美德, 而标新立异往往会被斥为离经叛道。因此, 中国人重视和眷恋过去, 做事喜欢引经据典, 追本溯源, 循规蹈矩。

美英国家的“将来时间取向”。一方面美国的历史不过200多年。在这短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他们在开拓新家园的同时也创造了新文化———即个人奋斗、追求现实和物质享受等价值观, 这使他们不太留恋过去, 不安于现状。萨姆瓦 (Samovar) 和波特 (Porter) 指出, “美国人较之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人民更为注重未来。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心过去, 不考虑现在。但无疑, 当代美国人是决不希望被称作老派或旧式的。过去的方式不认为是美好的, 唯其已成为过去;而美国中产阶级又是很少满足于现状的。”凡此种种, 形成了他们的“将来时间取向”。

另一方面是因为深深扎根于美国人心目中的“美国梦想”。美国是一个民族“大熔炉”, 汇集了世界上各色人种, 他们怀着美好的憧憬, 渴望在异国他乡实现自己的抱负, 相信美好的未来总存在于不久的将来。

此外, 美国人的时间取向与他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分不开的。在美国, 基督教占着统治地位, 基督教倡导人们相信未来, 相信上帝会把人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 人之初犯了原罪, 失去了乐园, 堕落到万恶的现世上来受苦受难, 因此回归是没有出路的, 只有向前超越才能有希望。这也促成了美国人一切向前看的将来取向时间观。

时间观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

在称呼方面的差异。称呼语与社会和文化紧密相关,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人们对称呼语的理解有很大差异, 如果不加重视, 轻则会引起误会, 重则将直接导致交际和交流的失败。

你常常听到美英国家的孩子对父母或者学生直呼名字, 有人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 认为他们不懂礼仪, 没有老幼尊卑;因为我们中国人对称呼极其讲究。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用“您老、老伯、老大娘、老爷爷、老李”等称呼, 以表现出对被称呼人的尊敬, 因为“老”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是成熟、是经验、是智慧, 尊“师”为“老”才显得敬重、友好。反映了中国人敬老的良好风尚, 同时也蕴涵有过去的时间取向。

在对待先辈态度方面的差异。在公共汽车上, 如果你对一位中国老人说:您年纪大了, 请坐我的座位吧。你得到的是老人的真诚感谢。可如果你在西方对一位老人说:

You are old.Please take my seat.却可能会

激怒老人。这是因为中西方对“老”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差异。老练、老当益壮、老成练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汉语中很多的短语和俗语表现出中国文化对“老”的尊重和重视。而美国人则经常会用一些委婉语, 如“senior”、“aged”、“veteran”、“elder”等来代替“old”, 老人及他们的生活场所通常被美化为“senior”、“citizen”、“golden ager”、“evergreen clubs”等。因为在英语中, “old”被赋予了某种否定的语义, 往往含有“past” (过去) 、“useless” (无用) 、“hopeless” (没有希望) 的意义, 同时也间接反映出美国人“将来时间取向”的时间观念。

在时间计算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时间观还经常引起中西方在时间计算方面的差异。在守时和日程安排方面的差异。在美国你如果迟到5分钟就必须道歉, 迟到30分钟就是严重失礼;而在中国迟到5分钟只是小事一件, 甚至认为地位高的重要人物应该晚到。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按日程安排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在我国, 我们常常会见到有人未经预约就串门走亲访友。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您方便的时候我想去拜访您一下”、“随便什么时候都行”。而这种热情好客对于注重安排日程的英美人士来说, 可能被误解为只是出于礼貌的应酬话。因为没有确切时间的预约不便于别人的活动安排。这是中美两国各自持有线形和环形不同时间的具体体现。

在其他社会生活中的差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中国人每提到一个人的重要信息就不可避免地提及一个人的籍贯、档案、家谱、户口等与过去历史有关的内容, 人们还通常喜欢记日记, 看历史方面的电影, 甚至读书也喜欢读名人传记等历史方面的题材。相反, 美国人则对制定未来的计划情有独钟, 他们认为回忆历史、回顾过去是无济于事的, 未来才是具体而实实在在的, 只有展望未来, 对未来做好打算和计划才是明智之举。

尊重文化差异, 减少交际障碍

本文对中西文化时间观差异的比较, 并非要判定孰优孰劣, 而是要帮助我们了解这两种文化的主流倾向, 更好地克服跨文化交际中因时间观差异而造成的交际障碍。

增强跨文化意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文化的交融,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现象不胜枚举。为了提高交际的有效性, 我们必须增强跨文化意识, 跳出自身文化氛围, 确立国际化视野, 自觉排除文化差异的干扰, 理解他国的时间观。

相互尊重文化习俗。跨文化交际本身就是一个对异文化的认识了解过程, 不宜对彼此的观念意识做好坏评价, 交际双方应当培养移情能力, 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体验、去思考, 谅解对方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冲突”“冒犯”。当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 要随机应变, 而不可固守某种交际模式。如:对于做事的最后期限, 美国人严格遵守, 并认为这是一种良好品质;而中国人则往往认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应规定得过于僵化。那么我们中国人就应该充分理解、尊重美国人守时的习惯;而美国人也可以考虑能否更加灵活一些, 赋予自己更多的人情味。

摒弃民族文化中心观念。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 文化是指导行动的指南。在跨文化交际时, 人们的时间观往往根深蒂固, 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当对方的言行举止不符合这种思维定势时, 便会产生冲突。更有甚者, 认为本民族的时间观优越于其他民族的时间观。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 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 在交际中, 要坚决避免简单、粗暴地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 应尊重对方的文化观念, 有意识地暂时放弃或避免一些与对方相悖的某些时间行为, 尽量采用符合对方的时间观, 以达到交流的和谐与顺利。

结语

时间观是长期慢慢形成的,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 但它也绝非一成不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以及对外交流的增多, 我们在不断地汲取着外来文化的精华, 时间观念也在逐渐变化。在经济发达区域的人们,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已有意无意地由多向时间制向单向时间制转变;线形的时间意识也逐步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同时, 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时间观念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随着各种文化之间交流的日益增多, 文化融合的现象逐步增多, 中西方各自原有的传统时间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融合。

参考文献

[1].Edward T.Hall.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Anchor Books, 1959.89.

[2].萨姆瓦[美]等著、陈南等译:《跨文化传通》, 三联书店, 1988年版。

[3].吴国盛:《时间的观念》,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4].胡晓琼:《外籍教师谈中国英语教学与文化差异——VSO教师的问卷调查》,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2000[1]。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版。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7].叶蜚声:《语言学纲要》,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8].张劲松:《东西方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3]。

[9].潘国强:《文化视角中的中外时间取向差异》, 《商业时代》, 2006[36]。

[10].刘文英:《中国古代时空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上一篇:供需关系下一篇:自然的生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