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教育的差异

2024-09-17

中美大学教育的差异(共9篇)

中美大学教育的差异 篇1

步入大学的门槛:在中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考试,一卷定终身的高考是应试教育体系下的产物。很多学生都是通过“题海战术”挤进大学的门,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大学教育的目标: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原因,本科教育被定为成培养某方面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在于培养工具式的人才。

任何高等院校的内部结构都是纵横交错的,纵的方向是本科教学,横的方向是科学研究。不同的学校其内部结果是不一样的。高校的内部结构:我国的高校在纵横方面趋于雷同。依国际经验,我国的本科教学的方向不能多,横向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可以多些,但我国的高中生考入高校往往被分入几十个不同的系、院。

中国教师地位较高,上课计划、内容、方法、考试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划处理,重于基础。老师与学生不等位。

由于中国国情,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压力大,而大学的教育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教学过程与就业指导脱节,教育中,学校重视招生而轻就业,导致学生就业之后很难提升空间与自身发展。

总结:每种教育制度,都是由各国传统文化结合国家发展需求所制约与联系。国情不同,教育体制本质不同,结构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方向便有本质区别,各有所缺。能做到的,是适合性的调整与改善,针对性与普遍性并存的取优教育。

24次考试机会,可择最高分报考大学。分数只为进大学小比例条件。其课外活动,老师推荐更为重要,社会与家长给予升学压力小。

美国人认为大学本科教育是一个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它帮助一个体成长为一个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使其成为一个称职的文明社会公民。

国外的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纵向简洁,横向丰富。把广博教育放在培养本科生的首位,把专业培训放在次要位置;一流的高等职业学校丰富,而横向简洁。

美国老师地位中等,上课计划、内容、方法、考试基本上由任课老师定,思维比较活跃,重于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老师与学生关系平等。

美国各高校方面加强人才培养改革,强化学科交叉,注重学生的通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的能力、特性,确立专业兴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中美大学教育的差异 篇2

追溯大学评价的历史发展进程, 可以看出其逐步成熟的过程:大学评价始于美国。而美国持续时间最长且影响最大的大学评价要数《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自1983年首次推出每两年一次的全美本科生教育的院校排行, 在1987年起, 涉及研究生教育专业评价, 改为每年一次, 开启了大学评价的先河, 大学评价已成为一种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趋势, 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

我国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后, 中国学者开始了对中国大学评价的探索。1987年9月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中国第一个大学排行评价以来, 我国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组织者广泛的大学评价。

由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起步早, 评价体系相对科学, 可信度高, 能够满足社会各方面的要求, 已成为美国大学评价的权威性机构。

下面笔者将对中国和美国大学评价目的、主体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中美大学评价目的的比较分析

1. 中国大学评价目的:

中国大学评价的最初目的主要是推动高校从经济化到市场化的进程, 使中国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 进而增强高校的竞争力。同时也为考生和家长了解各高校实际情况提供了信息。

2. 美国大学评价目的:

美国大学评价的最初目的仅仅只是为考生及家长在选择高校时提供参考资料, 因为选择不同的大学和学院的生活经历将会直接改变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 他们对大学的了解越多, 在选择就读哪所学校时就会更加有信心。

二、中美大学评价主体的比较分析

1. 中国大学评价主体:

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我国的大学评价带有明显的中央集权特点, 评价结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可以消除众多排名混乱视角的弊端。但是, 由于这种官方评价机构隶属于政府, 缺乏独立性, 从而削弱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美国大学评价主体:

美国对高校的评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由民间机构对高校进行检查、评价和监督, 因此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民主性、客观公正性和公众权威性。但是, 由于这种非官方 (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 的排名过多地关注社会影响和高校办学效益, 因此忽视了高校科研水平的评价。《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中美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1. 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网大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设立六个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如下 (2 0 0 1年) :声誉1 5﹪, 学术资源20﹪, 学术成果 (人均和总量) 22﹪, 学生情况12﹪, 教师资源19﹪, 物资资源1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的大学评价比较倾向于选择容易被量化的项目指标作为自己指标体系的部分, 而定性的指标选取的比较少, 甚至没有。

2. 美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所采用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 (2002年) 是由七个一级指标体系和十六个二级指标体系构成。然而学校声誉占25﹪被置于指标体系首位。学校声誉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 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是无法用学术和科研来衡量的。一个拥有良好声誉的高校在吸引生源、师资、投资和国际学生方面占有很强的优势。

通过以上对中美大学评价的比较分析,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大学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短时期内是不可能完善的, 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它的问题而否定了它存在的意义, 相反我们要看到大学评价表现出的强劲发展势头,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占有力。此时, 我们要解决我国大学评价“行政主导”的现状, 制定行之有效的、合理的指标体系, 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打破政府垄断, 达到多元评价主体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目的, 最终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评价, 从而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

参考文献

[1].张蕊.《中外大学评价的比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2].伊继东, 张绍宗, 铁发宪.《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9年

[3].迟爽.《中美大学排行比较研究》.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0年第9期

[4].胡咏梅.《中美大学排行榜的比较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

我眼中的中美教育差异 篇3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什么制度?这个国家向那方面发展?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不可不要的。因为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什么制度都需要有文化的人、有知识的人、有能力的人。

關键词:教育;人才;制度

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培养和养育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培养合格公民,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促进人的发展,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教育在社会中起着相当重要作用。不同的地区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

一、教育制度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教育史,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在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体系。中国自1986年起,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是由各州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政府管理。学校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多数州实行十年义务教育。各州学制不一,大部分为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高等教育有两年制的初级学院和技术学院,四年制的大学本科和二到四年的研究生院。美国大学读书的费用,公立大学的收费要低于私立大学。

二、教育方法不同

在课堂上,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国的老师善于给学生一个总结。而美国的教育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总得来说,中国的课堂要求有很严肃的课堂纪律,而美国则更偏重于自由和想象;在师生关系方面,中国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要时刻对老师保持尊重,要像对家中的长辈一样,而美国老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聊天,是很好的朋友关系;在中国,一年中学生有8个月是上课时间,每天又有11个小时是在校时间,美国学生每年只有1000个小时左右;在家庭教育方面,中国的家长认为应该将如何做、怎么做全部交给孩子,让他们少走弯路,更快的成功,甚至在选择学习的专业家长也会从中指导,而在美国,家长对孩子相对“放任”,他们注重孩子责任感的培养,使得孩子更加独立,有思想。

三、学生学习方式不同

学习负担不同:在中国,假期是学生学习赶超别人的最佳时机,学生自小学开始就有繁重的家庭作业,我本人记得初中的一个假期,不同课程的老师一共留了120张卷子作为我们暑期作业的一部分。所以有时假期会比平时上学更加苦不堪言。在美国,对于作业更注重“质”而非“量”,着重考量学生是否有真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合理即可。

四、美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校园暴力是美国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还有包括恐怖事件、吸毒、同性恋、校内怀孕等问题。这与美国文化和过于宽松的教学体制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另外站在教育层面来看美国的老师对学生的接人待物并不关心,中学课程显得比较分散,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选课有避重就轻的趋势,而且教学课程少,作业少,表面看学生负担小,其实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五、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等级化教育学生。学校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其分为优生和差生,同时在家中,学生间的成绩也会被父母拿来比较,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与我国的以考试制度为主的教育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学生的前途与成绩直接挂钩,有了好的成绩才能上好的大学,从好的大学毕业才能有好工作才有好未来这一思想根深蒂固。

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中国教育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强调背诵和记忆,而缺少对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六、对中国教育的建议

1.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保证资金的顺利落实和资金使用的监督。

2.加强对教育的普及以及将教育理念普及家长,最好能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制作价格合理的教学光盘,能够让家长从孩子幼儿起就能采用正确地教育理念。

3.教育部门严格监督学校的教学质量,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包括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做到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4.课堂能更加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再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做到学生与老师的信息互动,双向沟通。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为国家培养人才,一个国家的教育强则综合国力强。要想使国家人才济济,各项事业繁荣、蒸蒸日上的发展,就必须建设好教育事业。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只有把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国家才能更加兴盛。

中美大学教育的差异 篇4

摘要:本文对中美教育在教育观念、培养方式、教育改革实施的力度、教育平等、教育技术应用五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以此发现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一定程度上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笔者认为,唯有慎重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教育;美国教育;差异;问题

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中国现在虽然是教育大国,但远远不是教育强国。美国作为教育强国,其教育模式、教育技术以及教育改革的实践等方面都较中国更先进。为了从整体上促进我国教学的发展,我们有必要探讨美国教育领先的原因并吸取其优势,以促进我国成为教育强国。

一、中美教育存在的差异比较

1.培养观念与方式上的差异。中国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以及对考试的应付。教师的任务自然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美国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非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课程、学制设置都较为灵活,校外活动、社会活动较多,使得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不但可以培养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可以培养出与人合作的精神。

2.教育改革的实现程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教育改革也具有同样的功能。本文拿中国21世纪课改同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国防教育法》的改革力度以及实现程度进行比较。美国的《国防教育法》是在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之后美国为了将教育提高到保卫国家的国防高度所进行的改革。美国在该法案中所提出的一些改革措施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奠定和保障的作用,引起了人们对课程设置等重大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对全世界的高等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教育机会与资源获取上平等性问题。中国教育中在城乡差异、东西差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在教育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在美国,由于其强大经济实力的影响,其公共教育事业建设远远在中国之上。近些年来,美国又将社会教育机会平等提上日程,不仅从教育的投入来考察其效果还从教育的结果来考察。学生们自然都获得较为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

4.将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方面差异巨大。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建设正在对教育的跨越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计算机普及率和网络带宽都偏低,阻碍了远程教育发展的进程。美国对教育技术的应用主要采取了卫星电视双向传递和英特耐特网服务于远程教育两种方式。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供了保障,终身学习也得以实现。

二、关于中美教育比较的思考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对我国教育做以下几点思考。

1.古往今来的考试制度对教育产生着负面的影响。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导致了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

2.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多被忽略,他们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当前知识,教学方式也只是简单的填鸭式灌输,这样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形成学习的动机与促进学习迁移了。

3.我国教育中所采用的统一的编班、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学进度不能够重视个体与个

性的发展,这种普及教育一方面不利于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存在着很大的欠缺。所以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这种传统的“整齐划一”教育观念必须要改变。

4.在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走过场、形式主义层出不穷,改革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应试教育的本质。此外,我国教育改革的力度和实现程度远远不及美国。这是影响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5.我国综合国力较弱,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还较落后,教育技术的应用多集中在多媒体教学,然而教育技术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可以成为普及公众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手段。所以,必须要在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同时,加大教育投资于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改革教育体制,使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结论

本文较全面的对中美教育现状进行了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教育落后与美国不但有其教育观念上、形式上、实践上的原因,也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的投资有很大的关系。教育乃是立国之本、强国之策。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慎重我国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提高综合国力的同时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方可成为一个教育强国。

参考文献:

中美文化差异华人面临教育窘境 篇5

于不久前被报失踪的这位十几岁华裔少女,家住日落公园地区六大道附近,在一家餐馆做工的女孩父亲表示,女儿几年前随家人赴美,起初还好,但到了青春叛逆期就变得难于管教,根本听不进去父母的话。

在美国,做家长的根本不能以武力或过重的言语来指责或说教孩子,否则会告你虐待孩子,或者剥夺家长的抚养权,所以他 们夫妻只能小心翼翼的劝说孩子,但根本没成效。时间久了,女儿越玩越野,在外和一些不良的孩子交往,但他们夫妻却是说不得,打不得,也只能听之任之。时间久了,女儿从离家出走几天,发展到半个月,一个月,有时甚至几个月不回家,直到手中的钱花干净才会回头。无奈下,他们只得向警方报案说孩子失踪。

知情人表示,这对华裔家长是很好的人,夫妻十分恩爱,尤其老爸在国内时还曾经是军人,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很上心,只是这名女儿实在叛逆,报失踪后,即使家长明明知道孩子住在哪,但是上门都拉不回来。

中美学生的差异 篇6

最近看了一些有关中国教改的视频和美国教育的资料,发现由于长期中美教育教学理念的差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特别是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以后,在美国老师眼中中美学生的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自律,遵守纪律,而美国学生比较自由散漫,不拘一格。中国学生对违反纪律、犯错误大都比较害怕,而美国学生认为犯错误理所当然,他们认为只有不断的“试错”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而美国老师往往也鼓励学生犯错,这样学生就可以大胆地思考、提出不同的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他们的理念是“试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另外,美国教育还特别重视研究性学习。比如理科学习以项目研究为主,自己选择研究题目,写项目报告,报告不能直接抄录书本或网络上的观点、语言,引用必需注明出处,与我们大学论文基本一致,这是我们中国孩子的软肋。

2、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喜欢被动接受知识,很少发言提问,也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可以说在美国课堂里中国留学生是发言最少的人。而美国课堂里所有老师都喜欢讨论式教学,常常让学生讨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观点,并指出支撑观点的依据。美国老师只在个别时候做一些启发引导或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激起学生进一步讨论。美国老师的教学理念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的结论更重要,他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远比收获一两个结论重要得多。尤其是学生毕业以后离开学校这种能力在工作中将终生受益。可以说独立思考、质疑一切、敢于创新是美国教育的灵魂,自由是创造之母,批判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是美国教育的基石。由于美国学生从小就在这种讨论式的课堂气氛中长大,他们也习惯于这种教学,经常主动问问题,主动参与讨论。有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不惜在课前花大量时间查阅资料。而中国学生初次在这种课堂里会感到无所适从,常常觉得课堂里没学到什么东西而苦恼。中国学生从小在中国课堂里习惯于听讲记笔记,被动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老师很少营造讨论气氛,学生更注重获得知识的结论而不是获得知识的过程。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不主动思考遇到的问题,迷信老师和课本提供的标准答案,没有质疑一切的精神,也不主动请教老师,常常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结论。另外美国课堂还特别重视体验和参与。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由上述分析可知,美国学生收获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即学习方法,而中国学生收获的是知识本身和知识结论。

3、中国学生为高考而学,而美国学生为兴趣而学。美国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课间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美国多元化的教育理念特别重视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校提供多种课程和课外活动供学生选择。他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潜在的强项和特长,需要学校帮助他们开发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他们的学生很多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按照兴趣学习,大多数学生不仅能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而且还能持久专注于某一领域,也容易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所以为什么他们的诺贝尔奖获得人数那么多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中国学生往往从小就树立要考好大学的理想,考上好大学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这种功利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一切为了高考,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大家都在为过高考这个独木桥而拼搏。由于没有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学生的兴趣特长,中国的学生就像是大工业化时代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由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事实上,抹杀学生的兴趣特长,不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按照一种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体制只会使极少数学生获得成就感,大多数学生会感到沮丧,压抑,这样也就谈不上具有创新能力了。

4、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强于中国学生。这种差异从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就开始出现了分化。中国学生从很小就开始学习数数、识字、背古诗等,中国家长常常以自己的孩子在4—5岁就能识多少字,背多少古诗而自豪。这些急于“拔苗助长”的家长觉得,应该让一个4岁的孩子提前掌握小学的知识内容,因为大家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这时美国的孩子在堆积木,学会把自己的玩具用完后整齐地放在箱子里,按照家长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家务,如叠被子,将垃圾放到指定地点、洗车等等。任何事美国家长都鼓励孩子们自己去体验, 自己去独立解决。总之,整个少儿时期,中国孩子更多地在各种兴趣班动脑学习,而美国孩子则按照自己的兴趣更多地在动手体验生活。学校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课堂里凡是能通过实验解决的,一定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而中国课堂里的教材必做实验也不一定让学生做,特别是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以及那些学生人数较多的大班和超大班,教师常常是在黑板上讲实验。一切为了高考的应试教育深入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一些政府官员、校长和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在中国大地由于这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培养,中国学生养成了懒于动手操作的习惯,甚至高中毕业还洗不来自己的衣服,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往往是高分低能者,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科学研究表明,幼儿经常动手活动可以促进大脑发育。调查表明凡是少儿时期喜欢动手的人在成人时期更不容易失业,而不喜欢动手的人在成人时期不仅容易失业还容易罹患心理疾病和精神病。

5、美国学生特别重视体育锻炼。美国的教育理念认为没有强健的身体,其他再好也没有意义。美国的学校里体育课甚至比语文数学重要。体育课也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学校体育设施不仅完备,还根据学生兴趣开设了篮球、排球、橄榄球等等各种兴趣班供学生选择。每天下午3:30后是学生的运动时间,私校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运动辅导,春季以室外运动为主,冬季以室内运动为主。每个学区都会组织校际间的篮球、足球、曲棍球等运动竞赛,比赛时学生和家长都自愿去助威呐喊。而中国的体育课往往比较单一,有些学生甚至不喜欢上体育课。毕业班的体育课常常被中、高考科目替代。在一些学生家长老师的心目中体育课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不重视体育锻炼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近年来近视眼和肥胖儿增多就是一个明显实例。

6、没有社区实践活动也是中国学生的一大缺失。虽然中国的新课标教育体系里规定了社区实践活动课,但很多学校都是流于形式,没有多大意义。全社会没有建立起可供学生社会实践的体系,包括认识、实践基地、评价和考核以及登记制度等等。社区实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认识社会、关爱社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情感,为将来做一个合格劳动者打好基础。学生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实践,不能不说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遗憾。美国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他们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艺术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其目的就是使人适应这个世界。从整体上讲,学校培养不出天才,而是要培养好的公民,公民培养好了,人才也就有了。因此他们要求每个学生一定要完成规定时间的社区服务。

中美大学教育的差异 篇7

1.1素 质 教 育 的背景 。

相对而言素质教育的出现在西方国家比较早, 而且实践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可以说比较成熟,而且通过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结合,可以说有效地为西方发达国家提供了比较稳定的人才资源[1]。并且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培养,以及合适公民精神的促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

我国和大多属东亚的国家(受中国影响)都属于比较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而本身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再加上发展对于教育的综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而中国开始试着引进素质教育以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希望用素质教育的优点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3]。

1.2素 质 教 育 的 优势 。

素质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对人的健全人格的培养。由于原先的应试教育偏向性过于明显,而且标准相对刻板,就必然地可能导致千篇一律的情况出现。对于人来说是必然的,不可能完全按照同样的标准要求和塑造, 因而必然会对一部分人本身的素质水平造成扭曲的状况[4]。素质教育方面 ,由于本身对于个性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比较重视,再加上目标在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就必然地会导致在公民本身的全面性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2.中 美 素 质 教 育 的 差异 性

2.1个性化发 展的差异 。

个性的发展本身应当是有一定特殊点的, 因而必然不可能千篇一律, 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待,不可能维持过于标准化的评价方式,从而限制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

根据在附近进行随机调查的结果, 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依然保留比较简单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方法, 对学生自身特点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按照喜好随意地进行塑造和改变,以这样的方式发展特长, 一定程度上有比较严重的集体化倾向和跟风的趋势,对于学生本身素质的把握和判断,并没有很好的研究。美国人在这方面可以说比较有经验,在学习之余会注重学生在闲暇时间的表现,以及自身的倾向性,尽量地从客观方面对学生素质取长补短,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2.2综 合 运 用能 力 的 差 异 。

综合运用能力分为两方面,首先在教育者方面,从调查得到的结果反映, 大约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其学校的教育方式比较死板, 缺少针对性的变通, 也没有很好地将教材联系实际,对于素质教育本身的效率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相对外国先进水平来说,其教育者本身的教授方式比较灵活,并不拘泥于教材,联系方面可以说有相当的扩张[5]。更重要的是 发达国家的教育并不强求一定正确,而是认为思考的过程是最重要的能够自主地思考,才是对于学生最大的尊重。

在学生方面, 应当说有大约三成以上的学生在调查中承认自己并没有很好地掌握素质教育的目的, 在综合水平方面没有明显的改善, 而这样与发达国家个性化充分发展的百花齐放的状况有一定的差距。

2.3独 立 性的 差 异 。

学校对素质教育的实行,可以说独立性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比正常的干涉尽可能减少, 才能保证教育不被掺杂太多因素。但是就这方面来说,国内做得并不好,学校本身就难以完全地行使职权,再加上随意的干涉严重,经常把任务转嫁到学生身上,会进一步使得学生疏离。

3.对 外国 先进 性 教育 的学 习 经验

3.1做 好 对 于 素质 教 育 的 基础 环境营造 。

发达国家素质教育的成功,不仅仅是教育界本身的力量更在于全社会为此提供了比较好的环境和氛围。实际上素质教育的建立等于自然而然顺理成章,非常顺利地发展。这一点在美国体现得非常明显,这是一个重视自由的国家,因而要求尽可能地将自由的权利贯彻在所有领域之内, 而整个社会对于自由的支持及所谓美国梦的热衷, 必然成为素质教育良好的发展土壤。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推广,不应当仅仅是嫁接,需要进行一定的环境营造,或者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改动,从而保证素质教育有效地发挥作用。

3.2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将灵活和综合型教学进一步深入。

学校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可以说是直接的执行者, 而发挥校方的作用,尽量按照情况灵活运用,才是保证素质教育落实的关键。从美国人的教育经验大致上可以看得出来,学校不应考虑过于一致性的标准, 而要对教育按照本地和自身状况采用针对性的方式,出现偏差的时候进行及时的修正[6]。更重要的是独立地发挥作用,才能将综合型教学灵活运用在实践中。

3.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提升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水平

中美课堂教育价值观的差异比较 篇8

关 键 词 中美课堂;价值观;教育公平;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2-0043-03

2012年10月,笔者第二次随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来到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考察基础教育。本次到访,笔者以中美课堂价值观的比较为观察视角,深切感受到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

一、公平教育理念下的“差异课堂”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中西方教育的理想境界。而美国课堂“因材施教”的“差异课堂”则更多涉及教育公平理念。

在博物馆磁石学校(John Early Museum Magnet School),笔者在观摩一节阅读课时发现,同一班级学生阅读的书籍是不同的。在询问中,笔者了解到:在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没有类似中国语文课程的“英文”课程,而是通过阅读(Reading)和写作(Writing)实施教育。阅读按照词汇量和难度分成不同级别,每一位学生都要经过测试,确定自己的学力发展水平范围(Zone of of Proximate Development)。学生或许在同一个年级,但老师会根据测试反映的学力水平推荐不同的读物。对于我们提出的“老师为什么不提供统一的阅读教材”,美国老师回答:“这不公平,每个人程度不一样,为什么要让大家看一样的文章呢?应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让学生各看各的。”

美国教育所理解的“差异课堂”建基于公平理念,它更多地是针对于教育结果。课堂中的教育公平,意味着课堂里的“每一个”都应受到重视和获得机会,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通过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这样的课堂让笔者深深感受到,美国的《独立宣言》所宣扬的天赋人权和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深深植耕于基础教育中。基础教育的公平通过公立学校实现,且注重“衡”,教育基点在于“制衡”,在基本公正和基础公平的基础上,倡导个性和尊重差异,强调“因材施教”。

反思我们的“因材施教”,多年来被异化为“公校重点班”“名校办民校”,将教育公平简单理解为“平行班”和“教育均衡”,注重于“均”,教育基点在于“中庸”“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重新诠释“因材施教”,势在必行。

二、民主教育理念下的“个性课堂”

民主是美国社会及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观。美国文化强调“个体”与个性发展,其民主教育思想强调个人在相互尊重、合作、宽容和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处理社会关系。美国课堂基于民主教育理念,鼓励儿童自己做出决定,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用自己的观点观察和应对世界,反对盲从权威。

在Margaret Allen 初中,我们观摩了一节数学课。整节课都是在老师不断的提问中进行的,师生的言行都极具个性化。老师在提问中经常使用“你喜欢、你认为、你建议”等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词语;老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随意走动,老师的穿着及学生的坐姿也都很随意。美国的课堂学习注重学生在研究中不断领悟,老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双主体”。老师作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任务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点关注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包括反思性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会学习的习惯、国际文化理解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交际能力、沟通的能力、行动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分享的能力等。他们认为,这些是新世纪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其间,笔者问到:老师是否有统一的授课内容。校长Dorothy Gunn女士反问:“如果老师教的东西学生全都会了,为什么还要教呢?”美国课堂注重学生多看、多问、多想、多干,是否“会学”。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有问题可问)。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就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问题也越多。

反观我们的课堂,注重多学、多练、多记、多考,实际上是强调让学生“学会”。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也开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强调学生主体。但学生参与和互动的内容往往是复述书本知识或教师的讲课要點,而不是让学生阐述、争议、捍卫自己的观点。我们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往往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直接表现就是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课堂中的问题就越少。

《学记》有云:“人不学,不知道。”“知道”是知晓、了解各种要求、道理和规则,用“知晓”代替“知道”的本意,这样如何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学生。

三、效率至上理念下的“有效课堂”

“效率”是美国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价值观,也是美国教育及其管理的主要价值观之一。这里的“效率”,认为一切进步应以个人的便利、安全、自由、愉快和社会资源的低耗与更加有效、更为优化的配置为准则。崇尚效率的美国,是如何理解和实现“有效课堂”呢?

考察中,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纳什维尔大学学校(Ellivhsan of university school),这是一所私立营利性中学。校长Vincent Durnan带领我们参观了一节历史课,讲授内容恰好是中国的丝绸之路。老师布置了前置性作业:让学生用二维码将丝绸之路上的人文景观以及它们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分析展示出来。学生们准备充分,选取了骆驼、陶瓷、丝绸等元素,并以此分析了对西方文化带来的深远影响。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可以感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充分了解和欣赏。

在这所学校,笔者还专门观摩了一堂中文课。整节课上,老师先让学生在白板上写句子,之后让学生互相纠错和补充句子,并连成为一段话。学生们非常投入,踊跃纠错和补充句子。这节课看似随意,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似乎也没能写出几个完整的句子。但听课的中国校长们一致评价,这堂中文课非常“有效”:学生们真正深入了问题情境,乐此不疲地争论和回答,通过交流和碰撞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深刻理解了中文词句应如何组合搭配。

这节课的老师来自台湾,她和我们分享了对美国教育“效率”的理解:有效使用教学时间,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教学计划。着眼于学生“学”的深层根基,立足学生对学习的深刻理解、关注和把握。所谓“有问题的课堂才是有效的,错误是最好的资源跳板”,美国教育“效率”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中国也讲究“效率”,“有效课堂”已流行多年。我们的“有效”,注重一堂课中教给孩子的知识越多越好;并且常用“演绎法”,即提供答案让学生去证明,学生通过这节“有效”课堂,学会举一反三,从而取得更高的分数。课堂是否有效,往往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目标为评价标准,着眼于教师的“教”而非学生的“学”。美国的“有效”课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成功价值理念下的“实用课堂”

美国教育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进行下去”,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学完9年级的数学,由于某种原因教育突然停止,他还愿意继续学习下去,那么这个教育就是成功的”。相比“培养精英人才”和“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美国的教育政策导向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正是有这样的成功价值理念,让美国课堂呈现出“实用性”——以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的杜威教学思想在美国课堂随处可见。

作为影子校长,笔者在马丁·路德金磁石中学(Martin Luther King Magnet)学习。学校以“优秀是我们的标志”为校训,随处可见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画像。校长Schunn Turner女士告诉我们:“美国课堂充分尊重每个生命的价值,充分开掘每个生命的潜能。学校教育并不都是培养升学的学生的,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因此,一方面,学校注重科学研究、数学以及旨在使学生在高等教育中“先人一筹”的进阶性课程。学校与周边大学联系紧密,经常邀请大学教授来校辅导优异学生,大学实验室也向部分优异学生免费开放;学生的优秀论文还可在大学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同时,学校也有更多的“实用性”课程,如“手工制造”等。在美国,把一个只适合做木匠的人培养成博士和把一个只适合读博士的人培养成木匠,都会被认为是教育的失误;把适合做木匠的人培養成木匠,把适合做研究的人培养成博士,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而且,在美国,一位木匠的收入与正教授相当。

透过中美课堂价值观的差异比较,不难看出:中国课堂注重教学结果,美国课堂注重教学过程;中国课堂注重解题方法的掌握,美国则强调实践技能的习得;我们的课堂以讲解为主,美国课堂以讨论为主;中国课堂注重独立学习,美国课堂则侧重合作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来,美国也在向中国基础教育学习。在奥巴马的教育蓝图中,也出现了延长学习时间、与测验成绩紧密相关的高质量的课外学习计划、绩效工资、实施教师分级认证制度等元素。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在差异中融合与选择,取长补短,才能真正促进自身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市华颖外国语学校

广东广州 510600)

浅析中美政治文化研究的差异 篇9

继50年代中期美国政治学界开创政治文化研究领域后,中国政治学界在80年代也开始了政治文化研究的尝试。1987、1994年相继两次召开了全国性的“中国政治文化学术研讨会”。随着有关政治文化研究的文章、译著、专著不断问世,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公认的一个专门研究领域。特别是在中外政治文化比较研究方面,以天津师范大学的徐大同教授为代表的研究群体,自90年代后期以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不过,虽都是政治文化研究,而且在专业术语和一些概念上不无彼此沿用之处,但中美政治文化研究之间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从内容上看,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似乎完全是另辟奚径的独创,中国主流学者似有意要使这一研究与国际通行的政治学研究规范分道扬镳。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即中美政治文化研究兴起的不同社会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入手,力图透析中美政治文化研究的差异,并从中引出有益于中国当前政治文化研究的某些启示。

一 全球战略与政治文化研究在美国的兴起

一般地说,任何政治问题的研究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政治需要,即便高度抽象的政治哲学也脱离不开一定的时代、一定社会人群的政治需要。这既是古往今来政治研究的一条普遍规律,也是当今政治文化研究兴起的直接原因。

政治文化研究最初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这个时期正是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大国地位、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全球战略的时期。然而实际上,早在二战结束之前,美国政府出于战后如何处理日本的决策需要,就提出了研究异国文化的要求,并委托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就日本是否会投降,以及美国如何管制日本两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在接受了这项任务后,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结合访谈调查和书刊、电影资料等实证研究,很快得出结论,认为日本人会投降,但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致美国政府的研究报告。事实证明,战后美国政府的决策与她的见解是相一致的。1946年,本尼迪克特将报告整理成《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一书出版。该书对50年代后美国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1)

此后,随着美苏关系的紧张、遏止政策的出台,杜鲁门政府全面修改美国战时与苏联结盟的政策,开始推行以反共为特征、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标的全球战略。冷战的严酷事实,不仅给刚刚结束了战争的世界带来新的不安,而且使美国国内的保守反共势力异常活跃,50年代出现了以迫害进步人士而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造成了举国上下的“恐共症”。与此同时,美国还向许多国家输出“自由、民主”政治体制,但结果大部分都未获成功,反而出现了一系列军人独裁政权。为了顺利地推行全球战略,美国政府急需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传统、现状有全面的了解,急需政治学研究人员提供这方面详实的研究报告。

为此,从1952年开始,在美国社会科学理事会的倡导之下,一批政治学研究人员展开了对

各国政治制度的研究,特别是对共产主义及其行为方式的调查研究。他们纷纷走出书斋进入实际政治研究的天地,不仅对西方国家,而且更多的是对非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民众心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收集了一批详实的资料,为美国政治学界的比较政治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中,阿尔蒙德(Gabriel A.Almond)在对美、英、法、意的若干名前共产党员进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写成《共产主义的感召力》(The Appeals of Communism, 1954)一书;派伊(Lician W.Pye)与阿尔蒙德合作,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在马来西亚采访华裔共产党人。由此引发了他日后对东西方政治文化差异进一步探索的兴趣。(2)1953年的一天,美国政治学学会的政治行为委员会在社会科学理事会(SSRC)的本部召开会议,邀请刚刚从马来西亚回国的派伊和其他学者座谈对发展中国家的观感,这次会议直接促成了美国政治学学会比较政治委员会的成立。(3)

通过这种比较政治研究,一些学者开始怀疑40—50年代美国政治学界流行的权力观念。这种观念把权力概念等同于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的货币概念,是政治学领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核心概念;认为权力现象本身存在着一套适用于整个人类的普遍规律。这种观点从战前美国传统政治学,到战后美国国际政治学的开创者摩根索(Hans J.Morgenthau)、政治发展理论的提倡者亨廷顿(Sumuel P.Huntington)都持相同的见解。然而,从事比较政治研究的阿尔蒙德、派伊等人却发现,由于对权力的特殊情感、态度和认知程度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社会条件下的人的政治行为是极不相同的,人类社会的权力现象并不是从古至今到处同一的。研究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心理、文化因素是比较政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4)

1956年,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阿尔蒙德在《政治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比较政治制度”的论文,第一次明确地对“政治文化”概念、方法给予界定和说明,使比较政治研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独立研究领域。

此后,以阿尔蒙德为首的一批政治学研究人员,设立了政治文化研究的一系列具体课题,并把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的新方法、手段引入这一领域,如:1957年开始的由阿尔蒙德、乌尔巴主持的对英、美、德、意、墨五国公民政治态度的调查和分析,这一项目在1962年完成,并出版了《公民文化》(1963)一书(The Civic Culture);1958年开始由派伊主持的对缅甸进行的调查,由此而出版了《政治、人格与国家建设:缅甸对认同的寻求》(1962年)一书(Politics, Personality, and Nation Buildind);阿尔蒙德与科曼还依实地调查写出了《发展中地区的政治》(1960年)一书(The Politics of Developing Areas),等。

60、70年代政治文化研究作为比较政治研究的一个分支盛极一时,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不仅增强了美国海外企业、跨国公司对外国政治的广泛了解,而且对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制定过程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批从事政治文化研究的学者,阿尔蒙德、派伊等人都在美国政府或军队研究机构兼职,有的还是兰德公司的顾问。

总之,从政治文化研究在美国的兴起的过程可以看出,它是与二战后美国奉行的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直接相联系的,是为美国政府的对外决策服务的。如果没有美国政府决策的需要,没有美国二战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扩张的战略态势,政治文化研究在美国的兴盛是根本不可能的。

二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与政治文化研究的多样化

中国政治学界开展政治文化研究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当然,这是与70年代末中国结束旷日持久的“文革”内乱,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密不可分。从总的来说,政治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是重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社会需要,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理论思考。但具体来看,政治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开展却是由来自三个不同方向的思潮汇合而成,并由此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首先,它是在海外华人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思潮影响下形成的。这种学术思潮从现代化压力下对面临危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开始,走向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然后又从西方文明的没落中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价值,并力图使之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相互融合。(5)这种学术思潮从80年代初开始通过哲学界在国内传播,并逐渐涉及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方向的理论思考,以及对中西政治价值观的理解、评价。从广义上看,它为政治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开创造了有利学术思想环境。

其次,它是在中国学者探索“文革”内乱原因的反思中形成的。文革结束后,知识界,以文学界、理论界为主的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之所以会酿成这场灾难仅仅追究个别人物的责任是不够的,应当从文化因素中探索更深层的原因,应当更深入地研究中国人的民族性、国民性。要避免“文革”内乱的重现,必须重建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文化结构。(6)这种思考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对政治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它是在西方政治学学术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从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政治学界的研究人员就接触到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西方政治学。80年代中期,各种评介当代美国政治学研究的书籍、文章大量问世。伊斯顿、阿尔蒙德等人的政治系统分析理论、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林德布鲁姆的决策理论等等,在中国政治学界不再是生疏的学说。这其中,政治文化研究也被作为一种现代政治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给予广泛的介绍,并且引起了中国政治学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

如果说,前两种学术思潮从客观上为政治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间接地影响了这一研究的话,那么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学术思潮则是一种直接的影响。但是,中国学者在吸收和借鉴这一研究方法时,明显地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其一,一部分学者把政治文化研究当作一种经验、实证的方法,开始运用西方政治学量化的研究手段,如问卷式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对公民政治心理、态度进行现实的研究。(7)其二,另一部分学者、也是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数学者,则借助西方政治文化研究提供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和价值判断尺度,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规范理论研究。(8)这两种不同倾向也反映了中国从事政治学研究的人员结构特征,前一种倾向的人员以各级党政机关、或从属于党政机关的舆情调查机构的实际工作者为主;后一种倾向则主要是与从事政治理论研究相关的院校学术研究人员。前者以向上级党政领导机关提供了解社会舆论、民情调查报告为目的,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产生间接的影响;后者侧重于面向各种教育对象,在政治价值观念上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值得注意的是,二者之间至今还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机制,几乎是彼此不向往来地进行着各自研究。虽然,目前部分高校政治学专业的中青年学者不断做出积极的努力,有意地把政治文化研究方法引入实际政治研究的范围,如一些大学对大学生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的调查研究;对某一特定地区居民政治态度进行的调查研究,等等。但是,由于缺乏进

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机会和条件,现代政治学研究的新方法很难在中国的实际政治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因此,院校研究人员的政治文化研究基本上是以纯粹学术思想、原理和方法的阐释为主,侧重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研究。另一方面,实际政治工作人员则忙于具体事物,无暇过问理论,在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上,使用政治文化、政治心理研究方法时本身就不够规范,基本上采取了就事论事的简单摹写、描绘现实的方式。因此,在大量事实材料的面前,缺乏对长期经验事实的整理概括、以及理论上的深入分析,难免让人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

总之,政治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展开过程中,出现了多学科、多渠道、多样化的特点。这反映了它主要是被当作一种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予以接受,而作为一种方法,当然是可以在涉及政治的广泛的领域中加以运用的。不过,在这种广泛的应用中,难免不出现对政治文化研究本身概念、范畴以及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也就是说,中国现有的政治文化研究,已经与政治文化研究当初被创立时的界定有了极不相同的含义。就此意义上而言,有必要在研究的对象、目的等问题上对中美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做一次认真的比较研究。

三 中美政治文化研究的三大显著差异

从中美政治文化研究兴起的过程看,大致有以下三个显著的差异。、研究对象、功能上的多国比较与自我批判反思之差:

美国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是由战后美国的国际地位及其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决定的。从研究对象看,美国政治文化研究主要是把美国以外的国家、地区的政治文化模式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同时,政治文化研究是为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决策服务的,或为美国不同利益集团在海外经济、贸易的扩展服务的。

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是在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后,理论界围绕中国的现代化的目标、途径而形成的对本土政治文化价值的一次再确认。政治文化研究的主要功能尚不是为政府决策服务,而是借他山之石以攻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当前中国学术界展开的政治文化研究,并没有脱离近代以来知识界研究文化问题的初衷。

比较之下可以看出,中美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都脱离不开一个面向世界、面向异文化的大背景。只有当一个民族被置身于这种开放的大环境中,政治文化的研究才可能提上日程。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中美间在政治文化研究的对象、主题、功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简单地说,美国政治文化的研究是以异文化为对象、以皈依美国式的自由、民主为主题、以为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服务为其功能的。相反,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主要着力于批判地借鉴现代政治学研究中的新概念、范畴、以及新的价值观念,并借此重新认识、评价固有的传统政治文化。与当前中国大文化研究相同,明显地具有一种内向反思的特征。

2、自我文化中心与多元文化的宽容精神

中美两国都是文化大国,一个是现代文明的象征,西方“自由、民主”的代表。另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文化大国的地位很容易造成一种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这在中美政治文化研究中也有所反映。

与美国政府总是以“人权”为尺度去衡量其他国家一样,美国政治文化研究的学者也总是透过西方“自由、民主”的眼镜去看待别国政治文化的。例如在阿尔蒙德等人的有关政治文化著述中,尽管他们一再声言政治文化研究的客观描述性,但在具体的比较过程中总是摆脱不了对别国政治文化的贬低、否定,以及对美国式所谓“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崇尚。这其中最让中国学者难于接受的是派伊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偏见,例如他讲,中国人的特点是欣赏欺诈、不愿承诺,相信外力而不是自身的力量,爱揣摩形势……,等等。显然,这种观点充满了对中国政治文化和中国人民族性的成见。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以自我文化传统为中心的向心力,以致在历史上诸多外来异文化都被同化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之中。但自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以来,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心态终于被打破了。随着革命、救亡、再革命的社会变迁和新中国的诞生,以革命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代替了传统文化。但是从建国以来的文化变迁中,人们发现传统文化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规范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事实证明,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仍将经历一场深刻的文化整合运动。但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冲突、接近与疏离的文化变迁中,当代中国人再不会做出非此即彼的极端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元文化融合发展趋势已经使兼容并蓄的开放式的文化心态在中国公众中生了根,很少有人还带着偏见去看待某一种外来文化。同时,也很少有人借外来文化否定中国的本土文化。这种在多元文化整合过程中的文化宽容精神,是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繁荣昌盛的一种强大精神力量。

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中国学者在政治文化研究中并不存在自我为中心、排斥外来文化、否定别国政治制度、政治传统的问题,而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了解、认识和介绍别国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当然就更谈不上象美国学者那样要让别的国家接受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3、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如前所述,美国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与美国政府决策过程的实际需要是分不开的,这无论在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的研究、还是后来阿尔蒙德与派伊等人的多国比较政治文化研究中都可以得到证实。因此,参与政府决策、影响决策过程是美国政治文化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

反之,中国学者的政治文化研究,尚未达到这样的水平,无论在中央政府还是在地方政府的决策过程中,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都没有直接的影响。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学者是以传统政治文化的研究为主,富于学理性、缺乏实际操作性,与现实政治文化建设有一定距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中国政府的决策过程中,政治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现代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尚有待发展。

通过以上对中美政治文化研究进行的比较分析,大致可以对当前我国政治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应当肯定地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大国,政治文化研究无论从传统思想文化还是从现实公众政治心理入手,都是大有可为的。中国的政治学研究人员应当总结以往中外政治文化研究的经验,探索有益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政治民主化发展的研究方式,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政治保证。

注释:

(1)参见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0年6月。

(2)Lucian W.Pye :Asian Power and Politcs ,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 1985 , pp.x.(3)Ibid.,pp 351.(4)Ibid.,viii.(5)张君励“中国现代化与儒家思想复兴”,参见周阳山 编《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展望》,时报出版公司,1971年1月,第75—93页。

(6)参见沙连香 主编《中华民族性》编后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第337—341页。

(7)参见闵琦《中国政治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上一篇:初一美术课件《蓝色畅想》下一篇:短时间做好自我介绍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