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的反义词

2024-07-20

繁盛的反义词(通用7篇)

繁盛的反义词 篇1

随着哲学的兴盛, 士子们喜欢对某种事物进行考稽源流式的总体把握, 于文章而言, 就是史家开始将文章之事纳入史书范畴, 这种现象刘宋时期有檀道鸾 《续晋阳秋》:“ (许询) 有才藻, 善属文。自司马相如、王褒、杨雄诸贤世尚赋颂, 皆体则《诗》、《骚》, 傍综百家之言。及至建安, 而诗章大盛。逮乎西朝之末, 潘、陆之徒虽时有质文, 而宗归不异也。正始中, 王弼、何晏好《庄》、《老》玄胜之谈, 而世遂贵焉。至过江, 佛理尤盛, 故郭璞五言始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 询及太原孙绰转相祖尚。又加以三世之辞, 而《诗》《骚》之体尽矣。询、绰并为一时文宗, 自此作者悉体之。至义熙中, 谢混始改。”许询乃是东晋末的代表性诗人, 此段文字当是在许询的传记中所附的诗赋发展小传。《续晋阳秋》认为汉代时主要是司马相如等人的辞赋, 那时的文体是“体则《诗》《骚》”的。他将从建安到东晋的诗歌演变分为若干段, 先是建安到西晋末, 文体上还是承继古人之意的, “宗归不异”;接着正始之后, 由于玄学的兴盛诗歌逐渐转入了玄言诗, 许询与孙绰是玄言诗的领袖人物, 那时的文体和以前已经不一样, “《诗》《骚》之体尽矣”;玄言诗一统天下的状况一直到东晋末年谢混开始才有所改变。从谢混起的诗歌文体究竟改变成什么样, 在当前所见的残存文字中是看不到了。但残存文字的末句至少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诗歌文体改变了, 和以前不一样了。

稍后齐梁的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 中描述了从远古到刘宋的不同时期的文体的变化, 在写法上沈约很可能受到檀道鸾《续晋阳秋》 的影响, 《续晋阳秋》将诗赋文体发展小传附在东晋的诗歌大家许询后边, 沈约则将诗赋文体发展小传附在刘宋大诗人谢灵运的传记里。沈约对诗赋文体一直追溯到远古:“虞夏以前, 遗文不睹, 禀气怀灵, 理无或异。然则歌咏所兴, 宜自生民始也。”远古的文字已经无法看见, 但沈约认为按理那时生民发而为歌, 文体应该有一种呈现秉性的自然之气。对战国以后屈原、宋玉等人的辞赋的文体则既华丽又有高昂的义理:“英辞润金石, 高义薄云天”。沈约将汉代至曹魏的文体变化分为三个阶段:“自汉至魏, 四百余年, 辞人才子, 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 班固长于情理之说, 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 并标能擅美, 独映当时。”西晋以陆机、潘岳为等人为代表的文体则与前人不同:“潘、陆特秀, 律异班、贾, 体变曹、王, 缛旨星稠, 繁文绮合”, 极尽辞藻华丽修饰之能事, 大量运用近于合掌的对仗法。东晋以后, 玄言诗大兴, 文体刹时间变为“寄言上德, 托意玄珠, 遒丽之辞, 无闻焉尔。”这之后经过由晋入宋的殷仲文与谢混等人对玄言诗风的变革, 到刘宋颜延之与谢灵运出现后, 文体就大变了:“灵运之兴会标举, 延年之体裁明密, 并方轨前秀, 垂范后昆。”谢、颜二人的文体都成为时人学习的典范对象。

萧子显《南齐书》中有一段对从古一直到齐梁的文体演变的认识。与檀道鸾《续晋阳秋》与沈约《宋书》中不同的是, 萧子显不再将文体演变的描述附列于某个大作家之后, 而是正式的写入《文学传》的总论中。对从建安到刘宋的文体变化, 萧子显的描述与沈约《宋书》的描述大体相似, 基本上都是建安曹刘、西晋潘陆、东晋玄言诗、晋末宋初殷仲文与谢混的变革、刘宋谢灵运与颜延之与鲍照等人的各擅其采的顺序描述的。萧子显比较突出的地方是描述了他自己所在的齐梁时期文坛上文体的几种主要倾向:“今之文章, 作者虽众, 总而为论, 略有三体。一则启心闲绎, 讬辞华旷, 虽存巧绮, 终致迂回。宜登公宴, 本非准的。而疏慢阐缓, 膏肓之病, 典正可采, 酷不入情。此体之源, 出灵运而成也。次则缉事比类, 非对不发, 博物可嘉, 职成拘制。或全借古语, 用申今情, 崎岖牵引, 直为偶说。唯睹事例, 顿失清采。此则傅咸五经, 应璩指事, 虽不全似, 可以类从。次则发唱惊挺, 操调险急, 雕藻淫艳, 倾炫心魂。亦犹五色之有红紫, 八音之有郑、卫。斯鲍照之遗烈也。”如萧子显所言, 承继刘宋时期的三种文体在齐梁时期的效仿者是颇众的, 一种是以山水悟玄理、多用高贵华丽辞藻修饰、显现其贵族身份的“大谢体”;一种是大量使用事类或典故的对偶句的厚重密实的颜延之体, 也就是沈约所说的“体裁明密”;再一种就是学习民间充满风情的被视为下里巴人的淫辞艳曲的鲍照之体。

魏收《魏书·文苑传序》描述北魏时期文体变化云:“昭成、太祖之世, 南收燕赵, 网罗俊乂。逮高祖驭天, 锐情文学, 盖以颉颃汉彻, 掩踔曹丕, 气韵高艳, 才藻独构。衣冠仰止, 咸慕新风。肃宗历位, 文雅大盛, 学者如牛毛, 成者如麟角。”依魏收所言, 北魏在昭成帝拓跋什、太祖皇帝拓跋珪的时候才开始大量网罗人才, 为文章与文体的发展做了准备工作;随后高祖拓跋宏是个喜爱文章之人, 在他的新创下呈现出“气韵高艳, 才藻独构”的文体特征, 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这是北魏文体的发端时期, 大概还带有北方的文章的粗犷, 缺乏南方文体的细致精巧。肃宗拓跋诩即位后, 文章成为士人普遍追求的雅事, 但是能够形成独到文体的人却是凤毛麟角的。

二.其他士人的时代文体观

除了史家以史的视角对古往今来的文体发展进行描述以外, 还有其他各层面的文人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时代文体观。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之序开篇即认识到楚汉与魏晋五言诗的文体的不同:“夫楚谣汉风, 既非一骨;魏晋制造, 固亦二体。”他的杂体诗是一组模拟古人的五言诗体之作这些仿作选取了从汉代起的最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特色的代表性文体类型, 江淹没有选取语言描述的方式, 而是采取用具体诗人的具体文体类型的直接展现来表达他对五言诗时代文体观。

钟嵘对不同历史时期五言诗体发展则采取了语言描述的方式, 在《诗品序》中他认为, 一直到汉代李陵的时候, 五言诗体才初见形貌。汉代古诗的创作的具体情况已经很难知晓, 但钟嵘认为从文体上推测来看, 这些古诗应该是汉代才具有的样子, 而不是从战国的遗风下的产物。东汉的二百年间, 值得一提的诗人是班固的《咏史》, 钟嵘对《咏史》的评价不高, 认为其在文体上“质木无文”。曹魏与西晋呈现出了文人竞逐文体的盛况, 虽然钟嵘对这段时期的文体具体状况没有描述, 但从语气与后文的“建安风力”一词来看, 他对这段时期的文体的评价还是颇高的。紧接东晋进入了玄言诗时代, 钟嵘对玄言诗的评价是颇低的, 认为其文体“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这种状况一直到郭璞出现才出现新的生机, “创变其体”, 对旧有的文体有所改变。刘宋时期, 钟嵘对谢灵运的评价非常高, 认为其文体“富艳”而难以追摩。最后几句话是钟嵘对曹魏、两晋、刘宋三个阶段的五言诗体的最杰出代表的总结与座次的安排:曹魏时期以曹植为“建安之杰”、徐干与王粲为次;两晋以陆机为“太康之英”、潘岳与郭璞为次;刘宋以谢灵运为“元嘉之雄”、颜延之为次。对钟嵘自身所处齐梁时代的文体, 他描述说:“庸音杂体, 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 耻文不逮, 终朝点缀, 分夜呻吟, 独观谓为警策, 众睹终沦平钝。次有轻薄之徒, 笑曹刘为古拙, 谓鲍照羲皇上人, 谢朓今古独步。而师鲍照, 终不及‘日中市朝满’;学谢朓, 劣得‘黄鸟度青枝’。”从这段文字来看, 追求与众不同的文体已经成为士子们极为疯狂的现象, 而且世俗对曹魏时期的文体颇为轻蔑, 对时下齐梁的鲍照、谢朓等人的文体十分推崇。钟嵘对这种丢弃古代经典、追逐当下朝流又仅得其末端的现象十分不满, 认为他们是“徒自弃于高明, 无涉于文流矣。”

萧纲《与湘东王书》也对萧梁时期的世俗文体进行了批判与剖析:“比见京师文体, 懦钝殊常, 竞学浮疏, 争为阐缓。玄冬修夜, 思所不得, 既殊比兴, 正背风骚。若夫六典三礼, 所施则有地, 吉凶嘉宾, 用之则有所。未闻吟咏性情, 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 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 翻学《归藏》;湛湛江水, 遂同《大传》。……又时有效谢康乐、裴鸿胪文者, 亦颇有惑焉。何者?谢客吐言天拔, 出于自然, 时有不拘, 是其糟粕。裴氏乃是良史之才, 了无篇什之美。是为学谢则不届其精华, 但得其冗长;师裴则蔑绝其所长, 惟得其所短。谢故巧不可阶, 裴亦质不宜慕。”萧纲所言, 当时的京城里的文体大概是分为守旧与追求潮流的两种倾向:守旧的学习 《尚书》等经文, 却形成了呆板懦钝之体;追新的多仿效谢灵运、裴子野的文体, 却悟不来二人的精华反而只学些糟粕。刘勰《文心雕龙》是南朝时展现时代文体观的杰作。其从第六篇《明诗》到第二十五篇《书记》介绍了三十多种文类文体, 对每种文类文体都进行从古到今的追流讨源式的梳理, 在梳理的过程中, 在相当的程度上就是对此类文体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的描述, 如《明诗》中对魏晋刘宋时期五言诗体演变的认识:其总结建安时期的五言诗体云:“慷慨以任气, 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 不求纤密之巧, 驱辞逐逐貌, 唯取昭晰之能。”具有很强的概括力, 相当多的语句已经成为诗歌史上的经典定评。对其它的三十几种文类文体, 刘勰在每篇中都或多或少地谈及某个时代的文体或谈及相应时代的典型作家的代表作品, 限于篇幅, 本文不赘述, 其实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传达了他对某种文体的时代文体观。

而且, 刘勰《时序》中还对历朝历代总的文体演变进行了研究, 如其论述西汉文章文体变化的情况:汉初时高祖刘邦重武力而轻儒生, 文景二帝又承其余续, 不重文化事业, 人们发心中之事而为歌, 文体比较自然, “天纵之英作”;汉武帝时重视儒学, 国家文化礼乐事业开始兴盛, 文章也必然开始重视代表国度繁荣性的修饰, 文体上则显现为追求华丽的词藻, “辞藻竞骛”;从昭宣二帝以来, 由于儒学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愈趋显赫, 文章也渐呈繁荣走向精致, 有独到文体的人受到重视:“集雕篆之轶材, 发绮縠之高喻”;刘勰对西汉的诗赋文体有一个总的看法, 就是认为整个时代的诗赋都有屈原的影子, “祖述《楚辞》”。《时序》对每个历史时期的论述皆此类细致, 本论文不一一繁举。北朝没有像刘勰那样的对时代文体观的细致论述, 但是一些士人也能看到古今文体的不同,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古人之文, 宏材逸气, 体度风格, 去今实远;但缉缀疏朴, 未为密致耳。今世音律谐靡, 章句偶对, 讳避精详, 贤于往昔多矣。”指出了今世已经是讲求各种文体技巧的时代, 与古代不够细致的文体是完全不同的。

三.对时代文体理论的自觉总结

南北朝时除了文人们对某种的文体在不同历史的发展状况进行具体描述外, 一些有见地的有识之士还对文体发展的规律进行归纳性的思考与提升, 他们能够认识到文体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萧统《文选序》:“若夫锥轮为大辂之始, 大辂宁有锥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 积水曾微增冰之凛, 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 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 文亦宜然;随时变改, 难可详悉。”萧绎《内典碑铭集林序》:“夫世代亟改, 论文之理非一;时事推移, 属词之体或异。”北朝方面有魏收 《文苑传序》:“自昔圣达之作, 贤哲之书, 莫不统理成章, 蕴气标致, 其流广变, 诸非一贯, 文质推移, 与时俱化。”同时, 他们还认识到文体随着地域的不同而不同: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序中云:“关西邺下, 既已罕同;河外江南, 颇为异法。”北朝方面有邢邵《萧仁祖集序》:“昔潘、陆齐轨, 不袭建安之风;颜、谢同声, 遂革太原之气。自汉逮晋, 情赏犹自不谐;江北江南, 意制本应相诡。”这些论述表明南北朝时人们对时代文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尚不够细致和深入。直到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 舍人设专章《时序》深入地讨论此问题, 给南朝的时代文体观带来了鼎盛之作。刘勰《时序》所展现的文体观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 具有论述全面性的倾向。舍人将远古、商周、战国、两汉、曹魏、两晋、刘宋齐梁各个时段的文体演变过程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通融古今的论述。其次, 走向细致化, 对每个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都进行细致化的描述。如前文所举对西汉文体演变的描述。第三, 能够看到时代政治环境对时代文体的影响。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其指出对建安文学集团的“梗概而多气”的文体是由汉末乱世造成:“世积乱离, 风衰俗怨, 并志深而笔长, 故梗概而多气也。”第四, 能够看到时代风气对文体的影响, 如其论东晋文体云:“自中朝贵玄, 江左称盛, 因谈馀气, 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迍, 而辞意夷泰, 诗必柱下之旨归, 赋乃漆园之义疏。”东晋时由于谈玄之盛, 导致了玄言诗的繁盛。第五, 能够看到由于帝王喜好的不同而直接影响文体的兴废, 如汉代文景之时“辞人勿用”, 所以文体当然就难以兴盛;等到武帝时尊崇儒学后:“礼乐争辉, 辞藻竞骛”, 武帝的喜好给文体带来了发展的可能性。刘勰在对古今文体进行通观性的考察后, 得出结论:“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 刘勰的结论包含了影响文体的各种时代因素, 比萧统、萧绎、魏收等人仅看到文体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时代文体观更为深入, 是对时代文体理论的经典性的总结。

摘要:南朝以后文体观念进入了大盛时代, 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对时代文体进行自觉总结, 时代文体观念由此进入高潮阶段, 各种探讨时代文体的言论在数量上明显增多, 并进入史家与理论家的视野;人们对文体演变过程的描述趋向趋于细致;对文体规律的总结渐趋凝练。

关键词:南朝,时代文体观,繁盛

参考文献

[1]魏收:《魏书》, 中华书局, 2006年。

[2]钟嵘著、郭绍虞主编、陈延杰注:《诗品》,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年。

[3]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 中华书局, 2007年。

[4]萧统编、李善注:《文选》, 中华书局, 1983年。

[5]萧子显:《南齐书》, 中华书局, 2003年。

[6]徐陵编、吴兆宜注:《玉台新咏笺注》, 中华书局, 2004年。

[7]魏徵等:《隋书》, 中华书局, 1973年。

[8]沈约:《宋书》, 中华书局, 2003年。

[9]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商务印书馆, 2006年。

繁盛的艺术见证 篇2

刹那芳华

——古迹群

因为是夜晚进入小镇,第二天一早醒来从二楼的阳台向外张望,居然就是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波涛,还有小镇最著名的神庙。

在小镇最大也最具历史的Mamalla Bhayan餐厅的墙上挂着一张小画,画面里的神庙紧临着大海,众多渔船停靠在周围。公元8世纪初建筑的海岸神庙,之所以被命名为神庙就是因为它位于海边。作为一座湿婆教神庙,它的设计是已知最早的南方石造神庙的范例。为了保护起见,现在神庙已被巨石与大海隔开,并且建起了铁丝围栏。

小镇紧临大海,周围是河流湿地和开扩的土地。然而神奇的是,就在海岸不远处,却有连片的巨石,令人怀疑它们仿佛从天而降,之后被人视若神灵加以精雕细凿,成为了现在所见的另一处古迹群。早期的神庙建筑是仿造西部地区的石窟,凿在山崖上,后来发展到用石块砌成独立的庙宇。据说现存的巨石原是他们整部作品构想的一幅巨大的环境作品,只是因为庞大而使得它依然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细节的雕刻精美无比,而那些只开凿出轮廓的部分,好像雕刻者不过是刚刚走开,很快还会回来接着完成。

小镇上最常被印度艺术史常常提及的是一幅刻在摩崖上名为“恒河的起源”的巨型浮雕,讲的是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的《摩柯婆罗多》中的英雄阿朱那的故事。有形象生动的神灵、魔鬼和动物的图像·百多幅,建筑物上数以千计的雕刻表现出信徒们对湿婆神的崇拜,如此珍贵的艺术作品换作其他国家,就算是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也会被重点保护,起码得围起来收个门票。可是,印度人实在是太热情了,他们免费并且供你极近距离地观赏,不仅如此,全部的巨石群雕虽然是建成了公园性质,但也依然是免费的。

小镇中心的山顶上,有一尊巨大的花岗石像,是耆那教崇拜的巴胡巴里神像。据说,每隔12年,耆那教徒都会在此举行一次巴胡巴里神像灌顶仪式,用牛奶、水、椰子汁、糖水、檀香糊、郁金粉,甘蔗汁、朱砂及花瓣等给这尊神像清洗打扮。仪式很庄严,盛况也是空前的,各地的耆那教徒都赶来参加。1981年巴胡巴里诞辰1000年时,来这里参加庆典的耆那教徒大约有五十万人。

Henna彩绘以印度人的肤色为底会更出效果,而且似乎持续的时间也更长一些——当然,这只是我亲身经历之后得出的私人结论。

浑然天成

——地画(Rangoli)和手绘(Henna)

一旦行走小镇,却发现这小镇的异美之处并不仅在于那些古迹,而是真实而平凡的生活,令人深度迷恋往往是因为细节。如果不是穿行在小街小道,很难想像在一派混乱的街道背后,有着安静的院落,有鲜花,有每一家都不同的经常在改变的画在门前的图案。这种画在地上的图案被当地人称之为Rangoli,而且只是在南部印度每逢过节前,才能在家家户户门前的地上看到。过程看似简单,不过是用手直接捏着各种色彩的粉末在地上直接做画,最常见的是花鸟图案,偶尔可见动物。但其实哪怕是最细小的事也能看到操作者的才华,何况这也绝对属于创作。

每天清晨,通常是一家的主妇打扫庭院之后,在地上喷上水,在半湿的地上开始做画,手艺是从小就开始练就的。我们住的三代同堂的人家里,晚上,孙儿们坐在祖父母的屋门前,奶奶会拿出一本小书,教孩子们如何在地上起稿继而做画,起稿有点像九宫格,由此再变幻出各种图案。

据说,Rangoli的起因是当地蚂蚁十分猖獗,任何食品不管是放置家中的任何角落,都会被蚂蚁发现。对于当地蚂蚁的这个能力,我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深有体会,但却没有当地人的智慧,只能慢慢发现逃避的手段。而据说在过去,当地人在每年的节前,会把少量的粮食铺撒在自家门口,贪婪的蚂蚁们就会被拦截在门前的粮食堆里,而屋里的情况则好转许多。渐渐地,人们发现用面粉或米粉画的画,铺在门前不仅,美观而且吉利。但是粮食毕竟是珍贵的,于是人们用岩石粉替代。

因为珍重所以珍惜——传统手工艺

每一天,在电锯声里醒来,在电锯声里睡去。小镇上的电锯声当然不是因为装修,而是因为有无数的工作室在开石材或是打磨石材。小镇上的石雕工作室实在是太多了,每一天都穿行。也就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精彩——巨石公园的边上一个独立的艺术工作室,还有工作室里的每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认识了工作室的主人Rajendran,同时也是建在当地的一所全印度惟一的传统建筑与雕塑艺,术学院(Govt College fo architecture and scuIpture)的院长。

这所传统雕塑艺术学院距默哈巴利普拉姆城中心两三公里处,每年招生约四十人,分别有木雕、石雕、铜刻、传统庙宇设计、佛像绘画及最初级的雕塑模具制作等。现有大约一百五十多名在校生,学制四年。因为南北方的方言不同,所以只在南部印度范围内招生。

温和有礼的Rajendran院长带着我们去参观了他的学院。因为正值新年,学生们都放假了,所以校园内非常的安静。到处都是树,教室散落其间,根本感觉不到惟一性的气派,甚至可以说是太简朴了一点。学校提供住宿,但没有食堂,令人奇怪的是周围也没有见到任何商店和饭馆,因为在中国的任何学校的周边都会有各种林立的店铺。2 7亩地的校园紧邻着大海,站在教室内就可以看到大海的波涛汹涌。每一个专业有一个专门的教学楼,最高也就是两层。教师的办公室也就在教室内。学生上课也非常随意,手工制作就地而作,墙上挂着他们的作品。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传统的绘图课,从传统首饰到传统图案,直到传统的造型。

我们每天都会去院长的工作室里转上一圈,看看他们工作的进程。有1O位专业较好的学院的学生在这里兼职工作。其中的一位雕塑师已在这里工作了15年,先是跟着老师学习了八年,之后才开始独立工作。工作室里有一个17岁的学工,每天做各种辅助性工作,小男孩一会儿骑车去给做饭的女人买材料,一会儿提着炉子架火和泥。上下午茶时间也是他托了茶桌一杯杯送了过来。如果能上完大学再来实习状况自然是不同的,但幸运总是属于少数人。专业工人每天的工资是600卢比,而实习学生每天的工资只有2:00~300卢比左右,每月每人交饭费1 600卢比。一天三顿饭,上下午各一次茶点时间,也管他们的居住。拉什米在工作室里专门负责做饭,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当地的餐饮真的不敢太过恭维,但拉什米做出来的饭菜和汤实在是美妙,她对此也很得意,偶尔会用勺子舀上一点汤倒在我的手心里示意让我品尝一下,然后微笑地等着我伸出大姆指。

不知是因为学院带动了小镇的艺术繁盛,还是因小镇原来的艺术传统才得以拥有这样的一所艺术学院。小镇上的各类工作室林立,前店后F-——前面是商店,后面就是工作室。石雕更是小镇最著名的艺术品。印度寺院林立当然促使了传统手工艺术的保持。而且即使是普通大众中的有钱人或者是领导者,也都喜欢塑像。我们住的小院的隔壁据说是当地一位政治领袖,他的家门前就有一尊他的塑像。

在Rajendran院长的工作室,就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塑像,也终于见识到了印度传统的雕塑全过程。据说青铜从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曾是朱罗雕塑的最好的材料。制作印度铜像惯用的技术是失蜡法(cireperdue),用蜡制成全部细节完整的一个模型,然后在关键之处接上各种蜡条,使它看起来有点儿像一具用箭钉住的人体,并且涂上三层黏土。包着黏土的蜡像再加热,蜡熔化了,在黏土中留下一个精确复制原来蜡像的空胎。然后把熔化的青铜浇注进由熔化的蜡条所留下的沟槽内,一旦青铜冷却下来,就把黏土打破除掉,把沟槽铜条锉平,剩下的东西便是完整的青铜雕像。在朱罗时代这些模子制作得很精确,以至于成品很少需要任何再加工,而工作室里一尊精致的铜像就是在院子的地坑里完成的,之后也不过就是从粗劣到精细地人工抛光打磨。

繁盛的反义词 篇3

暴君隋炀帝是教学的又一重点。隋炀帝本人的行为和作用要客观评价,对于他下令开凿大运河的历史功绩,应予以肯定,但隋炀帝的暴政是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隋炀帝在位时,挥霍享受、大兴土木、三打高丽,人民承受着沉重的摇役、兵役负担,生活极端贫困,终于酿成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繁盛一时的隋朝灭亡了。

隋朝大运河是教学重点。隋炀帝时开通的这条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它是几百万劳动人民用血汗开通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南北经济的交流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教学难点

科举制度的创设是教学的难点。隋炀帝时创设的科举制度,一改魏晋时期重门第、轻才学的用人标准,为普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入仕参政创造了条件,具有“任人唯贤”的性质。同时,通过科举制度,给了普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以政治出路,使他们忠心拥戴中央皇权,从而扩大了隋朝政权的阶级基础。因此,这一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地位分析

隋朝自公元581年至618年,存在的时间虽然只有三十多年,但它作为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地位。隋文帝杨坚589年灭陈,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确立,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大运河的修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重点突破方案

隋炀帝的暴行体现也可以多样化,可由学生活动找出来,也可以让学生串演,或者组织小品,或者以影视代替,其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暴行和隋富足而亡、短暂而亡的关系。

关于大运河的修建学生能和学到的地理知识联系,每一小组可准备地势落差图,中国行政图,隋朝疆域图,把地理课上了解的中国地形、河流、海拔高度来理解、分析大运河为什么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带学生到古运河附近参观,进行实地教学。

难点突破方案

教师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范进、孔乙己或日常影视作品中那些科举场面来引出科举制的概念,然后利用相关的扩展资料向学生适当地予以解析。不必过多过深的讲述。

导入  法示例

鉴于本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课,有必要对以前的历史进行复习和回顾,方法可多样。教师可以自己准备图表,引导学生回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准备,以图表的方式,绘画作品的方式,演说的方式等,为隋统一的学习做准备。

★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反思

★ 七年级历史上册《繁盛一时的隋朝》的教学反思

★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设计示例三

★ 开学第1课读后感

★ 高一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语文教案

★ 《第3单元 第1课 策划准备》教案

★ 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1课教案

★ 隋朝历史人物故事

桃李繁盛,愿在爱下栖息网络散文 篇4

汪洋大海我依旧跨过,崇山峻岭我依旧越过,披星戴月就这样走过。从不曾让她骄傲,她却依然视我如宝,为我倾尽一生。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把全盛的爱都活过……”第一次听林宥嘉的这首歌时,这句歌词就住进心扉。我时常在心里默唱这句词,每唱一遍,就对“爱”字多一分理解。

高三那年,作业繁多,压力山大。学校延长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我们也不想耽误复习进程,也很少有同学找老师请假。某天晚上,我查询了最近一次的考试成绩时,心里狠狠的难受了一下。我记得有句名言:当你处在人生低谷的时候,莫过于沮丧,因为无论朝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的。我只好调整好心情,再次整装待发。

每天生活在紧张的竞争环境里,自由就如同洪水猛兽般在我心里冲撞。那天晚上,孤单和压抑的感觉又一次袭来。不知道该向谁诉说的我,跑去找宿管阿姨借电话打给我母亲。

“嘟——嘟——嘟——”

“喂?”

“妈,是我。”

“哦,妞啊,怎么了,钱还够吗?对了,这几天天气一直在变,你可别感冒了啊!……”

“知道了,钱够花。放心吧,我就是想跟你打个电话……”

“还有多久放假啊?”

“这个……我也不清楚,也许还要很久吧。没事儿了,我没什么事儿,就是想跟你打个电话了,我去睡觉了啊,妈。拜拜……”

“好吧,去吧”

我匆忙的想挂掉电话,因为我怕再迟疑一会儿,母亲就会听出我哽咽的声音。然后又会紧紧追问。若不跟她解释明白,她又会担心一整晚吧。

第二天早上还是阳光明媚,下午便是倾盆大雨。教室里语文老师在讲台上写着龙飞凤舞的大字,窗外狂风狰狞,似要把大树折断,要把玻璃吹皱。

下课铃声倏然响起,教室里一大半的人冲出教室去接受大雨的洗礼。原来,不只有我一个人想要逃离。

“喂,你快出来看!看那个人是不是你妈妈!!!”室友小宁敲着窗户着急地对我说。

“怎么会?现在下着雨呢。”我不紧不慢地回她。

虽然这么说,但我还是放下了手中的笔。教室前面有个高考倒计时牌子。这里是块空旷的小广场,因为是下课,这会儿人很多。我穿过一群学生走到前面。

看到雨中那个人的瞬间我就泪崩了。下着那么大的雨,刮着那么大的风,母亲没有拿伞,没有穿雨衣,手里还提着一个用塑料袋包了好几层的袋子。一步一步向教学楼这边走来。我赶忙拿着一把伞跑去母亲身边。大声吼她:“妈!你干嘛啊!你看那么多人都在看你,你知不知道啊!”我妈擦了擦脸上的雨水亦或者泪水,顿了顿说:“本来天气挺好的,结果骑车到半路上的时候下雨了。我看下的小,就没在意。幸好快到你们学校时,雨才下的这么大。我怕把车子淋坏就到门岗那里借了雨衣披在车子上。我没拿伞,门岗那边也没有。我又怕把这些东西淋着了就用塑料袋裹了几层……你们上课了!快回去吧,我就不往那边去了,啊。”

我内疚的看着她。现在,雨中只剩下我和她。我又问:“妈,你怎么想起来找我呢?”她说:“昨晚你打电话,我知道你想回家,你学习忙,不能请假。我知道你难受,压力大,所以来看看你。不用太累了,顺其自然就好,听到没?”

“嗯嗯”我使劲的点了点头。

“妈,我去送你吧”

“不用不用。我去门岗那里骑车就回去了。”

“那我送你去门岗那里!”

“赶紧去上课,这么不听话!”

我没有执意要去送她,只是呆呆的看着她的背影雨中渐渐模糊。

回过神来,怔怔地看着袋子里的东西。有我的衣服,有我爱吃的`零食,还有她做的家常菜。天再阴沉,温暖的爱也能给我的心灵带来光芒。

“你有一个这样的妈妈,真幸福。”室友用羡慕的眼神望着我。

我会心一笑,我有一个这样的妈妈,我真幸福。

汪洋大海也好,崇山峻岭也罢,若我想,她就不会让我失望。从呱呱坠地那刻起,我就是她的全世界了吧。

繁盛的反义词 篇5

一、教学目标

1.(1)掌握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的基本史实;(2)了解并掌握科举制的影响。

2.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明朝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史实,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大体了解清军入关与农民军的失败的基本情况。

4.(1)掌握清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2)掌握清朝加强文化专制的措施,并理解这些措施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5.列举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废丞相,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晚明的社会危机,明末农民起义,满族的兴起与清兵入关。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及文化专制;了解清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末农民起义,满族的兴起与清兵入关。文化专制的影响。认识到西藏、新疆、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清朝疆域的特点。

三、教学法指导

采用系统知识归纳法,通过表格整理,知识点总结进行系统复习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鉴于元朝和历史上其他王朝兴旺的教训,朱元璋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强化皇权?锦衣卫、八股取士又是怎么一回事?明朝的中国在与海外世界的联系中,既有积极的外交活动,又有倭寇侵扰之患。明朝是如何开展海上活动的?又是怎么抵御倭寇的?晚明的社会危机,明王朝在这样的困境中,又有怎样的命运呢?清朝统治者除了实行文化专制外,还擦去了什么措施来进一步加强皇权呢?清朝加强了中央对西藏、新疆的管辖和统治,巩固了对西北边境的控制,还采取措施加强了对东南边境的防卫。这些举措具有怎样的意义?

讲授新课:

要点一:明朝的建立和明初政治 一.明朝的建立

1.元朝灭亡的原因:元朝末年,政治腐败黑暗,社会矛盾激化,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江淮地区的红巾军起义沉重打击了元朝的统治。

2.明朝建立的时间:1368年;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同年,明太祖派军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3.明太祖治理国家的措施:朱元璋奖励垦荒,减免租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他还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这些措施对明初的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起立重要作用。

二.明初强化皇权 1.明初强化皇权的手段: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设内阁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设立“廷杖”制度。

三、科举之弊

1.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只能以宋儒朱熹集注为依据,“代圣贤立言”。答题必须按照八个部分进行,主要部分要对仗、排比,不得违背。

2.明代科举考试的影响:八股取士考试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脱离社会发展大势,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② 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③ 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影响:

① 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出现暴政; ② 过度专制易造成腐化,导致政治制度的落后; ③ 在阻碍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等方面带来严重后果。要点二: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2.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过西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3.郑和下西洋的作用:(1)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2)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3)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二、抗倭斗争

1.倭寇的组成: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2.倭寇的危害:明中后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倭寇到处抢劫财物,屠杀人民,掠夺和奴役人口,危害极大。3.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等地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此后,戚继光率军开赴福建、广东,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4.倭寇斗争的目的:为了保证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全。

要点三:明清易代

一、晚明的社会危机明朝灭亡的原因(1)(1)官府赋役苛重;

(2)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3)常年对后金用兵;(4)连年天灾。

二、明末农民起义

1.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1627年,陕西饥民发生暴动。

2.闯王李自成: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粮”、“平买平卖” 等口号,1644年,他率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今景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李自成(1606-1645),陕西米脂人,出身贫苦。他加入农民军后,艰苦朴素,作战有勇有谋,深得将士的爱戴。人们到处传唱“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歌谣,欢迎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

三、满洲的兴起与清兵入关

1.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了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逐渐崛起,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

2.从后金到大清: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他利用明朝忙于镇压农民起义的时机四处征战。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3.入主中原:吴三桂降清。1644年,清军大举入关,打败农民军,占领了北京。9月,清朝将首都由盛京迁都到北京,夺取了全国最高统治权。

要点四: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1.皇权的强化: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取消监察官员封驳皇帝诏旨的职责。

2.设立军机处的影响:由皇帝控制,既简化了行政手续,又便于保密,使皇帝得以最大限度控制政局,独断朝纲。

二、文化专制

1.清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实行严密的控制,严厉镇压不利于统治的思想言论。制造了大量“文字狱”。

2.厉行文字狱的目的:制造恐怖,震摄人心,用屠刀禁锢钳制思想,维护专制皇权绝对权威。3.文字狱的影响:使当时的文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触犯忌讳。思想界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中,严重阻碍了我国科学文化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要点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册封**、**:清初,**五世应召到北京觐见顺治皇帝,被册封为“**喇嘛”。后来,康熙帝又册封**五世为“**额尔德尼”。从此,**、**的继承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正式册封。

2.清政府在西藏设置管理机构:1727年,清政府正式设立驻藏大臣。

3.对西藏的管理措施: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金瓶挚签”制度的确立,使清政府紧紧握住**和**继承人的确定权。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二、西北边疆的巩固

1.平定准噶尔:康熙帝三次亲征,击溃了葛尔丹的叛军,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2.对边疆其他地区的管辖:清朝还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等官职,监管军务和民政。

三、郑氏复台与清朝对台湾的统治

1.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还以台湾为据点骚扰大陆沿海地区。1661年,郑成功从金门出发,在当地人民的帮助下,顺利在台湾登陆,并包围了入侵的荷军。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2.清朝对台湾的管理:郑成功去世后,他的子孙继续统治台湾。清廷认识到,台湾是拱卫东南的屏障,海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绝不可放弃。1683年,清廷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攻打台湾。1684年,清朝正式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驻军一万镇守。至此,台湾重新回到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整理总结:

一、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新疆地区:(1)平定三藩之乱(康熙)。

(2)反对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分裂斗争(康熙)。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乾隆)。(3)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西藏地区:(1)册封**、**(2)雍正时设驻藏大臣

(3)乾隆时明确规定驻藏大臣和达敕、**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3、台湾地区:1683年攻入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二、清朝疆域的特点:

1.清政府根据各民族各地区的特点,采取灵活措施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2.清朝前期的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召唤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重要前提。3.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奋斗中逐渐形成的,它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三、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给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1.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2.历代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辖,充满着艰辛,我们应加倍珍惜今天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的局面。

3.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六、教学反思

本单元主要讲述的是明朝与清朝时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两个连续的大一统王朝,这一时期,专制皇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明朝的建立和明初政治

一、明朝的建立1.元朝灭亡的原因2.明朝建立的时间3.明太祖治理国家的措施

二、明初强化皇权:明初强化皇权的手段

三、科举之弊:明代科举考试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

一、郑和下西洋:背景 起止时间 作用

二、抗倭斗争:代表人物 目的 影响 明清易代

一、晚明的社会危机明朝灭亡的原因;

二、明末农民起义。

三、满洲的兴起与清兵入关。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1.皇权的强化 2.设立军机处的影响

二、文化专制 1.文字狱 2.文化专制的措施 3.文化专制的影响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册封**、**2.清政府在西藏设置管理机构3.对西藏的管理措施:驻藏大臣代表朝廷

二、西北边疆的巩固1.平定葛尔丹2.清朝对新疆的管理:乾隆帝派兵平顶大小和卓叛乱。

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与繁盛的研究 篇6

1. 明末清初的篆刻艺术

篆刻艺术自元代以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明末的时候规模盛大,但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朱简将万历之前的明代篆刻分为三桥派、雪渔派和泗水派,代表人分别为文彭、何震和苏轩。其中,三桥派注重平和、儒雅,雪渔派注重猛利、刚劲,而泗水派同时受到文彭与何震的影响,在风格上突出了“猛利”这一特点。鉴于后世的影响,韩天衡又增加了朱简、汪关两大流派,风格上,朱氏注重写意而汪氏注重雅妍。篆刻艺术流派的划分使篆刻艺术得到普及,但与此同时也显示出一些弊端。比如篆刻方法拘泥不自然,对篆刻方法的改变失去原体的韵味等,阻碍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清初的篆刻艺术理论主张求新,在此时期的篆刻可以分为以程邃为代表的明代遗民篆刻和以莆田林皋为代表的清代印坛新秀两个阶段。程氏的创作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中鼎款识和大小篆,另一种是仿汉,这两种类型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2. 清代中期浙、皖派的出现

乾隆年间,篆刻艺术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篆刻艺术的各个流派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影响较小的流派逐渐淡出了篆刻艺术。与此同时,浙、皖两大派别应运而起,并为篆刻艺术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浙派的篆刻艺术,首先继承了汉印的精神,通过丁敬等人对篆法的改进,删除繁杂、参以隶法,多有含蓄若愚之风;其次,善于使用切刀刀法,行刀时缓进锋明,使篆刻出的印章金石之气尽显;最后,是丁敬等人对篆法的创新精神,使“思离群”的探索创新精神深入人心,促进了浙派的发展。

皖派是由清初程邃一路的徽派发展而来,邓如石的出现为徽系篆刻注入了新的活力。邓如石开辟了“印从书出”的道路,并通过实践打破了篆刻内容取材的成规,从而提高了篆刻质量。邓如石还对篆刻的方法进行了理论总结,为皖派篆刻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后吴熙载继承了邓如石的篆刻精神,将其“印从书出”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促进了皖派的发展。

3. 清代晚期篆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乾隆盛世之后,清王朝衰落,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促进了文人对当时艺术等各种意识形态的反思,篆刻艺术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清晚期出现了一股融汇浙、皖两派风格的潮流,以钱松、赵之谦、徐三庚等人为代表,并出现了吴昌硕、黄牧甫两位名流千古的篆刻大师。

浙派赵之谦的篆刻,虽然存在“锯牙燕尾”的缺点,但也因“巧”而受文人的追捧,将浙派的篆刻艺术发挥到极致;皖派吴让之的篆刻刀法出神入化,并有极高的篆书水平,将晥派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至此,浙、皖两派的发展都达到了顶峰,所以治印者开始不断求新以期冲破两派的桎梏。钱松作为“西泠八家”的最后一家,最先开始在实践中尝试结合两派的优势,后来又通过赵之谦、徐三庚的改进得到发展。

吴昌硕作为篆刻大家,在融合浙皖两派的同时,深入秦汉,印中求印,篆刻方法讲究钝刀行云,意态高远,对后世的影响极大;黄士陵作为与吴昌硕同期的印坛巨人,虽然由于年少早逝并未受到重视,但是其篆刻特点独具一格,对后世影响颇深。

二、清代篆刻艺术繁盛的原因

清代篆刻艺术的繁盛究其原因,主要是:

4. 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的发展。印章的材料选择得以丰富,同时印章的形态也得到了发展;印章的篆刻技术不断提高,篆刻工具,如刻刀、印泥等也得到改善;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到了艺术审美,为篆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5. 治印者因为社会对篆刻艺术的推崇,社会身份开始变化,文化层次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了治印者的社会地位。

6. 学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篆刻艺术的繁盛。

三、总结

唐代广州通海夷道的繁盛 篇7

关键词:唐代广州通海夷道繁盛

0引言

自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后,中外交通往来主要是通过陆上要道即西北丝绸之路进行,自然地处于丝路沿线以长安为中心的黄河流域和西北的河西地区成为中国早期对外开放交流的重心。但自唐代中叶安史之乱后,海上商路开始蓬勃兴起,而陆上商路日渐衰落,东南沿海地区从此取代西北内陆成为中国对外交通往来的重心。

1广州通海夷道的兴起

公元前2世纪,西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随后汉朝军队反击匈奴的一系列胜利战争,打通了由长安经河西走廊至西域的通道,即著名的丝绸之路。此后在中国历代中央政府的维护下,丝绸之路得以保持畅通,从而成为中国早期对外开放的主要通道,而沿丝绸之路开展的贸易往来是中外交流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商人和使臣从黄河流域穿越西北戈壁,翻越帕米尔高原交通域外的同时,亚欧各国的官员、商人、学者、艺术家及教士僧侣等也源源不断来到中国,中外政治、经济及文化交流日益广泛而深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民族纷争不已、战乱频仍,这条陆上的商路受到不利影响,但控制中国北方的各政权为增强其统治力量均致力于维护丝绸之路的顺畅,使沿丝绸之路开展的对外交通得以继续发展。隋唐时代,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高度繁盛,沿丝绸之路的中外贸易及文化交流更是盛极一时。

但到唐代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塞,西北丝路贸易往来日趋衰落。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跃升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通道,东南沿海的广州、明州(今宁波)、扬州及交州(今广西至越南一带)等港口城市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交流的重地。在这些口岸中外商贾云集,进出口商品荟萃。唐中后期广州通海夷道的兴盛,进而代替陆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开放的主要通道,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整体生产力和社会水平的发展与提升。

一方面,唐以前南方地区经济开发程度较低,除江东外,大部分地区尚是未开发的处女地。而同期黄河流域开发程度已经较高,从而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心。黄河流域当时不仅有相对发达的农业,而且手工业特别是丝织业在汉代生产规模已颇为可观,生产的织品品种丰富且质地精良,为丝绸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早期先民征服海洋能力低下,海路运输方式的风险巨大,因而经由西北的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交流的最佳通道。加上早期中外交通往来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如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为主,进口商品则大多是珠宝、象牙等奇珍异物。这类商品通常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能够适应西北沙漠以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运输条件。商路沿线拥有发达地区黄河流域和河西地区的陆上丝绸之路从而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中国对外交通上领风骚上千年。

而到唐朝中后期,随着中国生产力的进步,航海与造船水平的提高,东南沿海地区日益显示出其在对外开放交往上的优势。首先由于社会的发展,南方经济得到深入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江南地区自东汉末年开始开发,经魏晋南北朝、唐前期的努力,到唐中后期,江淮地区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其次,唐代中国造船业有了新的发展,所造船舶不仅载重量大大提高,而且坚固性增强,适宜远洋航行,以致一些外商也搭乘中国商船往来贸易。与此相伴生的是,唐代人们对季风、潮汐的规律的掌握、对海洋地貌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加强。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使海上航行的风险性大大降低,从而为中国人利用海上运输方式开展对外贸易活动提供了可能。再者,唐代中国瓷器制造业有显著发展,且中国瓷器一经出口即受到海外各国人民的欢迎,从而成为中国一项新的出口品种。而瓷器是一种易碎品,且重量较大,传统的需要翻越崇山峻岭的西北丝绸之路及以运力有限的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运输方式已无法满足瓷器出口的需要。而海上运输与陆上运输相比,具有行驶平稳、载重量大等优势,因而对于瓷器出口贸易而言,海上运输比陆路运输更为适宜。又加上随着唐代经济的发展对境外香料的需求趋于增加,而所需香料产地则主要集中于南海各国及大食等海路交通发达的国家。还有一点就是,怛逻斯之战后,唐朝在中亚的优势开始丧失。随后不久,国内发生“安史之乱”,唐朝将在中亚的驻军撤回中原,唐王朝失去对中亚的控制。中亚地区陷入民族纷争之中,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塞。而此期间正值大食(阿拉伯)帝国取代犹太人、波斯人和印度人取得了海上优势。强盛的阿拔都王朝迁都缚达城(今伊拉克巴格达)后,更大力提倡和发展海外贸易,不断派遣使团取道南海到广州登陆,同中国进行朝贸易。其他南海各国也接踵而来。于是海路贸易超过了陆路贸易。

广州通海夷道的畅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粤北大庾岭道的开通。当时经灵渠由桂江入西江一路,是进入岭南早期的主要通道,也就是溯西江入桂江,经灵渠入长江的支流湘江。从长江水系转往京师、中原各地。它引发了西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汉代广信今封开)是交州刺史驻地和苍梧郡治所在。但经西江进入岭南,毕竟绕了一个大弯,而相对于西江通道,北江通道则路程缩短,直捷利便。沿北江至韶关,入浈水,越大庾岭道,下章水经赣江入鄱阳湖,进长江经运河而通往中原各地。当时之所以宁可绕一个大弯取西江道而拒用或很少利用北江一途,皆因大庾岭道未开。此道当时只是一条崎岖蜿蜒的小路,峭壁林立,坎坷不平,行旅极为不便,从而造成越五岭之道路险阻难行。开元四年(716年)11月,唐开元宰相曲江张九龄召集民夫,开凿大庾岭新道(即大梅关),并在两旁植松以改善公私贩运通道。大庾岭通道从此北接赣江上游的章水,南连北江浈水,沟通岭南和中原的经济文化物资交流。此道开通后,便取代西江一桂江一灵渠一湘江道,成为南北水运交通的主要干道,南下岭南,或北上内地者,大都取此道。值得注意的是,沿这条南北水运通道而来的商旅使客,越大庾岭后往往先在粤北驻足,尤其是北方战乱频仍,每当大的动乱,便会有大批的北方移民沿着这条南北水运的通道而来。粤北成为他们度岭避难的场所,宋末“珠玑巷”移民,就是最著名的一次。

广州通海夷道的畅通更是得益于广州港口航道具有水位深、流量大、不淤浅的优良自然条件。由于广东雨量充沛,这就使珠江水系经常保持充足的水位,大大有利于航运的发达。而广州地处三江出海汇合处,正当珠江水系的中心,成为海运和河运的交通枢纽。在古代没有先进交通工具的年代,水运是唯一具有经济效益(运量大、运费低)的情况下,广州起了江海联运的作用,经济优势非同小可。广州又位于亚洲大陆东南端,每年3至8月,受海洋气流控制,盛吹南向夏季风;自9月至翌年2月,受大陆气流控制,盛吹北向冬季风。这种冬夏季风的风向甚有周期,十分稳定,因此又叫舶风。广州帆船开往

南洋、印度洋、东非、西欧以及拉丁美洲各国贸易,完全依赖于此种季风气候。而来自南洋、阿拉伯和西洋各国的帆船,每年夏季借西南季风驶来广州,再由广州转到东南沿海一带,可通达琉球、日本长崎等地;次年秋季,又借东北季风返航。这样利用季风风力,一年往返一次,随风顺流,给广州滨海城市的形成和开发以得天独厚的恩惠。当时便有“雄蕃夷之宝货。冠吴越之繁华”的赞誉。

2阿拉伯人货物和中国货物的集散地

广州海外航道,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西行,通行印度洋航线,抵达印度洋沿岸诸国,而直达波斯湾。从广州到波斯湾航线全长共达一万多公里,是连接中国和亚非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是继汉代以来延伸了的“海上丝绸之路”,而且这航道的西极,不仅是波斯湾,也遥指红海和东非。广州东行航线还通往日本、琉球以至朝鲜,利用西南信风,向东北航行。鉴真和尚便是从广州渡海去日本的。日本的高岳亲王真如来唐通好访问也是由广州渡海返国。广州作为广州通海夷道的起点,作为海上贸易繁华商埠的出现和发展,而且经久不衰,这和它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密切相关。广州借助地处三江交汇处的便利内河航道运输,编织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市场网络,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多层次的经济腹地。

首先,三江入海水道形成的珠江三角洲是广州经济的内层经济腹地。珠江三角洲河网密集,沟渠交错,水源丰富,灌溉方便,加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极为有利于水稻、蚕桑、甘蔗、水果、花卉、蔬菜等喜温作物和塘鱼的生长,而且复种指数和产量都高,为广州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三江流域地区是广州经济的中层经济腹地。西江是珠江最大的干流,是广州联接广西大部分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因此,西江对沟通广州和广西的货物运输,对广州海外贸易的货物供应,无疑是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北江是珠江水系第二条航运价值较大的河流,深入到粤北和湘南的主要城镇和广大农村。粤北地区以及湖南、赣南的土特产货物,都可以经北江支流而运人广州出口,而广州进口的货物亦可通过北江及支流而运往粤北、湖南和赣南各地销售。东江是珠江水系第三条重要河流,东江是广州与粤东、赣南、闽南广大城乡交通运输的重要水道,粤东、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丝货、茶叶等土特产,都可顺东江流驶到广州出口。第三,珠江上游的云、贵、川、湘、赣等内地是广州经济的外层经济腹地。从广州沿西江而上,进入广西境内之后,可以通过广西境内的浔江、红水河、南盘江等水道,进人贵州、云南,又通过烊柯江而进入四川盆地。这样内河就把广州与云、贵、川内地联系起来。同时,广州也可以通北江、东江把腹地延伸到华东、华中地区,而且路程最短。任何一个贸易港,都与其经济腹地唇齿相依,腹地越辽阔,港口就越充满活力,其地位就越重要。广州就是以它依仗的航运触角使经济腹地伸到全广东以至整个中国,所以自古以来广州航运贸易十分发达,少有停滞。

唐代各朝政府基本上实行鼓励外贸的政策,对海外贸易国采取亲善友好态度,无论国籍大小,均以礼相待,并给予丰厚的回赠。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等国来朝贡,太宗嘉其陆海疲劳,赐赍甚厚。对在广州等地的海外贸易商人,唐政府明令节度使常加存问。对于外商在中国境内经商或旅行,也提供了方便条件并加以保护。一般给外商开具两个凭证,一个是当地中官(即宦官)开给的,另一个是地方官开给的。前者是证明商人所带银钱或商货多少;后者相当于现代的护照。有了这两个凭证,外商在中国境内的往来得到了法律上的保护。外商对唐政府的友好政策十分满意,他们感到中国对于商人们,是从来不肯错待的,中国商业和公事上,都讲公道。

为加强管理,唐朝按照里坊制度(城市居民住区按里坊划分的制度),在外国商民聚居区设置“蕃坊”。广州蕃坊出现在天宝初年,位于城外西郊,范围包括今广州市中山路以南、人民路以东、大德路以北、解放路以函一带,以光塔街及其附近为中心。蕃坊委任蓉客大首领以自治。蕃客大首领由朝廷从蕃客中选拔,职能有三项:管理纳泊脚,禁珍异等贸易事务;指导宗教祈祷、仪式、寺院建设等宗教事务:处理诉讼等司法活动等。由于蕃坊中阿拉伯人、波斯人占多数,因而作为蕃坊领导者的蕃长一般由外国穆斯林居民中选出。唐政府通过市舶使联系蕃长,实施蕃坊管理。《羊城古钞》记载,当时来广州的商人很多,有些年份多达数十万人,当时出现了“蛮声喧夜市,海邑润朝台”、“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的繁荣景象。

广州地当要会,俗号殷繁,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于邵《送刘协律序》云:“南海,有国之重镇,北方之东西,中土之士庶,连毂击,会合于其间者,日千百焉。”为了加强对外贸易管理,唐朝政府在广州首次设立了市舶使,掌管海上往来的船舶贸易、接待蕃客和征税。唐政府对外国商人来贸易,只要是按规定依数交付价值(货税),和官市(官买)之后,就任百姓贸易(私人经营买卖)。这对于外国舶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公开保证外国舶商的公平贸易和合法利益,具体表现了初唐政府对外开放、招来蕃舶夷商的精神。

黑石号的发现就是广州通海夷道的最直接证明:1997年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以北的印坦油田海域海底,打捞出一艘10世纪的东南亚海船一黑石号。该船长装饰华丽,而且装载有大量货物,其中有数量巨大的中国陶瓷、南汉银锭和钱币,大部分运载物都出于公元920-960年间,可以确定是一艘从广州贸易归航的商船,甚至有可能是运送使节的官船。阿拉伯古籍也记载,广州是“阿拉伯商人的荟萃之地”,“尸罗夫商人聚集之地”。美国汉学家谢弗认为,南方所有的城市以及外国人聚居的所有乡镇,没有一处比广州巨大的海港更加繁荣的地方,阿拉伯人将广州称作"Khanfu”(广府),印度人则将广州称作“China”。

3结束语

上一篇:翟店初中教师听评课制度下一篇:山区学校书香校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