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学校书香校园工作总结

2024-07-20

山区学校书香校园工作总结(共10篇)

山区学校书香校园工作总结 篇1

山区学校书香校园工作总结

做实晨诵午读暮吟 营造山区书香校园

xx镇xx小学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声充盈校园,规范学生在早晨进校和中午进校后这两段自由时间内的行为,制定并启动“晨诵午读暮吟”制度。学生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固定时间、规定内容、灵活形式地读书写作,日积月累,让习惯成就素养,让素质奠基人生。

晨诵——在黎明中吟咏。师生坚持每天早上15分钟的晨诵。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应该背诵积累大量的中华经典美文。晨诵,可以激发孩子内在的活力,可以将学生从沉睡中唤醒,让他们在一天的学习中充满精神。学校不把诵读当做任务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求教师饱含深情地、一遍又一遍地领着学生去“诵”,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充实自我。

午读——师生与经典为伍。每天中午到校后,全体师生坚持20分钟的默读。在固定的时间读书,有利于师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好读书,更要读好书,读有品位的书。每个月前半月师生共读,后半月进行自由阅读。共读,师生拥有了共同的密码,有了共同的语言,便于互相交流,有了交流才能产生教育。自由阅读,帮助学生培植兴趣,<莲山~课件 >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每天午读课,都能看到各年级老师手拿一本书,坐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阅读,给学生做出榜样和示范。一二年级学生小,认字数量有限,由老师读书给孩子们听,每人一本同样的书,教师读,学生指着书在心里跟读。月末进行学生读书交流活动,畅谈本月读书收获,展示自己的读书卡片,积累装入自己的阅读成长袋。学校每月安排两次读书沙龙活动,让老师交流读书感受。

暮唱——享受生命的快乐。以“百首中华经典诗文吟唱进课堂”活动为契机,让学生与古诗交朋友,与古诗吟唱相伴,歌声飘扬,让书香伴学生成功、成长、成才。

山区学校书香校园工作总结 篇2

一、有感于读书宣言

在21世纪教育沙龙上, 来自教育界、文化界和新闻出版界的120多位专家、学者, 怀着对国家的历史使命感, 共同通过了一份全民族阅读宣言——《阅读, 让全民族精神起来》。宣言中有这样的句子:“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要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 要昂首于地球群脉之巅, 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必须依靠一种振奋的民族精神, 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 就意味着失去凝聚;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 就等于没有灵魂。这所有的一切, 都呼唤我们捧起书本。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存一笔精神财富, 我们将享有一生, 荫及子孙……一个学习型的民族, 才是一个不老的民族。”作为学校, 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培养有品格的接班人的圣地, 如果仅把学生置于文本阅读之中, 没有超文本阅读的本领, 没有好的阅读氛围, 那么我们精心培养出来的人才绝不会是有着创新精神和高尚生活品位的人!我们有感于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的理想与追求, 应该为孩子们创造亲近阅读, 亲近中华经典, 亲近名著的环境, 引导孩子们读无功利主义的美好文章, 在指导与阅读中共同提高我们教师与学生的阅读和审美情趣。

二、在行动中我们感受快乐

为了营造学习型、书香型校园, 在学校党支部的倡导下, 在“营造书香校园”实施方案的引领下, 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书香校园”计划。

1. 书香教师。

学校党支部重点抓教师层面的阅读:进一步增加图书室的藏书量和藏书品位, 根据现代教师的心理和教育教学需要, 学校领导亲自到武汉等大城市为教师购回大量的高质量的书籍, 阅读后写心得体会和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在教师中掀起读书热潮。我们还将读书活动和师德教育、党员先进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读书活动, 教师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取向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 灵魂受到洗礼。以前很多老教师认为自己即将退出教育战线, 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 在读书活动中深刻体悟到“活到老, 学到老”的真谛。中青年教师更是在读书中受益匪浅。提高了阅读和鉴赏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 结合课改精神, 许多教师参与的课题实验, 教育叙事研究等文章相继问世;提供了教师交流的材料, 品读优秀书籍, 相互交流思想是人生的最惬意的一件事;自身学习和生活品位得到提高, 静心的阅读可以净化人的灵魂, 远离低俗。我校在开展有声有色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 也将为党员送去精神食粮作为一项温暖工程。

2. 书香班级。

我校的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在创造书香班级的活动中, 我们做到宣传到位, 活动方案到位, 师生认识到位, 班级图书建设到位。我们还在学校网站中宣传读书的妙处, 交流读书心得;在夕会中宣读学生作品, 共同体验读书的幸福。在参与中, 师生们共同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3. 书香家庭。

家庭是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为了使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创造书香校园的活动中, 通过家长学校对广大家长进行宣传, 让部分家长参与学校“读书节的成果展示”活动, 亲身感受读书带来的欢乐, 并诚挚地建议每个家庭要有孩子读书的空间, 要有可读之书。特别是和孩子们共同诵读经典, 共同提升家庭阅读品位, 促进家庭、学校的和谐发展。在12月份, 我校将评选出各年级的“书香家庭”, 并在家长学校上进行表彰。

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感言:

教师:阅读, 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高品位的阅读可以磨练人生意志。阅读可以奠基我一生的精神;阅读让我感受到快乐, 使我变得崇高。

学生:读书伴我成长;我读书, 我快乐。读经典著作, 让我与名人对话。读书使我更有理想!

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 共同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命运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我读书, 全家快乐!读书, 让我走进孩子的心灵;读书, 使我们的家庭更有生活情趣!

在打造“书香校园”的活动中, 广大师生、家长的积极参与, 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文化建设涵盖了精神、物质、制度、课程、行为等方面的文化内容, 我们只是从一个小侧面浓缩了学校的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营造书香校园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 永远没有终结, 它将成为市小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不懈追求。我们无法用平实语言和文字来描述校园中鲜活的人和事, 他们身上所彰显出来的气质不就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吗?

三、反思与期待

山区学校的书香教室 篇3

我们学校是山区学校,硬件环境简陋。我因陋就简,在教室一角,靠墙摆上一张课桌。桌上放置着我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和从书店买来的各类读物。再往墙上贴上“图书角”三个大字,旁附“静心读书,用心做事”八个小字,教室顿时书香飘逸。“图书角”有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里所推荐的各种名著,从七年级的《爱的教育》、《鲁滨孙漂流记》到八年级的《朝花夕拾》、《名人传》,再到九年级的《傅雷家书》、《简爱》等。

“图书角”是营造书香教室的“基础设施”。此外,我们还有一个“基础工程”——“课外阅读课”。我们要求学生每人上交课外书一本。“人多力量大”,一个班可交上来五六十本课外读物,组长登记造册。每周一至两节“课外阅读课”,课上学生向各组组长借书、看书、写《读书随笔》。我们还建立了较完善的“班级图书借阅制度”,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课”以外的时间也能将阅读进行到底。

一些学生囿于欲读无书的客观困境和主观的惰性,课前未必能涉猎与课文相关的书籍。要改变这一现状,重要的一点是:尽可能将最近在学或将学的课文所涉及到的读物及时上架,供学生预习时“手到书来”。

我心目中理想的“书香教室”应当是这样的:学生在与同学讨论、与教师对话时,课桌上总有一两本相关的课外读物,他能据此旁征博引,每每能由一篇课文谈到一位作家、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学《隆中对》,手头必有《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既可追本溯源,也可比较阅读。读《五柳先生传》,身旁必有《陶渊明集》,可以遍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诗》,如此等等。

学校“书香校园”申报材料 篇4

——实验学校“书香校园”申报材料

xx实验学校秉承“绿色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宗旨,以创建“省内一流,川南知名”学校为目标,实施“名校工程”战略,在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上,坚持积淀校园文化,营造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学校永恒的主题,初步形成了书香校园特色。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积极营造读书氛围

我校长期以来,把营造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为保障此项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了“书香校园”工作领导组,形成了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各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班主任、年级组长为成员的“书香校园”工作网络,具体负责“书香校园”工作的规划、统筹、实施和考核等工作。学校制定了《学生读书节活动方案》、《教师读书活动方案》、《蓝青工程培养考核制度》《名师工作室职责》、《教研组考核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与师生读书的相关制度,为打造书香校园提供了制度监督和保障。学校大力提倡师生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师生通过读书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学校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和风气。

二、加大投入,硬件保障,努力丰富文化资源

要打造“书香校园”,就必须要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舒适的读书环境。XX年至XX年期间,我校在原有图书室的基础上,针对师生实际,切合时代发展,整体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建成了新的图书室和阅览室,重新装修学生教室,改善读书活动软硬件环境。XX年,我校争取上级行政部门投入图书购置经费达60余万元,至 XX年拥有藏书4万余册,电子图书24万册,其中期刊种类图书150余种,工具参考图书156种,各类图书结构合理,副本量均不超过五册,年均图书增长率5%以上。

安装了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建成并开通网络阅读平台。学校建立了网络中心,完成了校园网建设,全校设有50多个信息接点,给每个班级,办公室配置了端口。我校现有4间计算机网络教室,150多台教学、管理计算机,130多台辅助教学笔记本电脑,53套移动多媒体教学系统,确保了班班都有教学多媒体设备。实现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便捷的阅览,实现了图书室对图书分类、检索、借阅、管理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图书室的工作效率,图书流通率和师生到馆率高。学校为方便师生阅读图书,专门建设了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阅览室桌椅整洁、书籍整齐、光线充足、环境舒适。丰富的图书资源和优美的读书环境成为书香校园的一大亮点。

三、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广泛开展读书活动

1.实施“富脑工程”,开展“读教育名著,做学习型教师”活动。根据市教育局“三万工程”教师读书活动的精神,我校认真筹划,结合每年红五月读书活动,开展每年一届的“读教育名著,做学习型教师”读书活动,向每位教师发放了《捍卫童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名师课堂的生命高度》等教育专著,以读书演讲、心得交流、文化沙龙等形式为载体,切实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读名著、讲名著、用名著读书活动的开展,丰富教师文化底蕴,引领教师在求索中收获思想、调整心态、提升教师理论和专业水平,提升教师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实践能力培训的专项培训,使教师练就“内功”。

2.开展教师“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是我校教师读书传统活动之一,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既能提高教师文学素养,又能传承中华文化,陶冶情操。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师参加省市经典诵读比赛,1人活动省级二等奖,3人次活动市级一等奖,2人分别获得市二、三等奖。

3.开展学生读书节活动。

为了使学生阅读取得更好的效果,学校坚持办好每年一届的读书节系列活动,现已是第七届了。读书活动,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广阔舞台,将我校的书香校园的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我校“读书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有语文pk活动,有故事讲述赛,有读书笔记流动展,阅读卡展示,美文诵读活动,读书征文比赛,书香班级、阅读之星评比活动等。每次活动有组织、有宣传、有表彰、有总结、有展示、留档案。由于活动形式多样,参与的老师、学生和家长较多,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我校组织全校学生都来争当“读书之星”的活动,引导中低年级学生培养“爱读书”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高年级学生培养对阅读的热爱和追求,学会读书。学生参与率达100%,学校XX年的读书节活动中,评出我校的“阅读之星”50位和34位。在XX年第xx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有近100名学获得优秀奖。

4.把“国学经典诵读”纳入课程管理。一是落实《国学》课程,《国学》教材进课堂,做到师资、教材、课时三落实;二坚持每天晨读、课前诵读国学经典,校内设置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国学内容,方便学生诵读;三是改革作息铃声,以国学内容制作个性化作息铃声,对学生进行国学渗透;四是开发国学校本教材,把国学内容、家乡文化、盐都故事等内容融入国学教育,从道德、礼仪、文化、风俗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五是建设国学传统校园文化,在校园过道、班级文化阵地张贴国学经典内容,营造国学氛围。国学经典诵读已深入人心,成为学校读书活动重要内容。

四、教研结合,科学实施,突出读书活动的实效性

读书活动和教育科研有机结合,突出诵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强化古代诗歌诵读中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研究》课题已于XX年结题,并获得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研课题《在国学经典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1.XX年我校申报了《在强化古代诗歌诵读中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研究》的市级科研课题,经教科所课题鉴定组专家论证鉴定,该课题顺利结题,并在自贡市XX年课题成果展示会上获得一等奖。在课题研究中,初步总结出了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诗歌诵读“三五六”模式。既指课堂强化诵读的三条途径:每课一摘读、每天一讲读、每周一赏读;诗歌课堂教学诵读五步法:听读(初步感知诗歌音律美)、译读(逐步理解诗歌内容美)、品读(细细体会诗歌意境美)、背读(深入领悟诗歌内涵美)、唱读(尽情表达诗歌情趣美);诗歌“六个一”诵读活动:背(课前背诵)、读(天天晨读)、查(周周检查)、积(月赛积累)、诵(期赛诵读)、研(假期研读)。为更好推行诗歌诵读“三五六”模式,我们还编辑了《初中课外古诗词赏读》校本教材,分年级编排,共三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及学习任务确定拓展阅读篇目数:七年级80首,八年级100首,九年级40首,作为各年级教材内容及相关知识的补充、拓展。每一首诗都包括诗歌原文、背景知识介绍、注释、译文、赏析、名句等六个板块,目前这套教材已在各年级推广使用。

2.我校开展的《在国学经典诵读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课题已在高新区顺利开题,并积极争取市级科研课题立项。该课题研究旨在探寻一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让学生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养成中国传统美德,同时提高广大师生的道德素质,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探索国学诵读对学生的影响,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胸襟、宏大的视野,自然而然地内化为一个人独特的气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形成完美的人格,实现生活境界的提升和真正的人生幸福;探索实施国学教育的途径,开发适合学校国学教育校本教材,形成国学教育特色。

3.开设读书活动校本课程,实施走班制教学活动。目前我校走班制校本课程达29门57各班级,其中涉及到读书活动的校本课程有《盐都文化》、《口语交际》、《阅读与习作》、《小记者》、《演讲与朗诵》、《小主持》等,学生在这些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读书的兴,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形成了读书的特长。同时,学校走班制活动的实施,实现了课程设置大变化、班级概念大延伸、教师能力大拓展的三大变革。

4.开展经验论文竞赛活动。学校大力提倡教师阅读教育专著,开展学习论文竞赛活动,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共有300余偏经验论文获得国家、省、市奖励,形成了人人读教育专著,人人写经验论文的良好读书局面。

四、家校结合,辐射引领,带动社会读书风气的形成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以来,我校积极发动广大家长参与活动。活动开始,学校便印发给全校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我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的目的、意义、做法,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请父母亲与学生一起共读一本好书,交流读书心得,共享读书乐趣。学校还要求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读书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实效,并向学生印发“课外阅读活动记录表”,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书签制作、办手抄报,填写课外阅读记载等,反馈家长与子女在家一起读书的情况。

我校积极倡导每个家庭成为书香家庭,父母与孩子共读,以文学熏陶孩子的审美情趣,丰厚孩子的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引领孩子们走进书的世界,让书香飘进每一个家庭。

山区学校书香校园工作总结 篇5

---河北肥乡第二中学书香校园申报材料

河北肥乡第二中学座落于肥乡县北关,创办于2006年,是一所寄宿制国办学校。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学生2257人,教职工127人。学校环境幽雅,设备齐全,教学区有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自然实验室;教室配备了电教平台等;活动区绿树成荫,神清气爽,幽静清凉的棋艺园,宽阔平整的运动场;生活区整洁、舒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我校秉承“四个学会”既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办学目标,坚持“读书明理、诚信做人”的校训,依法治校,民主管理,逐渐形成了“校风正、学风浓”的校园氛围。

近年来,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富有书香气息、人文情怀的精神乐园,大力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演讲、征文等活动。与经典同行,塑造美好心灵,让全校师生牢牢树立阅读意识,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好书的习惯;与名著交流,同大师对话,沐浴在书香之中,接受书香的洗礼。现将我校创建“书香校园”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营造氛围,让校园有书香。

我们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营造读书氛围。走进校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迎宾墙,迎宾墙是学校的十六字办校目标,上方电子屏幕每天播放学生们的读书宣言,“阅读是一把万能钥匙”“今天,你读书了吗?”“我读书!我快乐!”„„学生为有自己的读书宣言而自豪,让学校因为有学生的读书宣言而流露“书香”。文化长廊展现特色。学校的中国文化介绍墙,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东墙面以古文化为主,以学生活动为辅,不断更换内容,让学生能在墙壁闻到书香。建设中的主体文化长廊,更能让学生处处闻到书香味。

教室是营造读书氛围的主要阵地,让教室有书香味是最重要的。学校就教室布置,做出了“三个统一,一个特色”的规划。一是统一教室门口的班级牌,二是统一的教室布置,三是统一图书角。一个特色:就是教室的墙面、黑板报有自己的班级特色。让学生在浸润在墨香、书香里;让学生感受阅读、快乐阅读的轻松。

二、引领阅读,让学生书山有路。

1、建立组织,让阅读有引领。

对阅读只是一般的号召是不够的,怎样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更为重要。为此,我们成立了图书阅读领导小组、读书指导委员会和学校教师的微信群,袁校长亲自挂帅,起着引领与示范的作用。

各班成立了“读书小组”,每一个组有自己的阅读宣言。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督促,效果很好。

2、设立课程,让阅读有时间。

为了保障阅读时间,学校安排每天下午课外活动为“阅读时间”,时间是40分钟。我们还在校本课程中设立了阅读课,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负责。阅读课我们又分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交流课、读物推荐课等多种形式。在这一节课当中,我们的教师或是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或是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或是与学生共同赏析一本书。在阅读课当中,学生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平均每个学期不少于五本。今年三月,我们又组织了全校教师听了教娜老师的阅读指导课《童年》,魏丽芳老师的阅读欣赏课《海底两万里》,确保了师生读书有时间,交流有平台。

3、言传身教,让阅读有指导。

一所学校,教师要读书,校长必须读书。我们的校长是一位专业性很强、兴趣爱好广泛的校长。他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坚持读书却一点也不松懈。他广博多学,读书始终走在我们的前面!校长带了头,教师也不落后。但为了教师的全员参与,我们还是运用了一些行政手段,例如将读书检查记入绩效考核,定期给予表彰;规定每周五学生放学后40分钟作为教师的学习时间。学习的内容:一是请专家作专题报告;二是让在外面学习的老师回来做讲座;三是听教师的读书体会;四是听老师的课外阅读展示课和阅读欣赏课。为老师的学习提供了交流平台,为教师的互助合作,打造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时间,促进教师间的互相学习、交流与进步,让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成就了一批书香教师。

4、好书推荐,让阅读有方向。

引导学生们有方向的阅读,让学生们知道那些书可以读。每年学校会安排老师推荐一些好书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今年,我们给学生推荐了下面的一些书籍:七年级推荐杂志:《咬文嚼字》《演讲与口才》《名作欣赏》,推荐书籍:《草房子》、《西游记》、《水浒》、《朝花夕拾》;八年级推荐杂志:杂文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思维与智慧》,推荐书籍:《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鲁滨孙漂 流记》、《格列佛游记》;九年级推荐杂志:《读书文摘》《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推荐书籍:《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5、建立班级图书角,让阅读有保障。

班级图书角的书,一部分是学校图书室提供的,一部分是学生自己贡献的书。学生根据学校推荐的书目,在“读书小组”的统一调配下自由购买,做到了每个班都有推荐的书目,让好书在班级间漂流,让学生能花最少的钱读最多的书。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家里建立自己的藏书架。

6、写读书感倾诉阅读的心情。

读书之后写感受,能倾诉阅读的心情。为了让学生读后能写,首先教会学生怎么样写读后感:(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文章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突出一个“简”字。(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3)围绕观点讲道理和感受。我们开展了优秀读后感评比,每学期进行一次读书演讲比赛和写作大赛,我们将学生的作品编成册,加强积淀。

三.开展活动,让阅读有快乐。

1、每年的读书节,让学生尽情享受阅读、分享快乐。每年4月为学校的读书节,期间我们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书签制作、读书手抄报比赛,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美术教育与读书活动结合起来,颂祖国朗诵赛、优秀读后感评比等,让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读书节活动结束后我们及时评选出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少年、书香家庭,并一一进行表彰。

2、各年级、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快乐阅读。班级是学生阅读的主要阵地,为此每个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三个年级分别由教娜、李光庆、魏丽芳老师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如国学诵读活动、“今天我来讲故事”演讲、课本剧表演等,力争给学生们的阅读带来快乐!

3、书香班级评比,让学生体验阅读是一种责任。

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一次书香班级评比活动。每个年级评出二个书香班级,获得书香班级称号的班级,学校及时给予肯定和表彰,授予“书香班级”标志牌。学生为了集体能得到这个荣誉,都能积极参加到书香班级建设中来,为创建书香班级而阅读,从而让学生体验阅读是一种责任。

4、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在阅读中凝结亲情。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学生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学生智慧、希望、热情和信心。为了落实这种阅读方式,我们下发《河北肥乡第二中学告家长一封信》,专门讲了亲子阅读的好处和家长的注意事项,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

四、定期评价,让阅读展硕果。

学校建立了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书香教师的评价制度。

学校制作了“书香班级”流动牌,每个学期评选一次,看那个班读的书多,活动组织的多,教室布置的漂亮;读书之星是由班上的同学推选出来的,每个月评选一次,我们将读书之星的照片统一挂在教室门口,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书香家庭每一年评选一次,书香家庭由书香班级的班主任推荐,出示家庭读书的材料后,由书香校园领导小组评定,学校召集家长集体颁发证书、赠送书籍;书香教师评比每年一次,根据教师在学校微信群上发表的读书笔记数量和点评别人的读书笔记次数多少,由书香校园领导小组评定。截止目前,有860多名学生获得过读书之星的称号,有26各班级获得过书香班级称号,有10名教师获得过书香教师称号,有25个家庭获得过书香家庭的称号。

根据自查,我们认为我校已达到了邯郸市“书香校园”的标准,特提出申请,请上级部门给予指导和验收。

山区学校书香校园工作总结 篇6

一所成功的学校,在共性之外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办学特色。它是学校根据自己具体的师生特点、所处的独特办学环境、所具有的各种教育资源以及办学信念所确立的独特的发展方向。几年来,即墨市金口中心小学确立了“创建书香校园,打造特色学校”的特色办学之路。一路走来,风光无限。现就我校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介绍如下:

一、做好战略分析,选准“突破口”。

我校确立“创建书香校园,打造特色学校”的特色办学之路,主要基于以下三条原因:第一,建设书香校园,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这又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引导学生大量读书就是牵住了提高语文、数学以及其它学科提高教学质量的牛鼻子。第二,我校具有创建书香校园所需的良好的物质基础。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2万多册;校舍充裕。第三,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究其原因,就是不注重读书学习,无法获得更多更新的理念和知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综合能力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

二、制定可行方案,认真抓好落实。

(一)发出倡议,营造氛围。

1、每学期初向全校发出“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人文人校”倡议书,营造创建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拉开读书行动的序幕。

2、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向全体学生宣讲读书的意义,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让大家明白:第一,要多读书,即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第二,要读好书,读名家名人,读名作名篇;第三,要善读书,要讲究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3、在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张贴宣传书香校园的标语。每个班级的黑板报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的方法。各个班级开辟富有特色、富有童趣的读书心得交流栏。学校宣传栏也定期更换读书方法指导及读书之星的图片、文字。

(二)健全制度,保障实效。

1、学校召开校务委员会,制定《读书节活动方案》,《读书活动考核办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评选办法。

2、班级结合学校的读书方案和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方案,其中要有目标、有措施、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三)让优秀书籍走近师生。

1.倡导建立“家庭书架”。教师为学生家庭提供配书参考目录(见《采蜜集》附页),班主任利用家长会提倡家长把陪同孩子购书作为祝贺生日、实行奖励的主要形式,同时出台《“书香家庭”评比办法》,号召广大学生家庭积极参加“书香家庭”的评选。

2.班级建立图书角,科学管理,有序运行。图书来源:每个学生提供两本自己读过的喜欢的好书组建班级图书角,学期末领回;教师从学校图书馆集体借阅图书,充实到班级书架,图书定期更换,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3.学校在教学楼建立低、中、高三个年级阅览室。每天中午及下午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赋予年级阅览室多种功能:班级可以在阅览室上阅读课,年级组可以在阅览室搞教研,教师可以在阅览室阅读自修,也可以把它作为接待家长、与学生谈心的场所。

(四)教师作读书活动的先行者。

身教重于言教,校领导、全体教师率先垂范,大兴读书之风,围绕自己的工作需要,多读书,多反思,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任课教师每两周书写一篇读书札记或教育叙事,校领导分工批阅,优秀文章利用中心组活动展读。并定期举办“金口中小教育教学论坛”,交流共享读书、反思所得。

(五)引领、督促学生读书。

1.做好荐书工作,为学生推荐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低年级以带拼音的辅助读物为主,内容可是童话、寓言故事,如《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中年级引导学生阅读不带拼音的读物,并逐渐向纪实性作品过渡,如《鲁宾逊漂流记》《爱的故事》等;高年级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并鼓励学生涉猎各领域的书籍。

2.明确规定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切实用好《采蜜集》阅读记录本,将课内外阅读与积累、习作结合起来,并做好单元课外阅读盘点,显示阅读进程。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家长负责依据学生年级段的阅读要求,协助落实日常阅读,积极开展亲子阅读,三 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课题研究。

我校在低中年级开设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利用早自习、第二课堂活动课等时间诵读中华经典。此项工作得到了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影协会主席唐国强的指导和帮助。今年三月唐主席亲自到学校进行指导。

四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读书兴趣。

制定“书香班级、书香办公室、书香家庭”评比办法,对学生实施星级“阅读小博士、阅读小硕士、阅读小学士”考级制,在每年一届的“读书节”上评比命名各种荣誉称号。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读书节”,学生参与率达到了100%。有342名学生分别被命名为“读书小博士”等读书称号,27个家庭被评为“书香家庭”,8个班级被命名为“书香班级”。

附: 绿色读书行动口号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

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腹有诗书气自华。

用读书改变我们的生活。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视野。让书香伴随我们成长。

山区学校书香校园工作总结 篇7

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创建于1987年,现有教学班33个,教职工111名,在校学生1840人。2005年以来,学校依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课题实验,以系列措施推行师生读书工程,逐渐形成了学校的特色项目———“品经典美文,建书香校园”。

1.学校特色的内涵及解读

“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的长期积淀。我们认为建设“书香校园”就是为师生构建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扩展无限的精神教育空间。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为宗旨,以书香校园的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为抓手,以创造性地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为载体,营造以适应和支持全体师生发展进步和健康成长为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特色的成效

(1)学生的综合素养获得全面提升。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中我校学生屡屡获奖,仅2014年,我校国家级比赛获奖4人次,省级比赛获奖18人次,威海市级获奖29人次,荣成市级获奖69人次,另有上百人次学生作品在各级各类报刊中发表。

(2)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加快。书香校园建设促进了教师由“经验型”向“学习型”、“科研型”的转变。8年来,我校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能手1人,威海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等18人,荣成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38人,威海名师3人,名课程团队2个,荣成名师4人,名课程团队4个。执教国家级优质课5节,省级优质课15节,威海市级优质课40节,发表、获奖论文达300余篇。仅去年一年,教师个人获奖达96项之多。

(3)学校的内涵发展进程提速。“书香”已经初步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品牌。学校读书活动多次在荣成市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经验先后在《现代中小学教育》、《基础教育参考》、《德育报》、《基础教育论坛》、《山东教育报》、《齐鲁晚报》等报刊中发表,在威海市课题研讨会、荣成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学校成功举办了荣成市课外阅读教学现场会。三个家庭被评为国家、地市级“书香家庭”,一个班级被评为威海市“书香班级”,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威海市书香校园”、“荣成市AAA级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理念引领———构建目标体系

1.特色建设框架体系

学校办学框架体系以“博雅”为核心理念。“博”即“读有品位的书,勤学致博”;“雅”即“做有根基的人,笃行达雅”。旨在培养“视野开阔,基础厚实,人格健全,举止雅正”的儒雅师生。在此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以“品经典美文,建书香校园”为特色项目,将课程、活动相整合,以开展书香活动、研发书香课程、创新书香课堂、实施书香评价等为主要实施路径,以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创建和美的书香环境,以培植有活力的书香教师团队为实施保障,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深化学校内涵发展。

2.特色建设目标体系

总体目标:培养“视野开阔,基础厚实,人格健全,举止雅正”、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人。

教师成长目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一名优秀的、有特长的教师往往能撑起一片特色教育的天空。在创建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学校增强教师人文底蕴,树立高尚师德,提升教师业务素养,打造博学、智慧、合作的教师团队。[1]

学生成才目标: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积累丰厚知识,提高读写分析思维等能力,培养优良品德,提升审美情趣,拥有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学校发展目标:构建学习型校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学校书香品牌,夯实校园文化底蕴。

3.第二个五年规划年度目标

自2010年9月,我校书香校园建设进入第二个五年规划期,五个年度重点目标为:读书方法习得,读书方法巩固,读书活动体系形成,读书评价体系完善,读书行为自觉。

三、实施路径———“八项工程”保障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以“八项工程”的实施落实作为建设书香校园的主要路径和保障。

1.书香文化工程

学校的办学特色在于独特,彰显的是出色的文化。

(1)扎根文化,营造书香氛围。注重校园美化、绿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彰显,让每一面墙壁、每个景点都“说话”。致力于将“勤学致博,笃行达雅”的书香校园文化播种在师生的行动里,渗透在学校的时时处处。建设“知书达礼”和“学思悟行”主题文化楼,并使其体现动态建设的理念,在百米文化长卷上展示“读书小名士”等读书成果,全体师生移步换景,时刻浸润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

(2)多方合力,保障阅读资源。学校设立300多平方米的“阅览中心”,藏书6万余册,并根据师生需求每年添置新书。建立并常态化实施“班级图书漂流制度”,鼓励建立“家庭书架”,每学期开展大型书市淘宝活动,免费向师生、家长开放学校网站中的“数字资源库”。

(3)形成机制,保证阅读时间。学校推行“五段”读书时间保障机制:清晨15分钟经典导读;中午20分钟自由阅读;晚上30分钟亲子同读;每周两节校本阅读课,三节书香特色社团活动课;假期“黄金读书日”师生、亲子共读。并且号召各班开展无缝隙读书活动,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边角”时间读书、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惜时习惯。

2.书香教师工程

特色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特色发展的主体。教师在书香校园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教师是读书的实践者,也是读书的推广者。教师渊博的学识、良好的素养、健全的人格都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无形课程。[2]

(1)以学内省,夯实根基。学校制定《课程理念学习制度》和《教师发展规划》,细化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规划学习进度,做到年年有重点、周周有主题。学校组织教师品读经典,感悟孔孟之道;攫取名师精髓,感受美好师德境界。

(2)以读促研,与时俱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是“经验+反思”,要求教师既要喜读、善究,还要积极写作,把教学经验提升为文字,坚持每日记、长期写。每学期、每个教研组都要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一个小而实的实验课题进行研究,为读书活动的开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3.书香德育工程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特色是育人的体现,育人是特色的落脚点。

(1)读书修身、立德。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引领学生做到“心明眼亮”,善于学习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领学生品读经典之作,与圣贤为友,做儒雅少年。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行为得体、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做举止雅正的二小学子。

(2)读书养性、尚美。在阅读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保持乐观心态,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与人交往;注意将阅读与艺术教育巧妙结合,开展集知识、娱乐、艺术为一体的读书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艺术的熏陶,最大化地实现阅读与艺术教育的衔接。

4.校本课程工程

特色系于课程,课程特色是特色学校发展的根基。

学校校本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类,内容设置与特色发展结合。必修书香校本课程每周两节,主要有:阅读指导课、经典导读课、课前五分钟练表达等微型课;选修书香校本课程每周设立三种活动课,分为“读书与语言、读书与艺术、读书与科学”3大类、12小类共48个社团,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打乱班级、年级,选修其中的1~2门,上课时间是每周二、四的活动课,周三的快乐活动日。

5.书香课堂工程

课堂是特色发展的舞台和载体。

(1)学科教学,架构模式。发挥语文学科在书香校园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学习并实践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着力构建具有本校特点的语文学科“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模式。唱响“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二、三年级在‘海量阅读’中培养诵读习惯、积累;四、五年级‘海量诵读经典’”的教学三部曲。

(2)着眼研究,追求高效。“生本化”整合三级课程。树立大课程观,将国家课程(品生、品社)、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等进行全面整合,提高单位时间的课堂效率,将节省下来的时间放手给学生展开自主阅读。“特色化”拓展国家课程。编写各个学科的拓展阅读校本读本《阅读袋袋裤》,作为国家课程的补白或拓展。

(3)系统化开发“策略超市”。致力于学生阅读策略的开发与推广,继续构建惠及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策略超市”。

6.学生读书工程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个性发展是特色发展的体现。

(1)梯次阅读,各尽其能。尊重学生差异,推行梯次阅读计划。一是不同年级推荐不同的阅读书目,二是对每个学生的阅读目标不统一步调,不统一要求。

(2)开展活动,持之以恒。持续开展“六个一”读书活动;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会等“五会”、读书征文比赛等“五赛”、每学期一次读书节、两次“七彩阅读考级”活动。以多彩的读书活动,引领学生学会阅读、享受阅读。

(3)拓展延伸,亲子共读。密切联系家长,采用多种手段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成立读书家委会,邀请其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各项活动;充分挖掘所在社区的资源优势,实现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区的有效链接。

7.评价激励工程

依托课题研究开发建设阅读评价体系,包括“书香小名士”、“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四大系列,分别制定详尽的评价细则,开发相应的评价量表。通过“个人读书———自我评价”、“家庭 监督———父母评价”、“班级交流———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七彩阅读考级———学校评价”等方式,有效促进学生将阅读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8.学校管理工程

构建“规范+情感+责任”的管理模式,协调好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制定规范健全的制度,给教师的工作提供对照标准,给教师成就事业的空间,同时阻遏不良教育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以情感管理和有效的沟通拉近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能产生以大局为重的主人翁责任感。

四、再谋发展———今后工作重点

学校书香校园活动方案设计 篇8

(3)常年开展“一日三读”,即“晨诵”(第一节课前10分钟);“午读经典”(午间半小时,默读经典名篇);亲子共读(晚上在家与父母一起阅读)。

(4)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读书指导”、“读书征文”、“

读书演讲比赛”、“对诗”、“读书交流”、“好书推荐”、“同伴共读”等活动。

家庭层面:

(1)印发《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2)开展“亲子读书活动”。 通过亲子阅读卡,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营造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父母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30分钟),并在《亲子读书手册》上签字。参考学校推荐书目,为孩子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校园读书节时,邀请家长参加。

(3)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4)开展“亲子读书DD“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具体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年9月)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少先队、各班级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1)“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启动仪式。

(2)做好整体规划,成立“书香校园组织委员会”(3)设计行动标识、行动口号、阅读宣言。

(4)做好以突出书香特色的环境布置,添置图书,可采用学生志愿捐书等形式充实班级图书架。

(5)各班级出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并在黑板报中设立班级“书香荣誉榜”。

(6)各年段制定管理办法:图书管理办法,优秀读者评选及奖励办法、书香班级评选办法、“书香荣誉榜”管理办法等。

(7)各班制定班级阅读计划。

第二阶段:20**年10月――20**年1月上旬为创建“书香校园”重点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是: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学生的文化底蕴,突出校园文化特色,“让书香满校园”。

(1)每位教师给学生讲一个自己的读书故事,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

(2)各班开展一次“一路书香伴我行”主题队会,确立读书内容,为营造书香校园作精神基础。

(3)为了帮助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便于教师指导,本学期确定四个阅读主题,每月一个,学生根据阅读主题自己借阅或购买,老师组织学生交换阅读。

a. 儿童诗歌会

最新书香校园活动方案策划书 策划方案

b 我与作家有个约会

c 童书人物XX

d 走近名著,亲近名著

(4)开展第一届“读书节”活动。

第三阶段:20**年1月中下旬为总结阶段。

(1)对“书香校园”行动进行总结。

山区学校书香校园工作总结 篇9

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2010——2011学年度)

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员参与,读写结合,以校为主,辐射家庭”为活动思路,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时间到位,持之以恒”为活动要求,坚持“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甘州”这一主题,扎实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校园,丰厚学校文化内涵,大幅度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增强我校的办学特色,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活动目标:

(一)整体目标

以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教育教学为依托,以语文阅读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引导全校师生读书学习。通过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努力为全体师生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完善师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丰富文化知识内容,提升全体师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全体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彰显我校的整体办学特色,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促进我镇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具体目标

1、教师方面: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倡导广大教师大量阅读教育名著和文化经典,提升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增强学识功底,打造一支专业扎实、业务精湛、乐于奉献、奋发向上、富有人文底蕴的教师队伍。

2、学生方面: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读书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促进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幸福人生奠基。

3、学校方面:

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切实加强学校读书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共同体,丰厚学校人文内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学校文化品位,树立良好的学校品牌形象。

三、活动对象:

全校小学、初中在校教师、学生。

四、活动实施:

(一)活动指标:

学生方面:能欣赏文学作品,阅读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浅易文言文和诵读古代诗词、人文智慧经典,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背诵优秀诗文80篇。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小学高年级不少于150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教师方面:博览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并有自己独到的体会,能写出一般的鉴赏性文字;对中外著名的哲学思想和流派有初步了解,并能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加以运用;了解中国思想史和对中华文明有深远影响的思想流派,并有自己的理解;通读中外著名教育论著,能概述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新课改实践灵活运用。

(二)实施途径:

1、精心组织,形成网络

把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同时,利用广播站、墙报、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大力宣传,营造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在师生中成立读书小组,切实组织好班级晨诵、午读和课外阅读。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大力支持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开展读书活动并购买一定量的课外读物。要求家长在家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籍(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给予一定指导。

2、注重指导,培养习惯

语文学科组负责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方面的专门指导,各年级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制订学期阅读计划,政教处及学科组分学段向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各类书目。将阅读指导课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阅读指导老师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年级组、班级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等宣传栏目。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并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好词、好句、好段等摘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3、营造氛围,激趣引路

配合创建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阅读氛围,保证读书时间(每天学生在校读书时间不少于40分钟),让学生在宽松、自由、静雅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的熏陶,学会与书本对话。重视和加强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根据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淘汰那些知识陈旧、不适合师生阅读的书籍,重新添置符合师生阅读层次、引发师生阅读兴趣和适应形势要求的书籍,首先配齐推荐书目中所规定的图书。充实和完善每个班级的图书角,可由学校图书室负责提供图书,也可由各班级学生自带图书交流阅读,要做到常换常新,年级组负责与图书室协调,制定相应的流程。积极倡导家长为学生创设家庭小书库,为学生读书营造良好氛围。

4、搭建平台,展示成果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和竞赛,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培养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平时各班开好每月一次的读书班会。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定期出版手抄报,并组织评比活动。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宣传栏、黑板报开设“阅读专栏”,报道阅读积极分子、刊登学生的阅读习作。积极鼓励师生向各级各类刊物投稿,参加各类论文、作文评比。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开展亲子共读的方案和策略,是学校的读书活动向外形成有效辐射。每学期选取一些重要的节日(如清明、五一、六

一、端午、中秋、国庆等)开展一次读书节活动,汇报阅读成果,并将学生参加读书活动的获奖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活动由学科组和年级组负责组织实施,教科室负责检查督促和效果评价。

五、活动步骤:

1、启动阶段:(每年9月)

主要工作:

⑴根据区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由教科室制订年度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⑵在做好图书室、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建设的同时,根据所提供书目,添置图书,为读书活动的全面启动做好准备。

⑶每学期伊始,开好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和动员大会,充分激发师生的读书热情,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各学科组、年级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期读书计划,报教科室备案。

2、实施阶段:(每年10月—第二年5月)

主要工作:

围绕学校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正常开展各项读书活动。

⑴保证读书时间:将每天的第三个晚自习作为住校生课外阅读的固定时间,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由语文教师负责指导阅读活动,并排入课表,保证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在学校和家庭的课外阅读时间均不少于30分钟)和阅读量。年级组负责督促。

⑵明确读书内容:由年级组、学科组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积极组织开展 “和好书交朋友”活动,根据必读书目和学校推荐书目,分学段指导学生制订分月阅读计划和建立学生阅读卡,确保读书数量和质量。

⑶组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各学科组、年级组根据学科特点、内容和本年级学生情况,结合重大节庆、时令,组织开展诗文朗诵比赛、读书征文、读书报告会、读书成果展示等学生活动,同时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办好“教师讲坛”,让教师引领学生进入瑰丽多彩的知识世界。

⑷狠抓读书效果: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经常性地开展指导和督查活动,精心组织好读书班会和读书节活动,做到每天一检查,每周一汇总,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公布,做到计划有落实、过程有记载、活动有主题、结束有总结,确保将创建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使创建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3、总结评价阶段:(每年6月—7月)

主要工作:

1、全面总结、评价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的各项工作。各年级组制定评选办法,评选出年度 “书香学生”和“书香班级”,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向教科室推荐校级优秀,由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报教科室备案。

2、教科室制定办法评选出年度“书香教师”和“书香组织”,学校予以表彰奖励。根据上一年度的实施情况研究制订下一年度创建活动的计划和方案。

六、活动保障:

1、加强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并以学科组和年级组为单位,相应成立读书指导组,形成读书活动指导网络,督查指导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制订相应的读书活动计划,建立落实,管理,评价和激励等保障机制,调动全体师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加强考评,适时激励。由教导处和教科室组成创建活动联合督查考评小组,制定科学有效的考评方案,对教师个人、班级、年级组、学科组开展创建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实施督查考评,及时通报,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个人和组织进行表彰奖励,教师个人及相关负责人(班主任、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的考评结果参与年度考核和绩效工资考核。

2、经费保证。学校要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的经费上给予支持,保证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尤其要重视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

学校要将书香校园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性和长效性工作来抓,使得创建活动有成效,出特色,使之成为我校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

小河学校教科室

山区学校书香校园工作总结 篇10

高山之所以巍峨,乃是因为聚无数沙土之故,江河之所以奔流不息,乃是汇无数条溪流而成。在新一轮课改大潮中,各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断冲击着每一个教育人的头脑,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以冷静的思维面对扑面而来的教育文化信息,理性地分析自己学校的校情,以采纳百川之灵秀,吸取百家之精华的胸怀与气度,精心创办富有特色的学校。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学校管理者,我在思考,在探究。

思考一:学校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们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办学校,搞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当我们阅览教育的经典名著,学校教育的内涵在我们内心沉淀最深的莫过于两件事:教学生做人、做学问。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这就是说,学校教育首先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大家知道,做人的理论很抽象,内涵也太丰富,小学是孩子人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怎样将抽象高深的理论要求变为可操作的教育行为呢?我是这样思考的: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为目标,将“学会做人”的教育渗透在每一个教育环节当中,从细节中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细小点知晓大道理,从细微处养成好习惯。比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热爱祖国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如何让小学生理解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并落实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中呢?我们的做法是:把深奥的道理变成通俗的具体行为,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在一个个教育细节中。升国旗时,我们告诉学生,大声有感情地唱国歌,认真看升旗,不说话,这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说话,不唱国歌,升旗时思想不集中就是不热爱祖国的表现。在升旗的过程中,祖国就在我们的眼睛里,祖国就在我们的歌声中。久而久之,“热爱祖国”这个很抽象的概念演变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有思想不如有行为,有行为不如有习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下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从这些名人名言里,我们可以看到良好习惯与人生命运紧紧联系——习惯可以改变命运。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在我们的日常管理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呢?我认为,严格要求从细小做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

经常走进湖南省沅江市桔园学校(以下简称“桔园学校”),大家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学校特别干净清爽,校园里没有发现一片乱扔的纸屑。三千多人的学校,能经常做到这一点,不光是靠打扫,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我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除了有详细的卫生打扫安排、认真严密的检查登记、系统化的总结评比、奖罚分明的处理制度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精心设计的活动在学生心灵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一次,我们发现,由于一名学生向假山池中乱扔食品杂物,导致一条小金鱼死亡。我们没有大会小会批评学生,而是将“小金鱼怎么啦!”的现场录像在校园电视台播放,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金鱼如今奄奄待毙,是谁害死了它呢?看到这样的场景,同学们亲身感悟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真正内涵。现在,不乱扔,自觉将地面上的纸屑捡入垃圾桶已成为了桔园学校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

当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大小、年级高低及生活环境、行为习惯等不同特点,分层次、分年级、按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做到既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又关怀爱护、重在激励上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对学生的外在要求变成学生自身内在的一种成长需要。

思考二:学校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山为本,水自长;民为本,国自强。”这句歌词,形象地说明了人的因素的重要作用。学校管理的实践,使我深深地懂得:远大的管理目标、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效的管理措施,只有通过优秀的教师团队才能实施和完成,也就是说,只有把学校管理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即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才能解决学校管理中的根本问题,学校管理的效能才会得以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建设好一支高素质、高技能、高品位的教师队伍呢?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认真思考,借鉴、学习过各地的经验,通过分析校情,我们确立了以爱岗敬业、理念超前、博学善教、和睦协作、创新进取为目标,以构建良好的学习型集体为宗旨,以学校集中培训与个人自主学习为主渠道,定目标、定任务、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怎样开展学习呢?我们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的益智、养性的学习。主要以文本学习为主。这个阶段的目标是:①触及心灵,感悟教育人生;②开拓心境,重塑教育行为;③成熟心智,品味教育乐趣。长期以来,我们组织全体教师以集中辅导、专题讲座、报告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了《人民教育》《湖南教育》《肖川教育理论集》《中国教育报》《中小学学校管理》等报纸杂志专著中的名篇佳作,每一次的学习内容我们都针对一些比较突出的教育教学现象或问题来选定。对问题的出现,我们没有采取过多的批评与指责,而是采用范文与案例分析来启发教师心灵,引导教师移心养性,陶冶情操,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重新衡量与评价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针对个别教师歧视“差生”的现象,我们组织老师学习讨论《摸到了天使的翅膀》这篇文章;针对教师中有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我们学习了《宽容的台阶》这篇文章;针对教师的职业价值取向,我们组织老师学习了优秀教师盘振玉的先进事迹,并组织开展讨论,等等。在长期学习中,教师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由模糊到清醒到自身教育行为的改变。大家明白:当一名教师在经济上不算富有,但是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教师的职业不得带有半点个人情绪,因为它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当一名教师就要允许学生犯错,就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当一名教师就要充满责任与爱心;当一名教师就意味着奉献比回报多,就得淡泊名利、乐于清贫。教师思想感情与行为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有一位新调入桔园学校的教师感慨地说:“在桔园这样一个事业至上、团结奉献、争优创新、开拓进取的教师团队里,哪怕是最懒散的教师也会不自觉地随大流,干出出人意料的工作业绩来。”

第二类学习就是促能增效的专业学习。以校本为载体,我们制定了校本教研的长效机制,设定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目标,确定了“让每一位教师都成长”的主题,明确以“求真、务实、创新”为宗旨。第一阶段,我们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是“了解与研究”,即了解校本教研的内涵,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创新与提高”,即教师们能自主发现、自主研究、自主解决教学中的生成问题,并开展创造性的教研活动;第三阶段的目标是“专业与引领”,即要求我们的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同时引领教学改革。从2003年至今,我们一直在朝着这三个目标勤奋、务实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我们通过师资培训、课题研究、教学研讨、成果交流、教学开放周、区域教研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宽阔的学习平台、研究平台及展示平台,并形成了“学、思、做”的教研模式。“学习着、工作着、快乐着”,我们学校的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成长。一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一大批中老年教师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师个人成长档案》《优秀接力课案》《创意作业》《学生成长手册》《校本课程系列》等,充分展示了我们的教师成长的每一个坚实的足印。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我相信,这样的学习一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和未来。

思考三:如何构建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从深层次全面影响着、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和办学的效益,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着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说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氛围”等都属于学校文化的范畴,但这只是学校文化的表层部分,而学校文化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让师生享受优美舒畅的校园生活,是我们学校管理者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般认为,学校文化包括四个方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怎样构建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优化校园环境工程建设。走进桔园学校,郁郁葱葱的树木,错落有致的花草使人神清气爽,造型大方的喷池假山让人心思灵动,大型的“万里长城”“五爱教育”的文化墙及经典名著的文化走廊让德育润物无声。二是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我们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德育活动和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将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寓于活动之中,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都受益。我们积极开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班级文化建设,使教室成为了书屋。通过建立开放、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为他们的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我们提出“教师的权利与义务观”“学生的权利与义务观”,以此规范师生的行为。三是加强制度建设。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完善,桔园学校的各项制度是非常齐全、规范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每项制度的形成,我们都要经过“充分讨论—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确定实施”这样一个过程,它充分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理念,所以,对于每一项制度,我们的教师都能自觉遵守,制度从墙上、纸上走到了教师的心上,落实在教师的工作行为上,制度文化已逐渐形成。四是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学校的行为文明是指师生行为背后所表现出来的对待自己的行为态度、方式,以及对此的判断。对于同一种行为,不同学校、不同的人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因此,在对待某些问题时,我们总是鼓励教师们自主发表意见,然后要求教师们换位思考,最后集体讨论,综合评价,以正确的言行引导教师的言行,以大多数教师正确的言行影响个别教师的言行。因此,在桔园学校,尽管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多、工作回报低,但教师们工作仍然精神抖擞,奋勇争先,整个学校呈现一种和谐进取的教育氛围,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正日趋完善。

上一篇:繁盛的反义词下一篇:白彦萍,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