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2024-06-08

项目概况(精选7篇)

项目概况 篇1

项目概况介绍

一.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No.0429-16

项目名称TRANSMISSION LINE FROM HILLI YUBAHAND LITH DAMS TO AL-SHOUIBA PLANT PHASE – 4

二.工作范围

1个地下水坝,地下水坝后有5个直径5米的水井,用以收集地表水,抽送至不同的管道工程、潜水泵、压力阀等。

净水厂净化上述水井所收集的水,并将净化水抽到清洁水箱。清洁水箱的容量为20000立方米。

1.钢铁管道在重力作用下从水箱输送清洁水至连接到主净化厂的主管道(管道

长度:45公里&62公里)

2.工期:36个月+ 6个月的动员期

3.合同类型:EPC

4.付款条款:5%履约保函,20%预付款保函,30-60天付进度款

5.合同额:1,687,876,022沙币,约4.5亿美金

三:业主:沙特水电部

项目概况 篇2

《欧盟运作条约(整合版)》(Consolidated Version of the Treaty o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European U-nion)为欧盟区域教师流动的合法性提供了法律保障,该条约第三部分第一章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欧盟区域市场应该是一个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能够自由流动的、无国界限制的市场。[3]在具体的操作层面,1999年欧洲29国签署的《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把欧洲区域的教师流动作为其工作的目标之一:“无论教师、研究员还是教学行政人员,都需要对他们在欧洲范围内从事于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历给予认可,并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歧视。”[4]2007年5月,伦敦会议发布的伦敦公报对欧洲区域内的教师流动进行了重申,并指出教师流动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高等教育阶段)教师、在校生与毕业生的流动问题是博洛尼亚进程关注的核心元素之一,流动能为个体发展创造机会,能为个体与机构之间的国际合作创造条件,能提升高等教育与研究的质量。”[5]

一、伊拉斯谟教师流动项目的概况

伊拉斯谟项目是欧盟的旗舰品牌项目,于1987年启动,是为纪念欧洲伟大的人文学家、神学家伊拉斯谟(Erasmus Of Rotterdam)而命名的。该项目致力于欧洲区域内32国约4,000所高等教育机构中1,900万名学生与140万名教职员工[6]的短期、项目式流动。自创立以来,伊拉斯谟项目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7]1995年并入苏格拉底项目(Socrates Programme),2000年并入苏格拉底二期项目(Socrates II Programme),2007年~2013年并入终身学习项目(Lifelong Learning Programme)。

伊拉斯谟项目于1987年启动时只面向欧洲区域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其教师流动项目直到1997年才启动,迄今共有约27万名教师参与了该项目。1997年以参与教学活动为目的的教师(简称教学型教师)为对象,2007年在终身学习项目的影响下,开始新增以参与培训活动为目的的教师(简称培训型教师)为对象的项目。对教师来源的限制开始逐渐取消,来自高等教育阶段的非教学型教师也可以参与流动项目赴别国参与培训活动。

1997年~2010年间,参与该项目的教师人数呈现出平稳的增长态势,从1997~1998年度的7,700余人增长到2009~2010年度的37,000余人,10余年间增长了将近5倍。而在2007~2008年度项目拓展时,参与人数更是出现了小幅度跨越式增长。从2006~2007年度的25,809人增加到2007~2008年度的32,040人,增长了24%。2009~2010年度参与人数为37,776人,增幅降至3.8%。同年教学型流动教师为29,031人,占教师总数的77%,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而培训型流动教师为8,745人,仅占23%。但培训型流动教师的年增幅大于教学型流动教师,2009~2010年度前者比上年度增加12.5%,而后者仅增加1.5%。[8]

二、教学型教师流动的情况

教学型教师流动项目始于1997年,迄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1997年~2009年间,参与该类型流动的教师数达到了25万人,年参与规模在10余年间增长了4倍,从1997年的7,797人增加到2009年的29,031人。[8]2009~2010年度,教学型教师流出最多的前3个国家为波兰2,967人、西班牙2,914人和德国2,850人,分别占总数的10.2%、10%和9.8%。其中波兰的参与人数从2000~2001年度的678人增加到2009~2010年度的2,967人,增长4倍多。在教师流入方面,德国是最受欢迎的流入国,为2,947人,占10.2%;其次为意大利2,698人,占9.3%;西班牙2,686人,占9.3%;法国2,598人,占8.9%。[10]

(一)来源学科

2009~2010年度,29,031名教学型流动教师来自人文与艺术领域的为31%,来自社会科学、商业与法律领域的为21%,来自工程、制造与建筑领域的为13%,来自科学、数学和计算机领域的为11%,来自教育领域的为7%,来自健康与福利领域的为7%,来自农业与兽医领域的为7%,来自服务领域的为3%,其他的为1%。[8]

(二)逗留时间

2009~2010年度教师在外平均停留时间为5.6天,与上年度持平,但少于2000~2001年度的6.9天以及2001~2002年度的7.2天。[12]2009~2010年度,29,031名教师中9,854人停留了5天,占33.9%;3,831人停留了4天,占13.2%;3,197人停留了3天,占11%。[8]总体而言,自2000年以来,教学型教师的平均逗留时间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

2009~2010年度,在外停留时间最长的为来自冰岛的教师,平均为9.5天。来自匈牙利的教师停留时间最少,仅为3.5天。在教师流入方面,教师在卢森堡停留时间最长,为8天,来自冰岛、塞浦路斯的教师为6.6天,来自列支敦士登的教师仅为4.4天。[8]

(三)资金情况

伊拉斯谟教师流动项目资金有基本资金、特殊需求资金、零资助这三种类型。基本资金是参与伊拉斯谟流动项目的教师所获得的基本资金补助,针对通过正常途径申请资金补助的教师。特殊需求资金针对有特殊资金需求的教师。零资助指参与该项目的教师不能获得项目资金补助,教师流动项目只为教师提供流动机会。流动基金的支付方式有个人、高等教育机构基金、欧盟区域的各类基金计划等。

1. 基本资金

自2000年以来,教师的平均基本资金保持在600欧元左右。2000~2001年度达到615欧元后,2001~2006年间出现下降的趋势,年均所获资金低于600欧元。2007年以来,基本资金开始大幅增长,其中2007~2008年度为648欧,比上年增加11.1%,2008~2009年度达到最高的666欧元。2009~2010年度为654欧元,比上年度下降12欧元。[12]

流入丹麦与从丹麦流出的教师所获资金最多,分别为796欧元和777欧元。

2. 特殊需求资金

特殊需求资金针对有额外资金需求的教师,具体资金数额根据申请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划拨。与基本资金相比,特殊需求资金的总额相对较多,但规模相对较小。2009~2010年度仅有4名教师获得了特殊需求资金,比上年度减少4人。[16]

3. 零资助教师[8]

2008~2009年度共有377名零资助教师,占同年教学型流动教师总数的1.3%。2009~2010年度为572人,占同年教学型流动教师总数的2%,比上年度增加0.7%。来自意大利的零资助教师最多,为87人,而上年度为38人。其次为法国、波兰。最受这类教师欢迎的国家为西班牙、波兰、挪威。

(四)性别比

参与教学型流动的教师在性别方面总体呈现出男教师多于女教师的趋势。2009~2010年度女教师比重为41%,[16]即29,031名教师中有11,902名女性教师。

三、培训型教师流动的情况

培训型教师流动项目始自2007年。与教学型教师流动相比,其教师范畴开始拓展,高等教育阶段的非教学型教师也能参与该项目。伴随着参与教师范畴的拓展,参与的机构也从高等教育机构开始拓展到与高等教育机构相关的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类公司及相关组织等三大类机构。教师流动时间为1周(5个工作日)到6周。

从2007年到2009年,培训型教师参与规模依次为4,883人、7,774人和8,745人,年增加率分别为59.2%和12.5%,[20]增速明显快于教学型教师。

2009~2010年度波兰参与人数最多为1,476人,占16.9%;其次是西班牙为883人,占10.1%;芬兰为656人,占7.5%。而参与国中人数最少的是列支敦士登,仅为4人,占0.05%;马耳他18人,占0.2%;克罗地亚24人,占0.3%。卢森堡是唯一一个没有教师参与培训型流动项目的国家。英国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国,2009~2010年度有969人去往英国接受培训,约占11.1%,其次为西班牙927人,占10.6%,德国828人,占9.5%。而流入人数最少的国家为列支敦士登和卢森堡,分别为10人。流出教师多于接收教师的国家为: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芬兰、匈牙利、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土耳其。[20]

(一)教师工作类型与流动目的

2009~2010年度8,745名教师中从事与学术有关工作的占37%,从事管理工作的占24%,负责国际事务的占20%,负责学生信息管理的占5%,继续教育教师占2%,财务类教师占3%,其他占9%。

在流动目的方面,参与理论培训的教师为4,065人,占46.5%,随班工作的为2,157人,占24.7%,教学工作坊计划的为1,553人,占17.8%,其他970人,占11%。[16]

(二)逗留时间

2009~2010年度平均逗留天数为6.4天,上年度为6.5天,比教学型教师逗留天数要多。从教师流出国来看,荷兰教师在外逗留时间最长,平均为10.3天,其次为冰岛8.5天,罗马尼亚8.1天。在停留国家方面,教师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为爱尔兰7.3天,比利时、匈牙利7天,希腊、英国6.8天;而逗留时间最短的为卢森堡5天和爱沙尼亚5.4天。总体而言,2009~2010年度8,745名教师中有4,025人停留的时间为5天,占46%,而总共有85.9%的教师逗留时间等于或少于7天。[8]

(三)资金情况

1. 基本资金

2009~2010年度平均基本资金为735欧元,与上年度的751欧元相比有所下降,但多于教学型教师的654欧元,这与教师逗留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来自列支敦士登的教师以1,569欧元位列第一,捷克共和国以256欧元居最末位。[8]

2. 特殊需求资金

2009~2010年度有1名[16]教师获得了特殊需求资金,上一年度为0人。

3. 零资助教师[8]

2009~2010年度共有370名教师为零资助教师,上年度为136人,增幅为175%,占培训型教师总人数的4.2%,上年度则仅占1.7%。零资助教师来自波兰的最多,为185人,其次为芬兰45人和葡萄牙33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国为冰岛,共有130名零资助教师去往冰岛,其次为挪威63人,西班牙29人。

(四)性别比

参与培训型流动的女教师较多,2009~2010年度,女性教师为5,934人,占68%,[16]与往年情况基本一致。

四、伊拉斯谟教师流动的特色

伊拉斯谟项目自1987年启动以来,其规模与辐射范围都在逐渐拓展,迄今已为欧洲区域高等教育阶段超过200万名学生与27万名教师的流动提供了机会,而其合作对象也逐渐从欧盟国家拓展到世界其他国家。在促进欧洲教育一体化的博洛尼亚进程与欧盟构建“知识型欧洲”理念的影响下,各国之间的教师交往活动也逐渐频繁起来。总体而言,该项目有以下几大特色。

(一)项目总体规模不断拓展

截至2009~2010年度,共有超过27万名教师参与了流动计划,年平均流动规模为2.08万人次。在构建知识型欧洲、构建欧洲高等教育区以及欧洲研究区等大背景下,2007年伊拉斯谟教师流动项目的内涵与外延都不断拓展,把高等教育阶段的非教学型教师也纳入进来。因此,无论是从项目的数字规模还是从项目对象的内涵与外延来说,伊拉斯谟教师流动项目的规模都是在不断拓展的。

(二)培训型流动教师参与数增幅快

培训型流动计划于2007年启动,虽然启动时间相对较晚,教师年参与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参与该类型流动的教师规模增速较快。从2007年到2009年,培训型教师参与规模为4,883人、7,774人和8,745人,共计21,402人,年增长率分别为59.2%和12.5%。培训型教师参与规模增速快与该项目开展的时间较晚,市场需求较大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欧洲区域终身学习计划的不断拓展与伊拉斯谟培训型教师流动项目的推广,教师参与培训的途径会逐渐拓宽,因此,培训型流动教师的增速会呈现出增速逐渐减缓的趋势,但是,其绝对规模会保持增加的态势。

(三)教师在外停留时间减少

教学型和培训型教师在外停留的时间整体上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虽然初期教学型教师在外逗留的时间出现小幅度的反弹,如2000~2001年度为6.9天,2001~2002年度上升为7.2天,但2008~2009年度、2009~2010年度分别下降为5.5天和5.6天,表明教师在外停留时间比较以往记录整体上逐渐减少。这一现象除了与欧洲区域内交通条件改善使教师在交通上所花费的时间有一定减少有关,还与国家地理位置的优越与否有关。就具体国家而言,来自以及去往比较偏远国家的教师所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如从冰岛流出的教学型教师和培训型教师2009~2010年度在外停留时间分别为9.5和8.5天,均位居前列。这与冰岛地处欧洲西北较为偏远的区域,远离欧洲大陆,需花费较长的交通时间有一定关系。而地处欧洲中心区域的部分国家,如卢森堡、比利时、匈牙利等国,教师所逗留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欧洲大部分国家在地缘位置上相对集中,伴随着区域内交通条件的改善,教师在外停留的时间逐渐减少。

(四)零资助教师不断增多

无论是教学型教师还是培训型教师,零资助教师数目不断增加。2009~2010年度教学型零资助教师为572人,占同类教师总数的2%;同年培训型零资助教师为370人,占总数的4.2%。其中教学型零资助教师比上年度(377人)增长52%,培训型教师比上年度(136人)增长175%。教学型零资助教师最多的国家为意大利、法国和波兰,培训型零资助教师最多的国家为波兰、芬兰和葡萄牙。而在去往国家中,最受欢迎的国家为西班牙、挪威、冰岛。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型和培训型零资助教师最多的来源国中都有波兰,而最受欢迎的国家中都有西班牙和挪威。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关系外,如较富裕国家的教师个人能够支付流动所需的花费,还与欧洲经济区(European Economic Area)的基金政策有关,如欧洲经济区制定了资金赞助政策,专门面向2004年和2007年加入欧盟的冰岛、挪威。除此之外,也有专门的基金政策面向中东欧地区的部分国家,如波兰。因此,零资助教师不断增加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在于教师获取流动基金的渠道得以拓宽,教师获取伊拉斯谟项目外基金的概率增加。

五、问题与启示

虽然伊拉斯谟项目教师流动计划自1997年启动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该项目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规模不断增加,但影响仍有限

伊拉斯谟教师流动项目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拓展,2009~2010年度达到37,776人次,但这只占欧洲32国高等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约140万)的2.7%,因此,该项目的教师参与规模与参与率仍不理想。而就参与流动计划的高等教育阶段机构数而言,2009~2010年度,共有2,154所机构参与流动计划,占欧洲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约4,000所)的53.9%。该参与率虽比教师参与率理想,但是其影响范围仅保持在半数欧洲高等教育机构,也稍显有限。在项目预算方面,2009~2010年度伊拉斯谟项目的预算为4.1525亿欧元,其中用于流动的资金占预算总额的95.79%,具体为用于学生流动的资金占81.35%,用于教师流动的资金占6.30%,用于流动项目组织的资金占8.14%。[8]用于教师流动的资金远远少于用于学生流动的资金。因此,无论是从参与教师数及其比重来说,还是从参与机构数及其比重,或者是从用于教师流动的预算比重来说,其影响仍显有限,需进一步加强其影响辐射范围。但这也表明伊拉斯谟项目中教师流动计划的发展前景与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二)参与国家广泛,但流动分布不均衡

除了卢森堡暂时还没有教师参与培训型流动计划之外,欧盟区域的所有国家基本上参与了该项目。但是各国的教师流动因地理位置、政治决策、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等的不同而显得不同。突出表现为教师流动多为从教育资源较为缺乏的国家流往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如2009~2010年度,教学型教师流动计划中流入教师最多的国家分别为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培训型教师流动计划中流入教师最多的国家为英国、西班牙、德国等。而在教师所获取的资金方面,2009~2010年度,教学型教师流动计划中丹麦、列支敦士登等国的教师所获的的资金位于前列,捷克共和国的教师所获的资金最少;培训型教师流动计划中列支敦士登的教师所获资金最多,捷克共和国的教师所获的资金为最少。这种流动规模、流动资金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与欧盟区域内部各国的经济、教育发达程度以及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如英、德、法等国经济发达程度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因此其教育资源较为丰富,对其他国家的教师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较为偏远的国家,如冰岛等北欧5国以及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过10余年的中东欧广大国家,在地理位置、政治环境、经济发达程度方面不占优势地位,因此对其他国家教师的吸引力较为有限。这种教师流动的模式在知识自由流动的层面而言,实际带有一定的区域内的文化不平等与文化霸权的特色。

(三)参与教师规模增加,但性别比不均

伊拉斯谟教师流动项目累计人数达到了27万,其年流动规模在2009~2010年度也已达到37,776人次,且参与规模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性别比不均这一问题较为突出。性别比不均一方面是参与教学型项目的男教师多于女教师,女教师仅占总数的41%,其中卢森堡无女性教师参与;另一方面是参与培训型项目的女教师多于男教师,女教师占总数的68%,其中列支敦士登无男性教师参与。教学型流动男性教师较多和培训型流动女性教师较多,从侧面反映出从事教学等较高级别工作的男性教师总数大于女性教师,而从事非教学性工作的女性教师总数大于男性教师。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既与高等教育阶段学术职业的性别刻板印象有关,也与项目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有关。

总的来说,在构建知识型欧洲与欧洲一体化的背景下,伊拉斯谟教师流动项目为各国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是,伊拉斯谟教师流动项目也因欧洲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分布、国家地理位置、国家教师流动政策等的差异而体现出规模增大但影响仍有限、参与国家广泛但分布不均衡、参与教师规模增加但性别比不均等问题。因此,通过汲取伊拉斯谟教师流动项目的经验教训,能够有助于我国在促进教师流动时注重从宏观上对区域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状态进行调控,对教师性别比不均衡状态进行政策指引等,以此实现我国教师流动朝向均衡的方向发展。

摘要:伊拉斯谟教师流动项目有教学型流动与培训型流动两种类型,分别于1997年和2007年启动。结合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对参与教师的学科领域、逗留时间、资金情况以及性别比进行分析,该项目呈现出总体规模不断拓展、培训型流动教师增幅快、教师在外停留时间减少等特色,并存在项目影响有限、教师流动分布不均、教师性别比不均等问题。

关键词:教师流动,伊拉斯谟项目,流动特征

参考文献

[1]白维维.美国高校教师的流动机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1.7~8.

[2]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34~35.

[3]Consolidated Version of the Treaty on the Functioning of theEuropean Union[J].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0,3(30):59.

[4]Bologna Declaration[R].1999.

[5]Towards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respondingtochallengesinaglobalisedworld[R].LondonCommuniqué,2007-05-18.

[6]European Commission.Modernization in Europe[EB/OL].http://ec.europa.eu/education/lifelong-learning-policy/higher_en.htm.2012-04-02.

[7]European Commission.History of the ERAMUS Programme[EB/OL].http://ec.europa.eu/education/erasmus/history_en.htm.2012-04-02.

[8][9][11][13][14][17][19][22][23][25][27]TheErasmus Programme 2009/2010:A Statistical Overview[R].Life Long Learning Programme,2011~12:85~90,90,85~90,98,102,104,105~106,118~119,120,122,148~149.

[10]EuropeanCommission.OutgoingandincomingErasmusstaffmobility for teaching assignments in 2009/2010[R/OL].http://ec.europa.eu/education/erasmus/doc/stat/0910/teach-ing.pdf.2012-03-12.

[12][15]European Commssion.Erasmus staff mobility forteaching assignments(number,duration and grants)from1997/1998-2009/10[R/OL].http://ec.europa.eu/educa-tion/erasmus/doc/stat/mobilitystaff.pdf.2012-03-15.

[16][18][21][24][26]European Union.Erasmus-facts,fig-ures&trends[R/OL].http://ec.europa.eu/education/pub/pdf/higher/erasmus0910_en.pdf.2012-04-02:9,9,10,9,9.

世欧王庄项目概况 篇3

世欧王庄地块位处福州中心城区,晋安区长乐中路两侧,北临福马路,东至连江路,西接晋安河,南靠国货东路,总占地381亩,是福州市东扩南进的重要节点,也是福州旧城改造的重点区域。世欧王庄做为福州迄今为止城区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整个项目共分为7个大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60多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面积约59万平方米,安置房面积约70万平方米,地上集中式商业面积15万平方米,加上其它配套商业面积后,整个王庄商业面积近30万平方米,总体容积率为5.0。世欧王庄项目规划建设数十栋超高层的国际化摩天住宅及大型都市购物中心,建成后将形成海西规模前列的超高层城市综合体。在配套方面,项目位于城市繁华地段,有数十条公交线路经过王庄周边,地铁2号线也将经过项目北侧,区域升值潜力无限。计划王庄地块拆迁安置房两年内完工,整个项目也将在数年内完工,届时王庄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福州市民面前,并成为福州的新商业中心及高尚居住中心。福州王庄世欧商业广场总体量近30万平方米,配套2000个商业专用车位,建成后将以福州新时尚中心的姿态展现在市民面前。王庄世欧商业广场的大型综合购物中心规划引进3万平方米的精品百货,以及由福州首家具备3DIMAX、4D动感视听体验的五星级国际影城、福建首个奥体标准室内真冰溜冰场、现代奢华KTV、精品生活超市、国际快速时尚品牌集群、儿童游乐园以及福州最时尚的由20多家主题概念餐厅组成的餐饮集群。这30万平方米的一站式购物休闲娱乐中心,将全力打造成福州的时尚之都,快乐之城。王庄世欧商业广场的落成,对提升福州城市商业形象,推动海西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品味生活,感受幸福,世欧王庄欢迎您!

工程项目概况 篇4

 工程名称:墩头镇万顷良田安置区  建设单位:墩头镇人民政府

 设计单位: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监理单位:建业恒安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施工单位:南通海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工程建设地点:海安县墩头镇墩头村9组,204国道北侧  工程范围:一期29#,30#,31#,32#,33#,34#,35#,36#,37#,38#

 结构类型与层次:砖混结构,5+1层。 建筑规模:本工程建筑面积4.925075万M2。

项目概况 篇5

一、建设单位:平和锦盛琯溪红肉蜜柚场

(于1993年建场,种植琯溪红心蜜柚、琯溪蜜柚及培育琯溪蜜柚、红肉蜜柚为主的苗木,种植面积520亩,总投资288万元,年产水果120万斤,2008-2010年,建成平和县山格高际、五寨乡寨湖、新美等琯溪蜜柚、红肉蜜柚种苗培育基地200亩,培育种苗收入800万元,2011年在五寨乡寨湖、新美拟建、在建300亩规模的琯溪蜜柚、红肉蜜柚种苗培育基地,可供种苗600万株。)

二、建设地点:平和县五寨乡

三、建设内容:

1、繁育蜜柚良种“琯溪蜜柚”、“红肉蜜柚”: ――琯溪蜜柚为地方传统高优特色品种,中国驰名商标产品,199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GS14007-1994。

――红肉蜜柚为平和珲溪蜜柚芽变优良单株,是经柚农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平和县琯溪蜜柚园中的芽变株系选育而成的。表现为早熟、果肉为淡紫红色,丰产、优质。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认定证书号:闽认果2006006;2007年3月1日获国家农业部授予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20050515.7。

2、以酸柚为砧木,嫁接繁育“琯溪蜜柚”、“红肉蜜柚”种苗,建设规模为300亩,年繁育供种苗木600万株。

3、培育种苗出圃规格标准为保持“琯溪蜜柚”、“红肉蜜柚”原种种性的无病优质苗木,嫁接口以上茎粗0.8CM,苗高30CM以上。

4、推广所培育的优质“琯溪蜜柚”、“红肉蜜柚”种苗和新区种植技术指导服务。

四、项目总投资:每年须投资75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250万元,要求上级财政支持500万元。

具体投资计划与内容为:300亩红肉蜜柚每年需投入概为:苗圃喷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投入40万元、简易温室大棚装备140万元、苗圃施用有机肥等培肥建设60万元、砧木培育投入40万元、红肉蜜柚接穗及嫁接投入350万元、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投入120万元。总计750万元。

越南蚕桑产业概况 篇6

1.1 越南蚕业起源

越南蚕业起源何时?虽然到目前还没有发现详尽的文献记录,但在古文字、成语、民间传说等中都说到了越南的种桑养蚕。《越南历史书》中记“雄王时期(公元前258年),农民关心桑、蚕的工作”。汉朝时期,阳富在《遗物志》中记载“北部和中部一年八次养蚕”。这表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越南就已有了种桑养蚕。1065年,黎圣宗京跟一个采摘桑的姑娘结婚,赐封其为元妃旖兰,现在河内市嘉林县阳舍村就有一个庙祭祀她。黎贵敦的《云台类言》说到一千两百年前越南已发展蚕桑产业,因此从北方到南方形成了有名的缫丝、织绸的地区,如:领柚(河静省)、绿领(广南省)、绸夏(河静省)、万福(河东市)等。

1.2 越南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程

越南蚕桑产业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3,但直到18世纪越南的丝绸才出口到世界上一些国家,1900年越南出口丝绸达190吨。1930~1931年全国桑园面积达2.1万公顷,其中北部1.15万公顷、中部8300公顷、南部1200公顷。

“八月革命”(1945年)之后,越南全国建立了研究型的生产设施与实验室,同时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种桑、养蚕和缫丝的技术。

1955年至1965年,政府提出计划恢复和发展蚕桑产业。1960年成立蚕桑所,隶属于耕作局农业部管,有6个生产蚕种的基地与设施,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1965年成立蚕桑局,隶属于农业部管,有15个生产蚕种的基地和5家机械缫丝的工厂,年产生丝的能力达35吨。1977年,成立了越南桑蚕丝研究中心。

1975年以后,南部蚕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生产蚕种的设施和缫丝公司获准开放,但北部蚕桑生产衰减。1980年全国桑园面积为1万公顷,丝产量为220吨。

1981~1985年,国家遇到粮食短缺问题,因此蚕桑产业迅速倒退。此时全国桑园面积只有6800公顷,丝产量70吨。1985年,成立越南蚕丝企业联合体,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1986~1993年,越南行政管理改革,政府对蚕桑产业十分重视,实施三大措施。在此期间,蚕桑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更新了蚕、桑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同时,蚕桑产业链得到不断的延伸拓宽,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1991年,全国桑园面积达2.2万公顷,1993~1994年上升至3.8万公顷,成为历史最高水平,出口总金额达1000万美元。

1994~1997年,由于受国际茧丝绸市场的影响,全国桑园面积有所下降(减少了50%),出口总金额缩减至500万美元。但此期间,蚕桑产业的新技术不断进步,茧丝丝长与品质明显提高,生丝的品质由G级提高到2A、3A级,并开始重视与拓宽国内市场。1995年,越南蚕丝企业联合体转成越南蚕丝总公司。

1998年至今,由于国际茧丝绸市场的逐步恢复,使得丝绸价格有所提高。越南丝绸由简单生产向产品的多样化发展,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此外,除了扩大国际丝绸市场,还不断注重开发国内市场。

2005~2007年,虽然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没有以前那么多(表1、表2),但总的营业额和出口金额均在提高(表3)。因为,除了世界茧丝绸价格较高之外,蚕桑科学技术也不断进步,蚕、桑良种进入生产,丝绸品质也越来越好。

单位:公顷。

(据越南桑蚕丝中心统计)

单位:吨。

(据越南桑蚕丝中心统计)

单位:美元。

(据越南蚕丝总公司统计)

2 越南蚕桑产业研究的主要成就

2.1 桑蚕良种的研究

1965年以前,越南饲养的蚕品种主要是多化性,这些品种的特点是体质强健、容易饲养,对高温多湿有较强的抗性,但是茧丝长与品质却不高,大部分蚕种由当地自繁自养。从1965年开始,对蚕品种进行选育研究,黎文廉教授率先进行育种改良,运用回交的方式并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进行选择,为越南选育出二化性蚕品种有621、644、620、608、614、618六个品种。这些蚕种适合在平原北部区的春秋季饲养,全龄22~24天,茧丝长600~800米,万头蚕收茧量8~10千克。

由于全国各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一样,各地采用的品种差异甚大,1970~1980年,科学家选育出各类适合不同生态环境区域要求的新蚕品种。如三元杂交种79×644·621,适合在沿海地区(广南省、岘港市等)高温干燥的环境饲养;在中部夏季饲养的杂交种主要有79×QD88;在北部春秋用蚕品种有:A9、A10、A14、7042等。

1979年,越南桑蚕丝中心的育种专家,应用杂交育种的原理,利用特别的高温(29~30℃)、多湿(>85%)进行新品种的培育,选育出2个新蚕品种:BL和4792。该品种全龄22~24天、对高温多湿有较强的抗性、全茧量1.20g、茧层量0.18g、茧层率18.8%。

1990年,黎氏金副教授应用杂交育种方式,培育与选择出XV、LNB、J71三个新品种;一蛾卵的产茧量400~500g、茧层率20~22%、茧丝长800~900米。这三个品种的产量稳定,茧丝品质较高,作为春秋用种推广。

1988~2002年,在西元区域,实验研究蚕桑中心育成的二化性白茧品种有:BV8、BV9、BV10、BV11、BV12、TQ112、TH112。其中BV8、BV10、TN10、BV8·BV10×BV11·BV12,适应旱季饲养;TQ112、TH112适应雨季饲养。另一方面,应用选育与驯化引入的蚕品种育成斑纹限性品种:821、BV1、BV2(幼虫期能区分性别)和茧色限性品种:JV9、JVk(茧期能区分性别)。

1990年至今,越南桑蚕丝中心引进新品种N12、N16、D2、E38、B42、B46、1827、1862,其中1827即A1·810×L70A·A2, 1862即A1·810×B42·B46,为四元杂交种,全茧量1.60~1.70g、茧层量0.34~0.35g、茧丝长938~1011m、产茧量达1200~1500kg/公顷,茧丝品质达到2A级以上。

2.2 桑树良种的研究

桑树良种的研究比桑蚕良种晚一点,但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1970年,桑树良种的研究正式开始,通过使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因素引发突变,创造新的育种材料。

1971年,使用Colchicine处理桑品种的种子引起变异,选育得到了四倍体桑:“C71A”。“C71A”品种优质高产。把“C71A” (4n)跟地方品种(2n)杂交,成为三倍体杂交组合(3n)。经过多个组合的比较筛选,育成了5对优良的三倍体杂交组合:“N7”、“N12”、“N11”、“N28”、“N36”。这些三倍体桑品种,产叶量比地方品种增产20~30%,而且具有叶片较大、叶肉较厚、叶色深绿、落叶晚、生长强等特点。

至1986年,应用物理诱变因素,使用Gama射线(8000~10000R)选育出四倍体桑品种有“DB86” (4n)。“DB86”虽具有产叶量高、生长时期长等优点,但抗病性较弱。

1993年至今,桑树良种的研究转向选育优质的品种。现已育成3个三倍体杂交组合:VH9、VH12、VH15,这些品种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生长快、适应性较广等特点。

除了选育优良、高产桑树品种之外,科学家们还选育桑树抗病性和抗恶劣条件性强的品种,选育专用饲养小蚕的桑树品种(IA品种)。

3 越南蚕桑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3.1 发展机遇

3.1.1 各级党政领导对蚕桑站十分重视

为了提高研究力、创造力,促进蚕桑产业发展,国家十分关心人才队伍的培养,为其提供有利条件,并提高人员收入,促进技术进步。2009年,政府批准“升级越南蚕桑丝研究中心提案”,建设现代化的家蚕育种实验室、桑树育种实验室、蚕病研究实验室,以适应末来蚕桑产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3.1.2 自然环境优势适合种桑养蚕

越南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高温多湿,年平均气温22~27℃、年平均雨量1500~2000mm,非常适宜桑树生长。桑树生长期长,一年中可多次采叶养蚕。适合种桑的土地面积达492.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达16万公顷(据设计农业院的调查)。农村的劳动力丰富,现在全国有1370万农户,其中种桑养蚕农户占13.5万农户。

3.1.3 国内外茧丝绸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现在,越南全国生丝产量约2100吨/年,越南的丝绸出口市场主要是韩国、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度、孟加拉国等,有一些产品出口到美国和日本。现在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由于越南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丝绸消费力提高。2001~2006年,国内的丝绸消费力达120万至150万米/年,比1997年增长了10倍。

近年来,越南不仅是丝绸的出口国,而且在丝绸进口方面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每年进口约有1000吨丝。

3.2 越南蚕桑产业面临的各种挑战

3.2.1 特色桑、蚕种质资源缺乏

由于越南各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差别很大,需要有适合各自然生态地区的桑、蚕品种。如在北部夏季高温多湿的气候,对桑树生长有利,夏季的产桑叶量占整年60%以上,但此季节的气候容易诱发蚕病。因此要求桑、蚕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而且要求具有抗逆性、抗病性强的特点。

现在越南全国有6个生产蚕种的企业,产量达60万盒/年、只能满足生产要求的30%,其余均从国外进口。由于没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检查,所以不少引进的产品质量差。2003年在很多蚕区,有20~30%的蚕失收,降低了蚕茧的产量与质量。

3.2.2 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对大部分种桑养蚕农户,蚕桑产业是一个副业,由于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多,养蚕没有单独的房屋,所以很容易感染蚕病。养蚕生产、蚕种生产、鲜茧收烘等的基础设施与设备陈旧,抗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3.2.3 国内外茧丝绸市场

茧丝绸价格波动大,直接影响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而且蚕桑产业链条长,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成衣—贸易,环节多,涉及面广,容易受国内外市场多种因素影响。此外纺织工业水平不高,丝织企业的生产设备主要是梭织机、提花机和编织机,设备落后。我国的丝绸产品的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

3.2.4 丝绸产业

现在越南有11个缫丝企业,属于越南蚕丝总公司(Viseri)、另有8个地方的缫丝厂和一百多个私人的企业,总的丝绸能力达1800吨/年。缫丝的设备并不落后,越南蚕丝总公司有日本的自动缫丝机设备、有韩国的半自动缫丝机设备,但是蚕茧原料只满足缫丝生产要求的30%。

综上所述,越南目前发展蚕桑产业具有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有大量适合种桑的土地以及丰富的劳动力优势。此外,越南蚕桑产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多丰富的资源积累和技术沉淀,蚕桑业在发展过程中为越南的经济、政治、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是越南出口贸易最为稳定的增长点之一。

“黑鹰”概况 篇7

历史学家估算,自1945年11月29日,直升机首次实施海上救援任务以来,直升机在全球范围内救援的人数超过了300万。当天,来自东北方向的强风暴袭击了长岛海峡,一场救援行动就在康涅狄格州海岸展开。使用直升机展开救援是因为当时并没有其他救援方法。两名绝望的船员在驳船上漂浮,眼见正被强风吹向潘菲尔德暗礁的岩石。实施救援的直升机是西科斯基公司的R-5机型,当时的飞行员是吉米·瓦伊纳——伊戈尔·西科斯基的外甥。西科斯基公司于1939年9月成立,当时成立仅仅6年。瓦伊纳是这家新兴公司的主要飞行员,曾试飞过首架研制成功的直升机,他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出色的飞行技巧,而且最重要的是瓦伊纳对自己舅舅研制的直升机非常有信心。

救援行动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成功实施,这让身陷绝境的人们把救援直升机视作天使。在潘菲尔德暗礁首次实施救援后,直升机在全球范围内共展开了数万次救援行动,伊戈尔·西科斯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很多军人因经常乘直升机往返于世界各个战区,头脑中首先想到的也会是直升机。另外还有一些人会第一时间想到直升机,比如乘直升机从事海上石油钻探的工作人员,执行直升机医疗后送任务的机务人员,进行边境巡逻、执法飞行,或其他很多只有利用直升机独特的飞行特点才能完成任务的人员,还有一些设计和生产直升机的专业人士,提供训练、维修保障、修理勤务以及与直升机基础设施有关的工作人员。

如果再来猜一猜人们目前下意识地想到或说出的直升机具体会是哪种,那答案可能就是“黑鹰”,或者可能是在美国海军、空军或海岸警卫队服役的某种“黑鹰”改进型。早期可能是“休伊”直升机,因为当时在越南战争中媒体曾对UH-1的军事行动进行过大量报道。

1978年,“黑鹰”直升机投入使用后,媒体对“黑鹰”在战场上和全球人道主义救援方面的表现都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关注和报道。由于某些情况下只有使用直升机才能对受困民众实施救援,且营救过程中飞行任务难度大,因此,“黑鹰”直升机和其所营救的民众频频在电视和杂志上亮相。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美军各军种的“黑鹰”改进型号立即出动,参加了救援行动。直升机从遭受飓风巨大破坏的路易斯安那州成功营救出了35000多人。美国陆军UH-60L“黑鹰”直升机同海岸警卫队的“樫鹰”、海军的“海鹰”以及空军的“铺路鹰”一同参加了救援行动。

美国海军很多“海鹰”机型与陆军和空军的相应机型都参加了“卡特里娜”救援行动。佐治亚州穆迪空军基地第38救援中队的美国空军“铺路鹰”直升机在“卡特里娜”救援行动中多次执行任务,在遭遇自然灾害时,美国军用直升机根据要求提供援助,抢险救灾。2005年1月,印尼和其他一些国家遭海啸袭击,直升机承担了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在众多类似的灾难性事件中,直升机都表现突出。在当地没有机场的情况下,为幸存者运输食物和医药的任务自然就由直升机来承担。

“黑鹰”直升机从研制生产以来,历经35年的发展,它开始于美国陆军启动的新型通用直升机研制项目,主要任务是向战场运送兵力。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与上一代直升机相比,能够更安全、快速地运送11人一班的全副武装士兵,而且要能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温度和任何海拔条件下完成任务。中东地区的温度和海拔条件确立了典型的沙漠作战行动的基本性能要求。

新型通用直升机研制项目启动以来所生产的“黑鹰”及其改进型号已超过3000架,且很有可能会在其寿命期内再进行同等数量的追加生产,这些直升机一直服役到了21世纪。目前,世界范围内有超过40家民间组织和军事机构正在使用“黑鹰”或其改进机型执行各种专项任务。

“黑鹰”直升机因其独有的特质,尤其是飞行性能,赢得了该时期世界级通用直升机的地位。美国陆军“黑鹰”项目所研制出的直升机技术先进,满足了陆军各项要求。该项目的研发基本上未超出政府规定的预算,且符合预期的生产日程安排。这次成功主要有3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在设计/研发阶段,陆军做到了避免在技术要求上做出大的改动:其次是”黑鹰”设计方案所采用的技术较为先进且经过验证:第三是陆军在“黑鹰”项目上采取了先试飞再购买的采购策略,致使两家极具实力的直升机公司为取得最终的生产权相互之间展开竞争。在“黑鹰”原型机项目中,激烈的竞争促成了创新的设计方案,也使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同时产生了极低的报价。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促使西科斯基公司在原型机阶段就研制出了一套较好的“黑鹰”直升机系统。毫无疑问,美国军方,特别是美国陆军,是该项目的最大受益者,这主要归功于陆军的采购策略以及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的不懈努力。

“黑鹰”的起源

“黑鹰”项目是怎样开始的?为何需要该项目?这大概要从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说起,但其性能要求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形成、确定的。美国陆军根据以往很多直升机机型的战斗经验和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表现,确定了UH-60“黑鹰”直升机的技术要求。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陆军率先使用了采用活塞式发动机的H-19通用直升机,极大地提升了战场机动性。兵力运输和再补给也首次摆脱了地面车辆因地形限制所造成的速度慢或经常无法行驶、运输的局面,伤员后送也不再受地形限制,可用直升机快速运送到安全医疗点进行救治。直升机当时正在取代卡车,一如过去卡车取代马匹一样。

直升机早期所取得的成功促进了现代陆军战术空中机动概念的确立。1962年,汉密尔顿·豪兹将军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空中机动战术是具有革命性的,在军事史上绝对不会再有任何一次重大战役可以离开垂直起飞的飞行器所发挥的显著的、决定性作用……陆军航空兵正在永久性地改变着地面战争的艺术和科学。”

从那以后,美国陆军的每一次军事行动,从地面战斗中所使用的战术和设备来看,都印证了豪兹将军的预言。在越南战争中,地面兵力的部署完全由直升机负责,因此,越南战争又被称为“第一次直升机战争”。战争初期,服役的作战直升机(包括UH-34)所使用的发动机都采用较老的活塞发动机技术)。这些直升机后为采用涡轮发动机的UH-1“休伊”所取代。

但是,由于既非为任务需求所设计,且功率不足无法在恶劣环境下作战,这些直升机很快暴露出两大主要缺陷,既不能在高温和高海拔条件下运载全部有效载荷,又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战斗生存力。由于东南亚的环境条件所致,美国陆军的UH-1“休伊”无法在该地区持续运输11人步兵班,严重影响了空中突击任务的计划制定和成功实施。

因此,陆军为其下一代直升机和直升机专用的涡轮发动机确定了两个基本要求,即能够在高海拔和高温条件下,特别是1220米、35摄氏度的条件下,运输11人一班的兵力,并具备在战斗环境下的生存力。越南战争的任务表明,即便在低强度环境下也需要更大的对地面火力的弹击损伤(弹伤)承受力。另外,对机务人员和乘客坠毁防护进行重大改进也非常重要。“黑鹰”直升机在基础设计中就致力于降低直升机的易损性,并尽可能减少机组人员和机舱乘员因直升机事故而引发的伤亡,这在美国陆军还是首例。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陆军作战发展司令部进一步确定了取代UH-1的新型兵力运输直升机的技术条件。同时,美国陆军开始着手发展新型涡轮发动机,由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T700-GE-700系列发动机获得了巨大成功。所设计的直升机和发动机在性能、生存力和可靠性方面都有重大改进。

在早期概念构想阶段,美国陆军将这款新型直升机命名为UTTAS.即通用战术运输机系统(utility tactical transportaircraft system)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整个设计、研发和陆军评估阶段一直采用的都是"UTTAS"的名字,但进入生产阶段后,根据陆军使用印第安部族名称为直升机命名的传统将其更名为“黑鹰”。

自“休伊”直升机设计投产以来,旋翼机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可以在直升机尺寸不做较大增加的情况下大幅度提升其性能。“黑鹰”直升机与“休伊”的长度、宽度大致相同,但高度略低。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UH-60A“黑鹰”和T700发动机的巨大成功也是值得一提的显著成就。这是首个从设计技术要求、进程到鉴定和生产完全都由美国陆军负责的新型直升机和新型发动机。前美国陆军航空系统指挥部(AVSCOM)仅凭任务需求和一张白纸,尝试部署一套全新武器系统,并获得了双重成功。其飞行标准部对发动机和直升机进行技术方面的管理。在查利.C克劳福德强有力的领导下,由弗农·爱德华具体负责T700发动机的相关工作,罗伯特·沃尔夫负责UTTAS直升机的有关事宜。首批交付时,两个项目都达到了预定的进程目标。首架生产型UH-60A“黑鹰“在美国陆军发出UTTAS原型机招标书后的第6年零9个月交付。几个月之后,驻守于坎贝尔堡的101空中突降(突击)师成了首个使用UH-60A“黑鹰”直升机的部队。

美国陆军的UTTAS采购计划基于“先飞后买”的原则之上。陆军的核心策略就是在该项目的每一个步骤上都施加竞争压力,对性能和开支进行严格掌控。这种做法非常有效,通过资助两家具有竞争实力的公司研制直升机原型机,促使两家公司在为期8个月的评估过程中展开较量,然后选定其中能为陆军带来最大价值和最低风险的方案投产。当时参与竞争的贝尔直升机公司、波音·伏托尔公司以及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这些承包商的竞争目的就是赢得项目的独家生产权。当时估计要满足陆军使用要求的话,采购的直升机数量届时将超过1000架,这对三家竞争这一重要项目的公司来说都是极具诱惑力的。在原型机项目中赢得一席之地对于最终赢得该项目的生产权绝对非常重要。而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在当时业务状况极度萧条的情况下,能否赢得该项目可谓生死攸关。

UTTAS项目启动

美国陆军于1972年1月正式启动UTTAS项目,向直升机行业发布了所谓的初步工程设计阶段(BED)的招标书(RFP)。由于贝尔公司过去一直都是“休伊”直升机的供应商,生产过数千架该型直升机,因此在开始阶段大多数业内观察人士认为贝尔公司一定能够在该项目中获得领先地位,并认为排名第二的应该是波音·伏托尔公司,因为该公司当时正为陆军生产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尽管波音公司重点研制的是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但它对单旋翼直升机的关注与对“刚性旋翼”技术方面的关注也是一样广为人知的。而另一方面,西科斯基公司在此前的15年间从没为陆军生产过直升机,且当时又刚刚丢掉了两个新型直升机的竞争大单。第一单是1965年称作“先进空中火力支援系统” (AAFSS)的攻击直升机,最后是洛克希德公司中标:第二单可谓更大的重创是在1970年.UTTAS的招标书发布6个月前,“重型运输直升机”项目的生产权被授予了波音公司。两个重大项目的失标使得UTTAS项目的中标变得更为紧迫,同时也促使西科斯基公司制定了最终取胜的竞标战略。

当时西科斯基公司屡屡失利,业界观察人士基本都认为该公司不大可能再去竞标新的陆军直升机项目,更不可能力克众多强劲的竞争对手最后中标。事实上,即便在陆军内部也对西科斯基公司的实力表示怀疑。美国陆军航空系统司令部的陆军合同签订办公室在莫里斯·D.施奈德领导下开始分成三组,与三家公司就所提交的竞标书进行谈判,但办公室的资深人士均未被分配到负责处理西科斯基公司竞标书的小组中。对陆军的人来说该组的工作显得毫无意义,根本不会有结果。因此,当西科斯基公司提交竞标书时,小组工作人员尚未配备到位。恰好当时一名陆军的飞行员,亚瑟·J.奥里瑞上尉刚从越南战场驾驶“休伊眼镜蛇”直升机执行飞行任务返回,遂被安排负责与西科斯基公司的谈判工作。事后看这一安排无论对奥里瑞上尉本人还是对陆军来说都是幸运的。

尽管早期在西科斯基公司内部也存在争议,认为花大力气竞争UTTAS并非明智之举,但出于几个原因管理层逐渐变得乐观起来。1971年西科斯基公司启动了由美国海军部分支持的,与UTTAS项目无关的新型旋翼桨叶和桨毂的研发工作,并在海军陆战队的一架CH-53D直升机上进行了测试,试飞结果令人鼓舞。飞行数据显示,在空气动力学和材料方面的重大新研技术完全可以应用到UTTAS项目上,且不会导致大的风险。与此同时,设计研究也表明这一新型旋翼技术和尾桨桨叶的全新设计理念将有助于打造出能够满足陆军所有关键要求的UTTAS构型。1971年年中,就在陆军发布其招标书的前5个月,西科斯基公司最后做出决定,竞争UTTAS项目。为了整理制定出一份能够取胜的方案,西科斯基公司倾注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最大程度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西科斯基公司得到了联合飞机集团公司(后更名为联合技术集团公司).尤其是集团新任执行总裁哈里·J.格雷的大力支持。

除了日益增强的竞争技术优势,西科斯基公司15年来持续下滑的趋势也是其参与竞争并争取中标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司的未来前景取决于在UTTAS原型机项目中首先赢得一席之地,继而获得该项目生产权,最终使西科斯基公司重新成为陆军直升机供应商,并树立其行业领军地位。

排除万难赢得标的

1972年8月,投标方案提交给美国陆军7个月后,得知“休伊”直升机的后继机型并未交给贝尔公司生产,业内观察人士感到非常震惊。更令他们感到震惊的是UTTAS原型机项目的生产合同竟由西科斯基公司与波音公司共同获得,西科斯基公司负责YUH-60A.波音公司负责YUH-61A。这意味着这一重要项目的生产合同最终将只在这两家公司之间展开竞争。但最终花落谁家还要等到52个月后方可得知,这要根据直升机实际飞行时所能达到的飞行品质来决定,而非标书的承诺。随之而来的结果可能就是出台新的直升机行业规程。

西科斯基公司能够赢得UTTAS研发合同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该公司几乎满足了陆军所有的技术要求。西科斯基公司在UTTAS设计方案中只对陆军的技术要求进行了5处小改动,而且全部为陆军所接受。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西科斯基公司在大规模飞行测试中所展示的新技术程度。每一项为UTTAS所提出的新技术,包括钛合金旋翼桨叶、弹性桨毂、无轴承复合材料尾桨和斜置尾桨,全部都在比UTTAS尺寸更大的直升机上进行了飞行测试。这一策略避免了因验证尺寸过小造成不利的比例效应的技术风险。

陆军非常满意西科斯基公司在控制风险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这可能是受两年前洛克希德公司的YAH-56A“空中火力支援系统”项目终止的影响。该项目因一项新型旋翼技术未能通过验收而被终止,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新技术在小尺寸直升机上试飞时很成功,但却无法应用于尺寸大出很多的新型直升机。

随着招标书的起草,美国陆军的要求逐渐明朗,西科斯基公司的UTTAS设计方案逐步成形并最终敲定。陆军提出的影响西科斯基公司设计方案的一些关键要求,主要与飞行性能和空中运输有关。这些要求对于UTTAS设计方案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将UTTAS装载到空军C-130运输机上可以说是陆军所有要求当中最难实现的,最后也得到了满足。但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西科斯基公司的UTTAS结构设计得非常紧凑,结果严重损害了直升机的关键性能,并反过来在飞行研发阶段对该项目产生了不利影响。美国陆军资源选择和评估委员会根据陆军要求对西科斯基公司的UTTAS性能所做的评估以及新旋翼技术和新生存能力的设计革新,都是西科斯基公司“黑鹰”设计的根基。

早期的挫折

合同签订26个月之后,西科斯基公司YUH-60A进行了首飞,比合同规定的日期提前2个月,比波音·伏托尔公司的YUH-61A首飞早了6周。场内有限飞行的初步结果非常鼓舞人心,这一重要成果使西科斯基公司团队的士气空前高涨。

但好景不长。首飞后几天,当原型机进行场外飞行时,飞行人员的报告非常令人沮丧。西科斯基公司的试飞员报告称,遭遇了超出预期水平的严重振动,且发现以较高速度飞行时发动机功率严重不足,根本不可能以目前的功率达到预期的最大航速。更糟糕的是飞行员还报告说,机身较高的抬头姿态造成着陆困难,尤其是快速停车减速机动时遮挡了正前方的飞行视界。几次飞行后,又出现一个严重问题,在某些飞行状态下,驾驶舱中能感觉到直升机尾部振动非常强烈。

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西科斯基公司的工作内容和重点都放在了解决这些问题上,公司上下要齐心协力设计和生产三架原型机上的所有新硬件,费用开支方面所受的影响也非常大。公司很快明白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出超出常规的设计。但进行大的重新设计并不能保证成功,尤其是在故障原因还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早期飞行测试阶段绝对是UTTAS团队、甚至整个公司,以及陆军UTTAS项目办公室士气最低落的时期。但万幸的是还有时间解决问题。当时离预定原型机交付给陆军进行评估的日期尚有15个月。

这15个月的时间被利用得非常充分,效果十分显著,每个月都会让人感到更加乐观。飞行测试阶段出现的问题逐个被搞清楚,解决方案也随之证实适当。原定进行飞行研发的15个月时间全部用于生产新硬件,使其适于安全飞行和设计更改试验。主要问题都解决了,三架原型机全部按新标准进行改装,满足了陆军的技术要求。

尽管早期的这些问题非常严重且始料未及,但却并不是因西科斯基公司设计中所采用的任何新技术所造成的,而是与原型机的某些几何特征有关。

最后的选择

1976年3月,陆军接收了6架UTTAS原型机-3架波音公司的YUH-61A和3架西科斯基公司的YUH-60A.并开始进行政府竞标测试(GCT)。这一实力相当的测试耗时8个月,在美国的7个军事基地展开,两家公司的原型机累计飞行700小时,进行了包括操作、性能和气候条件等几方面的测试。

陆军飞行机组成员按照实际作战中可能遭遇的恶劣气象条件对直升机性能进行评定。测试当中,对所有部件失灵情况、维修行动和任务中断情况都进行了记录。陆军竞标评估结束后,两种竞争原型机是否符合陆军设计技术规范就已基本清楚了。唯一一项由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而未制定标准的重要要求是摔机生存性,但随着几次事件的发生,这方面的要求也得到了部分验证。

西科斯基公司的一架原型机摔机着陆时,险些造成西科斯基公司竞标的终结。该机为西科斯基公司设计的3架原型机当中的一架(序列号为21650).当时机上士兵和机务人员共14人。事故发生时该机正在肯塔基州坎贝尔堡茂密的林区进行夜间操作测试。在执行模拟任务途中直升机旋翼每转一次的振动持续加重,陆军飞行机务人员决定进行紧急着陆。由于夜间且多雾,飞行员错把一片茂密松林的树冠部分当成了适于安全着陆的麦田。令机务人员震惊的是,他们竟然正好将YUH-60A停到了一片大树林中。

在着陆过程中,直升机旋翼桨叶砍倒了40多棵松树,直升机下降过程中和最终停落在地面上时又接连多次切断了这些树。幸运的是没有造成大的机身损毁和燃料泄漏,摔机后也未起火,只有一名士兵在黑夜跳出机舱时撞到了刚刚被砍倒的树桩而轻微擦伤。

这次摔机着陆本来可能是一场灾难,结果反而凸显了陆军抗坠毁性要求的重要性,以及YUH-60A原型机结构的牢固性。摔机着陆两天后,清理完了现场砍击的树桩并只更换了旋翼桨叶,陆军飞行员就将西科斯基公司原型机飞出林区,返回基地,继续进行竞标测试。

1976年底,为期8个月的测试结束后,陆军准备做出最后选择,这一选择将决定其作战能力,同时也将决定两家公司未来几十年的命运。1976年12月23日,签订UTTAS原型机合同的52个月之后,西科斯基公司得到通报,获知其中标,赢得了该项目生产权。

陆军方面声明该决定主要基于YLH-60A成熟的设计,使其感到生产风险较低。陆军还进一步强调了该机满足其技术要求的程度。此次中标给西科斯基公司带来了重大转折,同时也是陆军空中机动能力新纪元的开始。

上一篇:政治纪律四个意识下一篇:豆角生长记优秀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