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系课程(共8篇)
北大哲学系课程 篇1
北京大学哲学课程书目
(2008-10-23 15:57:22)转载
A中国佛教史
《佛教史》 任继愈 主编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吕澂 著
《中国佛教史》(1—3卷)任继愈 主编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汤用彤 著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吕澂 著
《中国佛教》(1—5册)中国佛教协会 编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 王森 著
《佛教经籍选编》 任继愈选编 李富华校注
《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王宗昱等编著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1—3卷)石峻 楼宇烈等编 B西方哲学史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C自然哲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Nature 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D人学概论
E如何理解宗教
夏 普:《比较宗教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奥 托:《论“神圣”》,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3.卢克曼:《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F佛教原著选读(下)
王宗昱、李四龙等编 《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周叔迦《牟子丛残新编》 曹虹《慧远评传》 许抗生《僧肇评传》 郭朋《坛经对勘》
方立天《华严金师子章校释》 G本体论研究 Studies 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一、基本参考书目
1、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上、下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萧诗美:《是的哲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钱广华等:《近现代西方本体论学说之流变》,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胡军:《道与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吴国盛:《自然本体化之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9、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二、进一步阅读书目
(一)相关汉译西方哲学著作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
书馆,1981、1982年版。
2.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4.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5.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下卷),王炳文、燕宏远、王路、张金言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1992年版。
6.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8.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下卷:马
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9.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上卷:1987年版,下卷:1993年版。
10.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1.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陈康译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据吴寿彭译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参《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3.休谟:《人性论》(上、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据韦卓民译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蓝公武译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参牟宗三译本:(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15.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16.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7.黑格尔:《逻辑学》(上、下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1976年版。
18.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19.杜威:《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0.《胡塞尔选集》(上、下卷),倪梁康编选,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2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22.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陈小文、孙周兴译,1996年版。23.《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卷),孙周兴编选,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24.罗素:《哲学问题》,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5.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26.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27.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8.鲁道夫·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29.威拉德·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江天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0.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31.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32.阿佩尔:《哲学的改造》,孙周兴、陆兴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33.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白锡堃、张西平、李秋零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
1.马克思:《博士论文》及笔记、附注。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 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参刘丕坤译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年第1版;其中第一章据《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的新译文。
(三)其他参考书目
1.G.W.Leibniz:《形而上学序论》,陈德荣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2.理查德·泰勒:《形而上学》,晓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3.张东逊:《科学与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4.罗志希:《科学与玄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5.庞学铨:《存在范畴探源》,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6.强以华:《存在与第一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陈康:论希腊哲学》,汪子嵩、王太庆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8.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88、1993、2003年版。
9.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三联书店,1982年版。
10.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1.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颜一:《流变 理念实体——希腊本体论的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高清海:《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4.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5.陈修斋主编:《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6.谢遐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17.王树人:《思辨哲学新探》,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8.陈宣良:《法国本体论哲学的演进》,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9.张志扬、陈家琪:《形而上学的巴比伦塔——论语言的空间与自我的限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0.郑杭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21.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新编》,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4.杨寿堪:《冲突与选择——现代哲学转向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戴文麟:《现代西方本体论哲学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6.赵林:《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M.K.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8.涂纪亮:《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29.徐友渔:《“哥白尼式的革命”——哲学中的语言转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0.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31.王路:《走进分析哲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32.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3.俞宣孟:《现代西方的超越思考——海德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4.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
35.涂成林:《现象学的使命》,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6.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7.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8.张汝伦:《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39.靳希平:《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0.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
41.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6年版。
42.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43.徐友渔等:《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96年版。44.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版。
45.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6.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47.罗嘉昌等主编:《场与有——中西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一、二、三、四、五、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1994—2002年版。48.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9.冯友兰:《新理学》,见《贞元六书》(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61年新1版。5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2.冯友兰:《冯友兰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5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54.宋志明等:《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55.严正:《儒学本体论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6.李维武:《20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57.杨国荣:《存在的澄明——历史中的哲学沉思》,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8.张华夏:《实在与过程——本体论哲学的探索与反思》,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9.金吾伦:《生成哲学》,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0.唐君毅:《哲学概论》(上、下卷),孟氏教育基金会,1961年版。
61.李震:《中外形上学比较研究》(上、下),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版。
62.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63.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台湾正中书局,1985年版。
64.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65.蒋一安:《本体思想史纲》,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66.李震:《基本哲学——有与无的探讨》,(台湾)问学出版社,1978年版。67.李震:《基本哲学探讨》,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68.项退结:《现代中国与形上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版。
69.胡鸿文:《本体论新探——构成主义原理》,台湾弘智出版社,1986年版。70.曾仰如:《形上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增订版。
71.成中英:《世纪之交的抉择——论中西哲学的会通与融合》(又名《论中西哲学精神》),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72.唐力权:《脉络与实在——怀特海机体哲学之批判的诠释》,宋继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3.成中英主编:《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74.孙正聿:《崇高的位置——世纪之交的哲学理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5.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76.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四)相关论文
1.金克木:《试论梵语中的“有-存在”》,《哲学研究》1980年第7期。2.黄楠森:《本体论能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哲学研究》1985年第12期。
3.衣俊卿:《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求是学刊》1988第4期。4.刘福森:《评“本体论”哲学》,《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5.黄楠森:《再论本体论》,《人文杂志》1990年第5期。
6.谢遐龄:《马克思本体论的几个界限问题》,《学术月刊》1991年第2期。7.刘纲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上、下),《求是学刊》1991年第2、4期。8.孙正聿:《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的本体论》,《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4期。
9.王路:《“是”的逻辑研究》,《哲学研究》1992年第3期。
10.刘立群:《“本体论”译名辨正》,《哲学研究》1992年第12期。
11.W.巴雷特:《存在与分析哲学家》,段德智译,《哲学译丛》1993年第1期。12.王太庆:《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的“是”? 》,《学人》第四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3.赵敦华:《“是”、“在”、“有”的形而上学之辨》,《学人》第四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14.俞宣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1期。
15.余纪元:《亚里士多德论ON》,《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
16.黄楠森:《论恩格斯的本体论思想》,《学术界》1995年第3期。
17.俞宣孟:《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18.叶秀山:《“人”“有”一个“世界”“在”》,载《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
(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叶秀山:《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之思想方式》,载《自然哲学》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朱立元:《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21.王太庆:《柏拉图关于“是”的学说》,《哲学杂志》(台北)第21期(1997年8月)。22.叶秀山:《世纪的困惑——中西哲学对“本体”问题之思考》,《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1期。
23.欧阳康:《本体论的兴衰与哲学观念的变革》,《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24.王路:《如何理解“存在”》,《哲学研究》1997年第7期。25.陈晓平:《关于存在问题》,《哲学研究》1997年第12期。
26.陶同:《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求是学刊》1997年第6期。
27.吴新文:《哲学何为——尼采与西方传统哲学观的终结》,复旦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答辩,未见出版。
28.高建平:《关于“本体论”的本体性说明——兼与朱立元先生商榷》,《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29.赵敦华:《中西形而上学的有无之辩》,《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30.王路:《“是”、“是者”、“此是”与“真”——理解海德格尔》,《哲学研究》1998年第6期。
31.萧诗美:《“是”的意义和是态论导论》,武汉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答辩。
32.邹化政:《论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有与是的区别与联系》,《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1期。
33.王路:《“是”之研究述评》,《哲学动态》1999年第6期。
34.姚振武:《本体及相关问题》,《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
35.肖娅曼:《上古词头“有~”与近指代词“是”的历史渊源—— 一种语言学-哲学-文化学考察》(未刊稿,1999年)
36.汪子嵩、王太庆:《关于“存在”与“是”》,《复旦学报》2000年第1期。
37.俞宣孟:《本体论正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1期。38.王路:《“是”、“所是”、“是其所是”、“所是者”——关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几个术语的翻译》,《哲学译丛》2000年第2期。39.俞宣孟:《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及其思想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40.杨学功:《试论哲学的层次结构——兼涉几个相关问题》,载《学术月刊》2003年第2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6期转载。
41.杨学功:《关于Ontology词源和汉译的讨论》,载《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第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2.杨学功:《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载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
学会编纂之大型学术文集《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宋继杰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杨学功:《关于Ontology的译名问题》,载《科技术语研究》2004年第4期。
44.杨学功:《“本体论”源流考(古希腊、中世纪部分)》,载《人文艺术》第2辑,贵
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5.杨学功:《“本体论”源流考(近代、现代部分)》,载《人文艺术》第3辑,贵州人
民出版社2002年版。
46.杨学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人
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9年第7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2期转摘。
47.杨学功:《实践的观点和“本体论”问题》,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0年第4期转载;《哲学动态》2000年第6期转摘。
48.杨学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分歧与出路》,载《哲学研究》2001 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1年第12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1期转载。49.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载《哲学动态》2001年第10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1期转载。
50.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载《现代哲学》2002 年第1期。
51.杨学功:《穿破话语的泡沫》,“超越本体论思维方式”笔谈,载《社会科学报》2002 年9月26日第5版。
52.杨学功:《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问题》(与李德顺合作),载《江海学刊》2003年第1 期。收入叶汝贤、孙麾主编《马克思与我们同行——新世纪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收入《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4辑(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4期转载。53.杨学功:《再谈马克思哲学与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关系》,载《河北学刊》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12期转载。
北大哲学系课程 篇2
一、校本课在历史中穿行
1. 忆往昔, 岁月峥嵘!
从十万官兵到百万知青, 三代北大荒人用青春和智慧在黑土地上创造了一个个拓荒的神话, 他们在亘古荒原上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 也孕育了“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顾全大局, 无私奉献”这历久弥新的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浸染着无数人的热血与忠诚, 这股开天辟地的精神, 至今激励着我辈百折不挠、奋进前行。
课例《东风水库可持续发展的淡水渔业》, 就是依托了东风水库这座黑龙江著名水库的建设史实, 结合教材“水中生活的动物”生成的。我们请专家走进课堂, 用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 引导学生用心灵感受河床开凿时那万炮齐鸣的雪海飞龙, 倾听排洪固堤那激昂雄壮的劳动号子, 反思那贪功冒进盲目引种的惨痛教训, 还有那大银鱼繁殖课题攻关成功的泪水和浪花簇拥鱼跃船头的喜悦, 桩桩件件可歌可泣, 令人荡气回肠。同学们与专家积极互动, 针对东风水库半休库这件农场人民反响极大的事件, 从生态与环保、生产与经营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探讨, 充分认同了农场出台的发展围水经济, 让水库休养生息政策的可行性。看着地栽木耳、金针菜, 水面放养鸭子、大鹅, 种植金丝柳、元葱等围水经济的蓬勃发展, 同学也为农场献计献策:开发一个以“渔文化”为背景的集餐饮休闲于一体的“东风水库度假村”, 让东风水库以垂钓、滑冰为主的原生态旅游业更上一个新台阶;他们设计的假日小屋、构思的索道滑雪场;还有网上招商引资的创意, 点点滴滴中让你倍感农场新一代的超前思维。
《黑土地上的优质水稻》一课则是以三江平原650万亩无公害水稻基地为载体, 从农田与餐桌这一视角, 把“中国绿色米都”注重品质从土壤抓起,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特色水稻种植方式、国际一流的稻谷深加工技术, 以科普传播的方式介绍给孩子们, 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科学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三江大地上盛产的绿色营养健康产品畅销华夏、享誉世界, 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 话和谐, 人与自然!
黑龙江垦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534.9万平方公顷的热土上, 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五十年来的过度垦荒, 我们的湿地面积缩小了近一半, 多种动植物已了无踪迹, 大自然的长鸣警钟, 掀开了“北大荒”生态保护的篇章, 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湿工程已初见成效。
课例《鸟类, 我们人类的朋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让我们见识了学生们在绿化林带中悬挂的人工鸟巢、饲养台, 欣赏了“爱鸟周”社区组织的书画作品展览, 目睹了那对质朴善良的老夫妻给迁徙时掉队的小鹤疗伤喂药。那定格在农垦九三分局教育局四楼窗口上“燕子回家, 请勿关窗!燕子育雏, 请勿喧哗!”的提示语, 处处荡漾着九三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如今, 我们农垦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恢复的双重责任, “蓝天碧水、青草绿林、鸟语鹿鸣”的新农垦必将在明天重现。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蝴蝶标本的制作》两个课例向我们展示了孩子们在艰险面前勇敢无畏的精神, 困难面前团结互助的态度。毫不夸张地说:亲历了标本采集与制作这样一个全过程的科学学习活动, 不仅熏陶了学生关爱家乡的情感, 培养了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 磨练了学生的坚强意志, 更重要的是在触摸自然的过程中, 学生们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也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3. 新农垦, 科学发展!
如果说:“棒打狍子瓢舀鱼, 野鸡飞到饭锅里”是五十年代北大荒的写真, 那么今天农垦“北大荒”、“完达山”等一批绿色品牌的打造, 则是北大荒的又一亮丽风景线。
课例《农垦人的绿色品牌》向学生们展示了北大荒集团自主创新, 培育品牌, 壮大品牌, 推进产业升级, 结构优化, 以名牌战略带动北大荒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北大荒”“完达山”“燕窝岛”“九三”“丰缘”“多多”等一批北大荒绿色系列产品已跨出国门, 成为北大荒挽起世界的“使者”。课例中通过一组组照片、一样样产品、一行行数字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知道质量才是一个品牌的生命。为打造北大荒的品牌优势, 北大荒集团决策层基于每一个企业、每一件产品都面对着世界的理念, 全系统响鼓重锤与国际接轨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用质量锁定品牌常青树, 用特色营销奠基品牌的生命线。
二、校本课在反思中成长
三天的校本课程课例展示, 让我们领略了一线教师全新的课程理念与有效整合课程资源的风采。但不容乐观的是在相当一部分课例中, 均不同程度的折射出基层学校,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偏离了校本课程的价值定位, 课程的成熟度不高。个别学校不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 而是以检查促开发, 把校本课程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例如:某校为通过省示范校验收, 就组织教师突击编写了近二十本装帧精美的校本教材。可见, 这种校本课程遍地开花的直接后果就是课程质量低下。
误区二:曲解了校本课程的内涵, 用活动替代课程。许多参赛课例在实施的过程中, 是把教学环节物化为表演、参观、社会调查、名人访谈这样一个个课外活动。由于没能站在课程的高度, 以课程的理念对此类活动加以规范和提升, 热热闹闹的结果是学生无所得、无所获, 背离了校本课程设置的初衷。故此, 在部分课例中发生了“只有活动, 没有课程”的现象。
误区三:忽视本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传承。常言道:一个人的学识不好, 他顶多是一个废品, 如果品德、修养、人格欠缺, 那他对于社会就有可能是个危险品。不容置疑, 科技发展越迅速, 就越需人文精神的牵引, 知识是力量, 道德品格更是力量!展示课例中由学科改版延伸的内容较多, 强技能重探究, 熟不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校本课程如果未能对家乡青少年的精神植被加以同步养育, 就很难发挥其育人功效。
反思农垦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凸显的偏颇, 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各基层学校在认真学习校本课程理论, 更新观念的基础上, 要逐步规范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实现其课程价值。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指导部门和学校, 也必须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从内容多元化、过程动态化、方式多样化、结果效益化的层面着手, 确保校本课程健康成长。这里有必要重申一下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而使他们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因此, 我们就必须守住这块以本土课程资源为学校特色, 以学生个性发展、和谐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建设阵地, 让它成为师生的乐园, 教育的梦工厂。
北大哲学系缘何寿星多 篇3
楼宇烈谈到,生理养生节欲,心理养生养情,哲学养生明理。而人生明理至关重要,中国哲学能够养生,儒家讲德、道家保真、释家净心,也许正是哲学家长寿的原因。 那么,他们的长寿秘诀有哪些呢?
不刻意养生 谈到哲学家的长寿秘诀,北大哲学系教授李中华说,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他们最大的一条就是,平时的生活比较平淡自然,没有刻意养生。年龄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他们追求的是安身立命,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和从事的事业结合在一起,保持非常平和的心态。他们平时也很朴素,没有那么多生活上的特殊要求。
李中华说,他们不怎么“养生”,像冯友兰、梁漱溟先生就不怎么运动。吃的也是很普通,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他们生活都非常简单,周辅成先生活到98岁,他真的很简单,没有过多欲望、要求。他认为,吃饱了能工作就是最大的福气。
心中无块垒 “周辅成先生非常平和宽容,对我们这些后辈的年轻人都非常扶持,鼓励后进,待人接物都是很宽厚的长者风度。”李中华说:“我想长寿的秘诀就是儒家所讲的‘以德养寿’,‘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活到83岁,在古代算是很高寿的,儒家的养生突出‘德’,不做亏心事。”
张岱年先生活到95岁,他长寿的原因,说起来是6个字“坦荡荡,看得开”。一个人坦荡荡,他就会胸中磊落,就没有太多的愧疚,他的心态就会变得和乐,看得开。一个人如果能看得开的话,他的胸中就没有块垒,我们经常讲郁闷,郁闷就是胸中块垒。
把事业当生命 李中华认为,哲人高寿还在于他们把自己的生命融到工作当中,他们去世前还在动脑子,思考问题,不知老之将至。
张岱年在晚年时,工作起来没有那么有精力,他就觉得不舒服了。这些老先生都是以学术、事业作为生活的主要部分,安身立命。他们离不开工作,把事业当生命,活着就是在创作,不想享乐。冯友兰先生也非常感人,他创造了世界学术史上一个奇迹,从85岁到95岁,他重新写了7本书,这7本书加起来应该有200万字。第7卷是在他95岁去世前3个月完成的,完成他就放心了,如果没有完成他还会挺着。
李中华说,哲学与智慧相关,不是纯知识的追求,智慧本身总是能让人遇到挫折想得开一些。挫折是对人最大的考验,有的人却经不起挫折。我们要不以荣辱为念,摆脱名誉、地位对自己思想、精神的束缚。
远离政治争斗有益养生 李中华说,老先生们的长寿还与北大的环境有关,如果一个环境矛盾百出,钩心斗角,每个人都不愉快,置身其中是很难高寿的。环境是人创造的,反过来环境对人的影响也很大,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非常重要。
他说,现在有些人把个人利益看得太重,包括有的人说话尖酸刻薄,火气很大,都不利于自己养生。不发火不代表没有原则,还是有是非善恶。(江南)
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 篇4
北大教授孔庆东说:“中国古代的货币,那个大钱,是非常有道理的,‘外圆内方’象征着中国人的人性,外表上不要割伤人家,要跟人家和谐相处,要宽容。”
早在秦朝,我国的市面上通用的钱币形状即为外圆内方,千百年来,很多的中国人都在解读这钱币。因此,这一枚小小的钱币就引申出心的做人道理:“方”为做人之本,象征着浩然正气;“圆”指的是与人交往中的圆融,是善用技巧化解矛盾。方圆并济才是最高明的做人原则。
并说明了:太过于方正,就会像一块生铁,看似坚硬,实则一扭就断;反之太过于圆滑刁钻,处处为了自己的利益想尽办法去算计别人,却不受大家喜欢。这两种人都很难在社会中立足。
近代教育学家黄炎培在写给自己的儿子的家书中说:“和若春风,若秋霜,取象与钱,外圆内方。”他就是想启发我们:方圆有致才能是真正的智慧与通达,才能走上真正的成功之道。
书中用一个例子说明了“方”与“园”的区别:
有一家公司正在招聘员工,那是你梦寐以求的职位,很多人为了争取到这个职位采用了种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而你非常反感这样的做法,希望通过自己的实力赢得这一切,这就是“方”。
你希望朋友陪你去参加一个聚会,如果你开门见山的说:“你陪我去参加那个聚会吧,我自己一点儿也不想去。”朋友或许会认为:你自己都不愿意去,我更加不愿意去。可是如果你换一种说法:“亲爱的,你天天只知道工作,来,我带你去参加一个聚会,带你认识几个朋友吧?”对方肯定很高兴的陪你去赴约了,这就是“园”。
这个就说明了,外圆,圆融的作用了。
同样的在《资治通鉴》中也有一则故事:
魏王打了胜仗,非常开心,特举办宴会表彰大家的辛苦。酒席中,魏王问群臣:“大家认为我是通达的圣君,还是无能的昏君?”面对魏王的这个问题,当时很多官员都不敢照实说。大家只是奉承道:“您肯定是通达的圣君啊!”魏王一听,顿时得意洋洋,有点儿飘飘然。这时,一个忠心耿耿的官员却说:“您是不辨是非的昏君。”魏王听了,气得浑身发抖,质问道:“你这样说,有证据吗?”他回答说:“大王打了胜仗以后,没有论功行赏,而是以感情来衡量功劳,难道不是不辨是非的昏君吗?”魏王很生气,马上命人将这个官员拖出去,等候发落。
这时,另外一位大臣说:“大王是通达的圣君。”魏王心中的怒气消了点,忙问:“为什么呢?”这位大臣说:“古人认为,只有通达的圣君才能收揽直言的臣子,而您现在不正有敢于直言诤谏的陈子辅佐吗?所以,我说您是通达的圣君。”魏王听了恍然大悟,就命人放了那个耿直的官员。
文中第一个臣子属于刚正不阿之人,盛行耿直,不畏权势,可是为人不够“圆滑”所以不免受皮肉之苦。第二个臣子内有刚正之气,外有圆滑处世的智慧,既巧妙的赞美了魏王,又救了直言的臣子。
所以说,人生在世,固然要坚守一些东西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比如:尊严,品格。但是也需要学会变通,应对各种情况下的困境和危机。这样才能让自己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游刃有余。
最后用美国人际关系专家卡耐基的话结束:“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依靠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的说话等软科学本领。”外圆内方的人大都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离成功就不远了。
读完之后感觉,有些道理真的需要好好细细的琢磨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在和迪儿讨论的时候,直接分析迪儿的情况:外不够圆滑,内不够方正。希望迪儿能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能坚守一些自己的正能量的原则,比如: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去想不去做,像不恰当的时候玩游戏,玩手机。比如:早恋和作弊这些行为是不能做的。心里一定要有一个底线。这样的原则如果能方方正正的在心里带着记着就好了。对外是不够圆滑,表现在有问题不敢去问老师,不愿意跟同学讨论。做错事情了,不肯承认错误,还喜欢狡辩等。其实,做错了,承认错误,表明今后不再犯,心里再树立起一个底线,那就行了。可是性格比较耿直的迪儿可能还有的学啊!
北大哲学课的读后感 篇5
每个北大人身上都具有北大的精神和特质。而这本书让广大读者接触到了那些北大学者曾经接受过的教育。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到北大学习。而通过这本书,这才明白,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最顶尖的学府,具有充分的实力。我原以为哲学,是需要很渊博的知识、很充足的人生经验才可以学习。但通过读这本书,我才知道,哲学不过就是生活中的点滴。只要你能擦亮眼睛,认真对待、观察世界,哲学离你并不遥远。
这本书由三篇组成。上篇:人生如浮云,做最好的你。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纵使人生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事,也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调整心态,快乐地过好每一天,为自己而活。这个概念,我虽然不能理解清楚,但至少知道,做自己快乐的事,不去理会懊恼的事,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是为自己而活的一部分。书中说:“人生就像一次短暂的旅行,我们两手空空的来到人世间,又两手空空得走进了墓穴。转眼间,一切如浮云烟消云散。这个过程虽然非常短暂,但我们只要做最好的自己,那么当我们离去的时,也不会留下任何遗憾!”。
中篇:做事有技巧,成功有秘诀。这一篇不仅说是事业,也是说你要做好的每一件事。理想、选择、努力、细节,都很重要,成功的过程他归纳为以上几点。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理想实现的时候,应该可以称之为成功。我的理想很实际,以后的每一天,都尽量过得快乐。我们在理想的路上,不放弃,一直努力的话,总有一天,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下篇:生活如细雨,幸福如饮水。不如意事常八九,踩着困难向前走。书中有这样一段“生活就像淅淅沥沥的细雨一样,一滴一滴地下着,从不间断,每天都是如此;而幸福就好似饮水一样,冷暖自知,其实,幸福是用心去体会的。只要我们用心生活,用心感觉幸福,当我们的心里感觉到幸福时,我们就是幸福的。”我现在感觉很幸福:爸爸妈妈在身边,一家人健健康康,我还每天有学上。其实,我们每个人把幸福的标准线往下放一放,你就会很幸福。
北大光华MBA课程 篇6
核心课程为MBA学生必须掌握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全面系统的教给学生基础、实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以使他们胜任自己管理领域的各项工作。
按照课程知识结构类型,核心课程分六大功能模块:
商务基础课程/Business Foundations
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
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Macroeconomics & Policy Analysis
商务英语/Business Communications
分析基础课程/Analytical Fundamentals
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
商务统计分析/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Business
规划与决策/Programming& Decision-making
管理职能课程/Functional Core Fundamentals
战略管理/Strategy Management
运营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
营销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 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 I & II
领导力与综合课程/Leadership and Integrated Core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企业社会责任与伦理/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thics(For Local students)
中国历史文化与伦理/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
经济、管理与社会/Economy, Management and Society(For local students)
变革中的中国:经济、组织与管理/China in Transition: Economy, Organization & Management(For overseas students)
人文核心限选课/ Humanity Core Options
哲学与人生/Philosophy and Human Life
从历史看管理/ Historical Insights for Management
必修环节/Required Modules
国际商务方略/Global Business Immersion
整合实践项目/Integrated Practicum Project
选修课程
选修课的设置主要是让MBA学生在全面了解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有较深入的了解。目前,MBA项目提供若干门公共选修课和7个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共计100多门次的选修课程既可满足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方向深入学习的要求,亦可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尽可
能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范围,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有助于提高MBA学生的素质,面向全体MBA学生。
中国MBA实战案例研讨
中国商场并购实战案例研讨
创新管理
IT服务与创新
企业管理与自然环境
国际贸易
实用商务数据分析与预测
竞争情报
企业社会责任
财经法律与企业经营
权力与管理
商业价值创造管理
跨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
当代中国战略投资之前沿专题
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让MBA学生在全面了解管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有较深入的了解。为了保证MBA学生对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全面了解,MBA学生在主修方向之外,必须选择一定学分的其他方向选修课。
会计与财务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
内部控制与审计
中国会计实务分析
税收筹划与税务会计
国际会计与财务报告
高级财务会计
高级管理会计
金融管理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证券投资学
财务报表分析
国际财务管理
投资银行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企业价值评估与价值创造
创业投资
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
固定收益证券
货币金融学
公司重组与并购
公司治理
实证金融
财务案例分析
公司财务专题
国际金融与资本市场专题
决策与信息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管理
物流和供应链
管理电子商务
决策模拟
商业决策技术与案例分析
信息时代的供应链管理
服务管理
知识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
定价与收益管理
市场营销
品牌管理
消费者行为
营销研究
营销战略
广告管理
国际营销
营销渠道
营销数据分析
服务营销
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领导行为
组织设计与组织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
人事测量与绩效评估
企业伦理
管理沟通
战略与国际企业管理
国际商务
企业的非市场环境和与战略
经济法
战略与规划实施
竞争战略
全球企业战略
战略思维与决策分析
管理案例综合分析训练
创业管理
创业管理
创业机会识别与分析
创业计划与实战
创业企业成长与发展
中小企业管理
创业领导力(讲座)
创业投资
可持续创业
电子商务
综合商业计划书竞赛
人文课程
从2011-2012学年起,光华MBA将逐渐增加四门人文类课程:从历史看管理、哲学与人生、企业社会责任与伦理、社会发展中的哲学反思。这些课程着眼于更加切实的培养学生反思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为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行为提供更加雄厚的中国思想和智慧的支撑,帮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远。
从历史看管理
主要讲授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通过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学习让同学获得新的启发,把古代管理思想应用于解决现代管理问题之中,实现“古为今用”的目标。
哲学与人生
带领学生深入思考若干重大人生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课程在西方哲学的框架内,讨论真、善、美、爱情、正义、自我、自由和死亡等重大人生主题。课程以史论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西方哲人的人生智慧。
企业社会责任与伦理
培养中国未来企业领导人的社会责任意识,理解企业面临的环境及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进而理解影响未来企业经营的因素中一些根本性的转变,以及这些转变所蕴涵的创新机会。
社会发展中的哲学反思
通过对社会发展理论的梳理,将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在哲学视野下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发展理论对全球化的认识和评价并不一致,全球化对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概括,从全球化与社会转型、民族文化发展、价值冲突、人的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
课程就是想通过对现实的梳理和分析,引导学生在哲学视域中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更深刻的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为如何正确理解社会进步,增强哲学修养打下基础。
北大哲学系课程 篇7
任何人的成长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当中进行的并且必须依靠文化的作用。作为新的哲学形态的文化哲学, 在把文化看成是人类的特有行为方式的基础上揭示了文化与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本质联系。作为一种哲学, 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文化哲学为课程改革提出新的理念:第一, 培养人的个性以及理解、合作与创新意识;第二, 培养全球意识, 协调人、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第三, 要回归生活世界。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文化哲学层面的探讨, 不仅仅是对新课程改革表达一种哲学理性的价值关怀, 更是对人、文化与课程三者关系的深层追问, 从而彰显新课程改革对三者传统关系的反思、超越和重构, 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课程文化思维空间。
为了培养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我国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推行新课程改革, 其重点之一就是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人的学习文化样式的转变。自主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之一, 更能实现文化自身的本性:陶冶和塑造人性, 让人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作为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 学习的自主性: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决策, 主动规划、设计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 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 形成自己的学习特色。 (2) 自主学习的基本要素:持续性的学习动机;发展性基础学力, 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动态的思维方式, 求异、反思的思维气质;合理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3) 自主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自主意识包括符合实际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以及自尊、自立、自强、自律等品质。自我调控能力则要求学生不断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结果等进行反思和评价, 主动发现学习中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问题, 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从文化哲学为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的理念与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的比较中可以看出, 二者至少在以下几个地方有着和谐、一致的一面:
1.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主体性, 这和新课程文化哲学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是一样的。弘扬、培植人的主体性, 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 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新课程在目标上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在课程结构上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以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在内容上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强调为终身学习做准备。
随着经济全球化, 国际互联网的产生及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 全球化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反映在教育领域, 最突出的是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变化。“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 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 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教学就变成了教育, 而且越来越变成了学习”。现代开放教育的一个特征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强调学习者要有学习能力、自我意志力、强烈的学习动机、抗干扰能力等, 要求学生善于合理安排和组织学习时间、学习进度, 能够制定自我计划与方案, 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善于监控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 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教师和教育组织者只为学习者提供备选的学习内容, 提供咨询和服务。这就是现代教育下的学生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下的习惯和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 而是长期培养的结果。传统教育下教师讲, 学生听, 学生围着教师转, 完全依赖于教师, 于是学生越来越丧失了独立选择、决策、自主安排和监控的能力。因此, 改变学生被动、单一、接收、封闭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强调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求, 也是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责任, 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追求。
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人的学习文化样式的转变。自主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之一, 它更能实现文化自身的本性:陶冶和塑造人性, 让人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当前培养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提倡主体性教育,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我们要坚定推行主体性教育的信心, 运用现代化所要求的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来塑造新的一代, 并以此来批判传统文化当中扼杀人的个性、压抑人的主体性的消极因素。
第一, 我们要合理吸收传统文化当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借鉴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异化的批判意识, 排斥片面、狭隘、极端和不充分的主体性, 从交互主体性的层面全面理解主体性教育的精神内涵。
第二, 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而自由发展学说作为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 使主体性教育沿着理性化、人性化的道路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2.自主学习强调自主意识, 这和新课程文化哲学强调协调人的关系是相一致的。自我意识作为哲学的概念, 指的是主体对自身的审视和反思, 是指向审视者和反思者自身的意识。自人类有自我意识的那一刻起, 认识自己、解放自己、发展自己便成为人类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目标和动力。哲学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是人类文化的自我意识中最抽象、最深刻的部分。随着社会物质丰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意识能力的增强, 人们对身外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好奇”与“疑惑”, 促使他们不断地去探究“世界是什么”和“人是什么”的哲学命题。
自主学习中强调的自主意识包括符合实际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以及自尊、自立、自强、自律等品质。这其实就是在学习上对自身的一种审视与反思。反思是学生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监控与调整, 学习过程的反思包括对自我学习经验的反思、对他人学习经验的借鉴与反思, 以及对自我评价的反思。只有学习而不反思, 就好比是偶然钓到了鱼;学习的同时不断的反思, 则好比通过这样偶然的机会进一步来研究鱼的习性, 并概括出在什么时候和在什么地方可以钓到鱼, 而且是钓到大鱼。因此, 反思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由经验上升到规律,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思是学生自我意识的充分体现,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在反思中学习, 在学习中反思, 通过对自己到底想学什么、学到了什么、怎么学的、如何进一步学等学习内容、策略、过程、结果的反思, 促进个体对目标和计划的修改, 实现对行为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 逐渐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这样一来, 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 自觉自愿的事。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 而这种自我意识一旦被调动起来, 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学习也将是高效的。
由此可见, 自主学习从特点上反映了文化哲学本质要求, 是人类认识自己、解放自己、发展自己的终极价值目标在学习上的最集中的体现。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真正自觉地把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新课程改革当中去, 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通过把新课程文化哲学本质特点和自主学习的特征作比较, 从而提出自主学习的特征上反映了文化哲学本质要求, 是人类认识自己、解放自己、发展自己的终极价值目标在学习上的最集中的体现的根本观点。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真正自觉地把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新课程改革当中去, 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
关键词:新课程,文化哲学,自主学习,主体性教育
参考文献
[1]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 (第一卷)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3]衣俊卿.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哲学研究述评.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2003, (1) :72-81.
[4]彭富春.当代文化现象一瞥.武汉科技学院学报[J].2006, (1) :7-9.
[5]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教育研究[J].2003, (3) :68-72.
北大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 篇8
•;全校公共必修课:31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课程名(英文)周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03835031 大学英语
(一)English(1)5 3.5
03835032 大学英语
(二)English(2)5 3.5
03835033 大学英语
(三)English(3)5 3.5
03835034 大学英语
(四)English(4)5 3.5
04030040 资本主义经济概论Introduction to capitalist Economics 2 2 三上04030120 马克思主义哲学Philosophy 3 2 二上
04030140 邓小平理论Theory of Deng Xiao ping’s 2 2 三下
04031110 中国革命史History of Revolution in China 2 2 一上
04130001 体育一 Physical Education(1)2 1 一上
04130002 体育二 Physical Education(2)2 1 一下
04130003 体育三 Physical Education(3)2 1 二上
04130004 体育四 Physical Education(4)2 1 二下
6073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 Military Theory and Military Training 2 2 一上
•;院系必修课:69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 课程名(英文)周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00130221 高等数学(C)(上)Advanced Mathematics(C)(A)5 5 一上
00130222 高等数学(C)(下)Advanced Mathematics(C)(B)5 5 一下
00130340 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3 3 一下
00230020概率统计(B)Probability andStatistics 3 3 二上
00431231 物理学(C)
(一)Physics(C)(1)4 4 一下
00431232 物理学(C)
(二)Physics(C)(2)4 4 二上
00431261 普通物理实验(B)Laboratory Physics 4 2 二上
01130310 普通生物学General Biology 4 4 一上
01130320 普通生物学实验(B)Laboratory General Biology(B)2 1 一上01130370 生理学(B)Physiology(B)3 3 一下
01130380 生理学实验(B)Laboratory physiology(B)2 1 一下
01630011 普通心理学(上)General psychology(A)3 3 一上
01630012 普通心理学(下)General psychology(B)3 3 一下
01630020 CNS解剖 Functional Anatomy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2 2 一下01630031 实验心理学(上)Experimental psychology(A)2 2 二上
01603331 实验心理学实验(上)Laborator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2 1 二上01630032 实验心理学(下)Experimental psychology(B)2 2 二下
01603332 实验心理学实验(下)Laborator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B)2 1 二下01630050 心理统计(1)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1)2 2 二上
心理统计(2)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2)3 3 三下
01603010 心理测量 Psychometrics 3 3 三上
01630060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 3 二下
01630090 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3 3 三下
01630100 生理心理学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3 3 三上
01630120 认知心理学 Cognitive psychology 3 3 三上
•;系选修课
生物心理学:
01630220 生理心理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4 2科学训练Scientific Training 2 2
智能工程原理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 2
01630150 比较心理学 Comparative psychology 2 2
神经心理学 Neuropsychology 2 2
心理神经免疫学 Psychological Immunology 1 1
01630015 生物化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Biochemistry2 2神经生物学 Neurobiology 2 2
01630140 认知神经科学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 2
精神病学基础Introduction to Psychiatry 2 2
认知心理学:
知觉与注意Attention and Perception 1 1
记忆 Memory1 1
语言 Language1 1
意识 Consciousness1 1
决策 Thinking and Decision1 1
心理过程的数学模型 Mathematical Models of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普通心理学:
01630230 情绪心理学 Psychology of Emotion 2 2
01630080 人格心理学 Personality Psychology 2 2
01630044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2 2
学习心理学 Psychology of Learning 2 2
01630350 教育心理学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 2
01630340 专业英语 English for psychology 2 2
01630330 心理学史 History of psychology 2 2
发展心理学:
01630023 异常儿童心理学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 2青少年心理学 Adolescent Psychology 2 2
01630400 老年心理学Psychology of Aging 2 2
01630390 儿童心理学Child psychology 2 2
临床心理学:
女性心理与性别差异Woman Psychology 2 2
01630241 心理咨询与治疗引论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2 201630450 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 2 2
应用心理学:
01630024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Human Resources 2 2
领导心理学Psychology of Leadership 2 2
经济心理学Economic Psychology 2 2
01630280 组织管理心理学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 2
组织开发与培训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2 2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 2 21 1
01630380 人际交往心理学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2 201630171 消费心理学 Consumer Psychology 2 2
01630180 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2 2
01630190 环境心理学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 2
航空航天心理学Psychology of Aeronautics 2 2
政治心理学Psychology of Politics 2 2
宗教心理学Psychology of Religion 2 2
文化心理学Cultural Psychology 2 2
【北大哲学系课程】推荐阅读:
北大人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历年考博真题2004-20110-25
北大青鸟accp30课程11-04
教育哲学课程09-06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论文安排08-07
北大文化与北大精神11-04
北大演讲12-25
北大青鸟10-10
北大学生演讲05-14
北大学习感言08-31
北大讲话心得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