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的学习心得

2025-01-11

学科素养的学习心得(通用12篇)

学科素养的学习心得 篇1

学科素养学习心得

昆仑镇中心小学

韩玉霞

通过学科素养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论都达到了充实和提高,对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通过学习,我感觉到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在教育过程中,师德魅力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也很难体会到教师的爱,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高素质的教师还应具有创新精神,让学生创新,老师自己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创新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等,是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包容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权利,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相信每个学生都都是可造之材,未来的接班人,都值得用心血去培养教育他们的,用微笑面对每个学生,热情地关注他们的成长。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善于鼓励表扬学生,关注他们的未来,开发他们的智能和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爱。

我看到名校老师强烈的敬业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他们用精彩的授课方式为我们讲解、示范、指导,表现出了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些无不让我们钦佩,同行老师纷纷表示要对自己的心态作一个调适,不应该再浮躁了,要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了,影响老师们重新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并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千课万人”,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么盛大的观摩活动,聆听了名师、特级教师的示范课、报告、专家点评,大师们的风采尽收眼底,得益匪浅,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天上午五节课,下午五节课、晚上两节课报告、两节课互动点评)。虽然听课很辛苦,但大师的魅力、课堂的精彩、专家近距离的接触,吸引着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使我舍不得,疲惫的身躯总能坚持到晚上,尤其是斯苗儿老师、北京的吴正宪老师,我心中的偶像、最崇拜的专家,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让我激动,再累也值得!我想同行的老师应该也有我同样的感受。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进一步认识到了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必要性。

课堂开放,自主权全在学生。无独有偶,同样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在大会交流中谈到了他三次不同 《百分数的认识》的版本,从中折射出特级教师他们的共同嗜好——学习、研究、总结、提升,造就了他们的课堂生动与深刻。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培训转变了老师们学习的观念,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培训才会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才能开展教研活动,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明确了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何适应新课改,教好课。通过这次培训,归纳一下几点:

1、教师要有人格魅力。

常听孩子们议论“我最喜欢老师,我最佩服老师”。甚至老师的一举一动,孩子们都在模仿。这些老师之所以使孩子们为之折服,为之倾倒,我想就是源于教师优秀的人格魅力。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了这种人格魅力,在孩子们中间建立了一种崇高的威信,这种人格魅力和威信对学生的影响刻骨铭心。从北京的吴正宪老师、浙江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的报告中,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以情感人,以情激趣;用教师智慧启迪学生智慧。

总之,教师要具有人格魅力。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满腔热情,宽容大度,这才是爱生的集中表现。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教育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

2、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特级老师的课,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浅出、语言风趣优美,给我带来了震撼和思考。“怎样读懂学生”、“怎样读懂教材”。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点已不容置疑。既然是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就应该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只有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更好的发挥主体作用,改变那种消极的、被动的学习状态和方式,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新的课程标准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成为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他们都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今后,教师更要进一步培养科学文化素养,练好练实教育教学基本功,注意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信赖、敬佩、爱戴、受欢迎的良师益友

学科素养的学习心得 篇2

一、落实常规,学习课程标准

我校在工作中做到三个结合,指导教师解读课程标准,提高学科素养。

1. 课程标准学习项目推进与学校行政教学一日视导工作相结合。

我校领导层定期选择某个年级,了解各教师教学工作的现状,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教研逐步解决。在听随堂课的基础上,学科分管领导与教研组组长及时组织教研活动,带领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认真做好评课工作,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出整改建议。学校层面作一日视导工作小结,总结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点,提出不足,使其努力改进。

2. 课程标准学习项目推进与落实教学工作相结合。

教师在切实解读和学习课程标准后,将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教师会自觉做到:不拔高——严格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安排课时、实施评价,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不抢跑——严格按照备课组制订的课程实施计划表安排课时、组织教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歧视——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校带领全体教师共同学习、实践、反思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自觉提高学科素养。

3. 课程标准学习项目推进与切实提高教研有效性相结合。

有效教研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教研组建设则是推进有效教研的关键。我校积极创建优秀教研组,由分管领导或学科带头人领衔,以改善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强调教研,将课堂教学的研究做实、做细,切实提高课堂35分钟的教学质量。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除了做好备课检查、听课、作业检查、质量分析等常规工作外,我校进行了专题式教研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摸索出了专题式研究的基本模式,即“发现问题一确立专题一集体备课一研讨实践一总结反思”。我们将教研活动立足于教师在教学上普遍存在的困惑,例如:如何提问?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这些是教师们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在寻找问题、提出建议时心中会以课程标准为准绳进行思考。

二、分层培训,学习课程标准

我校对教师进行分层培训,强化教师的学习、教研。现代教育建立的标志是现代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的完善与落实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教师的素养应该在落实课程标准中得到体现与提升。作为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开展全方位培训活动。我校建立师训处,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主任,协助校长整体推进师训工作;师训处、德育处、教导处、科研室等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组织相关教师展开多层面的培训活动,包括学校行政班子的专项学习培训、学校骨干教师基于研究的培训、一年级学科教师的上岗培训、学习正确评价学生的班主任培训等。我校邀请市、区多位学科教学专家来学校作讲座,在聆听、互动、反思中,教师的认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学科素养的学习心得 篇3

一、语文教学人文性内涵的感悟

“人文”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旧指诗书礼乐等,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老师对此作出了精辟的阐述,她指出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除此之外,今天我们理解人文性的时候,也不能不考虑到我们的历史,只有以人类的先进文化充实学生的头脑,才能真正丰厚学生的人文内涵。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缺失

从我们的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看,语文的内涵在趋向窄小,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多是语言、语境、语体,以及适应达标所设置的可操作目标教学等,而对与它相对应的语言以外的文化意蕴则关注较少。许多专家倍感人文性在减少,语文教学在呼唤人文精神。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工具。笔者发现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缺失体现在以下方面:

1.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两者应是互相依存,不可割裂的统一体。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词语和句式上兜圈子,语文教育就会失去灵魂;脱离语言文字的具体表达与运用,抽象地去讲人文性,也会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变成僵死的教条,无法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人文教育效果。但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的语文教育中,却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这是当前语文教育中值得注意的一个偏向。只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对文章进行“肢解”,留在学生脑海的只能是较为零碎的符号,结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住了,将他们的个性、灵气都给扼杀了。

2.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而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课的内容是凝聚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心血的作品,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定义和公式。语文课本身带有灵活性、多义性,无论是字、词、句、段的含义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必然造成死记硬背,限制甚至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不能突出语文学科人文性中的以人为本的精神。

3.过多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略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我们的作文教学已逐渐形成一种僵化、机械的训练模式。作文教学本来是应强调平时的观察、积累、思考,并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真实、准确地表达出来;要鼓励说真话,鼓励写出真情实感,做到“文如其人”。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现在为了应试考试教师只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只要求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能自圆其说、取得较好分数就可以了。临近考试,教师忙着猜题,学生忙着背范文,有的学校为了强化训练几乎每天布置一篇作文。于是渐渐地学生的作文几乎成了假话、假故事的大全,他们编着同样的故事,只是换上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到老师那里领一个好分数。有些专家、学者曾为此大声疾呼:“中国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哪里去了?”不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不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还怎么谈得上观察力和想象力?!

4.课堂人文性的缺乏导致个性化的抑制

大多数课堂实质上依然是口耳授受的静态模式,教师还是喜欢详尽地讲解,学生们则还是端坐静听。每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又有多少老师能够扪心自问:在我的这节课上,学生学得快乐吗?他们在我的课上享受到了些什么?孩子天生好动而富有好奇心,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缺乏乐趣,思维无法激活,怎么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呢?怎么能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呢?另外,在许多课堂上老师由明到暗地操纵着,“巧借”学生之口说出自己要提的问题,利用学生这个“虚幻”的主体装饰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回答问题。试想,在这样抑制个性的课堂上,学生怎能得到真正的心灵上的满足,情感上的愉悦呢?这种虚假的和谐,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使语文教学失去了激情、灵性和活力!

5.偏离生活,缺少实践

仅仅把课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而使得语文与生活成了学生面对的两个互不相关的世界。生活中蕴藏的无穷无尽的语文教育资源无法与语文教材内容融通起来,生活中鲜活的语文情境也无法即时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良机,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实践的时空变得狭窄,这样就不能做到语文的外延学习。还有,我们习惯于单项的语文训练,总以为通过单项训练可以达到综合提高的目的。然而,语文素养绝不等于单项能力的简单总和。繁琐、复杂的单项训练肢解了活生生的教材内容,弱化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听说读写”之间不能达成顺畅的转化,也削弱了语言的整体功能。学生获得的零散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由于缺乏综合化的语言实践活动而难以整合,并且由于无法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的方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又如何能够形成并得到发展?

三、提高人文素养,营造和谐氛围的途径探索

如何有效地采用适合的途径,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营造和谐氛围呢?笔者认为在遵从《语文课程标准》的同时,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人文因素

鼓励学生从事实际的人文活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美国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人文魅力的素材。特别注重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亲身体验,并用心去感悟那些高尚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平常事中养成不平常的良好习惯,从平常事中去体验不平常的人文精神;提倡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和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召唤人文精神。

2.构建“活动”的课堂

有人曾说过:“能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当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当然,参与力也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学习潜力得到更大的发挥,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竞争、合作、交往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可适宜地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入到语文课堂,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快乐、心情舒畅地学习,让他们的情感、创新思维迸发出来,让他们的个性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体验生活、认识世界和学习本领的。学生企盼做大人,喜欢充当社会角色,模仿成人进行宣传、交际、经营、管理。我们还可顺应发展规律,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创设一些灵活有趣、得体有效的模拟性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与教材相关的角色。这样,学生带着情趣主动地融入角色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构建了“活动”的语文课堂,从而享受到活泼的语文。

3.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

教师应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语文教学中,师生的交往活动应当充满关爱,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也不是唯一的权威,而是学生人文精神表现的引导者和领路人,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努力去质疑、去发现。课堂上,教师人文设想的召唤和学生内在人文积淀的激发,相互碰撞,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表现。

4.让学生拥有一种自由、愉悦、积极的心态

拥有一种自由、愉悦、积极的心态,这就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文个性。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文个性,就要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幽默感、独立性、恒心等,给予必要的尊重,从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语文教学不应该只为应试而存在,它要真正担负起培养、提高人的素质和充实人的修养的责任,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务必要充分注意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切不可舍弃人文性。作品是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笔者感觉到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在变弱,我们必须给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以应有的地位。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反思现时的语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张中原,徐林祥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徐学飙.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M].2006.

学科素养的学习心得 篇4

报告会开始前,教体领导和全体教师进行了宣誓仪式。在接下来的报告会中,苑庄镇中学的梁淑芹老师做了题为《让事业在在关爱的阳光中升华》的报告。报告中梁老师分享了赴烟台鲁东大学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经历,并结合自身体会就学生期末复习指导、课题研究、校本教材研发和学生管理等几个方面谈了心得体会。镇中心小学的安立华老师分享了赴潍坊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经历,并做了题为《乘风破浪会有时,去伪存真念初心》的报告。县教研室刘运涛老师做了《教师智慧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报告。

报告会让我受益非浅,个性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我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我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方我谈几点体会:

一、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务必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李元昌老师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给我们年轻教师很大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深刻道理。

二、要谦虚谨慎,不要傲气。这是宋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无论是从处理好师生关系还是从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关系来讲,都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持续清醒理智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要主观臆断。必须要有很强的**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商量、多沟通,经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心胸宽广,不要小肚鸡肠。必须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能够听取各种不一样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务必热爱自我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就应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我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学科素养的学习心得 篇5

沁园中学 高莉娟

通过学科素养远程培训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最重要的就是要学有所长、爱岗敬业,具有奉献精神。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要勇于承认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加强交流和沟通,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德育教化功能,因此,我在平时工作中注意加强自身专业以外的文化知识以及素养的学习,学做心胸宽广,品德高尚的人,不断开拓综合与专业学科相关联的边缘学科知识。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对人诚恳,思想端正,以大局为重。在教学上有自己的教学个性风格,为自己树立长远计划,通过实践、反思、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加强自己专业化的提升,多实践,勤反思,多记读书笔记,让反思贯穿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学习中,不断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通过近两个月的认真有效研读、看视频、写研修日志、写学习心得、与本班级学员及其它班级相互交流、互评、跟帖、提问等的研修,学习收获很大,现将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1、教学目标要具体,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注意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学生为本,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2、“备课”不等于“背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备课观,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双边的活动构成的,要树立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预设要适度,要留有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则应关注学情,准确把握“生成”,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4、重视教师的第二次备课“课后备课”。必须尽可能地征求学生的意见,细心记录学生的反映,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5、注重课后反思,每节课后如果都能够静下心来深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科前沿讲座学习心得 篇6

1201100416 王海珊

一、学有所感

大学里开设的课程总是异彩纷呈,可以无限地满足我们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似乎无论我们对哪一方面感兴趣,总可以在琳琅满目的课程条目中找到自己的归宿。然而,本学期我院开设的学科前沿讲座,却在众多的课程中独领风骚,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其专业性、尖端性,在学术领域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窗户,使我们眼前一亮。

学科前沿是指某一学科中最能代表该学科发展趋势制约该学科当前发展的关键性科学问题、难题及相应的学说。在短短八周的时间里,我们有幸参加学习了外国语学院英语方面8位最优秀的老师的讲座。一周一位老师,一百三十五分钟,一个领域;三节课,一项前沿研究„„无疑全是精华中的萃取,而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则更是一场知识盛宴,带给我们完全优于课本,来自时代尖端的知识风暴。下面我将就自己这八周的所学,谈谈自己我简单的想法。

二、学有所得

在这八次精彩纷呈的讲座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顾琦一老师关于语言习得的讲座了,其中关于婴儿语言能力的知识,更是让我耳目一新,记忆深刻。

婴儿有能力分辨人类能够发出的一切声音。换言之,他们是有能力说任何语言的。加拿大的研究者发现:小至四个月大的小孩就已经可以通过注视说话者的视觉线索来区分两种不同的语言,但这种能力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弱。婴儿甚至拥有比成人更强的声音语言识别能力,他们可以区分电话中任意两种世界语言的声音。在不用听到一个单词的情况下,一个四个月大的小孩就可以通过注视说话者面部动作的改变,轻而易举地意识到说话者使用了另外一种语言,例如嘴形、特殊的习惯,像因说话方式而异的头摆动的频率。

婴幼儿出生时具有天生的通过视觉来辨识语言的能力,但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增加,如果他们仅仅处于某一种语言环境中,这种能力将减弱。如果他们反复听到的只是当地语言,那么,他们很快就学会辨认这种语言的声音。小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将调整并适应对常用语言的理解,同时丧失理解和区别其他语言的能力。他们停止识别他们所不需要的,并且加强识别他们所需要的。婴幼儿辨别非母语的细微声音的能力也存在同样的减弱现象。在这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婴儿能从各种声音中分出说话的声音,甚至还能识别自己的母语和其他语言。但到了10个月大,这种奇异的能力就会消失不见。这与我们大脑内部的神经网络连接是有很大关系的。

儿童的学习不仅是大脑机能的发育,它还与大脑内部的神经网络连接关系的转变息息相关。一个新生儿拥有和成人同样多的神经细胞,但是这些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却并不紧密。经过学习和实践经历,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会变得逐步复杂。儿童在三岁的时候,大脑中所拥有的神经细胞可以达到成年人的两倍,这种水平一直维持到9到10岁,之后人体将会对它们进行一次“修剪”。虽然这些“修剪”对我们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科学家推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丢失某些东西。这些丢失的东西,可能是人在童年时期拥有千奇百怪的浪漫幻想的原因。如果我们现在拥有两倍的脑神经细胞连接,那么我们的感知将变得十分敏感:我们可能发现沙子中的一个世界,抑或是一朵花中的一个天堂?但是儿童的浪漫幻想与科学推理并非水火不容,科学家和诗人所拥有的好奇心、感知世界的热情,都是儿童大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学有所思

由于时间短暂,介绍大量的专业的知识是不太现实的。老师们讲座的过程中都考虑到了时间限制以及我们有限的知识水平,从大处着眼,为我们大概介绍他们研究方向和内容,同时还会简单向我们介绍这些研究将来的实际意义,以及和英语专业的联系。总的来说,也许我们无法学到很多理论上、逻辑上的很专业的知识,但老师们利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就基本上将一个新的领域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了出来,使我们这些死啃书本的孩子也有机会现实了一把,真正了解到与百姓的生活有直接联系的科学研究。各位老师不仅在学术领域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窗户,使我们眼前一亮,也为我们介绍他们在工作学习中切身的体会及经验,提前向我们预警就业道路及工作生涯可能遇到的问题。

学科素养的学习心得 篇7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的学科。作为一门综合学科, 地理学知识内容广博, 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多个学科内容, 因此, 它有着不同于一般基础学科的学科特点:即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人地相关性等特点。正是由于地理学独特的学科特点, 地理教学中学生往往表现出普遍的学习困难。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有一套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方法, 逐渐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科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习惯要求。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和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地图语言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因此地理教学中要首先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析图的习惯。地图技能也是高考考查的基本技能之一,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多看图, 做到“图不离手, 人在图在”, 学习地理事物务必落实到地图上。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做到脑中有图, 建立一种对地图的敏感度。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 教师应侧重培养其在地图上对某区域的地理位置、轮廓特征、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等方面的认知与识记, 并使其掌握常规的读图方法, 如识记图例、量算距离、判断地形、读图步骤等。高中地理对图表的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加强图表训练, 一方面可将地理图表进行分类, 以便在读图、析图中找准图的要点,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多画图, 学会图图转换, 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 如多角度光照图的转换以及图文转换, 学会图形与知识点搭桥。

其次, 地理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一要多看书, 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二要会看书, 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 善于总结归纳, 梳理知识结构, 把握地理专业名词和术语, 培养学生回答问题时, 语言要简明、扼要, 用词妥帖, 能否正确使用地理术语可以体现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二、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地理思维就是地理事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在头脑中的概括反应。地理思维的训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整理知识和应用知识的问题, 提供思考问题的线索, 并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逐渐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能力。

1. 比较的思维方法

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 比较是一切理解与思维的基石。根据不同的地理知识要列出不同的比较要点:

(1) 相近地理概念的区分比较:如天气与气候、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地形与地形区、水资源与水能资源、风化作用与风蚀作用等。通过比较,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会更深刻, 并能灵活运用概念。

(2) 不同地理区域的比较: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 要善于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在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人文经济特征上的异同点, 深化认识。如日本和英国同属岛国, 它们的自然环境与经济方面有何异同;我国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差异很大, 但却存在着相同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它们的成因和治理措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3) 同种地理事物之间差异与联系的比较:如黄河与长江水文特征的差异、气团与锋面的联系。

2. 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分析是把地理事物从各方面进行分解, 是从整体到局部, 综合是把地理事物各组成要素相结合, 是从局部到整体。两者彼此相反而又相互联系。只分析, 不综合, 好比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反之, 只综合, 不分析, 又会只见森林而不见树木。因此, 分析中的综合与综合中的分析贯穿于地理思维的整个过程。如说明气候特征时, 可对其组成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征进行分析, 综合在一起即为气候特征。再如学习区域特征时, 应先分析其各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的特征, 各要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而气候要素是关键要素, 它影响其他要素特征的形成。在了解了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再分析其人文状况包括人口、城市、工农业生产等, 即得出区域的综合特征。

3. 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

归纳演绎是指从个性的地理事象归纳出具备普遍性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再用其解释特殊的地理事象的思维方法。如从学习等高线的判读方法入手, 归纳总结出等值线判读的基本原理, 再举一反三去解读其他的等值线图。

三、建立清晰的时空概念

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点, 空间性落实到具体的地理空间就是区域性。地理学是在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的基础上, 再去阐明其空间联系, 并进一步揭示其空间变化规律。因此, 空间定位是基础, 认识地理事物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地理空间, 即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有了空间定位才能有空间联系、空间想象思维。

地理教学中要通过经纬网来构建空间概念的骨架, 并在此基础上叠加板块构造图、洋流分布图、气候分布图、自然带分布图等, 心中有了这张综合地图, 进行空间联系便游刃有余。

空间和时间是地理学研究的两个范畴, 地理现象是随时间而发生、发展、演变的。这种变化包括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 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进行时空转换, 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不同时间段里地理事物的变化情况。

四、关注热点和生产生活实际, 形成地理观点

学科哲学促进地理素养的养成 篇8

一、学科哲学与地理学科素养

学科哲学就是从哲学视角重新认识学科——把握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即学科的本质。爱因斯坦:把老师教的具体知识内容都遗忘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即学科的本质东西即素养。只有触及学科的本质,教学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只有触及学科的本质,去芜存菁,教学才能达到一种简约的境界。

地理学科哲学就是从哲学角度认识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地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其自身发展——素养形成——的内因(根据);教师的教是外因(条件)。地理学科哲学就是地理学科的本质,是地理学科素养形成的基础和关键。

地理学科素养指从地理学科的视角观察现象、认识问题,用地理观点分析问题,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这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为观念、形成能力的过程。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地理学习而形成的、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哲学要素,渗透学科哲学

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哲学要素如:①大气、岩石、河流、森林等地理事物存在反映了世界的物质性观点;②地球、大气、海水的运动、水循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区域经济的发展等反映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观点;③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纬度变化,和东西的差异反映地域分异表现为普遍性,而地理环境内部由受海陆、地形、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又出现非地带性分布。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共性,学生掌握了这种规律性,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地理教材中的哲学素材体现地理哲学规律,要求我们在分析地理问题时引导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善于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条件,多角度、全面地审视地理问题并把握问题重点,依据地理问题情境的变化做出具体的分析,从而寻求解决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锻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三、高考试题中学科哲学的体现,关注地理素养

近年来全国高考地理试卷的素材选取以新的文字材料、新的图表信息融入“新情境”,突出“新角度”,但无论怎么“新”和“变”,都注重思维考查,渗透情感凸显素养。

试题选取并围绕考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探究新问题,主要涉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城市、农业、交通、等值线及经纬线等知识板块的核心内容,凸显“培养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

高考试题关注的是分析思路和方法,即如何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分析论证,解决地理问题,重视地理学科素养能力的考查。命题以中国或世界某重点区域为载体创设情境,从自然地理主干知识入手,考查区域地理特征,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围绕区域分析的“在哪里”、“怎么样”、“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设计问题,注重问题的开放性;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论证、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36(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在哪里?——解决地理学科的位置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怎么样?为什么?大盐湖及周边地理特征及原因分析——解决地理学科的特征问题,培养学生的差异观念;(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围绕区域发展设问有什么?怎么了?——解决地理学科的成因问题,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探讨、论证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地理学科中人地关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试题选取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社会重大问题的素材,通过创设新颖的情境,考查考生运用地理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评价探究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同时更突出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

开放性试题更注重限度,在保证效度的前提下,给予考生一定的答题空间,答题的结果更能真实反映或表现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鉴别考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关注地理学科素养。

四、多方位的培养地理学科素养

新课标对地理素养的要求:在知识与方法之间,课改更强调方法,追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在学习目标上,重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关注知识量和知识系统,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终极目标。

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标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教科书则在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方面做了努力,创设了很多探究性的场景和活动。老师在教学中会采用实验、讨论、辩论、游戏、实地考察等方式多角度、多形式组织大家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地理素养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读图析图绘图能力、国家意识、全球意识、地理美感等对个体的终身发展有用;野外实践和实地考察是养成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个体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界的和谐、感受各种生态问题,从而获得大量丰富的真实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进而加深个体对自然界的理解、人地和谐的认同及对各种生态问题的感悟。

在教师引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辨析地理事物想象和本质,探究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在传授知识、技巧、经验、方法、思想、行为的过程中,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扎实的学科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想做、能做、会做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学科方法、学科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课堂逻辑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养成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任熠.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试题讲解.

[2]课标框架下的地理素养培养.

[3]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1.01.

学科渗透法法制教育的学习心得 篇9

陈作方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电影、网络信息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他(她)们的年幼,对许多东西还缺少是非辨别的能力,所以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越来越多。

就在我们身边,就有瓮安“6.28”事件,贵阳市某中学的“9.27”事件,贵定某中学的“9.16”事件等等。

这些事件都触目惊心,而在我们身边,由于生活的需要,外出打工的人群也越不越多,现代生活的公理性,也使得离婚率不断上升,于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在不断增加。这些人群里缺少温暖和正当教育的孩子在增多。这给我们整个社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不是在公安部门,而是要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个工作最好的实施者就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所以我们不仅要利用主题班会课,还要利用各个学科的有机内容来渗透法制内容。

使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能有一个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从小树立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针对我个人而言,通过这次学校组织的培训,不仅是一次头脑的洗礼,更是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具体的途径。

核心素养学习心得 篇10

汶南二中 赵成伟

2017年2月7日我校进行寒假教师集中学习活动,现将培训的感悟和体会简单总结如下:

一、收获:

在国家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能力势在必行,美术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美术技能。教育是教和育的结合,作为老师要会教,要知道如何才能教出把课本上的美术知识真实的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学生。也要回育,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能够主动的把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

积极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举办的活动,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问题与困惑:

1、核心素养这么高大上的主题,听起来很唬人,对提升学生能力很有帮助,但是具体我们老师应该怎样做?具体做些什么项目才能提升学生的素养?

2、对于中国的教育考究方式——高考,这个项目虽然目的是好的,但是家长更希望学生能考一个高一点的分数,能考个好一点的大学。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调节?让学生在提升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能取得好成绩?

3、关于美术核心素养,学校应该做哪些工作去支持美术核心素养的构建?

三、建议:

1、专家团队对我们教师的指导应该进行阶段化跟踪。

2、我们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我们更希望专家团队能我们细致的指导,比如以一节课为例进行怎样的打磨会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核心专业素养。我们真切的希望通过专家进校园,伴随这个项目的实施,我们的翻转课堂再上一个台阶,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追求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课堂 篇11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学科核心素养;体育教学展评;体育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148-03

【作者简介】胡曼玲,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苏扬州,225001)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扬州市体育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扬州市教育局兼职教研员,扬州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生兼职导师。

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是青年教师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创新教学、发展教学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的展评活动,创设了场景美、情境优、心境悦、动境强的教学环境,形成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发展氛围,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推动苏派教学特色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本次参赛的五位初中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有各自的教学特色,也有共同的教学亮点,都能以学生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程序的编排和运动负荷的安排等方面都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让学习真正发生,呈现出优质教学、幸福课堂的教学状态,这正是体育教师所应追求的目标。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促进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方面的和谐的发展,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实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视角,对江苏省“杏坛杯”苏派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夏露老师的“技巧:肩肘倒立”(水平四,八年级)课例进行评析。

一、终身体育发展的运动能力素养生成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发展的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一门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所以终身体育发展的运动能力素养生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要通过运动技能学习情景设计,将体育核心素养的运动能力教育,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和身体活动的过程中实践和体验,不断掌握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自身的运动爱好和特长,感悟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内涵,提高健康人生的规划能力。

【片段一】

教学重点:肩肘倒立的翻臀动作。

教学难点:肩肘倒立的稳定性。

教学策略:完整示范——讲解要领——自主模仿——分解辅助——组织练习——动作纠错——互帮互助——独立完成——个人展示——小组展示——技能形成。

【教学评析】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七~九年级)中肩肘倒立为主教材,是单元中的第一课时,夏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三个方面的设计思路。

一是发展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夏老师采取了如下措施:在肩肘倒立技能教学的开始,首先通过完整动作的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其次进行动作要领关键词的点拨,然后引导学生以自主模仿、动作纠错练习的方式,主动抛出问题“肩肘倒立动作不能完成的原因是什么?”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夏老师结合课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抛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并通过身体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与感悟动作结构的原理,使学生在动作记忆与模仿的想象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开发与训练,并能主动在体育课堂的真实情境中建构个体深度学习的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

二是发展能力学习。由于肩肘倒立动作结构的关键点在支撑面的大小与重心的高低问题上,这也是初中生难以掌握的环节。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夏老师采用降难解难的辅助三策略进行了教学。第一步是直腿坐,收腹举腿至头后触垫,体会直臂压垫和翻臀时腹背的用力;第二步是两手撑于腰背两侧,两肘内夹保持稳定,曲腿上举进行双腿车轮摆动练习,体会两肘内夹形成稳定的支撑面;第三步是在前两个辅助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直腿上举、伸髋,脚尖触碰标志物,体会伸髋展体动作。通过这三步的分解辅助练习手法,学生既找到了不能完成动作的原因,又掌握了学练方法,提高了运动的能力。

三是发展个性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夏老师结合教材特点,改变了传统的学生展示手法,将个体与小组展示进行有机的结合,采用报数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展示的活动中,改变了只有少数优秀生才有机会展示的教学现象,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让他们有了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社会适应的健康行为素养生成

社会适应能力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而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能力,由于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这个阶段是增进健康、培养意识、提升能力、个性发展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要利用体育学科的特点,将核心素养的健康行为教育融入课堂中,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使学生以良好的健康行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片段二】

教学用具:技巧垫。

教学策略:跑步与拼字游戏。

【教学评析】

在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如何最大化地发挥体育器械的作用和育人功能,是一位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表现。在这节肩肘倒立的教学设计中,以多元化的合作学习方式,将健康行为的核心素养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也是亮点之一。

在准备部分的设计中,夏老师设计了一个拼字游戏:每个学生手持一张小技巧垫,在准备活动的跑动中听到老师报“中国我爱你”后,立刻高举手中的垫子迅速跑到自己相应的位置将字拼列出来。这个游戏虽微小,但从深层的教育观视角分析,一是起到了合作学习的教育效果,把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团体操表演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可能;二是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感悟到集体的力量,认识到自我在团队中的角色与作用,能够表现出有责任感的行为;三是“中国我爱你”等字句的拼列,是具有正能量的心灵引导,改善了学生身心健康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样,在学习肩肘倒立的过程中,夏老师针对学生倒立稳定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即帮助者站在练习者身后,膝顶腰部,手提双脚,使其体会支撑面大小对展体动作质量的影响,也使同伴能够感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与人友善相处的益处,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立德树人”教育的体育品德素养生成

立德树人是时代教育的主题,也是教育的本质。体育品德的形成来源于体育运动中遵循规则、规范行为、自尊自强、尊重他人、积极向上、顽强拼搏、公平竞争等精神风貌,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结合教材,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渗透于课堂,使学生具有精神价值的追求,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地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

【片段三】

教学游戏:障碍接力跑。

教学组织:分成四组,男女混编。

【教学评析】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手法,它是以游戏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生动活泼、竞争性强、趣味性强的特点,能满足初中生好奇、追求刺激的心理特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游戏比赛活动的“立德”教育功能很好地渗透进去。

夏老师这节课的障碍接力跑游戏设计,关注了学生品德素养的教育,是教学成功之处。一是在分组分配上打破了传统自然小组的形式,将学生进行了男女混编的异质分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给予女生自信的肯定,克服了女生在比赛活动中的消极内驱力,起到积极参与锻炼的推动作用;二是巧用技巧垫设计了匍匐前进、连续跨跳、双脚跳跃、快速跑动的组合接力游戏,拓展了器械的使用,增加了学生开发资源的知识面;三是练习的过程中,夏老师要求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更快更好地赛出成绩,同时,发挥同伴的协作能力,将智慧与体能相结合,陶冶学生的品德与情操;四是正确引导学生公平竞争的行为,正确对待胜负结果,有效开展了“德心体”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

四、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关注的问题

1.研究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新理念,也是体育课程教学研究的热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体育课程,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是体育教师要认真去思考去研究的问题。目前,有些体育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缺乏认知,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也缺少措施。在教学设计时,注重体育教学程序的设计,而忽略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的设计,存在教学策略的缺失,直接影响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效果。因此,一要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的研讨,更好地认识学科核心素养,真正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教育内涵,从而更好地将学科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二要根据各学段的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各学段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设立不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并通过优化组织教学、改进教学程序、协调教学环节等教学策略,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三要建立发展性的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制定三级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评价指标力求量化,做到以分量标实现可测试、可量化的评价反馈,促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有效实施。

2.合理调节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是考量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所承担的生理负荷状况,反映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身体机能变化是否适应,这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当关注的问题。但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并没有关注这一问题,只重视兴趣活动的设计,而忽略运动负荷的预设,出现了无学习目标、无运动量和强度的所谓“兴趣活动课”现象,学生的体能素质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甚至于出现下降的现象。因此,在课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练习时所应承担生理负荷这一状态,改变无运动负荷的状况。一要精讲多练,让学生多练习、多体会、多感悟,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成功感和快乐感;二要合理布局练习环境,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三要结合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并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身体机能的改善和运动技能的提高,而逐步提高运动负荷;四要及时调控练习,如果发现运动负荷偏大或动作技术偏难,就要采取相应措施来调节练习节奏,控制练习程序,使练习有序有效地进行。

3.积极开展教学反思。

学科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篇12

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可以关注的视角,可我却想提醒大家关注一个看似平常的话题,即教师的学科素养。小学教师必须对任教学科的学科素养有足够的重视,因为对学科本身的认识深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品质和内涵。当前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注,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法知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关注也在不断强化, 但是对教师学科素养的关注却明显不足。 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小学的教学内容本身比较简单,目前小学教师的学科素养胜任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应该不是问题。一直身处教学一线,我真切地感受到小学教师学科素养的欠缺。小学教师不能仅仅知道小学课本里的那么一点知识,学科素养不够,直接导致小学教学呈现出一种浅表化的迹象。小学教师应该了解课本里这些知识背后的“源”与“流”,这样教师才能在更高处把握教学内容, 教学才可能走向一种 “简约而不简单”“生动且深刻”的境界。 本文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谈一谈学科素养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鲁迅先生曾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 “应该怎样写 ”。 类似地 ,一些名师的经典课例也正向大家说明着“应该怎样做好老师”“怎样才能设计出好的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有一节经典课例《圆的认识》,曾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在欣赏完华老师的完美教学之后, 我感叹于华老师的精妙设计,同时我也试着追问:他是怎么想到的? 我为什么没有想到? 华老师的优秀是全方位的,但华老师深厚的数学学科素养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因之一。 难怪华老师有底气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数学!

华老师课始设置了一个寻找宝物的游戏情境: 宝物在距离脚3米远的地方,让学生在平面上描出宝物可能的位置, 平面上距离脚3米远的这无数个点就构成了一个圆。 后来,华老师又引导学生思考:宝物一定在草地上吗? 有没有可能在头顶的大树上? 有没有可能埋在地底下? ……宝物可能的位置就拓展到以小朋友的脚所在的位置为球心,3米为半径的球面上。倘若没有对圆的本质的深刻认识, 华老师是设计不出这样的教学的。华老师对圆的概念的理解绝不仅仅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看到的那个描述性的概念“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而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所谓球,其实也就是 “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揭示圆的特征,华老师主要是借古人的一句话“圆,一中同长也”帮助学生深化认识。 教学画圆的技能时, 华老师则围绕古人的那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中心展开。 课末,华老师展示圆在生活中的应用:篮球场中间的圆形发球区、 马路上的窨井盖、汽车的轮子等,这些都是利用了圆的本质特性,最后“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美景更是对课堂意境的一种升华。这些都源自华老师对数学文化的准确把握与合理应用。

倘若数学教师都能够像华老师一样真切地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深度关注数学文化,那么大家的数学教学品质也一定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我们的数学教育也一定能够留给学生们更美好的“数学记忆”。长期坚持下去,华老师能够想到的,我们也可能会想到!

谈数学教师的学科素养,首先就是要洞悉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有准确而深刻的理解,教学才可能走向“生动且深刻”的境界。同一教学内容,教师理解到什么层次某种意义上就决定了其教学能够到达什么样的境界。 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什么”的问题, 倘若在这个问题的把握上出现偏差, 那是其他一切努力都无法补偿的。

以《认识方程》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几道方程,然后老师选了一些典型的(有对的,也有不对的)展示在黑板上。 老师发现学生没有写到带不等号的式子,于是老师自己也写了两道(含有不等号的)。 这样黑板上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所谓 “方程 ”。 这时 ,老师带着学生讨论 、辨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为什么?让学生明确“含有未知数”“等式” 这两个方程的关键形式特征。 应该说,上述教学过程是一种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的自然生长,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似乎并没有关注到方程的数学本质。教材对方程给出的描述性定义是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但这不是方程的本质。方程的本质是为了寻求未知数,在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等量关系。

怎样才能教在方程这个概念的本质上?我们再看另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老师先问学生,你们今年几岁? 学生说,11岁或12岁。 这时老师选定一个特定的学生,小明今年12岁。 老师指出: 小明的岁数告诉我们了,这就是一个“已知量”。你们知道老师今年多大吗? 学生说,不知道。 老师指出:老师的年龄不知道,这就是一个 “未知量 ”。 你们能猜到老师多大吗 ? 我给你们几个提示,看你们能不能猜到老师的年龄。 老师说,我的年龄减去小明的年龄大于35(或者小于35)。 学生说,不行,这样只能知道一个大概的范围。 老师说,我的年龄减去小明的年龄等于35岁。学生说,您47岁。 老师问,为什么现在就能知道老师的准确年龄了呢?学生说,知道“您的年龄减去小明的年龄等于35”就可以推算出您的年龄了。 老师说,像这样的关系就是“等量关系”……这段看似波澜不惊的谈话,恰恰指向了方程的本质“为了寻求未知数,在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等量关系”, 对 “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的揭示简约、无痕、深刻。

只有将概念的数学本质理解透彻了,我们才可能真正上出有数学味的课,我们的数学教学才可能真正教在数学的本质上而不仅仅是在数学的浅表,甚至是外围做文章。 评价一节数学课,首先就是看它是否教在数学的本质上。 当然,因为我们是小学数学教学,面对的是小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格外注意用 “生动的形式”来诠释数学学科“深刻的内涵”, 而不能简单地、“深入深出”地呈现数学本质,这样所谓的“深刻”就容易走向教学的对立面,从而让数学教学变得“面目可憎”,不具儿童特质。 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努力学会“用‘有意思’来表达‘有意义’”。

关注数学学科素养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了解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史、数学逸事等。 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有三种形态:原始形态、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原始形态是数学家发现数学真理、证明数学命题时所进行的繁复曲折的数学思考,它具有后人仿效的历史价值。学术形态是指数学家在发表论文时采用的形态:形式化、严密的演绎、逻辑推理。它呈现出简洁、冰冷的形式美,把原始的火热思考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教育形态是指通过教师的努力,启发学生高效率地进行火热的思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人类数千年积累起来的数学知识体系。先生的这段论述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对数学文化、数学史的了解在教学中的意义,只有教师对数学的原始形态、学术形态都有了较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数学的教育形态才可能走向真正的深刻。

最近, 我设计并执教了一节研究课 《用数对确定位置》。 刚开始,我觉得告诉学生关于“列与行”的数学规则,然后让学生类比着去完成一些练习, 这节课的教学似乎挺简单。后来,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了人类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大致历程后,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应该尝试着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史上那些‘关键的步子’”,整节课的主体部分就以“在教室内确定自己好朋友的位置”为素材,带领学生经历 “不能确定位置 ”“能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能准确确定位置但是表达方式很繁杂, 交流不便利”“作出统一的数学规定, 使得交流更便利”“抽象出更为简洁的数学化表达” 的完整过程。 经历这样一个逐步优化的过程,帮助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用数对确 定位置 ”其 “规定性 ”背后的 “合理性 ”。

教学这一内容时,不少教师都会用到“笛卡尔和蜘蛛网的故事”这一素材,但常常仅当作一段趣闻介绍而已。我认为对这段素材应当努力挖掘其中的“教育基因”而不能仅仅成为课堂的一种点缀。在学生研究了用数对表示类似教室内的学生座位这样规范整齐的行列排列之后,我又出示了室外看似杂乱无章的几个景点请学生用数对来确定它们的位置。这时学生遭遇了困难,我就问他们:现在你们觉得难在哪里? 学生说,因为它们的排列杂乱无序。 我就揭示:数学发展史上确实遭遇过大家说的这种 “ 麻烦 ”, 然后再出示 “ 笛卡尔和蜘蛛网的故事”, 说明笛卡尔受此蜘蛛结网的启发想到在这些杂乱的景点上也布上一张“网”,这样就能确定这些景点的位置了。如果在网格的外面还有景点,只要将这张网铺得再大些就行了, 如果景点之间还有小的景点, 则需要将这张网铺得再密一些。 最后得出 结论 :只要将这 张 “网 ”铺得尽可能“大”,尽可能“密”,那么平面上的任 何一个景 点都会被 这张网 “一网打尽 ”。 这时 ,这段史料就不仅是一段 “点缀 ”,它就具有 了生长性 和教育性。

弗赖登塔尔说,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其说是学数学,倒不如说学习“数学化”,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 “再创造”。 有了对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史的认识和了解,教师才可能更好地带学生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实现可能的“再创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数学文化、数学史的关注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有这样一段史料,更要深度挖掘其中的“教育基因”。 否则,很容易演变成“贴标签”,一旦走入这种形式化的误区,那就得不偿失了。

懂数学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关注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这一点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尤其重要,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偏重于形象直观,小学数学教学就必须尽可能贴近儿童的这种思维特质, 努力实现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 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相关的论述有很多,本文不做过多赘述。 我只想强调一点,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直接应用层面,更应该关注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思想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就以上文提到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知识为例,直接应用规范的数对表达位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不多,但是这种数对思 想的应用 却又那样 广泛 ,例如:飞机上用数与字母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座位,地球仪上用经纬度确定位置,棋盘上的位置格点等。

现在,教学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大都是初中毕业后考入中等师范学校然后走上教学岗位的,对高中数学知识、 高等数学知识储备得相对不足,导致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知识本身的理解缺乏应有的深度。这是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慎重面对的一个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科素养的提升。 现在,教师的职后培训不能只关注 “怎么教”的问题,其实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教什么”是根本性的问题,它决定了整个教学的品质和价值取向。 小学教师教的是小学,但是小学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不能退化成小学水准。教学和其他事情道理都是相通的,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只有对知识理解得真正“深入”才能使数学教学产生真正的“浅出”。数学教师拥有了专业的学科视野,数学教学的境界和品质才可能有大的提升。

上一篇:网络学习和专业发展心得体会下一篇: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