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2024-08-23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精选8篇)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篇1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1.自主音乐需要

自主音乐需要是学生自觉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素养在音乐学科的具体体现。发展学生自主音乐需要有情感、认知和意志等不同层次,其一是对音乐产生兴趣爱好,将参加学习音乐和音乐活动作为获得快乐生活、满足审美需求的一种途径;其二是在有实际体验的情况下,主动将音乐作为保持心理健康和谐的工具;其三是把学习音乐作为提高文化修养、促进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自觉追求,将参加音乐活动作为一种文明生活的方式。对于经过十余年学校音乐教育的高中生来说,自主音乐需要主要表现在:能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活动;对音乐具有一定的兴趣爱好;能经常用音乐给自己带来快乐情绪;能主动选择合适的音乐活动调节情绪、平和心理;参加音乐活动时具有较主动的审美意识。

2.音乐实践能力

音乐实践能力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普通高中学生应具备的音乐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学生掌握音乐实践能力应以用为本,围绕学生在校时和毕业后经常进行的音乐活动,重点培养选择合适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感受和表现优秀作品的能力,即兴表演和创作的能力等。音乐能力的基础源于音乐实践经验,因此,学生应具有较丰富的歌唱和聆听经验积累,应熟悉经典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应熟悉各类常用的音乐活动形式。作为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学生应能够较准确地歌唱若干首中外著名歌曲和公共活动常用歌曲,能视谱歌唱或演奏简单作品,能较好地融入集体歌唱或演奏等表演活动,以便在需要音乐的场合选用合适的形式与作品参与音乐活动。

3.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情感体验是指学生在听、唱、奏、动等音乐活动中,通过直接体验(音乐感知觉直接产生的情绪体验)和间接体验(音乐表象及联想产生的情感体验),用音乐表达与抒发情感,或从音乐感悟与激发情感,这是音乐从音响形式转化为情感本质的关键过程。音乐情感体验能力是重要的音乐素养。高中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有三种主要实践形式:一是在音乐实践中体验美感;二是用音乐作品抒情咏志;三是通过音乐活动怡情养性。培养学生音乐情感体验能力应侧重高中阶段音乐课的实际育人功能:学生在兴致所至时能选唱昂扬、欢乐、抒情的音乐作品抒发自己向上向善爱美的志向与感情;在心理失衡时能选听励志、和谐、优美的音乐作品调节情绪和修养性情;在参加集体音乐活动时能有意识地从优秀音乐作品中感悟美德、陶冶情操;能对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网络、演出和影视中的音乐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

4.音乐文化理解

音乐文化理解是重要的社会人文素养。高中学生对音乐作必要的文化理解,有助于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音乐,也有助于学生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认识社会。音乐文化理解应包括认知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征;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理解音乐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考虑到学生高中毕业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学生对音乐的文化理解应以四方面为重点:识别中国与世界音乐的主要种类与特征;认知音乐的主要形式、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了解音乐在舞蹈、戏剧、影视中的应用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知晓音乐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意义。

附:高中艺术学科核心素养

1.艺术感知能力

艺术感知是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生活、文化和科学等情境中艺术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学生在各类艺术的节奏、力度、色彩、结构等艺术语言的联觉中,形成艺术通感,探究各类艺术的独特性和关联性。

2.艺术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学生艺术修养的精神追求,是美感愉悦、优雅气质、生命关怀的心灵建构。学生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情境中,感受艺术魅力,体现生活情趣,追求诗意人生。

3.艺术创意表达 创意表达侧重于理解想象、表现创造、反思评价等艺术活动。通过艺术与生活、文化、科学紧密相关的个性化艺术创作实践,学生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并将艺术课程中获得的创意表达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领域。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篇2

(一) 学科核心素养

2014年4月8日, 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该意见指出, 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由此,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被正式提出并委以重任。那么, 又该如何界定这个“新名词”呢?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由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而成, 而厘清“学科核心素养”需先正确认识“学科素养”。目前, 关于“学科素养”的界定缺乏较为统一的意见, 有侧重于能力层面的, 如学科素养是学习者了解学科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科学的世界观, 以及能用科学态度与方法判断与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也有综合性要求的, 如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鲜明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性要求;甚至还有侧重于心理素质方面的, 如学科素养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学科特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为此, 必须追本溯源———首先正确理解“素养”的含义, 才能准确把握“学科素养”, 进而厘清“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素养, 一般来说有两种含义, 一是平日的修养, 如艺术素养;二是通过实践或训练获取的技巧或能力, 如军事素养等。笔者认为,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素养”应指后者, 即希望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某些学习技能内化为平日的修养并使之终身受用。当然, “素养”有很多, 在此, 我们只讨论“核心素养”, 即最重要的最具价值性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素养要求。而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即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择要挑出具备鲜明学科特征的素养要求。

正如前述, 素养需经过大量实践活动使某些学习技能内化为平日的修养。因此, 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侧重于能力层面, 但绝不止于能力, 更需将能力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与自觉的行动。当然, 能力内化为素养, 不是自然而然的事,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更要教师的引导。为此, 我们应把“学科核心素养”的着眼点放在素养内化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能力培养的过程, 且这种“关注”在基础教育阶段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一个人的知识可能不丰富, 能力可能不突出, 但只要他的进取心在, 抗挫力强, 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旧是美好的。为此, 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只注重“传导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模式, 更多地关注如何使学生将能力内化为素养, 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所谓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顾名思义就是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学生发展方面需要掌握的核心素养要求。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界定, 学术界争论颇多, 有的只是简单拼凑现有的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尤其是能力目标的相关表述, 有的则是照搬其他学科核心素养表述, 这些都是不科学的。为此, 有必要从现有的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教材等教学资源入手, 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及时代背景, 体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鲜明特征等基础上建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此, 很多人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 如罗燕芬还尝试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出了新的定义: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 获得相关的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 情感、观念和品质的素养。笔者认为, 这样的概念界定虽然呈现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外延, 也指出了几个必要的环节, 但仍没有突出把握“素养”的要旨———既要讲求知识的传导和技能的培养, 更要关注如何使能力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并服务于终身学习。

既然缺乏必要的权威性的界定, 那我们能否尝试用几个关键性词汇概括, 并以此为基础窥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准确内涵。在这个方面, 嘉兴市教育学院高中思想政治教研员沈毓春做了大量探索, 他认为可用“经济参与、公民实践、国家认同、文化自觉、国际理解、法律意识、思维训练”等加以概括。笔者认为, 首先, 这个概括基本涵盖了现有浙江省使用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 如“经济参与”主要指代经济生活 (必修1) , “法律意识”主要指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选修5) ;其次, 这个概括立足学科本质属性, 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 如“公民实践”既突出了“公民”这一主体, 也展现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再次, 这个概括着眼于学生成长过程, 如“思维训练”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不断培育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最后, 这几个词语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如国家认同包括了文化认同, 而只有做到了文化认同才会有文化自觉, 所以文化自觉是国家认同在文化层面的重要体现。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讲求课堂引领策略

正因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有的德育属性, 教师在教学上需要更为重视课堂的“思想引领”作用, 如在设计教学三维目标时需更多地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即要求在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引起学生思想共鸣, 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因此, 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仍要讲究课堂引领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关于课堂引领的模式有很多, 下面这个模式就较为完整, 值得借鉴。

思维引领多用在课堂导入环节, 或以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入题, 或以新近时事入文, 用以引发学生感性思考相关知识乃至人生道理。问题对话引领和情感素材引领主要用在推进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如问题对话引领可用于师生对某一话题的互动环节, 在你来我往中进行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 进而厘清材料主旨, 落实相关知识, 引领学生思想;情感素材引领就是强调教师在选择背景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考究, 既能满足相关知识点的落实, 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对素材有自己的多元体悟,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此外, 教师还得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 教师要自主设计一些“新”作业, 如可把题目的背景放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 在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抓住教学关键问题

所谓教学关键问题就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最为紧要的教学困难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认为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但更多的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当然教学困难问题也许很多, 这里指的是最典型的师生反映最多的教学困难问题。只有抓住并妥善处理了教学关键问题, 学科核心素养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唯物辩证法认为:“分析和解决问题, 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抓住主要矛盾时, 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 要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抓住教学关键问题并妥善处理之。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 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抓住教学关键问题。为此, 可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集体力量, 在各自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提出教学关键问题, 同时经教研组全体教师讨论确定本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关键问题。遵循以上原则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发扬民主, 发挥集体的力量, 使讨论的结果尽可能符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尽可能接近学生实际情况。在对教学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时,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柏彬提出的四条判定原则, 即源于自己教学实践的;自己提出并想解决的;对改善自己的教学状况有帮助的;自己力所能及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广泛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营造一个崇尚科研的良好氛围;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出、确定教学关键问题, 使学科核心素养也能“接地气”, 适应本校情况。

(三)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应关注学科特殊属性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在阐述本课程性质时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 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 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就是说,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般功能, 更有进行德育的特殊职责, 这是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因此, 我们在培育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特殊的学科属性, 而不仅仅只关注某些学习能力的提升, 这样可能会使具有德育性质的特殊学科沦为“普通学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 也是我们在确认学科核心素养时不得不关注的要点。又如新课标关于政治生活 (必修2) 的总体目标中也提出, 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政治生活共分四个单元, 每个单元都含有丰富的公民意识的内容, 均可视作公民意识教育的良好素材。

总之, 教师要充分认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属性, 在利用现有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公民意识内涵, 加强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教育, 为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着力点, 同时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做一名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结语

有人说,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应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笔者坚信, 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确认与培育必将水到渠成。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教育部提出要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试图从“素养”的本义出发, 厘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 并着重探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以求在新时期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 寻求一条切实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辛涛, 姜宇, 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2]罗燕芬.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教育导刊 (上半月) , 2013 (5) .

浅论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教学

新形式下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对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21世纪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肩负着向学生传播更多历史知识的重任,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进程和发展规律,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有所培养,以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高中学生需要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历史知识与历史思维

对于一般高中学生来讲,学习历史最重要的一项工具就是历史教材,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掌握基础性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适量阅读历史书籍,观看与历史有关的电视节目,拓宽历史视野。但是只是知道历史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对历史的理解,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2.跨学科知识储备与运用能力

历史包罗万象,要想学好历史学科,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更要具备跨学科学习的能力,比如文学、地理、科技、艺术等学科都要有所涉及。例如我们学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就需要借助《论语》等著作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我们了解文学艺术的发展史,就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储备和艺术鉴赏能力。“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不能“书到用时方恨少”。历史的考查已不再是知识为本,也越来越注重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3.情感态度与历史价值观

我们为什么学习历史?这是每位国民,尤其是历史老师一直在思考和追问的难题。“人之初,性本善。”从人的发展角度来讲,追溯历史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过程,我们能够从这个过程当中汲取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历史情怀和国家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课改背景下,落实以德树人、形成合格公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是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

1.丰富历史知识,奠定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历史最直接的方式,不仅是学生直接接触到历史资源的途径,同时由于历史教材掌握着丰富的历史史料,也能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基本需求。因此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中知识相连接,进行有效地整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并且运用。比如在讲述1937年抗日战争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等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真实的历史照片,引导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带来的重要影响。

2.转变学习方式,提升核心素养培养的效率

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特点制定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同历史的发展过程一样有规律可循,需要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热情,也有助于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效率。

3.完善教学方式,确保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推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在新课改的道路上,“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教师更应该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和理念进行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历史作为一门丰富学生视野、培育学生情感的重要学科,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历史知识,并适当地进行补充和完善,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叙述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一项长期工程。历史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历史能力的提升,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历史思维品质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更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对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引起重视,全面促进有效教学的实施,提升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标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内部资料)[S].2015.

[2]李小锋.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述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22):60-62.

试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篇4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前高考改革的热点话题。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的权威解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每个方面具有不一样的功能:“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围绕这五大块来进行。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育

学科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各学科建设提出来的一个热点名词。它是该门学科的育人价值的综合结晶与集中体现,所有的学生正是通过该门学科学习,从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所教授的历史学科,试着结合高中教学实际谈谈核心素养。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外延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学科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对历史真相的还原、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是人类传承文明、追求进步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必须从哲学、政治、文学等学科综合考虑。具体来说,其核心素养具有三个维度:过去观念、当代品格和未来能力,“它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组成部分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的权威解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每个方面具有不一样的功能:“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那么,高中历史学科对学生进行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什么意义呢?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的需要来回答这个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被高调地提上了议程。

(二)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高考改革的迫近,高中历史学科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定位自己的核心素养,要让学生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科能力的需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同样具有学科性和人文性,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是一脉相承、逐渐加深的。所以,历史学科呼呼核心素养,需要当代高中生能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承担历史使命,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面面观

(一)唯物史观放在素养首位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里的一个基本观点,它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只有坚持了唯物史观,才不会坠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深渊,从而借助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谜团去伪存真、由表及里,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所以,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把唯物史观放在素养首位,这也是高中历史学科其他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

(二)时空观念教育不可缺少

众所周知,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所谓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就是指把历史问题放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系里进行科学剖析、科学论证,从而还原历史真相,得出发展规律和结论。没有时空观念,就没有历史的形成。所以说,高中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具体体现。

(三)史料实证精神需要加强

所谓史料实证,是指对我们获取的原始史料进行科学辨析,并运用可信的论点、证据或历史逻辑来重现历史真实,即给历史一个真实、合理的科学解释。历史犹如滔滔江水,一去不返,其过程是不可再现的,如何站在千年之后,弄清历史真相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精神的培养。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需要考古、考证,我们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所以说,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任何人无法逾越。

(四)历史解释要追求客观公正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为了让这个解释和历史真实挨得更近,读历史的人和写历史的人,必须要站在价值中立的角度,追求客观、公正的解释,而不能根??个人的好恶随心所欲、恣意妄为。所以,高中历史解释这样一核心素养,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注意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五)家国情怀注重联系现实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非常注意家国情怀,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我们历史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注重对历史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进行解读,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对自己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有机结合。所以说,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对家国情怀、大同世界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培育,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雪莉.核心素养如何可能[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06.[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教育部,2017.作者简介: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篇5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政策的提出,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所以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和目标也需要进行革新。本文简单介绍了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并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以及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等方式,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核心素养 引言

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政治等以前的“边缘学科”也成为了学生们必修的课程。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历史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升华,使学生逐渐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能力,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明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制定新的历史教学目标,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构建高中历史学教学新体系,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构建前提 1.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应试教育逐渐被淘汰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就是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核心素养这个名词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到。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是一门人文气息浓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重要能力和思维方式,同时指的也是学生综合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要求。所以,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时候,我们务必要始终秉持着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唯物史观的认知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1.2历史学科素养的具体内容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务必要多方位进行考量,除了要考虑到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价值观念的构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人文素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形成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分析方法等等,而具体来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时空观念。指的就是学生能够把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与历史事实相联系起来,把历史事件描述出来并且可以根据时间的推移,将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与历史人物的关系进行精准构建,可以以当时的时空条件为前提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第二,史料实证。指的是学生能够对历史资料进行分类并且明确其收集手段,同时根据史料抓住历史事件的问题所在。第三,历史认知。学生可以对历史事件加以理解并且根据不同的语境区分历史事件和历史描述。第四,历史价值观。能够接受不同的人对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是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另外也可以对历史解释加以分析,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获得对历史的独特思考,透过历史事件的表象获取到其本质内容。最后,历史解释。指的是在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时候能够拥有分辨能力,同时能够对历史的认知加以拓展。

3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构建的方法和措施

为了更好的构建历史教学新体系,我们务必要考虑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为导向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加以重新的构建。3.1对教学目标加以重构

想要确保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我们首先就需要从确立新的历史课程教学目标入手,在确定教学设计目标的时候,必须要对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大纲进行充分的分析,从中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意识到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一步一步深入进行的,所以说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需要贯穿整个高中阶段的。具体来说构建新的教学目标需要注意两方面:确定下来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能不能与教学实践工作相结合;教学目标必须要详细且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也就是说确定下来的教学目标必须要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根据教学目标的指导,教学活动才更加容易打破学生的固化思维。举个例子来说,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我们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的构建。确定本阶段的教学目标为:在完成第四单元的学习之后,学生需要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的时间推移有深刻的理解;学生能够对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各国瓜分中国领土的空间变化具有大概的了解;学生能够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时间的历史意义。在确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之后,在以教学内容为依托进行教学工作,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3.2应用新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来看,摒弃掉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素质教育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而这种新的教学思路究竟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学生的整体历史素养达到了怎样的高度,都需要在高考的检验之下才能明确的展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中历史教师为了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成绩,往往又会走回到划重点、记笔记的怪圈中去,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整体进步的。为了彻底的解决这种问题,怎样才能确定新的教学方法成为了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其中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得出了许多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方法。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的时候,就可以改变过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在上课之前的课堂导入阶段给学生们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一些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的成就,在这样的导入之后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吸引过来,获得对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教学工作必定能够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教师可以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对西方经济进步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等等,学生如果有疑问也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共同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像过去一样以灌输的方法传授知识,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有来有往进行互动,对探究的课题进行分析,这无疑是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3.3构建全新的教学评价方法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绝不仅仅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的重构,常常被忽略的教学评价方法也是重构的内容之一,这是我们所不能遗漏的,它决定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嗯最终培养成果。可以说对教学评价手段加以重新构建具有相当的难度,是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推动力量。具体来说,在构建新的教学评价方法的时候,可以对评价的目的、对象、手段和规定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在确定教学评价的目标的时候,需要对学生历史学科知识的学习质量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历史理解等能力加以深层次的探究。另外,评价主体的重新构建指的就是要鼓励师生之间或者是同学之间互相进行评价,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仅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手段仅限于考试,考试成绩成为了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这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因此,在今后的历史学科学习评价中,考试成绩可以作为一个评价的标准,同时历史剧编写、历史事件论述等等也可以作为学生学科素养评价的重要参考手段。总的来说,评价方法必须要做出改变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更加具有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获得整体性的提升,才能让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最好的培养。在构建历史教学新体系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历史教材方面的因素,现行的历史教材是模块化的设计,从必修到选修的所有教材中,都是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编写的,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教材的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教学评价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将历史核心素养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历史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保持对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持续更新,并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对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篇6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2.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逻辑关系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来统领。

3.物理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

内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描述:

①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并且能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②初步具有现代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能用于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2)科学思维

内涵:“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 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 提出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

描述:

①具有构建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②能正确使用物理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③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使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④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3)科学探究

内涵:“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实验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七个要素的重新概括)“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描述:

①具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②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③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④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和能力,能准确表达、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4)科学态度与责任

内涵:“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描述: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篇7

随着OECD的三个维度九项素养、UNESCO的五大支柱、EU的核心素养建议案的提出,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芬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纷纷开发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褚宏启2015) 。在中国教育学会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同时, 我国许多英语教育专家、学者积极研究适合我国学生发展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 其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蔷 (2015) 的“四维观”和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 (2015) 的“三维观”, 代表了我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最新研究成果, 引领着我国基础英语课程新一轮改革的发展方向。作为基层英语教师, 在关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构建的同时, 更应主动思考和构建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本文重点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我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一) 龚亚夫的“三维观”

我国部分学者提出了多元英语课程目标, 尤以龚亚夫为代表。龚亚夫 (2015) 提出构建多元目标英语课程概念框架, 该框架由社会文化目标、认知思维目标和语言交流目标三部分构成。社会文化目标包括行为规范与伦理道德、社会知识与学科融合、多元文化与国际意识等三个方面;认知思维目标由积极的心理品质、多层次思维能力和有效的学习策略等三个层面组成;语言交流目标有三个子目标, 即基本语言知识、基本语言技能和交流沟通策略。

(二) 王蔷的“四维观”

王蔷参与主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与修订工作, 她是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与修订专家组的代表, 认为我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构成。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 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 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 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介绍无论是“三维观”还是“四维观”的本质内容只是归类和表达方式有所差异。作为基层英语教育工作者, 考虑到新、旧《英语课程标准》的衔接性以及英语教学方式的延续性, 笔者更赞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维观”。

二、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实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最佳途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感知、运用、发展是发展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路径;比较、架构、评价、推介等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比、合作、交流、实践等教学方法有利于对多元文化现象探因、分析和比较, 发展文化自信,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意识、融合、外显、评价等影响学习能力因素的强化, 能够让学生逐步掌握各种学习策略, 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一) 感知、运用、发展、创生———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

词汇教学是主题阅读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 长期以来, 教师领读词汇或让学生死记硬背词汇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 许多学生因此而丧失了英语学习的信心, 导致英语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学习的发生必须以认知主体的积极参与、主动理解和建构为前提, 企图从外部注入知识是难以奏效的 (束定芳、庄智象2009) 。在阅读教学中, 开展读前活动、文本理解、观点表达等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理解和建构的热情与活力, 能发展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在情境中感知语言

读前, 创设生活情境, 呈现生词, 提高词汇学习的感知力。熟悉的生活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并使得思维活动更加活跃和流畅。猜测、联想、推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能够激活并加速生活经验与词汇的音、形、意、功能、结构等知识的融合, 从而促进学生有效感知语言知识。

在两堂同课异构课中, A、B两位教师都设计了lead-in教学环节, 通过创设电影节这样一个真实情境, 调动学生有关电影、电影节、演员、导演、获奖的经验或背景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在这样逼真的情境中学生较容易感知新的语言知识, 能够为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打下基础。

2.在语境中运用语言

读中, 设置文本理解活动, 促进语言知识建构。在阅读理解任务的驱动下, 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语言知识, 借助上下文语境, 主动进行完意、提取、完形、再认、回忆、替代等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 积极主动地理解文本意义, 再认词汇的形式, 理解词汇的意义, 习得词汇功能、结构, 主动输入和吸纳语言知识。

A、B两位教师都非常成功地进行了这一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 而且各有特色。A教师基于文本, 又超越文本:一是运用文本中的基本信息fill in the blanks, 让学生掌握文本语言的基本含义和字面信息;二是设计信息较为多样化, 要求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概括、获取、比较、推断等思维活动。B教师对六个电影节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和整合, 设计出六个部分, 使得六个电影节的信息更加清晰和完整, 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信息、获取信息、转换信息、表达信息, 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3.交际中发展语言

读后, 创设交际情境, 充分运用目标语言和话题语言。设计练习性语言输出活动, 吸收、巩固所学语言, 提高语言的准确性。设计交际性活动, 使学生自由表达观点, 更加熟练、灵活和顺畅地运用语言, 实现交际的有效性。

B教师在Step Three Free Talk环节设计了“Let’s talk about the meaning of the film festivals, and share their ideas with the whole class.”这一练习活动, 还设计了Written task—What makes a good film和Presentation交际活动, 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通过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 促进学生在交际中发展语言能力。

4.拓展中创生语言

读后进行主题拓展阅读, 发展语言能力。围绕主题、话题进行主题拓展阅读, 有利于学生复习、运用、拓展与主题相关词汇, 并拓宽话题的广度与深度, 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文本内容与话题的理解。设计基于主题的拓展讨论或延续性讨论活动, 有利于学生运用新知识和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促进学生构建产出性知识, 提升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A教师设计的Further reading是主题拓展性阅读, 进一步围绕主题拓展电影节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复习巩固了学生已学的语言知识。A教师还设计了拓展性讨论, 或说延续性讨论活动:

(1) Wha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igh-quality films and the money-making films?

(2)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three groups and each group choose a film, discuss and make a recommendation for the film.

语言最重要的特征是生成性, 拓展性阅读和讨论活动使得学生在巩固拓展语言知识的同时, 对新的情境和话题生成新的语言, 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的目的。

(二) 比较、架构、评价、推介———思维品质培养的主要策略

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 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的阅读学习, 学生能够辨析语言和不同电影文化中的现象, 列出“What makes a good film?”书面表达提纲, 为一部好电影设计推介书, 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发展思维品质。

1.设计信息比较活动, 发展分类、分析、比较和综合思维能力

分类是指按事物的性质划分类别, 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条分缕析地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分析是指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比较是指把各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 确定其异同及其关系。综合是指把事物的各个部分、特征、属性结合起来, 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使其形成整体的认知。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操作来实现的。人们运用存储在头脑中的长时记忆知识经验, 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彭聃龄2004) 。A教师设计电影节异同点阅读对比活动, 让学生从电影节名称、主办国、创办时间、获奖电影类型、获奖影响、特征等对电影节进行分类、分析、比较和综合, 说出各个电影节的特征, 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思维能力。

2.设计写作表达活动, 发展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发散思维, 是根据已有的某一点信息, 运用已知的知识、经验, 通过推测、想象, 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 产生新的信息。聚合思维, 又称求同思维, 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A教师设计了“Which film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的写作活动, 让学生思考、讨论、构建主题论证的框架和提纲。在讨论交流中, 学生首先整体比较各个电影节的特征, 然后确定最喜爱的电影节, 最后列出喜爱的理由。通过列出提纲, 对所写内容进行整体架构, 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同时, 写作中围绕主题句选择论证点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反思分论点与主题句是否一致的过程, 能够培养学生的聚焦思维或集中思维能力。

3.设计讨论活动, 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传统的知识、经验、方法进行反思、质疑、推理和论证的思维过程。批判性阅读的过程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质疑、评价的过程。

B教师在Discussion环节提供了两个题目, 让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一是What makes a good film, 二是Discus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 film festival。在这两个题目的讨论活动中, 学生把阅读内容与自己的知识经验相融合, 构建自己的电影评价标准, 综合多种信息, 从不同视角对某一电影节进行评价, 长期坚持这样的阅读活动, 批判性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4.设计推介活动,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 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 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所谓创新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能力。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或信息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并产生新的或不同于别人的观点或方法, 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体现。

B教师设计了电影推介活动, 让学生对某一电影进行推介。学生首先根据What makes a good film的标准, 从教师提供的几部电影中选出小组成员都喜欢的电影, 然后书面列出这部电影的优点, 最后制作推介书或海报。制作电影推介书或海报的活动实际是把学生对某一电影的评价进行物化呈现, 从语言到推介书或海报, 是多种学科知识融合的创新思维的体现,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 对比、合作、交流、实践———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方法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 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的阅读学习, 学生能获得电影节文化知识, 理解电影节文化现象背后的内涵, 比较文化异同, 吸收文化精华,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电影文化的能力。从文化意识培养的视角看, 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种方法。

1.对比、理解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是文化差异, 进行文化对比与分析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认识中外文化的异同。这样, 学生既可以加深对外国文化观念的理解, 汲取其文化精华;又能深化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形成文化自信。

A教师设计的电影节异同点阅读对比活动在整合阅读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 还是一种对不同文化的学习方式, 通过多维度、多视角的对比, 使学生能够清晰了解不同电影节的文化内涵。

2.合作、探究文化疑难

对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需要通过小组相互讨论解决。对于这些问题, 小组成员依次提出问题, 轮流说出自己的见解, 相互启发, 相互提高。对于部分问题需要教师点拨, 或是个别交流, 或是集体指导, 也可以让学生阅读资料, 使其积累更多的知识。

例如, 在学生读完课文后, A教师设计了Further reading环节, 进一步介绍Venice Film Festival创办初期发生的一些事件, 让学生跳出课本探究文化疑难, 发现Venice Film Festival举办时的政治因素对电影节的影响作用。

3.交流、形成正确价值观

文化观念是最难教的内容, 因此在阅读后要组织文化观念交流活动。文化观念分为四类:感知、信仰、价值观和态度。当读完有关西方国家文化的文章后, 学生在弄清基本观点、产生的原因以及中外文化的异同后, 应进行讨论交流, 发表各自的观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例如, B教师设计的Discus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 film festival交流活动, 是在学生掌握其主要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后, 组织思维文化观念讨论、交流活动。在交流过程中, 当个体提出的观点和看法传达给其他受众时,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观点和看法进行甄别和筛选, 把优秀的文化观念与自己已有的观念融合, 形成新的价值体系。讨论和交流在不经意间对他人和群体的价值观、信念、对世界与生活的看法和态度产生影响。

4.实践、体验和感悟文化内涵

文化实践包含运作、行为、场景化活动和生平经历四要素。在学生读完某一篇实践性较强的阅读材料后, 教师可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当读完历史人物传记后, 可以欣赏相关的电影录像;读完有关圣诞节文化介绍后, 举行圣诞晚会;读完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后, 进行角色表演等, 用文化实践活动进行文化教学。教师也可进行文化产品展览。文化产品分为物质产品、居所、机制和艺术形态。在学生读完某一英语文化产品的阅读材料后, 教师可以筹备英语文化产品展览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和感悟文化内涵。

A教师设计的课后作业是周末观看第六十九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式录像、观看获金棕榈奖的《我是布莱克》等影片, B教师设计的课后作业是观看第十九届上海电影节开幕式录像, 观看获最佳影片的电影《德兰》并进行推介活动, 写电影推介书或制作电影海报。学生在观看开幕式、欣赏电影和制作海报的过程中, 亲身感悟和体验戛纳电影节和上海电影节文化内涵,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并提升传播中华优秀电影文化的能力。

(四) 意识、融合、外显、评价———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阅读策略是指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 (Johnson&John1998) 。Dole et al (1991) 则强调阅读策略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本和监控理解过程的有意识、即时和灵活的一系列阅读行为和能力。然而, 阅读策略并不能自行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国外研究成果表明, 显性的阅读策略指导是教会学生成功掌握和运用策略的可行手段 (Keer&Verhaeghe2005) , 以策略为导向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Souvignier&Mokhlesgerami 2006) 。阅读策略指导在这两堂课中体现不够, 需在以下几方面加强。

1.提高阅读策略意识

阅读过程的策略性特点意味着阅读者需要得知如何均衡有效地使用各种阅读策略, 即成为一个策略性阅读者 (曾祥敏2008) 。因此, 评价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是阅读者对促进文本理解的阅读认知策略、阅读元认知策略和情感交际等策略的掌握和使用的意识。中学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的英语阅读策略的前提下, 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策略意识, 增加他们的阅读策略的选择范围, 锻炼和培养他们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尽管两位教师都设计了运用skimming, scanning, detailed reading等阅读策略的阅读活动, 但未能起到强化策略意识的作用。

2.阅读策略训练和课本学习相融合

孤立地训练英语阅读策略难免枯燥乏味, 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不利于有关策略的掌握。当阅读策略训练与语言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时, 训练效果会更好, 学习者能够更好地领会策略是如何在有意义的上下文中得到运用的, 也更容易记忆。把英语阅读策略训练融入课本学习, 有利于增强学生运用英语阅读策略的灵活性, 使学生学会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任务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 从而提高英语阅读策略意识。江苏省编制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很适合进行阅读策略训练, 每个单元都有与本单元阅读内容相一致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教学资源, 把策略训练与课本阅读教学融合起来, 让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同时提升阅读策略意识和阅读能力。

3.阅读策略外显化

Oxford (1990) 等人认为, 在阅读策略训练前给学生阅读任务, 让他们讨论、评价所用的阅读策略, 并使学生回忆是怎样运用策略帮助完成学习过程的, 让学生体验和感悟阅读策略的内容、使用时机、场合和过程。Chamot&O’Malley (1994) 认为, 教师先呈现语言任务给学生, 学生在选择策略解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激活原有知识, 预测潜在的困难, 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Pearson&dole则认为, 教师应直接示范, 讲解策略的用法和重要性, 教师的作用是以尽可能直接的方式把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传达给学生 (转引自吴静, 2004) 。Weaver&Cohen (1994) 的SBI模式要求教师直接描述和示范策略, 还要对有用的策略举例子, 使学生更加清楚和明白。因此, 笔者建议教师要向学生明示所涉及的阅读策略的要领、步骤, 使阅读策略外显化。

4.阅读策略运用的评价

Oxford (1990) 十分强调策略评价在策略训练中的意义, 认为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评价策略使用是否成功, 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Chamot&O’Malley (1994) 的策略训练模式把评估置于很重要的地位, 并指出, 在阅读任务完成后, 学习者应评价阅读活动的全过程、评价策略使用的有效性等。Mc Donough (1995) 指出仅从定量的角度评价策略训练的效果是不全面的, 应长期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和态度并进行评价。Wenden (1987) 认为策略训练的效果不能仅从完成任务的能力来评价, 而且应关注策略的保持和迁移。所以, 阅读策略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控制阅读过程, 发展适合的阅读策略系统,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增强其英语语言学习的责任感。因此, 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把策略运用评价作为策略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 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有效因素。

结束语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篇8

【关键词】历史教育 时空观 论从史出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69-02

一、利用时间轴,适时结合史地知识,培养学生时空观,悟出“求真”意识

时间是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之一,高考历史试题对时间概念的检测,始终贯穿着对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不管试题以哪种类型出现,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一定要搞清楚。所以,我每讲一个内容,都给它相应的时间点。比如:我在讲中国近代史时,先把中国近代史的大事件以时间轴展现出来,给学生明确的时间观。我制作了以下PPT时间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历史时间轴的构建,有两种途径:一是由教师构建完成,以便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二是由学生自己构建,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如果让学生自己构建,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完成时间轴的构建: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历史重大事件年代表,然后让学生构建历史事件时间轴,最后让学生明白各件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

俗话说“史地一家”,对于历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古今中外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比如司马迁就非常注重人地关系的探讨,他的名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说明了古人就已经非常注重历史学和地理学的关系。那么如何将史地相结合呢?我以《辛亥革命》为例进行了尝试: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一直致力于在华南发动起义,但辛亥革命却首先在武昌爆发,然后成燎原之势呢?根据所学,究其原因,从全局而言,武昌起义是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实践证明,通过时间轴的利用,史地的结合,能使学生准确了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二、精选材料,培养学生“论丛史出”,悟出“求证”哲理

“史”和“论”的关系,学术界历来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常用的说法是:“论丛史出,史论结合”。“史”指“史实”或“史料”,“论”指“结论”或“理论”。在教学中,贯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或思维能力。在众多史料中,教师应该把更多的触角伸展到对历史材料的阅读、选取、运用上,形成对历史的认识,而不是“教材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我们应该寻求历史真相取代单纯追求分数的做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升华历史情感价值观,以“求智”解决现实问题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是举足轻重的,我们通过时间轴、通过史料的学习。已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史实,那么怎样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識并加以运用,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以高中生身心发展为基础,巧妙创设历史情境,并带领学生融入历史情境。(本课可以这样导入新课:播放课件“从学生熟悉的日常节日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这样提问:大家刚刚经历了五一小长假,在中国有很多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志士,那么大家知道那些节日?学生可以举出端午节-------纪念屈原;教师可补充3月12日------植树节的来历从而引入孙中山的爱国精神。展示图片孙中山,今天我们一起感悟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而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善恶观和求真务实的态度。(通过三民主义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贯穿于孙中山先生毕生奋斗中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范。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恪守“为主义而奋斗”的宗旨,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惜失去“谋生之地位”,抛弃“固有之资财”,为革命倾家荡产,长期亡命异国他乡。只要能实现这一崇高理想,孙中山先生决不贪恋权力和势位。民国初年,孙中山“尽让政权与袁氏”,虽然也是为客观情势所迫,但根本上还是与他“天下为公”的宽广胸怀紧密相连。他认为,只要清廷推翻,共和造就,国家能免南北分裂之祸,人民能脱专制残暴之苦,那么个人的进退又何足挂怀!在个人生活上,孙中山先生一贯以淡泊自持,“简单朴素”。他一生筹集革命经费何止上百万,但决没有一分钱用于自己的享受和私利。他在《家事遗嘱》中所言,“尽瘁国事,不治家产”,是他坦荡的自白,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二)以社会热点为依托,以时代主旋律为方向,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具体化。历史讲述的是过去,但我们教学的目的却是以史为鉴,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的结合社会热点,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避免了空洞无味的说教。如果教师再把热点与社会主旋律相结合,这样就会使教学成果及时发挥作用,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在讲述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时,可以这样提问:“我国当前的民生问题有哪些?你认为怎样解决?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这样总结:“面对人口问题得老年化,国家鼓励二胎政策;面对就业困难,国家主张自主创业,并对创业者给予一定的辅助政策。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民生问题得关注”)。

总之,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新课改的今天,在全国卷的高考要求下,我们应给予学生学习理念,做事方法,看待问题的角度。培养学生“求真意识、求证哲理、以求智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其个性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11期.

上一篇:公司员工胸卡管理规定下一篇:大学生活感悟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