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不能和现实做交易散文(精选2篇)
理想不能和现实做交易散文 篇1
几年前,我们从西安出发开车前往乌鲁木齐,经过戈壁滩时,车突然坏了,那个地方手机没信号,我们没有办法跟任何人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恐惧、焦躁。
司机下了车,在路上来回地走,他在观察路上有没有车辙,终于,他发现了一个。于是他就把车开到那个最新的车辙上面,并把车横过来,然后说:“剩下的事情,只能等待,不能有任何奢望。”
我们就这么等,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有一辆大货车过来了,因为我们挡住了这个车辙,那货车就停了下。我们的司机写了一个电话号码,请求货车司机驶出戈壁之后打这个号码请对方救援我们。货车司机走了。
“这事儿靠谱吗?人家会打这个电话吗?”我们疑虑重重地讨论起来。
司机说:“在没有方向的地方,求生是唯一的选择时,信任是最宝贵的。”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得救了。
人在什么时候最恐惧呢?不是没有钱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水的时候,更不是没有车的时候,最恐惧的时候,实际上是没有方向的时候。理想,就相当于在戈壁滩上突然找到了方向。
生命中第一紧要的事是要有方向。但是这个方向是怎么确定的呢?你心中首先要有一个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是非判断,是诚信的价值观、道义的价值观。有了价值观的驱使,你就会有一个方向感。二三十年前的所谓的理想,并不是个人理想,那时我们只有家国情怀,现在的人,说的理想都是小词儿,比如说“我想娶个好媳妇,过上好日子”、“我要成为高富帅”。
理想就是一个方向感,就像在黑暗隧道里的那道光亮,这就是理想在生命中的意义。当然,理想这件事情,也不能把它夸大到什么都能解决,它是一个保健品,而不是速效救心丸。理想是一个增加概率的运动,有理想的人和没理想的人相比,只不过是成功的概率高一点,快乐程度高一点,毅力强一点,心里踏实一点,无非是这样。我们有理想,但不等于我们就可以跟现实做交易,绝不是说你20岁有了理想,到25岁时一定就会有房有车有事业,什么都有了。
理想告诉你要去哪里,至于怎么去,是你自己的事儿,这是你现实中每天要解决的问题。
真正能坚持理想的人是少数,多数人在现实中理想被磨灭了。犹如爬山,起初每个人都信誓旦旦地说:“我要上山顶。”走一会儿,就剩下一半人了,走到最后,就剩五六个人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在半山腰上返回的人都在说风凉话:“上去有什么意思?上去你也得下来。”在山脚下的人说:“有这工夫,不如去看场电影、谈个恋爱。”所有人都在给自己找理由,最后只剩下一个人登上了山顶,而这个人告诉大家:“我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
别和现实做交易 篇2
什么是理想?我的看法是,当遇到困难、无解的时候,理想是一个GPS,是一个生活当中的导航,是当什么都不清楚的时候,你知道该去哪儿。
大概在几年前,我们从西安开车前往乌鲁木齐,经过戈壁滩时,突然车坏了,那个地方手机没信号,如果继续开,就有可能把油烧完,四周一个参照系都没有。我们没有办法跟任何人联系,越来越恐惧、焦躁。这时司机下了车,他在那边转,不断地看,看什么呢,看有没有车辙,之后他发现有一个车辙。于是他就把车开到那个最新的车辙上面,把它横过来,然后说:“剩下的事情,只能等待,没有任何奢望。”
我们就这么等,等了大概将近一个小时,有一个特别大的货车过来,因为我们挡住了这个车辙,那车就停下来,我们的司机就写了个电话,让他出去以后打电话给对方求援。我们在车上就讨论说:“这事儿靠谱吗?人家会给你打这个电话吗?”司机说了一句话:“在没有方向的地方,求生是唯一的选择的时候,信任是最可宝贵的。”结果我们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果然我们的车子过来了,得救了。
经历这事后,我一直在想,人在什么时候最恐惧呢?不是没有钱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水的时候,更不是没有车的时候,最恐惧的时候,实际上是没有方向的时候。当你有了方向,其实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理想,就相当于在戈壁滩上突然找到了方向。
其实,生命中第一紧要的事是要有方向。但是这个方向是怎么确定的呢?是你心中要有一个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是非判断,是诚信的价值观、道义的价值观。
有了价值观的驱使,你就会有一个方向感。这个方向感,每个人不一样,每个时代也不一样。20年前、30年前所谓的理想,并不是个人理想,那时我们只有家国情怀。但是你仔细看现在的人,说的都是小词儿。比如说我想娶个好媳妇,过个好日子,这也是理想;比如说我要成高富帅、成白富美,这也是理想,你不能说这不是理想。
所以在今天,社会理想、国家理想变成了个人理想。我主张我们应该在一个时代、一个环境下根据现实和价值观来确定追求,提出自己的理想。
理想这件事情,也不能把它夸大到什么都能解决,它是一个保健品,而不是速效救心丸
人有了方向感后会快乐,生命会变得简单,你就不会在现实中变成“纠结哥”,你会变成“淡定哥”。人有三件事情算不准,第一算不准今后你要赚多少钱;第二算不准有多少幸福和痛苦;第三算不准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当我们碰到大量金钱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很纠结,但是你如果有价值观、有理想,算账就会变得非常简单,人活得很安泰。
我自己就做三件事,第一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第二算别人算不清的账,第三做别人不做的事情。什么人最快乐呢?有信仰的人快乐,心里头有方向感的人快乐,理想就是一个方向感,就像在黑暗隧道里的那个光明,如果你们失去了这个光明,你会恐惧,会死亡,而有了这个光明,你会行动,会前行,这就是理想在生命中的意义。
当然,理想这件事情,也不能把它夸大到什么都能解决,它是一个保健品,而不是速效救心丸。所以理想是一个增加概率的运动,有理想的人和没理想的人相比,只不过是成功的概率高一点,快乐程度高一点,毅力强一点,走得远一点,心里头踏实一点,无非是这样。但不是说有了理想,今天你20岁,到25岁时一定会房也有了,车也有了,媳妇也有了,什么都有了,一切都是叫“追求理想,顺便赚钱”。
我知道一谈理想难免要谈到现实。大家总是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永远都在讲理想,永远都不能够和理想拥抱在一起。我是这么看:理想永远是从现实中孕育出来的,因为不满,所以有梦想;因为没有,所以才需要;因为很弱小,所以想强大。
现实是“术”的问题,但我们讲的理想是“道”的问题,也就是说“去哪儿”、“为什么要去那儿”的事
我们跟理想之间怎么对话呢?理想只是告诉你要去哪里,怎么去,这件事是你自己的事儿。所以简单也可以这样讲,现实是“术”的问题,但我们讲的理想是“道”的问题,也就是说“去哪儿”、“为什么要去那儿”的事,这是理想回答的问题;怎么去、什么时间去、怎么到达,这是现实中每天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有理想,但不等于可以跟现实做交易,说我今天有理想,明天就变成了要什么有什么,那是不可能的。
另外,我们必须看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真正能坚持理想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是在理想过程中被现实磨灭,然后妥协了。
所以,我们也必须知道,当我们大家在一起讲理想的时候,犹如在爬山之前的山底下的散步,这个时候每个人都信誓旦旦地说:“我要上山顶。”大家仔细看,走一会儿,就剩下一半人了,走到最后,就剩五六个人了,所有人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在半腰上的人都在说风凉话,说:“上去干嘛,上去你也得下来。”在底下的人说:“有这工夫,不如去看个电影、谈个恋爱,或者旅游。”所有人都在给自己找理由,最后就剩下一个人,上了山顶,而这个人告诉大家,我看见了很多风景。但仍然有很多人不以为然,说照片上也有,跟你说的不一样,要不就说,我没上去,我不信这事儿。
今天谈理想,面临同样的困境,讲了很多关于理想的事,你们将信将疑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因为你们现在还在爬山的起点上。如果你们坚持走到半山以上,20年以后,你回头来,也做这个节目,你会比我讲得更精彩,更感动,更有力量!
(摘编自北青网)
讲者简介
冯仑,生于1959年,万通地产董事长。1991年创建万通集团,1993年在北京组建万通地产,曾参与创建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著有《野蛮生长》《理想丰满》等,并有《狂飙突进——马克思的心路历程》等译著。
【理想不能和现实做交易散文】推荐阅读:
文学创作不能放弃理想主义原文阅读题及答案07-13
当理想在现实中枯萎-散文07-05
成为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散文10-23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06-17
理想和现实的距离08-19
用理想和现实谈谈青春06-01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06-17
不能望不能忘散文01-09
当理想遭遇现实09-29
做直销不能成功的十大原因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