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张力(共11篇)
理想与现实的张力 篇1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是道德发挥其社会功能的主要路径。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 (无论是个体行为还是集体行为) 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从人类社会关系和人类活动出发,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历史起源和发生过程, 认为“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 是特殊的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应当理想等的价值体系, 是调节社会关系、发展个人品质、提高精神境界诸活动的动力”。[1]而教育作为一种上层建筑, 带有非常明显的阶级属性和时代内涵, 它把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主要内容, 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对个人的身心和个性施以塑造性影响。
事实上,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对德育的称谓、内容和要求都是不同。有的把德育称为公民教育, 有的称为道德教育, 也有的称为政治教育, 这些称谓反映出了在德育内容和要求上的不同侧重点而已, 但有把德育内涵简单化之倾向。从这些名称可以看出, 无论哪种称谓都反映出德育所具有的一个重要本质, 即与时俱进,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蔡元培德育思想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下生成的, 历史性和现实性贯穿德育思想始终。
一历史背景
1救亡与启蒙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 这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 千年的“天朝”帝国, 仿佛一夜间灰飞烟灭, 屈辱的伤痛刺痛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 而随之而来的前所未有的震荡, 拉开亘古未有的历史巨变序幕。正如马克思所言:“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野蛮、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 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2]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签订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屈辱性条款和条约, 而腐朽的清政府并没有认真去分析这种屈辱“巨变”的原因, 反而变得更加麻木不仁、妄自尊大, 直到中国完全坠入令人痛心的深渊。当时的有识之士并没有坐以待毙, 就此沉沦, 他们怀着拯救华夏的使命感和危机感, 发出了“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的叹息。然而, 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要在沉默中灭亡, 有识之士的叹息不会成为千年一叹, 这种叹息预示着他们将痛定思痛, 誓将这屈辱的枷锁用思想的启蒙和暴力的革命将其砸碎, 恢复华夏民族固有的自由与尊严。
民族危机的加深促使有识之士力求变革, 因此, 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 有识之士的思维逐渐发生变化, 他们将改造国民性, 重塑国民人格作为思想启蒙的出发点和立脚点, 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思想以启发民智。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 毅然举起思想启蒙的大旗, “由对社会客体的思考转向了对社会主体的探讨, 由对西方列强的不可逾越的‘夷夏之大防’, 到承认在‘蛮貊’和‘夷狄’面前的战败事实, 从而逐步转向了对国民素质的探究和对国民性改造的思考。”[3]严复是中国最早阐述思想启蒙问题的, 1895年3月, 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一文, 从鼓民力、开民智和新民德三方面进行国民性的改造, 他说:“是以今日要政, 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 二曰开民智, 三曰新民德。夫为一弱于群强之间, 政之所施, 固常有标本缓急之可论。唯是使三者诚进, 则其治标而标立;三者不进, 则其标虽治, 终亦无妨;此舍本言标者之所以为无当也。”[4]严复在改良主义范畴内, 表达了使中国走向富强的根本立场。这种改良主义的道路亦为当时许多启蒙者所奉行, 比如康有为、梁启超所领导的维新运动, 这场维新运动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为爱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接受革命理想开辟道路。但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 不但不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也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最终宣告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和改良主义道路的破产。蔡元培在维新运动失败后, “知清廷之不足为, 革命之不可已, 乃浩然弃官归里, 主持教育, 以启发民智。”并且认为维新运动之所以失败, 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 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 排斥顽旧, 不能不情见势绌”。[5]这是蔡元培教育救国思想的最初萌芽, 也是他委身教育, 服务于新式学校的开始。
2教育与救国
蔡元培一生服膺于文化教育事业, 立志通过教育实现国家的富强, 他虽然一生笃信革命民主主义, 并追随孙中山左右, 然其革命思想始终没有与教育救国相脱离,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他看到培养革新人才之重要, 随着对社会现实认识的深入, 认为“凡一种社会必先有良好的小部分, 然后能集成良好的大团体。所以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 要有良好的个人, 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6]他在1919年回顾近代中国自强的历程时指出:“我国输欧化, 六十年矣, 始而造兵, 继而练军, 继而变法, 最后乃知教育之必要。”并且明确提出:“吾人苟切实从教育入手, 未尝不可使吾国转危为安。”这就真切的阐述了蔡元培“教育救国”的思想。由此可见, 启民智、新民德、倡教育, 并把教育作为救国的主要手段, 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在总结屈辱历史经验中提出的一个主张。经历史的检验表明, 单纯依靠教育手段去达到救国的目的是不现实的, 如果把教育救国的主张同民主革命相结合, 培育革新人才, 这种主张不但具有进步意义, 而且也符合历史潮流, 从此层面来说, 蔡元培所倡导的教育救国理念, 就属于这样一种进步主张和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行动。
蔡元培之所以提倡教育救国, 是因为他意识到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他说:“盖尝思人类事业, 最普遍最悠久者, 莫过于教育。”[7]“人类所最需要者, 即在克尽其种种责任之能力无可疑。由是教育家之任务, 即在为受教育者, 养成此种能力, 使能尽完全责任, 亦无可疑也。”[8]蔡元培所说的“尽完全责任”亦即为国家、为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 利用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此外, 康梁的维新变法运动, 使蔡元培对近代中国历史有了更清醒地认识, 他认为民主共和体制的建立必须依靠国民教育, 没有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境界的提升, 民主共和的事业不可能完成。蔡元培对维新变法运动的态度就已经清楚地说明, 他说:“中国这样大, 积弊这样深, 不在根本上从培养人才着手, 他们要想靠下几道上谕来从事改革, 把这全部腐败局面转变过来, 是不可能的。”可见, 蔡元培已经清醒地意识到, 要改变中国的腐败局面, 单靠几个人和孱弱的君主是不可能的, 这不是少数的事业, 重要的是要从教育入手, 培养革新人才。正因如此, 蔡元培弃官从教, 为教育事业奔走于中国之内。蔡元培诀别仕途之后, 先后创立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爱国女学等教育团体, 这些教育团体目的就是救国救民, 培养学生“暴动的种子”, “暗杀的种子”, 所以他要求:“革命精神之所在, 无论其为男为女, 均应提倡, 而以教育为根本。”
辛亥革命后, 蔡元培提出, 教育要“顺应时势, 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1917年, 蔡元培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中指出, “当满清政府未推倒时, 自以革命为精神。然于普通之课程, 仍力求完备。此犹家人一面为病者求医, 一面于日常家事, 仍不能不顾也。至民国成立, 改革之目的已达, 如病已愈, 不再有死亡之忧。则欲副爱国之名称, 其精神不在提倡革命, 而在养成完全之人格。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 欲国家之隆盛, 非但不可得, 且有衰亡之虑焉。造成完全人格, 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 真所谓爱国矣。完全人格, 男女一也。”
总之, 蔡元培以教育救国为根基, 以兴邦育人为良策, 虽曾有“教育万能”之错误认识, 然其始终坚持从教育着手, 去改造社会, 深信只有“养成健全人格, 提倡共和精神”, 才能“救我们贫弱的国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蔡元培勇于改革, 开拓创新, 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同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 先后废除“忠君”和“尊孔”等条文, 提倡德、智、体、美和世界观教育, “五育”并举, 培育了无数的爱国青年。可以说, 以爱国为核心, 以启民智、新民德、救中国为己任的德育思想和育人精神贯穿了蔡元培教育实践的始终。
二传统文化的滋养
蔡元培是受传统文化浸染的饱学硕儒, 虽然他大胆改革, 锐意创新, 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学术思想和德育理念, 但是他的血脉里一直跳动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因子。蔡元培对传统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弘扬最鲜明之处, 就是对传统德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中, 蔡元培开篇就谈到写此书的意义, 他说:“人之生也, 不能无所为, 而为其所当为者, 是谓道德。道德者, 非可以猝然而袭取也, 必也有理想, 有方法。修身一科, 即所以示其方法者也。”[9]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 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没有“根本”, 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个根本就是修身,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因此, 深受儒学影响的蔡元培非常重视修身之道, 他认为“夫事必有序, 道德之条目, 其为吾人所当为者同, 而所以行之之方法, 则不能无先后。其所谓先务者, 修己之道是已”, “夫道德之方面, 虽各各不同, 而行之则在己。知之而不行, 犹不知也;知其当行矣, 而未有所以行此之素养, 犹不能行也。怀邪心者, 无以行正义;贪私利者, 无以图公益。未有自欺而能忠于人, 自侮而能敬于人者。故道德之教, 虽统各方面以为言, 而其本则在乎修己。”[10]“修己”是道德之教的前提,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德育的核心。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是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而人作为道德存在物, 要想发挥和实现道德功能, 必须拥有合理的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 即社会舆论, 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蔡元培也深知此律, 尤其是在内心信念方面, 他把中庸之道提高到内心信念的层面进行论述, 并且认为是“伦理界不祧之宗”。他说:“理论实践, 无在而不用折衷主义:推本性道, 以励志士, 先制恒产, 乃教凡民, 此折衷于动机论与功利论之间者也。……人民之道德, 禀承于政府, 而政府之变置, 则又标准于民心, 此折衷于政府人民之间者也。……然周之季世, 吾族承唐虞以来二千年之进化, 而凝结以为社会心理者, 实以此种观念为大多数。此其学说所以虽小挫于秦, 而自汉以后, 卒为吾族伦理界不祧之宗, 以至于今日也。”[11]即使在民主共和时代, 蔡元培也认为中庸之道具有普遍适用性, 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他曾用中庸之道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认为“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 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 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例如持国家主义的往往反对大同;持世界主义的, 又往往蔑视国界, 这是两端的见解;而孙氏的民族主义, 既谋本民族的独立。又谋各民族的平等, 是为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折中。”[12]他之所以重视中庸之道, 主要原因在于他视中庸之道为中国的民族性, 是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根源。“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文化交融理念就是中庸之道的理论运用。
道德是蔡元培思想的根本目的和终极关怀, 同其他近代知识分子一样, 道德在蔡元培那里不仅仅是行为规范, 他更将道德视为人格完善和人性升华的路径和标识。但是蔡元培不像严复等近代知识分子, 只强调公德而忽视私德, 认为只有公德才能有助于国家的富强。在中国, 传统道德大多属于公德的范畴, 因此, 传统道德被认作为社会进步的障碍而成为众矢之的。其实“道德之为道德, 就在于它有一种‘绝对命令’式的约束力, 这种约束力根源于人的良知或实践理性。”[13]蔡元培认为,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仅与公德有关系, 更与私德关系重大, 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 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社会道德状况的好坏。因此, 蔡元培认为私德与公德同样重要, 二者不可偏废。他说:“今人恒言, 西方尚公德, 而东方尚私德;又以为能尽公德, 私德之出入不足措意, 是误会也。吾人既为社会之一分子, 分子之腐败, 不能无影响于全体。”[14]因此, 要完善人格, 必须通过教育, 而“德育实为人格之本”。但是, 蔡元培所提倡的道德并非纯粹的传统道德, 他清楚地知道传统道德缺点和不足之处:“我国伦理之说, 萌芽于契之五教。自周以来, 儒者尤尽力发挥之。顾大率详于个人与个人交涉之私德, 而国家伦理阙焉。法家之言, 则又偏重国家主义, 而蔑视个人权利。”[15]虽然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但是在对待西方文化时, 他主张要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 形成民族特色, 而不能“为其同化”。
三西学的熏陶与借鉴
蔡元培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 愤然离京南下, 放弃仕途, 献身教育事业。先后创办了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 组织中国教育会, 创立光复会, 主持同盟会上海分会, 在国内参与反清的各种革命活动, 可以说, 蔡元培的名字与当时的民主启蒙运动是紧密相连的。但是蔡元培“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 也表现了他的弱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于轻视群众, 过分看重了个人的作用, 将自己和所谓‘群氓’对立起来, 不愿意在群众中作艰苦的工作, 对革命怀有急躁冒进情绪, 因此, 很容易在革命方法上接受民粹派的影响, 企图用个人恐怖去代替群众的革命的发动。”[16]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处于低潮, 革命队伍出现分裂, 蔡元培感到“所图皆不成, 意疲倦”, 于1908年迁居德国莱比锡。
蔡元培在莱比锡大学共学习三年, 先后研习哲学、文学、文明史、人类学等课程, 正是在德国的这段时间, 蔡元培编著了《中学修身教科书》, 《中国伦理学史》, 并翻译了《伦理学原理》一书, 他以康德哲学作为自己哲学的框架, 吸收了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伯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 但是他反对尼采的强权主义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也不赞同社会达尔文主义。由于蔡元培博采众长, 涉猎广泛, 在此, 笔者简要阐述克鲁泡特金互助论思想对蔡元培的影响。
兼容并包的文化交融思想是蔡元培社会进步理论的基础, 也是其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梁启超、严复为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所启发, 认为社会以残酷的生存竞争为特征时, 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进入了蔡元培的视界, 后者否认进化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战争来实现的逻辑前提, 宣称:和谐与合作, 才是人类自然生活的本质特征。蔡元培坚守了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 认为互助合作不仅发生在特定的团体之间, 也发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 社会的进步不是通过单一的自然选择的淘汰方式完成, 而是通过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交流过程实现的, 在这个文化交流过程中, 也有淘汰现象发生, 淘汰的是陈旧的观念和准则, 究其原因是:“只有那些将自己与外界团体的所有接触顽固地隔绝开来的社会才会真正地被淘汰。”蔡元培在《黑暗与光明的消长》一篇文章中, 用互助论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并称为“是黑暗的强权论消灭, 光明的互助论发展”。他说“从达尔文等发明生物进化论后, 就演出两种主义:一是说生物的进化, 全侍互竟, 弱的竟不过, 就被淘汰了, 凡是存的, 都是强的。所以世界只有强权, 没有公理。一是说生物的进化, 全侍互助, 无论怎么强, 要是孤立了, 没有不失败的。……此次大战, 德国是强权论代表。协约国, 互相协商, 抵抗德国, 是互助论的代表。德国失败了。协约国胜利了。此后人人都信仰互助论, 排斥强权论了。”[17]可见, 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正是蔡元培德育思想的源头之一。蔡元培多次留学国外, 他比同时代的学者对西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因此, 后人评价他“一方面接受了固有的文化遗产, 一方面又吸收19世纪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和互助论的新思想, 加以发扬光大, 这样才成了中国近代思想界的火炬。”[18]
理想与现实的张力 篇2
叶澜,1941年12月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位以深厚的思想和广泛的实验影响了当代教育界的著名教育学家、教育家。
1994年,在教育学术领域已功成名就的叶澜,怀抱着对教育的理想、对生命的敬畏,带着她的实验团队,毅然走出象牙塔,直面基础教育学校、课堂教学变革实践,以激情、睿智和勤勉,开创和引领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和‚新基础教育‛实验。
经过近20年的不懈探索,‚新基础教育‛实验从上海推广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几百所中小学校,获得了巨大的成果。‚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蓬勃生机。而这一切力除传统旧习的变革,都为了孕育完整美丽的生命。‛ 这是叶澜对‚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概括。
在躬身实践的同时,叶澜还笔耕不辍,出版专著《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
‚新基础教育‛研究发展性阶段结题报告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时,叶澜发表了一段‚获奖感言‛,也许正好是她几十年学术事业的总结:‚在我的教育学研究生涯中,最能打动我的两个字是‘生命’,最让我感到力量的词是‘实践’。教育学说是研究造就人生命自觉的教育实践的学问,是一个充满希望、为了希望、创生希望的学问。我愿为研究如何让人间每一朵生命之花绽放出自己独特灿烂的学问而努力终生,并与所有的同行者共享生命成长的尊严与欢乐,共享教育学研究特有的丰富与魅力。‛
已过古稀之年的叶澜,依然活跃在学校、课堂一线听课、评课、研讨,正是用她的生命〃实践,架起了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人物印象·——
教育就是生命的成全
——感受叶澜老师的思想人格魅力
文·刘德华
我成为叶老师的博士生带有运气的成份,感谢命运的恩赐,更感激叶老师引领我走向学术之路。三年博士生的生活以及毕业后师生之间的交往,让我有机会全方位感受叶老师思想的魅力和人格的光辉。
叶老师一直倡导教育对生命的关怀和重视,主张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在我看来,教育就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激活。叶老师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影响着、激励着身边的人。
激情与理性交融的学术魅力
每次上叶老师的课,或者跟她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考察活动,总能看到她精力充沛的身影,听到激情洋溢的话语。叶老师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追求学术的激情深深感染着我们。叶老师给我们上教育研究方法课,人数比较多,我记得她从来没有坐着。在学术会议上,叶老师的话语总是铿锵有力,眼神熠熠闪光,有时伴随着手势,很快就能把在座人员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进入思考的状态。这让听众根本感觉不到叶老师的真实年龄。
记得一次在叶老师家里,谈到中央发布的文件,叶老师讲到“民族复兴”时声调特别激昂。还有一次谈及一个电视画面,大人批评小孩子不懂,而小孩子反驳大人说:“你才不懂呢!”说这话时,叶老师的话很像小孩子的声音,学得惟妙惟肖,在座的研究生都感到十分惊奇和兴奋。
叶老师的学术激情有时也表现在对学术界某些不良现象的愤慨上。有次谈到教育学界有的学者自己都不承认教育学科的独立地位,对教育学是否是一门学科表示质疑。叶老师表示极端的愤怒。在她看来,这是对教育学学科表示轻慢的言论,是自我作贱,外界不理解教育学科的地位情有可原,而教育学界内部自己作贱则不可原谅。
叶老师针对现实中的教育问题与现象,能够加以合理评析,对自己的观点能够加以周密的论证。最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语言表达深入浅出,以情感与理性的双重力量影响着读者,所以她的文章不仅教育理论工作者喜欢看,而且一线教师也非常喜爱看。叶老师发表在《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通俗易懂,但是思想内涵十分深刻。这篇文章敏锐地发现了素质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即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深化的问题,认为课堂教学的综合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思考如何改革的问题。文章提出,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叶老师的学术魅力也反映在她与别人的对话特点之中。认可与超越是叶老师对话的特点。她善于理解对方话语里暗含的思想,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在的局限性和不足,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诠释和论证。
有次学术研讨会,一位著名的学者提到思想交流与物质交流的差别,叶老师极为认同。那位学者说,贸易就是物质交换,但是物质交换不会增加物质,如果两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然而如果每个人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叶老师在认可这个观点的同时,还强调,如果两种思想在交流时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可能会生成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思想,那么交流之后,每个人就不止两种思想了,可能有三种思想或者更多的思想。
行走在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的三维空间 教育研究需要理解和处理好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这一复杂动态的三角关系,叶老师在这个方面的思考和努力很值得关注和效仿。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但是不能把理论衍变为操作说明书。教育实践要贯彻执行教育政策,但是不能机械地照搬条文。
曾经有个时期,教育学变成了对政策的注解,导致有的学者对此产生反感,不关心政策,或对政策产生误解,或对政策简单地加以指责。叶老师认为,用教育研究去注解教育政策是错误的,但是忽视或者否认教育政策的作用也是错误的,教育研究者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叶老师就经常关注党和国家重要的教育政策,及时学习,深度理解。
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叶老师的观点超越了用理论指导实践或者实践也要联系理论的层面。她认为,实践研究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和创造本身就具有产生和滋养新理论的作用,新基础教育实验使理论与实践在变革性研究过程中共生共荣。通过创建“研究—实践共同体”,打破理论与实践僵硬的外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
打开国际视野,不仅从中国看世界,而且从世界看中国
叶老师有一种始终不渝的梦想,就是为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发出我们中国的声音。叶老师早在1982年就到南斯拉夫访学,很早就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学思维刻板、结论简单,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学中没有真实的‘人’,或者说只有‘片面’的人而没有‘完整’的人,只研究如何教人认识外部世界,而忘记了最重要的另一半,就是如何使人学会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叶老师受当代哲学的启示,认为教育学研究要回到原点——生命去思考。对学生鲜活生命的尊重,对教育活动中人的重视,既体现在她的生命·实践教育理论中,也体现在新基础教育的实验与研究里。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课堂教学没有美国课堂教学的自由和散漫,课堂上的师生生活充满智慧和激情,鲜活的生命在涌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潜力得到开发。
她的很多文章、专著和发言都显示出她的国际视野。正是由于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叶老师很支持学生出国。2003年我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叶老师于百忙之中为我写了推荐信。我的申请后来非常幸运地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批准,没有叶老师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理解世俗同时超越世俗,理解名利同时淡泊名利
叶老师经常教导学生,关键是要认真做事,把事情做好,作为一名学者,不要看重名利,要脚踏实地把学术研究工作做好,到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去研究真实的教育问题,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教育研究如果对师生、对教育、对社会有良好的影响和效果,那有何必在乎名利呢,何必刻意去追求名利呢?
叶老师说:“对于一个立志于学术的人而言,学问的深浅厚薄只是其成才的一个方面,如何成就一种学者的人格,则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我希望所有立志于以教育学研究为业的后来者,都能在对学术的追求过程中,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具有阳光心态和内在力量的人。学问不应成为一种满足个人功名利禄的工具,做学问的目的在于成事成人,同时以学问来滋润人生。”叶老师与对学生的要求还在于一个“真”字,要用真心做事,以真心待人,一句话,要有真情投入,用心的体悟去言说、思考,更要去行动。“做教育学的学问,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而且要起而行道, ‘论’是为了更好地‘行’, ‘行’会产生更好的‘论’。学术既要有智慧,又要下苦工夫,学者不要靠虚张声势来抬高自己,而要平调、实调,始终保持一份清醒。为此要立大志,不是立小志。” 叶老师很反感对研究工作采取虎头蛇尾的做法,提倡扎扎实实地研究教育场景中蕴含的真实问题,鼓励研究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师生的生活世界。在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之前,对自己的研究不要虚张声势,不要让媒体报道。
叶老师的新基础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教育界内外的认可,时常有媒体人士希望采访。但是叶老师对媒体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也许她担心媒体报道的视角、思路和话语与学术研究不一样,也许担心媒体人士误解了自己的思想,也许不愿意让媒体宣传造势。不管出于什么样的担心,叶老师这种淡泊名利、超越世俗的心态受到学生和学界的认可。
叶老师对自己的学术事业有着强烈的感情和执着的坚定,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她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她的思想理论也随着学术文章的发表和学术专著的出版传播得越来越广,越来越远,得到了教育学界内外的认同和赞赏,但是她从不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耀眼的光芒之中。她常说:“教育就是使别人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事业。”她总是不断地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与生命赛跑,成全他人,也成全自己。(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他救还是自救
——谈教育改革中的两种思维
文·赵福楼
一位调任的校长说起他的梦想。他说:“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他娓娓道来,给予我的就如一道梦幻般的彩虹。他读过金融的博士,对于经济不外道;又是资深校长,于是他梦里的学校可以用经济润滑,延揽最优秀的老师,实践梦想的事业。
他设计的未来学校,注定与现实不同。但他说:“一个梦想罢了。没有支持的条件,这个梦在心里,在嘴里,是不会演变为现实的。”
都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是我们想不到,未必好校长都有条件让梦想圆满。
事情也是巧合。同一天下午,去一地。同车与人谈及孩子上学的事。有人说,自己的孩子读天津本地一所顶尖中学。孩子的数学老师学术素养差一点,学生有问题不能解答,就把问题挂在黑板上,向学生征询答案。但是就这么一位老师,他的教学成绩始终是本校最好的。
我颇感疑惑,按照目前我们接受的逻辑,只有好教师才能教出好学生,一个不被学生认可的教师反而把学生教出他人不及的成绩,这是为什么?答曰,学生都知道这个老师不行,不能依靠,学好本学科只能依靠自己。他的学生成绩好,恰恰是破除了教师迷信。
而我与这所学校的一位校长很熟,他过去与我说,本校教学有特殊性。因为学生是择优而来,学习能力很强,教师都觉得这里的讲台不好站。若学科素养有欠缺,经不起学生质疑,则会被学生赶下台来。正因为有这份压力,本校老师不太讲究怎么教,而专注于教什么的研究,努力在教学内容的宽广和深刻程度上不断树立个人权威性。所以,他说,本校课堂教师善讲,一言堂比较多。这是由本校特殊需要造成的。我接受校长的解释。
显然,上述这所学校另外的例子,颠覆了校长的解释。由此,我想,也许,我、校长和本校老师对于学生学习需求做了误读,我们的基本判断可能并不准确。一个优质生源的学校或许更加具备条件,教师少教一些,让学生多学一点。
同理,在薄弱学校,也有人解释道,本校学生学风差,学生自主意识差,自主学习不可能做得到,非要老师去讲,也许可以塞给他一些知识。这个认识也未必是正确的。因为,在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起步阶段,学生整体素质也是偏于薄弱,似乎也是非讲不学的,而他们的教学实践则表明,若他们少教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度起来,其学习效益则是具有超越特点的。
在教育管理上,本于延续习惯,或者叫框架思维,总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模式或经验,要别人服从,于是一切就顺畅了,问题即全部解决了。这种救世主认识其实把管理摆在一个无比尴尬的地位。你约束了所有的个性思考,缺乏创造性的思维,每一个人都甘于等待发号施令,在被动中以服从为追求,自然限制了个体能量的释放。
由此,一个有梦想的校长陷入无奈的境地,最终破灭了心里圆满教育的思想。而那些带有梦想的学生,岂不也是被善意的老师剥夺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而成为甘于被命运左右的人。自然也包括,在如此生态环境里的教师,每一天都等着谁来给你一个教学统一模式,只要按照规定进行教学,教学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
学生少了创造力,教师少了积极思维,而校长破灭了梦想,这一切的源头在哪里?难道不值得思考吗?
在教育危机到来的时候,我们普遍接受这个认识,即非要改革才有出路。是自救还是他救,这个判断将会决定教育的未来。
包办一切,未必是出路。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奥运与教育的断想
文·王旭明
中国体育理应与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加飞跃地发展
2009年,中国小将张琳在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金牌,并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令人振奋。如同刘翔110米跨栏破世界纪录、姚明跻身美国篮坛一样,人们沉浸在激动、喜悦与兴奋之中,却少有人沉下心来,做一番静静的思索。
就在此前,全国运动会男足赛场上,人们清晰地看到这样一组镜头:一名替补队员辱骂裁判被红牌罚下,一名场上球员背后踢人被红牌罚下,又一名场上队员恶意踢倒对手被红牌罚下。赛后,一群球员对裁判围追堵截,最后一个穿8号球衣者突出重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躲之不及的裁判,将其掀翻在地。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真实地在发生在全运会赛场上。7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对该代表团的处罚决定和通报批评。当然是官方语言,当然是准确用语。然而,它在我静静的思索中又加上了一层沉甸甸的内容。
想一想好笑又可气,对对方球员连踢带打,甚至将裁判掀翻,似乎是孩子般的举动,却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没什么道理可讲,也讲不出什么道理,该说些什么呢?再想一想,我们国家几乎所有获奖运动员,我最担心的是他们获奖后的感言和面对镜头的尴尬。几乎除了感谢以外,没有其他表达。还有运动员们的举止、风度和面对公众的一言一行都好像缺点什么似的。缺什么呢? 退一步说,单论体育成绩。不错,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50多块金牌,但把这50多块平摊到13亿人身上,其培养成本、培养方法和付出的代价也值得深思。我们的举国体制打造了一批优秀运动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独特作用,扬了国威,聚了人气,但这种培养模式是不是要永远继续下去?为什么我们的运动员,尤其是尖子运动员普遍运动寿命短?为什么我们的运动员退役后很多人找不到位置?
摆脱这些困境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坚定不移地、实实在在地走教育和体育相结合的道路。之所以说坚定不移,是因为还普遍存在着选拔运动员只重视比赛成绩不重视其他,是因为教体结合虽然已提多年,但在实际工作当中,总是摇摆着,甚至根本不到位。之所以说实实在在,是因为还缺少或者说很缺少教体结合的扎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更少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典型。再不要将几岁的孩子单纯地放到体校中进行强化训练了,再不要对运动员的培养只注重比赛成绩而不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再不要对冠军们无节制的拔高和充满夸张的渲染了!在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的体育状况是这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反之,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体育水平。寓体育于教育中,寓竞赛于教学中,寓健康于成长中,寓快乐于学习中,这应当是教体结合之深邃而完美的内涵。中国的经济已经飞速发展,中国的体育理应与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加飞跃地发展。如是,我们将走出千百万个刘翔和姚明,我们将告别体育场上的粗野、低级和野蛮!
我坚信,教体结合之树必将结出丰硕、健康而美好的运动之果。用欣赏艺术的态度看奥运
我主持过的电视节目《问教》有一期讨论的是高雅艺术进校园这一国家政策。场上嘉宾讨论十分热闹,你争我论,我这当主持人的几次插话都没机会。争论焦点之一是有没有高雅艺术这个词。有嘉宾说这是一个最令人尴尬的词汇,应当从汉语中剔除,我马上激烈反对。“高雅”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一个多么让人神往的境界,怎可就此消除?讨论后,大家形成共识:有高雅艺术和庸俗艺术之别,如同做人有高雅与庸俗之别。真正理解高雅艺术的人,当然应当是高雅的人。高雅不仅是艺术称谓,也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人生的一层境界。
由此我想到了即将到来的伦敦奥运会。
奥运体育比赛,当然看的是谁赢谁输,看的是你争我夺,评的是为什么赢、为什么输。然而,高雅的人看你争我夺,分析为什么输赢,心态与结论截然不同,甚而提升了美好人性。
2008年奥运会,我们看到四年前倒霉的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又一次“霉”开二度,意外失手,这是多么不幸与糟糕!但我们看到的是埃蒙斯没有走到已经飞奔来的妻子身边,而是首先带着笑容拥抱了冠军邱健。当值裁判感言:如果奥运会有并列冠军,应该属于埃蒙斯,他是人格与气质的胜利者。比赛中我们常常看到运动员获奖后表现出来的真切而自然的亲情流露,有的拥吻丈夫或妻子,有的把第一束鲜花献给父母。最令人感动的是2008年奥运会110米栏预赛刘翔因伤退场后,教练孙海平泪洒发布会现场,以及无数网民知道事情内幕后,对刘翔的寄语:“刘翔挺住,国人不哭”“刘翔,好好养伤”“刘翔依然是英雄”!这些都是难忘而深刻的高雅!就如同人们欣赏贝多芬的“命运”“英雄”与“田园”,欣赏莫扎特的小步舞曲与四十一交响曲,欣赏德沃夏克的“新大陆”或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等。总之,高雅艺术与竞技体育是如此完美结合!
当然,高雅绝不单单是对失利者的廉价的同情与包容。
说到底,奥运就是一场又一场体育比赛的大聚会,从中每个参赛者展现的,每个观赏者提升的精神感受才是最主要的,最值得的,也是最高尚的。今年奥运会,刘翔将代表中国出现在伦敦的田径赛场,我们期待他通过比赛完成对自我的超越,弥补四年前北京奥运会上的遗憾。
“坏孩子”奥运冠军需要唤醒
2010年初,在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王濛夺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金牌背后蕴涵的教育哲理尤其觉得需要深思。
王濛是当之无愧的奥运英雄,无数光环已经在她身上闪现,这一点和许多英雄成长的境遇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我们知道了王濛在她的成长中有着并不完美的经历。想想四年前,王濛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走出,曾经“劣迹斑斑”:在都灵冬奥会,她称夺冠是为某队友“报仇”;她甚至在赛场上口出狂言指责教练:“这是什么战术啊,什么都没有,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再在国家队了,还是回到省队比较好!”;她还在全运会上因不满裁判而怒摔冰鞋等等。这些“劣迹”与英雄的称号似乎那么不合,却真真切切发生在王濛身上。王濛这个英雄恰恰因此而可爱,因此而真实。
多年来,我们树立了不少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但始终摆脱不掉“高大全”式的影子,在这些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身上几乎看不到喜怒哀乐、痛苦忧愁,就更甭说缺点毛病了。但这些“无缺点”的英雄因此失去了灵动,失去了血肉,也失去了令千万人信服的理由。王濛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英雄也是凡人,她的成长一定是经历了由低到高、由不完美到完美的过程。把这一过程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给人们,远比只说英雄在高处的说服力要强得多。
王濛的成就还充分说明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是成就成功人生的重要保证。王濛个性突出,泼辣直率,如果用几年前她的表现概括的话,可以用“坏孩子”形容。这样的“坏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更是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坏孩子”是一棒子打死,还是按照教育规律循循善诱、步步引导,是教育思想有无和高低的重要标志。从某个方面讲,我们的创新人才之所以贫乏,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把这样或那样的“坏孩子”挤兑出了成才的行列,而恰恰是在这些“坏孩子”身上,隐藏着创新与突破的萌芽,闪现着与众不同的夺目光彩,王濛就是这样。在这里,教师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应该特别感谢王濛的教练李琰,她在王濛赛后口出狂言甚至都不与她击掌的情况下,不计前嫌。既坚持自己的执教思路,把慈母般的关爱和严格的训练结合起来,以宽严相济的“两手”不断造就王濛,最后促其成功。这正是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品格的巨大魅力,也是因材施教思想具体而生动的体现。这从赛后王濛与李琰相拥、王濛跪在冰面向教练磕头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
令人遗憾的是,去年王濛因为打架事件被开除出了国家队。然而,我想说的是,任何成功人士身上都有缺点甚至错误,教育就是要在这扶正祛邪中发挥出它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包括老师和家长、领导和教练都有着自己一份沉甸甸的教育之责。我期待着发生在“坏孩子”身上的唤醒。
让陈一冰似的怒吼少一些
2011年3月,体操选手陈一冰获得了体操世界杯法国站的冠军,夺冠后小伙子喜中带怨、怨中带怒的在微博中说:“告诉你们这些嫉妒和害怕中国强大起来、不怀好意的人们,今天就让我这个中国小子来让你们看看,什么是中国体操,什么是五星红旗,什么是义勇军进行曲,什么是中华儿女!”多可爱的孩子啊!天真、稚气又不乏直率,可赞、可敬!
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感到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了点什么呢?考虑到当下中国体操“年龄门”“裁判门”的背景,我以为缺少了点智慧、理性和觉悟,具体地说,比如体育不是政治,比如这方面的优点顶替不了那方面的缺点,比如面对体育竞赛竞争心态的平和。
体育是什么?我非体育专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我至少知道体育不是什么,至少体育不是政治,不能拿爱国、爱党、爱人民等这些政治术语去简单套用。体育竞赛有胜负,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字——玩。高度再提高一点就是——强身健体,充沛精神。到此也就打住了,万不可再往高处升华,让体育承受不能承受的重量。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国家的特殊背景,体育和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有些扭曲。让运动员、教练背负着为党、为国家争光的重任,在特殊时期,这样的做法是有一定意义的。如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女排五连冠对振奋刚刚迎来改革开放的中国人的士气有着很大作用,但在当下,作为一种常态发展的社会,体育就是体育,体育应当回归体育自身。
陈一冰是可爱的。这些80后的孩子,耳濡目染许多老一代政治和体育关系的理念,因此不能责怪他们,应该责怪的倒是大人们、教练们、搞体育研究和搞教育工作的人们。在今天,在和谐社会、法治社会和全球化的当下应该给孩子们灌输什么样的思想,让他们树立什么样的体育观,是不是把我们在特殊时期采用的理念和办法在非特殊时期一以贯之地使用呢?有一位网友告诉我,体育是人与人交流的表达方式,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说得多好啊!问题是,这样的理念是不是已在所有执教者和为官者脑中,能不能渗透到孩子们的心坎上。其实,陈一冰的怒吼对教育的启迪还远不止于此。比如他对赛后进行的尿检很反感,“预赛就查我?找茬!我们中国体操队干干净净,从来没有出过问题!不要嫉妒中国的强大!”我们理智地想一想,在中国足球黑球黑哨黑足协主席之后、在中国篮球打架不断、在中国尿检不少运动员呈阳性被禁赛不止,包括不久前发生在体操队身上的“年龄门”和“体操门”的情况下,国际上对我国运动员包括我国体育多多少少存在的不信任不是很正常吗?我们当然应该教育自己的运动员要摆出的姿态绝对不是赌气、发脾气和嘟嘟囔囔,而是让运动员以轻松的心态让事实说话。可是,我们的教练员做到了吗?
再比如,我们绝大部分运动员是优秀的,绝大部分体育项目是健康的,但绝对不能说因为这些优秀和健康就能取代那些不优秀和不健康,这是逻辑常识。一个优秀运动员应该具备这样的理性思考和符合逻辑的判断能力,显然我们不少优秀运动员在这方面也相当缺乏。这一切看似是运动员的问题,看似是体育的问题,折射出来的却是教育的问题。
说到教育,有人一定会说就是学校没教育好。此话对但是不全对。说对是因为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老师和教练对运动员都应该有教育之责。说不全对,是因为仅仅靠学校的教育是很难完成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的。教育除学校教育之外,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终身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等。
在日本大地震中,人们感受最强烈的,是日本人在地震中显露出来的国民教育水平。比如在危机时的国民秩序,一切都有条不紊:灾民在撤离的时候,保持着车距,没有一辆车强占逆行车道;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没有出现哄抢的局面,每个人只卖几瓶水,把食物留给更多人;在楼梯休息的时候,把中间的过道留出来;还有大家在广场避难时,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无一片垃圾等等,这一切都显示了全民灾难教育的有效成果。还比如,我们看到的地震报道,没有日本记者虚张声势的采访和有意放大灾情,也没有在受害者家属痛苦万分时对他们的强行采访,这种记者的操守,不也是国民教育的结果吗?很显然,所有这一切有赖于学校教育,又非学校教育能独自承担。这个例子说明,我们的体育,特别是体育人才培养要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切不可再一味地搞金牌战略,更不能干那些为了金牌丢人现眼的事儿了。
陈一冰怒吼对教育启迪是多方面的,是一个值得广泛讨论的非常有意义的话题。我要明确表达的是,陈一冰和我国许多优秀选手一样可敬可赞,但对于全社会来说,对于体育工作者和教育者来说,绝对不能停留在“赞”和“敬”的层面上,只有科学引导孩子们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运动员在成绩之外得到更多提升,也因此才能缩短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距离。
今年的伦敦奥运赛场,我依旧期待着为陈一冰叫好,也期待他能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作者系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义亭镇中 周康(2014-04-23 15:42:07)转载▼ 标签: 分类: 工作室之成员读书笔记
人生
不应该
义亭镇
周康
心来
教育
好久没有静静地坐下来认真地看过一本书了„„平时上班时没认真看过一本专著也许是因为现在的教学工作忙;好不容易放暑假了,也找不到充足的时间来坐下来好好地看一本书,因为总想着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脑力高压与思想高负担,好不容易有个时间能够补充睡眠,放松心情。因此总是习惯着把很多东西都放一边,好好“休息”。
想一想,要不是规定要看《教育常识》这本书,今年的暑假可能又在“休息”与“娱乐”中度过了„„
为了进步,为了“完成任务”,这个暑假,我特地安排出十天,专门用于研读《教育常识》一书。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是以“任务逼迫”式要求自己的(因为相对与枯燥的教育专著来说,本人还是喜欢读小说)。
不过说来也怪!当翻开书本(代序)的第一页,书中提到:
——‘ 在人类生活中,教育无所不在,教育者也随处可见。凡是试图促进他人的生长和发展、改编和提升的人,都是教育者 ’。
——‘ 有资格称为“教师“的人,不知识学校中以教书育人为业的人,也包括家长、各行各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培训者,他们虽无教师之名,行的却是教师之实 ‘
看到这几行话语,我瞬间觉得太有同感了,顿时我的“任务式“的读书减轻了很多,也许这本书不同与其它的那些枯燥乏味的教育专著,也许这本书对准了我的胃口,顿时感觉对此书产生了些许兴趣。
而事实亦如此,读着读着,自己越发地喜欢上了这本书,有的时候我会一边在电脑上播放着“高山流水”的古筝曲,一边伏在床边阅读这本著作,竟有种“参禅悟道”的感觉„„自己也会时不时地对书本里的一些片段或故事产生共鸣并引发些许感悟。
如书中提到的“对人的理解和认识,是教育常识得以产生的根源”,“就爱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不懂得人,就不懂教育”„„自我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看来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单单要研读教材,更要研读学生!书本P4-P6提到的关于“人的独特性”更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书本P8-P9提到的“事可以成,人永远未成”“谁未成的可能性越多,谁的未来世界就越广阔越丰富,前途就越远大”要求我们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永远做一个“未成”的人。
书本P12提到的“教育,不是替代学生选择、替代学生思考,而是赋予学生选择和思考的能力”要求我们在平时应教会学生剧本对活着本身进行反思的遗失与能力,做到真正的“活着”。
书本P14-18提到的“儿童的生长需要自由节律”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切忌“拔苗助长”!书本P22提到“未经自己口中表达过的知识,是不容易被记住的知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让一个人记住某种知识或理论的最佳方式,不是别人在他耳边不停地讲,而是让他自己当众去讲。”突出了我们英语教学中“记住、背牢的都不是你的,只有讲出来,写出来才真正是你的。”平时上课中,我们文科教师更应该把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讲”,让他们“演”。
书本P26-P28提到的“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提醒了我不应该纯纯粹粹“把知识交给学生”,而应该“唤醒他们对知识的热爱”!
书本P37-P40关于“教育立场即学生立场”要求我们教育方式不应该一成不变,课堂教学不应按事先备好的“教案”照搬照抄,而一切应以“学生”为出发点,适时应变!
书本P41-P48告诉了我,做为一名教师更需要有悲悯与耐心,切忌浮躁,要有孜孜不倦的教诲思想和等待部分学生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耐心!
书本P49-P53中讲到的“教育是衡量好社会的尺度”,特别是看了关于“核事故后的日本人民的从容”,再想想当时我们的“盐荒子孙”,我顿时觉得我们国人素质还应大幅度提高,我们教师的任务还很繁重。
书本P61-P66所提的“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一块是我印象最深的,它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
书本P67-P71中讲到的“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让我因为“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工作难找”而引发的对教育的疑惑与偏见悄然散去。
书本P72-P75中“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提到的关于“替孩子选择道路,还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道路”让我对自己以后培养孩子的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书本P76-P79中让我明白作为老师应具有一颗“宽大、审慎和温暖的心”,有的时候一味地批评学生的错误,还不如用宽容和温暖的心来感化。书本P88-P90提出了对教师的“转化”能力的要求。
书本P99中提到的关于“能够留存于生命中的知识和学问,大抵是两类:我有兴趣和我正在运用的。”这点我甚是同感。想想以前学过的那些知识,很多因为自己生活中不应用而忘记了。
书本P116中提到的“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让我懂得老师教授的不应只是知识,更应教会学生如何“为人”。
P122中的“读透学生”,P131中的“把儿童当儿童”让我明白教育应遵循“万物生长规律”。P140中的内容则应征了我当初的想法“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作”,那些所谓的“学习快乐”是很少存在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在以后的艰苦学习中“体会快乐”却可以成为我的课题。
P148关于“师德”的一段话则道出了我们当代老师的心酸与苦楚,如何品味这些“心酸”与享受这些“苦楚”书中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
P162“教师一句话,影响人一生”以及中间举的美国纽约州的州长故事,让我明白虽然班级中也有些“品质”恶劣的学生,但其实我们都可以换种方式让他们成才!
P189中提到的“泰坦尼克号”上所展现的“绅士风度”让我觉得有愧,不知道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中国,我们的国人会怎么做?我,会怎么做?会牺牲自己拯救他人吗?
P193中提到的韩国学生和越南学生,让我明白启示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或提问,或阅读,或思考,或练习。而不是一味地记与背。P202中关于“什么是好课”提出了一针见血的见解,感悟颇多。
而后的书中则提到了很多关于当前如火如荼进行的“小组合作”的见解,让我明白了原来“小组合作”还可以这么搞!
最后,书本提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解读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进入“生命自觉”的境界。
经过整整十天的“闭关参禅”之后,确实学习了很多,也颇有“悟到”。相信通过此书的阅读,能让我更好地掌握“教育常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人生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之效!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篇3
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时间把理想主义的彩色外套剥去了,只留下了灰色的内衣。”我理解,托翁所言的“时间”,实为复杂和残酷的现实,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规范缺失的现实。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认为,“愿景和价值观加起来叫理想……理想是墙上的美女,现实是炕上的媳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生动而幽默地道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甚至隔阂。
然而,理想之于人生的价值毋庸置疑,即使现实与理想相去甚远,心中也一定要有理想的位置,挫折和艰难可以看作是理想实现过程中的体验,是对自己能力的挑战。
无法实现的理想未必不是好理想。然而,理想作为在预设的状态下推理出的完美结局,与在实际环境中演化出来的、必须面对的现实相比对,不如意者八九分;特别是,在这个动荡和充满变数的世界里,鲜有人能未卜先知,预设条件随时可变,现实世界永远是不完美的,让现实接近理想的唯一通途是自身的应变力和驾驭力。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可以无穷大,如果畏惧现实而放弃理想;也可以不断缩小,如果确定了恰当理想,并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驾驭力,适应或改变环境,就可以接近甚至实现理想。
决定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哪些因素?首先,个人的认知和领导力,包括对自我和环境的认知及人生或事业的定位,如人生目标明确、头脑清醒、认识客观,就会树立恰当理想,未来的现实就会距离理想较近;其次,自身驾驭力或管理能力,如果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有较强的驾驭力和管理能力做支撑,则会大大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再次,环境的复杂和多变性,友好的环境自然利于理想的实现。
认知、领导力和驾驭力是可以自我调整的。确立更现实的理想,或从小的理想逐步过渡到大的理想,就为自身架设了可通往理想的桥梁;不断学习、磨练、提升,走稳每一步,也容易到达彼岸。理想萌发自人的心底,经过深思熟虑,应经得起时间的流逝,道路的坎坷,是风云多变环境下人生的指路明灯,只要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就可大大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铁塔公司”的理想与现实 篇4
游戏规则尚未明确
此次铁塔公司的成立是由国家牵头、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出资成立的。从股权比例来看, 似乎是中国移动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铁塔公司毕竟不是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下属子公司, 虽然股权占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铁塔公司今后的运作, 但实际上, 在业务初期“行政色彩”重于“市场因素”的铁塔公司中, 中国移动实际上并不一定真正拥有铁塔公司的绝对主导权。那么, 由此衍生出来的铁塔公司的管理者和参与者之间的权责应当如何明晰?公司资产应当如何充分利用?公司效益应当如何合理分配等等问题, 实际上还有许多商榷的空间。这些问题归根结底, 实际上就是铁塔公司参与者之间的资产投资利益和铁塔公司未来运营利益如何得到应有保障的问题。遗憾的是, 目前尚未有最终方案出台, 成立铁塔公司容易, 平衡各方利益才是真正的困难所在。参与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市场竞争上互不相让, 都想通过基础资源的掌控并最大化地转化为市场效益。那么既要让弱势方能够真正享受基础通信设施共享带来的利益, 也要让投资“出大头”的强势方能够有合理的保障、不会从“出大头”变成“冤大头”, 谈何容易!
行政与市场如何均衡
由于长期以来的市场竞争, 三大电信运营商之间或多或少都形成了壁垒森严的“山头主义”。从博弈论的角度, 合作共赢可能带来正和博弈, 相互“拆台”、恶性竞争只能是带来零和甚至负和博弈。这个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但是在各项经营指标的沉重压力之下, 电信运营商之间要主动打破壁垒、开展合作博弈的可能性几近为零。因此, 铁塔公司的成立必然是行政干预和指引的结果, 通过宏观的手段来促进电信运营商之间开展合作与共享, 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 行政干预不能替代市场行为。铁塔公司所承载的业务主要是基础通信设施和网络资源, 虽然不直接参与通信市场竞争、也不直接服务于末端消费者, 但同样也要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因此, 铁塔公司的决策管理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市场、尊重市场的基础之上, 在“行政干预指导”和“市场化运作”中取得平衡。行政干预和指导对于推动铁塔公司的内部制度建设和外部业务运营都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 缺少了必要的干预和指导, 铁塔公司的整体运作将难以顺利开展。从当前通信行业形势来看, 铁塔公司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实现完整的市场化运作。但是, 如果不深入理解通信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只是简单采用“一刀切”、“拉郎配”的手段来开展运营, 这不利于通信行业的整体发展。
电信运营商应主动转变思维
铁塔公司的成立乃至今后的正式运营, 对于三大电信运营商而言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如果能够真正借助铁塔公司的资源共享优势, 无论是在固网业务还是移动业务方面, 都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但由于铁塔公司的成立和基础网络资源共享的模式都还是“摸着石头过河”, 电信运营商的长远目标都是期望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自身的网络基础, 因此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如何充分利用各项共享资源, 推动新业务领域发展。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信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硬件”部分;另一方面是如何调整电信运营的思路, 从网络运营主导业务运营的传统通信业务运营模式, 逐步转变为以业务运营主导、以聚合平台为核心的新型业务运营模式, 这决定了电信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软件”部分。
相对上述的“硬件”部分, “软件”部分其实更为重要。因为电信运营商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要想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首先就要解决“性格决定命运”的问题。
对此, 首先要放下过去的“包袱”和“荣耀”, 重新审视形势、重新上路。过去的优势未必能够在未来继续保持;过去处于被动地位的竞争者未必就没有机会翻身, 例如中国联通在3G市场竞争方面敢于创新开拓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十分值得分析和借鉴。其次是尽快调整人力资源体系结构, 既包括对电信运营商内部的组织架构重心调整, 也包括对电信运营商各个线条人员的素质能力模型的调整, 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竞争形势。最后是切实推动企业转型, 真正实现电信运营商从基础通信业务运营者向聚合平台提供者、多重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转变。
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篇5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近期读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觉得里面的文章写得即随意又精辟。很多观点与我们感受相同,只是肖川先生站得比我们更高一点,看得比我们够透一点,讲得比我们更深一点而已。
我很喜欢他一小段一小段的文字形式。比如片思偶得,比如边想边说。因为我觉得它很真实,很宝贵。对于教育思想而言,我最喜欢看见的就是真实。于是喜欢自我的坦诚。我觉得只有诚实地面对自己,才有所获,教育也是如此。
曾经有这样的经历。在学习中,在教学中,在生活中的某一时刻,突然想起了什么,自己觉得非常的有道理,觉得有所发现,觉得有感而发,于是便拿出小本子进行简短的记录。有时候,在短短的时间里,思想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会有很大的起伏。而记录它们,就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能促进自我的反思。
譬如今天,我就记录了这么一段话:
教育的理想遭遇了现实的冲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发这么大的火,只因为孩子们没有及时把作业本收起来,只因为他们做作业粗心地一塌糊涂。大动肝火后只不过是两败俱伤。冷静下来后,觉得其实没有必要发火,因为这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应该做的是寻找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然后帮助他们解决。
突然觉得,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用完美的教育理想去约束孩子们。我们期待他们人人会做题,哪怕不能一次全对,订正个一两遍最起码都能通过。我们期待他们人人能考高分,哪怕不能在90分以上,至少能全部及格。我们期待他们上课能积极动脑,人人举手。哪怕真的不会,至少会举手发问。我们甚至期待他们人人有一手好字,哪怕没有获奖,至少个个干净、清晰。我们自以为降低标准,却仍得不到所要的。于是郁闷,于是怪学生太皮,太笨。
其实,教育或许并不是这么回事。正如肖川所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就意味着差异。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程度,而更应该看我们能带给学生多大的“成长度”。也就是看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多少的发展。而这个发展并不仅仅体现在认知上,还包括情感与行为上。我们应允许孩子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这是客观存在的。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篇6
关键词:理想现实差距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满意程度,对自己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期望,以及三年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效果。我们针对我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展开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是171人。其中二年级学生是76人,三年级学生95人,发放了171份问卷,这些学生均对问卷进行了认真作答。
1学生对于读高职有明确的目的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和实际访谈,我们发现有818%的学生想通过高职的学习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只有一半的学生认为高职的学习可以为自己将来升入本科打基础。随着学习的深入,临近毕业,三年级的学生比二年级学生更多地期望找到一个好工作。
2学生对专业不是很了解,真正喜欢这个专业的人不多
学生在问卷中回答我喜欢这个专业的人只占到总人数的345%,14%的人是父母亲帮忙选择的专业,17%的人是听朋友说这个专业不错,而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是由于学校调配的结果,迫于无奈选择了这个专业。
3很多学生对专业学习不满意的原因是因为周末有课,占去了他们的休息时间
高职教育强调技能训练,学院会在行业企业中找一些能工巧匠,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来上课,因此周末和晚上上课成了高职教育一个典型的特点,这样占去了学生很多业余时间。因而学生在选择对专业学习是否满意的问题时,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满意,而向他们询问不满意的原因时,学生都说的是不应该在周末安排专业课的学习。
4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考证情况不理想
通过对已经参加跟单员和单证员考证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发现有近40%的学生既没有考取跟单员,也没有考取单证员。
二、提出对策和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但三年的学习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理想的结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如何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增强专业学习动力,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从而真正地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
1增强学生专业认知度
在学生入学时把专业认知作为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这个专业,学习这个专业对我将来找工作有什么帮助”等问题,在入学教育时邀请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学习本专业的认可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辅导员和专业老师一起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一定的指导,避免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盲目性。最后,学生在面对全新的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会有一些不知所措,尤其是那些调配专业的学生,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们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这样学习就会有动力。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期望过高,一旦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与自己想象的相差太远,就会产生失落感,进而丧失其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专业认知教育不应该只是一时的教育,而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专业教师应随时把握住学生心理动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环境。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丘吉尔也说,世间的事情,没有爱什么干什么的,只有干什么爱什么的。学习专业知识的路途中有荆棘有坎坷,唯有带着热情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的障碍。第一,教师要抓住学生业余时间,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通过课外书的阅读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应该读一些非专业的书籍,如果说专业书籍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深度,那么非专业书籍的阅读将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的广度。第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学生应该走出课堂,多去看看外面,多多参加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老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多知识在书本上是很难理解的,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学生们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获得学生专业知识的成就感。
3严格管理学生
现在的大学课堂存在若干问题,比如说上课睡觉、上课玩手机等现象很多。教师应该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深入研究教学管理理论,强化教学基本技能,积极践行各种的教学方法,认真备课,提高讲课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的父母亲一起努力,现在的大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独立自主,有些学生的依赖性还很强,离开了父母就无所适从,而这个时候家长的教育责任就是应该配合学校搞好学生的自立自强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品质,学会抵制各种不良行为。
4学会管理时间
李开复在“第四封信”中曾说:“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断修正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我们人生最关键的学习时段就是大学学习时间。大学时间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学生们有更多可以支配的时间,按照自己的习惯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进入大学后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安排自己的事情,在業余时间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可以看电影、玩游戏、上网、体育锻炼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生活,让有些学生就迷失了方向,沉迷于网络世界和游戏世界,难以自拔。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专业学习任务是很重的,在短短三年时间需要完成十几门功课的学习和十几周的顶岗实习任务,相对于中学而言,大学的学习任务更多样化、更复杂。如果大学生不能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正确处理专业学习、业余爱好和各种私人事务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学生可能就只有疲于应付,最终一无所获。
总而言之,大学生活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人生经历之一,有美丽的梦想、有大把可以自己掌控的时间、有朝夕相处的同学等等,这些让人羡慕不已的校园生活感觉就像飘在空中的气球,随时都有可能爆破的可能。学生和老师们应该共同努力,把控方向,让学生的梦想不再是空中飞舞的气球,而应该成为他们脚下的泥土,为学生前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4封信:大学应这样过.http://tech.sina.com.cn/it/2005-03-16/1343552258.shtml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与实践(编号2012jgkt0020)”研究成果之一。
童话教学的现实误区与理想探寻 篇7
一、童话教学的现实误区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 无论哪个版本都编排了不少的童话。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 其中约有50余篇童话, 每篇都是教材编著者精心选择的经典、优美作品, 像《小蝌蚪找妈妈》、《小猫钓鱼》、《皇帝的新衣》等。但在教学过程中, 这些童话作品多半被教师当作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语言教育的工具。这些忽视童话审美特征的做法, 背离了童话的主导功能———审美功能。下文以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分析当前童话课堂常见怪象。
1. 教化功能主导
案例一:《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
……
师:大家看, 这只小猴子从山上下来后, 先到哪里?
生: (学生齐声回答) 走到一块玉米地里。
师:玉米结得怎么样?
生 (齐答) :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师: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 它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
师:那么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
师:对, 小猴子做事不认真, 他做事情不专注, 三心二意, 这件事没有做完就想做下一件事, 这样最后只能一事无成, 我们小朋友呀, 千万不能学小猴子。对不对呀?
这是一篇颇符合小学低年级孩子心理的童话。小孩子做事容易分心, 注意力难以持久, 每个人都难免像小猴子一样做事。所以这篇童话故事让小孩子读了, 他们会情不自禁想到自己, 乐得“咯咯”笑吧?我们是否应该一味否定小猴子的行为呢?首先, 小猴子的行为跟年龄有关, 这是年龄特征决定的行为。其次, 小猴子虽然空着手回了家, 可是他这一天不是也很快乐嘛。而且文本虽然简单, 但像简笔画一样勾勒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形象, 读了这样的童话以后, 眼前不由浮现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猴子来。老师是不是也应该花一点时间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小猴子的行为、心情呢?如果把落脚点放在拿小猴子做反面教材, 教育小孩子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上, 当教化目的完全淹没了审美活动时, 对小孩子来说, 学这篇课文一定减少了很多乐趣。
2. 认知任务至上
案例二:《小蝌蚪找妈妈》
……
师:读得真不错。你们谁来告诉我, 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生:小蝌蚪是大脑袋, 黑身子, 甩着长长的尾巴。
师:说得对。下面我们来齐读第一段。
……
师:这回读得不错, 小蝌蚪游啊游, 过了几天———怎么了?
生:长出了两条后腿。
师:接着小青蛙干什么了呢?
生:找妈妈。
师: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
生:鲤鱼妈妈!
师:他们怎么说的呢?
生:鲤鱼阿姨,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师:鲤鱼阿姨怎么说的呢?
生:你们的妈妈四条腿, 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找吧!
……
作为一篇科学童话, 《小蝌蚪找妈妈》向小朋友传授了蝌蚪变青蛙的科学常识。但科学童话也是童话, 也是文学, 也具有审美的功能。这堂课从最初教学的目的设计到实际的教学过程, 都没有把审美、趣味列入考虑范围。其实, 作为一篇保留了几十年的课文, 它绝对没有仅仅传授科学知识这么简单。课文中小蝌蚪的可爱样子,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甩着长长的尾巴, 快活地游来游去”, 让喜欢动物的小朋友油然心生喜爱, 而误认鲤鱼和乌龟做妈妈的场面又会让他们觉得滑稽有趣, 甚至捧腹大笑, 引发无限的联想。笔者也曾经在幼年时学过这篇课文, 依稀记得老师也是强调蝌蚪变青蛙的事实, 童话教学中审美感知的教育被传授知识的认知教育完全挤到了角落里。我想老师如果仅仅强调这个的话, 这堂语文课跟自然课又有什么区别呢?
童话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天然优质资源之一。童话中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诗意的意境、奇妙的情节都只能让儿童来感知和体验, 而无法用认知的办法完成。所以, 童话的“更为深层的文学功能也许并不在给予儿童读者以‘认识事物’, 并不在‘认知’, 并不在社会学习上———而在‘感知’、在生理器官的感受性、在审美感应力的学习之上。儿童审美力的机制似乎更应从生理器官走向文化器官的早期审美发展, ‘社会性心理’的过早涌入是否符合特点, 是值得怀疑的, 试图传导给孩子去认识, 究竟是不是可能, 也是值得怀疑的。从审美能力效应的角度来讲, 享用终生的是感知的东西。”[1]“对小学生来说, 其学习能力长于感受、感悟, 短于理性分析和评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采取具体、形象、整体的感性化方法。”[2]否则, 当认知、理性取代了感知、体验, 知识遮蔽了活生生的生命存在时, 日复一日的重复、单调、乏味只会消磨学生的生命情趣, 抑制生机勃勃的生命成长。当然, 我们强调童话审美中的感性活动, 绝不是就摒弃了理性活动。在审美活动中, 理性因素从来不是缺席者, 而是沉淀在审美心理结构之中的审美能力强有力的动因, 不过其表现形式犹如盐匿于水, 不露其痕, 但有其性。
3. 剖析过多
现在许多教师或者是把童话当成了知识教育的工具, 把童话故事肢解成一个个生字、新词、单句;或者出于对孩子的不信任, 生怕孩子们理解不了童话中蕴涵的深重大义, 急于把道理告诉孩子, “懂得谦虚、不要骄傲、珍惜时间”;或者对孩子过分“溺爱”, 什么都想嚼碎了再喂给孩子:总之就是坚决不肯给孩子自己体验的时间与机会。这样的教学, 可以说在幼儿园与小学中比比皆是, 儿童在阅读童话过程中产生的种种体验, 在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后而产生的情境再现, 对故事中人物的喜爱、同情、向往等情感被忽视, 而这必然带来了体验的空洞与虚假。
案例三:《七颗钻石》
课文中水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都是怎么变的?第一次, 水罐由木的变成了银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篇童话中, 水罐变化的次数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故事的整体及其曲折性、神奇性, 当然背后蕴藏的内涵也很重要。但课堂上老师不断提出问题, 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来找答案, 数课文中水罐变化的次数, 间或让学生解释一些新词的意思, 完全把学生引上了一条非审美的道路。固然, 在老师的强烈暗示下, 学生也总结出了“水罐是会变的, 变得很神奇, 是小姑娘的爱心让水罐有了神奇的变化”这样的中心思想, 可零碎的剖析只能使学生机械地记下故事的情节和单独字词的意思, 难以有心灵的触动, 更难以获得美妙的审美体验。教学始终徘徊于情节与内涵的边缘, 未能通过感知体验、拓展延伸等方式把学生的心灵引向美与善的河流。
4. 统一思想
摘自一位老师的教学反思:
今天讲《七色花》一课, 谈到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义。学生思维非常活跃, 说了很多种, 有的说第一片花瓣最有意义, 没有这一片, 她根本回不来, 后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有的说倒数第二片有意义, 玩具太多了, 交通堵塞了, 这片花瓣让所有的玩具飞回原处, 解决了难题……我逐个引导分析, 最后让孩子们得出统一的结论, 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 确实这也是编者的意图。但我看出不少孩子并不服气, 虽然在我的引导下, 他们不得不认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 但是在内心, 他们不一定接受。这一课从孩子们的角度看, 孩子们对其他几瓣花用法的看法也不无道理, 就说到北极去吧, 这一难忘的经历对她来说就没有意义吗?关心他人确实是美德, 是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 但是我过于强调语文的教化作用, 把我的体验强加给孩子。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长期的、模式化的思想教育, 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了说假话、空话的习惯, 童真、童趣在慢慢消失。平时我们很难听到孩子们真实的声音。“你们要听什么, 爱听什么, 我就说什么。”这就是他们的想法, 这是多么悲哀的现象。语文教学应该发挥它的情感作用, 让学生说真话, 抒真情, 让语文课堂呈现她特有的生机和活力, 让语文教学真正为学生的生命奠基。
教学不是工业生产, 我们提倡个性、创造性, 尤其是对于童话这项文学艺术的解读, 更是鼓励推陈出新、各抒己见, 有自己的看法, 每一个儿童都根据各自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文学修养等与童话、与童话精神进行反复碰撞, 都会发生视野融合从而产生不同层次的新质, 即新的感悟。而这正是文学欣赏的价值所在。童话教学应该使每个学生都产生自己的体验, 老师只有不作一致要求, 不墨守成规, 不照本宣科, 儿童才能真正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
二、童话教育应该树立的理念
让童话精神进入教育, 在童话活动前, 教师应该以儿童的趣味为依据来选择童话, 而非以成人的意志;在童话活动过程中, 应该以引领儿童成长为目的, 主动唤起并保护儿童的独特体验。
1. 尊重儿童的趣味
较之笔者幼年时期儿童读物的匮乏, 当下的童书市场可谓琳琅满目, 这给儿童提供了更多的阅读自由, 却也让许多家长和老师感到头痛。如茅盾在20世纪20年代就发出的疑问, “给他们看什么好呢”[3]?你怎么知道这本书、这篇童话, 是孩子喜欢的呢?成人受了“污染”的眼光, 如何才能为孩子判断什么是最合适的?台湾童书出版界人士何琦瑜建议从快乐、能力、幸福感三个方向为孩子选择读物。笔者认为, 为儿童选择童话,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使孩子快乐的书
相对于成人文学, 儿童文学作品更多地提倡愉悦性、快乐性。被喻为“当代日本图画书的舵手”的松居直先生认为, 为儿童选书的第一, 也是最重要的守则, 就是让孩子感到“快乐”。松居直提醒, 成人一定要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 设法让孩子融入书中, 获得真正的喜悦。在国外的儿童读物中, 有许许多多看起来毫无“用途”的幽默、趣味读本, 历险童话等, 只是希望孩子从阅读中体验到快乐。青岛海洋大学的朱自强近年编写了一套《快乐语文读本》, 大受孩子们的欢迎, 毫无疑问, 高举“快乐”旗帜是其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2) 洋溢爱与情感的书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人有爱与情感的需要, 处于成长期的儿童, 尤其需要真挚而丰富的情感。那些饱含爱与感情的作品, “能把人类高贵的感情吹进儿童心灵”, 使儿童学会关爱别人。如颂扬父母与孩子间亲情之爱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如反映兄弟姐妹之爱的《野天鹅》;反映朋友之爱的《小蓝和小黄》……儿童在接受这些作品时, 必然要“反读”作品, 从而在其中反观自身, 这势必会对儿童进行一次“爱的教育”, 让他们理解人世间的真爱与深情。
(3) 反映儿童成长的书
童话活动不能一味顺从儿童的兴味, 还要对儿童进行教育与引导, 对于反映人性、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童话也是老师和家长必须考虑的范围。儿童本身是渴望成长的, 他们对这些深刻、高贵、永恒的精神和价值同样感兴趣。
2. 唤起儿童的体验
在文学活动中, “体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一种生命活动, 由于童话浓厚的文学性, 教师尤其要调动起儿童全部的情感, 使其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进入童话世界, 用全身心去拥抱童话之美。所以, 每一个善于组织童话活动的教师, 都必须关心儿童在童话活动中的体验, 要将童话教育由知识技能本位变成体验本位, 主动唤起并珍惜儿童产生的审美体验, 切莫因自己的粗暴行为妨害了儿童的体验。
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 努力唤起儿童的审美体验。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有感情地讲述、朗读, 借用多媒体音乐、画面, 让儿童表演等途径, 努力营造一种美的氛围与意境, 使儿童进入到审美意境, 获得自身的体验;也可以自身的体验来引领儿童的体验, 以局内人的身份呼唤、感召儿童, 一起进入童话世界。童话作品中有很多对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却难以仅凭知识去理解的东西, 比如美、比如高尚、比如价值等, 这些因素都只有凭个体的情感、直觉去感悟或亲身经历。
其次, 教师要呵护儿童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一旦发生, 刹那间便能感到审美对象的美, 这是一种与科学的“理性直觉”不同的“诗意直觉”, 审美直觉有“不假思索, 不生分别, 不审意义, 不立名言”[4]的特征。所以有时当老师觉察到儿童已经进入了这种难得的美妙境界时, 可以给儿童安静领悟的时间, 也可以继续以一种共同体验者的身份组织活动, 切不可随意干扰影响儿童, 因为体验具有“来不可遏, 去不可止”的特征, 一旦被打断, 便让人十分扫兴, 也很难再度进入状态;也不一定非要儿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因为“模糊概念要比明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美有时是不可言传的。[5]
再次, 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不同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6]童话欣赏的突出特点是个性化、情感化, 儿童在阅读或聆听中, 对同一童话产生的体验是不同的。至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按接受美学的观点, 是因为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 一是读者的赋予。[7]因此对于同一篇童话, 教师毫无必要强求一致, 一定要所有的儿童都能够口述出“同一个道理”是非常荒谬的做法。
3. 引领儿童的成长
文学、教育应该引领儿童奔向更高尚更智慧的灵魂, 而且这种引领是必须的, 因为稚嫩对成熟有着天性的渴求, 这是“一种渴望参与生活, 独立不羁和受人尊重的人类本能愿望的体现”。童话教育要想发挥引领儿童、提升儿童的作用, 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1) 挖掘童话中儿童成长的主题
成长是儿童文学永恒的母题, 大多数童话, 其题材都饱含着对儿童生命成长的关怀。有的是通过引发孩子们思考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引导孩子走向成熟与完美, 如安徒生童话中, 孩子们在《海的女儿》里领悟到爱的含义、灵魂的含义;在《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里领会到淳朴的欢乐和爱的魅力。有的童话是通过描绘人类的美德来引导儿童, 如《柳林风声》通过癞蛤蟆、老鼠、鼹鼠和獾等动物的故事, 写出了朋友之间的情谊;《最想听的话》则以温情的笔调描绘出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爱。有的童话则是反映儿童在成长中必然会遇到的挫折与问题, 以童话人物的反应来启示儿童如何应对生命中的困境与艰辛, 如《铁路边的孩子们》反映了艰难生活不能泯灭诗意和温暖, 幸福的生活终会来到;《雷公糕》用奇妙有趣的办法帮小孩子征服对雷声的恐怖。还有的直接描述儿童的成长故事, 如《小鹿班比》描述了一只鹿从出生到成年的成长故事;《丑小鸭》则描述了成长的艰辛与希望。在为儿童挑选童话, 或指导儿童阅读童话时, 老师应该注意这些暗含的成长意绪。
(2) 适当指导儿童欣赏
儿童在感受事物和审美时是比较浅层次和粗线条的, 但儿童的审美意识又是发展向上的。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班马提出了童话创造的“儿童反儿童化理论”, 即童话作品的创作不能一味来迁就儿童的简单认知水平, 否则会造成儿童性格的浮躁与肤浅。同样, 在对待童话的阅读与欣赏上, 教师的指导也不可仅仅停留于情节给孩子带来的刺激, 而应通过审美使儿童的心灵获得一定的生长。一个小学生在阅读童话《鱼灯》时, 最初并没有真正读出童话的内蕴, 只是觉得好玩有趣, 在妈妈的引导之下, 通过大声朗读陶醉于童话语言的美妙, 一步一步融入童话意境, 时而叹息, 时而惊奇, 时而紧张, 时而感动, 仿佛自己变成了那只执着、坚持的小红尾当最后妈妈问她的感受时, 她脑子里似有许多想法, 但思考了许久不知如何表达, 这时妈妈及时点透, 使她进入故事意义的深层内涵, 豁然开朗儿童已经进入了童话境界, 但囿于年龄的原因, 思而不得, 已经到达了孔子所说的“愤”与“悱”的状态, 此时的“启”与“发”必然能真正发挥作用, 帮助儿童把童话欣赏进行到底。
童话为儿童提供了一块“诗性的智慧”园, “它让孩子沐浴在自由而充满诗意的童话里感受生活的激情, 让孩子沐浴在‘诗性的智慧’里, 教育孩子向真, 趋善, 求美”。[8]一个人的成长就如一棵树, 只有它的幼苗是健壮的、笔直的, 它才能长成一棵挺直的参天大树, 童话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正确引导的作用。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得好:“如果我小时候没有听过童话故事, 没有读过《一千零一夜》和《鲁滨逊漂流记》, 远处的河岸和对岸辽阔的田野景色就不会如此使我感动, 世界对我就不会这样富有魅力。”[9]
参考文献
[1]班马.前艺术思想[M].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6.
[2]小学语文读本要追求快乐阅读[J].黑龙江教育 (小学教学文选版) , 2005 (9) .
[3]茅盾.给他们看什么好呢[C].太原:希望出版社, 1988.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5]古留加.康德传[M].贾泽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6]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7]H·R·姚斯, 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 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8]包鹏程.童话中的诗性智慧[J].儿童文学研究, 1999 (3) .
寻找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 篇8
理想是我们人生前进的动力, 理想作为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 人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以坚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勇于拼搏的精神去奋斗。因此, 理想便成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从而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理想是人生希望的最高形态, 是人所有最重大、最持久的希望的结晶与升华, 或为一个家庭美满, 或为仕途坦荡等等。尽管人在生命旅途中会产生失望或遇到挫折, 但是理想总会让我们看到前面的光明, 会激励我们向前奋斗, 战胜挫折和阻碍, 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理想是指路的灯, 没有理想, 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就没有生活。”纵览人生, 从平民百姓, 到伟人贤哲, 无一不是带着理想而奋斗的, 小到我们平凡人“一头牛, 两亩地,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人生理想, 大到如周恩来同志早在少年时期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生理想。理想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而对于即将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的我们尤为重要, 只有带着理想走向社会, 才有可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人生自我实现过程包括理想与现实两个基本方面
人生的自我实现包括理想与现实两个方面,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面, 其中“自我实现需要”被界定为“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 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1) , 对于自我实现, 我们要加以完整、客观、公正地理解, 德国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曾说:“每个人在活着的时候, 都在设法实现自己, 而且也确实在实现自己”, 而革命导师马克思也说过:“人通过克服障碍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2) 对于“人到底要实现什么”我们说是一个理想问题, 而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怎样去“变革”理想, 怎样去克服一系列问题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 因为, 生活中许多人可能都有或宏伟、或实际的理想, 但真正从实际出发去“变革”理想的人却是极少。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 总是存在着“希望什么”与“事实上是什么”, 人的抱负与人的局限, “应有”的状况与“实有”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与矛盾。这一系列矛盾, 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不同表现形态。“只爱明天, 他永远悬在空间”讲的就是一个人好高骛远, 总是把希望寄予明天、将来, 而忽视了当前的实际情况, 更没有正确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我们说明天永远是明天, 如果不能通过自身努力, 再好的“明天”也只是海市蜃楼, 因此, 要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 也就是说,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那么这就说明, 我们离不开社会, 理想的实现以现实的可能性为内在依据, 当前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为我们年轻一代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但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过程中, 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与现实状况的一些冲突。
三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一是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 是对现实的反映,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在一定条件下, 理想是可以转化为现实的。人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其实就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的问题, 我们要正视人生中的昨天和今天, 因为这是我们赖以实现“明天”的基础和土壤, 同时, 更不可以忽视“明天”, 它是“昨天和今天”的升华, 也是“昨天和今天”的一个发展方向, 但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并不是所有的“昨天和今天”都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到“明天”, 这是需要我们当前实实在在的努力和“变革”的, 需要我们为之奋斗, 寻找出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
生活在21世纪的青年们, 占据着社会知识高度, 我们更要结合现实树立一个“跳起来可以摘到桃子”——理想。试想, 如果作为我们这样的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都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理想信念, 这样的人生、这样的社会都是难以想象的。
四结束语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要着眼于“昨天和今天”, 同时也要落实于“明天”, 真正做到“三天”的无缝对接, 做到理想与现实的有效结合。一方面, 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如以当下的研究生实际来树立一个符合自身且贴近社会实际的理想信念, 用理想信念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另一方面, 也要注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向社会现实学习, 向生活实践学习, 在广阔的社会天地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净化自身的心灵, 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实现人生价值。
摘要: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生活动力, 正确且实际的人生理想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前提和保障。但是, 理想与现实并不是相等的, 而是有一定距离的, 只有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才能在人生路上画出一串绚丽多彩的符号。
关键词:人生,理想,现实
参考文献
[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53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0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徐权贵.人的全面发展:理想追求与现实关切的统一[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2 (12)
浅论理想与现实 篇9
理想区别于幻象、幻想、超现实, 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属于意识形态, 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理想的来源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理想是通过人类社会活动的实践规律而产生的对未来设计的蓝图, 美好前景的描述和追求, 是具有实现可能的科学预见。广义讲现实又是事物发展已经达到的状态, 它是现在的客观事物的全部, 是实现了可能性。《马恩全集》第12卷, 第350页, 马克思明确地把现实视为实在的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国内哲学动态) 1983年08期陈九年。笔者理解现实是物质的, 具有客观实在性, 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 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 在遵循客观规律的时候, 现实才能被“能动”地趋向美好。
二、探讨理想与现实价值
理想与现实的价值问题, 不仅要从人与自然和社会相互关系方面进行探讨, 而且还要联系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进行研究。理论指导人的活动, 赋予人的活动意义和动力,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直接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 理想与现实属于重要的哲学范畴, 伦理学范畴。古往今来, 诸多哲学家、伦理学家从不同的哲学前提出发, 从不同角度对这对范畴进行研究和阐述, 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在理想活动中,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又是人们经常普遍反复思考的问题。人们关注社会, 研究历史, 探讨人生,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通过探讨实践正确面对这一对矛盾, 从而让理想与现实逐步和谐与统一。
三、理想与现实的辨证关系
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 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的反映, 但它不等于现实, 而是现实的升华。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 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 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 总之“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三是理想高于现实, 是现实的升华。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今天的现实又是过去理想的未来, 现实又是理想的基础。四是在一定条件下, 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当一个理想实现后, 又会有新的理想产生激发人的继续努力。理想变为现实, 从现实中又去产生新的理想, 循环往复, 无穷无尽, 永无终止, 由此, 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毕竟不是现实。实现它需要人们全身地开拓进取,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现实的矛盾, 挑战心理压力, 持之以恒的行动。
四、理想的认识误区
1. 怀疑论
理想虽然不是现实, 但它有科学的预见性, 怀疑者往往只相信看得见东西, 不相信眼光, 不相信人类思维预见的功能性。不能因为现实看不见, 就否认未来看不见, 因为眼光带有预见性, 预见性毕竟不是空穴来风, 凭空想象而是综合的科学的智慧结晶。
2. 现实否认理想论
认为现实往往在否认理想, 例如:发展市场经济需要钱的回报, 但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 社会失去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而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条件。理想的实现首先是成为的实现, 要成实现理想需要做到的方方面, 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社会流行“理想、理想有利就想, 前途前途, 有钱就图”这种实惠论错误, 表现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不愿下功夫, 往往放弃品德不劳而获。功利化倾向过于严重。殊不知理想在变为现实的实践的过程中, 前提条件是“人类追求卓越的最高奖尝不是你得到什么, 而是一路上要成为什么”。我们需要金钱的回报, 但这应该是你成为了什么以后的结果。并不是你得到了, 再成为什么的。只讲眼前的实惠, 不讲长久的作为是短浅的, 这就是用现实否认理想, 只讲眼前的实惠, 不讲长久的作为, 是短浅的。相反无数的先贤有远大理想, 坚信理想不为现实的矛盾而困惑成为了人民心目的崇高和敬仰的人, 得到是流芳百世, 名垂青史。
3. 理想否认现实论
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理想是想不来的, 等不来的, 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实际行动。由此可见, 实际的工作是重要的, 必须的, 是一点也不能马虎的。天天喊口号, 日日叫目标, 就是不去干, 不去实践, 再大的理想, 再明确的目标也是纸上谈兵, 空中楼阁, 毫无意义和价值。有理想固然很好, 但理想的实现是需要不断行动来完成的, 需要长期的创造性的苦干巧干, 不断积累, 才能完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和文化需要是人民群众的心声, 凭劳动过上更富裕生活是人民的愿望。利益是想不来的, 要诚实劳动而来, 理想实现需要物质文化生活作基础, 作燃料才能可持续的发展, 所以干是必须的, 唯一的, 实干后才能把理想落实到实处, 否则只能是空想、狂想、乱想。
五、如何实现理想现实统一性
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让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的活动过程中, 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被动, 如何解决这一对产生逐步达到统一性, 是探讨论题。笔者认为, 理论与现实有机结合去研究根源。成功的五要素是理想、目标、计划、信念 (信心) 行动。
浅析传媒社会责任的理想与现实 篇10
当今中国, 大众的媒体接触度越来越高, 对媒体的依赖性亦越来越强。因此当人们感到媒介为他们构建的拟态环境与他们触摸到的社会现实不符时, 就可能产生认知和态度的混乱, 产生不和谐因素, 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同时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推进, 媒体的话语实践也在发生着实质与内涵的变化。在这样的媒介生态中, 媒体人如何担当起社会责任值得我们重新审视。本文通过探讨发端于西方的传媒社会责任理论, 指出在中国语境下媒体人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路径与操作, 旨在对媒体的社会责任建构做出理性的思考。
传媒社会责任理论
媒介社会责任研究发端于美国。20世纪40年代, 美国新闻自由的现状令人堪忧,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其对美国的新闻自由与前景做出了分析, 并首次提出了“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从“社会责任”概念提出的初衷来看, 是要对新闻自由进行修正和发展, 其目的是要在新闻行业内部主动建立起责任机制, 而令政府难以有干涉新闻自由的理由。可以说, 社会责任论本质上是要求在新闻自由与政府的行政干预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通过媒介的自律来达到自由与责任。同时, 社会责任理论也提出了媒体启蒙和教育大众的角色, 认为新闻界的目标是要为公共利益服务。这正如施拉姆曾指出的, 大众传播事业的责任问题, 乃是媒体、政府与大众三种力量间的微妙平衡关系。基于三者之间的链接关系, 社会责任论提出了一个理想的责任模型, 即通过新闻界内部的自律、政府的权力干预和公众的积极监督三管齐下来实现传媒的社会责任。
传媒现状
那么在现实中, 这种理想模型是否能建构起来呢?
首先, 在实践层面, 新闻界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自律?阿特休尔曾批判说, 新闻媒介的内容直接关系到给新闻媒介提供资金来源者的利益, 从而不可能对社会公众及公共利益负责。《最后的权利》一书中亦指出, 公司媒体为了迎合普通大众的最低级口味而报道平庸、肤浅、不鼓舞人心的新闻和娱乐的做法, 和多年前媒体刊登带有偏见和不平衡的政治新闻和观点一样具有破坏性。新闻媒介的角色在现实中处于矛盾状态, 它应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共信息传播者, 还是应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者一直困扰着有责任感的新闻从业者。
其次, 政府的干预可能成为督促责任的动力, 也可能成为妨碍新闻自由的阻力。也就是说, 政府可能以督促责任为借口, 对新闻自由进行干涉、调控或者操纵, 借此以形成有偏见的大众判断。媒介无法逾越政治权力, 故而在现实中会不断受到钳制。尽管新闻从业者一些想法和管理思想的最初愿望是好的, 但其自身的局限性往往会令其成为政府或党派的传声筒和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 难于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公众“负责”。
再者, 由政治逻辑和市场逻辑打造的中国新闻的双重话语空间让媒体的责任承担面临着困境。目前我国媒体责任因此而产生的缺失主要有如下表现:1) 由于市场利益的考虑和消费主义的影响, 新闻从业者在报道上会有一定的选择倾向。社会精英往往成为报道的对象, 而一般的普通公民, 尤其是工人和农民, 较少进入其视野, 人文关怀未得到体现;2) 由于政府的干预和威权主义的影响, 媒体对公权力批评与质疑的话语因为政府的官方审查会被屏蔽, 彰显社会责任的媒体监督功能缺失;3) 各种社会主张都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话语权, 但是,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 新闻机构本身以及社会民众的话语权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譬如说, “李刚事件”和“上海大火事件”到最后都成了“失踪新闻”。尽管现状如此, 却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媒体在呈现和构建新的统治性社会权力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鉴于以上因素, 新闻从业者要怎样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是需要在具体场景和语境下不断变化的。
实现路径
理想与实践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张力, 新闻媒介的任务就是在混沌中找到契合处, 以寻求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
首先, 应该明确传媒组织多向度利益的均衡发展是媒体实现其社会责任的现实基础。多向度利益与责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英国广播电视 (BBC) 的发展就是可以借鉴的典范。媒体作为社会组织, 追求经济效益是无可厚非的, 伴随着经济效益的增长, 其政治、社会效益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同时, 传媒社会责任的落实会提高其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增强其实现经济、政治利益的能力。利益与责任不可分而谋之。
其次, 应该将自由与责任的协同发展作为提升媒体社会责任的现实前提。独立自由是传媒组织的生存之基与价值所在, 承担责任是传媒组织的内在之道与外在要求。传媒生命力的释放是依仗传媒自由与传媒责任能够获得协同发展, 其社会责任也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实现。比方说《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一直受到社会认同的原因就是其自由与责任的协同发展。
最重要的是, 应以不断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自律精神作为媒体人有社会责任担当的指针。好的社会规范是需要有良好的个性美德与职业操守的支撑, 传媒组织的社会责任亦是如此。如今, 新闻从业者面对的诱惑与压力甚多, 一不留神, 都可能失去方向, 陷入自身的矛盾与困惑中。因此良好的职业自律精神是实现其社会责任的重中之重, 否则, 一切社会责任的承担往往只会流于形式。
现实操作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在此时期, 传媒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在变化中去力求责任的担当。喻国明教授对此提出了主流媒体社会责任和角色扮演的三大转型, 值得媒体在现实中借鉴。媒体人应:1) 从立足于信息的发布权到立足于信息的解释权;2) 从意见的表达者到意见的平衡者;3) 从“社会守望”者到“社会对话”的组织者。
在今天, 普通公民通过新媒体技术发布的“公民新闻”在时效性与新鲜度上都不输于专业新闻媒体。但是, “公民新闻”报道者的一个通常的缺陷就是只注重吸引眼球的事实, 而对于某些重要的、但不具备新奇特征的事实则并未留意, 这便造成了新闻“还原”真相时的某种关键性缺失。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媒体的专业技能就能帮助其实现媒体的价值与责任, 如深度解释性新闻报道就能让人们知道真相。
过去, 传媒以精英文化占主导地位, 但其意见的表达并不一定就是普通公民的个人诉求。当今社会的多元化使得任何一个规模化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和主张都不能被忽略, 媒体的失言与失语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如代表弱势群体利益的社会事件“孙志刚事件”、“邓玉娇事件”在发展初期由于媒体失语出现的公共危机使社会舆论一度失衡。媒体的公共性成为媒体社会责任的关键性因素。媒体最重要的任务和角色就是致力于各种社会利益、社会主张在一种相对的平衡当中获得自身的空间, 只有这样, 媒体的公共性才不会抹灭, 而社会这条大船才不至于倾覆。
公众力量的薄弱也是导致媒体失责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 充分调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力量和智慧, 在自主中实现社会的自我关照和自我治理是培养公众力量的良好契机。媒体要成为聚合各种社会资源的平台, 其实质就是实现一种传播权利的让渡, 实现社会群体间资源的合理对话, 而不是媒介精英的自说自话。转型中的社会结构和转型中的媒体结构形成的互构的关系在新的媒介生态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结语
传媒社会责任理论起源于西方, 但是对我国当下的媒介生态仍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尽管此理论的理想模型的实现需要相当的时间发展,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方向与现实的空间。媒体责任的实现除了本身的自律之外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对于我国的现状来讲, 至少需要三个现实条件保障:政府对媒体的独立自由给予一定保障;公民成为媒体履行自己公共服务的职能的动力, 并使媒体取得一定利益;公民和政府对媒体的监管有机制的保障。现实复杂而残酷, 但理想并非幻想。面对现实, 接近理想, 是媒体人实现社会责任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 黄煜, 裘志康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 黄煜, 裘志康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尼罗等.《最后的权利》.周翔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8.尼罗等.《最后的权利》.周翔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8.
喻国明.传媒责任:时代的发展与内涵的转变,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 6.喻国明.传媒责任:时代的发展与内涵的转变,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 6.
施拉姆.《大众传播事业的责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施拉姆.《大众传播事业的责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论海报设计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篇11
“一个广告如果没有创意就不成其为广告, 只有创意, 才赋予广告以精神和生命力。”著名广告公司DDB广告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威廉·伯恩巴克曾经这样说过。这句话在海报的设计中也同样适用, 海报设计和广告的设计一样, 都对设计作品的创意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可以说, 创意, 就是一个海报设计作品的灵魂所在。而所谓的创意,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想法。我们在设计一张海报作品的时候, 首先, 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想法, 要有一个既有新意又能够贴合主题的构思。那么, 好的想法又从哪里来呢?
1. 现实到理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 认识来源于实践,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的积累。理性认识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运用在海报设计上, 感性认识, 就是我们所说的素材, 以及我们对作品外界材料的感官认识, 而理性认识, 则是我们在对素材的加工, 思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所发展出来的构思, 也就是说, 我们对作品的想象是源于现实的, 在形成理性认识后, 又将作用于我们的海报创作。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海报设计的过程中, 千万不能脱离实际。好的构思, 固然是与一个人的超凡的想象力和渊博的知识密切相关的,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为作品的创作提供最基础条件, 也就是尽可能多的收集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感性材料。
在有很好的构思之前, 我们应该根据海报作品的主题进行基础材料的收集。例如, 了解相关设计该海报的公司的人文地理情况, 了解该公司的由来, 了解它的公司文化、公司精神, 了解它的主题产品, 以及其产品的特殊象征意义, 还有, 就是要全面地收集与该公司及其产品相关的图片资料, 了解它的产品及其周边。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我们就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力, 去思考如何设计海报。
2. 理想到现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告诉我们: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实践上升成理论, 理论又反作用于实践, 指导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二者是相互联接不可分割的。实践是发展的, 永无止尽的。
有了好的构思, 还必须付诸于实际, 通过特定的艺术形式把自己的构思思想尽可能完美的表现出来。另外还涉及到应用软件的熟练度和排版的水平等等。通过团队合作, 大到布局, 小到小细节如一个点一条线, 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忠实体现构思。
二、联系实际作品的创作过程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1. 现实到理想
如笔者参与的青奥会海报设计, 口号为“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如果对这个海报设计时, 仅单纯为了体现出“青春”“未来”这几个字, 便没有真正去想:青奥会到底是一个是什么样的运动会?它有着怎样的精神内涵?在作构思之前, 笔者回看了往届青奥会的录像, 在图书馆翻看与青奥会有关的书籍, 并至附近学校的小型运动会现场体验气氛。随后得到点子:既然是要表达是在中国举办的青奥会, 那就要具备一些中国韵味很强的元素。青奥会顾名思义是青少年的运动会, 那就是要体现出青少年的感觉。只有细致的理解和研究了青奥会的内涵, 才会离好的点子越来越近, 直至形成完美的构思。
回顾设计过程, 如何找到好的点子是设计的中心任务, 设计师不能闭门造车, 只有身临其境, 深入了解设计主题, 才能获得好的构思。
2. 理想到现实
找到好的点子固然重要, 而要找到能够表达出设计思想的现实元素也很难。
如上文所提及的青奥会海报设计, 在艺术形式上笔者选择了国粹书法, 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 感情及作品的信息。在寻找字体的过程中, 并未发现与笔者构想相吻合的字体, 便选择自己手写。具体来讲, 是用中国的篆书, 加以变形, 结合体育运动图标设计出具有中国韵味的图。没有好的载体, 便不能忠实反映作者的原意。一个好的载体, 一个特定的艺术形式, 可以完美的将构思从无形变为有形。
三、今后如何改进海报设计中理想和现实存在的差距
在海报设计中, 只有认识到了理想和现实存在的差距, 并加以重视, 缩短差距, 才能不论在寻找素材, 构思画面, 还是文字处理、色彩处理等方面, 都做到得心应手。
1. 现实到理想
加强平常对理论的重视和学习, 以及对现实元素的积累, 不过分依赖软件, 不去啃枯涩的理论知识。这就好比一个作家一样, 如果他只知道整日呆在房间里动手写作, 却不出去采集, 不了解民间的风土人情。“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即使他文笔再好, 也不可能写出能够体现出人民群众真实心态的那种文章。
在平时的生活中, 一定要养成细心观察以及深入思考的习惯。不平凡的美丽往往都隐藏在平凡的生活之中, 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画者也好, 设计者也好, 一定要善于发现并细心收藏这些隐藏在平凡中元素, 这样才不会在面临实践的时候因为找不到能够体现自己思想的元素而捉襟见肘。
素材要改进, 尽可能选择拍摄清晰的高质图片。在寻找素材时, 要扩散思维, 从多方面入手, 借助多种媒体工具, 以解决元素难于寻找的问题。平时要养成收集良好素材的习惯, 以备不时之需。
2. 理想到现实
如果说好的想法是一部作品的灵魂的话, 那么操作软件对于设计者来说, 就好比是画画的手, 再好的构思也需要画出来才行, 熟练地操作软件相当必要。
在排版时, 应多参考一些大师的作品和作品集。
团队合作精神也相当重要, 好的作品往往是多人齐心协力、各尽所长完成, 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默契的协调配合是好的作品得以完成的关键。
【理想与现实的张力】推荐阅读:
理想与现实的边界10-10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07-21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10-07
理想与现实诗歌品读07-02
理想与现实初中作文07-12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10-26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06-17
理想和现实的距离08-19
现实的理想主义作品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