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代理委托协议(精选11篇)
知识产权代理委托协议 篇1
委托代理协议
滨州市盛翔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因郭佃兴认定工伤仲裁一案,委托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乙方)的律师出庭代理,经双方协议,订立下列各条,共同遵照履行:
一、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指派律师张云祥为甲方与陈桂兰、郭培州申请认定郭佃兴工伤纠纷案的代理人。
二、乙方律师必须认真负责保护甲方合法权益,并按时出庭。
三、甲方必须真实地向律师叙述案情,提供有关本案证据。乙方接受委托后,发现甲方捏造事实、弄虚作假,有权终止代理,依约所收费用不予退还。
四、如乙方无故终止履行协议,代理费全部退还甲方;如甲方无故终止,代理费不退回。
五、甲方委托乙方代理权限:陈述事实、参加辩论和调解,进行和解。
六、根据《律师业务收费管理办法及收费标准》的规定,甲方于协议签订之日向乙方缴纳代理费3000元缴纳方式和期限如下:先行缴纳2000元,案件结束后缴纳1000元。
七、本协议有效期限,应自签订之日起至本案裁决时至。
八、如一方要求变更协议条款,需再行协议。
甲方:乙方: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法定代表人:
地址:地址:
电话:
签订时间: 2009 年6月日
签订地点:
知识产权代理委托协议 篇2
关键词:委托代理,农地产权制度,产权残缺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实现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通过合约交给农民使用, 其本质是一种委托代理性质的契约安排。但产权的运行效率取决于契约的有效性、产权的清晰度和市场的完善程度。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运行中, 由于产权残缺、土地市场功能缺失, 委托人对代理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存在。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 剖析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提出建立有效委托代理机制, 提高其运行效率的对策建议。
一、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基本分析框架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 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 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 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 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 代理人对财产的责任和权利的不对等以及委托代理契约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的不完全等原因, 代理人可能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刻意损害委托人利益, 产生代理人败德行为。而委托人同样由于信息不对称, 无法衡量代理人的工作成果与其所付出的努力之间的联系, 无法准确了解代理人的素质和能力, 造成劣质代理人充斥市场, 最终导致劣质者驱逐优秀者的“逆向选择”问题。
为了减少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 使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行事, 委托人需要通过严密的契约关系和监督手段来限制代理人行为, 使代理人为委托人的目标而努力。然而, 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 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的行为, 只能观测到相关变量, 这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它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 充其量只能是代理人的不完全信息。因而, 委托人不能使用“强制合同” (forcing contract) 来迫使代理人选择委托人希望的行动, 激励兼容约束是起作用的。
二、委托代理视角下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产权残缺
联产承包责任制下, 农地产权的委托代理安排具有复合委托代理的性质 (如图1所示) , 作为集体成员的农户拥有土地的终极所有权, 但由于这个所有权主体是由许多人组成的整体, 他们必须利用某种产权代理机制表达他们共同的意志, 行使他们共同的权利。因此, 他们将土地管理权委托集体组织行使, 形成以农户为初始委托人、集体为代理人的初级委托代理关系 (即所有权委托代理) ;集体与农户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农户行使, 形成以集体为委托人、农户为代理人的次级委托代理关系 (即经营权委托代理) 。
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实施依赖于有效的产权和完善的市场。然而, 由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本身的缺陷, 尤其是产权残缺, 没能为委托代理机制的正常运行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使农地委托关系严重失效, 这是我国农地困境的直接原因。
1.农地产权主体不明确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 (镇) 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乡 (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法律虽然规定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 但“集体”实际上被界定为乡 (镇) 、村和村民小组三级, 到底农地属于哪一级集体, 现行法律规定较为含糊, 导致农地产权主体具有多重性。缺乏明确所有权主体的产权于是完全暴露在公共领域, [1]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失去了最基本的约束。当国家强制低价甚至无偿征用农地时, 无人出面干预;当贱卖、侵占集体土地时, 无人出面制约。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 农地的调整、规划和征用失去了规范。
2.农地产权界限不明确
农地产权界限的不明确即各项产权之间缺乏清晰的界定, 而且各产权主体的权责利也缺乏明显的界限。尤其是集体农户的终极所有权与集体组织的代理权之间界限的模糊。作为代理人的集体组织, 接受集体农户的委托拥有农地所有权, 其土地行为理应受到委托人的监督和制约。但实践中, 集体组织获得了事实上的土地控制权。这使集体组织得以将其意志凌驾于农户之上, 使作为委托人的农户对代理人的监督失去正常的权利基础。同时, 由于前述农地产权主体界定不清晰, 导致了农地产权空间界限的不明确。当以行政村甚至乡作为农地所有权主体时, 共同所有的范围明显过大。个体农户利益与共同体利益的关联随共同体范围的扩大而减弱, 农户对公共财产运行的关心也相应减弱。在这种情况下, 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不仅面临昂贵的成本, 而且监督也产生了明显的外部性。于是, 委托人的监督放松, 而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却受到激励。[2]
3.农地产权缺乏排他性
产权的排他性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滞后, 农民除了土地以外没有其他赖以生存的保障基础, 因而农地实际上是作为一种生存保险分配给了农民。换言之, 在现阶段, 农地对于我国农民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资料, 更是一种生存保障资料, 是生存和发展的最后屏障。出于生存的需要, 任何农民, 只要他是特定社区中的一员, 其对集体土地的享有权就与生俱来而不需要支付任何代价。农村集体所有权的这种平等性必然要求社区土地能随人口的变化进行周期性调整, 这种周期性调整使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严格的排他性, 无法对特定地块的地权形成长期而又稳定的预期, 其结果是弱化了农户对土地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 减少长期投资, 并助长农户对土地的掠夺性使用。因此, 个别和眼前利益使作为经营权委托代理中代理人的农户同样产生机会主义行为。
4.农地产权限制不当
《土地管理法》规定,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 需要使用土地的, 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依法对土地实行征用或征收并给予补偿”。在我国农地一级市场缺乏的情况下, 这种制度安排使农地所有权的转化只能通过国家征用的形式由集体所有转化为国家所有。在土地非农化巨大利益的诱惑下, 代理人与借助于政治权利的寻租者相互勾结, 以各种“公共利益”名义低价征地, 委托人的终极所有权被架空, 进一步激励代理人的败德行为。而个体农户在土地征用中缺乏知情权、参与权和上诉权, 根本没资格成为土地交易的一方, 无法分享土地增值后的收益, 导致其土地财产权益直接受到集体性侵害。但受农民组织化程度高低和自身能力的影响, 个体农户不可能共同承担维权的成本, 理性的农民必然选择“搭便车”。
5.农地产权制度责权利不对称
任何产权安排, 应既赋予经济当事人一定的权能, 也使之承担一定的责任并获得相应的利益。如权能责任利益相背离, 就会使产权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失衡, 造成约束不力或约束过度及激励不足或过度, 导致经济当事人理性地采取“不合理”的行为。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 农户依据成员权取得了一定时期的承包经营权, 但对其承担的土地义务的界定并不明确, 同时, 其利益也缺乏充分的保障, 在短期利益诱导下, 农户理性地选择机会主义。而乡村集体组织及其成员取得土地的实际所有权, 它一方面作为基层政权组织代表着上级政府对社区土地进行管理, 另一方面又作为社区农民集体的代表与社区外成员就土地利用问题进行交涉, 但相关法律政策并没对其权责利加以明确, 使其权力的行使失去控制, 造成村干部在土地调整、再分配及土地征用中滥用职权、违法乱纪、侵害农民利益的败德行为时有发生, 增加了产权保护难度, 助长了代理人的机会主义。
三、提高农地产权制度运行效率的对策建议
农地产权制度委托代理关系的失序, 与委托代理关系本身缺陷有关, 但其根本原因在于相关制度保障的缺失。因此, 根据机制设计的激励相容原则, 要完善农地委托代理关系, 必须改革相关制度, 为农地产权制度运行提供有效的内部激励和外部约束机制。
1.明晰土地产权
产权残缺使农地产权安排缺乏明晰性、排他性、安全性、可转让性以及权、责、利缺乏对称性, 同时其可实行性受到限制, [3]增加了委托代理的成本。因此, 要建立明晰的排他性产权, 首先要明确界定农地的所有权归属。在承认和尊重农民对土地的终极所有权的基础上, 明确规定农地的所有权主体为农户。其次要界定集体产权的空间边界, 这是克服委托代理监督外部性的保证。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 以自然村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边界符合村民的传统意识, 也使土地边界与村庄的地理边界和社会边界相契合, 有利于降低界定土地所有权的交易费用。同时, 以自然村为边界界定集体所有权, 由于土地公共占有的范围较小, 信息相对充分, 乡村非正式制度对代理人行为能形成有效制约, 惩罚和监督的外部性易于内部化, 也有利于降低监督费用, 提高委托代理效率。第三是提高使用权强度。从历史上看, 产权制度效率的改进, 无不与使用权强度的提高有关。[4]所以, 可将转让权、处分权、抵押权、继承权等农地产权束中一些无归属的权能与使用权合并, 由土地使用者掌握, 并使制度安排长期化。使用权强度的提高, 意味着使用者收益的增加, 减少其土地使用过程的短期行为, 对使用权主体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同时也提高了基层政府的违约成本。
2.规范和完善土地征用市场
我国农地制度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失效, 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农地征用市场功能的缺失。农地征用中的非市场化操作使委托人失去对代理人约束和控制, 加剧农地资源的流失。因此, 在农地征用中要引入市场化因素。一是要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 并以立法形式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 杜绝以“公共利益”的名义侵吞农地转为非农用地的行为。二是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补偿标准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土地的生产性收益, 而且要考虑土地的非生产性收益;补偿方案不能由行政机关单方面做出, 应由政府和农民双方平等协商确定;征地方案及补偿标准要与被征地农民见面, 实行“阳光操作”。三是规范征地程序。在现有土地征用程序的基础上, 建立土地征用目的审查制度, 强化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及征地补偿登记制度, 增加土地征用透明度, 健全土地征用过程的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公众参与、公开查询、举行听证及举报等制度, 加强社会对征地过程的监督, 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 要建立土地纠纷仲裁机制, 明确申诉的程序和专门的仲裁机构, 确保农民的申诉权, 将土地征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四是土地征用市场化。长远看, 应逐步实行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土地市场的做法, 以招标、投标或拍卖的方式征用土地。土地征用的市场化, 可减少针对土地资源的设租和寻租活动, 保护农民利益;通过市场对土地价值进行评估, 可减少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利益损失;引入市场因素的农地征用, 由于其公开性和透明性, 使委托人的监督和约束具有明确的依据, 有利于减低监督和惩戒成本。
3.构建规范的委托代理机制
土地集体所有制面临与现代公司制度类似的治理结构问题, 因此, 可以借鉴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来构建委托代理机制, 如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建立和运行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地终极所有者的农户将土地代理权交由合作经济组织行使, 而合作经济组织又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农户。这种制度安排使分散于农户的土地经营权集中到股份合作组织, 农户原来对土地的经营权转化为特定意义上的土地股权, 获得了土地的排他性产权。实践做法是:在农户自愿的原则下,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折价入股组成合作性质的农业股份公司。这种建立在自然村上的合作经济组织不承担任何行政职能, 保证了土地所有权的独立性;通过自然村合作组织监督土地利用, 配置土地资源, 交易费用低廉, 且其作为代理人的行为较易得到监督;较小产权范围可以提高村民对土地的关切度, 有利于土地保护和地力培育;农户具有充分的退出自由, 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面临更高的机会成本。这样构建的委托代理机制将有利于农地产权制度健康有序地运转。
参考文献
[1]巴泽尔著, 费方域等译.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2]赵峰.关于农地委托代理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 2002, (12) .
[3]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 2002, (06) .
知识产权代理委托协议 篇3
关键词:委托代理理论 知识型员工 激励
1 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思想
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当一个人(代理人)为另一个人或组织(委托人)工作,而工作成果归委托人所有时,就存在激励的问题。因为代理人不是在为他自己在工作,而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负担。因此,对于委托人来说,激励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何让代理人努力工作,就像为他自己工作一样?应该设计一种怎样的报酬系统?由于提供激励是有成本的,因此,委托人面临一个成本与收益的两难选择问题。委托人设计机制的目的是通过激励代理人使自己的利润极大化,他面临两个约束条件:一个是参与约束,即代理人在该机制下得到的净收益必须不小于他不接受这个机制时能得到的机会收益。若报酬低于这一水平,代理人就不会参与;另一个是激励相容约束,即当代理人选择参与委托人所希望的行动时,代理人让委托人最满意的努力程度也是给他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努力程度。只有满足这两个约束条件,委托人才能通过设计一个激励机制以促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对企业与知识型员工的委托代理关系加以描述[1]。
2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委托代理特性
“企业与知识型员工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或委托代理关系,而且是一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在以知识型员工为主并强调团队生产为特征的企业,由于协作生产过程中很难准确计量每个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克服偷懒和搭便车行为”,[1]这样就会造成委托代理的低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劳动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 “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主要是依靠大脑而进行的思维性的知识性工作,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而且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及任何场所,工作说明书及固定的劳动规则越来越没有用,其他人很难知道应该怎样继续某人的工作,因此,对劳动过程的监控既没有意义也不可能。知识型员工一般不独立工作,往往是以团队的方式协同完成的,跨越组织界限以获得综合效益”。[1]因此,劳动成果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给衡量个人绩效带来了困难,不利于实现按劳分配、有效激励,也为充分调动员工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带来了困难,这样也间接导致了委托代理的低效[1]。
2.2 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不一致 “在企业中,知识型员工作为代理人,与委托人追求的目标并不一致。一方面,知识型员工追求更多的是自身对知识的探索,而企业所有者则追求企业资产的价值增值,要求知识型人才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由此企业的目标和知识型员工的成就意愿之间必然产生矛盾”。[1]另一方面,委托人希望知识型员工能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相互合作,而知识型员工会倾向于从自己的利益和兴趣出发,其劳动的投入与努力的方向可能会和组织的规范化需要产生矛盾,必然产生监督成本,增加道德风险。
2.3 信息不对称 因为知识型员工主要从事思维性创新工作,且多以团队协作方式进行,个人的劳动成果难以衡量,企业所有者很难或不可能得到有关知识型员工能力、努力程度、个人贡献等的完全信息。“相对来说,知识型员工本身具有较大的信息优势。这种信息的不对称,直接导致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本的创造无限性和监督有限性的矛盾。从主观上说,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无限性,但从反面去体验,就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人力资本所有者可搭便车、可逆向选择。[2]”从客观上讲,人力资本又具有监督的有限性,任何直接契约都不完善,事先进行的任何直接定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这一矛盾决定知识型员工的实际努力可能处在低水平上。
2.4 代理成本的增加 所谓代理成本是指受托人代表委托人行为而导致的额外成本,包括直接的合约成本(订立合约的交易成本、机会成本、激励成本),企业监督员工的监督成本以及员工行为不当成本。从理论上讲,企业应尽量降低委托代理关系总代理成本,但是客观存在的种种复杂因素又影响着代理成本。比如,从人的因素看,由于员工的需求与企业不同,因而其行为动机与企业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员工希望付出少,收获大,或者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即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实现自我效用的最大化满足,或者以损害企业利益来获取自己的利益[3]。
3 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措施
3.1 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机制 “风险分担、剩余索取与控制三者的统一是一条经济的必然规律。企业在管理知识型员工时也应遵循这一点。在监督成本过高或监督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企业应放宽对员工的监督,建立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机制,鼓励员工持股[4]。”据调查,美国500强中有90%企业实行了员工持股,美国上市企业有90%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比较员工持股企业和非员工持股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前者比后者提高了1/3,利润多了50%,员工收入多25%—60%。当然,“员工持股计划是一个体系,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以设计不同的持股形式,以达到目的[4]。”
3.2 打破团队激励中的预算均衡 霍姆斯特姆曾指出,委托人的作用不是监督团队成员,而是打破预算平衡,使激励机制发挥作用。打破预算平衡的目的是使得“团体惩罚”或“团体激励”足以消除代理人的搭便车行为。因为当团队成员个人所得之和大于或小于团队的总产出时,就存在奖罚问题[2]。如果所以成员都渴望得到奖金,就需选择努力工作,这种情况下,委托人的作用就是是打破预算平衡,保证激励机制的实现。
3.3 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 知识型员工与企业合作和谐,需要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努力。一方面,企业领导应正确认识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作用,关注他们的需求,向他们公布企业的有关信息。唯有如此,员工才能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才有可能发挥所长。另一方面,员工应理解和支持企业,配合企业需求投入工作,自觉承担企业分配的任务,树立主人意识,及时把握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机遇。
参考文献:
[1]曾艳.基于委托—代领关系的知识型员工管理策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4).
[2]王勇安.谈“委托——代理”关系下对编辑的管理策略.出版发行研究.2006(1).
[3]周海燕,潘留栓.分享型激励与高科技企业的激励机制创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67-71.
[4]陆小燕,袁明海.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探析.2009(4).
[5]屠海群.知识型企业激励机制的契约模式.企业经济.2002(5).16-17.
委托代理协议(仲裁) 篇4
第 号
委托人(甲方): 受托人(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有关规定,**(以下简称甲方)因 ** 一案,自愿委托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乙方)律师为甲方提供仲裁诉讼代理法律服务,双方协商订立下列协议,共同遵照履行:
第一条 委托代理事项和权限
一案的诉讼代理人。甲方委托代理律师的代理权限以甲方签署的《授权委托书》为准。
第二条 甲方的义务
1、甲方应当真实、详尽和及时地向乙方律师叙述案情,提供与委托事项有关的全部证据、文件及其他事实材料,并对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甲方隐瞒事实或证据,或伪造证据,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由甲方承担;发现甲方捏造事实,弄虚作假,乙方有权终止代理,依约所收的律师代理费用不予退还。
2、甲方应当积极、主动地配合乙方律师的工作。
3、甲方有责任对委托代理事项做出独立的判断、决定。
4、甲方不得要求代理律师办理违反法律法规或职业道德的事务。
5、甲方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及时、足额向乙方支付律师代理费用。第三条 乙方的义务
1、乙方应当根据本协议第一条规定的代理事项和权限履行代理职责。
2、乙方律师必须认真负责维护甲方的合法权益,并按时出庭。
3、乙方应当严格履行保密义务,除因诉讼需要,乙方律师不得泄露甲方的秘密。
第四条 律师费用及支付时间、支付方式
1、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指派****律师为甲方与
***
1、甲方委托乙方律师代理本案应支付律师代理费人民币***元(大写:*****)。上述款项应于协议签订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付至乙方账户:
户 名:** 开户行:** 账 号:**
2、因诉讼发生的法院受理费、保全费、司法鉴定等费用由甲方承担。
第五条 委托代理期限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至案件一审终结(包括但不限于有关机关作出判决、调解、裁定、裁决之日,或当事人庭外和解、撤回诉讼等形式)止。
第六条
如一方要求变更和补充合同条款,双方需另行签订书面协议。
第七条 除因委托代理过程中乙方存在重大过错外,甲方不得单方面本合同。
第八条
特别申明:乙方就本合同条款已向甲方作明确说明,甲方已经理解并同意本合同的全部条款。
第九条 本协议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自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甲方: 乙方:
民事委托代理协议 篇5
甲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乙方:
律师事务所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甲方因
纠纷一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和《律师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聘请乙方的律师作为委托代理人。
甲乙双方按照诚实信用原则,经协商一致,立此合同,共同遵守。第一条
委托代理事项
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委派律师在下列案件中担任甲方的委托代理人:
1、对方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
2、案由:
3、审理机关:
4、审级:
第二条
委托代理权限 一般代理 或者
特别代理,包括(选择项):
1、变更或者放弃诉讼请求;
2、承认诉讼请求;
3、提起反诉;
4、进行调解或者和解;
5、提起上诉:
6、申请执行;
7、收取或者收转执行标的;
8、签署、送达、接受法律文书。第三条
乙方的义务
1、乙方委派
、律师作为上述案件中甲方的委托代理人,甲方同意上述律师指派其他业务助理配合完成辅助工作承担,但乙方更换代理律师应取得甲方认可;
2、乙方律师应当勤勉、尽责地完成第一条所列委托代理事项,尽最大努力维护甲方利益;
3、乙方律师应当根据审理机关的要求,及时提交证据,按时出庭,并应甲方要求通报案件进展情况;
4、乙方律师不得违反《律师执业规范》,在涉及甲方的对抗性案件中,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同时担任与甲方具有法律上利益冲突的另一方的委托代理人;
5、乙方律师对其获知的甲方的商业机密/或者甲方的个人隐私负有保密责任,非由法律规定或者甲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
6、乙方对甲方业务应当单独建档,应当保存完善的工作记录,对涉及甲方的原始证据、法律文书和财物应当妥善保管。
7、乙方应提供律师费、工作费用等相应的发票并根据甲方的要求出具必要的费用说明。
第四条
甲方的义务
1、甲方应当真实、详尽和及时地向乙方律师叙述案情,提供与委托代理事项有关的证据、文件及其他事实材料;
2、甲方应当积极、主动地配合乙方律师的工作,甲方对乙方律师 提出的要求应当明确、合理;
3、甲方应按照、足额向乙方支付律师代理费和工作费用,并应依审理法院的要求及时、足额缴纳案件在诉讼中的各项费用;
4、甲方指定
为乙方律师的联系人,负责转达甲方的指示和要求,提供文件和资料等,甲方更换联系人应当及时通知委托代理人是;
5、甲方有责任对委托代理事项作出独立的判断、决策,甲方根据乙方律师提供的法律意见、建议、方案所作出的决定而导致的损失,非因乙方律师错误运用法律等失职行为造成的,由甲方自行承担。
6、除非法律规定或乙方同意,甲方不得向任何第三人披露本协议项下内容。
第五条
律师代理费
经双方协商同意,甲方向乙方支付律师代理费
元人民币。支付方式为:
1、自本合同生效后
日内支付
元人民币;
2、自
后
日内支付
元人民币;
3、自
后
日内支付
元人民币; 乙方户名: 开户行: 帐号:
本合同终止或提前解除的,应当由双方书面确认并结清有关费用。第六条
工作费用
乙方律师办理甲方委托代理事项所发生的下列工作费用,应当由甲方承担:
1、相关行政、司法、鉴定、公证等部门收取的费用;
2、发生的差旅费、食宿费、翻译费、复印费、资料费,长途通讯费等;
3、征得甲方同意后支出的其他费用。
甲方按照乙方律师预支、事后实报实销方式报销上述工作费用。或者
甲方一次性支付
元人民币由乙方包干使用上述第2项工作费用。
乙方律师应当本着节俭的原则合理使用工作费用。第七条
合同的解除
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可以变更或者解除本合同。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
1、未经甲方同意,擅自更换代理律师的;
2、因乙方律师工作延误、失职、失误导致甲方蒙受损失的;
3、违反第三条第2-5项规定的义务之一的。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有权解除合同:
1、甲方的委托事项违反法律或者违反律师执业规范的;
2、甲方有捏造事实、伪造证据或者隐瞒重要情节等情形的;
3、甲方逾期
日仍不向乙方支付律师代理费或者工作费用的。
第八条
违约责任
乙方无正当理由不提供第一条规定的法律服务或者违反第三条规定的义务,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退还部份或者全部已付的律师代理费。
乙方律师因工作延误、失职、失误导致甲方蒙受损失,或者违反第二条第5-7项规定的义务之一的,乙方应当通过其所投保的执业保险向甲方承担赔偿责任。
甲方无正当理由不支付律师代理费或者工作费用,或者无故终止合同,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未付的律师代理费、未报销的工作费用以及延期支付的利息。
甲方不得以如下非正当理由要求乙方退费:
1、甲方单方面又委托其他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代理的;
2、乙方完成委托代理事项后,甲方以乙方收费过高为由要求退费的;
3、甲方作为被告时,乙方律师已经为出庭作好准备,而原告方撤 诉的;
4、其他非因乙方或者乙方律师的原因,甲方无故终止合同的。第九条
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律师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法律。
甲乙双方如果发生争议,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①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福州仲裁委员会,按照提交仲裁时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甲乙双方均有约束力。
或者
②甲乙双方如果发生争议,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福州市
人民法院起诉。
甲乙双方协商同意以
方式解决双方间可能出现的争议。第十条
合同的生效
本合同正本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由甲乙双方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自
****年**月**日之日起生效,至乙方完成甲方所委托的代理事项为止。
第十一条
通知和送达
甲乙双方均因履行本合同而相互发出或者提供的所有通知、文件、资料,均以扉页所列明的地址、传真送达,一方如果迁址或者变更电话,应当书面通知对方。通过传真方式的,在发出传真时视为送达;以邮寄方式的,挂号寄出或者投邮当日为送达。
十二条
本协议由甲乙双方议定,非格式合同。十三条
特别确认条款
甲方确认:①本协议签订之前,乙方律师已经告知案件法律风险,甲方确知案件风险之所在;
②在签订本协议之前甲方已详细阅读并充分知悉本协议内容。③在签订本协议之前甲方已详细阅读并充分知悉附件《聘请律师提示》内容。甲方:
乙方:
律师事务所
代表:
代表:
委托进口代理协议 篇6
委托方(甲方):
代理方(乙方):沈阳格莱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为明确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委托范围
甲方委托乙方代理进口业务,主要为进口国外奶粉。由甲方直接向国外公司订货。
二.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提交给乙方关于此次委托进口货物签字确认的清单,并保证实际进口货物及其价值与清单及发票相符。
2.对进口货物提供必要的产品解释及技术解释。
3.负责办理进口货物的国际运输以及国际、国内保险事宜,并承担相应费用。
4.甲方负责办理进口货物运抵甲方指定仓库后的接货验收等事宜,并对进口货物品种、数量负责。
5.甲方应根据乙方要求及时支付乙方各项费用,以便乙方办理相关手续。
6.及时向乙方通报与本协议执行有关的信息,以便乙方及时、正确的行使代理权。
三.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负责按甲方提供的产品清单,办理进口机电产品许可审批手续。
2.接受甲方委托与国外卖方认真谨慎签定本协议项下的进口合同,其条款由甲方与国外卖方确定。
3. 收到甲方相应预付款项后,根据甲方要求及合同条款办理对外付款的有关手续。
4.乙方负责办理货物到港后接货,报关,纳税,商检等,清关事宜。关税,增值税及相关的清关费用由甲方承担。
5.进口货物在抵达北京口岸时如发生错发、缺损等情况应配合甲方完成检验、索赔工作,出具相关手续,相关费用由甲方承担。
6.乙方向甲方收取进口合同总额的1.5%代理费(最低收费人民币1000元),对外付款的银行费用按实际发生额由甲方负担。
四.本协议中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应本着友好协商、互惠互利的精神予以协商
解决。
五.若本协议执行过程中情况有所变化,需对本协议进行更改补充,须经双方协
商后以书面方式确定,经双方签字盖章生效,并为本协议不可分割一部份。六. 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七.本协议双方签字后生效。有效期为签字起3个月
补充条款:
在甲乙双方签订此协议同时,甲方向乙方交付五万元(50000.00)整作为合作的代理的保证金,此保证金在甲方顺利进口奶粉到岗时由乙方从代理费中扣除,如奶粉由于甲方责任导致不能进口,则乙方扣除相关费用后退还余款。如乙方责任导致奶粉不能进口则全额退还给乙方。
甲方:乙方:
签章:签章:
浅析委托—代理关系 篇7
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各领域, 可以理解为一种契约关系。契约的基本内容是规定代理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应采取何种行动, 委托人应向代理人支付何种报酬。
一、委托代理理论
最早提出委托人和代理人概念的罗斯 (Ross, 1973) 认为, 如果当事人双方, 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 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詹森 (Jensen) 和麦克林 (Meckling, 1976) 的观点也很有代表性, 他们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一个人或一些人 (委托人) 委托其他人 (代理人) 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 并相应地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简单来讲, “知情人”是代理者, “不知情人”是委托者。在日常活动中, 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多种模式 (如表1) 。
二、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
任何有组织的或需要进行组织的行动, 都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尽管组织活动各异, 但是委托代理关系是有共性的。一是委托代理双方的重要特点: (1) 委托人给予对方更大或更重要的行为空间。代理人的行为若受到限制就会降低执行效率, 行为就会变得僵化, 可能丧失许多的获利机会。 (2) 委托人有支付能力。委托人必须具备相当的经济基础, 能够确保在适当时间给予代理人适度的物质激励, 才能激发代理人的潜力和动力。 (3) 代理人有能力优势。代理人是委托人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挑选出来的, 因此比常人获得成功的几率更高。二是委托代理关系的经济特征: (1) 信息不对称性, 指代理人的行为和私有信息等难以被委托人观察和证实。 (2) 代理结果的不确定性。代理结果除了受代理人努力程度的影响外, 也受许多代理人难以把握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3) 契约的不完备性。由于契约不可能完全预测到事情发展的结果, 在履约过程中, 当事人双方信息不对称, 因此契约不可能是完备的。
三、委托代理类问题
1. 委托代理问题的典型表现———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 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逆向选择现象是一个存在于交易合同签订前的信息问题。例如, 旧车市场的买卖交易就是典型的逆向选择案例, 车子的质量信息只有卖家才掌握, 买家只能根据商品的平均质量讨价, 不得已所有的车都将以相同的价格出售, 这就使得一些质量好的车以低于实际价格出售而产生亏损, 因此这一部分卖家将退出交易市场, 旧车市场的平均质量降低, 买家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 汽车质量也进一步下降, 最终将导致高质量车被低质量车排挤在外。
逆向选择是委托代理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 解决逆向选择的具体措施: (1) 政府介入市场进行行政干预, 避免逆向选择的情况发生。 (2) 大多数耐用消费品附带保证书以向买者保证产品具有某些预期的质量, 即卖方承担了风险而不是买方。 (3) 利用产品的品牌效应不仅可以显示产品的质量, 而且可以在产品质量与预期不符时向消费者提供一种反馈的手段。 (5) 通过广告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和品质承诺。 (6) 连锁经营有与品牌具有类似的作用, 如连锁酒店和连锁餐厅。 (7) 许可制度可以减少质量的不确定性。如医师许可证、律师许可证等。
2. 委托代理的典型表现———道德风险
所谓道德风险, 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是在合同签订后发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在市场经济中, 道德风险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它是指市场参与者针对自身的隐蔽信息而采取的理性反应。比如, 公共财产无人爱惜;买了医疗保险的人常常会多开不必要的药。
道德风险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代理人的报酬与其行为后果相挂钩。具体措施: (1) 建立信任机制。信任机制是指在长期的经济交往过程中交易双方彼此掌握的、控制对方和克制自己的机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信任机制的惩罚措施是有效地降低道德风险的方式 (2) 建立保险和抵押机制。大多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分担风险也是有效地降低道德风险的方式。 (3) 签订长期合同机制。大多长期合同有助于市场交易双方建立起较强的相互约束的机制。
四、委托代理问题解决措施
委托代理双方不管采取何种模式, 双方都不能完全掌握彼此的信息, 只能通过讨价还价达成彼此能够接受的合同, 这实际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通过在市场中进行长期的多轮博弈, 委托人和代理人能够找到有效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解决方法, 达到均衡 (如下图所示) 。
1. 实现双重激励, 物质激励适度, 注重精神激励
首先要建立以利益驱动和利益制衡为特征的激励机制。典型的激励机制包括:租金、劳动工资、目标产量承包。激励机制的核心是代理人和委托人共享成果, 共担风险。代理人的努力程度是有限度的, 当物质激励达到心理满足度时, 就不会继续努力, 而是维持现状。所以, 要正确衡量代理人的实际贡献, 按业绩表现给予合理、适度的物质奖励。当物质激励已满足心理满足度时,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就应该转向精神激励。精神激励的作用是无限大的, 能够激发代理人的工作热情, 挖掘其潜力。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激励措施。
2. 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质量, 建立信任机制
信任程度高, 则交易成本低, 经济效率高;信任程度低, 则交易成本高, 经济效率低。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代理双方要充分公开自己的相关信息, 共享相关信息, 减少私人信息和不确定性信息, 严厉打击虚假信息, 这需要强化法律手段的作用, 完善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 (2) 规范信息传递机制。信息保证契约双方权利不受侵害, 同时加大对信息披露监管的力度, 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质量。 (3) 建立信任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 委托—代理信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委托代理合同的承诺, 或对市场规则的承认和遵守。二是敬业精神, 要强化这种文化精神。信任机制必须满足使收信者得到奖励, 而失信者得到惩罚。
3. 缩短代理链, 规范相关参与者的行为, 提高代理效率
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拉长了委托与代理双方之间的距离, 增加了契约的不完备性, 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性, 扩大了利益分享的主体范围, 因此要缩短代理链, 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规范相关参与者的行为, 一是可以通过股权和股票期权等方式让代理人享有部分剩余索取权, 使其目标与委托人目标尽量一致;二是建立明确的考核机制, 将代理人的业绩与行动挂钩, 提高代理效率。
摘要: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活动中, 被用于解决各种问题。但由于双方所掌握的信息非对称性, 委托人目标和代理人效用函数的不一致性, 由此产生了很多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是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在此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在双方达成博弈均衡的基础上, 提出建议完善委托代理关系, 提高委托代理效率。
关键词:委托代理关系,道德风险,逆向选择,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3483070.htm fr=ala0_1.
[2]王新爱.论中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及对策[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 :57-60.
[3]幸学俊.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探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 (12) :27-30.
[4]尹红.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分析[J].探求, 2004, (5) :48-50.
村会计委托代理实践分析 篇8
[关键词]农村;会计委托代理;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417—01
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代理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力推广。它是通过把村级有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工作授权给相关代理机构负责的一种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它能够有效的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稳定农村社会,促使干部清正廉洁。
一、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实践初步成效
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的已经实行十多年了,它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
1.有效防止村干腐败、贪污
从会计理论来讲,会计的职能就是核算与监督,监督是寓于核算之中的。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的实行就掐断了农村机关干部腐败、贪污的源头。会计代理制度就通过对农村财政进行核算,从而起着一种外部监督作用。它能够防止农村干部乱用资金,减少官员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保证了财政收入的合理支出。另一方面,对官员乱收费的现象起着有效杜绝的作用,因为,财政收入多收入一笔账款都是有记录的,一旦发现其中的一笔财政收入是属于乱收、乱罚而产生了,就会追求有关人员的责任。农村会计代理制度就从这两方面有效的防止了农村干部的腐败、贪污现象。
2.提升财务管理,防止财务混乱
会计在财政上本来就具有一种财务管理的职能,从会计本身来说,它就能够有效的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实行农村会计代理制度,它能够有效的对农村财务进行合理规范,使每一笔账目都有根有据,财政收支的来源与用途也记录的有条有理,从而在这种有效的监督管理下,提升了财务管理,防止了财务混乱现象的产生。
3.有效规范财政收支
规范财政收支是通过会计职能得以实现的。它通过核算收支记录,规范收支制度,从而减少官员乱收、乱用的现象,使得农村财政收入合规,支出有效。
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实践不足之处
虽然农村委托代理制度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之间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缺乏对会计核算人员的监督管理。一旦,会计委托人员与农村有关干部不重视会计工作,不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就容易出现两者“勾宿搭背”的现象。若监督人员的监督工作不到位,就会造成会计原始记录不合法,会计资料不真实。长此以往,农村干部不仅贪污受贿,行政环境恶化,还会造成群众对官员的猜疑,不信任,使群众与村干的关系恶化。
其次,财务管理的成本增加。要想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的高效执行,就需要农村干部在规定时间把这段时间的财务资料上报给上级单位。在上报过程中,就需要花费时间、精力以及费用。这些都构成会计代理核算过程中的成本。
最后,浪费人力资源,忽视农村服务。对于一些不熟悉会计工作的农村干部来讲,由于缺乏相关的审计知识,就会在审计过程中,使审计工作质量低,这样不仅没能做好村级额财务审计工作,也没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忽视了对工作的服务意识。
三、关于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的完善思考
农村会计委托代理虽然有着漏洞,但是不能否认它是一项有效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也不能否认它对农村行政环境的规范作用。因此,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对以上不足之处进行防范,从而使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效用。
1.加强财务监督
农村的财政收入是属于农村人们共同拥有的,保证农村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合理性是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为了有效发挥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的监督、管理作用,首先就应该加强农村财务的监督。
加强农村财务监督,就要做好资产盘点工作,要明确本村的账目上的资金数量。盘点工作一般工作量大,也比较复杂,因此,就可以建立专门的经营管理部门对各项资产进行盘点,并作好记录,保持纪录的真实、有效。从而在所盘点的资产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资金支出都应该在于民有利的出情况下进行支付。
财务监督中做好盘点工作是不够的,还应该规范会计核算。做好盘点工作是促使会计核算真实,有效的前提。加强财务监督就应该及时将财务情况反馈给会计核算代理机构,会计代理机构才进行核算与检查财务资料的时候,不仅要通过科学的、规范的进行会计核算,还应该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保证会计统计、核算能够全面、真实。
2.完善制度管理
既然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存在着不足之处,就应该着手完善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管理。现有的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改变了以前由乡镇财务统一核算的财务制度,弥补了以往财务制度容易造成财产确缺失的漏洞。对现在的财务核算制度的完善首要就要完善财务核算的工作流程。
完善财务制度的工作流程,就应该发挥乡镇农村经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在工作过程中经管部门要严格审核会计原始凭证,然后注标、签字。然后要经过理财小组人员的集体审核,通过之后由小组组长签字。最后,再由代理会计审核人账。在工作期间,经管部门还应该不定期的进行日常检查,从而做好财务制度管理的方方面面。
完善制度管理还应该发挥监管部门的检查作用。发挥监管部门的检查作用就应该配合纪检监察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的三方审查,从而保证会计代理制度的实施更加公正、高效。
最后提高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从而让代理人员具有社会责任感,站在全村人民利益的角度上,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促进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的实施发挥应有的效用。
3.促使财务公开透明
农村财务公开是保证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农村干部切实履行职责的性质表现,更也是维护人民知情权的有效途径。公开农村财务,是财政收支透明化,就能够通过人民的共同监督,保证财务资金的高效使用,促进农村干部做好农村的服务工作。
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实践能够有效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通过科学的、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就应该长期坚持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并不断完善,使之更有效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插上双翼。
参考文献
[1]于连京.村级会计代理制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
[2]黄静,李志全.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村级财务管理探析[J]中国农业会计,2009(7)
委托代理出口协议 篇9
协议号:HF-LC-D0601
签订日期:2006年7月31日
签约地点:北京
本合同双方:
甲方:
地址:
电话/传真:
乙方:北京航富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1号东域大厦A座1802室(邮编:100028)电话/传真:58221166/58220517
甲乙双方在平等互利、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就甲方委托乙方代理出口等离子喷涂隔音间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代理出口
l.l如果甲方需要,则乙方应当接受甲方的委托代理其出口货物。
1.2甲乙双方共同确认,在第l.l款所称代理出口是乙方根据商务部《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接受甲方的委托提供相应的贸易和出口服务,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事代理。故除本协议另有约定外,代理行为所产生的一切后果均由甲方承担,乙方在没有特别授权的情况下亦不得以甲方的名义从事任何其他活动。
1.3为明确起见,在甲方委托乙方代理业务时,双方应当签署书面确认协议(即《出口确认书》),《出口确认书》至少应当明确出口货物的名称、型号、价格、数量、验收地点和验货方式等事项。《出口确认书》为本协议重要组成部分,与本协议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第二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2.1甲方负责拟定出口合同具体内容,确定出口货物的价格、规格、数量、质量、包装、交货时间等具体事宜,并及时将结果以书面形式提供给乙方,以作为乙方对外签约的依据。
2.2甲方保证按期、按量交货并对货物的质量负责,如因此方面问题致使外商验收不合格导致不能按时发货,所有责任由甲方承担。
2.3甲方对外商的资信负责,保证相关款项的收付。如外商不能按出口合同约定及时付款,由此产生的责任由甲方承担。
2.4甲方负责办理出口货物的商检、清关等手续,并在出口货物装运前7日内,向乙方提供商检及其它出口需要的各种业务单证内容资料,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
2.5甲方应在发货后及时提供合格的增值税发票等退税所需的相关文件,供乙方办理出口退税。由于增值税发票或其它文件问题可能导致的退税延迟或无法退税的责任和损失由甲方承担。
2.6如外商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延迟履行或履行不符合出口合同的规定,尽管出口合同由乙方与外商签署,甲方保证:当外商因此而免除出口合同中的全部或部分责任时,乙方不承担因此遭受的损失。
2.7出口合同经甲方确认后,由乙方与外商签订,甲方不得由于出口合同条款本身的缺陷引起的损失向乙方要求补偿,甲方不得自行与外商变更或修改出口合同。
2.8因甲方不履行本协议义务导致出口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延迟履行或履行不符 1
合约定的,甲方应承担乙方因此对外承担的一切责任。
第三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3.1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的业务情况,配合甲方与国外客户联系,协助甲方拟定出口合同内容,并最终经甲方认可后,与外商签订正式出口合同。
3.2乙方负责协助甲方办理出口货物的报关等手续,制备出口报关单据。
3.3乙方负责办理出口的收汇手续,在分批收到国外客户货款并扣除代理费等按本协议第四条规定甲方承担的费用后,乙方应在五日内将余款支付予甲方(结汇后以人民币支付),并将费用明细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3.4收到合格的增值税发票等退税所需的相关文件后,乙方负责办理出口退税,并在收到退税款后将退税款转汇至甲方指定帐户。出口退税款应当在乙方收到全额结汇款后向甲方支付。
第四条代理手续费及其它费用
4.1本协议项下各出口合同的所有汇率风险均由甲方承担。
4.2甲方承担本协议代理业务中所发生的以下费用:
(1)海运费(如合同价为FOB以外条件时)、港杂费、商检费、清关费用等;
(2)同乙方商定后同意支付的其他费用。
4.3甲方应按出口合同价格的1.5%向乙方支付代理手续费。代理手续费在结汇后由乙方从货款中扣除。
第五条违约责任
5.1本协议一经订立,各方均应自觉履行,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任何条款,均为违约行为,应向守约方赔偿因此而造成的任何损失。
第六条协议的变更与解除
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若涉及其他业务或发生其他费用(如国内外项目咨询、合作开发、合作经营等),需要对本协议进行修改,应由双方另行协商并书面确认以作为本协议的补充或修正。
第七条争议解决办法
本协议执行中如有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时,任何一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地点为北京市。
第八条 协议生效条件及其他
8.1本协议有效期为壹年,自甲乙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满后,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再行续约。
8.2双方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达成的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冲突的,以补充协议为准。
8.3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劳务委托代理协议 篇10
二〇一二年
1日月
劳务委托代理协议
甲方:华瑞星劳务服务有限公司
乙方:
甲乙双方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公平合法的原则,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劳动人事政策规定,就甲方委托乙方代理劳务保障事务,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同目的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乙方许可证范围内的经营项目。
二、合作基本条件
1、甲方是由当地省市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登记,具有就业服务和人才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型企业。
2、甲乙双方必按本协议约定诚信履行各自的义务,违约不履行义务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3、甲方保证委托代理事项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并负责向乙方及时提供代理服务所需有效相关的证件资料,乙方保证按照。国家及当地劳动保障事务的办事规定认真及时办理甲方委托各项事务。
4、甲方所需委托代理费按工程劳务费总额的%收取资质委托代理服务费。
三、本协议期限为年月
至年月日,协议期满,甲乙双方无异议,结清劳务服务费后本协议自行废止。
四、委托服务事项
1、乙方用甲方的资质招聘劳务务工人员,为劳务人员购买意外伤害险和工伤保险和日常的管理购买保险费用由乙方负责缴纳办理。
2、乙方将购买保险单复印件交甲方备案。
3、乙方将招聘劳务人员按进度计划给甲方提供劳务登记卡和人员花名册以便随时掌握劳务人员的信息状态,确保劳务人员工资发放。
五、劳务费用的支付
1、应根据乙方完成的工程量为依据,按乙方应得劳务费和施工进度支付劳务费,按协议约定支付给劳务人员。
2、支付的方法,按乙方提供上报劳务人员花名册,人员工资表、联名举荐书、不拖欠员工工资承诺书,意外伤害险,工伤保险单由甲方负责发放到务工人员手中。
3、非在册人员和没有办理劳务登记卡的人员所发生的一切问题均由乙方负责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4、工程验收合格后甲方按协议约定扣除委托代理费后支付劳务承包人应得费用。
六、违约责任
1、甲乙任何一方违约且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违约方必须按有
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大小补偿守约方相应的经济损失。
2、甲方按进度收不到资质挂靠委托代理费,没有按时支付劳务费造成的工资延迟发放,甲方不负任何责任。
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补充附件与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协商解决不成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华瑞星劳务服务有限公司(盖章)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及策略 篇11
一、我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企业所有者的“团体”化是造成国有企业低效率的根源。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全体人民,所有者是一个“团体”,而“团体”是无法直接监督和激励其代理人的,通常是选一个代表(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来行使委托人的权利,而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并不是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者,它不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没有积极性去监督经营者,因为监督要付出成本,且对经营者的监督是很困难。所以,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实际上是处于“缺位”状态。另外,国有企业所有权归全体人民,人人有份,每个人又都没有财产处置权,实际的结果是没有人关心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2.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而导致对委托人利益的损害。国有企业中代理人的身份是行政官员,是由国家任免的,代理人的任用与其经营业绩无关联,其表现为:第一类人为“经济利益人动机”,专门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因为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利用其权力获取个人利益,这类人风险较大,一旦查出则属违法现象。第二类人是“消费人动机”,即代理人利用能支配现金或非现金物品的权力进行消费,主要表现为吃、喝、玩、乐,寻求个人的快乐。由于我国法律的不健全,这些人钻了法律的空子,即使查出也无风险,一个好好的国有企业就这样被代理人“花光了”。
3.代理人“偷懒”。由于国有企业的代理人与所有者的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偷懒”很难被委托人观察到,即使观察到了,也很难作为法院的证据。
二、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同。资本所有者作为委托人拥有剩余索取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资本增值和资本收益的最大化,最终表现为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而拥有公司控制权的经理人员作为代理人,一方面追求更高的薪金、奖金、津贴等货币效用;另一方面还力图获得更高的非货币效用,如舒适的办公条件、气派的商业应酬等,从而使委托人利益受损。代理问题的实质是委托人不得不对代理人的行为后果承担风险。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代理问题就不可避免,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不能彻底解决。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于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如果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完全一致,就不会有代理问题的产生。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一样都是独立的“经济人”,他的行为目标常常与委托人是不一致的,委托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代理人则追求个人尽可能多的货币与非货币收益,在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函数不一致的情况下,代理问题由此不可避免。
2.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不可能对代理人的行为全部了如指掌,监督成本太高。因此,在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就有牺牲委托人利益以满足个人利益的机会。企业内部各个层次之间都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可以说,有多少层雇佣关系、就有多少层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只讨论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因为相较于其它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更具有一般性。首先,经营者作为经济人,它追求的目标可能与所有者的目标有偏差。企业所有者的最大化目标一般是企业财富最大化,而经营者的目标虽然也是个人效用最大化,但其最大化目标极有可能与所有者目标不一致,比如可能追求个人地位、声望等等,因而可能做出有损所有者利益的决策。其次,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并且监督成本较高。
三、应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对策
1.取消经理人员行政任命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权如果掌握在政府官员手中,会由于这些官员无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任何风险,而使这种选择权成为“廉价投票权”,从而导致经营者职位安排与企业业绩无关,进而降低了经营者高效经营企业的长期激励。为解决经营者选择及长期激励问题,选择经营者的权利必须由政府官员手中转移到出资者手中,取消政府对企业经营者的行政性任命,让真正承担风险的出资人选择经营者。为此,要加快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国资委应培育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董事阶层,专门行使董事职能。为防止选择董事的行政行为,要对有可能成为董事成员者进行必要的监督、审查和考核。要尽快培育起规范的、有竞争的管理人才市场,形成合理的董事人员能力评估体系,对董事人员形成竞争压力和优胜劣汰的局面。
2.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设计科学且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一是确认国有企业代理人的独立利益,围绕其需求设立激励机制。首先要确立代理人的独立地位,不能将其归属于一般职工或国家干部,要围绕其需求设立各类激励机制。在我国要彻底解决“职位消费”问题困难很大。在我国国有企业代理人的需求结构中,“职位消费”费用远远大于其货币报酬,从降低改革成本角度出发,与其花大力气解决该问题,重新设置诸如高报酬、高奖励之类的激励制度,不如利用“职位消费”这个激励因素设计“职位消费”激励机制,根据其经营业绩确定给予或剥夺经营者的“职位消费”特权,就可以消极为积极,使“职位消费”成为激励因素。二是使国有企业经营者拥有部分的剩余索取权。所谓剩余索取权是指企业收益在支付要素报酬和投入品价格后的剩余收入的索取,这样做既可以避免道德风险,同时也可以使权力与责任分布进一步均衡。进一步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一是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考核和监督,国有企业经营者在履行其使命的全部过程中应该受到党和国家经常的、定期的检查和必要的监督,但除了已有的有效办法外,作为一种重要的动态和评价手段及有效形式——业绩审计实不可少,已有的稽查特派员制度以及独立董事制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二是培育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市场机制,实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注册制度,建立企业家档案和技术级别认可制度,推行企业家任职资格制度,并相应地建立具体的中介机构和组织体系。同时,政府作为市场管理者,应将资本市场、产权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及其他产品市场统一纳入管理盘子,使之相互协调和配套,共同发挥其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约束和监督作用。三是加快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经理市场的建立,会弥补国有企业代理阶层市场方面的“激励空缺”。建立有效的经理市场,在代理人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形成由众多代理人竞争构成的代理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市场激励机制。四是减少国有企业代理层次,通过减少国有企业代理层次,可以强化所有者对代理人约束的动机,消除地方政府和企业代理人“合谋”的可能,增加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在具体操作上,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选择不同的改革思路。
【知识产权代理委托协议】推荐阅读:
知识产权代理合同08-15
知识产权代理简介01-13
知识产权代理企业简介10-16
知识产权委托授权书新11-28
知识产权归属协议06-18
知识产权机构协议08-19
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协议08-20
文字作品知识产权保密协议09-11
房屋产权委托书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