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应试心理

2024-05-15

中考应试心理(通用11篇)

中考应试心理 篇1

中考应试心理、策略、技巧

中考是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较量,更是意志品质的角逐。中考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要在这知识覆盖面广,注重考查能力的选拔性考试中取胜,惟有全面提高素质。

一、中考应试心理

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注重自我心理调节,以踏实准备这个不变,来应付中考复杂的多变,以良好的情绪投入下阶段复习,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是取得中考成功的重要因素。

1、考前要注意调控情绪

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像是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它又是加速器,使人的学习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① 情绪乐观思维活跃

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情绪的调节而显示出更高的效应,人也会因此显得更聪明。积极的情绪可使人精神振奋、思维敏捷,消极的情绪则使人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想像贫乏。

② 适度焦虑激发动机

焦虑指对个人情境产生的担忧反应或反应倾向。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形关系,无焦虑或焦虑过低肯定学不好,焦虑水平过高,学习无紧迫感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故要保持适度焦虑,客观认识自我,扬长避短才会收到良好学习效率。

③ 积极暗示挖掘潜力

消除过分焦虑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总沉浸在不愉快的回忆中情绪会低落,学不好记不住,同学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当你在书桌前开始学习时,脑子中浮现出令你最自豪的画面一分钟,心中默念三遍“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相信自己”,然后充满信心投入学习,不妨试试,会有明显效果。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唤醒体内成功的种子,有助于增强自信,排除焦虑,充分挖掘潜力。

④ 体育锻炼,心境乐观

保持身体健康才会保证心理健康,有许多精神紧张、压抑者通过体育锻炼,出一身汗,精神就会轻松许多,运动学上讲活动让人肌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⑤学习之余,学会休闲

看春华秋实,听蝉鸣鸟啼,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2、考时要克服怯场

考试怯场有三方面原因:①外界干扰,突然受到刺激,会使思维活动受到抑制②缺乏自信,自我怀疑,有把握的也犹豫不决③大脑过度兴奋。有些学生考前开夜车,用脑过度,睡眠不足,;加上心理紧张,引起回忆反应暂时抑制,造成怯场。

防止怯场的方法:

① 考前两天:增强自信,择要复习

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只要检查一下重点内容是否基本弄清就可以了,不必面面俱到

② 考试前夕:睡眠充足,情绪愉悦

③ 考试当天:从容安排,沉着镇静

吃早吃好,要有充足的用餐时间。

欣赏音乐,活跃思维同时检查准考证和文具用品。

缓行忌谈。在赴考场的路上,行速要慢,以免加速心跳,导致情绪紧张。进入考场不要高谈阔论,也不要与交人交谈复习讨论题目。考完后不要校对答案,万不可以一题之小错而使心理情绪之大失。

先易后难。拿到试卷,通缆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即使看到暂时不会的题目也不要慌张,因为中考是选拔性的考试,试题会有一定的区分度。先做容易题这是应试技巧,更是增强信心的心理调适方法,每解一题会增加一份自信,但“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要仔细”,待思路流畅后做难题,“人难我难我不畏难,要平静”。

如果在作出以上努力后,仍出现怯场,也不必惊慌,可先搁下试卷,做一下揉面活动,或伏案休息片刻,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助于克服紧张情绪,也可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吸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经过1~2分钟的练习,也能消除极度紧张状态。

二、中考应试策略

1、一丝不苟,每分必争

考生必须一丝不苟,认真答题,每题必答每分必争。每题的答案,都要做到内容正确,表述清楚,书写工整,甚至对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马虎,遇到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思考、会多少答多少,能推导几步就做几步,争取多得分。卷面要保持整洁、清晰,否则会造成无谓失分。

2、仔细检查,补漏纠错

要着重检查有无漏题,是否切题,有无笔误,力争内容、标点、符号、图表无误。

3、坚定信心、力克中档题、难题

中档题、难题一般综合性较强,变化较多,但总渗透所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基础知识。所以,应当有攻克的信心,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联想法,即通过课本知识面和过去的有关练习的联想,进行推导,触类旁通;二是试探法,即运用多种思考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找出答案。

三、中考应试技巧

1、熟悉难度设置,防止心理失分

中考试题一般设置层次分明的台阶,起点低,难度逐步提高,出现压轴题、把关题,但不是整题把关的局面。

心理准备及对策:根据试卷难度分布的变化,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制定自己的解题顺序,才能取得较理想的分数,能做则做,不会就跳,不可按部就班,但也不可稍不顺手,就退避三舍。

2、了解给分原则,避免答题扣分

理科反映考生解题思维过程,一般以过程给分,解答时,必须步骤清楚,格式规范;文科反映学生论述说理表达能力,一般按所用知识要点、原理、思想方法给分,解题时,必须要点明确,以课本理论为依托,多使用课本语言。

3、弄清评卷信息,减少无故丢分

对考试大纲要有所了解,注意解解答题过程中使用教材中的定义、定理和公式,只有在解客观题时可使用教材以外的东西,以便节约时间、提高准确率。

4、不要小题大做,消除隐性失分

小题不能大做,数学填空,解题方法多,一解现象十分突出。小题大做不但耗时,还会增大错误率,即使做对也是隐性失分,因此注重方法和策略,要把数形结合,要联想,大胆尝试、假设、特殊化。

5,充分利用考前五分钟。按照大型的考试的要求,考前五分钟是发卷时间,考生填写有关事项。这五分钟是不准做题的,但是这五分钟可以看题。我发现很多考生拿到试卷之后,就从第一个题开始看,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拿过这套卷子来,这五分钟是用来制定整个战略的关键时刻。之前没看到题目,你只是空想,当你看到题目以后,你得利用这五分钟迅速制定出整个考试的战略来。五分钟内要完成的任务:拿到试卷后,先看试卷张数是否够了、每页是否都有试题;然后,填写学校、姓名、考号(考试证号)、座号(桌子上张贴的号码)等有关内容;一定注意每张试卷上都要写上述内容(包括卷一)。试卷上的相关项目填写完后,填写答题卡上的事项:先写上姓名、学号,然后,涂试卷类型、学号、学科;注意,不要折、污、损答题卡。最后做关键的一项事情,那就是审卷,比如数学考试,考生应拿着数学卷子,不要看选择,不要看填空,先看后边的六个大题。这六个大题的难度分布一般是从易到难。建议先把这样的大题拿下来。大题一般12分左右,这12分如囊中取物,你就有底气了,心情也好了。特别是要看看最后那个大题,一看那个题目压根儿就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就把它砍掉,只想着后边只有五个题,这样在做题的时候,就能够控制速度和质量。如果倒数第二题也没有什么感觉,你就想,可能今年这个题出得比较难,那么我现在最好的做法应该是把前边会做的题目踏踏实实做好,不要急于去做后边的题目,因为后边的题目不是正常人能做的题目。

6,一定要培养自己一次就做对的习惯。现在有些学生,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会做的题目,就快速地把会做的题目做错,争取时间去做不会做的题目。殊不知,前面的选择题和后边的大题,难易差距是很大的,但是分值的含金量是一样的,有些学生以为前边题目的分数不值钱,后边大题的分数才值钱,不知道这是什么心理。所以我希望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培养自己一次就做对的习惯,不要指望腾出时间来检查。越是重要的考试,往往越没有时间回来检查,因为题目越往后越难,可能你陷在那些难题里面出不来,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开始收卷了。

7,控制速度。平常有学生问:“我在做题的时候多长时间做一个选择题,多长时间做一个填空题,才是比较合理的呢?”

实际上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说你平常用什么样的速度做题,考试的时候就用什么样的速度,不要人为地告诉自己,考试的时候要加快速度。其实你考试的时候,速度要是和平常训练的速度差距比较大的话,很可能因为你速度一加快,反而导致了质量的下降。一场大型的考试,你会做的题目本身就那么多,如果你加快速度,结果把会做的题目做错,而你腾出的时间去做后边的难题,又长时间地解不出来,那么很可能造成会做的题目得不着分,不会做的题目根本不得分。不要担心“做慢了,做不完”,把握住一点,一个学生的正常考试,如果始终在自己会做的题目上全神贯注的话,这场考试一定是正常发挥的,甚至是超水平发挥。你一直投入到会做的题目中,按照你平常训练的速度,踏踏实实地往前推进。即使你发现时间到了,后边还有题目可能会做但来不及了,我也不认为这是一个令你后悔的结果。最后结果出来你会发现,你最后得到的分数往往会比你的实际水平要高。所以考试的时候要控制速度,我觉得这是考试技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8,考完以后千万别急着离开考场。考完试之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你的试卷集中了没有,一卷、二卷是不是都交齐了。很多考试,包括中考,经常会有老师把学生的卷子收走了,却把答题卡落下了,或者本来五张试卷,只收了四张。还有些考生考完了,把卷子放到桌面上走了,结果下一场来考试的时候,突然发现还有一张卷子没收。这还是比较幸运的,交给老师以后,大不了老师受点处分,学生的卷子还没丢。但是你仔细想一想,要是你下一场没发现落下试卷,人家五张卷子,你只有四张卷子,受损失的是你本人。所以考完试以后,不要急于离开考场,要确认该交的卷子都被老师收走了以后再离开。

望:沉着冷静、从容应考

祝:成绩优异、金榜题名

中考应试心理 篇2

答卷中, 见到简单题, 要细心, 莫忘乎所以, 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 要耐心, 不能急.要努力做到:坚定信心, 步步为营, 力克难题.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易我易, 我不大意;人难我难, 我不畏难”的必胜信念, 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2.“三先”又“三后”, 答题要有序

在通览全卷并对简单题作了解答后, 情绪基本趋于稳定, 大脑趋于亢奋, 此后七八十分钟就是最佳状态的发挥或收获丰硕果实的黄金时间了.实践证明, 满分卷是极少数.因此, 实施“三先三后”及“分段得分”的考试艺术是明智的.

(1) 先易后难.即先做简单题, 再做复杂题.当进行第二遍解答时 (通览并顺手解答属于第一遍) , 就无需拘泥于从前到后的顺序, 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跳过啃不动的题目, 从易到难.最后的题未必比前面的题难, 难易因人而异.

(2) 先高 (分) 后低 (分) .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 如两道题都会做, 应先做高分题, 后做低分题, 以便时间不足时仍能得高分;到了最后十分钟, 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分段得分”, 争取在时间不足的前提下多得分.

(3) 先同后异.可考虑先做同学科同类型的题目, 这样思考比较集中, 知识或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 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一般说来, 解题必须进行“兴奋灶”的转移, 思考必须进行代数学科与几何学科的相互换位, 必须进行从这一章节到那一章节的跳跃, 但“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和过陡的跳跃.

三先三后, 要结合实际, 因人而异, 谨防“高分题久攻不下, 低分题无暇顾及”的情况发生.

3.审题要细心, 做题要规范

题目本身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 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 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题意.解题实践表明, 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 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有些条件题目未明显写出来, 常常是隐蔽给予的, 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这一步不要怕“浪费”时间.

找到解题方法后, 书写要简明扼要, 快速规范, 不要拖泥带水, 啰嗦重复, 尤忌画蛇添足.一般来说, 一个原理写一步就可以了, 至于不是题目考查的过渡知识, 可直接写出结论.为了提高书写效率, 应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 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且严谨.

4.踩点要稳准, 分段得高分

对于同一道题目, 有的人理解得深, 有的人理解得浅;有的人解决得多, 有的人解决得少.为了区分这种情况, 中考的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 这叫“分段评分”, 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 踩得多得分就多因此,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是一种高招.“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 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 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1) 对于会做的题目, 要解决“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题目, 明明会做, 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 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 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因此, 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 防止被“分段扣分”.经验表明, 对于考生会做的题目, 阅卷老师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 分段给分.

(2) 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 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分.我们说, 有什么样的解题策略, 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把你解题的真实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 就是“分段得分”的全部秘密.

(1) 缺步解答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确实啃不动, 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 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 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 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 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 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 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 每进行一步演算都可以得分, 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 但分数却已过半, 这叫“大题拿小分”.

(2) 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 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 往后推, 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 说明这个途径不对, 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 就回过头来, 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 “卡壳处”的攻克来不及了, 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 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 继续有……”, 一直做到底, 这就是跳步解答.也许, 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 这时不要乱七八糟的插上去, 可在后面补上一句“事实上, 某步可证明或演算如下”, 以保持卷面的整洁.若题目有两问, 第一问想不出来, 可把第一问作“已知”, 先做第二问, 这也是跳步解答.

(3) 退步解答“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那么, 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 从抽象退到具体, 从复杂退到简单, 从整体退到部分, 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 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 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 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义的启发.

(4) 辅助解答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 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骤, 也有次要的、辅助性的步骤.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 找辅助性的步骤是明智之举, 这些辅助步骤在解题中必不可少, 而找起来又不困难.如:准确作图, 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 应用题的设未知数等.书写也是辅助解答, “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是说第一印象好会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生光环效应:书写认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给分偏高.

5.速度要把握, 检查要细心

中考数学试卷共有28个题, 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 平均每题约为4.2分钟.为了给解答中高档题留下较充裕的时间, 每道选择题、填空题应在二分钟左右解决.若这些题目用时太长, 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 或“隐含失分”.在答卷中要集中精力解决通常占全卷80%以上的中下难度的题目, 它们是试卷的主要构成, 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能拿下这些题目, 实际上就是打了胜仗, 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 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中考阅读应试对策 篇3

从命题走向来看,近几年的课内阅读试题比例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学好课本。其理由如下:

其一,课文是“例子”,是传授课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的主要凭借。中考阅读试题主要考阅读理解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课文的阅读实践。语文学习要举一反三。完全离开课文,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其二,中考阅读试题的选材虽然重在课外,但是课外材料的难易度与课内相当。课外阅读试题考察的知识与能力点,均在课内训练过。有人说“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正是这个道理。可见,学好课文有助于解答课外阅读的试题。

(二)强化整体意识。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都重视了整体阅读能力的考察。《新大纲》也明确要求“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些要求完全符合阅读心理学。从人们一般的阅读心理来看,阅读材料是首先要弄清写了什么,然后再分析是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等问题。而命题者却把一篇文章或语段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且围绕材料的中心和主旨来设计试题。考生具备了整体阅读的意识,方有可能解好每道阅读题。

具体说来,在解阅读试题时,第一步要速读全文,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材料的概要,文段的中心和主旨、思路和情感基调;第二步,依据整体的感知高屋建瓴地分析局部,直至词语句子的意义,关系以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三步再把各个局部联系起来,从而对文章的整体达到新的认识。这种“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战略,完全符合解答阅读题的规律。

有了整体意识,在解答阅读试题时,就能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准确答题。

(三)掌握阅读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他还说,“惟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写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叶老这两段话,两次用了“尤其”这个词,反复强调了掌握阅读方法的重要性。因为“答案” 只能解决“个性”问题,也就是个别问题;而方法则能解决“共性”问题,也就是解决同一类的问题。

(四)加强阅读训练。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也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反复的训练。阅读技能的掌握,当然也不例外。

要提高阅读训练的效率,需做到“三性”:

第一,计划性。

面临中考,阅读与写作都是重头戏,训练内容也很多,只有精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有条不紊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全面性。

从阅读行为来看,既要训练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又要训练鉴赏性阅读、比较性阅读;从阅读题型来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实用文都不可偏废;另外既要重视现代文阅读,又不能忽视文言文阅读。

第三,典型性。

所谓“典型”就是阅读训练材料和试题要有代表性。提倡“精练”“巧练”,反对题海战术。对于答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力求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这样,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多读。平时除了多读点报纸杂志外,还要有选择的多读一些有价值的书,广泛涉猎,多方吸纳,丰富自己。不要只限于课本或某一类课外读物。

精思。读书要“精思”,即要仔细思考。一是遇到疑难处要“精思”,思而不解,或查资料,或请教别人;二是在精彩处要“精思”:何以如此精彩?如果不这样写是不是就不精彩了?等等。三是于无疑处“精思”:这个观点或者结论是否千真万确,无懈可击?相反的观点或者结论是否毫无道理?“于无疑处生疑”是精思的最高境界。

勤记。第一,要勤“记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读书过程中要圈点批注,提要钩玄,发现名言佳句、精彩片段、典型事例,随手摘录做成卡片,写成笔记,以卡片笔记构筑知识的殿堂。第二,要勤“记忆”,对于名言佳句、精彩片段,不妨多背背,集腋成裘,必有大用。

善用。

善于运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善于把在阅读中汲取的思想、文化、知识营养,学到的写作方法,自觉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阅读与写作比翼齐飞。

我们坚信:只要持之以恒,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定会养成的。有了养好的阅读习惯,不仅中考不愁,而且将会受益终身。

(六)培养创新意识。

中考物理应试技巧 篇4

物理中考怎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得分,且对本应该得分的题目不失分,要做到这些应掌握那些应试技巧呢?

1:缜密审题、扣题作答。每做一道题,特别是做简答题。首先要全面真确的理解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和解答范围,抓住重点,然后认真作答,这样才不会答非所问。以往有些考生不注意审题,结果不是离题太远,就是泛泛而答,没有抓住重点,造成失误。

2:先易后难、从容作答。各科试卷每种题型中所列的试题,基本上都是从易到难排列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答案,一般来说,解题要先易后难,从简到繁的顺序进行。如果避易就难,要住难题不放,只会费时甚至会影响对简单题的作答,还可能造成紧张的心理状态,打乱思路和步骤。过去有的考生就是吃了这样的亏,到收卷时,难题没有拿下,简单题也没做好。

3:坚定信心、立刻难题。所为难题,一般只综合性较强,变化较多的试题。但是不管它怎么难,都不会超出中学所学范围,总是渗透着中学所学的概念、原理、定理、定律、公式等基本知识。所以,应当由攻克难题的信心,决不能在难题面前后退。解答难题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联想法,即通过课本有关知识和过去有关练习的联想,进行推导,触类旁通;二是试探法,即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试解,打开思路,找到正确答案。

4:一丝不苟、分分必争。中考成绩是录取的重要依据,相差一分就有可能失去录取的资格。因此,考生必去一丝不苟,认真答题,每分必争。每题的答案,都要做到内容正确,表达清楚,书写工整。遇到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思考,会多少答多少,能推导几步就做几步。

中考应试的答题技巧 篇5

考场答题一句话窍门

语文

确保40分钟以上的作文时间,写作时凸显自己的亮点,旁征博引一些丰富的词汇和语句表达,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数学

解题时把已学过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技巧充分表达出来,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英语

考生在吃透题目意思的同时,尽量凭第一语感答题,看完第一遍就给出准确答案。

物理

重要的知识点年年必考,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最近几年都在80%左右,但对10个重点知识点的覆盖率则为100%。

化学

注意化学方程式的条件、配平、箭的书写规范,注意答题的完整性,学会总结同类物质具有的相同性质,学会找规律。

中考物理考试应试技巧 篇6

A:相信自己实力,沉着冷静思考。

B:认真审阅题目,充分理解题意。

C:注意关键词、隐含条件、常数条件、平时容易混淆的问题。

D: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因“大意”被扣分。

解物理题,要特别注意题目的关键词、特殊条件、隐含条件、要充分运用等量条件和不变的条件。

解答题中,“物理符号、等量条件、主要公式、代入过程、计算结果”要写清楚、准确。

填空题、实验题所用词语,要简洁通俗,又表达清楚准确。

作图要规范,要用铅笔、直尺、橡皮擦。要按老师平时的要求画图。

选择题,用规定的铅笔涂在合适的格上。

举例时,要尽量用大家认识的、课本上的例子。

二、先易后难,合理安排。

拿到题目后,会有几分钟时间检查的。先看考题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和大意。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题、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中途,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

三、答好填空题:

A:审题时要注意前后问之间是否有联系,全部审完本题再填第一空格。

B:填数值时要注意单位有无、正确与否,千万别忘记化单位。

C:用词要简明、准确、规范.

四、涂对选择题:

A:特别注意,先弄清是要求选择“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选项.

B: 注意运用排除法和应用常识解题。

C:先在试题上打钩,做完选择题后立即把它们正确涂在答题卷上。如有错误要更改,涂对答案后,一定要用橡皮擦擦干净错误的,以免机器误读造成失分。

五、作图题:

A:作力要规范,按老师平时要求画。带足工具:三角板、直尺、2B铅笔、橡皮擦、圆规等。

B:一定要用铅笔作图,要用橡皮擦擦干净错误的,不要用涂改液、胶粘带等。

C:线条虚实要分清。光学题的虚像、辅助线、法线用虚线,实像用实线。力学、电学图用实线。

六、实验探究题:

A:尽可能运用课本语句和例子答题。

B:实验方法和步骤的设计,要符合生活生产实际情况。

C:语句表述要准确科学。

七、解答题:

A:解答时,先看清题目前面的一段要求。

B:认真审题,综合分析题意。

C:对待难题,要冷静分析,要分步计算。要注意运用相等和不变的条件立式解题。个别难题可能要立方程来求解。

谈谈中考话题作文应试绝招 篇7

话题作文是中学语文教育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产物, 它必将在良好愿望的引导下不断完善, 走向成熟。在此, 我就谈谈中考话题作文应试绝招, 希望对今年参加中考的学生有所帮助。

我认为写好话题作文应做好以下几步:

第一步:指导语的阅读理解

话题作文必须以指导语 (包括写作要求) 的阅读为前提, 要切实做好原材料的解读工作。

“读”是“写”的准备。话题作文源于指导语, 它以指导语为写作平台, 无论是立意定体, 还是选材取事说理, 都必须从指导语出发。因此在动笔之前必须认真阅读材料, 包括写作要求, 确保再创造的主题、观点、感情出自原材料;写作思路和写作方向与材料保持一致, 并且自然协调地融合原材料成分。

“写”是“读”的延伸。话题作文虽然源于原材料, 却易于原材料。一般而言, 原材料体现出多维性,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原材料, 由一个点可以引申出多条路径。而写作是极具个性化的活动, 在阅读原材料的同时, 作者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产生自己独有的情感, 确定写作的切入点, 从而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一) 明确目标

阅读原材料不是为“读”而“读”, 这是确立写作意图的前提。不仅要认真阅读指导语的内容, 还要阅读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阅读时要把握命题者的意图, 特别是要确认命题者的限制性要求, 尤其是隐性的限制性要求, 以确保写作的方向不偏不离。

(二) 理解文意

在初步研读形成第一感觉的基础上, 要深入分析导语, 找到材料的关键语, 把握原材料的要点和主旨。在这一过程中, 要联系现实生活抓住第一感觉, 同时要摒弃第一感觉, 力求看得全面, 想得透彻, 钻得深刻, 要拨去迷雾和表象, 废弃陈词俗见, 为创作构筑平台。

(三) 汲取精华

在反复研读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要加以综合, 要对材料加以归类, 包括引导语的主要内容、语体风格、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 以确保再创造与指导语的一致性。同时要注意筛选指导语和写作要求中的有效词语与要点, 确认材料的感情共鸣点, 酝酿自己的情感, 激发自己的感情波澜, 为再创作造势。

(四) 把握“注意点”

在感受与理解引导语和把握写作要求的基础上, 立意定体, 确立再创造的主旨、观点、人物、事件和写作方向, 这是话题作文全程的“注意点”。要把握“注意”的稳定, 排除干扰, 哪怕是极具闪光点的灵感出现, 只要与“注意”无关, 都要忍痛割爱。同时又要把握“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深度, 要摒弃单一思维, 运用联想和想象, “点”上发生, 从生活到书本、从喻体到本体、从正面到反面、从具体到一般、从个别到整体, 多角度、多层面地展开, 从而使话题作文观点明确, 主题突出, 内容充实, 形象感人, 论证有力, 意境深远。对于话题作文, 要特别注意选材立意突出一个“新”字, 谋篇布局突出一个“奇”字, 叙述表达突出一个“美”字。

第二步:话题作文的写作原则

(一) 化大为小的原则

话题作文在写作中要使之具体化, 缩小范围才能写出好文章。例如“网”:既有工具网, 如渔网、鸟网;也有科技网, 如互联网、因特网;还有生活网, 如人情网、关系网等, 必须将话题作文缩小到其中某个具体范围内写作, 才能写好文章。

(二) 驾轻就熟的原则

同学们生活阅历不同, 对某种现象、某种话题的认识受生活阅历所影响, 由此来决定写作角度的依据是: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和内容。

(三) 联想创新原则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给同学们提供了联想创新的机会, 因此, 同学们在写作中力求创新才能写成佳作。在创新时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创新。

(四) 巧拟题目原则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题好文一半”, 因而在作文中要拟出具体、形象、精炼、巧妙的标题, 如以“钱”为话题作文, 有人拟题为《钱痴》、有人拟题为《为钱洗冤》……, 新颖奇巧, 令人耳目一新。

(五) 紧扣话题原则

即在写作中要围绕话题构思立意, 特别是在行文过程中, 经常要点一下话题, 以示紧扣话题立意, 给人以结构严禁之感。

第三步:应考策略

(一) 突破应试作文的写作模式

在考试中, 最怕的是内容雷同、带有模式化的应试作文, 因此, 同学们在写作形式、写作内容上要勤于思考, 要避免受僵化的写作模式的影响。

(二) 简写提纲, 慎重下笔

要依据自己的构思写出简单的提纲, 下笔时要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三) 写好开头和结尾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结句如撞钟”, 这些都是写作开头和结尾的行文有效的经验。“凤头”往往起到无声胜有声的动人效果, 给阅卷者产生积极的暗示;而“豹尾”则常常在高潮处戛然而止, 干练有力, 余味无穷。这样容易形成一个缜密而精美的“善始善终”的印象。

(四) 主题集中, 写出个性

中考英语“书面表达”应试技巧 篇8

一、 平时强化训练,用时得心应手。

任何能力的生成和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书面表达能力也不例外。因此,学习英语者都应该始终如一地进行综合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没有长期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因此平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 注重美文记背。中国有句古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溜”。同样,要想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首先就应该熟读和背诵一些句式和短文。若有大量的现成语言积累在脑海里,自己写起文章来,就可以做到脱口而出,或是模仿、套用,或是创新营造,写起来定会游刃有余。

(二) 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平时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一开始,先根据提示的词语造句,再写单句,进而写几句话,最后再写整个文段。尽力尝试多种形式的写作,如短信、说明文、通知、便条、明信片、看图作文和依照表格或记录写短文,同时将各种文体的表达要求和特点熟记于心。

(三) 务求实战实效。要经常进行实战写作。要求自己在15分钟内写出80~100个词的、质量高、内容全、形式正确的短文。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考试时就会水到渠成了。

二、 熟悉应试策略,方能百战不殆。

应试策略,是指为争取满意的成绩而采用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就“书面表达”而言,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 审题目:要切中题意。《中考考试说明》指出,书面表达要切中题意。怎样才能切中题意呢?首先要认真审题。看到考题,先不要急于动笔,要仔细看清题目的要求。动笔前要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一个框架或画面,确定短文的中心思想。英语作文,内容广泛,题材多样,要弄清写作要求,是要求写人、叙事、介绍、通知、评论、图表、书信、日记、通知、便条,还是要求看图作文或改写、缩写。如果是要求写日记,要写明(年、)月、日和天气情况,如果是要求写书信,要注意书信的格式。总之,一定要根据图画、图表、提纲或短文提供的资料和信息来审题。审题时,要审格式、体裁、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主体时态等。

(二) 圈要点:防止遗漏要点。为了防止写作中遗漏要点,同学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把情景中给出的各个要点逐个圈出来,如时间、地点、人物、行为、事件、原因、经过、结果、发展、结局、要求、观点、评价等。

(三) 列提纲:为写作做好准备。进行写作时,要考虑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和结尾,设想出几个承上启下的连接词语。将主要句式、关键词语草草记下,形成提纲。切忌结构松散,废话连篇,不着边际地乱写。注意短文词数不要少于或超过规定的词数太多。

(四) 定基调:定出短文的时态、人称、顺序、开头和结尾。

(五) 写全文:写短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语言通顺、表达准确。

要避免使用汉语式英语,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句式;在不同地方表达同一意思时,可将几种句式交替使用,以避免重复和呆板;多用简单句,记事、写人一般都不需要复杂的句式;可适当多使用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2. 词法、语法知识的准确运用。

语态、时态要准确无误;谓语动词的形式在人称和数上要和主语保持一致;要注意在及物动词和介词后面使用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注意冠词的用法;注意单词的拼写、标点符号和字母的大小写。

3. 描写人物时要生动具体。注意下面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

1) 外表特征: tall, short, fat, thin, strong, weak, good-looking等。

2) 服饰颜色: red, yellow, blue, white, green, brown, black等。

3) 内心感受: glad, happy, sad, excited, anxious, interested等。

4) 感情描述: love, like, hate, laugh, cry, smile, shout等。

5) 动作描述: come, go, get, have, take, bring, fetch等。

4. 上下文要连贯

上下文的连贯性也是评分的一条标准。因此,同学们应根据故事情节,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间或空间),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使用一些表示并列、递进的过渡词语,使文章意思连贯、自然、流畅。同学们应注意下面过渡词语的运用:

1) 表示递进关系的词语: and, as well as,

2) 表示选择关系的词语: or, either ... or, neither ... nor

3) 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 but, yet, however ...

4) 表示时间关系的词语: when, while, after, before, then, after that, until

5) 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 so, for, therefore, as a result ...

6) 表示目的的词语: in order to, in order that, so as to, so that ...

7) 表示列举的词语: for example, such as, and so on ...

8) 表示总结性的词语: in general, in all, in a word, generally speaking ...

5. 不会表达,另辟蹊径。

中考作文是以要点和语言准确度打分,不以文采打分。写出的句子越简单准确越好,盲目使用复合句容易出错,容易被扣分。阅卷场上有句话:“错误面前人人平等,文采好不加分”。如遇到个别要点表达不出来或难以表达时,就采用变通的办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总之,写出来的句子要正确、得体,要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6. 锦上添花,适当评论,发表己见。

7. 成文之后,细心检查。

1) 一般语法项目的检查,如检查主谓语是否一致,主句和从句中的时态是否呼应,冠词使用是否正确等。

2) 检查语序是否正确。

3) 检查拼写、标点符号和字母的大小写是否有误。

8.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中考语文话题作文应试技巧 篇9

近年来,话题作文逐渐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其特点是开放性、发散性、灵活性、多元性、自主性、多向性。要想在中考中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话题作文,必须过好以下四关:

一、审题关

考生审题如同下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可见审题的重要。所以考生应把握好话题作文的特点,仔细审题,充分利用作文题中的提示性语言,来获得写作内容。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引导提示语、话题和要求四个方面构成。其中引导提示语的作用最为重要,它是对材料的阐释和对话题的引导,是材料与话题的纽带,甚至能够给我们提示一定的作文思路。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特点,在审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作文题中那些提示语言,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还要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文体,注意字数的要求。如果考生审不清题意,就很容易失分。

二、立意关

首先要做到切口小,即选取一个小的角度、巧的角度,小中见大。如以《草赞》为题作文,无疑要写成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照一般的写法,一些考生往往扣住小草“平凡”的特点来赞美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们――教师、环卫工人等。而有个考生写此文巧取角度,抓住小草具有适应艰苦环境且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赞美一批下岗工人开办人们急需的“托老所”等服务性机构及其乐于奉献的精神。“赞小草”虽是老调,该考生却弹出了新意。

其次,学会逆反式联想。就是从话题的反面着手,确定写作的范围和内容。以“感动”这个话题为例,它的反面是不懂感动或者是不会感动。那我们就可以写一个说自己不懂“感动”的人,写他在母爱面前的心理和行动,写他的冷漠在母爱面前怎样一点一点被征服被融化,从而学会感动的过程。这样就能使自己的文章不落入俗套,不大众化,而给阅卷老师以“新颖”之感。

再次,学会虚实转换联想。有些作文话题往往是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一些概念,既有虚的一面,也有实的一面。在审题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是写实的一面,还是写虚的一面。比如“位置”这个话题,从实的方面,我们小到可以写班级里的坐位,大到写一个人的职务;从虚的方面,我们可以写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可以写人在自然界、社会中的地位等等。

三、拟题关

“题好一半文”,题目是作文的眼睛,一个出彩的题目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住阅卷老师的眼球。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的拟题的方法有:

以话题为中心,进行扩展和补充,这是拟题的最基本方法。它还可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形象。以“感动”话题为例,我们可以围绕“感动”,拟出这样一些标题:“就这样被你感动”、“妈妈,我为你感动”、“感动我的一个瞬间”、“心灵的感动”、“寻找感动”、“都是感动惹的祸”、“谁为谁感动”、“感动之后的思考”、“感动的力量”、“为平凡而感动”、“拒绝感动”、“学会感动”、“谈感动”、“今天,你感动了吗”等题目。

其次是用标题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如“诚信不可少”、“莫以成败论英雄”、“感动不需要理由”、“多情未必不丈夫”等等。这些标题就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概括,同学们对自己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概括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所拟标题的优劣。

再次是用联想的方法来拟题,该法适用于一些有象征意义的话题,如“水”、“山”、“树”等。以“树”为例,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拟出很多见解独到的标题,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谈本与末的关系”、“材与非材”、“木秀于林”、“谈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等等。

四、文面关

听名师谈中考数学应试技巧 篇10

为什么常常有同学在数学中考时考砸了?主要原因是过分紧张,老是担心考不好,具体表现有七种,必须进行透彻的分析,及早解脱出来,才能实现出色的临场发挥,听名师谈中考数学。

一怕时间不够

耽误考试时间的主要原因是弄错题意,或者思路混乱,发现错误后,不得不推倒重来,既费时,又烦恼。只要我们重新审题,先把握题意,找到合理的思路,然后具体落实答题,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折腾。

二怕选错答案

第一大题10个选择题,主要考查基本的知识点,题目不难,但是考试开始时同学往往心急,就容易选错答案。因此,我们在选择一个答案时,必须明白:为什么要否定另外三个答案,这样从正反两方面考虑就保险了。

三怕计算失误

第二大题4个填空题,题型基本上是常规的,但是同学往往只在草稿上随便写写算算,结果就错得很可惜。我们要知道:即使填空题不要求写出解题步骤,也必须认真作图,仔细计算,并且边做边查,不能掉以轻心。

四怕陌生试题

解答题往往比较新颖,常常因为感觉陌生而紧张起来。其实,只要归纳以前做过的那些试卷,就会发现:解题时用到概念和方法都是我们熟悉的,只要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改变一下思路,就能化难为易。

五怕添辅助线

如果盲目尝试去添线,往往事倍功半。实际上,汇总解过的例题就能发现:常用的辅助线分两种,不难找到。一种是连接特殊点(切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等),或者画出特殊线段(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另一种是把部分图形改变位置(平移、旋转、翻折)。

六怕分类讨论

我们只要抓住关键词语,就容易对图形进行分类讨论:一种是概念的包含关系(例如两圆相切分内切、外切);第二种是图形的分割(例如直线被定点分层若干段);第三种是特殊图形的具体表现(例如直角三角形中哪条边是斜边、等腰三角形中哪两条边相等)

七怕综合大题

综合题的内容丰富,题意多变,其实,命题老师也担心同学难以入手,因此必定设好台阶,并留下“路标”。如果单独取出第1小题来看,真是很容易;再与第2小题联起来看,其中的思路常常是连贯的。要注意的是:第2小题或第3小题往往要分类讨论。只要把综合题揭破开来,分层次求解,就不用怕了。

中考数学要仔细审题 争取“一遍成”

仔细审题争取“一遍成”

拿到试卷后,先要通览,摸透题情。一是看题量多少,有无印刷问题;二是对通篇试卷的难易做粗略的了解。审题要逐字逐句搞清题意,似曾相识的题目更要注意异同,从多层面挖掘隐含条件及条件间内在联系。吃透题意,例如:“两圆相切”,就包括外切和内切,缺一不可。

中考的考题是由易到难,顺利解答几个简单题目,可以使考生信心倍增。从近年来中考数学卷面来看,考试时间很紧张,考生几乎没有时间检查,这就要求在答卷时认真准确,争取“一遍成”。

遇到难题要敢于暂时“放弃”

遇到难题要敢于暂时“放弃”,不要浪费太多时间,中考《听名师谈中考数学》。一般来说,选择和填空题,优秀考生答每道题的时间不超过40秒,差一点的考生不超过2分钟。把会做的题目解答完后,再回头集中精力解决难题。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

电脑阅卷书写要工整

卷面书写既要速度快,又要整洁、准确。若实行电脑阅卷就要求考生填涂答题卡准确,字迹工整,大题步骤明晰。草稿纸书写要有规划,便于回头检查。不少计算题的失误,都是因为书写太潦草。正确的做法是:在题卡上列出详细的步骤,不要跳步。只有少量数学运算才用草稿纸。事实证明:踏实地完成每步运算,解题速度就快;把每个会做的题目做对,考分就高。

三大方法答选择题

答选择题可用三大方法。排除法:根据题设和有关知识,排除明显不正确选项。特殊值法: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中考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

直接法和图解法答填空题

直接法和图解法是填空题的基本解法。直接法:根据题干所给条件,直接计算、推理,得出正确答案;图解法:根据题干提供信息,绘出图形,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填空题虽然多是中低档题,但不少考生在答题时往往出现失误。填空题的后两题一般都是精心构思的新题目。首先,应按题目的要求填空,有一些附加条件,如精确到哪一位,有无单位。再者应认真分析题目的隐含条件。填空题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填错、部分填对都将计零分。

注意解答题的解题过程

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才能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会少得可怜。“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

化简求值题应注意三步:化简正确、体现三角函数值、代值过程;网格作图题注意是否画在格点上;证明题步骤一定要完整,关键性步骤不能缺少等。

压轴题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中考数学压轴题是考生最害怕的,以为它一定很难。对历年中考的压轴题分析后考生会发现,其实不是很难,只是最后一个小题比较难,目的是提高考试的区分度,但只有10分左右。

历年中考压轴题一般都由3个小问组成。第一问容易上手,得分率在80%以上;第二问稍难,一般还是属于常规题型,得分率在60%-70%;第三问较难,对能力要求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30%-40%。“起点低、坡度缓、尾巴略翘”已成为各地数学试卷设计的一大特色。

决不能猜题和押题

压轴题一般都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多年来都是以函数和几何图形的综合作为主要方式,用到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和圆的有关知识。如果以为这是构造压轴题的唯一方式那就错了,因为方程与图形综合的几何问题也是常见的综合方式。

动态几何问题中有一种新题型,如北京市去年的压轴题,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探究图形中某些不变的因素,它把操作、观察、探求、计算和证明融合在一起。在这类动态几何问题中,锐角三角比作为几何计算的一种工具,它的重要作用有可能在压轴题中初露头角。

压轴题有多种综合方式,不要老盯着某种方式,决不能猜题、押题。

攻克方法一:分析结构理清关系

解压轴题要注意它的逻辑结构,搞清楚它的各个小题之间的关系是不是“递进”的。如是递进关系,它们分别以前问的已知为条件进行解题。(1)问的结论与(2)问的解题无关,但前两问的解题方法是相关的。

解决第三问有时要确定图形。求线段的长:用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或线段的和差。三问联系会非常紧密的,一定要抓出前一问的结论和解题方法来指导下一问。

攻克方法二:分段得分

压轴题有“入手容易,深入难”的特点,解答时应注意“分段得分”,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我们不要想一口气吃掉整个题目,先做第一个小问,后面的思路就好找了。第一问确保不失分,然后分析第一问是否为第二、三问准备了解题条件,力争第二问保全分,争取第三问能抢到分。

数学中考中的解答题都是按步给分的,中间过程不要过于简单,这样即使出现错误也可以少扣分。如果因为时间过紧或只知道结果,就将正确答案写上,写满为宜。

1.中考数学名师指导:中考数学应试技巧

2.中考数学应试技巧大全

3.名师指南:中考数学

4.中考数学名师指点

5.2017中考数学应试技巧五要点

6.2017中考数学应试技巧四要点

7.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8.名师点评中考数学复习原则

9.名师指点中考数学高分诀窍

中考作文应试指导的有效策略 篇11

一、梳理素材,筛选典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建立一个素材库,平时注重对不同类型素材的收集、积累,并作好相应的归纳、分类、整理。如可根据各地中考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作文命题,积累如情感类、意志类、品德类、认识类、关系类等类型的素材。素材不一定要多,但要典型、新颖、有新意。我会指导学生积累素材要注意有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关注抗击雪灾、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神七飞天等,因为这些热点话题要考的可能性和相关性比较大,而且在考场上运用这些素材会有新意,会为文章增添时代特色。

平时多积累,考场好发挥。学生一看到作文题,脑海中就会闪现出已积累的与之相关的典型素材,考场上就会从容精选,为我所用,处变不惊,考出好成绩。

二、理清思路,结构创新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其实说的是作文理清思路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做到思路清晰呢?笔者建议学生,在动笔之前,首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框架,例如:文章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中间安排几个段落,精彩的段落如何处理,如何扣题、点题等等,这些在下笔前要心中有数。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列个简单的提纲,做到胸有成竹。

思路理清后,明确文章的大体布局后,我还鼓励学生对文章的结构精心布局,力求创新。因为结构新颖的考场作文,会在阅卷者面前产生耳目一新的效果。如采用反复排比式、日记体式、剧本形式、小标题式、镜头组合式、应用文体式等,都是有创新特点的结构体裁,这种具有创新形式的文章往往有利于考场上获取高分。

如被评为中考一类文的《对鹰妈妈的访谈录》,其成功之处就在于结构形式创新,文章采用了访谈录的形式来表现“要想生存,必须学会生存本领”的主题,作者既别出心裁,又具有时代特色,自然得到高分。又如有考生写过《吴诚信的就症报告》,结构上以“病情——病因——处方”的形式布局谋篇,给阅卷者以新颖的结构感,因此这篇作文在考场中获得了满分。

当然,我告诉学生,布局结构上的求新,并非是天马行空,任意妄为,必须在求稳,确有把握不影响文意表达的情况下才追求创新。

三、头尾漂亮,擦拭亮点

在作文教学中,我强调学生注意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有“凤头豹尾”的说法,意思是说开头要精雕细刻,让人一见钟情;结尾要善于画龙点睛,发人深思。在考场上首先是精心写好开头一段,给评卷老师留下好印象。我着重指导学生用好比较精彩的开头方式,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巧用排比、比喻,增加文采;或巧用题记,揭示中心等。而结尾处,我指导学生要有意照应文题或者开头,做到首尾呼应,保持结构上的完整性;告诉学生,能作些精辟议论,深化主旨,效果会更好。

当然,一篇好文章,光有漂亮的头尾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主体部分是否有亮点。我进行作文文体特点指导时,要求学生如果是写议论文,就一定要有一到两个典型的论据,论据尽可能涵盖纵横古今中外不同领域,并能阐述出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

如果是写记叙文,就指导学生抓住生动的情节和传神的描写来表情达意,特别是注重细节描写。记叙文的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进行细致刻画,它是记叙文的灵魂和生命。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范文”作用,引导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找到比较经典的细节描写:如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过程的细致刻画;鲁迅的《故乡》中中年闰土对“我”的一声“老爷”的称呼;莫伯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当“父亲”发现那个衣衫褴褛的老水手很可能是于勒时的那种惊恐心理;契诃夫《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多次穿、脱大衣的动作等等。品析了课文中的这些典型例子后,要求学生活学活用,并及时进行仿写。这样,学生在考场作文上恰如其分地露一手,把重点内容写具体、写传神,使文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四、立意深刻,耐人寻味

其实,作文的要素就是情感、思维和表达。情感,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有真情实感,健康向上,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会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我在作文教学中就要求考生在考场上的文章,不仅要写出真情实感,还要思想健康、立意有深度。中考对一类文的评价标准其中有一点就是立意深刻或新颖,所以考场文章不仅主题要正确、集中,还要懂得提升为深刻、新颖才能拿高分。例如指导学生材料作文,着重指导学生能够围绕文题,对同一个材料,从不同角度提炼出不同的主题,然后对这些提炼出来的话题观点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一个平日少见而以鲜明见长的见解来作为文章的主题。刚开始时也许得到的立意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这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纵向挖掘深层意蕴。如指导学生写作以写人为主的文章,首先要求学生思考并找出支撑人物言行举止的思想闪光点;写作以写事为主的文章,就要求学生找出事件的最有现实价值的思想意义来;指导写作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就要求学生找出支配事物的主要矛盾或本质内容。

五、语言出彩,文面清爽

语言是文章的衣裳,是成就美文的血肉,它直接影响着一篇文章的魅力。优化作文语言,对于提升考场作文的质量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我要求学生在作文中,首先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长短句的变化,做到语言通顺连贯。其次是要对关键细节精雕细刻,通过细微逼真的刻画使形象鲜活起来,从而打动阅卷者。三是要巧用修辞格,使语句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我告诉学生,一篇好的考场作文至少要有两三处闪光的句子或段落,才能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除了作文的语言要出彩外,讲究文面干净同样也不容忽视。因为一个干净清爽的文面,犹如一个打扮得体的人,往往能给阅卷老师留下美好的印象,一定程度上补回文章的某些缺陷而失去的分。在改卷中,文面占有一定的分数,这就要求考生写文章时,字迹要工整,标点符号要使用准确,点得到位。有些学生一“逗”到底,或者都用点号表示,这些都会造成过失性失分。有些学生平时作文就有随意涂抹和删改的习惯,书写随便,乱写乱画,影响卷面整洁。我要求学生作文前要心中有数,三思而行,才能写出一篇卷面整洁,字迹清楚,语言流畅,结构有特色的作文,阅卷老师才可能给出高分,乃至满分。为达到文面整洁干净的效果,我要求学生在平时练笔时,就要养成好的书写习惯。

中考作文阅卷大概是在“90秒左右决生死”,考生要想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抢得先机,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就必须在考场写作上掌握一定的应试策略。因此,重视中考作文应考策略的强化指导,很有意义。当然,这种指导必须融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才能有良好的收获,才能让学生掌握考场作文在选材、构思、立意、表达等方面的应考技巧,才能写出一篇篇动人心弦的考场佳作。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城北中学)

上一篇:民工工资支付和工程保证金履约担保业务流程下一篇:医院开业院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