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美术

2024-08-18

应试美术(共8篇)

应试美术 篇1

随着美术高考脚步声的临近, 对于美术高考大三科中的色彩这一科, 美术考生问得比较多的问题是:“我怎样才能快速提高色彩成绩?”许多考生表现得无所适从和焦燥, 而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理解色彩的关系之后就能应对自如了。

我们首先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 即:为什么要临摹?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也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只有思想上接受了, 才能在行动上充分贯彻下去。很多考生具备了一定的色彩基础后轻视临摹, 笔者认为临摹恰恰是高考前提升成绩的捷径。很多考生学了很久的色彩, 也画了很多张色彩画, 有临摹的也有写生的, 走到现在开始迷茫了, 不知怎样才能打破停滞不前的局面, 只是一味的勤奋, 殊不知没有方法的勤奋可能起到的是南辕北辙的效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周围有一些异常勤奋的学生, 中午也不休息, 没日没夜地画, 可是成绩却没有起色。我观察这些学生, 发现一个相同的现象:他们是假勤奋!他们只是像机械的工人一样, 重复地将纸涂上颜料而已, 这样的重复动作做多久都不会使成绩提高多少。因为手虽然在动, 大脑却没有任何思考, 大脑在休眠!所以, 想提高成绩必须落实到行动上, 那就是把脑“动”起来。如何动?临摹就是这样一块搭板, 在临摹中思考, 在临摹中总结, 在临摹中找方法, 从而有效地去努力, 进而达到目标。

其次要解决行动上的问题, 即:如何临摹?笔者主张的临摹有两种:一种是用心临摹, 一种是用手临摹。用心临摹的意思是考生主动的思考, 从而深刻地理解范画的精神, 形成一套自己学美术的程式。第一, 研究范画的构图。考生初学美术时学过很多种构图, 平时练习时可以使用各种构图并运用至熟练, 但现在临近考试就不能这么练了, 笔者认为可挑选一些题纲式范画进行临习, (如图1) 这幅学生习作是常规竖构图, 有桌面、地面、墙面三层大空间, 浅色衬布及桌面组合成的浅色大面积与深色衬布形成明确的面积对比, 确定了画面主调, 物体摆放采用S形构图并与桌面及衬布拉出清晰的明度和纯度层次。考生可按如下方法临摹其构图:

1. 明度练习:用铅笔画9*13CM大小的方框 (即一张8开的纸折成9个长方块) , 然后对照范画画出大致的外形、位置及黑白灰色块 (如图2) , 画熟之后将其默画出来。

2.换物练习:用素描方式在原构图的基础上, 不改变物体的疏密及面积比, 尝试更换画面上的物体 (图3-5) 。 (可找范画或摆放静物进行练习)

第二, 研究范画的配色。

1.提取主色练习: (如图6) 将范画上的主要颜色提取出来, 然后分析出其面积所占百分比。

2. 临摹主调练习:用提取出来的主色根据范画临摹一张32开的色彩小稿, 只需铺出色块。这一步重在记忆, 画完后重复再画两张巩固记忆。

3. 主调运用练习:形成自已的一套配色并将前面的换物练习中的小稿用自已的一套配色画成色彩小稿, 运用至熟练。

4. 原图变调练习:在相同的构图下变化色调, 提高配色能力。

在经过“用心临摹”的过程后, 考生对范画已有了全面的思考与分析, 我们认为并不需要在风格上有太多的变化, 但一定要掌握绘画的基本规律, 把基础的东西吃透。认真研究近年的省联考题也会发现这一点, 联考中极少会出现偏题、怪题, 即使偶尔有意料之外的考题, 回想起来也还是考纲中的内容, 基本上都是考基础的东西。根据考纲的精神, 考生怎样在临摹中夯实基础呢?现在所欠缺的是“用手临摹”, 也就是通过一定量的勤奋练习熟知工具及材料的性能;弄懂、摸透色彩范画中对物体的塑造;充分理解画面关系。仍然以上面的范画为例, 这幅范画虽是学生习作, 但色彩明朗、轻松, 主体罐子很好地控制住画面的浅色而又跟台面拉开空间, 桃子的颜色和背景的色彩关系区分度高, 色彩明亮、空间感强, 罐子上插的菊花在纯度上灰得恰到好处, 既不抢桃子的艳, 又与画面上缘的墙面拉开了空间, 点缀了画面。整幅画面用笔肯定、轻松, 层次清晰。考生在临摹前对哪一块色该冷或该暖要心中有数, 这样下笔才能胸有成竹, 富有生机。

第一, 要有规范化的步骤。考生在临近考试的前两个月应该梳理自己画画的步骤, 不能随意去画, 这里说的“不能随意”并非限制考生的发挥, 也不是要求考生都要按书上或某个老师教的步骤去做, 而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 规划好一幅画的进程, 从而最快形成自己画画的程式, 避免出现运气作品, 保持考试的稳定性。

第二, 围绕一个中心去刻画、深入, 切勿把每一处都刻画得非常精彩, 钻入局部无法面面俱到, 反而使画面“平平”, 徐悲鸿先生说的“谨毛而失貌”也即是此意。首先, 考生要对主体物进行充分而细致的摹写, 从主体物的设色、细笔的塑造至小细节的勾勒都要认真揣摩进而深刻领会。其次, 学习范画对主次物体的不同处理手法, 临摹陪衬物在纯灰、虚实的对比下范画是如何弱化处理的。

第三, 抬高范画水准, 可选取相近的教师或画家的范画来临摹, 提高欣赏及绘画技巧 (如图7-8) 。这两幅范画与前面几幅学生习作近似, 但在画面的处理及及塑造方面明显老练生动许多, 考生可重点临习范画是如何丰富画面的, 主体物及近处水果如何深入刻画。

学习美术要遵循一定的方法, 但又不可完全照搬,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法无定法”, 因此, 在绘画中正确的临摹方法有利于考生更牢固地掌握色彩、更灵活地运用色彩;有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形体、理解结构。结合写生与默写三种作画方式的综合运用, 对构建系统、科学的色彩知识体系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 导入科学的、正确的色彩教学方法体系, 对考生专业的进步无疑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图1、图3-6引用自蔡健主编《形形色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2].图6-7引用自《色彩对话》.4-色彩静物.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应试美术 篇2

cpa学习阶段心理准备

我们深信,考试的难度并不是让人高不可攀的,能不能考好,关键在于合理的复习。

在准备考试期间,坚定目标信念,有目标方有持之以恒的动力,作到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既然决定了考cpa,就做好吃苦的准备。

cpa学习阶段态度准备

抽出足够的复习时间,是成功的保证。

学习态度要老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决不自欺欺人,不懂不能装懂,虚心向他人请教。

平时学习要扎实: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尤其对容易混淆的东西要下更大工夫搞清楚,基础要牢固,半途改行者更要夯实基础,而牢固的基础来自扎扎实实的点滴积累。

正确理解学习和考试的关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新的知识,而考试只是验证自己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尽可能全面、熟练地掌握书中的内容,而不是单纯从考试的角度去考虑哪些内容需要,哪些内容不需要。这样,即使考试时题目难一点或偏一点,也不会茫然无措。

cpa学习方法

抓住纲领:拿到教材,先看目录,了解知识体系。学习过程系统化,方向性。

会看书:要取得好成绩,抓住教材内容的细小变化很重要。充分利用余教材相配套的《应试指导》《习题集》《模拟仿真试题》《以前年度试题与答案》。

带着思考学习:多问为什么,给自己出题,书本常合起来想想,实践中遇到这类题该怎么办?注意比较归纳,逐步浓缩,形成清晰的知识串。久而久之,离开课本也头头是道,不会到考试时,脑子里一团糟。

关注错误:平常多做实战演习,每次对照标准答案做总结,把做错的知识点在教材中标出来,并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是概念理解不正确,是计算错误,还是粗心大意?通过对比反思,归纳小结,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然后适当做一些相关练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严密关注错误,做到不再重犯。

重视弱点:记忆是成人学习的薄弱环节,但有些内容又必须要记。所以在记忆环节,要格外重视。(后面有针对记忆的专门学法介绍。

开阔视野:要博采众长,平时多看相关的报刊杂志,如《中国财经报》、《财务与会计》等,及时学习新准则、新方法,这样考试时遇到新知识点就不慌了。

温故而知新:在完成一个章节学习内容后,先趁热打铁,对该章内容融会贯通,再将第一章至该章的内容贯穿起来过一遍,然后才开始学习新的章节。

cpa学习实际问题

关于辅导班:一定要上。而且要选好时机上全脱产的辅导班。最理想的安排是:在跟着辅导老师系统地学习后,还有时间自己补漏。

关于教材:一定要买新教材。旧书万不可取!教材年年变,而变的部分通常是每年考试重点。多花几个钱换来重点的准确把握,值!

关于教材以外的辅导书:如果要用,一定要选准。从最近我们获取的信息看,辅导书也有误人的,所以在没有足够时间时,要把时间用在对教材的熟悉上,不一定要看辅导书。

关于做题:历年考题应该一做,但应着重于理解出题思路。

cpa科目具体学法

一、会计。书最厚,内容最多。每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是重点!现金流量表很难,但不用害怕,你不会,别人也不会。多做题,一定要熟练。认真听听串讲。

二、审计。是最简单,重要的在于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前几章及报告部分是重点,具体各项目的审计看看就行,做题时,在理解前几章的基础上分析即可。

三、经济法。利用零碎时间(比如利用每天中午)背记,没有别的办法。

四、税法。做题,做题,还是做题。多做题,多见各种情况,心里才有底。

应试美术 篇3

一、巧设开场白, 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好奇, 消除他们对语文的畏惧心理, 增强学生应试时的心理素质

在课堂中, 好的开场白, 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方山子传》的时候就用了这样一个开场白:“同学们, 听说过‘河东狮吼’这个成语吗?”“有哪个同学愿意说一下这个成语的意思呢?”“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来源吗?”学生在电影或电视剧看到过这个成语, 他们对这个成语也相当感兴趣, 因此抛出这个成语就引起了他们对陈季常, 也就是方山子的兴趣, 有了兴趣他们才会想要弄懂文章的内容。这是培养应试能力的第一步, 如果学生对他所要解决的问题都存在畏惧心理, 那就谈不上学生具有了应试能力。

二、回归课本, 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使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与分析

语文阅读课, 特别是现代文或古诗文的阅读如果变成了答题技巧或答题规范的练习课, 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但事实上, 高中的语文课多多少少都存在这个现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我觉得只引导学生单一地理解课文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弊大于利的。因此, 细读文本, 让学生对文章有自己的思考才是正道。例如, 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 里面有两句“可怜楼上月徘徊”以及“可怜春半不还家”, 课本及教参上对于这两句的分析很笼统。因此,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归文本, 通过不断的诵读去寻找答案。

学生的回答让人惊奇。在回答为什么游子“春半不还家”会“可怜”时, 有位学生是这样说的:春天来了, 万物复苏, 百花盛开,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 总想要把最好的东西与对方分享, 因此美好的时光也总是想要跟自己的爱人一同度过。试想一下, 春天, 花前月下, 踏春谈情, 这不都是相爱的男女喜欢做的事情么?可现在春天都过去一大半了, 这个游子还在外面流浪, 在其他人乘月而归的时候自己却只有“碣石潇湘无限路”, 有家却难归。

这虽然不是标准答案, 但人情味很浓, 说明学生有结合实际去思考。现代文也一样, 很多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解读, 如《项链》、《祝福》和《拣麦穗》等。现在的考试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个性化的想法越来越受到考官的欢迎。因此让学生细读文本, 课堂上适时把一两个问题抛给学生, 这样既可使课堂生动有趣, 又能引导学生去思考, 又能拓宽学生的思维, 这对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三、为每一节课设计一个亮点, 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表述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多是早上第一二节课, 这个时候学生正犯困, 即使有好的开场白, 如果上课太平白无奇, 学生也容易昏昏欲睡。更别说学习到应试的方法与技能了。因此, 为每一节课设计一个亮点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讲古文《方山子传》的时候, 我设计了“方山子档案”表格:

这样一个表格类似明星的档案, 学生通过细心读课文就能完成。有任务, 且任务并不难完成,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又可以引导学生读课文, 从中筛选出答案并把答案综合表述出来。

有时候语文老师会抱怨, 为什么上课的时候无论自己讲什么学生都没有响应, 或许是因为我们只注重讲, 而没有关注学生。虽然我们设立了目标, 但这个目标没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 反而让它蒙上了一层高深莫测的面纱, 因此学生就不太愿意自主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反如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表述问题的能力, 努力备课, 为每一节课设计一个亮点, 既有趣, 又对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虽然并不是每一节语文课都可以上得趣味性十足, 但做到根据学情设置并展示教学目标, 巧设开场白,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分析文本, 为每节课设计一个亮点, 会使课堂更有趣, 而有趣的课堂会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国肖.提升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性与学生个性化发展[J].商情, 2012 (10) .

分数=应试教育? 篇4

当今世界评价学生的方式主要是百分制和等级制,百分制有着无可替代的直观性、量化性、可比性、可控性,素质教育也普遍使用百分制的评价方式。

可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把分数和应试教育等同起来呢?而且总是把分数说成万恶之源呢?因为教师、学生、家长普遍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分数,努力就是为了得高分;分数成为学生、家长、教师追求的唯一目标。为此,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就给分数打上了应试教育的标签;其次应试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分数,过分追求分数,攀比分数,分数也就成了学生、教师和家长评判教育的全部内容和唯一尺度,导致很多人一提到分数就想到应试教育。

这里很有必要探讨应试教育的本质在哪?应试教育在教学思想上重思辨内省,轻实证外求;重求同顺从,轻求异创新;重整体综合,轻个性分析;重目标结果,轻过程方法;在教学实践上,习惯于一刀切,搞齐步走,如统一目标、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教学组织形式、统一教学过程和方法、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答案;在学生评价标准上,老实、听话、顺从的学生是好学生,而那些爱思考,有自己独特见解,敢于发表议论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意见的学生,被认为是不守纪律、不懂规矩、捣蛋的“坏”孩子。以打造“顺民”“知识的容器”“考试的工具”为追求,其核心就是会考试,目标就是高分数;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带领下,教师、学生加班加点,题海战、疲劳战等,把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个体“打造”成了一个个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所以分数本身无罪,罪在得到分数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

应试·应赛·应付·应然 篇5

何谓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有灵性, 就是充满激情浪漫, 能与学生心心相印, 平等沟通, 熟悉学生心理, 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组织课堂教学得心应手, 教学活动异彩纷呈;有智慧, 就是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 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 有广博的知识, 更要有人格的魅力。

一个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 首先应该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教师的崇高就在于时时刻刻把学生的身心发展牢记在心, 就在于教师对学生爱心的流淌, 也在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你是快乐的, 你有了收获, 有了发展, 我就是幸福的。”这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 如果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去濡染学生、驾驭课堂, 怎么能让孩子喜欢语文?语文课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让你的外表, 你的体态, 你的眼神, 你的笑脸, 你的手势, 你的语言……都能感染每一个学生。

一个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 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不说博古通今, 至少要了解文学、历史、政治、科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我听过这样的语文课, 课堂中, 学生提出了很多疑问, 教师采用的策略都是“学生问学生答”。学生实在回答不了的, 教师让他们课后自己去查资料解决。也许有人说, 这恰恰是教师的高明, 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我认为不完全是。课堂教学是对话的过程, 教师该解答的要解答, 该引导的要引导。把所有问题推给学生的教师, 是不负责任的教师。新课改告诉我们, 在确认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不应忘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另一角度来看, 如果教师这也回答不了, 那也无法解释, 是不是知识面太狭窄。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这样上课, 学生还会信服、还会喜欢吗?要知道学生学习可是亲其师才信其道。

一个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 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艺术是技能与智慧的完美结合。教学艺术包括处理教材的艺术、课堂设计的艺术、教学方法的艺术、处理问题的艺术, 以及语言、板书、操作等艺术。所谓艺术, 就不是大众化的, 突出的是个性与新颖。比如, 同样的课前导入, 有的教师照本宣科, 直扑主题。而有的教师总是从学生的兴趣与认知水平出发, 让学生渐入佳境。艺术是不断变化与创新的, 一种方法的艺术性再好, 但反复运用, 学生没有了新鲜的感觉, 也就不能称为艺术了。一些有高超教学艺术的老师, 在教学活动中寥寥数语就能将学生的学习激情点燃, 进而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一个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 要有教学的好“点子”, 这“点子”就是教育长河里的珍宝。同样是组织教学活动, 有的教师是简单照搬, 一成不变, 而有的教师总能创设富有个性的教学形式。如阅读教学, 如果总是“复习———导入———学字———读文———作业”这个模式, 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如果我们深入解读文本, 找到学生学习课文的兴奋点,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就能披文入境, 乐于感悟, 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目标。上好一节语文课容易, 上一节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容易;做语文教师容易, 做一个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教师更不容易。一堂有灵性有智慧的语文课, 呈现给我们的是:时而慷慨激昂, 时而柔情绵绵;时而情景交融, 时而自然流放。

学生应试能力探讨 篇6

最重要的是排除紧张情绪, 不要总是看表, 也不要规定多长时间做完哪些事情。良好的考试心态表现为:积极自信, 豁达正向。你应该保持平常心态, 也就是跟平常差不多的心态。因为考试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跟平时作业差不多, 只不过是“作业”的分量重了, “作业”的时间长了, 根本不值得怕, 要做到“眼中无考试”。

1.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唤起良好的情绪, 可以采用不同的自我暗示语。紧张时, 可以默念“放松、放松、放松”。心情烦躁时, 可以默念“平静、平静、平静”。心灰意冷时, 可以默念“我行、我行、我行”, 从而增强自信心。

2.可以通过自我安慰来稳定情绪, 鼓舞士气。如果有题目一时不会做, 可以这样想:我做不出的, 别人也做不出;别人做得出的, 我也做得出;但我做得出的, 别人不一定能做得出。

二、总体浏览, 了解概况

拿到试卷之后, 可以总体上浏览一下, 根据以前积累的考试经验, 大致分辨出试卷中难题与容易题 (如果命题正常的话, 应该是容易题在前, 难题在后) , 并估计一下试卷中每部分应该分配的时间。

三、先易后难, 有条不紊

1.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先快后慢的速度开始答题。这样做的好处是, 先用数道“容易题”的顺利解决来平缓考试刚开始时最紧张的心情, 并完成考试初始阶段的“热身”运动, 将自己的“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此后就可以逐渐加快答题速度, 以更好的状态、最快的速度去解决余下的“低档题”和“中档题”, 直至碰到需要仔细思考和推敲的“高档题”时, 再放缓做题速度。

同样的题目, 在家里做和在考场上做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 最大的不同是, 考试都严格限制时间, 家里做题目就没有这种限制。因此, 有的学生从考场里出来, 往往会抱怨:“如果时间够的话, 我全部都会呀!”

不过像这样“时间不够”的原因, 大多是由于时间分配失误造成的。正确的做法是:答题时要先易后难, 有条不紊。

学生拿到一份试卷时, 不妨把全部题目快速过目一遍, 确定哪些题目是简单的, 不必花太多的时间答题的;哪些题目是复杂的, 需要花不少的时间答题的。甚至做一个先后顺序的记号表示答题的先后排列。如果能够养成这种分配时间的能力, 就会避免发生“会做”的题而“做不完”的遗憾。

2.先做容易的题目。我们有的学生遇到比较难的题, 会花很多时间去想, 结果简单的问题却没时间做了, 结果是“会做”的题目“做不完”, “做过的”却是“不会的”。因此, 学生做试题时, 务必要把容易的题先做了。

有的学生会说, 如果一份试卷中容易的显示卡有多个, 那我总不能用笔答这题, 眼神却在看那题。是的, 尤其是小同学, 他们的好奇心最旺盛, 一点点芝麻绿豆的小事, 都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因此, 考试时为了集中注意于一个问题上, 可以把其他问题用纸遮起来, 以免这个问题以外的东西进入视线。

3.答不出来的, 不妨先搁在一边。当遇到答不出来的题目时, 与其花很长时间思考, 不如稍微中止一段时间, 搁置不管, 先赶快解答其他的问题。等大部分题做好后, 再来攻难点, 就不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在这时, 不焦急、静心地从各个角度多思考, 往往能攻克难题。

四、看清题目, 弄懂题意

有的学生明明了解学习的内容, 可是测试下来, 平日的实力连一半都没有显示出来。另外, 平常和父母、教师及同学谈话反应敏捷的学生, 测试时居然会写出令人意料不到的错误答案。这时候父母总会质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怎么会答错呢?”其实, 如果父母在质问孩子的错误之前, 先和他们一起重新读一下测试题, 就会明白他们为什么会犯错误。原来, 有的学生是不明白测试题究竟“问什么”!

为了正确地了解测试题到底问的是什么, 学生平常在家做练习的时候, 先看一下问题, 但不要立刻写答案, 而把问题盖起来, 问问自己这道题在问什么, 如果答得正确, 等于问题已经答对了一半以上, 当然也就能避免发生“明明会的, 怎么又答错了”的失误。

另外, 为了训练理解题意的能力, 学生不妨把问题结合练习簿上老师已给的正确答案一起阅读。这尽管不能帮助学生直接解题, 但可以让他们看懂问题。这样的训练, 有利于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还要指出的是, 有的时候, 有的学生在理解题意上会出现多种方案, 如果在测试的时候, 应该重视最初的直觉。人类的直觉或第一印象, 虽然好像模糊不清, 却往往会命中问题的要害, 尤其是小学生, 这种可能性相当高。

五、细心检查, 确保无漏

中考数学应试技巧 篇7

答卷中, 见到简单题, 要细心, 莫忘乎所以, 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 要耐心, 不能急.要努力做到:坚定信心, 步步为营, 力克难题.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易我易, 我不大意;人难我难, 我不畏难”的必胜信念, 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2.“三先”又“三后”, 答题要有序

在通览全卷并对简单题作了解答后, 情绪基本趋于稳定, 大脑趋于亢奋, 此后七八十分钟就是最佳状态的发挥或收获丰硕果实的黄金时间了.实践证明, 满分卷是极少数.因此, 实施“三先三后”及“分段得分”的考试艺术是明智的.

(1) 先易后难.即先做简单题, 再做复杂题.当进行第二遍解答时 (通览并顺手解答属于第一遍) , 就无需拘泥于从前到后的顺序, 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跳过啃不动的题目, 从易到难.最后的题未必比前面的题难, 难易因人而异.

(2) 先高 (分) 后低 (分) .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 如两道题都会做, 应先做高分题, 后做低分题, 以便时间不足时仍能得高分;到了最后十分钟, 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分段得分”, 争取在时间不足的前提下多得分.

(3) 先同后异.可考虑先做同学科同类型的题目, 这样思考比较集中, 知识或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 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一般说来, 解题必须进行“兴奋灶”的转移, 思考必须进行代数学科与几何学科的相互换位, 必须进行从这一章节到那一章节的跳跃, 但“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和过陡的跳跃.

三先三后, 要结合实际, 因人而异, 谨防“高分题久攻不下, 低分题无暇顾及”的情况发生.

3.审题要细心, 做题要规范

题目本身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 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 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题意.解题实践表明, 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 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有些条件题目未明显写出来, 常常是隐蔽给予的, 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这一步不要怕“浪费”时间.

找到解题方法后, 书写要简明扼要, 快速规范, 不要拖泥带水, 啰嗦重复, 尤忌画蛇添足.一般来说, 一个原理写一步就可以了, 至于不是题目考查的过渡知识, 可直接写出结论.为了提高书写效率, 应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 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且严谨.

4.踩点要稳准, 分段得高分

对于同一道题目, 有的人理解得深, 有的人理解得浅;有的人解决得多, 有的人解决得少.为了区分这种情况, 中考的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 这叫“分段评分”, 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 踩得多得分就多因此,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是一种高招.“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 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 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1) 对于会做的题目, 要解决“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题目, 明明会做, 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 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 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因此, 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 防止被“分段扣分”.经验表明, 对于考生会做的题目, 阅卷老师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 分段给分.

(2) 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 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分.我们说, 有什么样的解题策略, 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把你解题的真实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 就是“分段得分”的全部秘密.

(1) 缺步解答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确实啃不动, 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 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 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 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 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 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 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 每进行一步演算都可以得分, 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 但分数却已过半, 这叫“大题拿小分”.

(2) 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 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 往后推, 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 说明这个途径不对, 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 就回过头来, 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 “卡壳处”的攻克来不及了, 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 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 继续有……”, 一直做到底, 这就是跳步解答.也许, 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 这时不要乱七八糟的插上去, 可在后面补上一句“事实上, 某步可证明或演算如下”, 以保持卷面的整洁.若题目有两问, 第一问想不出来, 可把第一问作“已知”, 先做第二问, 这也是跳步解答.

(3) 退步解答“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那么, 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 从抽象退到具体, 从复杂退到简单, 从整体退到部分, 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 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 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 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义的启发.

(4) 辅助解答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 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骤, 也有次要的、辅助性的步骤.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 找辅助性的步骤是明智之举, 这些辅助步骤在解题中必不可少, 而找起来又不困难.如:准确作图, 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 应用题的设未知数等.书写也是辅助解答, “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是说第一印象好会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生光环效应:书写认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给分偏高.

5.速度要把握, 检查要细心

中考数学试卷共有28个题, 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 平均每题约为4.2分钟.为了给解答中高档题留下较充裕的时间, 每道选择题、填空题应在二分钟左右解决.若这些题目用时太长, 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 或“隐含失分”.在答卷中要集中精力解决通常占全卷80%以上的中下难度的题目, 它们是试卷的主要构成, 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能拿下这些题目, 实际上就是打了胜仗, 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 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美国高中走向应试化 篇8

其实, 美国的“高考”不是一个, 而是两个。SAT之外还有个ACT, 性质差不多, 是美国大学入学测试, 被大部分大学接受。如今ACT的考生人数超过了SAT。不仅如此, 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 这两个“高考”都参加。

ACT全称AmericanCollegeTesting (美国大学测试) , 由ACT公司经营, 1959年登场, 与1926年就问世的SAT相比, 显然是个后起之秀。长期以来, SAT主宰着美国的大学入学测试, 特别是在东部和西部等教育发达地区, 几乎“一手遮天”。但是, 近年来ACT势头迅猛, 2012年的考生人数首次超过SAT。这并非SAT丧失考生。事实上, SAT的考生人数依然持续上涨。问题是, ACT的考生人数上涨更快, 1992~2012年间在7个州的上 涨率超过1000%!

题型和SAT有所不同, 是ACT崛起的一大原因。比如, ACT包括科学的内容和更高级的数学。另外, 在语文部分, ACT对词汇的要求似乎不 如SAT高。词汇量小 的学生, 考ACT表现往往好一些。业内一些人士指出, ACT不像SAT那么绕, 更直来直去。ACT侧重考学生们学习过的内容, 对有些人来说好准备一些。虽然ACT和SAT的主办者联合公布了两种考试的分数相关性, 即ACT的某一等分数, 大致相当于SAT的多少分, 但是, 同样的考生, 在两个考试中的表现往往相当不同。于是, 一些考生就开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考试。

这听起来似乎轻松了许多:考生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考试。其实不然。既然同一考生在两个考试中表现相当不同, 说明两个考试测试的是不同方面的能力。如今的升学战越来越激烈, 优秀学生往往分数差之毫厘。于是, 一些学生就宁愿多考一个, 两个成绩都有, 希望以此给自己一些额外优势。

大学方面, 似乎还挺吃这一套。普林斯顿的录取部主任JanetRapelye称, 她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要参加两门考试, 普林斯顿也只要求一门的成绩;但是, 如果申请人两个考试的成绩都有, 那么多少给了学校一些额外信息。这当然是有价值的。在2013年普林斯顿的26000名申请者中, 有3477位提交了ACT成绩, 而2006年仅385位, 只占当时17000名申请者中的2%。另外, 2013年有将近8000名申请者同时提交了ACT和SAT成绩。

需要注意的是, SAT和ACT各有传统上的地域垄断。SAT主宰着东部和西部以及德州, ACT则主宰着中西部内陆。不过, 1992~ 2012年间, ACT考生人数增长最快的主要在东部和西部;SAT考生增长最快的, 则在ACT的传统地盘。显而易见, 这种在对方的地盘中增长的趋势, 也使两者的地域界限越来越模糊。

ACT所享有的最大一个优势, 恐怕是有12个州 (主要是中西部各州) 要求高中生在毕业前一年参加ACT考试, 州政府支付考试费用, 以此检验义务教育的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 也是因为ACT比较注重学生在中学所学的内容。这 就使一大 批学生投 入ACT的怀抱。

那么, SAT是否大势已去了呢?这也未必。相关的公开数据显示, 虽然ACT增长势头甚猛, 但SAT在精英大学的既有优势很大。有些学校过去的提交率接近100%。这样的优势不可能一两天就消失。ACT提交率在这些学校中的上涨, 包含着许多两个考试都考的学生。按常识判断, 那些表现平平或比较差的高中生, 上大学的意愿并非太强, 州里出钱并要求他们考ACT, 他们就考, 不再考虑SAT。但是, 那些最有竞争力的学生, 仍然觉得SAT是进好大学的主流考试, 不会轻易跳过。

SAT面对ACT的挑战, 当然不敢怠慢, 正在积极酝酿改革以扭转不利的势头。不过, 这两种考试之间的战争, 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高中教育的应试化。目前, 美国各州不断加强各种考试不说, 那些瞄准好大学的学生, 往往从十年级 (美国高中是九年级到十二年级) 就开始准备两个“高考”, 压力过大不说, 学习也变得越来越机械。

(原载2013年8月16日《新闻晨报》)

【点到为止】

身为美国萨福克大学副教授的旅美学者薛涌先生, 对美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状况极为了解, 并有较深的研究。我们在国内很多报刊上就时常可以读到薛涌先生撰写的介绍、评议美国教育的文章。本文就是这些介绍美国教育的文章中的一篇。文章主要向我们对比介绍了SAT与ACT考试的异同和在美国的受关注程度, 向国内读者提供了两点信息:第一, 美国的“高考”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 教与考分离, 考核内容各有侧重;第二, 美国基础教育也有“应试教育”的趋势———看来, 强化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考核已是大势所趋 (当然如何进行考核这又是我们应当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 。那些一见到考试就批“应试教育”的愤青们对此应该深思了。有资料披露, 以前一直笑傲SAT考场的中国学生在最近几年的考试中也渐渐表现出力不从心, 难以“摆平”美国本土学生的势头, 尤其是中国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与美国学生相比毫无优势。由此看来, 我们的基础教育时下最需要研讨的, 不是要不要考试、要不要应试, 而是如何考试、如何应试的问题。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愿薛涌先生这篇文章能给中国教育界 (尤其是基础教育界) 带来有益的启示。

(王淦生/荐)

上一篇:商品林木采伐管理制度下一篇:滑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