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单项填空题的应试策略(通用8篇)
高考单项填空题的应试策略 篇1
单项填空题解题策略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单项填空题,我们可以发现单项填空题的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语言更加灵活,考点较为明确,淡化了对语法知识机械记忆的考查,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单项填空题目设置非常灵活,看似简单,却不容易答对,设有很多的“陷阱”使考生容易出错。因此,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对快速、准确地答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简化法
题干中的插入语、同位语、修饰语或其他附加信息等使得句子难度增加,解题时可将这类成分删除,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以迅速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考例1】
Let those in need ______ that we will go all out to help them.(2013陕西)
A.to understandB.understand
C.understandingD.understood
解析:介词短语in need修饰those,将其去掉,句子变为Let those ______ that we will go all out to help them.不难看出本题考查let sb do sth结构,故答案为B。
【考例2】
“Never for a second,” the boy says, “ ______ that my father would come to my rescue.”(2013江苏)
A.I doubtedB.do I doubt
C.I have doubtedD.did I doubt
解析:将the boy says去掉,句子变为Never for a second ______ that my father would come to my rescue。可以看出本题考查倒装结构,再根据宾语从句中的时态可知应选D项。
二、补全法
在一些单项填空题中,题干省略了某些成分,增加了试题的难度。我们可以补全句子,使句子结构完整、语境清楚,解题也就更容易了。
【考例】
There are some health problems that, when ______ in time, can become bigger ones later on.(2013浙江)
A.not treated
B.not being treated
C.not to be treated
D.not having been treated
解析:题干中省略了主语和be动词,如果把省略部分补全,句子应为:There are some health problems that, when they are ______ in time,can become bigger ones later on.答案为A。
三、还原法
高考命题常以复杂的句型来增加考题的难度,有意给学生造成理解和判断上的困难。面对这种题型,考生要能透过复杂的语言环境,结合语法结构,还原出“庐山真面目”, 这样题
目就会变得简单,如将感叹句、倒装句、疑问句改为陈述句,将被动句改为主动句等。
【考例】
Among the crises that face humans ______ the lack of natural resources.(2013上海)
A.isB.are
C.is thereD.are there
解析: 如果把题干中的倒装句改为正常语序,句子表达为:The lack of natural resources ______ among the crises that face humans.我们可以看出此题是对主谓一致的考查,答案为A。
四、语境分析法
近年来的高考题往往自然、巧妙地设置一定的语言情景或故意隐藏某些有效的信息。考生仅凭语法知识来判断往往很难做出正确选择,只有分析具体的语言情境,抓住隐含信息,才能找出答案。
【考例】
—Do you think Mom and Dad ______ late?
—No.Swiss Air is usually on time.(2013北京)
A.wereB.will be
C.would beD.have been
解析: 句意:——你认为爸爸和妈妈会晚到吗?——不会的,瑞士航空一向准时。根据语境可知“爸爸和妈妈的飞机还未到”,应该用一般将来时,故选B项。
五、词义辨析法
名词、动词或短语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的辨析是历年高考单项填空题的考查热点。做此类题时,考生要注意对句意做出正确理解,对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考例】
Butterflies ______ a sweet liquid produced by flowers, which bees and other insects collect.(2013湖北)
A.carry onB.feed on
C.put onD.focus on
解析:该题考查“动词+on”构成的短语动词辨析。carry on继续;feed on以……为食;put on穿上,上演;focus on集中于。句意:蝴蝶以花蜜为食,这些花蜜是蜜蜂和其它昆虫采集的。根据句意选B。
六、关键信息提示法
解答单项填空题时,应特别留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这些词语揭示了答题的关键信息。例如时态题中表示时间的关键词、倒装句中位于句首的关键词以及引起句子使用虚拟语气的词等。
【考例1】
Eye doctors recommend that a child’s first eye exam ______ at the age of six months old.(2013浙江)
A.wasB.beC.wereD.is
解析:题干中recommend是答题的关键,其后接宾语从句要用虚拟语气(谓语动词用“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省略),故答案为B。
【考例2】
I’m calling about the apartment you ______ the other day.Could you tell me more about it?(2013安徽)A.advertisedB.had advertised
C.are advertising D.will advertise
解析:此题的关键信息是the other day,通常与一般过去时连用,故选A。
七、句子结构分析法
对长难句的句子结构分析也是考点之一。做题时要分清是简单句还是复合句,判断出句子是否缺少成分,然后根据相关的语法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
【考例】
He may win the competition, ______ he is likely to get into the national team.(2013辽宁)
A.in which caseB.in that case
C.in what caseD.in whose case
解析:分析句子结构可知:He may win the competition是主句,______ he is likely to get into the national team是定语从句。答案为A。此题如果不分析句子结构,很容易误选B项;如果选B项,句子应为:He may win the competition, and in that case he is likely to get into the national team.八、注意固定搭配(固定句型)
固定搭配和固定句型是单项填空考查的热点,考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多积累多记忆,此类试题就会很容易地解决。
【考例】
Tony can hardly boil an egg, still ______ cook dinner.(2013全国Ⅰ)
A.lessB.little
九、排除思维定式干扰
有些单项填空题利用常见短语、结构或句型等来设置解题陷阱,若考生不注意分析句子结构,不弄清句子的意思就轻率作答,很容易犯错。因此,对于那些看似容易的题不要急于作答,而应把握全句含义,避开命题人设置的陷阱。
【考例】I stopped the car ______ a short break as I was feeling tired.(2013山东)
A.takeB.takingC.to takeD.taken C.muchD.more解析:still less为固定搭配,表示“更不用说,何况”,前面常与否定词连用。答案为A。
解析:若不注意分析该句含义,可能会误认为考查stop…(from)doing sth结构而选B,但根据句意“因为感觉疲惫,我停车以便做短暂休息”可知此处用不定式作目的状语,故选C。
总之,同学们要在牢固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技巧和方法,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单项填空题的应试策略 篇2
一、命题特点
听力填空题的命题形式通常是, 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短文将表格或摘要中的5个信息补充完整。从近五年高考的25道题目来分析, 可将它们分为三种题型:直接记录信息题、间接记录信息题、信息转换题。
直接记录信息题, 即出题者对这一部分听力材料未做任何处理, 学生可根据所听内容直接写出答案。
间接记录信息题, 又分为低层次和高层次间接记录信息题。低层次间接记录信息题即对听力材料中的句子结构稍作调整, 学生需要在听的过程中能快速准确地定位答案。高层次间接记录信息题即对听力材料中的句子结构做出较大调整, 学生需要听懂并理解题意后记录答案。2014年19题:Give a list of all the employees to the 19 owner要求学生完全听懂原文Please make a list of all the employees and give it to Miss Baxer, owner of the gift shop得出答案为gift shop。
信息转换题即要求学生在完全听懂答案的基础上, 将所听内容结合语法要求进行加工处理, 再记录答案。
2011年高考有3道题为信息转换题, 如17题要求学生听出How large would you like the city to be?并加工为一个总结性名词size, 19题同样要求学生听出you’ll need to explain why this city is your ideal city并加工为reason, 20题Prize:A free trip to Europe for a stay of20要求学生听出The prize for this year’s competition is a free trip to Europe for a two-week stay并根据语法规则转换出答案为two weeks, 2012年16题How to Speak English 16. (注:该题为听力短文的标题) [答案]Confidently。该题在听力短文中的相关信息为“Today, I’d like to talk about how to become a confident speaker”, 根据题目的形式, 答案应为原文中形容词“confident”的副词形式, 即“confidently”。题目要求对“confident”一词进行词性转换。
二、应试策略
根据以上所分析出的题型命题特点, 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来备考:
(一) 建立听力填空部分资源库
市面上的听力材料较为繁多, 很难找到适合本校实际学情的资料。学校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听力填空题题型特点, 组织英语教师建立自己的听力资源库, 选取丰富的听力题材, 与高考真题模拟题相结合, 将资源库分为直接记录信息题、间接记录信息题、信息转换题三大类型, 并根据学生情况, 将试题难度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既有趣味性, 又有针对性, 同时还方便老师们按需取材, 有的放矢, 并做到资源共享。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资源库建立以后, 教师应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掌握高考听力填空题的答题要领和技巧。
1. 注重心态的调整,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听力测试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听力测试的不可重复性和即时性, 录音结束后无法再现听力信息, 因此, 学生要学会缓解紧张情绪, 以便全身心进入角色。此外, 在解题过程中, 如果某一个地方没听清楚, 不必紧张、心慌, 考生不应对此纠缠不休, 而应立即放弃, 转而细听下面的录音。总之, 培养轻松自信、镇定自若的良好心态是听力考试制胜的重要法宝。
2. 听前预读
听录音前, 目的必须非常明确, 做题的任务就是把空缺的空格听准、写对。预读可大概理解一下题目所提供的表格或段落的含意。
3. 重理解、抓关键、巧记录
高考听力填空题的解题关键是考生能否准确地捕捉到听力内容中所提供的信息核心词 (组) , 或称关键词 (组) 。所以, 学生解题的重点应该放在问题所在的“考点”上, 而不能将思路停留在个别次要的语句上。同时, 边听边在试卷或稿纸上快速巧妙地记录提到的what, who, when, where, which, why以及数字等关键词。
4. 复听时侧重听难点和重点
这一节录音会播放两遍。那么, 学生听第二遍时, 在进一步理解全文、把握重要细节的基础上, 应特别检查一下前一次有没有误听或漏听的重要信息, 据此以保证答题的准确率。
5. 加强语法观念
高考英语单项填空题的解读 篇3
关键词:高考;英语;单项填空
英语单项填空,也可以称为单项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这种题型一直都是高考英语中的经典题型,是全面考验莘莘学子的重要渠道。單项填空题中考察的英语知识点涉及面广、出题陷阱多,常常会迷惑考生,这是笔者在做真题试卷时的第一感受。对此,我们在备战高考时,一定要全面的解读高考英语单项填空题型考察核心,根据自身不足之处复习相应的英语知识点。
一、高考英语单向填空题型的考点
1.动词时态与语态
笔者查询了最近5年的高考英语真题试卷,发现动词时态与语态是高考重点考察对象,平均出题高达2~3道,因此这是我们平时学习和做题时关注的重点之一。英语时态种类较多,不过常考察的时态包括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进行时、一般将来时等。我们在复习动词时态时可以以这些常考的时态为主,但是对其他的时态类型题也要稍作练习。时态和语态的变化是非常灵活的,因此在做题时要考虑题目给出的语境,现阶段高考英语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的时态考点是过去完成时,因此与过去完成时相关的时态等都是考察重点。
2.从句类型
从句是英语单项填空题中必考的题型,从句分为很多种,包括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等。定语从句围绕三个考点:其一是由whose/where/when/that引导的从句类型,其二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其三是考察定语从句中的关系副词或者代词。状语从句主要考察的方面是由介词连接的时间状语从句,尤其是带有as/when/since/until等连接的状语从句。
3.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主要考察的是围绕着情态动词展开的时态方面的句子,情态动词主要有should/may/must/could等,每一种情态动词都会分成不同的时态形式,当看到情态动词发生时态改变,或者题目中句子时态有变化,相应的选项也要做出变化。
4.倒装句、主谓一致、结构变化
除上述三种常考类型题外,倒装句式、主谓一致、句子结构变化等也是高考英语中的常见题型,对此,同学们需要自己多做真题试卷,感受高考英语单项填空题的出题意向,根据考察核心内容备战高考。
二、有助于解答单向填空题的方法
1.排除法
排除法是在做选择题型时的重要方法,无论哪一学科都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排除法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错误的选项,留下不确定或者直接选出正确选项。排除法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在一定的判断基础之上,例如同学们根据考题的语境、语义、语法、句子结构等,将明显不对的选项去掉,只留下剩下的不好辨别的选项,这样就可以大大缩减选择范围。如以下这道题:
We`re going to the bookstore in John`s car. You can come with us___you can meet us there later.
A. but B.and C.or D.then
在做单项填空题时,需要将题目句子连续读几遍,自行理解句子的大致意思,这样结合答案选项,再排除明显的干扰项。例1中的几个选项都是连接词,因此可以根据题干大意进行判断,题中说道“我们坐约翰的车去书店,你可以和我们一起___你可以一会在那见”。句子中不存在转折关系,A可以排除,两种方法不能同时使用也不能陆续使用,因此B和C排除,故选择C.
2.语感法
语感法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种方法是笔者经常用到的做题方法,阅读题目后,笔者会联系以往做过的题目或者阅读过的相似句型,再从题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来选择答案。语感法需要大家平时多积累,多练习,可以选择题海战术,在规定时间里进行固定数量的题目练习。
3.条件法
条件法是利用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比如通过题目的语法结构、观察题目中的固定搭配等,提取有效的线索,顺着线索将选项带入题中,顺藤摸瓜得到确定的答案。条件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选择的错误率,这种方法适合基础好、能够将英语知识点融会贯通的同学,利用条件法确定选项,能够减少做题的盲目性,得出合理解答,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4.简化法
有的英语句子结构复杂,打眼一看可能会摸不到头绪,但是这样的句子往往就是迷惑作用的,简化法就是应对这类题型的方法。我们在看到长句子类型题时,可以迅速思考是否是能够简化的句子,如果能首先将句子进行简化,然后再选择正确答案。
5.词语辨析法
高考英语考察的要点比较广泛,在平时做题时笔者常常遇到一些相似词意的选项,因此总结出词语辨析法,这种解题方法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词汇量,只有掌握词汇的解释,才能更好的运用这种方法。
三、结论
综上,笔者总结了自己对高考英语单项填空的认知,希望能够帮助和我一样正在备战高考的同学,大家要多做练习题,总结做题方法,提升做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邓文娟. 浅谈高考英语单项填空题的解题技巧[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10:22.
[2]黄连英,廖信莲. 高考英语单项填空题热点句型集锦[J]. 高中生之友,2011,07:30-34.
高考单项填空题结构变化例析 篇4
综观近年来高考单项填空题,不难发现命题者为了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意对试题题干进行“加工”处理,增设干扰信息,加大解题难度。笔者现结合高考试题,总结归纳单选试题结构变化的六个特点,供高三学生复习时参考。
一、相邻成分分离化
原本连在一起的句子成分经过命题者的巧妙设置出现了分离现象。
[考例]
1. It was an exciting moment for these football fans this year, ________ for the first time in years their team won the World Cup.
A. that B. while C. which D. when
析:本题题干相当长。当我们去掉作状语用的for these fans, this year, for the first time,及in years,去掉定语exciting则句子简化成:It was a moment, ________ their team won the World Cup.显然,这是一个表时间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先行词a moment与定语从句their team won the World Cup之间出现了分离现象,正确答案为D。
二、多元结构重叠化
命题者为了综合考查考生语言灵活运用能力,往往在试题中增设多元结构。
[考例]
2. The old couple have been married for 40 years and never once ________ with each other.
A. they had quarreled B. they have quarreled
C. have they quarreled D. had they quarreled
析:通过语境可知,此句为并列句,其中又含有否定词never位于句首的倒装结构的应用。答案为C。
3. Only when your identity has been checked, ________ .
A. you are allowed in B. you will be allowed in C. will you allow in D. will you be allowed in
析:本题不仅带有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又有only修饰状语,属句子结构倒装的现象。正确答案为D。
三、固定结构隐蔽化
近年来高考对固定结构的考查趋于隐蔽,使得原本熟悉的结构变得陌生,考生很容易错选答案。
[考例]
4. Mr. Reed made up his mind to devote all he had to ________ some schools for poor children.
A. set up B. setting up
C. have set up D. having set up
析:本题考查固定搭配devote...to...(其中to为介词,后接名词/代词或动名词)不少考生抓住he had to并迅速选择A。其实,此时had to与set up并不构成固定搭配,因为he had为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all, set up 应与devote all...to...构成固定搭配,故答案为B。
四、简单结构句式化
原本一些简单的句子,由于增加句式或增添一些词语,致使解题信息隐蔽含蓄。
[考例]
5. It is the ability to do the job ________ matters not where you come from or what you are.
A. one B. that
C. what D. it
析:本题原来是一简单句:主语the ability,谓语是matters,句子为:The ability matters.意为:能力最要紧。题干之所以显得繁杂是因为使用了强调句型,又有意增设不定式作ability的定语以及not where...or what...作句子的状语,这样不仅增加了考生理解题干的难度,给解题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答案为B。
6. ________ role she played in the film!No wonder she has won an Oscar.
A. How interesting
B. How an interesting
C. What interesting
D. What an interesting
析:简单的陈述句为:She played an interesting role in the film.通过句型转换成为感叹句。正确答案为D。
五、省略成分复杂化
有时为了避免重复,使语言简练紧凑,往往省去一个或多个句子成分或词语,甚至一些重要语境信息,这给解题加大了难度。
[考例]
7.- Mum, why do you always make me eat an egg every day?
- ________ enough protein and nutrition as you are growing up.
A. Get B. Getting C. To get D. To be getting
析: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此题是个省略句,答语省略的部分为I always make you eat an egg every day,并且也是正确解题的重要信息,答案为C。动词不定式短语作目的状语。
8. - What do you think made Mary so upset?
- ________ her new bicycle.
A. As she lost B. Lost C. Losing D. Because of losing
析:本题答语为省略句,省略了谓语和复合宾语部分,补充完整为Losing her new bicycle( made Mary so upset ),动名词短语作主语,故答案为C。
六、插入成分多样化
插入成分位置灵活,形式多种多样,这也使得原本简单的句子结构复杂化。
[考例]
9. E-mail, as well as telephones, ________ an important part in daily communication.
A. is playing B. have played C. are playing D. play
析:该题插入部分as well as telephones的提前,目的就是迷惑考生 e-mail和telephones哪个是主语,依据语法规则,主语为E-mail,因此答案选A。
10. -Each of the students, working hard at his or her lessons, ________ to go to university.
-So do I.
A. hope B. hopes C. hoping D. hoped
高考考试应试策略 篇5
一
考试时间分配
不少考生在备考阶段以及在模拟考试中都受过时间分配的训练,这的确很有必要。时间分配的技巧来自于习得的经验,不能寄希望于拿到试卷之后自然就懂得如何分配时间。同时,时间分配有其通行的原则,却无具体不变的模式,不可随意生搬硬套。就其原则而言,重要的是以下几项:
1.因人而异
同样一道题目甲同学8分钟才能完成,乙同学可能只要5分钟。时间策略既然是因人而异的,就应该立足于在备考阶段对自己的用时特征清楚地予以概括,对不科学的用时习惯加以修正。2.分大优先
高考答卷,一般情况下,要按试题顺序,遵循先易后难原则进行,这样比较稳妥,可以避免丢题、漏题。但是,有的考生或许不能做到依次进行,需要跳跃式前进,这样就有几个较难的题目就被留到了后面,对待这些题目,要坚持分大优先的原则。即:在最后的时间里,那些被搁置下来的难题则应该优先对付分值高的,先做能多拿到分数的。3.留有弹性
把所有的时间一次性分光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必要去精确地计算每一题应占用的时间。精确地计算每一分钟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造成被动。这就要求平时练习时就要注意,把该类题型需要用的时间核算清楚,做到心中大体有数。例如在平时的文综考试中,有的同学25个选择题用了40—50分钟,导致非选择题部分没有时间好好做,同时,选择题部分的正确率也不会很高。而有的同学选择题用了20—30分钟,这样分配就比较合理,保证了Ⅱ卷题目的完成,也留出了检查、核对的时间。所以同学们在平时就要发现试题时间上的分配规律和弹性要求,在高考当中加以运用。
二
考试规范
为把所学的知识水平最大限度地的发挥出来,取得满意的高分,考生应在实际考试时掌握应试方面的一些规范性的问题。一:入场规范
每个考场安排30名考生,两名监考教师,另外还有电子监控设备及无线电波干扰系统,考风考纪要求非常严格,所以,考生在整个高考过程中不要有什么侥幸心理和伺机作弊心理,一旦对作弊产生丁点儿依赖,那么你几乎不能发挥正常水平,因为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你 便不能专心思考,耐心答题,所以,入考场前的第一步,就是要配合监考教师,遵守考试纪律,与考试有关的物品一件也不缺,与考试无关的物品一件也不带。
考试有关的物品有四大类:考生基本信息证明材料,如准考生、身份证;涂写画工具:2B铅笔,黑色中性签字笔,直尺,三角板,圆规;修改工具:橡皮;其他:纸巾、雨伞等。
与考试无关的物品:通讯工具、修正液、透明胶带、计算器、电子词典等;提醒同学们,在平时的考试、练习中,一定放弃计算器的使用,因为在高考考场上,这些电子设备是无法也不准带入考场的,而且,还使自己的计算能力降低,影响考试成绩。
另外,高考每场都要给规定提前入场时间,同学们一定要有按规定时间提前入场,看一看教室四周,熟悉一下陌生的环境。坐在座位上,尽快进入角色;不再考虑成败、得失;调整一下迎战姿态:文具摆好,证件放在桌角,以便监考员检验。把这些动作权当考前稳定情绪的“心灵体操”。二:考试规范
1.接到答题卡后首先检查答题卡是不是本人的,有没有缺页、破损、脏污,发现问题时报告监考员,由监考员协调处理。然后填好考生基本信息。
2.浏览全卷。考生拿到试卷后,先看该试卷是不是本科考试的试卷,再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监考人员处理,要根据监考人员指令,在规定的地方填涂本人姓名和考号,在开考铃响之前如有时间,可浏览试卷,大致估计哪些题熟悉易做,哪些题生疏难做。答题一定要在开考铃响了之后开始。如提前答题将以违纪论处。花几分钟时间对试题数量、类型、各题分数等作一浏览,估计各题难度和作答时间,可以做到全面规划,心中有数,避免时间分配不当,顾此失彼。
3.规范草稿纸的使用,有的同学认为,草稿纸阅卷老师也不计分,怎么使用无所谓。这就错了,根据高考规则,每场考试都由监考员统一发给每位考生一张草稿纸,除此之外是不允许考生携带任何草稿纸的。小小一张草稿纸,在平时无足轻重,但此时不可忽视。第一,要充分利用它。对于理科科目,几乎所有的演算都在草稿纸上展开,特别是对基础欠缺或有粗心大意这一不良学习习惯的考生,此时草稿纸就显得更为重要。即使是文科科目,一些题目的解答,也有必要先在草稿纸上列出基本要点,这有助于写作和答题的完整和连贯。第二,要注意节省着用。通常情况下,一场考试只发给每位考生一张草稿纸,因此考生要合理地利用,并注意节省着用。最好将草稿纸一分为三或一分为四,按规则、有秩序的使用,在平时就养成习惯,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道一道挨着往下写。每一题的草稿都写在一块儿,而且要步骤清晰,整份试卷,答案有确定为无误的,有稍微不放心的,有非常不放心的,还有根本未答出来的,这就需要在草稿纸的题号前注上自己可识别的符号,以确定检查的侧重点,展现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总之,要做到有序而不乱,这是一个良好的习惯,也是考试的一种有效方法,切忌在上面“素描”、“开药方”,演算了一个题目就用完了。第三,根据规定,考试结束后草稿纸必须留下。因此考生不要轻易丢弃草稿纸,更不可把草稿纸带出考场。
4.简明扼要。高考试题的标准答案总是以要点和纲目的形式出现,评卷老师也是在考生的答案中寻找要点,即采点给分。因此答案要有简明扼要、准确、要点化、段落化,切忌流水帐式地空发议论离题万里,或者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没有要点序号标志,阅卷教师找要点比较困难,在文科综合考试答卷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5.卷面整洁。考生答题,应时刻注意字迹清晰工整,标点准确,答案布局协调和谐,保持整张试卷的整洁美观,文科试卷答案内容最长一行的首字符和末字符要与题干、材料的最长一行首字符和末字符相一致,形成文字方阵,这样使评卷人产生“愉悦感”,从宽给分,不知不觉送上了“心理印象分”,从而获得较高卷面分。相反,字迹潦草甚至难以辨认,标点和作答格式混乱,卷面糊涂,使阅读人产生厌烦情绪,不知不觉从严给分。
6.修改不得使用涂改胶带纸。考生如需对答案进行修改,可用修改符号将该书写内容划去然后紧挨着在其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书写时与正文一样不能超过该题答题区域,否则修改的答案要么无效、要么成绩大打折扣。禁止使用涂改液、胶带纸改错或用透明胶带纸贴揭欲修改的内容,这样容易损坏答题卡,导致电脑阅卷判读失误,影响成绩。
三
考试技术与技巧
高考试卷发下后,要讲究考试技术与技巧,可以尽可能多的得到分数,大体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试卷发到手后首先填好考生基本信息,测览全卷,这前面在考试规范中讲过,这也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同学们不可小视。
2.答题卡的使用要细心严密:在标准化考试中,因涂写答题卡出问题而失分的现象很多。在填涂答题卡时有9个问题,需引起考生注意:
(1)涂写太轻、太细:原因是铅笔削得过细,涂写用力太小,最好在考试时使用高考统配文具。
(2)涂写不均匀、黑度差别太大:阅卷机是根据涂写色差值来识别所涂符号的。涂写深浅不一,机器往往形成误判。
(3)连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紧挨着的答案在一条线上,一笔涂写完,往往会造成机 器采集信息失误而失分。
(4)斜涂:即在框内任意斜划一笔或画出框外也往往会造成机器采集信息失误而失分。(5)漏涂:只将答案写在试卷上而忘了涂卡,或者漏涂某一题的答案导致后面题目的答案向前平移或向后顺延,结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避免这一点,建议考生最好边做边涂,并认真检查。
(6)偏涂:涂得太偏、太偏上或太偏下,无法进入电眼“视区”,造成丢分。(7)擦抹不净:修改时,原来的笔迹擦不干净,造成机器判断失真。
(8)答题卡背面不干净:如果答题卡背面不干净,或桌面上不干净把答题卡背面弄脏,也会造成机器采集“信息”失误。最好在答题卡下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硬纸板。一旦损坏,要求监考人员更换。
(9)把答题卡弄穿、弄脏:因为用力太大,从答题卡背面看好像贴上了“马赛克”,甚至把答题卡弄穿,也会造成不应有的失分。
2.答题速度适中。答题中,必须树立“又好又快”的观念并落实到考试中去。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总题量保持稳定,而思维量明显增加,特别2012年山东卷高考借鉴全国卷模式的话应该在文字阅读量上比以往有所加大,面对这样的高考,我们必须实现由“速度”和“质量”的完美统一。尤其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快,速度快往往又会忙中出错,“欲速则不达”,也有的同学存在这样一种心理:早点做完早点检查。其实,靠检查来提高成绩是微乎其微的,高考时间本来就不那么宽裕,不会有太多的时间检查,而且这种对检查的依赖心理,会使考生不自觉地放松了答卷过程中重视正确率、重视质量的要求。
3.“量体裁衣,看分花时”。在一张试卷中,各题的占分比例不等。考生回答时应根据分数多少确定答题时间和答案内容多少。多分题应多花点时间,答案详细些,反之,则少些。遇到难题,不能钻进去不放,要暂时搁在一边,待其他题目回答完后,再回过头来处理。
4.先易后难。每一考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各题对每一考生而言的难易度不一,因此,试卷对个人来说并非都符合由易而难的编排原则,这就要求考生自己答题时调整策略,由易到难的顺序,解答容易的题目会使考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作答信心,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完成其他题目。
5.“分分必争”。每年高考都有一些考生往往以一分之差落榜而后悔莫及,因此在考场,每一分都必须全力争取,决不让它溜掉。①束手无策的问题,可联系与这题有关的知识列出并尝试作一些推理、论证,也许可以得分。②对一些综合性论述题,不要在题后留下空白,空白必定是0分,聪明的人写下点什么可能得上一分二分。③对无把握的客观试题,不妨尝试猜测,不猜留下空白必然没分,而猜测有可能碰上正确答案。6.答卷过程看清题目要求。比如做选择题,就要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作文的体裁要求是什么;用经济生活还是用政治生活,用唯物论还是用辩证法等等,近年来高考哲学题的考察已经注重对某一个原理的深层次考察运用;还要看清题目本身,如数理化等学科要看清符号,英语要看清单词,语文要看清字词。要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搞清楚题目给予的条件和要求。因为考试要求可能与自己的答题习惯有所不同。要特别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考生应从题目的文字叙述,或从给出的示意图中去挖掘隐含条件,才能准确地解决问题。
7.检查修正。在所有题目做完后,必须抓紧时间检查修正。首先检查试卷、答题卡考生基本信息是否涂写完整、正确,有无漏题、笔误现象或因粗心导致的错误。其次仔细推敲解题的各个环节;审题是否准确、完整,特别关注题目关键词及隐蔽条件;解题所用的有关概念、原理、公式及其方法是否准确,论证推理是否严密、合乎逻辑;运算有无差错,论述有无遗漏要点。在检查时,如有时间要全面复查一遍,时间不够则重点检查。选择题的检查主要是查看有无遗漏,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题目,特别注意,考生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一旦做出了选择,最好不要再改动。一般来讲,对试题的第一接触,大脑皮层比较兴奋,考生产生的第一感觉往往是准确的。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作出的选择。多年考生回馈的事实证明,无缘无故改动的,与标准答案对过之后,大部分是错误的。对简答题、论述题和作文的检查,一是要改正错字和病句。另外补充遗漏的内容,删去错误的观点。
8.高考是要分秒必争,分分计较的考试,未发出考试终止信号,即使答题和检查完毕,也不要急于交卷;应再次复查答卷,推敲答案,做必要的修正。
9.考完一门丢一门。考生应该考完一门放下一门。考后不宜交谈作答内容,因为核对于事无补。这时该做的,不是自己折腾自己,自己吓唬自己,而是调整心情,“我难人难不要畏难、我易人易不可大意”,想想怎么对付下一门考试。
以上这些高考应试策略,绝对不是仅仅在高考考试之前看看就管用的,必须现在就读完,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去的,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提高应试能力。不要在考试之前再去查阅考试技巧方面的资料,而是在平时就要讲究这些规范、运用这些方法,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持久的考试习惯,不至于真正高考时丢三落
高考单项填空题的应试策略 篇6
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 单项选择题属于语言知识运用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语法教学一直都是一大难题。教师教得很累, 学生学得费劲, 课后作业错误还是很多, 考试效果也不是很好。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律, 忽视体验、感悟、归纳、总结、运用这个过程。
2. 每次遇到语法现象, 教师便把与之相关的所有东西全部牵连进去, 担心遗漏, 学生只能囫囵吞枣。
3. 撒大网, 下大包围圈, 搞题海战术;训练做到面面俱到, 学生感到疲惫厌倦。
4. 训练的目标性和针对性不强。
二、《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该题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将语言知识目标分为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五个方面。其中对词汇和语法的八级要求如下: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 说明概念等;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进一步掌握描述时间、地点、方位的表达方式;进一步理解、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表达方式;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描述和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等;学习、掌握基本语篇知识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地组织信息。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 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三、单项填空题的命题特点
立足基础, 注重交际。该题要求呈现真实自然的语境, 突出语法基本用法, 体现语言的实际运用。不再只是停留在对语言知识的识记与简单再现上面, 而是要求在不同水平与层次上涉及语言运用。既注意语言形式, 也注意语义内容, 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也就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的“三维模式”, 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语言交际能力测试”的特点。主要考查:基础语法知识;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词组的搭配和习惯用法;对词义的正确理解。考常用、基础、必备;少考绕弯、设陷;不回避重点内容的重复考查。考查考生对英语基本语法、词汇知识和较为简单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 特别强调了在特定语境中对语言形式和语义的识别能力, 注重语言知识服务于语言运用的原则, 淡化了“纯语法知识”的考查。
四、单项填空题的解法指导
1. 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语境意识, 提高学生分析语境的能力。语境题包含语境信息。题干中的语境信息常是单词、短语或句子, 有时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准确把握语境信息可以成功地解答单项填空题。例如:
—Has Sam finished his homework today?
—I have no idea.He______it this morning. (NMET 2004全国II)
A.did
B.has done
C.was doing
D.had done
分析:此题的答案为C。I have no idea就是语境, 从这句话可以判断:我现在不知道, 我只知道今天早上他正在做, 故选C。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将高考题改变语境信息来进行训练, 强化学生的语境意识。上面这个题可以改编为:
—Has Sam finished his homework today?
—Yes.He______it this morning.
A.did
B.has done
C.was doing
D.had done
分析:改编后, Yes就是语境, Yes告诉我们已经做完, 故选A。
2.参考命题意图, 排除各种干扰。高考的选拨性决定了单项填空题不会让所有的人顺利过关, 这就必然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加干扰信息, 往往造成考生失分。我们可以用以下技巧来排除干扰信息:
(1) 运用还原法, 再现真面目。
Who would you rather______with you tomorrow, Tom or Smith?
A.have to go
B.have go
C.have gone
D.had go
还原为:You would rather______who______with you tomorrow, Tom or Smith?还原后, 学生很容易看出本题应该选B, 考查的是:would rather do sth.和have sb.do sth.
(2) 去掉插入语。
He believes in himself, ______, in my opinion, is of the most importance.
A.that
B.which
C.what
D.as
分析:去掉插入语in my opinion后, 该题很明显为定语从句缺主语, 故选B。
(3) 排除标点符号干扰。标点符号在英语句式中的配合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从英语的句型结构这一角度来看, 它甚至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掌握英语中逗号的作用、常见句子结构及并列连词。
______, I had to walk home.
A.There was no bus
B.There being no bus
C.There were no buses
D.There was not a bus
分析:由逗号可以判断, 逗号前面不可能还是句子, 所以就不能选择有谓语动词的答案, 故只有B满足条件, 故选B。
(4) 省略句干扰要补充省略成分, 确定正确选择。
—What made you so happy?
—______
A.Because of my passing the exam.
B.I passed the exam.
C.Because I passed the exam.
D.My passing the exam.
分析:把第二句省略的made me so happy补充在横线后面后发现缺少主语, 故选D, 考点为动名词短语作主语。
(5) 运用意群及结构分析法排除思维定势干拢。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you’ve thought of______.
A.to do it
B.doing it
C.do it
D.how to do it
分析:很多同学看到of马上就选B, 这种错误就是没有认真分析意群和句子结构。经过分析可以发现you’ve thought of是修饰the way的, 故选A。考查为the way to do。
3.熟记固定搭配
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动词与副词的搭配、名词与形容词的搭配等等, 对做题十分有利。例如:
Mr.Smith used to smoke_______but he has given it up.
A.seriously
B.heavily
C.badly
D.hardly
分析:因为指烟瘾或酒瘾很重, 要用heavy或heavily, 故选B。此外, 雨雪下得“大”、烟雾“浓”、交通“拥挤”、波涛“汹涌”等, 也用heavy。
4. 检查有无谓语
有时看似有两个句子, 于是就选连词, 正好掉进命题人设计的陷阱。事实上, 有时貌似句子的“句子”却没有谓语, 其中的动词只是一个非谓语动词 (多为分词) 。例如:
He wrote five novels, two of______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it
B.them
C.which
D.that
分析:此题很容易误选答案C, 以为后面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事实上, translated是过去分词, 而不是谓语动词, 后面不是句子, 无需连词, 故选B。若在translated前加上were, were translated就是谓语, 这时就选连词which了。
五、日常教学中的建议
1. 不要忽视了阅读对学习语法的帮助, 只有通过大量地接触地道的语言材料, 才能形成正确的语感, 正确的语感才是解决语法问题的万能钥匙。
2. 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语境中词的活用的意识, 词汇是死的, 语境是活的, 离开语境, 任何一个词都没有实际意义。高考对词的活用是有要求的。
3. 关注教材对语法项目的呈现形式, 顺应语言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 让学生感知、发现、得出规律然后去运用。
4. 教师要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选好、命制好试题, 不要让学生浪费大量时间做大量无用功。
例谈高考英语单项填空的解题技巧 篇7
主句, +who/whom/whose…/when/which/as/where/prep.+which (无that) 。
(1) Some pre-school children go to a daycare center, ____they learn simple games and songs.
A.then B.there C.while D.where
(2) His movie won several awards at the film festival, ____was beyond his wildest dream.
A.which B.that C.where D.it
(3) We shouldn’t spend our money testing so many people, most of____are healthy.
A.that B.which C.what D.whom
(4) Eric received training in computer for one year, _____he found a job in a big company.
A.after that B.after which C.after it D.after this
二状语从句, +主句, +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的类型: (1) 时间状语从句:After/When/As soon as/Before…; (2) 原因状语从句:Because/As/Since…; (3) 条件状语从句:If/Unless/As long as…; (4) 让步状语从句:Although/Though/As/While/Whenever/Wherever/However…
(1) I won’t call you, ____something unexpected happens.
A.unless B.whether C.because D.while
(2) _____I really don’t like art, I find his work impressive.
A.as B.Since C.If D.While
(while引导让步状语从句=although)
三分句, and/or/but/yet/for+分句 (即并列句)
(1) He found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read, _____his eyesight was beginning to fail.
A.and B.for C.but D.or
(2) I grow up in Africa, ____at least I should say that Ispent much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my life there.
A.and B.or C.so D.but
(or用于引出解释性词语或“换言之”并列连词)
四主句, 伴随状语/伴随状态的独立分词结构
1. 主句, 名词+现在分词
——Come on, please give me some ideas about the project.
——Sorry.With so much work____my mind, I almost break down.
A.filled B.filling C.to fill D.being filled
分析:so much work与fill之间是主动关系, 故选B。
2. 主句, 名词+过去分词
The children went home from the grammar school, their lessons____for the day.
A.finishing B.finished
C.had finished D.went finished
此结构中逻辑主语lessons与逻辑谓语finish之间为被动关系, 故选B。
3. 主句, 形容词/形容词词组
(1) After his journey from abroad, Richard Jones returned home, ____.
A.exhausting B.exhausted
C.being exhausted D.having exhausted
exhausted是形容词, 做伴随状语。
(2) Surprised and happy, Tony stood up and accepted the prize.
4. 主句, 名词词组+形容词词组
She looked at me, her eyes were full of doubt.
5. 主句, 名词+介词短语
He stood there, with a book in his hand/in hand.
五非谓语动词 (状语) , 句子主干
(1) ____by a great demand for vegetables, farmers have built more green houses.
A.Driven B.Being driven
C.To drive D.Having driven
(2) ____this cake, you’ll need 2 eggs, 175g sugar and175g flour.
A.Having made B.Make
C.To make D.Making
分析:to make表示要做这种蛋糕, 表目的, 故选C。
(3) The storm left, ____a lot of damage to this area.
A.caused B.to have caused
C.to cause D.having caused
六句子主干, 同位语
My most famous relative of all, the one who really left his mark on America, was Reb Sussel, my great-grandfather.
七独立主格结构 (评注性状语) , 句子主干
______, some famous scientists have the qualities of being both careful and careless.
A.Strangely enough B.Enough strangely
C.Strange enough D.Enough strange
八否定句, +nor/neither+助动词+主语
(1) If Joe’s wife won’t go to the party, ____.
A.he will either B.neither will he
C.he neither will D.either he will
(2) Mary never does any reading in the evening, ____.
A.so does John B.John does too
C.John doesn’t too D.nor does John
九插入语 (省略句)
(1) We all know that, ____, the situation will get worse.
A.not if dealt carefully with
B.if not carefully dealt with
C.if dealt not carefully with
D.not if carefully dealt with
(2) Though he started late, Mr.Guo played the piano as well as, if____, Miss Liu.
A.not better than B.not better
C.no better than D.no better
高考单项填空题的应试策略 篇8
近年的高考完形填空基本遵循新课标要求的“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设题思路,以及《考试说明》要求的“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的综合运用能力, 所选材料要有利于考生进行语篇分析,要保证本大题有较好的区分度”的命题依据,试题特点明确。以下是我任教20年来对完形填空题的摸索所得,尤其以福建卷为例,发现以下特点:
(一)试题特点。
1.篇章字数一般在250至300词,设空20个,首句一般不设空。
2.选 项设计合理 、严密 。 一般情况下 ,四个选项的词性相同或属于同等、对等范畴,干扰项迷惑性大。
3.文 章内容大多贴近生活实际 , 有明确的主题和积极的教育意义,给予考生人生的启迪或心灵的感悟。
(二)选材特点。
文章体裁通常为故事性的记叙文,或夹叙夹议。
(三)设题特点———四大类型。
1.上下文暗示型 (占较大比例 )。
2.篇章语境下的词语搭配、惯用法型 (至少会有一题 )。
3.同词复现型 (一般有两题或更多 )。
4.语法或上下文逻辑关系型 (最多一题 )。
(四)考查重点———强调语境,侧重辨析。
语境是主要的考查对象, 要特别注重对语篇的整体理解和词义的辨析。
(五)考查词汇———实词为主,虚词为辅。
完形填空重视语境,语境化实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词义辨析是考查的重点。
二、考生解题失误的主要原因
根据访谈(对象为2013届本人执教的两个教学班108位学生),我总结了考生在测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问题。
部分考生对完形填空题有畏惧心理; 有的是答题时存在求快心理,没有安排回读时间;有的是平时轻视完形填空,缺少训练。
(二)答题技巧问题。
1.“只 见树木 ,不见森林 ”,即缺乏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
2.脱离语境 ,或受思维定势的干扰 ,忽视特定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
3.缺乏固定搭配及同义词、近义词辨析的语言知识。
4.不熟悉旧词新义及英语歇后语、惯用法等。
(三)母语干扰问题。
大部分考生受母语影响较严重, 缺乏中西方语言及文化风俗习惯等差异的知识。
三、完形填空的应试技巧
(一)摆正心态,沉着应对———情感制胜。
根据Krashen的“情感过 滤假说”,认为影响 语言习得 的情感主要指焦虑和放松。焦虑感较强者,情感屏障高,获得的输入少 ;反之 ,则易得到 更多的输 入。所以 ,只有摒除 焦虑、畏惧等 消极情感 ,才能获得 最大量的 语言输入 ,才能真正读懂文章。
(二)精读首句,推敲尾句———预测主题。
一般来讲,高考完形填空的首、尾句通常是不挖空的。跳读这两句,便可判断体裁,猜想主题。它们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个窗口,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挖掘作者写文章的思路,寻找文章的脉络与主线。
(三)摸准考点,逐个击破———运用语言。
1.利用语法分析。完形填空虽然以语境为主 ,但有考查语法项目的题目。对于这类题,考生可以利用平时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语法规则等全面衡量所有选项排除干扰。
2.活用固定搭配、惯用法、固定句型 。固定搭配、习惯用法是英语中某种固定的结构,即所谓的“习语”,不能随意改动;固定句型也需平时的积累。如:
...I did very badly at school. My headmaster thought I was useless and when I was 14 he said, “You’re never going to be % 2but a failure.” ...
2. A. anything B. something C. everything D. nothing
解析:本题考查习语anything but,意为“决不”、“根本不”,即校长认为我肯定是一个失败的人。
3.巧用信息复现或旧词新义。复现信息包括原词复现、同义词和反义词复现、上义词和下义词复现等。 旧词新义是熟悉的词在具体的语篇、语境中,词性或词义方面发生变化。如:福建卷2010年考查的“stand”新义“摊位”2012年“term”新义“术语”等。
(四)抓篇章结构,重逻辑推理———能力提高。
1.利用上下文暗示或上下文逻辑关系解题。完形填空中“句不闲词 ,段不闲句”,任何词、句都不是脱离文章而独立存在,因此做题时,要把准文章作者的发展脉络,注意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领悟暗示,即“上下文对照法”。如:
...Ms Cleveland does not keep her workers on a short leash___13___, she encourages them to get ___14___ ways to do business. ...
13. A. Still B. Yet C. Instead D. While
解析: 根据前后句子的意思可推出两句间的逻辑关系是转折关系。
2.根据文章感情色彩解题。考生在阅读时 ,应注意捕捉反映语境褒贬性的标志性词汇或句子, 这样对情感词的选项的解题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五)借用中西文化背景知识———文化渗透。
新课程SEFC教材涉及中外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名人传记、传统节日等诸多方面,体现了中外文化的方方面面,所以高考在完形填空上突出“国际性”的特点,尤其是“文化冲突”。因此,考生要有意识地积累起来作为备战的工具。
四、结语
高考完形填空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测试, 教学实践及课题研究证明:学生只要把握了命题特点,并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完形填空的答题准确率就会明显提高,而且又快又准。但“教学探索 ,永无止境”,为了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 为了接受高考更严峻的考验,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把握高考新动向;不断强化学生对完形填空题型特点的认识,不断训练其解题方法和技巧, 从而提高考生解题的基本能力, 做到方向明确,并“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应对,实现教和学的最大突破。
摘要:完形填空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测试题型,它要求考生既学会阅读并培养推理、判断的能力,又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是一种难度较高、区分度强的题型。本文侧重对高考完形填空的命题特点及考生失误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题思路和技巧,旨在帮助考生提高对完形填空的认识,把握命题的特点,找到解题的规律与技巧,力求使考生在应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考单项填空题的应试策略】推荐阅读:
单项填空题03-12
高考应试策略10-24
高考历史应试策略与答题技巧分析07-27
2024年高考英语广东卷语法填空与全国卷样题的区别12-23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学案07-02
高考应试作文辅导03-23
高考政治应试答题技巧02-06
高考政治应试答题技巧总结02-10
高考物理的应试技巧07-17
高考数学的应试技巧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