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模式

2024-11-18

应试模式(共12篇)

应试模式 篇1

从2016年起福建省普通高考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全国卷。 因此, 我省的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备考, 要依据全国卷考试大纲、说明及试卷变化, 作相适应调整。

1.认真分析研究全国卷考试大纲、说明和试卷, 调整备考观念和策略。

要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全国卷的考试大纲及说明, 特别是与福建卷考试说明进行深入对比分析, 研究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 明确已考什么、怎么考, 进一步思考和分析还能怎么考、还会考哪些内容。 加强对考点研究, 分清主次, 理清条理, 研究每一考点可能的切入点。 教师依据“考核目标与要求”对复习设定教学复习的难度, 重视学生专业素养, 提高学生学科能力, 实施“能力立意”“发展素养”的高三课堂教学, 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机械性。 对一些历史问题分析, 程度好的学校可适当拓宽、加深, 程度一般的学校掌握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即可。 在历史能力要求方面, 程度一般的学校重点训练“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应用知识”这两项能力;程度好的学校侧重于“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两项能力目标要求。

2.根据全国卷试题的能力要求和特点, 调整备考目标和训练方法。

由于全国卷和福建卷试题考题型情境素材、 问题设计特点等的不同, 因此要求考生所具备的历史基本知识结构和历史思维能力不同。 全国卷试题的专业性非常突出, 突出了“历史的学科性和完整性, 强调了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 因此, 在备考中要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 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训练和指导。 专题复习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系统化、深刻化和规律化的过程, 要通过专题复习教学总结专题规律, 做到精选精练, 拒绝题海战术;经典试题, 反复训练;核心内容, 多角度、多形式训练;具体题型, 专项训练。 教师通过剖析例题、点拨思路、提炼方法、总结规律,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包括思维方法、答题顺序、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化等。

历史论证题是全国卷的压轴题, 在复习中要加强对此种题型的解题指导。主要有历史阐释题和历史探讨题。 历史阐释题是对历史观点结论的说明, 需要考生选用具体的史实进行解释。 这类试题是对历史结论的阐释说明, 只要对观点进行解释和支撑性的说明, 能自圆其说即可。 历史探讨题是对材料和题目中所呈现的观点进行评论、探究, 既需要学生指出观点是什么, 更需要对观点进行论证和评价, 思维和论证含量要高于历史阐释题。 做此类型题目要提炼和确立观点, 作答时要深刻揭示材料的观点; 观点的确立与选择的论据是与观点关系最为密切、最能支撑观点的那些史实。 答案要体现“论证性”的特点, 做到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层次清晰, 逐级深入阐释, 实现抽象概括、理论升华。 教师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用多种史观解读历史, 将新的史学观点和成果渗透于历史教学之中, 强化学生的历史意识, 提升认识水平。

3.夯实基础, 突出三基。

基本史实、 概念和观点, 是历史学习和高考命题的着眼点, 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主要载体。 因此, 牢牢把握基本史实和概念, 理解基本历史观点, 才能奠定决胜高考的基础。

第一阶段复习, 专题史复习, 实现基于教材专题的 “纵通”, 梳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高考不强调覆盖面, 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做到全、准、细。“全”即复习要全面, 全面地理解毎个知识点、考点, 以课本为依据, 对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清理, 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 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 对各考点进行细化和落实;“细”即注重细节, 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 教材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 等等。 复习中始终突出主干, 同时立足教材、依托教材、透析教材。 在历史知识复习时要注意知识体系的整合:①必修内容之间横向整合。②不同版本之间整合。③必修与选修内容整合。

第二阶段复习, 断代通史复习, 实现基于一定主题的“横通”, 包括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也包括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 概括出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 整合历史线索, 疏通历史脉络, 把握时代特征, 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 构筑整体认识。

4.加强时政、史观教学, 开阔学生视野。

适应全国卷历史试题的特点和要求, 主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学以致用。 关注前沿研究动态与成果, 挖掘和利用其与教学内容的联系, 拓宽复习视野。

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 在复习中要重视史观渗透, 重视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史观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和意识。 让学生学会思考历史, 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 做到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

高三复习中要注重对新学术观点的学习和理解, 要用新视角和理念备考, 整合知识。 以“文明史”为总纲, 以“近现代化”为主线, 以“全球化”为导向, 结合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 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不同历史事件的实际, 用几种不同的范式从多角度诠释同一历史阶段和同历史事件, 对教材知识从新的角度构建新的体系, 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观点进行分析评价。 (1) 运用不同史观评价同一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 (2) 运用同一史观评价不同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这样通过运用同一史观评价不同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达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

5.增强选修模块复习的针对性。

选修内容考查能力要求较高, 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而设计新问题, 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概括分析能力。 据统计分析, 四个选做题, 按照考生选作率和平均得分率由高到低的排序均是:第48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45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7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46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针对选考内容及选考题的要求, 从选考指定的四个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复习中要明确高考对必修、选修考查的内容和方式不同, 明确考查的方向和训练方式。 必修部分既要训练选择题, 又要训练材料解析题。 选修部分突出训练材料解析题, 重视培养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注重总结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

摘要:自2016年起福建省普通高考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全国卷, 高考试卷特点不同, 提出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教学建议。

关键词:全国卷模式,福建历史高考,应试策略

应试模式 篇2

一、高考数学应试心理分析

1。身体状态调整。首先,放松心态。如果高考前心理过分紧张,常使考生烦躁不安、紧张焦虑,从而影响考试状态,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高考。其次,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临近高考,也要坚持体育锻炼和午休来确保充足的睡眠,这是保证考前身体和精力都达到最佳状态的有效方法。考前的饮食应坚持均衡原则,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些蔬菜、水果,适当补充蛋白质。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考前发生发烧、腹泻等症状。

2。做好考前复习。首先,把高中三年数学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做一番整理和归纳,从头到尾复习一遍;其次,将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中的六大题型做一做,达到“以不变应万变”;最后,查一下在历次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遗漏的知识点,从而起到避免犯类似错误、稳定心态的作用。

3。考试过程中的心理调适。首先,提前进入考场。高考前需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有时间调整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也留有时间提前进入“角色”。同学可以用这段时间把一些基础公式、重要定理或考试中的典型题型“过过电影”,不仅能够舒缓考前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而且有利于以最佳状态进行考试。第二,控制情绪,自我暗示。进入考场后至答卷前的这个阶段,是最易导致心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时候。此时,要尽可能保持心态平衡,做深呼吸,并进行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情绪。第三,充分利用考前5分钟。考生见卷后至开考铃声响起的这5分钟是很重要的,要充分利用考前5分钟的时间作以下工作:正确填写姓名、考号等信息;通览全卷,检查有无漏印或丢页情况;浏览全卷,摸透“题情”。刚发试卷,不忙急于解答,可先从头到尾地浏览试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直观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浏览试卷也可避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事情的发生,尽可能地提高考试成绩。

二、高考数学应试技巧分析

1。总体应试策略。答题时先易后难、从容答题。先把常规题拿住分,当你抓住一大半分时,你内心会有一种成就感,心理塌实了,剩下的不常见题目我不会做,别人也不见得会,我如果沉住气,换个角度,一定能做出来,我就比别人多拿了一题的分,距离成功就更进了一步。

2。做到“三先三后”,“一快一慢”。在答题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先易后难原则。就是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第二,先熟后生原则。通览全卷,在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策略,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达到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第三,先高(分)后低(分)原则。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到了最后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就高分题“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此外,还有一慢一快原则,即审题要慢,作题要快。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题意。这一步不要怕慢,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高考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应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3。分解难题,分段解答。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说来,当遇到难度比较大的试题,没有把握做出或者只知道其中的前几个解答步骤,不能完整解答整道试题时,必须要掌握分段解答策略,这样才能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分。第一,缺步解答。将试题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一个个的问题,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那些已经程序化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到这一步的满分,最后结论虽然没有看出来,但分数却已过半,所以说“大题拿小分”是个好主意。第二,跳步解答。由于高考时间的限制,“中途点”的攻克来不及了,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上“证实某步之后,继而有……”一直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也许,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地插上去,可补在后面,写“事实上,某步可证明如下……”。第三,退步解答。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比如,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做不了,可先做正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三种情况讨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这样,在概念上、逻辑上是清楚的。第四,倒步解答。“正难则反”是重要的解题策略。顺向推,有困难时就逆推;直接证,有困难时就间接证。如果从已知条件实在无法下手,前段分就怎么也拿不着了,那可转而拿后段分。第五,辅助解答。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实质性步骤,也有次要的辅助性步骤。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找辅助性的步骤也是明智的。有些选择题,“大胆猜测”也是一种辅助解答。此外,书写也是辅助解答,书写工整会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生光环效应。

4。以快为前提,确保运算准确。高考是限时限量的选拔性考试,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在答卷时,在以快为前提的条件下,要稳扎稳打,尽量一次性成功,提高成功率。但是,解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基础上,更不能为了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假如速度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说,就只好舍快求对了,因为解答不对,再快也无意义。

应试练习(二) 篇3

依旧沈园

张雨生

到了绍兴,得去看看沈园。不仅因为她是宋代名园,也不仅因为那里记述着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我来之前,收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寄来的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其中选有郭沫若的《访沈园》。读过之后,脑子里划上了问号,沈园真的毁弃了吗?

沈园在宋代是私园,为沈姓旧业,因有极高的园艺价值和人文价值,一直保存到现代。郭老去的时候,见到的情景却是——“在陆游生前已经是‘非复旧池台’的沈园,今天更完全改变了面貌。我所看到的沈园是一片田圃。”“我走到有些树木掩阴着的葫芦池边去看了一下,一池都是苔藻。池边有些高低不平的土堆,据说是当年的假山。大方池也远远望了一下,水量看来是丰富的,周围是稻田。”据这些记述,可知那时候,沈园是挤进了好些居民。假山平掉了,古池废弃了,园子开辟了菜地稻田。

郭老这次访沈园,在1962年10月29日。那时候,毁园种菜栽稻,不足为奇。沈园遭废弃,深深地烙上了那个年代的印记。郭老记下了一笔,让后人晓得曾经发生的这件事情。

作为历史学家的郭老,当然深知沈园的价值。然而,那个年代,革命激情往往会掩盖冷静的思考,加之郭老是诗人,浪漫气质很浓。见到一生多唱悲歌的陆游,似乎还想用自己的气质去影响人家。他说:“陆游有之,如果他今天再到沈园来,他决不会伤心落泪,而是会引吭高歌的。”说沈园变田圃是一种“蜕变”,“蜕变”者,也就是他曾为之高歌的凤凰涅槃。

又过去了四十年,沈园“蜕变”成了什么样子,这只凤凰真的飞走了?我忐忑不安地走近了她。

进门得买门票,便看到了吉祥之光,说明这里已有人管理。园内没有住户,当是都搬走了。复修的亭台楼阁皆为仿宋建筑。葫芦池还在,上面有石板小桥,旁边有水井,标示为宋代旧物。大方池里水清透澈,有小鱼欢快地游动。周围是成片莲池,想来当年曾是郭老所见的稻田。假山也恢复了,筑有石壁,刻着陆游的那首著名的《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陆游初婚唐琬,后被迫离异,十多年后,两人在园内邂逅。此时唐琬已改嫁,陆游亦另娶。触景生情,感慨万端,陆游在园壁上题写了这首词。唐琬见后,和作一阕,不久悒郁而死。和词也书写在石壁上,有“病魂常似秋千索”,“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等语。有人对和词的作者表示怀疑。郭老亦说,“和词韵调不甚谐,或许是好事者所托。”

这里是沈园的精华。一座历史名园,一处文化富地,毁了岂不可惜。绍兴的土地再紧张,也不至于缺少这几亩菜地和稻田。今日沈园复旧,古池无恙,我忐忑的心落了地。站在题壁前,我特意高声朗诵这两首词。心忽,这能不能替代陆游的“引吭高歌”呢?

我之所以想提这件事,是因为今日许多青年人,不一定都有机会到绍兴见到沈园,而他们读过这篇课文之后,留下的记忆将是沈园被“蜕变”的形象,而今天已经并非如此。另一方面,对于那个“蜕变”观念,也需要做点说明,以免让今天的青年人感到隔膜。他们面对沈园,应该有新的观念,新的态度。

回想起来,几十年间,对待沈园这类的文化遗产,教训相当深刻。不仅是重视不够,保护不力,更多的是以“革命”的名义,人为地去毁坏。别说沈园挤进了居民,开荒种地,连北京的故宫也曾被一些单位和居民占据,设店办厂。挤进圆明园的单位和住尸,如今搬迁,竟要花费巨款。此类问题实在太普遍了。文化遗产自然侵蚀,那是无法抗拒的,被人为地毁坏,则是可惜的,痛心的。对于今天的青年人,也包括全体人民,还要加强爱护文物教育。随着那个年代的逝去,“蜕变”之类的观念,还是尘封起来为好。

沈园终究恢复了旧貌。正读着这篇课文,可能也心存疑惑的师生们,是否愿听我再套说几句呢?——宫墙柳,旧池藕,沈园依在怀诗叟。居民撤,稻田没,阁楼如宋,壁留遗墨。妥,妥,妥。

1.第一段中说“我到绍兴得去看看沈园”,为什么这么说?

2.概括郭老所见的沈园景象(15字以内);郭老态度怎样?作者怎样看待他的举动?

3.补出陆游的《钗头凤》下片。

4.根据最后三段,概括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5.文章结尾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y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项有( )

A.文章标题富有诗意,立刻使人想到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引起阅读兴趣,同时也指沈园恢复了昔日的风采。

B.沈园遭毁弃是那个时代的印记,是人们以“革命”的名义人为毁坏文物的表现。

C.沈园、故宫、圆明园被占的事例都说明:人们革命热情高,响应时代的号召。

D.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主旨是沈园恢复了旧貌,这一文化遗产得到了应有的保护,郭老可以放心了。

E.文章写了昔日“蜕变”的沈园和今天重修的沈园,主旨是呼唤人们加强保护文物教育,切实爱护文物,避免人为毁坏文物的现象。

应试模式 篇4

综上, 在本文中, 笔者通过具体教学案例谈谈平时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以供大家交流共享。

【问题1】4名男生和3名女生排成一排照相, 甲不在左端, 乙不在右端, 共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分析:本题是排列问题中一个较难理解的问题。原因是本题中有两个限定条件———甲和乙, 在考虑逻辑顺序上, 可以先考虑甲, 再考虑乙, 反之也可以。在这里, 我们就以“甲先乙后”为例。

所以, 在分析本题时, 往往不这样考虑。

方法一:把“甲不在左端”划分成两类来考虑:

所以, 本题答案是3720种排法。

从上面的这个分析中就可看出, 本题逻辑关系复杂, 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

方法二: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来考虑。

那么, 我们能不能从“7个人总的排法”里减去“甲在左端的排法”与“乙在右端的排法”呢?显然也不行, 因为后面的两种排法存在重复的排法, 两种排法里面都包含“甲在左端, 乙在右端”这种情况。

为了把这种关系表示清楚, 我在这里用图 (如图1所示) 来表示。

这里, 我们用全集U代表“7个人总的排法”, 集合A代表“甲在左端的排法”, 集合B代表“乙在右端的排法”, A∩B显然代表“甲在左端, 乙在右端”的排法。

从这幅图片中,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清这个方法的思路:

如果说, 我的这个问题到此为止, 恐怕也难以说明创新教学取得真正的成功, 只能说是集合方法用在这里恰到好处。可喜的是, 我的一个学生顺势而为, 向我提出了一个更复杂的新问题。

【问题2】4名男生和3名女生排成一排照相, 甲不在左端, 乙不在右端, 丙不在正中, 共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这名同学显然是在集合方法的思路上更上一层楼, 本题如果用方法一, 恐怕很难叙述清楚, 但是用集合方法解题, 思路就很清晰了。

这里, 我们用全集U代表“7个人总的排法”, 集合A代表“甲在左端的排法”, 集合B代表“乙在右端的排法”, 集合C代表“丙在正中的排法”, A∩B代表“甲在左端, 乙在右端”的排法, A∩C代表“甲在左端, 丙在正中”的排法, B∩C代表“乙在左端, 丙在正中”的排法, A∩B∩C代表“甲在左端, 乙在右端, 丙在正中”的排法。

下面我们只需用公式求出A∪B∪C代表的排法总数, 然后从U代表的排法总数中减去, 就能求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课堂上, 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积极进取、不故步自封、善于探索的精神, 鼓励其他同学也要像他一样, 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把问题向更高的层次推进。

现在, 我们来分析一下, 这位同学之所以能提出新问题、有新发现的原因。

首先, 这类问题较复杂, 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前面对问题一的分析, 可以看出这类问题比较复杂, 用正面分析或者是常规方法难以解决, 这就为学生钻研思考提供了素材和机会。其次, 教师用集合方法新思路来解决排列中的计数问题, 给学生提供了启发, 使学生进一步拓宽了思路。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铺垫和机会, 再加上学生勤于思考、积极上进的精神, 使得他把问题能够联系到更为复杂的情况, 从而使得问题又达到了新的难度和高度。

通过这个例子, 我认为,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 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发现新问题的机会, 特别是一些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其次, 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结合, 尽可能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最后, 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新问题, 不管学生能不能解决。学生正处在成长期, 对现实世界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他们往往会发现一些新现象, 然而现实是复杂的, 问题的提出往往是在一些有限的特殊环境下提出来的, 有的问题往往会超出教师的认识范围, 但是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 我们不能把问题总是限定在考试范围内, 这样必然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创意, 抹杀学生的创造力。

我曾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古人曾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大量的天文问题, 但古人并没有高级的测量工具。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 太阳照射地球呈一定的角度, 那么, 我们能不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来测量在某一时刻阳光与你所在地的地平面的夹角呢?我们常用的测量工具只有直尺和量角器, 试想, 古人也只能用这样的简单测量工具, 那么他们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我们能不能用我们手中的直尺和量角器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 这个问题并不难。我们只要找一根直的木棍, 用直尺量出木棍的长度, 不妨设木棍的长为80cm, 然后, 把木棍直立在相对平坦的空地上, 再用尺子量出木棍阴影的长度, 不妨设阴影长度为50cm, 然后, 我们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 就可测量出这个角的大小, 如图3所示:

我们设AB=80cm, OA=50cm, 我们在纸面上无法画出这么大的三角形, 实际上也没有必要这样做。我们只要画出A′B′=8cm, OA′=5cm, 使得A′B′⊥OA′即可, 它们所对应的角都是∠O, 我们用普通的量角器就可以量出这个角的大小。

这个例子提出的问题, 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 让他们发现似乎数学还是有点用处的。但也有人认为问题显得简单而初级, 缺乏探究意义, 但是, 这个小问题的解决让我们发现一个重要的新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测量我们所在地点的大致纬度。测量某地的经纬度在天文学、地理学、航海、航空、军事等领域, 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知道, 地球由于公转, 以及地轴与公转轨道不垂直, 从而造成阳光在每一天的同一时刻直射到地球表面的纬度在发生变化。这给我们测量我们所在地点的纬度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但也给我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机遇。

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我们现有知识解决呢?

以2012年5月30日为例。先计算这一天正午12时, 太阳直射在地球表面的纬度。阳光直射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 每天移动的纬度大致相同。

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差23.5°- (-23.5°) =47°, 而每年冬至到夏至的天数 (即半年) 约为182.5天, 47÷182.5≈0.26 (度/天) , 所以, 阳光直射位置每天移动的纬度约为0.26°。

而2012年5月30日这一天, 距离2011年12月22日 (冬至) 有160天, 所以阳光直射的纬度从南回归线往北移动的度数为0.26°×160=41.6°, 也就是太阳光线直射到北纬41.6°-23.5°=18.1°。

如果我们在中午12时, 测得A地 (在北半球) 阳光与地面夹角为78.3°, 那么我们所在地的纬度数是多少呢?

如图4, 圆O表示地球, 点A表示观测地点, 点B表示与点A处于同一经线上阳光直射地球纬线上的点, 由于太阳比地球大得多, 所以它照到地球上的光线都是相对平行的。对于站在点A处的人来说, 阳光与地面夹角就是阳光与过点A的切线的夹角。从而, 阳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DAC=90°-78.3°=11.7°, 由于平行线的性质, ∠AOB=∠DAC=11.7°, 而点B的纬度数是18.1°, 所以点A所处的纬度数就是北纬18.1°+11.7°=29.8°。

这样, 我们就能利用简单的测量工具, 测量地球上某地的纬度 (当然, 要在能见到阳光的地方) 。

接着, 又有同学提问, 能不能用简单工具测量某地的经度呢?针对这个问题, 还需要用到钟表 (或类似的计时工具) 。

另外, 如何根据两地的经纬度来求出两地间的距离 (球面距离) 呢?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学问题, 而是一个很有探究价值的立体几何问题, 而且已有现成的公式, 现在, 我们可以轻松地应用公式求出问题的答案。

如图5, 设点A和点B就是已知经纬度的两点 (北半球) , 点A′和点B′分别是地球赤道上与点A和点B经度相同的两点, 点A和点B的纬度就是∠AOA'和∠BOB'的度数, 点A和点B的经度差就是∠A'OB'的度数, 而我们必须求出∠AOB的度数, 然后用弧长公式就可以求出点A和点B间的弧长, 就是点A和点B间的球面距离。我们需要做如下探索:

如图6所示, 在二面角P-MN-Q的棱MN上取一点O, 设二面角P-MN-Q的平面角为θ, 在平面P内作线段OA, 在平面Q内作线段OB, 设∠AON=α, ∠BON=β, 求∠AOB的大小。

在平面P内, 由射线OA上一点A, 作AC⊥MN, 点C为垂足, 在平面Q内, 作CB⊥MN交射线OB于点B, 连接AB, 则∠ACB=θ。设OA=a, OB=b, ∠AOB=γ。

则AC=asinα, BC=bsinβ, 在△ACB中, 由余弦定理可得, AB2=a2sin2α+b2sin2β-2absinαsinβcosθ (1)

在△AOB中, 由余弦定理可得, AB2=a2+b2-2abcosγ (2)

由 (1) , (2) 可得:a2sin2α+b2sin2β-2absinαsinβcosθ=a2+b2-2abcosγ

化简, 可得2abcosγ=a2cos2α+b2cos2β+2absinαsinβcosθ,

因为acosα=bcosβ%

所以2abcosγ=abcosαcosβ+abcosαcosβ+2absinαsinβcosθ=2abcosαcosβ+2absinαsinβcosθ

所以cosγ=cosαcosβ+sinαsinβsinθ (3)

根据这个公式, 我们就可以求出∠γ, 即∠AOB的大小。

现在, 我们再回到“根据两点的经度和纬度, 求这两点的球面距离”这个问题。为了叙述方便, 我这里举一个例子。

设地球上, A地的经度是东经90°, 纬度是北纬30°, B地的经度为东经120°, 纬度是北纬60°, 地球半径取6400km, 求A、B两地间的球面距离。

如图7所示, 根据A, B两点的经纬度, 我们可知, α=60°, β=30°, ∠A′OB′=30°, 即∠θ=30°, 我们把这些值代入 (3) 式, 即可求出cos∠AOB, 从而求出∠AOB, 最后利用弧长公式就可求出A, B两点所在的大圆弧长, 即A, B两点的球面距离。

在这些问题解决后, 我有了新的联想, 当年西方列强进入航海时代,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是不是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些数学知识?否则他们在茫茫大海上, 如何知道自己的位置呢?如果没有这些知识, 他们有没有想到, 进入茫茫大海以后, 会一去不复返呢?愿我的学生带着他们学到的数学知识努力开拓新的世界……

探索—发现—联想—新发现, 是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我们不能只为应试而教学, 让我们的学生每天反复解毫无新意的问题。教师肩负着培养民族未来和希望的重任, 不能为了一时的考试成绩漠视学生探索、发现世界的好奇心和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灵感”。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 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新的问题情境, 多给他们一些考虑问题的机会和时间, 这样, 他们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迸发, 对学习也就充满了新的追求与希望, 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看到美好的前途和光明的未来。

摘要:本文通过教学案例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 提升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能力。

常见考生应试守则 篇5

一、考生凭准考证、二代身份证和学生证按统一规定的时间和指定的考场参加考试,缺一项不准进入考场。军事院校的.学员凭准考证和学员证(军官证)参加考试。

二、考生必须自带考试用品,如黑色签字笔、2B铅笔、橡皮擦、调频收音机等。考生不得将书籍、资料、纸张、笔记本、英汉字典或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及各种通讯工具带入考场,否则按违规论处。

三、第一次铃响后(6月18日上午8:45,下午2:45,6月19日上午8:30),考生凭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并将三证(准考证、学生证、身份证)放在桌子的左(右)上角,以便核验。

四、答题前,应认真阅读试题册正面的“敬告考生”内容,同时按要求填写(涂)答题卡1和答题卡2上相关内容外,须将试题册封底上的条形码揭下后粘贴在答题卡1的条形码粘贴框内并填写试题册封底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凡漏填涂、错填涂或字迹不清、无法辨认的试题册和答题卡一律无效。

五、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答题。上午9:00、下午3:00后,迟到考生不准进入考场;考生在考试全过程中不得退场,否则按违规论处。

六、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难时,不得向监考员询问。如遇试卷分发错误或缺页、缺题和字迹模糊等问题,可举手向监考员询问。

七、考试进行中,考生应保持肃静,认真答题。不得谈笑、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得擅自相互借用文具等。非听力考试时间,不得佩戴耳机,否则按违规处理,成绩无效。

八、英语四级(CET4)和英语六级(CET6)须在规定时间内依次完成作文、听力、阅读、翻译各部分考试,作答作文期间不得翻阅该试题册。听力录音播放完毕后,请立即停止作答,监考员将立即回收答题卡1,得到监考员指令后方可继续作答。作文题内容印在试题册背面,作文题及其他主观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选择题均为单选题,错选、不选或多选将不得分。

九、考试结束铃响后,考生立即停止答题并不得离开座位,等监考员收齐试卷清点无误后,考生方可离开考场。离开考场时不准携带试卷、答题卡离开考场。

问题来自应试教育 篇6

A: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是挺多的。北大学生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原来都是佼佼者,不少是省、市、县的状元。进校后成绩不像以前那么好了,或者不像以前那么拔尖了,会有失落感,这是永远的话题。

我观察到的北大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是,应试教育重灾区的学生,适应问题比较大,他们的突出问题是,社交能力比较差,包括学习方面有明显差距。比如说,有考分非常高的考生,英语非常差,口语、听力都不行,因为他的老师就听不懂、不能说。一些孩子,进北大之前都没见过计算机,进来后念计算机系,或者每天都要用电脑交作业,这样的学生,往往一开始就要退学,学不下去了。这个压力是非常大的。对于习惯用电脑的人来说,电脑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对那些学生来讲,键盘上的字母都要找,这对他们的适应是很大的困难。

我发现,很少有城市的孩子因游戏成瘾而不得不退学的,最容易出现游戏成瘾的学生往往来自应试教育重灾区。对于他们来说,要考上北大,光聪明是不够的,要非常刻苦才行。到了北大,因为这么多年没玩过,一进大学没人管了,他开始打游戏,打一个学期两个学期三个学期,所有的课都挂了,就退学了,非常非常可惜。

这是所谓教育不平衡导致的。相对城市,农村教育上的差距,师资力量上的差距,使得乡村的学生把所有精力只能放在应试上,这也导致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差、视野较窄。前不久,我们有个合作项目,北大学生跟国外名校学生交换居住,很好的机会,很多同学报名参加,我有一个感触是,农村孩子跟城市孩子有些差距。差距不是在智力上,城市的孩子很多在中学就有海外交换的经历,社交能力强;农村孩子不擅言语,知识面会很窄,谈吐会差些,有时话都说不出来。

Q:其他新生入校后心理有什么突出问题?比如会感到迷茫吗?

A:我确实觉得迷茫是普遍特点,现在的学生当中,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是很普遍的。

很多同学到了北大后,在学习上出问题。虽然高中时期的学习惯性还在,他们会认真听课、做作业,但是学习上没有目标了,或者说找不到学习的意义了,学习也就是为了完成这件事情。失去了动力和热情,再聪明也是学不好的。

迷茫分两个部分来讲,作为青年人到了这个年纪本身就有迷茫的过程,寻找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只不过,现在学生接触到的社会价值观比较模糊或者说混乱,所以迷茫就会显得更加突出,这个问题会直接反映到学习上、人际交往上。这是很普遍的在这代人身上的问题,这问题解决了,我们的来访者至少少一半以上。

Q:为什么说迷茫会反映在人际交往上?

A:迷茫会影响到人际交往、与人合作上的一些事情。进大学之前,同学们的一切都是围绕学习本身,进了大学要开始集体生活,需要跟天南海北,有地域文化差异的人住一起。一些学生处不来就不知道怎么去解决,缺乏解决或者说处理问题的能力。宿舍呆不下去了,频繁换宿舍是蛮常见的。典型的例子,2010级,4个女孩一宿舍,开始处得很好,后来产生了矛盾,她们处理的方式很有意思,打电话让自己的父母过来处理。两个北京的两个外地的,家长都跑到学校里来,在系领导的办公室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讨论要不要换宿舍。对她们来说,以往所有的解决方式都是找爸妈,现在继续沿用这个解决方案。

Q:那么,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是如何开展心理教育的?

A:大学里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是一个技能的补课,是对自己的人生认识和领悟的问题。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心理教育。今年5月25日,我们搞了一个大型活动,在百年纪念讲堂,请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出,把心理的元素、演出的元素相结合,实际上是一堂生命健康教育课。

前面说过,北大新生中很多原来是第一,现在默默无闻了,觉得别人都有各种才艺,自己没有,很多同学会很自卑,会对自己的否定特别强,有的人会严重到对自我完全否定的程度。这是近些年,北大学生比较典型的状态:只看自己没有的,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长处。

我们请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出《我的梦》,演出非常震撼。在演出中我们会跟演员访谈,他们传递的观念是:不看自己没有的,只看自己有的。聋哑人会说他看得见、四肢是健全的;肢残人说他听得见,没有手,他可以用脚做所有的事情。这是阳光的心态,要看自己有的,跟别人比你没有的,肯定是不满意,没有人会比所有人都强。但是,每个人都有比别人过得好的地方,有人无我有的东西。

Q:同学们出现心理问题,来心理咨询中心方便吗?

A:新生觉得有问题就可以到心理咨询中心来。我们做完新生入学测评后,会给同学们反馈,也会约谈部分重点同学。现在,大多数同学是自己来的。这些年,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接受度比较高。我们分明地感觉到,打电话过来预约时他们也没有那么紧张,经常会在电话里主动说自己的问题。电话里犹豫地说了点,最后又不到心理咨询来的情况越来越少了。我觉得这和整个社会大环境对心理咨询越来越接受有关系。

Q:中心会提供在线咨询吗?

A:在北大BBS上有网络咨询,效果还好,每周一个晚上,有专职心理咨询师专门回答问题。只有北大ID才能提问。我觉得网络咨询会是发展方向。网络的匿名让人更感到安全,对很多人来说,要比直接面询更容易。不过在线咨询很多时候是“入口”,然后还是需要来进行面询。

Q:最后用一句话总结,您觉得现在的同学从心理上最需要补课的是什么?

A: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不把学习成绩看作生活的全部,还有要学会与人合作。有解决分歧、冲突的能力,会考虑别人的感受等等,这些都可以归结到与人合作和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

“应试教育”弊端谈 篇7

第一, 教学思想的片面性。“应试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模式。考试在教学中起着主导和统治的作用, 选拔作用增强, 教育作用削弱。教学中教师不能做到面向全体, 成绩较好的学生受到偏爱, 而成绩不好或暂时落后的学生受到冷落, 致使相当数量的学生尽管其他方面的素质较好, 但因学科成绩不好而失去对学业追求的兴趣。

第二, 教学环境的封闭性。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各种环境因素会对教学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必须是封闭性和开放性的有机结合, 而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 封闭有余, 开放不足, 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专读圣贤书”, 学科知识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相隔离, 低一级教育与高一级教育相隔离, 智育与其他诸育相隔离, 校园里死气沉沉, 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第三, 教学目标的短近性。一般说来, 按教学活动的周期长短划分, 教学目标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按教学活动对人的影响程度划分, 有现实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试教育”是单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 因此, 教学目标的确定只是“立足当前”, 却未“兼顾长远”, 教学目标的功利性、实用性比较突出, 只强调近期目标, 而忽略长远目标, 强调现实发展目标, 而忽略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四, 教学内容的偏狭性。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以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然而, 在“应试教育”中, 教学内容的确定却是以考为中心, 基本表现为:考什么, 教什么, 学什么, 不考的学科和内容统统甩掉, 考的学科和内容增加课时。教学内容的偏狭导致学生发展畸形, 进而影响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力的形成。

第五,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在“应试教育”中, 教师往往只是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 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不鼓励学生创新、创造, 学生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久而久之, 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学习定势。这不仅影响学生的现实发展能力, 也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们常说, 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应该看到, 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优劣事关教育质量、事关民族振兴。

第六, 教学评价的唯一性。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学评价应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但在“应试教育”中, 评价对象只有一个, 那就是分数。“一考论成败”“一卷定终身”, 分数高, 一切都好, 分数低, 一切皆差, 分数成了师生追逐的唯一目标, 教学中的“传道、授业、解惑”, 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一把尺子的衡量下全成了题外话, 其结果是使教学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

第七, 教学研究的肤浅性。教学研究有利于探索教学规律, 有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在“应试教育”中, 教学研究只限于研究学生如何做才能取得高分, 怎样解题才能趋近考试的标准答案。殊不知, 我们只有认真研究教学中的深层问题, 如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教材的知识逻辑特点与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等等, 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应试教育”中教学研究的肤浅性及表面化使得教学组织与实施无法深入, 也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他弊端还有教学环节的呆板性、教学媒体的原始性、教学反馈的单向性等, 限于篇幅, 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分数=应试教育? 篇8

当今世界评价学生的方式主要是百分制和等级制,百分制有着无可替代的直观性、量化性、可比性、可控性,素质教育也普遍使用百分制的评价方式。

可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把分数和应试教育等同起来呢?而且总是把分数说成万恶之源呢?因为教师、学生、家长普遍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分数,努力就是为了得高分;分数成为学生、家长、教师追求的唯一目标。为此,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就给分数打上了应试教育的标签;其次应试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分数,过分追求分数,攀比分数,分数也就成了学生、教师和家长评判教育的全部内容和唯一尺度,导致很多人一提到分数就想到应试教育。

这里很有必要探讨应试教育的本质在哪?应试教育在教学思想上重思辨内省,轻实证外求;重求同顺从,轻求异创新;重整体综合,轻个性分析;重目标结果,轻过程方法;在教学实践上,习惯于一刀切,搞齐步走,如统一目标、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教学组织形式、统一教学过程和方法、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答案;在学生评价标准上,老实、听话、顺从的学生是好学生,而那些爱思考,有自己独特见解,敢于发表议论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意见的学生,被认为是不守纪律、不懂规矩、捣蛋的“坏”孩子。以打造“顺民”“知识的容器”“考试的工具”为追求,其核心就是会考试,目标就是高分数;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带领下,教师、学生加班加点,题海战、疲劳战等,把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个体“打造”成了一个个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所以分数本身无罪,罪在得到分数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

应试心理调整策略 篇9

那么, 考生如何将应考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自信是成功之母, 树立必胜的信心

自信是成功之母。信心是大考成功的精神支柱, 是心理素质的试金石。树立信心、强化信心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心理暗示方法, 如:挺胸抬头快步走, 默念“我的成绩一向很好, 大考一定也考得很好”“尽管我平时成绩不怎么样, 但是我一定能超水平发挥”“我学习很努力, 我也尽力了, 相信老天爷一定会保佑我”“我平时的基础打得比较扎实, 只是没发挥好, 大考就是峰回路转的好时机”。常做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 能树立信心, 消除对大考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二、保持平和的心态, 调节好自己的期望值

每个人一般都会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对自己高要求并不是坏事, 但如果脱离了客观实际, 则适得其反。考生应根据自身实情, 给自己定期望值。期望值不要定高, 订高了, 在考试中很难达到, 当意识到无法达到时, 就会焦虑不安, 灰心丧气;定得合适, 考试时就很容易达到, 从而获得成功感、愉悦感, 达到兴奋状态, 遇到平时感觉棘手的问题也能灵感突发, 豁然开朗。

三、认真对待大考前几天的失眠, 将健康状况调整到最佳

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反应快速是每一个考生期望的考试最佳身体健康状况, 突发疾病、体力不支、头昏脑涨将造成终身的遗憾。所以考前要注意“蓄精养锐”:一是保证充分而优良的睡眠, 不争分夺秒地学习, 不搞疲劳战术, 不开夜车, 不再演算偏、难、怪题;二是注意饮食起居, 预防感冒、腹泻疾病的突发, 加强食品卫生营养;三是要适当放松, 可以聊聊天、散散步、爬爬山, 不要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 也不要从事较紧张的脑力劳动, 比如看恐怖片, 看惊险刺激的小说等。

改变的方法是临考前两周开始调整作息时间, 坚持晚上11点左右睡觉, 早晨6点半左右起床。开始时可能怎么也睡不着, 不过没关系, 睡不着就看书, 但第二天早上6点, 铃一响一定要起床, 即使头昏昏沉沉, 也一定不能赖在床上。起床后, 到附近做做晨练, 边练边背知识点。几天过后, 慢慢就会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了。临考前一周应按考试时间作息, 早6点30分起床、运动、吃饭, 8点钟准时开始复习, 复习一两个小时后休息20分钟, 最好按考试科目时间复习,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适应训练, 临场考试就不会有异常感了。

四、有效地对付考生神经质, 消除紧张心理

大多数考生考前都有神经质现象, 一听说考试可能就焦虑, 或一进考场就心慌得厉害, 就连别的考生考试用品准备得比自己多, 别的同学心情比自己沉重都会加剧自己恐慌的心理, 这些都是神经质的表现。

神经质表现一般是由强烈的竞争心理和凡事一定追求美满的心理所致, 也是过于谨慎的反映。人对自己珍视的东西, 都会小心翼翼地照看, 生怕损坏一丁点儿。可见, 神经质大多是由于对考试过于重视, 求胜心切所致, 如果满不在乎或根本不关心, 当然就不会产生神经质。因此, 考试来临, 首先自己要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状况, 避免形成新的紧张源。

五、实用方法

1. 呼吸减压:

保持一个舒适的姿势。将注意力放在腹部上。如果不易做到, 可以将自己的手放在腹部, 用意念感受自己的呼吸大约一分钟。吸气时闭上嘴, 用鼻子吸气, 并让腹部慢慢鼓起;呼气时张嘴成O型, 气由口中发出“吁”声, 随之自然放松。如此循环数次, 放慢呼吸的速度。每天进行上述练习数次, 尤其是在睡觉前。

2. 临场放松:

先握紧拳头, 停2秒钟, 然后慢慢放松, 这是一种放松紧张心理的训练, 不妨试试看。

3. 逐条分析, 排解焦虑:

学生应试能力探讨 篇10

最重要的是排除紧张情绪, 不要总是看表, 也不要规定多长时间做完哪些事情。良好的考试心态表现为:积极自信, 豁达正向。你应该保持平常心态, 也就是跟平常差不多的心态。因为考试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跟平时作业差不多, 只不过是“作业”的分量重了, “作业”的时间长了, 根本不值得怕, 要做到“眼中无考试”。

1.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唤起良好的情绪, 可以采用不同的自我暗示语。紧张时, 可以默念“放松、放松、放松”。心情烦躁时, 可以默念“平静、平静、平静”。心灰意冷时, 可以默念“我行、我行、我行”, 从而增强自信心。

2.可以通过自我安慰来稳定情绪, 鼓舞士气。如果有题目一时不会做, 可以这样想:我做不出的, 别人也做不出;别人做得出的, 我也做得出;但我做得出的, 别人不一定能做得出。

二、总体浏览, 了解概况

拿到试卷之后, 可以总体上浏览一下, 根据以前积累的考试经验, 大致分辨出试卷中难题与容易题 (如果命题正常的话, 应该是容易题在前, 难题在后) , 并估计一下试卷中每部分应该分配的时间。

三、先易后难, 有条不紊

1.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先快后慢的速度开始答题。这样做的好处是, 先用数道“容易题”的顺利解决来平缓考试刚开始时最紧张的心情, 并完成考试初始阶段的“热身”运动, 将自己的“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此后就可以逐渐加快答题速度, 以更好的状态、最快的速度去解决余下的“低档题”和“中档题”, 直至碰到需要仔细思考和推敲的“高档题”时, 再放缓做题速度。

同样的题目, 在家里做和在考场上做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 最大的不同是, 考试都严格限制时间, 家里做题目就没有这种限制。因此, 有的学生从考场里出来, 往往会抱怨:“如果时间够的话, 我全部都会呀!”

不过像这样“时间不够”的原因, 大多是由于时间分配失误造成的。正确的做法是:答题时要先易后难, 有条不紊。

学生拿到一份试卷时, 不妨把全部题目快速过目一遍, 确定哪些题目是简单的, 不必花太多的时间答题的;哪些题目是复杂的, 需要花不少的时间答题的。甚至做一个先后顺序的记号表示答题的先后排列。如果能够养成这种分配时间的能力, 就会避免发生“会做”的题而“做不完”的遗憾。

2.先做容易的题目。我们有的学生遇到比较难的题, 会花很多时间去想, 结果简单的问题却没时间做了, 结果是“会做”的题目“做不完”, “做过的”却是“不会的”。因此, 学生做试题时, 务必要把容易的题先做了。

有的学生会说, 如果一份试卷中容易的显示卡有多个, 那我总不能用笔答这题, 眼神却在看那题。是的, 尤其是小同学, 他们的好奇心最旺盛, 一点点芝麻绿豆的小事, 都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因此, 考试时为了集中注意于一个问题上, 可以把其他问题用纸遮起来, 以免这个问题以外的东西进入视线。

3.答不出来的, 不妨先搁在一边。当遇到答不出来的题目时, 与其花很长时间思考, 不如稍微中止一段时间, 搁置不管, 先赶快解答其他的问题。等大部分题做好后, 再来攻难点, 就不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在这时, 不焦急、静心地从各个角度多思考, 往往能攻克难题。

四、看清题目, 弄懂题意

有的学生明明了解学习的内容, 可是测试下来, 平日的实力连一半都没有显示出来。另外, 平常和父母、教师及同学谈话反应敏捷的学生, 测试时居然会写出令人意料不到的错误答案。这时候父母总会质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怎么会答错呢?”其实, 如果父母在质问孩子的错误之前, 先和他们一起重新读一下测试题, 就会明白他们为什么会犯错误。原来, 有的学生是不明白测试题究竟“问什么”!

为了正确地了解测试题到底问的是什么, 学生平常在家做练习的时候, 先看一下问题, 但不要立刻写答案, 而把问题盖起来, 问问自己这道题在问什么, 如果答得正确, 等于问题已经答对了一半以上, 当然也就能避免发生“明明会的, 怎么又答错了”的失误。

另外, 为了训练理解题意的能力, 学生不妨把问题结合练习簿上老师已给的正确答案一起阅读。这尽管不能帮助学生直接解题, 但可以让他们看懂问题。这样的训练, 有利于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还要指出的是, 有的时候, 有的学生在理解题意上会出现多种方案, 如果在测试的时候, 应该重视最初的直觉。人类的直觉或第一印象, 虽然好像模糊不清, 却往往会命中问题的要害, 尤其是小学生, 这种可能性相当高。

五、细心检查, 确保无漏

高考数学应试策略 篇11

一、减轻压力,沉着入场

1.树立正确的应试观和择业观。考试有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真实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它只不过是高校招生的一种方法。考生还应树立一颗红心两套准备的观念,让学生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做好考前的各项准备。(1)文化知识的准备。首先要了解考试信息,制定相应对策。决定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平常的学习,但要取得好的成绩还必须在考前认真复习。因为平常的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而考前复习可以说是一切为了考试而进行的,所以一定要在考前让学生把考试的题型、要求弄清楚。试题的主要类型如果不是很熟悉,则必须多找一些这类题来做做,以便自己熟悉某一类试题的解法,加快解题速度,提高考试成绩。确定试题的范围可以使学生把较短的复习时间全部用在本次考试的范围内,知道自己在这次考试中的主要弱点和优势各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集中力量弥补弱点,避免面对考题无从下手。其次就是进行冲刺复习。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虽然在平时,但最后冲刺也很重要,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要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2)身体的准备。首先保证良好的睡眠。考试最重要的莫过于考前复习了,所以有些学生就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复习上,还没有考试身体就垮了,有的甚至会神经衰弱。因此,考前的复习和休息一定要安排好,保证睡眠时间。其次不要吃不卫生的瓜果和过期食品,不喝生水,防止肠胃发炎。

(3)物品的准备。考试证件是不可遗忘的,它是进入考场的通行证,若忘记带此证件将是很麻烦的,虽能进入考场,但必将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情绪。考试及生活用具如钢笔、铅笔、圆规、橡皮、手表、手绢、水、药等。这些物品虽小,但十分重要,缺少哪样都会给考试带来困难和麻烦。所以考前要逐一清点,防止遗漏。

(4)时间的准备。最少要提前40分钟到考点,特别是单独前往的学生更应该提前到达考点,以防途中出现意外。

(5)熟悉环境。如果有条件的话,应提醒学生先熟悉考场环境,稳定情绪。

3.不议论刚考完的学科。语文刚刚考完,马上就考数学,可有些学生考完语文后,急着和其他同学对答案,讨论作文,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写走题了,很懊恼。如果带着不愉快的情绪考数学,在考场上一定会影响思维,影响成绩。所以要求学生考完后不要和其他同学对答案。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创设良好数学情境,进而酝酿数学思维,提前进入“角色”,通过清点用具、回忆重要知识和方法、提醒常见解题误区和自己易出现的错误等,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安慰,从而减轻压力,轻装上阵,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使思维单一化、数学化,以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准备数学考试。

二、掌握科学方法,沉着应考

1.用好考前几分钟。试卷发下后,认真填好卷头,填完不要偷着答题,因为这样既不符合考场纪律也不科学,考生应该用这几分钟通览一遍整套试题,摸透题情。

2.选好第一题、做好第一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考试的心理角度来说,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在摸透题情的情况下,先挑一两个易题、熟题去做,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意,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即发挥心理学所谓的“门坎效应”。

3.慢审题、快做题。若审题正确、细致就会顺利找到解题切入口,若审题马虎、粗糙就会费时又费力,或者做到一定程度做不下去了,或者根本不知如何入手。整个高考答卷是否成功,审题是关键,在审题这一环节我们要做到“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必须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解题思路,思路一旦形成,就要尽量快速完成。

4.先易后难和先多后少并举。就是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影响解题情绪。同时更要注意:先多后少。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分多的题。

5.先熟后生。通过了解题情会发现卷面有熟题、有生题,对于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生都难。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策略,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好、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做好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达到完成生题的目的。

6.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数学高考题的容量大,时间很紧张,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要尽量准确运算,立足一次成功。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要稳扎稳打,层层有据,步步准确,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假如速度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话,就只好舍快求对了,因为解答不对,再快也无意义。

7.面对难题,讲究策略,争取得分。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也不要放弃。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如设应用题的未知数,设轨迹题的动点坐标,依题意正确画出图形等,都能得分。在这几年高考中,即使是最后两道题,往往也有一个台阶,第一问都不太难,其实难题中有易点,易题中也会有难点,不能轻易放弃,应该每分必争。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做不上,可以设第一问为“已知”,完成第二问。

古诗鉴赏应试的策略 篇12

古诗鉴赏答题需要有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储备。形象思维的能力与习惯;梳理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梳理古诗中常见的事物形象;意境与意象的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表达方式;诗歌的抒情方式;常见的表现手法。在备考的后期,知识都归结为相应的名词术语,把古诗鉴赏的知识术语化、条理化。

要有生活积累。古诗鉴赏要求我们调动相关的审美因素,运用想象、联想,品味古诗中的情趣与理趣,从而达到鉴赏的目的。

一.全面审读信息

(1)看题目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也常常是作答的切入点。它往往直接揭示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中的“冬至”表时间,“邯郸”表地点,且与“冬至”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佳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才“思家”,“思家”揭示了此诗的主旨。李益的《春行即兴》中“春行”表时间、事件,“即兴”揭示了诗人触景生情,写所见所闻所感。

(2)看作者

(1) 通过作者来确定时代背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适当了解时代背景,“知人论世”有助于准确的把握那个时代的诗歌艺术。“初唐”王勃、骆宾王、陈子昂等以刚健壮大的审美追求,促进了唐诗的革新运动,一洗纤弱之风,使人读起来仿佛有一种浩然之气激荡在胸中。“盛唐”诗坛上名家辈出,杰作如林。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盛唐诗的主要特征。李白及边塞诗派的高适、岑参和山水田园诗派的王维、孟浩然都产生在这个时期。安史之乱后的“中唐”,诗歌与时事政治的关联强化了,盛唐诗歌中的热情受到理性的抑制,因此杜甫的诗变得“沉郁”,在其他诗人那里,激情或转化为怪诞,或转化为哀苦。“晚唐”少有自由奔放的朝气,没了满怀激烈的勇气;多了失望,多了无奈,哀婉衰飒的气氛笼罩着这个时代的诗歌。诗人或借对历史的追怀而喟叹现实,或借对自然的眷念而厌倦人世,或借对爱情的描写求取个人心灵的慰藉。而宋诗比之唐诗,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这一方面是因为宋代著名文学家的生活经历,比起唐代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人,都要简单得多,比较重理智轻感情;另一方面是宋代强化了文人对于国家政权的依赖性,文人比较注重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政治责任和道德义务,而抑制个性的自由发展、自由表露。因而宋人诗歌的题材和主题多选在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执著、对前途的追求上;在艺术上的特色主要表现在表达方式的显露、遣词造句的精工和对理趣的追求。

(2) 看作者的创作风格。先看主体风格,是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浪漫主义作品;是豪放派词作,还是婉约派的词篇。次看个体风格,一个作家的整体趋向和风格基本上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陆游等都有固定风格之外的创作。 (3) 注意走近作者。这就是说鉴赏时要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方面的内容。

(3)看诗前小序和注释

一些古诗词的前面有一个不长的“序”,或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或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或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或交代了创作的背景,它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鉴赏时不能忽略。如诗词后面附有注释,一定要仔细审读,因为有的也提供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帮助你解读诗词,甚至还有的暗示题目的答案。

二.仔细分析题型

(1)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3)分析语言型

此题型分两类:一是整首诗的语言特色,二是某诗句的含意(特殊含意、深层含意)。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这句诗的妙处是什么?(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或:这句诗含有什么深意?)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某句诗的含意(特殊含意、深层含意,如语境含意、意境含意)。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沉郁顿挫、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 (1) 结合全诗分析某句诗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 (2) 分析它的表达技巧及表达效果。

(4)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 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 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6)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不好,你认为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原因、理由。

答题步骤:找到原诗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

(7)对比鉴赏型

提问方式:两首诗或词之间进行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说出相同点或不同点。有的指氛围、感情,有的指风格、方法。)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要从原诗中找理由。

上一篇:左冠状动脉结扎下一篇:数据仓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