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试教育(共12篇)
中国应试教育 篇1
一般来说,一个教育搞得好的国家建国30年左右就会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在很多国家得到了验证。美国在我国近海演习倚仗的就是自己强大的实力,此外,靠高科技产品垄断,靠高精尖人才不断创新称霸世界。钱学森曾对温家宝总理说:“为什么我们总是没有自己的东西,总是‘冒’不出人才来?”温家宝总理也说:“为什么总是没有‘大师’级的人才出现?”我国发展的这只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板是什么?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是什么?说到底,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一个国家优秀的人才从哪里来?从优质的教育中来,从真正的素质教育中来,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温床,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的学业水平。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学生被动地学习,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之所以建国60多年来“很少有自己的东西,总是冒不出大批人才来”,根源就是没有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扼杀创新型人才的“罪魁祸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恢复了高考制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深入,考试就成了我国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考试也成了各级部门衡量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准,于是,就产生了“应试教育”。
我们的应试教育或者叫“新科举文化”,是一种以覆盖知识为目的、以考为本的落后的教育。这种教育扼杀了大批的创新型人才,磨灭了人的灵性特质和潜能,使原本具有创新本性的种子(学生的创新潜能),被煮熟或慢杀在摇篮中。应试教育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应试教育已成为扼杀创新能力的刽子手。
有人说再好的教育都有考试,美国也考试。同是考试,人家和我们却不一样。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个问题,中国和美国的考法截然不同。
我们的考题: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西征?在中亚西亚建立哪四大汗国?最远打到哪里?(这是考什么———记忆力。)
美国的学校考的是:蒙古人当初如果没有西征,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政治、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这是考什么———思维发散能力和想象力。)
真正的教育不仅仅只是灌输和覆盖知识,而是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大我,即自我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和特质,让他真正成为他自己———成为知识的主人创新的主体,变“你应该”为“我想要”。我们把学习与训练混为一谈,搞不清什么是学习,什么是训练,甚至把学习变成了训练。这是我们的一大误区,学生天天在那里搞训练,几十道,几百道,几千道,几万道,几十万道,几百万道……就是做题,就是重复,就是为了考“高分”上大学。我们还以为那就是学习。这样的认知还有很多,困扰着我们,左右着我们。这种沉重不仅仅是左右着我们学生,而是左右着我们的民族。
“减负”年年高喊,为什么减不下来,而且“越减越负”?根本问题不解决,培养人才的思想和理念不转变,评价机制不改变,不懂得什么是素质教育,不知道怎么搞素质教育改革或者试点,树根不动树梢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就在那里一直讲“适应”,很少人讲“改变”,讲“改革”也只是口号。
学生一天到晚就是在那里背呀、算呀、抄呀、写呀、模呀、仿呀、训呀、练呀、考啊、赛啊……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幼儿园就开小学的课程,就开始留家庭作业,搞得孩子兴趣索然。孩子不像孩子,像个小大人似的,多么可惜又可怜。
考试的阴影下,各学科教学很难呈现出本来应有的美丽。例如语文科教学不管对学生还是老师都应是一种享受,但现实中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被考试异化了。且不说名目繁多、重复累赘的考试本身,单是课文教学一般也得服从考试的需要。至于那些五花八门的考试———期中考、期末考、月考、周考、纠错考、单元考、全市统考、名校联考、一模、二模一直到N模……几乎多到无以复加,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使他们望而生畏、见而生厌。这种繁复的考试、讲题,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毫无用处,在学生最需要接受新事物的时候,占据大量时间,逼迫他们做大量对将来发展毫无用处的考试训练,无疑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浪费。
面对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师生双方都不敢懈怠。除非你不怕“身败名裂”,除非你不想升学。厌归厌,但你必须日复一日从事或接受这种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各种参考资料满天飞;在这种模式下,催生出许许多多出题、讲题、押题的“名师”,催生出许多考上名牌大学的高分低能者。
应试教育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是中华民族强大和伟大复兴这只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素质教育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为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高精尖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书呆子的竞争。21世纪最昂贵的是创新型人才,不是牵线木偶、计算机和机器人式的“人才”。
21世纪最无价的就是人才,是创新型人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也是创新型人才。应试教育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瓶颈和桎梏,唯有素质教育才是使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
为此我们诚恳建议:高考制度改革与素质教育改革试点(自下而上的系统改革)同步推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希望能尽早看到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大动作,看到高考指挥棒不再像幽灵一样,扼杀着一代又一代的潜能和灵性,看到我们自己的创新型人才大量涌现,看到美国人不再敢为所欲为。我们想什么时候说“不”,就什么时候说“不”。
摘要:应试教育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是中国民族强大和伟大复兴这只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素质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创新
中国应试教育 篇2
What’s Wrong With the CEOES
China has carried out the exam-orientated education system for many years which is a
result of the ancient education system.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of this system, but as far as I’m concerned, there are more disadvantages which include: giving students too much pressure, letting students have no spare time and killing students’ imagination.Firstly, exam-orientated education is giving students too much pressure to even take a breath.Higher marks mean better schools.So what they do to get a better school is to study harder.A survey result shoes that middle school’s textbooks in China are more difficult than those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It’s not beneficial to students at all.Secondly, the exam-orientated education system gives students too little time to join in som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which results in a narrow outlook of students.Thirdly, the exam-orientated educatio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extbooks and exams than students’ creativity.This kills a students’ imagination.What a disaster it is!Besides, the exam-orientated education system has created thousands of similar students who only know how to get high marks in exams.That is to say, students’ personalities are restricted by the education system.In a word, the exam-orientated education system is not beneficial to students enough space to develop themselves in every aspects.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应试篇) 篇3
[察举]汉代选拔管理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汉代选拔管理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
[童子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也称大比。主考一般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秀才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在四月份举行。皇帝委派大臣主管考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及第又叫“登科”。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人左右,其余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生。
[解元]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金榜]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庠序]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大学和小学两种。大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睢阳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人”。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教习、教谕等。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中国应试教育 篇4
在2858位调查对象中, 71.47%的孩子每天完成作业需要两小时或以上, 约5%的学生需要5个小时以上。课业负担成为直接影响孩子睡眠时间的重要因素, 据调查显示, 27.2%的孩子每天睡眠时间低于8小时。
“我认为最关键是管理部门评价机制的问题, 如果管理部门不改变评价机制, 考评学校的观念不改变, 那压力大的肯定是学生。”北京崇文小学副校长刘勤良说。“中国家长的人才观长期以来是错误的。”团中央权益部法制处张蔚红认为, 课业负担较重是因为家长和学校逼着孩子成才。“成才的主要渠道还是通过学校, 通过教育, 而我们希望倡导一个对成才评价标准更加多元的社会氛围, 让家长接受孩子成为最优秀的面包师都是可以的。”
在杨东平看来, “改革评价制度的过程是缓慢的, 而孩子们等不起, 我们需要给改革以推动力。要鼓励家长和爱学生的老师起来‘造反’, 拒绝给孩子施加作业压力。”杨东平认为, 如果孩子基本的睡眠都不能保证, 产生肥胖、智力发育等问题, 孩子的成长会受到更大的损害。“而现在的状况是, 孩子受到迫害, 家长心疼, 但大家又都熟视无睹, 表示无能为力。”
对此, 杨东平呼吁要像“打拐”一样解救应试教育下的学生, 必要时曝光作业过多的学校, 可以广泛地发起倡导信, 提倡“作业减半”, 号召老师们精选课后作业, 减轻学生负担;甚至还可以针对应试教育对儿童权利的损害, 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提起公益诉讼等。
中国应试教育 篇5
举世注目的应试是高考。这一场考试几乎是人生的分野,万众注目。“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孟郊的《登科后》,描绘的是唐代科举考试高中后的得意,用来形容当今的高考固然显得有点夸张,但一考定终生却是相通的。用当年我的老师的话:“今儿的考试,决定你将来是穿皮鞋还是草鞋!”那时,国家干部才穿皮鞋,而农民大多都穿草鞋。话虽通俗,理却不假。于是,君不见高考前后真是全民疯狂,仅仅就有为消除青蛙的鸣叫而毒死整池青蛙的,有英语听力考试时家长自发组织人墙拦车堵人的,有父亲去世两个多月母亲为高考向女儿隐瞒死讯的,有男孩结束高考后才得知父亲十二天前因车祸去世的,有乡村中学高考壮行校长祭旗学生含泪的,有母亲送考遇车祸女儿忍泪上考场的,有考生迟到不能进考场母亲下跪求情的,更不用说爱心车辆送考,交通管制为高考保驾护航等措施,把本不算炎热的六月搅得烦躁不堪。家有高三的孩子,就相当于在家里埋了一颗定时炸弹,全家人心惶惶。学生的脸色是全家人心理晴雨表,学生每次模考的成绩则是全家人的幸福指数。
如果说高考是最后的冲刺,那么中考则是冲刺前的途中跑。中国目前的教育,已经形成这样一个链条:为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必须考上一所好大学;为了考上好大学,必须考进一所顶级高中。而好大学全国有几千所,但好高中一个省(市)也就那么三两所。所以拼中考的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拼高考。中考前进行的体育考试,是中考唯一可以钻空子的环节,于是有学生不惜以身试法,用皮筋扎住胳膊或者考试前用冰块降温手指会让测出的心跳慢一些,柔韧性考试时,双腿绷得不直等。有些家长也推波助澜,忙着找关系,托人情,目的也就为了体育考试中孩子跳远时能多报几厘米。
中考成绩公布后,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丝毫不亚于高考。为了让孩子能上一个心仪的高中,家长不惜掏巨资缴纳资助费、借读费等各种费用。目前,中国大陆学费,一般的大学一年学费是5000-8000元,而一所知名高中,一学期的学费至少都是8000元,有的甚至高达三四万元。如果是孩子靠实力被正式录取倒也罢了,如果分数不够,那三年高中花的钱,就以十万记了。但家长们乐此不疲,有的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有的是为了花钱图个安心,有的是购买最后一丝希望。总之,中考的竞争一点儿也不比高考弱。
如果说中考是途中跑,那小升初就是加速跑。为了能上一所好高中,必须先上优秀的初中,这是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小升初除了全市统一组织的小学毕业考试外,稍有名气的初级中学,都会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很多考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像赶场子一样,从这所学校考到那所学校。实力强的孩子,会拿到好几所知名学校的录取资格,会来事的家长可以把这些资格转让出去,价格不等,或许是吃一顿饭,或许是数以万计。小学毕业的孩子,也就十二三岁吧,这些花季雨季的孩子,迎来的不是彩虹晚霞,而是无穷无尽的补习班,因为几乎所有的初中在自主命题时都要涉及奥数题目。前两年,国家明令禁止不许考奥数,但这也丝毫难不住各大名校,因为考试题目可以不含奥数,但是非常难,小升初考试中出现诸如需要用数列知识才能解答的题目司空见惯。你不去专门学习,能取得高分被录取吗?
按说小升初是小学毕业班的事儿,那么小学低年级该消停几天,过几年快乐无忧的好日子吧?且慢,“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一句广告词,而是一句货真价实的生活写照。我的一位同事痛心疾首地对我说:“千万别信那些教育家的话,学前班该学啥一定要让孩子学!”因为他听信“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先进教育理念,学前教育没怎么重视知识学习,结果孩子上小学后学习跟不上,整天郁郁寡欢,本应天真活泼的六七岁小孩子,却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心事重重。因为班级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小学一二年级的知识,所以老师教学进度很快,教学内容也随之加深。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学得相当轻松,每次考试成绩都不错。“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同事,却换来了一个“灰色的少年”,每次考试都是一次炼狱,打得孩子灰心丧气。
其实,竞争早已提前到学前班了。到书肆去转一转,那些五花八门关于胎教的书能大行其道,就说明现在的学习竞争也许提前到娘胎里了。
应试教育的衍生物是精英教育。历年中、高考结束,各级各类学校总会以各种名目宣传自己:北大清华上线几人,“2+7”院校(北大清华为“2”,紧随其后的七所院校为“7”,也就是中国大陆排名前九的大学,简称“2+7”)上线几人,一本上线率几何,二本上线率几何……人们关注的永远是那些成绩较好的精英。同行关注,家长关注,学生关注,上级主管领导关注,新闻媒体关注……众目关注带来的必然结果是教师不得不关注。因此,一线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时,瞄准的是能够上线或临界上线的学生,并非“面向全体”(这一教育教学原则自从我接触教育就接触,刷在墙上,写在书上,只要有中国教育的地方几乎都可以找到这四个字,可谓无处不在),至少不可能以差生为教学起点。
翻开新课标教材,无论人教版,还是苏、鲁、粤教版,编者都有一个默认的大前提:每一个学生都无比热爱学习,而且学习能力无比强大。别的科目我不敢妄论,就拿语文来说,学生要在2.5个学期(高一两个学期,高二半个学期)内学完五本必修课本,共65篇课文(有些篇目里不止一篇文章),外加10本名著阅读和若干探究活动。注意,这里还没有计算作文指导。想要完成这些任务,除了对语文要爱到死去活来外,还得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比如名著阅读中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读一遍需要多少时间?读一遍能答对高考试题中那源自犄角旮旯的名著阅读题目?要知道“初唐四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王勃只学习语文,而现在的孩子语文只是他应试的九分之一。
语文尚且如此,其他科目自不待言。既然大家都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那么教师必须得关注。“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几句童谣已经流行了几十年,现在愈演愈烈。模考、月考、周考、摸底考、收心考……考试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几成家常便饭。而分数已经不仅仅是学生的命根,也是老师的命根。我曾经参与讨论优秀教师的标准,第一条定的就是:“学生不能考出好成绩的教师绝不是优秀教师。”高考大如天,这是一线教师的饭碗;那换句话是不是也可以说“分数大如天”呢?
在大环境的压迫下,教师只能舍卒保车,千方百计地保证上线率。因此中国的教育也就演变成精英教育,而精英教育随之带来的是失败教育。考试必定有成绩,有成绩就有高低,有高低就有排名。不管国家怎么禁止,也不管教育家们玩什么概念,只要有考试,必定就有排名。有时是明里排,比如把成绩单张贴在教室内,按考试成绩排座位等;有时是暗里排,老师口头宣读,或个别通知家长。当然,老师也是有苦难言,因为家长关心这个,任何一个教师不可能不排名。每次考试后,排名靠前者家长与孩子欣欣然喜悦,排名靠后者家长与孩子施施然怅惘。久而久之,那些经历过无数次排名靠后打击的孩子,自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过着极度自卑而压抑的学习生活。好在我们的教育专家智慧无限,发明了许多新名词来遮遮掩掩,不许称呼“差生”,取而代之以学困生、后进生等。但怎么称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称呼并不能掩盖学习成绩不佳,在班级饱受歧视的事实。
历经十二年的基础教育(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换得的大约是10%的成功者(二本上线),却得到了90%的失败者。即使那些考上二本的学生,也难免受到多次考试失败的折磨,因为人们总是眼睛朝前看,用考试成绩最好的学生作为参照物。最终的结果大约是除了省状元外,其余的都是失败者。因为考上二本的人与考上一本的学生比是失败者,考上一本的学生与考上“2+7”的学生比是失败者,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与状元比,也是失败者。所以,中国教育是名副其实的失败教育。
薛涌:如何对付应试教育 篇6
为什么有人说“美国的教育越来越中国化”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应试教育就为举世诟病。旨在突破应试教育的改革并非没有尝试,但往往是越改革教育就越不公平,应试则反而愈演愈烈。
为什么如此?原因方方面面。我们只能讨论其一。在我看来,种种改革,都基于一个错误的思路——应试之害乃是考试带来的,降低考试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应试的弊端就能缓解。如果总以这样否定的态度对待考试,我们的教育自然会不成体统。比如,各种高考加分、各校自主招生,都意在化解一考定终身的格局,结果是带来了种种腐败和不公。相比之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种“唯分是举”的高考,一直被誉为是中国最公平的游戏规则。
几年前,有一网上热帖,称历年高考状元日后鲜有成就,还开出了状元们的名单以及现在的职业、职务等,意在说明一考定终身制度的失败。但细查一下,名单上的人物多有所成就,比如不少在大学任教,甚至当了哈佛的终身教授。但帖子的作者不屑于或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考察--这些人在各自专业中的地位,面对状元们可观的成就熟视无睹,似乎认定,只要没成为亿万富翁,就是一无所成了。以这样的标准来诟病考试,反映的不过是拜物教时代可悲的价值观念而已。
这两年,我开办“薛涌留美预科”,对国内准备出国的高中生进行英语教学,也对考试有了另一个角度的体会。大家知道,中国学生学英语一味刷题,导致高分低能。我在教学中每天都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SAT考过2000分的学生,有时连一个简单的句子都翻译不出来。我一向痛批这种刷题式的学习方法,打着“反应试”的大旗展开我的课程,让学生们在跟我学习期间彻底忘掉考试。但是,我反对的是应试,而非考试。刷题会使最后的考试成绩大大灌水,但这并不说明考试成绩毫无价值,更不能说明考试本身有害。
这里,我不妨介绍一下美国大学申请的相关考试制度及其弊端和改革措施。这些对于我们思考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首先,最近美国教育有不断应试化的倾向,甚至有人批评说美国的教育越来越“中国化”。为什么我们这里反考试,人家那里重考试?这本身就值得思考。其次,因为留美热,美国的考试,特别是托福和有“美国高考”之称的SAT,对中国已经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如果能够正确对待这些影响,那么我们就可能对中国的考试制度进行更有效的改革。
美国的大学名义上是“申请”,不是“考”。但是,申请大学还是离不开一系列考试。最重要的是SAT(以及与之竞争的ACT),另外还有SAT的一系列专业考试,或相当于大学入门课程程度的一系列高级考试,即AP。这些全加起来,大概有几十门考试之多。当然,大部分大学,仅要求SAT或ACT这种衡量普通能力的考试,内容大致局限于英文阅读和数学。但是,随着升学竞争的加剧,许多大学越来越参考AP等专科考试。考生也马上作出回应。不时在报纸上看到,有些学霸不仅在SAT上拿了高分,而且考了七八门甚至十门AP课程。十门AP课程如果都拿了高分,在大学可以免掉入门课的相应学分,相当于一年的大学课程!可见,美国不乏那种为了升学考十几门的学霸。
在19世纪,美国的大学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常青藤各自设立考试,而且内容多为古典,如希腊文、拉丁文等,大多只有新英格兰和纽约地区几个贵族寄宿学校才教。常青藤的教育资源,基本被所谓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清教徒的上流社会垄断。在这么有限的生源里选材,能招够人就不错,对考试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会儿常青藤里充斥着不靠谱儿的富家子弟。拿“绅士的C”成为时尚。用功读书的学生反而被视为拼得太狠的钻营者。到20世纪初,SAT被引进,作为一种智商测试,意在考察学生的能力,没有能力就别进来。考试其实成为唯才是举的工具,有助于打破上流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垄断。这也难怪,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迅速平民化,SAT渐渐普及而成为大部分大学都要在录取过程中参考的标准化考试,已经很像是统考了。一系列研究表明,SAT的成绩,很能预测考生未来的学业和事业成就。大学招生看成绩而不看家门,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进步。很多平民子弟,就是靠这种考试挤掉富家子弟,进入常青藤,日后成为社会的中坚和领袖。
但是,最近十几年,SAT被社会各界普遍诟病,四面楚歌,被逼着在2016年彻底整备。为什么?主要原因在于SAT作为打破家门垄断、唯才是举的工具而登场后,引发了一系列应试竞争。原来是平民子弟靠考试挤掉富家子弟。现在富家子弟觉醒,父母有大把的钱供他们进行各种应试培训,导致分数虚高、灌水,把花不起这种钱的学生比下去了。这也使SAT的“预测力”越来越低,即SAT的成绩和考生未来学业和事业表现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弱。
美国的教育界及社会怎么应付这一局面?这里一言难尽。但是,应对之策不是取消考试,反而是考试越来越多。有几个小的文理学院,公开宣布不再要求申请者提交SAT成绩,改为要求论文等。《纽约时报》还大加报道。比如,有的学院的论文题目相当深奥,包括让申请者论述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的含义等。但是,论者指出,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小学校。一些大学校一年申请者上万人,一篇一篇地读论文,谁有那么大的精力?考试成绩是快速筛选申请者的有效手段。更多的学校,更加看重学生的高中平均成绩、AP考试成绩等。一句话,参考的成绩越来越多,学生要对付的考试越来越多。我十五岁半的女儿正读高二(美国高中一共四年),她说学校里每天几乎都有考试,而且经常是几门考试。这些小考的成绩,和课上表现、家庭作业一起,积累为学期成绩,最终会成为高中平均成绩的一部分。读书哪里能一天离得开考试?
这么多的考试,貌似在引导学生走向应试之路。这种倾向确实不可否认,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另外一面:考试成为家常便饭后,学生就见怪不怪了。考试越多,学生越不可能针对某一个考试重复刷题。我发现,女儿在学习上,更专注于对内容的掌握,很少有应试行为。比如SAT等,现在不过是开始想想而已,还没有刷过题。
nlc202309020329
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Henry Roediger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指出对考试不分青红皂白的妖魔化有相当的误导性。他用自己和同事合作的一系列研究解释:不停考试的学生,学习往往比那些不考试的更有效率。不过他指出:最有效的考试,是穿插在学习过程中的小测验,随学随考,并不那么生死攸关。最糟糕的考试,则是集中在一起的大考,而且其重要性如同命悬一线。这种考试的集中性、重要性,逼着学子们一遍一遍地重复刷题,最终考试代替了学习,学生丧失了思考力、创造力……
怎么对付应试教育?办法就是多科目、多考试
以上经验和研究说明了什么?
首先,考试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教育的应试化等。但考试是现代教育最有效的组织方式之一,不可或缺。这好比你说机器制造的产品不如高级工匠的手工制品,但是,这不意味着取消机器。除非你是亿万富翁,你不得不用机器制造的东西。现代社会,从工厂到学校,都是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这总体来说还是一种社会进步。有考试这种量化的评价标准,制约了既得利益集团对教育的强势垄断,使教育的重心转向才能,而非拼爹。这一点,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其次,考试自然会带来应试,应试自然使考试的成绩灌水。但是,这并非说明考试成绩无效。我经常打这个比方:美国自行车选手阿姆斯特朗夺得七届环法冠军,超人也,举世叹服。但是,他马上陷入服药丑闻,丢失了自己所有头衔。知道这些后,我还佩服他吗?当然不像过去那么佩服,但还是很佩服。因为大部分人吃什么药都达不到那个程度。
应试和服药当然不同:一个是合法、公开,一个是非法、隐秘。但功能大同小异:即通过某种特殊方式,追求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表现。只是我们必须注意:这种超出实际能力的表现和实际能力已经大为不同,但绝非没有关联。相反,两种关联很密切。我在“薛涌留美预科”中的教学经验展示得很清楚:SAT考到2000分以上和考到1800分左右的学生,虽然都是刷题,都有分数虚高、高分低能的问题,但前者的实际阅读能力绝非后者可比。我甚至收过两位阅读考了满分的学生(其中一位SAT总成绩满分),家长很谦虚,说一切都是刷题刷出来的。我当即告诉家长:绝对不可能!就像我不可能靠吃药赢得环法自行车比赛一样,如果你相信刷题就能刷出满分,那是被培训公司的广告忽悠了。后来在教学中深入接触才知道:他们比起一般的学生来,刷题怕是相对少的。无论是英语还是理解能力,确实鹤立鸡群——分数还是有相当的说服力。
最后,当我们认识到考试对于现代教育的必要性以及考试的合理性和说服力后,应该怎么对付应试教育的问题?在我看来,办法就是多考试!许多好心人高呼给孩子减压,要求减少高考科目,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如果学生只需要应付五门高考,那么就会用高中的几年重复地为这几门课复习、刷题。如果考试科目减到三门,那么学生就会在更狭窄的领域进行更多的重复。相反,如果是五十门考试,他们一个月就得学两门,怎么可能重复刷题?这就逼着他们集中精力不停地学新东西,看谁学得快、学得深。这样,他们的大好青春,才有可能硕果累累。
分数=应试教育? 篇7
当今世界评价学生的方式主要是百分制和等级制,百分制有着无可替代的直观性、量化性、可比性、可控性,素质教育也普遍使用百分制的评价方式。
可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把分数和应试教育等同起来呢?而且总是把分数说成万恶之源呢?因为教师、学生、家长普遍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分数,努力就是为了得高分;分数成为学生、家长、教师追求的唯一目标。为此,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就给分数打上了应试教育的标签;其次应试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分数,过分追求分数,攀比分数,分数也就成了学生、教师和家长评判教育的全部内容和唯一尺度,导致很多人一提到分数就想到应试教育。
这里很有必要探讨应试教育的本质在哪?应试教育在教学思想上重思辨内省,轻实证外求;重求同顺从,轻求异创新;重整体综合,轻个性分析;重目标结果,轻过程方法;在教学实践上,习惯于一刀切,搞齐步走,如统一目标、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教学组织形式、统一教学过程和方法、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答案;在学生评价标准上,老实、听话、顺从的学生是好学生,而那些爱思考,有自己独特见解,敢于发表议论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意见的学生,被认为是不守纪律、不懂规矩、捣蛋的“坏”孩子。以打造“顺民”“知识的容器”“考试的工具”为追求,其核心就是会考试,目标就是高分数;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带领下,教师、学生加班加点,题海战、疲劳战等,把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个体“打造”成了一个个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所以分数本身无罪,罪在得到分数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
应试教育的教育经济学分析 篇8
一、应试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一) 教育竞争的失控导致应试教育现象
从教育产业观出发, 教育竞争是指教育生产者或教育需求者之间为了超越对方的努力, 从而为增进竞争主体的利益在市场条件下所采取的行为方式。
应试教育是被没有节制的考试竞争所“异化”的教育。由于教育资源有限, 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得不通过考试竞争的方式来决定, 但竞争的结果却使考试变得至高无上, 教师为了考试而教, 学生为了考试而学。考试不仅左右了学习的目的, 而且左右了教育的目的, 并最终“异化”为与教育目的相对立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 应试教育是教育竞争机制在发生异化后产生的“症状”。也就是说, 应试教育的现象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不是应试教育造成社会上背离教育目的的竞争, 而是一些背离教育目的的竞争造成了应试教育被广泛批判的现象。也就是说, 应试教育的现象其实就是教育竞争的结果。
(二) 家长把追求考试成绩作为理性的选择
经济学基本理论假设认为人在一定“约束条件”之下, 会作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人们在面临教育的选择时同样也是如此。
我国的父母非常重视自己子女的教育, 在目前的劳动用人制度和教育评价体制下, 这种重视就转化成了对子女考试成绩的追求。当然, 父母追求的不能只是考试成绩, 子女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和审美情趣等也必须在关注的范围之内。然而, 学习成绩始终是大多数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 才最能保证孩子在未来的社会阶层中占据较高的地位。应试教育在我国盛行多年最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对考试的态度。家长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对教育的选择权和评价权, 家长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家长会认为, 一所学校的应试教育不成功, 就很难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升入更好、更高的学校。因此, 家长会将孩子送到升学率高的学校。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 家庭的选择构成了社会的整体选择, 如果每个家长都重视考试成绩, 那么整个社会必然也重视考试成绩。
(三) 以考试成绩衡量教育质量成本最低
现今, 我国的劳动用人体制非常重视文凭, 许多的用人单位对职位提出了较高的学历背景要求, 即使这些职位并不需要太高的教育背景。教育经济学的“信号理论”认为, 雇主重视受聘者的学历是因为雇主在无法获知受聘者的全部信息 (如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忠诚度等) 的情况下, 雇主只能根据受聘者一些外在容易辨认的特征来挑选受聘者, 而最为重要的特征则是受教育水平, 于是受教育程度就成为一种说明能力的“信号”。在雇主不能获取受聘者的准确信息, 即在“信息不对称”时, 雇主把受聘者的教育水平作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是科学的、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的。因此, 雇主通过受教育水平来衡量受聘者的能力是一种快速且成本较低的途径。
教育评价体制从学生、教师、学校和地区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首先, 我们发现要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道德水平, 在教育实践中是很难操作的, 也就是说“制度成本”太高。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知识的重要性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所以, 在考虑到“评价成本”和德智体美劳的重要性之后, 当前评价学生的最重要衡量指标就是考试成绩。其次, 目前在我们对教师评价的很多指标中, 最重要的指标仍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 判断学生成绩的进步比判断品德的进步容易得多, 这就致使在教育实践中, 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最重要指标。最后, 评价学校和地区的教育状况, 实际上就是评价学校或地区范围内学生的状况。那么, 这里必然的逻辑推理就是我们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校和地区的教育质量。因此, 学生的成绩这一指标在教育评价体制中的使用是切实可行且成本最低的。
二、应试教育的弊端
(一) 片面的教育内容
应试教育是以升学考试的需要为标准, 并以此作为教育内容的依据。由于升学考试只涉及知识的积累与提取, 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知识时, 只是机械地复述和背诵, 而不去理解知识的真正涵义, 缺乏验证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应试教育中“德育是虚的, 智育是偏的, 体育是弱的, 美育是空的, 劳动教育缺失”。五育中只有智育受到重视, 但是在教学中如不从启迪学生的智慧入手, 就会导致学生片面地发展。
(二) 与社会实际脱离
应试教育只关心学生的升学率, 在教育教学上不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不会考虑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参加经济建设的需要, 职业技能的培训也形同虚设, 职业教育遭受到冷落。以应试目的为主的学校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也违背了其双重目标的要求。
(三) 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应试教育使大多数的教师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应付各种考试上, 其原因是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的好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这样不但加重了他们身心的负担, 而且使他们无暇学习进修, 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因此, 学校与教师都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适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四) 使学生的负担加重
应试教育会导致升学的竞争, 激烈的升学竞争势必会使学生的压力增大, 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习、复习、考试的日程每天都被排满, 沉重的考试压力和学习负担使学生失去了在成长时期应该有的欢乐, 既妨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又对他们将来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许多潜在的负面影响。
三、在应试教育中寻求创新
应试教育具有深刻的经济学根源, 这是导致应试教育难以真正改革的根本原因。任何应试教育的改革建议都必须考虑到应试教育的根源及其改革难度, 将教育改革创新与应试教育结合起来。
(一) 改革相关的体制:劳动用人体制和教育评价体制
目前, 改革教育评价体制更具可行性。具体而言, 就是要改革学生、教师工作绩效和学校及地区教学质量的评价体制。但是, 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教师、学校及地区教育质量评价成本最低的指标, 而且在实践中也最容易操作。因此, 在我们使用其他指标来代替或者补充考试成绩时, 必须考虑要到其他指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操作的成本。否则, 高成本低收益的改革, 最终有可能是有害的, 而不是有利的。现在许多职业最重要的准入条件就是学历文凭。这种现象应该彻底改革, 从而缓解因为单纯追求学历文凭而进行升学考试的压力。学校和教师的升学压力主要来源于政府对其的评价, 政府应改革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 废除单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标准,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评价体系。政府只要坚持以有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标准, 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和学校, 学校就不会因为害怕评价差而影响到其利益。要改革现在的教育评价制度, 必须更新观念, 树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观念。
(二) 增加创新性考题
针对知识的考查及运用, 我们可以在试卷上增加一些创新性的考题。为了争取得到高分,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意无意地朝着这方面发展,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当然, 我们仍然要看到这种方法的弊端, 就是学生的分数会变得更主观, 考试的公平性会被质疑。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多人评分制, 取其平均分。虽然这样做会浪费人力物力, 却是有必要的。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不足, 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慢慢地蜕变以至于完善, 才会变得更加完美。
(三) 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为了应对考试, 学生会开始被动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而教师则开始采取创新的教育。当然, 这只是一个开端, 随着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学生会慢慢对其产生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可以可通过“情境式”、“开放式”和“诱导式”等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 为实现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 需要经历许多阶段, 我们应该把创新作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桥梁,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应试教育下求创新,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 最终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五常.经济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2]钱民辉.教育处在危机中变革势在必行——兼论“应试教育”的危害及潜在的负面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 (4) .
[3]江峰, 林玲.论教育的竞争与应试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 1999, (3) .
[4]涂文涛, 彭时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科学, 2007, (11) .
[5]张翌日.应试教育的成因及应对策略探析[J].教育探索, 2000, (3) .
[6]王世忠, 王涛.应试教育的经济解释[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5, (9) .
[7]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7) .
[8]周国军.教育竞争的经济学审视[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7, (3) .
浅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篇9
在概念上, 应试教育是指以应付考试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为目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而素质教育则是根据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这是两者概念上的不同,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又有具体的不同, 本文将从学生、教师这两个教育主体入手, 阐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
1.学生层面。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常被比喻成“考试机器”, 对生活中的事物缺乏自己的观点, 不会主动关心社会现象。创新、语言表达、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等方面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缺乏自己独挡一面的能力。我们能培养出许多“神童”, 奥数赛冠军, 但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却寥寥无几, 这确实给中国教育敲响了警钟。素质教育更在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 学生不仅是为了考试而学, 也不仅仅学习课本知识, 还学习社会、学习实践, 使学生真正的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具有创新想法, 具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使学生更具有个性。素质教育更加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更加注重培养实践能力。
2.教师层面。应试教育的突出特征在于“应试”, “应试”在当今社会又突出表现为:应高考, 应试教育和高考紧密相连, 高考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应试教育的代名词。在中国轰轰烈烈的高考环境下, 中学教师普遍存在的鲜明特征是:为考试而教。在此应试环境下, 多数教师身上带有的一些特征有:对考试试题研究透彻, 能总结出一套直接的、高效的应考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无意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学生为了分数学, 为了考试背”的思想束缚;在平时的教学中按照考试大纲来安排教学内容, 大纲没有明确规定的内容就尽量不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较为普遍拓展性知识较少;教学模式传统, 凸显的是一种“教师主体”的教学思想, 学生课堂主动参与度低。
而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就相对来说较高, 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师范技能外, 更要求老师在心理、为人、思想、创新、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素质达到较高水平。在心理素质方面, 除了要求教师自身心理健康, 素质过硬外, 更需要教师加强学生心理特征等知识的学习,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强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在为人上, 要做好“为人师表”的榜样, 强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思想见解,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获得对事物独到见解的能力。创新素质则可以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 贴近生活, 不仅是为了考试, 更是为了要让学生更好地去生活;在教学手段、形式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如利用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等方式方法, 突显“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 使学生在语言组织表达, 思维思考, 适应社会, 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二、素质教育推进的必要性
应试教育有诸多弊端,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今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 也是人才的全面培养与长久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但发展素质教育的道路是十分艰辛的。应试教育有弊端, 素质教育推行难, 存在以下障碍。第一, 思想枷锁, 部分家长和教师认为在应试教育模式下, 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知识, 认为素质教育模式不能高效地传授知识, 存在浪费时间的情况。第二, 教育制度改革和经济发展不同步, 素质教育所需的相关法律及制度保障不到位, 财力投入难以满足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现阶段的教育必然要走向改革, 中国也正在教育改革这条崎岖的道路上摸索。
三、素质教育推进方法
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要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教师、学生、家长要从思想层面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贯彻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其次, 要从教育制度入手。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把教育普及到大学, 降低销售升学压力, 提倡个性教学。这样, 学生进入社会才会有一技之长, 才能找到最精确的定位, 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个性发展。最后, 要从人才选拔制度上入手, 改良高考体系。
摘要:随着2016年两会的召开, 中国教育问题又一次被推上了关注热点。目前, 素质教育的推进, 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大难题。虽然国家层面在提倡要发展素质教育, 可中国的教育到底如何发展, 值得中国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师,学生
参考文献
[1]郭法奇.如何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基于《教育规划纲要》及教育历史的实证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3 (11) :6-10.
[2]郭玲.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1) :14-17.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辨析 篇10
广义的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和培养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国民教育体系及相关模式,该定义强调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狭义的素质教育仅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在狭义定义中,素质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区别于广义的国民概念,在广义定义中,素质教育的宗旨在于宗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它以学校教育体系及相关模式为基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与素质教育相关的概念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适应以考试为唯一手段,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估成就、选拔人才、配置资源等而形成的教育方法以及相关体系,应试教育的核心是一切服务和服从于考试。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更多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是“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此可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说素质教育是指狭义的素质教育。
二、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应试教育模式下,考试成绩成了评估成就、选拔人才、配置资源的唯一依据和标准,在这种模式下,只有当成绩与学生素质呈现高度正相关时,才能通过成绩真实反映学生素质,并进而通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但要通过考试成绩来综合反映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显然是不现实的,影响学生素质的因素众多,应试教育的成绩只是影响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并且成绩不一定与学生素质成正相关。一是应试教育下的教育内容片面化、固定化。应试教育只把与考试有关的内容作为教学教育内容,并形成固定的模式和模型,通过重复和记忆提高学生做题能力,进而提高考试成绩。二是教育目的与教育发展初衷相悖。教育初衷在于为社会培养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具有创新能力的德才兼备的社会综合人才,养成他们所处社会所需要的品德思想。但应试教育只强调学生单方面的应试能力,围绕“考试指挥棒”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学会“应试”技巧,提高考试成绩。三是应试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通过固定的和标准化的模式训练学生学会考试,提高考试成绩,而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个体性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能力、爱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提供产异化、个性化的教育,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基于以上原因,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的存在巨大的背离,考试成绩甚至与学生素质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即成绩越高的学生,素质越低。
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更多只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而对组织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方面则比较欠缺,以致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进入社会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导致招人难和难招人的现象同时并存,制约劳动力向生产力的转变,影响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应试教育后果的分析
假设有两种教育模式:A为应试教育,B为素质教育,则在同等条件下,A教育模式的学生获得高分的概率高于B模式下学生获得高分的概率。在A模式下,学生、教师和家长投入时间等资源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提高成绩;而在B模式下,学生、教师和家长投入资源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继续假定在两种状态下,在A模式和B模式下培养学生可投入的资源相同,都为L。在A模式下,所有资源L将用于提高学生成绩;而在B模式下,用于提高学生成绩的资源仅为L的一部分,因为学生成绩只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因素。假定初始状态下学生均匀分布在A和B两种教育模式下,则可得出A模式下学生得高分的概率更高,B模式培养的学生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但得高分的概率较低。
显然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上一级学校在录取学生时,根据学生成绩高低,从高到低依次录取,那么A教育模式比B模式更具备竞争优势。从而初始状态的平衡将被打破,在可以择校的情况下,A教育模式将更具吸引力,B模式的学校数量和招生人数将逐渐萎缩。社会真正需要的教育模式消失而对社会发展不利的模式迅速发展,产生类似经济学上得“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四、推行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应试教育没标单一,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素质教育受到挤压和排斥,导致整个社会都是同质化的应试教育模式,不利于形成多元化的素质教育模式避免恶性竞争。需要探寻教育模式的转变。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上一级学校采用的学生评价方式将影响甚至决定下一级学校的教育模式,要改变教育模式,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需要从研究生、大学本科选拔人才的方式着手。只有在研究生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进而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二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才能有上而下逐渐推动教育模式的转变。
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一直没能改变,本文在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对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经济学角度对应试教育产生的后果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路径。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经济学
参考文献
[1]、刘博.基础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J].新西部,2010(24).
[2]、杜立琦.浅谈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及创新教育的关系[J].中国商界,2009(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从“范进中举”看应试教育 篇11
【关键词】范进;科举制;八股文;应试教育;功名富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科举考试自隋到清共经历了六个朝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作用,使下层人民有机会通过科举做官,提高了统治阶级的素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消极作用慢慢显露出来。明代朱元璋实施的八股取士极大程度上消减了科举考试的意义,使科举制度完完全全成为应试考试。它不仅对文章的内容,而且对文章的格式都加以限制,不许个人自由发挥,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人们创造性的发展。范进在做山东主持考试,面对有才学的梅玖,作色道:“做秀才的人,文章是本业,怎么荒谬到这样地步!平时不受本分,多事可知!”以至于梅玖感叹道:“可见会看文章的都是这个讲究,一丝也不得差。”明清之际顾炎武指出:“文章无定格,立一格而后为文,其文不足言矣。”[1]连范进的恩师周进也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认为“做童生的人,只该用心做文章,那些杂览学他做甚么!”
自从采用八股之后,读书人整天学八股,背八股,写八股,以记诵“闱墨”“房稿”等所谓的八股范文为专务,其他知识一概不知,连经书也束之高阁。以至于在《儒林外史》第七回中闹出范进愁着眉头说:“苏轼既然文章不好,找不着也罢,这荀玖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找不着不好意思的。”从这看出作为考官居然连中国最有名的大文豪一点也不知道,其文化水准竟至如此。所以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1]其实在当代,虽然废除了科举制度,但科举制的平等、公正原则被高考制度继承下来。但除了这个,还有应试教育的传统。“一切为了考试,考试就是一切”这一科举时代人们的信条也深深印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并生根发芽。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考试这一指挥棒转,凡是升学要考的科目,学校和领导就会极其重视,上课老师精心讲解,课后有一大堆的课后练习压在学生的头上,而升学不考试的科目往往被忽视,许多课就相当于一个摆设,比如音乐、体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目,一个星期最多只有一节课,有时候还要被语文、数学这些主课老师所占用,这在很大程度上绷紧了学生的神经。然而,应试教育催生出的产物(辅导资料、模拟试题等)更是层出不穷,比起过去的“闱墨”“房稿”而言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莘莘学子便终日在这些题海中苦苦挣扎。即使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教育制度却是应试教育的准则。例如:考试题都设有标准答案,许多阅卷老师只看标准答案,而不看过程。家长、老师也只认分数,认为高分就是聪明,低分就是愚蠢。所以就导致了学生为了所谓的高分,一个劲的去背标准答案,而没有了自己的主见,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沦为一个只会背书的躯壳。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过:“如果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而评价制度仍然是‘高考指挥棒,仍然是学科知识的‘分数,那么素质教育就很难形成一种相应的运行机制。”[2]一般来说,知识技能水平能够通过考试来衡量,但是人的道德、情感等方面却不能,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的认为学科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坏学生,就不聪明。就如:范进虽为进士,却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正如许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一样。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这种考试是:“大规模消灭民族生存力的教育行政措施。”他大声疾呼:“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3]
自古以来,功名富贵是人无法抗拒的东西,有些人为了它,甚至可以穷尽一生,它是应试教育的动力。在西方人眼中“人类所发
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的科举
制,[3]在中国古代是知识分子走向功名富贵的阶梯,是统治者巩固统治、让百姓更好地被自己奴役的工具。封建科举对读书人灌输“学而优仕”“达则兼既天下”的思想,使人们在心底里认为在科举中一旦中举就意味着踏入了仕途之门,就可以升官发财,作威作福了。范进正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并围绕着它设计自己一生的生活。从二十岁应考,考过二十余次,直至五十四岁才中个秀才,而他的恩师说他“火候已到”“只有场内的举人,没有场外的举人”直接诱发他至死都要考到底的决心和恒心。为了科举,他不顾家里,整日把希望寄托在科举之上,“参加乡试,出了场,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了,到出榜那日,家里没有早米饭,只剩下一只生蛋的鸡,拿去卖。”这时的范进身处社会底层,急切地希望通过科举来改变自己穷困潦倒的生活。事实上这种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读书人依靠科举能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别人认同他们。但在提高的同时也受着科举的煎熬,科举让人变得不会反抗,只知道一味地妥协。范进在中举前因没有钱去参加乡试,找丈人胡屠户商议,实际上是希望他能接济自己,这时的范进已是一名秀才,虽然地位不高,但毕竟称得上“相公”,可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个狗血喷头。他被丈人看不起。在胡屠户心底认为秀才与举人是有天壤之别的,范进“只得了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像范进这种尖嘴猴腮的人,是不三不四的。只有像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才是方面大耳的人。而当范进中举喜极而疯之后需要他把范进打醒,这时胡屠户却说“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打不得的。”从胡屠户前后态度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中举前后社会地位的极大差别,和当时社会对摧残士人身心的习俗氛围,这种氛围会把人逼到精神失常、疯狂的地步。范进就由于中举而疯丑态百出,因为他无法一时不敢相信自己从此摆脱了那种受人唾弃,整日饿得去乞求别人的生活。从此之后,自己成了老爷,可以作威作福了。在科举制的时代,没有亲情,没有朋友,没有真诚和关心,只有利益和赤裸裸的利害关系的算计。在范进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人看得起他,但当他中举之后就连一只掉了的鞋子都有人帮他寻来,替他穿上。“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的乡绅张静斋赠银赠屋,做长远“投资”。这些功名富贵引诱着范进,挤压着范进,驱使他不能不为了科举舍身亡命追求成功。在当代,虽然没有科举制度,但人们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心理却是相同的,争名谋利的肮脏场面依然延续。当代的人们,认为高学历就等于高素质、高能力,而近几年来,许多大学进行扩招,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像以前那样罕见,几乎一半的高考考生可以进入大学,中国的大学精英化已经变成了大众化。因此,人们的追求也水涨船高,追求更高的学历去寻求更好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待遇,以前追求考进大学的人,向二本冲,能上二本的向一本冲,能上一本的向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冲,过去在高考中出现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在大学中重演。由于升学的日趋激烈,以前应试教育只波及中学,现在波及了小学甚至幼儿园,比起范进的时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的家长,希望以后小孩能够有更好的生活,从上幼儿园起就让小孩子上各种培训班,希望通过多参加培训班来提高自己小孩的竞争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这些不仅是在学生之中出现,在公务员、教师考编等等,凡是能够达到名利的道路上都挤满了成千上万的人。其实真的考上了,就代表有能力吗?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功名富贵的追逐,是应试教育制度更加变态的加注,是社会人心理畸形的诱因。
总之,从范进的一生及其周围人的描述中,透视着应试教育对人及其人性的摧残,加速着社会的扭曲,道德的沦丧。“一代文人有厄”,从范进看到在古代的应试教育以及应试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危害,在当代仍然还在继续,甚至演绎得更加激烈。
参考文献
[1]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童少英.减负0 呼唤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N].中国剪报,2000-02-25.
[3]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4]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陈千悦,女,汉族,湖南长沙市人,现就读于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从“范进中举”看应试教育 篇12
自从采用八股之后, 读书人整天学八股, 背八股, 写八股, 以记诵“闱墨”“房稿”等所谓的八股范文为专务, 其他知识一概不知, 连经书也束之高阁。以至于在《儒林外史》第七回中闹出范进愁着眉头说:“苏轼既然文章不好, 找不着也罢, 这荀玖是老师要提拔的人, 找不着不好意思的。”从这看出作为考官居然连中国最有名的大文豪一点也不知道, 其文化水准竟至如此。所以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1]其实在当代, 虽然废除了科举制度, 但科举制的平等、公正原则被高考制度继承下来。但除了这个, 还有应试教育的传统。“一切为了考试, 考试就是一切”这一科举时代人们的信条也深深印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并生根发芽。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考试这一指挥棒转, 凡是升学要考的科目, 学校和领导就会极其重视, 上课老师精心讲解, 课后有一大堆的课后练习压在学生的头上, 而升学不考试的科目往往被忽视, 许多课就相当于一个摆设, 比如音乐、体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目, 一个星期最多只有一节课, 有时候还要被语文、数学这些主课老师所占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绷紧了学生的神经。然而, 应试教育催生出的产物 (辅导资料、模拟试题等) 更是层出不穷, 比起过去的“闱墨”“房稿”而言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是, 莘莘学子便终日在这些题海中苦苦挣扎。即使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 但教育制度却是应试教育的准则。例如:考试题都设有标准答案, 许多阅卷老师只看标准答案, 而不看过程。家长、老师也只认分数, 认为高分就是聪明, 低分就是愚蠢。所以就导致了学生为了所谓的高分, 一个劲的去背标准答案, 而没有了自己的主见, 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 沦为一个只会背书的躯壳。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过:“如果我们实施素质教育, 而评价制度仍然是‘高考指挥棒’, 仍然是学科知识的‘分数’, 那么素质教育就很难形成一种相应的运行机制。”[2]一般来说, 知识技能水平能够通过考试来衡量, 但是人的道德、情感等方面却不能,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的认为学科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坏学生, 就不聪明。就如:范进虽为进士, 却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 正如许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一样。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这种考试是:“大规模消灭民族生存力的教育行政措施。”他大声疾呼:“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 , 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3]
自古以来, 功名富贵是人无法抗拒的东西, 有些人为了它, 甚至可以穷尽一生, 它是应试教育的动力。在西方人眼中“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的科举制, [3]在中国古代是知识分子走向功名富贵的阶梯, 是统治者巩固统治、让百姓更好地被自己奴役的工具。封建科举对读书人灌输“学而优仕”“达则兼既天下”的思想, 使人们在心底里认为在科举中一旦中举就意味着踏入了仕途之门, 就可以升官发财, 作威作福了。范进正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并围绕着它设计自己一生的生活。从二十岁应考, 考过二十余次, 直至五十四岁才中个秀才, 而他的恩师说他“火候已到”“只有场内的举人, 没有场外的举人”直接诱发他至死都要考到底的决心和恒心。为了科举, 他不顾家里, 整日把希望寄托在科举之上, “参加乡试, 出了场, 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了, 到出榜那日, 家里没有早米饭, 只剩下一只生蛋的鸡, 拿去卖。”这时的范进身处社会底层, 急切地希望通过科举来改变自己穷困潦倒的生活。事实上这种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 读书人依靠科举能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 使别人认同他们。但在提高的同时也受着科举的煎熬, 科举让人变得不会反抗, 只知道一味地妥协。范进在中举前因没有钱去参加乡试, 找丈人胡屠户商议, 实际上是希望他能接济自己, 这时的范进已是一名秀才, 虽然地位不高, 但毕竟称得上“相公”, 可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 骂个狗血喷头。他被丈人看不起。在胡屠户心底认为秀才与举人是有天壤之别的, 范进“只得了个相公”, 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像范进这种尖嘴猴腮的人, 是不三不四的。只有像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 才是方面大耳的人。而当范进中举喜极而疯之后需要他把范进打醒, 这时胡屠户却说“虽然是我女婿, 如今却做了老爷, 就是天上的星宿, 天上的星宿打不得的。”从胡屠户前后态度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中举前后社会地位的极大差别, 和当时社会对摧残士人身心的习俗氛围, 这种氛围会把人逼到精神失常、疯狂的地步。范进就由于中举而疯丑态百出, 因为他无法一时不敢相信自己从此摆脱了那种受人唾弃, 整日饿得去乞求别人的生活。从此之后, 自己成了老爷, 可以作威作福了。在科举制的时代, 没有亲情, 没有朋友, 没有真诚和关心, 只有利益和赤裸裸的利害关系的算计。在范进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人看得起他, 但当他中举之后就连一只掉了的鞋子都有人帮他寻来, 替他穿上。“同在桑梓, 一向有失亲近”的乡绅张静斋赠银赠屋, 做长远“投资”。这些功名富贵引诱着范进, 挤压着范进, 驱使他不能不为了科举舍身亡命追求成功。在当代, 虽然没有科举制度, 但人们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心理却是相同的, 争名谋利的肮脏场面依然延续。当代的人们, 认为高学历就等于高素质、高能力, 而近几年来, 许多大学进行扩招, 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像以前那样罕见, 几乎一半的高考考生可以进入大学, 中国的大学精英化已经变成了大众化。因此, 人们的追求也水涨船高, 追求更高的学历去寻求更好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待遇, 以前追求考进大学的人, 向二本冲, 能上二本的向一本冲, 能上一本的向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冲, 过去在高考中出现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现在在大学中重演。由于升学的日趋激烈, 以前应试教育只波及中学, 现在波及了小学甚至幼儿园, 比起范进的时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的家长, 希望以后小孩能够有更好的生活, 从上幼儿园起就让小孩子上各种培训班, 希望通过多参加培训班来提高自己小孩的竞争力, 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这些不仅是在学生之中出现, 在公务员、教师考编等等, 凡是能够达到名利的道路上都挤满了成千上万的人。其实真的考上了, 就代表有能力吗?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功名富贵的追逐, 是应试教育制度更加变态的加注, 是社会人心理畸形的诱因。
总之, 从范进的一生及其周围人的描述中, 透视着应试教育对人及其人性的摧残, 加速着社会的扭曲, 道德的沦丧。“一代文人有厄”, 从范进看到在古代的应试教育以及应试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危害, 在当代仍然还在继续, 甚至演绎得更加激烈。
摘要:科举考试经历了一千三百年的历史, 形成了应试教育的传统, 而范进是一个穷尽一生投身于科举考试之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他的一生投射出当时社会科举制的应试教育, 尤其是八股取士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以至于在当代也一直延续。不同的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演绎着近乎相同的命运, 只是当代相对而言对人的禁锢少一些, 但迎合应试教育为了功名富贵的初衷都相得益彰。
关键词:范进,科举制,八股文,应试教育,功名富贵
参考文献
[1]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2]童少英.减负0呼唤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N].中国剪报, 2000-02-25.
[3]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
【中国应试教育】推荐阅读:
中国应试教育制度06-19
高校的应试教育10-15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议论文12-01
针对教师的“应试教育”是否该引起重视08-19
应试教育冲击下的高校美术教育现状论文11-03
以考生考场失误案例谈自考应试-自考应试11-14
应试美术08-18
应试英语08-22
应试心理08-26
应试实验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