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翻译

2024-10-20

观书有感翻译(精选11篇)

观书有感翻译 篇1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1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宋代古诗词《观书有感二首·其一》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宋代古诗词《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注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pái)徊(huái)。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徘徊:来回移动。

问渠(qú)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为:因为。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那得:怎么会。那: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如:如此,这样。清:清澈。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宋代古诗词《观书有感二首·其一》赏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赏析:

赏析一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赏析二

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观书有感翻译 篇2

外宣翻译作为传播学的一个方面, 具有传播学的一般特性, 同时涉及语言的差异, 也受一定文化的制约, 所以还具有本身的特点。所以笔者认为在做外宣翻译的时候, 有必要在对外传播的层面上, 从宏观的角度把握, 把握好“宣”的问题, 也有必要在语言文化差异的层面, 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实际操作, 做好“翻”的功课。前者是方向, 后者是策略, 最终使外宣翻译做到知己知彼, 有的放矢, 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2 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

传播指的是通过语言, 讯号, 文学方式进行的思想, 信息的交流。传播研究三十年代始于美国。传播学是从心理学, 社会学, 新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派生出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段连城, 1988:1) 。随着这门学科发展迅速, 它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涉及多学科, 跨越语际的关于信息交流的理论体系。其中思想和信息的交流是传播学的核心, 也是传播学的目的。从传播学专业角度讲, 传播的主体, 对象, 渠道, 内容, 效果是在做任何传播的时候, 都要考虑的五要素, 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否则只能是做闭门造车的无用功。从传播涉及的范围讲, 可以是语言内部的, 也可以是语际间的。显然, 对外宣传就是语际间的传播, 将涉及到语言文化的差异。

那么综合传播学的基本要素和语际传播的需要, 可以把握一下在对外宣传中这五要素的处理。在中译英的外宣中, 传播的主体就是从事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中国人或中方机构。传播对象就是所有对传播主体所传播的信息感兴趣的外国人。传播渠道即传播的方式, 可以是书面的材料, 报刊等, 也可以是口头的演讲电视短片等。

2.1 从传播内容看外宣翻译

传播内容可以是中国的文化, 科技, 政治等各个领域的相关信息。传播的效果是让外国人全面的, 真实的了解中国, 或中国某一领域的情况。在该过程中, 如果把握不好这五要素, 就很难达到宣传的效果。比如在一篇写天津房地产管理局的宣传材料中这样写到:

天津, 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 这颗渤海之滨的璀璨明珠, 正以充满活力的崭新面貌, 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瞩目的焦点。

在这个国际港口大都市, 有一支引人注目的队伍, 正创造着不同凡响的业绩。 (腾飞的房管--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巡礼)

文章主要是对天津房管局的介绍, 但是这两段鲜有涉及到有关的信息, 如果从内部宣传的角度看的话, 尚且可以被中国受众群体接受, 但是在对外宣传中, 应该知道宣传对象感兴趣的内容, 否则就是对牛弹琴。综合分析的话,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等。鉴于本文不是研究这方面的, 笔者不做深入的探讨。所以在做对外宣传时, 可以删减这些与主体关系不大的内容, 也即对原文进行“消肿”。

2.2 从传播渠道看外宣翻译

传播渠道的选择也是影响宣传效果的因素之一, 比如把一篇戏剧的脚本翻译成英文, 用于配音或字幕。此时字幕的翻译就经历了 (书面) ---口头----书面的变化 (李运兴, 2000:95) , 而影视或字幕的时效性和空间性要求这个翻译转换的过程必须和画面对应, 此外考虑到电视宣传片的特点, 还要注意译文的长度, 过长的话, 与画面不同步;观众来不及阅读, 所以对于冗长的, 可选择包含型强的上意词组句, 重写是必要的。比如在以下这段话中, 有必要对原文进行重写。

依法行政是我国的治国方略,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坚持依法行政, 着力构建房地产法规, 形成了商品房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 为房地产行政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腾飞的房管--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巡礼) 。笔者认为应重写为:为了符合法制经济的需要, 房管局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不仅有利于房地产行政管理, 而且保障市民了的合法权益。

2.3 从传播对象看外宣翻译

在外宣中, 是要宣传本国的文化, 要让外国人看明白, 所以在翻译时有必要适当的归化, 比如向外国人讲到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时, 有人会说是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 外国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只是一味的介绍, 不顾宣传对象的身份, 只考虑自己的“独白”, 就会影响外宣效果。所以宣传效果是重点, 达到效果是目的, 当然要达到好的宣传效果是综合以上各个要素的结果, 只有把握好这几个要素之间关系, 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 中英语言文化差异对外宣翻译的影响。

外宣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即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宣传的时候除了考虑以上的因素外,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 需要将汉语材料转换成对应的外文材料, 要考虑汉语和英语的差异, 使翻译出来的材料外国人能看明白。

3.1 中英思维差异对外宣的影响

从思维习惯上看, 中国人习惯于归纳式, 而西方人更倾向于演绎式, 所以这种思维的差异反应到行文中就是汉语文章注重背景, 原因的铺垫, 英语文章注重结果, 事实本身的陈述。在翻译的时候, 译者就可以自觉的实现这种相应的转换。以下是引自笔者老师的文章《电视新闻英译的重写策略:例证, 分析与思考》。

冯骥才, 天津人, 中国当代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化学者。作品众多, 多才多艺, 在人文科学的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冯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 一直具有前瞻性,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城市文化保护, 到现在的民间文化保护, 他对于传统文化一直有一种迷恋。

老师初译:Feng Jicai, a native of Tianjin, is a writer, an artist and a scholar enjoying widespread reputation home and abroad.Productive as a writer and versatile as an artist, Feng has attained great achievements in many fields.He has always been a foresighted intellectual.From his endeavor to preserve urban cultural heritages in the 1990s to his work on preserving cultures in rural areas, he has long held a fascination for traditional culture.

外籍专家定稿:Tianjin native Feng Jicai is a well-known writer, artist and scholar.He has also long held a passion for traditional culture—ranging from his efforts in the 1990s to preserve urban cultural heritages—to his work on preserving culture in rural areas.His latest artistic endeavor involved coordinating art from across the globe. (吴自选)

从两篇译稿的句子顺序安排上看, 老师译稿偏重于按汉语思维习惯, 而外籍专家定稿就做了调整, 把原稿的的最后一句提到了前边。先总说, 再分别例证。

3.2 中英文章写作风格对外宣翻译的影响

在文风方面, 我国有许多读者喜欢华丽, 抒情的文体。当然这也许有历史文化的原因。报纸, 电台也常发这类的通讯。往往包含了很多作者个人感情, 然而对于外国读者, 尤其是英语读者, 习惯于低调, 客观陈述。 (段连城, 1988:106) 以下译例引自笔者老师的译稿《天津与新加坡友好交往纪实--Tianjin and Singapore:a LastingFriendship》

天津人民对新加坡有着美好的印象, 怀有深厚的感情。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ianjin and Singapore has a long history.

天津人民目睹着新加坡迅速发展成为亚洲一颗耀眼的明珠!

In 35 years’time, Singapore has grown into the Four Tigers of Asia.

(吴自选)

这几个英汉语句相比, 汉语饱含深情, 而英语相对比较平实, 朴素。

3.3 中英句子结构特点对外宣翻译的影响

从句子的结构来看, 英语句子结构严紧, 句子内部通过词素的屈折变化来达到传达语法功能的目的, 同时语句内部通过连接词或者限定等逻辑关系实现各个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连贯。而汉语句子相对来说比较松散, 偏重于话题—评论这样的结构, 句子之间靠的是意义的的连接, 只要跟主题意义有关的都可以组句成段。即在句子层面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把握了这些, 在外宣翻译的时候就有必要将信息从流水式的汉语句子中抽取出来, 然后通过竹节式的英语句子传递出去, 这样以来就比较符合英美读者的阅读习惯, 从而达到宣传的效果。

地处马来半岛南端连吃水都困难, 没有资源、经济落后的国家, 在李光耀先生的领导下, 用35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成为世界上迅速发展的典范, 这源于新加坡博采众长的治国方略:美国的科学技术和管理, 英国的政治法律, 香港的金融管理, 中国的儒家文化、道德观念。

Singapore used to be a developing country short of drinking water and resources.Under the leadership of Prime Minister Lee Kuan Yew, Singapore sets an example for the world of fast development.The tremendous success is attributed to a combination o the follow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political and legal system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financia management from Hong Kong, and Confucius culture and mora codes from China. (吴自选)

原文各句内部如果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的话, 很多句子就不符合语法逻辑, 如果照字直译, 读者就不知所以然, 而且译文冗长繁琐。但是了解了英文句子的特点后就可以合适的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当然这中间要经过更微观层面的调整, 比如此类的转换, 句式的转换, 增词, 减词, 句子的分拆合并等等多种手段。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对比, 我们发现在外宣翻译中通过中英文各个层面的转换从而实现有效传达信息的目的, 这应该是外宣的基本特性。对外报道的成功首先取决于传播效果 (张健, 2004:117) 。只有明白了这一宗旨, 随之所要采用的各种策略才有可能运用恰当。其实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 外宣翻译的目的就是更好的向外国人传播中国各个方面的信息, “今天, 翻译工作者的任务不再是“译好一个语篇” (即是按照一般习惯的理解:制造一个与原文对等的/同义的/可互相取代的语篇) , 而是要在原文的基础上炮制一个新语篇, 以达到委托者所预期的效果” (周兆祥, 1998:35) 。减少中外交往中的摩擦和误解, 让世界了解中国, 树立中国良好的形象, 从而更有利于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

注:以上文章引用实例均节选自笔者的老师吴自选老师的翻译实践。

摘要:外宣翻译作为传播学的一个方面, 具有传播学的特性, 同时涉及语言的差异, 也受一定文化的制约, 而翻译正是实现自然, 顺畅交流, 达到对外宣传效果的最佳途径。该文将从传播学和中英文化差异两方面, 结合有关实例来说明外宣翻译中应该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处理好“宣”和“翻”的问题, 从而达到最佳的对外宣传效果。

关键词:外宣翻译,对外传播,语言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段连城.对外宣传英译的“常见病”及解释性翻译[J].中国翻译, 1990 (5) .

[2]段连城.对外传播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

[3]袁晓宁.外宣英译的策略及理据[J].中国翻译, 2005 (1) .

[4]翟树耀.对外宣传报道与英语写作[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

[5]顾潜.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6]张健.英语新闻文体与范文分析[M].2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观书有感》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读书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观书有感》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观书有感》

教师印发《观书有感》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如: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比喻读书的感受。三、四句诗人在写法上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给我们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在一问一答中,诗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书本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这两句诗看似说明水清的原因,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三、朗读训练

1.在你们的学习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之中。自由大声朗读这首诗。

2.指明学生读,大家评议。

3.齐读。试着背一背。

观书有感 篇4

鉴在文字发展史上一开始确实就指的是镜子,镜子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是用来正衣冠,端形止的。半亩方塘一鉴开,第一感觉,眼前一亮。这里有个暗示,这首诗是在写一个池塘,却也是要写明白一个和观察研究事物有关的道理。天光云影共徘徊,五彩缤纷,复杂多变,这好比千变万化的事物表相。事物的表面如此匪夷所思,那么怎样才能鉴别分析明了呢?后一句就告诉了读者一个方法“为有源头活水来”,什么意思,其实就是想要看清事物的本质,就要不断观察接受新的观点,新的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这样自己才不会被错觉迷惑,才能正确得分析事情,解决事情。当然这里面的哲学道理我还不能更深刻的分析,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求新创造的精神在什么时候也不能丢掉,人只有不断改造自然才有空间生存下去。

朱熹是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他常把自己的观点隐喻在作品里,想使读者明白他的想法,这首诗也不例外。

观书有感 篇5

三年级的暑假,爸爸为了提高我的阅读兴趣,给我带来了一本《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也就是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卓娅与舒拉的父亲染病身亡。家里的负担全压到母亲的身上,卓娅不忍心看到母亲的背越来越跎、皱纹越来越多,便在业余之时外出打工以减少母亲的负担。在卓娅上学时,不忍心家园被法西斯主义敌寇破坏,参加青年团抗击敌寇,保卫家园。在一次秘密任务中,卓娅被敌寇发现,她临危不惧,面观敌人的严刑毫不动摇,最终带着那个秘密入土为安。当舒拉知道姐姐被敌人杀害后,深知以自己的力量无法替姐姐报仇,便参加坦克学院的征兵活动。因为他的机智勇敢,很快被封为少校,赴任战争第一线。他开着坦克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但终究敌不过敌人的飞机大炮,奋勇牺牲。

卓娅和舒拉靠着什么在种.种危险之际毫不动摇?是怎样的毅力是他们坚持到最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经过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没有暴风骤雨,雄鹰又如何展翅翱翔天际?是信念支撑着他们,是信念驱动着他们。

在面临敌人的严刑拷打时,她从头至尾无动于衷……他们坚信只要他们努力了,彻底打倒法西斯,人民就会得到解放,世界就会得到和平,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没有硝烟。是啊!如果人们能够团结起来,又岂会有那么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卓娅和舒拉的无私奉献让我感到人性的善良,在当今的物质社会中,谁又敢说他自己内心恬淡,不慕名利,一心为人呢?

观书有感原文 篇6

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宋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诞生于南剑州(南平)尤溪郑氏草堂。幼年从父朱松学,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朱熹遵父遗命,到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依附朱松生前挚友刘子羽,子羽视朱熹如已子,建紫阳楼,以供朱熹母子居住,朱熹遂定居武夷。

在五夫里,南宋宿儒胡宪,刘勉之,刘子E均授朱熹以学,五年后,朱熹年仅十九即登进士。

绍兴二十一年(1),朝廷授朱熹为迪功郎,任泉州同安主簿,后历事南宋高宗、孝宗、宁宗、光宗四朝,累官知南康军、知漳州。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读,卒缢太师,封信固公。

朱熹一生宦途坎坷,仕宦七载,立朝仅46天,任祠官达23年,待职、无职或罢职。仕宦虽短,政绩却十分斐然。他在一生中与武夷山结下不解之缘。自14岁定居武夷山市,至64岁迁居建阳考亭的五十年里,武夷山几为他的后花园。他不但童年、少年时期常随其师刘子E来武夷山讲读,入仕后的四十余年中,除去外地为官七载和各地论道外,其余时间多在武夷山。

淳熙十年(1183年),他在武夷九曲溪的五曲隐屏峰下,亲自营建武夷精舍,聚集四方士子、讲学授徒。四方前来就学的学子多达数百人,同时引来许多知名学者,纷纷聚集武夷山创办书院、学堂,使武夷山成为南宋时期的一座文化名山道南理窟。

观书有感教案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3个生字“鉴”“徘”“徊。过程与方法:

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2、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明白诗人借方塘表达的感受。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读书的感受。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出示,齐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宋‟朱熹

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二、写——整体感知

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全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昨天,我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自学了这首诗,现在,来看看你们学得怎样?

三、品——还原诗情

(一)出示:自学要求: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4、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

(1)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

(2)说说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做上记号)学习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3)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出示诗句)

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澈透明。

“徘徊”是什么意思?把这两句诗读好。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谁能说说? 这两句诗描绘了多么美的景色呀,(板书:景色)师: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它暗示了什么?(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

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2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意 ○“渠”是什么意思?“如许”是什么意思?

3、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

4、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美吗?谁能读好这首诗?

5、背诵这首诗。

三、悟——引入哲理理解

1、引导学生质疑。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 引出: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

池水清澈 读书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地读书使人__________

2、交流,指答。出示、齐读:

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3、小结:

四、拓——延伸阅读范围

师:朱熹先生写了这么一首写景的诗,非常优美,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观点,他的思考,可真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所以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说理诗)。

出示:《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你觉得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前两句都是写景,后两句是感受)

同学们想想,你还能举出一些跟这些诗相似的说理诗吗?(学生回答)总结: 朱熹先生说理非常地巧妙,所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脍炙人口,千年不衰,我们都知道学习古诗除了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下面就是报纸上运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的例子。

五、总结全诗

同学们,伟大的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了,才会活用,平时候的积累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也能像朱熹那样勤奋读书,善于思考,写出好文章来。板书设计:

《观书有感》

景色 说理 池水清澈 读书

观书有感800字 篇8

空中银盘似的月格外明净,洁白无瑕的月光照耀着大地,给景物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墨蓝色的天空,月亮好似一位皇后,释放王者的光芒,月光亮了,星星在月光下显得黯淡无光,远远望去,这圆月又好似一个白玉盘,再仔细观察,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吴刚伐桂的身影,和那一棵四季常开的桂花树,微风吹来,我似乎闻到了月夜的神秘香气,是嫦娥姐姐在广寒宫做月饼呢,还是玉兔在捣药呢……

夜深了,我已有了睡意,回到床上,我想起了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所说的“月有阴晴圆缺”这是多么奇妙的自然现象,我准备继续观察这奇妙的月。

接下来的几天内,月、天空、云给我们上演了一个奇妙的表演。天空扮演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月亮则是一个皮球,“小男孩”对“皮球”爱不释手,可有一天,他把“皮球”踢破了,“皮球”越来越瘪,变成了弯月,这是,“小男孩”拿来了“打气筒”——云,慢慢地,“皮球”变鼓了也就变成了圆月。

观书有感500字 篇9

嘿?我什么时候成朱熹了?但我这还真成观书了,基本上只看封面不看书,这可不是参观吗?打住,先别骂我,等我“有感”后再骂不迟。 兴致勃勃地走进书店,本以为要好好地在书海中荡漾,眼下却苦于找不到书,多荒.唐?!

来自:作文大全 呀,这边人怪多的,清一色全是女生,一看,天,这可不是我四年级就玩腻了的校园文学吗?瞧瞧,小妮子的《龙日一,你死定了》,可爱淘的《局外人》,明晓溪的《泡沫之夏》卖得那叫火暴,还有那老掉牙的《那小子真帅》与《明若晓溪》还冠冕堂皇地在那儿,还真是苦了它们了!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篇10

我的教学设计是,待学生已经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让他们从诗的内容(描写方塘)与题目(《观书有感》)表面的不相关提出问题——题目是《观书有感》,而诗的内容怎么一点都没有写有关“书”的内容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诗歌所要说明的道理。我估计学生都能说到“一个人的聪明来自于他不断学习”这一层意思。然后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领会“开豁”这一层意思。

课堂教学中,学生按我的预设提出了上述问题:题目是《观书有感》,而诗的内容怎么一点都没有写有关“书”的内容呢?并通过讨论明确了这首诗是要我们“多读书学习”,可“清如许”对应的意思——心智开豁、敏锐却怎么也说不上来了。于是,我问学生曾经在哪里看见过或者听到过这句诗,是跟什么人、什么事情关联起来的?哪知道全班54个学生只有一个学生很模糊地讲了与诗句只有些许关联的一点意思,其他学生都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哈!看来学生就是“没有源头活水”啊!在课堂上,我并没有利用好这一生成的“资源”,而是习惯性地采取了“填鸭式”教学法,把“标准答案”一股脑儿地“塞”给了学生。当时只是感到有些遗憾,没有想出好的方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诗歌要说明的道理。现在想来,只要把当时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一现象与诗句联系起来,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

我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课堂上出现了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没有敏锐的反应,如果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谈读书感受,学生对诗的领悟会更深。可我只是想着赶快把知识“给”学生,将来能够应付考试。如果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谈读书感受,学生对诗歌的领悟会更深。

诗歌鉴赏观书有感 篇11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 [2]

《观书有感》(其一)

《观书有感》(其一) (2张)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1]

注释

其一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其二

“艨艟”:也作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

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

那艘庞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

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创作背景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作品鉴赏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观后感《观书有感中用来比喻》。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第一首诗

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第二首诗

也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这首诗用水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之力,到后来探得规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在这首诗中是讲读书的方法,但一样无怎样读书的影子。用一种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是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要学的知识太多了,各种各样的书让人们目不暇接。如果人们急于求成,不花功夫去一点点的积累知识,就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方法。要读大量的书,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成,人们只有在学习中摸索一套对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扩大知识面,让那些知识象个图书馆一样存贮在人们的脑中,这样人们就学倒了大量的知识,并学有所用。

后世影响

上一篇:生命?自然?美作文1000字下一篇:装订材料的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