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行长讲话心得

2024-05-21

马蔚华行长讲话心得(共2篇)

马蔚华行长讲话心得 篇1

人物分析: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题记:马蔚华博士师丛刘诗白教授,现为招商银行行长。他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怀念导师和师长,经常抽空回到学校与老师们交谈,与同学们对话,参加学校的“博士论坛”,设立招商银行奖学金,他是学校特聘的兼职教授。2002年9月5日,在新落成的招行大楼,刚刚从香港返回深圳的马蔚华校友告诉我:他很想念学校,感激学校的教育之恩,要我转达他对母校50周年华诞的热烈祝贺!

作为一个排行老七的小银行一一招商银行的行长,他给中国行业带来的冲击,集中地体现在了厚度不过1毫米的“一卡通”那张小小的卡片上。他是新技术的鼓吹者,在网上银行的虚拟世界与招商银行的现实空间架上了桥梁,率先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改造银行业务,抢占金融领域的制高点;他是金融业的营销高手,将原始的服务手段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了“嫁接”,“一站式”服务让每一个客户都感受到了招商银行的独特之处;他是服务业的艺术大师,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完美组合。他是中国银行业一位马不停蹄的革新者,他用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思路改变着一个传统的商业根行。

比尔·盖茨有一个论断,他说传统银行在新经济时代是行将灭绝的恐龙。在2001年CCTV中国经济人物候选人中,有一位银行家并不这么认为,他说要用“再造银行”的理念让这个恐龙在新经济时代活得更好。他,就是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一个卡片、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是马蔚华运转招商银行的工具。

成立14年后,招商银行终于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总部办公大楼。这一时刻,身为行长的马蔚华,接过新址的营业执照百感交集。

十四年前,在深圳湾畔的蛇口小镇,招商银行诞生了。那时的招商银行默默无闻。但招商银行勇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探路者和拓荒者,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埋头苫于,开拓进取,成为一家生气勃勃的现代商业银行。

马蔚华博士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刘诗白教授,他是招商银行的第二任行长,一直是活跃在中国银行业界的头面人物,作过人民银行的官员,管过钱、管过宏观调控,也曾因为处理海南发展银行的风险而名声远扬;1998年,被挖到招商银行出任行长。几年里,马蔚华带领下的招商银行风头甚健,因为体制灵活,敢尹天下先被称为“新锐银行”。

虽是一个排行老七的小银行,马蔚华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的冲击,集中体现在那张厚度不过一毫米的“一卡通”卡片上。1999年,中国开始网络热,招商银行靠“一卡通”成名,率先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改造银行业务,建立网上银行,强占了金融领域的制高点,招行成为中国脆弱的电子商务最主要的支付银行。马蔚华,这位新技术的鼓吹者,在网上银行的虚拟世界与招商银行的现实空间架上了桥梁。

马蔚华是金融业的营销高手,他喜欢回到母校西南财经大学,与老师交流思想,与同学们对话热点。喜欢登上北大、清华等各大高校的讲坛游说招行的业务。他把原始的服务手段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了“嫁接”。招商银行的营销方法,采取“跑马圈地”的策略。2000年3月,中国大学生电脑节,招商银行在45所高校开展营销活动,使大学生电脑节变成了“招商银行电脑节”。一卡通面世不久,招行曾上街摆摊与消费者直接交流,“一站式”服务让每一个客户都感受到了招商银行的独特之处。

马蔚华堪称是服务业的艺术大师,他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的营销策睹进行了完美组合。他用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思路改变着一个传统的商业银行,马蔚华被称力中国银行业一位马不停蹄的革新者。

2000年,招商银行用不足国内银行千分之四的从业人员,千分之二的机构网点支撑了国内银行百分之一点六的资产规模和接近百分之六的利润额,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的本土银行。

2001年,招商银行开始了上市冲刺;面对中国加入世贸,中外银行短兵相见的未来格局,一直致力于改革与创新的招商银行,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一招鲜、吃遍天”马蔚华的下一招会是什么呢?他说:到了2001年、我们招行的下一招就是在准备这“一招鲜”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手里还得有几招鲜。几:年前我们就提出“银行再适”,这种银行再造理念也包括一个体制,也包括我们的运作模式,也包括我们的组织体系,也包括我们的许多工具品种,我们的企业文化、思想观念。虽然招行时间很短,体制上也有很多改革,但是很多的模式脱离不了传统的套路,这一点应该是信息革命所带来的危机感,比尔、盖茨在1994年的时候就尖锐地提出,说传统银行如果你不改变现状的话,你们就是一群行将灭绝的恐龙,这句话对所有的银行都是一个震动。他所指的行将行将灭绝的那一部分,就是那些跟不上时代的传统的那种银行的模式,比如说我们现在银行,你坐在屋里等人上客的这种做法肯定将来就不会再有了。现在一般的是求银行贷款,将来很可能你来贷款的不一定是银行理想的客户,而那些好客户你银行就得走上门去,甚至几家银行都去竞争,而且甚至人家可以采取招标的办法。因为银行是服务业,你的客户,你的上帝要求你变还不变,那不被他抛弃吗?银行必须兢兢业业,去老老实实为我们的客户去服务。

海尔集团有一个理念:“国际化就是本土化”。马蔚华说,这句话对招商银行业同样适合。

封面人物: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篇2

这不,全球资本市场风声鹤唳之时,一向新闻不断的招商银行又“逆风”而动,相继抛出两大手笔,引来争议如潮。

一是招商银行2008年9月30日起斥资363亿港元完成对香港第四大本地独立银行永隆银行的股权收购,此收购也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银行控股权并购案。收购协议5月底就谈妥,收购价相当于永隆银行截至2008年6月30日净资产的3.07倍。而受累于金融危机,永隆的资产现已大幅缩水。一些业内分析师认为,历史上的国内工行、建行的并购都是在比较顺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完成的,也是在充分的论证后进行的操作。而招商银行收购永隆则不同于以往,并购成本高企不说,收购又是在动荡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完成,必定在整合中面临重重困难。二级市场对招行收购案也多持抵触态度——此消息年中甫一传出,招行的股价就应声而落,导致美誉度甚高的“基金第一股”瞬间成了基金狂抛股。

另一争议来自随后的10月8日,招商银行纽约分行在美国曼哈顿麦迪逊大街535号正式开业,与声名赫赫的摩根大通比邻而居。这是美国自1991年实施《加强外国银行监管法》以来批准设立的第一家中资银行分行,开创了美国对中资银行市场准入17年的新纪录。据了解,招商银行在当地招聘了一批从业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人员,其中不少人担任了高、中级重要岗位职务。鉴于目前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纽约又是危机的策源地,招行纽约分行此时开业,引起了各方的特别关注和争议自在情理之中。

马蔚华从来就不是一个忌惮非议的人,因为创新总会伴随着风险,怕冒险就什么事也干不成。他有自己的理论支撑——目前国内银行零售业竞争激烈,国际化成为招行的不二战略。永隆收购案虽成本高了些,可有利于招行在短时间内在香港获得一个综合化经营平台,能保证招行零售覆盖香港。“坚信本次并购永隆银行符合招行的战略发展目标。”马蔚华信心满满。去纽约开分行,则一直是马蔚华最想下的一步棋。他对朋友们说,虽然我们在纽约感受到金融业阵阵寒意,但把它视为机会,“危机过后会有新的生机”,他甚至不无得意地说,“华尔街在裁员,招行却在招聘员工;华尔街公司在倒闭,我们却在这里诞生。”

招商银行的出身与其他商业银行有所不同,非政府背景,从一开始就被扔到了市场大潮里,赋予自己勇于创新的基因和魄力,更懂得奔跑的意义,懂得距离的重要性。为了缩小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差距,招商银行始终都在坚守着自主创新的理念。早些时候,马蔚华总是在大家看不清市场方向的时候,靠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率先大胆出击创新,从一卡通功能、网上银行到零售银行,步步领先。招行在全国只有460多个网点,相对4大行上万家网点,劣势巨大,马蔚华率先在招行实现IT系统全国统一软硬件统一管理,实现全国通存通兑,并发展网上银行、电子商务,利用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优势,抵消了地面网点不足劣势。“马老板”知人善任也是出了名的,他利用拥有外资银行背景的高层管理人才为其打工,成功地打造了招行信用卡领先地位。迄今为止,招行在信用卡方面的创意一直领先别家。

生活中的马蔚华几乎算得上是个铁人,他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8点30分到夜里11点,更没有自己的节假日。曾经有个记者想记录“马蔚华的一天”,结果只跟了一半就累得坐飞机回家了。每到一个地方,马蔚华都要做几件“规定”的事情,首先就是拜访大客户,做市场营销,平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顺路解决一下。第二就是员工见面会,因为很多员工很难见到他,中层管理干部讲企业文化很容易变味,马蔚华还是不放心,颇有些事必躬亲。三是请中层干部吃饭,交流管理经验。

上一篇:因为感动所以温暖散文下一篇:痴迷有道痴迷有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