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分类知识点

2024-07-27

中外园林史分类知识点(共2篇)

中外园林史分类知识点 篇1

陵寝园林(2万字)

学习目标:了解陵寝园林的形成因素与基本要素,熟悉并掌握陵寝园林的风格特征与主要地域分布情况,了解中国历代重要陵寝的园林特色。学习内容 4.1 概述

陵寝园林是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中国古代社会,上至皇帝,下至达官贵人,商富大贾,皆非常重视陵寝园林。陵寝园林包括地下寝宫、地上建筑及其周边环境。

陵寝园林是历代帝王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原则建造的,亦即模仿皇宫修建的。在陵寝周围都有大面积陵园,特点是封土为陵,规划整齐划一,选址修陵讲究风水,陵园规模宏大,建筑群集中,院落层次起落明显,布局讲究中轴对称。总体观察是宏伟、壮观、肃穆、庄严。

4.1.1 墓葬制度的渊源替嬗 一、三代时期中原地区以树为坟茔的标志

远古时期人们对死者的尸体弃之不管,鬼魂迷信产生后,产生保护尸体讨好鬼魂的想法和措施,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有意识地将尸体埋入土中,新石器时代,用陶瓷、盆钵装婴儿尸体,原始社会末期,盛行单人葬和夫妻合葬,有了木制的棺和椁。直到西周末年,中原地区还没有明显的坟丘。为了区别墓主,规定不同等级的墓主的墓圹上栽植不同品种和数量的树木。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由于地势低下,在尚无有效防潮的条件下,采取了平地掩尸、堆筑坟丘的办法,还在墓葬顶上或边侧造“寝”。

二、春秋战国坟丘流行中原

1、春秋中晚期,江南筑坟制度传人中原,中原地区出现了坟丘式墓葬,而坟、墓字义也有了区别:埋人的茔地叫墓,墓上的封土叫坟,人们在寝上定期墓祭,寝逐渐扩大形制,成为专供墓祭的祠堂。墓地植树种草的传统也被继承和传扬下来。

2、战国初叶以前,墓葬的等级区别主要体现在地下墓室中棺椁的数量和随葬品的多寡。以后,随着坟丘式墓葬流行,除地下讲究等级外,统治者开始对地上坟丘外观规定等级。从战国中叶开始,君王的坟墓专称“陵”,在坟丘的高低、坟墓形制、附属设施的繁简方面,对社会各阶层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三、秦汉以后墓葬制度日臻完善

1、坟丘

秦汉以前坟丘以方锥形为贵,直到唐代,仍规定皇族可使用方锥形坟丘,并以台阶的数目来区分等级。一般达官贵族的坟丘是圆锥形的,以宽、高尺寸区别等级。明太祖筑孝陵,改方锥形陵台为圆形,从此,王公贵族及庶民百姓的坟丘都是圆锥形,仅高低大小小同

2、墓穴和葬具

自商以来,墓穴的主要形制是竖穴土坑。葬具从棺椁发展到黄肠题凑。到西汉后期,王公贵族的墓穴普遍转变为砖室,墓道也由竖井式转为斜坡式或阶梯式。南北朝时,墓葬中出现石刻的墓志铭。隋唐时规定,砖室墓仅王室和各级官吏可以使用。明代规定,品官的棺木用油杉、朱漆,停用土杉;庶人棺以油杉、柏或杉松,只能用黑漆和金漆,不得用朱红。

3、祭祀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除了供墓祭用的建筑设施,西汉时墓前开始树立华表,东汉进一步增加了墓碑,魏晋南北朝时期坟丘周围增加了“辟邪”,即石人、石兽等。

4、墓园栽植花木蔚然成风

上至帝王陵寝,下至庶民坟丘,或松柏常青,或杨柳悲风。

4.1.2 帝王陵寝制度及其演变

一、帝王陵寝制度

赵肃候“起寿陵”,是最早的君王墓称“陵”,秦惠文王规定“民不得称陵”。从此,陵成为帝王墓葬的专用词.秦始皇为自己修寿陵,并将宗庙的“寝”移到陵墓边侧。宗庙也造到了陵园附近,将陵与寝、陵园与宗庙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帝王陵寝制度。

二、帝王陵寝的结构及演变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反映出来;

1、陵墓封土形。主要经历了三个变化过程。

2、秦汉时期,封土为陵,以方土为主,即在地宫之上用土层层夯筑,使之成为方锥体;

3、魏晋隋唐时,流行因山为体,以山为陵的筑墓方式。

4、唐太宗修昭陵,采纳了“因山为陵,不复起坟”的方案。明清时期,复“积土起坟”,但陵墓则由方形变为圆形,称为“宝顶”,周以砖壁,上砌女墙,称为宝城。宝城的形式,明多圆形,清多长圆形。

5、帝陵的地面建筑。自秦汉时将寝造到陵侧,陵园的地面建筑逐步发展成以寝为主体的大规模建筑群,包括祭祀建筑物、神道和石刻像。西汉时,“寝”有正寝与便殿之分,正寝为墓主灵魂日常生活起居之所,便殿供墓主灵魂游乐。东汉时,在寝殿、便殿的同一地方,建造专供墓主起居,饮食的寝宫。汉明帝开始举行上陵礼,确立了以朝拜和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陵寝制度,寝的功能也转为供朝拜和祭祀。唐代将寝殿、寝宫分开建造,寝殿称献殿,建在陵侧,寝宫称下宫,建在山下,分别适应上陵朝拜祭祀和供墓主灵魂饮食起居的需要。宋代称献殿为上宫,与下宫相对。明代取消下宫建筑,改上宫为享殿,在享殿两旁分建棱思殿。清承明制,惟改棱思殿为隆思殿而已。

6、帝陵除有祭祀建筑群外,陵园内的神道及石刻群,包括华表、石柱、石碑、石像生等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7、古碑

古碑的构造,以墓碑为代表,墓碑初为引棺入墓穴的木柱,随埋土中,后为石碑,竖于墓道口,碑上多书刻文字,记死者事迹功勋,或标明死者身份、姓名,立碑人身份、姓名等.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组成。上端称碑首,碑首方形的称碑,圆形的称碣,尖形的称笏头碣,碑额上用篆书或隶书刻写碑题;碑身通常为长方形,高六尺左右,正面刻碑文,背面刻一些辅助性文字;碑座有方形和龟蚨等形制。

华表

华表亦称桓表或表,一种圆柱形的标识性建筑物,常立于宫殿、宗庙、城垣、陵墓前,柱身常刻有花纹,柱顶有方石和立兽.与墓道对立的华表又称神道碑。墓碑是家墓的标志,带有一定的纪念性,神道碑则主要标识墓道。汉以前墓道上的华表为木制,东汉时多改用石柱,其形制以方石为基座,上竖圆形石柱,雕以花纹;柱顶有方石,往往题刻墓主官职及神道字样;柱顶之上还饰有比柱围稍大的石盖和立兽。唐宋墓前华表多用棱形石柱;明清时代,华表主要用于宫殿,帝陵等重要建筑的,其基本形制依如汉唐。

石像生

陵墓前安设的用玉、石等雕刻而成的人或动物的形象,主要用来显示墓主的身份等级地位,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它起源于代替人牲殉葬的人俑、畜俑。

春秋时代,以人俑、畜俑陪葬。秦汉时期以陶俑形式布列于地下。除了雕造佛像外,还雕刻了形态各异的人、兽石像生,这些人、兽石像作为帝王陵寝的护卫偶像逐渐取代了埋入地下的人俑、畜俑,以威武的姿态立于陵墓的神道上。东汉中叶在河南、四川等地的墓阙旁出现石兽,名叫“辟邪”,有守墓之意。南北朝时,石像生已成为帝王陵寝的必备建筑;唐代陵前神道上的大型石刻仪仗队已经形成;明清时期,帝陵神道两旁的石像,发展到顶点。

这些石像生分为石头雕刻的文武官员和珍贵兽类组成的仪仗队。兽像有天马、驼鸟、狮、骆驼、麒麟、獬豸等。

4.1.3 帝陵的命名与选址

一、帝陵的命名

1、我国古代帝陵的取名,大约有三种情况:一是后人所起。如黄帝陵,秦公一号大墓,秦始皇陵等;二是时人根据陵墓的所在地而命名。如西汉长陵、安陵,因位于长安而得名,三是当时朝廷的礼部大臣根据皇帝的尊号、谥号,选一些与之相应的吉利、祥顺、平和、美好的字眼作陵名。如唐太宗昭陵中的“昭”字,就是一个褒义词,也和唐太宗的尊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相吻合。

2、帝陵的命名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如果属事先命名的.后辈不得擅自改动。如若原本没有定名后世不但可以命名,而且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再次命名,如黄帝陵也称桥陵。

二、帝陵的选址

1、看风水作为迷信活动,约产生于战国时期燕、齐一带方士中。风水先生认为人们在选择宅基或坟地时,要注意该地的风向山水,适合者得福,不全者遭殃。这种建立在封建迷信基础上的相地术,为了选择有利地形,风水家必须对山、水本身进行观察、研究,并对草木盛衰与地理阴阳相关性有所发现。其论述并不都是无稽之谈。在帝陵选址的实践方面,注意选择那些依山傍水,北风向阳草木丰茂,云蒸霞蔚之地,为陵寝园林的建筑奠定了优美的天然山水背景。

2、李治、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因梁山主峰为陵,左右两峰在前,三峰耸立,主峰始尊,客峰供伏,主峰立宫,侧峰立阙,俯瞰关中平原,远眺太白终南,把传统风水相地理论运用发挥到极致。

3、帝陵除个别的陵寝外,选址时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一般来说,首都定在那里,就在其北面寻找风水宝地修建陵寝园林。开国皇帝陵墓往往居中,然后按昭穆之制安排以后各代帝陵位置。各个陵寝保持一定距离,或直线排列,或曲线排列或圆弧排列,周围分布着若干皇亲国戚或文武臣僚的陪葬墓。

4.1.4 陵寝园林的风格特征

一、陵寝园林尤其是皇家陵寝园林具备了中国山水园林的条件,它以秀美山水为北景,传统风水理论为指导,拥有独特华贵的园林建筑,高耸的墓冢,深邃壮丽的地下宫殿,笔直、宽广而纵深的陵园中轴线,蓊郁的森林树木,周围栖息天然的或人工繁育的各类鸟兽,构成了宛若人间宫苑的独具一格的园林,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二、中国陵寝园林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战国中期开始,陵成为帝王墓葬的专用名。历代统治者对不同等级的墓葬都有严格礼仪制度,包括陵寝地下和地面建筑及其附属设施、陪葬品,陵园内的花木鸟兽品种及其多少。

三、帝陵采用风水理论选址,多在京城附近的北面,分布集中,呈单行排列或圆弧状排列。

四、陵寝园林分为地上陵园与地下寝宫两大部分:地上陵园包括墓冢,陵寝建筑,陵园辅助设施,陵园动、植物;地下寝官包括地下建筑设施,棺椁及其陪葬物品。

五、石刻艺术:石刻艺术是陵寝园林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为中国园林体系中其他园林类型所不及。尤其是石像生以其精美的造型,惟妙惟肖的神态和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把中国园林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唐代的大型石刻仪仗队已经形成,明清时期的石像生发展完备,一应惧全。随着时移境迁,陵寝园林的祭祀、拜祖、超度等功能逐渐淡化乃至消失。4.2 关中陵寝园林

关中自古帝王州。从炎黄到汉唐诸帝,陵寝园林遍布陕西关中,尤以汉唐陵寝园林最具代表性。汉十一陵、唐十八陵大部分都集中分布在咸阳北坂上。咸阳原上的汉唐帝陵,加上具有特殊身份地位的陵县,使整个咸阳原壮丽辉煌,繁华似锦。每逢祭日,游人如织。汉唐时期的咸阳原,由于帝王的陵园所在,其自然人文景现绝不亚于古部长安。

4.2.1 黄帝陵

一、概述

黄帝陵简称黄陵,或称桥陵,是中华民族先祖黄帝的陵墓。在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之巅。桥山之巅,翠柏成林,郁郁参天,沮水环绕,群山环抱,气势雄伟壮丽。黄帝陵就处在这满山的柏林包围之中。到达山顶,首先看见路旁立一石碑,上刻“文武百宫到此下马”。据说,这叫下马石。古代凡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有“黄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陵前数十米处有一座高台。台旁石碑书“汉武仙台”。相传,汉武帝征朔方还,在这里祭黄帝,筑台祈仙。台顶高达林表,在上面可远眺四周山水。

二、黄帝陵的由来

黄帝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伟大的部族首领,是开创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黄帝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改姓姬;曾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取名轩辕;祖籍有熊氏,乃号有熊;又因祟尚土德,而土又呈黄色,放称黄帝。《史记》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自黄帝至今,约4600年。相传,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的有十四子,共十二姓。后来的唐、虞、夏、商、周、秦都是这十二姓的后代。

被誉为“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自从秦代设置陵园以来,历代帝王、臣僚、庶民百姓,文人墨客等每年去黄陵上祭游观,捐资修陵,使黄帝陵成为中外游观的胜区。当地有一首民话说:“汉代立庙唐代建,到了宋朝把庙迁。不论谁来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

汉武挂甲柏

黄帝脚印

轩辕殿外的鼎

龙驭阁

汉武仙台

下马石

黄帝陵碑

4.2.2 始皇陵

一、概述

秦始皇陵在临潼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园规模宏大,分内外两城,均为南北向的长方形。内城周长3840米,面积792675平方米,外城周长为6210米,面积2035100平方米。南依骊山,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等建筑群在北。1974年以来,在外城以东1500米,相继发现了3个闻名世界的兵马桶坑。根据实际铲探证明,秦始皇陵园及其从葬区的面积为56.26平方千米。陵园内,坟冢拔地而起,高大雄伟,宛若一座独秀峰,成为陵园中一个奇持的景观。秦始皇墓丘封土呈四方锥形(亦称复斗形),顶部略平,从下到上呈波浪式起伏,现存周长1 410米,高43米。当年陵的周长为2167米左右,高120米左右。

秦始皇陵冢雄伟高大,陵下地宫更是壮丽辉煌。秦始皇为了使身后的享乐如同生前.在骊山大造地官。从文献资料可知,秦始皇为自己修造的墓室.实际上是以咸阳的宫殿为样板,即在地下再造一座都城咸阳,让他身后享之不尽。因此,在庞大的地宫中,上有日月星辰,下有江河湖海,宫观连属,巍峨壮观。百官位次有序,灯火辉煌,明若白昼。自知奢侈过度,惟恐行窃,亦与咸阳宫中一样,防卫森严,除有自动射击的弓弩把守陵门外,还有千军万马守卫陵园。秦始皇陵至今尚未打开,这座金碧辉煌.豪华壮观的地下宫殿有朝一日与世人见面,恐怕比秦始皇兵马俑还有魅力。兵马桶坑是秦始皇陵地下建筑的一部分,分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3处,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坑内有数万件兵桶、马桶、战车、兵器,呈现出一排排有序东进的军事方阵。秦兵马桶高与人等,军容严整,布阵多变,既有为保证主力部队向前攻击,又要预防敌人,从两侧或后面突然袭击的最佳布阵形式,又有车、骑、步混合编制的曲形阵,还有一支浩浩荡荡、军容威严,所向无敌的地宫御林军。陶俑平均身高1.78米,单个造型逐个捏制而成,其面容、发式、服式及神态,各具特色,将士有别,军种有异。陶质战马,体形高大,筋骨坚实.持令冲杀,显示了秦代河曲战马品种的优良和在战争中的威力。秦俑的造型有深厚维大、明快洁净的风格与写实手法相结合的特点。

秦始皇陵园遗迹平面示意图

4.2.3 西汉陵寝园林

一、概述

西汉共有11位皇帝,以汉高祖刘邦长陵和汉武帝茂陵最大,除汉文帝霸陵因山为陵外,其余皆为方上形式。汉武帝茂陵的陪葬墓霍去病墓上的石雕“马踏匈奴”,为现存陵前石雕像最早的实物,举世闻名。每一座陵园就是一座宫殿建筑群,园内修建寝殿、便殿,园外修有庙宇。

二、长陵

1、简介

汉高祖长陵,是汉高祖刘邦的陵墓,位于今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怡魏村。长陵“东西广百二十步,高十三丈,在渭水北,去长安三十五里”。现在测底部东西长153米,南北宽135米,顶部东西55米,南北35米,高32.8米,与史籍记载相近。长陵亦称“长山”或“长陵山”。取名“长陵”或因与所在地古称“长平”或“长平阪”有关。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开始营建长陵。陵园是仿照西汉都城长安建造的,只是规模略小而已。陵园内还建有豪华的寝殿、便殿。寝殿是陵园中的正殿,殿内陈设汉高祖的“衣冠几仗象生之具”,完全像皇帝生前时一样侍奉。

2、建筑风格

汉高祖刘邦的陵冢在陵园的偏西处,形状像覆斗,是夯土迭筑而成的。立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汉高祖长陵”石碑一通,陵冢下面是刘邦的安寝的地宫。陵园中还有吕后合葬陵,在长陵东面二百多米的地方。由于汉代的制度造成帝后不同陵,所以吕后单独起陵于长陵之东。吕后陵是覆斗形。

陵园的北面是长陵邑的所在地,在咸阳市的韩家湾。陵邑略呈长方形,城墙由夯土筑成,南北长,东西宽。陵邑的南墙部分与陵园边墙重合,东面没有城墙建筑。刘邦生前就迁徙大姓和贵戚之家在陵邑中,让其侍奉陵园,陵邑户口多达五万多。在长陵陵邑范围内曾经发现树木双兽纹半瓦当和大量瓦片堆积、水管道、生产工具等。从文献记载来看这些残留的废墟、出土文物,可以窥见当年陵邑朱檐彩栋、深宫广院、车马人熙的繁华景象。

长陵风光

陵墓陪葬“方上”显祖

汉高祖陪葬兵马俑

三、茂陵 1简介

汉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咸阳原共葬有西汉11个皇帝中的9个,陵墓自西向东依次排列,长近百里,气势宏伟。

相传武帝的金镂玉衣、玉箱、玉杖等一并埋在墓中。当时在陵园内还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负责浇树、洒扫等差事。而且在茂陵东南营建了茂陵县城,许多文武大臣、名门豪富迁居于此,人口达277000多人。

2、茂陵建筑风格

茂陵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原上,南位乡的东南部,西距兴平县12公里,东距咸阳市15公里。其北面远依九骏山,南面遥屏终南山。东西为横亘百里的“五陵原”。此地原属汉时槐里县之茂乡,故称“茂陵”。它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据《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丈,惟茂陵高14丈,方140丈。”上述与今测量数字基本相符。总占地面积计为56878.25平方米,封土体积848592.92立方米。陵园四周呈方形,平顶,上小下大,形如覆斗,显得庄严稳重。

公元前139年,茂陵开始营建,至公元前87年竣工,历时53年。《晋书·索绋传》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山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也就是说,汉武帝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建陵时曾从各地征调建筑工匠、艺术大师3000余人,工程规模之浩大,令人瞠目结舌。

汉武帝茂陵

汉武帝墓碑

茂陵

茂陵博物馆

茂陵石雕群

4.2.4 唐代陵寝园林

一、概述

唐代从高祖李渊到哀帝李祝包括武则天共21位皇帝,历经290年,除昭宗和哀宗分别葬于河南渑池和山东菏泽外,其余19位皇帝埋葬于关中渭北高原。因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一处.共有18座陵墓,史称“唐十八陵”。唐十八陵坐落在关中平原的北部,沿着北山脚下.东起蒲城,向西经过富平、三原、径阳、礼泉,到乾县,东西连绵150余千米,形成以长安为圆心,呈扇形铺展于渭河以北。唐十八陵中,有9座散布于咸阳原上,与汉陵南北相望形成咸阳原上壮丽的寝庙园林景观。

二、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是唐代“依山为陵”的典范,其本意是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昭陵保存了大量的唐代书法、雕刻、绘画作品,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昭陵墓志碑文,堪称初唐书法艺术的典范,或隶或篆,或行或草,多出书法名家之手。欧阳询、褚遂良、李治、王知敬、殷仲容、赵模、高正臣、畅整、王行满、李玄植的书法,都以其独特的风格,争奇斗艳,成为中国书法艺苑中光彩耀人的奇葩。

李世民的昭陵“依山为陵”,仍建规模宏大的陵园,陵园周围有城垣,南为朱雀门,门内即献殿,北为玄武门,门内有祭坛。东边为青龙门,西边为白虎门。园内遍植松柏,称为“拍城”。唐诸陵园的形制大体如昭陵。昭陵陪葬墓多达225座,陵园的范围极为宽广,周长约仍千米,面积达2万公顷,差不多占礼泉县五分之一,是国内独一无二面积最大的帝王陵园。陵园内布满了各种设施和错落有致的园林建筑,石刻艺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昭陵六骏”以它们独特的造型和艺术风格而成为稀世珍品。“六骏‟,6于玄武门内侧祭坛东西底门前,是唐太宗当年拼杀疆场曾经乘坐的六匹骏马的雕刻造像,以象征太宗李世民开国创业之功。“六骏”分别为什伐赤、青骓、特勒骤、飒露紫、白蹄乌、举毛蜗。造型健美、洒脱英俊,威风凛凛,由阎立本画像,宫中匠师精雕细刻而成,被鲁迅先生誉为“前无古人”之作品。其中,飒露紫和举毛蜗。于1914年被盗运美国费城,现存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三、乾陵

乾陵建于684年,经23年基本完工。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两峰取名叫“乳峰”。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南朱雀门,北玄武门,东青龙门,西白虎门。从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走完台阶即是一条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东为无字碑.还有17座陪葬墓。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唐高宗陵墓碑

司马道

乳峰

4.3 北京陵寝园林

北京是六朝古都之一,曾是辽、金、元、明、清的都城,先后有四十多个皇帝在此建陵加之数以百计的陪葬园林,如同颗颗珍珠镶嵌在幽燕大地。

4.3.1 金陵寝园林

一、简介

金陵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车厂村至龙门口一带的云峰山下,距市区48公里。云峰山又称九龙山,因其有九条山脊如九龙奔腾而得名。共葬金代“始祖”至章宗17个皇帝、后妃及诸王,是北京地区第一个皇陵,比明十三陵早约200年。

对于金陵,史书记载不多。金海陵王完颜亮从贞元三年(1155)三月开始至十月,在云峰寺旧址建3个墓穴,安葬了他以前的3个皇帝。第二年又将金朝建国之前的10个祖先之灵迁来此地安葬,各立称号。至章宗末年,金陵各地下宫殿和地上建筑均已建成。金陵区分帝陵、妃陵及诸王兆域三部分。大定年间陵界为78公里,大安年间为64公里。陵域设有围墙,每隔一定距离建有土堡。金以后,陵墓无人守护,地上部分逐渐残毁。明天启年间,因后金政权崛起,明皇惑于术士之说,认为后金兴起与金陵“气脉相关”,遂拆毁了金陵地上建筑。清初对有的陵墓进行了修复,还特设守陵户,春秋至祭。乾隆时又进行修复,但后来遭到严重损坏,金陵地上部分几乎无迹。从1986年开始,北京市文物部门对金陵进行踏勘,测定出金陵在大房山支脉云峰山的具体位置,找到金睿宗的景陵。

金陵有山有水,地域辽阔,风水甚佳,又是中国少数民族主政的一代帝王陵寝,距北京45公里。无论从文物考古和旅游观瞻的角度,进行“科学保护和理利用”都是非 常有意义的。

二、金陵寝园林遗址风光

4.3.2 明十三陵

一、概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区。东西北三面环山,两侧有龙山、虎山峙立,共修帝陵13座。总神道长约7千米。沿神道建有石牌坊、下马碑、大宫门、神功圣德碑、神道柱、石像生、龙凤门等。诸陵规模以长陵为最大,思陵为最小,长陵、永陵、定陵最为著名。各陵建筑布局大同小异,从前面的白石桥起,依次建置有陵门、碑亭、棱思门、棱思殿、棂星门、石五供,明楼、宝城等。明楼内立石碑,上到皇帝庙号溢号。明楼后为宝城,下建地宫。陵各有园,种植瓜果,放养糜鹿数以干计,以供祭祀。长陵保存最完整,基本上保存五百多年前的原貌。定陵已经挖掘,建成了博物馆。

二、石牌坊

在陵区正南,是陵区的起点,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它的形制为五门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石筑成,通宽28.86米,高14米。六根石柱是整块石料,坊下夹柱石上,四面均有精美的浮雕,至今保存完好,是我国个可多得的古代石刻艺术杰作。

石牌坊

三、大宫门

又名大红门,坐落于石牌坊正北1千米的高台上,为陵区正门。门三洞,砖石结构,丹壁黄瓦。当初两侧有围墙向北环绕,周长40千米。内有军士数干人,日夜寻护陵寝。两侧各有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正是昔日陵寝森严的标志。

大宫门

四、碑楼

位于大宫门以内不远的神道中央处。四隅各竖一雕有团龙云华表。楼内立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龙首龟跃,高10米。碑文系洪熙元年仁宗朱高炽所撰,共三干五百余宁。其碑则立于宣德十年,碑阴刻于清乾隆五十年,详细记述长、永、定、思陵的残破状况,是研究十三陵建筑的宝贵史料。碑的东侧刻乾隆五十二年修复明十三陵所花费白银二十八万六干余两等事项。碑的西侧刻嘉庆九年清仁宗论述明王朝灭亡的原因,也都是很有价值的史料。

五、石像生

坐落于明十三陵碑楼至龙风门的神道两侧。石兽24座,其中有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武臣、文臣、勋臣,在800米的范围内,共有18对,均是面面相放,雄壮生动,在艺术造型上,也非他处石像生所能相比。

六、核星门

称龙风门,地处石像生以北神道上,为一座汉白玉石牌坊。三门并列,间以红色短墙,六根门柱形似华表,但柱身无花纹。在三门额枋中央,雕有石制火珠,故又称之为火焰牌坊。因皇帝死称之摈天,所以称此门为天门。

七、长

十三陵的首陵名长陵,坐落在陵区北部天寿山中蜂之下。为明代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的陵墓,内葬朱棣和徐皇后。为十三陵主陵,是十三陵中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长陵建筑布局前方后圆,面积10万平方米,绕以围墙,分为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从龙风门到棱思门。院内原有神厨、神库各五间和一座无字碑亭。由棱思门至内红门为第二进院落,棱恩殿为院中主体建筑,殿内有32根金丝楠木明柱。最大的高14.3米,直径1米多。梁、柱、檩椽、斗拱等均为楠木;出内红门至明楼为第三进院落,由南而北,依次设有牌楼门、石五供、宝城、明楼等。部分建筑物现已无存。

4.3.3 清代陵寝园林

一、概述

清王朝自顺治元年入关北京,到宣统三年清帝逊位,先后统治中国达268年之久.在北京执政的共有10位皇帝.除末帝溥仪未建皇陵之外,其余9位皇帝殡天后,分别安葬在河北遵化县和易县.遵化县陵区称东陵;易县陵区称西陵。陵区的管理由皇帝任命马兰镇总兵和守陵官兵分别统管,并委派镇国公、辅国公设府专门守陵。下面还设有内务府、礼部、工部、八旗、绿营等有关机构,专门负责经常性的祭祀、工程施工、护陵、守界。三百多年间,不仅陵区一草一木不能砍伐,就是周边各县也禁止伐木和打猎。

清东陵坐落于河北省遵化县境内昌瑞山下,是清王朝入关统一全国后在北京附近所修建的两个帝后的陵墓区之一。清东陵陵墓区,南北长约125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总面积约2500平方千米。分前圈、后龙两部分。

以昌瑞山为界,南为前圈,北为后龙.方圆辟有二十丈宽的火道,并竖有标志着禁界的青、白、红栏。内有五座帝陵、陪葬着皇后及妃、嫔、福晋、格格等150多人。其中,帝陵有顺治皇帝孝陵、康熙皇帝景陵、乾隆皇帝裕陵、咸丰皇帝定陵、同治皇帝惠陵;还有孝庆、孝惠、孝贞、孝饮四座皇后陵;妃嫔陵园五座,为景妃、景双妃、裕妃、定妃、惠妃园寝;另外还有马兰裕东部有公主寝一座。

二、孝

孝陵是清东陵的主陵,坐落于昌瑞山主峰脚下。其余陵寝,除昭西陵、惠陵、惠妃园寝、公主陵自成体系外,皆以孝陵为中心,依次排列两侧。昌瑞山主峰中间突起,两侧层层低下。东面丘陵蜿蜒起伏,西面黄花山峰峦叠嶂。正面天台、燕墩两山对峙,形成一个天然的花园口。中间是近五十平方千米的开阔原野。

孝陵是清世祖顺治的陵寝,它是清朝入关后东陵最早的建筑,也是东陵的主体建筑,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完整。从正南面的龙门口入陵区,直到陵墓的室顶为止,12米宽,长达5千米的神路全部用砖石铺就。入口处有六柱五间十一楼的石牌坊,文饰雕刻精细。往北过东陵的总门户即大红门,高达三十米左右的重檐九脊的神功圣德碑楼,楼外广场四角各有华表一座,过影壁是十八对石像生。再向北过龙凤门,有神路碑亭、石孔桥、朝房、值房、神厨等。进隆恩门,有隆恩殿及东西配殿、三座门、二石柱、五石供、明楼、宝城和宝顶,地宫一应俱全。由一条十多华里长的砖石铺面的神道贯穿,形成了一条陵区的中轴线,脉络清晰,主次分明。各建筑物的梁枋斗拱有彩绘拱饰,屋顶及墙头有黄色琉璃瓦覆盖。

三、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易县西15千米的永宁山下,与狼牙山隔易水相望。清西陵建筑保存完整,共有房舍千余间,石质建筑和石质雕刻百余间,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占地100玉方千米,围墙长达20千米。雍正帝及帝后的泰陵和泰东陵位居陵区中部,西侧为嘉庆帝后的昌陵,

中外园林史分类知识点 篇2

《中外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也是核心课程。以《中外园林史》为例进行网络课程设计,其主要的教学内容依据当前传统《中外园林史》课程教材为基础进行制定。《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特点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有着《中外园林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传统课程教学特点。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网络课程教学特点。教学目标方面通过《中外园林史》的教学让学习者系统性地掌握其理论知识内容,了解园林的历史与文化;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以史学知识为主体;教学方法则以知识讲授为主。

二、《中外园林史》当前网络课程设计中的不足

在分析当前主要的一些《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块功能设计之后,发现当前《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从知识管理视角下审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匮乏

当前很多《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中的资源库仅为教材教学内容和一些相关的练习内容,没有建立起系统化、标准化的资源库,相应的,我国在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方面也缺乏统一标准。从调查情况来看,在《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教学中,资源匮乏问题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基于知识管理理论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不利于学习者挖掘隐性知识,导致其无法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 教学方法单一

作为当前《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教学方法都为视频教学、PPT课件、文字教材内容呈现等方式,缺乏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同时,在教学模式上仍旧偏重于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学者的作用。

3. 缺乏较好的交互功能

虽然很多《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也提供了交互功能平台,但是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一些交互平台中并没有实质性内容,或者仅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论坛平台,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另外,在交互功能实现方面,绝大多数依赖于其自身网站的功能,对于当前较为流行的博客、微博、MSN、QQ、微信等网络信息平台缺乏较好的利用。

三、《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1. 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也能较好地提高学习者的知识利用效率和学习效果。网络教育中的个人知识管理应该注重对知识的统筹和记录,因为网络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学习者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导致其获得的知识不像传统的学校教育那么系统,需要通过个人来统筹知识。利用日志、文档等形式来记录知识,学习者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促进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从而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

其中在资料管理、个人知识库管理和网摘管理方面,主要针对的内容是关于《中外园林史》的教材知识、网络拓展知识、个人知识基础等等,通过系统化的知识管理策略,提高知识利用效率。而时间管理主要强调的是学习者在《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学习中的学习效率,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问题管理和通讯录管理是交互平台中的一部分,其能够实现知识共享功能,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会进行知识创新。

2. 优化《中外园林史》教学方案

对《中外园林史》教学方案进行优化,主要是在知识管理体系中进行的,基于《中外园林史》的教学特点,系统性改良教学方案,优化要点部分如下:

(1)优化教学内容。在优化教学内容方面,应当充分体现出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原则,例如在资源库的构建上,尽可能丰富教学资源库,在《中外园林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例如加入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案例。评价在资源查询方式上进行优化,利用现有的搜索引擎,将之结合到教学系统中,这对于提高资源库的知识信息量有着重要作用。

(2)优化教学方法。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能够在《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知识管理应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优化教学方法主要是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也可以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原则便是适用于知识管理理论的思想。例如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情景设计,情景教学法也能突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符合知识管理的基本要求。

(3)优化教学评价。优化教学评价也就是应当改变传统的网络课程教学评价模式,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教学评价方法进行优化,选择一些更加能够体现知识管理思想的评价方法,核心考察与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3. 充分利用知识管理功能

对于知识管理在《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来说,充分利用知识管理优势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其网络课程设计没有体现出知识管理的优势功能,也就丧失了知识管理的应用意义。其知识管理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分析与组织。在知识分享和组织中,学生应当具有较好的知识分析和组织意识,例如在每次课程学习完成后,将所学的各种知识进行整合以及综合分析,从现有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和知识内容中分析出自己所要的知识。由于网络教学的学生基础相差较大,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所需要的,这就需要对部分知识进行剔除,相应的,也需要对部分所需的知识进行重点归纳总结。将学习目标进行细分,利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知识管理功能,构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放在这里对分散的知识内容定期进行再次整合以及加工。

(2)知识的呈现与共享。知识共享的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知识呈现,知识呈现对于知识提供者本人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只有在知识共享过程中,获取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内容,从而才能起到真正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作用。而且在知识共享中,应当注重隐性知识的获取和转化,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心得,结合自己的情况,来获取隐性知识。知识的共享过程事实上也是交互过程,这就需要对交互平台进行更加有效的融合。

4. 完善知识反馈系统

在完善知识反馈系统方面,首先应当明确知识反馈系统的作用,在《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教学中,知识反馈系统的作用主要在于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课程教学难点和学生易错点、评价课程教学有效性等。利用电子学档,学生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可以是网络课程的学习心得、学习计划、其他有意义的学习感想以及小组成员交流记录等,它反映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当前《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教学系统中的反馈系统主要是基于一种延时性的模块功能,例如其问题解答系统,学习者在提出问题后并不能立即获得解答,而是在一段时间后教师才能解答其问题。因而应当改变这种模式,建立起基于网络平台的实时反馈系统,例如通过远程视频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模拟,其并不是录制教学视频,而是以视频会话的形式开展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教学者与学习者建立起实时信息反馈机制。

文章以《中外园林史》课程为例,进行了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中外园林史》网络课程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要素,分析了设计过程,并且针对《中外园林史》课程本身的特点和网络教育形式特点提出了相关的优化策略。本次研究主要是基于整体网络课程设计框架和模块研究,在具体设计功能实现方面还存在问题,希望后续研究能够弥补这一不足。

摘要:由于网络教育的便捷性和广泛性,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网络教育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但是从网络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其存在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有效性并不高的问题。在网络教育中应用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能够改变当前的网络教育模式,特别是在网络课程设计方面,依据知识管理的思想进行设计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对于促进我国网络教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以《中外园林史》为例,进行了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示范课程建设策略分析。

关键词:知识管理,示范,网络课程,《中外园林史》

参考文献

[1]廖刚.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J].化工高等教育,2008(02).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纠风工作总结下一篇:街道办事处水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