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心得体会

2024-06-21

群众工作心得体会(共10篇)

群众工作心得体会 篇1

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只有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解决群众所需,才能代表群众利益,赢得群众赞许。在新形势下,要做好群众工作,各级干部就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

贴近群众。干部能否贴近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先决条件。要贴近群众,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洁身自好,加强修养,做到两袖清风朝天去,一身正气于民间,真正塑好形象,立起威望,取得信赖。自身正,有威望,群众信得过,干群关系就自然接近,说话才能掷地有声,产生众望所归的作用。反之,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和接受,就很难谈得上和群众产生感情。

读懂群众。

读懂读不懂群众事关找准找不准做好群众工作的切入点。读不懂群众,就不了解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就无从谈起,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要戒掉官气,真心实意地与群众交朋友、做知己。浮风躁气、蜻蜓点水、浅偿辄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是与群众交不成朋友的。交朋友就是要交那些急需党和政府帮扶关爱的困难群众。要真正了解民心民意,提高工作的认同点,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心系群众。

领导干部要懂得两个关系:一是鱼水关系,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水,自己是鱼,是群众养育了自己,没有群众就没有自己,忘记了群众,脱离了群众就会一事无成;二是舟水关系。古训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领导干部要时刻明白自己是群众中的一员,是为群众工作和服务的,无任何特殊而言,应时时处处与群众打成一片,产生和谐共振。

团结群众。

在工作方法上要灵活多样,以“管、卡、压”为软着陆,以“活”开群工大门,通过交谈、交心、交朋友,做到知民情、解民意、赢民心;要情理兼顾,做群众工作既要讲大道理,又要会议家长里短的话;要利用典型引路、现身说法、换位思考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做群众工作、疏通思想,融为一体。

凝聚群众。

做群众工作不能光空对空,而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群众、吸引群众。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群众愿不愿意跟你走,主要看你会不会引路、能不能当好引路人。如果不能带领和指引群众致富,没有抓经济、抓发展的本领,群众兜里没有钱,肚子挨着饿,日子不好过,你的招儿再花哨,话儿再好听,感情再充沛,那也打动不了群众,这种感情也不可能是真诚的,甚至是虚伪的。只有你方法多、路子活、眼光好,能指引群众致富,群众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了,幸福了,群众才会认可你这个干部,才会铁了心跟你走,你也才能把群众凝聚到自己的身边,你也才会产生感染力、吸引力,这样的感情也才是最实际、最真诚的感情。

感召群众。

做好群众工作,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真心真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广大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我们必须付之于实际行动,用行动证明我们的工作,证明我们对群众的感情。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立足基层,摸透民情,找准症结,有的放矢,千方百计为民谋利。

总之,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各级干部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日常的工作实际中不断学习和总结,掌握方法,积累经验。

群众工作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新特点

一、把握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表明,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时期, 这“四个多样化”带来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深刻”变化, 即: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样一个大变化、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 新时期群众工作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出现了四个新特点:

(一) 群众工作对象呈现多元化的新特点。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 由于管理体制、经济成分、经营方式的变化和发展, 造就了多元性的新时期群众主体, 既有工人、农民, 也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还有干部、合同工、临时工、离退休职工等社会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和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 社会各阶层的群众主体都相应滋生出一些矛盾和问题, 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 群众工作内容呈现复杂化的新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 社会结构急剧变动, 利益格局不断调整, 各种积压起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如发展的粗放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以及由此引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区域、行业的不协调, 以及贫富差距的拉大;发展的不全面造成了社会事业滞后, 等等。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出现, 如“失地农民”、“失业人员”、“失房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生产生活问题;社会缺乏理性, 以及由此引起思想偏执、心理脆弱的问题, 等等。同时社会矛盾的发展越来越复杂, 矛盾发生的涉及领域越来越广, 并且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矛盾相互交错。

(三) 群众思想观念呈现多变化的新特点。

经济的发展, 物质的丰富, 人们逐步过上富裕殷实的生活, 伴之而来的社会治安的问题、通货膨胀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贫富差距的问题、信仰危机的问题, 这些都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杂音, 这些都将影响人们的幸福指数。一方面, 现代生活进入千家万户, 农民群众存有感谢党、感谢政府的惠民政策的普遍心理;同时, 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家庭承包的分散性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严重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有的地方出现了“土地分到户、不要村干部”, “只想发家, 不管国家”的倾向, 有的农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严重。

(四) 基层干部能力呈现弱化的新特点。

乡镇、村组干部“官小事多、权小责大”,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镇、村权力在缩小, 任务在增大, 权力有限、责任无限, 特别是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等实行一票否决给镇村干部带来巨大压力, 老办法不项用, 新办法不会用, 蛮办法不敢用。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作为执政基础的广大基层干部队伍, 其精神压力问题亟须引起重视。同时, 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有所弱化,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好, 做好群众工作缺乏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开创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一) 实现“四个结合”。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实现“四个结合”:

1. 实现利益调整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实现群众的利益, 是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 更是群众工作的根本归宿。实现群众利益, 也是群众生活的现实需要, 更是人民群众的权利。为此, 在宏观层面, 坚持以政策为导向, 确保改革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在微观方面, 注重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给群众以看得见的利益。坚决摒弃解决问题即施恩于民的错误思想和与民争利的错误行为。当然, 利益调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 要改变“人民的问题靠人民币解决”的片面做法, 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总结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关键是要“用真心”、“动真情”、“讲真理”, 以心暖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切忌满口假话、空话忽悠群众。

2. 实现了坚持发展民主与依法办事相结合。

民主是人民群众的一项基本权利, 而不是谁的恩赐。只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 才能提高群众的思想境界, 解决群众自身的思想问题。一是通过群众工作站改革基层选举制度、推行公开制度、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等, 积极探索群众民主权利实现的多种形式, 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咨询权、质疑权、监督权。二是坚持依法办事。对于政策允许的, 能及时解决, 而不是拖而不决;对于无据、无理的要求, 也能在坚持法律与政策的前提下妥善处理, 而不是态度粗暴、方法简单。

3. 实现坚持组织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实现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 发挥党和政府在群众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利用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舆论宣传优势, 把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 并使其行动具有目标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 发挥群众在群众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树立典型、完善群众自治组织等形式, 用身边的人教育群众, 用身边的事引导群众, 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

4. 实现自我消化与主动服务相结合。

群众工作是党的基础工作, 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因此, 群众工作中有许多矛盾不能等、不能拖, 必须主动积极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帮助群众解决现实问题, 使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和化解, 从而发挥群众与干部双方的积极作用, 预防和减少矛盾和问题的发生。

(二) 创新了“四种载体”。

群众工作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来进行, 在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础上, 大胆创新, 采取多种形式, 寻求新的载体。一是开展群众性的创建活动。近年来, 洞口县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创建活动, “和谐社区”、“小康文明村”、“诚信企业”等活动, 融推动发展与促进和谐于一体, 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收到良好效果。二是“三问于民”下基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 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实践证明, 领导干部深入基层, 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 是非常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三是畅通民情传递的新渠道。畅通渠道, 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群众有事无人管、有情无处说, 往往会使矛盾积累和激化。因此, 在完善信访接待制度, 继续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的同时, 建立民情调查、意见征询、民主对话等制度, 使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能够及时、正规地反映出来。四是搭建网络工作的新平台。把互联网作为创新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优势, 不断巩固扩大党的群众工作的阵地。

(三) 强化“四种能力”。

1. 提高宣传发动、组织群众的能力。

组织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能否有效地组织群众, 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决策的落实和工作的成效。要有效地组织群众, 就要尊重群众, 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组织群众, 党员干部不仅要通过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感化群众, 更要以优秀的品德修养、过硬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公仆形象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 部分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逐渐弱化的情况下, 强调党员干部的形象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领导干部品德高尚、自身素质高、形象好, 群众就信服, 你说话群众就听, 就愿意跟着你干, 反之亦然。

2. 提高畅通渠道、沟通群众的能力。

沟通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桥梁。沟通群众, 首先要建立信任, 然后才能实现真诚交流。党员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 决不是靠权力, 而是要靠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 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党员干部必须具有与群众平等互动、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本领, 多说群众能懂的话、多办群众认可的事, 善于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转化为群众的自觉力量。同时, 要畅通民意渠道, 拓宽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领域, 通过各种有效途径, 保证群众依法有序地反映意愿、表达诉求。

3. 提高了说服感召、教育群众的能力。

教育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证。群众工作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在说服教育的前提下, 从“团结———教育———团结”的愿望出发,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办法,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注重用先进思想、先进文化教育引导群众前进。加强对舆论宣传特别是新兴媒体的正确引导,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完善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 牢牢掌握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的话语权, 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

4. 提高求真务实、服务群众的能力。

处理群众上访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3

[关键词]信访工作;几点体会;思想建设;思想教育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房地产开发、房屋征收、住房质量、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日益显现,群众上访呈多发趋势。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上访工作,维护安定团结的发展环境,是住建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以“三个增强”的措施,妥善地接待和处理群众上访问题,对于有效地控制群众上访问题的发展,缓解上访群众的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收到了积极效果。

1、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增强亲和力

群众集体上访往往带有强烈的情绪和逆反心理,他们认为只有暴发强烈的情绪,才能使所反映的问题得到重视并处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增强亲和力,最大程度地缓解群众情绪,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1.1主动接触,平等待人。面对强烈情绪的上访群众,要主动地接待,要在短的时间里进行接触,表明来访有人接待。要用语言和蔼,平等待人,切忌长时间不理群众,切忌用生硬的语言刺激群众。要用同情心和理解心对待群众的来访,给群众第一印象和感觉是他们找到了说话的地方。1.2拉近距离,真心待人。在正式接谈之初,要有目的地请少数群众聊聊情况,了解他们来访的目的,从稳定整体群众情绪入手,进一步缩小来访群众与接待人员的距离,通过围绕他们服务,贴近和理解他们心情,为正式接谈打下良好基础。1.3循循善诱,以诚相待。无论是初期接触,还是正式接谈,接待人员都要认真地把握来访者的心理,力求充分地从来访群众的角度看待问题,换位思考,要循循善诱地引导群众,以诚相待地对待群众,是群众的心情趋于平静。切忌随意的指责和恶意的批评,杜绝接待中的盲目训斥。1.4服务入微,温暖人心。对来访群众,接待人员一定要有良好的语言和态度,要进行细致入微的接待服务,通过让座、端茶倒水,笑脸相迎,给来访群众温暖,以情感人,缓解群众的强烈情绪。

2、坚持实事求是,努力增强感召力

为了使群众上访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视群众利益无小事,增强对群众的感召力,才能妥善地化解矛盾。

2.1要坚持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接待领导和工作人员要把握有关政策精神,认真地检查和衡量一些地方和单位执行政策、落实政策的情况,对没有认真落实的要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尽快落实到位,敢于较真,敢于为群众说话。

2.2要坚持引导群众依法处理问题。涉法的信访问题,坚持依法处理,是处理问题正确取向。要向来访人说清楚,讲明白,引导其通过法律途径,依法处理问题。要积极地联系司法部门,请司法部门来接待群众,聆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向群众进行必要的解释,并提出积极的建议供司法部门处理问题参考。

2.3要努力地维护群众的利益。处理群众集体上访,就是要从维护群众利益的立场出发,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说话,真心实意地维护群众利益。当一些地方在办事,处理问题,明显地使群众利益受损,那么就要敢于坚持,敢为群众说话,敢于纠正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要求,应该想方设法积极帮助解决,能够部分解决的,作出部分处理。面对弱势群体,来访接待的领导和接待人员一定要正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要求,不能采取简单的应付,或推脱之词来处理上访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是要不厌其烦的帮助处理,使困难群众感到各级党委、政府没有忘记他们,在设法帮助他们度过暂时难关。

3、堅持是非观念,努力增强约束力

在处理群众上访中,要坚持依法开展信访活动,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切实保障信访渠道畅通。这就需要接待工作人员要有鲜明的是非观念,把坚持党性、坚持依法信访和理解、规范群众的信访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群众上访活动的约束力。

3.1接待工作要做到“四个明确”。一是工作任务要明确。接访部门和接访干部就是要潜心把握好来访群众的脉搏和心理,了解和掌握动向状况,坚持维护群众的利益,落实党的政策。二是工作程序要明确。要教育群众按照《信访条例》规定行事,坚持逐级信访,坚持派代表到指定地点反映问题。三是工作责任要明确。各级各部门领导同志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坚持实行领导责任制,切实做到管好自家的人,处理好自家的事,矛盾不上交。四是工作纪律要明确。对群众上访尤其是集体访、越级访,要明确态度,就是不支持、不赞成、处理问题坚持不推诿、不扯皮、不回避、不乱表态。3.2接待工作中要做到“三个有所区别”。一是对人对事要有所区别。对群众采取集体访或越级访这种形式不支持,但对待上访群众,要关心爱护,理解他们的心情和处境。二是原则和手段要有所区别。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或姑息迁就,但在具体处理手段上要灵活多样,妥善处理。三是对集体访中极少数人违规行为和因求决情绪强烈暂时采取过激行为的大多数群众有所区别。对极少数无理取闹,恶意煽动,做出违法违规的行为,且造成一定影响的,我们将移送有关部门予以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依法打击。对待因求决心切而暂时采取过激行为的群众,我们要加强疏导教育,积极开展有效的接谈处理工作,缓解和终止群众的过激行为。

3.3接待工作中要做到“三先”。一是先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把话说完。切忌听了只言片语,就大发议论,避免接待工作的失误。二是确属干部的工作问题,应先检讨干部工作中失误和不足,明确群众监督的积极意义,鼓励加强监督。再指出群众上访中存在的不足。三是对群众提出的种种要求,先顺应群众的感情趋向,理解群众的心情,肯定其反映问题的合理因素。再引导群众认识事物的复杂性,解决问题的难度,及指出所提出要求中的不合理方面。

3.4接待工作中要做到“三稳”。一是稳住大多数。通过热情接待群众来访,教育宣传,耐心说服,稳住大多数群众。二是稳住群众代表。既要尊重他们,又要坚持原则,既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又要防止个别人的煽动,坚持以理引导代表,以政策感召代表,以情稳住代表。三是稳住事态的发展。要随机应变,引导事态向积极方面转化。

结语

信访工作者要提高稳定和超前意识,密切注意与本部门或本单位民生等工作相关的信访动态,为本部门或本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信息;要健全信访工作网络,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分析和通报信访热点动态,依靠有关部门,运用多种方法疏导和化解矛盾,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加强调研,及时掌握形成信访热点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确保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吕晓斌,周宗泽.处理群众集体上访重在“三个增强”.巢湖工作,2004,(1-2).

群众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篇4

铁村乡杨柳村村主任助理邹洋

3月28日至3月30日,感谢组织部和党校为我们村官组织了以“认真做好群众工作”为主题的工作专题培训。结合自己半年多的基层工作经验,相比半年多以前的岗前培训,我有了更多的感触,对群众工作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将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之如鱼水,喻之为血肉,视之为种子与土地。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都是通过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本次培训,老师们围绕“什么叫群众工作”,“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讲解。还为我们大学生“村官”专门开设了信息写作、“三项制度”、“创先争优”和远程教育等工作内容的培训课程,再次为我们武装了头脑,武装了思想,让我们能更好地做好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感情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粘合剂。只有对群众怀着深厚感情,才会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对群众动以真情,群众就会为真情所动,我们就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就能够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首先要尊重和引导群众,把人民群众作为我们服务的对象,同时,还要感召和带动群众,激发群众执行政策的热情,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大学生村官都必须站在群众的前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工作业绩、人格魅力来影响和带动群众。

要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新的形势下,大学生村官为群众服务,要学会用客观和发展的眼光,找准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即使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力争把利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多为困难群体排忧解难,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学会用心贴近群众,真情感动群众,始终把困难群众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把困难群众的呼声当作工作的第一信号。

做好群众工作心得体会 篇5

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日常工作之中,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管好用好每一笔资金。包括:第一积极开拓财源,增加学校收入能力。第二在学校预算内,合理安排每一笔支出。第三确保资金安全。

二、进一步做好财务信息公开的工作。按照国家、省和学校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做好财务信息公开工作,便于群众搞好财务监督,改进财务工作。

三、在学校财力可能范围内,进一步搞好惠民工作。支撑教职工医疗保险等社保工作;进一步探讨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政策;保障学校绩效工资改革的资金需求等。

四、进一步提高服务教职工办理财务事务的能力。完善财务信息部门、个人网上查询功能、财务调研工作等。

五、进一步加大财务政策宣传工作,便于财务工作和群众之间的沟通、理解。

群众工作队心得体会 篇6

二是要处理好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关系。要解决好群众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首先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居民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求什么,我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有亲民之心、爱民之举、富民之策、安民之道。要时刻树立“群众之需无小事”的`思想,把解决群众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其次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思想问题,借助解决实际的同时,达到强化思想教育,这样既能密切干群关系,又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三是要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制度约束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靠思想教育但思想教育也不是万能的,还要有政策和制度的导向,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导向,融入政策、制度、法律的硬性规定之中,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积极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要经常化、制度化,克服随意性、片面性和局限性。还要讲究春风细雨、感情容通的方法,把思想理念、道德情操、感情融化渗透到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中去,使思想政治工作和制度约束相辅相成,刚柔相济,虚实结合。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群众性、广泛性和社会性。

四是要坚持疏导方针,平等待人,以情而疏。所谓疏导,就是针对出现的问题,解开症结疏通引导。疏通和引导,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是辩证法的统一。疏和导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工作方法,运用疏导的方法来解决在新时期人的思想问题和工作矛盾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主要表现在物质利益观念、成才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的增强。遇事善于思考,不轻信,不盲从;愿意得到信任和尊重,不愿意受人冷落和怀疑;愿意接受与人为善、和风细雨的帮助和教育,厌烦那种简单粗暴、家长式的作风,因而思想政治工作单靠行政命令很难奏效,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坚持疏导方针,以诚相见,耐心说服,因势利导,才能将人们多元化、复杂化的思想观念引导到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创新的轨道上来。

坚持疏导方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必须在五字上下功夫:一是要突出一个“理”字。遇事要对群众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二是要讲究一个“诚”字。诚心诚意为群众着想,做到以诚待人。三是要清除一个“偏”字。要消除对某些群众的偏见,做到尊重每一个群众的人格,反对歧视行为。四是坚持一个“公”字。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做到政策、法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防止打击报复,保护亲朋行为。五是要注重一个“情”字。满腔热情地为每一个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到以情服人,以情动人。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最充分最广泛地调动群众中的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五是要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乐于接受的文体活动,吸引居民群众参与,让他们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参与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六是要注重培养典型,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及时发现、培养、宣传典型,用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来带动干部群众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养成高尚的道德追求,弘扬社会正气,倡导主流精神,努力形成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崇高精神催人奋进和社会氛围,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群众工作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习近平,群众工作,经验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基层群众工作经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必要性

1. 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一项根本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积累了许多做好群众工作的经验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做好一切工作的必胜法宝, 同时也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性标准。在革命战争年代, 党依靠群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和平年代, 党依靠群众进行了改革开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 我们党依然将依靠群众取得全面的胜利。能否做好群众工作是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会不会做群众工作则是考评干部合不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从乡村到直辖市, 从贫困山区到经济特区都工作过, 积累了许多做基层群众工作的方法与经验、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对党员干部化解干群矛盾、提升群众满意度、做好群众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 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给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带来了挑战

群众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新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来一些新的特点, 激化了一些新的矛盾, 也面对着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 群众的构成成分更加复杂, 出现多元化的现象。现在说的“群众”, 已经不仅仅是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群体, 还包括新兴阶层等社会各个阶层, 并且其中还有失地农民、下岗工人、返迁户等工作较难开展的对象群体。第二, 现在群众的思想与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群众所谋求利益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原来, 只要自己的经济利益得到满足, 老百姓就会说共产党好, 不会多想, 可是现在群众的利益诉求还表现为享受良好的医疗教育资源、居住环境的健康无辐射、享受平等的福利待遇等等。此外, 人民群众对于自身主体性地位的认识加强, 文化素质也提高了, 维权意识增强了, 对于“党员干部能不能为群众办实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 网络环境下干群矛盾易激化, 处理不好易失控, 极容易酿造成恶性群体性事件。网络的发展虽然为干群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赋予了群众更好地监督党员干部的权利, 但同时也有不少不良分子利用网络发表不当言论、利用网络造谣滋事、使党群矛盾激化煽动群体性对抗事件等, 这也给群众工作带来了一个“时代病”。第四, 群众对干部不信任感加深、对于党的认同感降低。由于党内存在极少部分“害群之马”, 态度傲慢、腐败、不懂得做群众工作, 有些老同志工作理念没有转变, 造成了群众对于我们党、党的干部不满、抵触情绪增加, 感恩意识变成了仇恨意识。

3. 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低、方法少, 出现了“本领恐慌”

少数党员干部不能与时俱进, 思想观念还是老一套, “官老爷”的姿态还没有改变, 做群众工作也还是以前的对立布置命令式, 不懂得与老百姓对话交流, 打官腔老百姓听不懂, 遇到突发事件不能很好地解决, 存在本领恐慌的现象。

所以,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就要强化学习, 从善做群众工作的人身上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要转变自己的观念, 改进作风, 切实深入到群众之中。

二、习近平做基层群众工作的方法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给人的印象是平易近人、接地气, 能够严于律己, “宰相必起于州郡, 猛将必发于卒伍。”这种接地气的风格形成于他在基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做基层群众工作主要体现在思想上重视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等方面。

1. 思想上重视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人民群众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人民群众思想上一定要重视。习近平同志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的第一个表现就是, 对老百姓的事从来不拖不等。1982年习近平刚刚到正定工作, 没有先给自己弄一间条件好的办公室, 而是先对全县学校的危房情况进行了统计, 发现有很多学生自己带板凳来上课、学校教室普遍老旧漏雨岌岌可危, 立刻做了批示改善校舍及办学条件, 自己还捐钱帮助改善。可是, 有些领导干部却在自己享受够了之后才想起百姓的需要和自己的职责。

习近平同志在思想上重视群众还体现在对于老百姓的事情不躲、迎难而上。在正定当县委书记的时候, 县委、县政府的大门是敞开的, 许多老农背着粪筐就进来, 并且习近平常常会在逢圩的时候走上街头, 摆个桌子听取群众的意见和需要。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就是, 现在有些地方的县政府是层层安防, 外面是保安、里面是警察、再里面还是警察, 老百姓要见个“当官的”, 真是比登天还难。思想上重视群众才能时常警醒自己, 职责何在、权力所使, 才会自觉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

2. 感情上贴近群众

习近平在北京庆丰包子铺吃包子的情景感动了很多人, 在武汉考察时称呼群众为美女也让大家对习近平有了新的印象。无论在基层还是在中央, 习近平都始终坚持感情上贴近群众, 把群众当成自己人。习近平和贾大山的交情让人震撼, 一个县委书记经常去一个平民百姓家里向他请教, 一起踩着肩膀翻过院子围墙, 为他写挽文表达自己的不舍让人感动。习近平在梁家河住在吕侯生的家里, 离开之后得知他生病了, 自己花钱为他治疗为他看病让人感动。习近平总书记教会我们, 感情上贴近群众就要将群众当亲人、当朋友。

习近平不仅柔情而且铁血, 在基层时就很注重调查研究深入群众。习近平在正定走遍了那里的每一个村, 在宁德、厦门等地也走遍了当地的山山水水, 习近平深刻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 更没有决策权。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可能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像习近平那样“老虎苍蝇一起打”, 保持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在宁德, 习近平查处贪官污吏、惩治利用权力以公谋私盖私房的官员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习近平不止一次地指出,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 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 任其发展下去, 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 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2]

3. 工作上为了群众

工作上为了群众就是要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幸福。在正定工作时, 因为高征购使得正定的农民顶着高产的帽子到邻县买番薯充饥让习近平忧心忡忡, 他宁愿丢了官也要向上反映, 缓解了人民群众的困难。在宁德没有先新官上任三把火, 而是带领大家调查研究, 确定以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等为中心工作, 一切都为了群众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领导为什么叫做领导, 为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样, 就是身上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使命, 工作上做的一切都必须为了群众。

三、学习与继承习近平同志做基层群众工作的经验, 创新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方法

习近平从中国最基层干起, 担任过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 再到中央, 治理过的地区人口累计超过1.5亿, 前后用了40多年时间。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这些讲话, 提到次数最多的就是发展、中国梦、人民。发展是为了人民, 人民的梦实现了才能实现中国梦。这些讲话不是脱离实际对我们空作要求, 而是真真切切来自于他内心对人民的热爱, 来自于他在基层遇到的、看到的现象。是习总书记在基层的经历使他可以由小见大、由点到面造福全中国人民。我们要学习与继承习近平同志做基层群众工作的经验, 同时也要结合新时代的特点, 结合变化了的群众工作的实际, 不断创新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新方法。

1. 培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群众心相印情相连的高尚情怀”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题中之义。

[3]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刻刻把百姓放在心上, 感情上紧紧贴近群众赢得了百姓的支持与信任, 这种平民情怀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形势如何复杂, 都是党员干部们必须坚持的一个关键。

2. 体察民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夯实联系群众的桥梁基础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所在。

前有苏区干部夜打灯笼访贫农, 有习近平踏遍山山水水造福百姓, 就时常会有干部们不断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要为群众办实事。

3. 树立终生廉洁、终生为民的鸿鹄之志, 始终坚持作风建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有力保障。

当官绝不是为了发财, 是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 作风建设有助于时常警醒自己, 切实为民。

4.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普惠民生、创新实现群众利益的举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

群众的利益没有小的事情, 新的形势群众对于利益方面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得到金钱, 更重要的是要生活小康, 平等, 安居乐业。

5. 汇聚民力, 点燃群众热情, 向智者问策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胜法宝。

群众参与进来的事一定更能代表群众的利益, 在群众工作环境发生复杂变化的情况下, 能够向智者问策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胜法宝。

参考文献

[1]互联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讲话-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EB/OL]. (2012-11-15)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2-11/15/c_123957869.htm.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01-22.

群众满意才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标准 篇8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标准。要真心尊重群众、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真正了解和掌握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做到问计于民,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善于把群众的建议化为决策的依据,把群众的智慧运用于实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决策水平,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自觉在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用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哺育自己。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在与群众的深入接触中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工作成效。

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工作传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自觉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追求。要敢于负责,勇于承担过失。办事难免惹事,受累难免受委屈,出了错不要紧,只要真心为群众办事,只要我们尽了心、尽了力,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公道自在人心。处理群众问题时,只要我们对办错了的事真诚道歉,对不符合政策的事耐心解释,对群众不满意的事认真反思,对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严格问责,群众最终会理解支持我们的。要在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考虑群众感受;要对弱势群体和民生信访问题舍得投入、舍得下功夫;要“两眼向下”,多接触群众、多了解群众、多关心群众,要尽可能多地照顾群众的实际利益和实际困难。

党的宗旨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多为群众着想、多为百姓谋福利,在与群众的接触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我们要对群众倾注感情、满怀激情、付出真情,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疾苦、体察群众的情绪,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建立和保持一种亲密的鱼水关系。始终做到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反映人民的呼声,解决人民的疾苦。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奉献精神,身体力行,付出艰辛的努力。要以服务人民为己任,深入到群众中,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领导干部乐于做群众工作重在牢记宗旨、高度负责、倾注感情。感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感情决定立场、感情决定态度、感情决定行动。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越深,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就越强。领导干部只有在感情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倾注了感情,与群众的结合就会自觉,并由衷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就会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分内事,把为民办事当成一种快乐、一种满足;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而又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群众就能体谅,矛盾就容易化解,问题就容易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当中,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与人民群众的呼声“共振”,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同频”。在一些重大、敏感事件和重要政策方面,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用群众身边的事例,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要走到群众中间、走到最前面,牢牢把握话语权,让群众获得主流、及时、准确的信息。要善于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参与到决策中,倾听各个领域和各个群体的意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诉求,以获得最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引导群众参与到行动中,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要引导群众参与监督中,什么事情只要一公开就透明了,一透明就容易得到理解和支持,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可以消除群众的疑虑,获得群众的支持。要找准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即使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基层群众信访工作心得体会 篇9

(一)完善现有信访体系。坚持分级负责、门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及时、就地依法依政策解决问题与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职能明确,分工有序,协调协作,高效统一的新时代人民信访体制。一要加强领导,各级领导不仅要经常过问信访工作情况,亲自查办、督办大案、要案。还要针对信访中的问题,做好调研工作,推进信访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其次,强化信访部门的上下级指导、监督关系。明确各级信访机构接受同级政府和上级信访机构的共同领导,加强上级信访机构对下级机构工作的指导和督察,将信访督察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内容中。第三,破除地区界限和条块分割的信访旧观念,整合信访部门和资源,把条块管理和属地管理结合起来,以属地管理为主,成立综合信访办,在责任追究机制中强化属地管理责任。

(二)制定信访工作制度。从增强信访工作制度可操作性和促进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升信访工作质量的角度出发,着重将信访工作操作程序进一步细化,强化办理人员和涉案单位的责任,例如建立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律师接待制、领导包案制等在实践中切实可行有效的制度。细化追究责任的处罚条款,明确执罚机关,避免出现信访问题互相推委,久拖不决和信访“石沉大海”的情况。

(三)加强信访法制化建没。首先,信访工作人员在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事项时,要坚持依法办事,掌握好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做好信访群众的解释、疏导工作。其次,依法处理信访案件。对一些重大疑难案件,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及时引入法律程序,以减少干群矛盾,维护群众利益。第三,引导群众依法上访。对正常的群众上访,要畅通渠道,认真接待,引导群众逐级上访。对少数以信访为名,组织串联,甚至煽动群众闹事,干扰机关和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严重后果,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进行处理。

(四)加强信访网络建设。第一,加强基层信访网络建设。要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防治结合,治本清源”的原则,建立控源治本机制。加强县、乡一级信访队伍建设,要配齐配强信访工作人员,保证必要的经费和办公条件。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包括建立苗头排查档案、信访跟踪档案以及定期向上级通报等制度。第二,建立自下而上、联系畅通、资源共享的各级信访网络。通过建立信访电子平台,分级归类建立电子档案,将信访接待、交办、转办、督办程序实行电子化。

基层群众信访工作心得体会篇三

按照组织安排,我于5月20日至6月20日在县信访局工作。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专职处理和接待来信来访工作,让我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新时期做好信访工作至关重要,我也是一名从基层干起的领导干部,在乡镇也处理了不少的信访事件,但这次直接面对面接处信访工作,使我更加明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是人民群众反映诉求的正当途径,是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渠道,处理信访事件时应灵活、变通,方式方法得当。

一、开展工作的基本情况

信访部门是代表党委政府形象的部门,言行举止应符合党委政府形象。由于部门的特殊性,政策性非常强,所以说话要有理有据,言语要严谨,用词要得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下,努力做好维护地区稳定的工作,把矛盾尽量化解在基层,最终目标是让百姓安居乐业,促进经济良好的持续的发展。

我是刚从乡镇调任县商务和外事侨务局任局长不到半年,许多工作还正在熟悉当中,原来我局负责全县企业改制工作,所以全县企改遗留问题较多,在上任信访工作之前,我再次熟读了《信访条例》,按照信访工作流程处理各种来信来访。在对待上访人要和蔼可亲,把百姓的诉求当成自己的事情,按照“四个到位”的要求,认真分析哪些是能够解决的,哪些是需要做思想疏导工作的,哪些是需要制订稳控措施的,分类处理,一项一项的抓好落实,切实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按照《信访条例》规定的时限办结各类信访事件。我工作的一个多月理共接待来访5件,属我管职权范围办结4件,转相关部门办理1件。特别是对尚勇煤矿职工上访问题,在一个星期内及时处理和办结,解决了多年的改制遗留问题。

二、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近年来,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信访工作也趋向规范化,如何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使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是对信访工作的新考验。信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在城区是企业改制、下岗职工生活出路问题及城镇建设、拆迁、安置、赔偿及管理中的问题;在农村是村级村务、财务公开透明及上级惠农政策的落实问题。这中间就存在着职工与企业、群众与乡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如何做好这项难度高、责任重的基础性问题是每个领导和信访工作干部应该深刻考虑的问题。群众信访是社会矛盾的客观反映,是群众自身承受能力的外在表现。依法、有序、活跃的群众信访活动,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的标志,是党群关系正常的表现。“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信访群众大多是遇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和问题,因超越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他们只得求助于人民政府。群众信访无小事,从表象上看,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都是些琐碎、繁杂的小事,而对信访人来说,是大事、难事。这些事,事事连着家事、国事;事事系着人心、民心。办好群众的信访事,就能为党和政府赢得一片民心,为社会增添一份安宁。我们不能将正常的、依法有序的信访视为不稳定因素,更不能消极地对待群众信访活动。惟有切实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妥善地解决信访中反映的问题,才能提升社会秩序的“稳定系数”。畅通信访渠道,善待信访群众,才能保持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才能保证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明智之举。当前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加强以下几点:

(一)要构筑大格局,落实责任制,合理分流信访量。要构筑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信访大格局,营造人人关心、支持信访工作的大环境。要健全县、乡镇、村、组四级信访工作网络,健全以各级党政领导信访工作责任制为主体的纵到底、横到边的信访工作领导机制。从组织体系上保证“分级负责、归口处理”的原则落到实处。尤其要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加强信访系统上下之间,机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形成一方受理,多方联动,确保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就地、妥善得到处理,以适应当前信访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

(二)要建立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快车道。为适应新形势下群众信访快节奏的要求,要运用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建立起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快车道。让群众既可以运用传统的写信、走访形式向党和政府反映问题,又可以通过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网上信访等现代通信方式,快捷地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

(三)要加强信访信息工作,及时反映群众呼声。各级信访网络要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反映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反馈党的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大对信访信息的综合开发利用,努力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四)要积极探索长效运行机制,减少“三访”。当前“越级访”、“重复访”、“群体访”增多,信访工作面临很大的压力,群众为此也付出了较高的信访成本。要积极探索有效的信访工作运行机制,既要确保信访渠道畅通,又要减少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特别是减少去京赴省来州越级上访。一要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实现信访工作重心下移。下访领导应以县处级以下干部为主,有力利推动、促进疑难信访问题的解决,推动、促进机关效能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信访实践看,许多信访问题发生在基层,解决也在基层,许多信访问题的解决是上级机关无法取代,也不应该越俎代庖的。县处级以下干部要结合工作分工,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经常性的下访约访活动,主动上门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二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信访工作关口前移。要层层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排查分析本单位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就地调处化解在矛盾纠纷的初发阶段。三要完善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和考核制度,变压力为动力,实现信访工作长效管理。要将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分解量化,纳入党政干部年度考核内容,激发各级领导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的积极性。

(五)规范行为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首先,要规范信访办理行为,维护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一要规范工作程序,健全工作制度。规范信访受理、查办、结案、回告、归档工作。健全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对群众署名的来信,责任单位要认真处理,并将办理情况回告信访人。要防止和纠正将群众来信一转了之、不督不办,不问结果的现象。对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要按首问负责制的要求,接待人员能当面解答和处理的,当场予以解答处理;不能当面解答处理的,要落实承办单位和承办人限期解决。对申诉类和求决类信访问题的处理情况应根据信访人的要求及时出具《信访处理意见书》;对群众持《信访处理意见书》逐级上访的,受理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复查处理,并答复信访人。二要依法分流和妥善解决涉法信访问题。对涉法信访案件,信访部门要加强与县人大、公、检、法司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引导群众按法定程序解决,公检法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县人大和政法部门要加强协调和督办,建立公检法司与信访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涉法信访问题。

老干部工作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篇10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老干部工作的根本路线。老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干局承担着对老干部工作的检查、指导、协调和服务任务,与广大老干部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老干部工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具有独特优势,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践行老干部工作群众路线,就是要全心全

意为老干部服务,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与落实离退休干部各项待遇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老干部的根本利益,是老干部工作部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工作职能。

一、践行群众路线是落实老干部“两个待遇”的有力保障

老干部工作部门,是代表党做好为老干部服务,送去党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是全面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老干部年龄越来越大,老干部正常的组织活动受身体状况、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的影响,呈现出活动参与率不高、覆盖面不广等实际问题,必须采取定期集中学习、送文上门学习、重要会议精神请专家辅导学习,才能使老干部政治待遇得到进一步落实。

老干部工作部门作为党委、政府联系老干部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本地区、本部门的重大决策,重要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老干部心中;把党委、政府的关心和爱护传递到老干部手中的重要任务。认真落实财政保障机制,按时足额发放老干部离退休费,按政策规定落实好老干部医疗待遇,使老干部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只有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到老干部家中,掌握了解每一位老干部的家庭情况、身体情况、思想状况,当面倾听老干部的心声,当面解答老干部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使老干部始终保持着与组织的联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才能使老干部及时了解当地党委、政府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才能使老干部队伍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评判;才能使老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理解和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

二、践行群众路线是优化为老干部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

“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服务是老干部工作永恒的主题,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干部工作的成效。随着老干部整体进入“三高期”,老干部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个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需求日益明显,作为提供服务主体的老干部工作部门,就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把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使服务方式向问需方向发展。实践证明,做好老干部工作就必须要关心老干部、爱护老干部,对待老干部要敬重、热情、耐心、诚实。对待老干部的事象对待自己的事一样,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要真心实意,想方设法去办理,不找借口推诿,急老干部之所急,想老干部之所想,帮老干部之所需。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奉献精神和扎扎实实为老干部办实事的工作作风。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关心老干部,为老干部安享晚年、颐养天年创造良好条件。要多与老干部沟通交流,为老干部的事奔走呼吁,多开展关爱老干部的活动,丰富老干部的精神需求,通过向老干部提供“零距离”服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老干部服务工作全覆盖,不留真空、不留死角。老干部工作部门和老干部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使命,把为老干部服务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脑海之中,切实把老干部作为自己工作服务的群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老干部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

三、践行群众路线做好老干部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出生入死,立下了不朽功勋。建国后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继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他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仍然关心党的事业,他们的奋斗精神、优良作风、知识经验、威望影响,仍然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一篇:学校三进三同活动总结下一篇:个人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