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群众工作

2024-12-04

提升群众工作(共12篇)

提升群众工作 篇1

一、诚意面对群众, “热情”倾听问题

现实当中, 一般来请求民警帮助的群众, 往往都是在生活当中遇到了困难、挫折甚是难以承受的灾祸, 他们心中也是十分期盼得到民警的帮助或是同情。所以在面对这样的场景时, 笔者认为作为接待民警的, 首先应该做到诚心诚意的去接待群众, 无论是他遭遇的多大挫折, 也无论是他愁眉苦脸地面对你, 还是泪水纵横地面对你, 接待民警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诚意来感动对方。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使寻求帮助的群众有一种“家”的感觉, 才能让群众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民警是真心地迎接他。这样, 笔者相信寻求帮助的群众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到“迷雾中的明灯”,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诉苦的人。

其次, 笔者认为在倾听群众倾诉时, 接待民警应该做到“热情”面对。当然, 这种“热情”并不是一味地面带笑容, 而是随着群众的感情变化, 并结合实际情况而随机的变化自己的面部表情。这并不是一种伪装, 也不是一种虚情假意, 而是为了促使民警能体会到群众的心情。只有如此, 笔者相信民警所提出的办法才可行之有效, 才能使得群众的心得到安抚。并且笔者相信随着民警面部表情的变化, 群众也一定会感到一种心理的安慰, 因为表情的变化, 会使群众心中认为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可信的人。所以, 诚意面对群众, “热情”倾听问题是提升公安群众工作的基础。

二、灵活思考, 变动解决

在上述所说用诚意接待群众、用“热情”倾听群众的基础上, 认为接待民警还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有效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能让群众感受到自己问题的解决。

但是, 在面对群众问题时, 接待民警不能简单地只想出一种解决办法, 因为现实当中群众的问题可能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隐患”。所以, 接待民警应当做到灵活思考群众问题, 用变动的头脑来解决群众的困难。

灵活思考群众问题。有的群众所提出的问题, 接待民警不能一味地只听群众的一面之词, 因为部分群众所说的话往往夹杂着自我感情, 可能存在着对问题的夸张甚至是对问题描述的偏激。所以, 接待民警应该在听从群众描述的基础上, 并派专门工作人员在私下里了解实际情况, 彼此之间互相结合, 从多角度来考虑群众的问题, 并从多角度来考虑群众的心态和心情。笔者相信, 如果接待民警能够做到灵活的、结合实际的思考问题, 那一定会想出一个能够让多方满意的解决方法。

然而对于变动解决问题, 就是说接待民警在解决群众问题时, 应当做到随时机、随地点、随人物地提出解决方法。随时机, 就是要求接待民警在思考解决问题时, 应当以全局为基础, 比如:当国家在举办大型活动时, 像奥运会等。接待民警在处理群众问题时, 就应该以保守的方法去应对群众, 以尽最大的能力把自己管辖范围的问题“压”到最小, 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随地点, 就是要求接待民警在考虑解决群众问题时, 应当根据现实地形情况, 从而想出对群众、对警方有力的办法, 比如:群众的问题时发生在一个空旷无人的现场时, 接待民警就应该发动较多警力, 第一是保障群众的安全, 第二便是要保障民警自身的安全, 所以根据问题发生地点也是变动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随人物, 就是在面对群众问题时, 接待民警应该针对问题的主体, 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得问题的多方都得到满足或是被驯服。比方, 在处理问题时, 当民警面对小混混和当民警面对教师时, 所表现的态度和使用的言辞肯定有所差异, 所以根据人物的不同, 提出有效方法的重中之重。

所以灵活的思考问题, 变动的解决问题, 是在提升公安群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这一方面的提高, 相信在解决群众问题时, 肯定会做到恰到好处、行之有效。

总而言之, 提升公安群众工作, 并不是通过从一两个环节的提高, 就可以立竿见影的, 而是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全方位地提高公安群众工作的细节, 使得接待民警在接待群众时能做到在各个环节精益求精, 在各个方面做到灵活、灵动。相信做到如此, 对于大幅度的提升公安群众工作是势在必得的。笔者也相信,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和我国公民法制观念的不断提升, 无论是民警, 还是群众, 都会对公安群众工作有一种崭新的认识, 也都会有一种全方位的了解。这样, 彼此的互相了解可以有利于民警体会群众感情, 群众了解民警解决方法。只要民警做到诚心诚意地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 并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才能更好地提升民警群众工作能力。

提升群众工作 篇2

为切实提升我县公众安全感和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推进我县和谐稳定,法律援助中心采取得力措施,认真落实责任,强化工作督导,推进该项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提升公众安全感和全县群众对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县局对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工作的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召开全体职工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研究部署工作方案,着力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做好该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一是进一步深化法律援助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二是切实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全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三是做大做强法律援助工作,为全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保障;五是切实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并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开展案件办理大回访、重特重大问题集中处理等工作,切实做到群众满意、党委政府放心。

三、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建设年”活动。

一是年初专门成立了法律援助案件评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xx任组长、和副局长xx任副组长,抽调部分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资深律师为成员,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案件评查活动,对法律援助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和办案人员的违纪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

二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以完善内部监督管理体制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主任、站长监督管理责任制。健全完善质量监控体系,认真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实行办案全程跟踪机制,案件听庭率达到办理案件数的10%,案件回访率达到90%以上,调卷率达30%以上。坚持办案过程实现法律援助工作“四统一”,即:由法律援助中心统一援助案件标准、统一受理法律援助案件、统一指派法律服务人员办理援助案件、统一监督检查援助案件质量,对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实施有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让群众满意、政府满意。

三是从业务培训上,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办案人员综合能力。要求每名法律援助工作者必须每年学习和熟练掌握2-3部法律,用10年时间学习100部法律法规,并建立健全学习考试考核制度。

四、强化三项措施,抓好留守儿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工作

xx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到20余万人,留守儿童也呈增多趋势。为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xx县司法局加大力度做好留守儿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工作。

一是加强法律援助网络建设,开展“法制进校园”等活动,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做到在制度上倾斜、在工作中倾斜、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中倾斜,保证留守儿童权益受损时能获得及时的法律援助。依托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居法律援助工作联络点,将法律援助工作触角延伸到留守儿童弱势群体中。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留守儿童法律援助申请百分之百受理,所办案件无拒绝、无拖延、无举报投诉,力争达到满意效果。

二是开通留守儿童维权绿色通道,对受理的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采取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解决的办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县法律援助中心定期走访挂、帮、包点村的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和上门服务,及时解答涉及留守儿童权益的家庭、赡养、抚养等热点、难点法律问题。

三是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宣传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尊老爱幼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参加团委、妇联等单位组织的“留守儿童关爱月”活动。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保护留守儿童的重要社会价值,增强了群众维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自觉性,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

提升群众工作 篇3

一是领导接访制度化。成立排查化解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领导接访日制度。每周安排一天,由院领导坐镇接访,并将领导姓名和接访日期提前公布于接待室墙上告知群众。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变坐等接访为排查访、座谈访、下巡访,定期对上访老户、接访处理的重大疑难案件、发生过职务犯罪案件的单位部门进行回访,排查可能再次引起上访的不稳定因素。

二是联村走访定期化。开展每月两次的法制宣传活动,在各个乡镇的人口聚集地发送宣传资料,现场答疑。将典型的和有较大影响的案件整理编册,如用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例提醒村民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并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举报。实行领导包乡镇、干警包村制,走访县域内16个乡镇,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评价及反映强烈的问题。

三是检务信息阳光化。加大宣传力度,建立门户网站,开通微博微信,介绍检察工作动态。组织每年6月“举报宣传周”、12月“检察开放日”活动,积极开门纳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自侦案件“11种情形”案件7件,参与案件评查、观摩审讯、庭审活动16次,进一步推进检务公开。

四是全案回访长效化。由纪检组对全院所办结的案件采取登门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一一进行回访,了解干警是否文明办案、依法办案,当事人及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并就提出的问题当场予以解答和提供法律咨询。2014年以来,共回访案件416件,群众提出整改意见5条,有效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五是检察职能延伸化。将检察职能向预防和减少犯罪、向社会综合治理深層次延伸。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每年号召全院干警捐款,慰问帮扶贫困党员、困难群众、留守儿童。建立检察干警联系帮扶制度按照县级干部包保4户、科级干部包保3户、普通干部包保2户的标准与该县苦竹乡小溪、徐碾等四个村230余户签订了结对帮扶承诺书。积极参与“三万”活动、“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万名干部进万企,创优服务稳增长”、“干警进企业、创优促发展”等活动,协调落实扶贫攻坚任务,排查治理企业周边环境,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秩序。

提升领导干部群众工作能力 篇4

关键词:提升,群众工作能力,问题,原因,思路

群众工作是指:党的基础性、经常性、全局性、根本性的工作, 是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 使党的主张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使党得到人民群众真心真意拥护支持的实践过程。

一、群众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 利益矛盾突出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变化的背景下, 群众工作已不是过去的简单说教、纠纷化解等, 现在已转变为利益诉求的满足。换句话说, 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暴露的矛盾暴露出来了。转型时期突出表现为利益矛盾凸显出来, 特别是经济矛盾凸显出来。

(二) 引发矛盾源头日益复杂

引发群众工作的矛盾源头多发多样, 日益复杂。主要表现为:第一, 一些矛盾关联性、敏感性、对抗性强, 规模性群体事件、个人极端案 (事) 件时有发生。第二, 主要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 一些参与者不仅要求解决具体利益诉求, 而且关注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利的实现。第三, 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无直接利益冲突增多。第四, 一些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够, 制定政策时没有充分考虑群众切身利益, 有的甚至与农民争利, 直接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

(三) 党群干群情感削弱

群众工作能不能做好与党群关系的状态也是密切相关的。革命战争时期, 朴实的百姓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要把剩下的资源和温暖贡献给我们党的战士, 支援着革命事业。但是, 现在却出现了党群关系疏离, 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也照比革命战争时期出现了削弱的趋势。

(四) 党的基层党组织对群众的吸引力不足

十月革命时期, 苏共有20万党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时, 苏共有200万党员;而到了苏共亡党亡国时, 党员达到了2000万。这恰恰说明单纯的党员数量增多, 并不能代表一个政党的凝聚力的增加。当前, 我们党的基层党组织对群众的吸引力呈现不足的趋势。有的群众参加宗教的活动不用怎么样动员, 反而搞党的组织活动一些人不愿意;有的群众隐藏自己的党员身份, 怕耽误自己的收入, 宁愿挣一天的工资也不愿意参加组织活动。

二、群众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 观念错位, 群众工作失誉

由于观念认识错位, 导致了群众工作失去了应有的声誉。主要表现为:第一, 对群众本身认识的错位。从理论上讲,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但实践中, 却没有把群众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 有人讲, 什么是群众, 我们听到群众是“乌合之众”“刁民”做事对上负责的现象较多, 不时会冒出雷人话语。第二, 对群众工作认识的错位。群众工作年年在做, 年初也会有承诺, 目的应该是为民谋利。我们做的群众工作如果不能满足百姓的需求, 就是对群众工作认识存在错位。

(二) 方法简单, 群众工作失效

群众工作出现问题还与方法简单有关。主要表现为:第一, 重应急, 轻预防。一些群体性事件在解决方式上重应急, 事前的风险评估机制往往被轻视, 造成矛盾的积累。第二, 重强制, 轻妥协。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用传统的强制性手段对待群众。少数地方甚至出现过领导一句话就决定一条街道、一个村庄是否拆迁的行为;出现过仅因上访就把群众抓起来的行为等等。第三, 重人治, 轻法治。领导干部和群众的法治观念还有待于提高, 依法办事程序还有待于规范。

(三) 功能不清, 群众工作失位

党的各级组织本应该承担着联系群众、服务大众、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关怀社会、协调利益等功能。但目前在很多地方, 党组织都在忙着“改革开放”、“发展”的大事, 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面, 并不是关爱群众这些“小事”。造成了群众工作的失位。

(四) 作风弱化, 群众工作失信

党的作风问题关系到群众信任。1936年, 斯诺秘密访问延安。他被共产党如此清贫节俭的生活感动了。在《西行漫记》一书里, 他断言:这种艰苦生活作风会产生一种无往而不胜的伟大力量——东方魔力。我们党就是以这样的一种过硬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但是, 近些年来, 党内的不正之风极大地伤害了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 导致群众工作失信。

(五) 机制不顺, 群众工作失实

长期以来, 由于机制的不顺畅, 唯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体系导致了群众工作失实。在原来的机制下, 一些领导缺乏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直观感受。因为实际工作中, 他们工作的考核评价、岗位的变动、职级的升迁主要并不取决于群众的评价。另外, 缺乏做好群众工作的动力。有人觉得做不做群众工作、做的好坏、多少对自己影响不大, 而领导工作做不好则影响很大。

三、提升领导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基本思路

(一)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意识

做好群众工作, 要增强自觉意识,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 勇于开拓创新, 探索群众工作新方法

当前群众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情况。面对着这些新的情况, 应该用于开拓创新, 探索群众工作的新方法。具体来说:第一, 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第二, 维护权益做好群众工作。第三, 巩固信任做好群众工作。第四, 整合工作资源, 拓宽工作渠道。

(三) 理清功能基点, 不断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需求

陈云同志说过:不解决实际问题谈为人民服务, 是空话一句。造福群众最基本的就是及时、认真地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做群众工作, 关键是帮助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理清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基点, 关心人民群众最现实的需求。

(四) 转变工作作风, 增强人民群众对党信任

作风是无形的力量。领导干部的作风好, 对于做好群众工作至关重要。现在, 我们党自上而下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就是着力解决四风问题, 转变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举措。

(五) 理顺体制机制, 落实群众工作做细做实

提升群众工作 篇5

(1)走村入户,收集问题。通过“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三送三访三促”“走基层”活动,运用“四联三心”网格服务联系机制,广泛发动镇村组三级干部下沉“听民声、解民忧”,主动深入群众收集并归纳整理新旧xx类问题台账xxx个。

(2)借智借力,分步解决。召开党政办公联席会、安排部署会、阶段通报会x次,广泛征求各单位、各村社区和各分管领导意见建议,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制定专项措施,目前已完成整改问题xx个,正在推进xxx个,长期解决问题xx个。

(3)推送信息,全域发布。运用“幸福黄土”官方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等平台发布民生类信息xx余篇,发送手机短信xx万余条,广泛宣传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就业、医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信息,方便群众知晓情况、互动留言。

提升群众工作 篇6

关键词:群众路线;反贪肃贿;路径

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反贪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1)充分认识“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是检察反贪工作的根本观点。群众观点首先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性质决定的。“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的期盼,从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出发,为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检察反贪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坚持有贪必反、有贿必肃,其理论根据就是顺应人民群众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添砖加瓦”,反贪肃贿的力度越大,那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保护力度也就越大,也是反贪部门的工作职责所在。国家中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就是一颗“毒瘤”,既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又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是深恶痛绝。因此,强化反贪肃贿工作,其本身就是“顺民意、赢民心”的生动践行。

(2)充分认识检察反贪工作必须践行“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工作的根本动力。在近几年办理的反贪污贿赂案件中,其案件线索的来源归根结底是群众的举报。在侦查过程中,又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案件的侦破才会顺利且成功突破。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检察反贪工作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无法将反贪肃贿工作进行到底。

(3)充分认识树立群众观点就是树立正确的反贪肃贿价值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工作方法,反贪肃贿工作也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才能保持与群众间的密切联系,才能将反贪肃贿工作深入群心。反贪肃贿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即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反贪干警只有明确了“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这一根本问题,才能进一步增强“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观念,才能更好地深入群众,将为解决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作为反贪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做好反贪肃贿的工作,真正的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的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新形势下反贪工作践行群众路线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反贪干警群众意识淡薄,群众路线不坚定。一些反贪干警长期呆在机关工作,缺乏群众观点的教育,不常深入群众中,放不下自身的架子,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甚至有的干警对群众冷、横、硬,耍特权,群众观念冷漠等等,官本位思想严重。这些现象都无法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也就无法从群众中获取有效的线索和帮助,使反贪肃贿工作无法开展。

(2)群众对反贪工作的热情度不高。群众对反贪污腐败工作了解不深入,认为与自身无关,找不到反贪污腐败的热情。即使对反贪污腐败有热情,也只存在一段时间内,一旦某位贪官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后,便不再对反贪工作提起热情。而且,人民群众对反贪工作的期望值也没有达到其理想的状态,与现实存在的贪污腐败行为存在较大的差距。还有,检察机关对举报人的保护力度不够,也削弱了群众举报的积极性。

(3)反贪工作与群众间的沟通方式不畅通。反贪干警的社会和群众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即使有心的群众想参与反贪污腐败工作,却因举报没有人接管,或者检举他人的信息泄漏,举报人怕遭受打击等心理,而不敢与检察机关沟通。群众与检察机关之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方式,亦无法推动反贪污腐败工作进行下去。

三、新形势下反贪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路径和方法

(1)将党的群众路线执法理念深入反贪干警心中。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腐败,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反贪干警要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要时刻牢记“群众”二字,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反贪干警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更好的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执法,权力的行使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反贪肃贿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作为反贪工作的根本要求。为民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核心要求。反贪干警要坚持把执法为民作为反贪工作的根本宗旨,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反贪工作的着力点。务实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途径。反贪干警要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使反贪工作更符合群众意愿和司法工作规律。清廉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反贪干警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品格、廉洁操守和浩然正气。

(2)加大宣传力度,紧紧依靠群众,扩大群众参与度。要通过对群众广泛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群众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将群众的关注度提高到参与度的层面上来,使反贪肃贿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当前的形势下,案件线索渠道尽管出现多样化,但群众举报仍是反贪部门获取线索的主要渠道。因此,做好大力宣传的途径有:一是深入农村、社区、高危行业部门结合反贪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举报。二是不定期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农村,深入到群众中,特别是利用好现有的如乡镇检察联络室,是一个与群众沟通的中转站,通过乡镇检察联络室直接走访或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中捕获贪污贿赂案件线索。三是充分利用本地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做贴近民生的节目等平台,传播反贪部门的工作和成绩动态,将查处的贪污贿赂案件告知于民,取得群众的信任,争取广大群众对反贪工作的大力支持。

(3)完善群众的监督保障机制,坚定反贪肃贿深入群心。在当前形势下,群众参与反贪污贿赂已是大势所趋,对于群众提供的每一条线索都应该充分的利用和保管,并对群众的举报有科学、合理的保障措施。但群众的监督权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如群众的举报线索没有部门或相关人员接管,举报信息泄漏,或遭受被举报人的打击等等。这无疑限制了群众参与反贪肃贿的信心和决心,许多案件线索来源就此中断,亦无法使反贪污腐败工作得到深层次的推进。因此,要采取多项措施并举,满足群众诉求的愿望,畅通群众的监督渠道,建立群众监督保障机制,推动反贪工作深入进行。

(4)反贪工作必须走一条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专业化道路。在立足反贪部门惩治贪污腐败犯罪的基本职能下,加大对于发生在广大群众身边的贪污贿赂案件的查办力度。这是每一个反贪干警的首要任务。现行形势下,反贪干警充分利用好群众路线带来的机遇,舍弃其他的繁琐程序,将每起案件办到实处。反贪干警要从中把握和发挥自身的侦查技能,积极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贪污贿赂案件,这不仅是单纯的办案,也是将群众路线贯彻其中的过程,让群众看到自身的利益是如何得到维护的,也看到反贪污贿赂案件如何处理的,使案件的处理既符合公平正义和道德规范,符合社情民意,又符合法律法治精神。

参考文献:

[1]何淑萍.《论群众路线和党的反腐败斗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17页

[2]李文珊.《党的群众路线的传承与创新??——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价值取向思考》[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6期,第7页

作者简介:

提升群众工作 篇7

关键词:群众工作能力,绩效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1. 做好群众工作是当前油田企业克难前行的需要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 员工群众是各项事业的源泉和动力, 经营企业就是要经营人心。当前, 按照中石化“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工作要求, 和机械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石油工程技术装备企业”的目标, 江钻必须更加注重依靠员工群众, 凝心聚力, 在外部“市场需求寒冬期”与内部“产品结构调整期”的关键时刻, 凝聚广大群众抱团取暖, 共克时艰, 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江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也必须依靠广大群众, 拿出奉献精神来攻坚克难、支持改革, 看待个人眼前利益的得失, 用智慧和汗水换取企业生存发展的机会。

2. 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

构建和谐企业包含多方面和谐要素, 其中,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最重要。前几年, 江钻通过持续推进和谐江钻建设, 使广大员工群众在收入福利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有了显著改善, 但仍要看到和谐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3. 做好群众工作是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的需要

中石化党组强调, 要发挥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五个作用”, 实现“六个转化”, 切实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党组织的最大优势在于密切联系群众, 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 促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做到“双促进”。

4. 做好群众工作是提高管理者队伍素质的需要

管理者的真正作用就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可以说, 做群众工作是管理者的基本功。现在有的管理者抱怨“工作难推动、问题难解决”, 其实, 难就难在管理者本身群众工作能力不强。作为管理者, 不仅要会管理业务工作, 也应该重视群众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 这既是干好工作的需要, 也是带好队伍的要求。

二、准确把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

1. 坚持依靠群众力量

就是要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员工群众办企业的指导方针,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毛泽东同志说过“只有落后的干部, 没有落后的群众”。目前, 油田企业内外部都面临很多困难, 江钻许多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陆续以各种形式暴露出来, 交错相织, 千头万绪。

2. 始终站稳群众立场

就是要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 企业把群众看得有多重, 群众就把企业看得有多重。当前, 江钻员工队伍状况较以往发生了深刻变化, 有所处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 有用工方式的不同, 有思想观念的差异, 有文化氛围的差异, 这些使群众工作的对象更加广泛、多样、复杂。企业需要尊重差异、平等相待, 敬重群众、关爱群众;管理者不能骑在群众的头上, 也不能站在群众的对立面, 必须始终站稳群众立场, 针对不同的群体, 切实把协调矛盾、疏导情绪等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做到员工群众的心坎上。

3. 坚决贯彻群众路线

就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这是我们党的“传家宝”。2015年, 江钻启动“三次创业重塑江钻”主题实践活动, 在“形势任务怎么看”大宣讲、“面对问题怎么办”大讨论和“破解难题怎么干”大落实的各个环节, 都强调全员参与, 上下结合, 依据的就是走群众路线。只有注重深入群众, 坚持从群众中来, 把工作智慧的增长、工作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员工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到群众中去, 用发展的目标和思路宣传引导群众, 传递责任和压力, 激发激情和动力, 带领员工群众抓好一项项工作、干好一件件事情, 才能破解难题, 才能危中求机, 才能重塑辉煌。

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

1.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过去做群众工作主要从思想教育入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手段跟上来了, 很多人认为“人民内部矛盾要靠人民币来解决”, 但是现在一些问题仅靠人民币还解决不了。同时, 群众中的各种思想问题, 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 不解决实际问题, 思想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2. 要把按照制度办事与带着感情工作结合起来

制度下的团结才是真团结, 按照制度办事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方面, 这要求各级管理者按照制度履行职责, 绝对不能打着“为了群众”的旗号, 放弃制度和原则。解决群众困难原则是:该解决的必须解决, 可解决可不解决的也要解决, 不能解决的要耐心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坚守制度和原则, 其实质就是对群众负责, 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 按照制度办事决不是对群众“冷、横、硬、冲”, 要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

3. 要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

一方面, 企业领导干部要带着深厚的感情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多与员工面对面的座谈交流, 交换意见, 宣传政策, 宣讲形势任务, 使员工队伍始终保持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 作为管理者, 自身的言行具有良好的示范力, 才能更好地带动员工群众, 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4. 要把发扬优良传统与不断开拓创新结合起来

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强调把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进步。对于群众工作来说, 不论形势怎么变, 优良传统不能丢。当前, 总的来看, 群众工作既需要进一步发扬传统, 也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比如群众工作在当前形式下也需要差异化的措施, 形势任务教育、慰问帮扶工作需要更多的关注市场部门、更多的关注困难产业和新产业, 增加慰问的频次和力度, 让这些单位的员工更多地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爱, 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现场、做到岗位、做到人头, 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形成心齐气顺、激情充沛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提升群众工作 篇8

一、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存在局限

(一) 对当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变化认识不足局限了群众工作的开展

目前, 发展战略机遇与社会矛盾凸显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一大矛盾, 刑事犯罪、群体性事件等, 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纠纷, 已成为检察机关面临的重大社会课题。然而, 部分干警不能解放思想, 不能与时俱进, 不能深入到群众中去, 不能耐心倾听群众呼声, 对群众感情淡漠, 局限了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开展。

(二) 工作方式方法陈旧导致群众工作的开展受到局限

当前, 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 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日益凸现, 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4]过去坐等群众找上门、政治动员、群众运动的工作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在部分干警身上依然存在依靠老经验旧办法来解决新问题等现象, 与当下群众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陈旧的工作方式方法使得群众工作的开展受到局限。

(三) 保障机制建立不到位制约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开展

检察机关工作的开展, 群众工作的深入离不开人力、财力、物力等物质基础。在实际工作中, 虽各级党委政府对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都比较重视, 但如何建立一个实体的长效保障机制, 为加强群众工作提供长期而有力的支持, 仍是检察机关需要与党委政府沟通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加强群众工作对检察机关的重要意义

(一) 检察机关的本质要求决定着检察机关必须加强群众工作

人民性是检察机关的本质属性, 检察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检察工作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因此我们的检察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一切服务人民, 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导向, 把做好群众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 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决定着检察机关必须加强群众工作

“当前,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3], 随着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诉讼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矛盾纠纷,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检察机关如何更好地加强和改善群众工作, 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刻现实意义。

(三) 加强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 群众观念不强、群众工作能力不高、不能密切联系群众等问题在少数检察干警中存在, 而检察机关群众工作如何, 事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效果, 事关党和国家形象, 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 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使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加强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 加强学习培训,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群众工作技巧

做好群众工作既要学习如何不断增强群众感情, 也要学习如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一是通过培训, 提高干警做群众工作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交流能力, 学会与群众打交道, 学会与群众交流感情。二是及时归纳总结群众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通过提炼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 作为培训教材供检察干警学习借鉴。三是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警, 要安排到基层一线锻炼, 努力在实践中练就做群众工作的硬功夫、真本领。

(二) 转变工作方式方法, 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需要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检察机关要改变以往坐、等、靠的陈旧工作方式, “要以创新的思维去开展工作,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用新举措应对新情况, 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用新点子解决新矛盾”[5]。运用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 拓宽与群众交流的渠道, 丰富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方式, 主动的走到群众中去。

(三)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为加强群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检察机关一方面可以通过制订科学详实的工作计划, 积极与各级党委政府沟通, 逐步建立加强群众工作所需人力、财力、物力等物质基础的长效保障机制。另一方面, 可以加强与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合作, 使检察机关的司法资源与高校的科研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 为做好群众工作搭建有利平台, 形成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117/c1024-19611447.html.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EB/OL].http://www.gov.cn/ldhd/2012-11/19/content_2269332.htm.

[3]许岳华.新时期下加强基层检察工作的探索和司考[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11 (10) .

[4]王启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分析与对策[N].宁波日报, 2010-10-21.

提升群众工作 篇9

一、新时期医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务工作水平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 制约凌水医院党务工作水平发展的矛盾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具体表现为:

1. 员工队伍的素质还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 从目前员工队伍素质状况来看, 还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是:部分医生护士观念陈旧, 近年来政府要求医院核心任务是下社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目前这项工作推进缓慢, 部分医生护士作风不实, 甚至不作为, 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不精心、不细心;在医生护士中重业务轻党务的观点和做法比较普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领域遵循的是求利原则。习惯性的做法易被人接受, 一些人往往忽视了党务工作无形的价值和社会效益, 单纯从经济效益来衡量工作。

2. 党务管理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管干部带队伍失之以宽、失之于松

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水平亟待加强。在党务干部当中, 存在抓落实不够的问题, 在工作中急于求成, 急功近利, 愿意做看得见、摸得着的事, 做求轰动、求领导关注、求显山露水的事, 而不是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落实。

3. 党务工作方式方法陈旧、呆板、形式, 缺乏实效

工作中大多只停留在上传下达, 按老习惯办事的水平, 形式上文件多, 工作方式方法基本上是沿用“老传统”, 许多做法几乎只是停留在要材料、学文件、读报纸、看记录上, 且内容枯燥, 效果不好。

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医院党务工作水平的思考

在医院发展壮大过程中, 解决好这些问题, 是对医院党务工作最现实的考验。本文将提出如下建议和思考:

1. 坚持党的领导, 正确把握“政治核心”定位

党组织在医院中保证和服务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党支部必须下大力气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强化“堡垒意识”。党支部要起到团结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 要成为统一医生护士思想和意志的核心。二要强化融入中心意识。救死扶伤是医院工作的中心, 融入中心也是党支部的中心工作, 是党支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不能把党务工作和医院中心工作分开。三要强化“主动适应意识”。当前, 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化, 政府要求医院工作的核心是下社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 面对这种情况, 作为党务工作需要强化主动意识, 以积极的工作态度教育党员干部, 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始终心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 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知道“我是谁”;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 明确“依靠谁”。

2. 抓好党务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

加强医院党务工作的重点在于解决好医院党组织建设中党务工作“业余化”、党的干部“兼职化”、党务机构队伍“精简化”等关键问题。医院党务工作要着力解决标准化的问题。同样的管理制度, 同样的要求, 有的支部做得非常好, 有的支部做得差, 根本原因就是落实管理制度到位程度不一样。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了, 执行力强, 效益就好, 反之则差。党务工作要通过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 为医院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资源和思想保证;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 充分体现党务工作的效益和价值, 保证医院的工作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工作就做到哪里, 不留空白;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指导,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一抓网上学习活动;二抓思想交流活动;三抓整改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活动。医院党务工作的最终体现是医生护士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及工作质效的提高, 为此, 必须结合工作实际, 确保党务工作与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统筹兼顾, 同步开展。四抓医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坚持医风小事, 不可自我回避。

3.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推进医院党组织自身建设

(1) 健全监督党务工作管理体系。党的群众路线告诫我们, 为民, 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目的, 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医生护士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务工作者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务实, 是我们党的工作理念和方法, 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 不图虚名, 不务虚功, 扎扎实实地把党务工作和医院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清廉, 是我们党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即严于律己, 廉洁奉公, 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严格遵守党纪国法, 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2) 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做到多深入科室、深入群众, 加强调查研究。党务工作者要求做到“三必去” (所包科室必去、分管部门必去、自己的联系点必去) , 拓宽征求意见的覆盖面及精准度。“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把“三个一切”落实到群众工作中去。 (3) 积极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要主动到困难比较多的科室, 摸实情接地气, 排忧解难办实事。把问政于科室、问需于科室、问计于科室作为基本工作方法, 充分调动各科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开创党务工作新局面。

三、结束语

实践证明, 一切为了群众, 党的工作就有了目标和基础;一切依靠群众, 党的事业发展就有了动力。对于医院的党务工作, 唯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 也唯有群众路线才能给我们党的事业增添更多新鲜元素。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及凌水医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从三方面剖析医院党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三个方面阐述提升党务工作水平的对策:即正确把握“政治核心”定位;抓好党务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和推进医院党组织自身建设。简言之, 即如何加强构建“三大机制”, 党组织支撑机制、党组织工作保障机制和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

关键词:群众路线,实践,党务工作

参考文献

[1]石依群.在医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思考[J].当代医学, 2013, (10) :12-14.

提升群众工作 篇10

关键词:供电企业,群众路线,思政工作,形式主义,治理体系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 我国所有党政机关与国企事业单位都相继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作为我国国有企业的供电企业也不例外,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认识到不能仅仅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作一个阶段性的运动, 而应将其融入到我们供电企业的日常思政工作中, 长期提升我们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从而为供电企业取得更好的效益提供精神支撑。具体的方法可以以现实实践与顶层设计两方面相结合的方式着手:

一、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破除当前思政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形式主义是当前供电企业思政工作中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 拉横幅、贴标语等形式主义的内容使得我们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大大降低。因此, 我们应该借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东风”, 彻底破除思政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式着手:

1. 供电企业行政领导部门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

民主生活会是群主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供电企业的行政领导部门也应该开展民主生活会, 并且将这一活动定期化、常态化。供电企业的民主生活会应该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 请企业基层职工与本地群众共同参与会议监督与问政工作, 供电企业领导在会议中分别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查找在日常工作中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达到“洗洗澡、照镜子”的会议目的, 同时要接受供电企业基层职工与地区群众的提问, 认真务实的回答有关供电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时间, 请基层职工与地区群众监督。

2. 每月设立供电企业开放参观日欢迎群众考察

供电企业是关系到本地区人民群众生活的基础战略性企业, 同时也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 因此人民群众应该对供电企业的日常运营方式享有知情权。同时, 从之前有关地区人民群众与供电企业所发生的矛盾问题来看, 主要原因都是由于供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运作方式不够透明而导致的, 企业领导没有从思想上将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因此, 我们供电企业应每月设立一个企业开放日, 欢迎群众参观考察, 并安排专门的人员, 为群众解答企业运营中的问题, 消除人民群众对供电企业的误解, 增进互信, 从而为供电企业的各项政策实施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群众环境。

3. 定期组织供电企业职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构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企业文化与形象一直是供电企业思政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要建立维护这一优秀先进的企业文化与形象就绝不能仅仅只体现在形式上, 而应该将这一观念落实到行动中。在日常的思政工作中, 应该定期组织供电企业的职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如参与敬老院、孤儿院等福利机构的修缮、服务, 参加社会的义务献血, 以及救助困难群体, 植树种树, 为人民群众清扫公共区域等公益性活动, 在提升供电企业形象的同时也让“为人民服务”的企业文化深入每个职工的心中。

二、创新供电企业群众路线思政工作治理体系

有了以上群众路线思政工作的现实实践活动后, 还要以群众思想来对供电企业的思政工作做顶层设计, 创新供电企业群众路线思政工作治理体系, 确保思政工作实效的长期稳定,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将“服务群众”作为供电企业一切工作的前提

供电企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 这就与私企以利润为前提不同, 供电企业的核心任务就是服务群众。因此在当前供电企业的思政工作中, 就是要将转变供电企业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经营观念, 将服务群众这一核心价值观念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前提基础成为思政工作的核心目的与中心思想。确立了思政工作中心思想后, 可以着手展开一系列的工作形式, 令供电企业的所有职工都将服务群众作为企业运营的根本, 使得在实际工作中, 对企业经营策略的制定不能仅仅注重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而应该将群众利益放在企业经营的首位。

2. 将民意研究纳入供电企业思政工作的研究领域中

践行群众路线, 首先要了解群众的需求, 如果不知道群众对我们日常工作的期许是什么, 那群众路线也就无从谈起, 这在供电企业中也是如此。因此在供电企业的思政工作中, 相关部门也要转变工作职能, 不仅要抓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也要深入群众, 了解群众对供电企业的期望与需求, 将民意研究纳入供电企业思政工作的研究领域当中, 让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不仅是内部教育部门, 也是外部研究部门, 为思政工作提供更多有参考价值的教案材料, 使得思政工作能按照群众期许的方式展开, 从而克服供电企业思政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倾向。

3. 结合群众路线为供电企业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

俗话说兼听则明, 供电企业既是生产性企业, 也是服务性企业, 因此在企业制定经营政策与实际运营中, 应该吸取多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来自群众的意见当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供电企业的思政工作部门, 在平时就应该结合群众路线, 为企业做好群众建议的收集工作, 并为企业领导部门制定具体可行的建议措施, 如针对电价方案、限电措施、电网改造等一系列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经营策略上, 更要注重思政工作的作用, 研究召开听证会等一系列方案, 保障供电企业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三、结束语

思政工作是否具有实效性是供电企业是否能够践行群众路线的关键所在, 虽然当前我们供电企业的思政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我们奋斗在一线的思政工作者不应该消极逃避, 而应该主动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融入日常思政工作中, 努力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为供电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提供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1]韩晓东.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学理论, 2014, (3) :55-56.

[2]王建萍.论供电企业思想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及实施要点[J].神州, 2013, (9) :143-145.

提升民生档案服务群众的新举措 篇11

关键词:民生档案;服务群众;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20-0000-01

民生档案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如何准确地把握新时期民生档案的新趋势、新要求,顺应时代潮流,提升民生档案服务群众的新举措,这是值得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以数字化为基础,提高民生档案管理水平

民生档案涉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公共管理等各个方面,近年来,档案部门积极抓好民生领域的收集、建档和民生档案的利用服务水平,优先开展并完成涉及民生权益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档案数据的数字化工作。档案数字化是档案部门在工作方式上的一种创新,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信息优势,为利用者提供及时、准确、系统且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参考价值的档案信息,而且能够满足复杂的科学研究课题的需要。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本质是让档案管理从传统迈向现代,而与现代社会同步。传统的档案管理由于存储空间大致使查找检索费时,备份档案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人工处理不可靠,维护起来也不方便。而档案数字化管理可大大改善这一问题,档案数字化管理一般可通过扫描仪将纸质档案信息录入到计算机数据库中,通过检索词条进行查找相关信息。用计算机存储档案信息的优点是检索快捷方便、容易实时同步备份、存储空间小,维护方便、安全。

目前,人们对民生档案的利用需求是多方面,时效性、专题性、准确性要求提高,依靠传统的手工编写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采用计算机编目检索技术、计算机尖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来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及减轻档案编研人员的劳动。也只有档案工作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档案利用方式、方法与社会利用之间矛盾,更好地使其转化为生产力以服务于社会发展。可见,档案管理数字化是一个改革、创新、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是长期的,又是动态的,在本质上表现为对社会的顺应和超越。

二、以网络化为依托,提高民生档案应用能力

民生档案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反映民生内容的重要档案,从形成档案的各个部门接收到国家综合档案馆,由档案馆统一进行数字化,规范整理、编目,更加充分发挥综合档案馆的档案服务优势,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档案网站建设是实现档案网络化的重要载体,档案网络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各种数字化档案信息融为一体,进行管理、传输、检索和利用,真正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档案网络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下各类信息资源各立门户、分而治之的状态,它是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档案网站的首要定位是为群众服务的,因此,要树立群众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一方面网站要体现易用性。提供各种类型的文件、档案资源供社会公众查询和利用,充分体现档案信息作为人类社会具有惟一性的原始信息源的价值。通过提供大量的档案条目、原文、照片,甚至音视频信息,让来访者能通过网站得到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增强互动性,通过互动信息,增强浏览者与网站的交流,如开设读者意见和建议、在线咨询等栏目,力求在互动中增强服务功能。在导航点击“档案检索”就会提供各类全宗和检索途径,选择点击进入查询。为了帮助浏览者更好地了解档案检索工具的使用,网站可提供档案目录数据库简介、全宗分类介绍查询、检索实例选登、热门档案检索等。

三、以信息化为目标,提高民生档案服务层次

档案工作的本质是服务。实现民生档案信息化为档案服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应充分发挥信息化档案服务的优势,逐渐扩大网络利用方式。无论是什么身份的用户,无论他们身处何地,都可以查找利用信息并享受相应的服务。民生档案的服务要从多方面入手,服务要延伸到形成档案的各个部门和每一个公民。民生档案的服务对象是公民个体,经常是群众在生活中遇到急事、难事、重要问题时,才来找党委、政府帮助解决。在建立民生档案数字化资源过程中,不应只注重档案的内容,而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设计和加强服务环节上,以便在网络化环境中使用权文件得以有效地利用。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分散在各个机关的大量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档案的监督指导,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档案管理责任,完善档案管理的制度。民生档案收集内容、载体要齐全完整,管理对象要到位。确保民生档案从形成到归档、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做好宣传工作,让老百姓懂得民生档案的重要性以及具有哪些民生档案的知情权和利用权,了解利用个人有关信息情况的内容、范围、途径和方法;二是服务视角要周全,要根据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能、职责、性质、特点,主动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把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量将有关民生档案收集齐全,规范整理、保管好,努力建立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民生档案及时服务社会,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切身利益的需要。核心群体对档案的利用以及联机服务方式的使用,将有助于提供有效的方式来满足各式各样的用户的服务需求。

信息化将成为各项档案工作的重要管理平台和技术支撑,是新时期民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包括两个“建设”:一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即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手段,建立起各类规范化、标准化、可共享的目录数据库和内容数据库;二是档案基础平台建设,包括档案网络建设和管理系统开发应用,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化。

参考文献:

[1]娄承浩.档案商品化问题的思考[J].上海档案,1990(Z1).

提升群众工作 篇12

1 盈江县贫困人口及能力素质现状

盈江县实有贫困人口1.95 万户7.83 万人, 占总人口的25.1%。其中, 建档立卡8493 户3.41 万人, 占全州的35%。有5 个扶贫重点乡镇, 23 个贫困行政村, 322 个贫困自然村, 住房困难户6726 户, 是云南省二类贫困县之一。全县7.83 万贫困人口中, 有80% 分布在山区, 全县共有45 个山区村委会, 504个山区村民小组, 2.55 万户10 万余人, 分别占全县村委会的46%、村民小组的44%、农业人口的40.7%。2014 年, 山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0 元, 只占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43 元的一半左右。他们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增收致富难、生产生活条件差、就医难、上学难、饮用水不安全等问题比较突出, 教育、文化、卫生等软硬件严重滞后, 上学最远的村寨达16km, 就医最远的村寨达29km, 6 个山区村委会、811 个自然村公路通畅率低, 晴通雨阻现象突出, 山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到30 %, 还有446 个饮水困难村寨, 涉及10.34 万人。

在扶贫工作中政府积极加以引导, 当群众生产生活进入正常轨道后, 政府应尽快抽出手来, 加快贫困户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这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所在。影响盈江县农村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素质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落后, 缺乏敢想敢试敢闯精神。相当一部分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陈旧, 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敢于致富的意识不强, 缺乏敢想敢试敢闯精神, 脱贫意识极其薄弱, 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二是文化素质偏低。较低的文化素质, 直接影响着贫困群众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 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制约着农民的脱贫致富, 加之部分地方文化阵地萎缩, 公共文化体系缺失,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弱化, 导致贫困恶性循环, 这将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从全县建档立卡8493 户3.41 万人的数据表明, 贫困群众文化程度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是极不适应的。三是生产技能低下。贫困地区群众的农业生产技能素质虽然正在由掌握传统生产技能向开始运用现代生产技能转变, 但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偏低, 是造成大部分农民兄弟不能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要求的原因之一。四是思想道德素质落后。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保持稳定的根本。盈江县一些地方不健康和落后的思想道德意识发展, 宗教意识渗透, 信奉神灵、迷信邪教的愚昧心理滋生, 农村不良的社会风气蔓延, 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五是法制观念淡薄。政策掌握方面, 村民了解的仅止于农业税减免和粮食补贴, 对农民如何增收、农业如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如何推进现代农业的方法措施则不甚了解, 对政策经常是断章取义。法制意识方面, 许多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对法律一知半解, 法不责众的问题十分突出。

2 导致贫困群众能力素质提升困难的原因

近年来, 为提高农民的能力和素质, 盈江县为农民提供多渠道农技推广和教育培训服务。但农民受教育的途径少、内容单调, 培训教育存在形式化现象;农村人口众多, 全面普及农民教育的困难非常大;深入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及现状,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普及教育的可实施性很小。这些因素使得贫困群众能力素质宣传教育的效果还不够明显, 贫困农民的整体能力素质未能尽快、有效、实质性的提高。

一是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着农民持续快速增收。贫困地区农民的观念以至行为模式, 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 贫困群众的市场经济和市场主体意识明显欠缺, 尤其是留乡务农农民中多为文化层次相对更低的群体, 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有限, 他们大多是凭借自多年积累的经验埋头苦干而非巧干, 对调优结构和品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基本没有概念, 科学种田和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缺乏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把握以及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严重影响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

二是农村基础教育依然十分薄弱。农村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相当脆弱, 农村学生流失率偏高, 特别是初中生辍学率呈上升趋势。而长期以来农村基础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体制为主导脱离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升学无望和就业无门凸显农村基础教育的空白。贫困群众经济条件不宽裕、能认识字就够了的落后理念加上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农村新读书无用论有抬头之势, 农村基础教育的成果有待进一步夯实巩固, 教学质量、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政策宣讲不充分。农村贫困群众大多居住分散, 示范引导、文化科技下乡往往效果较差, 服务面小。由于培训工作各管一行, 缺乏总体规划, 组织培训难度大, 往往虎头蛇尾, 难以取得实效。进村入户过程中, 一些干部责任性差、身子懒、腿不勤, 路好走、关系好的去了, 住在山里、贫穷老实的往往被忽视。像现在实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这类大事, 本应召开村民大会, 让大家都知道这件事, 民主推荐, 形成监督, 但一些村组却没有开会, 靠平时的印象内定人员了事, 一些真正贫困的农民还没有享受到政策的扶持, 甚至不知道国家有这项政策。

四是文化科技服务不到位。近些年, 由于县级财政困难, 文化阵地建设力度有所减弱, 乡镇村虽然有门有牌, 但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有名无实, 一些农村群众别说看科技图书, 就连大众化的报刊都难以看到。一些乡村虽有农村家长夜校的牌子, 却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成人技术学校也由于设施缺乏, 师资薄弱等原因, 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每年都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或类似活动, 但由于活动时间短、资料准备有限、工作人员良莠不齐, 服务质量和效果并不明显。

五是投入资金严重不足。首先是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交通、医疗、文化等严重欠缺, 对贫困地区农民能力素质提高形成巨大障碍, 贫困地区群众普遍存在着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其次是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滞后, 教育投入不足, 办学条件较差, 教育质量不高。再次是农村贫困群众容易满足现状, 缺乏对改善身体、文化、心理等素质方面的自我投入, 人口的营养状况、卫生状况、陈规陋习等的改变进展缓慢。

3 提升贫困群众能力素质的建议

3.1 加大对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引导, 破解农村发展难题

思路决定出路, 农村贫困群众只有坚持解放思想, 敢想敢试敢闯, 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思路, 带头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转型和升级, 农村才会有发展的前途和空间。县政府和各乡镇应紧紧围绕如何加快产业发展,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积极组织农村贫困群众外出参观学习, 观看农村实用科技电教片或请农技专家上课等形式, 广泛增强实用技能的培训, 不断提高致富的本领。同时, 要鼓励贫困地区农村青年到沿海或内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 开阔他们的视野, 积累资金后回乡进行创业。

3.2 整合培训资源, 拓宽培训渠道

在充分发挥县乡党校、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作用的基础上, 充实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 将农村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完善教学培训条件, 扩大培训规模, 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坚持短期技能培训、就近就地培训的原则, 分散办班, 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 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农民培训, 要针对盈江县山坝实际的特点, 实行随到随学, 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 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和管理为主, 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组织部门要对贫困地区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党员或群众致富带头人进行培养, 加强示范基地建设, 支持能人大户以传帮带、师带徒、以工代培等形式开展普通技术的培训。同时, 要鼓励致富带头人积极帮扶贫困农户, 定期对致富带头人和示范基地进行考核, 对带动能力强、影响大的致富带头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县委党校要会同乡镇党校对贫困乡镇村干部进行轮训, 通过对国家惠农政策、法律法规等的宣传培训, 使贫困地区群众的政策执行力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强。县科技局、林业局要结合山区的实际, 广泛培养坚果、核桃、草果、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的技术能人, 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地培训, 特别是要利用老百姓喜欢的方式进行培训, 使每个贫困群众至少掌握1 至2 门种植业的技术技能。要结合全县林业特色产业、退耕还林、森林抚育、森林防火、公益林保护和省、州林业科技推广等项目的开展, 每年计划安排林业科技培训。县教育局依托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和农村成人技术学校, 把职业教育渗透到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当中, 对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开展技术性教育, 对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开展创业性培训。县农业局在山区要紧紧围绕黄牛和山羊养殖做文章, 依托缅甸黄牛市场, 在做好防疫处理的条件下, 坚持用以短养长的方式使贫困群众快速增收致富;在坝区要依靠“冬农”开发做文章, 坚持甘蔗生产不动摇, 积极做好烤烟、马铃薯、西瓜、蔬菜等农作物的技术支持, 实行技术员分片负责制。依托“田间课堂”, 组织学员在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实训基地进行观摩实习操作, 进一步激发学员创业意识, 开阔学员视野, 提高学员生产技能, 最终提升农民能力素质。

3.3 构建农村用工信息平台, 有效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要在县、乡镇劳动保障部门分别建立培训用工网页, 构建信息平台, 加强同劳务输入地的联系, 经常掌握劳动力需求信息, 定期发布用工消息、务工政策、技术技能培训讲座,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

3.4 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科技能力与经营管理素质

在农村, 妇女的“半边天”作用越来越更加凸显, 各级政府和组织必须要把提升农村妇女的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素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把提高她们的科技文化、经营管理素质作为长期发展战略, 依托现有的资源和阵地, 建立健全培训服务体系, 对农村妇女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一是尽快帮助贫困地区农村妇女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提高技能, 增长本领, 特别是要增强她们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 使她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二是注重农业实用技术技能的普及培训, 重点开展学习科学种养技术、农业技术、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基本农业实用技能, 引导她们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经营方向发展, 使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的致富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彰显。

3.5 保障经费, 合理投入, 提高效益

县直各涉农单位和各乡镇要积极做好实施“贫困群众能力素质提升计划”的经费保障工作。县里要将对贫困群众的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要从项目经费中抽出部分资金用于培训工作, 并积极拓宽培训经费的投入渠道, 形成政府、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的格局。同时, 要加强农民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经费管理, 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 降低培训成本, 提高培训工作效益。

总之, 只有从根本上加强贫困地区农民的能力素质提升, 才能真正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才能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地健康发展, 使盈江县农业早日实现现代化, 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

摘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加快对贫困户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所在。农村扶贫工作是盈江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应从思想引导、整合培训资源、构建农村用工信息平台、保障经费和提升妇女科技能力与经营管理素质等方面入手, 全面促进贫困地区群众的致富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上一篇:太平天国下一篇:手指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