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群众工作简报

2024-10-17

县群众工作简报(通用8篇)

县群众工作简报 篇1

近年来,彝良县步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特色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强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能源化工矿冶快速发展,征地拆迁任务前所未有。在矿业整顿整合、征地拆迁过程中,彝良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多措并举,卓有成效地开展群众工作,积淀了一定的群众工作经验。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一个理念”。彝良县委、县政府在推进矿业整顿整合、征地拆迁工作中不断强化群众工作理念,赋予新时期群众工作理念新的内涵,力求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观点,想问题、办事情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群众的要求。二是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三是坚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观点,做到决策前考虑群众意愿,决策中征求群众意见,决策后听取群众反映。四是坚持发展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的观点,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五是坚持群众主体作用的观点,通过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把蕴藏在群众中的巨大力量调动、凝聚起来,依靠群众的力量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

(二)落实“两个制度”。一是落实群众参与制度。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始终把征求群众意见作为制定补偿安置方案的必经程序,引导群众提出合理诉求,将补偿安置初步方案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梳理和论证,最后形成科学合理、群众满意、符合政策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如:《彝良县角奎镇西正街片区旧城改造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就是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和听证会而形成的,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二是落实群众监督制度。在矿业整顿整合工作中,实行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等措施,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确保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稳步推进。在征地拆迁工作中,进行阳光操作,坚持做到“四公开一监督”,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消除群众疑虑,实现和谐拆迁。“四公开”即公开征地拆迁安置政策、公开被拆迁房屋及附着设施细况、公开补偿评估结果、公开安置操作过程;“一监督”就是对入户丈量登记和实施补偿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并将户主姓名、补偿内容、数量、标准及合计补偿数额张榜公示,增强透明度,有效防止了优亲厚友、暗箱操作等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三个机制”。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凡涉及征地拆迁工作,都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班子的一名副职领导担任常务副指挥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征地拆迁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组、政策法规组、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组、产权争议调处组、维护稳定工作组、资金保障监督组、宣传组和督查组等“一室八组”,从组织机构、领导层面打破过去“征地拆迁都是政府行为”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格局,为征地拆迁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坚持常务副指挥长驻地指挥、每天一次工作会议制度,及时掌握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征地拆迁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抽调纪检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负责征地拆迁工作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营造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二是健全维护群众利益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矿业整顿整合工作启动后,把民工工资的兑现作为重点来突击,启动工作10日内,共兑现民工工资270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合理奖补,充分让利于群众,若涉及地块类型认定有争议的,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尽量就高补偿。对在规定时限内积极配合征地拆迁工作的群众给予一定奖励,如:主动配合工作组开展实物调查工作,并领取征地补偿款的,水田、菜地每亩奖800元,一、二、三类旱地分别奖600元、550元、500元;主动自行拆除房屋的拆迁户,按其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奖50元。在安置过程中,不与民争利,尽量选择发展潜力大,商业价值高的地段对拆迁户进行安置。如:田坝安置点位于昭彝路沿线,地处交通要道,该安置点房价年年攀升,安置户利用安置门面经商,月收入可达6000元左右,安置点的升值潜力逐年凸显,使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及时兑现过渡安置费,对重新建房的,相关部门按规定2个月内为其办理相关手续,能减免的费用一律减免。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如:在柿凤二级路征地拆迁中,对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不配合乡镇开展工作的2名干部进行了行政问责。三是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排查化解机制。各级调解组织充分发挥纠纷信息员的作用,及时发现、掌握、上报矛盾纠纷苗头,使矿业开发、征地拆迁中大量的矛盾纠纷能够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排查由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突出排查久调不决的矛盾纠纷,突出排查群体性矛盾纠纷。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召开研判分析会议,进一步排查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涉及的群众利益情况等问题,采取“三包四定五个一”的方法,即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包到底,及时进行调处,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

(四)抓好“四个环节”。一是调查掌握群众意愿。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工作人员通过深入农户家中,与被征地拆迁户面对面交心谈心,对其家庭人口、经济来源、收入状况以及对征地拆迁的真实想法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了解群众意愿,获取第一手资料。如:县城东、西正街和游乐场3个片区涉及227户群众的旧城改造,通过逐一征求意见,有216户支持,11户反对,支持率为95.15%。工作组深入了解11户群众的想法,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消除了他们的疑虑和抵触情绪,最后支持率达100%,为旧城改造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宣传发动人民群众。通过召开会议、制发宣传册子、开展文艺演出、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等方式,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营造了“人人关心彝良发展,家家支持彝良建设”的良好氛围。涉及征地拆迁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村组农户,通过召开“四个会”,即村组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户主会,耐心解答群众疑问,疏通群众思想。将工程概况、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以及“六项补偿标准”(土地、青苗、坟墓搬迁、零星树木、房屋及附属建筑物拆迁、专项设施补偿标准)等内容汇编成册,印发到征地拆迁户手中,安排专人入户宣传讲解,让群众对整个征地拆迁工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制作征地拆迁“八荣八耻”、“好字歌”等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在公共场所、重要路口和田间地头张贴公布,使征地拆迁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深挖群众身边典型事例,与项目建设政策措施等内容相结合,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相声、小品、快板、歌舞等文艺节目,在柿凤二级路、彝岔二级路、双河水库及旧城改造等征地拆迁地巡回演出。同时,积极动员具有一定威信的党员、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及年老资深人生作表率,带头支持征地拆迁工作。如:在牛街镇南厂村凉风村民小组长周庆光的带动下,该村民小组7天内就完成了10多户房屋拆迁。三是制定群众工作方案。矿业整顿整合过程中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切实保护矿山业主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矿山整合开发进程有序推进。柿凤二级路征地拆迁中,县委、县政府充分考虑白水江片区地形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结合群众修建房屋造价比其他乡镇高的实际,在制定补偿安置初步方案时,根据相关规定,考虑给予被拆迁户房屋基础开挖方和回填方适当的补偿,赢得了被拆迁户的拥护和好评。四是讲究群众工作方法。各级干部在开展群众工作中,时刻注意群众工作的场合、对象、时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变,采取灵活多样的群众工作方法,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成效。在矿业整顿整合过程中,妥善处理“四大关系”,即妥善处理原有企业与整合后的新企业的利益关系、矿山业主自主协商与政府限期整合的关系、矿山内部大股东与小股东和股民的利益分配关系、矿山业主利益与民工合法权益的关系,推动矿业整顿整合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征地拆迁工作中,认真吸取了过去补偿款发放不及时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深刻教训,推行“现场工作法”,即由工作人员深入农户现场疏通思想、现场签订安置补偿协议、现场兑现补偿款,消除了被拆迁户的后顾之忧。

(五)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在领导方法上实现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导的转变。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引导党员干部担当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惠民便民的服务员、社会矛盾的调解员,多与群众沟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更加注重用民主协商的方法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二是在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的转变。在矿业整顿整合中,政府依法制定政策、明确要求、确定时限,站在公正立场,当好裁判员和见证人,引导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平等协商,和谐整合,消除矿山企业间相互猜疑、观望等待的抵触情绪。同时,政府聘请各类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审查企业编制的方案报告,严把质量关,政府依据专家组的意见做出行政批复,确保了方案报告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在工作措施上实现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应对的转变。在矿业整顿整合中,抓住工作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做到“三个围绕”,把握工作主动权,即围绕矿权整合,指导好协商谈判;围绕规范开发,严格审查各类方案、报告;围绕矿山地灾治理,督促企业抓好整改落实。四是在工作重心上实现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基层的转变。广泛展开党政领导干部下访工作,县直部门主要领导和乡镇党政“一把手”采取主动走出去的办法,走访信访户所在村委会(社区)或村民小组,了解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理顺群众情绪,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五是在工作力量上实现由少数部门努力向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转变。在征地拆迁工作中,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抽调业务素质高、能吃苦耐劳、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群众工作能力的精干人员组成各个工作组;工作人员与原单位脱钩,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改变过去由某一部门牵头负责、调度人员力不从心的做法,形成了力量集中、步调一致,职责明确、政令畅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初步成效

(一)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大局稳定。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架起了党群干群沟通的桥梁,畅通了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形成了解决矛盾问题的新机制。2009年以来,彝良县完成工业建设、城市建设和公益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征地7000多亩、拆迁房屋600余户,各级调解组织调解征地拆迁纠纷3484件,调解成功3475件,调解成功率99.74%,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整个征地拆迁过程无一人越级上访,无一户强征强拆,取得了“零越级上访、零强制拆迁”的可喜成绩。

(二)实惠人民群众,回应民生需求。大胆探索“土地换保障”的机制,鼓励支持失地农民用征地补偿款参与驰宏公司、天力公司入股,以每年8%的股息分红;坚持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加大对失地群众的劳动技能培训,大力扶持就地创业,90%以上的失地群众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按照“全部失地全部保,部分失地部分保”的原则,将失地农民纳入低保;凡失地农民都纳入养老保险,年满60岁后即可按月领取保险金,解决了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等长远生计问题,使群众能致富、快发展。

(三)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在群众工作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了为民、亲民、务实、清廉的干部新形象。群众改变了对干部的看法,愿意找干部谈心交流,有困难和问题找党员干部,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四)激发群众热情,共创和谐局面。群众工作的开展,突出了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强了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发展意识,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形成了干群互动、共谋发展、共创和谐的良好局面。在矿业整顿整合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彻底扭转了过去矿区矿业开发秩序混乱、各种利益矛盾加剧、群体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突出、各项职能工作被动的局面,初步实现了“四个和谐”,即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和谐、企业与企业的和谐、企业业主与股东的和谐、整顿整合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五)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县域实力。坚持“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规模开采、综合利用”的思路,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以洛泽河矿业加工基地为龙头,以矿权整顿整合为抓手,以做大做强铅锌产业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资源整合,整顿矿业开发秩序,全面加快彝良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保障重点工程实施,有效促进了彝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县域实力的迅猛提升。

三、体会与启示

(一)必须深刻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解放思想中创新群众工作。彝良县的群众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思想观念的解放,没有工作理念的转变,就谈不上工作方式方法的变革,就跳不出僵化守旧的圈子。做好新形势下的稳定工作,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站在落实群众路线的高度,从群众工作入手,创新机制方法,以新理念适应新形势,以新机制应对新变化,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千方百计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从而有效地凝聚人心、促进发展、构建和谐。

(二)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群众利益。彝良县的群众工作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发展是社会和谐之基,率先发展是实现群众利益之本。满足群众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破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都要靠发展。没有发展,群众利益的实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好”字当头,“快”字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高度统一,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为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必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改善民生中让群众得到实惠。彝良县的群众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在经济社会的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特殊阶段,必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在推进改革、谋划发展时,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付诸群众工作的实践,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关爱民生之困、消除民生之忧、办好民生之事,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四)必须坚持解决现实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在统一思想中理顺群众情绪。彝良县的群众工作经验告诉我们:群众的现实问题解决不好是思想问题产生的根源,如果不重视思想问题的解决,往往又会增加解决现实问题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又要重视解决思想问题,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从而理顺情绪,解开思想疙瘩。要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让干部与群众交朋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群众、武装群众、引导群众,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

(五)必须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自主管理中共建社会和谐。彝良县的群众工作经验告诉我们: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必须强化群众观点,认真研究新时期群众的思维动态和价值趋向,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激发和调动群众,宣传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力量推进各项工作。必须倡导共建共享理念,培养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发挥群众自主管理功能,让更多群众自觉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县群众工作简报 篇2

关键词: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新特点

一、把握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表明,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时期, 这“四个多样化”带来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深刻”变化, 即: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样一个大变化、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 新时期群众工作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出现了四个新特点:

(一) 群众工作对象呈现多元化的新特点。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 由于管理体制、经济成分、经营方式的变化和发展, 造就了多元性的新时期群众主体, 既有工人、农民, 也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还有干部、合同工、临时工、离退休职工等社会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和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 社会各阶层的群众主体都相应滋生出一些矛盾和问题, 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 群众工作内容呈现复杂化的新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 社会结构急剧变动, 利益格局不断调整, 各种积压起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如发展的粗放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以及由此引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区域、行业的不协调, 以及贫富差距的拉大;发展的不全面造成了社会事业滞后, 等等。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出现, 如“失地农民”、“失业人员”、“失房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生产生活问题;社会缺乏理性, 以及由此引起思想偏执、心理脆弱的问题, 等等。同时社会矛盾的发展越来越复杂, 矛盾发生的涉及领域越来越广, 并且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矛盾相互交错。

(三) 群众思想观念呈现多变化的新特点。

经济的发展, 物质的丰富, 人们逐步过上富裕殷实的生活, 伴之而来的社会治安的问题、通货膨胀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贫富差距的问题、信仰危机的问题, 这些都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杂音, 这些都将影响人们的幸福指数。一方面, 现代生活进入千家万户, 农民群众存有感谢党、感谢政府的惠民政策的普遍心理;同时, 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家庭承包的分散性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严重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有的地方出现了“土地分到户、不要村干部”, “只想发家, 不管国家”的倾向, 有的农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严重。

(四) 基层干部能力呈现弱化的新特点。

乡镇、村组干部“官小事多、权小责大”,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镇、村权力在缩小, 任务在增大, 权力有限、责任无限, 特别是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等实行一票否决给镇村干部带来巨大压力, 老办法不项用, 新办法不会用, 蛮办法不敢用。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作为执政基础的广大基层干部队伍, 其精神压力问题亟须引起重视。同时, 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有所弱化,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好, 做好群众工作缺乏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开创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一) 实现“四个结合”。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实现“四个结合”:

1. 实现利益调整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实现群众的利益, 是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 更是群众工作的根本归宿。实现群众利益, 也是群众生活的现实需要, 更是人民群众的权利。为此, 在宏观层面, 坚持以政策为导向, 确保改革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在微观方面, 注重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给群众以看得见的利益。坚决摒弃解决问题即施恩于民的错误思想和与民争利的错误行为。当然, 利益调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 要改变“人民的问题靠人民币解决”的片面做法, 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总结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关键是要“用真心”、“动真情”、“讲真理”, 以心暖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切忌满口假话、空话忽悠群众。

2. 实现了坚持发展民主与依法办事相结合。

民主是人民群众的一项基本权利, 而不是谁的恩赐。只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 才能提高群众的思想境界, 解决群众自身的思想问题。一是通过群众工作站改革基层选举制度、推行公开制度、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等, 积极探索群众民主权利实现的多种形式, 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咨询权、质疑权、监督权。二是坚持依法办事。对于政策允许的, 能及时解决, 而不是拖而不决;对于无据、无理的要求, 也能在坚持法律与政策的前提下妥善处理, 而不是态度粗暴、方法简单。

3. 实现坚持组织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实现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 发挥党和政府在群众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利用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舆论宣传优势, 把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 并使其行动具有目标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 发挥群众在群众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树立典型、完善群众自治组织等形式, 用身边的人教育群众, 用身边的事引导群众, 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

4. 实现自我消化与主动服务相结合。

群众工作是党的基础工作, 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因此, 群众工作中有许多矛盾不能等、不能拖, 必须主动积极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帮助群众解决现实问题, 使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和化解, 从而发挥群众与干部双方的积极作用, 预防和减少矛盾和问题的发生。

(二) 创新了“四种载体”。

群众工作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来进行, 在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础上, 大胆创新, 采取多种形式, 寻求新的载体。一是开展群众性的创建活动。近年来, 洞口县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创建活动, “和谐社区”、“小康文明村”、“诚信企业”等活动, 融推动发展与促进和谐于一体, 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收到良好效果。二是“三问于民”下基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 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实践证明, 领导干部深入基层, 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 是非常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三是畅通民情传递的新渠道。畅通渠道, 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群众有事无人管、有情无处说, 往往会使矛盾积累和激化。因此, 在完善信访接待制度, 继续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的同时, 建立民情调查、意见征询、民主对话等制度, 使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能够及时、正规地反映出来。四是搭建网络工作的新平台。把互联网作为创新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优势, 不断巩固扩大党的群众工作的阵地。

(三) 强化“四种能力”。

1. 提高宣传发动、组织群众的能力。

组织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能否有效地组织群众, 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决策的落实和工作的成效。要有效地组织群众, 就要尊重群众, 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组织群众, 党员干部不仅要通过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感化群众, 更要以优秀的品德修养、过硬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公仆形象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 部分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逐渐弱化的情况下, 强调党员干部的形象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领导干部品德高尚、自身素质高、形象好, 群众就信服, 你说话群众就听, 就愿意跟着你干, 反之亦然。

2. 提高畅通渠道、沟通群众的能力。

沟通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桥梁。沟通群众, 首先要建立信任, 然后才能实现真诚交流。党员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 决不是靠权力, 而是要靠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 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党员干部必须具有与群众平等互动、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本领, 多说群众能懂的话、多办群众认可的事, 善于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转化为群众的自觉力量。同时, 要畅通民意渠道, 拓宽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领域, 通过各种有效途径, 保证群众依法有序地反映意愿、表达诉求。

3. 提高了说服感召、教育群众的能力。

教育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证。群众工作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在说服教育的前提下, 从“团结———教育———团结”的愿望出发,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办法,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注重用先进思想、先进文化教育引导群众前进。加强对舆论宣传特别是新兴媒体的正确引导,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完善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 牢牢掌握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的话语权, 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

4. 提高求真务实、服务群众的能力。

上海市各区县群众工作方法梳理 篇3

[摘 要]

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梳理了上海市各区县的一些典型群众工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六点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上海市;群众工作方法;梳理;思考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4-0036-03

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上海市各区县党委、政府立足实际,不断探索群众工作方法,创新群众工作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上海市各区县典型群众工作方法

(一)长宁区的“凝聚力工程”。早在1993年,在当时长宁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华阳街道开展了以“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基本方法,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20年来,“凝聚力工程”在长宁区发芽、开花、结果、壮大,从访贫问苦的“送温暖工程”发展到心系群众的“实事工程”,再到凝聚社会的“民心工程”,进而深化拓展为长宁区“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经久不衰的知名品牌,在“推动发展,群众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凝聚力工程建设20周年之际,长宁区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问百家需,解百家忧,聚百家力,圆百家梦”的“新四百”精神,而且在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建立了融教育宣传、传承创新、纪念昭示等多重意义为一体的“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发端于长宁区华阳街道的“凝聚力工程”不仅成为整个长宁区党和政府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抓手;同时,也为上海市其他区县乃至全国诸多地区提供了一部生动的学习蓝本。正如2007年9月,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长宁视察时所说的:“‘凝聚力工程是社区党建最早最长的典型。”

(二)杨浦区的“一线工作法”。杨浦区自2005年起,不断深化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普遍走访、联系服务群众机制,逐步形成“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干部在一线考评”的“一线工作法”。

畅通“六条渠道”,在一线了解民情。一是局处级干部联系街居。局级干部定点联系街镇,每月开展一次下访。处级干部,每月第二周周四到定点联系的居委会,面对面服务群众。二是机关事业党支部联系基层党支部。组织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社区、“两新”组织党支部结对共建。三是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党员干部与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助困助学。四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五是党代表定时接待群众。每月15日组织市、区党代表,轮流到街镇党员服务中心接待群众,每年两次集中到社区接待群众。六是网络即时互动。开通“书记百姓网上通”、“区长在线”,在网上与干部群众互动交流,同时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微博,听取群众意见。

加强“四方联动”,在一线解决问题。一是领导干部现场解决。二是结合网格走访、组团服务,进行上门解决。三是对需跨部门解决的问题,条块单位协同解决。四是重要复杂疑难问题,由区“一线办”统筹解决。

建立“三项制度”,在一线推动工作。一是民情分析制度。各街镇每季度梳理一次社情民意,各职能部门每半年汇总分析一次问题受理情况,作为完善决策、改进工作的参考和依据。二是综合研判制度。区“一线办”综合研判涉及面上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予以解决。三是责任追究制度。对正常情况下应予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严格追究部门责任。

坚持“双管齐下”,在一线考核干部。一是抓目标考核,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安排好特色活动和“自选动作”,将落实情况记入干部“民情日记”。二是抓群众测评。年底委托社会第三方对领导干部和街镇、部门工作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建立与日常考核、年终述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体系。

(三)普陀区的“五字工作法”。2011年下半年开始,普陀区在总结曹杨社区(街道)党工委开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基础上,推进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的“五字工作法”——“走、应、谈、评、考”。

日日走,即服务团队每天以不同形式走访各类居民群众。通过上门走访、约见聊天、组织活动等多种形式,做到第一时间了解居民群众的需求、困难。同时建立全覆盖的民情档案,真正实现家底清、情况明。

周周应,即居委会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小组每周将各块区收集的群众诉求进行汇总并及时回应。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及时给居民群众答复;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报街道会商解决;重难点问题由街道召开党政班子会议集中解决,并及时向居民群众反馈问题的解决进展情况。

月月谈,即街道组织部门或居民区每月召开一次居民群众座谈会或居委会支部书记、主任会议,听取居民群众对组团式联系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方式,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成效。

季季评,即街道组织部门每季度对组团式联系服务工作进行评议。通过季度评议会进一步明确党工委总揽全局、居民区保障落实、社区多方呼应的组团联系服务模式。以季度评议会为平台,对各居民区开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中的工作方法和成功案例进行交流推广,同时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修正。

年终考,即社区(街道)党工委年终对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行考核。将组团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与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等工作结合,作为创先争优点评内容,考核标准以走访效果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依据,考核结果作为各居委会年终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虹口区的“三全”工作法。2010年,上海虹口区委为深化推广曲阳路街道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创立的“小三全”工作法——“全天候接待、全方位受理、全过程负责”,进一步改进作风,更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在全区开展“大三全”工作法——“全方位对接、全过程负责、全社会参与”。各单位以岗位行动为载体,立足职能定位和实际工作,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率,积极落实“上下对应、条块联动、支撑有力、全方位对接”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了政府职能和机关干部作风转变,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endprint

为了让“三全工作法”落实到位,虹口区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转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宗旨意识,让党员干部更亲民;二是将为民服务作为重点,主动下移工作重心,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改善民生服务,使条块行政资源成为深化“三全”工作法的坚强支撑;三是主动跨前,结合各单位实际,健全长效机制,提高管理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效能,让人民群众更满意,确保“三全”工作法取得长效。

(五)黄浦区的“4+1工作法”。2011年,黄浦区五里桥社区(街道)党工委按照中央提出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的要求,结合多年的党建工作经验,逐步探索形成了“组团式服务、民主化管理、区域化支撑、群众性评议”加“基层队伍建设”的“4+1”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方法。

“组团式服务”是新形势下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具有“普遍联系、汇集民意、及时反馈、妥善解决”的特点,符合当前社区群众工作的实际,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一种创新。“民主化管理”是完善上下联动诉求回应解决机制的重要手段。在责任区、居民区、街道三站式直通车回应诉求解决问题机制下,以快速、有效解决问题为目的,以金字塔的形式逐层解决,把绝大多数问题解决在基层。“区域化支撑”是破解社区工作任务重、资源相对有限这一难题的有效方式。通过发动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社区在职党员和广大群众志愿者等各方力量,为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群众性评议”是群众参与民主议事、监督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让群众来评议是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环节。“基层队伍建设”是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的重要基础,应当常抓不懈。五里桥街道抓住了“人”这个事关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作为推动工作、推进事业的重要抓手。

(六)青浦区的“二三四工作法”。青浦区赵巷镇党委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新机制,形成了“二三四”工作法,有效推动了组团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坚持“两个注重”,形成工作网络。注重整合资源,形成民情联系网络;注重分层收集,建立“三级民情收集制度”。

抓好“三个坚持”,规范走访流程。首先,坚持“五个一”,实现规范走访。工作人员心中明确一条龙的工作流程,向居民家庭发放一份组团式服务告居民书,指导居民完成一份组团式服务调查问卷,做好一本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记载册,送上一套组团式服务防暑物品。其次,坚持“四个带”,实现分类走访。对有诉求的家庭,带着问题走;对困难家庭,带着帮扶项目走;对上班族和私密较高的小区家庭,带着服务走;对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等家庭,带着政策走。再次,坚持“三个访”,实现全面走访。对于一般家庭坚持“普访”;对于动拆迁、贫困、残疾、统战、少数民族等重点家庭坚持“必访”;对于重点稳控对象、重点关注对象等特殊家庭坚持“重访”。

实行问题“四分类”,逐层解决问题,增加服务实效。将走访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分为四大类:一是自行解决类。依托块区组团力量自助、互助解决的,及时予以解决。二是协同解决类。对于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的群众诉求,注重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发挥镇窗口服务单位作用,强化联系服务群众功能,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三是长远目标解决类。对于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的群众诉求,村居或镇职能部门不能立即解决,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步解决的问题,由村、镇列入下阶段重点工作项目,予以逐步解决。四是暂难解决类。对于“暂难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系居民区的市、区党代表、人大代表联系,形成上下联动的诉求回应、解决机制,力求各类问题得以分层破解。

二、几点思考

(一)做好群众工作要做好四个重视。一要重视创新党的群众路线。把党的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结合起来,扩大群众路线的主体范围,丰富群众路线的实现形式。二要重视创造共同愿景。尊重群众的需要和群众的自愿,把党的意图和群众需求有机统一。三要重视建立与群众的情感对接。感情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情感,群众才认可、拥戴党。四要高度重视公共利益。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党员干部利益不能同“公共利益”发生冲突。

(二)运动式群众工作的价值与弊端。很明显,各个基层群众工作实践都带有一定的运动式的性质。运动式的群众工作对于弘扬主旋律,浓厚氛围,宣传党的主张,提高群众工作知晓度和认可度,破解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工作作风转变,都有较明显的效果。但同时,运动式的群众工作容易简单化、片面化、激情化,容易走过场,容易解决表面问题、忽视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做好群众工作,要全面辩证地认识运动式群众工作,不断扬长避短,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情理式服务与依法服务的对接与边界。毋庸置疑,由于稳定工作的需要,群众工作的情理式服务特征非常明显。但是,依法服务的特征受到了一定冲击。因此,在人民内部矛盾频出的今天,为了真正促进群众工作的常态化建设,避免矛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定要做好情理式服务与依法服务的充分对接,在依法服务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彰显情理式服务,做到法情理的统一。

(四)过度服务与适度服务的中线。不容否认,不少时候,群众工作存在过度服务的问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奖勤罚懒,容易造成群众反感,甚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做好群众工作,要把握好过度服务与适度服务的中线,量力而行,集约化利用资源。

(五)服务群众与自我服务的协调。做好群众工作,固然服务群众意义重大,但调动群众自我服务绝不能忽视。特别是群众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显现的今天,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要协调好服务群众与自我服务的关系,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群众工作当中来。

(六)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的新的着力点。网络社会的特点,需要我们了解、把握、适应舆论社会;群众的审美疲劳、焦躁情绪需要我们使用群众语言;社会公平正义的冲击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从点滴做起;多元化思想泛滥需要我们有效引领;苍白说教需要我们转变思维;利益分割需要我们价值重塑。

作者刘爱国系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培训部主任、讲师;陈梦系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2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县群众工作简报 篇4

关于省督导组来我县督导群众工作的汇报

各位领导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群工部对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检查指导我们的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我县群众工作部自2011年3月成立以来,在献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联席办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现就这段时间以来我县群众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下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建设群众工作部工作力度 做为XXX市设立的群众工作试点县,我县领导高度重视。一是组织到位,县委专门组织召开五次常委会议,县政府也多次召开常务会议,成立了群众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学习外地经验,专门组织考察团到外地考察学习,写出了高质量的考察报告。之后认真研究部署建立群众工作部各项事宜,即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开展新时 1

期群众工作试点的实施方案》,切实推进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二是认识到位,建立群众工作部,是我党中央在今年年初就频频释放出的强化群众工作的政策信号。我县、乡、村三级行政组织全部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上来开展这项工作,全方位转变群众工作新理念,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将建立“群众工作试点县”工作做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三是落实到位,县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通过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统筹谋划,周密安排,协调推进,促使群众工作部、站、室在短时间内宣布成立,并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县群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常委委员、XX县联席会第一召集人XXX同志充分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对群众工作部、站、室工作亲自谋划、亲自组织,明确提出了“此项工作任务艰巨,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坚决克服一切困难,尽快建立群众工作部,加快实现群众工作重心转移”。

二、群众工作部、站、室建设体现“三高、三实、三细”⑴县级群众工作部----“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县委群众工作部,与县信访局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分别称中共XX县委群众工作部和XX县人民信访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以促进社会和谐、创新社会管理为理念,承担“三大任务”,即负责群众权益保障和投诉处理、研究群众工

作政策和集中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县委、县政府同时赋予了群众工作部交办转办权、督促检查权、指导协调权、直接调查权、情况通报权和责任追究建议权等工作职权,体现群众工作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群众工作部部长由信访局长兼任,设部长1名,常务副部长1名,副部长1名,信访局设副局长2名。下设 6个科室,共计20名高学历且有基层工作经验人员。

另有14个信访事项较多的进驻单位接待人员,均是各单位选派的热爱群众工作、责任心强、熟悉本系统政策法规、熟练操作电脑的优秀股级以上干部,负责处理本部门、本单位为责任主体的信访事项。由其组成了4个职能相近、业务相通的联合接待室。分别是:涉法涉诉问题联合接待室、工资社保问题联合接待室、土地拆迁问题联合接待室和违纪及三农问题联合接待室。

⑵乡级群众工作站---“实打实、实求是、实实在在为人民” 群众工作站负责“一站式”办理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需要审批的事项,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分设群众工作综合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矛盾纠纷排调中心。面对面、实打实解决群众提出的各项问题,⑶村级群众工作室---“细安排、细排查、细做群众思想工作 ”

村级群众工作室“零”距离服务群众,实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工作室办公地点设在村集中办公场所内,“细”字则体现在硬件设施统一配臵“四个一”上:一张民生服务卡,包含“民生服务指南”、“民生服务员联系电话”等内容,发放给办事群众,方便沟通联系;一部热线电话,方便群众来电咨询、反映问题;一本民情记事本,要求详细记录群众来电来访的时间、对象、事件、处理结果,便于查阅和汇报;一支民生服务员队伍,根据各村情况组建,由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以及部分村民代表、退休党员组成。

三、创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新体系

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实行领导干部包案制度、加强信访救助金使用制度、落实千名党员干部大走访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基层基础建设等长效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群众工作新体系。

⑴信访救助基金机制。按照人均1元的标准由财政划拨60万元设立信访救助基金,加上社会各界捐款和乡镇、重点部门管理的救助金,每年用于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救助金已达200万元。今年,先后投入121万元促使75起信访积案得以彻底解决,得到了省、市联席办的的充分肯定。

⑵ 落实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制度

每周一到周四是县级领导的固定接待日,确保县级领导每人、每月都公开接访一次,接待日安排做到公开上墙,方便群众查看。领导接访双岗制度更是人性化管理,一方因开会等原因不能接访的,由下一个接待日领导替换,确保有县领导接待,并实施“首接负责制”,即谁接待、谁负责、谁处理。

⑶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凡是我县的重大决策的制定和修改、城市规划、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重大项目的实施等应当进行风险评估的事项,都要评估其制定、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由有关部门等评估主体按照风险评估程序,形成评估报告后报本级政府。本级政府在认真审核后,对重大事项作出实施、部分实施、暂缓实施还是不实施的决定,并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政府报送评估报告,同时送上一级部门备案。

⑷千名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扎实有效

全县所有部、办、局、乡镇都参与了“千名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做到了500个行政村(社区)全部覆盖。今年4月份全部进驻联系村开展工作,工作时间暂定为一年。县直部门915人、乡镇500人,共计1915人进社区、走乡村、听百姓心声、了解百姓需求,全面帮助解决影响百姓生活的出行、交通、环境、信访等方面的难题。

四、实现两个服务中心联合构建群众工作服务平台

联合接访服务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实行规范化管理,紧抓“解决问题”这一核心,做到群众能进来,问题能解决、办理事项公开透明、服务于民、便民高效的特点,真正做到群众工作的“终点站”。

XX县群众工作渐已形成了以群众工作部为龙头、以群众工作站为纽带、以群众工作室为基础、以村级信息员为前哨的四级群众工作网络。截至目前,全县18个乡镇和500个自然行政村(社区)全部成立群众工作站和群众工作室。自成立以来,联合接访中心共接待群众 1805 次,解决433件;行政服务中心共为群众办理事项4102件;群众工作站办理489件,群众工作室办理657件。

我县群众工作初显成效,体制上也基本完成了转型,但还是处于磨合期、完善期,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和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为加强我县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XX县群众工作部

县群众工作简报 篇5

群众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群众工作为统领,积极破解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难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我县连续五年没有市以上群体访,连续四年在全市信访工作考核中位居第一名。今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对我县“构建村级三层调解网络化解社会矛盾”的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县(市、区)委书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培训班三期178名学员考察了我县化解社会矛盾的做法,并给予充分肯定。我县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今年7月,省委书记姜异康就xx科学发展的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夯实群众工作基础

干部作风事关群众工作成效。我们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推动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实施全省36个基层党建创新“县委书记项目”之一的《创新基层干部作风考评机制》项目为总抓手,健全服务群众机制,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一)建立完善乡镇干部全员包村制度。为使乡镇干部服务农村由“被动型”转为“主动型”,组织1300多名乡镇干部实行全员包村。严格落实包农民增收、包社会事业发展、包政策落实、包社会进步、包社会稳定的“五包”责任,逐村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包村责任,并把包村成果作为乡镇干部考核、奖惩、使用的重 1

要依据。对成效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对完不成任务或工作中有突出问题的,不能提拔重用,并取消评先树优资格。

(二)建立完善机关干部“结穷亲”帮扶制度。按照政策宣传到户、科技服务到户等“六到户”要求,组织全县五千多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5000多贫困户;组织五千多名县乡教职工结对帮扶5000多名困难学生,为其提供经济帮助、心理疏导和学业辅导。三年来,共帮扶款物3000多万元。

二、建立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机制,保障群众基本权利

xx县农村人口占80%以上,农村稳则全县安。长期以来,村级事务管理问题是引发农村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把推进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作为保障群众决策权、监督权和知情权,减少农村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一)实行村务决策民主化,确保群众决策权。把完善民主决策程序作为加强农村工作管理的突出重点,按照常规事项、重要事项和重大事项,分别采取不同的民主决策程序,整个决策过程,充分吸纳民意,保证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同时,建立完善了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预防了因决策不当而产生的不稳定因素。

(二)实行村务管理规范化,确保群众监督权。一是村级财务实行“村所有、镇监管”制度,村级账务、资金一律由乡镇农经站代管,确保财务监督管理到位;建立农村财务月结承诺书制度,实现了农村财务月月清、年年清。二是资产处置实行“四把关一审批”制度,避免了因处置程序不规范而造成的村集体资产流失。三是村级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杜绝了工程建设投入上的违规行为。四是村委印章实行委托乡镇农经站监管

制度,解决了因印章管理混乱带来的财务乱、集体资产损失等问题。

(三)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化,确保群众知情权。一是在公开内容上,规定农民负担、财务管理、土地管理、村务决策、事务管理等群众关心的内容必须公开,其他内容根据实际公开。二是在公开形式上,采取公开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广播、明白纸等形式多渠道公开。三是在公开时间上,对常规事项实行月公开;对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及财政预决算等事项,实行年度公开;对上级扶持、工程建设等重点事项随时公开。

三、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力促群众问题解决

调解在解决农村矛盾纠纷方面,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把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问题的最根本方法,着力构建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个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牢牢把握了矛盾化解主动权,促进了“事要解决”。

(一)健全村级调解网络,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作用。探索建立了家族调解员、村民小组调解组、村(居)调解委员会“三层”调解网络,实现了族内矛盾家族调、组内矛盾小组调、村内疑难矛盾村(居)调的目标。今年全县“三层”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183 起,处结率达98%,群众满意率达96%以上,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9.5 %。

(二)健全综治工作体系,发挥行政调解的核心作用。对村级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乡镇或有关部门纳入行政调解范围,启动行政调解程序。一是设立了乡镇以乡镇综治中心为依托的调解中心,全力抓好乡镇层面的矛盾化解。二是设立了“八位一体”(治

保、调解、巡逻、普法、帮教、信访、反邪教、暂住人口或外来人员管理)的农村社会管理办公室,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三是成立了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重点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和上访老户、涉法涉诉上访户等信访疑难问题,发挥了行政调解的主导和核心作用。

(三)深化司法调解工作,发挥司法调解的辅助作用。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难以解决、已进入司法程序的矛盾纠纷,把调解作为首选方式,力求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一是坚持调解优先,以调为主,能调则调,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诉前,有效减少了诉讼环节和诉讼成本。二是加强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联动。对未经人民调解调处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前,积极引导当事人先行就近、就地选择非诉讼调解组织解决纠纷,力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三是坚持诉讼全程调解。坚持调判结合,在立案、庭前、庭中、庭后等环节抓住一切可能调解的机会进行调解,做到调解工作无缝隙、全覆盖。

四、建立执法办案约束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公正解决

我们把促进廉洁公正执法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方面,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强化约束,提高了执法办案质量,减少了涉法涉诉案件。

(一)实行执法办案终身责任制。坚持谁办案、谁负责,因承办案件发生的诉讼、上访、赔偿等情况,由办案人员终身负责,不受承办人员岗位、职务变动影响。

(二)建立执法办案立体监督网。着力构建政法部门内部监督和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外部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形成了内部监督重在纠错、外部监督重在追究的工作局面。

(三)严格实行错案追究制。对政法干警办理的错案、执法中出现的过错,严肃追究办案人员责任,视情况追究领导班子、分管领导及其他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与评先树优、警衔晋级、经济待遇、岗位任职挂钩,有力地规范了政法干警的执法行为。

县群众工作简报 篇6

简报

(第十一期)

遵义县自来水公司2014年5月29日

“我为谁工作”演讲比赛

助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为进一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县城供水事业发展,同时给干部职工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锻炼职工演讲能力,增强自信、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干部职工的企业认同感和岗位责任感。引导干部职工积极为公司提高供水保障、提升服务质量建言献策。2014年5月29日,公司举办“我为谁工作”演讲比赛,县委第六督导组组长、第四纪工委书记肖长友同志,县水务局党组成员杨国春同志,公司班子成员、职代会代表共同组成比赛评委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比赛。

“搞清楚我是谁,才能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弄明白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目标方向”......“无论我们在哪个工作岗位,都是为了县城的自来水用户服务,我们都要以焦裕禄、杨善洲为镜子,激励着我们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由各科室民主推荐的10名选手精心撰稿,认真准备,紧扣主题,满怀激情的投入比赛。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例表述了对“我为谁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积极向上的演讲内容、激情昂扬的现场演说,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通过激烈角逐,来自财务科的金莹莹获得本次比赛的一等奖,同时,比赛评比出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鼓励奖4名。

本次演讲比赛只是公司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比赛既是对公司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成效的一次检验,也是展示公司干部职工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公司将通过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群策群力,提高供水保障、提升服务质量。

(办公室)

县群众工作简报 篇7

一、“加”上地气, 强化组织人事工作的准确性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组织人事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群众, 需要尊重并实现群众个人的价值, 群众利益关联性非常强。组织人事工作, 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为群众做事, 做群众的事, 做群众满意的事, 是检验组织人事工作准确性的重要标准。群众是组织人事工作的根系, 树叶是否繁茂, 果实是饱满, 关键在于根系是否深深的植入于土壤之中, 是否充分吸取了土壤的养分, 脱离了土壤再高再大的树也只能枯竭死亡。相反, 脱离群众的工作, 好比瞎子摸象,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毫无准确性可言。不听群众的呼声, 不让群众评价, 组织工作就会失去发展的根基。检验组织人事工作成效的好坏是群众是否满意, 指导工作开展方向的是群众是否需要。“加”上了地气, 才能认真查一查、挖一挖, 倾听好群众心声, 把目光聚焦到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来, 去发现问题、研究特点、总结经验、探寻方法, 对广大群众全力支持、主动服务、当好后勤, 让群众参与、使群众受益、经得住群众检验, 才能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才能确保组织人事工作的准确性。

二、“减”去形式, 强化组织人事工作的务实性

组织人事工作与广大干部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而形式主义的本质又是脱离群众、不求实效的, 因此如果组织人事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 必定会激起群众不满, 其危害也会更加严重。在新形势新要求下, 我们的组织人事工作更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和要求, 切实做到务实、管用。务实, 就是要从群众的关切点入手, 不搞花架子, 不走过场。管用, 就是要追求工作的实际效果, 切实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围绕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用人品塑造官品, 改进优秀人才选拔方式, 以重点工作为抓手、以民情为导向、以务实为追求, 树立全心全意为科研工作、为一线科技人员、为出成果出效益的服务意识来开展工作。在考核、选拔、任免、监督、调研等过程中, 除要严格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的指示要求外, 更要做到不形式、不走样、不累赘、不主观、不教条。反之, 如若脱离实际, 以会议落实会议, 以文件落实文件, 搞形式主义、固步自封, 定会引起群众不满, 严重危害党群关系, 做好组织人事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三、“乘”以制度, 强化组织人事工作的保障性

在制度的制定上要务实管用。在长期实践中, 我们的组织人事工作形成了许多管理制度, 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哪些要坚持, 哪些要修改, 哪些该废止, 哪些该制定新的, 需要进一步梳理, 建章立制、规范行为, 确保规章制度更有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那些贴近群众、高效运行的制度, 能够成倍发挥出科学统筹、双向调控的“正能量”, 需要继续贯彻并增强执行力度;那些投机取巧、劳民伤财的制度, 也会成倍的扩大伤害干群关系的“负影响”, 要彻底摒弃, 连根拔起。

在制度的执行上要规范灵活。组织人事工作者在提高制度执行力上要作表率, 在思想上得想执行、要执行, 在行动上要会执行、真执行, 要坚持原则, 不回避难点, 不避重就轻。核心的原则不能变通, 但也不能生搬硬套, 要结合工作实际, 特色中不失严谨, 原则中不失灵活。只有对“负影响”零容忍, 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 才能保障组织人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

在制度的督查上与时俱进。“令在必信, 法在必行”, 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使制度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要把党组织要求、工作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 做好制度的检查与落实, 特别要强化群众关心的专业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激励等机制的实施监督, 建立群众放心的制度执行和监督体系, 建立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标准的服务评价机制, 搭起建好制度、用好制度的长效机制。

四、“除”去灰尘, 强化组织人事工作的权威性

思想上要光明。组织人事工作者若把个人利益、远近亲疏、维权主义等思想诟病夹杂到日常工作中, 不仅不能为党培养出好干部, 更有可能自身沦陷。“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 组织人事工作者更要在对照、自省、扫除、提升上下功夫, 谨小慎微, 始终保持光明磊落, 自觉遵守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 不断地防止和扫除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 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重要事项上要透明。组织部门肩负着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的重要责任, 责任大、权利大、影响也大。工作上必须严格执行重要事项公开制度, 坚持“公开、公正、平等、择优”原则, 按要求公开人才工作规划、重要人事任免公告、对外招聘启事、招聘结果、职称评审、荣誉推荐、在职人员进修和培训等重要事项, 推进组织人事工作程序化、公开化、透明化, 实现重大事项不推脱、不遮掩。只有将重要事项暴露在阳光下, 公开透明, 才能经得住考验, 让群众放心、让上级领导放心、让党组织放心。

监管上要严明。对组织人事工作各主要环节建立风险监管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 严肃组织纪律, 强化组织监督, 明确执行者、监督者、责任者, 力争不错位、无薄弱、零死角, 对查实的违纪行为, 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建立共同监督、共同管理、不断提高的做事氛围, 保障组织人事工作的权威性。

群众满意才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标准 篇8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标准。要真心尊重群众、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真正了解和掌握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做到问计于民,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善于把群众的建议化为决策的依据,把群众的智慧运用于实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决策水平,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自觉在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用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哺育自己。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在与群众的深入接触中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工作成效。

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工作传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自觉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追求。要敢于负责,勇于承担过失。办事难免惹事,受累难免受委屈,出了错不要紧,只要真心为群众办事,只要我们尽了心、尽了力,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公道自在人心。处理群众问题时,只要我们对办错了的事真诚道歉,对不符合政策的事耐心解释,对群众不满意的事认真反思,对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严格问责,群众最终会理解支持我们的。要在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考虑群众感受;要对弱势群体和民生信访问题舍得投入、舍得下功夫;要“两眼向下”,多接触群众、多了解群众、多关心群众,要尽可能多地照顾群众的实际利益和实际困难。

党的宗旨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多为群众着想、多为百姓谋福利,在与群众的接触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我们要对群众倾注感情、满怀激情、付出真情,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疾苦、体察群众的情绪,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建立和保持一种亲密的鱼水关系。始终做到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反映人民的呼声,解决人民的疾苦。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奉献精神,身体力行,付出艰辛的努力。要以服务人民为己任,深入到群众中,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领导干部乐于做群众工作重在牢记宗旨、高度负责、倾注感情。感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感情决定立场、感情决定态度、感情决定行动。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越深,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就越强。领导干部只有在感情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倾注了感情,与群众的结合就会自觉,并由衷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就会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分内事,把为民办事当成一种快乐、一种满足;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而又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群众就能体谅,矛盾就容易化解,问题就容易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当中,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与人民群众的呼声“共振”,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同频”。在一些重大、敏感事件和重要政策方面,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用群众身边的事例,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要走到群众中间、走到最前面,牢牢把握话语权,让群众获得主流、及时、准确的信息。要善于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参与到决策中,倾听各个领域和各个群体的意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诉求,以获得最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引导群众参与到行动中,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要引导群众参与监督中,什么事情只要一公开就透明了,一透明就容易得到理解和支持,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可以消除群众的疑虑,获得群众的支持。要找准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即使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上一篇:教学片断以及反思下一篇:巍巍井冈山悠悠革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