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思维导图活动总结

2024-10-19

英语思维导图活动总结(共10篇)

英语思维导图活动总结 篇1

如图, 在Rt△ABC中, ∠C=90°, AB=10 cm, AC:BC=4:3, 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向点B运动, 速度为1 cm/s, 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A方向向点A运动, 速度为2 cm/s, 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 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1) 求AC、BC的长;

(2) 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 (秒) , △PBQ的面积为y (cm2) , 当△PBQ存在时, 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 当点Q在CA上运动, 使PQ⊥AB时, 以点B、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是否相似, 请说明理由;

(4) 当x=5秒时, 在直线PQ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BCM的周长最小, 若存在, 求出最小周长,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此题是2011年昆明市中考第25题, 即压轴题, 以直角三角形和函数为背景, 结合动点问题和存在性问题, 综合性较强, 难度较大, 尤其是第二问在探究当三角形存在时求三角形面积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时, 要注意分类讨论的应用, 分两种情况, 一是点Q在BC上运动;二是点Q在AC上运动.

一、说“用思维导图工具把题目的大致意思表达出来, 特别把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隐含的条件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

1. 用思维导图画出题目的第1个条件“如图, 在Rt△ABC中, ∠C=90°”.引导学生回忆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知识点:

在Rt△ABC中:

(1) 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2) 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 (勾股定理) ;

(3) 边角之间的关系:如果用α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 那么可以写成:

2.用思维导图画出题中第2个条件“AB=10 cm, AC:BC=4:3”.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个条件, 展开联想, 想到“比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 知道两条边的比为, 最常用的方法是设这两条边为ak、bk, 方便计算;想到“勾股定理”, 再利用方程的思想, 就可得出线段AC和BC的长, 这恰好是问题中的第一个问.

3. 用思维导图画出题中的第3个条件“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向点B运动, 速度为1 cm/s, 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A方向向点A运动, 速度为2 cm/s, 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 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由于点的运动导致图形的变化, 引导学生变“动”为“静”, 运用分类讨论思想,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即当点Q在BC上运动和当点Q在AC上运动;联想相关知识点:路程=速度×时间, 再结合图形, 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线段的长.

4. 根据 (2) 中的问题: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 (秒) , △PBQ的面积为y (cm2) , 当△PBQ存在时, 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引导学生联想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函数关系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等式组的解集”等相关知识, 并用思维导图工具展示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

5. (3) 中的问题:当点Q在CA上运动, 使PQ⊥AB时, 以点B、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是否相似, 请说明理由.本小题属于结论开放型, 可以先假设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找出对应的边角关系, 再根据两个直角三角形对应边的比是否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到“垂直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方程思想”“分类思想”, 并用思维导图展示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数学思想及方法.

6. (4) 中的问题:当x=5秒时, 在直线PQ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BCM的周长最小, 若存在, 求出最小周长,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本小题考查三角形周长最短的问题, 本质上是在直线上求一点使得这一点到已知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 解决的办法是通过轴对称变换, 把两条直线变换到同一条直线上, 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决此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三角形的中位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角形的周长”等知识点, 并用思维导图展示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

以上过程用思维导图呈现为下图, 但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用动态的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演示“说题”过程,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二、说“用思维导图工具画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 (以动态的方式呈现) ”

三、说“用思维导图工具画解题的方法以动态的方式呈现) ”

四、说“用思维导图工具画解题的步骤 (以动态的方式呈现) ”

通过以上思维导图的呈现, 学生已基本弄清已知条件和隐含的条件, 以及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思想及方法, 为书写解题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说“规范板书过程”

解: (1) 设AC=4x, BC=3x, 在Rt△ABC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AC2+BC2=AB2, ∴ (4x) 2+ (3x) 2=102, 解得x=2.∴AC=8 cm, BC=6 cm;

(4) 存在.理由如下:

∵AQ=14-2x=14-10=4, AP=x=5,

∴PQ是△ABC的中位线, ∴PQ∥BC, ∴PQ⊥AC,

∴PQ是AC的垂直平分线.

∴PC=AP=5, ∴当点M与P重合时, △BCM的周长最小.

∴△BCM的周长为:MB+BC+MC=PB+BC+PC=5+6+5=16.

∴△BCM的周长最小值为16.

英语思维导图活动总结 篇2

关键词:思维导图;递进式;小学英语;语言交际

一、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对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非常重视。但是,实际教学中,学生却一直都存在学到的单词和句子不能很有效地组合起来进行表达或交流,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事物时可以比较准确地说出相应的单词,但是在构成完整的句,或者是形成整段话对事物进行描述或与人交流时,往往会非常紧张,说不好,或者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缺乏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导致学生没有形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但是经过尝试调整语言交际活动策略,进行了真实的任务背景创设后,发现学生虽然交际意识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在形成整段的描述或者对话时,语言组织仍然比较散乱,结构不严密。

二、“思维导图”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的应用

1.“思维导图”快速激活思维

运用英语进行话题描述与交流,如同盖房子,缺少材料就无法开工。思维导图,正是激发学生在大脑中快速搜寻大量相关的“材料”,即与这个话题相关的单词及句子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课堂教学中,我设定某个话题为中心,鼓励学生以“头脑风暴”式的思维,快速反应出与该话题相关的英语单词或句子,把从前学过的信息快速调用,当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开始进行知识关联的思维活动,其他学生也会被激活思维,课堂的亮点也往往就这样产生了。

如,进行朗文版Welcome to English 3A chapter 1的part E教学时,我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写出与season(季节)相关的词或句子,创作完成一副关于季节的“思维导图”(图1),并根据图示信息,对一年四季进行描述。学生根据共同完成的思维导图中的提示信息,通过合作创作思维导图,进而运用思维导图说一说。学生的注意力充 分被图片上的信息吸引,小组共同讨论有关季节的信息时,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都非常积极地动脑思考。

2.“思维导图”展现话题信息

教学中,有些信息如果以整段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往往感觉索然无味,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于字里行间。“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提取主要信息,结合图片与色彩进行呈现,增强对学生视觉的冲击力,引起学生关注。

如,进行朗文版Welcome to English 4A chapter 1的part E教学时,需要通过对两个不同人物业余爱好的展现,让学生说一说,并找出两人的共同爱好。我选择了学生非常喜欢的两位外教老师为描述对象,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两位外教老师的业余爱好呈现出来(图2)。

学生看到了外教老师的照片,兴致一下子来了,都想来说一说外教喜欢和不喜欢的事情,没有被点名回答问题的学生,也非常认真地看着图上的信息,帮同学检查有没有说错的地方。

“思维导图”作为信息的传达工具,与纯阅读的文本或者纯听力的语音形式有所不同,它所表达的信息更直观,在结构上也更清晰,便于学生搜寻有用的信息点,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运用信息,尝试自主生成语句的练习机会。

3.“思维导图”明确话题走向

小学生在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时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句子开启一个话题,或者是当别人的问题提出来以后,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只会用Yes或者No来做简单的判断性回答。这也是让我一直非常困惑的问题,即语境中的多向交流非常单薄,难以构成整段的信息沟通。

如,进行朗文版Welcome to English 4A chapter 1的part E教学时,把传统的“发散式”改为“递进式”的思维导图,话题的背景定为几个学生关于业余爱好的交流,并将可以共同进行的周末活动作为交流的任务,从学生已经掌握的可用于展开(图3)对话的句子入手,将主体句型的结构用层层深入、向前发展的“递进式思维导图”(图3)呈现出来。图中的两条话题主线,与教材中提供的交际场景相吻合,又在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可能进行思维发散的提示,帮助学生理清话题交流的主线,进而明确思路,结合自身掌握的表示爱好的单词,与同学进行交流,获取信息,并完成“找到共同的周末活动”的任务。

4.“思维导图”整合语言与思维

语言和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时,将英语语言与思维导图中的图片、符号、文字均定位为交流的工具, 其运用都是为了表达思想、呈现思维活动而服务。“思维导图”从其结构上来看,与人类大脑的结构相似,从其应用于语言交际活动的功用上来说,也是一种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的有效工具。明确了这一点,基于“思维导图”的语言交际活动就显得更有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总目标,体现了它的价值。

进行朗文版Welcome to English 3A chapter 1的part E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关于一年四季的英语科普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思考、回忆前一个课时学习的有关四个季节特点的天气单词,进而借助视频短片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不同的季节,人们经常从事哪些活动。小组讨论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所想到的东西进行呈现,并在思维导图中对表达句型的主干加以提示,辅助学生整理语言,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这个季节的特点和自己在这个季节做的事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的思维加以整合,形成的思维导图信息丰富,学生对季节的表述也更加完整,表达的思路更清晰。

5.“思维导图”搭建支架辅助交际

小学阶段英语语言交际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除此而外,更高层次的要求是,我认为是学生的表达与交流的熟练程度需要更大的提高,以思维导图为支架搭建的辅助交际训练,经过反复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多次遇到相关的话题,才能迅速地消除陌生感,自如地用英语交流。“思维导图”就像是学生语言熟练过程中的辅助性支架,在学生刚开始尝试进行整段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述或与人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忘记可以用哪些词句进行表达,而通过“思维导图”对话题结构的展现,学生可以借助图示,将要表达的信息完整地说出来。要从“扶”到“放”,逐步过渡到学生自主表达,需要从句子结构过渡到词汇提示,进而过渡到图片或符号提示,减少支架信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英语语言交际活动,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结构梳理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语言的生成更加流畅、准确,丰富程度也有了更好的发展。同时,因为“思维导图”中丰富的色彩和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的课堂参与率明显提高。“思维导图”聚焦主题,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提供了相关话题的语言支架,交际主线明确,主线上又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出了启示,内容充实、有秩序,充分激发了他们用英语交流的潜能。

参考文献:

[1]吉桂凤.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M].伍中友,译.新华出版社,2010.

英语思维导图活动总结 篇3

小学综合实践性活动实施主要包括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开展活动和成果展示。在这四个实施环节中,制定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是后续活动能否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指导孩子们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时,制定方案每每会成为孩子们开展活动的瓶颈。

本次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文化蜜旅——走进叶适》综合实践活动时,发现孩子们对于了解文化名人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要了解什么?非常茫然,更别提让他们制定研究方案了。如果这时我过多地参与其中,为他们梳理研究内容,制定活动方案,那么必将会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宗旨相悖。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际,无意中了解到这些孩子们平时上科学课,是用思维导图来做课堂笔记的,何不将这一学习工具也应用到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借助思维导图,发散思维,理清思维脉络,从而能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研究。

【案例一】巧用思维导图,制定课题方案

第一次指导

我给学生们发了一张白纸,让孩子们围绕叶适提几个问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孩子们的问题有:叶适是哪里人?他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做什么的?孩子们提的问题都比较浅显,于是我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查找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整理不难发现孩子们的问题都指向叶适的生平简介。于是,我引导孩子把第一次画的思维导图做如下调整:把各成员手中的思维导图合并为一张大图,把之前各成员提的问题以“生平简介”来概括,建立一个子节点,再把孩子们搜集到的相关问题答案写到“简介”这个子节点下面。

这时,我发现孩子们围绕叶适所提的问题比较单一,需要要进一步进行引导。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的指导,和孩子们一起完善方案。

第二次指导

看着这张思维导图,我问孩子们:“关于叶适,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面对这次提问,孩子们似乎有些茫然,不知要问些什么。于是我引导孩子去想一想,平常我们了解名人一般从哪些方面着手,孩子们的思维被打开了,有些说,“可以去了解叶适有什么成就”、“他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的”“温州还有哪些和叶适有关的地方”„„孩子们梳理了自己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思维导图。围绕叶适,我们将进一步探究他的“成就”、“生平”和后人“对叶适的纪念”。和第一次比较,这次的方案要全面很多。

【案例二】巧用思维导图,制定展示方案

回顾这次“走近叶适”文化蜜旅活动,孩子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一张思维导图展开,这种探究方法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在成果展示阶段,我让孩子自己着手去准备时,他们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思维导图这样的方法来设计展示方案。

孩子主要从三方面展示:一是制作叶适名片,简单地介绍叶适的生平;第二方面是学习诗词;第三方面是宣传保护的措施。以下是孩子们根据自己制定的展示方案,制作的作品成果。

叶适生平手抄报:

孩子们把搜集到的有关叶适的资料进行整理,用最简洁的语言来介绍叶适,制作了名人卡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搜集到的叶适诗词配上了插图,完成了这本手绘本《叶适小诗集》。

【案例反思】

回顾本次 “走近叶适”文化蜜旅活动,我们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题方案的制定和展示方案的设计上,收获了许多,也带来了许多思考。

1.思维导图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在以往的研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受到主题的局限,很难把一个主题内容研究深入。在《文化蜜旅——走近叶适》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最初只是探究了叶适是哪里人?做什么的?后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相关因素的联想,完善了他们的课堂方案,孩子们将进一步探究叶适的“成就”和“后人对他的纪念”这两方面的内容。不难看出思维导图在制定方式这个环节中,发散了孩子们的思维,以一个主题为核心呈现了学生多方面的相互关联,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2.思维导图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思维导图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随着《文化蜜旅——走近叶适》活动的结束,在活动展示环节时,孩子们自然而然想到了用思维导图设计展示方案,并根据组员的不同意见,进行调整,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思维导图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英语思维导图活动总结 篇4

思维导图实战丨用导图展开实践活动前不得不学的一堂课

我知道,在这之前你已经通过学习咚咚推送的相关教程,储备了很多关于如何使用思维导图的知识,以及明白了使用思维导图会带来的各种神奇效果。但,对于实践来说,这难道就够了吗?为了不打击你实践所学的积极性,请自行脑补这一课《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因为...高水平的实践活动一定是基于好的理论基础之上的!1,什么是教学模式?含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要点剖析:反应了教学结构,体现了教学活动,接受教育思想指导,受教学目标制约。2,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结构包含哪些元素?理论基础,教学模式是一定教学理论和思想的反应;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实现条件,实现教学模式效力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因素;操作程序,教学模式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过程才能完成;教学评价,针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与总结。那么,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是怎样的呢?前方高能,请...慎重!

1,理论基础这里谈论的理论基础,既是思维导图背后的理论基石,也是思维导图之所以有效的外在解释。当然,在心理学,教育学领域,有诸多理论可用来支撑思维导图的有效性。2,教学目标每一次教学活动都会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四大层面。认知目标,即建立知识网络,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能力目标,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方法目标,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活动,提倡协作学习,合作构图,在互动互助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思想。情感态度目标,基于思维导图展开的学习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3,操作流程当理解了思维导图背后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之后,在明确教学目标准备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活动时,那么问题就来了?我该如何开展我的教学呢?疑惑中...于共性之下推理个性,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属于众多教学模式的一种。那么,接下来,好好的学习展开教学的七大步骤以及对应的教师、学生活动。七大步骤4,实现条件为了让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产生相应的效果,那么除了需要使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之外,主要的功力还是体现在老师层面。教师自身需要进行角色转变,从“教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合作者”,从思考教学生什么转变为思考学生要什么,以及学生怎么学。同时,教师还的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学习主题意识,通过思维导图协助学生进行知识网络建构,与意义生成。5,教学评价一切的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学生。学生知识是否学会,学习兴趣是否激发,学习品质是否得以培养等等。这一课到这里就要结束了...理论终究是理论,期待你的实践,欢迎投稿你的实践心得!我是咚咚,我期待,能为您的生活带去一丝美好!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5

沧州市第三中学 高红霞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考工具和和可视化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中有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本文在认知理论和传播理论基础上,利用思维导图工具,从词汇的掌握,课文的教学,知识的积累与复习,英语阅读与写作训练等方面,充分说明思维导图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 英语词汇 课文教学 知识复习阅读与写作

一、思维导图 理论 概述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 理学 家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可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它的使用,要求先写下基本概念,然后再从中辐射出与其相关的想法和思维动向。他通过让使用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关注中心的办法,然后再慢慢地找出并画出与其 相 关的分支。思维导图实际上是用分割知识框架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并且记住信息的一种方 式。

2.思维导图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的过程中采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设置,教学改革,探讨新的学习方法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收获:

A.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更快更有效的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如何快速的阅读和信息整理的内容。通过在整理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查找可以更好的帮助老师和学生们,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的加以深化。

B.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的系统、科学有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会促成师生形成整体的观念和在头脑中创造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和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可以根据教学过程和需要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合理的调整。

3.思维导图的设计 第一步,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用线条、色彩、箭头、分支以及其他方式来展现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在纸的中间明显地写出有关信息的关键字或中心思想。第三步,在 其他空白的地方找到其他信息与关键字的应有关系,正确地进行评估,然后在恰当的地方将其画出,以 清楚地表达这些相关信息和主题的关系。第四步,脑图画好之后,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整理 和修改。

二、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一)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学习中,词汇量的大小会直接 影响 听说读写等其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尽管如此,但 对词汇教学 方法 的

研究 和探讨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已被广泛使用的可以高效快速地记忆单词的方法并不是很多。本文提出利用思维导图记忆单词的方法,希望对词汇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1利用思维导图和语义场学习单词

20世纪30年代,语言学家发现,人们可以利用英语语言的语义场特征来学习单词。语言 学家发现,英语语言的词汇并不是一系列独立的个体,而是都有着各自所归属的领域或范围 的,他们因共同拥有某种共同的特征而被组建成一个语义场。如,table,bowl,plate,cup,knife等。词汇之间的这种聚合体关系不仅仅是用来区分词义的,也是用来辨别所属语义场的主要依据。举例 来说,根据语义之间的对比、相似及包含等关系,我们可以把单词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反义词、同 义词和上下义词。这些关系可以用脑图画出,从而使学习者能更加清楚地掌握它们。我们就拿词的上下义 这个关系来学习画脑图。词的上下义关系是指词语之间的概括性单词和具体性单词之间的一种关系,具体性单词往往存在于概括性单词之内。概括性单词也叫上义词,具体性单词也叫下义词。2利用思维导图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

一个人的词汇量大小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掌握的数量依次递增:能说的词,能写的词,能读的词和能猜的词。对积极词汇量掌握的多少,在 英语 单词 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学习积极词汇的难点就在于它们之中有很多词不仅形近,而且在用法上也很相似,很容易使学习者混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画出这些单词的脑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对其组织能力及创造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的脑图可以在这个学习范畴中给我们一些提示。比如,right一词的同音词write,同义词correct,反义词wrong,形近词bright,night,eight,fight,light等等。

单词是最基本的元素,拥有相当数量的词汇量是提高英语水平的保证,因此,单词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根本。

(二)课文的整体教学

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课文整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知识体系的整体性。由课文题目中心词向四周开枝散叶的分支以及分支下面的关键词所构成的整体课文教学图融课文内容及知识点于一体,使英语教学变得更系统、完整,文章思路架构变得更清晰,学生一目了然;课文重点难点全方位呈现且易于及时消化及时检验。关联线的使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不同内容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思维导图就象一张结构清晰的地图,将课文内容层层深入,让学生由总到分如抽丝剥茧般将问题一一解决。在对课文进行复述或改写时不再是片段式的呈现,思维导图就像一张全面地图,每一部分的分支内容时时刻刻都与课文主题以及其他分支紧密相连。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课文整体教学将课文内容完整化呈现,不同颜色的线条分支刺激视觉系统的同时也在积极影响学生的记忆能力,不仅节省学生背课文的时间,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式课文就象一张照片一样清晰完整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分支、课文关键词与

图片的有机结合,让学生难以忘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句式的变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思维导图上添加更好的句式。其次,教师上课时的经典笔记,学生可以直接记在导图上。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时候,也可以在相应的话题框架下发散,积累经典的句子。比如教学,Chinese New Year

DATE

FOOD

CHINESE NEW YEAR

ACTIVITY

BE GOING TO(三)在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

在英语阅读中,学生和教师一起或者小组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分析,可以使复杂的内容变得清晰,从而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的内容,也能够更加容易地记住所读材料。但是,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包括找出段落的主旨句,概括段落的大意。找到主旨句之后,还要学会找句子中心词,这样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简明扼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得很好。长此以往,学生从文章中捕获信息的能力将大大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将重要的信息进行组织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转换成思维导图的形式,使概念之间形成体系和层次,这样能帮助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的意思.在设计过程中, 主要围绕如下内容:(1)关键词。思考: 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句子的要点到底是什么?(2)关键知识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3)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线。它会引导你思考:关键词之间有怎样的联系?(4)完整的关键词结构图。它可以为知识的融会贯通创造极其有利的条件。利用思维导图, 学生可以更好地围绕主题, 进行充分联想、发散性思考, 将与主题相关联的知识分层分类进行管理, 使思维导图真正成为其学习。

(四)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英文写作难度是非常大的。众所周知,写作之前要有思路才能把文章写好,而大多数学生面对英文写作没有思路,甚至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笔。针对这种情况,如果能够请学生在课堂上看到题目----考虑写什么(挑选关键词,搭建作文框架)------根据话题和作文框架在思维导图里寻找所需要的语料(词块和语块)------记熟词块、语块、作文框架(能画出自己的作文思维导图)------根据框架中的关键词说作文(可以是相互对话、也可以是相互说自己的作文),说熟了才能写的顺手------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写作文、修改润色作文------根据思维导图迁移同类作文,依然是先说,再写。初中英语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功效在于,它不仅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清晰本话题的写作框架,而且能锻炼孩子们的思考清晰度与整体观、发散思维能力、材料选择能力、材料整合与迁移能力。生无论是说,还是写,都可以依据这张路线图,理清各级主题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关系,依照主题不断发散。因此,它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作文技巧,更是要通过

思维训练,教会学生学会科学用脑,科学的思考方式。对开发学生写作时的立意、构思的思维品质具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写笔友

NAME FAMILY PEN PALE AGE FAVOURITE LOOK COUNTRY LANGUE(五)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单元知识

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单元知识,提高记忆和复习效果。作者引导学生们绘制了思维导图帮助他们记忆通过课堂实验和检测表明,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的思维导图,对学生的记忆起到了事倍功半的作用。思维导图的设计极为简单,而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对信息的组织和管理,因而可以帮助记忆。关键词和图像的应用,促使人们使用个人所有的联想能力,思维导图本身的形状加强了大脑物理印迹和网络开发能力,因此就增加了回忆的可能性。

总之,思维导图可以带给使用者一种平衡,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全面理解;它使你的大脑有一个焦点和结构,你可以在里面把任何课题的知识综合起来;它还会增强大脑对于知识的“渴望”;思维导图“课堂型”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策略的形成。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有助于学习者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言语信息图像化,有助于将大量的信息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习材料,并以图形的方式记录下其思维过程,从而既达到了记得牢、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也提高了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这些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这几方面能力的提高也必将极大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英)托尼.巴赞. 思维导图[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2]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英语思维导图活动总结 篇6

学生的思维训练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研究。思维导图体现了课程的文化理念;思维导图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导图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思维导图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有适合他们的学习工具, 而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 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思维的脉络。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有了一定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就不再是被动者, 而是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得到发展,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地应用思维导图

1.教师在制订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时有效利用思维导图

要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行之有效的活动主题方案必不可少。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尝试在设计方案时利用思维导图, 激发教师的发散性思维, 使活动方案简明扼要更具体, 有利于教师有效指导。

2.活动实施过程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利用

(1) 利用思维导图, 整理想要研究的问题, 确定研究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中要确定研究的主题就是要了解研究对象。在人与自然的模块中我们安排了研究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 那就要了解黄河的相关内容。我尝试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想研究的问题展示、归纳。

于是, 在进行“走近黄河”第一阶段的活动时, 我请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想要研究的问题写下来, 最初写的时候, 学生的思路很窄, 想研究的问题也就是黄河的历史、发源地等问题, 经历了小组交流、思考、组内整合的过程, 在短短的五分钟时间内, 学生的头脑中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两个想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

(2) 利用思维导图, 对生成的新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 学生往往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小课题时, 就会产生生成性的新问题。如, 在综合实践活动“粉笔的研究”中, 学生在对粉笔的改进中, 发现粉笔书写后掉沫的问题不好解决, 这时就需要老师适时的引导, 学生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 就生成了新的研究问题“板擦的改进”。

三、思维导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1.思维导图体现了课程的文化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性, 不仅包括课程内容及其组织形式的整合性, 强调把学科教育、德育、艺术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 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能力、知识等多方面的综合, 注重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课程目标来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 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表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发展性。从课程内容来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富柔韧性和生成性。

2.思维导图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以往的研究主题, 都是由教师确定的。在“校园绿化设计”的主题活动中, 从最先开始只是对校园现存环境的调查及绿化设计, 到学生利用已经掌握了的思维导图的方法, 进行相关因素的联想, 产生了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的深入研究。学生对于植物的适应性、功能性及成本进行了深入研究。不难看出思维导图利用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以一个主题为核心呈现了学生多方面的相互关联, 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思维导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学生的思维发展成为教师关注的主旨。教师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再是指挥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伙伴、朋友。学习过程对学生来说更具真实性。

3.思维导图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思维导图的呈现, 使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 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 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 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从而将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思维导图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后, 课程的形式丰富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 活动效率提升了,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理念, 同时转变指导教师的教学理念, 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摘要:思维导图体现了课程的文化理念;思维导图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导图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英语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 篇7

一、运用思维导图开展词汇教学

词汇是建起英语学习大厦的砖瓦。小学阶段,学生要接触并记忆一定量的词汇,教师这时就可以尝试一下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新单词、新词组的教学。在五年级《英语》(凤凰传媒新译林出版社)Unit4 Hobbies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这样呈现draw, read stories, dance, play the piano, watch films(如图所示)

教学形式的变化让学生耳目一新,让好奇好动的学生兴奋不已,瞬间提起学习兴趣。图画迎合了小学生的思维特征,让处于形象记忆的他们能在最短时间内记住所学单词,教学效果明显。进行单词初步记忆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单词隐去,只留下图片让学生猜测单词,对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行检验。图画色彩的冲击让学生摆脱了机械记忆的束缚,能有效进行联想提取,快速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也是一种激发后进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二、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口语教学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交际,但现在中国式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在新课标的推动下,英语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对学生说:“Open your mouth,dont be shy! ”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先理出表达大纲,然后在纸上画出想表达的脉络即思维导图。比如教小学《英语》(译林出版社)Unit 5 What do they do,教师设置了一个free talk环节,画出思维导图(如图所示),让学生围绕“What do your family do”讲述,并以My family为题进行口语表达。

有了family tree 这个思维导图,学生不仅了解了家庭人员的辈分关系,还从思维导图上看出每一个环节的推进,口语表达变得畅通无阻。

三、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其英语能力的提升,但阅读理解一直是英语学习者的难点。这当中尤其是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本就懒于思考,理解能力也比较差,做起阅读题来阻碍不少,因此一碰到阅读内容便故意躲避。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降低阅读难度。先通读全文,找出全文中心点并置于思维导图中间;然后泛读全文,寻找分支置于中心点周围;最后精读材料,提取细节,并在适当位置进行彩色勾画填写,可以用上各样的图形符号。这样一来,阅读起来自然思路明晰,理解透彻。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对一篇阅读材料彻底透彻理解。

四、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写作教学

英语写作是提升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语言综合运用的关键环节。许多学生提笔艰难,脑中空白,写的东西不知所云。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逻辑思维不清晰、语言组织能力差,教师此时要做的是点拨学生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方向,指导学生明白应从哪方面、到哪里去收集素材,这样再提起笔写时就有把握多了。例如学习六年级《英语》上册(凤凰传媒新译林出版社)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由于学生对童话故事一直热爱有加,教师便可设置一篇这样的作文,让学生随意发挥想象,编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尽量使用学过的词汇。教师先利用Little Red Riding Hood来进行示范,然后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写作前首先绘制思维导图,教师的思维导图是这样的:

学生看到思维导图后顿时兴趣高涨,下课后就到教室的图书角寻找灵感,放学后兴致勃勃地讨论故事情节,等回到家就开始动笔了。这次作文学生完成得都很好,有的思维导图虽然没有达到准确精练的标准,但对于六年级孩子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这种点拨式的思维导图,需要循序渐进地渗入英语教学,切记不可急功近利。对于后进生的努力,教师更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汪群小学)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篇8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大,教学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扩大课堂容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将思维导图这一直观形象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是笔者在这方面所做的尝试。

一、关于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学者Tony Buzan 在1970年代初期所创建一种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它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以直观形象的方法让我们的各种观点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使我们的思维可视化,是一种帮助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有效的工具。

思维导图在国内的研究不多见,在西方国家,概念图是中小学教学中很常用的一个方法,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和网络学习的普及,思维导图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推广思维导图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策略之一。

二、运用思维导图构建语法知识网络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零星分布于各章节间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特别是不能够形成知识网络,更不能够比较深刻的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这成为了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利用思维导图的相关软件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则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系统、科学、有效。首先,它能帮助师生形成整体观念,在头脑中构建出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和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其次,它能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更快更有效地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此外,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如何快速地阅读和整理信息内容。通过对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查找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和学生们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

如在复习课中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有效地扩大了课堂容量,在复习知识点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了语法知识的网络。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等语法知识网络。由于电脑软件制成的思维导图具有便于修改、补充和保存的特性,因此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重复使用,定期进行复习,甚至将各个不同的语法点整合成一张更大的网。

实践表明,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成就感。另外,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的目的。

三、运用思维导图加强合作会话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强,灵感容易显现。所以在讨论中将大家的意见和观点及时地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必要的整理,便能够得到较好的思维成果。因而小组讨论也是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但在传统的讨论式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讨论偏离中心话题,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而思维导图的使用则为及时记录讨论结果提供了便利,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从而使小组活动中合作会话的成效最大化。另外,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作积极正面的引导,指导并回答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加强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在进行有效学习的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是进行写作前的信息搜集,整理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讨论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且言之有序不偏离话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如,在“介绍上海”一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采用头脑风暴(brainstorm)方式罗列出上海的不同侧面,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步小组讨论清晰有效的提纲。记录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导图做出必要的修改或补充。

在第一份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各自不同的兴趣及词汇积累进行分组,选择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由于有了提纲的制约,讨论紧紧围绕所选定的主题进行,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讨论整理的过程中各小组可以通过局域网交流讨论结果,互相借鉴补充,扩大了课堂容量。在讨论进行的同时,教师可将各组的讨论成果和自己所做的补充整合为一个清晰全面的网络图,在讨论结束时及时地呈现在屏幕上。同样,教师也可添加一些常用句型及相关词语,为学生扫清语言障碍。这种学生间、小组间、师生间的及时交流则使得这一过程成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都受益匪浅。

显然,在经过这样的讨论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的不同(如:向外国朋友介绍上海,吸引外商投资,向旅游杂志投稿等),写作对象的不同(如:笔友,来访外宾,杂志读者等),写作体裁的不同(如:书信,演讲稿,散文等)进行创作,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实践反思

1.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较大,搜集整理信息的操作量大,耗时多,可能会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为此可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整合的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形成的初步成果(如学生自己整理制作的导图)组织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学生最终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成熟的研究成果

英语思维导图活动总结 篇9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技术,在对个人知识框架构建时有帮助,同时也有助于知识信息在个体间的交流、传播。要将思维导读运用于多方面,如在职校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在此我们将详细介绍思维导图是如何运用其中的。这种教学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思维导图对于英语课程教学是一个实用的工具。[关键词]思维导图;职校;英语阅读

英语阅读课程是英语专业最重要也最基础的一门,它注重阅读技能的培养。英语教学分五个环节:听、说、读、写和译,其中读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们积累词汇量、掌握语法、了解句式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能够用英语交流、获得英语信息的保障。我国的学者朱纯曾指出英语阅读要求读者有很强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古德曼(Goodman)认为阅读是一场心理猜测游戏,是思想与语言的互动过程。大家都知道,将语言符号转换为思维符号是一个复杂过程,所以读者的阅读行为不是被动、机械的,它是一个认知过程融合了人的思想与心理过程。

1、思维导图的含义及其它的作用原理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对于人脑的扩散思维功能有促进作用。思维导图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大量的500强企业。思维导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有“大脑先生”著称的东尼巴赞(Tony Buzan)先生提出来的。我国应用思维导图也经历了20多年时间。思维导图能够应用是以人脑的发散性思维方式为前提的,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而人脑的发散性思维方式运行机制是将进入大脑层的信息作为一个中心体,然后散发出无数与其他信息有关联的联想,使得所有信息都能建立起一定的关系。思维导图在运行时是将左脑显现的词汇语法、逻辑顺序等与右脑反应的图像和色彩等联系起来,是一种全脑思维方式,其具有色彩性、多维性和散发性,且拥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思维导图利用图文并用的技巧,将各级关系用相互隶属关系以及相关的图形表现出来;将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再充分利用人的左右脑的机能,以及记忆、阅读和思维规律,建立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的关系,开启了人类大脑的无限机能。思维导图并不是凭空显现,它是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科学保障。思维http:///导图已成为一种默认的可视化工具,它顺应了人类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可以将我们的主观意图和想要表达的意图在图上表现出来。思维导图在帮助人类进行自身思考以及知识构建的时候,另一方面在潜意识里它已成为我们人类交流与沟通的工具。思维导图能够清晰的反应一个问题的多面,利用形象具体的表达方式体现了线性、面型以及立体式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有利用学者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学者理解和记忆力的加强。

2、影响职校英语阅读的主要因素阅读成功的关键在于人脑组织的语言知识能够与其他各种知识对接起来,能够起到共同作用,另外阅读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以下几点因素。2.1语言因素。

2.1.1词汇障碍因素。词汇有广度和深度之分,广度指的是读者的词汇量,而深度是指单词的各方面,包括发音、拼写、搭配、词义等。当词汇量缺乏时,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僻字、词时就不能自动解读理解,对阅读造成了困难。英国的语言教育学家威金斯曾经指出,缺少了语法,很多无法表达,但是缺少了词汇,就什么也不能表达了。词汇与阅读的关系就像砖瓦与高楼大厦的关系,若我们将阅读比作一座大厦,那么词汇就是垒砌大厦的块块方砖。2.1.2语法障碍因素。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对语法知识和句型结构掌握多少的影响,扎实的语法知识是进行阅读的前提。当阅读中并没有生僻的词汇,但他们无法读懂句子的意思,尤其遇到复杂句型时更是不知所措,他们弄不清哪句是主句,哪句是从句,主从不会,这些都大大影响了阅读效率。不能完全掌握英语的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就会在句子的理解上造成一定的障碍,影响文章的阅读程度。因此语法掌握不全面是确保英语阅读进程的障碍。

2.1.3语篇障碍因素。实际中,语篇就是将许多句子联系起来,使它们在形式上衔接,在意义上连贯,它属于语言的整体。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语篇,它是社会交际中的意义单位,它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常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的,联系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根据上下文语境来识别语篇的语类和语域,获得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意境。往往大数阅读者都不能把握理解语篇的真实意义,这就对英语阅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2.2非语言因素。阅读是一个阅读者对于书面文字材料认知了解的过程,阅读时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一定的词汇量、积累的语法知识等语言因素,是能够阅读的前提条件,影http:///chuzhongjiaoxue/响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的还包含有其他一些非语言因素。2.2.1心理因素障碍。人是一种高等动物,他们具有情感和高级意识,会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加以对读者的兴趣、态度、动机等因素的考虑,极大地影响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读者的心理。

2.2.2阅读策略及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对阅读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它是能够阅读的前提。只有具备有有效的阅读策略,才会提高阅读效率,提高阅读能力。另外,不良的阅读习惯也会对英语阅读造成一定的影响,它会降低英语的阅读效率。

3、思维导图在职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功用分析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对思维过程进行引导和扩展,还有利于个人知识的积累构建,还有利于将信息与知识的传播,可以说它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英语思维导图活动总结 篇10

【关键词】借助 思维导图 促进 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将英语写作中涉及的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清晰的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清晰的看到英语概念之间、主体与事实之间、细节之间的关系。在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的同时可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另外还可以提升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但是,就目前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而言,如何有效借助思维导图,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还需要我们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借助思维导图,理清英语关联词的用法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升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首先,教师应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讲解英语写作中常用的关联词的用法,教学生一些关联词用法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的将句子紧密的组合在一起,使学生英语作文句子间的衔接更自然。同时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例如,在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制作与英语作文中关联词相关的思维导图,

(如:图一)让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思维导图清晰的看到常用的关联词的用法,如:列举、原因、顺承、并列、递进、解释、总结、强调、转折等。其中,在英语写作中,学生在举例子时常常会用“For example”来举例说明。但是,所有学生都这样用就会使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中感到没有新意。对此,学生可以用一些同义词,如:“to illustrate、as a case in point、as an illustration”等,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作文中的小亮点。同时,学生在写作中标示转折时常常会用到“but”、“however”这些词汇。但是这些词汇学生从初中甚至从小学就开始沿用了,在高中写作中,为提高作文的深度,学生也可以用一些近义词替代,如:学生在用“however”时可以考虑用“nevertheless”来代替表然而的意思。通过遮掩的方式可以提升高中学生英语作文的深度。

二、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写作大纲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在学生写作前帮助学生建立写作大纲,并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讲解英语写作的技巧。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主题大纲的框架绘制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内部结构。然后引导学生组织写作素材,并筛选素材。让学生根据自己建立的写作大纲进行写作。

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训练学生说明文写作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出说明文写作的文章大纲,(如:图二)让学生根据作文大纲的提示,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英语素材,一步一步的填充自己的作文内容。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构建大纲时从“problems

(问题)”、“ reasons(原因)”、“solutlons(解决方法)”、“conclusions(结论)”这四个方面讲解。在problems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problems / difficulties等方面思考”。在reasons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reason why ...is that... / the reasons for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等角度进行思考。在solutlons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should be done... / Method for solving the above problem”等角度去思考。最后在得出conclusions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in to sum up... / with the help of ...we can manage to ”等方式进行文章的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文章结构清晰、明确,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英语作文的完整性、逻辑性。

三、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效率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教师可以联系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然后,在写作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画出相关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分析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并加以运用,从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

教师在讲到高中英语新人教版中“Festivals”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讲解各个节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如:教师在讲到“Festivals of the Dead”相关的节日时可以为学生做出如图三—1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可以从Japan的Obon(盂兰盆节)、Mexico的Day of the dead(死亡节)和some western countries的Halloween(万圣节)为学生介绍。另外,教师在讲到一些“Festivals to honour people ”的节日时,同样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讲解(如图三—2),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各国与Festivals to honour people相关的节日,如:China的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USA的Columbus Day(哥伦布日),India的Festival to Honour Gandhi(纪念甘地)的节日。通过以上方法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清晰的看到世界上的相同意义的不同节日,同时教师在介绍这些节日时,可以为学生延伸一些这些相关国家的不同文化风俗,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跨国际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最后,在课堂知识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练习,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先画出自己想介绍节日的各个部分的内容,如:由来、相关人物、故事等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

四、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讲解相关的语法

另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时常出现一些简单的语法错误,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升。对此,在高中英语写作练习中,教师还应注重为学生讲解相关的语法知识,让学生明确英语语言与中文习惯的不同,从而尽量减少、避免学生写作中中国式英语的低级错误。

例如,教师在高中英语写作练习中,为学生布置“现在进行时”写作练习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与“现在进行时”相关的思维导图(如:图四)。教师可以从现在进行时的应用、分词变化、构成与基本句式这些方面进行讲解。其中,在应用讲解中,教师可以分四个方面,1.句子中有now时;2.以look、listen开头的句子时;3.表示说话时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时;4.在描述图片中人物的动作时应应用现在进行时。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在现在进行时中,分词变化的讲解。教师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常见的变化为学生讲解,第一、直接加ing的形式,如:eating、reading、playing等;第二、去e加ing的形式,如:writing、having、driving等;第三,双写尾字母加ing 的形式,如:sitting、cutting、running等。同时,教师可以从构成上分三种形式为学生讲解,㈠I am㈡单数is 时用he/she/it ㈢复数are时用you/we/they的形式构成。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现在进行时的基本句型,教师可以将其分为四种句型: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与特殊疑问句,在讲解时还可以不同句型为学生举出不同的例句。以这样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将其应用在英语写作中,教师通过学生作文的反馈可以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还存在欠缺,然后有针对性的引导辅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改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玉昕.借助思维导图开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124-125.

[2]尹雨露.图文并茂,为高中英语写作推波助澜——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4,02: 28-29.

上一篇:让梦想再次出发作文下一篇:初中英语中的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