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助学英语

2024-10-29

巧用思维导图助学英语(共7篇)

巧用思维导图助学英语 篇1

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托尼·巴赞,1998)在我们现行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该怎样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笔者结合现行教材中的词句、语篇、写作这三个板块来谈谈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巧用思维导图助学词句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一向是英语教学最常规的教学原则。同时可见词句应该是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语言知识的有效应用,都离不开词句的积累。笔者发现我们现行的《牛津小学英语》这套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词句学习板块,学生们在这一板块中将要学习6-8个单词及1-2个句型。这些词句并没有内在的关联性,如果让学生记忆只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即便记住也会很快遗忘。这样给学生的学习就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一点笔者尝试把思维导图和词句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构建起清晰的词句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以《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8 Open day为例来谈谈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词句。该单元重点句型是What’s in/on...?及用There be句型做出应答。单词板块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单词有:chair, blackboard, picture, computer, bookcase, music room, office, playground。从这些单词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些物品存在于教室,有些物品存在于电脑室,涉及面很广。如果每个单词都通过创设独立的小情境来教学的话,就会使本已凌乱的单词更凌乱,影响到学生对词汇的群体式自我建构。笔者尝试通过以下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生成清晰的词句体系。

笔者通过我们学校的open day这一情景引入,同学们该如何带领参观者参观我们的校园。此时呈现思维导图的核心school。通过让学生们进行讨论确定出参观点分别有:classroom, computer room, library, music room, art room, playground, office。此时围绕school这一核心延伸出7个参观点。其中music room, playground, office, computer room, art room作为新词进行教学。接着围绕本单元重点句型What’s in/on...?There’s/There’re..进行7个参观点的问答。该环节中分别在classroom, computer room, art room, library这4个参观点中延伸出新词blackboard, computer, picture及bookcase。运用思维导图来组织词句教学,使得教学活动既有单一的思维过程,又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较高级的复合型思维活动,从而使零散、机械的词句变为清晰、群体式的词句体系。

二、巧用思维导图助学语篇

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学习中,学生开始慢慢接触到了一些语篇。语篇较低年级时接触到的对话来说篇幅长,内容多。很多孩子看到如此冗长的文字就产生了惧怕心理,对英语学习慢慢丧失兴趣。思维导图恰恰可以使教学删繁为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对语篇阅读的层层推荐,思维导图由粗线条到细线条,使得整个语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语篇的脉络,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笔者以《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7At Christmas为例来谈谈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语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西方节日文化,在此基础上学会使用句型This...is for...为家人、朋友们送礼物,并会使用句型Who is...from?来询问礼物是谁送的。针对这一语篇,笔者设计了以下思维导图。

1. 初听语篇抓住核心。

学生通过听语篇抓住语篇的核心是圣诞节,于是呈现思维导图中的圣诞树。接着通过与学生的自由交谈聊到圣诞节要互赠礼物,此时思维导图中出现5个礼物盒。

2. 初读语篇抓住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读语篇,找到语篇中所提及的礼物有哪些,此时教师逐一在5个礼物盒上写上礼物的名称。

3. 精读语篇掌握细节。

学生带着寻找礼物是谁送的,送给谁这两个关键问题寻读语篇。最后完善整个思维导图。

4. 借助思维导图复述语篇。

有了清晰的思维导图,学生进行语篇的复述就简单多了。思维导图不仅能给予复述环节上的提示,不同层次的学生还能依据自己的能力结合思维导图进行不同层次的转述,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巧用思维导图助写作文

小学五、六年级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英语习作技能。对于刚学的孩子来说真是有些无从下手。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孩子不知该围绕主题从哪些方面着手。笔者认为英语习作前先带领着孩子们列一个写作提纲是个不错的方法。思维导图在此发挥了写作提纲的作用。笔者以《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2Ben’s birthday为例来谈谈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写作。该单元以本过生日为主题,同时生日又是每位同学都经历过的,所以这是个很好的学习写作的题材。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提到生日,什么是一定要交代的?学生发现介绍自己的生日在什么时候是必不可少的。接着教师让学生体会过生日心情如何?学生就脱口而出了我们所学的词happy, excited。此时老师就把When’s your birthday?及反应心情的词happy, excited写在蛋糕的最高层。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聊聊在生日那天可以做些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可以:have a party, go to KFC, go to a farm...教师又接着追问,具体又可以干些什么呢?感受如何呢?教师边问边把学生生成的答案写在蛋糕的第二层。

最后一步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生日那天我们为什么会开心呢?除了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吗?同学们找到了关键词present。我们可以介绍自己收到的礼物。可以介绍礼物的哪些方面呢?学生说可以介绍礼物是什么,谁送的,礼物什么颜色,可以用来干什么,是不是喜欢。教师同时把生成的词句写在蛋糕的最下一层。

同学们借助这样的思维导图就有了清晰的写作提纲,再加上教师提醒学生写作要有详略,可以重点写某几个方面,切忌面面俱到。从上面的实例不难看出思维导图的确有助于学生写作。

合适的思维导图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习得词汇、句型、语篇、作文。所以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该注重平时积累好的思维导图,创作思维导图,巧用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真正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英语。

巧用思维导图助学英语 篇2

一、在合作探究环节借助思维导图,有效厘清知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更好地厘清知识,并系统化地掌握?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科学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1:2013人教实验版九年级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一课时“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箭头、短线、文本框、年份数字等工具设计使用“‘三步走’战略和两个100年目标”(图1)“轴”形思维导图。通过数轴表示年份,下标标注时间和事件、三步走战略所要达到的目标。上标标注“两个100年目标”和“三步走战略”,使学生在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两个100年目标”和“三步走战略”的关系,认识和理解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头20年,只有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力争到202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才能实现“建党100年目标”,也才能为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和最终实现“建国100年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下标从1981年到2049年之间标注的是“三步走”战略的三步目标,分别由“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两个方面构成,“人民生活水平”依次为温饱、小康、较富裕,“国民生产总值”第一步和第二步指的是总量,第三步指的是人均量,前两步注重数量,第三步在注重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这样通过从左至右以时间、事件为轴、自上而下以较长时期由远而近的阶段性目标为主要内容,简单明了地呈现出“三步走战略”和“两个100年目标”。思维导图不仅帮助学生弄清各知识点内在联系,大大浓缩了重点难点,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层次化、条理化,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例2:2013人教实验版九年级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二课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文本框、箭头设计使用“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图2)“梯”形知识网络思维导图。导图从左往右由关键词“内容”统领并分为四个层级,层层发散说明每一层级的内容,并表明各个层级的关系,使学生在掌握内容构成的同时又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关系;自上至下分为三个层级并用关键词“决定”引领,说明知识概念间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一上-层级决定下一层及,下一层级适应上一层级;最后点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生产力水平及发展不平衡决定。通过思维导图既系统化、条理化、层次化地建构了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主干内容,提高记忆速度和记忆效率,又巧妙地突出了重点难点。

二、在知识建构环节创建思维导图,有效归纳知识 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实践,这种实践应该是建立在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内容为指导基础上的实践。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构建重点知识框架,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架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知识构建环节创建思维导图,既可以有效地归纳知识,又可以在归纳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例3:2013人教实验版九年级第三单元“融人社会,肩负使命”第八课“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二课时“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知识建构环节,教师可以运用矩形文本框、箭头、关键词等设计了如图(3)的“飞船”形思维导图,知识点由中心向四周发散,形象简单层次分明地构建知识框架体系,从而说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地位、意义、形式和要求。思维导图既帮助学生建构形成比较科学完整的知识框架图,又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整体思维的能力。例4:2013人教实验版九年级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二课时“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知识建构环节,教师可以运用矩形文本框、折现和中心词设计“虫”形思维导图(如图4),简洁明了且直观地勾勒出知识体系,使知识体系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条理性,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总体把握知识的效率。

巧用思维导图助学英语 篇3

一、思维导图概念界定及研究背景

思维导图(Mind-mapping)又称心智图,由英国的著名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创立。它是一种新颖的思维模式,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等。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的核心思想是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即让人的左半脑和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同时运作,以脉络状分支延伸出去,形成一种树状思维。也就是说,它模拟了人脑的工作方式,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包含与相互的层级图表现。

新目标版九年级教材第六单元阅读课(Section B 2a-2e) 正式出现了——思维导图(Mind-mapping)的学习策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制作思维导读图,并借助思维导图记忆有关知识;能通过快速阅读获取文章的主旨或者段落大意。面对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策略来促进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优势与用途

1.图文并重,增进能力。思维导图往往是图形状和文字一起出现,不但增强了我们的记忆力,也增进了我们的创造力与联想力。

2.直观形象,促进理解。思维导图通过主干、分支和图像、色彩的运用有效地刺激了大脑,从而使主观意图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实际上,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是发展思维的具体化、形象化,有效促进理解。

3.全面整合,整体提升。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迅速掌握整个知识架构:由浅入深,新旧结合,把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迁移,从而形成新旧知识的整合,让知识整体性的提升。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

1.构建思维导图,搭建学习支架。如:以九年级教材第五单元Unit 5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的阅读课(Section B 2a-2e)为例。本单元以“中国制造的东西(Things made in China)”为核心话题,围绕本单元语言交际功能项目“谈论产品是用什么制造,在哪里制造(Talk about what products are made of and where they were made)”,逐步展开各项听、说、读、写活动。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阅读板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介绍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如孔明灯、剪纸和泥塑,包括它们的制作工艺、制作原料和象征意义等。

其中在教学有关 sky lanterns时尝试构建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关细节的问题,先提字面理解层面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词汇、语法、长句和难句;然后逐步过渡到推断性理解问题或评价性理解问题。以下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主要是为思维导图做好准备工作。

*Who first used sky lanterns ? (Zhuge Kongming)

*What were they used for in the past ? (asking for help)

*When are they used now? (at festivals and other celebrations)

* When are they made of ? (bamboo and paper)

*What are they regarded as ?(bright symbols of happiness and good wishes)

设计思路与启示:在教师分析、整合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体现语篇思路的逻辑顺序或关键要点直观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抓住语篇的主线,掌握文本的脉络结构,更透彻地理解课文。

另外,至于在教学剪纸和泥塑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绘思维导图给全班同学介绍其中一个艺术品,根据自己的思路和需要随时进行,既方便又高效。实践证明: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品质得到锻炼和提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2.应用思维导图,促进知识整合。如:以八年级教材下册第七单元Unit 7What is the hight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的阅读课(Secetion B 2a-2e)为例。本单元以“世界知识(Facts about the world)”为核心话题,围绕本单元语言交际功能项目“表达较大的数字和熟练运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Com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 with adjectives and adverbs)”。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阅读板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介绍大熊猫的一篇报道,具有说明文的特征。

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尽可能地记住文章中的细节;接着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让学生再次阅读文本,边读边完成这个文本框架思维导图。最后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具体的思维导图为:

设计思路与启示:通过填充思维导图来学习和记忆词汇或句子。为了便于记忆,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处理,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语篇的主要内容,构建知识框架。启发学生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吸收、记忆、复述、背诵所学的知识,并形成长效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我们可以从以上实例发现,思维导图往往准确展示了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同时还引导学生把知识“串珠成线,接线成网,套环成链”,使知识简单化、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建构自身的阅读网络。

四、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本人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合理的思维导图使阅读教学事半功倍,让阅读教学真正走向高效之门。

作为引导者和决策者,教师完全可以把思维导图应用在英语阅读教学模块:最大化地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最佳学习模式,提供阅读的最佳学习策略,以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促成高效的阅读课堂,真正落实阅读教学的发展目标。

巧用思维导图助学英语 篇4

一、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思维导图

英语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写就了《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认为以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的图形技术是能够打开人类的大脑潜能的万用钥匙。因而,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改进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思维方式。就学科学习而言,思维导图是依据一个中心主题并围绕这一中心主题向四周放射关联,并关键词或图形对分支进行标识,再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思维的过程和可视化的结果。

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我们在学生学会单词之后,主要是在一定的语篇情境中引导学生识记单词、词组并理解其运用中获得语法知识,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内容的学习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能够前后关联,能够在不断强化、理解和运用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就拿我们小学英语高年级的教材来说,我们的学习主要是以语篇阅读为主,篇章的内容覆盖面广,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教材上也有图片和一定的故事情境,但是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方面还是不够的,也就是多是零碎的知识点,如果我们还是以往那样先单词学习,后从词到句逐一解析,便缺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得学生缺少思考和运用语言的机会。采用反射性的思维导图,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使得学生保持注意状态,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中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自我整理知识和能力,从而能够自主学习,形成学习方法。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重在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能动学习的能力。运用并巧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

1. 在单词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

英语是一门语言运用学科,而单词是学生深入有效学习英语的前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基本单词、词组的识记和运用能力。如在在学习和复习新单词的时候,巧用思维导图教学策略,会让学生对一类单词或者一些相近单词有清晰的记忆和理解。如在四(下)Unit 5《Seasons》教学中,以It’s a warm day today,isn’t it?导入,然后让学生看教材的插图,理解“warm”的含义。从这个单词为中心,我们设计思维导图,让学生回去并补全季节以及相对应的特点和我们的生活相关的一些单词,引导学生将不同思维串连起来,由此及彼产生联想,从而不但巩固了一些单词,也能将本单元中要学的新单词串起来。

可见,在单词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联想到更多的词汇;不仅帮助学生巩固记忆,还能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语言能力。

2. 在语法教学时应用思维导图。

语法是学好英语必须弄清楚的知识点,以往我们教学就遇到的语法现象去讲,缺少前后联系,或是联系了而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这里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去完善树形图,如三年级(下)Unit6 What time is it?中it’s time的用法。可以在学生初步学习这一语法之后,画好树形图,让学生说说It’s time to(for)——等句子,构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观念。再如在5A Unit 2学习中,让学生回答问题:Where is the mouse now?之后,将Where is(are)、Where was(were)以及人称变化和时态变化融入进来,让充分发挥想象力,帮助学生建立起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获得这一语法点的深入理解。

3. 在语篇阅读中运行思维导图。

语篇是高年级英语学习的主要形式,在语篇的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形成整体阅读和学习的能力。如在5B Unit 3 Asking the way学习中,在帮助学生解决新单词、词组掌握之后,可在黑板上画出笑脸图形,在嘴巴位置写上“way”单词,因为问路是本课的中心主题,然后在笑脸两侧画上手,左手写“ask”,右手写“show”,然后,让学生去结合语篇内容补全内容,从而提纲挈领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开展,也提高了学生准确提取信息的阅读与分析的能力。当然,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个小小的迷你城市,将电影院、医院、学校、公园等场所,以及道路等都表示出来,让学生运用句型进行自主和合作学习,从而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参与热情,增强自主学习效果。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策略,能够将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和系统化,能让学生在愉悦和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学习方法,获得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摘要: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突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借助图形技术生成一种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以直观形象的图示让各个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得枯燥、零碎的信息容易记忆与理解,逐步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策略,获得学习效率得提高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邱玉珍.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2014(10).

巧用思维导图助学英语 篇5

【摘要】结合教学实际,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使之成为一种教与学的策略,不仅能提供有效的思考框架,而且能记录和引导思维过程,还可以通过图形和色彩激发学生更多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导图

巧用

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心智图”或“脑图”,是一种知识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最初是由英国东尼·博赞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一书中这样对思维导图进行描述:“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结合教学实际,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使之成为一种教与学的策略,不仅能提供有效的思考框架,而且能记录和引导思维过程,还可以通过图形和色彩激发学生更多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各个环节来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

一、巧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 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是教学的关键。如何才能提高备课的效果呢?除了教师自己认真研读教材、教学大纲、查阅有关资料之外,教师之间的讨论也是提高备课效果的重要方式,这样可以做到集思广益,智慧大家共享。然而在通常的备课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记录和整理,集体讨论效果不好,而且容易跑题。如果我们按照思维导图的方法,利用一些思维导图软件记录备课过程,然后进行必要的整理,就避免了上述情况。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大家仅仅围绕讨论内容展开话题,由一名教师负责记录下每个教师的观点,通过讨论确定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然后将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分别复制给各位教师,这样大家就得到了一份凝聚着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了。这种方式特别对青年教师适用,这样可以使他们尽早的熟悉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

二、巧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环节。如何才能让学生们的预习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呢?可尝试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学生在预习新课内容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知识,这个时候,思维导图就能清晰地展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因为学校条件所限,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时都是手工制作为主。先让学生在白纸的中央以一个常用的习惯的图像(例如一个太阳或一朵云)为中央主题,在绘制草稿图形时能让大脑一下子进入快速思考的步骤,此动作会接着产生一系列的学习步骤。至于之后要修改中央主题图案,就随学生自己高兴去做。画上一朵云后,在云朵中央用一两个词的形式写下预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从云朵中央向外画上4条曲线作为4个主要分支(视内容定分支数),在主要分支的基础上可以有更小的分支。在预习时快速阅读每一小节内容,圈选出该节的关键词,选择每节的主要关键词,填到主要分支的线上。当该主要分支上还有更细小的分支时,则继续重复上述操作。完成所有关键词填写后,接着在思维导图上做好相关的标记。例如,在各分支上用色笔标注上“已明白”、“有疑惑”、“完全不明白”等等。

三、巧用思维导图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小学生知识有限,所以对抽象性的数学概念和一些思维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具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就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概念,且容易把概念弄混淆,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教学,将那些容易产生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导图设计。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可直观解决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和辨析能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多边形”时,由于本节课涉及的新图形较多,性质和特征存在一定的异同点,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初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每一种图形,边画边告知学生该图形的名称,再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导图设置,使学生直观理解每种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多边形的概念和联系,不至于出现混淆现象,提高学生自主认知和辨析能力。

又例如在《分数的认识》单元教学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通过思维导图对分数概念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归类和整理,不仅能够让学生将相关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建立系统思维,将每一部分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四、巧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和复习

新课标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整理和复习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很多知识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干,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数学思想与方法”。通过融人思维导图,学生可以从散杂、片断的机械式学习变为注重关系主动探究的有意义学习。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容量大、时间紧、密度高的特点。数学知识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个单元中往往会包含许多小的知识点,而这些小的知识又是在不同的课时中学习的。学生往往在学完一个单元或者一册教材时,头脑中的知识比较杂乱,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类、综合、整理,使得学生在脑海中对学过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体系。在小学复习课中借助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整理笔记,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对整个单元进行复习,查漏补缺,大大节约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比如,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教学中,课程中涉及不同形式的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及其应用,还有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师通过例题板演、不同题型训练等方式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但由于知识点较多,教师出示的例题也相应增多,致使部分学生理解上有一定困难。教师在讲完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后,可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总结,给学生直观、全面的知识展示,提高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的理解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方法。

五、巧用思维导图建立数学错题集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知识的求知欲较高,但对知识的整理、总结以及反思的能力较差,所以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整理数学错题时,很多学生都表现得不以为然,简单地认为就是将正确的答案抄一遍,然后交给老师检查,有的学生甚至还表现出不耐烦、反感的态度。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乐意并主动去抄写数学错题,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抄题态度,耐心地向学生讲解让其整理错题的原因。其次要巧妙的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数学错题册,便于学生的复习和巩固。对于作业中的错题,可以集中成册,按题型、知识点等方式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便于我们复习和巩固。学习这些方法,就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效率、效果更加明显。练习考试是对我们效果检测的门槛,平时在训练时,我们可以把重点题、难点题整理在一本“蓝题库”上,做错的题目或者自己易错误理解的题目整理在“红题库”上,这样方便自己复习。巧用思维导图建立数学错题册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和思维的有效工具。可以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归纳等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实际教学实践,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英】伯赞著.叶刚译.思维导图[M].中信出版社,2009。

巧用思维导图助学英语 篇6

那么,怎样建立一个适合于自己的材料网络呢?

文学是“人”的文学,作文也是“人”的作文。无论怎样的作文,都是要谈“人”的,都是关乎“人”的,因此材料网就必须以“人”为中心和原点。

基于这样的思维,材料无非是两类:生活材料和思想材料。下面谈谈思想材料的获取途径。

思想材料是以“人”如“我”为中心、原点的,围绕每一个人,都涉及到与自然、他人、社会、自我的关系,这便构成了这个世界所有思想的来源。

这个世界的关系无论如何错综复杂,但总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在世界处于四种关系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深入,每一种关系都由相离走向相交,由冲突走向和谐。

作文的正道乃在于“我手写我心”、“我思故我在”,因此,站在写作的角度,站在学生的角度,这里的“人”就是“我”。

一、人与自然

由于原始社会里人的认识肤浅,人类在自然的伟力面前只有敬畏,敬畏自然便产生神话。随着认识的深入,人类懂得了顺应自然,征服自然。在古代中国,人们生存的方式主要是农业,而自然在农业中起了决定作用,所以,中国哲学讲求“天人合一”。在西方,人们向海洋求取生存,生存难度远远大于农业,因此,西方形成了征服自然、积极与自然抗争的思想。海明威《老人与海》就是表现的人的征服,作者借桑地亚哥的口所说的“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的名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然而,顺应自然是一种消极的无为,是妥协,征服自然却又包含着破坏,是冲突。妥协和冲突的结果都是人类遭受到了自然的威胁和报复,尤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以来,人类对自然破坏和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都是空前的。在现代,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可以合理地利用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最终走向和谐,因为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增强。

因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人类的智者总在解释和发现着自然,达尔文就是其中甚为优秀的一员,他发现了人类的起源,改写“上帝造人”的说法,他发现了自然优胜劣汰的规律。而中国的哲学也指出了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

二、人与社会

人与社会的关系实际是指人与社会道德、法律、民族、国家、文化、风俗、 政治、经济、宗教等属于社会范畴的种种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也要历经一段冲突、和谐的历史。人与社会的冲突最主要的是人的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冲突。社会意识就像一个染坊,为人提供了各色的染缸,不同的人会被染成不同的颜色,而社会却又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当个人的取向与社会的取向不一致时,冲突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冲突的结果有四种:一是个人的胜利,个人的取向形成一种潮流,成为社会、时代的取向,比如老子、庄子等思想家就是这样,他们凭借超前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的走向;二是个人向社会妥协,个人放弃自我,屈从社会,最终,或被社会异化,或被社会吞噬,西方现代文学就多表现这一点, 如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地洞》中的小动物,格里高尔被社会异化为一只甲虫,小动物为个人安全而累死;三是个人的毁灭,为了个人的自由或价值取向,不惜与社会抗争,最后,因为社会的力量过于强大,扼杀个人,酿成悲剧,如老舍《骆驼祥子》中的祥子、鲁迅《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等;四是个人的逃离,隐士就是逃离,“穷则独善其身”,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个人与社会冲突时,他们多选择隐退山林,自娱自耗。社会不能容我,则返归自然。冲突客观存在,于是个人就有了追求和谐的理想,和谐源于宽容,但不是社会对个人的宽容,而是个人对社会的宽容。房龙阅尽人类思想发展史,写了一部书《宽容》,呼吁社会的宽容,但这种呼吁是苍白的,从人类思想史的悲剧性就知道,社会无法宽容个人。当然,个人宽容社会并不等于个人就完全放弃自己的精神家园。其实,宽容社会正是为了坚守个人的精神家园。

三、人与他人

人与他人同样上演冲突、和谐的故事。由于彼此文化背景的差异、思想意识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或为物质的生存,或为精神的满足。于是,化解冲突,追求和谐就成为思想家们永恒的命题。然而,尽管思想家们各有表述,但追求和谐的药方却都基于一个字:爱。孔子的思想,基本就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他提出了“仁”,二人为“仁”,“仁” 的本质其实就是去爱人;《圣经》的思想,也是基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借耶稣之口告诉世人:“主说,你们要彼此相爱。”佛教也是如此,释家弟子其实并没有远离他人,因为“普渡众生”是他们的使命与责任,自己欲求功德圆满,却要首先引渡他人,可见,释家超升的方法就是去爱人。爱,是主动地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自然,也有被动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那就是道家鼻祖老子主张的“让”,以“柔弱”“不争”“无为”去换取人与人间的和谐。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他三尺又何妨。这种“让”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太深,后起的“忍”恐怕就是由此而来,但是“让”却并非我国思想独有,《圣经》也是主张“让”的,别人打了你 的左脸,你该怎么办?上帝叫你把右脸也伸过去!可谓“让”的极致。不过,也有差别,《圣经》的“让”是源于无私的爱,无私地“爱”了,我们的精神才能安宁,而道家的“让”却是为了我“得”,“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却是为了自己“争”的更多,这便是一种世俗的功利主义了。

四、人与自我

人与自我的关系,实际是指人的肉体与精神的关系,人性的弱点与优点的关系。按照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思想,人可以分为“原我”“本我”“超我”。人的肉体属于“原我”,充满了原始的兽性,社会道德规范下的常态为“本我”,精神上希望达到的“完美的我”为“超我”。这三者处于矛盾和挣扎中,“原我”覆盖“本我”时,人便表现为强烈的失控般的兽性,当“原我”顺应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时,人便表现为“本我”,当人为着精神意义上的目的而行动,人便达到“超我”。身与心的冲突也是必然的,化解身心的冲突,追求身心的和谐,这便是人生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但所有积极意义上的人生哲学都主张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最本质的是追求精神上的安宁,而非肉体的愉悦。

庄子主张“无功”“无名”“无待”,以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所以他宁可于江湖间作逍遥游,也不愿入朝为相。美国哲学家梭罗深感人为身所累,为工业而累,于是主张“简单生活”,他在瓦尔登湖边自垦自种自养,充分利用时间阅读,过一种充实的精神生活。罗素主张人生在于悠闲。但作为世俗的观念来看,部分人在处理身心关系中主张“游戏人生”,更主张享受来自肉体的愉悦,更向往富裕的物质生活。精神的沙漠化,心灵的荒原化,已经成为困惑现代人的重大问题。许多现代文学作品揭示着这些问题,比如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启示人们:当我们的生命没有了一种责任,选择游戏人生时,我们的生命不但没有获取愉悦,反而会陷入空虚无聊的泥沼。人毕竟是有精神的,我们不能否认精神的存在。克服人性中的弱点,张扬人性中的优点,这也是思想家在探讨人生哲学时通常的主张,许多成功学更是以此为根本。思想家们宏扬的多是理性、毅力、意志等人性的优点。

有了这样一种梳理,你对人与世界的认识可能就清晰多了,但是,建立这个“思想材料网”却不仅仅是为了这个目的。我更想告诉你的是,作文命题的思想皆源于此。也就是说,作文命题所涉及的问题,包含在这四种关系中。比如,以“战胜脆弱”为话题的作文,其实探讨的是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就是思考如何克服脆弱这种人性的弱点的问题。以“山顶的风景”为题,则涉及四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山脚、山腰、山顶风景的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生活方式和社会主流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上山人和下山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是相信他人还是坚持自己)。总之,我们拿到一个话题,就可以把话题放到这样一个系统中来思考,这样,我们站的高度将更高。

(作者单位:湖北蕲春县一中)

巧用导图,激活思维 篇7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阅读;教学;运用

一、初中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下,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其中英语阅读可以使学生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英语词汇量,而且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加强学生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从英语阅读中明白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并为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坚定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二、思维导图的基本内容

1.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图形思维工具。它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图像、颜色等与主题关键词建立相应的记忆链接。思维导图是大脑放射性思维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将大脑思维以及相关知识结构进行图像化、具体化的过程。思维导图主要是利用鲜艳的图画、色彩和代码等一些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大脑的记忆效果。其充分运用人类左脑与右脑的机能分工,利用大脑记忆、阅读与思维的一般规律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从而开启学生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还是人类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能够使学生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主要的中央图形上,而主题的各个主干将作为不同的分支从中央图形开始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主要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各个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例如,思维导图的中心是一天要做的所有事情,那么从中心散发出来的每个分支都代表着不同的事情,像“去商场购物”“去饭店吃饭”“约见朋友”等,我们可以将原本杂乱无章的信息整理成具有丰富色彩的网络图,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组织严密性,便于大脑进行储存。

2.思维导图的作用及意义

初中生由于其年龄较低,大部分的学生都正处在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与新知识且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阶段。因此,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运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十分明智的选择。首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将复杂的英语知识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出来,大大地降低了语言的抽象和空洞,与此同时,思维导图也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了英语学习的内容,筛除出杂乱无用的信息,保留重要内容,加速学生思维模式的产生。当然,思维导图也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而对知识点进行整体全面的理解与掌握;其次,清晰完整的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由于人类的大脑神经是一个呈发散状的网状神经元,所以,大脑的思维也跟着呈现出相应发散的网状图像,而人的记忆是通过这个系统机能来进行的。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之所以容易遗忘,就是因为他们在储存信息时,没有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没有把它们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去,如果初中生能够灵活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再深层次的加工,并对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对其进行辨析和深入理解,进而使他们对知识的记忆时间更长,记忆的内容也更加深刻;最后,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产生无限的联想。由于人的思维过程普遍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因此,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产生联想,能够让学生把复杂的、层次不清的知识有组织地联系在一起,并且能够将学生的视觉神经更加充分有序地调动起来,进而促使学生对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理解与记忆,并对其加以比较和鉴别,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及其英语学习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1.围绕课文主题,导入文化背景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不仅需要学会课文中的单词和短语,还需要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并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组织学生在阅读课文前通过完成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激活文章内容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并且围绕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简单有效的读前热身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师生互相查漏补缺,不断完善不完整的背景知识,并将学生关注的焦点逐步引向阅读课文的话题。例如,在进行人教版教材九年级Unit 6“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An Accidental Invention”的教學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前以独立思考或者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这样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列出他们自己对tea已经掌握的信息,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写出茶文化的发展进程,描述茶对人类的作用及其意义,以及有关的茶文化,例如喝茶时讲究的礼节、茶具与茶之间的相互匹配性等,学生通过互相之间的讨论交流,会使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想法更加长远,思维导图也变得更加完善,并激活了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课程讲解做好了铺垫。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和思维导图的共同引导下,将学生平时感觉不太熟悉的有关茶文化的相关知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自然地创设了阅读氛围,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产生继续读下去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阅读状态,以便能够更好地完成接下来的阅读任务。再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Thanksgiving in United States”课文时,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与美国感恩节相关的内容,但是由于很多学生不太了解美国的历史以及感恩节的由来,因此对课文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在读这篇课文前,教师就可以先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先想一想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相应的习俗,并根据自己的思考制作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节日的思维导图,然后学生之间进行分享讨论交流,以完善自己的想法与思维导图。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使他们明白传统节日的意义以及对现在的人们具有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后让学生思考美国感恩节的由来以及其具有的纪念意义,并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以便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整个文章的主要框架与文章主旨。然后开始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并对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完善,例如写出几个关键的单词或短语,以便于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像是“a special day”“give thanks for food”“travelers”“celebrate”“turkey”等等,在思维导图中将这些主要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在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然后再读一遍课文,进行查漏补缺,使思维导图更加完整,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有关感恩节由来的小故事,以及人们一直庆祝感恩节的习俗与方式。这样通过完整而清晰的思维导图,学生就会很容易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起来也简单有趣得多。另外,在不同的文章结构中制作思维导图,也能够吸引学生发掘新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文章阅读的无限潜能,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更加顺手,掌握地更牢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与英语学习能力。

2.抓住语篇模式,剖析阅读篇章结构

运用思维导图建立语篇结构,能够梳理文章脉络使其直观而清晰,有助于简化学生的阅读任务、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并有助于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效率。在第一遍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已构建部分的思维导图的引导和提示,自主开展英语阅读活动并对文章的具体信息进行获取和补充。在学生对获得的初步基本信息进行梳理后,话题的关键信息便很容易地清晰地呈现出文章的脉络和结构。比如在学习“Save the Sharks!”这篇英语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后补全思维导图的内容。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讨论过程中找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鲨鱼的鳍味道鲜美,所以人们都爱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没有鳍鲨鱼就会慢慢死去,而且还会污染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明白保护鲨鱼的重要性。然后尽可能地收集答案,并把所搜寻到的要点填到相应的地方,将之前制作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同时也在他们的头脑中将文章的内容补充完整,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智慧。通过设计这样的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减轻英语阅读的难度,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出文章的重点内容以及重点的单词、短语和句子,让需要掌握的要点一目了然,并且能够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和策略,以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也极大地加强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有助于逐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增长知识。

3.引导学生制图,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消化、吸收的过程。让学生主动绘制思维导图对其在自主阅读中分析文章的脉络和層次也是大有裨益的。故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思维导图,这样既可以对阅读篇章的内容进行巩固与掌握,又能够促进学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比如在进行“The Shirt of Happy Man(PartⅠ)”这篇英语课文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先做示范设计思维导图:国王不开心是最主要的关键点,其第一个主要分支为医生(给看病),第二个主要分支为首相大臣(有权),第三个主要分支为财政大臣(有钱),第四个主要分支为歌手(害怕被超过)。在上图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这个思维导图中提供的各自感兴趣的几个话题进行补充和讨论,并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另外,在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尽量保证能够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并讲解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既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并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也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掌握程度,从而能有效地针对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也会因此而得到增强。以便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进行英语阅读的热情,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几个注意事项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说是非常有效又非常新颖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探索。作为一种教学的尝试,我认为在实践中应该对以下三点内容引起注意:一是要注意思维导图的适用范围。思维导图只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他的教学手段,反而应该积极探索,将思维导图与其他教学手段进行整合运用,从而促进、形成、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二是要注意努力将课内学习与课后学习相结合。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仅仅是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的一小部分,学生不仅要完成课堂上老师所提供的思维导图,而且还要学会在课堂以外自主运用并制作简便有效的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以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水平。三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或在课外学习时,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设计思路和学习风格给予相应的指导,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自评或互评自己设计的思维导图。教师认为有必要时,需要及时提醒学生进行修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反思,以便使学生能够在提高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增强自主阅读能力。

本文主要谈论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初步探讨了思维导图的基本内容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即导入文化背景、剖析阅读篇章、引导学生制图以及运用思维导图的几个注意事项。思维导图的语篇分析结构模式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从全局上掌握文章架构以及基本内容,加强师生从整体上对所教和所学内容的把握,进而提高阅读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将思维导图用于英语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它既符合人类大脑的一般思维模式,也能够让学生用创造性的思维理解和思考阅读材料,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积极、健康的英语学习氛围。当然,这个教学模式自身也一定存在着不足与片面性,因此,在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师生都会受到不同的挑战和问题,这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继续改进和创新,探索出更多适合阅读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凤敏.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2012(5).

[2]刘慧,李鑫.初探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1(34).

[3]王翠萍,胡石,宋佳.思维导图在阅读活动中的应用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1(14).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策略下一篇:企业信息安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