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春性及冻害防治方法(讲课稿)

2025-01-15

小麦冬春性及冻害防治方法(讲课稿)

小麦冬春性及冻害防治方法(讲课稿) 篇1

冬春性与抗寒性及冻害防治

一、气候变化趋势及影响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一年四季中,以冬季增温幅度最大,达1.4℃。它不仅表现在平均气温的升高上,还表现在人们敏感的极端最低气温也呈上升趋势,而低温日数(日最低气温≤-10.0℃的天数)却呈减少趋势。

气候变化的另一特点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增加。全省因干旱、洪涝、台风、风雹、低温等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减产10%以上)面积达7083万亩,成灾(减产30—80%)面积4408.5万亩,绝收(减产80%以上)面积943.5万亩,减产粮食668.5万吨,直接经济损失196.8亿元。其中,冬季低温冻害对小麦生产已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低温给小麦生产带来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由此我们说一说低温与小麦的关系。首先介绍一下小麦对低温需求及适应性。这就说到小麦的冬春性与抗寒性。

二、小麦的冬春性

小麦对低温的反应有两种类型:低温需求和低温适应。对低温的需求是指大多数小麦品种在生长早期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春化阶段,我们根据不同品种通过春化阶段对温度要求的高低和时间的长短不同,一般将小麦划分为春性、半冬性和冬性三种类型。对低温的适应是指低温诱导并驯化植 株,使其抗寒的遗传潜力得到表达,品种抗寒性表达为抗寒力的过程,是一个低温适应的过程。

关于小麦的冬春性与抗寒性的关系,要求较长春化时间的基因型一般比要求较短春化时间的基因型显示更为可靠的抗寒性,但这两个性状并不相等。有研究表明:冬春性与抗寒性两者的遗传控制是相互独立的,实际上,的确有些小麦是高度抗冻的,但根据它们的春化要求不能划分为冬性,甚至不能算作是半冬性小麦。还有研究认为,同一品种不同春化时间处理后幼苗的抗寒性不同,随着春化时间的延长,抗寒性增强,春化时间适宜者抗寒性最强。总之,冬春性和抗寒性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相对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冬性强的抗寒性能强一些。

三、小麦低温冻害

小麦的抗寒性是小麦对低温适应能力的表现,它既是一个复杂的遗传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同时与个体发育状态关系密切。品种的抗寒性较差或个体所处的发育时期对低温敏感,均易发生低温冻害。小麦低温冻害是指小麦从越冬休眠到早春萌动0℃以下强烈低温或剧烈变温造成的伤害。小麦冻害按其发生时期和特点可分为三类,即冬前冻害、早春冻害(倒春寒)和晚霜冻害。冬前冻害:入冬后,小麦越冬前或越冬初期(11月至12月),幼苗未经抗旱锻炼,抗冻能力较差,由于气温骤降(24小时内温度下降10℃以上,最低 温度在-5℃以下)导致小麦冻害。早春冻害又称倒春寒,小麦返青至拔节期(2月中旬至3月下旬),返青后麦苗植株生长加快,养分消耗多,抗寒力明显下降,因寒流袭击,冷暖骤降和冻融交替形成冻害。晚霜冻害:小麦拔节至抽穗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该期小麦生长旺盛,抗寒力很弱,若遇气温突然下降(地面低温至3℃以下)极易形成晚霜冻害。

进入21世纪,山东省小麦低温冻害频频发生,2000—2007年的8年中,累计冻害受灾面积4149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885.9万亩,绝产面积494.4万亩,有6个年份成灾面积超过100万亩。而在这之前的8年中(1992—1999),累积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产面积分别为1679.5万亩、535万亩和49.5万亩,只有2个年份成灾面积超过100万亩。2006—2007年度我省小麦因冻受灾面积556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82万亩,绝产面积25万亩。近几年我们高密市小麦也时常遭受低温冻害。

(一)、遭受冻害麦田的主要症状

受冻麦田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大体可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仅叶片受冻,田间表现为叶片枯死,开始发生时表现水烫状,2-3天后则枯黄,部分青枯。对产量影响较轻。

第二种类型:幼穗局部受冻,虽能抽穗,但小穗发育不 完全、部分小穗不结实,成为“不完整穗”。减产5-10%。

第三种类型:小麦在穗分化过程中分生组织细胞受冻死亡,造成穗分化和生长发育停止,具体表现为株高降低,且高矮不齐,幼穗干枯死亡,但茎叶仍表现正常,成为“无穗茎”,亩穗数显著下降。减产10-30%。

第四种类型:比较严重地块主茎和大蘖受冻干枯,田间一片枯黄,亩穗数下降50%以上。减产30%以上。

(二)、冻害形成原因

分析小麦低温冻害频发的原因,有多种因素造成。

1、极端降温天气的影响

入冬季节气温的增高使小麦抗冻能力较差,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容易受到冬季冻害,加之倒春寒发生的频率比以前有所增加,往往造成比较严重的冻害。如2007年春,从小麦起身期(3月6日)到挑旗期(4月16日)短短的42天时间内先后发生了3次倒春寒,每次降温幅度8—10℃,4月3日前后的寒流使地表最低温度降到-4.1℃,造成严重冻害。

2、播期偏早、播量偏大。在气温逐年增高的趋势下,按照以前小麦的播种期播种,容易造成旺苗,旺苗的抗冻性较差,容易受到低温冻害。其次播量大导致冬前苗子窜高瘦弱,抗冻性降低。不少地区农民没有按照小麦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要求去做,每亩播量较大。据统计,2006年秋种全省平均基本苗18.41万,其中基本苗超过20万的市有6个,最大为23.84万,有些地区农户每亩播量达到40斤以上,我市也有部分农户播量达到30斤。播量不合理,是造成旺长的重要原因。

3、氮肥用量过多,春季追肥偏早。部分农户小麦虽适期适量播种,但因基施氮肥过多,造成冬前茎、叶、蘖生长旺盛,个体偏旺,群体过大。有的春季过早追肥,偏施氮肥,增加了春季无效分蘖,刺激小麦底部茎节生长,使基部茎节细长、脆弱。旺长麦田多出现在高产田中。

4、品种冬性减弱。多年来随着冬季气温的逐年增高,新育成小麦品种的冬性有减弱的趋势,部分品种抗冻性差。2006—2007年度,选择全省各地育成的52个新品系进行冬春性鉴定试验,有26个品系为半冬性,占50%,弱冬性品系18个,占34.6%,偏春性和冬性品系各3个,春性和强冬性品系各一个,可见冬性品种少。

5、田间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1)、良种良法不配套。如有的品种要求晚播,由于供种企业没有尽到告知的义务,没有和农民讲明白,造成农民提前播种。还有的品种,分蘖成穗率比较高,要求精播,可有的农民播量偏大。比如济麦20,要求基本苗10,若播到15斤以上,就容易旺长。因此,良种良法配套很重要。

(2)、控旺措施不到位。小麦有旺长趋势,或者出现旺长后,部分农户没有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旺转壮措施,致 使小麦由年前的旺苗变为春季的弱苗,造成个体发育不良,对低温的抵抗力下降。

(3)、没有及时采取防冻抗冻措施。防冻抗冻措施栽培技术应用不到位是导致冻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寒流到来之前没有及时灌溉,减轻冻害。实际上,在降温之前的重要措施就是提前浇水。为什么浇水能减轻冻害?一是浇水后土壤热容量增大,在放出相同热量的前提下,土壤温度下降幅度减少,从而影响到地面附近温度下降幅度减小;第二点是浇水后空气湿度增大,易产生水汽凝结现象,放出凝结热,利于提高地表气温;三是由于灌溉水的温度较高,也要放出一部分热量。四是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导热能力增强,使土壤温度增高。所以,浇水防冻非常有效,没有水浇条件的可以叶面喷水或叶面肥,也有很好的防冻效果。但不少农户没有按要求去做,致使小麦受冻较重。

(4)传统农艺措施丢弃。如镇压、划锄等技术措施具有很好的防冻效果,特别对旺苗麦田和整地质量较差的麦田更有效,但很多地方的农民不愿费工费时,把这传统的技术放弃了。

四、应对小麦低温冻害的措施建议

粮食安全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面对气候的变化和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冻害给小麦生产带来的损失,保证小麦生产的稳定提高刻不容缓。为此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通过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对防治小麦低温冻害重要性的认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原则,推广已有防治技术,如镇压、划锄、喷施化学防控剂、提前浇水等等,提高农民实施防治冻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选好良种,并做到良种良法配套。

(二)、选好良种,并做到良种良法配套。

重视小麦品种的冬春性和抗冻性鉴定,选育抗冻性过关的小麦新品种。我们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抗冻性强的高产优质品种,将品种的抗冻性、抗倒伏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杜绝春性较强品种,以免冬前拔节,降低抗寒力,冬季遭受冻害。

(三)、适期晚播。实践证明,冬小麦播种适期的确定与温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冬性品种播种适期为日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为14—16℃,春性品种为12—14℃。我市适宜播期在10月1-15日之间,大多数品种3-8日播种最好。具体确定冬小麦播种适期时,还要考虑麦田的肥力水平、墒情、病虫害和安全越冬情况等。

(四)、精量播种。播量过大麦苗密集,窜高生长,易遭受冻害,应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以培育壮苗,提高抗寒力,切忌播量偏大。一般水肥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块,亩播量5~6公斤,水浇条件差的中产地块亩播量6.5~7.5公斤。

(五)多措并举控制旺长

1、巧施基肥。为防止前期氮肥用量过多,造成冬前旺长。中高产田基肥的施用应掌握“两增一减”的原则,即“增加磷肥和钾肥用量,减少氮肥用量”。一般每亩施肥总量为:纯氮(N)14~16公斤,P2O58~11公斤,K2O7.5~9公斤。其中,将氮素化肥的40-50%,全部的磷、钾肥作基肥施入土壤,其余50-60%氮肥用于春季追肥。对于6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钾肥也应该基肥追肥分开使用,二者比例是1:1。

2、追肥后移。对高产麦田,为防止春季旺长,要尽量推迟追肥时间,一般可在拔节期或拔节后3~5天结合浇水追肥,一般追施全季氮肥用量的50-60%。

3、合理浇水。小麦出苗后,若土壤墒情适宜,尽量不要浇水,要以“蹲苗”为主,以促进根系下扎,防止地上部旺长。若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可以浇水,以保证小麦正常生长;小麦越冬前,要浇好越冬水,以平抑地温急剧变化,防止小麦冬季冻害;小麦返青后,要继续蹲苗。若土壤墒情适宜,要尽量推迟浇水时间,高产田可以在拔节期或拔节后3~5天结合追肥浇水,浇水量以每亩40~50立方为宜。小麦孕穗以后,根据土壤墒情,酌情浇好扬花水、灌浆水。

4、适度镇压。对于冬前亩茎数达80万,或春季亩茎数达100万以上,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可以采取镇压措施,以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生长,控旺转壮。

5、化学控制。对于冬前或春季有旺长趋势麦田,可在冬前小麦5叶以后,春季小麦起身期前后,叶面喷施矮脚虎等化控剂,以抑制徒长。一般每亩喷施矮脚虎40克,兑水40公斤。

6、倒伏麦田的补救措施。小麦倒伏后,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养分、水分运输受阻碍,生长发育失常,籽少、粒瘪,使小麦产量减少。因此,小麦倒伏以后,有些农户把倒伏的小麦一把一把地扎起来,虽然比较抗倒伏,但其弊端较多,一是人为破坏了小麦麦穗、穗茎叶片的自然合理的分布秩序,影响其对光热和空气的利用,也加重了人为践踏而造成机械损伤;二是被绑在一起的小麦严重的影响其通风透光,小麦的叶片容易感染病虫害,并促使叶片腐烂。

研究表明,倒伏后捆绑与不绑相比是减产的。据济宁市农技站研究,倒伏后捆挷比不捆挷的千粒重降低3~10克,倒伏时间和倒伏后捆挷时间愈早,千粒重降低幅度愈大。5月初倒伏的捆挷比不捆挷的千粒重降低10克左右,5月中旬的降低5~7克,5月下旬的降低3~4克。收获前3~5天捆挷对千粒重影响不大,因此,倒伏后不宜捆挷,但为满足联合机收要求,应于收获前捆挷或用杈挑起来。正确的做法是:

(1)、不扶不绑,顺其自然。小麦倒伏一般都是顺势自然向后倒伏,麦穗、穗茎和上部的旗叶及旗叶以下的1—2片叶,基部都露在表面,由于植株都有自动调节作用,因此小麦倒伏3—5天后,叶片和穗轴自然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麦田,植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这样不扶不绑,仍能自动直立起来,使麦穗、茎、叶在空间排列达到合理分布。

(2)、喷药防治病虫害。小麦倒伏以后,土壤潮湿、田间密闭,给病虫害发生造成了有利条件。因此要以“预防为主,以治为辅 ”的原则。如白粉病和锈病用15%粉锈宁250倍和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喷雾要做到细致、均匀。小麦穗期常发生蚜虫和红蜘蛛,可选用50%的辛硫磷加三氯杀螨醇进行喷雾防治。

(3)、喷肥防早衰。小麦倒伏后,光合作用差,抗干热风能力差,灌浆速度慢,应及时加强营养的补救措施。在小麦灌浆期应每亩喷0.2公斤尿素或0.25-0.5公斤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两次,以抗干热风,防早衰,增加千粒重。注意:喷施时间应掌握在无风的晴天下午4点以后,以减少肥液的蒸发量,提高叶片对液肥的吸收。

(六)注意天气,防止受灾

影响我省小麦生产的冻害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 害和低温冷害。

防止冬季冻害的有效措施是浇好越冬水。因此,有水浇条件的地区,提倡浇好越冬水,既可防冻,又有冬水春用的作用。

防止早春冻害和中期低温冷害的主要措施是高度关注天气变化,遇有大幅降温天气,提前浇水,以减少地温急剧变化,防止或减轻冻(冷)害。

(七)、冬季冻害的补救措施

1、及时追施氮肥,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主茎和大分蘖已经冻死的麦田要分二次追肥,第一次在田间解冻后每亩开沟施尿素10公斤,缺墒麦田兑水施用;第二次在小麦拔节期或挑旗期,结合浇水每亩施10公斤尿素;仅叶片冻枯、无死蘖现象的轻微受冻麦田,早春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浇水,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粒重。

2、春季冻(冷)害的补救措施。小麦早春受冻后的补救措施,一是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氮素和水分的耦合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失,一般每亩追施尿素5~7.5公斤。二是及时喷施叶面肥,如植物动力2003、金V肽优质等叶面肥,使小麦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上一篇:鼠年元宵对联下一篇:冷藏药品储存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