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防治(精选9篇)
小麦全蚀病防治 篇1
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 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世界分布较广泛, 国内分布在山东、江苏、山西、陕西、辽宁、浙江、上海、四川、内蒙古等省市局部地区, 局部田块发病严重。小麦感病后, 分蘖减少, 成穗率低, 干粒重下降, 轻者减产10%~20%, 重者减产50%以上, 甚至造成绝收, 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
1 小麦全蚀病发病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基腐性病害, 在小麦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病, 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2节, 不再向上延伸。新发病田块, 病株常零星成簇分布, 抽穗前一般不表现症状, 由于土壤中菌量多, 症状显现较早, 田间常点片发生, 形成发病中心。主要症状如下:分蘖前后发病, 分蘖变少, 早春返青慢, 基部老叶变黄, 严重者枯死;拔节以后发病, 茎基部1~2节和根部变黑腐烂, 植株矮化[1];抽穗灌浆期发病, 茎基部明显变黑腐烂, 形成典型的“黑脚”症状, 病部叶鞘容易剥离, 叶鞘内侧与茎基部的表面形成灰黑色的菌丝层, 即病菌的子囊壳, 在土壤干燥的条件下, 病株基部叶鞘内侧菌丝体较少, 不产生子囊壳, “黑膏药”症状不明显, 但根系发黑。
2 病原
小麦全蚀病菌 (Ophiobolus gvaminis) 属子囊菌纲座囊菌目格孢腔菌科蛇孢腔菌属, 在自然条件下产生菌丝和子囊壳。菌丝初期纤细无色, 后期变褐色至栗褐色, 老化的营养菌丝多呈锐角分枝, 在分枝处, 主枝与侧枝均生一隔膜, 两横隔呈“∧”形。菌丝常聚积成菌丝结, 有时数条菌丝集聚并行或扭曲生长, 形成根状菌丝束。病菌的子囊壳成熟后呈黑色或黑褐色, 梨形, 有颈, 颈顶有口, 周围有栗褐色毛茸状菌丝。子囊壳内含有许多棒状子囊, 无色, 每个子囊内有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无色, 丝状, 成束排列, 两端较细, 有3~7个分隔。病原菌发育适温为19~24℃, 侵入麦苗的适温为16℃左右[2,3]。土壤湿度在70%~80%时最适宜病菌的生育, 干旱对病菌的生长和侵入有抑制作用。小麦全蚀病菌除危害小麦、大麦、燕麦外, 还侵染黑麦、谷子、陆稻及一些禾本科杂草。
3 侵染循环
小麦全蚀病菌以子囊孢子与菌丝体在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或种子上越冬、越夏, 但由于子囊孢子寿命短, 在自然侵染中不是主要来源, 其主要侵染源为病残体中的菌丝体。引种混有病残体种子是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 割麦收获区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成为下茬主要初侵染源。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 夏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 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翌春小麦返青, 菌丝体地温升高而加快生长, 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叶鞘[4]。拔节抽穗期, 侵入茎基部1~2节, 虽然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全蚀病的侵害, 但以苗期侵染为主, 土温在16℃左右时, 形成侵染高峰。
4 发病条件
病田连茬种植小麦, 可使土中菌量积累增多, 病情逐年加重, 轮作可减轻发病, 在无寄主的条件下, 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可存活243~450 d。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 发育温度3~35℃, 致死温度为52~54℃ (温热) 10 min。带菌肥料、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 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 发病较轻。根系发达的品种抗病较强, 氮、磷、钾合理配合和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
5 防治措施
5.1 加强检疫
选用无病种子或耐病品种, 摸清全蚀病的发生范围, 划出疫区和保护区, 保护区一定要严防病害传入, 不在疫区引种。
5.2 轮作换茬
在重病区轮作换茬是减轻全蚀病危害的有效措施, 零星病区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实行稻麦轮作或1~2年与大豆、蔬菜、甘薯及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
5.3 加强田间管理
推广配方肥, 增施有机肥, 杜绝粪肥传病, 控氮、增磷、补钾、配微, 提高植株抗病性, 减轻病害的发生。
5.4 及早消灭病株
新病区或轻病区, 发现病株即拔除, 带土携出田外, 深埋或烧毁。重病田块麦收后实行深耕, 结合增施有机肥和磷肥, 可达到防病、高产的效果。
5.5 化学防治
结合拌种、土壤处理等措施, 多措并举控制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蔓延。针对全蚀病发生田, 采取防治全蚀病的专用拌种剂进行拌种, 用12.5%全蚀净200 m L对水5 kg拌麦种100 kg, 堆闷2~8 h, 晾干播种。针对零星发病的麦田, 必须在造墒后, 用50%多菌灵15 kg/hm2+15%粉锈宁15 kg/hm2对水1 500 kg/hm2, 随水灌入土中或喷于地表, 然后翻耕整地;或用50%多菌灵 (或70%甲基托布津) 30 kg/hm2对水1 500 kg/hm2喷于地表或拌细土750 kg/hm2撒于地表, 翻耕整地;或用50%多菌灵45 kg/hm2, 或70%甲基托布津30 kg/hm2对水1 500 kg/hm2喷于地表, 然后翻耕再播种。在小麦三叶期, 用20%三唑酮750~1 000倍液喷雾, 返青期再喷1次。
摘要:调查分析睢宁县小麦全蚀病发病症状、病原、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 总结一套应急防治技术, 以为经济有效地防治小麦全蚀病提供指导。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发病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病条件,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孙静, 宋玉立, 何文兰, 等.小麦全蚀病及其病原菌研究概况[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5) :134-137.
[2]付蔚雯, 付映辉, 王晓光, 等.小麦全蚀病发生症状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5) :201.
[3]刘传珍, 张化良, 王胜利.小麦全蚀病防治技术[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 2014 (9) :43-44.
[4]李素兰.小麦全蚀病的防范措施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 (9) :28, 30.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2
1 发病症状及规律
1.1 田间症状 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基腐性病害。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位黄叶多,分蘖减少,类似干旱缺肥状,初生根和地中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可造成全株连片枯死。冬麦病苗拔节期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的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病株成簇或成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基部及叶鞘内布满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土壤干旱时,黑脚及黑膏药特征不明显,也不形成子囊壳,但茎基和根变成黑褐色,出现白穗。黑脚和白穗是成株期受害所特有的症状。
1.2 发病规律 病原属禾顶囊壳属真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内的植株病残体及带菌粪肥中越冬、越夏。小麦播种后即可侵染,并陆续出现苗枯、黑脚、黑膏药、白穗等症状。拔节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状。病菌生长温度范围3℃~33℃,适宜相对湿度为80%~90%,pH值以5.5~8.5为宜。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但以幼苗期和苗高15厘米时受害最为严重。连作重茬、偏碱性沙质土壤、土壤缺肥、春季多雨、土壤湿度大等因素均有利于此病发生。另外,此种病害有自然衰退现象,当病害发展达到高峰后,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病害也会自然减少。
2 发病原因
2.1 无证违章调运小麦种子 随着我国种子经营体制改革,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效益高、品质优的小麦种子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单位和个人受直接或间接利益驱动,不经植保部门检疫就擅自调运种子的现象十分普遍,致使全蚀病的传播蔓延失去控制。
2.2 地方保护主义制约检疫工作的开展 少数地方出于对本地农产品的保护,对当地发生的检疫性病虫害不如实上报,也是导致病害蔓延的重要原因。
2.3 农民缺乏对此病危害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农民只重视对小麦地下害虫的防治,对种传和土传病害缺乏了解,自留或互换带病种子,播种前只用杀虫剂而不用杀菌剂拌种,或使用低劣的种衣剂,从而导致病害发生越来越重。
2.4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越来越普遍,也成为此病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3 综合防治对策
3.1 加强检疫,保护无病区 无病区严禁从病区调运种子,不用病区麦秸做包装材料外运。从病区调进的种子要严格检验,播种前用20%三唑酮乳油75毫升或2.5%咯菌腈10~20毫升,对水喷拌种子。温汤浸种可用51℃~54℃的温水浸10分钟。
3.2 合理轮作,科学安排茬口 对于零星发病区,坚持就地封锁、就地消灭。发病田要单收单打,严禁留种,且麦秆、麦糠不能直接还田,最好高茬收割,然后把病茬连根拔掉焚烧,尽量减少菌源。重病地块可实行轮作换茬,推行麦菜、麦棉等轮作模式,3年内不种小麦,可以控制全蚀病的发生。同时,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及铵态氮肥,合理灌溉,大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3.3 平衡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据统计,当土壤速效磷含量在0.06%、全氮含量在0.07%、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时,全蚀病发展缓慢。生产上可通过不用病残物积肥、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施用化肥时应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比。
3.4 加强田间管理 小麦播种时,应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返青拔节期适时中耕,促进根系发育,加强水肥管理;灌浆期及时灌水降温,减轻干热风为害。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篇3
1 发生危害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病, 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根和茎基部近地面1~2节, 种子带病传播是由于收获时病残体残屑夹杂在种子间引起。植株感病后分蘖减少, 成穗率低, 千粒重下降。感病越早, 产量损失越大。据试验调查, 冬前和拔节前感病的植株早期枯死, 造成绝产;拔节期感病的植株千粒重降低42.2%~48.9%, 减产71.0%~73.0%;孕穗抽穗期感病的千粒重降低18.7%~41.9%, 减产47.3%~50.0%;灌浆期感病的千粒重降低11.1%~20.6%, 减产26.0%~29.7%。因此, 对小麦全蚀病要及早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2 综合防治技术
商河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摸索出一套综合防治措施, 有效地控制了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蔓延, 每年可挽回小麦损失约1 000万kg。具体做法是:
2.1 严格检疫制度, 保护无病区
严禁从病区引种, 如确需从外地引种时, 必须经过植物检疫部门严格检疫, 确认不带全蚀病菌时方可引进。无病区要建立自己的种子繁育基地, 自繁自用是保护无病区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2 选用丰产、抗 (耐) 病的优良品种
据试验观察, 济麦22号、良星99号、泰山9818、济麦21号、济麦20号、济麦19号、潍麦8号、烟农19号、山农8335等对小麦全蚀病具有较好的抗 (耐) 病特性, 发病较重的地块可因地制宜推广种植。
2.3 零星发病区坚持就地封锁, 就地消灭
新病区的零星发生地和点片发生的小麦发病田要单收单打, 封锁病种, 控制病种外流。要烧毁病残体, 严禁外传。
2.4 重病地块实行轮作换茬
小麦全蚀病菌寄生性较差, 连作有利于病菌的积累, 发病重。实行轮作换茬可有效地减轻全蚀病的发生程度。棉区可实行麦棉轮作, 水稻产区实行小麦、水稻轮作, 菜区实行麦菜轮作, 逐步改变单纯推行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的禾谷类作物连作的旧格局, 以切断全蚀病菌的积累, 控制病情发展。
2.5 病田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秋耕前亩施土杂肥4 000~5 000 kg, 铺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70~80 kg, 硫酸钾20 kg, 硫酸锌1 kg, 可有效地促使新根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从而减轻根部的感病程度, 降低病情。
2.6 重病田实行药剂处理土壤
对病情严重的地块, 可按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胶悬剂2.0~2.5 kg, 或用20%粉锈宁乳油1~1.5 kg, 兑水100 kg稀释后, 在秋季造墒时随水流慢慢均匀灌入土壤中。对点片发病的地块, 可在秋种造墒时, 在病点四周围土, 根据面积大小选用适当的药量, 用上述方法随水灌入发病点。如前茬墒情好, 秋种不用造墒时, 可用上述药剂及用量兑水80~100 kg均匀喷入地表后进行耕翻整地。
2.7 适当推迟播期, 以避开秋苗期侵染高峰
因小麦全蚀病菌在5~10 cm深的地温16℃左右时侵害麦苗的根系最盛, 随着播种期的推迟, 土温下降, 冬前侵染率递减。为合理利用晚播避病措施, 宜掌握在适播期内先播无病地, 适当晚播有病地。
2.8 搞好种子处理
2.8.1 生物制剂“蚀敌”拌种。
“蚀敌”为拮抗微生物农药, 其有效成分为荧光假单胞菌, 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专用于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生物制剂。据田间试验, 用“蚀敌”拌种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可达50.0%~78.1%, 且对人畜安全, 对环境无污染。拌种方法, 每亩用药量50~100 g, 先将麦种浸湿, 将药剂均匀拌人, 晾干后即可播种。
2.8.2 化学药剂拌种:
用2%立克秀 (戊唑醇) 可湿性粉剂1.5 kg加水15~16 kg, 处理1 000 kg小麦种子;或用20%粉锈宁或10%羟锈宁乳油l00 mL, 兑水5~6 kg稀释后, 均匀喷洒100 kg麦种;如防治地下害虫, 可与甲基异柳磷、辛硫磷等杀虫剂混用。拌过药的种子要及时播种。由于粉锈宁对种子出苗有影响, 要严格掌握用药量, 同时适当增加播种量。
2.9 喷雾防治
小麦全蚀病防治 篇4
一、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的防控策略和目标是:加强检疫,保护无病区,封锁零星病区,控制重病区。通过3~5年的时间,把小麦全蚀病发生危害控制在较低程度,达到小麦全蚀病“不扩散、不危害、不成灾”的目的。
(一)保障措施
1.政府主导,财政支持。2006年,焦作市政府开始下发通知开展小麦全蚀病防控工作的文件,当年5月在孟州市召开各级政府防控现场会,随后各县(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市)长任组长,农业局、财政局及有关乡镇(办事处)领导参加的小麦全蚀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防控资金、物资、防控措施的落实和督导。市县两级财政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政府资金用于统一招标和采购物资。以后每年各地政府财政都对全蚀病防控资金予以预算列支,确保防控资金落实到位。政府主导,财政支持,有力推动了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
2.加强检疫,封锁源头。加强植物检疫工作,进行种子源头管理对遏制小麦全蚀病的发展蔓延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是加强小麦种子产地检疫,病区不得安排种子基地,对在田检中发现有全蚀病发生的种子田坚决予以报废;其次是加强调运检疫落实备案制度,不得在病区引种和调出;再次是开展检疫执法大检查,打击违法调运事件;最后是做好除害处理,凡种子田必须用指定药剂拌种,否则不予检疫,不得做种用。
3.技术指导,宣传培训。各地都成立了以植保专家为主的小麦全蚀病防控技术组,负责制订封锁和防控方案,对防控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和督查。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印发宣传和技术资料,对基层农技员、农民群众进行技术培训,确保防控效果。
4.试验示范,科学防控。2006年小麦播种时就开始安排小麦全蚀病防控试验研究项目,同时安排综合防控示范区。多年来,焦作市的试验示范始终没有停止,2013年还与河南省植保站、河南农大合作,在发病较重的南庄镇青龙村进行了防控小麦全蚀病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示范,为焦作市科学防控提供了依据,也为群众自觉防控树立了榜样,带动大田开展普遍防控。
(二)技术措施
1.农业防治。重病区轮作倒茬,改种蔬菜、棉花、油菜、春甘薯等非寄主作物。平衡施肥增施有机底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施用化肥应注意氮、磷、钾的配比,适期晚播等。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减轻全蚀病危害,延缓病害的扩展蔓延。
2.化学防治。土壤处理:严重发生区域,麦播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亩4千克,加细土20~30千克,翻耕后均匀撒施再混土。药剂拌种:用2.5%咯菌腈20毫升/亩加3%苯醚甲环唑40毫升/亩加水250毫升混合后,拌麦种10千克。或用12.5%硅噻菌胺20毫升/亩拌种。药剂喷洒:小麦返青拔节期,用12.5%烯唑醇30克/亩根部喷洒两次。
二、综合防控成效
多年来,通过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不懈努力,小麦全蚀病发展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焦作市小麦生产稳定发展。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成效:
(一)发生分布面积大幅度下降。2014年调查结果显示,小麦全蚀病在全市发生面积比高峰年份下降64.9%,重发生(白穗率在20%以上)面积下降99.5%。
(二)综合防治效果良好,增产显著。经调查,采用土壤处理、拌种、生长期喷施农药方法的试验区,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7.7%。综合防控示范区平均防效达68.4%,亩产净增116.5千克,投入产出比1∶8.5,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三)社会效益显著。虽然在封锁防控过程中全蚀病发病面积还有一定的增加,但连片发生和大幅度减产地块再没有出现过。焦作市小麦生产连年稳产高产,2014年夏粮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夏粮生产“十二连增”。通过小麦全蚀病的防控工作,宣传教育了群众,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政府形象,群众路线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小麦全蚀病防治 篇5
小麦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引起的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世界性病害。受小麦全蚀病菌侵染的小麦常因种子根、地下茎及次生根受病菌侵害腐解而导致植株矮小、粒小、千粒重下降,甚至死亡,产量损失可达70%以上。小麦全蚀病是国内的植物检疫对象之一。2002年江苏省灌南县因引种山东的小麦品种泰山1号而导致小麦全蚀病的传入,并逐渐扩散蔓延,成为影响小麦生产的突出问题。根据“江苏省小麦全蚀病防治协作组”的统一布置,笔者对全县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分布进行了调查,掌握了不同耕作类型田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在生产中进行应用推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1 江苏省灌南县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分布情况
2007—2011年由灌南县植保站组织对全县14个乡镇,245个行政村进行了小麦全蚀病发生情况的全面普查。结果表明,全市有12个乡镇、102个行政村发生小麦全蚀病。全县有4.53万hm2小麦,约有3.62万hm2旱茬小麦。进行小麦全蚀病调查的小麦面积为0.36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3%,占早茬小麦面积的10.01%。其中小麦全蚀病发生面积为0.13 hm2,占调查面积的3.67%。其中零星发病0.05 hm2,占病田面积的35.9%;轻发生田0.04 hm2,占病田面积的35.27%;中等发生田0.03 hm2,占病田面积的22.1%;重发病田为0.008 hm2,占病田面积的6.7%。造成枯孕、自穗折实累计面积及所占病田的百分比分别为:a级0.03 hm2,占28.86%:b级0.006 hm2,占5.2%;c级0.000 3 hm2,占0.27%;d级O.193 17 hm2,占0.035%。由此可推算出全市小麦全蚀病的发病面积为1.5万hm2。总的发生趋势是东部重于西部,东部一线南部重于北部,以田楼乡发生最重。不同小麦品种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程度无明显差异。全县因小麦全蚀病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50万kg。
2 小麦全蚀病的田间消长规律
从各观察点的田间系统观察结果看,小麦全蚀病在不同点、不同种植类型的观察田,其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的发生程度有较大差异,但是它的田间消长规律在不同点以及不同类型的旱连作田和旱轮作田表现趋势一致,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冬前始病期、越冬缓慢发展期、病害盛发期及发病高峰期4个时期。
2.1 冬前始病期
冬前始病期一般为小麦4~5叶病害始见后至越冬前这一阶段,时间从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田间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处于较低水平。病株率一般在10.96%以下,病情指数在5.0以下,病株病级多在1级。病株地上部分症状不明显,在地下茎或种子根上呈黑褐色的侵染斑。
2.2 越冬缓慢发展期
越冬缓慢发展期为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中旬。该期田间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发展缓慢,病株率在10%左右,病情指数在5.0以下,田间病株的病级出现2级。
2.3 病害盛发期
病害盛发期为2月下旬至4月中旬(返青拔节到孕穗期)。由于该期气温上升和雨水增多,有利于全蚀病在田间扩展,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不断上升,病株率达20%以上,病情指数达10左右,发病重的田块病株率可达70%左右,病情指数可达20左右,田间病株病级可达3~4级,到4月中旬重病田可出现明显矮化的发病中心,矮化苗根茎全部变黑腐烂,种子根、次生根变黑,在抽穗前病株枯死。
2.4 发病高峰期
发病高峰期处于4月下旬至5月下旬(抽穗灌浆至乳熟期)。该期田间病株率在30%以上,病情指数在20左右,重病田的病株率达80%以上,病情指数达50以上,病株病级出现5级。5月中旬出现枯白穗,5月下旬临近成熟期,雨水偏多年份病株基部1~2节出现“黑膏药”症状,继而出现黑褐色的小颗粒(子囊壳)。
3 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3.1 加强检疫
小麦全蚀病是国内检疫对象之一。其主要通过夹杂在小麦科种子中的全蚀病病残体而传播蔓延。对已经发生小麦全蚀病的地区,短时间内难以将其彻底消灭,加强对小麦生产的检疫,能确保繁殖出来的种子健康无病,避免带病种子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从而中断小麦全蚀病的传播途径,消灭无病区小麦全蚀病的初侵染源,达到防病的效果。
3.2 农业措施防治
3.2.1 轮作控病
3.2.1. 1 轮作控病对病害始见期的影
响小麦全蚀病田间始病期在11月中旬。从生育期看,约在4叶期前后,多在麦苗地下茎部受侵染,呈现黑褐色的斑点,但是不同种植类型的病害始见期存在差异。据2007年调查,麦-玉米-麦旱连作田病害始见期在11月20日,麦-(油菜)-夏棉-麦轮作田病害始见期在12月15日,推迟近1个月,而稻麦水旱轮作田冬前未见病株,不同种植类型间呈现旱连作田始病期早于旱轮作田,而旱轮作田又早于水旱轮作田趋势(表1)。
3.2.1. 2 轮作控病对各生育期病情的
影响麦-玉米-麦旱连作田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在不同生育期均比麦-油菜-棉-麦高,而麦-油菜-棉-麦旱轮作田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又比麦-稻-麦田的病株率、病情指数高(表1)。以灌浆后期为例,麦-玉米-麦田的病株率、病情指数分别比麦-油菜棉-麦田高出91.7%和96.1%,麦-油菜-棉-麦田的病株率、病情指数又分别比麦-稻-麦水旱轮作田高出166.7%和327.8%,而麦-玉米-麦和麦-稻-麦相比,前者则病株率、病情指数分别是后者的5.1和15.1倍。此外,从灌浆后期枯白穗所占比例看,麦-稻-麦田未见白穗,麦-玉米-麦田是麦-油菜-棉-麦田的3.1倍。若以麦-玉米-麦旱连作田为对照,依灌浆后期病情指数为准计算控病效果,则麦-油菜-棉-麦旱轮作田控病效果达49.O%,麦-稻-麦水旱轮作田的控病效果可高达88.1%。
3.2.1. 3 轮作控病对小麦株高及产量
的影响小麦感染全蚀病后株高降低,有效穗数减少,千粒重降低,其产量损失程度视种植类型而异。麦-玉米-麦田与麦-油菜-棉-麦田相比株高矮缩6.5 cm,有效穗数、穗粒数分别减少10.2%和14.1%,千粒重降低8.2%,减产33.9%,麦-油菜-棉-麦与麦-稻-麦相比,株高矮缩1.4 cm,有效穗数、穗粒数分别减少2.4%和4.1%,千粒重降低3.O%,减产12.6%,麦-玉米-麦田与麦-稻-麦田相比,株高矮缩7.9 cm,有效穗数、穗粒数分别减少12.9%和18.8%、千粒重降低12.3%,减产50.8%(表2),表明旱连作田的株高和产量低于旱轮作田,后者又低于水旱轮作田。
3.2.1. 4 轮作控病对控病比例的影响
小麦全蚀病菌的死亡速度与土壤干湿程度有关。水旱轮作田小麦收获后,病根茬长期浸泡于水中,容易腐解,这对于依赖病残体保存生命的全蚀病菌极为不利。于2008—2010年的病害重发病区田楼乡浦东村进行的连续3年稻麦轮作控病试验结果表明,水旱轮作2年、3年与1年相比,灌浆期病情指数减少43.9%和63.4%;枯白穗减少75%和100%(表3)。水旱轮作的控病作用,随轮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大,有水源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是控制小麦全蚀病的有效措施。
3.2.2 增施硫铵及磷肥等酸性肥料
据报道,小麦全蚀病菌对土壤的酸碱性适应范围很广,以p H 6.5~8.5生长良好,尤喜碱性土壤而对酸性土壤敏感。另据“江苏省小麦全蚀病防治协作组”室内小麦全蚀病菌分离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用无机氮作氮源的培养基中,只有在含(NH4)2SO4的培养基中病菌的生长受抑制,生长速度慢,其菌落的直径只有2.5 cm,菌丝稀薄、透明。
硫铵与过磷酸钙均属酸性肥料,硫铵的p H为6,过磷酸钙的残酸p H为1,对全蚀病菌有抑制作用。虽然酸性肥料不可能改变土壤的酸碱性,但这些肥料的颗粒却能在小麦根际直接与病原菌的细胞接触,从而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长,降低了田间的发病程度。田间施用硫铵及过磷酸钙的试验结果表明,用硫酸铵750 kg/hm2(代替尿素375 kg)、过磷酸钙375~750 kg/hm2,对全蚀病白穗的防治效果达60%~80%,增产幅度为30%~60%。
3.2.3 适期晚播
适期晚播,从时间上来看,减少了带病土壤与植株的接触时间,同时降低了早播前期温度高所导致的病菌活跃的侵染能力。调查结果表明,相同的种植制度,播种晚15d,其病株率下降56.5%,病情指数下降17.3,白穗率下降20%左右。
3.3 化学药剂防治
3.3.1 种子药剂处理
将拌种剂1号以及其他多种杀菌剂分不同剂量进行拌种试验,试验区内均匀接种经扩大繁殖的全蚀病菌(由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结果发现,除拌种剂1号外,其他药剂拌种以后小麦的出苗率和出苗以后的生长情况与对照相同,而拌种剂1号处理区小麦出苗时间比其他处理区迟2~3 d,随着时间的推迟,到播种后的第15天,各处理区的苗数和幼苗生长情况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在小麦拔节期的调查结果表明,各种药剂拌种处理对小麦全蚀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拌种剂1号的效果最好,达90%以上,后期的枯白穗调查,效果最好的为拌种剂1号,种重的O.16%拌种处理,其防治小麦枯白穗的效果达85.7%(表4)。
3.3.2 春季药剂喷雾
在春季用15%百坦300 g/hm2、S3308 450 g/hm2喷雾试验结果表明,春季药剂喷雾对小麦全蚀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并不理想。上述2种药剂试验,其最终病情指数防效分别为18.75%和12.50%。
4 综合措施的示范应用
为了明确掌握多项措施的综合应用对小麦全蚀病的控制作用,2009年进行了多项措施的综合应用示范,取得了显著效果。
4.1 具体措施及方法
4.1.1 加强检疫
选用非疫区的陕229品种,并在播种前认真筛选,筛除杂质,同时在小麦播种前清理田间的作物秸秆和杂草,减少初侵染源。
4.1.2 适期晚播
示范区于10月14日进行播种,比常年种植小麦迟播7 d。
4.1.3 改施硫铵
将常规用碳铵750kg/hm2改为施用硫铵750 kg/hm2,在播前均匀撒施,然后翻耕。
4.1.4 药剂拌种
使用拌种剂l号按种子重的0.16%进行拌种,拌匀后随即播种。
示范区的面积为1.3 hm2,其中设置2个面积为33.35 m2的对照区,对照区采取往年种植方式和施肥水平,其他管理措施一致。
%
4.2 综合措施对小麦出苗的影响
实施综合措施的示范区与对照区相比出苗率无明显的差异和不良表现。越冬以后,示范区的苗情比对照区表现好,直观上看叶色稍深、叶厚、苗高。
4.3 综合措施对小麦全蚀病的防冶效果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综合示范对小麦全蚀病具有十分显著的防治效果,与2个对照相比其最终对小麦全蚀病的枯白穗防效分别达85.9%和90.O%。综合示范对小区产量结构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与对照区相比,示范区平均穗数为525.7个/m2,比2个对照分别增加215.2和258.7个/m2;平均每穗粒数为28.8粒,比对照增加2.4和10.4粒,千粒重达36 g,比对照增加8 g;产量达5 452.5 kg/hm2,比对照分别增加3 156.0和4 075.5 kg/hm2,增产137.4%和296.O%(表5)。
该综合示范区设置在灌南县田楼乡浦东村的一块连片麦田中。该地近几年来小表全蚀病发生特别严重。2006年小麦全蚀病为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达50%上,局部地区高达80%。采取上述多项措施综合运用的结果,说明了该示范的成功。2011年秋播时,该项技术已在全县进一步推广应用。
5 结语
经过连续4年的调查及试验示范,查清了小麦全蚀病在江苏省灌南县的发展与分布,掌握了不同种植类型田小麦全蚀病的消长规律,了解了加强检疫、不同农业措施、化学药剂拌种和喷雾以及综合措施应用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作用,明确了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策略,并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防治策略如下:(1)在具备水利条件的小麦种植区,采取水旱轮作的方法可以逐步根除小麦全蚀病。(2)在不具备水利条件、但可以缩小麦田面积的地区,可以采用与油菜、棉花、花生等非寄主作物轮作,使病菌长期失去寄主达到防治的目的。(3)在不具备水利条件、旱改水困难,但又不能减少小麦播种面积的小麦种植区,采取拌种剂1号种重0.14%~O.6%拌种,同时结合加强检疫、适期晚播增施硫铵等多项措施,有效地防治了小麦全蚀病的危害,增产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郝祥之,刘炳海,李林,等.小麦全蚀病衰退和利用研究——Ⅱ.培肥地力对小麦全蚀病衰退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1984(3):19-21,32.
[2]方圆.全蚀净、敌委丹、适乐时种子处理防治小麦全蚀病[J].农药市场信息,2008(23):32.
[3]王保通,李强,王芳,等.12.5%全蚀净悬浮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示范效果[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Sl):12-14.
[4]刘亚飞,刘振东,郭瑞林.小麦全蚀病抗病性研究进展及其育种途径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2(9):6-9.
[5]葛昌斌,秦素研,张兰,等.小麦全蚀病药剂防治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12(12):1299-1301.
[6]祝秀亮,李钊,杜丽璞,等.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J].作物学报,2012(12):2178-2184.
[7]杨春玲,侯军红,王帅兵,等.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11(1):26-27.
[8]许燕子,曹帮志,王艳,等.襄州区小麦全蚀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1(9):47-48,43.
[9]王刚,刘凤英,王淼,等.内生细菌B3-7的运动性参与其在小麦根系的内生定殖和对小麦全蚀病的生物防治[J].植物病理学报,2011(5):526-533.
小麦全蚀病防治 篇6
1.1 苗期
地上部无明显症状, 仅重病株表现矮化, 基部黄叶多。用水冲洗麦根, 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变灰黑色。
1.2 拔节期
病株返青迟缓, 分蘖少, 黄叶多, 拔节后期较重病株显现矮化、稀疏, 叶片自下而上变黄, 似干旱、缺肥引发的症状。拔出后, 可见种子根、次生根大部变黑。
1.3 抽穗灌浆期
由于病株根部遭到破坏, 致使水分和养分不能及时向上输送, 造成病株早枯, 形成“白穗”。病株在田间较为明显, 一般成簇或点片状分布, 容易拔起, 根部变黑。如果在潮湿的麦块, 在病株根及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侧生有黑褐色的菌丝层, 但在干旱麦田, “黑脚”症状不明显, 只形成“白穗”。
2 发病规律
2.1 寄主范围
小麦全蚀病菌寄主范围较广, 除寄生小麦外, 还寄生于玉米、大麦以及禾本科杂草。
2.2 传播途径
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中越冬、越夏, 是后茬小麦的初侵染源。
土壤中病株残根的休眠菌丝是小麦全蚀病的主要侵染源。
未经高温发酵沤制混杂有病根、病茎、病叶鞘等残体的粪肥, 或将病株秸秆直接还田, 都会将大量病菌带入田间, 形成危害。
从染病地块收获小麦混杂的病株残体。
2.3 发病因素
小麦全蚀病扩展蔓延较快, 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到重度发生, 一般只需3d左右时间。主要与耕作措施、土壤性质及营养成分、品种抗性等因素相关。
2.3.1 耕作措施
发病地块小麦玉米连作连种、秸秆直接还田等原因导致土壤中菌源不断积累。同时, 土壤中的病菌随着田间浇水、耕种翻土向四周扩散, 造成病害在一定时期内逐年加重。
2.3.2 营养因素
主要营养元素缺乏有利于全蚀病发生, 氮、磷、钾比例失调尤其是缺磷地块发病重;偏碱性土壤发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
2.3.3 土壤性质及温湿度
土质疏松、肥力低、土壤偏碱的田块, 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展, 水浇田较旱田发病重。
2.3.4 品种抗性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 致使该病易扩散、发病重。经过调查对比, 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的小麦品种表现较为耐病, 反之感病较重。
3 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全蚀病的病菌主要来源于残存在土壤里的带菌根茬以及混杂有病根、病茎、病叶鞘等残体的粪肥、种子3种途径。在加强种子检疫的基础上, 对小麦全蚀病以采取农业措施为基础, 运用化学农药进行综合防治。
3.1 农业措施
3.1.1 单打单收
对新发病或零星发病田块, 实行单独收获, 所收小麦严禁留作种子。收获时, 最好是高茬收割, 并将麦秸、麦糠清理到田外, 与病茬连根一并烧毁, 最大限度地减少初侵染源。
3.1.2 合理轮作
对发病较轻的麦田, 可以复种大葱、白菜、萝卜等非寄主作物;发病重的田块, 改种花生、大豆、棉花等作物。
3.1.3 选种耐病品种
要筛选种植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的小麦品种, 各种植区域要在生产实践中调查对比, 及时发现耐病品种并大力度推广种植。
3.1.4 平衡施肥
提倡增施腐熟的有机肥,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优化土壤中氮、磷、钾比例, 提高小麦自身拮抗能力。
3.2 化学防治
3.2.1 土壤处理
对发病重的地块, 播种前, 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每667m22~3kg加细土20~30kg均匀施入播种行间处理土壤。
3.2.2 药剂拌种
用12.5%全蚀净 (硅噻菌胺) 20~30m L加水均匀喷在10kg种子上, 闷种6~12h后晾干播种, 或用12%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02%~0.03%拌种。
3.2.3 沿垄灌根
小麦3叶期和返青期, 每667m2可用20%三锉酮乳油200m L或50%多菌灵500克, 对水50~70kg, 沿垄喷小麦茎基进行灌根。
摘要:近年来, 小麦全蚀病在宁晋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 给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威胁。针对该病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难以根除的特点, 连续3a对该县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危害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 了解该病的发病症状、规律、影响因素, 并在综合防治技术上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小麦全蚀病及防控技术 篇7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严格的土壤寄居真菌, 只侵染小麦根及茎基部1~2节, 具有“病源菌存活时间长、蔓延速度快、危害严重”的特点。小麦全蚀病致病菌可在土壤中成活10年左右, 一旦发生, 蔓延速度很快, 麦田从零星发病至成片死亡只需3年左右时间。此病可使小麦减产20%~35%, 重则减产50%, 甚至绝收。是小麦毁灭性病害之一, 被称为小麦“癌症”。
一、主要症状
1. 幼苗期
发病轻时症状不明显;发病重的显著矮化、叶色浅、底叶发黄、分蘖少、似缺肥, 拔出后可见种子根、地下茎成灰黑色;发病严重时次生根变黑, 植株枯死。
2. 拔节期
病株黄叶多, 拔节后期重病株矮化、稀疏, 叶片自下向上变黄, 似干旱缺肥。
3. 抽穗灌浆期
小麦全蚀病存在明显的白穗、黑根、黑脚、黑膏药症状, 简称“一白三黑”。即穗期成簇或成片发生干枯、白穗, 易拔起;初生根、次生根变黑;在潮湿状态下, 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黑脚”症状;剥开有病部位基部叶鞘, 可见全蚀病特有的“黑膏药”状物。潮湿时可见茎基部叶鞘内侧有黑色点状突起子囊壳。全蚀病的基部茎节形成的“黑膏药”状物不易抹去, 根腐病等形成的黑色物易抹去, 这是生产上判断全蚀病的标志。纹枯病也会造成小麦白穗, 但它主要危害叶鞘和茎。
二、传播途径及引起小麦全蚀病发病因素
1. 传播途径
混有病残物的种子、土壤、粪肥是全蚀病传播的3个主要途径。
2. 有利于小麦全蚀病发病的因素
(1) 小麦与玉米、谷子等连作。
(2)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氮磷钾比例失调、特别是缺磷。
(3) 感病品种。
(4) 耕作过浅。
(5) 早播。
(6) 冬前雨水多、越冬期气温偏高、春季温暖多雨。
三、防控措施
1. 禁止从病区引种, 防止病害蔓延
对调运的种子实行严格的检疫, 发生全蚀病的田块严禁不准作种子用, 严禁从发病区调入种子及病区种子外调, 防止病害蔓延。铲除病麦根茬 (最好带土) 带出田间, 对发病小麦的麦糠、病麦秸、病麦茬实行高温沤制, 粪肥必须经高温发酵后施用。
2. 农业防治
(1) 推广抗全蚀病及耐病品种。
(2) 新发生区要采取扑灭措施, 如进行深耕改土, 改种非寄主作物, 老病区实行稻麦轮作, 控制病害蔓延。改种水稻、薯类、油菜、大豆、花生、豌豆、胡豆、棉花、烟草、大蒜、辣椒、甜菜、烟叶、胡萝卜、葱、绿肥等, 不与大麦、玉米、谷子等寄主作物套作或间作。
(3) 采用“1+1”短期轮作模式。小麦-非禾本科作物轮作 (即第1、3、5年种植小麦, 第2、4、6年种植非禾本科作物) , 特别是与非禾本科蔬菜的轮作。
(4) 增施有机肥, 特别是磷肥, 促进根系发育, 增强抵抗力。
(5) 深耕改土, 土壤深耕40cm以上, 减少土壤表层菌源量。
(6) 适时迟播, 减少病原侵染时间。
3. 药剂防治
全蚀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 一般从苗期染病, 后期发病, 白穗时防治已晚, 故需全程预防和控制。
(1) 药剂拌种, 消灭种子表面及播后种子周围土壤中病原菌。首选12.5%硅噻菌胺20g对水1kg, 拌种8~10kg, 堆闷6~12小时, 晾干即播;也可用20%三唑酮75m L对水2~3kg喷拌50kg麦种;或苯醚甲环唑20g (有效成分) 拌种100kg;咯菌腈20g (有效成分) 拌种100kg。还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咪鲜胺、三唑醇、荧光假单胞杆菌等拌种, 防效可达60%~70%。
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控技术 篇8
一、病害发生基本情况
2014年5月8日, 思依镇农技中心接到小垭子村部分村民反映:小麦发生了一种奇怪病害。中心立即派农技干部深入发生地块进行田间诊断, 但无法确认是什么病害, 取样送阆中市植保植检站诊断, 经过观察分析, 也难以认定病害种类。5月9日, 阆中市植保植检打电话到市农牧业局植保植检站汇报相关情况后, 市农牧业局高度重视, 立即派彭昌家研究员带队, 赶赴阆中病害发生地块进行田间诊断, 初步认为是小麦全蚀病和玉米茎基腐病, 并抽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发病样本病菌与小麦全蚀病菌吻合。5月14日, 省植保站专家和省农科院植保所彭云良博士赶到阆中思依进行田间诊断, 经过反复甄别分析, 认定是小麦全蚀病, 并抽取发病植株样本回实验室检测, 进一步确认为小麦全蚀病。
截止5月25日, 小麦全蚀病在阆中市思依镇6个村发生, 面积近66.7hm2, 发病品种主要为蜀麦375, 川麦107、48、49等, 这些品种基本都是从外地调入的。发病地块产量损失10%~20%, 个别发病重的地块损失50%左右。
二、综合防控技术
1. 农业防治
(1) 处理发病地块和麦粒麦秆。今年发病地块小麦单收单打, 麦秆连地下根系部分一起拔除, 并立即烧毁, 减少来年菌源。病地麦粒不做种, 麦秆不沤粪, 严防病菌扩散。病地停种两年小麦寄主作物。 (2) 轮作倒茬。实行稻麦轮作或与大豆、花生、红苕、蔬菜等粮经作物轮作, 也可改种油菜、胡豆、豌豆、马铃薯等, 可明显降低发病。 (3) 种植抗耐病品种。四川推广的条锈病抗病良种, 基本都抗小麦全蚀病, 如川麦47、58, 川农19、23, 川育18、20、21、23、24, 绵麦41、43等, 但对抗小麦全蚀病的具体品种还有待研究。 (4) 增施腐熟有机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增加土壤根际拮抗作用。每亩用稀土纯营养剂50g对水30~45kg, 于生长期或孕穗期开始手动喷洒, 隔10~15天1次, 连续喷2~3次。 (5) 田间开沟排水, 防止积水是防治此病的一项根本措施。 (6) 铲除田间杂草寄主, 拔除病株, 以减少菌源积累。
2. 加强引种监管
严禁从带菌地区引进小麦品种, 强化种子市场执法检查, 严禁今年发病的小麦品种在市场上销售, 尤其是9~11月初小麦种子销售期间, 对种子市场随时进行执法检查, 一旦发现上述发病品种, 要责令销售商立即转商加工做面粉或面条等, 以控制小麦全蚀病扩散蔓延。
3. 搞好种子处理
(1) 浸种。对怀疑带病种子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有效成分15%托布津药液浸种10分钟。 (2) 药剂拌种。用12.5%硅噻菌胺 (全蚀净) SC20~40m L加水100m L拌种10kg, 将配好的药液均匀洒 (也可用喷雾器均匀喷洒) 在小麦种子上, 充分搅拌均匀后堆闷6~12小时 (这样可以使药剂充分浸沾在种子上, 有利于药剂发挥并杀死种子所带病菌) , 晾干后播种 (应避光操作, 严禁日晒) , 以确保药效。或拌种前将药剂用清水100m L稀释, 以保证拌种均匀, 然后将种子装入塑料袋中, 一边摇动, 一边慢慢将药液倒入袋中, 充分摇动, 直至药剂全部粘着在种子表面。或用种子重量0.2%的2%戊唑醇 (立克秀) WS拌种, 防效可达90%左右。或用15%三唑醇30g WP拌100kg种子。或用40%甲基异柳磷EC50m L或50%辛硫磷EC100m L, 加20%三唑酮 (粉锈宁) EC50m L后, 对水2~3kg, 拌麦种50kg, 拌后堆闷2~3小时后播种, 可兼治地下害虫。
4. 搞好药剂防治
小麦播种后20~30天, 每亩使用25%三唑酮 (粉锈宁) WP90~120g、或25%丙环唑EC80~100m L对水30~45kg手动喷雾, 喷洒于小麦基部, 翌年分蘖至拔节期再喷1次, 可有效控制全蚀病危害, 并可兼治白粉病和条锈病。在小麦分蘖至拔节期可喷洒70%戊唑醇WG2 000~3 000倍液、或12.5%烯唑醇 (禾果利) WP600~1 000倍液、或喷洒消蚀灵、蚀敌等荧光假单胞杆菌制剂喷洒2次, 喷药间隔期15天, 注意将药液淋透根茎基部。
小麦全蚀病防治 篇9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耕作措施,产量
潍坊地区小麦全蚀病从2003年开始点片发生,目前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将会对小麦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1,2]。经多年调查,小麦全蚀病是以土传为主的毁灭性病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危害性较大,使小麦品质变劣,产量降低,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3,4,5,6]。为此,笔者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进行种植试验,为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持,以保证小麦高产、稳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潍城农场试验田地进行,土质为壤土,肥力中上等,近2年全蚀病发生严重。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济麦22,为山东地区主要推广的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深耕(A)、旋耕(B)、旋耕增施有机肥(C)、旋耕增磷(D)和晚播(E)。3次重复,小区面积80 m2,正常于10月2—6日播种,晚播在10月15日。
1.4 小麦全蚀病调查分级标准
出苗后三叶期调查小麦基本苗,观察各处理小麦出苗期、出苗率等,冬前调查小麦群体,分别于小麦返青期和孕穗期调查小麦全蚀病发病情况以及次生根的变化情况,5月每10 d调查1次小麦根部发病情况和穗部表现症状。小麦全蚀病的具体分级标准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全蚀病发病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5月20日开始,除处理E外,其他处理小麦根部和上部均出现病害症状,并且发病情况类似。处理E发病较轻,表明晚播可以有效控制全蚀病的发生。
2.2 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以处理C千粒重最高,达到44.73 g,与处理B、D、E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旋耕增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发病麦田小麦的千粒重。处理A比处理B的千粒重平均提高0.87 g,差异达显著水平。在常规施肥条件下增施磷肥,并没有提高小麦的千粒重。表明针对小麦全蚀病,使用深耕、增施有机肥均有一定的提高和稳定千粒重的效果。
(g)
2.3 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耕作措施,处理A产量最高,处理C产量次之,与处理B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E产量第三,与处理B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D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与处理B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在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条件下深耕是一个较好的抗病增产技术措施;增施有机肥也有很好的效果。
2.4 不同耕作措施对全蚀病麦田小麦穗粒数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处理B穗粒数最高,为31.5粒,其次是处理D、E,穗粒数分别为30.6、29.5粒,这3个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C穗粒数最低,为24.8粒。表明成穗群体的增加对穗粒数有较大的影响。
2.5 不同耕作措施对全蚀病发病麦田小麦群体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处理A、C、D群体达到675万株/hm2以上,比处理B分别提高43.5、37.5、27.0万株/hm2。处理F小麦单位面积成穗数也有所增加。表明深耕、旋耕增施有机肥、旋耕增磷都可以提高小麦分蘖和成穗,提高产量。
(粒)
(万株/hm2)
3 结论与讨论
小麦全蚀病是目前黄淮麦区新发展起来的病害,发展势头快,危害重,当前生产中主要应用小麦拌种和包衣的方法进行预防和防治。该试验采用不同的耕作措施进行小麦全蚀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晚播能够减轻全蚀病的发病程度;深耕和旋耕增施有机肥与旋耕相比可以大大地提高小麦产量;深耕、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有一定的增加千粒重的作用;深耕和旋耕增施有机肥穗粒数为25.3、24.8粒,比其他处理穗粒数均低,可能与全蚀病本身无关,而与小麦自身三因素内部协调有关;试验群体之间差异并不大,深耕、增施有机肥、增施磷肥较旋耕略有增加。因此,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再结合化学防控手段,将会进一步减轻小麦全蚀病的发病危害,提高小麦产量。
参考文献
[1]张爱红, 路银贵, 邸按平.河北省小麦土传病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J].河北农业科学, 2010 (8) :95-98.
[2]刘冰, 黄丽丽, 康振生, 等.小麦内生细菌对全蚀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J].植物保护学报, 2007 (2) :221-222.
[3]陈怀谷, 王裕中, 史建荣, 等.小麦全蚀病菌的致病力及寄主范围测定[J].江苏农业学报, 2000 (1) :22-24.
[4]吴俊, 杜玉琴.有效控制小麦全蚀病发生的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 (12) :77.
[5]李建社, 张慧杰, 张卓敏, 等.山西冬麦区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不同品种的耐病性鉴定[J].山西农业科学, 1994 (2)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