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及防控技术

2024-05-28

小麦全蚀病及防控技术(精选4篇)

小麦全蚀病及防控技术 篇1

小麦全蚀病因危害严重, 已被我国部分省 (自治区、直辖市) 列为补充检疫对象。该病除危害小麦外, 还危害大麦、黑麦、燕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和鹅观草、毒麦等禾本科杂草。小麦全蚀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1852年南澳大利亚农民首次发现, 1870年被命名为小麦全蚀病。我国主要发生在黄河以北地区, 近年来正向长江流域麦区蔓延。2014年4月, 在四川省阆中市思依镇小垭子社区、桃花河村、木林堂村、石马梁村、新庙垭村、白盐沟村首次发现。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严格的土壤寄居真菌, 只侵染小麦根及茎基部1~2节, 具有“病源菌存活时间长、蔓延速度快、危害严重”的特点。小麦全蚀病致病菌可在土壤中成活10年左右, 一旦发生, 蔓延速度很快, 麦田从零星发病至成片死亡只需3年左右时间。此病可使小麦减产20%~35%, 重则减产50%, 甚至绝收。是小麦毁灭性病害之一, 被称为小麦“癌症”。

一、主要症状

1. 幼苗期

发病轻时症状不明显;发病重的显著矮化、叶色浅、底叶发黄、分蘖少、似缺肥, 拔出后可见种子根、地下茎成灰黑色;发病严重时次生根变黑, 植株枯死。

2. 拔节期

病株黄叶多, 拔节后期重病株矮化、稀疏, 叶片自下向上变黄, 似干旱缺肥。

3. 抽穗灌浆期

小麦全蚀病存在明显的白穗、黑根、黑脚、黑膏药症状, 简称“一白三黑”。即穗期成簇或成片发生干枯、白穗, 易拔起;初生根、次生根变黑;在潮湿状态下, 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黑脚”症状;剥开有病部位基部叶鞘, 可见全蚀病特有的“黑膏药”状物。潮湿时可见茎基部叶鞘内侧有黑色点状突起子囊壳。全蚀病的基部茎节形成的“黑膏药”状物不易抹去, 根腐病等形成的黑色物易抹去, 这是生产上判断全蚀病的标志。纹枯病也会造成小麦白穗, 但它主要危害叶鞘和茎。

二、传播途径及引起小麦全蚀病发病因素

1. 传播途径

混有病残物的种子、土壤、粪肥是全蚀病传播的3个主要途径。

2. 有利于小麦全蚀病发病的因素

(1) 小麦与玉米、谷子等连作。

(2)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氮磷钾比例失调、特别是缺磷。

(3) 感病品种。

(4) 耕作过浅。

(5) 早播。

(6) 冬前雨水多、越冬期气温偏高、春季温暖多雨。

三、防控措施

1. 禁止从病区引种, 防止病害蔓延

对调运的种子实行严格的检疫, 发生全蚀病的田块严禁不准作种子用, 严禁从发病区调入种子及病区种子外调, 防止病害蔓延。铲除病麦根茬 (最好带土) 带出田间, 对发病小麦的麦糠、病麦秸、病麦茬实行高温沤制, 粪肥必须经高温发酵后施用。

2. 农业防治

(1) 推广抗全蚀病及耐病品种。

(2) 新发生区要采取扑灭措施, 如进行深耕改土, 改种非寄主作物, 老病区实行稻麦轮作, 控制病害蔓延。改种水稻、薯类、油菜、大豆、花生、豌豆、胡豆、棉花、烟草、大蒜、辣椒、甜菜、烟叶、胡萝卜、葱、绿肥等, 不与大麦、玉米、谷子等寄主作物套作或间作。

(3) 采用“1+1”短期轮作模式。小麦-非禾本科作物轮作 (即第1、3、5年种植小麦, 第2、4、6年种植非禾本科作物) , 特别是与非禾本科蔬菜的轮作。

(4) 增施有机肥, 特别是磷肥, 促进根系发育, 增强抵抗力。

(5) 深耕改土, 土壤深耕40cm以上, 减少土壤表层菌源量。

(6) 适时迟播, 减少病原侵染时间。

3. 药剂防治

全蚀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 一般从苗期染病, 后期发病, 白穗时防治已晚, 故需全程预防和控制。

(1) 药剂拌种, 消灭种子表面及播后种子周围土壤中病原菌。首选12.5%硅噻菌胺20g对水1kg, 拌种8~10kg, 堆闷6~12小时, 晾干即播;也可用20%三唑酮75m L对水2~3kg喷拌50kg麦种;或苯醚甲环唑20g (有效成分) 拌种100kg;咯菌腈20g (有效成分) 拌种100kg。还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咪鲜胺、三唑醇、荧光假单胞杆菌等拌种, 防效可达60%~70%。

(2) 叶面喷药。在小麦起身拔节期, 亩用25%三唑酮粉剂60~90g对水50~60kg喷施, 注意药液要浸透茎基部。也可用烯唑醇、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防治。拌种加喷施防效可达85%左右。

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控技术 篇2

一、病害发生基本情况

2014年5月8日, 思依镇农技中心接到小垭子村部分村民反映:小麦发生了一种奇怪病害。中心立即派农技干部深入发生地块进行田间诊断, 但无法确认是什么病害, 取样送阆中市植保植检站诊断, 经过观察分析, 也难以认定病害种类。5月9日, 阆中市植保植检打电话到市农牧业局植保植检站汇报相关情况后, 市农牧业局高度重视, 立即派彭昌家研究员带队, 赶赴阆中病害发生地块进行田间诊断, 初步认为是小麦全蚀病和玉米茎基腐病, 并抽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发病样本病菌与小麦全蚀病菌吻合。5月14日, 省植保站专家和省农科院植保所彭云良博士赶到阆中思依进行田间诊断, 经过反复甄别分析, 认定是小麦全蚀病, 并抽取发病植株样本回实验室检测, 进一步确认为小麦全蚀病。

截止5月25日, 小麦全蚀病在阆中市思依镇6个村发生, 面积近66.7hm2, 发病品种主要为蜀麦375, 川麦107、48、49等, 这些品种基本都是从外地调入的。发病地块产量损失10%~20%, 个别发病重的地块损失50%左右。

二、综合防控技术

1. 农业防治

(1) 处理发病地块和麦粒麦秆。今年发病地块小麦单收单打, 麦秆连地下根系部分一起拔除, 并立即烧毁, 减少来年菌源。病地麦粒不做种, 麦秆不沤粪, 严防病菌扩散。病地停种两年小麦寄主作物。 (2) 轮作倒茬。实行稻麦轮作或与大豆、花生、红苕、蔬菜等粮经作物轮作, 也可改种油菜、胡豆、豌豆、马铃薯等, 可明显降低发病。 (3) 种植抗耐病品种。四川推广的条锈病抗病良种, 基本都抗小麦全蚀病, 如川麦47、58, 川农19、23, 川育18、20、21、23、24, 绵麦41、43等, 但对抗小麦全蚀病的具体品种还有待研究。 (4) 增施腐熟有机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增加土壤根际拮抗作用。每亩用稀土纯营养剂50g对水30~45kg, 于生长期或孕穗期开始手动喷洒, 隔10~15天1次, 连续喷2~3次。 (5) 田间开沟排水, 防止积水是防治此病的一项根本措施。 (6) 铲除田间杂草寄主, 拔除病株, 以减少菌源积累。

2. 加强引种监管

严禁从带菌地区引进小麦品种, 强化种子市场执法检查, 严禁今年发病的小麦品种在市场上销售, 尤其是9~11月初小麦种子销售期间, 对种子市场随时进行执法检查, 一旦发现上述发病品种, 要责令销售商立即转商加工做面粉或面条等, 以控制小麦全蚀病扩散蔓延。

3. 搞好种子处理

(1) 浸种。对怀疑带病种子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有效成分15%托布津药液浸种10分钟。 (2) 药剂拌种。用12.5%硅噻菌胺 (全蚀净) SC20~40m L加水100m L拌种10kg, 将配好的药液均匀洒 (也可用喷雾器均匀喷洒) 在小麦种子上, 充分搅拌均匀后堆闷6~12小时 (这样可以使药剂充分浸沾在种子上, 有利于药剂发挥并杀死种子所带病菌) , 晾干后播种 (应避光操作, 严禁日晒) , 以确保药效。或拌种前将药剂用清水100m L稀释, 以保证拌种均匀, 然后将种子装入塑料袋中, 一边摇动, 一边慢慢将药液倒入袋中, 充分摇动, 直至药剂全部粘着在种子表面。或用种子重量0.2%的2%戊唑醇 (立克秀) WS拌种, 防效可达90%左右。或用15%三唑醇30g WP拌100kg种子。或用40%甲基异柳磷EC50m L或50%辛硫磷EC100m L, 加20%三唑酮 (粉锈宁) EC50m L后, 对水2~3kg, 拌麦种50kg, 拌后堆闷2~3小时后播种, 可兼治地下害虫。

4. 搞好药剂防治

小麦播种后20~30天, 每亩使用25%三唑酮 (粉锈宁) WP90~120g、或25%丙环唑EC80~100m L对水30~45kg手动喷雾, 喷洒于小麦基部, 翌年分蘖至拔节期再喷1次, 可有效控制全蚀病危害, 并可兼治白粉病和条锈病。在小麦分蘖至拔节期可喷洒70%戊唑醇WG2 000~3 000倍液、或12.5%烯唑醇 (禾果利) WP600~1 000倍液、或喷洒消蚀灵、蚀敌等荧光假单胞杆菌制剂喷洒2次, 喷药间隔期15天, 注意将药液淋透根茎基部。

小麦全蚀病及防控技术 篇3

1.1 苗期

地上部无明显症状, 仅重病株表现矮化, 基部黄叶多。用水冲洗麦根, 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变灰黑色。

1.2 拔节期

病株返青迟缓, 分蘖少, 黄叶多, 拔节后期较重病株显现矮化、稀疏, 叶片自下而上变黄, 似干旱、缺肥引发的症状。拔出后, 可见种子根、次生根大部变黑。

1.3 抽穗灌浆期

由于病株根部遭到破坏, 致使水分和养分不能及时向上输送, 造成病株早枯, 形成“白穗”。病株在田间较为明显, 一般成簇或点片状分布, 容易拔起, 根部变黑。如果在潮湿的麦块, 在病株根及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侧生有黑褐色的菌丝层, 但在干旱麦田, “黑脚”症状不明显, 只形成“白穗”。

2 发病规律

2.1 寄主范围

小麦全蚀病菌寄主范围较广, 除寄生小麦外, 还寄生于玉米、大麦以及禾本科杂草。

2.2 传播途径

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中越冬、越夏, 是后茬小麦的初侵染源。

土壤中病株残根的休眠菌丝是小麦全蚀病的主要侵染源。

未经高温发酵沤制混杂有病根、病茎、病叶鞘等残体的粪肥, 或将病株秸秆直接还田, 都会将大量病菌带入田间, 形成危害。

从染病地块收获小麦混杂的病株残体。

2.3 发病因素

小麦全蚀病扩展蔓延较快, 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到重度发生, 一般只需3d左右时间。主要与耕作措施、土壤性质及营养成分、品种抗性等因素相关。

2.3.1 耕作措施

发病地块小麦玉米连作连种、秸秆直接还田等原因导致土壤中菌源不断积累。同时, 土壤中的病菌随着田间浇水、耕种翻土向四周扩散, 造成病害在一定时期内逐年加重。

2.3.2 营养因素

主要营养元素缺乏有利于全蚀病发生, 氮、磷、钾比例失调尤其是缺磷地块发病重;偏碱性土壤发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

2.3.3 土壤性质及温湿度

土质疏松、肥力低、土壤偏碱的田块, 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展, 水浇田较旱田发病重。

2.3.4 品种抗性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 致使该病易扩散、发病重。经过调查对比, 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的小麦品种表现较为耐病, 反之感病较重。

3 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全蚀病的病菌主要来源于残存在土壤里的带菌根茬以及混杂有病根、病茎、病叶鞘等残体的粪肥、种子3种途径。在加强种子检疫的基础上, 对小麦全蚀病以采取农业措施为基础, 运用化学农药进行综合防治。

3.1 农业措施

3.1.1 单打单收

对新发病或零星发病田块, 实行单独收获, 所收小麦严禁留作种子。收获时, 最好是高茬收割, 并将麦秸、麦糠清理到田外, 与病茬连根一并烧毁, 最大限度地减少初侵染源。

3.1.2 合理轮作

对发病较轻的麦田, 可以复种大葱、白菜、萝卜等非寄主作物;发病重的田块, 改种花生、大豆、棉花等作物。

3.1.3 选种耐病品种

要筛选种植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的小麦品种, 各种植区域要在生产实践中调查对比, 及时发现耐病品种并大力度推广种植。

3.1.4 平衡施肥

提倡增施腐熟的有机肥,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优化土壤中氮、磷、钾比例, 提高小麦自身拮抗能力。

3.2 化学防治

3.2.1 土壤处理

对发病重的地块, 播种前, 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每667m22~3kg加细土20~30kg均匀施入播种行间处理土壤。

3.2.2 药剂拌种

用12.5%全蚀净 (硅噻菌胺) 20~30m L加水均匀喷在10kg种子上, 闷种6~12h后晾干播种, 或用12%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02%~0.03%拌种。

3.2.3 沿垄灌根

小麦3叶期和返青期, 每667m2可用20%三锉酮乳油200m L或50%多菌灵500克, 对水50~70kg, 沿垄喷小麦茎基进行灌根。

摘要:近年来, 小麦全蚀病在宁晋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 给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威胁。针对该病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难以根除的特点, 连续3a对该县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危害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 了解该病的发病症状、规律、影响因素, 并在综合防治技术上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小麦全蚀病及防控技术 篇4

小麦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引起的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世界性病害。受小麦全蚀病菌侵染的小麦常因种子根、地下茎及次生根受病菌侵害腐解而导致植株矮小、粒小、千粒重下降,甚至死亡,产量损失可达70%以上。小麦全蚀病是国内的植物检疫对象之一。2002年江苏省灌南县因引种山东的小麦品种泰山1号而导致小麦全蚀病的传入,并逐渐扩散蔓延,成为影响小麦生产的突出问题。根据“江苏省小麦全蚀病防治协作组”的统一布置,笔者对全县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分布进行了调查,掌握了不同耕作类型田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在生产中进行应用推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1 江苏省灌南县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分布情况

2007—2011年由灌南县植保站组织对全县14个乡镇,245个行政村进行了小麦全蚀病发生情况的全面普查。结果表明,全市有12个乡镇、102个行政村发生小麦全蚀病。全县有4.53万hm2小麦,约有3.62万hm2旱茬小麦。进行小麦全蚀病调查的小麦面积为0.36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3%,占早茬小麦面积的10.01%。其中小麦全蚀病发生面积为0.13 hm2,占调查面积的3.67%。其中零星发病0.05 hm2,占病田面积的35.9%;轻发生田0.04 hm2,占病田面积的35.27%;中等发生田0.03 hm2,占病田面积的22.1%;重发病田为0.008 hm2,占病田面积的6.7%。造成枯孕、自穗折实累计面积及所占病田的百分比分别为:a级0.03 hm2,占28.86%:b级0.006 hm2,占5.2%;c级0.000 3 hm2,占0.27%;d级O.193 17 hm2,占0.035%。由此可推算出全市小麦全蚀病的发病面积为1.5万hm2。总的发生趋势是东部重于西部,东部一线南部重于北部,以田楼乡发生最重。不同小麦品种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程度无明显差异。全县因小麦全蚀病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50万kg。

2 小麦全蚀病的田间消长规律

从各观察点的田间系统观察结果看,小麦全蚀病在不同点、不同种植类型的观察田,其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的发生程度有较大差异,但是它的田间消长规律在不同点以及不同类型的旱连作田和旱轮作田表现趋势一致,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冬前始病期、越冬缓慢发展期、病害盛发期及发病高峰期4个时期。

2.1 冬前始病期

冬前始病期一般为小麦4~5叶病害始见后至越冬前这一阶段,时间从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田间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处于较低水平。病株率一般在10.96%以下,病情指数在5.0以下,病株病级多在1级。病株地上部分症状不明显,在地下茎或种子根上呈黑褐色的侵染斑。

2.2 越冬缓慢发展期

越冬缓慢发展期为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中旬。该期田间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发展缓慢,病株率在10%左右,病情指数在5.0以下,田间病株的病级出现2级。

2.3 病害盛发期

病害盛发期为2月下旬至4月中旬(返青拔节到孕穗期)。由于该期气温上升和雨水增多,有利于全蚀病在田间扩展,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不断上升,病株率达20%以上,病情指数达10左右,发病重的田块病株率可达70%左右,病情指数可达20左右,田间病株病级可达3~4级,到4月中旬重病田可出现明显矮化的发病中心,矮化苗根茎全部变黑腐烂,种子根、次生根变黑,在抽穗前病株枯死。

2.4 发病高峰期

发病高峰期处于4月下旬至5月下旬(抽穗灌浆至乳熟期)。该期田间病株率在30%以上,病情指数在20左右,重病田的病株率达80%以上,病情指数达50以上,病株病级出现5级。5月中旬出现枯白穗,5月下旬临近成熟期,雨水偏多年份病株基部1~2节出现“黑膏药”症状,继而出现黑褐色的小颗粒(子囊壳)。

3 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3.1 加强检疫

小麦全蚀病是国内检疫对象之一。其主要通过夹杂在小麦科种子中的全蚀病病残体而传播蔓延。对已经发生小麦全蚀病的地区,短时间内难以将其彻底消灭,加强对小麦生产的检疫,能确保繁殖出来的种子健康无病,避免带病种子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从而中断小麦全蚀病的传播途径,消灭无病区小麦全蚀病的初侵染源,达到防病的效果。

3.2 农业措施防治

3.2.1 轮作控病

3.2.1. 1 轮作控病对病害始见期的影

响小麦全蚀病田间始病期在11月中旬。从生育期看,约在4叶期前后,多在麦苗地下茎部受侵染,呈现黑褐色的斑点,但是不同种植类型的病害始见期存在差异。据2007年调查,麦-玉米-麦旱连作田病害始见期在11月20日,麦-(油菜)-夏棉-麦轮作田病害始见期在12月15日,推迟近1个月,而稻麦水旱轮作田冬前未见病株,不同种植类型间呈现旱连作田始病期早于旱轮作田,而旱轮作田又早于水旱轮作田趋势(表1)。

3.2.1. 2 轮作控病对各生育期病情的

影响麦-玉米-麦旱连作田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在不同生育期均比麦-油菜-棉-麦高,而麦-油菜-棉-麦旱轮作田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又比麦-稻-麦田的病株率、病情指数高(表1)。以灌浆后期为例,麦-玉米-麦田的病株率、病情指数分别比麦-油菜棉-麦田高出91.7%和96.1%,麦-油菜-棉-麦田的病株率、病情指数又分别比麦-稻-麦水旱轮作田高出166.7%和327.8%,而麦-玉米-麦和麦-稻-麦相比,前者则病株率、病情指数分别是后者的5.1和15.1倍。此外,从灌浆后期枯白穗所占比例看,麦-稻-麦田未见白穗,麦-玉米-麦田是麦-油菜-棉-麦田的3.1倍。若以麦-玉米-麦旱连作田为对照,依灌浆后期病情指数为准计算控病效果,则麦-油菜-棉-麦旱轮作田控病效果达49.O%,麦-稻-麦水旱轮作田的控病效果可高达88.1%。

3.2.1. 3 轮作控病对小麦株高及产量

的影响小麦感染全蚀病后株高降低,有效穗数减少,千粒重降低,其产量损失程度视种植类型而异。麦-玉米-麦田与麦-油菜-棉-麦田相比株高矮缩6.5 cm,有效穗数、穗粒数分别减少10.2%和14.1%,千粒重降低8.2%,减产33.9%,麦-油菜-棉-麦与麦-稻-麦相比,株高矮缩1.4 cm,有效穗数、穗粒数分别减少2.4%和4.1%,千粒重降低3.O%,减产12.6%,麦-玉米-麦田与麦-稻-麦田相比,株高矮缩7.9 cm,有效穗数、穗粒数分别减少12.9%和18.8%、千粒重降低12.3%,减产50.8%(表2),表明旱连作田的株高和产量低于旱轮作田,后者又低于水旱轮作田。

3.2.1. 4 轮作控病对控病比例的影响

小麦全蚀病菌的死亡速度与土壤干湿程度有关。水旱轮作田小麦收获后,病根茬长期浸泡于水中,容易腐解,这对于依赖病残体保存生命的全蚀病菌极为不利。于2008—2010年的病害重发病区田楼乡浦东村进行的连续3年稻麦轮作控病试验结果表明,水旱轮作2年、3年与1年相比,灌浆期病情指数减少43.9%和63.4%;枯白穗减少75%和100%(表3)。水旱轮作的控病作用,随轮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大,有水源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是控制小麦全蚀病的有效措施。

3.2.2 增施硫铵及磷肥等酸性肥料

据报道,小麦全蚀病菌对土壤的酸碱性适应范围很广,以p H 6.5~8.5生长良好,尤喜碱性土壤而对酸性土壤敏感。另据“江苏省小麦全蚀病防治协作组”室内小麦全蚀病菌分离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用无机氮作氮源的培养基中,只有在含(NH4)2SO4的培养基中病菌的生长受抑制,生长速度慢,其菌落的直径只有2.5 cm,菌丝稀薄、透明。

硫铵与过磷酸钙均属酸性肥料,硫铵的p H为6,过磷酸钙的残酸p H为1,对全蚀病菌有抑制作用。虽然酸性肥料不可能改变土壤的酸碱性,但这些肥料的颗粒却能在小麦根际直接与病原菌的细胞接触,从而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长,降低了田间的发病程度。田间施用硫铵及过磷酸钙的试验结果表明,用硫酸铵750 kg/hm2(代替尿素375 kg)、过磷酸钙375~750 kg/hm2,对全蚀病白穗的防治效果达60%~80%,增产幅度为30%~60%。

3.2.3 适期晚播

适期晚播,从时间上来看,减少了带病土壤与植株的接触时间,同时降低了早播前期温度高所导致的病菌活跃的侵染能力。调查结果表明,相同的种植制度,播种晚15d,其病株率下降56.5%,病情指数下降17.3,白穗率下降20%左右。

3.3 化学药剂防治

3.3.1 种子药剂处理

将拌种剂1号以及其他多种杀菌剂分不同剂量进行拌种试验,试验区内均匀接种经扩大繁殖的全蚀病菌(由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结果发现,除拌种剂1号外,其他药剂拌种以后小麦的出苗率和出苗以后的生长情况与对照相同,而拌种剂1号处理区小麦出苗时间比其他处理区迟2~3 d,随着时间的推迟,到播种后的第15天,各处理区的苗数和幼苗生长情况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在小麦拔节期的调查结果表明,各种药剂拌种处理对小麦全蚀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拌种剂1号的效果最好,达90%以上,后期的枯白穗调查,效果最好的为拌种剂1号,种重的O.16%拌种处理,其防治小麦枯白穗的效果达85.7%(表4)。

3.3.2 春季药剂喷雾

在春季用15%百坦300 g/hm2、S3308 450 g/hm2喷雾试验结果表明,春季药剂喷雾对小麦全蚀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并不理想。上述2种药剂试验,其最终病情指数防效分别为18.75%和12.50%。

4 综合措施的示范应用

为了明确掌握多项措施的综合应用对小麦全蚀病的控制作用,2009年进行了多项措施的综合应用示范,取得了显著效果。

4.1 具体措施及方法

4.1.1 加强检疫

选用非疫区的陕229品种,并在播种前认真筛选,筛除杂质,同时在小麦播种前清理田间的作物秸秆和杂草,减少初侵染源。

4.1.2 适期晚播

示范区于10月14日进行播种,比常年种植小麦迟播7 d。

4.1.3 改施硫铵

将常规用碳铵750kg/hm2改为施用硫铵750 kg/hm2,在播前均匀撒施,然后翻耕。

4.1.4 药剂拌种

使用拌种剂l号按种子重的0.16%进行拌种,拌匀后随即播种。

示范区的面积为1.3 hm2,其中设置2个面积为33.35 m2的对照区,对照区采取往年种植方式和施肥水平,其他管理措施一致。

%

4.2 综合措施对小麦出苗的影响

实施综合措施的示范区与对照区相比出苗率无明显的差异和不良表现。越冬以后,示范区的苗情比对照区表现好,直观上看叶色稍深、叶厚、苗高。

4.3 综合措施对小麦全蚀病的防冶效果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综合示范对小麦全蚀病具有十分显著的防治效果,与2个对照相比其最终对小麦全蚀病的枯白穗防效分别达85.9%和90.O%。综合示范对小区产量结构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与对照区相比,示范区平均穗数为525.7个/m2,比2个对照分别增加215.2和258.7个/m2;平均每穗粒数为28.8粒,比对照增加2.4和10.4粒,千粒重达36 g,比对照增加8 g;产量达5 452.5 kg/hm2,比对照分别增加3 156.0和4 075.5 kg/hm2,增产137.4%和296.O%(表5)。

该综合示范区设置在灌南县田楼乡浦东村的一块连片麦田中。该地近几年来小表全蚀病发生特别严重。2006年小麦全蚀病为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达50%上,局部地区高达80%。采取上述多项措施综合运用的结果,说明了该示范的成功。2011年秋播时,该项技术已在全县进一步推广应用。

5 结语

经过连续4年的调查及试验示范,查清了小麦全蚀病在江苏省灌南县的发展与分布,掌握了不同种植类型田小麦全蚀病的消长规律,了解了加强检疫、不同农业措施、化学药剂拌种和喷雾以及综合措施应用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作用,明确了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策略,并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防治策略如下:(1)在具备水利条件的小麦种植区,采取水旱轮作的方法可以逐步根除小麦全蚀病。(2)在不具备水利条件、但可以缩小麦田面积的地区,可以采用与油菜、棉花、花生等非寄主作物轮作,使病菌长期失去寄主达到防治的目的。(3)在不具备水利条件、旱改水困难,但又不能减少小麦播种面积的小麦种植区,采取拌种剂1号种重0.14%~O.6%拌种,同时结合加强检疫、适期晚播增施硫铵等多项措施,有效地防治了小麦全蚀病的危害,增产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郝祥之,刘炳海,李林,等.小麦全蚀病衰退和利用研究——Ⅱ.培肥地力对小麦全蚀病衰退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1984(3):19-21,32.

[2]方圆.全蚀净、敌委丹、适乐时种子处理防治小麦全蚀病[J].农药市场信息,2008(23):32.

[3]王保通,李强,王芳,等.12.5%全蚀净悬浮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示范效果[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Sl):12-14.

[4]刘亚飞,刘振东,郭瑞林.小麦全蚀病抗病性研究进展及其育种途径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2(9):6-9.

[5]葛昌斌,秦素研,张兰,等.小麦全蚀病药剂防治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12(12):1299-1301.

[6]祝秀亮,李钊,杜丽璞,等.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J].作物学报,2012(12):2178-2184.

[7]杨春玲,侯军红,王帅兵,等.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11(1):26-27.

[8]许燕子,曹帮志,王艳,等.襄州区小麦全蚀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1(9):47-48,43.

[9]王刚,刘凤英,王淼,等.内生细菌B3-7的运动性参与其在小麦根系的内生定殖和对小麦全蚀病的生物防治[J].植物病理学报,2011(5):526-533.

上一篇:室内设计教学改革下一篇:参数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