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英语短文改错(共8篇)
外研版英语短文改错 篇1
四年级句子训练
修改病句专项练习(用修改符号)
1、妈妈带我去参加蝴蝶展览。
2、我们要做到讲究卫生的习惯。
3、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4、亮亮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5、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很大。
6、马儿在宽阔的草原上奔跑。
7、老师带领我们去参与少儿书法比赛。
8、小刚成了光荣的少先队。
9、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过去增加了。
10、同学们练字的劲头很高。
11、学语文要养成天天诵读的行为。
12、李明成了光荣的共产党。
13、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加少儿船模展览。
14、小红家培养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
15、我们加入了义务种树的活动。
16、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过去发展了。
17、每个人都要养成讲卫生的行为。
18、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19、考试前,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20、张老师经常鼓舞我要好好学习。
21、这件事深深地打痛了他的心。
22、孙中山小时侯很喜悦自己的姐姐。
23、我们要虚心帮助同学。
24、同学们非常爱护时间,争分夺秒地学习。
25、今天的粮食一定是个大丰收年。
26、虽然天气这么冷,所以他仍然坚持长跑。
27、在联欢会上,同学们热情地欢乐。
28、少先队员们十分爱惜大自然。
29、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气。30、老师带领我们到音乐厅观赏音乐。
31、他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32、我海岸炮兵击落了敌人许多飞机和坦克。
33、下课铃响了,校园里立即顿时沸腾起来。
34、这件事,我担心他一定做不好。
35、气象小组的同学们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
36、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37、我们要不断改进缺点。
38、爷爷过着艰巨的生活。
39、他的学习成绩比过去增加了。
40、我们应该爱护时间。
41、上课了,教室里非常宁静,同学们正在专心地听讲。
42、为了防范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晒晒太阳。
43、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感到很奇特。
44、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肃。
45、我们把房间收拾得清清楚楚。
46、我们必须端正学习目的。
47、锯是鲁班发现的。
48、为了整修体操房,纷纷报名参加劳动。
49、全班同学都参加了。
50、他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
51、讨论时,同学们发言特别激烈。
52、爱迪生发现了电灯。
53、王强对电脑很感兴趣。
54、小学生要爱护视力。
55、王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厉。
56、工人们在工地上紧急地劳动。
57.老师带领我们参加丹顶鹤自然保护区。58.我们学校的校园里既整洁、干净又美丽。
59.这学期,吴丽同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60.经过三个月的锻炼,小明的身体。
61.这堂课,沙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
62.我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排球。
63.公园里的花很美丽极了!64.这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65.书架上各种各样的摆着图书。
66.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67.爱迪生试制电灯,不知多少次做了实验。
68.我在公园里看到奇异的一种花草。69.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70.我们担负着建设祖国。
71.通过体育锻炼,我的体质增加了。72.小圆虚心地接受了同学们。73.公园里的空气真鲜艳。74.同学们开始读课文拿起书。75.昨天早晨下了一天的雨。76.课堂上同学们发言十分热闹。77.我们一定要养成讲卫生。78.我们要响应预防“非典”。
79.医生给我量了体温后对我说:“你没有体温。” 80.爷爷饱含深情地讲起了。81.小圆虚心接受了同学们。
82.王老师讲了很多雷锋的故事。
83.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
84.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85.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86.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87.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88.我们从小要做到讲究卫生的习惯。
89.爸爸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员。
90.看了《宝莲灯》这部电影,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二、缩句:
1、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雪白的小兔在田野里飞快地跑来跑去。
6、白发苍苍的老人第一次见到高大雄伟的天安门。
7、年轻的妈妈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8、白家庄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用力地做广播体操。
9、海边的沙地上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0、许多大大小小的鸟在这棵树上做窝。
1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12、小鸟在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13、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14、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脚的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15、五彩缤纷的气球迅速飘向瓦蓝瓦蓝的天空。
16、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8、孙平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
19、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
20、其实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21、受惊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儿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22、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23、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
24、小象在晨雾中缓缓走来。
25、小鸟在树枝上自由自在地叫。
26、英雄的人民终于驯服了咆哮一时的洪水。
27、刚才还十分晴朗的天空霎时间布满大块的乌云。
28、我忍不住咯咯得笑出声来。
29、战士们激动地流下眼泪。
30、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
31、慈祥的爷爷在河边钓鱼.2.亲爱的妈妈熟练的在炒着香喷喷的饭菜.3.可爱的小红在认真的看着有趣的新书.4.明明喜欢在家学习,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5.深夜,闪烁的星星布满了天空.6.崭新的联想电脑被捣蛋的可可弄坏了.7.宽阔的广场上有许多行人在散步.8.太阳光为我们照亮大地.9.可爱的小白兔在啃着新鲜的萝卜.10.饥饿的聪聪狼吞虎咽的吃着饭菜.11.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12.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13.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14.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15.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16.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17.这是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18.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19.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20.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愉快地做游戏.21.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高大建筑耸立在眼前.22.黑生生的脸上现出一丝得意的神色.23.小利挎着个篮子,蹦蹦跳跳的在前边引路.24.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25.垂柳那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26.胜利的红旗在隆华中学上空飘扬.27.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28.维勒尼克的爸爸兴奋的讲了许多中国见闻.29.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就散开了.30.我的窗前是一片茂密的树林.31.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32.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33.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34.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35.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36.自习课上,他一不小心把小明的墨水瓶打破了.37.他兴奋得把一个大苹果从树上摘下来.38.侦察员被凶残的敌人捉住了.39.小红经过努力,把这篇课文背熟了.40.澎湃的波浪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上.41.一只画眉鸟在树枝上兴奋的叫着.42.那浪花犹如千万匹齐头并进的战马.43.满载旅客的列车飞一般驶向偏远的山区小站.44.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45.美丽的松鼠常常在树上跳来跳去.46.燕子停在电线竿上,像一个个音符.47.群众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天安门.48.周总理关心作家何其芳同志.49.比赛后,获奖的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50.雅鲁藏布大峡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51.他喝了一袋牛奶,吃了二只包子上学去了.52.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53.“老人心想,这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54.校园里的草地上有垂杨柳,十分阴凉.55.老师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56.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57.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58.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59.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60.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61.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62.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6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64.三年级的小明跑的像小鹿一样快.65.崭新的桌子上堆满了同学寄来的花花绿绿的贺卡.66.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67.海边的沙地里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68.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69.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70.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注意:缩句后着了、过、留着 的、得、地前面的去掉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2、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4、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6、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7、难道这不是祖**亲对我的期望吗?
8、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9、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0、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18、战士们怎能离开自已的阵地呢?
19、我们的学校,不正是在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吗? 20、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会忘记?
21、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2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
23、美丽的香港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24、作为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呢?
25、这件事怎能不让人高兴呢?
外研版英语短文改错 篇2
新课程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 行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语言的喜悦和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良性发展,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对初一学生语言技能阅读的标准为:(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能理解并执行有关学习活动的简短书面指令。(3)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4)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5)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如何让学生随着知识和词汇的增加逐步提高阅读水平,增强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需要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一般采用 以下四个 策略,即导入策 略、词汇策略、分析理解策略和课后巩固策略。
一、阅读单元的导入教学策略
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始阅读课前,都会要求学生在家做好预习工作,将课文进行翻译,划出生字词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享受不到阅读文章的乐趣,更不用谈从中得到阅读技巧的提高。学生不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阅读在学生单个的沉默阅读活动中进行,学生没有阅读欲望和兴趣,思维的空间受到限制。随之而来的是 教师课堂 缺少创新 活力,效率得不 到提高。因此,如何导入阅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开始上课前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阅读单元内容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灵 活多变的 策略和方 法创设情 境,导入新课:
1.对故事性较强的阅读课文,以设问导入。如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 标准)Module 8Story time教学时,学生通过学习unit1的故事,对Goldilocks这个小女孩非常感兴趣,想知道小女孩在进入小熊家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在上unit2阅读课时,我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入阅读课文:What did Goldilocks do when she saw the three bears?Did Goldilocks go for a walk in the forest again?通过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促 成他们阅读的动力。
2.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讨论导入。如进行七年级上册(外研版新 标准)Module 5 My school day教学时,因为学生对贴近学习生活的话题比较感兴趣,因此上课时我以What is your school day like?为主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讨 论,以表格的 形式将日 常的学习、生活时间、具体内容呈现在活动卡 上,讨论结束 后, 小组成员还可以到其他组参观其他成果,讨论的气氛变得相当热烈。这样对于转入阅读课文就很自然,学生的课堂状态很好,阅读欲望很高,阅读效率自然就高。
3.对文化意识的话题,以视听形式导入。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一些话题,用视听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6Around town的教学时,通过课前 播放视频,让学生了 解英国首都伦敦的一些著名景点,从而进一步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从上述可知,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 式,目的都是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没有前面导入的铺垫,就不会有后面高效的阅读理解。
二、阅读单元的词汇教学策略
我们教师常见的词汇教学模式是:教师先把生词写在黑板上,或让学生看课本的词汇表,之后领读生词,直接告诉学生词义,然后给出例句,让学生记下例句,最后让学生拼写并记忆单词。这样,词语的意蕴,情感都没 有得到应有的开掘,如此的词汇教学,简单而缺乏生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地理解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词汇,使词汇教学活力四射呢?我认为,在阅读教 学中应该让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
1.表演呈现,感悟词汇的趣味
运用表演法进行词汇教学。表演法就 是教师运 用动作(body language)和表情来 教学具有 动感或感 情色彩的词汇。实际上,表演也是创设真实情景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动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词汇学习活动。如在学到 七年级下 册(外研版新 标准) Module 8Unit 2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时, 让学生进行与这个主题相关的词汇演绎活动,根据新单词asleep、return、cry、shout、jump、point at、in pieces,学生以两人为单位,一位学生读单词,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这样既提高了单词记忆效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后面阅读课文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后面阅读课文的理解。
2.结合语境,理解词汇的意蕴
词汇的意义在于特定的语境中,只有在上下文中词义才能明确和具体,如果脱离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即使学生记住了词汇的形式和意义,也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交际活动中。因此,词汇教学应融入句子和语篇的教学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教师应为学生创 设运用所学语言的语境,深化学生在语境中熟悉词义,掌握其用法,理解词汇的 意蕴。针对 学生学习 词汇的这 种倾向,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理解生词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识记,而不是死记硬背。在进行七年上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7Computers的阅读单元时 ,我设计了一段话让学生猜词,You can use your computer to do lots of things on the Internet.you can listen to music or watch movies on it.You can search information.If you want to travel,you can buy train tickets on it.You can also check your email,or send emails to friends.When you are free,you can play lots of computer games.通过上下文语境的联系,大多数学生都能猜测、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在真正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词语的含义。
3.阅读后的词汇巩固
学生对阅读理解课中的词汇掌握不是单靠一两 个环节就可完成,需要不断地重复、加强和巩固。特 别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没有较多的英语知识积累, 学得快忘得快,因此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呈现巩固。通常在教完一篇阅读课文后,让学生用所学的关键词汇来概括归纳或缩写课文,在语境中运用词汇,熟悉课文内容,巩固所学词汇,做到学以致用,切实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学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7的阅读单元,我就设计了短文填空,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重要的单词、短语来完成短文。Quincy is a small town on the east coast of America,two presidents of the US were born here.Betty was also born there twelve years ago.She lived in a comfortable house with a big living room,a kitchen,a bathroom and three bedrooms.Behind the house ,there was a big garden with lots of trees and there was a small lake with fish in it.There was lots to do there,so Betty wasn’t bored.
三、阅读单元的分析理解策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吕叔湘先生也指出:“教学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做好学生学习的向导,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懂得如何去学。
首先,要教会学生猜 测、概括或推 理的策略。教 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猜词技巧: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根据题目来猜测。其次要鼓励学生对每一篇文章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来分析文中可能会出现的观点或情景。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3Unit 2We are going to cheer the players这篇文章的教学时,要求学生讨论自己在周末或假期时打算做的事, 带着自己的计划走 入文中,感受be going to结构的用 法。
其次,要教给学生快 速阅读的 策略。例如,当学生阅读文章时,选用what、who、when、where、why和how提问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主体及其情节发展脉络。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捕捉主要信息。
最后,要教给学生精读的策略。精读的目的在于理清句、篇的正确意思。当阅读遇到一些生词、难句,教会学生正确利用语境理解文章思想和内涵。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5Shopping中take一词教学中,因为之前已经接触过take的两种意思,这单元的出现已是第三种意思了,所以应该适当讲解。但还是通过句、篇理 解更为恰 当,如:1.Tom often takes a bike to school.2.I will take this T-shirt.3.Shopping usually takes a lot of time.通过以上句子的比较,让学生自己体验take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四、阅读单元的读后巩固策略
在经过了导入和阅读阶段的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有了较好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深化文章内涵领悟,教师有必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以巩固学习的效果,如:复述或角色表演、提炼文章、背 诵课文、书面表达等。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 Module 8Unit 2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后, 可以让学生分组将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表演中,再次升华学习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七年级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 一个话题。学生经过了以上阅读知识的输入和大量的练习 巩固后,可以根据每单元的话题,借鉴课文中背诵的经典词句,进行拓展性的书面写作,提高学生学习后的综合运用能力。
外研版英语短文改错 篇3
[关键词]七年级英语 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29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教材采用了以模块为基本构成单位组织教学,从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出发,遵循初中生认识发展的规律,由日常生活中涉及的语言开始,逐渐扩及到安生与救护、通讯、自然等话题。每个模块的第二单元为阅读单元,此单元是第一单元语言内容的延伸,是模块教学体系中的核心部分,通过学习本单元,有利于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七年级入门关抓起,只有当学生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深厚的阅读功底和技能,将来面对高年级有难度的阅读才能得心应手。因此,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单元材料,培养七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技巧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课程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语言的喜悦和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良性发展,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对初一学生语言技能阅读的标准为:(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能理解并执行有关学习活动的简短书面指令。(3) 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4)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5)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如何让学生随着知识和词汇的增加逐步提高阅读水平,增强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需要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四个策略,即导入策略、词汇策略、分析理解策略和课后巩固策略。
一、阅读单元的导入教学策略
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始阅读课前,都会要求学生在家做好预习工作,将课文进行翻译,划出生字词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享受不到阅读文章的乐趣,更不用谈从中得到阅读技巧的提高。学生不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阅读在学生单个的沉默阅读活动中进行,学生没有阅读欲望和兴趣,思维的空间受到限制。随之而来的是教师课堂缺少创新活力,效率得不到提高。因此,如何导入阅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开始上课前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阅读单元内容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灵活多变的策略和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对故事性较强的阅读课文,以设问导入。如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8 Story time 教学时,学生通过学习unit1的故事,对Goldilocks这个小女孩非常感兴趣,想知道小女孩在进入小熊家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在上unit2阅读课时,我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入阅读课文:What did Goldilocks do when she saw the three bears? Did Goldilocks go for a walk in the forest again? 通过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促成他们阅读的动力。
2.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讨论导入。如进行七年级上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5 My school day教学时,因为学生对贴近学习生活的话题比较感兴趣,因此上课时我以What is your school day like ?为主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表格的形式将日常的学习、生活时间、具体内容呈现在活动卡上,讨论结束后,小组成员还可以到其他组参观其他成果,讨论的气氛变得相当热烈。这样对于转入阅读课文就很自然,学生的课堂状态很好,阅读欲望很高,阅读效率自然就高。
3.对文化意识的话题,以视听形式导入。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一些话题,用视听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6 Around town的教学时,通过课前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英国首都伦敦的一些著名景点,从而进一步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从上述可知,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没有前面导入的铺垫,就不会有后面高效的阅读理解。
二、阅读单元的词汇教学策略
我们教师常见的词汇教学模式是:教师先把生词写在黑板上,或让学生看课本的词汇表,之后领读生词,直接告诉学生词义,然后给出例句,让学生记下例句,最后让学生拼写并记忆单词。这样,词语的意蕴,情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如此的词汇教学,简单而缺乏生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地理解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词汇,使词汇教学活力四射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让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
1. 表演呈现,感悟词汇的趣味
运用表演法进行词汇教学。表演法就是教师运用动作(body language)和表情来教学具有动感或感情色彩的词汇。实际上,表演也是创设真实情景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动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词汇学习活动。如在学到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8 Unit 2 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时,让学生进行与这个主题相关的词汇演绎活动,根据新单词asleep、return、cry、shout、jump、point at、 in pieces,学生以两人为单位,一位学生读单词,另一位学生做动作,这样既提高了单词记忆效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后面阅读课文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后面阅读课文的理解。
2.结合语境,理解词汇的意蕴
词汇的意义在于特定的语境中,只有在上下文中词义才能明确和具体,如果脱离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即使学生记住了词汇的形式和意义,也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交际活动中。因此,词汇教学应融入句子和语篇的教学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运用所学语言的语境,深化学生在语境中熟悉词义,掌握其用法,理解词汇的意蕴。针对学生学习词汇的这种倾向,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理解生词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识记,而不是死记硬背。在进行七年上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7 Computers的阅读单元时 ,我设计了一段话让学生猜词, You can use your computer to do lots of things on the Internet. you can listen to music or watch movies on it. You can search information. If you want to travel, you can buy train tickets on it. You can also check your email, or send emails to friends. When you are free, you can play lots of computer games.通过上下文语境的联系,大多数学生都能猜测、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在真正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词语的含义。
3. 阅读后的词汇巩固
学生对阅读理解课中的词汇掌握不是单靠一两个环节就可完成,需要不断地重复、加强和巩固。特别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没有较多的英语知识积累,学得快忘得快,因此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呈现巩固。通常在教完一篇阅读课文后,让学生用所学的关键词汇来概括归纳或缩写课文,在语境中运用词汇,熟悉课文内容,巩固所学词汇,做到学以致用,切实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学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7 的阅读单元,我就设计了短文填空,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重要的单词、短语来完成短文。Quincy is a small town on the east coast of America, two presidents of the US were born here. Betty was also born there twelve years ago. She lived in a comfortable house with a big living room, a kitchen , a bathroom and three bedrooms . Behind the house ,there was a big garden with lots of trees and there was a small lake with fish in it . There was lots to do there, so Betty wasnt bored.
三、阅读单元的分析理解策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吕叔湘先生也指出:“教学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做好学生学习的向导,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懂得如何去学。
首先,要教会学生猜测、概括或推理的策略。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猜词技巧: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根据题目来猜测。其次要鼓励学生对每一篇文章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来分析文中可能会出现的观点或情景。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3 Unit 2 We are going to cheer the players这篇文章的教学时,要求学生讨论自己在周末或假期时打算做的事,带着自己的计划走入文中,感受be going to 结构的用法。
其次,要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策略。例如,当学生阅读文章时,选用what、who、when、where、why和how提问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主体及其情节发展脉络。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捕捉主要信息。
最后,要教给学生精读的策略。精读的目的在于理清句、篇的正确意思。当阅读遇到一些生词、难句,教会学生正确利用语境理解文章思想和内涵。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5 Shopping中take 一词教学中,因为之前已经接触过take的两种意思,这单元的出现已是第三种意思了,所以应该适当讲解。但还是通过句、篇理解更为恰当,如:1. Tom often takes a bike to school . 2. I will take this T-shirt. 3. Shopping usually takes a lot of time. 通过以上句子的比较,让学生自己体验take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四、阅读单元的读后巩固策略
在经过了导入和阅读阶段的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有了较好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深化文章内涵领悟,教师有必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以巩固学习的效果,如:复述或角色表演、提炼文章、背诵课文、书面表达等。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8 Unit 2 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后,可以让学生分组将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表演中,再次升华学习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七年级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学生经过了以上阅读知识的输入和大量的练习巩固后,可以根据每单元的话题,借鉴课文中背诵的经典词句,进行拓展性的书面写作,提高学生学习后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年级是英语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只要抓好阅读训练的几个重要环节,不断研究阅读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贯彻始终,让阅读中培养的思维能力发散到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就能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得夯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陈琳, Simon Greenall. 新标准英语初一上、下学生用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外研版英语短文改错 篇4
1. When did Betty go to Los Angeles on holiday?
A.last year B. 2 years ago C.3 years ago
2.How long did it take her?
A. About eight hours B. About nine hours C. About ten hours
3.Where did she go ?
A. Disneyland B.Hollywood C.Both A and B
4Who met her at the airport?
Auncle and aunt B.grandpa and grandma C.sister and brother
5.How long did they spend in Los Angeles ?
A. 2 days B. 3 days C. a week
6.What did they see ?
A.They saw the homes of PE stars.
B.They saw many film stars.
C.They saw the homes of movie stars.
7.Where did they go swimming ?
A. Atlantic Ocean B. Pacific Ocean C. Indian Ocean
Part 2 Exercises
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_____holiday ?
--We are going to Paris.
A.on B. with C. at
2.Did you have a great time there ? Yes,______
A.you did B.I did C. I didn’t
3. It took me about nine hours ____ there.
A.get B.to get C. getting
4.And finally they went _____.
A. swim B.swiming C. swimming
5.---______ did you go on holiday ? --- Five days
A. How B.How long C.How much
6.When I ___ a child, I often listened ____ their music .
A.were, for B.am at C was to
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He__________ (have) lunch in the factory yesterday.
2. I __________(send) him a card 2 weeks ago.
3. She often__________(write) to me in the past.
4. He__________(sit) down and had a cup of tea.
5. She__________(buy) a pen for me three days ago.
6. I __________(spend) a year building the house.
7. He__________(not write) to his uncle last night.
外研版英语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本模块题材内容
本课以朋友和父母为中心, 以他们擅长的体育运动和从事的职业为话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热情。
2.本节课教材内容分析:学生们对班里同学的基本情况,通过第一模块的学习都已基本了解,本模块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询问和介绍情况,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交际性原则,也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在本模块教材中有关体育运动的图文并茂,一方面提高了趣味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其联想的学习习惯。
3.本节课贯穿了第2模块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提高自己听说能力表达的平台,为后面开展阅读课和写作课奠定了基础。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重点词汇:
体育音乐: basketball, tennis, table tennis, ride a horse, ride a bike, play the piano
其它:parent, welcome …to, international
重点句型:
I can…,I can’t… / Tony can…Can you…?
Yes, I can./ No, I can’t.
(2)能力目标:
能听懂谈论所擅长的体育项目的简短对话;能用can做自我介绍。
(3)情感态度:
说话时要尊重对方,令对方感觉舒适,以培养良好的合作关系。
5.重点是:有关能力的表达,can的用法。
6.难点是:can的句式把握。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比较活跃,本课所设计的体育运动为学生所熟悉,便于开展讨论。
二、教法学法
教学理念:任务语言教学:以“谈论体育擅长与职业”这一话题为主线,采用任务语言教学途径,兼顾交际功能和有关can 的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以一种循序渐进的交际性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个语言知识有目的地做事情。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创设生活化的真实情境和半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然后在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2.开展各种任务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空间和时间,促使学生为完成任务和同学进行合作,为完成任务进行探究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上课前,我会先放一些英文歌,使学生在课前先达到思维上的转变,为上好一节英语课做好思想准备。
Step 1 Warming up
呈现FLASH动画—FIFA世界杯主题歌(The time of our lives)通过歌曲和精彩的画面进行课前热身,进而导入新课,引出体育运动话题。
What sports do you know?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Why ?
通过思考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为后面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Step 2 Look and learn、read 、guess and match
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本节课内需要学习的各种运动名称,为Activity1作好铺垫工作。
由同学领读词组,注意使用不同的语调来读。
看动作,说出知道的运动词组名称。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兴趣
让学生动手学习这些活动名称,根据图画判断意思,解决对话中的语言障碍,同时通过话题的讨论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为听力理解做知识储备。
意图: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自主性,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Step 3 Listen and answer、choose、fill in the blanks
本活动的目的是训练学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有关个人信息的技能
活动方式:学生个体做出判断,教师点名检查。
设计意图:听力环节由易到难的顺序,培养学生听力能力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Step 4 reading
自己读后,找出存在的问题,小组展开讨论,组内解决问题。开展小组竞争,找知识点。
Step 5 exercise
内容比较丰富,题型多样,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Step 6 summary
再次强调今天学习内容,由学生总结,老师补充。
Step 7 Homework
1.询问四人小组的其它成员有关体育活动能力的问题,制作一张类似Activity7的表格,用于下一节课复习问答练习。
2. Tell the class about yourself.
Example:
Hello. My name’s_______.
I’m from________.
I’m _____years old.
I can __________and…
But I can’t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四、设计意图
1.导入环节: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学习单词,旨在新颖,吸引学生眼球。
2.话题环节:主要是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为后面学习内容做准备。
3.新课环节:主要从听、写、读、说方面展开,学习方式多样化,旨在学习方式的完整性,和提升对知识吸收的不断刺激能力。
4.总结环节:旨在回归重难点,滤清学习思路,锻炼学生的能力,也可以起到检查学习掌握的作用。
五、板书设计
Module 2 unit 1
I can speak English
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单词) 篇6
建议,提议(v)___________________
1.两个人,一对________
2.改正 ___________
3.单词____________ 4.拼写 ___________ 5.练习
______________ 6.使匹配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 8 使完全___________ 9 句子_____________ 10 字典_____________ 11 语法 ____________ 12 字母_______________ 13 查找_______________ 14 错误______________ 15 犯错误_____________ 16 理解,明白___________ 17建议(n)_______________ 18 应该_________________ 19 可能_________________ 20 写下,记下_____________ 21 笔记本__________________ 22 忘记_______________ 23 发...的音______________ 24 大声地________________ 25 电台,广播______________ 26 发音(n)_________________ 27 关键性的__________________ 28 主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 29 极好的,优秀的_______________ 30 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赞同某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词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请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改进,提高_________________ 35 主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次,回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忠告,建议(v)_______________ 38 腼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快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
M2
1.小山,小丘___________ 2.人口_______________ 3.宽的_________________ 4.百万__________________ 5.相当的__________________ 6.相当好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变成__________________ 9.北方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南方_________________ 11.西方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家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尤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因...而闻名__________________ 15.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岛屿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地区,区域________________ 18.矮的,低的________________ 19.山,山岳___________________ 20.乡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雨伞___________________
M3
1棒球_________________ 2排球_________________ 3烦人的,无聊的_______________ 4令人激动的______________ 5使人放松的________________ 6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_ 8 问题,麻烦_______________ 9 怎么了?__________________ 10 受伤___________________ 11 令人愉快的_______________ 12 奥运会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体育场________________ M5 未击中__________________ 15 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 17 打败__________________ 18 粗心的_________________ 19为..加油________________ 20 教练_________________ 21 球迷俱乐部______________ 22 对抗____________________ 23训练,操练______________ 24 练习(n)________________ 25 热身____________________ 26 通常的,平常的____________ 27 更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开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可惜,遗憾_________________ 31 机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嘹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自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M4 1.公路__________________ 2.交通事故______________ 3.除..之外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n)___________________ 5.同班同学_________________ 6.遥远的__________________ 7.远离___________________ 8.近的__________________ 9.拥挤的_________________ 10.一直,不断地______________ 11.旅行,旅程_______________ 12.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停放(车)______________ 14.在..之外________________ 15.然而,但是______________ 16.花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女演员______________ 2茶馆__________________ 3提议做某事______________ 4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 5 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 6 一幕___________________ 7 展示,表演______________ 8 普通的,一般的____________ 9 第二十___________________ 10 描写,描述_____________ 11 社会_________________ 12校长__________________ 13 大学__________________ 14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 15 给..取名__________________ 16 如果_________________ 17 魔术的________________
M6
1蛇_________________ 颈,脖子________________ 3 薄的,细长的_____________ 4 危险___________________ 5 处于危险中________________ 6 最后,终于_________________ 7 感兴趣的___________________ 8 允许____________________ 9 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 10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野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变得,生长________________ 13 夺去,拿走__________________ 14 足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和平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和平地_________________ 17 布告,告示_______________ 18 照顾___________________ 筹集(钱款)_______________ 20 研究,探讨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婴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形势,情况_________________ 23 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生育,繁殖__________________ 25 西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开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自然公园___________________ 30 研究,制定(v)________________ 31 喂养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
M7 21 下落,跌落________________ 22 跟随,紧跟________________ 23 洞,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地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两次,两倍_____________ 28 偶尔,一两次_________________ 29 突然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粉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 31 衣袋,口袋__________________ 32 牧场,田地________________ 33 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 34 深的_________________ 35 当..时候______________ 36降落_________________ 37 干的,干燥的_______________
M8 1.苍白的______________ 2.出现;显露______________ 3.转到另一边__________________ 4.拐角,街角___________________ 5.碰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兴的;欢喜的_______________ 7.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跌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风险,危险____________________ 10注意,留心(词组)_______________ 11.并排地;肩并肩地________________ 12.咬,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爬,攀爬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躲,躲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扔,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扔,投掷(词组)________________ 17.冰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痛,疼痛____________________ 19.更糟,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药,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M9 噪音,杂音______________ 2 准备,预备_______________ 3 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 4 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增长,增大__________________ 6 巨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造成,引起________________ 8 麻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9 增大,增长_________________ 10 出生(n)__________________ 11十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第五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口》稍等______________ 14 套房,公寓_______________ 15 垃圾___________________ 16 安静的__________________ 当地的,本地的______________ 18 关闭,关停__________________ 19 小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公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服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解决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M10 单词
1.云,云雾_____________ 2.阵雨_______________ 3.雪,下雪________________ 4.暴风雨________________ 5.多云的________________ 6.多雨的_______________ 7.下雪的__________________ 8.晴朗的_________________ 9.多风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滑冰____________________ 11.厚的__________________ 12.冰__________________ 13.说/开玩笑____________ 14.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 15.温度__________________ 16.负的,零下的___________ 17.度,度数_______________ 18.然而,尽管____________ 19.湿的___________________ 20.也不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可怕的_________________ 22.但愿,希望___________ 23.或许,可能____________ 24.快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5.英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围绕地___________________ 27.西北___________________ 28.东南___________________ 29.有时;间或_______________
M11 1.(有檐的)帽子___________ 2.国际象棋________________ 3.(一)套________________ 4.一副国际象棋___________ 5.筷子__________________ 6.玩具__________________ 7.(电子)视频的_____________ 8.电子游戏_________________ 9.礼物____________________ 10.惊奇___________________ 11.立刻,马上_______________ 12.差别;差异_______________ 13.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传统习俗________________ 15.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16.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必须__________________ 18.月份___________________ 19.认真严肃_________________ 20.味道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经历_________________ 22.逗留_________________ 23.某人,有人_____________ 24.首次,初次________________ 25.三明治____________________ 26.炸薯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炸鱼加炸薯条________________ 28.到…之上__________________ 29.先生,男士________________ 30.肩,肩膀_________________ M12
1.破碎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医学的,医疗的_______________ 3.错误的,不正确地______________ 4.……怎么了?________________ 5.有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玻璃________________
7.楼梯(pl.)________________ 8.救助,帮助________________ 9.急救________________
10.底部,下端________________ 11.在……的底部________________ 12.麻烦,困难________________
13.电梯,举起,抬起________________ 14.抬起,提起________________ 15.训练,培训________________ 16.想象________________
外研版英语短文改错 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文化渗入,文化教学
英语语言类学习就如同中文学习是一样的语言学习过程,学生在接受母语的过程中,也是在潜移默化的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文化是语言类学习的重要载体。但目前英语的学习主要是注重技能的掌握,缺乏对文化背景的学习和理解,所以中国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英语考试成绩,却无法快速运用英语的对话技巧,甚至对欧美饮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都一无所知。这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忽视,也是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缺乏对文化知识的合理编排,因此本文主要是根据文化渗入以及文化教学两方面为视角,对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改进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文化渗入视角下的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改进
文化渗入视角下的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改进应该是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是礼貌性用语;二是习俗性用语;三是专业知识用语;四是其他知识。
1 . 礼貌性用语。礼貌性用语主要是包括在姓名称呼方面、见面问候方面的语言用法,这一类交际性用语应该在编排教材中进行一定的交际习惯解说,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对文化方面进行重视。例如教材中的“Everyday English And Making Conversation”中就包含对日常英语以及简单对话的正确使用。
2.习俗性用语。习俗性用语主要是在宴请朋友、居住等方面的对话,比如教材中的“Foreign Food”这一章节就是对外国常见的普遍性食物进行介绍,并穿插着朋友间的对话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使用这类生活性对话。
3.专业知识用语。专业知识用语主要是包含一些简单的科普性知识,例如“The Conquest of the universe”就是关于一些简单的科普性知识,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多方面了解一些科学常识,也能够掌握一些关键词汇。
4.其他语言。这类语言主要是一些无法进行归类的,但是又往往被经常的使用,包括一些国外的名著、地名、常见的人名以及一些名胜古迹等,或者一些名人等等,都可以在书本中进行简单涉及。
二、文化教学视角下的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改进建议
文化教学应该是作为英语语言类教学中的一部分,尽管会被部分英语教师所忽视,但是在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应该为教师的文化性教学区考虑,因此书本应该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在包含一些社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首先应该是在认识上进行转变,其次应该涉及到比较教学的方面,再次是从词汇的基础上去理解文化,另外还包括文章背景知识的收集以及母语与外语的文化背景对比。
1.认识转变,文化教学。教师在进行英语的社会文化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能够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因此在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能力基础上,也应该能够理解英语语言类国家的文化,这样才能在交往过程中灵活应用英语,才能在实践中进行学习。
2.比较教学,英美文化对比。英语教学中关于词汇,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学生往往无法在语音上进行严格区分,当然也就不会进一步去考量英美的文化差异,首先在教学词汇的前提下,就应该对英美文化差异进行梳理和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两种发音的差别。
3.词汇背后的语言文化。一类文字的发展和演变往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在教材编写以及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性和生僻性的单词,应该将文化与单词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在把握英语单词的文化内涵基础上进行单词的学习和记忆。
4.文章学习过程中的文化背景学习。高中时期的英语教学,文章已经开始由简单的文本对话转向一些知识逻辑方面的文本学习,而关于这些文章的学习应该将其背景知识作为预习以及导学的内容,这样通过对文章背景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国外文化,避免交谈过程中的对话失误。而且关于某一主题的学习中,也可以延伸多国文化背景知识对比,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阅读理解的外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性。
5.母语与外语对比学习下的社会文化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是以自己的母语为主,因此在减少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恐惧时,应该将课堂中的文化知识学习与本国文化知识进行对比,这样一方面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陌生感,也能够让学生尊重本国文化,避免过度倾向于赞赏国外文化。
三、小结
本文主要是在文化深入以及社会文化教学的视角下对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改编以及教师教学方式改变进行简单的梳理,在这两个视角下高中英语教材应该礼貌性用语、专业知识用语、习俗性用语以及其他用语方面注意文化知识的渗入。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观念,运用比较教学,词汇教学以及文章背景文化知识的学习,母语以及外语文化知识的对比等方式进行社会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娟,何霞,程瑞琪.中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调查研究[J].海外英语,2014,19:202-205.
外研版英语短文改错 篇8
本模块以My New Teachers为话题,介绍了几位具有不同教学风格和个性特征的老师,是一个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通过此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句型描述自己喜欢的老师,加深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二、教材的处理
1.将教材中的Introduction和Cultural corner整合在一起,以读为主,让学生获取关于“我喜爱的教师”和“师生关系”的话题信息。
2.补充了描述人的性格特征的形容词,而且又增设了巩固词汇的练习。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学生的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能够识别该课新学词汇、短语(amusing,energetic, intelligent,nervous,organized,patient,serious,shy,strict等),并能推断出意义。
2.语言技能:(1)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能够学会如何描述一个人。(2)通过阅读,学生们能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教育制度和不同的师生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外师生关系进行对比,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使用描述个性特征的形容词描述自己喜欢的教师和熟悉的人物。
2.培养学生的听力、阅读的策略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40分钟)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Lead-in,Vocabulary learning, Listening,Reading,Sharing time,Homework。
Step 1:Lead-in(3分钟)
给学生展示一些国外的学校和体现师生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注意它们与中国的学校和师生关系的不同。
设计说明:带领学生初步感知模块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Vocabulary learning(12分钟)
1.描述学生所在班级或熟知的一位老师来引出词汇。
2.领读单词,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读出这些词汇。
3.给学生们出示例句,让学生在语境中推断和理解词汇的意义。
4.让学生仿照例句练习使用这些词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5.头脑风暴:再给学生一些图片,让他们根据图片想出尽可能多的关于描述个性特征的形容词。
设计说明:用学生将要学到的词汇对他们所熟知的老师加以描述,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要学习这些词汇的迫切。此外,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会猜测词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部分的学习为本模块后面的练习打好了词汇学习。
Step 3:Listening(7分钟)
1.学生小组活动,讨论有关教师教学风格和好教师标准的一些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画出这些有关教学风格和好教师标准的描述的关键词,为下面听力做准备。
3.学生根据所画出的关键词听音,找出有用信息。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学会利用已给信息预测听力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提高听的能力。
Step 4:Reading(8分钟)
1.引导学生利用题目Different Countries,Different Schools找出关键词“different”,然后让学生预测文章将要谈到的“different”会是什么。
2.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找出信息。
设计说明:通过完成这两个任务,学生能够练习使用预测的阅读策略。快速阅读文章,利用关键词找出有用信息,提高学生捕捉细节信息的能力。
Step 5:Sharing time(8分钟)
Discussion: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do you want to have with your teachers?
设计说明:对比了中外学校不同的师生关系以后,引导学生讨论师生关系,利用已学到的知识完成任务,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Step 6:Homework(2分钟)
Write a short introduction of yourself and what you want to say to me,using as many adjectives that you have learned as possible.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听、读获得语言储备,完成书面表达,也是对所学知识的检测。
【外研版英语短文改错】推荐阅读: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作文06-20
外研版高考英语08-26
外研版初一英语教案05-29
高一英语外研版作文10-14
外研版英语必修一总结10-24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综合11-14
高一英语必修三外研版11-27
三年级下册英语外研版03-30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05-27
外研版英语必修3、4短语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