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

2024-09-07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精选8篇)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 篇1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汇总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星资源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一

我认真参加了这次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和学习,我领略了多位专家先进的教学理念,他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准确模仿的习惯以及大胆开口的习惯,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还要有及时复习的习惯;还要养成勤于积累,实践的习惯。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英语学科感兴趣,才能使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口头语言、体态语等向学生传递关爱、信任、期望等信息。以情激趣,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让学生勇于尝试和冒险,通过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语言学习情境,创造语言学习氛围。

小学英语教学以口语为主。重在交际,在听、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课前,老师首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吃透重点,在突破难点上下功夫,努力将每个步骤安排得井然有序。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创设语言学习情景。可采用sing、chant、draw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 “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

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我们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善于研究小学英语教学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应该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在教学中反思,在总结中进步。在新课程的引领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愉快的教学而努力,在积淀中成长,在坚持中磨练,在反思中创新,在研究中奋进。我将结合新课程的精神,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钻研符合本校学生的英语教学法,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使得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的世界,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教学技能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专家们的“点化”和“引领”,使我豁然开朗。今后,我会在教材的钻研上多下功夫,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我的教育思想,改变我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二

本人2020参加了三亚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通过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学业务水平和科研水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成为我业务提高的好助手。一、认识的提高

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长足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探索的永恒主题,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是关系到教师教书育人质量的大事。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我在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中,特别重视自己师德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素质来提高。在培训中,真正做到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在培训过程中,首先时间保证;其次,我采取“稳扎稳打”,让学习内容化整为零,为了加强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我与其他老师互相交流,一起研讨,我对教学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二、具体收获

1、参加培训,使我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能自觉地参与课堂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课改研究,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使我意识到教学课程的改变我们必须跟上新的教育理念,所以在下工夫熟悉新教材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快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提高了自己课堂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2、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师德方面的修养,我坚持把师德建设当作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来抓,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事业认知、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依法治教、廉洁从教成为自己自觉的行为,积极争取做一名“师德双馨”型的教师。

3、重视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通过继续教育网上培训,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为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追求新知的摄入。今后我会努力并不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续教育学习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

总而言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成功的,对我来说可谓收获多多。我们要切实提高对教师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积极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强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的新时代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三

通过教师继续教育让自己对过去的教育教学产生了许多的感慨,通过学习,本人了解到自己过去的许多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认识,获验。现主要从教学方式方面总结如下:

教学方式是直接影响学习方式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到“四变”。

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过去的管理者、控制者、主导者、仲裁者为现在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由施与者转变成引路者,从讲坛走向学生中间,参与学习发生的全过程,体会共同成长的快乐。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知识,在今天教育信息化的平台上,教师的绝对*已不复存在,因而教师作为终身学习的首当其冲者具有非凡的意义。从前倡导的换位思考、思维平等、理解学生等观念,在今天自然地成为教师的行为。

二是,教学策略的转变,研究适应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设计的改变,构建符合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模式群,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平台,探索长假、短假、平时作业形式的改变,为学生提供实践场、体验场,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学生的作业从昨天的复习知识、巩固加深这一学习的延伸阶段变成产生疑问、探求解答这一贯穿学习全过程的活动。

三是,教学方式的转变,重情景、重过程、重引导、重体验。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毛茸茸的小动物”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虚拟动物”的情景,用所学过的语言相互交流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然后向同学们说一说小动的相同和不同。学生学得生趣盎然、主动积极,创造力得到了培养。

还课堂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殿堂,这是现在教师们追求的一个境界,即使一个细节也不放过。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感悟、表达:可以用词语描述;可以用动作表演;可以用实物演示等等。这种教学设计,拓展了孩子的思维,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四是,教学呈现方式的转变,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学生学习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信息高速公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进行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网上学习已经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课题,因此可以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课型。常识课堂的开心词典等都是生动有效的形式。

信息技术正被广泛,深入地应用到每一个方面,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学习内容更丰富,工作更高效,生活更有乐趣。信息技术的发展,既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教育创造了无限的机遇。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地运用当代信息技术革新教育思想。

通过本次继续教育的学习,使我更新教育观验、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我相信自己继续努力,今后我一定会用信息技术处理教学工作。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 篇2

每学年即将结束之时, 学校教科室会下发一张继续教育表格, 让每位英语教师填写一年来的继续教育情况, 并附相关的继续教育证书、证明的原件、复印件, 然后上交教师进修学校进行验证。考核内容涵盖指导读书、专家讲座、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本人公开课或讲座、参与各级教研活动记录卡、各级、各类的专题培训 (含网络培训) 、学历进修等。每个子项目都赋予一定量的分值, 以便汇总进行量化考核。不同职称的教师规定的年继续教育学时也不一样。并且, 有的地区或学校将教师能否完成规定继续教育学时同职称晋升、评优, 甚至与当前敏感的绩效考核挂钩。这样一来, 就将原本作为教师分内之事———继续教育, 变成一种行政手段, 教师有抵触情绪在所难免。事实上, 广大的教师愿意不断地学习, 并具有不断进取的自我发展精神 (李华2006:76) 。我们理解教育管理者的初衷, 但笔者认为, 本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目的、因人而异和因学科而异 (英语学科有其特殊性) 的原则, 考核的内容完全可以更丰富、更人性化和更有针对性, 考核手段可以更灵活、更多元, 这样老师们的继续教育会逐渐从抵触走向自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我们首先要善于发现并努力弥补和完善现行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二、被指导读书

(一) 误区

教师喜欢读什么书、读谁的书、名著也好、杂文也罢, 完全是一种个人偏好, 这得由他们自己决定。只要是对教师自身发展、提高有益的书籍都是应该值得提倡和鼓励的。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非要给教师指定某某书、某某人的书, 并要求写出一定字数的读书笔记作为考核的佐证材料, 这多少有些“强按牛头不喝水”的意味, 最终却伤害了教师读书的积极性。虽然大多数教师也都能按时完成, 但这里面肯定有“敷衍”的成分, 读书读到这个程度, 还有多少“质量”可言呢?

(二) 建议

1. 进行“菜单”式书目推荐

推荐书目来自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由继续教育部门召集各种专业人员根据现行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新课改要求重点推荐理论前沿、课堂教学阵地必读书目。另一层面来自一线教师的需求,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重点选出并推荐老师们最想看的、最想了解和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书籍 (崔益祥2005:22) 。广泛涉猎当然有好处, 但英语教师有更繁重的教学任务, 时间有限。所以, 我主张英语教师读书要“泛”中求“精”, 增强针对性。首先, 学校可以考虑取消读书名目限制的条条框框, 让教师读自己喜欢的书刊, 如《英语教学论》《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和《英语教师》等。这样, 即使要求写读书笔记也是心甘情愿。当然, 没有进取心的教师则另当别论。并且从另一个角度说, 教师不广泛阅读相关业务理论的书籍、报刊, 是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再者,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推荐一些书籍供教师自由选择阅读, 以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其次, 应该扩充英语专业书刊, 相对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而言, 大多数农村学校现有英语专业书籍源有限。因此, 英语学科的负责人应当向学校申请购买或订阅相关专业的书刊, 扩大英语教师的选择范围。

2. 优化教学、科研激励手段

对能积极读书、并发表一定量专业论文的教师可以奖励书刊, 这样比单纯的经济奖励更有利。此外, 支持、鼓励教师学历提升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这样, 读书也自然会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三、公开课缺乏“生态”

(一) 误区

上课原本是教师最常态的一种教学行为, 大家也都知道课堂教学的价值, 也都在努力地提高。但一旦冠上“公开”二字, 上课就往往失去其原生态的风味。因为不同级别的公开课不但可以获得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 还是评优、职评的重要条件, 不但有用, 而且有利。围绕一节公开课, 往往要进行一系列的非常规的教学行为, 通常称之为“磨课”。有时甚至一个团队出谋划策。在正式登场之前, 授课教师要事先在非相关班级试上, 然后再改进, 有时这个程序还要重复多次。级别越高的公开课, 重复的可能性就越高。在这个过程之中, 难免有学生成为试验品。此外, 每学年的公开课机会相对于教师数量而言是极不相称的。对农村地区教师来说, 县级公开课还勉强可以争取, 而省、市级公开课则凤毛麟角。这倒不是农村教师教学水平所至, 而是因为教研体制问题。因为只有省、市级教研员亲自到现场, 这样的公开课才被认可。而农村学校大多远离都市, 交通不便, 下乡一次, 舟车劳顿, 亦情有可原。

评价的误导, 导致职能的异化也是公开课缺乏“生态”的原因之一, 公开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探索教学规律, 是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 (徐国东2013:84) , 而许多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通常不负责任, 只说好话, 不愿指明课堂教学中的失误或不足, 上课教师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

(二) 建议

对于这种教研的城乡差别, 上级主管教研部门也并非没有注意, 事实上, 他们也正试验或采取一些方法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1. 区县教研联片, 丰富教研组织方式

南京市于2010年初在相邻区县第一次举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联片活动, 虽然, 市教研员没有出席, 但上课老师的市公开课性质得到承认。这种活动受到农村教师的欢迎, 也希望能继续。

2. 增加教研员数量

长期以来, 南京市高中英语教研员只设一人, 而全市共有60多所高中, 再勤奋的教研员也不能解决教师的公开课机会问题。鉴于此, 2012年秋, 南京市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专门负责高一、高二活动的教研员, 农村教研活动频率和效率明显提高。

3. 建立学校联盟, 加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

2012年12月初, 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牵头成立了南京市星级学校联盟, 并邀请部分市教研员参与指导并努力争取提升教研活动的级别。策划同层次学校教师多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都得到增强。

4. 鼓励“家常课”

教师给予公开课充分准备本是分内之事, 但不论是否借班上课, 其主体皆是学生。教师不应该为了达成公开课的理想结果进行“磨课”, 拿学生“试误”。相反, 教师倒应该课前充分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一些预料之外的情况, 并积极应对, 以达到动态生成。其实, 完美的英语课堂不必一定是一节完整的课, 很多时候, 成功的公开课往往留给人们思考空间, 让人回味无穷。所以, 关于公开课的评价标准和方向也应与时俱进。

四、英语教研活动因卡而“卡”

(一) 误区

继续教育关于教研活动学时的认定包括两方面:教师自己的公开课;教师自己参与市级教研活动的记录 (县级没有, 也以公开课和讲座为主)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每学年初下发每位教师一张教研卡。参与市级教研活动的老师在活动结束时, 要到教研室负责验证的老师处盖章认可。出于教学需要和经费问题, 农村学校只派出部分老师参与, 因而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的实际数和验证数有出入, 出现同一教师持数卡反复验证的尴尬。

教研活动的时间安排、组织形式也值得商榷, 大多市级教研活动安排半天, 往往是听两节公开课, 授课老师说课, 然后验证了事, 缺少和与会老师的互动。这样为验证而进行的教研活动背离了“教”和“研”的初衷。

(二) 建议

鉴于《牛津高中英语》 (王守仁2009) 教材特色和教研卡验证的不足, 可以取消教研卡验证形式, 代之以基于问题解决的专题公开课、研讨和研讨记录。因为《牛津高中英语》每单元皆围绕一个话题展开, 主要包括Welcome、Reading、Word power、Grammar、Task、Project及Self-assessment等七大部分, 围绕每一部分的教材取舍、教学创新皆是一个难点, 教师无论新老, 皆困惑颇多。

1. 要处理好“自己说”和“听人说”的关系

“自己说”指的是教师自己对教学部分的理解、自己的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对上课教师的客观教学评价, 但要“能说、会说”, 必须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否则是“胡说”。“听人说”指的是认真听取其他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其他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活动。

2. 要处理好“计划性”和“临时性”的关系

“计划性”指的是每周、每月的研讨内容、参与研讨人员要提前安排, 让参与讨论的教师有所思考、有所准备, 在体现计划性的前提下保证有效性。同时研讨的过程中, 思想的交锋必然会有新的视角、新的观点出现, 即“临时性”。这些新视角、新观点往往是解决教学困惑的极佳方案, 所以, 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预设和生成。

3. 教研考核指标多元化

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甚至是与此相关的教学论文也都可以用来衡量教师教研活动的参照, 取消教研卡验证的“紧箍咒”, 促使教师以轻松、健康、积极的心态参与相关教研活动。

五、课题研究“少数人研究, 多数人看戏”

(一) 误区

1. 课题研究功利化

中学英语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是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 解决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从而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刘忠保2010:25) 。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题研究的级别越高, 赋予的分值越大, 很多教师因为职称评聘、评先进或纯粹弥补继续教育课时等各种原因往往热衷于成为某一集体课题组的成员, 而具体过程参与则不甚积极, 甚至连常规的课题组例会也懒得参加。

2. 课题研究中的虚假现象

一个集体课题往往需要数年的过程研究才能结题, 课题研究是一个实实在在“做”的过程, 在课题选准的前提下和科学严谨的科研计划指导下, 需要广大课题组成员间的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互动, 这个互动的过程就是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 也才能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课题研究的成果才会丰富而翔实。而实际上, 许多课题研究者平时没有材料积累, 临近结题时突击组织成员拼凑、甚至造假, 就连理论学习也多半是复印别人的文章应付了事, 没有自己的体会和收获。从本质上说, 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反映其课题研究的态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课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些缺乏信度和效度的课题也根本不具备推广价值。

(二) 建议

1. 化“整”为“零”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进行个人课题研究。在2006~2007学年中, 南京市教科所会同区县教科室、学校教科室组织各级各类“个人课题”成果展示、经验交流、观摩研讨、科研对话等活动38次;通过培训会议、报纸杂志、科研网络等平台进行了大量的“个人课题”研究指导工作。一些区县相应设立了区县级“个人课题”, 部分学校也相应设立了校级“个人课题” (刘永和2008:61) 。研究时限也由最初的一年延长到二年, 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结题时, 不但要求主持者写出结题报告, 还要上交相关论文。由于级别较高并且主持人没有职称限制, 青年教师参与积极参性高, 极大地促进了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真正回归到了课题研究的本位。

2. 强化过程性管理和考核

针对集体课题研究中协调难、统一难的问题, 其实并不难解决, 在课题研究之前, 就应讨论制定研究过程性规章, 从制度上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行为和责任。在科学、合理设计和调整过程性研究方向和内容的过程中, 对课题组成员还应施一定的过程性量化考核 (如给公开课、讲座、论文等都赋予一定的分值) , 完善评价机制, 主要是激励机制, 让课题研究向着正常、有序的方向发展, 这样不仅能培养务实的科研之风, 更能让教师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六、专题培训, 理论实践脱节

(一) 误区

专题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现场培训和网络培训。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名额有限、理论多、实践指导少、理论联系实际的更少。我们不能说学理论不好, 但一定要联系当前的英语教学实际。

1. 现场培训程式化

从2005年《牛津高中英语》试行之初, 南京市教研室举行了新教材培训, 期间我们聆听了由锡山教师进修学校一位老师做的教科研报告和南京九中一位老师对高考题的体会报告, 她们理论联系实际、娓娓而谈, 让人受益匪浅。期间也安排了一节示范课。某重点中学的一个老师带领重点中学的十个学生上了一堂阅读课, 基本上就是按照教材练习走一个程式, 这样的课, 不具备示范性。2009年9月在《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实施三周年之后,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江苏省常州中学举行。期间, 与会者听取了模块五第二单元一个完整单元的教学, 授课教师皆是各大市赛课一等奖获得者, 皆是借班上课。执教者课堂活动设计之科学、课堂氛围之活跃、教学手段之丰富都令人耳目一新, 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理念。可惜的是参与者每区县只有2~3人, 虽然最后活动视频也上传到江苏省牛津英语教研网上, 但点击率并不高, 这一方面可能是视频效果较差所致, 也可能是相关学校的考核方式制约了教师的学习动力。

2. 网络培训形式化

自从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整合以来, 网络培训也成了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手段, 到现在几乎每年暑假或开学初, 英语教师都要参加一定量的网络培训。2012年9月11日至9月25日, 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全省高中英语教师参加省级网络培训, 按地区分班, 每班安排了专门的辅导员进行管理督促。通过这次培训, 广大高中英语教师突破了学校的范围, 从广度上和深度上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教研活动, 简洁、省时、覆盖面大。

但另一方面, 在培训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培训时, 有些学员抱着敷衍、应付的态度。许多学员经过多次催促才上线学习, 完成的作业质量有待提高, 有相当一部分的作业经不起网络检测, 所以, 视频学习的效果不高。

另外, 由于参加学习的都是一线教师, 教学任务繁重, 15天的时间既要观看视频, 又要完成作业, 压力与困难同在。并且, 视频内容理论多于教学实践, 学员兴趣点低。专家在线互动时间过短, 只有9月24日上午9点到11点, 区区两个小时不可能满足全省高中英语教师答疑解惑的要求。

(二) 建议

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培训组织者来说, 尽可能请一线名师, 因为他们不但教学水平高, 也具有相当的理论水平, 无论是他们的专题讲座内容还是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平民化”。14.7%的英语教师希望教育专家给他们授课, 73%的教师希望优秀中学教师授课, 6.8%的教师希望大学师范类教授授课, 5.4%的教师希望非教育界知名人士授课。这说明参训教师中大部分都希望优秀中学教师给他们授课, 认为实践更重要 (程义、晏小琴2012:144) 。网络培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应该克服时空限制, 建立一个即时、互动的交流平台, 让全省、全市或全县的英语教师都能有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

另一方面, 从学校的角度说, 方法和手段可更加多样化, 如在某些培训之后, 学校可以组织二次培训, 组织教师利用教研组活动例会进行集中视频观看、学习和讨论。学校也可使用某些培训的考核方式, 进行培训小结评比并量化或上模仿课等。我们还可以以培训为契机, 让大家进行校际、县际、市际资源共享 (包括论文、试卷、课件) , 我们不要为培训而培训, 应该使培训有更多实际意义的内容, 让教师有更多收获, 学生最终受益。

七、结语

高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既有共性, 也有个性, 有的已经得到解决, 有的正在解决中。随着教育的发展, 高中英语继续教育的问题一定会不断出现, 对于问题我们不能回避, 因为继续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些地区对某些问题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如2005年, 南京市建立“名师工作站”。该“工作站”计划下设“教授级中学教师组”“江苏省特级教师组”“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组”“南京市青优组”等四个组, 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 (刘永和2010:10) 。同年, 南通市由市委、市政府亲自组织调研, 在此基础上提出着力构建服务型、开放型、终身型教育体系, 努力建设南通成为教育发展水平领先、人才培养质量一流、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教育强市, 并将“名师打造工程”列入三大实施战略之一 (杨曙明2010) 。笔者认为, 凡是能创造性解决和优化高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地区一定会涌现更多有创造力的高中英语名师, 这也是高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初衷。

参考文献

程义, 晏小琴.2012.江西省农村中学骨干英语教师培训效果探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 (4) :143-146.

崔益祥.2005.指导读书培训模式价值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 (12) :22-23.

李华.2006.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8 (6) :73-78.

刘永和.2008.“个人课题”:教师专业成长的通途——记南京市教育科研“草根化”创新实验[J].教育科学研究 (1) :61-63.

刘永和.2010.名师工作站:教育家成长的宽阔平台——南京市“名师工作站”的建设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 (10C) :10-12, 13.

刘忠保.2010.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科研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3) :24-25.

王守仁.2009.牛津高中英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

徐国东.2013.新课程下公开课中“秀”的剖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1) :82-84.

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研究 篇3

摘 要: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继续教育”被提升了教师建设的日程。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工具学科,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研究是目前语文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213-01

语文教师继续教育是提升语文教师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在教师本身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储备基础上,进一步深造和学习,目的是满足当代教育发展要求,能够为教学活动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使语文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展现出更多的活力与特色。

一、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继续教育的目的不明确

继续教育教师发展理念提出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很多学校已经开展落实这项政策,并着手开展教师队伍的建设,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目前很多学校在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上认识还不全面,在教育目标的确立上还不够明确,学校教师对继续教育兴趣不高,大部分参与学习的教师都是为了应对考核和评比,接受教育的目的也不明确。这就导致继续教育开展的效果并不明显。

2、继续教育的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在开展了继续教育的学校中,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俱进,信息更新缓慢,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还很普遍。大部分教师学习都是重复的内容,教育没有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国家教育部门在教师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十分有限,从而导致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3、继续教育的评价缺乏效度和信度

现阶段,语文教师在接受了继续教育之后,教育评价工作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一部分教师对继续教育丧失信心,认为并不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和应有的回报,从而不愿意再接受教育。考核内容过于主观和随意,考核过程中舞弊现象也比较常见,从而导致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根本没有达到实质性的教育效果。

二、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策略研究

1、语文教师要对传统的观念进行改变,实现继续教育的目标

在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改变语文教师对继续教育的看法和观念,要让教师们认识到接受教育对于自己的好处和意义,这样才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教育。教师具备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认真,客观的看待继续教育这件事,目的会明确,不是为了拿奖金,不是为了评比职称,而是为了提升自己,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树立这样的教育观念后,继续教育才可能获得成功。

2、对继续教育的方法进行革新

目前大部分的继续教育中,教育方法单一、陈旧的问题很常见,这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师接受教育的兴趣淡薄,因此转变教学方法,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引入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将校外学习与校内学习有机整合在一起,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引入新型教育理念与技术,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专项资金,为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动力和条件。比如,语文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结合,在继续教育中,可以充分借助先进的技术为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料和更加宽广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加,教师之间相互鼓励,教育效果就会大幅提升。然后,加强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之间的有机结合。当前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的整体水平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应该要努力提高自己,但是学校的经费有限,继续教育提供的机会也是有限的,因此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要分步骤、有重点地进行。针对当前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缺乏专家、教授职称较少的现象,可以进行重点培养,培养一批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思想政治素质较好、进取心比较强的教师团队,为他们提供更多进修的机会,使他们掌握更多最新的动态和教学方法,从而进行高效的教育。

3、继续教育要促进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语文教师应具备处理教材与设计教学的能力,即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构、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能力。继续教育要针对教师的实际,在培训过程中,除了相关的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要适当安排实践的内容,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教例分析、病案诊断、课堂观摩,参与互动、集体备课和研究讨论等形式,激发教师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确实提高语文教师的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能力。

4、加强继续教育的评价制度的完善

继续教育的评价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对教师的素质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的教师素质评价体系和方法还不够完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对教师的真实水平进行体现。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应该要加强继续教育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利用最终的考试与日常表现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继续教育的结果进行评定,尽可能真实地体现教师的真实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素养。

总之,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不可忽视的,强化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就是为国家教育事业提供动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

[1] 聂惠娟.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初探——太原市实验中学“3322”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2)

继续教育学习总结范文 篇4

我参加了2013年暑假教师全员远程培训,这次培训为我们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机会,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有各位专家的视频课程,还有一些优秀案例,ppt课件等,除此之外还有辅导老师,通过培训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在每天的认真学习中都有新的收获,不断积累不断进步,并且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与其他学员互相交流学习,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远程培训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

第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第二,认识自我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做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的教师,做研究型的教师,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快乐学习是我们做教师的梦想。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培训使我更加认识到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更多的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等多元角色。教师素质对学生的人生有着重大影响。使我认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以后工作中一定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发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赏识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差异注意分层教学,互助合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培训学习我更加体会到倾注爱心,让学生快乐学习的重要性。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游戏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成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是教师对学生倾注真爱的最好的表现形式。

使用委婉课堂用语表现对学生的尊重。原来我没有太在意自己的课堂语言,觉得孩子们只要能听懂我的表述就行,至于一些细节就不去逐句推敲,通过学习,我真正意识到教师的课堂语言设计非常重要,今后备课中必须注意课堂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也应体现这些理念。要表现师生的平等和对学生的尊重,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我的感触很多,我区教研员经常提倡我们做研究型的老师,我总以为这离自己很遥远,认为我只教好我的学生就行,至于那些理论研究不是自己的事情,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同时也使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深地感到“教学相长”这个词语的内在含义,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保持一颗永远年轻奋进的心,唯有如此方能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

当我们走进课堂,面对着一双双对知识的渴求的目光时,我们就要做到心无杂念,将一切烦恼与忧愁抛却脑后,精神抖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课堂中去。北京五中校长、特级教师吴昌顺认为,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的生命价值和崇高师德,必须要有“精、气、神”的修养。精、气、神就是指精力充沛、气势旺盛、神采飞扬。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 篇5

贵州省赫章县教育局教研室阳世宇

“国运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来临的世界背景下,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农村的中小学教师,如何适应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挑战?只有参加继续教育,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开展虽然使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及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工程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笔者仅从自己从事师训工作的的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仁。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困难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文化落后,观念落后,教育资源严重缺乏,教师素质总体不高,教师继续教育困难重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育资源贫乏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教师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继续教育学习除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必订的几本资料外,其它资源廖廖无几,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上网学习更是天方夜谈。从而使得继续教育的开展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教师培训管理体制混乱、重复培训、造成资源浪费,影响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然而,由于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既要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还须接受政府其它有关部门的管理,因此,在相关部门缺乏统筹的情况下,教师不得不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培训,导致重复培训、资源浪费,给教师继续教育带来较坏影响。尤其个别部门仅以通过培训捞取收入为目的,组织的培训内容既缺少针对性,更难以保证培训的质量。如多个部门组织的计算机培训、法律法规培训与考试等。因而使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三)认识不到位,工作被动

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或有关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认识,工作的开展将难以保证质量。由于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及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认识,工作被动,常规性的工作都难以保证其质量,更谈不上对工作的深入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

(四)培训机构不健全、培训者素质难以适应当前教师培训的需要

培训机构不健全或缺少相应的培训机构,又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不仅培训机构不健全,更为突出的是培训者队伍素质不高,人员稳定性较差,骨干培训及全员培训都不同程度出现倒金字塔的现象。这必然导致培训质量的低下及培训的随意性。

(五)培训内容过于整齐划一,脱离贫困地区教师实际

教师培训内容统一过多,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参加学习学非所用。一些学习内容教师要花较大的精力、较多的时间去学习,然而却由于条件所限,学非所用,脱离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

(六)经费缺乏保障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然而,由于农村政府财政本身相当艰难,再加上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所需经费往往难以形成保障机制,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步履艰难。

(七)工学矛盾突出,教师负担过重

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调查中了解到,由于编制紧缺,教师严重超负荷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农村学校教师工作量达百分之一百六、七十之多,城镇学校教师也由于班额过大(七、八十人一个班的现象常见),教师也是超负荷工作,难以抽出较多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

二、转变观念,积极探索,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切实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此可谓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每一个人都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而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更应当成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表率。“朝闻道,夕死可也。”的古训,对我们可谓不无启迪。因此,无论是从事教育管理者还是每一位教师,只有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学习型社会这一共同的愿景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二)理顺管理体制,避免重复培训,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加强对教师培训的管理,是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关键。而一段时间以来对教师培训管理的混乱状况,也应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教师培训的要求不仅需要考虑教师群体的需要,而且需要考虑教师个体的情况,还要因地制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否则不仅使培训缺乏实效性,教师参加培训更因不堪重负而丧失其积极主动性。因此,只有理顺管理体制,认真研究贫困地区教育的现实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才能做到切实减轻教师工作上、经济上的负担,真正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主动性,才能确保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

(三)建立经费、制度的有效保障机制

确保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专项投入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得以正常开展的基本物质保障。建章立制才能使继续教育工作得以持续健康发展。而农村由于本身各方面基础薄弱,县级政府财政困难尤其突出,要建立专项经费保障机制必然显得无能为力。因而,农村要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设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除了自身多方筹措外,还需要得到上级的大力扶持,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当然,在有了经费保障的基础上,如果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及措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将难以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因此,只有建立经费、制度的有效保障机制,才能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整合有效培训资源,确保教师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教师培训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者素质的高低以及培训者对其它培训资源的有效整合。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培训,由于培训者素质本身的限制,加上其它培训资源的严重缺乏,中小学教师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求培训者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另一方面要求培训者还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确保教师培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拓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选择培训内容的空间

从多年来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可以看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基本上由国家、省两级制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在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往往处于被动执行的地位,这种整齐划一的培训内容必然难以照顾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这必将使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国家、省在制定有关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政策方面,应尽量为县级教育部门及学校留下足够的选择空间,以确保培训内容适合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六)真正贯彻执行好“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政策

“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一条基本原则。只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都在各自不同的层面上认真贯彻执行好这一基本原则,形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工程”的目标。

(七)抓好校本培训,注重培训实效,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校本培训要求校长是培训的第一责任人,立足于教师所在学校,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培训基地。它不仅能较好地解决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中的工学矛盾,切实减轻教师的负担,更能确保培训的实效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要抓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只有扎扎实实开展好校本培训,注重过程管理,才能真正确保继续教育工程的质量。

(八)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培训者队伍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是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建设。既要使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硬件设施适应当前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更需打造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稳定的骨干培训者队伍。从而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开展不断走向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 篇6

建构主义是西方心理学、哲学的一个流派,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之一。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类学习机制及教育活动的理解,它所提出的教育主张,已成为各国进行课程、教学及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主导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学习者是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者获得的是经验,而不是一记忆事实或真理;学习者与别人互动和磋商而形成共识。

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己越来越引起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乃至教师本身的重视。教师在其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往往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可以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引领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又可以因专业发展需要而成为课堂中的一名学生。在讲台上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在讲台下如何用自己以往的经验建构自身新的知识,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这种双重身份的结合过程,同样又是一次新的意义建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学习以其灵活、开放、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指导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课程设计,是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质量的关键之一,是帮助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和前苏联早期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两位奠基者。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提出的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以及维果茨基在心理学领域创立的“内化说”,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莫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所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创设情境是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

建构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它不是最终的答案,更不是终极真理,而是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被新知识和新理论所超越、所取代。建构主义将学生看作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己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新的理解,没有任何两个人的知识建构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累积。知识无法通过教学过程直接灌输给学习者,他们必须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与他人协商、会话、沟通,在交互质疑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对学习的评价不应该以学习者记住知识的多寡来衡量,而应以学习中主动参与的程度、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贡献、意义建构的水平等因素来综合衡量。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课程设计的意义

1、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学习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协作和支持,这能够使其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来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够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中应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情境的创设、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体现、教师作为主导作用的体现以及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的呈现。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给予了过多的偏爱,把师生禁锢于抽象的知识牢笼之中,使用书本和班级授课制的教室几乎成为唯一的学习环境。这种单调而枯燥的学习,不仅将学生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隔离,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建构主义冲破了这种禁锢和牢笼,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认为学习应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中。利用网络的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实现在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的有效途径。它能让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充分调动全部的感受力和从过去的生活中得来的经验去探讨与发现问题。而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的问题才最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更能显示出对问题解决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也决定了学习者对学习主题认知和意义建构的程度。所以,我们在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时,对每一种媒体的效果、情境展开的过程、细节的运用以及问题情境的出现都应力求真切与真实。每种媒体的作用和媒体之间的结合都蕴涵着巨大的表现力和无穷的潜力,对真实情境的创设,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优势,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应善于利用多媒体的长处。

2、在学习中提供多变与多样化的知识获取手段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社会环境建构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每个人的经验多种多样,且存在差异,因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建构也是多样的。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应该紧密围绕学习的主题与问题,力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提供多变与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去选择情境进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完成意义的建构。要让学生理解当前所学的新知识,就不应该把学生的视野局限于某种既定的理解,而应将学习的主题和问题置于更宽广的背景下,在更大的空间里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特别是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如讨论问题、疑问及解答、课程资源、测验试题、自主学习活动等,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和表达观点提供有力的工具,以此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买践

上海师范大学夜大学现有教育类专业学生2000余人,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在职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他们都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专升本的学习。学校利用上海市“教师教育高地”项目的Blackboard平台,在夜大学的课程中开展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受到全体学生的普遍欢迎。Blackboard平台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教学平台,用于加强虚拟学习环境、补充课堂教学和提供远程教学。它从“教”和“学”的环节出发,使教师可以有效地管理课程、制作内容、生成作业和加强协作,从而协助学校达到与授课、交流和测验有关的重要目标。第一学期,开设了《教育科研方法》、《、科技发展简史》、《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人格心理学》等四门课程,有700多名学生参加了这一形式的课程学习。在对42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尹,可以看到这种学习形式已为绝大多数学生所欢迎。

表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汇总表(见下页)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我们对网络学习的开展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1、制订课程网络辅助教学的实施细则,规范课程管理

为了规范课程网络辅助教学的各项管理,我们根据每门课程的不同特点和教学要求,制订了网络课程辅助教学的实施细则,对于学生的学习指导、课时分配、面授时问与内容、上网学习时问要求、参与讨论的规定、作业要求、考核要求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规定每门课在第一次面授时必须包含学生参加网络学习指南、课程内容介绍以及与课程学习相关的所有注意事项等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应用,我们要求教师积极利用网络的优势,提供尽可能多的网络学习资源,布置的课程作业以综合性为主。

2、课程内容尽可能创设符合学习者认知发展水平及课程本身内容的情境

建构主义把“学习环境的创设”与“知识的建构”紧密相连。个体学习面临两种基本关系:对内——与自身关系,对外——与文化的关系。学习环境的设计从这两个关系同时展开,一方面改善学习者的内部状况,充分利用学习者的经验、意图、行动和反思;另一方面则主要从文化环境入乎,营造起适合学习者需要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在合作性的学校文化中进行学习,建构意义,获得发展。对于在职教师而言,一般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教学技能,接受继续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变化以满足岗位发展的新的需求,并不是再次接受系统的专业化训练。为此,我们要求任课教师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在兼顾课程内容系统和完整性的同时,选择那些能够直接提高教育对象适应发展的前沿性内容,并将个人、经验的知识即默会知识纳入课堂,以促进教育对象的正迁移,并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备课时,应关注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和把握,对于在职教师这一特殊的教学对象而言,更应该考虑到他们“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

3、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学习,建立一种新的“合作学习”模式

传统教学观念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知识的传授和理解、记忆上。建构主义主张把学习和发展联系起来,形成教学理念中的活动观、交往观、对话观。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非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有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者解释现实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知识的理解必然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对于在职教师——成人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应该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马尔科姆·诺尔斯对于成人学习者的独特性做过这样的描述:“人们在成长中已经积累许多经验,于己于人都是丰富的学习资源。人们从经验中学习比被动学习更多。”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我们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必须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误区,尊重学习者的人格,制订弹性的教学计划。在具体措施上必须规定学生的上网学习时间、讨论版的发贴次数、参与课程学习讨论的次数,同时还要求在另外两次的课程面授辅导中,主要开展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学习,在讨论中习得新的知识、在讨论中与同伴建立新的协作、在讨论中实现意义的建构。

为了组织好课程学习的讨论,准确地统计学生参加网络辅助学习的实际情况,我们为每一位任课教师配备了一名研究生助教,共同参与学生网络学习的讨论,同时协助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网络学习时间统计。此举实施以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和讨论效果。

谈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 篇7

一、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一) 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形式大于内容

在农村, 继续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类。这两者多由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或市级教育学院组织。其中学历教育多为学历提高班, 老师们多选择汉语言文学、法律、新闻学等易于“过关”的专业。一些理科方向的老师, 比如教化学、物理的也多选修中文。在这个过程中, 谁不想学得快一点呢?毕竟自掏腰包。何况实际上也所学有限, 听课就是为了勾重点, 考试就是想方设法过关。快点拿到成绩合格单, 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也不能仅仅指责老师们功利, 毕竟在学历提高中, 无论是教学的过程, 还是教学的内容, 都存在形式化倾向。非学历教育往往由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组织, 一般采用“黑板十粉笔”的口耳相传式, 讲座的形式较多, 老师们往往是记下了一些理论笔记, 就回到农村再按老模式教学了, 培训的实效性并不大。而且有时候, 施训教师在授课时, 过于强调理论的前沿性, 缺乏对农村教学实际的关注。

(二) 继续教育中教师自掏腰包自担培训费用

继续教育中教师自己花钱并非个例, 很多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被形象地称为“教师工资回收学校”。1999年, 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其中这样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经费中专项列支同时国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措施, 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而实际情况是县财政能够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已实属不易, 根本没有能力再支付继续教育经费, 各个农村学校财力又有限, 也没有能力, 只能是大家自己花钱 (学历提高全部自费) 。在这种情况下, 谁还有多少积极性参加继续教育呢?当然, 学校分派的学习是给报销的, 可这样的学习一年又有几次呢?农村教师工资有限, 自付继续教育费用, 确实比较吃力。

(三) 培训单位功利性太强

举办继续教育的教育行政部门, 他们往往把集资也作为一种目的。例如笔者曾亲历这样一件事:县里组织新课程培训, 共开设4个班, 每个班40名老师, 每位老师的培训费是500元, 共培训了7天, 160名教师共缴费80 000元, 扣除7天内培训老师的培训费用, 就算作40 000元, 教育局还净赚40 000元呢!一个县有多少老师啊!继续教育, 名为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可实际上却成为某些教育行政部门创收的手段。在举办部门讲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 如果老师们确实收获颇大, 也算是钱花得值。可实际上, 很多培训收效不大, 老师们都觉得花了冤枉钱。当继续教育偏离了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 又有哪位农村教师会真正关心继续教育?又有谁会全力投入继续教育呢?

二、改进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 为了有效发展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心, 农村教育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现在农村教育投资中, 只有8%有中央财政支出, 另外92%则由各级地方财政支出, 其中大部分由县级以下财政支出。”这直接导致了“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农民办的格局城乡教育怎么能不存在差异呢?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了这一点, 无论是国家全部承担农村学校的“普九”费用, 还是免费为农村学校配置电脑以及在全省开通远程教育网, 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关怀。只有农村教师素质的发展, 才能切实促进农村学生素质的发展。在农村, 提高教师素质主要靠继续教育。

(二) 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 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的能力、学识、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农村, 师资力量一贯薄弱, 首先体现在教师的年龄结构上, 中青年教师偏少, 年龄大的老师偏多;其次体现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上, 代课教师不少, 科班出身的老师不多。当然, 这种状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随着教师的学历达标以及聘任制的施行, 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农村教师的行列。这些人知识达标, 能力过硬, 完全胜任本职岗位。他们是农村教育中的新鲜血液。如何保证这些“新鲜血液”不被保守的氛围同化, 如何保持他们的持久动力, 如何使他们的能力、素质更上一层楼, 是继续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现在, 教师这一职业就像医生、律师一样, 有专门的资格证书。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 包括很多方面, 大体上归为以下几类: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实践等。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在农村, 很多老师教多门课, 还要应付各种检查, 所以大部分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再学习。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 教育改革要求教师终身学习。知识更新的速度如此快, 如果一个老师故步自封, 怎么适应社会的发展呢?每一个老师都不能当一辈子教书匠, 而应朝着教育专家的方向努力。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农村的教师也不例外。继续教育就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四)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开展得如火如荼。新课改的理念即是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课程教学的宗旨。说到底, 就是要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提高, 需要教师来做。教师素质的提高, 需要继续教育来做, 因为新课改中更改最多的是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 教师需要改变自己原有的思维框架。在农村, 尽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更多的老师开始关注教改前沿动态, 但毕竟学得不系统。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 老师们都需要在教育观念方面不断洗脑。继续教育就应该把这一点作为重要内容, 及时为新课改服务才能保证老师们的教学不偏离轨道

三、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可行性探索

(一) 针对农村教师的需求开设继续教育课程

在继续教育的内容方面, 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不能搞“一刀切”。如何使继续教育的内容更符合农村教师的需求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由开展继续教育的单位事先进行问卷调查 (一年一次) , 了解农村教师的真正需求。然后针对老师们的需求来安排这一年当中的课程内容。这样有的放矢, 能够使继续教育不流于走形式, 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二) 实行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免费制度

在农村, 无论是教学设施, 教学环境, 教学条件都比不上城市, 老师们的待遇更比不上城市。农村的教师本来就辛苦, 还要让他 (她) 们为继续教育花费, 是不是不够公平呢?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是国家一贯提倡的。可是在城市具有优势的前提下, 如果国家不对农村教育从政策方面进行扶持, 怎么能让农村的步伐赶上城市呢?这几年, 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国家对农村教育关注的力度不断加大, 如果能够将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免费, 那更是锦上添花。

(三) 实行继续教育奖惩制度

在继续教育学习的过程中, 难免有人怠工, 如果针对每次的学习效果有奖有罚, 则会促使大家积极进步。以观摩学习为例, 通过观摩交流, 大家肯定会有所体会, 那么就可以布置本次作业:请大家谈一谈如何根据自己的所学促进教学?因为这是理论联系实际性质的论文, 写得好与差很容易见分晓, 对写得好的予以奖励 (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 , 写得差的予以惩罚, (比如张榜公布) , 这样奖惩分明, 定会促进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良性发展。

(四) 以乡镇为单位, 建立继续教育中心

现在, 农村的教育环境有了很大改变, 每所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微机室, 大部分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 河北远程教育网已经实现了校校通。在这种情况下, 并非只有到县城或市里才能接触优质的教学资源。因为优秀课件、优秀的公开课在网上完全可以找出来, 所以以乡镇为单位组织继续教育是可行的。但具体以什么模式来做, 具体学习哪些内容, 可以根据本乡镇的情况来定在这样的学习中老师们互相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Z].1999.

[2]冯之浚.2004年首届“全国教育厅局长论坛”上的讲话[Z].2004-10-28.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一、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被调查的280名高校体育教师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他们在大学时昕学的知识技能不能满足实际教学与训练工作的需要,绝大部分教师对在职参加继续教育的态度较端正;在各种培训中,岗前培训这一形式所占的比例接近被调查对象的一半,在教研活动中教研活动这—形式所占比例超过50%;对继续教育途径的需求倾向于各种短期培训,在职研究生班、科研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和教研室活动这5种;对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倾向于体育新兴运动项目的知识技能、体育教学技能与训练、裁判、体育学科,以及本专业最新知识与相关信息、最新体育教学上指导纲要与教材教法分析等几种;对继续教育频度的需求倾向于每1~2年学习一次;对继续教育形式的需求倾向于半脱产进修。高校体育教师学历的继续教育主要有在职研究生班、同等学历研究生班和全日制脱产研究生班3种途径;非学历继续教育主要有各种培训、助教进修班、教研室活动、自我进修、社会实践5种途径。

二、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体制落后

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主要是政府和学校行为,培训经费基本都是由政府和学校全包,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师培训机制明显地制约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部分学校和教师未能认识到培训提高既是教师的权利,更是教师的义务,教师培训与学校办学的评价及教师的聘任、考核、晋职相脱节,没有形成激励学校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激发教师自觉培训积极性的有效制。

(二)培训模式比较封闭

单纯依靠高校进行培训、依托于有限经费的使用、受人员编制的限制等,没有形成面向国内外、面向社会灵活开放式的培训模式,不适应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综合创新、信息化现代化进程加快、高等体育自身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师培训需求量的要求。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单一

大多数学校仍局限学历补偿、岗前培训、出国进修或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上。有计划地培训学科(术)带头人,跟踪国际、国内学科前沿,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体育教师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继续教育较少。

(四)培训机制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教师聘用、晋职、奖励等方面对培训缺少硬性目标要求,不利于提高体育教师自觉培训的积极性。管理体制不健全,对某些培训环节,如进修学习、社会实践、国内外访问、参加研讨班或参加学术会议等,没有配套的管理办法,缺乏考核和质量保证体系,培训效益不明显,培训质量不高。

(五)培训缺少保障体系

主要指编制和经费方面。高校扩招,教师规模相对稳定,出现了教学任务繁重,大部分教师满负荷工作的状态,多数学校由于体育教师编制紧张没有安排用于教师培训的“轮空”编制。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教师的培训。

三、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政治理论的教育。

高校体育教师政治理论基础薄弱,学习不够,往往出现只顾专业不及其余的偏向。即便是体育专业教育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学习的深度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对经典原著的学习更是缺乏,这对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和原理有很大局限,往往会出现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和断章取义的不良倾向。没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功底,就很难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理想和信念。高校体育教师为人师表,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识上的影响伴随其一生,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师这一方面继续教育十分重要。

(二)加强跨学科的理论知识教育

在知识经济替代传统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我们高校应注意培养两类人才:一类是能够拿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人才;一类是能够把已有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促进传统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创业型人才,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能迅速持久地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校已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撑,高校体育教师特别是体育专业教育的研究生导师,应自觉加强对市场学、经济学、营销学、法学等学科的学习,接受继续教育,使自己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三)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教育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接受的体育以及健康的信息量和知识量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纷杂,与他们的年龄和经历难成合理比例,增加了他们接受、分辨与理解上的难度,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体育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认识不清、办法不多,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学的继续教育,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此外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现代教学法的产生。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全景模拟教学、实验基地直观演示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等应运而生,纷至沓来。为了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为了灵活自如运用现代教学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应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使用和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设施的继续教育。

(四)加强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教育

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鼓励体育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培养一批知识和智力密集,具有体育运动发展优势和掌握高新技术能力的理论知识创新型的体育教师,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继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四、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一)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多种层次、多种规模的学历教育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河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还不能达到教育部的要求,因此应鼓励学历未达标的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基于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年龄特点和工作量比较大的情况,学校应从各方面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给予其更多的学习时间。可以根据各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采用脱产与不脱产结合,短期班与长期班结合的学历教育形式。

(二)关注少数专业化水平较低的教师群体

河北省高校的体育教师中有少部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令人担忧,他们的专业意识、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创新精神,都直接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质量。各校应从政策上引导,工作中要求,生活上关注,尽快调动起他们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三)转变教师对继续教育目标的偏颇认识

以学历达标为参与继续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河北省高校体育教老学历结构不尽如意的现状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继续教育提高各项业务能力上的低认同率,反映了教师在继续教育目标认知上的偏颇。教育管理部门应及时加以引导,这对于提高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建章立制,保证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工程的开发和进展对于“科技兴体”战略的顺利实施,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对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民族体质的强壮,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因此,必须通过建章立制来保证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实施。各级主管部门特别是各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结合我国经济、体育事业的发展实际和本校的特点,认真研讨着手制定出一套完备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用以监督、检查、管理和评估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做到既重形式更重内容,既重过程更重结果,确实保证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使之沿着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进。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体育工作部河北农业大学体育工作部保定学院公体部

上一篇: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初二作文600字下一篇:张贵宇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