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考试卷

2024-08-30

二年级数学下册考试卷(共14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考试卷 篇1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我会填空。(相信你一定能行)(每空一分,共24分)

1、按规律填空。

(1)5996

5997

()

()。

(2)3300

()

3400

3450。

2、一个数由4个千,2个百,8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3、判断35+196=()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用算式()或算式()来检验。

4、用3、7和两个0组成不同的四位数中:

(1)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

(2)两个“0”都不读出来的是()或()。

(3)只读一个“0”的是()或()(填两种即可)。、文具店运回900个练习本,上午卖出了500本,下午卖出了250本,文具还剩(个练习本。

小学二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 数学 英语

6、西城小学有480个男生,320个女生,西城小学总共有学生()人。

7、24 ÷4=()口诀是(),被除数是(),除数是()示把24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二、我是小法官。(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5分)

1、与7640相邻的两个数是7639和7641。

()

2、比10000小的数只有9999。

()

3、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

()

4、425-216=219

()

5、1802=1000+80+2.()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5分)

1、读8900这个数时,()。

①读一个零 ②读两个零 ③一个零都不读

2、最大三位数加上()就等于最小四位数。

①10 ②100 ③1

3、在加法中,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100,和()。

①增加100 ②减少100 ③不变

4、比直角小的角是()

① 锐角 ②钝角 ③直角[

5、小明有35元钱,我有5元钱,我的钱是小明的()

① 30倍 ②5倍 ③7倍

四、计算。(可要细心啊)(37分)

1、口算。(4分)

8×8-50=

43+54=

300+500=

153-5=

72÷8+90=

290-140=

360-60+120=

1000-800=

2、估算。(4分)

318+204≈

475-281≈

397+411≈

819-521≈)表

3、用竖式计算。(9分)

437+269=

637-419=

900-245=

132+329-408=

347-178+245=

250+362-400=

五、解决问题。(启动你的智慧大脑吧)(23分)

1、为汶川灾区儿童捐款。一年级捐款407元,二年级捐款1008元,三年级捐款987元。(6分)

(1)一年级比二年级少捐款多少元?

(2)三个年级大约一共捐款多少元?

2、小明3天看完一本1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38页,第二天看45页。第三天看多少页?(5分)

3、儿童游动物园应该有成人带领,成人门票每人5元,儿童门票每人3元。用20元钱购买门票,除1个成人外,还可以买多少张儿童票?(6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考试卷 篇2

一、教学内容及其变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是经过修订而成的, 它包括十个单元的内容。教材的内容较以前的教材有着明显的变化。具体说来, ,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动:

( 1) 本教材将表内除法分为两个单元进行了教学, 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除法的难度, 让学生能轻松的、有时间的学习和运用表内除法。 ( 2) 将 “有余数的除法”从三年级上册移到本册进行教学, 在学生学习到表内除法后开始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 这种紧密的安排, 既让学生对之前学习的除法有着联系和巩固, 也在这种氛围下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 3) 教材将 “图形与变换”单元修订为现在的 “图形的运动 ( 一) ” 单元, 其中关于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前移到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 将认识轴对称图形后移至本单元教学, 内容简单明了, 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 更形象、直观。 ( 4)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 教材中对 “统计”的内容进行了充分修订, 具体到本册编排的内容为 “数据收集整理”, 在这个单元中, 以前的以一当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被简单的统计图表代替了, 降低了难度。 ( 5) 将教材中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移到三年级上册进行教学, 只在本册教材中简单的介绍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简单的计算题和估算。

二、教材内容特点

本册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 知识点多, 具有着自己的某些特点, 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

1. 重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应用意识。在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 可以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教材这样的安排就正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册教材中, 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计算知识后, 有的题目是需要学生自己根据所给条件提出问题再解答, 并且对于提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 只有少部分会明确提出使用加法还是减法的计算方式进行提问。教材的安排是要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试着学会自己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分两个单元编排,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表内除法的安排, 是在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学习过表内乘法的基础上, 紧接着安排这样的单元, 不仅是对以前知识的巩固, 还为新知识奠定了基础。本册教材中的除法学习部分是分为两个单元进行的, 学生2 - 6 的表内除法、7 - 9 的表内除法, 学生熟悉表内除法 ( 一) 后, 能解决简单的关于用除法运算的问题, 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 对于后面一个单元的学习就显得容易得多。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 还节省了很多时间, 降低难度, 这是知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教师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3. 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 促进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这部分教材用的主题图是游乐场的照片, 里面各种娱乐设施的移动, 就是本单元将要学习的平移和旋转。书本中出现的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是很多的, 比如拉一拉、做一做和剪一剪等。这些知识不仅使学生逐渐形成空间观念, 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4. 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在教材中, 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图, 这些是与实际生活贴近的, 都是生活内容, 还包含所学数学知识的, 十个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来引入的。

三、有关教材的建议

1. 教材主题图的内容未考虑学生的生活差异。教材中的主题图丰富多彩, 但其实没有考虑到生活在农村的学生, 主题图中提到的游乐场、公园等等, 对于城市的教师和学生而言是可以很好的接受学习的, 但对于农村的学生, 他们接触的东西是很有限的, 对于老师而言要在这样的教材内容下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很困难的。2.概念性的知识模糊, 缺少明确的概念。在教材中有一些知识, 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它到底是什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是讲解它所具有的特点, 概念的东西缺少了。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感受到, 但却不能准确的说出, 教材应该出现这些概括的内容, 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概念意识, 以便学生高年级抽象思维的发展。3. 教师布置作业环节困难。在本册教材中, 书本中过多的呈现图文结合的地方, 简单看起来是很能吸引学生兴趣的, 但在另一方面说明教师能够在书本上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就少了。学生在课本上练习的东西少, 自然而然的会增加其他的巩固练习的任务, 这样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4. 教材的练习题有相似部分, 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在教材的习题部分, 有前后题目是可以互逆的, 有些题目还很雷同, 学生完成书上的作业感觉是在重复不断的做一件事, 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感到烦躁。有部分学生在面对这样的题目时, 就会捡漏, 不计算、不思考, 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的。

参考文献

[1]王立松.对二年级数学教材 (人教版) 的几点体会和建议[J].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2008, 03:15-17.

[2]卢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介绍[J].黑龙江教育 (小学版) , 2004, Z3:6-9.

[3]刘丽, 赵中华.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J.河北教育 (教学班) , 2014, 01:19-2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综合试卷 篇3

300 + 400 =32 =880-800 =

50 =30 + 90 =70 =

80 + 50 =620 - 20 =50 + 500 =

1000- 700 = 41 = 30 =

40 =5 + 38 = 150-90 =

140 -70 = 82-4 =24 =

二、用竖式计算

48 =69 =57 =

35 + 254 = 636-276 = 387 + 378 =

503-196 =297 + 66 + 343 =

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08 + 297 =414-87 =

四、填空

1.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 ),如果在个位上再拨上 1 粒珠,这时的数是( )。

2.四百零八写作( ),六百六十写作( )。

3.○○○○○○

△△△△△△△△△△△△

△的个数是○的()倍,△的个数是的()倍,○的个数是的()倍。

4.在○ 里填上“>”“<”或“=”。

10 个一百○一千760○706

20 毫米○1 分米

5.给三角尺上的直角标上记号。

三角尺上的另两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

(2)右边线段的长是35()。

(3)小玲的身高是138()。

7.先把下面的数按不同要求分类,再把表格填写完整。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它后面的□里画“√”

1.(1)416 + 388 的和大约是几百?

700 □ 800 □900 □

(2)592-209 的差大约是几百?

400 □300 □200 □

2.小军从家去学校往西北方向走,他从学校回家往什么方向走?

东北 □东南 □ 西南 □

3.从自己家到学校,小红走的路比小芳多得多,比小英多一些。谁家离学校最近?

小红家 □小芳家 □ 小英家 □

六、解决实际问题

1.每支8元,50 元最多能买几支这样的钢笔?还剩多少元?

2.四个小朋友拍皮球,小明说:“我拍了36下。”小军说:“我比小芳多拍2下。”小芳说:“我拍了9下。”小丽说:“我拍的下数是小芳的2倍。”

(1)小军拍了多少下?

(2)小丽拍了多少下?

(3)小明拍的下数是小芳的几倍?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篇4

一、看谁最聪明。 ( 共 38 分 )

1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 ×( ) < 30( ) × 9 < 62

3 × ( ) < 17 ×7<61

2 、找规律后填数。

408 、409 、、、。

、450 、500 、550 。

3 、在○里填上“><或=” (6 分 )

498 ○ 500 四千八百零六 ○ 48062080 ○

100mm ○ 9cm900m ○ 900mm50dm ○ 400cm

4 、10 个()是一千;2438 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一个数是由5 个千和3 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二千零六,写作( )

5 、从 76 里面连续减 8 ,减了( )次还剩 4 。

6 、在 ()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4 分 )

一棵大树高约 9() 兰兰的身高是134 ()。

一块玻璃的厚度是3 (),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 60 ()。

7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位是千位。

8 、百位上是6 ,十位上是0 ,个位上是8 的数是()。

9 、576 里面有()个一,()个十,()个百

10 、看图填空。

鲜 花小 鸡鸽 子北

海豚白 马企 鹅

小 熊钟 表树 叶

①、小鸡在白马的_______ 面,鲜花在白马的______ 面,鸽子在白马的.______ 面。

②、小熊在白马的______ 面,钟表在白马的______ 面,树叶在白马的_______ 面。

二、动动脑,选一选 (共 10 分)

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1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 )。

① 大② 小③ 无法确定

(2 )由6 个千、5 个百和3 个一组成的数是()。

①653②6530③6503

(3 )飞机每时飞行800 ()。

① 米② 千米③ 分米

(4 )与499 相邻的两个数是()

①497 和498②500 和501③498 和500

(5 )下面几个数中最接近1000 的数是()

①1456②1994③1005

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 共 18 分 )

1 、我能直接写出得数。 ( 6 分)

25 - 9 = 37 + 8 = 42÷6 = 9 × 9 =

13 56=7 × 8 = 96 - 40 = 21÷3 =

70 26 = 100 - 20 = 32 3 = 42 50 =

2 、竖式计算: (12 分 )

24 ÷8 = 42 ÷9 = 50 ÷ 6 =

195+367=218+285=236+139+364

四、操作题,画一画,量一量。 (9 分 )

( 1 )画一条比 3 厘米长 2 厘米的线段。

( 2 )这支铅笔的长是( )厘米。

( 3 )我是体育小班长,能给他们排排队。

30 毫米, 4 分米, 8 厘米, 50 毫米, 17 分米, 80 米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篇5

(2016——2017学第二学期)

本次试卷基本上蕴盖了本册数学的基础知识点,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重视考察学生灵活多样应用知识的能力及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卷面看本次试题可分两大类,第一类基础知识,通过填空、选择、口算、计算等形式检测,第二类是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应用题等体现。

一、考试基本数据统计

本次全年级参加人数:314人,平均成绩92.66分,及格率98.73% 优秀率93.95%。

二、试题具体情况分析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有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活动中,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4、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例如:第六大题的第3、4小题。试卷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与乐趣。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存在的不足:

(1)部分学生在计算中计算粗心,仍有抄错或漏抄数据的现象;特别是在列竖式计算中,横式结果漏写或写错;计算时粗心算错答案。

(2)学生会读题时马虎没有弄清题意就开始做题,导致简单的计算错题太多。

(3)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太差,对知识学习太死,不会灵活应用。

2、取的成绩:

(1)在本次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基础计算总体还不错,说明学生掌握了前段所学知识。

(2)多数学生能按要求正确答题,有一定的能力。(3)学生书写整体不错。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

2、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教学,在教学中要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减少学生因错误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期末试卷 篇6

一、填空我能行(每题2分,共20分)

1.把10个桃子平均放到5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 ).

2.12枝花,每3枝插在一个花瓶里,需( )个花瓶.

3.20÷4=5,读作( ).

4.被除数是15,除数是5,商是( ).

5.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6.写出下面的数:

一片树林有九百二十五棵树,写作( ),它的近似数是( ).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长四千五百八十九米,写作( ),它的近似数是( ).

7.一个数由7个千和6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约是( ).

8.一袋砂糖重500克,2袋砂糖重( )千克.

9.在○里填上“>”、“<”或“=”.

2千克○克 4千克○3800克 2500克○3400克 560○650 705○507 330○303

10. 图中有( )个角,( )个直角.

二、动脑筋,试一试(24分)

1.在○里填上“+”、“-”、“×”、或“÷”.(每题1分,共10分)

20○4=5 25○5=20 6○1=6 36○6=6 16○4=4 12○3=15

5○5=25

4○4=0

18○3=6

9○9=1

2.猜一猜,填一填.(每空1分,共8分)

35÷( )=5 7×( )=49 ( )÷8=9 63÷( )=9 ( )×( )=36 ( )÷( )=3

3.请你按规律接着往下画.(每空1分,共2分)

※○◎□ ○◎□※ ◎□※○ □※○◎

4.我能画出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移2格后得到的图形.(4分)

三、算一算,认真错不了(16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18÷6= 4×6= 42÷7= 18+9= 30÷5= 12÷4= 81÷9= 5×7= 25÷5= 6×8= 27÷3= 49-30= 28÷4= 56÷7= 7×3= 49-30= 40÷5= 5×9= 54÷9= 64÷8=

2.用竖式算一算.(每题1分,共6分)

53+36= 67+15=

90-55=410-250=

570+380= 450-260=

四、列式计算.(每题2分,共6分) 1.比93多19的数是多少?

2.72比27多多少?

3.一个数减去39得100,这个数是多少?

五、解决下列问题(34分)

1.明明5分钟做完了40道口算题,明明平均每分钟做几道?(4分)

2.一只兔笼里装了一些兔子,数一数共32条腿.这只笼子装了几只兔子?(4分)

3.二年级三个组的`同学上学期共收集理79个废旧电池,其中第一组收集21个,第二组收集了35个,第三组收集了多少个?(5分)

4.小猴子分了4根香蕉,小兔子分得的香蕉是小猴子的3倍,小狗分得的香蕉比小兔子分得的香蕉少2根.小狗分得了几根香蕉?(5分)

5.实验小学一年级有280人,二年级有210人,三年级有170人,四年级有110人,五年级有210人,电影院有500个座位,如果学校组织全校同学去看电影,你看怎样安排比较合理?(6分)

5.实验小学一年级有280人,二年级有210人,三年级有170人,四年级有110人,五年级有210人,电影院有500个座位,如果学校组织全校同学去看电影,你看怎样安排比较合理?(6分)

6.学校图书角的图书统计表.(10分)

种 类 连环画 故事书 科技书 其他书 数量本 45 40 10 35

(1)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根据上面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①图书角中共有图书( )册,其中( )图书最多,( )图书最少,如果同学们想增添一些图书,你有什么好的想法,请你说出来填在正面的横线上.

二年级数学下册考试卷 篇7

1. 下列各数中, 最大的数是 () .

A. 3B. 1C. 0D. -5

2. 光速约为3 000 000千米/秒, 将数字3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3×104B.3×105C.3×106D.30×104

3. 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A. x≥0B. x≠1C. x>0D. x≥0且x≠1

4. 某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每分钟红灯亮30秒, 绿灯亮25秒, 黄灯亮5秒, 当你抬头看信号灯时, 是黄灯的概率为 () .

A.1/12B.5/12C.1/6D.1/2

5. 如图是由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 其俯视图是 () .

6. 如图, 函数y=2x和y=ax+4的图像相交于点A (m, 3) , 则不等式2x≥ax +4的解集为 () .

A.x≥3/2B.x≤3 C.x≤3/2D.x≥3

7. 如图, Rt△ABC中, AB=9, BC=6, ∠B=90°, 将△ABC折叠, 使A点与BC的中点D重合, 折痕为MN, 则线段BN的长为 () .

A.5/3B.5/2C.4 D.5

8. 如图, ⊙O的半径为2, AB, 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 点P是⊙O上任意一点 (P与A, B, C, D不重合) , 过点P作PM⊥AB于点M, PN⊥CD于点N, 点Q是MN的中点, 当点P沿着圆周转过45°时, 点Q走过的路径长为 () .

A.π/4B.π/2C.π/6D.π/3

9. 如图, 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等边三角形, 开始它们在左边重合, 大三角形固定不动, 然后把小三角形自左向右平移直至移出大三角形外停止. 设小三角形移动的距离为x, 两个三角形重叠面积为y, 则y关于x的函数图像是 () .

10.如图, 若点M是x轴正半轴上的任意一点, 过点M作PQ∥y轴, 分别交函数和的图像于点P和Q, 连接OP、OQ,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POQ不可能等于90°

C.这两个函数的图像一定关于x轴对称

D.△POQ的面积是

二、填空题

11. 如图, △ABC内接于⊙O, OD⊥BC于D, ∠A =50°, 则∠OCD的度数是_______.

12. 已知∠AOB=30°, OP平分∠AOB, PC∥OB, PD⊥OB, OC=2, PD的长_______.

13. 直线m上有三个正方形, 若正方形a与c的面积分别为5, 11, 则正方形b的面积为______, 边长为_____.

14. 如图, 将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 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F点处, 已知CE=3, AB=8, 则△AEF的面积为_______,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

15. 已知P1 (1, y1) , P2 (2, y2) 是正比例函数y=x的图像上的两点, 则y1______y2 (填“>”或“<”或“=”) .

16.从长度分别为2, 4, 6, 7的四条线段中随机取三条, 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_.

17.如图所示, △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 则sin A的值为_____.

18. 如图, 直线y=k1x+b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 其横坐标分别为1和5, 则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

三、解答题

19. (1) 计算:

(2) 解不等式组

20.已知两直线l1:y=k1x+b1, l2:y=k2x+b2, 若l1⊥l2, 则有k1·k2=-1.

(1) 应用:已知y=2x+1与y=kx-1垂直, 求k;

(2) 直线l经过A (2, 3) , 且与y=- (1/3) x+3垂直, 求直线l的解析式.

21. 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关注校车、关爱学生”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 某中学为了了解本校学生的上学方式, 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 将收集的数据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如图所示) ,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 解答下列问题.

(1) m=______%, 这次共抽取______名学生进行调查, 并补全条形图;

(2) 在这次抽样调查中, 采用哪种上学方式的人数最多?

(3) 如果该校共有1 500名学生, 请你估计该校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约有多少名?

22. 小明、小军两同学做游戏, 游戏规则是:一个不透明的文具袋中, 装有型号完全相同的3支红笔和2支黑笔, 两人先后从袋中取出一支笔 (不放回) , 若两人所取笔的颜色相同, 则小明胜, 否则, 小军胜.

(1) 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出摸笔游戏所有可能的结果;

(2) 请计算小明获胜的概率, 并指出本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若不公平, 你认为对谁有利.

23.如图, 在正方形ABCD中, 等边三角形AEF的顶点E、F分别在BC和CD上.

(1) 求证:BE=DF;

(2) 若等边三角形AEF的边长为2, 求正方形ABCD的长.

24. 某园艺公司对一块直角三角形的花圃进行改造, 测得两直角边BC、AC的长分别为6 m、8 m. 现要将其扩建成等腰三角形, 且扩充部分是以8 m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求扩建后的等腰三角形花圃的面积. (画出所有情况的图形并计算)

25. 如图1所示, 在A、B两地之间有汽车站C站, 客车由A地驶往C站, 货车由B地驶往A地. 两车同时出发, 匀速行驶. 图2是客车、货车离C站的路程y1, y2 (千米) 与行驶时间x (小时)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像.

(1) 填空:A, B两地相距_______千米;

(2) 求两小时后, 货车离C站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 客、货两车何时相遇?

26. 问题探究:

(一) 新知学习:

圆内接四边形的判断定理:如果四边形对角互补, 那么这个四边形内接于圆 (即如果四边形EFGH的对角互补, 那么四边形EFGH的四个顶点E、F、G、H都在同个圆上) .

(二) 问题解决:

已知⊙O的半径为2, AB, CD是⊙O的直径. P是BC⊙上任意一点, 过点P分别作AB, CD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N, M.

(1) 若直径AB与CD相交成120°角.

①当点P运动到BC⊙的中点P1时 (如图1) , 求MN的长;

②当点P (不与B、C重合) 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 (如图2) , 证明MN的长为定值.

(2) 试问当直径AB与CD相交成多少度角时, MN的长取最大值, 并写出其最大值.

27.知识迁移:

当a>0且x>0时, 因为, 所以, 从而 (当时取等号) .

记函数, 由上述结论可知:当时, 该函数有最小值为

直接应用:

已知函数y1=x (x>0) 与函数 (x>0) , 则当x=______时, y1+y2取得最小值为______.

变形应用:

已知函数y1=x+1 (x>-1) 与函数y2= (x+1) 2+4 (x>-1) , 求的最小值, 并指出取得该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值.

实际应用:

已知某汽车的一次运输成本包含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固定费用, 共360元;二是燃油费, 每千米为1.6元;三是折旧费, 它与路程的平方成正比, 比例系数为0.001. 设该汽车一次运输的路程为x千米, 求当x为多少时, 该汽车最低?最低是多少元?

28.如图, 把两个全等的Rt△AOB和Rt△COD分别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使直角边OB、OD在x轴上.已知点A (1, 2) , 过A、C两点的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点E、F.抛物线y=ax2+bx+c经过O、A、C三点.

(1) 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 点P为线段OC上一个动点, 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 交x轴于点N,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若存在, 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期中自测题 篇8

二、我会读,还会连。(10分)

嫩疏钻惋烈聊瓣肤绕碉

三、我会选,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6分)

四、我会填。(6分)

五、我会填上合适的词语。(8分)

例:弯弯的(小路)

光彩夺目的()浓密的()

()的小溪()的春风

()的汽车()的葡萄

()的嗓音()的北京

六、我会趣填词语。(10分)

(海上)——(上海)()——()

()——()()——()

()——()()——()

七、我会辨字组词。(12分)

泼()绕()蜜()特()

拨()浇()密()待()

拔()挠()秘()诗()

八、我已经积累了许多优美的句子。(13分,每空1分)

1.花要叶扶,。

1.赠人玫瑰,。

3.篱落疏疏一径深,。这句诗的作者是。

4.那里,树木,周围有许多。(《日月潭》)

5.到了,葡萄地挂在底下,有的、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美丽极了。(《葡萄沟》)

九、我会用带点的字写句子。(7分)

例: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渐渐地:

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

终于:

十、阅读。(20分)

小燕子搭窝

燕子妈妈要小燕子找些泥土、草根、枯叶,造一间美丽的房子。

小燕子飞到地上,看见翻松的泥土,急忙衔了一块。忽然,那泥土动起来了。哎呀!原来是条蚯蚓。

小燕子飞到草丛里,找到一根草根,她正想去叼,忽然,草根动起来了。啊,原来是秧鸡妈妈的鼻子。

小燕子飞到灌木丛中,准备去找枯叶,真奇怪,叶子飞走了。哟,原来她站在一只蚂蚱的翅膀上。

小燕子想起了妈妈的话:“要细心才能学到本领。”她认真地找啊找,终于找到了枯叶、泥土和草根,造起了一座漂亮的房子。

1.连一连,找出反义词。(2分)

松细心认真漂亮

粗心紧丑陋马虎

2.小燕子要造房子,它都把什么当成了泥土、草根、枯叶呢?连一连。(3分)

把一条蚯蚓当枯叶

把一只蚂蚱的翅膀当草根

把秧鸡妈妈的鼻子当泥土

3.读了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5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考试卷 篇9

一、考试情况概述:

这次期中试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一至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考核对象是二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我所任教的班级有6名学生,参加考试的学生是6名学生,总分729分,平均分96分,及格率100℅,优秀率为83%,本次考试的类型共有六类大题。第一题是填空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做出来,只有个别差生做不对。第二题是判断题,学生做的很好。没有丢分。第三类题是分一分,填一填,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分出来出来没有丢分。第四题是数图形填空,此题太简单了,大部分学生没有丢分。个别学生不认真没有全数对丢了分,第五题是选择题所有学生也没有丢分,第六题是计算题学生计算能力较强所以也没有丢分,七题是解决问题,有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进行解答,个别学生丢分较多。

二、考试情况分析:

1、基础题上失分过少。由于二年级的学生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平时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加上做题不认真,不细心,考试时出了很多错。主要有:

① 做题浮躁,不细心。②对“前后”的理解有误。

③考虑问题不周到,橡皮擦了之后就没有补写。

④应用题的理解有误

⑤ 部分优等生已经理解了,考虑得比较全面,所以能够的100分。

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让学生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东丢西落”的弊病。

2、综合题上失分。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也比较多,主要有:

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列式计算做题不认真,造成计算错误,掌握不够好。

3、应用题的审题能力差,不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失分最严重的就是最后一题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够。我想我要在教学中要加强审题训练,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3.在计算方面,大部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得分率比较高。

三、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2、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

3、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篇10

一,填空.

1,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 各有几个角 是直角的要画上标记.

( )边形 ( )边形 ( )边形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1)389里面有(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2)30个十是( );6个百和4个一合起来是( ).

4,在○里填或=.

403○430 535○353 8米○80分米 90毫米○9分米

598○958 773○737 365+197○600 632-198○400

5,你能帮小朋友找到各自的家吗 在每幢房子旁边写上小朋友的名字.

(1)玲玲家在学校的东南面,萍萍家在学校的南面,红红家在学校的`西南面.

(2)萍萍家的东北面是冬冬家,萍萍家的西北面是婷婷家.

6,(1)画一条长15毫米的线段.

(2)画出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二,计算.

1,口算.

170-70= 40+500= 900-300= 408= 130-80=

60+90= 800+20= 1000-400= 79= 455=

2,用竖式计算.

576 349 785 327

728 419 475+227+208 83+380+419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86-374 702-308 524+319 451+549 600-532 398+116

4,在结果小于500的算式后面的□里画.

960-398□ 751-98□ 203+304□ 195+207□

三,解决问题.

3,下面是希望小学一到三年级同学收集废旧电池情况的统计.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合计

204节

( )节

196节

( )节

(1)二年级收集的电池节数比一年级和三年级收集的总和少199节,二年级收集了多少节

(2)三年级再收集多少节就和一年级收集的同样多

(3)三个年级一共收集废旧电池多少节

(4)自己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且解答出来.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篇11

所教年级:四年级

所教册次、单元: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设计主题:Unit 2: What Time Is It ? A—Lets talk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課为对话教学,主要教授句型:What time is it ?Ittime for...句型。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对话内容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在教学中我从本班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了一系列的听、说、演、唱、玩等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语言交流情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使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本课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注:含本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分析)

本课教学的句型what time is it ?It is time …句型是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它将贯穿本单元,通过对句子的掌握,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运用这个句子。进而为以下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2人,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知识储备很好,但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素质较差,语言运用能力也较差,学习比较被动。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我班的学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能听懂、会说句型:What time is it?It is….Its time for….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

2.能理解并运用Just a minute.Lets run!和go home三个短语和句子。

3.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作息。

4.熟练掌握问句What time is it?和相应的问答以及句型Its time for….的用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问句:What time is it?和相应的回答。

2.Its time for…的用法。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一些习惯表达法的理解和发音,比如:Just a minute. shool is over .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中文为主 + 所教学科目标语言)

1) warm-up

设计意图:播放英语歌曲,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复习第一课时学过的句型,在问候中提到了Kids 这个单词,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这个单词的意思,为“Go home ,kids “ 这个句子的学习打下铺垫。

1.Sing a song

2. 出示上一节课的图片,复习学过的单词组。通过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lets do的内容.

3.问候学生:Good morning kids , .what time is it ? 让学生用Its … 、Its time for…句式来回答问题,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给予指导。

2) Revision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既练习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复习了所学知识,并且为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游戏:“听句子,拨表针”

老师说出Its time for music class 等句子,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将自己的表针迅速拨到相应的位置上。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并给予鼓励。

2.教师出示课件中的作息时间表。找学生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用所学的句子进行表述。比如“Its …oclock .Its time for…

3) Presentation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借助图片,和教师形象的肢体语言,以及游戏等环节,利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灰太狼,喜羊羊的形象,将“大灰狼,几点钟了?”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状态下,自然地接受语言信息,体会语言在情境中的运用

1.教师设计导语并且出示“下课”的图片,说: school is over ,让孩子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师出示已经准备好的钟表并向其他同学提问:What time is it? 引导学生回答 ,练习几次后教师示意学校的放学时间,待其他学生做出回答后, 教师自然引出Oh,its 4 oclock now.School is over. 教师领读School is over.然后将School is over.Lets go to the playground.合起来分男女生练读,并引导学生回答:OK. 反复进行练习。

2.教学Just a minute.

教师说:School is over. But I want to know Where do you want to go?教师出示课件,出示(Let.s go to the playgroud , Lets go home Lets run)句子,通过肢体语言告诉学生这几个句子的含义 。并且通过不同方法读句子。But Where do they want to go?教师故意设下疑问,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教师假装没倒好磁带,边说Just a minute,边摆弄录音机,让学生在这个情景中领会Just a minute的含义。提问学生回答,对于回答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接着教师领读Just a minute。

3.教师用英语说:我累了,让我们做个游戏吧!学生戴上头饰扮演灰太狼的角色,老师扮演喜羊羊,看课件的钟表,做“wolf ,wolf what time is it ?的游戏。根据回答的时间说出Its time for( lunch/breakfast/dinner/English class/school) , 让学生来判断喜羊羊回答的对不对。教师多找几个学生做这个游戏。

4.小组分角色扮演来模仿刚才的游戏来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找最好的小组到前边进行表演。

5. Lisen to the tape .

(1)出示对话的图片的课件,让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给的问题卡片边听边看边思考:

Picture 1:Where do they want to go?

Picture 2:Where are they now?What time is it now?

Picture 3:Whos the man?What does he say?What time is it now?

听完录音,每听完一幅图的内容就请学生回答问题,以检查对对话的理解程度。听完录音后让学生完成课件上的填空。

(2)Listen and repeat. 学生再次听录音后,完成课件上的填空内容。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首先,在课堂上。我运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充分调动起了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首先我利用教师评价对在进行角色表演中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五分的鼓励,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都想积极参与,效果很好。其次,在进行Lets play 的环节时,我利用小组之间的互评,结合教师的评价,对表演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并且通过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评出本节课最佳明星和最佳小组。

评价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考试卷 篇12

一、略读课文的课程功能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略读原是用来训练阅读的优良习惯, 必须脚踏实地, 毫不苟且, 才有效益。”从叶老的话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略读课文的课程功能。

1. 精读“主体”的“补充”

“补充”什么呢?简言之, 补充精读课文“主体”的不足。如:人教版六 (下) 第二单元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然而,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的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地区、民族独具特色, 衣食住行各不相同。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反映的是“节日风俗”, 我们知道除了北京的节日风俗, 还有其他地区的节日风俗;除了“节日风俗”, 还有其他的民风民俗。故除了《北京的春节》外, 教材中还编写了略读课文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各具特色的民居》;反映维吾尔人豪气、豁达、乐观的《和田的维吾尔》。这样, 在文化、民居、人物等方面进行补充, 尽可能全方位地反映“中华民风民俗”。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2. 精读“准备”的“应用”

“应用”主要指应用精读中学得的阅读方法和获取的知识经验, 进行独立的阅读实践。人教版六 (下) 第二单元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 在阅读知识与能力方面, 有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以时间为经线, 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作为全文结构, 其写作特点是表达顺序清楚明白。二是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 情趣盎然, 学生喜闻乐见, 有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有的部分则一笔带过, 其写作特点是详略得当。三是文章有较多的场景描写, 有较强的画面感, 其写作特点是用词准确, 生动形象。以上三个写作特点应在精读课文中习得, 在后面三篇略读课文中加以应用, 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依据是什么?下面我们以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习作表达”为例进行探讨:一是依据单元导语。本单元的导语第二自然段指出:“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 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它提示了语文学习的重点, 明确了读写训练点。由此, 我们在单元导语中可以看出, 本单元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 准确用词, 生动表达, 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二是依据精读课文。为了达到单元导语中提出的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依据课文的特点及课后思考题, 可将教学目标定为:“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及详写、略写的好处。”由此, 后面三篇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基本可定为:“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但是, 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各篇课文的表达特点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现列表如下:

所以, 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可依据单元导语、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以及略读课文的特点来确定。就教学目标达成过程的性质而言, 精读课文侧重于“学会”, 略读课文侧重于“会学”。

三、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教参中指出:“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的提示, 独立阅读、思考、交流, 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 可以是内容的, 也可以是写法的,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 可不必多作要求。”在以上思想的引导下, 略读课文大体上可作如下设计:

1.“提示”引路, 简化课堂结构

人教版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 有一段流畅的文字, 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 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 更好地发挥了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如《和田的维吾尔》前的连接语:“提起维吾尔族, 我们眼前便会浮现出他们载歌载舞的情景。其实, 除了能歌善舞, 维吾尔族还有许多饶有兴趣的风俗, 读读下面这篇课文, 想一想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 然后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以上连接语中, “还有许多饶有兴趣的风俗”, 在主题内容上进行过渡, 让学生想一想有哪些饶有兴趣的风俗呢?接着提示:“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在文章的内容方面再次进行引导, 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概括特点;“然后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交流”什么, 怎么“交流”, 是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学生可以交流读后的体会, 也可以交流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这样情感上铺垫, 能力上迁移, 使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连接语, 带着问题阅读文章, 既能事半功倍, 提高阅读效率, 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 抓住关键, 精读课文重点

虽然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 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 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 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 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 更集中。因此, 我们需要反复斟酌, 寻找准确的着力点, 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如《藏戏》一文, 一是要整体感知课文, 明确课文是按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 以“总—分—总”结构安排的:先是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详细写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继承和发展。二是可抓住两个方面进行重点教学。其一, 表现主要内容的重点句子。如:“那时候, 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 数不清的牛皮船, 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急流中, 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 被咆哮的江水吞噬。”课文中的这段话, 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 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 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 说明他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 也说明艺术源于生活, 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产生。让学生重点理解这段话, 对感悟后面藏戏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可以作为重点句子加以处理。其二, 体现表达形式的重点句子。对六年级学生来说, 除了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外, 更重要的是学习表达, 特别是略读课文, 此项任务显得更为重要。表达的顺序、表达的方法、语言的风格等等都可以作为重点句子来教学。如:文中“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本句话看似平平常常, 但在全文布局谋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总结藏戏的三大特点, 接着用“还是”转折, 介绍了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因为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 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教学时, 在理解内容与表达形式两个方面抓住重点词句, 以点带面, 层层推进, 提高效率, 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

3. 课外拓展, 增大课堂容量

二年级数学下册考试卷 篇13

一、填空(20分)

1、四千五百零六写作(),七千四百三十六写作()1005读作(),4080读作()2、4个百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3个千、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3、拉抽屉属于()现象,电扇转动属于()现象。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苹果重80()小丽身高125(),小明体重30()教室的长8()。

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011 889 998 911 1101

()>()>()>()>()

6、用6 1 0 4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

7、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

8、一万是()位数,它的最高位在()位上。

9、一个台灯的价格是98元,爸爸买了两个台灯,大约一共花了()

10、写出5002前面的四个数()、()、()、()。

二、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中。(10分)

1、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5000()①克 ②千克 ③吨

2、看一场电影的时间大约是()①2小时 ②20分 ③200秒

3、下面()是质量单位 ①米 分米 厘米 ②时 分 秒 ③千克 克 4、3000可以看成()①30个千 ②30个百 ③30个十

5、所有()大小都是相等的 ①锐角 ②直角 ③钝角

三、判断题(10分)

(1)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直角一定比锐角大。()

(3)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到一个四位数,也可能得到一个三位数。()

(4)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比,铁比棉花重。()

(5)2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2500。()

四、算一算(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16分)54十6= 72÷8= 76-48= 9×8= 45十9= 6×5 = 27÷3= 400-40= 4×4= 20÷5= 350十650= 6500-1500= 7×9-20= 8×5十8= 23十7×4= 64÷8÷2=

2、笔算(8分)

470十430= 900-480= 850-190= 550十450=

五、文字题(8分)

1、比653多87的数是多少? 2、7053比5687多多少? 3、42里面有几个7?

4、除数是6,商是2,被除数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28分)

1、同学们栽树,三年级栽了85棵,四年级栽了78棵,五年级载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少27棵,五年级栽了多少棵?

2、食堂买来70千克黄瓜,吃了一些,还剩下3筐,每筐9千克,吃了多少千克?

3、小明家买蜂窝煤,第一次买了30块,第二次买了33块。如果每天少7块,这些煤可以少多少天?

4、新华书店有儿童画册1300本,上午卖了86本,下午卖了114本。还剩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解答)

附加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篇14

1、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2、由7个千和6个十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的最高位是( )位。

3、与6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4、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3708、3087、7038、7083

>>>

5、仔细观察,填写规律。

①○■△□ ■△□○ △□○■ ( )……

② 1、2、4、7、11、。

6、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7、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56 ○ 7=8 48 ○ 8=40 56 ○ 7=63

6 ○ 9=54 64 ○ 8=72 6 ○ 4=24

二、判断题。(4分)

(1)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1009。 ( )

(2) 5个千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405。 ( )

(3) 小明的体重大约是35克。 ( )

(4)1000前面的一个数是999。 ( )

三、选一选。(4分)

1、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比较,( )重。

A、铁 B、棉花 C、一样重 D、不一定

2、下面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

A、5800 B、4003 C、7000 D、1230

3、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

A、100 B、1 C、99 D、10

4、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

A、B、C、

四、算一算。(36分)

1、直接写得数。(12分)

7×8= 81÷9= 66-39= 34-16=

72÷9= 60-14= 170-90= 35÷5×4=

28+59= 200-110= 9 × 7= 30-56÷7=

2、竖式计算。(12分)

2 3 0 4 3 0 7 6 0 8 1 0

+4 8 0 -2 8 0 +1 3 0 -7 9 0

3、估算(6分)

923-488≈ 594+318≈ 896-503≈

4、列式计算器(6分)

24根小棒可以摆几个 ? 32是8的几倍?

五、解决问题。(29分)

1、估一估。(6分)

2、一共有36盆花。

(2)如果4个人把花搬完,平均每人搬几盆?(4分)

3、妈妈有500元,买这两样东西够吗?(5分)

4、(5分)

5、(5分)

妈妈 今年36岁 小明今年6岁

今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明的几倍?

六、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第2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合计5分)

动物园的管理人员为动物做了一次“体检”,下面是几种动物体重的统计图。

1. ( )最重,( )最轻。

2. ( )和( )的体重一样。

4. 狮子比棕熊重( )千克。

上一篇:电话传真记录下一篇:阅读班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