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考试卷

2024-08-19

三年级下册数学考试卷(共1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考试卷 篇1

四.我的计算最准确!(27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12×40= 9.4-0.8= 2.5+0.7= 20×50= 720÷9=

60×50= 6.4-3 = 0÷68= 1000×0= 540÷6=

2.估算。(4分)

38×40≈ 99×71≈ 418÷7≈ 449÷9≈

3.用竖式计算。(12分)

27.4+15.8= 92-45.3= 54×63=

960÷8= 254÷5= 420÷4=

4.列式计算。(6分)

(1)8.7比0.9多多少?

(2)3除309得多少?

五.我会统计。(8分)

下表是三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情况。

项目 乒乓球 羽毛球 游泳 跳绳 跑步 人数(人) 28 22 32 27 26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统计图。(5分)

2.平均喜欢每个项目的有多少人?(3分)

六.解决问题。(30分)

1.张奶奶家前8个月一共用水144吨,平均每个月用水多少吨?

2.甲、乙两市相距360千米,一列火车13:30从甲市出发,16:30到达乙市,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X

3.一箱货重75千克,一辆车运12箱货,5辆车一共运多少千克货?

4.一本故事书6.80元,一本科技书3.40元,小明拿10元去买这两本书,够不够?

5.春雨小学389名学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租9辆车够吗?(每辆车准乘45人)

6.学校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考试卷 篇2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 很多老师、家长, 包括学生自己都会认为是由于“粗心”。而事实上, 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错误是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缺陷以及技能的不熟练造成的。

一、课程标准以及教学目标中对分数学习提出的要求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中, 对第一学段 ( 1 ~ 3年级) 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 能读写分数。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能通过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认识它的几分之一或者是几分之几。本单元是通过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 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通过操作, 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经历这些内容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对分数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从具体实例分析学生出现的错误

例 1.

①一堆小棒有12跟。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

②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数。

③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上面的分数。

其中①②为课堂练习中的两个小例子, ③为课后作业 ( 提高题) 。

学生解决情况: ①②基本都能够解决。③有很多学生答错或是没答。

分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初期, 思维水平还不够成熟。①的正确表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具体运算能力, 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平均分”。②的正确表明学生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直观的“平均分”成5份。而③的错误表明学生对“平均分”概念还没有完全“内化”, 虽然已经知道平均分的概念, 但是又受到“直观”平均分图像的思维定势, 在此题中未能够找到直接平均分的方法, 从而也没有通过具体的运算进行平均分来表示相应的分数, 致使错误的出现。

思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注重“平均分”思维表象的建立, 帮助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内化。对于第②题这种类型,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直接分成5列, 涂色部分取其中的一列。有了一些这样的类型之后, 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引入课后的提高题③, 让学生思考该如何进行平均分, 并且引导学生如果不能直观的平均分, 应先做一些简单运算, 促进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

例2. 先分一分、涂一涂, 再在横线上列出相应的计算式子。

分析: 在第一课时,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时候, 学生在涂色部分能够正确完成, 而到了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 却出现了错误。问题在哪里? 还是在学生思维的认知结构上。前面认识几分之几, 分数的表象就是平均分后取份数, 因此不易产生错误。现在, 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要知道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学生的思维中, 分数的表象转为某个数, 因此当他平均分6份之后看到一份就是2颗星星的时候, 已经有2这个数了, 把取2份中的2和这个2混为一谈了, 也就是把“份数”与“个数”混成一体了, 致使错误的出现。

思考: 布鲁纳认为, 数学对象的表征有三类, 即活动性表征、图像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当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 数学对象分数将以图像性表和符号性表征的形式出现, 由于这种表象的不深刻性, 学生往往在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出现混淆错乱。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分数本质认识, 理解分数的意义。在处理此类问题上还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份数”与“数”的区别, 强化其认知结构。

例3. 比较大小错误

①a.1/2____1 3b.3/7_____4/7

②一堆大米的1/3与一堆面粉的1/2哪个多?

学生解决情况: ①题时错时对, 特别是间隔一段时间来做两小题

②因为1/3<1/2, 所以一堆面粉的1/2多

错误分析: 有关分数的比较, 在教学时教师会采用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大小关系。为了不引起混淆, 教师往往会选择整体时往往只会选择某一个。然后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巩固。理解是一个信息或要素组织的过程, 需要认知结构的再组织,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认知结构尚不成熟, 信息处理能力还在逐步发展中, 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部分学生甚至仅凭记忆来进行比较大小: 老师强调某一个整体, 分得越多, 每一份就会越小。于是在他心中有了这样一个“多———小”的“相反”心理表象。时间一长, 看到3/7_____4/7这样的题目时, 只关注3 < 4, 完全忽视分子分母, 忽视“分”和“取”的对象, 实质上忽视了分数的意义, 便直接有了3/7>4/7这样的错误答案。而第②题的错误, 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没有理解“整体”的概念, 从而没有正确认识整体的几分之几究竟是什么。思考: 综合这两个问题, 学生犯错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对“整体”和“部分”缺乏认知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从学生的思维出发, 倾听其思考过程, 强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比较分数大小时, 不应该给学生相关的暗示: 分子相同, 分母越大, 分数值越小, 而是应充分引导学生每一次比较大小, 我们都必须回到分数的意义上去。而对于“整体”的把握。在课堂上, 教师应举一反三, 并且明确分数与某一个具体整体的几分之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对教学的再思考

1.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 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会倾听学生的思考, 把握学生的思维, 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分数”的问题。教师自身应明确分数的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在需要的时候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2. 教师要对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错误, 从学生错误的根源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辅导, 体现新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同时也能够促进有效教学。

摘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是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缺陷以及技能的不熟练造成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原因, 才能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三年级下册数学考试卷 篇3

教材简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主要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和步感受了排列组合的思想的方法。本节课是搭配问题的延续和提升。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内容,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学习排列组合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重在引导学生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教学内容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科书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不重复,不遗漏以及符号化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星期六是小红的生日,她打算和几个小伙伴到数学乐园里去玩。一大早,妈妈就给她准备了几件衣服,请看(课件出示几件衣服)这些衣服漂亮吗?(漂亮)有几件上装?几件下装?(2件上装,3件下装)。如果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在一起是一种穿法的话,你觉得小红一共有几种穿法?(学生说)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以谈话的方式展开,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这样的导课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探究搭配的方法

师:小红的这五件衣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呀?请大家两人为一小组,用学具卡片(两件上装、三件下装)摆一摆,看一看到底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摆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搭配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指导)

2、汇报展示搭配方法

师把教具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请小组里的代表上讲台把自己的搭配方法介绍给大家,谁愿意?(请三四名学生代表到黑板上操作并口语表达自己的思路),预设:①先固定上装,再用2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②先固定下装,再用三件下装分别与2件上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师:刚才几个同学展示并表达了自己的搭配过程,结果都是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那你比较喜欢刚才哪位同学的描述?为什么?(生答)

小结:所以我们在搭配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其实呀,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再次走进了数学广角,学习数学广角里面的知识搭配(板书:数学广角→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嘴说一说,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搭配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维习惯,并训练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的能力。】

3、寻找简捷的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学具卡片摆出了五件衣服的6种搭配方法,如果我们现在没有这些學具,你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请同桌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方法)

(学情预设:可以用文字表达,用符号代替,可以连线……)

师:请大家在答题卡上把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再列式算一算,有几种搭配方法。

(生记录、计算,师巡视、了解、指导)

请三四名学生上台投影展示说明自己的记录方法

预设1:有序,用文字表达

灰短袖—花裙子 灰短袖—长裤 灰短袖—包裙

蓝长袖—花裙子 蓝长袖—长裤 蓝长袖—包裙

3×2=6种

预设2:有序,用符号表达

① ② A1 A2

B1 B2 B3

3×2=6种 3×2=6种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答)

小结:同学们,我们在搭配事物的时候,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一定要有顺序地进行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对比学生的作业,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深化有序思考的意识。在描述记录的方法中,渗透“符号化”思想。】

三、巩固新知,实践应用

1、早餐的搭配

①操作并列算式

师:小红看到大家这么热心地帮她搭配衣服,她真高兴,她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套衣服,出发前,要填饱肚子呀!瞧,妈妈已经给小红准备好了早餐(课件出示早餐),这些早餐有什么特点?(上面两种是喝的,下面4种是吃的)合理的早餐应该是一种饮料配一种点心,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这些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呢?请大家在答题卡上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搭配连线,并列出算式。

(学生在答题上记录,列算式,师巡视、了解、指导)

②展示作业

请两三个同学展示作业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如果再加上一杯果汁,一共有几种搭配?你能直接列算式吗?同桌说一说,指名答,3×4=12(种)

2、照相搭配

①课件出示图片,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为小红的早餐找出了8种不同的吃法,小红感谢大家,她匆匆地吃了早餐就出发了。和小伙伴汇合后,他们一路蹦蹦跳跳地很快便来到了数学乐园,还没进门,他们便碰见了多久不见的好朋友聪聪、明明。他们4人都想单独和聪聪、明明分别合拍一张照片,一共要拍多少张照片?

②现场表演、操作

老师请4名学生当小红和小伙伴,请2人当聪聪和明明上讲台,再请学生上台操作怎么照相。

③请学生列出算式,2×4=8(张)理解两种方法:一种是2个4张,一种是4个2张。

师:通过照相,我们又巩固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照完相,小红和小伙伴高兴地进入数学乐园玩去了。

【设计意图:目标达成练习,强化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进而抽象到直接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师进行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课本102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105页第6题。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篇4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班别:姓名:座号:成绩:

一、口算。(6分)

二、填空(20分)

(1)四月份有()天,有()个星期零()天。(2)48小时=()日,48个月=()年。

(3)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4)一个数除以7,商86余5,这个数是()。

(5)在○内填上“﹤”、“﹥”或“=”。

3.25○3.527.6○6.188分米〇800厘米 5平方千米〇50000公顷700平方米〇7公顷

(6)2008年的二月份有()天,全年有()天。

一年中()是大月,()是小月。

(7)579÷6的商是﹙﹚位数,807÷6的商是﹙﹚位数(8)45×80积的末尾有()个0。

(9)买2只鸡的钱可以买6条鱼,买3条鱼的钱可买10本一样的书,买30本书的钱可以买()只鸡。

三、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5分)

(1)边长4米的正方行,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2)课室的地面有48米大。()

(3)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4)我晚上9时睡觉,早上7时起床,一共睡了16小时。()

(5)0除以任何数都得0。()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里。(6分)

(1)下列年份中是闰年的是()。A、2006年 B、2008年 C、2100年

(2)周长是2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36厘米B、36平方厘米C、24平方厘米

(3)学生台的桌面长60(),黑板的面积大约是4()。

A、厘米B、平方米C、分米D平方分米

(4)2平方千米=()公顷6公顷=()平方米A、60000B、600C、200D、20000

五、计算下面各题。(30分)

1、估算:

48×3136×2427×6283÷9412÷7297÷4

(一)用竖式计算。

85×37=575÷3=308÷3=832÷9=1.8+2.7=

33×98=8.4+1.6=10.2-213.07-1.03=

六、解决问题(33分)

1、三年级有620个同学到农庄参观,1辆大客车能坐58人,租11辆大客车能够坐下吗?

2、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使200米,洒水的宽度是10米,洒水车行使15分钟能洒水多少公顷?

3、小明每天早上7时40分到校,11时50分回家。下午2时到校,16时30分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长时间?

(3分)

4、5箱蜜蜂一个可以酿650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18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3分)

5、参加植树活动的老师有8人,女生56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倍,男生有多少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篇5

1、在地图上,人们通常是按照上( ),下( ),左( ),右( )来绘制地图的。

2、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左面是( ),右面是( ),后面是( )。

3、418÷6的商是( )位数,商的位在( )位上。

4、今年全年共( )天,合( )个星期又( )天,二月份有( )天。

5、1991年小红11岁,可是她只过了两次生日,她是( )年( )月( )日出生的。

6、□54÷6,要使商是三位数,□中最小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中填( )。

7、4日=( )时 24个月=( )年

8、用24时计时法,晚上9时是( ),中午12时是(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8分。)

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

2.一位数除四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 )

3、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 )

4、19是闰年,全年有366天。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6分。)

1. 下面公历年份是闰年的有( )。

A.1982年

B.

C.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商是( )

A. 两位数

B. 三位数

C. 两位数或三位数

3. 805÷8的商的末尾有( )个0。

A. 0个

B. 1个

C. 2个

四、计算。(23分)

1、口算。(9分)

560÷7 = 3000 ÷ 6 = 0 ÷39 =

4900÷7 = 120÷3 = 720÷90 =

82÷9 ≈ 181÷2 ≈ 323÷4 ≈

2、用竖式计算,带﹡的题目需要验算。(3+3+4+4=14分。)

240÷5=46÷2=

﹡413÷7= ﹡409÷4=

五、辨一辨,填一填。(每空2分,共12分。)北

1、健身中心在小青家的( )方向。2、公园在小青家的( )方向。

3、广场在小青家的( )方向。4、学校在小青家的( )方向。

5、加油站在广场的( )方向。6、广场在加油站的( )方向。

六、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星期( )卖出的饮料最多,是( )箱;星期( )卖出的饮料最少,是( )箱。(8分)

2、超市上星期平均每天卖出( )箱饮料。(2分)

七、解决问题。(19分)

1、花店今天运进490枝花,每9枝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多少束?还剩几枝?(5分)

2、筑路队要修800米的公路,已修了240米,余下的要在8天内修完,平均每天应修多少米?(6分)

3、观察下表,并回答问题。(8分)

出发地 开车时间 终点站 到站时间 运行时间

北京 13:00 沈阳 当天 22:00

西安 19:50 北京 第二天 9:35

(1)请计算火车的运行时间,将上表填完整。(4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6

一、用竖式计算(加*的要验算)(16分)

① 72+8055= ②(277+75)25=

③ 2806= *④ 68015=

⑤ 10850=*⑥ 300074=

3. 用递等式计算。(6分)

① 8625-896② 100 (804-775)

二、填空(22分)

1、① 800千克=吨 ② 7米=分米=厘米 ③ 180秒=分

2、① 730里最多有个30② 719里最多有个90③ 520里最多有个40。3、① 105的6倍是② 1320是8的倍③ 52328的商是位数

4、7504商的最高位是位。

5、65080积的末尾有零,积是位数。

6、一列火车7小时行了525千米,求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式是。

7、油脂厂4月份(30天)生产食用油720吨,平均每天生产食用油吨。8、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上午7时15分是,下午5时20分是,晚上12时是时或时。9、张老师有人民币126元,如果张老师借给李老师26元,那么两个老师的钱数正好相等,李老师原来有人民币元。

10、彭娟今年8岁,妈妈的年龄是彭娟的4倍还多2岁,妈妈今年岁。

11、工人叔叔一天加工12个零件,照这样计算,15个工人10天可以加工个零件。12、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块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它们的.周长长。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乘的和。

2、0不是负数,是正数。

3、一年有四个季度,每个季度有三个月。

4、一个四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5、450 - 905 = 0

四、列式计算(9分)

1、400加上23乘29的积,和是多少?

2、乘以8与11的差,积是多少?

3、100除以103与99的差,商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32分)

1、在下面(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方格纸里,画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并求出它们的面积。(10分)

2、只列式不计算(8分)

(1) 停车场有32辆大汽车,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8辆,小汽车有多少辆?

(2) 三年级有分4组同学去植树,每组12人,三年级一共去了多少?

(3) 学校篮球有25个,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3倍。乒乓球有多少个?

(4) 一个排球56元,一个皮球5元,排球比皮球贵多少元?

3、三(1)班一共有45人,杨老师带来268本练习本。每个同学发6本,杨老师带来的练习本够不够发?(4分)

4、桃树120棵, 梨树5行,每行38棵,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4分)

讲评数学试卷三步曲 篇7

一、讲评前的试卷分析

1. 教师分析:

测试之后, 教师应做好数据的分析工作, 如班级成绩总体情况, 最高分, 平均分, 各分数段人数, 与上次考试及几个班的考试情况进行比较等, 让学生对自己的成绩能心中有数。此外在阅卷时详细记录下每个同学的典型错误, 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整理, 要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要知道学生错题的集中点和错题的原因。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教师将批改好的试卷迅速下发至各人手中, 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 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得失, 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 可如下分类: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 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 “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 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 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 如角的单位混用等。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记忆的不准确, 理解的不够透彻, 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 一改反而改错了, 或第一遍做错了, 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由于不会, 因而答错了或猜的, 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 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

二、讲评时的模式选择

1. 突出重点, 形成方法

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讲什么不讲什么, 重点讲什么, 简单地提一下什么。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既无质量又无效益。同时, 可以改变试题本身的顺序, 把同一种类型同一种方法的试题加以归类整理, 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化, 形成一个整体。

2. 改革评讲课的教学模式

试卷评讲课中, 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吸引学生参与进来。要组织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验证, 培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也能成为评讲课的主人。

3. 内容要创新

对于试卷评讲课中的一些好题, 老师不能就题论题, 应透过现象看实质, 从而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注意一题多解和一解多题, 一题多联和一题多变。从而让学生由浅入深, 步步推进, 让学生在试题评讲中能有所发现, 有所提高, 并对试题题型、知识点分布, 解题思路和技巧进行归纳小结, 从中获得规律性。

4. 重视激励学生

要讲学生在答题中的良好表现,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 它可以不断地鼓励学生, 促进学生不断上进, 这是被教育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一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因此考试后的讲评课要注意肯定和鼓励, 特别是差生, 更要因人而异, 要从解题思路, 运算过程, 运算结果和书写格式上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 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讲评后的巩固

试卷讲评后巩固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二是让学生把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 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 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三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制一份新试卷, 让学生再入似曾相识的情境, 巩固试卷效果;四是教师把学生订正后的试卷收齐, 了解学生订正情况, 并妥善保管, 这样不但可以检查督促学生及时订正试卷, 而且每次的试卷还不会遗失, 待到复习时, 教师再把试卷发给学生, 让学生重做红笔订正的题目, 使学生的复习有针对性, 避免了机械重复。

总之, 通过讲评,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因素, 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以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 考完后每个教师都必须评讲试卷。如同每个学生都得做试卷一样。一次成功的数学试卷评讲, 必须包括讲评前的试卷分析;讲评时的模式选择和讲评后的巩固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紧紧相扣, 缺一不可。

关键词:评讲,数学试卷分析,模式选择,巩固,激励

参考文献

[1]周志祥.数学试卷讲评课——不容忽视的课.[J].上海中学数学2008年04期

[2]扬海林.数学试卷评讲课的几点做法.[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2007年10期

三年级下册数学考试卷 篇8

一、直接写得数。

22×40= 40×10= 800÷40= 1.8+3.5=

5.4-0.9= 15.8-6.8= 250×4= 93÷3=

8.8+5.5= 76÷2= 0÷500= 120-98=

9.3+0.5= 1-0.4= 76÷4= 96÷6=

20×500= 73×0= 560÷8= 400÷50=

二、计算。

1.列式计算。

12.2-8.9= 42×48= 612÷9=

2.脱式计算。

437+245-398 252×3÷6 800-36×14

864÷3÷4 504÷(4×2) (711-225)÷9

三、填空。

1. 5米4分米 =( )米 2.8米 =( )米( )分米

2.5元 =( )元( )角 1元2角8分 =( )元

20平方米 =( )平方分米 8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 小明身高128( )

2.闰年有( )天,这一年的二月有( )天。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 )位数,最多是( )位数。

4.□40÷4,要使商是三位数, □里最小填( ),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5.播放一部电影,从19时20分开始,播放了135分钟,到( )的时候结束。

6.有6个足球队,每两个队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赛( )场。

7.连续7个月最多有( )天。

8.厨房在王芳家的( )面,阳台在王芳家的( )面,书房在客厅的( )面。

四、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1.1米<1平方米。 ( )

2.每年的最后一个月都是30天。 ( )

3.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 ( )

4.CCTV 1每天都在19:00准时播放《新闻联播》。

( )

5.每个月最少有4个星期日。 ( )

6.612÷6,商中间只有一个零。 ( )

五、统计与分析。

下面是三年一班男生、女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记录单。

请把上面的数据整理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1.男生喜欢看( )的人最多。女生呢?

2.有女生和男生都比较喜欢的节目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请你分析此表,谈谈你的看法。

六、解决问题。

1.爱建学校三年级学生有510人去春游,如果租11辆大客车,每车坐48人,够不够?

2.一批货物,已经运了8次,共运l04箱,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运15次,剩下多少箱?

3.为庆祝奥运会在我国成功举办,发行奥运邮票一套共12张,一张89元,买全套需多少钱?

4.阳明小学操场长95米,宽60米。小华绕操场跑了两圈,小华一共跑了多少米?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一块长32米,宽15米的长方形草地,每平方米草地每天能制造氧气75克,这块草地每天能制造氧气多少千克?

6.学校买了8套甲种桌椅共用了720元,买7套乙种桌椅共用了490元,两种桌椅每套相差多少钱?

试卷说明:

本次期末质量监测,严格遵循《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参、教材的要求。本着以基础知识与综合实践能力为主,变式提高为辅的原则进行命题。下面是具体命题原则。

1.呈现方式。以调研反馈试卷形式呈现,按照7:2:1的比例进行命题:基础知识部分占70%,综合实践能力占20%,变形拔高题占10%。但是不出偏题、难题、怪题和奥数题,都是学生常见的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题型。此次命题在策略方面做到了高分值题型基础化,综合实践能力拔高题低分化。例如填空题第7题,这是一道考察年月日知识的题,主要考查大月小月计算的问题,此题的分值只为1分。

2.程度与标准。命题的原则和标准,一定要按《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参、教材的要求。这次命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要考虑到全体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所以命题标准是以中等生为主。但是要得100分也不是很容易的,需要学生认真、细致,绝不能马虎,才可以得到100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篇9

何志成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良好学习习惯,如:上课举手的习惯、自学习惯、质疑习惯等等。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普遍性的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另外,班级差生面比较大,教学起点难以确定。差生的转化力度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二、试卷分析。

本试卷能从本学年段的知识重点进行分析命题,知识点履盖面大,分数、面积、周长、口算、单位、计算以及学生猜测能力、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测评所占的分数比例适当。

三、考试取得的主要成绩。

1、学生大部分都能进行正确计算,能掌握本学年段所应学习的知识。

2、部分应用题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如应用题1正确率都达到90%以上。

3、部分概念学得比较扎实,能正确灵活的运用,并且解决实际的问题。

四、存在问题。

1、部分概念学得不够深入,理解力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如第三大题的第三小题:学生对于面积的概念掌握还不是很好。

2、应用题的提问能力应加强,第六大题的第五小题,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小数一个零都不读,得分率都在15%以下。

五、努力方向

1、明确目标。通过新学期的质量分析,定好本学期的努力方向。

2、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深钻细研教材及课标要求,掌握教学内容、衔接性、连贯性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教学有的放矢,胸中有一盘棋的整体思想。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结合各级教研活动,加强教研力度,尽量挤出时间多上网学习,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和动态。结合校本教研,强化教研流程,落实教研过程,使备课充分,听课规范,评课针对性强,使理论学习与开一面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教学质量。

4、认真研读《新课程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与备课专辑》,并且主动与其他老师交流。

(1)加强情境教学的指导,让学生在生动个体的情境中认识数。

(2)加强空间与图形的研究,丰富学生的表象及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感悟数学参与课堂教学。

(3)加强数感教学,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形成数感。

5、确保上课的有效性、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力求上课能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落实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6、落实优化培优扶差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更快的提高。定期交流培优扶差作业,提高工作的效率。

7、掌握各单元质量检测情况,并整改出单元教学的优缺点,及时查

漏补缺,找出切实可行的努力方向,为下一个单元教学作好较充分的准备。

8、做好作业的设置、批改、改正工作,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作业的书写速度及正确率,激发作业的兴趣。

9、密切家校联系。定时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流教育的方法。引导家长通过电话、网络、校访等方式,主动与教师联系。使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形成全力,保证学生能更好的健康发展。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 篇10

一.直接写出得数:(12%)

360÷90=      150×4=       24×5=       (    )÷12=60

250×4=       280÷70=       84÷21=     15×(    )=60

910÷13=       201×60=      2×54-34=     4×6÷4×6=

二.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12%)

36×82=        3417÷17=         52×509=     *6584÷34=

三.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就简便)(18%)

75+25×18          728÷91×36        ÷(128-72)

15×24+24×85       3051÷27×150     1268+227+473+132

四.列综合算式计算:(8%)

(1)684比54的16倍少多少?

(2)1000减去2个15相乘的积,差是多少?

五.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dm)(4%)

第二部分 概 念 16%

一.填空 13%

1. 600cm2 =(   )dm2    13m2=(   )dm2   30m=(   )dm

2.  351×42中的“3”与“4”相乘的积是(     )。

3. 61053÷58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商是(    )位数。

4. □÷△=28……19,这时△最小是(     ),此时□是(      )。

5. 甲数是403,是乙数的13倍,甲数比乙数多(    )。

6.一个数的15倍是225,那么这个数的20倍是(    )。

7.填表。

速度  48米/分 25米/秒

时间 5小时 12分

路程 65千米  625米

二.判断。3%

1.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积不可能是四位数。(   )

2.面积是1m2的正方形可以分割成100个边长是1dm的`小正方形。(   )

3.被除数中间有几个0,商的中间就有几个0.(    )

第三部分 应用30%

1. 植树节,学校买来210棵树苗,平均分给12个班级进行植树活动,每个班级平均分到几棵?还余几棵?

2. 一批钢材重850吨,用大卡车先运走475吨,剩下的用小卡车运,小卡车一次运15吨,几次才能运完?

3. 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参加植树活动,低年级种树38棵,高年级种的树是低年级的20倍还多14棵,高年级种树多少棵?

4. 清明节期间,一辆汽车从上海以每小时92千米的速度开往台州,5小时到达。

(1)上海和台州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2)如果这辆汽车以每小时115千米的速度,在上海和台州之间往返一次,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5. 根据所给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完成填空。

三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表

名称 跳绳 跑步 游泳 排球

人数 35 50 28 45

三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人)

(1)从图中看出,三年级一共有(     )名学生

三年级下册数学考试卷 篇11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三、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发愤 乐坛 享受 不屈不挠

B. 码头 撕裂 游厉 人山人海

C. 赠送 沉寂 残生 波涛滚滚

四、按要求答题。(20分)

1.请你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a.扶老携幼( ) ①带, ②提着, ③拉着手。

b.惊叹不已( ) ①完成, ②停止, ③已经。

c.严阵以待( ) ①等待, ②对待, ③停留。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倾诉 倾注

①好久不见,大家在一起尽情地( )。

②妈妈将毕生的精力( )于教育事业。

增强 增进

③他为( )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的工作。

④知识( )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心( )诚服 ( )臂一呼 ( )经风霜

夜以( )日 互通( )( ) ( )定自( )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①化险为夷(含有反义词)

②奇珍异宝(含有近义词)

③浩浩荡荡(AABB式)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阿炳非常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②请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比喻句。

三年级下册数学考试卷 篇12

看样子, 得试试教材快教, 体验体验“ 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酣畅淋漓。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教学为例, 我们确立了“ 描其形, 刻其神”的主题教学思路。

首先, 第一篇课文《 燕子》,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课文已能读通。 第一课时两找:一找描绘燕子的句子, 用波浪线画出;二找描写春天的词句, 用横线画出。 任务靶向明确, 学生都能完成。 然后表扬学生, 告诉他们本课学习任务已经完成。学生们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趁热打铁, 老师问“: 大家都可以拿100 分了, 敢不敢挑战120 分的任务? ”大部分学生信心满满, 跃跃欲试。

“ 120 分的任务就是背诵课文第1、3 自然段。 ”话音刚落, 心急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嚷嚷开了, 部分刚开始不想挑战的见无所事事, 最终也纷纷加入了背诵行列。第一课时就如此轻松地上完了, 下课后布置学生“ 画燕子”。 不用担心他们回家后不行动, 因为那是150 分的任务。

第二课时, 首先检查背诵, 表扬学生。 师疑问状, 课文题目叫《 燕子》, 但是为什么描写春天呢? 班上总会有些性急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春天才有燕子。 ”

教师笑而不语, 并不急着告诉答案, 而是话锋一转“: 来, 我想看看大家画的燕子。 ”师巡视, 第一次故意找两个画得一大一小的“ 燕子”, 让学生观察、比较, 说说哪只更像是从课文里走出来的燕子。 经过比较, 他们发现小的燕子比较好看, 符合文中“ 燕子” 可爱的形象。 进而引导学生一起诵读“ 一身 () 的羽毛, 一 () 俊俏轻快的 () , 加上 () , 凑成了……”。

此时, 教师迟疑地问:燕子除了同学们说的“ 可爱“” 乖巧”“ 漂亮”外, 作者笔下的燕子还有个最大的特点, 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现燕子的“ 活泼机灵”。 教师表扬, 趁机发问:从同学们画的燕子中, 可以看出燕子的可爱, 那么, 从哪里能看出燕子的活泼、机灵呢?

学生读书、思考、交流, 找到燕子的动态描写, 总结出写景状物“ 描其形, 刻其神”的方法。 当然, 顺便让学生体会了一下情景烘托的妙处, 也就是前面问到的为什么要描写春天。

巧合的是, 本册第二组课文第一篇《 翠鸟》, 前三自然段是对翠鸟的描写, 学习完《 燕子》, 这里顺便把《 翠鸟》 第一课时也提前学习了。 学习任务也相当简单:哪里描其形? 哪里刻其神?

动物如此, 植物呢? 莫不如是。 接下来, 对本册教材中的文章作了适当调整, 即先上 《 荷花》, 古诗放在后面学。 有了前面的铺垫, 《 荷花》的学习变得简单轻松起来。 仍然是找:如何描其形?如何刻其神?当然, 背诵是必不可少的。 如此学习, 貌似难点也变得不难了。

这里教师横生了一个小环节, 那就是让学生分天背诵高尔基的《 海燕》, 一天背2~3 节。 居然有家长说自己都想背, 还有家长亲自诵读示范并录像, 这真是意外之喜。

至于《 古诗两首》, 学生既然已经体会了《 荷花》神奇的想象, 拟人之类的手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 该放手了, 一天一首, 家里诵读, 大声读注释, 能找到译文的读译文, 背诵古诗。 真令人难以置信, 一下子省了两课时。

多出来的时间做什么, 做个类似“ 主题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让学生找找之前学过的写景状物的文章, 分析分析哪里“ 描其形”, 哪里“ 刻其神”? 或者预习一下后面要学的 《 猫》《 白鹅》, 未尝不可。 再动手学以致用, 写写自己的家乡。

至于略读课文《 珍珠泉》, 则采用课内略读课外拓展的策略。将二年级《 泉水》, 老舍的《 趵突泉》和《 珍珠泉》一起进行对比阅读。 比较“ 形”之不同“, 神”之各异。 课堂只闻读书声, 未闻孩子捣蛋贪玩音。

第一组课文就这样“ 快走踏清秋”的学完了。 回头想想, 好像保底的任务也完成了, 顺便还来了两次“ 突袭”。 最让人惊喜之处, 在于没有了之前的那种“ 纠缠不休”, 课堂顺畅多了。

当然, 要保证快教的效果, 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充分的预习

三年级, 给家长、孩子们提出的预习要求是:

( 1) 给生字注音。 这是为了避免学生将两年学的拼音还给老师, 以加强巩固。

( 2) 在文中圈出生字词。 之所以不再要求学生写生字, 一是节省时间让学生读书;二是根据以往经验, 写字的多少跟记住多少不成正比。 既然这样, 不如在读书中多认字。

( 3) 大声朗读课文三遍。 这样的要求, 可能许多人会诧异, 不是默读的效果好吗? 默读的确有益于人的思维, 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更多的是借机偷懒装样子。

2.精准的解读

课堂快教起来, 老师需要具备一针见血、 一剑封喉的功力, 这需要老师见课文之所见, 见作者之所见, 见编者之所见, 见读者及学生之所见。

3.精准的提炼

一组课文的快教, 取决于教师对单元的整体构想。 如果能提炼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则教师自然如快刀斩乱麻般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4.无穷的拓展

为什么不说合适的拓展而说无穷的拓展, 意思是提醒大家快教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素材, 因此, 要尽可能地突围教材, 尽可能地拓展。

三年级下册数学考试卷 篇13

一、试题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1)紧扣课本、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从内容上看,所检测的都是课本上所教的,从形式上来看,每个大项的试题都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整个卷面,有最基本的基础题,也有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及综合能力的应用题,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口算题:共16道小题,只要学生认真计算就不会出错,但有个别学生也因马虎计算错误而丢分,丢分少。

2、填空题:本题面广量大,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掌握情况。很多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错的较多的题是第2小题。这几个题都与计算有关,学生不会灵活运用。

3、连线题:共2个小题,两个知识点,本大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平年闰年的区分和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学生丢分较少,掌握的还不错。

4、选择题: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关键是学生不太爱动脑子、不认真读题,导致一些简单的题也能出错,也有一部分同学对概念性的知识掌握的不太明白,还需教师讲解。

5、竖式计算题:竖式计算8个小题,还有2个要验算,用竖式计算,此题正确率在90%以上。学生计算方法学的较好。但有个别学生计算出错,导致丢分。

6、填一填,考查的是学生对平移的掌握的情况,有部分同学出现错误,丢分较少。

7、解决问题。共7题,其中第6题错误率达40%以上,第6题第一步大多数学生会做,但第二问这年的圣诞节呢?大多数学生对圣诞节了解不多,不知道是哪一天,因此丢分较多。其他题出错较少,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列式计算,但也有个别学生的结果计算错误,看来还要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三、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方面加以改进。

1、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要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篇14

测试金榜名单:

试卷重点分析

本单元属于计算部分,在这个小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因此这一单元尤其重要,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计算基本功,才能更好的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在这张试卷中,分别出现了除法口算、除法估算、判断商的位数、除法笔算、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针对这张试卷中重点题目进行试卷分析:

一、基本练习

这部分主要是基本计算,包括口算、估算、笔算、判断商的位数

1题是口算,个别同学的口算能力需要加强。(比如:26+44=90 2800÷4=70)540÷60= 是下学期要学的,所以不扣分,但课上也讲过。

4题是比较大小,这道题考察除法估算的知识和除法算式中各个部分的关系,这道题的失分率较高,主要失分原因:学生对于除法算式的计算在选择算法上存在困难,这道题既可以用估算解决也可以用笔算解决,但是如果笔算起来会很浪费时间,因此需要注意这道题如何运用估算解决这道题,如:423÷7与60比较,可以这样估算,将423估成420,然后计算420÷7=60 因为将423估小了,所以估算的结果小于实际结果,因此423÷7的结果应该大于60,所以应该填大于号。还有一类题可以运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商的关系来解决,如:545÷4与454÷4,除数相同,被除数越大,商就越大,因此应该填大于号。

5题是判断除法算式商的位数,对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的最高位是百位,商是三位数,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时,商的最高位是十位,商是两位数。

6题笔算除法,失分原因:少横式结果,少余数,少验算,横式结果抄错

二、解决问题

1题失分人数较多,失分原因:审题不清,重点失分在第二问,问题是:如果每个社区用2辆车送棉衣,平均每辆车运多少件?应该用第一问得结果解决第二问,一些同学错误理解为是5个社区的总共棉衣数,用480÷2。

引申注意的问题:注意问题前后的联系性,有时出现两三个问题前后是有一定联系的。

2题重点失分在第(2)小题,失分原因:选择估算算法,但是横式没有注意约等号

4题失分人较多,这道题考察学生对于组合问题中取最小值的方法,失分原因:同学们都知道将三种花分组,然而在答题时却不知道如何判断,题目要求9枝玫瑰花、6枝百合、5枝康乃馨为一束,因此将三种花分组后,应该选取最小值,这时发现这些花只能组合成46束,不够60束。

通过对这张试卷的总结,学生还是计算错得多,习惯不好总有丢得数、抄错数、不审题现象,需要引起注意,运用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再灵活些。

在此基础上需要几方面的加强:

一、加强口算练习(坚持主动练口算册),估算练习,笔算练习。每天出相应的分层作业,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考试卷 篇15

关键词:数学考试,灰色关联度分析,立体几何,策略

本文以高三文科数学三模考试成绩为例, 利用统计学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定量分析数学科不同知识模块对数学考试成绩的贡献度. 考察不同板块对于数学科考试成绩的关联性、贡献度, 找出薄弱板块, 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并制定了下一阶段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方法和分析

灰色系统中关联度分析是对于一个发展变化系统进行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 其基本思想是根据曲线的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关联程度.

本次考试我校2014 届高三全市三模数学文科考试成绩, 有效试卷248 份, 采用全市集中、统一电脑阅卷. 本次考试单科成绩可以看作一个灰色系统, 各知识板块即该灰色系统中的子系统. 如下表:

运用计算机,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进行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数据, 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得到的灰色关联度排序如下表:

按关联分析原则, 各板块的关联度即其贡献度, 在本例中, 本次高三三模数学 ( 文科) 考试, 从全年级来看, 对于单科总分贡献最大的是其他 ( 集合、向量、不等式、二项式定理) , 其次是函数及导数, 再次是数列, 第四位的是概率及排列、组合, 第五位的是三角函数, 第六位的是解析几何, 贡献度最小的是立体几何.

二、结果分析及基本策略

1. 试题的分析

试题各知识板块的分值与历届高考试题基本相似, 只是三角函数和函数及导数的分值有些变化, 加重了函数及导数考察、减少了三角函数的分值, 只是更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能力的体现, 是一份能体现现价段要求的试题.

2. 结果分析

对本次考试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之后, 笔者和数学备课组的老师进行了研究、讨论, 并部分学生进行了访问. 数据的定量分析与数学备课组的定性分析结果相符. 主要表现在:

( 1) 其他 ( 集合、向量、不等式、二项式定理) 这个板块, 一般情况下考察的难度不大, 注重于考察基本的知识和基本能力, 关联度排序排第一位, 说明上学期一轮复习比较有成效, 为高考数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2) 数列和概率及排列、组合这两个板块, 分值、难度都比较稳定, 关联度排序排应靠前列, 这和分析的结果相符合, 说明这两块的复习比较正常.

( 3) 由于函数和导数这个板块的概念比较抽象, 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比较多, 要求又比较高, 对文科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但关联度排序排第二, 是本次考试的一个亮点, 原因是刚结束函数和导数这个板块的专题复习. 从中得出结论, 后面的专题复习要科学地设计好, 它是提高学生能力和进行程序化解题的关键.

( 4) 存在的问题: 三角函数这个板块, 是文科数学难度最低, 必须拿分的板块之一, 但这个板块关联度排序排相对靠后, 该模块对于数学科成绩的贡献度上升的空间还很大, 是重点要加强和突破的板块. 立体几何重点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板块, 对文科生, 特别文科女生是特别困难的事, 但高考数学要上一本线, 这个板块必须基本拿下, 引入了空间向量法以后, 为立体几何的突破提供了可能和方法, 立体几何是本次考试中对单科成绩中贡献度最小的, 是今后复习一定要突破的.

3. 基本策略 ( 以立体几何为例)

( 1) 专题复习是提高学生各个板块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注重学科知识体系, 基本能力, 基本方法的梳理, 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因此, 要借助思维导图进行专题复习, 如立体几何可用如下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整理; 还必须要求学生自己绘制不同的思维导图对知识、方法、类型进行梳理, 进一步形成能力.

( 2) 要深入研究历届高考题, 对各版块的类型、方法、数学思想进行归纳、对比、提升, 从而形成程序性知识, 进一步通过适当的练习, 形成策略性的知识和方法. 例如, 立体几何在高考文科数学 ( 大纲卷) 中重点考察空间的夹角和距离, 传统的方法是找 ( 作) 、证、求,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 这对文科学生来说, 相当困难, 空间向量法是文科生突破这个板块难点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只需解决以下两个难点:

1. 突破建系

( 1) 空间的垂直关系是建系的基础, 要重点加强空间垂直的复习, 要注重空间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 线线垂直是基础, 线面垂直是核心, 面面垂直是关键, 利用线面垂直找出Z轴 ( 或Z轴的平行线) ,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 在一个平面作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 转化为线面垂直, 从而找出Z轴.

( 2) 底面平面化的方法, 研究底面线线垂直关系, 找出X轴、Y轴.

( 3) 要有效地结合数学思想, 如分割法、补形法.

例1 (2011年大纲版高考题20) 如图, 四棱锥S-ABCD中, AB∥CD, BC⊥CD, 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AB=BC=2, CD=SD=1.

( 1) 证明: SD⊥平面SAB,

( 2) 求AB与平面SBC所成角的大小.

思路分析

难点: 如何建系.

突破点: 分割, 面面垂直性质定理, 底面平面化.

因为底面直角梯形ABCD分割成矩形BCDE和直角三角形DEA, 四棱锥S - ABCD分割成一个底面是直角的三棱锥S - DEA和一个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S - BCDE, 证出平面SDE⊥底面ABCD,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过S作SF⊥DE于F点, 从而SF⊥底面ABCD, 得出Z轴, 如图1, 把底面平面化, 如图2, 找出X轴、Y轴, 最后, 如图3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剩下的问题易解决.

( Ⅰ) 证明: 平面ABC0D⊥平面CBC0;

( Ⅱ) 如果AB = AC, 求二面角A - BD - C的大小

思路分析

难点: 如何建系.

突破点: 补形, 面面垂直性质定理, 底面平面化.

把底面四边形ABC0D补成正方形ABDE和直角三角形BC0D, 由第一问易证平面COC0⊥底面ABC0D, 如图 ( 4) .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过C作CO⊥C0D的延长线于O点, 从而CO⊥底面ABC0D, 得出Z轴, 易证三角形CED为等边三角形, 把底面平面化, 如图 ( 5) , 找出X轴、Y轴, 最后, 如图 ( 6)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剩下的问题易解决.

2.突破设参、求点坐标

( 1) 底面上的点, 底面平面化后, 画出底面平面图形, 由平面几何的知识及图形的性质, 求出个点的坐标.

( 2) 空间的点, 找 ( 作) 出底面的垂线, 能判断垂足在底面的位置的, 问题就解决了, 有些斜棱柱上的点, 很难判断垂足在底面的位置, 可以采用平行向量, 坐标相等的方法, 或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求点的坐标.

( 3) 对于一些存在性问题、共线问题, 采用设参、求参的方法 (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 如空间线线垂直、平行, 空间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 空间点面距离列关于参数的方程, 解方程求出参数) .

总之, 教学、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 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 深入研究并掌握相应的方法, 将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运用统计学方法如灰色关联度分析, 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从而针对问题制定改进策略, 尤其是针对高中文科数学不同知识内容采取具体、有效且独到的教学方法来突破难点、瓶颈, 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是“在教学中科学研究, 从科学研究中启发教学”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袁嘉祖.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

[2]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

[3]张德峰.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 (09) .

上一篇:收银工作重点培训内容下一篇:热闹的元宵节作文600字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