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2024-08-02

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共11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篇1

三年级数学下册检测试题

一、计算(27分)

1、直接写出得数。(15分)

2130= 8004= 1030= 5060= 3609=

2402= 2420= 0103= 750+80= 8404=

4005= 4070= 2807= 0210= =

2、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12分)

5680= △6572= 6486= △4858=

二、填空(26分)

1、3652的商是( )位数,3655的商最高位在( )位。8540的积是( )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0。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名称。

(1)6吨=( )千克 (2)4000千克=( )吨

(3)10千米=米 (4)9000米=( )千米

(5)我每分钟大约走60( ) (6)电动车每小时行25( )

(7)一头大象的体重约是6( ) (8)哥哥的体重约是40( )

3、在平移运动后的( )内画,在旋转运动后的( )内画○。

①开锁( ) ②拨算珠( ) ③翻书( )

④推拉抽屉( ) ⑤打针( ) ⑥螺旋浆的运动( )

4、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我国的教师节在( )月份,这个月有( )天。我国的建军节是八月一日,在第( )季度,这个季度有( )天。

5、沪宁钢机有限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平均每天节约用水20吨,第二季度大约共节约用水( )吨。

6、从8时到12时,王师傅共加工32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加工( )个零件。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小红4分钟做了120个仰卧起坐,小明3分钟做了117个仰卧起坐。他们俩谁做得快一些?( )。

①小红快 ②小明快 ③一样快 ④无法比较

2、在下列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① ② ③ ④

3、王大妈家养了80只羊,平均每只羊重32千克。最少用载重( )的`卡车一次能把这些羊全部运走。

① 1吨 ②2吨 ③3吨 ④4吨

4、( )的得数比2800大,比4000小。

①7845 ②3423 ③7285 ④4268

5、在1964年、1978年、1995年、、、21中,闰年有( )个。

①1 ②2 ③3 ④4

四、操作题(6分)

1、连一连:

把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右边的样子,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一面看到的?用线练一练。

从正面看 从侧面看 从上面看

2、画一画,填一填

(1) 图3向( )平移了( )格。

(2)请画出图2向左平移10格后的图形。

(3)请画出图1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五、解决实际问题(31分)

1、做一张布艺沙发要用3米布,现在仓库里有620米布,最多可以做多少张这样的沙发?

2、小明家离学校有2千米,小明从家出发,每分钟走66米,3分钟能到达学校吗?

3、王刚背英语单词,平均每天背5个单词,照这样计算,七、八两个月他一共可背多少个单词?

4、端午节快到了,超市里准备了675个粽子,如果每5个装一袋,每5袋装一盒,一共要准备多少个盒子?

5、一个计算器35元,一台电脑的价钱是这个计算器的90倍,买一台电脑和一个计算器一共需要多少元?

6、订一份《扬子晚报》每个月18元,订一份《电视节目报》每个季度36元。

(1)订阅一份《扬子晚报》全年要多少钱?

(2)订一份《电视节目报》全年要多少钱?

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篇2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 很多老师、家长, 包括学生自己都会认为是由于“粗心”。而事实上, 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错误是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缺陷以及技能的不熟练造成的。

一、课程标准以及教学目标中对分数学习提出的要求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中, 对第一学段 ( 1 ~ 3年级) 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 能读写分数。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能通过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认识它的几分之一或者是几分之几。本单元是通过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 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通过操作, 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经历这些内容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对分数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从具体实例分析学生出现的错误

例 1.

①一堆小棒有12跟。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

②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数。

③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上面的分数。

其中①②为课堂练习中的两个小例子, ③为课后作业 ( 提高题) 。

学生解决情况: ①②基本都能够解决。③有很多学生答错或是没答。

分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初期, 思维水平还不够成熟。①的正确表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具体运算能力, 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平均分”。②的正确表明学生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直观的“平均分”成5份。而③的错误表明学生对“平均分”概念还没有完全“内化”, 虽然已经知道平均分的概念, 但是又受到“直观”平均分图像的思维定势, 在此题中未能够找到直接平均分的方法, 从而也没有通过具体的运算进行平均分来表示相应的分数, 致使错误的出现。

思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注重“平均分”思维表象的建立, 帮助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内化。对于第②题这种类型,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直接分成5列, 涂色部分取其中的一列。有了一些这样的类型之后, 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引入课后的提高题③, 让学生思考该如何进行平均分, 并且引导学生如果不能直观的平均分, 应先做一些简单运算, 促进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

例2. 先分一分、涂一涂, 再在横线上列出相应的计算式子。

分析: 在第一课时,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时候, 学生在涂色部分能够正确完成, 而到了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 却出现了错误。问题在哪里? 还是在学生思维的认知结构上。前面认识几分之几, 分数的表象就是平均分后取份数, 因此不易产生错误。现在, 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要知道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学生的思维中, 分数的表象转为某个数, 因此当他平均分6份之后看到一份就是2颗星星的时候, 已经有2这个数了, 把取2份中的2和这个2混为一谈了, 也就是把“份数”与“个数”混成一体了, 致使错误的出现。

思考: 布鲁纳认为, 数学对象的表征有三类, 即活动性表征、图像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当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 数学对象分数将以图像性表和符号性表征的形式出现, 由于这种表象的不深刻性, 学生往往在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出现混淆错乱。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分数本质认识, 理解分数的意义。在处理此类问题上还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份数”与“数”的区别, 强化其认知结构。

例3. 比较大小错误

①a.1/2____1 3b.3/7_____4/7

②一堆大米的1/3与一堆面粉的1/2哪个多?

学生解决情况: ①题时错时对, 特别是间隔一段时间来做两小题

②因为1/3<1/2, 所以一堆面粉的1/2多

错误分析: 有关分数的比较, 在教学时教师会采用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大小关系。为了不引起混淆, 教师往往会选择整体时往往只会选择某一个。然后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巩固。理解是一个信息或要素组织的过程, 需要认知结构的再组织,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认知结构尚不成熟, 信息处理能力还在逐步发展中, 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部分学生甚至仅凭记忆来进行比较大小: 老师强调某一个整体, 分得越多, 每一份就会越小。于是在他心中有了这样一个“多———小”的“相反”心理表象。时间一长, 看到3/7_____4/7这样的题目时, 只关注3 < 4, 完全忽视分子分母, 忽视“分”和“取”的对象, 实质上忽视了分数的意义, 便直接有了3/7>4/7这样的错误答案。而第②题的错误, 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没有理解“整体”的概念, 从而没有正确认识整体的几分之几究竟是什么。思考: 综合这两个问题, 学生犯错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对“整体”和“部分”缺乏认知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从学生的思维出发, 倾听其思考过程, 强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比较分数大小时, 不应该给学生相关的暗示: 分子相同, 分母越大, 分数值越小, 而是应充分引导学生每一次比较大小, 我们都必须回到分数的意义上去。而对于“整体”的把握。在课堂上, 教师应举一反三, 并且明确分数与某一个具体整体的几分之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对教学的再思考

1.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 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会倾听学生的思考, 把握学生的思维, 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分数”的问题。教师自身应明确分数的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在需要的时候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2. 教师要对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错误, 从学生错误的根源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辅导, 体现新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同时也能够促进有效教学。

摘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是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缺陷以及技能的不熟练造成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原因, 才能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九年级数学下册综合测试题 篇3

A. B. C. 1 D.

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2x+3m-1=0有两个实数根x1、x2且x1·x2>x1+x2-4,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m>- B.m≤

C.m<- D.-

3.如图1,O是△ABC的外心,OD⊥BC,OE⊥AC,OF⊥AB,则OD∶OE∶OF=( ).

A. a∶b∶c

B. ∶ ∶

C. cosA∶cosB∶cosC

D. sinA∶sinB∶sinC

4.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 、 、2, △A′B′C′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 ,如果△ABC∽△A′B′C′,那么△A′B′C′的第三边长应该是( ).

A. B.

C. D.

5.如图2,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CE折叠,B点恰好落在AD边上,设此点为F,若AB∶BC=4∶5,则cos∠DCF的值为___.

图2 图3

6.如图3,AB∥CD,AC、BD交于O,BO=7,DO=3,AC=25,则AO的长为__________.

7.抛物线y=x2-4与x轴的两个交点和抛物线的顶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8.已知关于x的方程x2+(3-m)x+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的最大整数值是___________.

9. 如图4,△ABC中,∠C=90°,AC=8cm,BC=4cm,一动点P从C出发沿着CB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另一动点Q从A出发沿

着AC方向以2cm/S的速度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s).

(1)当为几秒时,△PCQ的面积是△ABC面积的 ?

(2)△PCQ的面积能否为△ABC面积的一半?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图4 图5

10.如图5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cm,点A、C分别在y轴的负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和点B且12a+5c=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果点P由点A开始沿AB边以2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同时点Q由点B开始沿BC边以1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

①移动开始后第t(s)时,设S=PQ2(cm)2,试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 篇4

一.直接写出得数:(12%)

360÷90= 150×4= 24×5= ( )÷12=60

250×4= 280÷70= 84÷21= 15×( )=60

910÷13= 201×60= 2×54-34= 4×6÷4×6=

二.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12%)

36×82= 3417÷17= 52×509= *6584÷34=

三.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就简便)(18%)

75+25×18 728÷91×36 ÷(128-72)

15×24+24×85 3051÷27×150 1268+227+473+132

四.列综合算式计算:(8%)

(1)684比54的16倍少多少?

(2)1000减去2个15相乘的积,差是多少?

五.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dm)(4%)

第二部分 概 念 16%

一.填空 13%

1. 600cm2 =( )dm2 13m2=( )dm2 30m=( )dm

2. 351×42中的“3”与“4”相乘的积是( )。

3. 61053÷58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商是( )位数。

4. □÷△=28……19,这时△最小是( ),此时□是( )。

5. 甲数是403,是乙数的13倍,甲数比乙数多( )。

6.一个数的15倍是225,那么这个数的20倍是( )。

7.填表。

速度 48米/分 25米/秒

时间 5小时 12分

路程 65千米 625米

二.判断。3%

1.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积不可能是四位数。( )

2.面积是1m2的正方形可以分割成100个边长是1dm的`小正方形。( )

3.被除数中间有几个0,商的中间就有几个0.( )

第三部分 应用30%

1. 植树节,学校买来210棵树苗,平均分给12个班级进行植树活动,每个班级平均分到几棵?还余几棵?

2. 一批钢材重850吨,用大卡车先运走475吨,剩下的用小卡车运,小卡车一次运15吨,几次才能运完?

3. 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参加植树活动,低年级种树38棵,高年级种的树是低年级的20倍还多14棵,高年级种树多少棵?

4. 清明节期间,一辆汽车从上海以每小时92千米的速度开往台州,5小时到达。

(1)上海和台州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2)如果这辆汽车以每小时115千米的速度,在上海和台州之间往返一次,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5. 根据所给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完成填空。

三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表

名称 跳绳 跑步 游泳 排球

人数 35 50 28 45

三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人)

(1)从图中看出,三年级一共有( )名学生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篇5

800÷4= 300÷6= 40×21=

320÷8= 60×30= 44÷4=

82÷2= 36÷3= 660÷6=

32×40= 15×60= 61×40=

936÷3= 78×2= 380×0=

200÷5= 630÷9= 24×20=

240÷8= 60×80= 30×11=

54+7= 22×40= 0÷286=

150÷3= 270÷9= 18×40=

300×5= 360÷4= 90×20=

560-300= 0÷76= 270+80=

31×22≈ 27×31≈ 213÷7≈

796÷4≈ 61×59≈ 482÷6≈

76÷2= 80+12÷4= (20+29)÷7=

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专项的测试题 篇6

一、口算

27+53=答案

240-120=答案

5000-500=答案

3600-600=答案

550×0=答案

0÷380=答案

300-250=答案

700+600=答案

490÷7=答案

200×90=答案

120+53=答案

240+120=答案

5000+500=答案

3600+200=答案

120×2=答案

28+70=答案

50×12=答案

360+30=答案

730+700=答案

80×90=答案

180÷3=答案

120+53=答案

2100-1200=答案

400+500=答案

600×70=答案

二、估算

89×31≈

13×48≈

41×22≈

36×91≈

41×39≈

80×21≈

29×78≈

362÷8≈

538÷6≈

349÷5≈

302÷5≈

51×74≈

268÷4≈

354÷7≈

159÷8≈

284+99≈

199+201≈

359-206≈

138+701≈

999+606≈

265÷6≈

71÷8≈

323÷4≈

359÷6≈

103÷2≈

490÷5≈

210÷5≈

432÷7≈

86÷4≈

274÷9≈

48×72≈

29×80≈

42×61≈

71×18≈

12×29≈

三、脱式计算

396÷3÷2=答案

25×8÷4=答案

985-168÷4=答案

648+480÷3=答案

124-735÷7=答案

(34+22)÷8=答案

45÷(15÷3)=答案

(601-246)÷5=答案

205+7×8=答案

62-(25-7)=答案

32×4+72=答案

305×3-154=答案

523+248-475=答案

470÷5-28=答案

459÷9×7=答案

294+399÷7=答案

四、坚式计算

543+458=答案

743-482=答案

601+218=答案

603-497=答案

348÷3=答案

398÷7=答案

365÷5=答案

380÷6=答案

724÷4=答案

628÷3=答案

912÷3=答案

735÷9=答案

309÷3=答案

750÷5=答案

608÷3=答案

860÷2=答案

270÷6=答案

105÷7=答案

208÷8=答案

204÷2=答案

13×23=答案

32×22=答案

43×13=答案

21×15=答案

24×12=答案

39×14=答案

15×12=答案

13×22=答案

15×19=答案

23×24=答案

36×12=答案

25×12=答案

78×32=答案

63×14=答案

98×22=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篇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 (理) 绵阳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男、女学生人数如下:

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5个学生时, 则恰好在高三年级抽取了18个学生.那么当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个时, 抽到高二年级男生的概率是 () .

(A) 0.12

(B) 0.15

(C) 0.18

(D) 0.20

(文) 某化工厂有职工320人, 其中工人240人, 管理人员48人, 其余为后勤人员.在一次职工工作情况抽样调查中, 如果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抽得工人的人数是30人, 那么这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容量是 () .

(A) 30

(B) 40

(C) 48

(D) 240

(A) (1) (2)

(B) (1) (3)

(C) (2) (3)

(D) (2)

(A) 函数y=f (x) ·g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

(B) 函数y=f (x) ·g (x) 是偶函数

(C) 函数y=f (x) +g (x) 的最小值为-1

(A) 6

(B) 4

(C) -4

(D) -6

5. (理) 3位男生和3位女生共6位同学站成一排, 若男生甲不站两端, 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女生相邻, 则不同排法的种数是 () .

(A) 360

(B) 288

(C) 216

(D) 96

6.执行图2所示的程序框图, 输出的S和n的值分别是 () .

(A) 9, 3

(B) 9, 4

(C) 11, 3

(D) 11, 4

7.如图3, 在正四棱柱A1B1C1D1-ABCD中, 若AA1=2AB, 则异面直线A1B与A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

(A) 圆

(B) 椭圆

(D) 抛物线

(A) 外离

(B) 相交

(C) 外切

(D) 内切

(文) 若圆面C: (x-a) 2+y2≤a2-1的面积为S, 平面区域D:2x+y≤4与圆面C的公共区域的面积大于S,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 (-∞, 2)

(B) (1, 2)

(C) (-∞, 1) ∪ (1, 2)

(D) (-∞, 1) ∪ (1, 2]

10.甲:数列{lg an}是等差数列;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则 () .

(A) 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11. (理) 若关于x的方程x-eln x-k=0在 (0, 1]上有解, 则k的最小值为 () .

(A) -1 (B) 1e (C) 1 (D) e

(A) 有极大值, 而无极小值

(B) 无极大值, 而有极小值

(C) 有极大值, 也有极小值

(D) 无极大值, 也无极小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4分, 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图6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根据图6中的数据, 则可算出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分别是____________.

16.已知集合M是满足下列性质的函数f (x) 的全体:在定义域内存在x0, 使得f (x0+1) =f (x0) +f (1) 成立.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Ⅰ) 求角C的大小;

18.如图7,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每个侧面均为正方形, D为底边AB的中点, E为侧棱CC1的中点.

(Ⅰ) 求证:CD∥平面A1EB;

(Ⅱ) 求证:AB1⊥平面A1EB;

(Ⅲ) 求直线B1E与平面AA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

(Ⅰ) 求乙在一局比赛中获胜的概率;

(Ⅱ) 若冠军奖励10万元, 亚军奖励5万元, 且每局比赛胜方奖励1万元, 负方奖励5千元.记甲在决赛中获得奖金数为ξ万元, 求ξ的分布列和期望Eξ.

(文) 绵阳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男、女学生人数如下.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个学生时, 抽到高一年级男生的概率是0.175.

(Ⅰ) 求a的值;

(Ⅱ)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高三年级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 将该样本看成一个总体, 从中任取2个学生, 求至少有1个女生的概率.

20.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Ⅰ) 若Sm, Sm+2, Sm+1成等差数列, 证明:am, am+2, am+1成等差数列;

(Ⅱ) 写出 (Ⅰ) 的逆命题, 判断它的真假, 并给出证明.

(Ⅰ) 若△OAF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求椭圆C的离心率;

(Ⅱ) 设点A (0, 2) , 过点A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AB、AC交椭圆于B、C, 若△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求椭圆的方程.

(文) 已知抛物线y=ax2经过点A (2, 1) , 过A作倾斜角互补的两条不同的直线l1, l2.

(Ⅰ) 求抛物线及其准线的方程;

(Ⅱ) l1, l2被抛物线所截得的弦长;

(Ⅲ) 设直线l1, l2分别交抛物线于B、C两点 (与A均不重合) , 若以BC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求直线BC的方程.

22. (理) 已知函数f (x) =x2+ln2 x-2a (x+ln x) +2a2+1, a∈R.

(Ⅰ) 证明:存在正数p, 使得当x∈[0, p]时, 有-1≤f (x) ≤1;

(Ⅱ) 设 (Ⅰ) 中的p的最大值为g (a) , 求g (a) 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2. (理) B.依题意, 可知高三年级的学生有576+384=960人, 于是设全校有学生x人, 那么x∶960=45∶18.解之, 得x=2400.从而高二年级男生人数a=2400- (420+380+280+960) =360, 所以当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个时, 抽到高二年级男生的概率为360&quot;2400=0.15.故选B.

3. (理) C.考查相同函数、函数对称性的判断、周期性知识.考虑定义域不同, (1) 错误;排除A、B.验证 (3) :f (-x) =f[2- (-x) ]=f (2+x) , 又通过奇函数得f (-x) =-f (x) , 所以f (x) 是周期为4的周期函数.故选C.

(文) D.化简函数, 得f (x) =cos x, g (x) =sin x, 结合各项逐个判断, 选D.

5. (理) B.先安排3位男生, 分两种情况:

综上可知, 共有144+144=288种情况.故选B.

(文) A.由题意可知, f (x+6) =f (x) , f (-x) =-f (x) , ∴f (0) =0.

故选A.

6.B.根据题意知, 本程序框图为求S的和, 循环体为“当型”循环结构.

第1次循环:S=0+3=3, T=1, n=2;

第2次循环:S=3+3=6, T=4, n=3;

第3次循环:S=6+3=9, T=11, n=4, 此时T>S不满足条件, 跳出循环, 输出S, n是9, 4.故选B.

7.D.连结A1C1, BC1.因为A1B1C1D1-ABCD是正四棱柱, 所以BC1∥AD1, 于是∠A1BC1就是异面直线A1B与AD1的所成角.

10.A若数列{lg an}是等差数列, 则有对任意n∈N, an>0, 当n≥2时, 有lg an-lg an-1=d (常数) ,

故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故选A.

(文) D.∵y′=ax2+2bx+c, a, b, c成等比数列, 即b2=ac.∴Δ=4b2-4ac=0, ∴当a>0时, y′>0恒成立;当c<a时, y′<0恒成立.∴函数y是单调函数,

∴函数既无极大值, 又无极小值.

上两式相乘, 得

化简得4mn=1.

对于 (3) , 由f (x0+1) =f (x0) +f (1) , 得

tan (x0+1) =tan x0+tan 1,

即tan x0+tan 1=0或tan x0tan 1=0, 显然存在x0满足要求, 所以f (x) =tan x∈M.

对于 (4) , ∵f (x0+1) -f (x0) -f (1) =2x0+1+ (x0+1) 2-2x0-x20-3=2x0+2 (x0-1) =2[2x0-1+ (x0-1) ], 且函数y=2x图象与函数y=-x的图象交于点 (k, -k) , 则2k+k=0, ∴2x0-1+ (x0-1) =0, 其中x0=k+1,

因此有f (x0+1) =f (x0) +f (1) , 即f (x) =2x+x2∈M.所以填 (2) (4) .

17.解: (Ⅰ) 由题意可知,

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 C=9+12+18=39, 所以c=.

18.解: (Ⅰ) 证明:设AB1和A1B的交点为O, 连结OE, OD.

因为O为AB1的中点, D为AB的中点,

所以OD∥BB1且BB1=2OD.

又E是CC1中点, 所以EC∥BB1且BB1=2CE, 因此CE∥OD且CE=OD,

从而四边形CEOD为平行四边形,

故OE∥CD.

注意到CD平面A1BE, OE%平面A1BE, 则CD∥平面A1BE.

(Ⅱ) 因为三棱柱各侧面都是正方形, 所以BB1⊥AB, BB1⊥BC, 于是BB1⊥平面ABC.

因为CD%平面ABC, 所以BB1⊥CD.

由已知得AB=BC=CA,

所以CD⊥AB, CD⊥平面A1ABB1.

由 (Ⅰ) 可知, OE∥CD,

所以OE⊥平面A1ABB1, 即OE⊥AB1.

因为侧面是正方形, 所以AB1⊥A1B.

故AB1⊥平面A1EB.

(Ⅲ) 取A1C1中点F, 连结B1F, EF.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因为BB1⊥平面ABC, 所以侧面ACC1A1⊥底面A1B1C1.而底面A1B1C1是正三角形, F是A1C1中点, 所以B1F⊥A1C1, B1F⊥侧面ACC1A1.

EF是B1E在平面ACC1A1上的射影,

所以∠FEB1是B1E与平面AA1C1C所成角.

(文) 解: (Ⅰ) 依题意知, 绵阳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人数为420÷0.175=2400, 高二年级男生的人数a=2400- (420+380+280+576+384) =360.

(Ⅱ) 设所抽样本中有m个男生.因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高三年级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 所以576∶ (576+384) =m∶5.

解之, 得m=3.

故抽取3个男生, 2个女生.

从5个学生中, 任取2个学生的可能情况是:

由于不计顺序, 故从5个学生中, 任取2个学生的可能情况共10种, 其中至少有1个女生的情况有7种, 其概率为.

20.解: (Ⅰ) 证明:∵Sm+1=Sm+am+1, Sm+2=Sm+am+1+am+2,

又2Sm+2=Sm+Sm+1,

∴2 (Sm+am+1+am+2) =Sm+ (Sm+am+1) ,

因此2am+2=am+am+1,

∴am, am+2, am+1成等差数列.

(Ⅱ) (Ⅰ) 的逆命题是:若am, am+2, am+1成等差数列, 则Sm, Sm+2, Sm+1成等差数列.

设数列{an}的公比为q.

∵am+1=amq, am+2=amq2.

由题设, 有2am+2=am+am+1,

即2amq2=am+amq, 所以2q2-q-1=0.

(1) 当q=1时, ∵a1≠0, ∴Sm=ma1, Sm+2= (m+2) a1, Sm+1= (m+1) a1不成等差数列.

所以Sm, Sm+2, Sm+1成等差数列.

综上可知, 逆命题不成立.

21. (理) 解: (Ⅰ) 因为△OAF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只有F1O=OA, 即c=b, 于是a2=b2+c2=2c2,

(Ⅱ) 由已知可得b=2,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4x2+a2 y2=4a2 (a>2) .

不妨设AB的方程y=kx+2 (k>0) ,

即 (a-6) (4a2-3a-18) =0.

(Ⅱ) 当直线l1与抛物线相切时, 由y′|x=2=1可得l1的斜率为1,

∴l2的斜率为-1, 又l2过A (2, 1) ,

∴其方程为y=-x+3.

解之, 得x1=2, x2=-6.

(Ⅲ) 不妨设AB方程为y-1=k (x-2) (k>0) , 把它和抛物线方程联立, 消去y, 得

x2-4kx+8k-4=0.

解之, 得x=2或x=4k-2.

∴B (4k-2, 4k2-4k+1) .

又AC斜率为-k, 同理可得C (-4k-2, 4k2+4k+1) ,

∵以BC为直径的圆与准线y=-1相切,

22. (理) 解: (Ⅰ) ∵f (x) 的定义域是 (0, +∞) ,

f (x) = (x2-2ax+a2) + (a2-2aln x+ln2 x) +1= (x-a) 2+ (a-ln x) 2+1,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x-a=a-ln x,

设F (x) =x-ln x, x∈ (0, +∞) ,

于是当x∈ (0, 1) 时, F′ (x) <0;当x∈ (1, +∞) 时, F′ (x) >0.

表明F (x) 在x=1时取得最小值F (1) =1,

要使g (x) 在x∈ (0, +∞) 上是增函数, 只需g′ (x) 在 (0, +∞) 上恒正, 即x2-ln x+1+a>0在 (0, +∞) 恒成立, ∴a>ln x-x2-1.

(文) 解: (Ⅰ) 由于f′ (x) =3x2+3 (1-a) x-3a=3 (x+1) (x-a) , 且a>0,

故f (x) 在[0, a]上单调递减, 在[a, +∞) 上单调递增.

当f (a) ≥-1时, 取p=a, 此时, 当x∈[0, p]时, 有-1≤f (x) ≤1成立.

当f (a) <-1时, 由于f (0) +1=2>0, f (a) +1<0.

故存在p∈ (0, a) , 使得f (p) +1=0, 此时, 当x∈[0, p]时, 有-1≤f (x) ≤1成立.

综上, 存在正数p, 使得当x∈[0, p]时, 有-1≤f (x) ≤1.

(Ⅱ) 由 (Ⅰ) 知, f (x) 在[0, +∞) 上的最小值为f (a) .

当0<a≤1时, f (a) ≥-1, 则g (a) 是方程f (p) =1满足p>a的实根,

又g (a) 在 (0, 1) 上单调递增,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篇8

一、借助拼音拐杖

1.前面是谁?按拼音写词,再邀他一起走吧!

qín láo()的大爷dǎlāo( )着随fàn làn()的洪水jūnyún()piāo fú()在河面上的shū cài()叶。

2.朋友还有其他叫法呢,按拼音组词进行区别。

系xì()鲜xiān()

jì( )xiǎn()

二、感知祖国文字

1.为加下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

(A.第一位;B.帽子;C.像帽子的东西)

茅庐(A.照管;B.拜访;C.看)

2.上车可别坐错了位置哟,用“怜”组不同的词,再帮它们找个合适的座位。

①这个穷苦的小孩真()!

②我们决不能()那些恶人。

三、积累运用词语

1.朋友丢了东西,帮他补上。

循()蹈() ()砍()伐

身先()()慕名()()

惊()骇()()山()岭

2.车上来了几位拳击手,帮这几位朋友找相反的训练对手。

①我们要自觉()各项制度,决不能违犯

②过去,张虎不爱卫生,同学们都讨厌他;现在改了,大家都()他了。

四、句子集会演练

1.趁乘车的空闲玩个“变相”魔术吧,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格罗培斯设计出最佳路径。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

②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为句子减肥: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会模仿吗?来一个模仿秀吧!

①虽然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但是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践拓展

1.我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等。我最佩服的人是_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

2.班级活动遇到难题,我要求大家一起想办法,就用格言“_____________”来说服大家。

3. 从6月1日起,我国限制使用塑料方便袋。你怎样看待这一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上树掏鸟蛋,你看见了,会怎样和他对话?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评价

1.本学期,我们欣赏了竺可桢爷爷关注的________、格罗培斯设计的________;认识了《三顾茅庐》的________、孙中山的秘书及夫人________;通过《特殊的葬礼》明白了________的重要,从《苹果里的“五角星”》知道了________……收获可真不少!

2.《江南春》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最能引起人们遐 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天鹅的故事》完成阅读理解。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①“呆呆地”写出了什么情景?

②冰面变化的过程是:裂开一条小缝→_______ →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了老天鹅是在_______。

③参加破冰的天鹅越来越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把天鹅的声音比做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破冰场面_________。⑤为什么把老天鹅称为“破冰勇士”?

七、课外欣赏

华佗的“五禽戏”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佗不仅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作用。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也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佗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见“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1. “枢”指门上的转轴;“蠹”是蛀。结合上下文理解“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

2. 华佗由门闩晃荡联想到了什么?

3. “五禽戏”是华佗观察了哪些动物的运动姿态后发明并编出的拳法?

4.从哪里可以看出“五禽戏”有益身体健康?

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篇9

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下面是三年级数学下册智力水平竞赛模拟测试题,快来看看吧!

1、找规律填数:

(1)2;4;7;11;( );

(2)1;2;5;13;34;( );( )。

2、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61人,甲比乙班多2人,乙班比丙班多6人,乙班有( )人。

3、从480里面减去一个整十数,得到的差再除以这个整十数,商是5,这个数是( )。

4、长跑比赛,小强在小新的前面70米,小华在小丽的后面40米,小新在小华前面30米,( )跑第一,( )跑第三。

5、小明爸爸今年32岁,小明8岁,4年前,爸爸的岁数是小明的( )倍。

6、一瓶油连瓶重800克,吃去一半油,连瓶重550克,瓶有( )克,油( )克。

7、小华看一本《数学小灵通》的书,打开后,发现左右两页的和是117页,小华打开的是( )页和( )页。

8、一个两位数用它与12的和去除它与12的积,正好没有余数,这个数是( )。

9、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4( )4( )4( )4=1

5( )5( )5( )5=2

10、在拍球比赛中,小明已经排了15个,再拍( )个,拍的总数就是已拍的3倍。

11、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182元,一辆摩托车的价钱比一辆自行车的25倍还少187元。一辆摩托车比一辆自行车贵( )元。

12、一座6层楼房,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第一层住3户,第二到第六层各住4户,这座楼房一共可以住( )户。

13、同学们做操,小新站在左起第8行,右起第14行;从前数是第8个,从后面数是第15个。每行人数一样多。一共有( )人做操。

14、园林工人要在周长300米的`圆形花坛边等距离地栽上树。他们先沿着花坛的边每隔3米挖一坑,当挖完30个坑时,突然接到通知:重新改为每隔5米栽一棵树。这样,他们还要挖( )个坑才能完成任务。

15、一个两位数,其数字和是7。如果此数减去27,则两个数字的位置正好互换。原来的这个两位数是( )。

16、由三个3和两个0组成的且只读出一个0的最大的五位数是( )。

17、池中的睡莲所遮盖的面积每天扩大一倍,40天正好遮住整个水面,问遮住水面的一半需要( )天。

18、三个人外出野炊,甲买了馅饼2千克,乙买了4千克,丙没有买食物,这了使三个人平均分担这次费用,丙拿出了6元钱,这钱甲应分到( )元,乙应分到( )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测试题 篇10

一、判断题1. 小数都比1小. ( )

2. 小林身高是11.4米. ( )

3. 0.14读作:零点十四 ( )

4. 0.1是1的十分之一, 是0.01的10倍. ( )

5. 把6写成两位小数是0.06. ( )

二、填空题

1. 比较大小.1.75□1.745

2. 比较大小.1.5□1.50

3. 比较大小.0.07□0.70

4. 比较大小.0.46□0.464

5. 比较大小.4.020□4.002

6. 比较大小.15.08□16

7. 在小数的( )添上零或者去掉零, ( )不变.

8. 0.48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 )个百分之一.

9.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9分=( )

10. 1里面有( )个0.1, 0.1里面有( )个0.001.

11. 4个十分之一, 九个百分之一, 组成的数是( ), 它的计数单位是

( ).

12. 化简下面小数.

0.090=( ) 0.750米=( )

13. 化简下面小数.

0.30=( ) 1.350=( )

14. 化简下面小数.

140.00元=( ) 0.2400=( )

15. 与5.7相邻的两个整数分别是( ), ( ).

16. 零点二零五, 写作 ),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17. 2.508读作: ( ), 这个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约是( )

18. 写出大于5, 小于6的一位小数两个是( ), ( ).

19. 150公顷=( )平方千米

20. 3.45这个数中, 3在( )位上, 表示( )个( ), 4在( )位上,表示( )个( ), 5在( )位上, 表示( )个( ).

21. 0.65元=( )角( )分

22. 3.6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23. 800千克=( )吨 1米3分米=( )米

24. 2.05千米=( )千米( )米

25. 改写成两位小数.

4米3分米=( )米 1米2分米5厘米=( )米

26. 改写成两位小数.

1千克250克=( )千克4元零五分=( )元

27.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8分米7厘米 6厘米5毫米

28.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9元=( )元 7角=( )元

29.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

3元2角4分 7角6分

30.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每份是1米的( ), 写成分数是( ), 写成小数是( )米;取其中的7份, 写成分数是( )米,写成小数是( )米.

31. 把下面各数从小到大排列.

0.7 0.701 0.71 1.7 0.711 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口算题

1. 2.51×10= 2. 148.3÷100= 3. 4.03÷10=

4. 7.5×100= 5. 0.034×1000= 6. 5÷1000=

7. 45.2×100= 8. 45.2÷100=

五、判断题

1. 两个数相除,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

2. 3个十和7个百分之一组成30.07. ( )

3. 千分之一大于百分之一. ( )

4.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的值就扩大20倍. ( )

5. 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 小数的大小不变. ( )

六、填空题(

1. 105分=( )元

2. 把4659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

3. 把99500000元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

4. 在0.64和0.644这两个数中, 比较大的数是( ).

5. 0.8元=( )分

6. 0.04米=( )厘米

7. 0.09吨=( )千克

8. 9.3千克=( )克

9. 4.05千米=( )米

10. 30千克=( )吨

11. 18平方分米=( )平方米

12. 1.2平方米=( )平方分米

13. 9吨25千克=( )吨=( )千克

14. 6千米140米=( )千米=( )米

15. 在括号里填上“×”或“÷”和适当的整数.

16.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文字.

把0.43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倍是430.

17.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文字.

把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倍是0.01.

18.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文字.

把1.7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倍是172.

19. 0.924是由( )个十分之一, ( )个百分之一, ( )个千分之一组成 的, 它共有( )个0.0001.

20. 求下面小数的近似值.

5.074(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

21. 207厘米=( )米

22. 6.8里有( )个0.1, 有( )个0.01.

23. 0.05去掉小数点是( ), 比原来扩大( )倍.

24. 21.363(精确到百分位)≈________

25. 2.0476(保留三位小数)≈________

26.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在( )里填上“×”或“÷”和适当的整数.

27.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8.百位的2是百分位上2的( )倍.

29.甲乙两数的差是3.6,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甲数相等,甲数是( )

30. 6元3角5分=( )元=( )角=( )分

31.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3.8=( ) 6=( ) 4.0900=( )

32. 0.7的计数单位是( ), 有( )个这样的单位, 写成以百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

33.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99=( ) 5.8400=( ) 2.05=( )

34. 大于6, 小于7的小数有( )个, 写出其中的两个是( ), ( ).

35. 把下列各数从大到小排列.

6.6 0.66 6.06 6.606 6.06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比较大小.

60.60□60.6 0.43元□0.34元

37. 比较大小.

9.33千克□9.356千克 75.75□75.07

38. 比较大小.1.4米□1.399米0.99□1.01

一、填空

1.10个0.1是( ),100个0.01是( ).

2.0.23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一个数由8个一,4个十分之一,6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

4.0.089扩大( )倍是8.9;0.73缩小10倍是( ).

5.9.38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6.把26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7.把369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亿.

8.不改变数的大小,把105.300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

二、判断1.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 )

2.把一个数扩大10倍后是0.9,原来这个数是9.( )

3.8.5和8.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 )

4.根据小数的性质,80.600可以写作8.6. ( )

5.小数点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 )

6.整数比小数大. ( )

三、直接写得数(6分)

0.55×10= 0.375÷10= 4.05×100=

10.04×1000= 0.03×10= 2.01×1000=

7×59÷100= 0.7÷1000= 7.8×100=

4.5÷100= 0.516×100= 7.05×100=

四、读出下面各小数

(1)0.8 (2)10.4

(3)24.05 (4)0.04

五、写出下面各数

(1)十五点零八 (2)二百点九三 (3)零点零七五

六、改变计数单位写数(26分)

(1)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6分)

0.800=( ) 20=( ) 8.530=( )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分)

2075千克=( )吨( )千克

2米9分米=( )米

0.85米=( )分米=( )厘米=)分米( )厘米

4米2厘米3毫米=( )厘米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或“万”作单位的数(8分)

684900=( )万 720300900=( )亿

67万=( )亿 10万=( )亿

七、化简下面的小数(12分)

(1)8.9060= (2)203.4600= (3)0.0074000= (4)0.807060=

(5)6.060600= (6)9.400000=

八、比较小数的大小(12分)

(1)0.87○0.870 (2)8.09○8.9 (3)7.65○6.75

(4)2.99○3 (5)7.009○7.09 (6)8.5○8.487

九、应用题(12分,每题3分)

1.100千克稻谷可碾米75千克,1千克稻谷可碾米多少千克?

2.1千克黄豆可出油0.38千克,100千克黄豆可出油多少千克?1000千克黄豆呢?

3.张老师用43.20元买了10支钢笔,每支钢笔多少元?买100支这样的钢笔应付多少元?

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篇11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戏剧单元。学生对戏剧这种文学样式的了解相对缺乏,但对影视作品却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还是影视或影星迷,这就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切入口。教学时可先从师生都熟悉的一部影视作品切入,然后引出剧本的写作,介绍剧本的特点:有高度集中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此,本单元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为: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与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开展,把握剧本在语言运用、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上的特点,加深对现实人生的了解与体验,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均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日出》是戏剧大师曹禺的一部力作,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成就与创作风格。《钦差大臣》是俄国杰出戏剧大师果戈理的代表作,它所揭示的结构性腐败被称为“绝对的、永恒的、世界性的邪恶”,因而超越了时空,至今回响不绝。《放下你的鞭子》是我国街头剧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产生过巨大的历史作用。这三个剧本,横跨中外,风格各异,有助于学生认识多样的人生和多样的文化。学生对本单元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较为陌生,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幻灯片、录像)帮助学生了解作家生平与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全剧剧情,鼓励学生多渠道地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戏剧的特点,也为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戏剧作品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要通过分角色表演和课本剧排演,让语文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深入体会戏剧冲突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在活动中体味探究与创造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激烈的戏剧冲突,凝练的戏剧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通过戏剧排演的指导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合作意识。

四、课时分配

本单元总课时为10课时:《日出》3课时,《钦差大臣》3课时,《放下你的鞭子》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写作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

《日出(节选)》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日出》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考虑戏剧特点的前提下,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排演课本剧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阅读、探究的兴趣;二是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和有关剧情,在丰富学生戏剧知识、帮助学生解读课文内容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审美愉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语言特点,特别要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的。

2.从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出发,把握作者憎恶腐朽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课本剧的排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戏剧特点,培养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家作品

(二)讨论感知戏剧情节

请几个同学口述课文梗概,互相补充和订正,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讨论探究

1.课文主要的戏剧冲突是什么?是怎样发展的?

2.从这几次矛盾冲突中可以看出黄省三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在把握戏剧内容和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1.理解这篇戏剧的语言特色。

(1)剧中人物语言不仅要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处的特定环境。重点朗读黄省三控诉潘、李二人的台词,体会并读出黄省三的内心感受。

(2)试补出破折号后省略的话,并说说剧本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文中有三处破折号用得特别传神:

①那你还可以到街上要——

李石清故意不把话说完,想试探一下黄省三,看他有什么反应,他看到了黄省三脸红不安的样子,似乎有些幸灾乐祸。

②您说,要我去——

对黄省三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读书人来说,他不敢说出,也羞于说出这个“偷”字来,他没有这个胆量。

③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黄省三被逼急了,心里发出绝望的吼叫“我非要杀了你”,但是面对潘月亭的怒喝,被吓住了,不敢说出“你”。对黄省三的怯弱李石清早已看透了:“他是说他要杀他自己——他这样的人是不会动手害人的。”

2.两人一组选择某一人物的某一段台词,诵读并解析,互相评议,进一步通过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心理。

四、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日出》。

《钦差大臣(节选)》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钦差大臣》描写了一个偏僻的小城里发生的一段故事:以市长为首的一群官吏听到钦差大臣要来视察,个个惊慌失措,竟将一个过路的贵族子弟赫列斯达可夫当作“钦差大臣”,对他百般逢迎,拼命贿赂、拉拢。课文节选的是第八场和结尾部分,也可以说是这部喜剧的高潮部分和最富讽刺意义、最精彩的部分。这部分很适合排演课本剧,宜在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和相关剧情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出,在演出过程中体味作品漫画式的人物形象、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和独具匠心的剧情设计,从而充分发挥戏剧表演的学习功能。“哑场”一节,可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此时各种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剧中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简约传神的舞台说明分析作者笔下漫画式的人物形象。

2.欣赏作者精巧独特的剧情设计和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

3.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解这部讽刺喜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有条件的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钦差大臣》影像资料。学生为分组排演作必要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相关剧情,导入新课。

(二)学生分角色朗读,目的有三:其一,进一步了解剧情;其二,揣摩人物语言和心态,把握人物的神态、动作和个性特征;其三,为短评写作奠定基础。

(三)分小组表演,思考问题:

1.以竞赛形式分两组演出,学生评点、交流。

2.剧中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揭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3.市长和官员得知上了假钦差的当后有什么表现?想象一下,真钦差到了之后,他们将会有怎样的表现。(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4.画出赫列斯达可夫在信里对市长及其他官员的评价,以此入手,分析赫列斯达可夫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五、写作指导

自选角度,写一篇小剧评。参考题目:1.一幅绝妙的讽刺图——《钦差大臣》人物形象分析;2.讽刺戏剧的一个范例——谈谈《钦差大臣》的语言艺术;3.此时无声胜有声——试析《钦差大臣》的“哑场”设计。

六、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整部《钦差大臣》。

《放下你的鞭子》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初期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街头剧。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欣赏戏剧的一般方法。故此,应让学生在独立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把握人物性格、作品主题及社会意义。同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他们对戏剧特别是对街头剧的认识。运用本单元知识,尝试自编自演小话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卖艺汉、香姐、青工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普遍的社会意义。

2.在整体把握剧情的基础上,了解街头剧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相结合的特点。

3.巩固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自编自演小话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交往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1.街头剧

街头剧又称活报剧、广场剧,多以大众关注的政治时事为题材,对观众进行形象化的宣传,是一种反映时事新闻的短小活泼的戏剧样式,因常在街头演出而得名。街头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它所反映的往往是当时最热门的话题。

2.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烈火燃遍中国。广大民众急需发动和组织起来进行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应运而生。它不管在哪里演出,都激起了观众对日寇的极大仇恨,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就是因为看了这部街头剧深受感染和教育而毅然奔向了抗日的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放下你的鞭子》这样的街头剧,成了团结民众、发动民众、鼓舞民众奋起抗战的有力武器。

(二)从整个剧情和相关台词入手,探究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编写小话剧

上一篇:旅游培训心得下一篇:为什么强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