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教学质量的论文

2024-05-23

辅导员教学质量的论文(通用7篇)

辅导员教学质量的论文 篇1

辅导员教学质量的论文

1东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现状

东秦内部教学过程监控系统是由学校、学院以及专业组成的三级体系,如图1所示。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大一、大二学生面对的老师主要是辅导员和公共课教师,大三、大四面对的主要是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然而辅导员隶属于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专业课教师隶属于教研室,公共课教师隶属于其他学院,容易造成教学信息沟通不畅,不利于大学生特别是大一、大二阶段形成良好学风。因此,从辅导员角度看,发挥辅导员的桥梁作用,加强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行全程的监控,对于优良学风的形成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辅导员应采取的措施

2.1在大一期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虽然不利于学生成才,但是却使学生的目标明确,考上大学就是他们学习的目标,因此使他们在题海中辛苦坚持,数年如一日。然而在大学阶段,不少学生一下子失去了学习的目标,认为自己进入大学就会有好的工作和好的前途,这种错误的思想是很可怕的,一旦在整个班级,整个专业里面蔓延,就会破坏整个班级的学习兴趣以及整个专业的学习氛围。在大一阶段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尽早地规划自己发展方向等,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大学生学习没有动力,在于奋斗目标的缺失。通过专业教育和培养,告诉学生在这个专业中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识,才能满足社会这个行业的需要,使学生明白进入大学如果不好好努力,也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告诉学生的毕业去向,可以使他们自己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尽早树立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也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大一期间做一下自己的大学学习计划。

2.2加强与公共课教师联系和沟通,重点监控大一、大二学生学习情况。大一、大二是大学生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阶段,也是大学生学风或者班风形成的重要阶段。然而在这个时期里大学生主要接触的是公共课教师,加强辅导员和公共课教师联系,有助于监控大一、大二学生的情况,以防止他们在这个时期里掉队。因此,建议从学校或者学院层面加强辅导员和公共课教师联系,如:举办辅导员与公共课教师的座谈会、建立辅导员与公共课教师定期沟通机制等,而非仅在期末给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辅导员一份成绩单。

2.3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联系和沟通,监控大三、大四学习情况。为加强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联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建议采取下列措施:①每学期初,由辅导员向专业课任课教师提供上一学期专业后20%和成绩下降幅度较大的学生名单,作为任课教师上课点名、提问等重点关注后进生的参考依据;另外,上课考勤记录要作为学生评定奖学金、评选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入党以及推荐保送研究生等的重要参考数据。②充分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遇到学习成绩下滑较快的班委要果断地撤换,辅导员要尽量找一下规律性的问题,例如同寝室学生因为上网玩游戏而导致的成绩下滑明显或不及格时应该将寝室同学拆分,以隔绝不良环境干扰学习。③针对每学期的后进学生(专业后10%),可以发动专业课教师,实行“重点学生重点帮助”的制度。每位专业课教师负责帮助1-2名学生,采取半个月谈心一次的方式,主要解答学生在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上的困惑,介绍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提高成绩。④每学期初都进行一次由辅导员和全体专业课老师参与的座谈会,对上一学期专业排名靠后、成绩下滑较快的学生做具体情况介绍,便于专业课老师在本学期对上述学生加强了解和关注。

2.4加强与学生家长联系与沟通,对特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点监控。本着“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针,树立正面典型,对特殊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对沉迷网络爱打游戏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批评和引导,并通过加强学风建设严抓上课和早晚自习的出勤率来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对性格孤僻的学生主要以个别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困惑,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工作,要建立与重点学生家长的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近期在校情况,从家长和辅导员双向构建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双方要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东秦辅导员积极建立与学生家长定期联系、及时沟通的长效机制。要求辅导员每学期与每位学生家长联系至少一次,把学生在校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时也能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在家及校外的情况,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工作格局。辅导员需做到特殊学生经常沟通;重点学生加强沟通;普通学生保持沟通。辅导员负责建立包含学生电话、QQ、邮箱和学生家长电话的学生通讯录,同时做到通讯录每学期更新一次。联系家长的方式采取电话、书信、短信、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或暑期家访等形式。

2.5建立辅导员与特殊学生家长联系的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特殊学生包含心理问题学生、学业警示学生、患重病或绝症学生、孤儿或单亲学生、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等情况,为增强对特殊情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辅导员在与特殊学生家长联系后需及时做好记录并建立与特殊情况学生家长联系的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3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在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提高该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完善东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辅导员应加强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沟通。

综上所述,本文仅从辅导员角度探讨了东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指出教学过程中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信息沟通不畅问题,提出发挥辅导员的桥梁作用,加强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行全程的监控,使学生形成良好学风。

辅导员教学质量的论文 篇2

关键词:大学生,辅导员,工作

1 加强大学生辅导员队伍的自身建设

学院行政单位需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思想, 使之成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制定与之相关的专项策略和学院制度, 在选拔、培养、考核上对辅导员进行着重强调, 要寻求多种渠道与方式组织学生学习, 扩展视野, 增强知识。当然, 我国高校辅导员存在思想素质、业务水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问题, 强化辅导员内涵提高高校育人质量和管理水平, 促进辅导员知识化、专家化建设在如今局势下刻不容缓。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养也尤为重要。总而言之, 不断加强大学生辅导员思想教育与物质保障, 对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会起到稳定作用, 唯有如此, 辅导员的工作开展才能高效进行, 在社会评价方面才能取得良好的口碑。

2 大学生辅导员要正确定位师生关系

2.1 注意形象, 注重内涵

当今社会复杂多变, 面对大学生, 我们的辅导员要以高超的政治觉悟、崇高的思想修养来指导他们的思想, 引导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辅导员要自觉提高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 展示在学生面前应当是知识渊博型和才艺型的风趣老师。辅导员主要的工作是政治思想教育, 为人师表当铭记于心、时刻谨记, 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一个良好的人格形象, 才能自我培养出令学生敬仰的高尚品德, 老师的影响潜移默化, 对学生一言一行的影响直接而深刻。另外, 辅导员应自觉学习科学的心理知识, 以便与学生沟通交流。

2.2 热爱学生, 一视同仁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 时刻都需要感情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投入感情是职业道德感召, 这对学生的心理和人际交往至关重要, 尤其对当代独生子女众多的时代, 开展学生工作第一步就是感情投入。所以, 辅导员的积极工作热情, 认真负责的管理态度, 和极强的敬业精神极其重要, 特别是要有亲和力, 对学生“一视同仁”, 积极与学生沟通, 视自己亲人来对待, 不偏不倚, 既要做到对他们关爱, 又要起到教育作用, 这样班级秩序也就摆脱混乱, 反而更富有纪律性, 有利于学生爱岗敬业, 热爱生活, 为社会做贡献。

2.3 积极参与师生情感交流

在高校, 辅导员的上班时间都是紧张的, 而学生的作息时间与辅导员的上班时间几乎是同步, 繁忙的教学之余, 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实在太少, 尽管有但逐渐会演化成例行公事。所以, 辅导员除了完成教学工作与思想教育之外, 需花时间与心思多参与学生的活动, 尽可能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家庭背景等等, 尤其对后进生, 要捕捉学生“闪光点”, 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辅导员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 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3 多渠道抓好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3.1 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 结合低、中、高年级需要层次, 把握工作侧重点

(1) 低年级:辅导员应侧重于通过活动的形式来进行思想教育, 如主题班会、演讲等等, 指导学生学习, 养成合理的大学生活, 帮助学生构建计划, 在其合理有限的资源空间下进行大学学习, 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新环境来。 (2) 中年级:辅导员应侧重于通过专业知识的考试来进行沟通。可以开展高年级学生与中年级学生专业知识交流活动形式, 扩大学生知识范围, 激发学习积极性。 (3) 高年级:辅导员应侧重于帮助学生培养个性, 依据他们的专长和技能需求发展其专业个性, 完善专业技能, 教会他们自我批评, 同时做好就业思想、就业指导、推荐就业等工作。

3.2 加强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

3.2.1 抓入学教育和初期管理

新生入学, 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 身边所有的改变以及身份的转变, 都会对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再加上学习环境和上课模式的不适性, 对未来的迷茫以及毕业后的自谋出路的想法堆在一起, 所有不好的情绪都会集中到这一时期, 自卑感油然而生, 抑郁也由此而来。所以, 在新生中, 校方应寻求方法, 对专业有一定的认识, 给他们加把力, 增强自信心, 使他们顺利过渡到大学生活中来。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集体建设的核心, 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上有着第一重要的地位。班干部的工作与形象直接关系到班风与学风, 所以, 辅导员对班干部队伍组建和培养应极为重视。 (1) 要选拔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冷静地分析研究同学思想问题、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技能、极强的社会活动和交际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的具有班级声望的学生组成班委会。 (2) 要与相关部门联系, 对班干部综合素质进行培养。 (3) 建立完善的班级制度, 班委、团委工作上相互配合、学习。

3.2.2 抓健康向上的群体氛围 (心理) 培养

班级群体氛围 (心理) 在本质上是班风、学风的具体表现形式, 由班级的感情氛围, 舆论导向等构成。班级活动、群体氛围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辅导员在指导班级活动时应建立在协调班集体、促进班级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 (1) 政治教育方面, 做好舆论导向牌, 活动中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营造健康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思想活跃而不偏激。 (2) 文化建设方面以培养高尚情操为主, 开展活动, 促进公益思想发展教育和良好的人际氛围的营造。 (3) 加强美德教育, 引导对是非观念有足够的认识, 在班级舆论上有一定的见解, 但不极端。 (4) 寓教于乐, 可在活动中传播知识, 扩大学生视野, 使之言谈举止富有学术性。

群体氛围对个体的影响深刻而深远, 各种风气直接形成其价值观与人生观, 因此班级的学风建设要伴随着班风健康而积极发展, 学风才能真正形成。

3.3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育

(1) 宣讲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会有心理障碍, 这是不可避免的。这种障碍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压力有密切关系, 学校是小社会, 人员也复杂, 环境的不适性也容易构成阻碍, 当然还有学习压力。因而, 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也不容忽视且尤为重要, 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理健康, 所以传播健康知识也尤为重要。 (2) 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校园心理咨询对学生的心理起疏导作用, 辅导员可与心理咨询师合作对学生心理作辅导, 可找寻其规律性的心理, 对对象的心理既要疏导又要教育, 使之真正意义上摆脱了烦恼, 又要使类似的烦恼不再有, 当然, 心理秘密的保密很重要, 这对学生的人格尊严起到捍卫作用。热情与愿望是辅导员必备的, 但这是不够的, 还需对谈话艺术的掌握和心理技巧的把握。辅导员可以做采访, 对谈话内容既要得出答案又要循循善诱使他们想要说出心理阴影。对学生反馈信息要认真对待, 开放他们的心灵, 使之与辅导员心与心的交流。还可以通过感官交流, 用目光接触来沟通, 可以暗示性的发出信息。总之, 一切方式只为取得学生的信任, 拉近师生距离, 对心理问题了解透彻了, 才能对症下药。 (3)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保健。人都有自我意识, 但此种意识出现偏差容易出各种心理疾病。如何融入社会, 如何构建人际关系等问题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常态化的发展, 此外, 寻找心理应对方法是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心理的自卑感与心理的不平衡都是自我意识的构成部分, 所以学生需要多多的心理应对技巧。

辅导员教学质量的论文 篇3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助学 教学质量

21世纪的今天,终身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成人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是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许多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同学选择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进入自己人生中又一阶段学习。

一、远程教育的特点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教育形式,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形式: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取消和突破对学习者的限制和障碍。远程开放教育对学习者的年龄、职业、成绩等没有做出限制,只要具备基本文化基础,不需要参加严格的入学考试,都可以向当地开放大学申请入学;学生对课程学习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

二、远程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式,远程教育在为成人学习者呈现崭新学习与互动方式的基础上,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助学服务。与传统教育形式相比,远程开放教育具有较多优势,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远程教育表现出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和问题:开放教育的学生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他们在年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各不相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相对稳定,学习过程中呈现出自主化与个别化;学生不仅是单纯的学生身份,多数已经参加工作,因此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工作、家务和学习上的矛盾;学生来校时间少,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平台操作不熟练,因而很少使用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助学模式加强学生学习。

三、远程教育辅导教师的助学工作

根据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既然远程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工作状态发生转变,应由传统学生围着老师转改变为由老师围着学生转,以前是以教师们“怎么教”为主导,而现在以学生“如何学”为主。所以,针对开放教育这种情况,辅导教师首先要加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站在学生立场换位思考,一切工作都为学生着想,这样才能指导好学生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快捷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我对开放教育学生的助学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成为学生的导向员。

远程开放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平常与学生见面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学生的沟通更重要。平常通过电话、QQ、微信、电子邮箱等通信工具与学生多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远程开放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模式存在很大差别,很多学生进入电大后,由于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模式不了解,在学习上觉得很困惑,不知道如何学习。所以开放教育辅导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和整个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使学生慢慢熟悉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环境,能够较好地掌握和运用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辅导教师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能有效学习,能否顺利完成开放教育学业。

2.组织新生参加开学典礼、班会及入学教育。

新生报到结束后,组织学生来校参加全校性开学典礼,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学校,感受学校的文化气息;组织学生参加班会,使学生互相认识、交流,通过自荐或推荐的形式选取班干部,如果班级人数多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在课堂、课后都可以互相讨论与交流,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教育入学教育,让学生了解开放教育的学习模式,更好地进入每个阶段学习。

3.组织学生参加面授课。

我们要督促学生尽可能参加学校组织的面授课。授课教师将课程的性质、重点难点疑点、学习要求等问题都进行了说明。学生听了教师的授课,就可以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大致了解。可以说,授课教师的授课为学生学习指明了方向。所以,参加面授课程的环节是至关重要的。

4.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

其次,指导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如何在网上学习。网上资源是丰富多彩的,这些资源有主教材、教学辅导资料、CAI课件光盘、网上资源、教师答疑等。这些资源利用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就学习而言,每门课程的网上资源可以从中央、省和市等三级教学平台上获得,当然可以从其他省市电大和其他高校网络中获取。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搞好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变被动为主动。

5.组织学生参与专题讨论。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专题研究与讨论。辅导教师要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和现代通讯工具(如QQ群、微信群、电子邮箱等)的有利条件,开展专题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畅所欲言,提高对某一方面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加强知识学习和巩固。

6.组织学生完成形成性作业。

指导和督促学生完成形成性作业。形成性考核作业作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测评的主要手段,也是电大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学生能把形成性作业的问题搞清楚了,这门课程的主要问题就搞清楚了、理解了,考试一般就没什么难度了。

7.引导学生进行考试复习。

每学期期末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进行考试复习。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对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一环,只有每门课程都考试通过,取得相应的学分,才能领取毕业证。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如何备考,使学生顺利通过。时常关注省电大和中央电大发布的一些课程考试大纲、复习资料,以及往年试题,整理好之后让学生针对性复习,以提高考试通过率。

8.做好学生成绩管理工作。

每学期考试后,要查询学生的课程成绩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的学生,需通知学生加强学习,争取下次补考能顺利通过。四学期之后,再一次清查学生的所有成绩是否合格,是否达到毕业条件,万一有遗漏课程或其他特殊情况,需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学生按时毕业。

三、总结

我们必须始终贯彻终身学习理念,从主观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加强专业领域方面和远程教育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习,只有自己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加强创新意识,才能不断适应当前发展下的电大教育,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学员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服务好,把握教育契机,与学生共同进步。让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和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开放教育在学习管理上跃上新台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强庆丰,魏志宇.论基层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助学服务体系的构建:以法制史课程为例[J].成人教育,2014(2).

[2]刘蕙,徐永波.开放教育助学教师工作方式方法研究[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B),2014(4).

[3]韩婧,马静.成人远程教育助学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4).

质量资格考试相关知识辅导介绍 篇4

1.全员性:TQM的一个本质特征

全面质量管理(TQM)有三个本质特征:一是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二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三是全组织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既是TQM的一个特点,更是其一个优点。只有充分发挥这个优点,才可能真正取得成效。

产品质量是组织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全部工作的综合反映。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应把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充分的.调动起来,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人人关心产品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全体参与质量管理。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

TQM强调全员参与,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科学技术的要求,是人性化或人本化管理的体现。事实上,不管组织采取多么严厉的惩罚措施,员工如果消极对待产品质量问题,难免不造成质量事故,使组织遭受不应有的损失。日本产品质量之所以能够达到那么高的水平,与其员工全员参与是分不开的。

2.知识经济: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成功与否更多体现在有无适用的人才上。不能说组织的所有员工都是人才,但人才却是在员工中产生的。组织不仅需要科技开发人才,还需要管理人才、操作人才(如工人)等等。关键性的人才是可以用高薪去“买”来,但却不能“买”到组织所需的全部人才。管理人才、操作人才往往靠组织自己培养。没有全员参与的环境,人才是培养不出来的。

不仅要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而且要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员工的聪明才智只有在参与过程中才可能被激发出来,才可能表现出来,否则就只能是自生自灭。全员参与又是组织领导挖掘人才、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

3.全员参与,组织获益

员工充分参与,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获益的首先是组织。这表现在:

(1)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关心产品质量,可以大大降低质量损失,从而使组织获益。

(2)员工参与质量改进是一种少投入多产出的活动,组织从质量改进中获得极大的效益,这是其他收难以达到的。

(3)员工参与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可以使他们与组织更加精密地联系在仪器,对组织产生认同感,从而热爱组织,组织内部更加团结。

(4)员工充分参与,使组织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文化,可以大大减少员工之间、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之间以及劳资之间的冲突或矛盾,使组织内部融洽亲密。

辅导员教学质量的论文 篇5

1.差异的种类包括: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群体差异是指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定的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的在生理、心理上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即个体之间的不同。

个体内差异,也是个体差异的一种,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指个体内部生理和心理诸要素之间,主要是发展的诸要素之间发展的不协调性或不平衡性。2.儿童发展差异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两方面。

生理差异主要涉及:感觉器官差异、肢体差异、言语器官差异、内脏差异、体形差异、体质差异等。

心理差异主要表现为:语言差异、智力差异、知觉方式差异、品行及行为差异、人格差异、精神状况差异、社会能力差异。3.什么是儿童发展问题?

儿童发展问题是指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有被克服、被矫正的可能性。不能等同于问题儿童、儿童问题行为、特殊需要儿童,它在研究内容上与问题儿童、特殊需要儿童有相似之处,并且也包含了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期望与发展期待的概念。

儿童发展问题包含:感觉运动统合问题、多动症问题、视听问题、知觉发展问题、学习基本技能发展问题、学习基本技能发展问题、非智力因素性学业不良问题、行为问题、品行问题、处境不利问题、性向问题、情绪问题、社会能力问题、其他问题等等。4.儿童发展问题的成因

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路灯下、乘坐交通工具和在厕所里看书,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不要长时间使用眼睛,每学习50分钟休息10分钟;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等),注重环境建设等三方面着手。

3.近视的矫治手段

近视的矫治手段越来越多,主要有手术治疗、OK镜、隐形眼镜和外戴型眼镜五种方式,但是外戴型眼镜应该作为儿童的首选,对近视的矫治应尤其注意对儿童眼睛的保护。

4.造成儿童弱听的原因及表现

造成儿童弱听的原因主要有:耳垢过剩、疾病(如中耳发炎、耳骨硬化等)和其他因素(如震荡、过量噪声以及耳毒性药物)。

学前和学龄期儿童听力问题的典型表现包括:注意力不集中,侧耳细听,语言能力差,不善于完成口头指令,在安静环境中做事效果比较好,喜欢跟着别人做事情,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5.弱听儿童的学校辅导

弱听儿童的学校辅导包括:平等对待,适当特殊照顾;座位安排便于看听老师;培养看话能力;注意讲课语言和语速;多使用直观教学法;预防弱听儿童疲劳等。

1.知觉差异的主要种类

知觉差异包括:知觉通道的差异;知觉速度的差异;知觉正确率的差异;知觉抗干扰能力的差异;知觉风格差异。

2.视知觉能力的范畴及识别、辅导

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空间知觉有问题的孩子在相近拼音、汉字区分上容易混淆,写字左右颠倒,数字混淆。可以将观察儿童是否有这些现象,以及给予对指测验、口令指示等作为日常检测的方法。

视觉辨别是指利用视觉把一个物体从另一个物体中区别出来的能力,包括求同和求异两方面。视觉辨别能力发展不好的孩子在判断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几个细微差别,或者从多个相似的物体中有困难(大班以后),对于快上小学的孩子,可以通过找异同、辨别拼音、数字和汉字的方法进行检测。

图形-背景辨别是指把物体从包绕它的背景中区别出来的能力。有这方面发展问题的儿童不能够把物体从视觉背景中区别出来,易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只见整体,不见部分。可以通过一些视觉小任务检查该技能。

视觉填充是要求儿童在部分刺激不出现的情况下认识或区别物体。有这方面问题的儿童很难快速抓住缺项和识别已有要素,也可以通过一些视觉小任务检测该技能。

视觉再认是当某个以前见过的物体再次出现时能把此物体认出来的能力。日常检测方式可以考察入园后的儿童是否能够再认实物、几何图形、字母及数字。

对视知觉各方面技能的游戏或练习任务很多,主要包括拼图类、观察类、配对类、记忆类、填充类等等。

3.听知觉能力的范畴及识别、辅导

听觉注意能力是指对有意义的声音刺激的选择与集中的能力,也叫听觉专注力。听觉注意能力弱的孩子 “耳旁风”,爱打断别人,爱走神、做小动作,老师说的话经常听漏听错。还可以通过“漏数”的方法来判断孩子的听觉注意发展水平。

听觉辨别能力是指对不同声音之间差异辨别的能力以及辨别一组或一对词之间差异的能力。听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在学习多音字时比较困难,唱歌音调不准。

听觉记忆能力是指贮存与回忆所听到信息的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差的儿童复述故事能力弱,老师说的话和交代的任务记忆不清等。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对儿童听觉记忆能力

进行检测。

听觉系列化能力是把别人口头所述的一系列信息按次序回忆出来,并将所获得的听觉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有意义的能力。日常测验可以看孩子能否按顺序重复7-9位数字、词语、准确重复一句话等。

听觉理解能力指孩子对所听到信息的理解程度,听觉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对大人指令反应迟钝,在幼儿园里往往听不懂老师上课的内容,反应较慢,有时还需要老师单独提醒。听不懂故事;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等。

听觉混合能力是一种把单个语音或因素混合成一个完整的词的能力。这一类儿童在读文章的时候不能以词为单位阅读,经常出现断句错误。

对听知觉各方面技能的游戏或练习任务很多,主要包括训练听觉注意能力、听觉感受性、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或字母声音的知觉、听觉记忆能力、听觉系列化能力、听觉理解能力。

4.知觉风格差异的类型及表现及辅导

知觉风格主要包括偏整体性、偏部分性、整体加部分三种风格。

偏整体风格做事马虎粗糙,不拘小节,凭直觉处事;偏部分性风格文静听话,做事稳当,循规蹈矩,慢条斯理;整体加部分风格者则是较全面,做事分寸拿捏恰当,创造性高。

针对偏整体的儿童应注重向其展示细节,引导儿童观察细节,培养分析技能;针对偏部分的儿童应注重知识的连贯、融合,引导儿童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1.儿童情绪问题,列举常见的儿童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是指相对于多数人而言,个体有某方面的特殊的、不合理的心理需要,而这些特殊的心理需要会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导致个体的行为异常,甚至影响个体心理的正常发展。

2.常见儿童情绪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儿童情绪问题一般表现为焦虑、恐怖、抑郁、强迫、退缩、神经衰弱等。

儿童情绪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如遗传、脑损伤、残疾和生物化学因素)、家庭因素(家庭结构、态度与教养方式)、学校因素(应试教育、消极评价、教师观念与行为)、社会因素(同龄人的影响、社会风尚与传媒的影响、现代都市生活的负面影响等)。

3.各类情绪问题的表现及其辅导

儿童焦虑症是在儿童时期无明显原因下发生的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是一种较常见的情绪障碍。焦虑经常表现为主观的焦虑体验、外在的不安行为和生理反应等,常与恐怖、强迫等症状同时出现。根据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分离性焦虑、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考试焦虑等。儿童焦虑症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要手段。应探明原因,改变环境,采用适宜的心理治疗手段,如支持、认知的心理治疗;进行放松训练。

儿童恐怖症是一种神经症性的情绪障碍,往往因为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度的、持续的、不适宜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儿童恐怖症的形式有特殊恐惧、学校恐怖症、社交恐惧和选择性缄默等。对儿童恐怖症的辅导主要包括:系统脱敏法、支持性心理疗法等。

儿童退缩是指儿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过分胆怯、孤独,不敢去陌生环境,不愿与小朋友一起玩等等。过分恋物,躲避人群或生人,不合群,言语少,对新环境不适应,极为害怕,自卑胆小,自信心不强。常用的辅导策略包括:找出原因;老师积极关注;多鼓励;家园配合;家庭治疗;采用模仿法。

抑郁是一种较持久的、忧伤的情绪体验,并伴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问题。儿童抑郁的主要表现是易激怒、敏感等情绪障碍,还有多动、攻击等行为障碍,甚至还有躯体症状。对儿童抑郁的辅导主要有支持性心理疗法、心理宣泄以及认知疗法。

强迫症是一种主要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

(如强迫回忆、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想)和强迫意向和动作(如强迫意向、强迫洗涤、强迫计数、强迫性仪式动作)。针对强迫症常用的矫治辅导方法有:心理疏导、森田疗法、系统脱敏法、提供护理与帮助,提供多种活动,进行家庭治疗等。

1.儿童行为问题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

行为问题,即不良行为,是儿童心理行为异常发育的一种类别,指18岁以下儿童在没有智力障碍和精神失常状态下,在行为方面明显异常、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及社会评价相违背,妨碍了个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以及反复出现不适合年龄、不道德、违纪或者违法的行为。儿童行为问题的突出特点是:行为明显异常,影响个人对社会生活适应,给自身或他人造成困扰。

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等。

2.常用行为改变技术

常用行为改变技术包括消退法、惩罚法、隔离法等。此外,还可以采取说服教育、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等方式来帮助有行为问题的儿童。

3.说谎

说谎是指有意说不真实的话。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以欺骗方式歪曲事实真相,以达到个人某种目的的一种不良行为。幼儿由于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均未发育完善,分不清自我与环境以及事物的真伪,常由幼稚无知而说谎。

预防儿童说谎的措施有:教师和家长要做出榜样,减少孩子仿效的机会。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养成孩子说真话的习惯。善于用多种方法培养儿童的诚实正直的品质。

针对儿童说谎行为的辅导策略:搞清孩子说谎的真正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对孩子的错误处罚要适当;采取必要的行为改变技术,如差别强化法、行为代价法、惩罚法。

4.违拗

违拗,也可称为不顺从,是指大人发出一个指令、一个命令或是一个要求,要孩子从事某一件事情,而孩子积极的“拒绝”顺从这个指令、命令或要求。

2—3岁的小儿处于“ 3.儿童性虐待

儿童性虐待是指18岁以下的儿童被成人胁迫发生性行为。其典型特点是包括接触性和非接触的性经验,受害人年龄低于18岁,并且施暴者年龄明显很大或者处于能控制儿童的地位。

儿童性虐待给儿童的身体健康、行为发展带来巨大负面影响,使儿童具有心理创伤。对于性虐待,应该防范于未然,开展性虐待、性暴力教育,对于受害儿童,应及时发现和治疗。辅导方案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可控制的暴露疗法。在形式上可以采取团体治疗。

4.儿童手淫

儿童手淫不仅指用手抚弄自己的生殖器以获得性快感的行为,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反复摩擦会阴部以获得愉快的感觉。

对儿童手淫行为的辅导应坚持:正确看待,查明原因;排除不良刺激,矫治行为;给予情感照顾和关注;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等。

5.儿童性取向问题

恋父恋母情结是指家庭成员之间超越了正常亲昵和健康身体接触,以获得心理上的性满足和愉悦感为目的的异常关系。一般是由于父母不适当的教育抚养方式造成的。对儿童恋父恋母情结的辅导应注重:培养儿童独立的性格,异性家长保持与儿童的适宜距离,鼓励儿童与同性家长、同性伙伴建立良好联系。

同性恋是指一个人情愿找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去建立亲昵关系,获得性满足。同性恋已经逐渐被看作是可供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儿童同性恋问题应先从预防做起。

恋物癖是指把异性的某个身体部分如胸、发、手、耳及无生命的物品作为性活动的对象以引起性兴奋。对恋物癖的干预应该从家庭教育方式、性教育入手,也可采用认知领悟法和厌恶法。

6.儿童性别认同障碍

儿童性身份障碍又称性别认同或性识别障碍,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言语行为与自己的真实性别(生理解剖特征)相反,即在穿着和行为爱好上像异性或坚持否认自己的真实性别,他们的内心已经被异性的性别身份占据,不断地对自己本来的性别身份感到不自在或者讨厌自己性器官的解剖结构。

正常儿童在3~4岁即可识别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有性身份障碍的儿童,常常分不清自己是男还是女。性身份障碍不易治愈,辅导包括:从小培养儿童正确识别自己的性别;尝试改变环境;有生理解剖异常者,积极治疗相关原发病;对于问题较严重者,可采用行为疗法,如正强化法、消退法等,效果较好。

1.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内容

社会适应能力实际上是儿童在未来社会自我发展的一种潜力。主要包括:①自我系统方面的发展,其中又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意志品质、生活自理能力、创新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的内容;②社会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环境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③社会规则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道德品质、权利与义务意识等规则的建构与发展。

2.自我认知偏差儿童,辅导策略

社会认知偏差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偏差和对他人的认知偏差。

自我认识偏差主要反映为儿童的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对自卑儿童,要多鼓励和关怀,加强其成功体验,帮助其认识自卑的利弊,引导积极与同伴交往,多鼓励儿童,帮助其正确归因,鼓励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对自负儿童,要逐渐改变评价方式,对孩子的评价应客观实际,给孩子适当的批评,开展挫折教育,并让孩子多接触社会。

3.对他人的认知偏差

对他人认知偏差包括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近因效应。

4.有自我控制问题的儿童及辅导方案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的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自控问题的儿童主要表现在:抑制冲动,尤其是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很难抵制诱惑、延迟满足;自我满足;坚持性差;自觉性差;监督与调节能力弱。培养自控能力应注意:重视榜样的作用;帮助儿童自立;建立行为规范,实行奖惩机制。

对儿童情绪自控问题,要建立理解、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教给儿童一些自我控制情绪的方法。

面对儿童言语自控问题,成人应为儿童提供健康的语言环境,不粗暴指责,而要帮助儿童认识错误言语,并且妥善应对儿童插话行为。

对儿童行为自控问题,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以理服人,巧用激励,还要帮助儿童学会延迟满足。

5.协助和引导儿童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儿童的交往技巧表现在:参与群体的活动;获得同伴支持;化解矛盾冲突;机智应对事件。

培养交往技巧可由同伴和成人直接传授,通过对活动的间接观察,还可以通过成人的安排和指导。培养儿童交往技巧要有正确的目标,关注年龄特点,注意个别差异,鼓励儿童在交往实践中提高交往技巧,重视环境影响。1.处境不利儿童

处境不利,是指个体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困难与不利境地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某种对儿童成长不利的环境,造成或正在导致儿童学业成就低下、行为问题、情绪问题等不良表现,这种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不利、学校环境不适、以及社会环境不佳等,我们将之界定为不良环境,处于不良环境中的儿童统称为处境不利儿童。

2.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表现形式及辅导策略

家庭处境不利的表现形式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结构不利、父母教养方式不良、受虐待、家庭心理环境不利等。

辅导策略:建立正确的儿童观和父母观;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长要注意榜样作用;尊重孩子的人格、自尊、兴趣和爱好;传达合理的期望值,注意单亲抚养策略。

3.同伴关系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及同伴关系不利儿童的辅导策略

同伴关系处境不利指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包括同伴侵害、同伴拒绝、没有朋友等。

同伴关系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同伴关系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世界方法的社会化;同伴关系是儿童未来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报因子;同伴关系使儿童学会减少社会孤独所必备的社交能力;同伴关系给儿童提供了学会控制攻击冲动的环境;同伴关系影响了儿童性别角色同一性的发展;同伴关系使儿童获得用他人眼光看问题的能力;同伴关系影响儿童的教育抱负和学业成绩;儿童人际交往特殊需要。

辅导策略:给儿童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并为他们提供成功的同伴交往经验;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创设同伴交往的情境,培养儿童对社会交往的认知;改变教师与同伴的不良态度与反应,加强班级建设。

4.儿童偶像处境不利的表现及辅导策略

偶像崇拜就是指把偶像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力图使自己无论在内在的人格魅力上,还是在外部的气质表现上,都形成与崇拜偶像一样或相似的风格。偶像崇拜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偶像处境不利的表现包括盲目跟风型、变形扭曲型、自我中心型。

辅导策略:应对儿童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通过多种互动途径,包括沟通交流、榜样示范等引导、提升青儿童对偶像的正确认知;帮助儿童及时调整偶像崇拜目标,端正其偶像崇拜行为;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偶像崇拜目标;从小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批判选择能力。

1.左利对儿童发展的利弊;利手是指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做技巧性活动时习惯使用的那只手。

左利手由于对右脑的使用和开发,在想象力、空间知觉和运动能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左利的劣势主要在情绪控制和意外事故方面。但是生活在一个以右撇子为主的社会中,大多数的设施、各种规则多是考虑右利的需要制定的,左利不得不面对更多不便甚至危险。

2.辅导建议

对待左利手儿童,应尊重儿童选择使用左手的权利,积极引导孩子右利,让左利的孩子学会适应右利社会的规则,满足左利儿童的特殊需要。

一、名词解释 1.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是指相对于多数人而言,个体有某方面的特殊的、不合理的心理需要,而这些特殊的心理需要会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导致个体的行为异常,甚至影响个体心理的正常发展。2.儿童焦虑症

是在儿童时期无明显原因下发生的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是一种较常见的情绪障碍。焦虑经常表现为主观的焦虑体验、外在的不安行为和生理反应等,常与恐怖、强迫等症状同时出现。根据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分离性焦虑、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考试焦虑等。儿童焦虑症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要手段。应探明原因,改变环境,采用适宜的心理治疗手段,如支持、认知的心理治疗;进行放松训练。

3.儿童恐怖症

是一种神经症性的情绪障碍,往往因为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度的、持续的、不适宜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儿童恐怖症的形式有特殊恐惧、学校恐怖症、社交恐惧和选择性缄默等。对儿童恐怖症的辅导主要包括:系统脱敏法、支持性心理疗法等。4.强迫症

是一种主要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如强迫回忆、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想)和强迫意向和动作(如强迫意向、强迫洗涤、强迫计数、强迫性仪式动作)。针对强迫症常用的矫治辅导方法有:心理疏导、森田疗法、系统脱敏法、提供护理与帮助,提供多种活动,进行家庭治疗等。

二、问答题

1.造成儿童近视的原因

儿童近视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和环境两部分因素。主要的环境因素包括:近距离用眼概率升高,阅读习惯不当,青春期生长发育问题,学习负担过重,电视、电脑和电子游戏的影响,食物因素,以及环境与住宅的污染等。2.如何有效预防儿童近视

近视的预防要从合理营养、减轻儿童负担,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每天坚持远眺、坚持做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野外活动;学习时要有足够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路灯下、乘坐交通工具和在厕所里看书,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不要长时间使用眼睛,每学习50分钟休息10分钟;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等),注重环境建设等三方面着手。3.近视的矫治手段

近视的矫治手段越来越多,主要有手术治疗、OK镜、隐形眼镜和外戴型眼镜五种方式,但是外戴型眼镜应该作为儿童的首选,对近视的矫治应尤其注意对儿童眼睛的保护。4.造成儿童弱听的原因及表现

造成儿童弱听的原因主要有:耳垢过剩、疾病(如中耳发炎、耳骨硬化等)和其他因素(如震荡、过量噪声以及耳毒性药物)。

学前和学龄期儿童听力问题的典型表现包括:注意力不集中,侧耳细听,语言能力差,不善于完成口头指令,在安静环境中做事效果比较好,喜欢跟着别人做事情,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5.弱听儿童的学校辅导

弱听儿童的学校辅导包括:平等对待,适当特殊照顾;座位安排便于看听老师;培养看话能力;注意讲课语言和语速;多使用直观教学法;预防弱听儿童疲劳等。6.知觉差异的主要种类

知觉差异包括:知觉通道的差异;知觉速度的差异;知觉正确率的差异;知觉抗干扰能力的差异;知觉风格差异。7.视知觉能力的范畴及识别、辅导

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空间知觉有问题的孩子在相近拼音、汉字区分上容易混淆,写字左右颠倒,数字混淆。可以将观察儿童是否有这些现象,以及给予对指测验、口令指示等作为日常检测的方法。

视觉辨别是指利用视觉把一个物体从另一个物体中区别出来的能力,包括求同和求异两方面。视觉辨别能力发展不好的孩子在判断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几个细微差别,或者从多个相似的物体中有困难(大班以后),对于快上小学的孩子,可以通过找异同、辨别拼音、数字和汉字的方法进行检测。

图形-背景辨别是指把物体从包绕它的背景中区别出来的能力。有这方面发展问题的儿童不能够把物体从视觉背景中区别出来,易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只见整体,不见部分。可以通过一些视觉小任务检查该技能。

视觉填充是要求儿童在部分刺激不出现的情况下认识或区别物体。有这方面问题的儿童很难快速抓住缺项和识别已有要素,也可以通过一些视觉小任务检测该技能。

视觉再认是当某个以前见过的物体再次出现时能把此物体认出来的能力。日常检测方式可以考察入园后的儿童是否能够再认实物、几何图形、字母及数字。

对视知觉各方面技能的游戏或练习任务很多,主要包括拼图类、观察类、配对类、记忆类、填充类等等。

8.听知觉能力的范畴及识别、辅导

听觉注意能力是指对有意义的声音刺激的选择与集中的能力,也叫听觉专注力。听觉注意能力弱的孩子 “耳旁风”,爱打断别人,爱走神、做小动作,老师说的话经常听漏听错。还可以通过“漏数”的方法来判断孩子的听觉注意发展水平。

听觉辨别能力是指对不同声音之间差异辨别的能力以及辨别一组或一对词之间差异的能力。听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在学习多音字时比较困难,唱歌音调不准。

听觉记忆能力是指贮存与回忆所听到信息的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差的儿童复述故事能力弱,老师说的话和交代的任务记忆不清等。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对儿童听觉记忆能力进行检测。

听觉系列化能力是把别人口头所述的一系列信息按次序回忆出来,并将所获得的听觉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有意义的能力。日常测验可以看孩子能否按顺序重复7-9位数字、词语、准确重复一句话等。

听觉理解能力指孩子对所听到信息的理解程度,听觉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对大人指令反应迟钝,在幼儿园里往往听不懂老师上课的内容,反应较慢,有时还需要老师单独提醒。听不懂故事;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等。

听觉混合能力是一种把单个语音或因素混合成一个完整的词的能力。这一类儿童在读文章的时候不能以词为单位阅读,经常出现断句错误。

对听知觉各方面技能的游戏或练习任务很多,主要包括训练听觉注意能力、听觉感受性、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或字母声音的知觉、听觉记忆能力、听觉系列化能力、听觉理解能力。9.知觉风格差异的类型及表现及辅导

知觉风格主要包括偏整体性、偏部分性、整体加部分三种风格。

偏整体风格做事马虎粗糙,不拘小节,凭直觉处事;偏部分性风格文静听话,做事稳当,循规蹈矩,慢条斯理;整体加部分风格者则是较全面,做事分寸拿捏恰当,创造性高。

针对偏整体的儿童应注重向其展示细节,引导儿童观察细节,培养分析技能;针对偏部分的儿童应注重知识的连贯、融合,引导儿童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培养总结概括能力。10.列举常见的儿童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是指相对于多数人而言,个体有某方面的特殊的、不合理的心理需要,而这些特殊的心理需要会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导致个体的行为异常,甚至影响个体心理的正常发展。

11.常见儿童情绪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儿童情绪问题一般表现为焦虑、恐怖、抑郁、强迫、退缩、神经衰弱等。

儿童情绪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如遗传、脑损伤、残疾和生物化学因素)、家庭因素(家庭结构、态度与教养方式)、学校因素(应试教育、消极评价、教师观念与行为)、社会因素(同龄人的影响、社会风尚与传媒的影响、现代都市生活的负面影响等)。12.各类情绪问题的表现及其辅导

儿童焦虑症是在儿童时期无明显原因下发生的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是一种较常见的情绪障碍。焦虑经常表现为主观的焦虑体验、外在的不安行为和生理反应等,常与恐怖、强迫等症状同时出现。根据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分离性焦虑、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考试焦虑等。儿童焦虑症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要手段。应探明原因,改变环境,采用适宜的心理治疗手段,如支持、认知的心理治疗;进行放松训练。

儿童恐怖症是一种神经症性的情绪障碍,往往因为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度的、持续的、不适宜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儿童恐怖症的形式有特殊恐惧、学校恐怖症、社交恐惧和选择性缄默等。对儿童恐怖症的辅导主要包括:系统脱敏法、支持性心理疗法等。

儿童退缩是指儿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过分胆怯、孤独,不敢去陌生环境,不愿与小朋友一起玩等等。过分恋物,躲避人群或生人,不合群,言语少,对新环境不适应,极为害怕,自卑胆小,自信心不强。常用的辅导策略包括:找出原因;老师积极关注;多鼓励;家园配合;家庭治疗;采用模仿法。

抑郁是一种较持久的、忧伤的情绪体验,并伴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问题。儿童抑郁的主要表现是易激怒、敏感等情绪障碍,还有多动、攻击等行为障碍,甚至还有躯体症状。对儿童抑郁的辅导主要有支持性心理疗法、心理宣泄以及认知疗法。

强迫症是一种主要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如强迫回忆、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想)和强迫意向和动作(如强迫意向、强迫洗涤、强迫计数、强迫性仪式动作)。针对强迫症常用的矫治辅导方法有:心理疏导、森田疗法、系统脱敏法、提供护理与帮助,提供多种活动,进行家庭治疗等。

三、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l:小丁7岁,他在需要听觉加工的测验中做得很好,例如,他能够轻易地学习说出一系列字母;在学习诗歌、音乐节奏、记忆一系列数字与字母时,成绩很好;能

够记住言语的指示,迅速对词中词素的差异作出反应,有时甚至帮助老师纠正发音。但 是他读书困难,而且字写得歪歪扭扭,在走迷宫、识记图形、排列积木、记住所看到的 一系列事物以及回忆书面语上有严重困难。

案例2:丽丽,在幼儿园学习有节奏的动作时就有困难;在家里,妈妈发现她不能 够将电话中听到的话转达给别人;老师反映她上课时好像总是听不懂老师的指令似的,写的日记内容也没有其他同学的丰富,但她写字非常好,很工整:数学运算没问题,不 过应用题让她非常头痛。

思考分析:

1.案例中的两个儿童分别有什么样的知觉问题? 2.尝试为他们制订相应的辅导方案。

(二)某大班幼儿有这样的行为表现:平常在家时与家人有说有笑,行为举止正常,但是在社交环境或集体生活中却表现异常,如见生人时害羞,不敢与人交往,不主动与 其他孩子说话、玩耍,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回答老师问题时声音像蚊子叫,回避集体活动,胆怯退缩,表情淡漠。

请问:他可能有哪种情绪问题?应该采取哪些对应的辅导策略?

一、名词解释 1.说谎

说谎是指有意说不真实的话。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以欺骗方式歪曲事实真相,以达到个人某种目的的一种不良行为。幼儿由于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均未发育完善,分不清自我与环境以及事物的真伪,常由幼稚无知而说谎。5.违拗

违拗,也可称为不顺从,是指大人发出一个指令、一个命令或是一个要求,要孩子从事某一件事情,而孩子积极的“拒绝”顺从这个指令、命令或要求。6.学业不良

学业不良指的是除残疾儿童外,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教育等原因致使在正常教育情形下学习成绩明显达不到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要求水平而需要采取特殊教育方式的学龄儿童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严重落后儿童年龄特征水平的学龄前儿童 7.性向

性向是个体对以性、性别和性角色为主要内容的性问题加以认识和理解,明确自己的性别及与异性的差异,并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社会认可的性别角色范围内。

性向反映了个体在性意识发展过程中对人之性、性别和性角色,以及性行为之社会规范的认知和决策。

二、问答题

1.儿童行为问题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

行为问题,即不良行为,是儿童心理行为异常发育的一种类别,指18岁以下儿童在没有智力障碍和精神失常状态下,在行为方面明显异常、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及社会评价相违背,妨碍了个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以及反复出现不适合年龄、不道德、违纪或者违法的行为。儿童行为问题的突出特点是:行为明显异常,影响个人对社会生活适应,给自身或他人造成困扰。

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等。13.常用行为改变技术

常用行为改变技术包括消退法、惩罚法、隔离法等。此外,还可以采取说服教育、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等方式来帮助有行为问题的儿童。14.预防儿童说谎的措施

预防儿童说谎的措施有:教师和家长要做出榜样,减少孩子仿效的机会。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养成孩子说真话的习惯。善于用多种方法培养儿童的诚实正直的品质。

针对儿童说谎行为的辅导策略:搞清孩子说谎的真正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给孩子足

够的尊重;对孩子的错误处罚要适当;采取必要的行为改变技术,如差别强化法、行为代价法、惩罚法。

15.对课堂捣乱儿童的辅导策略

对课堂捣乱儿童的辅导策略有:对捣乱行为少加注意,使之自行消退;多用表扬鼓励,少用责骂嘲笑;自我评定行为,及时奖惩,实施代币制;允许学生有自由活动的权利 ;适当增加学习作业,消除纪律问题;必要时结合短时的惩罚;明确学习目的,改变环境刺激。16.什么是儿童攻击与破坏行为?

儿童攻击与破坏行为的产生原因:自我中心、生活经验中习得、教养方式、现代传媒影响、错误的社会认知和社交技能、先天气质。

自我中心与攻击及破坏行为的辅导策略包括:道德观念的培养,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对儿童日常环境进行适当控制,控制愤怒的训练,行为后果的处理等五大方面。17.导致儿童学业不良的原因

学业不良的原因包括生理原因、心理原因、行为原因和教育原因,其中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8.激发儿童学业动机的辅导策略

要激发学业不良儿童的学习动机应做到:平时注意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出明确而适度的期望和要求,注意奖赏其良好行为和进步,为其创造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为其树立合理的成功榜样,为其创造成功机会,引导其体会成功快乐,指导其进行积极地归因等。19.培养学习兴趣的辅导策略

培养学业不良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应做到:挖掘学科知识中的兴趣点,合理安排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给予学生积极关注,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制定合理具体的学习目标,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活动。20.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破难的习惯;良好的注意习惯;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复习和预习的习惯;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21.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毅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理想教育、树立榜样、实践磨练、抗挫折教育缺一不可。22.儿童性向发展的过程

性向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认清性别标志并建立性别恒常性,学习性别角色规范,建立和同性成人的“同化”,对性别角色的情感倾向。23.儿童性别认同障碍

儿童性身份障碍又称性别认同或性识别障碍,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言语行为与自己的真实性别(生理解剖特征)相反,即在穿着和行为爱好上像异性或坚持否认自己的真实性别,他们的内心已经被异性的性别身份占据,不断地对自己本来的性别身份感到不自在或者讨厌自己性器官的解剖结构。

正常儿童在3~4岁即可识别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有性身份障碍的儿童,常常分不清自己是男还是女。性身份障碍不易治愈,辅导包括:从小培养儿童正确识别自己的性别;尝试改变环境;有生理解剖异常者,积极治疗相关原发病;对于问题较严重者,可采用行为疗法,如正强化法、消退法等,效果较好。

三、案例分析题

(一)刘某,女,小学二年级学生。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从事幼教工作。大约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刘某认识了高年级的一个女孩。该女孩开始不时用自己偷来的钱买好东西给刘某吃,然后逐渐鼓动刘某从家里偷钱。刘某一向嘴馋,好吃零食,于是开始从家里偷拿父母的钱,从最初的3—5元发展到后来的20~50元,从偶尔逐渐发展到主动搜寻母亲的钱包。刘某的行为终于被母亲察觉。母亲把孩子的毛病告诉了父亲。父亲大发雷霆,用皮带狠狠地抽了刘

某一顿。但好景不长,没过几日,父亲发现自己的钱也被孩子偷走了。

思考分析:

1.案例中,刘某偷窃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父母发现以后应该如何对待女儿的这种行为?为什么父亲的这种处理方式没有起到效果?

(二)一、X X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近段时间变得格外忙碌,来测智商的学生明显增多。原来是一些老师要求班级里的差生来做“智商测试”,家长们反映的多是由于孩子成绩差而拖了班级的后腿,影响了班级的成绩。有的孩子测出来的智商为86分,家长拿着医院的智商测试报告给老师后,老师不满意。之后家长经常会接到老师的电话,于是央求医生给打个低分。这位家长透露,学生智商分数低,就不会影响到老师教学效果的考核。

请分析该案例,思考以下问题: 1.学业成绩与智商的关系是什么?

2.学校和老师犯了哪些错误?对儿童的影响有哪些?

一、名词解释 1.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的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2.处境不利儿童

处境不利,是指个体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困难与不利境地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某种对儿童成长不利的环境,造成或正在导致儿童学业成就低下、行为问题、情绪问题等不良表现,这种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不利、学校环境不适、以及社会环境不佳等,我们将之界定为不良环境,处于不良环境中的儿童统称为处境不利儿童。

二、问答题

1.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内容

社会适应能力实际上是儿童在未来社会自我发展的一种潜力。主要包括:①自我系统方面的发展,其中又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意志品质、生活自理能力、创新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的内容;②社会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环境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③社会规则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道德品质、权利与义务意识等规则的建构与发展。

24.自我认知偏差儿童及辅导策略

社会认知偏差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偏差和对他人的认知偏差。

自我认识偏差主要反映为儿童的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对自卑儿童,要多鼓励和关怀,加强其成功体验,帮助其认识自卑的利弊,引导积极与同伴交往,多鼓励儿童,帮助其正确归因,鼓励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对自负儿童,要逐渐改变评价方式,对孩子的评价应客观实际,给孩子适当的批评,开展挫折教育,并让孩子多接触社会。25.对他人的认知偏差

对他人认知偏差包括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近因效应。26.有自我控制问题的儿童及辅导方案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的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自控问题的儿童主要表现在:抑制冲动,尤其是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很难抵制诱惑、延迟满足;自我满足;坚持性差;自觉性差;监督与调节能力弱。培养自控能力应注意:重视榜样的作用;帮助儿童自立;建立行为规范,实行奖惩机制。

对儿童情绪自控问题,要建立理解、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教给儿童一些自我控制情

绪的方法。

面对儿童言语自控问题,成人应为儿童提供健康的语言环境,不粗暴指责,而要帮助儿童认识错误言语,并且妥善应对儿童插话行为。

对儿童行为自控问题,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以理服人,巧用激励,还要帮助儿童学会延迟满足。

27.协助和引导儿童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儿童的交往技巧表现在:参与群体的活动;获得同伴支持;化解矛盾冲突;机智应对事件。

培养交往技巧可由同伴和成人直接传授,通过对活动的间接观察,还可以通过成人的安排和指导。培养儿童交往技巧要有正确的目标,关注年龄特点,注意个别差异,鼓励儿童在交往实践中提高交往技巧,重视环境影响。28.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表现形式及辅导策略

家庭处境不利的表现形式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结构不利、父母教养方式不良、受虐待、家庭心理环境不利等。

辅导策略:建立正确的儿童观和父母观;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长要注意榜样作用;尊重孩子的人格、自尊、兴趣和爱好;传达合理的期望值,注意单亲抚养策略。29.同伴关系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及同伴关系不利儿童的辅导策略

同伴关系处境不利指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包括同伴侵害、同伴拒绝、没有朋友等。

同伴关系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同伴关系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世界方法的社会化;同伴关系是儿童未来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报因子;同伴关系使儿童学会减少社会孤独所必备的社交能力;同伴关系给儿童提供了学会控制攻击冲动的环境;同伴关系影响了儿童性别角色同一性的发展;同伴关系使儿童获得用他人眼光看问题的能力;同伴关系影响儿童的教育抱负和学业成绩;儿童人际交往特殊需要。

辅导策略:给儿童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并为他们提供成功的同伴交往经验;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创设同伴交往的情境,培养儿童对社会交往的认知;改变教师与同伴的不良态度与反应,加强班级建设。30.儿童偶像处境不利的表现及辅导策略

偶像崇拜就是指把偶像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力图使自己无论在内在的人格魅力上,还是在外部的气质表现上,都形成与崇拜偶像一样或相似的风格。偶像崇拜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偶像处境不利的表现包括盲目跟风型、变形扭曲型、自我中心型。

辅导策略:应对儿童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通过多种互动途径,包括沟通交流、榜样示范等引导、提升青儿童对偶像的正确认知;帮助儿童及时调整偶像崇拜目标,端正其偶像崇拜行为;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偶像崇拜目标;从小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批判选择能力。31.左利对儿童发展的利弊及辅导

利手是指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做技巧性活动时习惯使用的那只手。

左利手由于对右脑的使用和开发,在想象力、空间知觉和运动能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左利的劣势主要在情绪控制和意外事故方面。但是生活在一个以右撇子为主的社会中,大多数的设施、各种规则多是考虑右利的需要制定的,左利不得不面对更多不便甚至危险。

辅导建议:对待左利手儿童,应尊重儿童选择使用左手的权利,积极引导孩子右利,让左利的孩子学会适应右利社会的规则,满足左利儿童的特殊需要。

三、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l:小雪人长得漂亮,学习也不错,很招人喜欢。家里每有亲戚朋友来访,都对小雪赞不绝口,都喜欢她、夸奖她。可是,小雪越来越瞧不起别人。小朋友们都不爱和她玩,她也不爱答理人家,有时甚至对成年人也非常傲慢无礼。

案例2:5岁的妞妞性格文静,似乎很害羞。妈妈带她到朋友家去玩,看到朋友家孩子画的飞机很漂亮,妈妈要妞妞也去画一幅她最喜欢的坦克。可妞妞扭捏地拒绝:“我不行,我不会画!”又有一次,妈妈带妞妞旅游回来,要妞妞把旅游途中的趣事口述下来,由妈妈笔录成日记。可妞妞又拒绝:“我不,我说不好!”任妈妈怎么鼓励都不行。妈妈很奇怪,妞妞是怎么了?

思考分析:

1.小雪和妞妞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怎样帮助小雪和妞妞克服自己当前的问题? 3.退缩和自卑有何异同和关系?

(二)贝贝刚上初中,非常喜欢某女星,可以说喜欢到了着迷的程度。那时在她心里,这个

女星就是完美的化身。她在日记里这样写着:“她是美丽、纯洁的玉女,就像童话中的人鱼公主,有一双大而清澈的眼睛。’’爸妈看孩子这么喜欢,决定帮助贝贝见见偶像。于是便托了个记者朋友,给孩子争取到一个探班的机会。探班当天,贝贝穿上自己最喜欢的衣服,高高兴兴地和朋友去了该影星拍戏的现场。没想到最后却哭着回来,还把自己锁在屋里一整天。原来探班时刚好碰上该女星在和记者吵架。该女星很凶,对记者破口大骂,毫无修养。这一切和贝贝的想象差距太大,偶像的形象瞬间就在她心里崩塌了。

请结合案例,分析儿童明星崇拜的利弊。如果你是家长,将怎么帮助情绪陷入低谷的贝贝?

一、名词解释 1.感觉运动统合

简称感统,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且做出正确的反应决策,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的过程。32.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是指人的大脑不能顺利地把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整确切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以至个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发生障碍,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功能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导致行为失调。33.多动症

即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儿童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这种障碍发生时,常伴有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情绪障碍及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儿童发展问题?

儿童发展问题是指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有被克服、被矫正的可能性。不能等同于问题儿童、儿童问题行为、特殊需要儿童,它在研究内容上与问题儿童、特殊需要儿童有相似之处,并且也包含了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期望与发展期待的概念。儿童发展问题包含:感觉运动统合问题、多动症问题、视听问题、知觉发展问题、学习基本技能发展问题、学习基本技能发展问题、非智力因素性学业不良问题、行为问题、品行问题、处境不利问题、性向问题、情绪问题、社会能力问题、其他问题等等。2.儿童发展问题的成因

与父母因素,如不和睦的家庭因素、家庭结构简单化、家庭生活电视化、父母教育导向问题、父母角色问题、教养方式不当、不懂得科学抚育等; 导的治疗。明确疾病性质,协调家庭关系;规矩应简单,要求应明确;对过多的精力给予引导; 奖罚分明;订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发现儿童的特长和爱好等。

4.如何进行听觉理解能力的日常检测和评价?

听觉理解能力是指儿童对所听到信息的理解程度,包括听觉注意、听觉辨别、听觉记忆和回想的能力、选择要点的能力、推断演绎的能力、判断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运用背景知识的能力。听觉理解能力差的儿童对大人发出的指反应迟钝,在幼儿园里往听不懂教师上课的内容,反应较慢,有时还需要教师单独提醒;听不懂故事;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等。

5.简述儿童焦虑症的辅导策略。

儿童焦虑症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要手段。应探明原因,改变环境;采用适宜的心理治疗手段,如支持、认知的心理治疗;进行放松训练。1.差异的种类包括: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群体差异是指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定的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的在生理、心理上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即个体

超出一般尺度,进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状态。

3.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由成就需要转化而来的一种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

作,愿意去做,而且能达到完善程度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3.性别角色

又叫性角色,是指按照人类文化传统,作为一个男性或女性应当表现出来的行为和特

征,以及对其他人所展示的男性气概或女性特征。

5.性别标志

性别标志是指直接与两性差异相联系的体格、服饰特质、性格、语言和外显行为等表

现特征。

6.晕轮效应

又称成见效应,是社会知觉的另一种偏见,是指人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

大了的社会印象。

7.自我控制

之间的不同。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的选择目标,在没有外个体内差异,也是个体差异的一种,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指个体内部生理和心理诸要

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素之间,主要是发展的诸要素之间发展的不协调性或不平衡性。

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2.儿童发展差异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两方面。

8.处境不利.生理差异主要涉及:感觉器官差异、肢体差异、言语器官差异、内脏差异、体形差

处境不利,是指个体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困异、体质差异等。

难与不利境地的生存和发展状态。

心理差异主要表现为:语言差异、智力差异、知觉方式差异、品行及行为差异、人

格差异、精神状况差异、社会能力差异。

1.感觉运动统合与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3.什么是儿童发展问题?

感觉运动统合,简称感统,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

儿童发展问题是指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有被克服、被矫正的可能性。不能

析、综合处理,并且做出正确的反应决策,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等同于问题儿童、儿童问题行为、特殊需要儿童,它在研究内容上与问题儿童、特殊需要儿的过程。

童有相似之处,并且也包含了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期望与发展期待的概念。

感觉运动统合失调,是指人的大脑不能顺利地把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整确切儿童发展问题包含:感觉运动统合问题、多动症问题、视听问题、知觉发展问题、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以至个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发生障碍,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功能失去了控学习基本技能发展问题、学习基本技能发展问题、非智力因素性学业不良问题、行为问题、制和组合的能力,导致行为失调。

品行问题、处境不利问题、性向问题、情绪问题、社会能力问题、其他问题等等。

2.感统失调的主要表现

4.儿童发展问题的成因

辅导员教学质量的论文 篇6

1 方法

1.1 护理部设立护理操作督导小组, 各科室设立护理操作督导员

由护理部制定全年培训计划, 并对科室操作督导员进行培训考核, 合格后发聘书。科室护理操作督导员对本科室护士进行全员培训与考核, 尤其对工作未满3年的新护士更是培训的重点, 并根据科室情况加大培训及考核力度, 将考核成绩上报护理部, 护理部再进行抽考, 并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价总结, 制定整改措施。

1.2 护理操作督导员的评选条件

在科室护士中选拔工作5年以上具有护师职称大专以上学历, 热爱护理事业, 热爱护理操作督导工作, 对科室常规操作熟练掌握, 具有良好沟通交流能力, 能做到上传下达, 具有高质量完成护理操作督导工作的能力。

1.3 科室护理操作督导员的职责

在护理部及科室, 病房护士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操作培训及考核工作。积极参加督导员的培训考核和总结会, 对于培训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客观的向护士长及护理部反应, 并提出改进措施, 提高护理操作水平, 每月第1周提交上月考核成绩到护理部, 保证操作考核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2 结果

科室增设护理督操作导员后, 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给予指证与改进。同时, 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巩固了以往所学知识, 并进行了更新, 使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培训考核, 使每名护士积累了临床技术操作考核的经验, 使他们从开始害怕考核到熟练应对考核方面有很大进步。由于掌握了精湛的技术, 娴熟的护理技巧取得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 建立和维系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根本上提高了护理质量。

3 体会

3.1 注重新护士培训工作

对于刚工作的新护士来说由于缺乏经验, 工作缺乏条理性, 技术操作不熟练, 通过培训使她们掌握规范化护理技术操作, 工作时就会得心应手, 增加了自信心, 调动了积极性, 从而使新护士一开始就形成很好的工作模式, 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

3.2 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的顺利进行, 创建优质护理。搞好护患关系极为重要。儿科护理有他的特殊性, 儿童是家中的“小皇帝”, 患病后父母担心、着急、情绪易激动, 所以更易发生护患矛盾。通过护理操作培训, 使每名护士掌握了精湛的技术, 娴熟的护理技巧, 取得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 建立和维系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3.3 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科室设立护理操作督导员后, 督导员根据护理部的要求及本病房情况, 从基础护理, 基本操作开始对护士进行全员培训与考核, 并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 通过学习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了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统一全院的护理操作手法, 保证护理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 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护理部成立护理操作督导小组, 由各科室护理操作督导员组成, 由护理部制定全年培训计划, 并对科室督导员进行培训考核。结果 统一全院的护理操作手法, 保证护理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护理部成立护理操作督导小组, 严把各项技术操作的质量关, 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护理操作督导员,护理质量,作用

参考文献

辅导员教学质量的论文 篇7

[关键词]教育规划纲要 辅导员 工作质量

[中图分类号] G45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8-0069-02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保障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保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特别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抓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需要,是符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当代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总体需要,能够为高校辅导员提高工作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高等学校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明确辅导员的身份和角色、落实辅导员待遇,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高等学校要对辅导员实行双重身份管理、双线晋升、双重领导,建立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体制,给予辅导员双线晋升的倾斜政策,使辅导员既可以按照辅导员职称评审标准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也可以根据辅导员工作年限和实际表现,提高相应的职务待遇,从而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

其次要加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水平。党的十七大要求把将教育的优先发展作为党的重大方针来推进,并且将素质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主题,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水平。高等学校要通过对辅导员进行专家化的培养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以有效应对各种复杂的工作局面。

另外,高校还要积极为辅导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促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同时,高校还要重视辅导员业绩考核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考评,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前提下,找准工作切入点,创新辅导员工作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知识没文化、有智商没智慧、有欲望没理想”。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以《规划纲要》为指导,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落到实处。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辅导员要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关注来自学生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影响。

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能力为重”的原则,注意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把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主动适应社会作为工作重点,帮助学生确立创新精神,培养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专业发展方向,高校可以考虑从社会引入兼职的职业辅导员,这个职业辅导员应该有丰富的行业从业经历,可以是社会职业人士兼职,让学生有一个了解社会、用人单位的窗口。理想状态是职业辅导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专业,辅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规划,这样学生毕业前就有很清晰的就业目标,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毕业了却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工作。

在教育和管理的形式上,辅导员对学生的需要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的前提下,辅导员注意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与适度优越感,使学生敢于大胆尝试、不断创新。

辅导员在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创业的辅导。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和各种专业竞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此外,还可以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教育,寻找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学风建设的结合点。

三、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学生工作水平和质量

高校的学生群体伴随时代发展在不断地变换着整体特征,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个性,因此大学教育越来越注重通才教育和突出专业融合,因材施教将成为未来大学教育改革的主导原则。这些变化使得辅导员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一个需要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辅导员及时科学的把握学生特点和思想轨迹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是了解和满足学生需要的过程。辅导员通过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及时获取大量的学生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掌握不同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和重点性的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要努力探索多样化、科学化的教育方法,积极运用网络等信息技术,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促进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提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提高,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一支政治上靠得住,日常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3] 杜汇良等.高校辅导员九项知能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永葆五颗心 做合格党员下一篇:2018秋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