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丽水各地区支行

2024-09-12

中国银行丽水各地区支行(精选4篇)

中国银行丽水各地区支行 篇1

中国银行庆元县支行 浙江省 庆元县蒙洲街160号(323800)

中国银行缙云县支行新碧工业园分理处 浙江省 缙云县新碧镇镇北路2号(321400)

中国银行缙云县支行银星分理处 浙江省 缙云县五云镇胜利街78号(321400)

中国银行缙云县支行壶镇分理处 浙江省 缙云县壶镇镇溪东北路53号(321404)

中国银行缙云县支行 浙江省 缙云县问渔路110号(321400)

中国银行松阳县支行 浙江省 松阳县太平坊路31号(323400)

中国银行遂昌县支行 浙江省 浙江遂昌县妙高镇东街103号(323300)中国银行龙泉西寺支行 浙江省 龙泉市新华街60号(323700)中国银行龙泉市支行 浙江省 龙泉市中山东路116号(323700)

中国银行青田县支行涌金分理处 浙江省 青田县鹤城镇涌金街2号上-62号(323000)

中国银行青田县支行江滨分理处 浙江省 青田县水南新区江南大道108号(323900)

中国银行青田县支行山口分理处 浙江省 青田县山口镇永安街163号(323903)

中国银行青田县支行东苑分理处 浙江省 青田县马鞍山路48号

(323904)

中国银行青田县支行西门分理处 浙江省 青田县上店街7号(323900)中国银行青田温溪支行 浙江省 青田县温溪镇处州街27号(323903)中国银行青田塔山支行 浙江省 青田县校场路70号(323900)中国银行青田江南支行 浙江省 青田县龙津路70号(323900)

中国银行青田县支行 浙江省 青田县鹤城镇新大街66号(323900)中国银行丽水市分行水阁工业区分理处 浙江省 丽水市水阁镇政府对面(323000)

中国银行丽水市分行中北分理处 浙江省 丽水市中山街297-1号

(323000)

中国银行丽水市分行凤凰分理处 浙江省 丽水市万丰小区18号

(323000)

中国银行丽水市分行明星分理处 浙江省 丽水市城东路241号-1

(323000)

中国银行丽水市分行中东路分理处 浙江省 丽水市中东路140号

(323000)

中国银行丽水市分行怡景分理处 浙江省 丽水市囿山路426号(323000)中国银行丽水灯塔支行 浙江省 丽水市灯塔街160号(323000)中国银行丽水市大洋支行 浙江省 丽水市解放街399号(323000)中国银行丽水市分行 浙江省 浙江省丽水市丽阳街440号(323000)

中国银行丽水各地区支行 篇2

丽水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的是:一是贷款期限主要以短期和临时性贷款为主, 几乎没有中长期贷款, 贷款周期长则一年, 短则一两个月, 当前企业自有转贷资金一般不足, 往往需要寻求社会借贷, 如果银行不能确保转贷成功, 临时高息借贷一旦无法及时归还转为长期借款, 企业将很快陷入高利贷泥潭, 不稳定因素随之出现。而市级应急转贷基金从2013年5月停运, 开发区只能另设2000万转贷基金勉强满足重点帮扶企业转贷需求, 虽然市里引进社会转贷基金, 但准入条件较高, 困难企业无法进入, 即使能够进入, 成本也高。

二是银行变相抽贷压贷情况普遍。银行对企业放贷的门槛提高, 主要表现形式有: (1) 以上级银行规模压缩为由直接压缩企业贷款, 要求企业降低贷款规模、写保证等, 每年压缩一定比例的贷款。 (2) 要求自然人参与企业贷款签字, 如董事、股东的家属都参与企业贷款, 部分股东家庭意见不一的, 就无法贷款。 (3) 提高保证门槛压缩贷款, 一笔贷款需要数家企业“多对一”担保。 (4) 把对外担保额度从授信额度中扣减, 等等。银行资金收紧后, 部分企业无奈选择民间融资平台 (包括民间高利贷) , 加剧企业生存危机。

三是银行对企业和其他银行的信任度很低。当前, 丽水范围内企业面临异常严峻的担保链问题。据调查, 在银行有贷款的企业约90%有担保链关系;同时, 大部分企业也都涉及互保或联保, 保守估计, 56家涉危涉困企业所涉及的第一担保圈就有一百家以上企业。银行之间、银企之间不信任问题日益加剧, 导致银行惜贷不贷的情况极为普遍, 对于企业走出困境极为不利。

2 杭州银行科技支行主要经验

政策上, 杭州银行主要有五个“单独”值得借鉴:单独的客户准入机制、单独的信贷审批机制、单独的风险容忍政策。单独的客户准入机制:引入单独的信贷打分表, 成立科技支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实施联合信贷评审, 重视“先进技术、商业模式、先进人才和前瞻性市场”;单独的信贷审批机制:采取“风险管理前移”政策, 由杭州银行总行派出专职审批人员等风险管理岗位人员;单独的风险容忍政策:不良贷款风险容忍度3% (杭州银行全行的不良贷款容忍率为1%) ;独的业务协同政策和单独的专项拨备政策。总行除派出专职审批人外, 还为支行配置业务创新、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岗位, 支持科技支行设立业务管理部, 把创新与管理放到一线, 为科技支行做大做强提供了组织保障。这五个“单独”使得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相对于其他传统银行有了很大的灵活性, 放大了客户的范围, 加快了审批速度, 同时引入期权股权收益丰富了杭州银行的盈利手段, 为杭州银行抢占科技型企业这块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风险管理上, 杭州银行有两点对它拓展业务大有帮助:一是客户评估“两头兼顾”。在进行信用评估时, 科技支行既考虑传统银行调查所考虑的因素 (主要是财务信息和硬信息) , 也考虑企业技术、产品、营销模式和竞争对手等因素 (主要是非财务信息和软信息) , 以便在评估其潜在风险的同时, 发掘其潜在价值。二是重大项目联合评审。科技支行建立由技术专家、政策专家、信贷专家和投资专家等组成的联合信贷评审委员会, 参与重大信贷项目和业务的评审, 弥补科技支行在科技领域专业知识方面的局限性。

3 对丽水发展科技银行的相关建议

根据杭州银行的情况, 结合丽水经济发展的实际, 我觉得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一是在政策上, 监管部门要鼓励科技支行“先试先行”。银行对于企业不愿放贷的主要原因是风险和收益不匹配。一方面, 受制于科技金融的政策性向导, 银行拿不到高额的利息收入, 也不像VC风投那样可以享受企业成长的收益, 另一方面, 却要承担企业轻资产无抵押物的巨大风险, 这导致很多银行不愿意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可以借鉴硅谷银行的发展经验, 允许试点银行在一定条件下小范围持有企业股份, 通过股权收益来覆盖贷款风险。例如, 允许科技支行在对科技型企业贷款时进行少量债转股, 使银行能够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价值增长。审批方面, 适度放权给科技支行, 做到急企业之所急, 尽量做到放款程序短平快。

二是要完善信用体系的建设, 使科技支行的放贷的时候做到有据可查, 有理可依。杭州银行科技支行之所以能够在浙江把科技企业业务做得遥遥领先, 离不开政府、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多方合力协作, 牢牢掌握了企业的信息, 释放了潜在风险。政府部门应该努力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 做好网络服务平台, 使企业的信息公开透明, 便于银行更好的掌握核心信息。政府可以搭建一些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融资、交流平台, 并通过这种平台运作方式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共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三是要注重人员配备。科技银行员工需要有金融和机器人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等专业的复合知识背景, 具有较强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参照杭州银行的做法, 把银行客户经理进行分组, 比如机器人产业放贷小组、绿色合成革放贷小组、生物医药放贷小组, 然后各个小组定期进行比较, 展开竞争。科技银行最难的一环便是如何去评估风险和收益, 这方面, 就需要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了解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和客户经理共同努力。人才是二十一世纪第一生产力, 金融等高端领域尤其如此。

四是要鼓励科技银行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杭州银行先后推出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基金宝、投贷联动、银保联动等创新产品和模式, 这为杭州银行在合理范围内开展更多的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更多有需要的企业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创新是科技金融发展的灵魂, 科技支行只有在管理体制、审批机制、业务模式、产品和流程上不断进行深入创新, 建立和完善适应科技金融发展要求的复合人才培养机制, 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摘要: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 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金融制度、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全面战略部署, 表示要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服务科技企业最直观的一项工作, 而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里最为重要的一环,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银监会等部委2014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 其中第一大点第一条就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高新区等科技资源集聚区新设或改造部分科技分 (支) 行, 对相关申请优先受理和审核。由此可见, 研究科技银行在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对发展地方科技金融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丽水科技银行,发展,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付剑峰, 郭戎, 沈文京等.如何发展我国的科技银行?——基于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的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3, (04) :92-97.

[2]朱鸿鸣, 赵昌文, 肇启伟.科技银行是什么?——兼论如何建设科技银行[J].经济体制改革, 2012, (03) :163-167.

[3]朱鸿鸣, 赵昌文.科技银行中国化与科技银行范式——兼论如何发展中国的科技银行[J].科学管理研究, 2012, (06) :113-116.

[4]张亚欣.对发展我国科技银行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 2013, (01) :109-112.

中国银行丽水各地区支行 篇3

摘要:文章采用分类和回归方法对中国各地区的能源强度与人口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我们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各省的人口密度和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聚类分析,以便正确反映各个地区人口状况和能源消费情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讨论人口密度对各省能源消耗的影响,以便合理规划地区人口分布状况,引导人口和资源分布,从质量上改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应该适度控制城镇规模,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能源强度;人口密度;聚类分析;线性回归

一、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然而人均能源拥有量却没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能源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与人口政策、生育观念的转变,中国正在面临着能源危机与人口危机双重挑战。早在19和20世纪,西方国家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后,先后完成了工业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能源资源。伴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量会不断增加,降低单位GDP能耗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的人口在不断增加,能源消耗量同时也在增加。有限的资源以及人类日益增长的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北方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频繁发生,这与人口密度以及冬季供暖等因素有关,通过分析人口密度的过度集中趋势、人均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以及人口密度对地区能源消耗的结构性影响等多方面因素,探索人口密度与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将会为能源结构调整方向,城市规划布局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参考依据。

能源短缺和人口居住地区过度集中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两大难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2014年年底,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大约为18.78%。虽然人口占比在进一步减小,但是人均能源消耗却在不断增加,2014年底。中国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了142人/平方公里(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5),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以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测算,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耗量已经超过了3吨标准煤/人。从长期来看,中国人口的增速有可能会出现下降,人口的聚集程度会进一步增加,城镇地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从资源禀赋的角度,现已探明的不可再生能源储备有限,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普遍偏低,能源短缺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地区人口密度对能源强度将会产生何种影响,需要通过研究不同省份的人口密度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来揭示。

人口密度对能源效率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地理位置、、公共服务发展程度等方面,尤其是城市公共交通以及集中暖等对提高能源强度具有明显效果。Brownstone和Golob(2009)研究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人口密度对交通和能源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人口密度能够有效地降低私人汽车和公共交通的能源消耗。Pfaff等人(2004)以及Huang和Qian(2010)对交通能耗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但是人口密度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方国斌等人(2016)在对地区能源消耗的比较分析中得出,中国北方地区的能源效率相对南方较低,其中主要因素为气候以及人口密度。

随着全球各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得到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不可再生能源能源储备逐渐变小。怎样合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绿色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从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出发,分析影响能源效率的各种不同因素。本文首先研究能源消耗及人口密度的区域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分析得出不同地区的能源需求和人口状况的差异,最后针对中国的能源现状进行回归分析,切实了解地区人口状况及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二、 中国各省人口密度与能源消耗现状

中国各省的人口密度因地区差异很明显,沿海地区因为改革开放的政策优惠,使得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速度较快。中国各地区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地区间不均衡状况尤为明显。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为净流入,人口密度较大;中部地区人口为净流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而西部高原地区由于自然生态原因,人口稀少,资源消耗量和综合利用率普遍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着传统工业化道路,经济增长以高投入、能源高消耗、环境严重破坏为代价。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不断增加。同时,中国的目前能源利用有很多不足之处:

(1)过度依赖煤炭资源。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仍然有限,导致中国的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于煤炭资源。煤炭等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新能源不尽快开发并替换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最终会出现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等将被耗尽。

(2)能源消耗总量增加,从而导致能源短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能耗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能源和人口之间的矛盾将变得更糟。人口规模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太大变化,但是人口密度可以做一个合理的分配,适当的人口密度要放在重要位置。

(3)能源效率低下,污染严重。随着不断上升的能源消耗,以及能源使用效率问题,大量不合理使用煤炭消费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由于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破坏,人均能耗增加,能源供应形势日益严峻,人与资源矛盾突出,对原本日益脆弱的生态链造成巨大压力。

三、 中国各省人口密度和能源消耗的关系

中国银行丽水各地区支行 篇4

本次统计收录了2018年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的1325所本科高校(含8所军事院校、265所独立学院、161所民办大学和74所港澳台高校)的综合实力排行榜、星级排名(最好大学排行榜)、本科专业排行榜、各省市区大学及专业排行榜等系列排名。

报告负责人、艾瑞深研究院院长赵德国指出,校友会2018中国各地区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排名体系包括人才培养、学术科研和社会影响等3大指标,旨在为全国高考考生、外国来华留学生填报志愿挑选大学专业提供权威报考指南。

校友会2018中国各区域大学排行榜前5强

哪些地区的高校综合竞争力最强?哪些地区跻身2018全国百强的高校数量最多?哪些地区跻身2018中国五星级以上大学数量最多?

报告显示,北京市高校的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最具竞争力,问鼎校友会2018中国各地区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榜首,拥有清华北大人大等28所中国八星级大学、中国七星级大学、中国六星级大学和中国五星级大学,18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行列,堪称中国高等教育中心。

江苏48.61分,列第2;上海46.49分,居第3;湖北37.17分,列第4;广东28.81分,居第5;陕西27.31分,列第6;浙江25.94分,居第7;山东24.71分,列第8;辽宁23.97分,居第9;四川23.01分,列第10。

24个地区高校跻身全国100强,北京江苏上海雄居2018中国各地区百强大学排行榜前3名。

令人遗憾的是,新疆、内蒙古、贵州和海南等省区没有高校跻身2018年全国百强高校行列,宁夏、青海和西藏等地区高校更是跌出全国200强。

中国八星级大学扎堆北京,北京、上海和湖北雄居2018中国各地区一流大学排行榜前3甲

在最新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市有19所高校跻身2018中国八星级、七星级、六星级和五星级大学行列,雄居校友会2018中国各地区一流大学排行榜首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荣膺2018中国八星级大学,晋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上海市第2,湖北省第3,天津市第4,江苏省第5,湖南省第6,陕西省第7,四川省第8,广东省第9,浙江省第10。

上一篇:归去来兮辞详解下一篇:勤奋学习善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