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知识宣传单(共8篇)
水资源保护知识宣传单 篇1
水资源保护知识宣传单
一、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世界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采水用水。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使本来短缺的淡水资源日益紧张。我国的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的缺口也将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做到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和珍惜身边的每一滴水
二、母亲河——资江现状
资江孕育了桃江土地上的祖祖辈辈我们在向她索取生命之源的时候是否常常忘记了对她我们还有一份关于爱的责任与义务乌鸦尚能反哺看着资江之水源源不断地在河道里流淌匆忙的您也许没有注意到她“心里”早已“滴血”以下是桃江县境内资江干流及一级支流水污染防治面临的几个主要突出问题
工矿企业排污超标域镇生活污水未处理入河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低渗滤液流出多绝大部分医疗废水直排入河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水电开发造成了资江水体自然净化作用减弱另外水上运输船的油污及废水未经处理、流域内水土大量流失、河道内仍有乱采滥挖、部分规模畜禽养殖废水废渣未作处理等等均造成了对资江水质的污染。
这些污染不仅危及鱼类的生存而且有些有机化学药品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 致使人食用后中毒大多数洗涤灵都是石油化工的产品 难以降解 排入河中不仅会严重污染水体 而且会积累在水产物中 人吃后会出现中毒现象一般重金属对人、畜都有直接的生理毒性用含有重金属的水来灌溉庄稼 可使作物受到重金属污染 致使农产品有毒性间接危害人类健康
三、水资源保护小窍门
现在水资源日益减少水污染日益严重我们是否应该从自己做起伸出双手为我们身边的环境为我们的母亲河奉献出自己小小的贡献呢
1用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不要定得太高衣服在高水里飘来飘去衣服之间缺少摩擦反而洗不干净还浪费水
2如果厕所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
3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养鱼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4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收集洗衣、洗菜后的家庭废水冲厕所
5养成随手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通过调整自来水阀门的办法来控制水量养成有意拧小出水龙头的习惯这样便可节约相当的水量
6教育儿童节约用水鼓励他们不玩耗水游戏
7外出开会时自带水杯或容量小的瓶装水减少对剩余瓶装水的浪费
8.灌暖壶前不要随手倒掉里面的剩水可与其他循环水收集在一起再利用
9.呼吁市政、小区建设使用透水地砖种植灌木树木来替代大面积的草坪
10.没人或没必要的时候不开灯、不使用空调
11.不向河道、湖泊里扔垃圾不乱扔废旧电池防止对自然水资源造成污染。与您身边的人分享环保护水小窍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来
水资源保护知识宣传单 篇2
一、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概念与内容
(一) 历史文化资源与知识产权的概念
历史文化资源, 是指人类历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化资源的总和。一方面, 它体现在有形的物质载体, 比如反映生产、生活习俗的民居、服饰、器具、用具, 具有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物、设施、标识, 在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使用的特定自然场所, 保存比较完整的文化生态区域等。另一方面, 它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遗产, 比如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戏剧、曲艺、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等, 民间文化传承人及其所掌握的传统工艺制作技术和技艺,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体育以及具有研究价值的民俗活动等。
所谓知识产权, 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私权, 其私权属性根源于财产权的性质, 换句话说, 知识产权就是个人对其创造的知识所拥有的财产权。
(二) 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内容
对于历史文化资源而言, 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名称权、著作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权等。
1、商标权。
历史文化资源大多可以直接注册商品商标, 获得商标的保护。注册人有权使用、禁止、处分、续展该商标。商标权遭受到侵害时, 商标权人可通过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和赔偿损失等方式寻求救济, 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2、名称权。
历史文化资源大多具有显著的知名度, 名称权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内容。资源所在单位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名称权, 受国家法律保护。当他人侵犯自己的名称权时, 有权向法院请求保护。
3、著作权。
历史文化资源的著作权主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 以民间文学艺术为主。权利内容包括著作人身权、财产权以及产生的邻接权制度。
4、专利权。
历史文化资源可作为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 通过专利申请注册而加以保护。涉及专利权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
5、商业秘密权。
我国规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含有国家秘密的, 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密极, 予以保护;含有商业秘密的,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二、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的主要障碍
(一) 保护主体不明确
从理论上讲, 历史文化资源一般属于资源所在地的人民, 由当地政府履行管理职能,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主体往往不很明确。以商标权保护为例, 我国《商标法》第四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 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 应向商标局申请商品商标注册”。这就明确了商标注册的主体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而政府不能作为商标注册的主体。为此, 政府往往责令由文化部门注册, 而文化部门又由于没有专项经费, 难以操作。对于非物质文化资源来说, 由于历史久远、证据不足等原因, 注册主体也容易出现主体不明、争议分歧较大的现象。
(二) 管理制度“三权分离”
历史文化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 是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不力的又一原因。以旅游景区为例, 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国家, 管理权被分属于不同部门, 经营权则被交给投资商和企业去运作。在制度设计中, 商标申请者、申请费用和续展费用的承担者、侵权应对者往往没有明确, 从而造成知识产权主体的缺失。特别是作为景区的直接管理者———投资商和经营企业, 由于其经营期限有限, 保护知识产权的积极性不高, 对被抢注也反应冷淡。另外, 维权时间较长, 大多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有初审结果, 再加上一审、二审时间, 可以拖五六年, 进一步挫伤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三) 知识产权意识不强
很多地方重视耗资打造文化品牌, 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却忽略了对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即使遭遇抢注, 所在单位及上级管理部门大多反映平淡, 不采取应对策略。部分管理人员错误地认为, 历史文化资源是公共资源, 商标被抢注不会对资源造成威胁。很多管理单位的不作为, 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历史文化资源的“抢注风”。
(四) 利益驱动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进行商业炒作, 往往准入门槛低、投入小、回报高。自2001年开始, 自然人可以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注册商标, 手续非常简单, 只需身份证复印件即可。这就给一些商标代理机构或商标炒作个人带来无限“商机”, 使职业抢注商标、炒卖商标风愈演愈烈, 催生了一条产业利益链:抢注→炒作→协迫赎回或转卖。尚未注册的地理名胜、文化品牌都成了抢注的对象。
三、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一) 明确保护开发主体
1、企事业单位模式。
即由历史文化资源的经营企业作为保护开发主体, 进行商标注册、商业秘密保护、产权经营等活动。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开发与保护主体明确、知识产权权益人比较确定的历史文化资源, 有利于发挥经营单位紧贴市场需求、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 调动经营单位的积极性, 实现保护与开发并举。
2、文化部门模式。
即由文化部门发挥综合管理的优势, 协调运作, 对管辖范围内的知识产权进行统一保护与开发。这种模式用于保护和开发具有地域性特征、归属权不明确或权利主体保护能力不强的历史文化资源, 能克服管理体制混乱的弊端, 协调好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各方的利益诉求, 实现综合保护与开发。
3、行业协会模式。
即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集体商标, 供该组织成员在经济活动中使用或经营。这种模式用于保护和开发带有行业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文化资源, 能够协调各方利益, 统一立场, 有效促进当地特定产业的发展。
4、传承人模式。
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作为保护与开发的主体, 通过申报各级文化遗产项目获得著作权、专利权或商业秘密, 并开展产业化开发。可用于传承人明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即由当地政府将历史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作为国有资产对待, 由国有投资经营公司进行保护与开发。这种模式不仅能有效防止抢注, 而且将国有资产管理开拓到了历史文化资源领域, 可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商标权保护。
(1) 注册多件商标进行防卫。对国内外知名的历史文化资源, 可以注册多件商标, 并注册与其相关的典型图形、英文及其组合的商标, 对典型景点也应注册商标, 运用多件商标进行多层防卫来保护同一资源。 (2) 进行一主多辅多类别注册。注册商标总共有45个类别, 要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的服务领域或功能, 进行一主多辅多类别的注册。一般而言, 历史文化资源要重点注册与旅游、食品、饮料、日用品相关的商品类别, 集中在39、43、26、28、29、30、32、33等类别。 (3) 注册主副商标进行品牌延伸。著名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在注册主商标的同时, 也注册副商标, 既能分享优势商标资产, 又突出系列产品之间的不同功能与个性。在资源单位的主商标名气大增时, 在不同类别的产品和服务上使用不同的副商标, 如可以在食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章上使用商标。 (4) 保护期届满的注册商标应及时续展。注册商标, 因申请时间至核准注册再到期满, 时间较长, 如不注意, 很容易造成没有续展而使商标无效, 因此要及时续展。
2、名称权保护。
(1) 普通名称权。企业应当注重对名称权的保护, 善待企业名称, 加强对名称权的价值开发, 并及时将商号、字号等注册成商标, 以获得商标法等的法律保护。对发现有侵犯企业名称权行为的, 企业应当及时收集相关证据, 充分利用法律武器,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域名权。企事业单位要及时注册与自己的商标、字号等标识相关的域名。将商标、商号、名称、品牌口号与域名实现统一注册, 尤是注意在不同的类别上注册各类主域名及其衍生或相似域名或域名组合 (如cn、.com等) , 建立一个完整的域名防御体系。对于抢注行为, 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规, 进行合法维权。
3、著作权保护。
(1) 保护著作人身权与财产权。在一切向公众传播的印刷出版物中,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著作, 均需以适当方式注明一切来源明确的民间文学表达形式的出处;民间美术、曲艺等作品, 传承人享有署名权, 以及演出、展示等商业性活动的收益权。 (2) 保护著作使用权和邻接权。随着高新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著作使用权和邻接权的范围迅速扩大, 许多受版权保护的作品以各种形式使用后, 能够迅速地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应拓宽作品使用权和邻接权的范围, 发展文化产业。 (3) 加强非物质文化内涵保护。要防止他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意改编、歪曲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宣传与培训, 确保文化本质和内涵的继承与发扬。
4、保护专利权与商业秘密保护。
(1) 相关企业与个人应积极制定和实施专利保护战略。规范编写专利申请材料, 同时合理处理充分公开与技术保密的关系, 并配合持续开发、上下游产品开发, 积极申请专利保护。 (2) 做好商业秘密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做好预防侵害商业秘密行为的发生地保护工作。 (3) 提高专利技术与商业秘密的保护意识, 通过内外结合, 确保专利技术与商业秘密, 以便发挥其最大功效。
(三) 进行知识产权开发
1、产业化开发。
扩大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运用范围, 从传统的旅游、餐饮向商务、购物、演艺、培训、工艺品制作等延伸, 进行文化创意、文化会展、数字动漫等产业化开发, 挖掘价值链, 提升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
2、产权运作。
(1) 交易知识产权。企事业单位将已经生效的商标投入市场交易, 既可以由买卖双方自由洽谈, 也可以用挂牌的形式进行交易, 还可以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全权代办。 (2) 竞标许可使用。可某些注册商标通过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的形式, 允许他人有偿使用。商标所有人对拟定许可他人使用的注册商标, 实行招标, 通过投标、竞标, 最终确定许可给出价高的企业或个人使用, 使商标无形资产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 开展商标投资。拥有注册商标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知名商标 (品牌) 寻找合作伙伴, 用作价后的商标作为一部分股份进行投资。
(四) 健全防范侵权机制
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设立专职人员, 每月查看国家商标局发布的商标公告, 如有与本区历史文化资源单位拥有的商标相近的商标公告, 及时通知被侵权的单位和个人, 在规定的3个月内及时向国家商标委员会提出异议。对已经生效未满5年的商标及时提出复审。对复审不服的, 及时起诉到法院。对他人未经许可使用历史文化资源商标的, 收集并主动向相关部门申请查处, 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商标不受侵权。
摘要: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各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发比较滞后。为此, 文章通过分析保护开发的障碍, 提出了明确保护开发主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知识产权开发、健全防范侵权机制四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开发
参考文献
[1]、杨为国, 钟长欣.旅游景点商标遭抢注的法律思考[J].江苏商论, 2006 (2) .
水资源保护知识宣传单 篇3
中学教学资源 知识产权 流失 保护 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中学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不仅包括规划教材、自编讲义、题解、案例、课件等,而且还包括教师自己研发的教具以及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而产生的科技创新成果等。由于学校管理者及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很多优质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流失,给学校及师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认真探讨中学教学资源产权的流失与保护,对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及激发师生的创新能力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例析
1.教材产权的流失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推广和科学技术、社会需求的发展,中学教材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不仅包括反映了国家意志的统编教材,而且包括学校自主编辑的校本教材。由于校本教材的编写既不同于学术著作的撰写,又不同于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由国家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出版的教材的编写,校本教材涉及的著作权有一定的特殊性,有些教材体现了学校教育改革的精神,是根据学校的要求及资助编写的,其知识产权的归属比较容易判定。
案例1:某中学数学高级教师A,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的精神,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自编了校本教材《新编高中数学题解》(以下简称《题解》)。学校为了帮助A老师自编《题解》,特派A老师到重点师范大学进修培训,A老师进修回校后,学校领导又组织相关教师对A老师自编《题解》的提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修改意见,最后A老师负责编写,经A老师修改完善和定稿后,学校准备自行印刷发给学生试用。可就在这时,A老师提出要求调走,学校准备自行印刷的书稿《题解》也被A老师调离时带走,后来,《题解》被出版社出版并在当年A老师调入的新学校广泛使用。
上述案例表明,该学校的知识产权出现了流失。因为A老师自编的校本教材《题解》属于职务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1]
《著作权法》的规定是很清楚的,A老师为完成学校的教育科研任务创作了《题解》,这是履行学校的工作职责,A老师的《题解》是属于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于A老师享有,且法律对这类作品的使用进行了合理限制,即原学校有权在业务范围内对该作品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即使原学校因故未按原计划在全校范围内使用《题解》,作者要许可新单位使用也必须征得原单位同意。因此,A老师未经原学校同意即许可新学校使用《题解》的行为侵犯了原单位优先使用的权利。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学校应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对知识产权的流失要高度重视,有些调走的老师,教学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经验丰富,在学校的本职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他们之所以能够被其他学校聘用,所持有的资本很大一部分就是职务研究成果。他们可能有意或无意地把原来所在学校的知识产权作了奉献,学校为了教师多出创造性成果付出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后随着人员的调走而白白地流失了,这应当引起有关学校的重视。
2.教案产权的流失
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形成的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的具体的教学方案。凡符合《著作权法》关于作品要求的教案,应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
据笔者调查,教案的知识产权流失问题在很多学校都存在。有些老师教学水平比较高,业务能力比较强,往往承担学校公开课的任务,有些公开课是市、区教研室组织的,听课的老师外校诸多,由于主讲教师准备充分、讲课精彩,对其他老师的教学很有帮助和启发,所以,很多参观、听课的老师在主讲教师讲完课之后,迅速将主讲教师的教案及课件复制带回。这些教案及课件是主讲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如果其他老师只是少量复制回去后用于教学目的,并不构成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因为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的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但是,也有许多老师不懂《著作权法》的要求,将这些教案、课件略作修改,就在自己所在的学校申请评奖,甚至有些教师把这些材料放到互联网上,公之于众,这无疑侵犯了主讲教师的知识产权,也造成了学校知识产权的流失。另外,有些学校无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对教师具有知识产权成果的教案、教具、课件等检查完了之后,不仅不归还,甚至将其遗失、损毁和卖掉。
案例2:高丽娅自1990年1月起在重庆市南岸区某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按照校方的管理规定,高老师在每学期期末将自己所写的教案上交给校方供其检查,十余年间上交教案共计48本,但校方在例行检查之后并未将这些教案本返还给高老师。后因高丽娅为总结教学经验并撰写论文之需要,向校方提出返还其历年上交的教案,才得知48本教案中的44本已被校方以销毁或卖废品等方式处理掉。[2]
后来法院最终判决结果是:被告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校私自处分原告高丽娅教案原稿的行为侵犯了原告高丽娅的著作权。学校未经教师许可私自销毁教案本,导致了作品随之灭失,致使该老师享有的教案著作权将无法实现,学校的行为侵犯了这位老师的知识产权,对学校本身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如何,这和老师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密切联系。教师的知识产权从何而来?主要靠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因为人是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名师支撑名校,名校造就名师,赢得名师,学校才有竞争优势。如果一所学校缺乏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产出,那么,这所学校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高丽娅因总结教学经验要求学校归还自己的教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学校应妥善保管或及时归还老师的教案。但遗憾的是学校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教师的创新教案中也包含了无形的知识产权价值,所以,对待教师的教案采取了销毁、变卖的处理方式。这不仅不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而且也造成了学校知识产权的部分灭失。endprint
3.学生创新成果的产权流失
现代中学,特别是普通高中,每年都有不少学生产生大量的创新成果,有的属于科技方面的发明创造,有的属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创新智力成果。可是,这些成果因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机制,导致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例如,有些学校当得知学生的作品获奖以后,特别高兴,很快就把相关信息及成果传播到网站,既不帮助学生申请专利,也不为学生的创新成果保密,造成了知识产权的严重流失。应该说,学校知识产权的整体水平,离不开学生的贡献。然而,有些学校对学生无形资产的管理缺乏认识,让学校内部的知识产权流向校外。
案例3:某中学语文高级教师B,退休以后在校外办辅导班,他辅导学生作文所用的辅导教材是B老师自己编写的,被出版社公开出版。这本作文辅导书所有的范文全部来源于B老师曾任教学校学生的作文,B老师的辅导教材在编排上比较简单,先把学生的整篇文章放在前面,然后在这些文章的后面进行点评。学生的作文占书的绝大部分篇幅,他引用的全部作文是学生未公开发表的,B老师既未征得学生及家长的同意,也未署学生的姓名,更没有向学生支付稿酬。
这个案例有两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第一,B老师对学生作文的不当处理是一种侵权行为。学生的作文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学生是其作品的著作权人。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学生作为作者,享有发表权、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等人身权和财产权。B老师在具有盈利性质的校外辅导班使用这些作品的行为不属于合理使用,是对学生著作权的侵犯。第二,B老师的做法造成了学校知识产权的外流。B老师引用的作文,大多数是学生的获奖作文和优秀作文,已具备独创性、可复制性、符合法律规定的文字作品,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之一。学校没有将这些资料很好保留,却被老师退休以后带走,这对学校来说是一个损失。
此外,学校知识产权的流失还包括绘画、书法、舞蹈、摄影等作品的流失,在此不再赘述。
二、中学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1.学校要多渠道提升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学校应加强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教育,把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本校的普法教育计划,各班级可以召开以“知识产权法”为主题的班会,学校的法制宣传栏开辟《知识产权法》专栏,在校园网上进行《知识产权法》的宣传,在全校开展《知识产权法》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对《知识产权法》的学习和宣传,逐步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知识产权法治意识,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利用《知识产权法》,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产权利益,进而提高师生维护本校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减少无形资产的流失。
2.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产权与教师个人产权的关系
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学校产权与教师个人产权的关系。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要靠竞争实力,而竞争实力要依赖于师生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支撑。师生的智力成果越多,学校的竞争实力越强。学校的知识产权是由师生的创新成果构成的,二者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普通中学应向高校学习。我国很多高校非常重视教师的知识产权成果,有些学校对师生的科研立项、专利、出版著作、发表论文等给予经费的支持。因为师生的创新能力之和就是学校整体的创新能力,这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3.要正确处理知识创新与产权保护的关系
要保护学校的知识产权,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学校是否有知识产权方面的智力成果,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成果,就谈不上流失与保护的问题。因此,学校要保护知识产权不流失必须先有知识产权方面的智力成果,那么,学校的智力成果从何而来呢?主要靠师生的创造力。江泽民说:“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3]因此,在中学要正确处理知识创新与产权保护的关系,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只有师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源源不断产生出需要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智力成果,而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励创新,学校要努力建立二者良性循环的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不断产生。
4.学校要制定出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为了保护学校的知识产权,学校要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要像管理有形资产一样,制定出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对师生的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应依据专利法获得保护。当技术方案一旦形成,应当尽早提出专利申请,否则,一旦技术内容公开,便丧失新颖性,无法获得专利授权。第二,学校要注意收集知识产权的档案资料,做到心中有数。要知道哪些项目是由学校主持、代表学校意志,并由学校承担责任的项目,哪些项目是利用学校的物质技术条件进行创造的,哪些是师生个人自己独立创造的。对这些情况要进行认真的分类和鉴别,按重要程度逐项建档,确保知识产权档案的完整性。对涉及各类知识产权的老师在调离或退休时,要有规范的交接制度。第三,在对外交流、成果展览、参观座谈等活动中,有关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师生未发表的作品、教案、课件、技术方案等要防止知识产权的流失。
————————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用版)[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高丽娅与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校著作权纠纷一案[DB/OL].http://www.law-lib.com/cpws/cpws_
view.asp?id=200401144933
[3]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曾斯平(1984-),女,湖南涟源人,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2011级在读博士研究生。]
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口号 篇4
2、请珍惜宝贵的生命之源。
3、今天不节水,明天无泪流。
4、保护水资源,人人应尽责。
5、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
6、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7、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8、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
9、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
10、珍惜点滴,珍惜生命之源。
11、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
12、请动一下手,关好水龙头。
13、请用您的手,拭去我的泪。
14、资源很重要,样样不可少。
15、为节约水资源贡献一份力量。
16、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17、滴水即生命,请珍惜水资源。
18、节约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9、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20、水是生命之源,请君节约用水。
21、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
22、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
23、珍惜每滴清水,拥有美好明天。
24、依法管水,科学用水,自觉节水。
25、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
26、人人珍惜一滴水,处处留得一片春。
27、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28、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29、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方觉可惜。
30、每天节约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31、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请节约。
32、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33、节约用水是职责,绿色地球更美好。
34、高炉热水煤炭耗,珍惜热水莫乱倒。
35、龙头打开水哗哗,转身莫忘关掉它。
36、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
37、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38、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
39、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
40、珍惜资源永续利用,绿化环境净化心灵。
节约用水的抖音宣传口号
1、节约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2、保护水资源,人人应尽责。
3、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
4、珍惜点滴,珍惜生命之源。
5、节约每滴水,造福全人类。
6、请动一下手,关好水龙头。
7、资源很重要,样样不可少。
8、节约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9、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
10、水房:别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
11、水是生命之源,请君节约用水。
12、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
13、珍惜每滴清水,拥有美好明天。
14、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清水可耻。
15、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
16、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
17、请珍惜、爱护每一滴生命的源泉。
18、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19、国之栋梁不可无,生命之水不可枯。
20、龙头打开水哗哗,转身莫忘关掉它。
21、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
22、水池边:不要让流失的水成为后人的泪。
23、别再让它伤心流泪——请自觉关好水龙头。
24、水是人类公有的资源,人人应保护水资源。
25、浪水费水之举不可有,节水俭水之心不可无。
26、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27、节约用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28、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29、当你让水白白流掉时,我们离干旱又近了一步。
30、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节约用水的海报宣传口号
1、您的生活需要水的滋润!
2、珍惜谁,就是珍惜生命!
3、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
4、爱护水资源全民齐动员。
5、爱水、节水,从我做起。
6、节约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7、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8、今天不节水,明天无泪流。
9、从节约用水看出你的素质。
10、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11、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12、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13、水,科学用水,自觉节水。
14、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
15、珍惜水资源提高文明素质。
16、力普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17、立节水型经济和节水型社会。
18、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19、请为社会献上一滴水的爱心。
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标语(60句) 篇5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标语很是熟悉吧,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你所见过的标语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标语(精选60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
2、尊重知识产权,保护驰名商标。
3、尊重知识,继往开来,崇尚科学,与时俱进。
4、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保护知识产权。
5、自觉抵制盗版,尊重智慧结晶。
6、专利、商标和版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7、种下幼苗,收获果实。申请专利,收获明天。
8、知识引导创新,产权创造财富。
9、知识即财富,创新求发展。
10、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
11、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提高我地区竞争能力。
12、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13、诚信赢天下,盗版失人心。
14、倡导诚实守信,反对假冒侵权。
15、保护自己的商标,尊重他人的商标。
16、保护知识产权——同行;抵制盗版假货——同心;创新正版品牌——同赢。
17、保护知识产权始于心,支持创新发展践于行。
18、保护知识产权立发明之都,激励发明创造建创新城市。
19、保护知识产权,推进人类文明。
20、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在行动。
21、保护知识产权,决胜市场未来。
22、保护知识产权,激励知识创新。
23、我以我行保护知识产权,我用我心关爱诚信深圳。
24、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25、提高全民意识。保护知识产权。
26、提高全民意识,保护知识产权。
27、手牵手支持创新品牌心连心保护知识产权。
28、依靠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核心竞争力。
29、要做商标使用明白人,不吃假冒侵权后悔药。
30、严厉打击盗版侵权行为。
31、享受科技成果,专利保护先行。
32、创新是发展的基石,品牌是取胜的保障。
33、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知识产权是硬实力。
34、群策群力保护知识产权,同心同德促进科学发展。
35、全球合作保护知识产权,资源共享推进人类文明。
36、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促进社会创新发展。
37、努力营造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38、金贵银贵知识产权贵,千好万好和谐诚信好。
39、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40、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促进市场经济繁荣。
4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42、加大专利执法力度,为发展经济保驾护航。
43、护航知识产权,扬帆创新深圳。
44、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4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
46、融知融智融深圳,创新创业创未来。
47、知识产权源于创新,和谐社会源于尊重。
48、知识产权驱动创新,科学技术推进文明。
49、知识产权不容侵犯,诚信上海从我做起。
50、知识产权保护为天才之火增添利益之油
51、知识产权,智造深圳。
52、知识产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创新发展,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53、知权伴你行,新华献真情。
54、运用知识财富,发展知识经济。
55、关注消费者生命健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56、扶优扶强企业开展申报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
57、打击盗版人人参与,尊重创新处处践行。
58、从自己做起,合力保护知识产权。从点滴开始,共建诚信文明家园。
59、创新之路无止境,知识产权伴你行。
水资源保护知识宣传单 篇6
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a)
a.对b.错
2.赠与不是作品的发行。(b)
a.对b.错
3.商场、餐厅播放背景音乐应该向作者支付报酬.(a)
a.对b.错
4.图书出版者对作品的修改、删节,应当经过作者的许可。(a)
a.对b.错
5.著作权行政执法人员依行政处罚简易程序进行执法活动,可以少于两人。(b)
a.对a.错
6.以营利为目的,销售侵犯著作权的复制品的,最高可以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a)
a.对b.错
7.杂志社收到作者提供的稿件,15日不予答复,作者即可向其他杂志社投稿。(a)
a.对b.错
8.“世界知识产权日”是每年的。(b)
a.4月23日b.4月26日c.10月27日
9.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颁布,于(b)实施。
a.1990年9月7日1990年9月7日b.1990年9月7日1991年6月1日c.1990年6月1日1991年6月1日
10.根据我国的著作权法的规定,公民创作的作品的保护期是(a)。
a.作者终生加死亡后50年b.作者终生加死亡后70年c.作者终生
11.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c)。
a.应当通知著作权人,但不支付报酬b.不用通知著作权人c.应当通知著作权人,并支付报酬
12.《著作权法》所称的著作权即(b)。
a.出版权b.版权c.专有出版权
13.著作权法保护不适用于(b)。
a.建筑作品b.时事新闻c.计算机软件
14.著作权法所称已经发表的作品,是指公之于众的作品。(c)
a.著作权人自行b.著作权人许可他人c.著作权人自行或者许可他人
15.使用翻译作品进行演出的,应当取得许可(b)。
a.翻译者b.原作者
16.著作权集体管理者是(a)组织。
a.非营利性b.营利性c.半营利性
17.我国专利法施行于(b)。
a.1984年3月12日b.1985年4月1日c.1992年9月5日
18.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a)。
a.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b.新颖性、突破性和实用性c.新颖性、创造性和突破性
19.我国发明专利权的限期为(c)年,自申请日起计算。
a.10年b.15年c.20年
20.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b)
a.最先完成的人b.最先申请的人c.所有申请的人
21.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a)批准。
a.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b.上级行政部门c.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22.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c),即行公布。
a.十二个月b.八个月c.十八个月
23.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c)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a.一年b.两年c.三年
24.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c)请求复审。
a.人民法院b.省专利管理部门c.专利复审委员会
25.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将其在国内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委托其(a)办理。
a.定的专利代理机构b.律师事务所c.国内专利代理机构
26.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a),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a.二年b.一年c.半年
27.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b)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a.六个月b.三个月c.两个月
28.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b)的内容为准。
a.说明书b.权利要求c.附图
29.根据我国和阿尔及利亚的提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决定将(a)作为第一个世界知识产权日
a.2001年4月26日b.2001年4月1日c.2001年3月19日
30.我国专利法于2000年8月25日作了第二次修改,修改后的专利法于(c)施行。
a.2000年12月31日b.2001年11月1日c.2001年
7月1日
31.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a)内,可以享有优先权。
a.十二个月b.六个月c.十八个月
32.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c)的权利。
a.申请人或者设计人b.合伙人或者发明人c.发明人或设计人
33.专利申请中(a)专利
说明书必须包括附图。
a.实用新型b.发明c.创造
34.专利管理机关对冒充专利行为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c)内做出处理决定。
a.十二个月b.十八个月c.六个月
35.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邮寄的各种文件,自文件发出之日起满(a),推定为当事人收到文件之日。
a.15日b.30日c.60日
36.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b)批准。
a.高新技术部门b.科学技术行政部门c.专利行政部门
37.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自申请日起(b)内,可以对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主动提出修改。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
38.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专利纠纷,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做出处理。当事人对处理不服的,可以依法向(c)提起诉讼。
a.上级专利管理机关b.专利复审委员会c.人民法院
39.提起侵犯(a)专利权诉讼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做出的检索报告。
a.实用新型b.发明创造c.外观设计
40.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a)开始缴纳年费。
a.当年b.第二年c.第三年
41.专利权人与他人订立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应当自合同生效之日起(c)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备案。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
42.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b)以下罚款。
a.15万元b.5万元c.10万元
43.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行为的行为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处罚决定书写明的罚款;到期不缴纳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b)加以处罚。
a.百分之二b.百分之三c.百分之五
44.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a)起生效。
a.登记之日b.公告之日c.订阅书面合同之日
45.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邮寄的各种文件,以寄出的(a)为递交日。
a.邮戳日b.收到日c.寄出日
46.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c)记载的范围。
a.原说明书和摘要b.原权利要求书c.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47.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自专利权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发给发明人奖金,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b)。
a.1000元b.2000元c.3000元
48.(b)专利管理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保护工作,处理专利纠纷,查处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行为。
a.省人民政府b.省、省辖市人民政府c.县(市、区)人民政府
49.《河南省专利保护条例》已经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00年11月25日通过,自(a)起执行。
a.2001年1月1日b.2000年11月25日c.2001年4月1日
50.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a)专利.a.一项b.两项c.三项
二、判断题
1.从事音像制品零售、出租业务的单位可以经营非本地批发单位发行的音像制品。(a对)
a对b错
2.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和连锁经营单位5年履行一次审核登记手续。(b错)
a对b错
3.麻醉药品可以做广告宣传。(b错)
a对b错
4.动物和植物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授予专利权。(a对)
a对b错
5.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b错)
a对b错
6.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1年。(b错)
a对b错
7.驰名商标一定是注册商标。(b错)
a对b错
8.技术转让合同一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a对)
a对b错
9.著作权人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a对)
a对b错
10.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只经初步审查就可以授予专利权。(a对)
a对b错
水资源保护知识宣传单 篇7
1 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相互矛盾
1.1 信息资源共享性与知识产权“专有性”的相互对立。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传播途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馆际互借模式的应用以及图书馆内部资源整合需要对信息资源利用采用新的方式和手段。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共享都与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最大特点就是快捷、方便、自由以及跨区域性, 换言之, 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是信息社会的显著特征。信息资源共享明显功效是能够满足用户多层次, 全方位的多样化需求, 这种摆脱时空的羁绊的共享性知识服务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空和地域都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复制、下载和传播。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对信息产品的促进和提升, 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效应将会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和领域成为可能。知识产权具有鲜明的个人智力成果和精神产品的标记, 未经允许他人不能越权使用, 知识产权代表着一种“私权”, 并且著作人凭借对知识产品的交易可以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 因此知识产权为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 具有“排他性”和“垄断性”特征。而在数字化图书馆和馆际互借中的资源共享不可避免会存在非法复制与链接、对数字库解密和修改密码等侵权行为法。
1.2 知识产权保护对信息资源共享数量的削弱。
信息资源共享的达成需要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作为支撑, 以保障信息资源传递的深入和广泛。图书馆流通的信息资源大多是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之内的智力成果, 具有很强的垄断性, 著作人为使自身的利益得到不受到侵害, 不经授权同意, 图书馆其他用户不能任意利用这些信息资源, 需要给予著作人一定的版权费用, 公众才拥有此类信息资源的使用权限。另外一些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如音像制品、黄页和有线电视等都属于有偿服务的范围之内, 受到这样的限制和约束, 地处偏远山区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就失去了享有这些信息产品的机会, 导致信息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和公民基本权利的缺失。
2 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利益期契合
2.1 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共同目标。
知识产品是全世界信息资源组成的重要源泉, 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社会进步不竭的动力, 而传播文化, 为文化、科学、教育服务, 缩小全社会的文化差距和信息资源不平衡一向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我国国家图书馆以“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为追求的目标, 以实现公众的均等机会, 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为核心价值。秉持着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机会均等、面向社会的人本精神, 不断增强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占有率和流通率, 以期实现更大的公共利益。我国著作权法的主旨是保护个人创造的劳动成果, 鼓励著作权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支持作品的广泛传播, 推动社会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健康发展。美国1988年实施的《伯尔尼公约》中也强调:著作权的根本动因是社会公众能够从作者的创作中获取智力因素和创新观念, 而不是单纯地对著作人的奖赏。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高效运行, 通过制度管理有效地维护公众利益, 使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
2.2 信息资源共享中知识产权个人利益的满足。
知识产权制度的系列政策法规在于对著作者个人利益的尊重, 给予作者一定的物质回馈和产权报酬, 而且随着产品的传播速度和范围的不断扩大, 著作人的劳动报酬会日益丰厚和增值, 从而激励产权人创造出丰富的知识产品和精神产品, 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和进步。信息资源共享的主旨是信息的迅速传递和传播地域的广泛覆盖, 为用户提供迅捷的获取和利用知识的途径, 从而为知识产权人搜集、扩散和发表知识成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现代图书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信息资源远程服务、馆际互借、和电子资源的社区化服务都极大地推动信息资源共享的利用率, 信息资源共享的成果充实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来源。与此同时, 信息资源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首要任务。构成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部分包括文献书籍、光盘磁带和是数据库, 此类信息资源都涵盖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域范围内, 需要通过市场行为支付知识产权人相应的对价来获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旨在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 促成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和谐一致, 在购置信息资源数量和经费必然要加大力度, 使知识产权人获得更为丰厚的经济收益。
3 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相互提升
3.1 信息资源共享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日趋完善。
信息化时代环境下, 为了使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传输与利用, 国内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都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文献资源的复制、网络传输的快捷和无偿服务的技术风险回避方面都给予一定的允许。著作权法的有限豁免势必对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一定的冲击, 面对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中的非法复制与转载, 网络信息解密等侵权行为, 为了应对网络环境下的复杂局面, 国内外的著作权法也日趋完善和成熟。《美国著作权法》第107条“专有权的限制:合理使用”和108条“图书馆的合理复制”对于图书馆文献使用中的复制、馆际互借复制和信息资源的传播都有相关的规定和说明。通过对图书馆文献使用权限的规定, 界定了图书馆的法律责任, 使图书馆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 能有效地规避侵权行为的发生。相对于发达国家, 我国在数字化图书馆和图书馆合作中的文献传递中都没有适度的法律阐释,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资源共享的进程和知识保护制度的完善。我国图书馆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使信息资源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发展。
3.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促进。
知识产权制度是国家的知识产权法规, 是为了支持国家其他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在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建设方面, 凭借健全的购买合同制度, 与资深的资源供应商协商文献复制权限和网络传输的合法使用, 能使图书馆的资源构建具有法律上的支持, 从而有效地优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体系, 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度上深度的整理和挖掘。现代图书馆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人本精神的发扬、服务机会的均等, 社会文明的推进。由于图书馆服务受众的复杂性, 要求赋予图书馆一定的知识权利, 才能避免资源使用过程的侵权风险, 著作权法的实施使图书馆的功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使信息资源共享始终保持在平衡有序的发展空间中, 以适度的知识产权政策的为依托, 鼓励著作人不断生产出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 保障文献信息资源在广泛的地域内最大限度地为公众接受和使用。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提升网络信息时代公众对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 并尊重创作者的人权益, 使信息资源的构建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始终处于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中, 是图书馆一贯秉持的价值追求, 更是社会文化事业蓬勃向上的愿景。
摘要:本文通过系统阐述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的的相互矛盾、利益契合和相互提升来论述转型时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知识产权保护,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张会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 (6) .[1]张会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 (6) .
[2]高凡.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图书馆联盟实现机制与策略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211-223.[2]高凡.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图书馆联盟实现机制与策略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211-223.
[3]王红.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 2008 (4) .[3]王红.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 2008 (4) .
[4]汤树俭.文献的合理使用与著作权劣竭的反思[J].图书与情报, 2006 (4) .[4]汤树俭.文献的合理使用与著作权劣竭的反思[J].图书与情报, 2006 (4) .
水资源保护知识宣传单 篇8
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在注重高新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同时,开始意识到对传统资源的传承、利用与保护,传统资源保护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纳入国际文化保护的新领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法律手段来保护传统资源。2009年国务院批复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省政府提出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要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这一目标,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法律保护,必须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特性。具体而言,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保护应当采取合同法保护模式、知识产权法保护模式,并通过专门法在某些规则上修改,以实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充分保护。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的表现形式
1.遗传资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5000余种高等植物、4500余种昆虫、55种兽类、205种鱼类、310种湿地鸟类以及118种两栖爬行动物,有许多属于珍稀物种,如享誉华夏的鄱阳银鱼、鄱阳白天鹅等。
2.传统知识。有誉为“江南第一古衙”的浮梁古衙等文化遗址、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鄱阳脱胎漆制作工艺、瑞昌竹编技艺、乐平古戏台建筑工艺、湖口草龙制作技艺等传统知识。
3.民间文学艺术。包括吉安灯彩、瑞昌剪纸、南昌瓷板画、弋阳腔、青阳腔、武宁打鼓歌(锄山鼓)、新干摇钱树(莲花落)等。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特征
1.权利主体的集体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遗传资源是在本区域内几千年来气候、环境、土壤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生长特性和生活习性,如鄱阳银鱼生长在气候、水温适宜的鄱阳湖,因此银鱼具有“补肺清金、滋阴补虚”的功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是本区域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结果,如鄱阳布胎漆器是采取松香雕作阳模,用漆布裱褙成胎,胎成后击碎松香,一次脱胎成型的技艺。这种技艺是历年来鄱阳县漆工在实践中创造并不断改进而形成的,具有其他漆器不一样的特性。由此可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是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定社区劳动人民创造,具有集体性的特征。
2.时间上的延续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是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延续下来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植物品种历经千年逐渐进化而成,在时间具有渐进性的特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相互联系。如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就是景德镇瓷工在制瓷过程中形成的,是广大瓷工们应对社会环境各种挑战过程中生存智慧的积累。瑞昌剪纸、南昌瓷板画等传统技艺是瑞昌剪纸工匠、南昌瓷板画师在长期实践中口传身授承继下来的,其承继者在传承中又加以创新。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
3.较强的地域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产生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定地区,具有鲜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遗传资源是在本区域内几千年来气候、环境、土壤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具有较强地域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是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劳动人民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生活习俗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其礼仪、节庆活动及技艺技法具有特定文化空间特性。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仅限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
二、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必要性
现代化冲击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传承,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在发展中遇到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没有足够认识,导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是对传统知识的保护意识欠缺,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遭到冷遇与轻视,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传承面临后继无人境地;再次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淡薄,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理标志被仿冒、民间传统技艺被不当使用。因此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保护,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所在地经济的发展
在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基础上,合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能够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植物品种,特别是鄱阳银鱼、鄱阳的白天鹅等珍稀物种,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和观赏价值,既能促进本地区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又能保持本地区生物的多样性;挖掘、整理出浮梁古衙等文化遗址、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等传统民间文学艺术并将其演绎出来,是展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底蕴的最佳方式,并能更好地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业发展;鄱阳脱胎漆制作工艺、瑞昌竹编技艺、乐平古戏台建筑工艺、湖口草龙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包含化学、热能工程、建筑等科学技术知识,对当今相关行业技术发展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二)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技艺和民间文学艺术年代久远,其中大多数不大具有商业价值或者商业价值尚未发掘,在现代化大生产的背景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文学艺术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技艺权属主体专利权及商业秘密权,允许传统技艺权属主体通过合法途径实现其权利的收益;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权属主体对作品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通过法律手段对不当利用与贬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行为予以制裁,确保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权属主体精神权利与物质权利的实现。
三、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保护机制的设想
(一)合同法保护模式
采用合同法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能够充分实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进行商业化利用,确保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权属主体物质权利的实现。具体而言,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合同法保护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遗传资源保护方面,对于可以进行商业开发的遗传资源,如鄱阳银鱼,可以将其注册地理标志,所有本区域内的渔民生产、销售银鱼需与地理标志权利持有人签订合同方可使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方面,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往往是现代文艺创作的源泉,现代文艺作品如果使用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作为其作品的创作素材,必须得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持有人授权许可并表明素材的来源,在授权许可合同中可以约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持有人分享的利益;在传统技艺保护方面,鄱阳脱胎漆制作工艺、瑞昌竹编技艺、乐平古戏台建筑工艺、湖口草龙制作技艺包括化学、热能工程、建筑等科学技术知识,对当今相关行业技术发展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现在,有关科研机构对鄱阳脱胎漆的配方、乐平古戏台建筑材料化学成分的还原与再创造,是符合申请专利及商业秘密保护条件的,专利权及商业秘密权持有人可以通过合同方式将授权、许可他人商业使用并由此获得相关收益。但是,合同法保护模式属于一般法保护模式,忽视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知识产权的特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大多数都是智力成果,有些传统资源是本区域内历代劳动人民的智力创造,可以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所以,除了通过合同法实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利用并实现惠益的分享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保护应当还包括其他保护模式。
(二)知识产权法保护模式
1.商标法保护。对鄱阳银鱼等传统资源实行地理标志保护,所有本区域内的渔民生产、销售银鱼需达到特定质量才允许使用地理标志,这对于提升鄱阳湖银鱼的品质、信誉具有重要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如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其所在区域出于推广本区域文化及促进本区域旅游业的考虑,往往将以上习俗演绎并向外界推广。因此,可以将与习俗有关的旅游服务通过证明商标保护,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著作权法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如弋阳腔、青阳腔、武宁打鼓歌(锄山鼓)、新干摇钱树(莲花落)等,历经数年流传并为本区域劳动人民熟知,本区域特定的个人或者组织在此基础上将其演绎并进行再创造,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演绎与再创造者有权对其演绎与再创造的作品享有以下的物质权利和精神权利。民间文学艺术演绎与再创造者享有的物质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摄制权、表演权、展览权、播放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放映权、出租权、翻译权、改编权和汇编权。其他人如欲使用民间文学艺术,需经专有权人同意并支付相应报酬。民间文学艺术演绎与再创造者的精神权利包括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修改权。
3.专利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中的动植物品种、传统医药品种及配方可以作为化学物质申请专利保护;有关科研机构对鄱阳脱胎漆的配方、乐平古戏台建筑材料化学成分的还原与再创造,可以作为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保护;传统特殊技艺如鄱阳脱胎漆制作工艺、瑞昌竹编技艺等,其原料的配方、关键制作工艺均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可以将其视为商业秘密,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
知识产权法虽然能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传统性特征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新的理念上存在着冲突,导致知识产权制度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保护上存在以下困境:在主体保护上,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创作主体具有集体性的特点,现代知识产权法保护的主体往往是个人,即使某知识产权是集体创造,也有确知的创作主体,与传统资源所呈现的不确定的创作主体有较大冲突;在创作时间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具有时间连续性,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产权保护都是有时间上限制的。由此,应通过专门法在某些规则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充分保护。
(三)专门法保护模式
1.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确认后,建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登记制度。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分布区域广,以及传统资源主体具有群体性的特点,如果不对传统资源登记注册,有时无法确定传统资源的种类及权利主体,因此,建立对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登记制度显得非常重要。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内传统资源所在地方有关政府部门进行申报,通过政府管理部门进行认定,明确传统资源的名称、类别、权属主体、权利内容等,对能够明确的传统资源登记注册,并对登记注册的传统资源进行法律保护。
2.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权利主体确认上,应分别进行确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具有集体性的特点,在权属主体确认上应遵循以下原则:鄱阳脱胎漆制作工艺、瑞昌竹编技艺、湖口草龙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由于有明确的个人或者组织掌握并维持传承的,掌管该技艺的个人或者组织为权属主体;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等传统知识,弋阳腔、青阳腔、武宁打鼓歌(锄山鼓)、新干摇钱树(莲花落)等民间文学艺术,历经数年流传并为本区域群众熟知的内容,由起源于该区域的地方人民政府为权属主体;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弋阳腔、青阳腔、武宁打鼓歌(锄山鼓)、新干摇钱树 (莲花落)等民间文学艺术由特定的个人或者组织演绎并再创造,演绎并再创造民间文学艺术的个人或者组织为权属主体;动植物等遗传资源,浮梁古衙等文化遗址,由于没有明确的个人或者组织为持有人,由起源于该区域的地方人民政府为权属主体。地方人民政府为权属主体的,由该级政府成立专门遗传资源、民间文艺作品管理委员会进行专门管理。
3.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保护期限上,应考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特殊性。对于鄱阳脱胎漆制作工艺、瑞昌竹编技艺、湖口草龙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由于是历代工匠们在长期生存实践中形成的知识与技能,是由历代工匠们代代传承、世代延续的,具有时间连续性,所以对传统技艺不应当设置任何时间上的限制;有关科研机构对鄱阳脱胎漆的配方、乐平古戏台建筑材料化学成分的还原与再创造,由于符合发明创造的特性申请了专利保护,应该按照我国的《专利法》的规定享有20年的保护期限;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等传统知识,弋阳腔、青阳腔、武宁打鼓歌(锄山鼓)、新干摇钱树(莲花落)等民间文学艺术,历经数年流传并为本区域劳动人民熟知的内容,是本区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代代传承的特性,应不设置任何时间上的限制;对于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弋阳腔、青阳腔、武宁打鼓歌(锄山鼓)、新干摇钱树(莲花落)等民间文学艺术,由于是由特定的个人或者组织演绎并再创造,创作主体在创造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因此,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特定的演绎和再创造个人或者组织享有的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
[1]余俊.CAFTA框架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对策建议[J].河北法学,2011,(2).
[2]宋继瑛.少数族群传统知识和生物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困境探析——以TRIPS协定和CBD公约为视角[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曹兵武.传统文化资源与社会文化建设[J].东南文化,2010,(4).